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胸诊治指南
脓胸治疗方案

(2)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胸腔积液。
(3)胸腔穿刺抽出脓液。
(4)细菌培养阳性。
三、治疗方案
1.一般治疗:
(1)卧床休息,保持病室安静、整洁。
(2)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必要时给予肠内外营养支持。
(3)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咳痰。
(4)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失衡。
(1)体温正常,全身症状消失。
(2)胸部影像学检查:脓液吸收,肺复张良好。
(3)血常规、炎症指标恢复正常。
2.随访:
(1)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进行定期随访。
(2)随访内容包括:病史、体格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血常规等。
本方案仅供参考,具体治疗需结合患者病情及临床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治疗方案的实施需遵循医疗法规,确保患者权益。
-引流管放置:在影像学引导下,选择合适部位进行胸腔引流管置入。
-引流管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性质及颜色。
-引流管拔除:引流液少于50ml/24h,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肺复张良好,可考虑拔除引流管。
3.胸腔冲洗
-适应症:脓液稠厚、引流不畅。
-冲洗液:生理盐水或含有抗生素的溶液。
-冲洗频率:根据脓液排出情况,每日1-2次。
(3)引流管拔除:引流液少于50ml/24h,胸部X线片示肺复张良好,可考虑拔除引流管。
4.手术治疗:
(1)适应症:经内科治疗无效、反复发作的脓胸;胸膜增厚、粘连严重,影响肺功能者。
(2)手术方式:胸膜剥脱术、胸膜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板切除术等。
(3)术后管理:继续抗感染治疗,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并发症。
四、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脓胸的抗菌药物治疗要点(完整版)

脓胸的抗菌药物治疗要点(完整版)
急性脓胸经过有效抗生素的治疗并及时排出脓液,炎症可逐渐消退,仅在胸膜腔内残留一定的粘连和胸膜肥厚。
慢性脓胸预后差,多需要手术治疗。
01、急性脓胸的治疗原则
控制感染
社区获得的胸腔感染除了培养证实肺炎链球菌感染的患者,所有患者抗生素治疗均应覆盖厌氧菌,细菌培养阴性时, 抗生素需覆盖常见CAP 病原体和厌氧菌。
医院获得性脓胸的经验性抗生素治疗需覆盖MRSA 和厌氧菌。
除非有客观证据或很高的临床指征怀疑「不典型病原体」感染,胸腔感染不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引流脓液
对于单纯的肺炎旁胸腔积液, 特别是B 超液性暗区< 10 mm,颜色清亮,pH 值> 7.2,LDH < 1000 IU/L,葡萄糖> 2.2 mmol/L 者不需要引流治疗,单纯抗生素治疗疗效良好。
对于中等及大量胸腔积液,或胸腔积液肉眼观察呈混浊脓性,或胸腔积液pH 值< 7.2,LDH > 1000 IU/L,葡萄糖< 2.2 mmol/L 者胸腔引流是治疗的关键。
每次胸腔穿刺时均应尽可能将脓液抽净,在抽净之后,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或2% 碳酸氢钠溶液反复冲洗,直到抽出液变清亮为止。
包裹或多房性脓胸,或非常黏稠的脓液,可于腔内注入尿激酶、链激酶或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联合DNA 酶稀化脓液,以便于引流。
全身支持治疗
应包括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必要时静脉补液并输注白蛋白或血浆。
02、慢性脓胸的治疗
主要是消除脓腔。
术前应适当补充营养, 纠正低蛋白和贫血,少量多次输血,增强机体抵抗力,选用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
急性脓胸诊疗指南

急性脓胸诊疗指南
【诊断要点】
一、临床表现
(一)有肺部、邻近器官感染或手术史。
(二)突然寒战,高热,剧烈胸痛、呼吸困难和中毒症状,部分患者可发生休克。
(三)患侧胸腔积液的体征。
二、检查
(一)胸液外观呈脓性、稠厚。
(二)胸积液涂片革兰氏染色发现致病菌。
(三)胸积液细菌培养阳性。
【治疗原则】
(一)抗生素的应用应及早确定致病菌,选择敏感有效的抗生素。
如细菌及药敏结果未得时,可先经验用药。
由于大部分脓胸有厌氧菌感染,急性期应加用抗厌氧菌的药物。
(二)排除脓液①选用生理盐水。
2%碳酸氢钠及溶栓
药物(如链激酶和尿激酶)胸腔内冲洗,并可胸腔内注入有效的抗生素。
如合并厌氧菌感染,可用5%甲硝唑作冲洗液。
②胸腔闭式引流:早期胸腔闭式插管引流排除脓液效果较好。
(三)支持疗法加强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及高维生素饮食,多饮水,以改善患者的一般情况。
必要时可静脉高营养,多次少量输血,以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增加机体抵抗力。
脓胸

脓 胸
本次课程结束 再见
脓 胸
• 慢性期:肉芽形成,纤维蛋白沉着机化, 慢性期:肉芽形成,纤维蛋白沉着机化, 在壁脏层胸膜上形成韧厚致密的纤维板, 在壁脏层胸膜上形成韧厚致密的纤维板, 构成脓腔壁。 构成脓腔壁。内有脓液沉淀物和肉芽组 织。 肺组织受缚,胸廓内陷,纵隔移位, 肺组织受缚,胸廓内陷,纵隔移位,呼 吸受限。 吸受限。
脓 胸
治 疗
• 原则:1、根据药敏,选用有效抗生素。2、 原则: 、根据药敏,选用有效抗生素。 、 彻底排净脓液,使肺早日复张。 、 彻底排净脓液,使肺早日复张。3、支持治 疗。 • 排脓的方法:反复穿刺,注入抗生素。胸 排脓的方法:反复穿刺,注入抗生素。 膜腔闭式引流。 膜腔闭式引流。 • 闭式引流术的方法:一、经肋间插管法, 闭式引流术的方法: 经肋间插管法, 经肋床插管法。 二、经肋床插管法。
脓 胸
第二节 慢性脓胸
• 病因:1、未及时治疗,2、处理不当,3、 病因: 、未及时治疗, 、处理不当, 、 脓腔内有异物存留, 、瘘未及时处理, 脓腔内有异物存留,4、瘘未及时处理,或 临近感染灶反复感染, 、 临近感染灶反复感染,5、有特殊病原菌存 在。 • 特征是脏壁层胸膜纤维性增厚。严重影响 特征是脏壁层胸膜纤维性增厚。 肺功能。部分病人有杵状指( 肺功能。部分病人有杵状指(趾)。
脓 胸 • 病因和病理:致病菌多来自肺内感 病因和病理: 染灶。致病菌以肺炎球菌、 染灶。致病菌以肺炎球菌、链球菌 多见。 多见。现葡萄球菌特别是金黄色葡 增多。此外还有大肠杆菌, 萄球菌 增多。此外还有大肠杆菌, 绿脓杆菌,腐败性脓胸。 绿脓杆菌,腐败性脓胸。
脓 胸
• 致病菌进入胸膜腔的途径:1 直接侵入 致病菌进入胸膜腔的途径: 污染, 经淋巴途径, 血源性播散。 污染,2 经淋巴途径,3 血源性播散。 • 临床急性期:胸水大量渗出。 临床急性期:胸水大量渗出。 早期脓液稀薄, 早期脓液稀薄,含白细胞和纤维蛋白浆 液性---脓细胞和纤维蛋白增多 脓细胞和纤维蛋白增多, 液性 脓细胞和纤维蛋白增多,转为脓 纤维蛋白沉积---纤维素层不断增厚 纤维素层不断增厚, 性,纤维蛋白沉积 纤维素层不断增厚, 肺膨胀受限。 肺膨胀受限。
脓胸的诊疗及护理

脓胸的诊疗及护理脓胸,是指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胸膜腔积脓,多继发于化脓性肺部感染,也可见于开放性胸部创伤、胸腔手术后感染等。
可分为急性脓胸和慢性脓胸。
【主要表现】(1)病史:可有肺炎、胸部创伤或胸腔手术史。
(2)症状:急性脓胸表现为发热、胸痛、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
慢性期除有胸闷、呼吸困难外,可有低热、乏力、消瘦、营养不良、贫血、精神不振等。
(3)体征:急性期胸部叩诊浊音,呼吸音减低或消失。
慢性期可有消瘦、营养不良、贫血,胸部平坦或下陷,呼吸动度减弱,叩诊实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4)辅助检查:急性脓胸血常规检验,白细胞计数增多,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慢性脓胸,可有血红蛋白降低。
胸部X线检查可见脓液位于肺叶间、肺与胸壁间、膈肌上、纵隔、或全脓胸。
【治疗与护理】(1)就诊导向:一般应住院治疗。
(2)急性期脓胸的治疗:①抗感染治疗。
青霉素,成人剂量为400万~600万单位/次,2~3次/日,静脉滴注;或头抱曲松钠1~2克/日,分1-2次,静脉滴注。
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林可霉素,成人剂量1.2~1.8克/日,分2~3次静脉滴注;或红霉素,成人剂量0.9~1.2克/日,静脉滴注。
必要时胸腔穿刺抽脓,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
②排除脓液。
可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③支持疗法。
包括加强营养、静脉补充热能和蛋白,必要时间断输人新鲜血液。
④对症处理。
咳嗽、咳痰者,给予复方甘草合剂,成人剂量10毫升/次,3次/日,口服。
发热者,适当应用解热药,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等。
(3)慢性期脓胸的治疗:①胸腔引流。
彻底胸腔引流,尽早消灭脓腔。
②抗感染治疗。
根据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酌情选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
③支持疗法。
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4)护理措施:①卧床休息,取半卧位或斜坡卧位,保持室内卫生清洁、空气清新。
②脓胸为严重消耗性疾病,需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保证充足营养和水分供应,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
脓胸诊疗指南

脓胸诊疗指南
一、急性脓胸
【诊断依据】
1、症状:发热,呼吸急促,胸痛,烦躁,乏力,食欲不振,胸闷,咳嗽。
2、体征:患侧呼吸音、语颤减弱,叩呈浊音,严重者紫绀。
3、X线检查:患侧致密阴影,外高内低,纵隔移向健侧,有气液平疑有气管、食管瘘(未胸穿者)。
4、B超:可见液性暗区。
【术前检查】
1、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凝血四项。
2、辅助检查:胸片胸透,B超,CT。
【治疗方案】
1、有效抗感染,全身支持治疗。
2、胸穿:脓液稀。
3、闭式引流:脓液粘稠或有气体。
二、慢性脓胸
【诊断依据】
1、症状:长期低热,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乏力,食欲不振,气促,咳嗽,咯脓痰等。
2、体征:肋间隙变窄,胸廓塌陷。
3、X线检查:患侧致密阴影,纵隔移向患侧,有气胸
疑有气管、食管瘘(未胸穿者)。
4、CT:胸膜增厚。
【术前检查】
1、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凝血四项,肝、肾功能全套,HIV,配血。
2、辅助检查:胸片胸透,B超,CT。
【治疗方案】
1、有效抗感染,改善全身情况。
2、胸膜纤维板剥脱术。
脓胸诊治指南

脓胸诊治指南【诊断依据】一、有肺部感染、胸部外伤史、手术史或有邻近器官感染、血源性感染病史。
二、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发热、胸痛、呼吸急促、咳嗽、咳痰。
重症病人有紫绀等症状。
三、急性病容、患侧呼吸运动减弱、肋间隙饱满;叩诊患侧呈浊音,纵隔向对侧移位;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语颤减弱。
四、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多。
五、X线检查,患侧有胸腔积液征象。
若伴有支气管胸膜瘘时,表现为液气胸,可见液平面。
全脓胸时可见肺萎陷及纵隔向健侧移位。
CT检查对多房性脓胸的诊断和定位有重要意义。
六、胸腔穿刺抽出脓液并行涂片和细菌培养可确诊。
【检查】一、胸片,胸部B型超声及CT检查。
二、胸腔穿刺检查。
【治疗】一、全身支持治疗: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质饮食,鼓励进食,注意补充电解质。
必要时静脉输入高营养、血浆、白蛋白及新鲜血。
二、抗感染:可根据脓液细菌培养选用敏感抗生素行抗感染治疗。
三、胸腔穿刺:适用于急性脓胸早期或结核性脓胸,脓汁稀薄者。
穿刺前应行X线或B 超定位;穿刺时穿刺点不宜过高或过低,掌握进针深度,以免刺伤肺造成并发症;若病人剧烈疼痛,呼吸困难,出冷汗、心悸等症状,应立即停止穿刺。
四、胸腔闭式引流术(一)适应证:1.肺脓肿或肺结核空洞溃破所致脓气胸。
2.有支气管胸膜瘘或食管胸膜瘘的脓胸或脓气胸。
3.全脓胸脓液较多,穿刺后脓液增长较快。
4.包裹性脓胸,脓液粘稠,穿刺不易抽出时。
(二)手术方式及要点1.肋间切开插管引流法:引流前先定位,局部切开皮肤2.0~3.0cm,将引流管插入胸腔2.0~3.0cm。
2.经肋床切开插管引流法:在脓腔低部预行切口上下两肋平面沿肋骨作一长5.0~7.0cm 皮肤切口,切开骨膜,切除2.0~3.0cm长的肋骨,经肋床插入胸管2.0~3.0cm左右。
3.术中注意事项:①有支气管胸膜瘘者应行半卧位,防止脓液溢入支气管造成窒息;②采用局麻,可随时咳嗽;③大量脓胸于引流前,应先做胸腔穿刺,排脓减压,防止术中切开胸膜时,突然减压引起休克;④术中避免伤及肋间血管和神经,必要时缝扎血管。
脓胸的标准

脓胸的标准
脓胸(empyema)是胸腔内积聚脓液的情况,通常与感染相关。
其标准诊断通常包括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以下是脓胸的一些常见标准:
1临床症状:包括发热、胸痛、呼吸急促、咳嗽、乏力等。
这些症状可能是胸腔感染的表现。
2胸部影像学检查:X射线、CT扫描或超声波检查可以显示在胸腔内积聚的脓液。
这有助于确定脓胸的存在以及其程度。
3胸腔穿刺和脓液分析:胸腔穿刺是诊断脓胸的关键步骤,它涉及通过胸壁向胸腔内引入一根针来抽取脓液进行分析。
分析脓液可以确认感染的存在,确定病原体,评估炎症程度,并进行敏感性测试以确定最有效的治疗药物。
4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包括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有助于评估感染的程度和炎症的活跃程度。
5细菌培养:从脓液中培养细菌是重要的,可以确定引起感染的具体病原体,并指导抗生素的选择。
脓胸的治疗通常包括抗生素治疗、胸腔引流(通过胸腔穿刺或外科手术排除脓液)、支持性治疗等。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防并发症和提高治疗成功率非常重要。
如果怀疑脓胸,请及时咨询医疗专业人士进行评估和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脓胸诊治指南
【诊断依据】
一、有肺部感染、胸部外伤史、手术史或有邻近器官感染、血源性感染病史。
二、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发热、胸痛、呼吸急促、咳嗽、咳痰。
重症病人有紫绀等症状。
三、急性病容、患侧呼吸运动减弱、肋间隙饱满;叩诊患侧呈浊音,纵隔向对侧移位;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语颤减弱。
四、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多。
五、X线检查,患侧有胸腔积液征象。
若伴有支气管胸膜瘘时,表现为液气胸,可见液平面。
全脓胸时可见肺萎陷及纵隔向健侧移位。
CT检查对多房性脓胸的诊断和定位有重要意义。
六、胸腔穿刺抽出脓液并行涂片和细菌培养可确诊。
【检查】
一、胸片,胸部B型超声及CT检查。
二、胸腔穿刺检查。
【治疗】
一、全身支持治疗: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质饮食,鼓励进食,注意补充电解质。
必要时静脉输入高营养、血浆、白蛋白及新鲜血。
二、抗感染:可根据脓液细菌培养选用敏感抗生素行抗感染治疗。
三、胸腔穿刺:适用于急性脓胸早期或结核性脓胸,脓汁稀薄者。
穿刺前应行X线或B 超定位;穿刺时穿刺点不宜过高或过低,掌握进针深度,以免刺伤肺造成并发症;若病人剧烈疼痛,呼吸困难,出冷汗、心悸等症状,应立即停止穿刺。
四、胸腔闭式引流术
(一)适应证:
1.肺脓肿或肺结核空洞溃破所致脓气胸。
2.有支气管胸膜瘘或食管胸膜瘘的脓胸或脓气胸。
3.全脓胸脓液较多,穿刺后脓液增长较快。
4.包裹性脓胸,脓液粘稠,穿刺不易抽出时。
(二)手术方式及要点
1.肋间切开插管引流法:引流前先定位,局部切开皮肤2.0~3.0cm,将引流管插入胸腔2.0~3.0cm。
2.经肋床切开插管引流法:在脓腔低部预行切口上下两肋平面沿肋骨作一长5.0~7.0cm 皮肤切口,切开骨膜,切除2.0~3.0cm长的肋骨,经肋床插入胸管2.0~3.0cm左右。
3.术中注意事项:①有支气管胸膜瘘者应行半卧位,防止脓液溢入支气管造成窒息;
②采用局麻,可随时咳嗽;③大量脓胸于引流前,应先做胸腔穿刺,排脓减压,防止术中切开胸膜时,突然减压引起休克;④术中避免伤及肋间血管和神经,必要时缝扎血管。
4.术后处理:①经常观察胸腔闭式引流情况,注意引流量及脓液性质,注意胸管是否通畅;②鼓励咳嗽和深呼吸,以促进肺膨胀;③及时复查胸片,以便调整胸腔引流管;④经闭式引流2~3周后,肺膨胀粘连固定,每日引流量少于10~20ml,可考虑开放引流;⑤继续抗感染治疗。
五、手术治疗:慢性脓胸多需手术治疗,清除异物、消灭脓腔,尽可能多保存和恢复肺功能。
(一)适应证:1.肺内无病灶,无广泛肺纤维性病变,无结核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狭窄、支气管扩张,估计肺组织能够复张的慢性脓胸,可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
2.肺内有活动性结核病灶、有支气管胸膜瘘者,以及肺有广泛纤维病变估计肺不能复张者,则行胸廓成形术。
(二)手术方法及要点
1.胸膜纤维板剥脱术:①经第5或第6肋床进胸。
切除肋骨进入胸膜外层;②沿胸膜外间隙钝性剥离胸膜纤维板;③大多数病例需切开脓腔,吸尽脓液及纤维素;④若脏层胸膜纤维板不能剥脱时,可用刀片纵横方向切开胸膜,以利于肺膨胀;
2.胸廓成形术:①若范围较大时可分二期手术,第一期先切除第2~6肋,切除长度视脓腔大小而定,第二期手术在间隔2~3周后进行,切除7~10肋骨;②切除增厚的纤维板及肉芽组织,冲洗脓腔彻底止血;③脓腔内放置1~2根引流管,负压吸引,创面加压包扎。
3.胸膜肺切除术:适用于肺内病灶严重,又要求胸廓不致太畸形者。
(三)术后处理:1.持续负压吸引,负压应保持10~20cmH2O。
2.选用敏感抗生素抗炎;若为结核性脓胸予抗结核治疗6月。
3.鼓励病人早下床活动,用力咳嗽及深呼吸,以利肺膨胀。
4.当胸腔引流瓶中止漏气和渗液时,先拔除下管;上管夹闭24 h不漏气之后再拔上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