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之二

合集下载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不要自以为是。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材重点:理解并朗读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教材难点: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教学准备:课件、小鸟和青蛙的图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了一则寓言故事,题目叫做《坐井观天》,课文中出现了哪两只可爱的小动物?他们在争论一件什么事?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13、坐井观天(板书课题)二、品读课文(分段学习)(一)学习第一自然段,弄清楚青蛙和小鸟的位置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2、师:小朋友,青蛙住在什么地方?小鸟从哪儿来的呀?落在哪里?同时老师在黑板上画一口井。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图,想想什么是“井沿”。

井沿在哪里?哪个小朋友上来指一指画上的井沿在哪里?用手画一画。

师:再请一个小朋友帮老师把青蛙和小鸟按各自所在的位置贴好。

师:他(她)贴得对不对。

表扬他(她)3、齐读第一自然段(二)朗读感悟,体会寓意1、师范读第二至七自然段,生用“——画”出青蛙和小鸟的对话。

师:青蛙和小鸟一共有几次对话?(3 次)2、学习第一次对话⑴男生读第一次对话,女生仔细听。

⑵青蛙问小鸟什么?(你从哪来呀?)⑶小鸟是怎么回答的?小鸟为什么从天上飞来落在井沿上?(小鸟飞了一百里,口渴,下来找水喝。

)(4)小鸟说“我飞了一百多里”说明了什么?(说明天很大)(5)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一次对话(指名朗读,男女生分角色朗读,)3、感悟第二次对话⑴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又说了什么呢?(指导朗读青蛙说的话,要读出不相信的语气。

)(2)这里的“说大话”是什么意思?(指吹牛的话,不符合实际的话)(3)青蛙为什么说小鸟在“说大话”?(以为青蛙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

)实验:把书裹成圆柱形XX天花板看,发现了什么?(4)小鸟是怎么回答青蛙的?(你弄错了。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5)理解无边无际(播放课件)请小朋友看XX。

师:小朋友,小鸟飞到哪里来了呀?,,小鸟飞了很多地方都没有飞到天的边,这说明天很大,无边无际。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引言《坐井观天》是一则传统的中国寓言故事,以独特的角度和生动的叙述方式,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狭隘的视角所带来的误解和偏见。

本次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第二课时的教学,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的主题,认识到拓宽视野、超越个人局限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多元文化意识。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坐井观天》的故事内容,包括主要人物、情节和主题;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故事中青蛙和小鸟的观点,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加深对故事的理解;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拓宽视野、超越个人局限的重要性,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学生能够尊重他人的观点,学会倾听和理解不同的声音,培养多元文化意识。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复习导入首先,通过简单的复习导入,回顾上一课时所学的故事内容,让学生重新进入故事情境。

可以通过提问、图片展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朗读与理解接着,教师朗读故事,让学生跟读并理解故事内容。

在朗读过程中,可以适当停顿,引导学生思考故事情节和人物行为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同时,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情况。

角色扮演与讨论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让学生分别扮演青蛙和小鸟,模拟故事中的对话和情节。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不同角色的立场和观点,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在角色扮演结束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感受和见解。

问题引导与批判性思维培养为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可以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例如,可以提出以下问题:青蛙为什么会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为什么会认为天空无边无际?你认为青蛙和小鸟的观点哪个更正确?为什么?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第2课时)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第2课时)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井沿、坐井观天、说大话、无边无际”的意思。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其情感。

3、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他们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他们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猜图识“井”,初解题意。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事物。

不过呢,我只能给你们看它的一小部分,你要睁大眼睛来看看,猜一猜它到底是什么,你们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第一个仔细看,谁来猜一猜是什么?(出示铅笔、牙刷、奥利奥、柚子的图片)2、原来你看到的不一定是你想到的,刚才我们看到的东西都是从一个小口中看到的,中间留大口,四周为石条(出示水井图片),这是什么字呢?(明确“井”字是后鼻音,读准确)3、你们的老朋友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老师手拿青蛙玩具),青蛙说了,我今天可不是一个人来的,还带来了新朋友,听——谁来了?(课件播放小鸟的叫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和他们有关的故事。

板书课题《坐井观天》。

4、读了课题,“观”是什么意思?“观天”是什么意思?“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感知故事。

1、在正式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检查一下本课的生字词,你是不是都会读了呢,一起来闯关吧!第一关:生字关(指名读)第二关:词语关(开火车读)2、恭喜小朋友顺利过关了,请小朋友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故事发生在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他们在干什么?3、我们把三个问题连起来看看,就知道了故事的……那让我们一起赶快去看看吧。

三、朗读体验,感悟寓意。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指名读),读完后思考青蛙和小鸟分别在井的哪里?(指名到黑板上贴一贴)并追问为什么要这样贴?2、理解“井沿”。

根据课件插图明确井口的边就是井沿后,延伸生活实际,出示床、窗、帽子、碗、桌的边,提问这些事物的边还可以叫什么?是啊,生活中处处都是学问呢!(二)第一次对话1、小鸟和青蛙在井边相遇了,他们到底在说些什么呢?我们一起去课文中看一看,青蛙是怎么和小鸟打招呼的呢?(指名读青蛙的话)2、听了朗读,你们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青蛙呢?(好奇)小青蛙们,我们一起好奇地来问问小鸟吧。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朗读对话。

2、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重点、难点: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朗读对话,理解寓意。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幻灯、纸筒、头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通过学习第二次对话,你们都知道些什么?
生自由回答。

师:你们还想知道什么?
生根据课文内容提问题。

师:下面,我们就围绕它俩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想想再回答。

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1、因为青蛙整天坐在井里,看不到井口范围以外的天,所以它以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2、因为小鸟天天在空中飞,亲眼看到天很大很大,所以它认为天无边无际。

二、亲身实践,探究新知。

师:说得真好,请同学们走出教室,说说你看到的天有多大?
生:天,无边无际。

生:天,的确很大。

师:你们再用纸卷成纸筒去看看天,说说看到的天有多大?
生:天不过纸筒口那么大。

师: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呢?
生:因为长长的筒壁挡住了我们的视线,所以看上去天只有纸筒口那么大。

而走出教室看天,没有什么障碍挡住我们的视线,所以天无边无际。

师:看画面,你们明白青蛙为什么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吗?(多媒体画面演示:青蛙坐在井里看天)
生:(看画面)明白了。

这时因为青蛙的视线被厚厚的井壁挡住了。

所以它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师:说得好极了,下面,我们来读读第二次对话。

(小组分角色朗读)感谢您的阅读!。

坐井观天第2课时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第2课时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第2课时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阅读形式,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青蛙和小鸟的个性特点。

2.学习生字词,能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青蛙和小鸟的个性特点。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联系上一课时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顾青蛙和小鸟的故事情节。

2.学习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重点体会青蛙和小鸟的心情。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感受角色性格。

3.理解课文内容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青蛙为什么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小鸟是如何回应的?4.分析角色性格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青蛙和小鸟分别具有哪些性格特点?5.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组词。

学生自主练习书写生字词,教师巡回指导。

6.背诵课文教师指导学生背诵课文,注意节奏、语气。

学生自主背诵,教师检查背诵效果。

7.拓展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才能避免像青蛙一样坐井观天?四、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课后实践: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尝试用课文中的方法去分析、思考。

五、教学反思1.对学生的个别辅导要更加细致,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2.在拓展活动中,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3.加强课堂纪律管理,确保教学活动有序进行。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背后的深层含义,如:“青蛙为什么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这反映了什么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青蛙和小鸟的对话,从而更好地理解角色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点。

2.教学难点补充: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克服“坐井观天”的心态,并将讨论结果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对于背诵课文这一难点,教师可以采用逐步引导的方法,先让学生背诵自己认为容易的部分,再逐渐过渡到较难的部分。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坐井观天”的含义,懂得目光狭小、见识短浅就会把事情弄错的道理。

3、能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坐井观天的道理。

2、教学难点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大小的不同看法,体会青蛙的目光短浅。

发挥想象,续编故事。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

2、回顾第一课时的内容,提问:课文主要讲了谁和谁的故事?它们在争论什么?(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学习第 2-7 自然段自由朗读第 2-7 自然段,找出小鸟和青蛙的对话,用“——”画出小鸟说的话,用“~~~~”画出青蛙说的话。

分角色朗读小鸟和青蛙的对话,思考:小鸟和青蛙分别认为天有多大?指导学生读好小鸟和青蛙的语气。

小鸟的语气是欢快、肯定的,青蛙的语气是自信、固执的。

小组讨论:为什么小鸟和青蛙对天的大小看法不同?引导学生理解:小鸟飞过很多地方,看到的天无边无际;青蛙坐在井里,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

2、学习第 8 自然段齐读第 8 自然段。

思考:青蛙笑了,小鸟也笑了,它们的笑各有什么含义?学生交流讨论。

青蛙的笑是自以为是的笑,小鸟的笑是无奈、嘲讽的笑。

教师小结:青蛙一直生活在井里,目光短浅,所以它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见多识广,知道天是无边无际的。

(三)角色扮演,深化理解1、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小鸟和青蛙的不同语气。

2、请几组学生上台表演,其他学生评价。

(四)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如果青蛙跳出井口,它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2、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3、指名学生发言,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五)总结全文1、教师提问: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总结:我们不能像青蛙那样坐井观天,目光短浅,要像小鸟一样见多识广,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

第12课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重点句子,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以及做小实验来理解故事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朗读、分析课文,明白看问题,认识事物要全面,不能自以为是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类容,以问题为线索,理解为什么鸟认为天无边无际,而青蛙眼中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体会课文在对比中蕴含的道理。

突破方法:1、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并分角色朗读。

2、教师点拨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故事的含义。

教法与学法:教法:引导法、点拨法学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井、青蛙、小鸟”形状的卡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师:小朋友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坐井观天》这一课的生字词,现在生字宝宝们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和大家见面了。

看,它们就在这颗苹果树上,等着小朋友们叫它的名字呢!(课件出示苹果树,生按动画播放顺序齐读生字词)师:小朋友们太棒了!生字宝宝的名字全都记住了。

掌声送给棒棒的小朋友们。

(课件播放掌声,出示“真棒!”字样)二、初读课文1.这节课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地点在(贴水井图)——生接水井边。

2.故事的主人公是两个小动物,它们分别是谁?3、它们在哪?(出示第1自然段)指读。

请小朋友在井上贴小鸟和青蛙的位置(板书“井里”“井沿”)。

看图理解“井沿”。

3.因为这口井,小鸟和青蛙相遇了,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教师板书课题。

4.播放朗读音频5.学生自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6.小鸟和青蛙在争论,它们在争论什么?在它们的眼中天(“天”下加点)是什么样的?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课文,用笔画一画。

青蛙和小鸟在争论(),青蛙认为天(),小鸟认为天()。

指名回答,出示:1、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2、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7.这两个句子中都有“大”,它们都觉得天很大吗?(不是)那青蛙是怎么认为的?(点红:井口那么大)井口那么大,有多大?用小手比划下。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精选10篇)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精选10篇)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精选10篇)坐井观天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坐井观天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精选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1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4—7段,学生懂得学习、做事要开阔眼界,不能自以为是。

2、能分角色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猜字谜:水边几张口……(沿)二只小耳朵……(际)2、贴一贴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

我们知道了青蛙、小鸟分别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请学生上去板贴。

3、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它们争论不休。

它们在争论些什么呢?请小朋友仔细听。

二、听录音,了解大意,启发读课文1、学生看动画。

2、指名回答:它们在争论什么?(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争论不休。

)3、理清两者观点:从它们的争论中,你听懂了什么?(1)指名回答并投影。

(2)初读两个观点。

听了它们的对话,我们知道了青蛙认为——小鸟认为—(3)请小朋友们认真地把课文读一读。

找一找课文中,你从哪儿知道了青蛙和小鸟各自的看法,用笔划一划。

三、汇报成果并讲解1、找到与两者观点相关的句子。

指名回答并投影第四段:(青蛙)“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1)你从哪句话中可以看出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2)请小朋友们读一读这句话,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①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②青蛙认为小鸟在说大话。

(3)理解“大话”。

①“说大话”是什么意思?(吹牛)②青蛙认为小鸟的哪句话是大话?(“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指名回答后齐读小鸟的话。

③它为什么认为小鸟在说大话?(它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对呀,青蛙想: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④你能把这个问句换一种说法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坐井观天带来的局限。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要有广阔的视野,不要局限于眼前的事物。

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坐井观天的局限。

难点:学会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坐井观天》,大家还记得青蛙和小鸟的故事吗?谁能来简单复述一下?(学生回答)师:很好,那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这个故事,看看还有哪些有趣的地方。

2.课堂讲解(1)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提问:青蛙和小鸟在井里发生了什么?(2)教师带领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分析青蛙和小鸟的观点,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青蛙会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为什么认为天无边无际?3.课堂讨论(1)分小组讨论:如何避免坐井观天的局限?4.课堂活动(1)角色扮演:让学生分别扮演青蛙和小鸟,模拟对话场景,体验角色情感。

(2)小组讨论:如何让青蛙认识到自己的错误?5.课堂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坐井观天带来的局限,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学生回答)师:对,我们要有广阔的视野,勇于探究,积极思考,不要局限于眼前的事物。

6.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写一篇关于《坐井观天》的读后感。

四、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了《坐井观天》的故事内容,体会到了坐井观天的局限。

在课堂讨论中,学生积极参与,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培养了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还不够扎实,需要在课后加强巩固。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五、教学反思1.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角色扮演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5篇)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5篇)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5篇)《坐井观天》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坐井观天》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篇1【课时目标】1、理解坐井观天的含义。

2、辩证地认识井底之蛙。

3、懂得对有缺点的人,应当给予帮助。

【教学过程】一、引出青蛙1、同学们,昨天王老师已经带着我们痛痛快快地读过了这篇课文,这是一篇非常有意思的课文。

谁来读读课题:坐井观天。

2、什么叫坐井观天,你知道吗?这一口井里有水吗?(这是一口枯井,只有下雨时才有那么一点儿水。

)3、坐井观天是一个成语,这一个故事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

我相信咱们班许多同学早就知道了这个故事。

当人们一看到坐井观天这四个字时,就会想到另一个成语──井底之蛙,就会想到这一个故事的主人公──青蛙。

(板书:青蛙)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认识这一只坐在井底的青蛙。

二、认识青蛙1、请大家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这篇课文,想站起来读的同学自己站起来。

2、下面俞老师要做一个小小的调查:喜欢这一只青蛙的同学请举手,不喜欢这一只青蛙的同学请举手。

喜欢这只青蛙的同学读青蛙说的话,不喜欢这只青蛙的同学读小鸟说的话,俞老师读作者的话。

3、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板书:这是一只的青蛙)4、交流,引导学生联系课文谈自己的见解。

并将自己的理解写在黑板上,学生不会写的教师写。

(如:自以为是、骄傲、没头没脑、没有知识、眼界不开阔、不听话等)5、在同学们(大多数同学)看来,这是一只不受大家喜欢的青蛙,不受大家欢迎的青蛙,因为他(根据板书),咱们就带着这样的感情再来读读这篇课文。

哪些同学愿意读小鸟说的话?请站起来(估计比较多)。

俞老师读青蛙说的话,坐着的同学读作者的话。

三、理解坐井观天1、同学们,千百年来,直到今天,人们一直认为这是一只眼界狭小,见识短浅的青蛙,所以人们常常用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眼界狭小,见识短浅的人。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巩固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2.培养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讨论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寓意。

3.引导学生学会用生活中的例子,说明“坐井观天”这一成语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寓意;朗读课文,体会青蛙和小鸟的语气。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坐井观天”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青蛙和小鸟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第一课时的内容。

邀请学生分享对“坐井观天”的理解。

2.课文朗读与感悟分组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青蛙和小鸟的语气。

教师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如“无边无际”、“坐井观天”等。

3.课堂讨论教师提问:青蛙为什么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4.联系生活实际教师提问: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坐井观天”的情况?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教师点评。

引导学生认识到,只有拓宽视野,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

5.课堂小结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6.作业布置抄写生字词。

家长监督下完成课文朗读,体会青蛙和小鸟的语气。

课后收集与“坐井观天”相关的成语或故事,下节课分享。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寓意。

2.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能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坐井观天”的含义。

3.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作业布置注重实际操作,有利于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成语接龙游戏,巩固所学成语。

2.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完成课文朗读,增进亲子关系。

3.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拓宽视野的重要性。

六、教学资源1.课文课件:包含课文内容、生字词、图片等。

2.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播放音频等。

3.家长资源:家长协助监督学生完成作业,共同参与教学活动。

七、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摘要:一、教学设计概述二、教学过程详述三、教学反思与改进正文:一、教学设计概述“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通过讲述井底之蛙对天空的认识,引导学生认识世界的广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故事解读、讨论和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故事寓意,并学会运用故事中所体现的思考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过程详述1.故事导入:教师讲述坐井观天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井底之蛙对天空的认识及其变化过程。

2.故事解读: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故事情节,理解井底之蛙的认识过程,探讨井底之蛙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将自己置身于故事中,设身处地地体会井底之蛙的心情及思考过程。

4.实践活动: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井底之蛙与井外之鸟的对话,从不同角度阐述自己的看法。

5.故事寓意: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寓意,理解“坐井观天”的意义,并学会在实际生活中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探索未知。

6.思维拓展: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故事中所学的思考方式,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三、教学反思与改进1.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适时引导,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故事寓意。

2.在小组讨论环节,教师要关注学生讨论的情况,适时介入,引导学生在讨论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3.实践活动环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使学生在模拟对话中更好地理解故事寓意。

4.课后,教师应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认识到保持开放心态、勇于探索的重要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知识。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4份_教案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4份_教案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4份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8个生字中的“观”、“际”、“沿”,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理解“坐井观天”、“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坐井观天”的比喻义,使学生懂得目光狭小,见识少,就会把事情弄错的道理。

3.角色朗读,以读促悟。

4.想象说话,续编故事。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读懂课文,理解内容。

2.难点:理解寓意。

三、教具准备:课件、头饰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时间:2006.4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1.初读课文;2.识写生字。

第二课时一、谈话引题,提出要求。

《坐井观天》是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学懂课文就要求做到:会读故事、会讲故事、明白道理。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坐井观天》。

齐读课题。

二、认读词语,说说意思。

理解:坐井观天、井沿、无边无际、大话(分别结合图直观理解、说话理解和结合生活理解)三、默读课文:(一)想一想:1.故事讲了谁和谁?2.他们在争论一件什么事情?(教师随机板书)3.你们是从课文的哪里知道的?(对话)(二)找一找,说一说:青蛙和小鸟之间有哪些对话?分别用和﹏标出来。

四、分角色读一读。

1.小组读。

2.指名表演读。

五、思考、交流:(教师相机板书)1.青蛙和小鸟它们认为天有多大?2.它们为什么这样认为?3.你认为它们谁说得对?为什么?4.你觉得天有多大呢?(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学会全面看问题。

联系已学古诗加深对寓意的理解)5.总结寓意:(略)过渡: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这只小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也感到有必要出去看看。

于是它和小鸟来到了天空,看到了田野、草原、大海……(课件出示)以后又发生了很多的故事。

下面老师想请同学们来讲讲,好吗?六、想象说话、续编故事: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不愿再做井底之蛙了,于是央求小鸟带它出去看一看。

1.它们来到(天空、田野、草原、大海……)看到了(植物、小动物……)2.青蛙想什么?青蛙说什么?小鸟又怎么说?(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2.发挥想象力,初步理解寓意;3.理解“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重点难点:1.懂得“坐井观天”寓意。

2.教育学生开拓视野,多读书籍,增长见识。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坐井观天》这个小寓言故事,谁来帮助我们回忆一下故事的内容呢?二、回忆课文、了解脉络1.看来同学们对这篇课文掌握的还真是不错,那么现在谁能帮助老师把这两个朋友送到他们各自的位置去?2.通过回忆,我们知道了小鸟和青蛙是在井沿上发生了争论,那他们是怎么争论的?文章中出现了几次对话?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然后画出他们的对话。

三、学习课文、深入体会1.小朋友们认真读书的样子特别可爱,老师愿意分享你们丰收的喜悦,谁来说一说,小鸟和青蛙之间发生了几次对话?。

(出示三次对话)学习第一次对话:师:他们的对话可真有趣!请小朋友自由朗读第1次对话,(课件出示)谁想读一读?指导朗读。

理解:小鸟飞了多远啊?一百多里有多远呢?是我们操场的200多圈,小鸟为什么要落在井沿上啊?(因为口渴下来找水喝)小鸟飞了这么远的路,他一定见过许多美丽的景色,我们一起来跟着这只小鸟去看一看吧!这只小鸟真的到了许多美丽的地方,让我们再一次读一读他们之间的第一次对话吧!学习第二次对话:2.师:小朋友们,读得真投入,小鸟和青蛙的对话真精彩,但是对于小鸟说的话,青蛙相信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青蛙和小鸟又说了些什么,谁能为我们读一读?(1)同学们,我们听过真话、假话、笑话,那么大话是什么话?(吹牛的话)谁能来说一句大话?青蛙认为小鸟哪一句说的是大话?你看青蛙多么自信,它说小鸟在吹牛呢?让我们来读一读这句话。

文中青蛙为什么说小鸟说了大话呢?青蛙认为的天是多大的呢?他为什么会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让我们做个小游戏来感受一下吧(卷纸筒游戏)。

通过这个游戏我们能够知道青蛙看到的天是全部的天空吗?但是他就是不听别人的劝告,这真是一只自信的青蛙啊,我们一起再来用不相信的语气读一读青蛙说的话吧!同学们,这只青蛙他想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啊?天不过井口那么大,用不用飞那么远啊?让我们再一次用不信任的语气来读一读青蛙说的话吧!同学们,老师带了几个类似于青蛙朋友说的话的句子,你们帮老师来判断一下,老师想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2)对于青蛙说的话,小鸟是怎么来反驳青蛙的呢?小鸟认为天有多大?同学们,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啊?是啊,小鸟飞过那么多地方,仍然没有看到天的边,看来天真的是无边无际,大得很呢!(3)现实生活中还有什么是无边无际的?生回答。

13、坐井观天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3、坐井观天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3、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设计意图《坐井观天》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十三课的一篇文章,这是一则具有鲜明地讽刺性和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

寓言通过坐在井里的青蛙和落在井沿上的小鸟的对话,讽刺了青蛙的见识短浅和自以为是。

通过学习这则寓言故事,要向同学揭示这样一个道理:世界无限广阔,知识永无穷尽,如果把自己看到的一个角落当做整个世界,把自己知道的一点点知识看做人类文化的总和,那就会跟井底的青蛙一样,成为孤陋寡闻、见识短浅而又盲目自大的反面角色。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同学年龄小,他们经常把局部当整体,“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看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但他们在生活中却经常犯这样的错误。

但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不能理解什么是坐井观天,所以在实行本课的教学应采用直观、多读的方式来促动他们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理解“坐井观天,井沿,无边无际,大话”的意思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

3、在阅读中体会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过程方法:1、尝试分角色朗读课文。

2、小组探讨:小组探讨:为什么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都有自己的理由呢!进而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多读使学生理解到知识像天空一样无边无际,我们要把眼界放宽,持续向课外吸取有用知识,不要做成为一只井底之蛙。

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寓意;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五、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寓意六、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

1、课件ppt出示词语(生读):井沿井里大话弄错不信无边无际2、文中的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什么事吵了起来?它们的理由是什么呢?(指名回答)3、课件ppt出示本节课目标,师读。

二)、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课件ppt出示自学指导:1)、自己大声读课文,用“——”画出课文中青蛙与小鸟有几次对话?2)、小组内比赛有感情的读读这些对话。

2、课件ppt出示三次对话,引导学生读出对话中“?”,“!”的语气。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篇(《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篇(《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篇(《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下面是整理的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篇(《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供大家赏析。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摘要】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时注重本体性教学内容、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在教学中的运用,在教学中贯穿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美丽转身,抓文中三次对话,认识人物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设计了从认识到内化到实践这一环节,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的过程中了解掌握这一知识点,完成本课时的目标。

【关键词】人物三次对话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文中三次对话,认识人物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3.理解寓意,明道理。

一、回顾旧识,引入新课1.回顾旧知:(1)比赛,听写,看谁是记字冠军。

(2)小鸟和青蛙因为什么问题发生争论呢?2、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坐井观天》二、图文结合,以读代讲1.看图、听录音范读。

(播放课件)2.读文:自由读。

3.依据图文内容填空青蛙坐在()小鸟落在()过渡:处在不同的位置的小鸟和青蛙,对天的大小有着不同的看法,那么它们一共进行了几轮对话呢?(三轮)三、辅导自学,品读感悟出示学法:一、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

(2、3段)二、画:用“――”画青蛙说的话。

用“?n?n”画出小鸟说的话。

三、读:有感情的读对话。

(一)第一次对话1.读:(2-3自然段)(1)自由读文(2)指名读2.画:(1)用“――”画出青蛙说的话用“~~~”画出小鸟的话(2)自由画句(3)汇报交流(训练重点:明确语言描写,提示语不用画出。

)(幻灯片出示)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用“――”画)小鸟回答说:“我从……”(用“~~~”画)3.读:分角色读①自由读②指名读明确读出语气:青蛙的话疑问,小鸟的话肯定。

③同桌分角色读(二)自学第2、3次对话1.第二次对话(4-5自然段)第三次对话(6-7自然段)(1)按学法学习读:自由读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之二
一、教材简说
把部分当整体,“管中窥豹”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种看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但我们在生活中却常常犯这样的错误。

比如学艺,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刚接触时,自我感觉特别好,以为自己会了,待到用时,方才明白,山外有山,学无止境。

这无异于“坐井观天”啊。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

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 站得要高,看得要全而,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

二、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故事,名字叫:坐井观天。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插图一,了解“井沿”指的是什么地方,认识“沿”
2、指导学生自读故事,注意把生字读准,了解故事大概内容。

3、指名说说自已读了文章后知道了什么。

4、让学生了解“无边无际”的意思,认识“际”
5、通过分析“信”的字形特点,认识“信”。

6、同桌互相交流对生字的认识。

三、指导写字。

先让同学们“看”: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写时应特别注意什么?再让同学们“说3它们都是左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

写“沿”时,注意右上方与“几”不同;写“际” 时,注意双耳旁是两笔完成的,“耳朵”要写得高而窄。

指导“还”的笔顺规则,先写“不”,再写L”。

再让学生观察字的结构特点,独立描红、临写最后通过课后的“读读抄抄”巩固所认的字和所写的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复习生字后继续学习。

二、朗读感悟
1?图文结合,以读带讲,了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不同位置。

可以设计如下口头填空:
青蛙坐在(),小鸟落在()。

2?自读第二至七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出讲青蛙和小鸟对天的不同看法的句子。

找岀文中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

看插图练读第一次对话。

3?感悟第二次对话。

(1)通过学习第二次对话,让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

(2)引导学生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3)围绕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想想再回答。

(4)用“因为……所以……”谈谈自己的理解。

(5)带学生体验:走出教室,说说你看到的天有多大?用纸卷成纸筒再去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
4?比赛朗读小鸟认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认为“天小” 的句子,看谁读得好。

老师指导朗读青蛙和小鸟的话。

青蛙的话用自信、傲慢的语气;小鸟的话用劝告、诚恳的语气。

5?感悟第三次对话。

(1)自由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想:小鸟和青蛙都是笑着说的,他俩的笑各有什么含义?
(2)小组合作学习。

先分角色朗读,再讨论上面的问题。

(3)朗读对话,读岀适当的语气。

朗读提示:青蛙的话要读出傲慢、自信的语气,表现出自以为是的心理状态;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气,表现出实事求是的诚恳态度。

6?分角色朗读。

(三)实践活动
1、小组合作,续编第四次对话:青蛙如果真的跳出井口,他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续编第四次对话,并分角色读一读。

2?查查资料或者向别人请教,看看地球、太阳和月亮谁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