人教版2015---2016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答案)及解析001解答

合集下载

人教版 【解析版】2015-2016湖北省八(上)期末物理试卷

人教版   【解析版】2015-2016湖北省八(上)期末物理试卷

2015-2016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序号填在答题卡上.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噪声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长期生活在噪声的环境下还会损伤听力,下列做法有可能损伤听力的是()A.在城市道路上刷黑B.在闹市区将门窗装上双层真空玻璃C.长时间带耳机听音乐D.在居住的房屋周围多植树【考点】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对听力的影响是累积的、不易察觉的慢性伤害.【解答】解:A、在城市道路上刷黑,黑色物体吸收光,与人的听力无关,故不符合题意;B、在闹市区将门窗装上双层真空玻璃,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利于保护听力;故不符合题意;C、长时间带上耳机听音乐,噪音对听力的影响是累积的、不易察觉的慢性伤害,对人的听力是不好的,故该选项不利于保护听力,符合题意.D、在居住的房屋周围多植树,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利于保护听力;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2.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水温达到100℃时,水一定会沸腾B.水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会升高C.水沸腾时,停止对水加热,水仍能继续沸腾D.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至水面破裂【考点】沸腾及沸腾条件.【分析】(1)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并且能不断吸热;(2)沸腾的特点:不断吸热,温度不变;(3)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解答】解:A、液体沸点与气压有关,因此水的温度达到100℃时不一定沸腾,故A错误;B、根据液体沸腾的特点可知,水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故B错误;C、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并且能不断吸热;停止加热,水不能继续沸腾,故C错误;D、水沸腾时由于水剧烈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以气泡的形式在水中上升、变大,至水面破裂,故D正确.故选D.3.如图四幅图中,不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A.手影B.人眼看到不发光的物体C.激光准直D.林荫中的光束【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常见的现象有日食、月食、影子和小孔成像等.【解答】解:A、手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人眼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激光准直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林荫中的光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4.如图,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图是()A.B.C.D.【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则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答】解:A、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应小于入射角,而图中折射角却大于入射角,故本选项错误.B、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法线的同侧了,所以画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本选项正确.符合题意.D、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光的传播方向没有变,故本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5.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面的积水,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B.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C.无论迎着月光走还是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都应是水D.无论迎着月光走还是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都应是水【考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异同点.【分析】(1)人看物体的条件:物体发光或反射光,物体发的光或反射的光线能进入人的眼睛.(2)平行光射向平而光滑的反射面,反射光线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向凹凸不平的反射面,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解答】解:(1)平静的水面,能发生镜面反射,地面凹凸不平,地面发生漫反射.(2)如图,迎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进入人的眼睛反射光线多,人感觉水面亮;地面发生漫反射,有很少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地面黑.(3)如图,背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没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水面暗;地面发生漫反射,有少量的光线反射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地面亮.故选A.6.关于可见光和不可见光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的B.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于骨骼生长和身体健康的许多方面都有好处C.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辐射红外线D.验钞器是利用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考点】红外线;紫外线.【分析】(1)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因此把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2)红外线的作用和用途:红外线的热作用很强,制成热谱仪、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可以用来遥控,制成电视遥控器;紫外线的作用和用途:紫外线的有杀菌的作用,制成消毒灯;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紫外线能合成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红外线和紫外线都属于不可见光.【解答】解:A、彩色电视机中的各种画面都是由红、绿、蓝三种单色光复合而成的;故A正确;B、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于骨骼生长和身体健康的许多方面都有好处,故B正确;C、所有的物体都能辐射红外线,故C错误;D、验钞器是利用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故D正确.故选C.7.如图情景中,人眼能观察到的像是虚像的是()A.小孔成像B.凸面镜成像C.照相机成像D.投影仪成像【考点】实像与虚像的区别;生活中的透镜.【分析】(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2)光照在不同介质面上时,会发生反射现象,面镜成像就是具体应用;(3)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解答】解:A、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不符合题意;B、凸面镜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缩小、正立的虚像;符合题意;C、照相机应用了光的折射,是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形成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不符合题意;D、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不符合题意.故选B.8.镜子前小丑在镜子中所成的像应该是选项中四幅图中的哪一个()A.B.C.D.【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知:像与物是等大的,且关于镜面对称.由此即可突破此题.【解答】解: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等大,又关于镜面对称,所以人成的像看起来是左右相反的,只有选项B符合这一特点.故选B.9.爷爷用放大镜看报纸的时候,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他常常这样做()A.报纸和眼睛不动,放大镜远离报纸一些B.报纸和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远离报纸一些D.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考点】生活中的透镜.【分析】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物距在一倍焦距内时,凸透镜成放大正立的像,且当物体离焦点近时,成的像较大.【解答】解:根据凸透镜的成像特点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时,离焦点越近时,像越大,故应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故选A.10.如图四幅图片中,能正确的表示老花眼矫正的做法的图片是()A.B.C.D.【考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1)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强,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由此可以确定哪一个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2)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远视眼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解答】解:在以上四个图中,A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A 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发散一下,因此带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故选C图表示近视眼的矫正做法.B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B图表示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也是老花眼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前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会聚一下,因此佩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即D图能正确表示远视眼的矫正情况;故选D.11.如图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B.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虚像C.要使底片上的像变大,只需将照相机远离景物就可以D.要在底片上成缩小的像,物距必须小于2倍焦距【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解决该题需要掌握以下内容:①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判断出A是否符合题意.②根据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利用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制成的.判断出B、D是否符合题意.③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对四个选项逐一进行分析和判断.【解答】解: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故A正确.B、照相机是利用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制成的,故B错误.C、要使底板的像变大,像距变大,即镜头前伸,同时物距应变小,即照相机应靠近被拍照的物体,故C错误.D、要在底板上成缩小的像,此时物距应大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故D说法错误.故选A.12.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将这三个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做成像实验,在保持各透镜跟烛焰的距离相等的条件下,得到实验记录如表:由此表可知:甲、乙、丙三个透镜的焦距关系是:()A.f甲>f乙>f丙B.f丙>f甲>f乙C.f甲<f乙<f丙D.f乙>f丙>f甲【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保持各凸透镜跟烛焰距离相等可知物距相等,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来分析,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物距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解答】解: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来分析,甲成倒立放大实像可知物距大于甲凸透镜的焦距小于二倍焦距,乙成倒立缩小实像可知物距大于乙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丙成正立放大虚像可知物距小于丙凸透镜的焦距,因为物距相等,所以丙凸透镜的焦距最大,甲次之,乙最小.即f丙>f甲>f乙.故选B.13.规格相同的两个瓶,分别装入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放在水平实验台上横梁已平衡的天平托盘上,如图所示.则()A.甲液体质量较大B.乙液体质量较大C.乙液体密度较大D.两液体密度相等【考点】质量的测量与天平.【分析】规格相同的瓶装了不同的液体,由图可知液体的体积不同,天平平衡,说明液体的质量相等,根据密度公式分析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规格相同的瓶装了不同的液体,放在横梁已平衡的天平上,说明液体的质量相等,由图可知,甲瓶液体的体积大于乙瓶液体的体积,由ρ=可知,甲瓶液体的密度小于乙瓶液体密度,故只有选项C正确.故选C.14.小聪和小明为了探究“温度和物质状态对同种物质密度的影响”,在一定的环境下将10g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的数据,利用“描点法”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研究结果表明:密度是不会随状态而发生改变的B.当0℃时,在冰变成水的过程中质量变大C.在0℃时,冰块的密度比水大D.当水从0℃上升到4℃的过程中,其密度逐渐增大【考点】密度与温度.【分析】由图象可得,0℃时冰变成水的过程中,它们的体积变化情况;从0℃上升到4℃的过程中,水的体积变化情况;而水的质量不变,根据密度公式分析密度大小变化情况,进一步得出答案.【解答】解:B、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状态、形状、空间位置无关,所以0℃时,在冰变成水的过程中质量不变,故B不正确;C、由图象可知,在0℃时,冰块的体积大于水的体积,根据可知,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C不正确;A、通过C项分析可知,密度会随状态而发生改变,故A不正确.D、由图象可知,水从0℃上升到4℃时,其体积变小,根据可知,水的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则水的密度增大,故D正确;故选D.15.当夏日炎炎时,我们使用空调来降低室内的温度,如图所示.当冬日严寒时,我们又可以使用空调来提高室内的温度.你觉得在使用的过程中,空调的风向应怎样调节最有利于整个室内温度尽快达到预设要求()A.夏天,应将空调出风口向上调节,让凉风向上吹出B.冬天,应将空调出风口向上调节,让暖风向上吹出C.无论夏天还是冬天,都应将空调出风口向下调节D.空调出风口风向并不影响制冷或制热的效果,所以无论冬天、夏天均可随意调节【考点】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分析】我们在使用空调时,夏天是为了致冷,冬天是为了致热,通过改变空气的温度来起到调节气温的作用,根据空气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可进一步做出分析.【解答】解:(1)夏天使用空调是为了致冷,而冷的空气密度大,因此应将空调出风口向上调节,将其吹向高处,再让其自然下降,达到循环的目的,使室内均衡降温;(2)冬天使用空调是为了致热,而热的空气密度小,因此应将空调出风口向下调节,将其吹向低处,再让其自然上升,达到循环的目的,使室内尽快暖起来.综上所述,选项的描述中只有A是正确的.故选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计55分)16.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5.4 m;与不用平面镜的方法相比,这样安排的好处是节约空间.试在图中被测者眼睛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右脚上如图P点的光路图.【考点】平面镜的应用.【分析】(1)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根据物像到平面镜距离关系判断视力表和视力表像之间的距离,求出人和视力表像之间的距离.(2)在比较窄的房间里也能测量视力,可以达到节约空间的目的.(3)根据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做出右脚的像,右脚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必然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反射光线经过眼睛和像点,两者的连线确定入射点,画出入射光线.【解答】解:(1)如图,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是2.5m+0.4m=2.9m,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视力表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2.9m,所以人到视力表像的距离为2.9m+2.5m=5.4m.(2)使用平面镜可以增大视野空间,在比较窄的房间里也能测量视力,可以达到节约空间的目的.(3)根据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由P向平面镜作垂线并延长,根据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找到P点的像P′点,连接眼睛A和像点P′,交平面镜于O点,连接PO即入射光线,OA为反射光线.如图.故答案为:5.4;节约空间;见下图:17.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A点与光屏PQ在同一水平面上,从A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方向不变的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 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位置随水位变化而发生变化.(1)A点与光屏在水中所成的像是虚像(选填“虚”或“实”);(2)A点与水面相距3m,则A与它在水中的像A′之间的距离为 6 m;(3)若光斑B向右移动了1m,说明水位下降(选填“上升”或“下降”)了0.5 m.【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光的反射.【分析】平面镜成像的实质是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等距、像物等大、虚像.【解答】解:(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等距、像物等大、虚像,故A点与光屏在水中所成的像是虚像;(2)根据平面镜成像中的像物等距可知,A点与水面相距3m,则A与它在水中的像A′之间的距离为3m+3m=6m;(3)若光斑B向右移动了1m,移动到E点,如下图所示:BE=OF=1m,因为从A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所以CG=OF=0.5m,则说明水位下降了0.5m.故答案为:(1)虚;(2)6;(3)下降;0.5.18.制作简易针孔照相机:在空易拉罐底部的中央,用钉子戳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半透明塑料薄膜(如图).(1)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到蜡烛将在塑料薄膜上成像,这种现象叫小孔成像.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光是沿直线传播的(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形状是三角形,则他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的像是 D A.三角形光斑B.圆形光斑C.蜡烛的正立像D.蜡烛的倒立像(3)若将蜡烛逐渐远离小孔,塑料薄膜上的像将变小(变小/不变/变大).【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分析】(1)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通过小孔后,在小孔后面的光屏上形成倒立的实像,这就是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2)在小孔成像现象中,物体经小孔成的像的形状由物体决定,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相同,与孔的形状无关.(3)小孔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物到小孔的距离、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根据影响像大小的因素解答.【解答】解:(1)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实像,这种现象叫小孔成像;其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2)蜡烛经小孔成倒立的实像,像的形状与烛焰形状相同,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的形状不变.(3)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若将蜡烛逐渐远离小孔,塑料薄膜上的像将变小.故答案为:(1)小孔成像;光是沿直线传播的;(2)D;(3)变小.19.手持一个放大镜,在一个较暗的室内的白墙和窗户之间移动,移动到某个位置的时候,窗户外的景物可以在白墙上形成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现象启发我们,在阴雨天可以用灯泡发出的光代替日光估测凸透镜的焦距,操作的时候,为了使估测结果更接近真实焦距,应使凸透镜距离光源更远(远/近)一些.【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1)凸透镜成像规律之一: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小于物距;且实像都能成在光屏上,而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照到凸透镜上,折射之后得到的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就是焦距.【解答】解:(1)窗户在墙上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的性质关键取决于窗户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即物距与凸透镜焦距之间的关系,通过题意知凸透镜离墙较近,如果能在墙上成像,像距一定小于物距.所以成清晰倒立、缩小的实像.(2)当灯泡离凸透镜较远时,照到凸透镜上的光可以近似地认为是平行光,凸透镜另一侧得到的灯的像相当于会聚成的最小最亮的斑,测出此时光斑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就约等于焦距.故答案为:缩小;实;灯泡;远.20.我国浙江大学研制出了一种超轻气凝胶﹣﹣“全碳气凝胶”,刷新了目前世界上最轻材料的纪录.其内部由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共同支撑起无数个孔隙,充斥着空气,因此极为轻盈,密度仅为0.16mg/cm3,上文中的“轻”指的是其密度(质量/密度)小.研究表明,“全碳气凝胶”还是吸油能力最强的材料之一,它最多能吸收自身质量900倍的有机溶剂,则100cm3的“全碳气凝胶”最多能吸收的有机溶剂的质量为1.44×10﹣2 kg.【考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1)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2)已知“全碳气凝胶”的体积和密度,根据密度公式变形m=ρV,即可求得100cm3的“全碳气凝胶”质量.根据吸收有机溶剂的倍数关系,求出100cm3的“全碳气凝胶”最多能吸收的有机溶剂的质量.【解答】解:(1)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全碳气凝胶”密度仅为0.16mg/cm3,文中的“轻”指的是其密度小;(2)由ρ=可得100cm3的“全碳气凝胶”的质量:m=ρV=0.16×10﹣3g/cm3×100cm3=1.6×10﹣2g=1.6×10﹣5kg.100cm3的“全碳气凝胶”最多能吸收的有机溶剂的质量:m溶剂=900×m=900×1.6×10﹣5kg=1.44×10﹣2kg.故答案为:密度;1.44×10﹣2.21.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表,并根据数据绘出的图象如图中所示,则量杯的质量是20 g,液体的密度是 1 g/cm3.【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1)无论量杯中盛有多少液体,量杯质量是不变的.(2)已知量杯和液体的总质量、量杯的质量,可以得到液体的质量;已知液体的质量和体积,利用ρ=得到液体的密度.【解答】解:(1)由图线知,当液体的体积为零(量杯中无液体)时,质量就是量杯的质量,所以m 0=20g ;(2)由第一组数据得液体的质量为m=40g ﹣20g=20g所以液体的密度为ρ===1.0g/cm 3.故答案为:20;1.22.为了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如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1)请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乙液体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图象.(2)乙液体的质量体积比是0.80,这个比就是乙液体的密度.则乙液体的密度是 0.8×103 kg/m 3;它的物理意义是 1m 3乙液体的质量为0.8×103kg .(3)分析上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比的关系,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物质不同,其比值一般不同(相同/不同).【考点】探究密度特性的实验.【分析】(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画出图象;(2)根据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可直接得出答案;(3)比较实验1、2、3和4、5、6,分析液体的种类和质量、体积的比值的关系.【解答】解:(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当体积为V=5cm3时,m=4g;当V=10cm3时m=8g;当V=15cm3时m=12g;画出乙液体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图象.如下图:(2):根据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ρ==0.8g/cm3=0.8×103kg/m3由此可知,1m3乙液体的质量是0.8×103kg,(3)比较实验1、2、3和4、5、6可知:甲液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都是1.8,而乙液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都是0.80,所以可归纳得出:同种液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液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故答案为:(1)如上图所示:(2)0.8×103;1m3乙液体的质量为0.8×103kg;(3)不同.23.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1)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增大入射角i会观察到反射角r 变。

2015-2016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

2015-2016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尚店镇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1×3分=33分)1.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A.教室的高度约为8cmB.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C.电瓶车正常行驶速度约为4km/hD.50m短跑测试的平均成绩约为15s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B.利用超声波可以测出地球离月球的距离C.“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音色来辨别的D.学校周围禁止机动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3.甲、乙、丙三架直升机同时上升,v甲<v乙<v丙.乙机驾驶员感到自己在下降,这是因为他把参照物选为()A.地面 B.甲机 C.乙机 D.丙机4.甲、乙两小车运动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车的速度为10m/s,乙车的速度为2m/sC.经过6s,甲、乙两车相距2mD.经过5s,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m5.热现象在一年四季随处可见,下列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初春,湖面上的薄冰层开始融化B.盛夏,打开冰箱门形成的“白气”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隆冬,教室的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6.20世纪60年代,为控制疟疾疫情,屠呦呦尝试用加热青篙水溶液的方法使其沸腾,从而去除水分以提取药物,但提取效果并不理想.她猜想: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药物被破坏掉了.对此,可采用的方法是()A.用微火加热使溶液慢慢沸腾 B.用旺火加热缩短沸腾的时间C.减小容器内的气压 D.增大容器内的气压7.我们经常提到的像: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屏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B.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①③④8.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急剧上升,且低龄化,甲、乙两眼睛的成像示意图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B.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C.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D.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9.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欢的图案,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下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A.能在墙上看到倒立、缩小的所画图案的像B.能在墙上看到倒立、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C.只能在墙上看到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D.不能在墙上看到所画图案的像10.下列跟密度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燃烧天然气的家庭其报警装置应放在灶台下方,因为天然气的密度比空气大B.调配鸡尾酒时,质量大的一种沉在下面C.部队行军时携带的饼干与常用饼干相比,质量相同时的体积更小D.在测量油的密度实验时,测空杯的质量是必不可少的11.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气凝胶”是人类在探索新材料中取得的重要成果.该物质的坚固耐用程度不亚于钢材,且能承受1400℃的高温,而密度只有3kg/m3.一架用钢材(ρ钢=7.9×103kg/m3)制成的质量约160吨的大型飞机,如果用“气凝胶”做成,其质量相当于()A.一片鸡毛的质量B.一只鸡蛋的质量C.一个成年人的质量 D.一台大卡车的质量二、填空题(21×1分=21分)12.(1)如图甲所示,测得木块的长度是cm;(2)如图乙所示,小明在使用天平测量苹果质量时,其中错误的操作是.13.如图所示,夏天里把一大块冰放在塑料袋中,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现象,塑料袋没有漏水,但是在塑料袋外面却出现一层水珠,这是现象,其中放热的物态变化主要发生在(填“袋内”、“袋外”或“袋内和袋外”)表面;同时发现,冰变成水后,塑料袋向四周鼓起来,这是因为.14.如图是一款型号为20的家用高压锅,这里的“20”是指锅身的直径是20(填单位);高压锅密封性良好,用它煮食物时,水蒸气不易外泄,从而增大了锅内气压,提高了水的,当食物煮熟后从限压阀处喷出的“白气”是形成的.15.我市湖光岩地质公园因湖水清澈可鉴,有“镜湖”之称,是由于光在水面发生(填“镜面”或“漫”)反射的缘故.水族馆里的小金鱼在球形鱼缸中供游客观赏,球形鱼缸起到了的作用,我们看到的小金鱼是它通过球形鱼缸形成的正立、放大的(填“实像”或“虚像”).16.如图是一款具有摄像功能的手机,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镜,图甲、乙是小明用这款手机先后拍下同一只蝴蝶的两张照片(摄像头焦距不变),拍第二张比拍第一张离蝴蝶(填“远”或“近”)些.两次拍摄时,摄像头离蝴蝶的距离都是(填与焦距之间的关系).17.如图是题中常见的红外线感应水龙头,当手对着红外线感应窗时,水会自动流出.(1)使用该水龙头时,感应窗发出的红外线照射到手上发生了,感应窗内的红外线接收管接收到信号后控制出水.(2)当手一直处在感应范围内时,该水龙头在连续出水4秒后却自动停水6秒,如此反复.某人用20秒洗手一次,则使用该水龙头比使用持续出水的普通水龙头能节水毫升.(该水龙头的水流量均为30毫升/秒)18.近些年中国的高铁技术发展迅猛,京沪高铁的开通更是体现了中国在该项技术的领先地位.(1)高速列车噪声很小,它是从防止噪声方面着手控制的,冬天和夏天噪声的传播速度(填“相同”或“不同”),噪声是以为单位来表示强弱等级的;(2)若高速列车匀速通过长1.75km的某桥用时30s,列车长350m,则该列车速度是m/s,列车中座椅上的某位乘客通过此桥的时间为s.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8分+10分+10分=28分)19.(1)如图(1)所示,一束与水平面成30°夹角的太阳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直射入井中,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平面镜的位置.(2)请完成图(2)中的光路.20.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1)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过程把钢尺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声音并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再做几次实验方法几次实验中,使钢尺振动的相同,这里运用了法(2)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过程方法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这里运用了法.将一支点燃的蜡烛a竖直放在玻璃板前10cm处,可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成的像.再取一支与a等大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使之与蜡烛a的像,该位置就是蜡烛a的的位置.这里运用了法问题讨论将玻璃板换成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并在它后面放一个光屏,为了能使蜡烛a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明亮的像,应将蜡烛a (“远离”或“靠近”)凸透镜21.小明用天平、量筒和水(ρ水=1.0g/cm3)等器材测干燥软木塞(具有吸水性)的密度时,进行了下列操作: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软木塞的质量m1;②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1;③用细铁丝将软木塞浸没再装有水的量筒中,过段时间后,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2;④将软木塞从量筒中取出,直接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其质量m2.(1)指出小明操作中的不规范之处:.(2)如表中是小明实验中没有填写完整的数据记录表格.请根据图中天平和量筒的读数将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物理量m1/g V1/cm3V2/cm3m2/g 干燥软木塞的密度ρ木/g•cm﹣3测量值6370(3)对具有吸水性物质的体积测量提出一种改进方法..四、计算题(9分+9分=18分)22.从兴义至贵阳共320km,小明驾驶某品牌新型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四分之一的路程后,在镇宁服务区休息30min接着以30m/s的速度行驶完后面的路程,已知每100km消耗的汽油为8L.(汽油的密度为ρ=0.71×103kg/m3)求:(1)该汽车从兴义到贵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一共消耗的汽油的质量是多少kg?23.有一只玻璃瓶,它的质量为0.1kg,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4kg,用此瓶装金属粒若干,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0.8kg,若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满水时,瓶、金属颗粒和水的总质量为0.9kg.求:(1)玻璃瓶的容积;(2)金属颗粒的密度.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尚店镇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1×3分=33分)1.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A.教室的高度约为8cmB.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C.电瓶车正常行驶速度约为4km/hD.50m短跑测试的平均成绩约为15s【考点】长度的估测;质量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教室的高度与此差不多,在3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B、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C、电瓶车正常行驶的速度不小于5m/s=5×3.6km/h=18km/h.此选项不符合实际;D、50m短跑的成绩在7s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故选B.【点评】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B.利用超声波可以测出地球离月球的距离C.“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音色来辨别的D.学校周围禁止机动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声音的传播条件;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专题】声现象.【分析】①物体振动发出声音,但并不是所有的声音人耳都能的到,只有响度和频率合适,人耳才能的到声音;②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月球与地球之间是有一段真空的;③人们通过音色来辨别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④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在声源处、在传播中、在人耳处,据此分析.【解答】解:A、人耳听觉有一定的范围,即频率20﹣20000Hz之间,且有一定的响度,因此,并非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说法错误;B、超声波无法在真空中传播,因此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出地球离月球的距离,说法错误;C、“闻其声,知其人”是因为不同人的声带结构特点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因此是根据音色来辨别的,说法正确;D、学校周围禁止机动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防止噪声的产生,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从不同角度考查了我们对声音的产生、传播、特点的理解与判断,属基础知识.3.甲、乙、丙三架直升机同时上升,v甲<v乙<v丙.乙机驾驶员感到自己在下降,这是因为他把参照物选为()A.地面 B.甲机 C.乙机 D.丙机【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应用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对于同一个物体所选的参照物不同,其运动状态也不同,因此在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时应先确定参照物,然后观察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从而判断物体的运动与静止.【解答】解:因为甲、乙、丙三架直升机同时上升,而乙机驾驶员如果选择丙飞机为参照物时,由于v甲<v乙<v丙.他和丙飞机的距离越来越远,所以他会感到自己在下降.故选D.【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通过“乙机驾驶员感到自己在下降”这句话结合三者的速度进行分析,然后可知所选的参照物.4.甲、乙两小车运动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车的速度为10m/s,乙车的速度为2m/sC.经过6s,甲、乙两车相距2mD.经过5s,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m【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信息给予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通过s﹣t图象知,如果路程和时间比值一定,物体进行匀速直线运动;如果时间变化,但是路程保持不变,物体处于静止状态.(2)从图上读出经过6s,甲乙的路程,求出甲乙相距多少.(3)从图上读出经过5s,甲乙的路程.【解答】解:A、由s﹣t图象知,时间变大,但是甲车路程不变,甲车处于静止状态;乙车路程也随时间的变大而变大,并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相同的,所以乙车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B、甲车处于静止状态,速度为0.故B错.C、由图象知,经过6s,甲在10m处,乙在12m处,甲乙相距12m﹣10m=2m.故C正确.D、由图象知,经过5s,乙在10m处,甲一直处于静止状态.故D错误.故选C.【点评】能根据路程和时间的图象,能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能读出物体所在的位置,通过的时间,能根据速度公式计算速度大小等.5.热现象在一年四季随处可见,下列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初春,湖面上的薄冰层开始融化B.盛夏,打开冰箱门形成的“白气”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隆冬,教室的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考点】水的三态变化.【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熔化指的是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液化是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凝华是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解答】解:A、冰融化是由固态的冰变成液态水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故A不合题意;B、打开冰箱门形成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液态小水珠.故B符合题意;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C不合题意;D、隆冬,教室的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D不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分析能力,物态变化是中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关键是知道物质由什么状态变成了什么状态.6.20世纪60年代,为控制疟疾疫情,屠呦呦尝试用加热青篙水溶液的方法使其沸腾,从而去除水分以提取药物,但提取效果并不理想.她猜想: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药物被破坏掉了.对此,可采用的方法是()A.用微火加热使溶液慢慢沸腾 B.用旺火加热缩短沸腾的时间C.减小容器内的气压 D.增大容器内的气压【考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专题】应用题.【分析】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根据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应该降低容器内的气压,沸点也会随之降低.【解答】解:A、如果不降低气压,即使用微火加热,水的温度仍为100℃,并不能降温,方法不可行.B、如果不降低气压,即使缩短加热沸腾时间,水的温度仍为100℃,并不能降温,方法不可行;C、降低容器内气压,水的沸点也会降低,此方法是可行的;D、增加容器内气压,水的沸点会升高,此方法是不可行的;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做题时,用所学的知识结合题意去分析完成选项.7.我们经常提到的像: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屏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B.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①③④【考点】实像与虚像的区别.【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解答】解:①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②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③放大镜成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④电影银幕上的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观后镜是凸面镜,所以它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其中,属于实像的是①④;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⑤;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③④.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平时要注意各个现象的形成原因,并注意区分.8.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急剧上升,且低龄化,甲、乙两眼睛的成像示意图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B.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C.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D.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分析.【解答】解:近视眼是由于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近视要用凹透镜来矫正.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近视眼是由于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近视要用凹透镜来矫正.9.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欢的图案,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下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A.能在墙上看到倒立、缩小的所画图案的像B.能在墙上看到倒立、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C.只能在墙上看到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D.不能在墙上看到所画图案的像【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由于凸透镜在灯泡与墙壁(光屏)之间移动,这样就会不断的改变物距,会出现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等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等于一倍焦距;小于一倍焦距等各种情况.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去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答案.【解答】解: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此时所成的像为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且此时的物距与像距之和大于三倍焦距.当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此时成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综上分析,不可能发生的有C.故选C.【点评】在做凸透镜成实像的实验时,除了按物距大小来判断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外,比较物距、像距的大小也能迅速判断出物体所成像的性质:u>v,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v,成倒立等大的实像;u<v,成倒立放大的实像.10.下列跟密度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燃烧天然气的家庭其报警装置应放在灶台下方,因为天然气的密度比空气大B.调配鸡尾酒时,质量大的一种沉在下面C.部队行军时携带的饼干与常用饼干相比,质量相同时的体积更小D.在测量油的密度实验时,测空杯的质量是必不可少的【考点】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A、从分子量上去判断天然气和空气的密度大小,然后才能确定报警装置的安放位置;B、调配鸡尾酒时,不同颜色的酒的密度不同;C、根据公式v=,可知,密度越大,体积越小即可分析此题;D、从减小误差的角度去分析,因为杯子中的油是不可能完全倒出来.【解答】解:A、可以从分子量上判断,甲烷16,空气约为29,所以空气密度大,故本选项错误;B、因为调配鸡尾酒时,各种颜色的酒它们的密度不同,密度小的总要漂浮在密度大的上面,而不是质量大的一种沉在下面,故本选项错误;C、野战部队行军时携带的压缩饼干与平时的饼干相比,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根据公式v=,可知,密度越大,体积越小,便于携带.故本选项正确;D、因为在测量油的密度实验时,①将适量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质量,②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读出油的体积;③用天平测出倒掉油后的烧杯质量,然后用①﹣③就是倒出的油的质量,就可以算密度了;所以不必测空杯的质量,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涉及到的知识点很多,尤其是D“在测量油的密度实验时,测空杯的质量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因此应向学生特别强调.11.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气凝胶”是人类在探索新材料中取得的重要成果.该物质的坚固耐用程度不亚于钢材,且能承受1400℃的高温,而密度只有3kg/m3.一架用钢材(ρ钢=7.9×103kg/m3)制成的质量约160吨的大型飞机,如果用“气凝胶”做成,其质量相当于()A.一片鸡毛的质量B.一只鸡蛋的质量C.一个成年人的质量 D.一台大卡车的质量【考点】质量的估测.【专题】应用题.【分析】先算出大型飞机的体积,再由“气凝胶”的密度算出质量.然后估测.【解答】解:飞机体积:V===20.25m3,m′=ρ′v=3kg/m3×20.25m3=60.75kg.一片鸡毛的质量不过1g,一只鸡蛋的质量大约50g,一台大卡车的质量大约有几吨,一个成年人的质量大约几十千克.60.75kg大约是一个成年人的质量.故选C.【点评】对于估测题首先要对物理单位大小有所了解,再就是平时要注意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本题与以往的估测不太一样,要注意先把质量算来再进行估测.二、填空题(21×1分=21分)12.(1)如图甲所示,测得木块的长度是 1.45 cm;(2)如图乙所示,小明在使用天平测量苹果质量时,其中错误的操作是测量质量时调节平衡螺母.【考点】长度的测量;质量的测量与天平.【专题】应用题;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分析】(1)刻度尺的使用要首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2.00cm 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2.00cm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天平的正确使用: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使天平的横梁重新平衡;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解答】解:(1)图中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本次测量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2.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2.00cm即为物体长度,即物体长度=3.45cm﹣2.00cm=1.45cm.(2)如图,错误的操作是:称量物体质量时,移动平衡螺母.故答案为:(1)1.45;(2)测量质量时调节平衡螺母.【点评】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13.如图所示,夏天里把一大块冰放在塑料袋中,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熔化现象,塑料袋没有漏水,但是在塑料袋外面却出现一层水珠,这是液化现象,其中放热的物态变化主要发生在袋外(填“袋内”、“袋外”或“袋内和袋外”)表面;同时发现,冰变成水后,塑料袋向四周鼓起来,这是因为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液体的压强的特点;紫外线.【专题】应用题.【分析】要判断发生的是什么物态变化,关键是分清物质前后的状态,然后根据物态变化的概念进行判断.【解答】解:冰变成了水,是固态变成了液态,属于熔化现象;塑料袋外面出现的水珠,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塑料袋向四周鼓起来,是因为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故答案为:熔化、液化、袋外、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物态变化及其特点进行分析.14.如图是一款型号为20的家用高压锅,这里的“20”是指锅身的直径是20 cm (填单位);高压锅密封性良好,用它煮食物时,水蒸气不易外泄,从而增大了锅内气压,提高了水的沸点,当食物煮熟后从限压阀处喷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考点】长度的估测;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应用题;定性思想;参照思想;顺推法;估算法;其他综合题.【分析】(1)根据对常见物体长度的了解确定合适的单位;(2)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3)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解答】解: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家用高压锅的直径与此差不多,在20cm左右;。

2015-2016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

2015-2016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调研测试八年级物理卷说明:本试题卷共4页,一、单项选择题(本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A.物理教材的厚度约为5cm B.人步行速度约4km/hC.洗澡水的温度是100℃ D.人正常心跳1次时间约0.2s2.坐在逆水航行的轮船中的乘客,说他自己是静止的,参照物是()A.河岸上的树 B.河水 C.船舱 D.迎面驶来的船3.男同学一般总是比女同学发出的声音沉闷、浑厚,即音调一般比女同学的低,其原因是男同学声带振动的频率与女同学的相比()A.较低 B.较高 C.一样 D.时高时低4.加热一块-5℃的冰,则最先出现的现象是()A.冰块熔化,温度上升 B.冰块熔化,温度不变C.冰块温度上升 D.不发生变化5.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利用激光给隧道准直 B.看到不发光的物体C.“日食”和“月食”现象 D.从岸上看到游泳池底好象变浅了6.感受身边的物理——质量为1.5×104mg的物体可能是()A.你的电脑 B.你的课桌 C.你的钢笔 D.你的质量7.酒精的密度为0.8×l03kg/m3,它表示的意思是()A.每立方米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B.每立方米酒精的质量是0.8×l03kg/m3C.每千克酒精的体积是0.8×103m3D.每立方米酒精的质量是0.8×l03kg二、填空题(本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8.光在真空中沿_____线传播,速度为_______m/s;光年是______的单位。

9.酒精的凝固点是-117℃,它在-115℃时的状态是_____态。

炎热的夏天,铺有沥青的路面会变软,这是因为沥青是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没有一定的_______,受热后会逐渐变软。

10.“掩耳盗铃”是大家熟悉的成语故事。

(完整word版)-201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新人教版)

(完整word版)-201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新人教版)

B .夏天,雨笼山 A .春天,雾绕群C .秋天,霜打枝头D .冬天,檐上冰2015-201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第I 卷 选择题 (共24分)第I 卷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将正确的答案请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A .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厚度约为5cmB .人步行速度约4km/hC .洗澡水的温度是100℃D .正常人心脏跳动1次时间约0.2s2.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3.将电铃扣在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如图所示.通电后可以看到电铃在振动,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仍可清晰地看到电铃在振动,但铃声越来越小.对以上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听到铃声又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 B .听到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声音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C .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能穿透玻璃等透明物质D .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的传播一定要借助于介质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 .“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 .在马路边设置自动噪声监测仪来阻断噪声的传播C .“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调来判断说话者D .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5.在研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小明让一束激光沿白纸板照射,把手指头放于S 点时刚好接收到红色的亮点. 然后将玻璃砖放于白纸板上,激光经玻璃砖向右侧照射,如图所示.他将手指头放于哪一点才可能接受到红色的亮点A.放于S点 B.放于A点C.放于B点 D.无论哪一点都可以6.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音调”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C.“人画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D.“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的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7.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图乙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8.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镜面反射与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90°C .太阳光中的红外线有很好的杀菌作用 D.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9.我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现象的精彩诗句,如辛弃疾的“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其中“天在清溪底”的现象与图中现象相似的是10.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一物体的质量,测量完毕后才发现错误地将物体放在了右盘,而将砝码放在了左盘.因无法重测,只能根据测量数据来定值.他记得当时用了50g、20g和10g三个砝码,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A.81.4g B.78.6g C.78.2g D.81.8g (第10题)11.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东运动,看到乙车向西运动.由此可判断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B.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C.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 D.甲、乙两车都向东运动12.一个质量为0.25 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kg,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A.1.0×103 kg/m3 B.1.16×103 kg/m3 C.1.75×103 kg/m3 D.1.2×103 kg/m3第Ⅱ部分非选择题(共76分)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28分)13.如图所示, 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不同的音叉来研究音叉发声特点,发现第一次甲音叉旁的乒乓球弹得远,第二次乙音叉旁的乒乓球弹得快,这说明第次的音调低,第次敲得重;如果音叉的振动小于 Hz,人耳将听不到这个声音.14.如图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可以看出它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其中整个熔化过程经历了 min的时间,熔化过程中它处于状态.15.郑西(郑州一西安)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全长505km,承担运行任务的“和谐号”动车组,最高车速可达350km/h.某次列车下午17:10从郑州发车,l9:10到达西安,则这次列车的平均速度约为km/h,合 m/s (保留一位小数) .为了确保行车安全,列车上的监控系统,通过对高速运转车轮的热辐射产生的一种不可见光进行检测,实现对车轮温度的实时监控.这种不可见光是.16.身高为1.7 m的小华站在大穿衣镜前l m处,通过看自己在镜中的像整理自己的服饰,则她与她的像之间的距离是 m;若她以0.5m/s的速度沿着与镜子平行方向行走了3s后,则她与她的像之间的距离是 m.,此时的像高 m.17.近视眼是因为物体经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之(选填“前”或“后”).为了能看清远处物体,可佩戴用(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还可.18.小明在厨房中发现:(1)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这“白气”实质上是.(2)小明仔细观察又发现:“白气”从喷出到消失要经历三个物理过程.①靠近壶嘴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这是因为在壶嘴附近由于温度比较,壶内水沸腾时产生的大量水蒸气不能.②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以后,,形成“白气”。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全册物理试题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全册物理试题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是38℃。

B.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3×105km/s。

C.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500g。

D.中学生课桌高约为50cm。

【考点】质量及测量机械运动物态变化【试题解析】考查质量的估测;温度;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

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选项A不符合实际;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合3×105km/s,选项B正确;三个苹果的质量在1斤=500g左右,所以一个苹果的质量在150g左右,选项C不符合实际;课桌的高度在左右,选项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答案】B2.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雨天打雷时,我们总是先听到雷声,后看见闪电B.电视机上的“音量”按钮是用来调节音调高低的C.敲门时,门的响声是由门的振动产生的D.燃放鞭炮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考点】声现象【试题解析】考查声音的产生;声速;响度;噪声及来源。

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所以下雨时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选项A错误;电视机上的“音量”按钮是用来调节声音的大小的,即调节的是声音的响度的,选项B错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敲门时,门的响声是由门的振动产生的,选项C正确;燃放鞭炮的声音是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且影响人的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是噪声,选项D错误。

故选C。

【答案】C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态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以判断()A.甲物质是晶体B.甲物质在第5min时开始熔化C.乙物质的熔点是80℃D.第12min时乙物质是固态【考点】物态变化【试题解析】考查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像。

甲在整个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所以是非晶体;乙有一段时间内温度保持不变,所以乙是晶体,选项A错误;甲是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选项B错误;乙从第5分钟开始吸热但温度保持80℃不变,所以熔点是80℃,选项C正确;从图可以看出,在第12分钟乙完全熔化完,所以此时应为液态,选项D错误。

2015-2016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和答案

2015-2016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和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一.填空(每空1分,共26分)1.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1)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 ______;(2)一辆满载货物的卡车匀速行驶的速度约为38 _______。

2. 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钢管的另一端敲击一下,甲同学听到了两次响声,这两次呼响声是声音分别通过_______、_______传入甲同学这个物体后2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4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__。

8. 一块金属的体积是2.5m3,质量是6750kg,则它的密度是,这种金属可能是;若将金属块截去2/3,剩余部分的密度是。

9.空瓶质量为5kg,瓶内装满水后为17kg,若换上酒精,整个瓶子可装的酒精比装水少kg。

10. 一束光线与界面成30角从A物质射到B物质,反射光线恰好与折射光线垂直,则入射角为_______,折射角为_______。

11.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用酒精灯对烧杯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

在此实验中可以看到,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

14. 用图3所示的刻度尺来测金属块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C.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 用s t /也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且s t /越小,表示运动越快。

16. 某同学在上学去的路上,用s m /8.0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又用s m /2.1的速度走完后一半路程,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 s m /8.0B. s m /0.1C. s m /96.0D. s m /2.117、“镜中花,水中月”的现象说明了( )21.(多选)铝的密度是32.710⨯kg /m 3,它的物理意义是( )A .每立方米的铝的密度是32.710⨯kg /m 3;B .每立方米的铝的质量是32.710⨯kg /m 3;C .每立方米的铝的质量是32.710⨯kg ;D .32.710⨯kg 的铝的体积是lm 322. (多选)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铁球、铜球和铅球,已知ρρρ>>铅铜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如果铁球是实心的,则铜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B. 如果铅球是实心的,则铜球和铁球一定是空心的C. 如果铜球是实心的,则铁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D. 铅球、铜球和铁球都可能是空心的E. 铅球、铜球和铁球不可能都是实心的 23.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的距离要求为5m ,由于医务室房间太小,医生首先将视力表贴在一面墙上,然后在对面墙上正对着视力表挂一大平面镜,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3m ,检查视力时A .人应面对镜而坐,人与镜的距离为2mB .人应面对镜而坐,人与镜的距离为2.5mC .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2mD .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3m24. 在河岸上用手电筒照向平静的河面,进入水中的光( )A. 速度变小,光路向下弯折。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物理(总分10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1.在我们学习、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0℃B.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D.中学生平均质量约为80千克2.一游客坐在逆流而上的轮船上说他静止选择的参照物是()A.河岸B.蓝天C.轮船D.流水3.在如下图所示的图文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4.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初春,河面上的冰化成水B.夏天的清晨,树叶上常有露水C. 深秋的清晨,草地上有时会有一层霜D.冬天,有时没见雪化成水,雪却不了5.如下图所示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6.下列光图路正确的是()7.冬天,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包了一层保温材料,是为了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裂的主要原因是()A.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B.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C.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D.水管本身耐寒冷程度不够而破裂8.小明同学学习了密度之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B.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大C.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D.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棒抽成铁丝质量变小B.密闭容器中的冰块加热熔化后质量变小C.一石块从平凉拿到北京质量变小D.以上说法都不对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远视眼清晰地像成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B.近视眼清晰地像成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C.近视眼清晰地像成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D.远视眼清晰地像成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11.下列现象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日食B猴子捞月 C.海市蜃楼 D.天空的彩虹12如下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线。

由图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ρ甲、ρ乙关系是()Aρ甲<ρ乙Bρ甲=ρ乙Cρ甲>ρ乙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13. 10m/s等于__ __k m/h,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__ _m/s,光在真空中的速度__ m/s,水的密度是kg/m3它表示,实验室测质量的工具。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八年级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八年级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八年级物理试题及答案八年级物理试题(总分100分)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有一个银白色的金属硬币,同学们想知道它是不是由钢材料制作而成,小明拿出一块磁铁去吸引它,看其是否能被吸引,小明拿磁铁去吸引硬币的过程在科学探究中属于( )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进行实验,收集数据D.得出结论 2.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其中“桥流水不流”中,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 )A.桥B.河岸C.水D.岸上的树3,2014年5月24日,中俄在东海举行联合军演,为了刺探我国军情,日本军机与我国军机超近距离对峙,当时两军机之间保持的距离仅约30m ,日本的这种挑衅行为引起我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对峙时若说我国飞行员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A .日本军机B .海面上的军舰C .海面D .海岸4.如图所示,在我国的60周年国庆阅兵中,我国空军向全世界展示了先进的空中加油技术。

当加受油机梯队通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时,空中加油机放出机翼下的输油软管,左右2架歼击机作为受油机,与空中加油机共同保持550千米/小时的速度,模拟空中加油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于地面而言,歼击机是静止的 B .选择地面为参照物,空中加油机是静止的C .相对于空中加油机来说,受油的歼击机是运动的D .选择歼击机为参照物,空中加油机是静止的 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 .人们根据音调来辨别不同乐器的声音 6.“小明,上学去啰!”。

正在吃饭的小明听到声音就知道是好朋友小刚在喊他,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哪个特征判断出来的( )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频率 7.如图所示的声现象中,可以用相同的声学知识解释的是( )A. 甲和乙B. 乙和丙C. 丙和丁D. 甲和丁 8.下列事例中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B.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C.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D.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9.如图甲所示,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点“坐井观天”,如图乙所示中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光路图是()10.如图所示,表示光从空气中射向玻璃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是()A B C D11.“林都”伊春,一年四季风景如画,下列现象的成因不属于物态变化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的早晨,河面飘荡着的白雾C.秋天果香扑鼻D.冬天,飘落的雪花12.如图为海波的熔化图象,有关这个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温度达到48℃时,海波已经熔化完了B. BC段海波没有吸收热量,所以温度没有升高C. BC段海波在继续吸热,温度不变,完成熔化过程D. 图象上AB段为固态,BC段为液态,CD段为气态13.我省是有色金属王国,一个铁球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A.将它熔化成铁水 B.磨掉铁块一个角C.把它轧成薄铁片 D.从地球运到月球14.下列物体中质量可能为150g的是A.一个乒乓球B.一支铅笔 C.一只苹果 D.一只铅球15.盛氧气的钢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6kg/m3, ,工人使用氧气进行焊接用去了1/3,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A. 6 kg/m3, B. 12kg/m3, C.4 kg/m3, D. 无法确定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八年级物理试题第I卷(选择题)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10分)16.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块岩石的密度.他调节天平时出现了图甲所示情形,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使天平平衡.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质量和体积时的读数,则该岩石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3.17.严寒的冬天,自来水管易冻裂,其原因是水在凝固时,质量(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下同),体积的缘故,由此可推测,此过程分子间距.18.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密度最大的物体是______(a/b/c),b物体的密度为______kg/m3.19.90g的水完全凝固成冰,则冰的质量是____g,体积为_____cm3。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

2015-2016学年北京师大附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6分,每小题2分)1.下列物理量中,以科学家的名字牛顿作为单位的物理量是()A.质量B.密度C.功率D.力2.敲击同一个音叉,听到的声音有所不同,主要是由于()不同A.频率B.音调C.音色D.响度3.第一位通过实验测定大气压数值的科学家是()A.安培B.托里拆利C.法拉第D.牛顿4.以下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B.声音在水中比在空气中传播的慢C.发声的喇叭能使放在它前面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传递能量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乐曲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调不同5.小明同学是一位初三的男生,下列与他相关的一些数据的估测,明显不合理的是()A.他的质量大约是60kg左右B.他的身高大约是17dm左右C.他穿的鞋的长度大约是40cm左右D.他穿的校服上衣的长度大约是0. 8m左右6.图所述的事例中,为了减小有害摩擦的是()汽车轮胎上有凸起的条纹乒乓球拍上粘贴橡胶拔河比赛时运动员用力蹬住地面在转动轴承中装有滚珠7.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的是()压路机装有很重的碾子A.用切蛋器切熟鸡蛋用“小提手”提塑料袋8.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装有水,把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铁块、铝块(p iR>P铁>卩禺)依次放在甲、乙、丙三个杯子中,水面恰好相平,原来装水最多的杯子是()A.甲杯B.乙杯C.丙杯D.原来装水一样多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利用声波或电磁波可在真空中传递信息C.公路旁的隔音墙能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根据音调不同,可以辨别某人的声音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船闸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C.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D.流体流速越小,压强越小11.关于重力,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就是物体的重力B.在空中向上运动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C.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D.抛出去的物体总会落向地面,这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作用的缘故12.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已知其中一个力是400N,合力是1000N,则另一个力()A.一定等于600NB. 一定小于600NC.可能等于1400ND. 一定大于1400N13.撑一把雨伞行走在雨中,如图所示.一阵大风吹来,竖直的雨伞伞面向上翻起.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伞上方空气流速大于下方,所以伞上方的压强大于伞下方的压强B.伞上方空气流速大于下方,所以伞上方的压强小于伞下方的压强C.伞上方空气流速小于下方,所以伞上方的压强大于伞下方的压强D.伞上方空气流速小于下方,所以伞上方的压强等于伞下方的压强14.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体竖放在水平地面上,若把乙、丙中的阴影部分切除后, 甲、乙、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关系正确的是()1k甲乙丙A.P甲二P乙二P丙B・P甲VP乙VP丙C. P甲二P乙VP丙D. P甲VP乙二P丙15.将一金属块挂在竖直的弹簧测力计挂钩上,并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块所受的重力跟金属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金属块所受的重力跟弹簧测力计对金属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 弹簧测力计所受的重力跟金属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D. 弹簧测力计对金属块的拉力跟金属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16. 把一块砖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产生的压强为P,若把8块砖同样的砖按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17.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 A. 如甲、乙密度相等, B. 如甲、乙密度相等, C. 如甲、乙质量相等, D. 如甲、乙质量相等, 18. 在实施“国家863”计划中,材料科学家研制出一种高分子聚合材料,它的某些性能优于制造飞机的铝合金,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它的密度介于酒精和水之间,取一块这种材料的样品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静止 后溢出了 90g 水,将其放入盛满酒精的烧杯中,静止后溢出了 80g 酒精,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 8g/cm 3,则可 计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 )A. 0. 8g/cm\B. 0. 85g/cm JC. 0. 9g/cm 3D. 0. 95g/cm 3 二、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至少有两个符合题意.(共16分,每小题2分.错选、多选不得分, 选不全的得1分)1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受到的合力一定为零D. 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2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加力的同时,甲物体也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B. 投球时,手的推力使篮球在空中继续飞行C. 物体不受力,运动状态一定不改变D. 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2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 物体受到的压力大时,压强不一定大C. 跳远时助跑是为了增大身体的惯性D. 一对相互作用力肯定不是一对平衡力 22. 在图所示的措施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剪刀刃做的很薄 B.铁轨铺在枕木上将甲放到乙上, 将乙放到甲上, 将甲放到乙上, 将乙放到甲上, 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i 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 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 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 A. 8P B. 4P C. 2P D. (1/2) P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2 (运动鞋底做成凹凸不平的花纹24.滑冰运动员用手推冰场周围的扶栏时,扶栏未动,而他却远离扶栏而去.运动员离开扶栏后,没有再用 力蹬冰面,却能滑行很远才停下来.解释这些现象,需要利用下列知识中的( ) A.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 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D.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甲、乙、丙、丁四个物体在水中静止时所处位置如图所示,关于物体所处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6. 如图所示,一杯水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中的水所受重力为G,杯子所受重力为G”杯中的水对杯底的 压力为N”杯子对桌面的压力为N”桌子对杯子的支持力为N“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4A. Ni 与血大小相等B. Gi 、G?之和与%大小相等25.坦克的车轮装有宽大的履带23.在如图所示事例中,其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打球时用另毂球拍乒乓球拍上贴有橡胶皮旱冰鞋下装有滚轮C.丙物体在水中悬浮D. 丁物体在水中悬浮三、填空题(共12分,每空1分)27.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个要素是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和力的_______ •28.水结成冰后,其质量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9.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______ 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0.在冬奥会中,我国双人滑冰运动员申雪和赵宏博荣获了冠军,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如图所示,在他们共同向前滑动过程中,以申雪为参照物,赵宏博是 _______ .(选填“运动的”或“静止的”).3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名宇航员到国际空间站外进行太空行走,不能像在地面上那样直接谈话,这是因为真空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播声音.(能、不能)32.洗手池下水的回水管利用了______ 的原理.33.如图所示,小华把一纸条放在嘴边,在纸条的上方沿水平方向吹气时,纸条向上飘了起来,这个现象说明,气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 ______,这是为了防止小汽车急刹车时,驾驶员由于_____ 会继续向前运动,碰撞车身而发生事故.35.吸钢笔水时,先用手捏笔胆排除里面的空气,松手后墨水在_______ 的作用下进入笔胆.36.“和谐号”动车组以21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700m长的高架桥,从车头刚上桥到车尾刚离开桥共行驶15s,列车的长度是_______ m.37.在世界最深的太平洋马利亚纳海沟,深潜到约10"米的海底时,科学家们惊奇地发现一条长约30厘米的扁鱼在海底游动,证实了在世界最深处也有高度发达的脊椎动物.这条鱼受到的海水压强约是—帕.(海水密度为1.03X 103千克/米蔦g取10牛/千克)38.有A、B两个正方体,它们的边长之比为2: 1,密度之比为3: 4.将它们如图所示叠放在水平地面上,此时A对B的压强与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______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28分,每图、每空各1分)39.在图中,画出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46「樓百輛示客测量工具的测量值,并将结果填入空格处:弹簧测力计示数_____ N,硬币的直径 _______ cm,量筒示数_______ c m3,电阻箱读数________4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红同学和小军同学利用一块海绵和效果越______砖平放在海绵上砖竖放在海绵上一块砖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下图所示为小军同学根据实验过程中的情景绘制的图画.此实验可以说明:当海绵受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变时,______越小,压力的作用42.如图所示装置为小明的课外小制作,A是去除了瓶底、瓶口无盖的硬塑料瓶,B是两端开口的U形管,它的一端与塑料瓶内部相通,U形管内装入有颜色的水,两侧水面相平.当从左端瓶口向瓶内适度吹风时,U形管内左侧水面 _____ 于右侧水面.(选填“高”或“低”)<=p0 Th43.小刚的奶奶有一块玉石,小刚通过网络了解到:密度是玉器品质的重要参数,通过实验他测出了玉石的密度,以下是他测量玉石的实验步骤:(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玉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祛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玉石的质量是_____ g.(2)将玉石放入盛有5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则玉石的体积是44.小明在实验室测量牛奶的密度.小明先将牛奶倒入烧杯,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为93. 5g,接着小明将烧杯中的部分牛奶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则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为__________ c m3.然后他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为g •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牛奶的密度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k g/m3.(1)将安装好的压强计探头缓慢放入液体中,并逐渐向下移动,在此过程中观察到压强计U 形管两边的液 柱高度差 _________ .(变大、不变、变小)(2)如图乙和丙,杯中分别盛有清水和酒精,小明想将它们区分开.他将压强计的探头先后浸没到两杯液 体中,结果丙图中压强计U 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能否由此确定丙图杯中盛的是清水?为什么?甲 乙 丙46.图是1路和2路两辆公共汽车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根据图象判断,在0〜4s 这段 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是 __________ 路(选填“1”或“2” ),在0〜4s 这段时间内,两辆汽车的平均 速度u 谓 ______ u 漓.(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S m01'34567 is口甲7□3 □ □二 二H45.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W/g47: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矣系时,小妹粮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由图可知物质_________ 的密度比较大.用这两种物质分别做成A、B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正方体.把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A、B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 A:P B= _________ .°1- 1 : J7cm348.小明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做了如下实验.他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如图甲所示,利用量筒测出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如图乙所示.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______ N,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为_____ cm3,水重为________ N,从这个实验可知,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_________ 金属块排开水受到的重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0.方案进行了测量.(1)请将小刚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①调节天平平衡,测量小空瓶的质量皿,并记录在数据表格中.②___ ,并记录在数据表格中.③用天平测量小瓶装满酱油的总质量m3,并记录在数据表格中.④根据P=-W测量数据,计算酱油的密度,并记录在数据表格中.v(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写出利用测量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计算酱油密度的表达式:P酱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科普阅读题(共3分,每空1分)51.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逆温现象一般情况下,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在数千米以下,总是低层大气温度高,高层大气温度低.大气层容易发生上下翻滚,可将近地面层的污染物向高空乃至远方输散,从而使城市空气污染程度减轻.可是在某些天气条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气结构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从而导致大气层层次结构稳定,气象学家称之为“逆温”,发生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 •它像一层厚厚的被子罩在我们城乡上空,上下层空气减少了流动,近地面层大气污染物“无路可走”,越积越多,空气污染势必加重.导致逆温现象的原因有多种.在我国冬季,当寒流袭击过后,地面受冷气团控制,容易出现逆温现象.白天日照不足,地面增温缓慢,还会使逆温维持.夏天,海水温度较低,也会形成逆温.空气污染中毒事件大都与逆温有关.如果连续出现几天逆温,空气污染物就会大量积累,易发生空气污染中毒事件.如美国的工业小镇多诺拉,于1948年10月连续4天逆温,工厂及居民排放的空气污染物硫氧化物和烟尘不能及时扩散,使只有14000人的小镇,4天内有5900人患病,20多人死亡.1952年发生在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也是与大雾和逆温有关,4天内有5000人死亡.可以说,逆温现象是雾霾形成的帮凶.这种逆温现象还会使物体反射的光,在冷暖更迭的逆温层中传播时发生扭曲,产生蜃景.据研究推测,当年的泰坦尼克号从温暖的暖流区驶入寒冷的拉布拉多洋流区,就处于一个逆温层中.事故发生前,观察员没有及时发现冰山,是因为平静的海面把实际地平线和错误的地平线之间的区域遮掩了起来,使冰山得以潜影遁形.在冰山大概只有一英里远的时候,泰坦尼克号的一名瞭望员才拉响了警报,全力倒车(指向前航行的轮船,螺旋桨反转,产生与前进方向相反的推力),但也为时己晚.逆温现象也非一无是处,它对遏制沙尘天气,飞机飞行以及农业生产都有有利的一面.(1)逆温现象是雾霾天气的帮凶,是因为较冷空气在______ ,空气不流动或流动缓慢,造成空气中的污染物聚集.(选填“低空”或“高空”)(2)泰坦尼克号全力倒车也会撞向冰山,是因为轮船有______ .(3) ____ 是热气上升冷气下降的原因.逆温现象査成雾靈加重六、计算题(共5分)52.将一个质量为20kg的箱子放在水平桌面的中央,已知桌面的面积为lm2,箱子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400cm2,求:箱子对桌面的压强.(g=10N/kg)2015-2016学年北京师大附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6分,每小题2分)1.下列物理量中,以科学家的名字牛顿作为单位的物理量是()A.质量B.密度C.功率D.力【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分析】力的单位是牛顿,用符号表示为N.【解答】解: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N);A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B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C功率单位是瓦特;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物理上各个物理量都有自己的单位,不要将各物理量单位相混淆.2.敲击同一个音叉,听到的声音有所不同,主要是由于()不同A.频率B.音调C.音色D.响度【考点】响度.【分析】响度的大小主要与声音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解答】解:当敲击音叉时,用的力度不同,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就会不同;故选D.【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会根据响度、音色和音调的定义区分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3.第一位通过实验测定大气压数值的科学家是()A、安培 B.托里拆利C.法拉第D.牛顿【考点】物理常识.【分析】识记准确测量大气压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托里拆利实验是由托里拆利完成的.【解答】解:A、安培发现了电流,不符合题意.B、托里拆利研究了托里拆利实验,准确测量大气压的值.符合题意.C、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不符合题意D、牛顿研究了牛顿第一定律.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我们要记住一些科学家的主要贡献,例如牛顿、托里拆利、帕斯卡、伽利略、奥斯特、法拉第、安培、伏特、欧姆、焦耳、爱因斯坦等等.4.以下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B.声音在水中比在空气中传播的慢C.发声的喇叭能使放在它前面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传递能量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乐曲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调不同【考点】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音色;声与能量.【分析】(1)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①物体发生振动;②介质向外传声;③良好的听觉器官;④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⑤有足够的响度;(2)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空气中最慢;(3)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4)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解答】解:A、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有多个,如果频率超出人的听觉范围,或响度太小,或缺少传声介质等,都会使人无法听到声音,故A错误;B、声音在水中比在空气中传播的快,在空气中传播最慢,故B错误;C、发声的喇叭能使放在它前面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故C正确;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乐曲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错误. 故选C.【点评】本题围绕声现象考查了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声速、声音与能量、音色的特点等,有一定综合性,但难度不大.5.小明同学是一位初三的男生,下列与他相关的一些数据的估测,明显不合理的是()A.他的质量大约是60kg左右B.他的身高大约是17dm左右C.他穿的鞋的长度大约是40cm左右D.他穿的校服上衣的长度大约是0.8m左右【考点】质量的估测;长度的估测.【分析】做这种题目,要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要有一定的估测能力,根据生活常识去判断题目的对错.【解答】解:A、他的质量大约是60kg左右,合理;B、他的身高大约是17dm左右,合理;C、他穿的鞋的长度大约是30cm左右,故C不合理;D、他穿的校服上衣的长度大约是0.8m左右,合理. 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一些常见物理量的估测能力,需要学生对生活中的常见物理量单位、大小有所认识,此题就会得到正确答案.6.图所述的事例中,为了减小有害摩擦的是()汽车轮胎上有凸起的条纹乒乓球拍上粘贴橡胶拔河比赛时运动员用力蹬住地面在转动轴承中装有滚珠【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分析】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这两方向对各选项进行分析即可做出准确的判断.【解答】解:A、汽车轮胎上凸起的条纹使接触面变粗糙,在压力不变时,可增大摩擦,故不合题意;B、乒乓球拍上粘贴橡胶使接触面变粗糙,在压力不变时,可增大摩擦,故不合题意;C、运动员用力蹬地增大了对地面的压力,在接触面不变的情况下,可增大摩擦,故不合题意;D、在转动轴承中装滚珠可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使摩擦力变小,故符合题意. 故选D.【点评】熟知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并针对具体实例进行分析,便可顺利解决此题.用切蛋器切熟鸡蛋 B.压路机装有很重的碾子用“小提手”提塑料袋【考点】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分析】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解答】解:A、用切蛋器切熟鸡蛋,切蛋器的细金属丝很细,细丝作用在鸡蛋上,鸡蛋的受力面积很小,在压力一定时,可以增大细丝对鸡蛋的压强,容易切破鸡蛋,不符合题意.B、压路机装有很重的碾子,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碾子对路面的压强,不符合题意.C、用斧头劈木柴,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斧头刃的受力面积来增大斧头对木柴的压强,不符合题意.D、用“小提手”提塑料袋,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塑料袋对手的压强,符合题意. 故选D.【点评】掌握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解释生活中有关增大和减小压强的问题.8.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装有水,把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铁块、铝块(P稠〉P铁〉P铝)依次放在甲、乙、丙三个杯子中,水面恰好相平,原来装水最多的杯子是()A.甲杯B.乙杯C.丙杯D.原来装水一样多【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分析】已知铜、铁、铝的密度大小,由密度公式可判断出三个质量相同的实心金属块体积的大小关系,已知将它们分别放入三个相同的杯子后,三个杯子的液面恰好相平,即此时三个杯子中,各自的总体积相同,联系已得出的三个金属块的体积大小关系,即可判断出原来装水最多的杯子.【解答】解:已知:m «=m a=m 且p «> p缺> P铝,由V=£■可得:V «<V ^<V «g;P设甲、乙、丙三个杯子原先的装水量分别为:V甲、V乙、V丙,由于三个实心金属块分别放入三个杯子中时,“水面恰好相平”,即三个杯子中的总体积相同,可得:V ,s.=V 甲+V z+N铁=V 丙+V 禺,而V ffl<V<<V ffl,则V甲〉V乙〉V丙;即原先装水最多的是甲杯,故选A.【点评】本题的关键点是金属块体积+杯中原有水的体积=杯中放入金属块后的总体积,考查了密度公式、阿基米德原理.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利用声波或电磁波可在真空中传递信息C.公路旁的隔音墙能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根据音调不同,可以辨别某人的声音【考点】声音的产生;音色;防治噪声的途径;声与信息.【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2)防治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3)声音有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通过音色能辨别物体. 【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该选项说法正确;B、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公路两旁的隔音墙,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辨别某人的声音是根据音色的不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人教期末试题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人教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A.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B.健康成年人的体温C.银川市冬季12月份最高的室外温度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2.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A B C D3.小明做了下面两个实验:敲击鼓面,鼓面上纸屑上下跳动;说话时,用手摸喉咙,感觉声带在振动。

以上现象说明()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不振动的物体也可以发出声音D.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4.一般来说,儿童说话时声音的音调()A.比成年人高B.比成年人低C.和成年人一样高D.以上说法均不对5.如图是表示物质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其中能表示海波熔化过程的图像是()A B C D6.利用干冰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这是应用了()A.干冰液化放热B.干冰凝华放热C.干冰熔化吸热D.干冰升华吸热7.如图所示的是测量圆筒直径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8.《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城市五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其中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内河航道、铁路主、次干线两侧区域,昼间70dB、夜间55dB;对于噪声较大的临近居民区道路旁,一般会安装隔音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道路附近安装噪声监测装置能减弱噪声B.更好的办法是禁止车辆出行C.居民戴防噪声耳罩可以防止噪声进入耳朵D.安装隔音墙能从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9.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甲车中乘客观察乙车,发现乙车向正南方向行驶。

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关于甲、乙两车可能的运动情况,判断错误的是()A.甲、乙两车都向南行驶B.甲、乙两车都向北行驶C.甲车向南行驶,乙车向北行驶D.甲车向北行驶,乙车向南行驶10.下面关于物态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烧开水时,水在沸腾的过程中不再吸热,温度保持不变B.夏天,往饮料中加几块冰块,冰块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吸热,使饮料降温C.清晨,路边的草叶上结有露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固成的小水珠D.寒冷的冬天,车窗紧闭的客车行驶在公路上,玻璃窗外侧出现"白雾"八物(人教)(四)第1页(共6页)八物(人教)(四)第2页(共6页)第一学期期末素质考试八年级物理(人教版)(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号一总分得分二三四五题号12345678答案9101112得分评卷人第四期平面镜中的像护栏的影子放大的邮票拱桥的倒影温度时间O温度时间O温度时间O温度时间O45670122121时间t /min 0123456789101112…温度T /℃50607075808080808080808290…得分评卷人得分评卷人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位于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人眼观察烛焰成像的情形应该是图中的()AB C D12.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甲、乙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物体,质量之比是2∶3,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A.2∶3B.3∶2C.1∶1D.以上答案都不对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13.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而产生的。

2015-2016学年度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2015-2016学年度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2015-2016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末试题亲爱的同学们,现在是展示你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时候了,相信自己,沉着冷静,成功一定是属于你的!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51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是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1.坐在行驶着的汽车里的乘客,看到公路两旁的树木迅速向后退,他所选的参照物是:A .树木B .地面C .天空中的云D .乘客坐的汽车2.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

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12.5 s 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

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明在前50 m 一定用了6.25 sB .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mC .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m/sD .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km/h3.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A .不能传播声音B .吸收了声波C .把声音反射回去了D .使鼓面停止了振动4.下列实例中,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 、利用B 超检查身体 B 、利用声呐探测海洋深度C 、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D 、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疾病5.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

下列关于此图像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A .这是一种晶体物质B .CD 段时物质处于气态C .物质的初温是40℃D .加热5分钟时物质温度是48℃6.下列各图描述了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其中需要吸热的是:A .甲、乙B .乙、丁C .甲、丙D .丙、丁 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7.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所示,他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了一个小孔,发现透过小孔的光能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现象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B.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C.保持蜡烛和墙的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大D.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虚像8..如图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9.小丽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当她靠近平面镜时,则镜中她的像的大小会:A. 变大B. 不变C. 变小D. 无法确定10.当光从空气斜射到一块玻璃表面时,图中可以较全面地反映光传播路径的是:11.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2015-2016学年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5-2016学年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把所选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1.某同学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B.某初中生的身高为168cmC.学生书桌高约为200mmD.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5m/s 2.2011年5月10日出版的《解放军报》刊发题为《亚丁湾,记者体验护航“十八般兵器”》的报道称,中国海军第五批护航编队的护航舰艇上,出现了一种神秘的声波武器——“金嗓子”,对索马里海盗构成了有效威慑。

如图所示,若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可以用薄薄的一层( )A.钢板 B.塑料板 C.真空带 D.木板3.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之所以说“桥流”是因为其选择的参照物是 ( ) A.水 B.桥 C.人 D.地面4.如图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冰雹、小雪、雾和霜冻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液化形成的是 ( )5.冬天,当你在家洗澡的时候,也会涉及到不少的物理知识。

如图所示,小明总结了一些,但其中有一条是错误..的,它是( )A.房间内充满的“白气”是液化现象B.房间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是水蒸气液化造成的C.用吹风机将头发吹干是蒸发吸热的过程D.卫生间里大量的水蒸气是浴缸中的水升华而成的6.俗话说“红花还须绿叶扶”,用光学知识解释叶子绿的原因是 ( ) A.绿叶自己能发出绿光 B.绿叶吸收绿光第2题图第5题图第4题图C.绿叶反射绿光 D.以上说法都不对7.以下有关光现象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月亮是天然光源 B.电视机遥控器利用的是红外线C.人在太阳下的影子是实像D.在五光十色的世界中太阳光是最单纯的8.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B.使用幻灯机时,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正立的像,幻灯片应倒立放置C.平面镜只能成等大的像D.只要是放大镜,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能成放大的像10.如图所示是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11.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从透镜处缓慢远离透镜直至2倍焦距处,如图所示,这一过程中在白纸上可看到的现象是 ( )A.白纸上有缩小的光斑(小亮点),光斑的大小不变B.白纸上的光斑先变大,再变小C.白纸上的光斑先变小,再变大D.白纸上不会有光斑12.如图所示,兰兰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贴近面颊,目的为了 ( )A.体验发声音叉的温度B.感受发声音叉的振动图3第12题图第10题图A.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B.水面“折”枝C.镜中的人像D.斑马倒影第8题图第11题图C.估算发声音叉的质量D.判断声音的传播速度13.春运期间,为了赶去乘车,大人拉着孩子在平直公路一起快走了30m ,其中大人共走了50步,孩子共走了80步,则他们的速度快的是 ( )A .大人B .小孩C .一样快D .无法确定14.下面四幅图中,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A .③①B .③④C .②①D .②④15.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从水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B.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时,其反射角为90度C.人离平面镜较远时,在镜中所成的像比人要小D.太阳光进入地球大气层后,其传播路径会发生弯曲二、填空题:(本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34分)16.平面镜可以用于成像,一身高1.78m 的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5 m 处,她在镜中的像距她 m ,若此人以1m/s 的速度远离平面镜,3s 后人与镜的距离为 m ,镜中的像的大小将 。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八年级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八年级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八年级物理试题及答案八年级物理试题(总分100分)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有一个银白色的金属硬币,同学们想知道它是不是由钢材料制作而成,小明拿出一块磁铁去吸引它,看其是否能被吸引,小明拿磁铁去吸引硬币的过程在科学探究中属于( )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进行实验,收集数据D.得出结论 2.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其中“桥流水不流”中,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 )A.桥B.河岸C.水D.岸上的树3,2014年5月24日,中俄在东海举行联合军演,为了刺探我国军情,日本军机与我国军机超近距离对峙,当时两军机之间保持的距离仅约30m ,日本的这种挑衅行为引起我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对峙时若说我国飞行员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A .日本军机B .海面上的军舰C .海面D .海岸4.如图所示,在我国的60周年国庆阅兵中,我国空军向全世界展示了先进的空中加油技术。

当加受油机梯队通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时,空中加油机放出机翼下的输油软管,左右2架歼击机作为受油机,与空中加油机共同保持550千米/小时的速度,模拟空中加油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于地面而言,歼击机是静止的B .选择地面为参照物,空中加油机是静止的C .相对于空中加油机来说,受油的歼击机是运动的D .选择歼击机为参照物,空中加油机是静止的 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 .人们根据音调来辨别不同乐器的声音 6.“小明,上学去啰!”。

正在吃饭的小明听到声音就知道是好朋友小刚在喊他,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哪个特征判断出来的( )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频率 7.如图所示的声现象中,可以用相同的声学知识解释的是( )A. 甲和乙B. 乙和丙C. 丙和丁D. 甲和丁 8.下列事例中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B.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C.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D.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9.如图甲所示,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点“坐井观天”,如图乙所示中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光路图是()10.如图所示,表示光从空气中射向玻璃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是()A B C D11.“林都”伊春,一年四季风景如画,下列现象的成因不属于物态变化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的早晨,河面飘荡着的白雾C.秋天果香扑鼻D.冬天,飘落的雪花12.如图为海波的熔化图象,有关这个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温度达到48℃时,海波已经熔化完了B. BC段海波没有吸收热量,所以温度没有升高C. BC段海波在继续吸热,温度不变,完成熔化过程D. 图象上AB段为固态,BC段为液态,CD段为气态13.我省是有色金属王国,一个铁球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A.将它熔化成铁水 B.磨掉铁块一个角C.把它轧成薄铁片 D.从地球运到月球14.下列物体中质量可能为150g的是A.一个乒乓球B.一支铅笔 C.一只苹果 D.一只铅球15.盛氧气的钢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6kg/m3, ,工人使用氧气进行焊接用去了1/3,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A. 6 kg/m3, B. 12kg/m3, C.4 kg/m3, D. 无法确定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八年级物理试题第I卷(选择题)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10分)16.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块岩石的密度.他调节天平时出现了图甲所示情形,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使天平平衡.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质量和体积时的读数,则该岩石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3.17.严寒的冬天,自来水管易冻裂,其原因是水在凝固时,质量(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下同),体积的缘故,由此可推测,此过程分子间距.18.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密度最大的物体是______(a/b/c),b物体的密度为______kg/m3.19.90g的水完全凝固成冰,则冰的质量是____g,体积为_____cm3。

2015-2016学年度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5-2016学年度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5-2016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末试卷亲爱的同学们,现在是展示你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时候了,相信自己,沉着冷静,成功一定是属于你的!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是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1.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

如图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在空中加油的情景,选择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A.“歼—l0”战斗机B .地面上的房屋C .加油机中的飞行员D .“歼—l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2.据报道,世界“吼王”杰米•温德拉曾“吼”出超过100dB 的声音,如图是他“吼”出声音将玻璃杯震碎的情景.下列有关他“吼”出的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传递了能量B.声音只在玻璃杯中传播C.声音是玻璃杯振动产生的D .声音的分贝数越高其频率越大3.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当小车自斜面顶端滑下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此过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是:A . 90m/sB .0.09m/sC .0.9cm/sD .9m/s4.将新鲜的豆腐放入冰箱里冷冻,第二天取出,解冻后切开,发现里面存在许多小孔。

在小孔形成的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物态变化是:A. 液化和汽化B. 凝固和熔化C. 凝固和汽化D. 凝华和熔化5.雨后的夜晚,当你迎着月光行走在有积水的路上,为了避让水洼,应走“较暗”的地面.这是因为光在:A .地面发生镜面反射B .地面发生漫反射C .水面发生漫反射D .水面不发生反射6.在学习平面镜成像的有关知识后,四位同学画出小丑玩偶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如图所示,四幅图画中的物、像关系符合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是:A B C D7.如图所示,F 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 'B '为物体AB 的像,则物体AB 在:A .图中Ⅰ区域,比A 'B '大,箭头方向向上B .图中Ⅱ区域,比A 'B '大,箭头方向向下C .图中Ⅲ区域,比A 'B '大,箭头方向向上D .图中Ⅳ区域,比A 'B '小,箭头方向向下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8.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9.“五·四”青年节那天,学校请来摄影师给我们拍毕业照,列好队后,摄影师发现有几位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他重新调整照相机的正确方法是:A.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前伸B.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后缩C.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前伸D.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后缩10.如图是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关系的图像。

2015-2016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

2015-2016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物理试题注意事项:1.试题分第Ⅰ、Ⅱ两卷,Ⅰ卷是选择题,Ⅱ卷是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的每小题得3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选出答案后,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写在第Ⅱ卷上方的表格内)1.关于声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结石B.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闻”是利用声音获得身体各方面的信息C.利用台风产生的次声波判断台风的风向和位置,使航船及早躲到安全区D.超声波和次声波已被广泛应用,是因为它们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2.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下图中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示数随时间的变化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零下18℃的液体不能发生汽化现象B.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升华现象,需要放热C.烧水时常看到“白气”,从水到“白气”的物态变化是先汽化后液化D.寒冷的冬夜,家里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由于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4.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5.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光的色散B.钢笔移位 C.小孔成像 D.水中倒影6.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去A.白纸和平面镜都较亮B.白纸和平面镜都较暗C.白纸被照亮而平面镜较暗D.平面镜被照亮而白纸较暗7.小明在一只空碗中放一枚硬币,后退到某处眼睛刚好看不到它.另一位同学慢慢往碗中倒水时,小明在该处又看到硬币.这种现象可以用下列哪个光路图来解释?A.B.C.D.8.把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实像9.如图所示,凸透镜焦距为f,烛焰在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将蜡烛沿主光轴向左移动一个f的距离,移动蜡烛的同时移动光屏,使烛焰始终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上的像A.变小了B.变大了C.仍然是缩小的D.仍然是放大的10.下列估测值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体育课中常用的实心铅球质量为50gB.乒乓球的直径约为10cm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D.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0.8m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选对的每小题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写在第Ⅱ卷上方的表格内)1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土电话”,说明固体能传声D.“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时我们所说的“铁比木头重”,是指铁的密度比木头的密度大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基本性质,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C.所有液体的密度都比固体的密度小D.0℃的冰在熔化成水后,体积缩小,密度变大13.有一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外形完全一样,如图所示,小明要想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手垫上干净的布摸镜时,中间薄边缘厚的是近视镜B.拿着镜片看字,把字放大的是近视镜C.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光环的是近视镜D.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的是近视镜14.如图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B.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虚像C.要使底板的像变大,只把镜头前伸就可以D.要在底板上成缩小的像,物距必须大于2倍焦距15.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 ρ甲<ρ乙B. ρ甲>ρ乙C. V甲=V乙,则m甲<m乙D. 若m甲=m乙,则V甲<V乙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物理试题题 号第Ⅰ卷第Ⅱ卷总 分一二 三 四 得 分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34分)16.(6分)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 放在水平桌面上,E 、F 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垂直于镜面且可绕ON 转动.(1)如图(a ),当E 、F 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 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 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 ,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实验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这样得出结论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 .(2)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 沿BO 射到O 点,光将沿图中的 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3)如图(b ),以法线ON 为轴线,把纸板F 向后缓慢旋转,在F 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研究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17.(7分)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实验过程中,烛焰的像成在了光屏的上方,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写出一种可行的调节方法:.(2)当烛焰距凸透镜2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3)当烛焰距凸透镜3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的实像,日常生活中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若撤去光屏,简要说明观察该像的方法:(4)某小组实验时对装置进行了改进,将蜡烛换成LED灯、光屏换成带有方格的光屏,如下图所示.①蜡烛换成LED灯的优点是.②光屏换成带有方格光屏的优点是.18.(12分)如图是小亮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1)实验探究的步骤正确的顺序是.A.移动点燃的蜡烛到另一位置,重做上面的实验,在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置B、B′;C、C′.B.拿另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与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A′.C.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一块玻璃板竖立在纸上,在纸上记下玻璃板的位置.D.选取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把一支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看到玻璃板后面有蜡烛的像时,在纸上记下蜡烛的位置A.(2)步骤A的实验目的是.(3)图乙是物、像的位置实验记录,请你利用测量工具对乙图的实验记录作出处理.(4)由题(3)得到相应规律:,.(5)如果实验中采用厚玻璃板,观测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在不同位置成了两个清晰的像,且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0.8c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cm.(6)请你在图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亮看到蜡烛A的像的光路图.(D点为小亮眼睛所在位置)19.(9分)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右”或“左”)调.(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g,酱油的密度为kg/m3.(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选填“偏大”或“偏小”).(4)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②将一个烧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④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共16分.解答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物理量要说明数值和单位,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20.(7分)“区间测速”目前在全国大部分高速路实行.所谓的“区间测速”,就是在两监测点安装监控和测速探头,测出同一辆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车速.如果这个平均车速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监测点A、B相距26Km,一辆轿车通过监测点A的速度为100km/h,通过监测点B的速度为120km/h,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该路段最高限速120km/h.(1)通过计算说明,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会不会被判为超速?(2)据统计,全国发生的车祸中,有超过四分之一是超速引起的.为劝导驾驶员不要超速行驶,请你设计一条劝导语.21.(9分)小丽同学从超市买了一瓶装食用花生油,瓶上标注净含量:“5L”字样,小丽将这瓶油放在电子秤上,准确测得其质量是4.9Kg,倒出0.1L至量筒中,再次测量,电子秤的示数是4.81Kg,(1L=1dm3)求:(1)食用花生油的密度是多少?(2)原来瓶中花生油的质量是多少?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物理试题参考答案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D C C D C C B A题号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A D ACD ABD AC AD BD第Ⅱ卷非选择题(50分)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34分)16.(每空1分,共6分)(1)不合理,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不能得出普遍规律(2)OA,可逆的(3)不能,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个平面内17.(每空1分,共7分)(1)蜡烛向上移(或光屏向上移,或透镜向下移)(2)10(3)缩小,照相机,在光屏原位置右侧的地方向左看.(4)成的像更亮更清晰,便于观察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18.(每小题2分,共12分)(1)CDBA(2)多次实验,得出普遍规律(3)图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2015---201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015·贵州安顺)下列有关声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和“光”总是沿直线传播
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C.“蟋蟀在鸣叫”说明蟋蟀是声源;“金光闪闪”说明金子是光源
D.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传播都需要介质
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3.家住三楼的王琴早上醒来,听到同学李娟在楼下喊她一起上学,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王琴能听到楼下的叫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B.李娟的叫喊声很大,说明她的音调高
C.王琴从叫喊声中听出是李娟,她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王琴的妈妈提醒她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减弱噪声
4.下列关于透镜的应用,叙述错误的是()
A.近视眼矫正应该配戴凹透镜
B.人眼球中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
C.放大镜实际上是一块凹透镜
D.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5.某种物质的物态变化过程如图所示,该图象可以反映()
A.蜡的熔化过程
B.蜡的凝固过程
C.海波的熔化过程
D.海波的凝固过程
6.(2015·广西北海)下列对光现象描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手影”形成的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
B.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C.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D.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常用紫外线来杀菌
7.小明乘船去南京,睡至半夜醒来,他想知道自己乘坐的客船是停在码头还是在航行,那么他应选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
A.他乘坐的船
B.河面上的其他船只
C.河水
D.航标灯塔
8.(2015·四川眉山)有一体积为20cm3的均匀固体,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160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天平测它的质量时,砝码应放在天平左盘
B.此固体的密度为8×103kg/m3
C.把此固体带到月球上,质量变为原来的1/6
D.把此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为4×103kg/m3
9.(2015·湖南娄底)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的焦距是30cm
B.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
C.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
D.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将蜡烛远离凸透镜,烛焰仍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0.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的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1.写出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1)钢水变成钢锭,是现象;(2)洗过的衣服晾干了,是现象;(3)冰雪化成水,是现象;(4)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外面进到暖和的屋子里,镜片上往往会出现水珠,这是现象;(5)冬天玻璃窗上结冰花,是现象.
12.爷爷是远视眼,需要用透镜来矫正.当爷爷戴上老花镜时,张丽透过镜片发现爷爷的“眼睛”好像变大了,这是因为张丽看到的爷爷“眼睛”是通过镜片形成的正立、放大的(选填“实”或“虚”)像.
13.观察图中各图,将对应的测量结果填入空格处.
(1)蝴蝶双翼长度为cm;(2)液体体积为mL;(3)体温计示数为℃.
14.一辆运输液态氨的罐车在途中侧翻,发生泄漏.短时间内,车周围出现“白雾”,这是由于液氨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消防队员赶到后,冒着生命危险,用湿棉纱堵塞漏口,湿棉纱很快结冰将漏口堵住,分析其原因是;消防队员疏散周边群众,因为氨是有害气体,它会发生扩散现象,对人们产生危害.
15.岸上的人觉得水中的游泳运动员“腿变短了”,这是光的现象,此现象说明光从中斜射入中时,折射光线将(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折射角(选填“大于”或“小于”)入射角.
16.风景旖旎的镜湖,各式现代建筑环湖矗立,充满时代气息,如图所示,建筑物在湖中的“倒
影”是由光的所形成的(选填“实像”或“虚像”),
这些“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建筑物的光
射到水面时,有一部分发生进入了水中;拍摄该照片的照相
机镜头相当于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可用
来矫正(选填“近”或“远”)视眼.
三、作图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7.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从半圆形玻璃射向空气,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分别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大概位置).
18.完成图中的光路图.
19.(2015·甘肃兰州)如图所示,一块平面镜置于O处,恰能使光线AO被平面镜反射后照亮墙壁上的B点,试用作图的方法确定平面镜的位置.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20分)
20.(5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
(1)小心移动蜡烛B,直到与点燃的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
明像与物的大小;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刻度尺上的位
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
离.
(2)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与蜡烛
A的像完全重合时,移去蜡烛B,并在蜡
烛B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
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
是像.
21.(5分)晓松在参观一个容积为5
×103m3的粮仓时,想知道这粮仓能装多少质量的稻谷.于是他取一小包稻谷作样品,进行了以下实验:
(1)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直至天平平衡.
(2)取适量稻谷倒入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天平标尺上的,使天平重新平衡.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稻谷质量为g.将这些稻谷倒入量筒中压实,测出它的体积为40cm3.
(3)稻谷的密度为g/cm3,这个粮仓大
约能装kg的稻谷.
22.(10分)小宇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a、b、c、d、e是主
光轴上的五个点,F点和G点分别是凸透镜的焦点和两倍焦距点.
(1)在a、b、c、d、e这五个点中:
①把烛焰放在点上,可以成正立、放
大的虚像.②把烛焰放在点上,所成的像最
小.③把烛焰放在点上是属于照相机原理.
④把烛焰放在点上是属于投影仪原理.
(2)小宇做完实验后,又想把手表代替蜡烛,
看在光屏上能成什么样的像.于是他在透明的玻
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手表盘,如图甲所示.把
这个玻璃板放
在蜡烛的位置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像为止.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丙中的哪一个
()
五、计算题.(共17分)
23.(7分)一列长200m的列车以速度v=54km/h匀速通过
一座铁桥,共用了2min,求这座铁桥的长度.
24.(10分)甲乙两种材料,其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
(1)甲乙两种材料的密度各是多少?
(2)用甲种材料54g制作某零件,如换用乙种材料制作同种零件,零件的质量将减少多少?
人教版2015---201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
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