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五课题二练习试题
高中生物选修1测试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48 分)1.如下图所示,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在下列装置中都放入干酵母(内有活酵母菌),其中适于产生酒精的装置是( )2.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含水量大于85%的豆腐利于保持湿度,适宜制作腐乳B.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C.卤汤中的酒应控制在12% 左右D.装瓶时,应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3.在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中,都要防止微生物污染,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果醋发酵阶段应封闭充气口,防止杂菌进入B.腌制腐乳的卤汤中应含有12%左右的酒精以抑制细菌的增殖C.利用自然菌种发酵果酒时,将封有葡萄汁的发酵瓶进行高压灭菌D.将长满毛霉的豆腐放在瓶中,并逐层加盐,接近瓶口部分的盐要铺薄一些4.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各种微生物的培养基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B.与斐林试剂检测相比,用尿糖试纸检测尿液中的葡萄糖,特异性更强、灵敏度更高C.利用PCR 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引物Ⅰ和引物Ⅱ的碱基序列应互补D.腐乳制作过程中,添加料酒、香辛料和盐,均可以抑制杂菌的生长5.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微生物培养中的一种常用的接种方法。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操作中需要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浓度梯度稀释B.需将不同稀释浓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表面C.不同浓度的菌液均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D.操作过程中对培养基和涂布器等均需进行严格灭菌处理6.下列有关“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蒸馏水进行红细胞的洗涤,其目的是去除细胞表面杂蛋白B.将血红蛋白溶液进行透析,其目的是去除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C.血红蛋白释放时加入有机溶剂,其目的是使血红蛋白溶于有机溶剂D.整个过程不断用磷酸缓冲液处理,是为了维持血红蛋白的结构7.下表有关“DNA 的粗提取和鉴定”的相关操作中所选取的试剂,不正确的是( )8.)A.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在实验桌培养B.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在窗台培养C.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在恒温箱中培养D.将已接种的培养基放在恒温箱中培养9.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是( )A.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B.导入其他植物的基因C.脱离母体并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D.将成熟的筛管的细胞移到去核的卵细胞中10.能够测定样品活菌数的方法是( )A.稀释涂布平板法B.直接计数法C.重量法D.比浊法15、下面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流程图解,以下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植物a 叶片叶组织块b 愈伤组织c 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结构d 人工种子e 种苗11.在下列选项中,没有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一项是( )A.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B.利用花药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C.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D.利用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12.关于发酵过程产物检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果汁发酵是否产生酒精,可用NaOH 来检验B.检验醋酸产生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品尝或用pH 试纸鉴定C.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不能测定D.测定果酒、果醋的产生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均可用品尝法13.月季的花药培养过程的难点之一是材料的选择,下列有关材料选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从花药来看,应当选择盛花期的花药B.从花粉来看,应当选择小孢子四分体期的花粉C.从花蕾来看,应当选择略微开放的花蕾D.从检测花粉的实验方法看,应该用显微镜观察已染色的花粉样品临时装片14、关于DNA 片段PCR 扩增实验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加入的Taq 聚合酶耐高温B.不同大小DNA 在电场中迁移速率不同C.此过程需要DNA 连接酶D.扩增区域由2 个引物来决定A.上述过程中脱分化发生在b 步骤,形成愈伤组织,此过程中植物激素发挥了重要作用B.再分化发生在 d 步骤,是愈伤组织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的过程C.从叶组织块到种苗形成的过程说明番茄叶片细胞具有全能性D.人工种子可以解决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子困难或发芽率低等问题16、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 DNA 片段的技术。
高中生物选修1课本答案汇总
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果酒的制作是否成功发酵后取样,通过嗅味和品尝进行初步鉴定。
此外,还可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并用重铬酸钾检验酒精的存在。
如果实验结果不理想,请学生分析失败原因,然后重新制作。
二、果醋的制作是否成功首先通过观察菌膜的形成、嗅味和品尝进行初步鉴定,再通过检测和比较醋酸发酵前后的pH作进一步的鉴定。
此外,还可以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酵液中是否有醋酸菌,并统计其数量作进一步鉴定。
三、旁栏思考题1.你认为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答:应该先冲洗,然后再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2.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提示:需要从发酵制作的过程进行全面的考虑。
例如,榨汁机、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要完全揭开瓶盖等。
3.制葡萄酒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 ℃?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答: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
20 ℃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
因此需要将温度控制在其最适温度范围内。
而醋酸菌是嗜温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因此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
4.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答:醋酸菌是好氧菌,在将酒精变为醋酸时需要氧的参与,因此要适时向发酵液中充气。
四、[资料]发酵装置的设计讨论题请分析此装置中的充气口、排气口和出料口分别有哪些作用。
为什么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结合果酒、果醋的制作原理,你认为应该如何使用这个发酵装置?答: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排气口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CO2的;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
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其作用类似巴斯德的鹅颈瓶。
使用该装置制酒时,应该关闭充气口;制醋时,应将充气口连接气泵,输入氧气。
五、练习2.提示:大规模生产时需要进行更为全面周详的考虑,如原料的来源与选择、菌种的培育与选择、发酵的设备、发酵条件的自动化控制,以及如何严格控制杂菌污染;等等。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全册课时作业及各专题测验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全册课时作业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基础巩固1.以下反应在果酒和果醋发酵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C6H12O6+6O26CO2+6H2OB.C6H12O62C2H5OH+2CO2C.CO2+H2O(CH2O)+O2D.C2H5OH+O2CH3COOH+H2O解析:A项是果酒发酵初期的反应式;B项是果酒发酵产酒阶段的反应式;C项是光合作用的反应式;D项是果醋发酵过程的反应式。
答案:C2.下列关于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酵母菌是异养型的真菌B.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即一种酵母菌能进行有氧呼吸,另一种进行无氧呼吸C.酵母菌在有氧气存在时,能将葡萄糖分解成CO2和H2OD.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解析: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微生物,是指酵母菌在有氧时可以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可以进行无氧呼吸。
答案:B3.下列有关果酒自然发酵流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应将选择好的葡萄进行反复冲洗,防止杂菌污染B.应将选择好的葡萄只冲洗1~2遍,防止菌种流失C.应去梗再冲洗,防止冲洗时梗刺破葡萄皮造成污染D.应对榨取的葡萄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防止杂菌污染解析:在果酒的自然发酵中,冲洗这一步的主要目的是除去浮尘,不能冲洗得过于干净,也不能进行去皮处理,因为自然发酵的菌种来自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去梗的操作应在冲洗之后,否则会因去梗造成葡萄汁流出或造成杂菌污染;高压蒸汽灭菌会使各种微生物均被消灭,无法产生果酒。
答案:B4.下列关于果醋制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醋酸菌是好氧菌,在制作过程中要一直打开发酵瓶B.在制作果醋时,温度应严格控制在18~25 ℃C.当糖源不足时,醋酸菌先将乙醇转变成乙醛,再将乙醛转变为醋酸D.醋酸菌在糖源和氧气充足时,能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CO2解析:果醋制作过程中醋酸菌是必不可少的,醋酸菌是好氧菌,在制作过程中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而不是一直打开发酵瓶。
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
生物选修一练习题
生物选修一练习题一、细胞结构与功能1. 请列举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
2. 描述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及其功能。
3. 简述线粒体和叶绿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异同。
4. 比较不同生物体细胞中的细胞器种类和数量差异。
5. 解释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区别。
二、遗传与进化1. 请写出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本内容。
2. 描述基因突变的特点及其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 简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4. 分析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5. 举例说明基因重组在生物进化中的意义。
三、生物与环境1. 列举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功能。
2. 描述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3. 分析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特点。
4. 简述生物群落演替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5. 讨论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四、生物技术1. 请阐述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 描述蛋白质工程的主要步骤及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3. 简述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4. 分析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5. 讨论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前景。
五、生物实验1. 设计一个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方案。
2. 描述测定酶活性常用的方法及其原理。
3. 请列举几种常用的微生物接种方法。
4. 简述PCR技术的原理及其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5. 讨论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如何减少实验误差。
六、生物伦理与法律1. 讨论基因编辑技术在医学应用中的伦理问题。
2. 分析生物技术发展对传统农作物品种保护的影响。
3. 简述生物安全与生物恐怖主义的关系。
4. 讨论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道德责任。
5. 列举我国生物技术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
七、生物与健康1. 描述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 分析艾滋病病毒(HIV)感染人体的过程及其防治措施。
3. 简述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方法。
4. 讨论癌症的发病机制及常见治疗方法。
5. 举例说明生物技术在制药领域的应用。
高中生物选修1全册同步习题集(含答案)
高中生物选修1全册同步习题集目录同步习题:1-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规范训练同步习题:1-2腐乳的制作规范训练同步习题:1-2腐乳的制作随堂达标检测同步习题:1-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随堂达标检测同步习题:2-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规范训练同步习题:2-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随堂达标检测同步习题:2-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随堂达标检测同步习题:3-1菊花的组织培养随堂达标检测同步习题:3-2月季的花药培养规范训练同步习题:3-2月季的花药培养随堂达标检测同步习题:4-1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随堂达标检测同步习题:4-2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随堂达标检测同步习题:4-3酵母细胞的固定化规范训练同步习题:5-2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规范训练同步习题:5-2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随堂达标检测同步习题:6-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规范训练同步习题:6-2胡萝卜素的提取规范训练同步习题:6-2胡萝卜素的提取随堂达标检测同步习题:2-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规范训练同步习题:3-1菊花的组织培养规范训练同步习题:1-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规范训练同步习题:1-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随堂达标检测同步习题:2-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随堂达标检测同步习题:2-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规范训练同步习题:4-1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规范训练同步习题:4-2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规范训练同步习题:4-3酵母细胞的固定化随堂达标检测同步习题:5-1DNA的粗提取与鉴定规范训练同步习题:5-1DNA的粗提取与鉴定随堂达标检测同步习题:5-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规范训练同步习题:5-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随堂达标检测同步习题:6-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随堂达标检测同步习题: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专题整合同步习题:专题3《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专题整合同步习题:专题4《酶的研究与应用》专题整合同步习题:专题5《DNA的蛋白质技术》专题整合同步习题:专题6《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专题整合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1.(2011·江苏百校联考一)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发酵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完整版)高二生物选修一专题一二测试卷(含答案)
高二生物选修一专题一二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35x2=70)1.关于果酒的制作过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先去烂子粒和枝梗,再用清水冲洗掉污物B.发酵的温度维持在18~25 ℃最好C.发酵过程中需要适时打开瓶盖放气,以防止发酵瓶破裂D.需要不断地充入氧气2.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制作果酒和果醋实验中,一直保持厌氧环境B.当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C.由于酵母菌的繁殖能力很强,不需对所用装置进行消毒D.温度对酵母菌酒精发酵的影响很大,而对醋酸菌的发酵影响不大3.对制葡萄酒和葡萄醋发酵条件的控制中,错误的是A.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的空间B.用清水冲洗葡萄除去污物,应反复多次冲洗C.制葡萄酒的过程中,除在适宜的条件下,时间应控制在10~12dD.制葡萄醋的温度要比葡萄酒的温度高些,但时间一般控制在7~8d左右4.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发酵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菌种不同,但代谢类型相同B.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C.变酸果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的菌落D.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可用同一装置,但需控制不同发酵条件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汁产生酒精B.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醋酸C.泡菜腌制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D.腐乳制作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的蛋白酶和脂肪6.与醋酸发酵有关的微生物是A.一种细菌和另一种细菌B.丝状真菌和细菌C.酵母和细菌D.酵母和丝状真菌7.下列对腐乳实验操作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前期发酵,将笼屉中的温度控制在15~18 ℃B.豆腐块分层摆放,逐层加盐,层数加高盐量不变C.卤汤中的酒量应控制在12%左右D.腌制腐乳的玻璃瓶冲洗后要用沸水消毒,装瓶后密封,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8.某同学在制作腐乳的过程中,发现豆腐腐败变质,下列不属于其原因的是A.用盐腌制时,加盐量太少B.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没有用沸水消毒C.制作卤汤时,料酒加的量较多D.装瓶后,没有将瓶口密封9.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毛霉可利用其体内的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B.卤汤中酒的含量越高,杂菌繁殖越快,豆腐越易腐败C.用盐腌制腐乳的过程中,要控制盐用量,过低则难以抵制杂菌生长,导致豆腐腐败D.其制作过程可以表示为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10.家庭中制作泡菜的方法:新鲜的蔬菜经过整理、清洁后,放入彻底清洗并用白酒擦拭过的泡菜坛中,然后向坛中加入盐水、香辛料及一些“陈泡菜水”,密封后置于温度适宜的地方,下列与此过程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白酒擦拭泡菜坛的目的是消毒B.加入“陈泡菜水”的作用是提供乳酸菌菌种C.制作泡菜过程中,有机物的干重和种类将减少D.若制作的泡菜咸而不酸最可能的原因是大量的食盐抑制了乳酸菌的发酵过程11.下列有关泡菜的制作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的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A.将新鲜蔬菜与煮沸冷却的盐水(盐和清水的质量比为4:1)混匀装瓶B.发酵过程始终要保持密封状态,泡菜坛盖边缘的水槽中要始终装满水C.在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发生重氮化反应形成玫瑰红色沉淀D.随发酵进行,亚硝酸盐含量逐渐增加,用比色法可进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12.下列有关生物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制作果醋时,必须向发酵装置不断地补充无菌空气,以保证醋酸菌的生长及发酵B.制作腐乳时,加盐腌制可使豆腐块变硬且能抑制杂菌生长C.变酸的酒表面的菌膜是醋酸菌大量繁殖形成的D.用传统的发酵技术制葡萄酒必须添加酵母菌菌种13.以下关于传统发酵技术涉及的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葡萄酒的制作过程中,密封时间越长,酵母菌产生的酒精量就越多B.果醋的生产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的菌种是酵母菌和醋酸菌C.毛霉属于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没有由核膜包围的细胞核D.乳酸菌是厌氧型细菌,在无氧条件下,也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CO214.制作果酒、果醋、腐乳、泡菜的主要微生物从细胞结构来看A.四种均为真核生物B.四种均为原核生物C.三种真核生物,一种原核生物D.两种真核生物,两种原核生物15.下列关于发酵过程产物检验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果汁发酵是否产生酒精,可用重铬酸钾来检验②检验醋酸产生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品尝或用pH试纸鉴定③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不能测定④测定果酒、果醋的产生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均可用品尝法A.① B.①②C.①②③ D.①②④16.下列关于果酒、果醋、腐乳、泡菜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酵菌群均为原核细胞 B.均需高温高压灭菌C.均可以使用自然菌种 D.均需控制无氧条件17.以下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酿酒的时间越长,酵母菌产生酒精的速率就越快B.酿制果醋所需酵母菌和醋酸菌的发酵底物、条件相同C.制作腐乳需利用毛霉产生的酶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质等物质D.制作泡菜时,乳酸菌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和CO218.不同的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各不相同。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套选修1第1讲1.(2017年江苏卷)下列关于“腐乳的制作”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控制发酵温度的主要目的是腐乳调味B.腐乳制作后期加入香辛料和料酒有防腐作用C.毛霉的主要作用是分解脂肪和淀粉D.成品腐乳表面的粘性物质主要由细菌产生【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腐乳的制作”实验的相关问题。
在腐乳制作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以保证毛霉的生长以及密封后相关酶的活性,A错误。
加入香辛料和料酒,既有抑制杂菌的作用,又能调节腐乳的风味,B正确。
毛霉的主要作用是产生蛋白酶和脂肪酶,以分解豆腐制品中的蛋白质和脂肪,C错误。
成品腐乳表面的粘性物质,主要是由毛霉的菌丝形成的,能固定腐乳的形状,D错误。
2.(2017年江苏卷)(多选)如图是探究果酒与果醋发酵的装置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改变通入气体种类,可以研究呼吸作用类型对发酵的影响B.果酒发酵中期通入氮气,酵母菌将从有氧呼吸转变成无氧呼吸C.果醋的发酵周期与尝试设定的温度密切相关D.气体入口与气体出口可以交换使用【答案】ABC【解析】由图可知,若通入氧气,可研究有氧呼吸对发酵的影响,若不通入气体或通入氮气可研究无氧呼吸对发酵的影响,A正确;发酵中期装置中的氧气被消耗完,通入氮气,酵母菌无法利用,其呼吸类型由有氧呼吸转为无氧呼吸,B正确;温度通过影响相关酶的活性来影响酵母菌细胞呼吸速率,C正确;气体入口通入液面以下,气体出口需在液面以上,故两者不能交换使用,D错误。
3.(2016年江苏卷)下列关于中学“腐乳的制作”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加盐主要是为了调节水分,利于毛霉生长B.加料酒主如果为了灭菌,避免腐乳蜕变C.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乳酸杆菌XXX制作的腐乳不宜直接食用【谜底】D【解析】加盐主要是为了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防止豆腐腐败变质,A错误;加料酒主要是为了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B错误;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C错误;实验室制作的腐乳可能灭菌不彻底,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复试题及答案全套不宜直接食用,D正确。
高中生物练习浙科版(2019)选修1《5
浙科版(2019)选修1《5.3 植物对多种环境信号作出反应》2022年同步练习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A.直接使用价值B.间接使用价值C.潜在使用价值D.科研使用价值1.(2分)拧条、沙柳、毛条、花棒等沙漠植物现已覆盖北京郊区永定河滩地、潮白河滩地等4大荒滩,使这些地区不再成为京城沙源地.该则信息说明生物具有( )A.自然界的物质循环B.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强C.生物的变异现象D.生物的种间斗争关系2.(2分)诗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所蕴含的生物科学知识是( )A.目前人口数量已经超出了地球的环境容纳量B.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C.科技进步能解决因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资源短缺问题D.环境污染与人口的过度增长有密切的联系3.(2分)下列有关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体现在个体、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B.多引进外来物种有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C.气候变暖严重威胁物种多样性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禁止采伐和打猎4.(2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从有益细菌到稀有哺乳动物)正在对人类健康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下列关于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合理的是( )A.B.C.D.5.(2分)图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
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 )A.131I通过水和大气循环被带到其他区域B.131I 通过海洋生物捕食被带到其他区域6.(2分)日本福岛地震后,核电站中的一些放射性物质(如131I)泄漏.震后一段时间内,在我国一些沿海城市空气或蔬菜中检测到了131I.下列解释中最合理的是( )C.131I通过食物链富集在高营养级生物体内D.131I插入蔬菜细胞的DNA造成基因突变A.优化能源结构,加强生态保护B.节能减排,发展绿色低碳经济C.用低硫煤做燃料,减少二氧化硫排放D.大力发展水力和风力发电7.(2分)温室气体大量排放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针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变暖的问题,下列做法与其关联最不密切的是( )A.绿藻上升B.白鲢下降C.水溞下降D.乌鱼上升8.(2分)如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的两食物链,大量捕捞花鲢后,种群将有所变化,下列能正确反映短期内种群总重量增长率变化趋势的是( )A.通过兔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B.通过兔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能量C.通过狐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D.流入到狐体内的能量9.(2分)由草、兔、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兔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应包括( )A.①④B.①②C.①③D.②③10.(2分)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正确叙述是( )①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的基础;②“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③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干扰”不应超过其抵抗力稳定性;④热带雨林在遭到严重的砍伐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仍很强.A.①是流入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若没有能量输入,该生态系统将不能正常进行能量流动C.草固定的能量是兔、狐所同化的能量之和D.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11.(2分)如图 草①兔②狐 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①和②表示能量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生存空间的限制B.在每一个环节上都有大量的能量损失12.(2分)组成食物链的环节一般不会多于6个,其原因主要是( )C.物质循环和能量的多级利用D.被捕食者韵能量大部分由捕食者同化13.(2分)在沿海滩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高层芦苇茂密,中、低层绿草如茵,大量的禽鸟齐聚其中,水下还分布着大量的文蛤、蟹、虾和鱼等.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芦苇、绿草属于生产者B.文蛤、蟹、虾和鱼都是第二营养级C.其生物群落只有垂直结构D.其生物群落只有水平结构14.(2分)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高中生物选修1全册同步习题集(含答案)
高中生物选修1全册同步习题集(含答案)1.1 新提升·课后作业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长满毛霉的豆腐装瓶腌制时,底层和近瓶口处需加大用盐量B.果醋发酵包括无氧发酵和有氧发酵C.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D.使用的菌种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解析】制作腐乳时只有接近瓶口时因为容易感染需要加大用盐量,故A错误。
果醋是严格的好氧型细菌只能进行有氧发酵,故B错误。
果酒使用的是酵母菌,果醋是醋酸菌,腐乳主要是毛霉,故C错误。
它们都是细胞生物,醋酸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和毛霉是真菌,都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故D正确。
【答案】 D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樱桃番茄为材料进行果酒、果醋发酵实验。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菌是嗜温菌,所以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较高B.先供氧进行果醋发酵,然后隔绝空气进行果酒发酵C.与人工接种的发酵相比,自然发酵获得的产品品质更好D.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抑制杂菌生长繁殖【解析】果醋发酵需要的温度高于果酒,故A错误。
果醋发酵后不能再进行果酒发酵,故B错误。
与人工接种的发酵相比,因为接种的菌种比较纯净,人工发酵获得的产品品质更好,故C错误。
适当加大接种量因为数量多可以提高发酵速率。
且因为发酵产生的酸性条件可以抑制杂菌生长繁殖,故D正确。
【答案】 D3.(2015·吉林实验中学期中)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发酵装置来制作果酒、果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用来制作果酒,乙用来制作果醋B.乙装置需要的温度条件高于甲C.该装置便于发酵中产生气体的排出D.甲、乙装置排液管排出液体的pH都下降【解析】甲装置密封可用来制作果酒,乙装置通气可用来制作果醋,A正确;乙装置需要的温度条件为30-35℃,高于甲的18-25℃,B正确;该装置便于发酵液的连续发酵,但不利于产生CO2气体的排出,C错误;甲装置产生CO2、乙装置产生醋酸都会导致排液管排出液体的pH下降,D正确。
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5单元测试题-基础(普通卷)
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5单元测试题-基础(普通卷)满分:100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共35小题,共70分)1.有关PCR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2分)A.PCR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的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B.PCR扩增中必须有解旋酶才能解开双链DNAC.利用PCR技术获取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D.PCR技术依据的是DNA双链复制的原理2.某基因的上游有2段DNA序列,利用PCR技术进行基因扩增时,可以作为引物的是()(2分)A.引物IB.引物IIC.引物I或引物II均可D.引物I和引物II都需要3.下列关于DNA的粗提取和鉴定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2分)A.DNA在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随氯化钠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B.溶有DNA的NaCl溶液中加入4mL二苯胺试剂即变蓝色C.DNA粗提取和鉴定时,选材最好用鸡血而不用猪血D.提取洋葱的DNA时,在切碎的洋葱中加入一定的洗涤剂和食盐,食盐有利于DNA从细胞中释放出来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2分)A.PCR技术利用了DNA双链复制的原理B.胚胎干细胞具有体积大,细胞核大,核仁小等特点C.卵子的发生是从初情期开始D.基因文库包括基因组文库和部分基因文库,D错误.5.向溶有DNA的2mol/L的NaCl溶液中不断加入蒸馏水,在这个过程中DNA和杂质蛋白质的溶解度变化情况分别是( )(2分)A.减少、减少B.增大、增大C.先减小后增大、增大D.减小、增大6.下列有关PCR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2分)A.变性过程中破坏的是DNA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B.复性过程中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是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完成的C.PCR与细胞内DNA复制相比所需要酶的最适温度较高D.延伸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ATP、四种核糖核苷酸7.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2分)A.改变NaCl溶液的浓度只能使DNA溶解而不能使其析出B.在沸水浴中,DNA遇二苯胺试剂会呈现蓝色C.用电泳法可分离带电性质、分子大小和形状不同的蛋白质D.用透析法可去除蛋白质样品中的小分子物质8.鉴别下列各种物质时,一定需要加热(含水浴加热)的是( )(2分)A.还原性糖B.脂肪C.DNAD.蛋白质9.下列关于凝胶色谱法的原理及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2分)A.是利用凝胶把分子大小不同的物质分离开的一种方法B.在洗脱过程中,大分子不能进入凝胶内部而最先流出,而小分子可以进入凝胶内部流速缓慢,最后流出C.凝胶内部有很多微细的多孔网状结构,其孔隙大小与被分离的物质分子的大小无相应关系D.一般情况下,凝胶对要分离的物质没有吸附作用,因此所有要分离的物质都应该被洗脱出来10.某研究小组取等量相同品种的红枣,在不同温度下用萃取法提取红枣红色素,再用紫外光谱仪测定提取液的吸光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己知吸光度越大,红色素含量越高.下列分析较合理的是()(2分)A.实验的自变量为红枣生长的不同温度B.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红枣中红色素生成的影响C.红色素可能在较高温度下不稳定D.温度越高,提取液中红色素含量越高11.PCR(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的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如图表示合成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分)A.甲过程高温使DNA变性解旋,该过程不需要解旋酶的作用B.丙过程用到的酶在高温下失活,因此在PCR扩增时需要再添加C.如果把模板DNA的两条链用15N标记,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不做标记,循环3次后,在形成的子代DNA中含有15N标记的DNA占25%D.PCR中由碱基错配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12.进行DNA鉴定时常用到PCR技术,而且样本DNA必须被完全酶切,否则将会影响鉴定结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2分)A.切割样本DNA的工具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PCR技术中引物的作用是加快DNA的复制速度C.利用PCR技术扩增样本DNA所用的酶是Taq酶D.鉴定时的DNA探针是用放射性同位素作标记的DNA片段13.下面左图用DNA测序仪测出的某人DNA片段的碱基排列顺序。
人教高中生物选修1 课后限时作业 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课题2 含答案
专题5 课题2(建议用时:30分钟)考点基本目标发展目标1.多聚酶链式反应(PCR) 1,2,3,4 11,12,13,2.PCR的实验设计、结果分析及评价5,6,7,8,9,1014,15[基本目标]1.下列关于PCR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PCR是体外复制DNA的技术B.PCR过程中只需要一个模板DNA、两种引物分子、大量脱氧核苷酸原料C.Taq DNA聚合酶是一种热稳定的DNA聚合酶D.PCR利用的是DNA双链复制原理B[解析]PCR技术是一种在体外迅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PCR过程除需要DNA 分子双链作为模板、两种引物分子、大量脱氧核苷酸原料外,还需要酶等适宜条件;Taq DNA聚合酶是一种耐热的DNA聚合酶;PCR和DNA的体内复制原理相同,都是半保留复制。
2.PCR技术中,引起DNA变性的因素是()A.pH过高B.pH过低C.升高温度D.加入酒精C[解析]PCR中引起DNA变性的因素是升高温度,在80~100 ℃的温度范围内,DNA的双螺旋结构会解体,双链分开。
3.PCR过程与细胞内的DNA复制过程相比,主要有两点不同,它们是()①PCR过程需要的引物是人工合成的单链DNA或RNA②PCR过程不需要DNA聚合酶③PCR过程中DNA的解旋不依靠解旋酶,而是通过对反应温度的控制来实现的④PCR过程中,DNA不需要解旋,直接以双链DNA为模板进行复制A.③④B.①②C.①③D.②④C[解析]PCR过程与细胞内的DNA复制过程相比较,主要有两点不同:①PCR过程需要的引物是人工合成的单链DNA或RNA,长度通常为20~30个核苷酸;②PCR过程中,DNA解旋不依赖解旋酶,而是通过对反应温度的控制来实现的。
4.标准的PCR过程一般分为变性、复性、延伸三大步,这三大步需要的温度可能依次是()A.92 ℃、50 ℃、72 ℃B.72 ℃、50 ℃、92 ℃C.50 ℃、92 ℃、72 ℃D.80 ℃、50 ℃、72 ℃A[解析]当温度上升到90 ℃以上时,双链DNA解聚为单链,称为变性;当温度下降到50 ℃左右时,两种引物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两条单链DNA结合,称为复性;当温度上升到72 ℃左右时,溶液中的四种脱氧核苷酸(A、T、C、G)在Taq 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新的DNA链,称为延伸。
高中学习生物选修1课本答案
专题1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课题成果评价(一)果酒的制作是否成功发酵后取样,通过嗅味和品尝进行初步鉴定。
此外,还可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并用重铬酸钾检验酒精的存在。
如果实验结果不理想,请学生分析失败原因,然后重新制作。
(二)果醋的制作是否成功首先通过观察菌膜的形成、嗅味和品尝进行初步鉴定,再通过检测和比较醋酸发酵前后的pH作进一步的鉴定。
此外,还可以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酵液中是否有醋酸菌,并统计其数量作进一步鉴定。
二、答案和提示〔一〕旁栏思考题你认为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答:应该先冲洗,然后再除去枝梗,以防止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时机。
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提示:需要从发酵制作的过程进行全面的考虑。
例如,榨汁机、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要完全揭开瓶盖等。
制葡萄酒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答: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
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
因此需要将温度控制在其最适温度范围内。
而醋酸菌是嗜温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因此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4.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答:醋酸菌是好氧菌,在将酒精变为醋酸时需要氧的参与,因此要适时向发酵液中充气。
〔二〕资料,发酵装置的设计讨论题请分析此装置中的充气口、排气口和出料口分别有哪些作用。
为什么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结合果酒、果醋的制作原理,你认为应该如何使用这个发酵装置答: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排气口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CO2的;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
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其作用类似巴斯德的鹅颈瓶。
使用该装置制酒时,应该关闭充气口;制醋时,应将充气口连接气泵,输入氧气。
〔三〕练习提示:大规模生产时需要进行更为全面周详的考虑,如原料的来源与选择、菌种的培育与选择、发酵的设备、发酵条件的自动化控制,以及如何严格控制杂菌污染;等等。
2019版生物人教版选修1训练:专题2检测A+Word版含解析
专题2检测(A)(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含C、H、O、N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可以作为()A.异养微生物的氮源、能源B.异养微生物的碳源、能源C.自养微生物的碳源、氮源、能源D.异养微生物的碳源、氮源、能源解析:含C、H、O、N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可给异养微生物提供碳源、氮源、能源。
答案:D2.下列有关培养基配制原则的叙述,错误的是()A.异养微生物的培养基至少要有一种有机物B.任何培养基都必须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及特殊营养物质C.配制培养基时,要注意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和比例D.微生物的生长除受营养因素影响外,还受到pH、氧、渗透压的影响解析:不同微生物的营养需求不同,如自生固氮菌能以空气中的N2为氮源,因此培养自生固氮菌的培养基中不需添加氮源。
答案:B3.高温灭菌的原理是()A.每种微生物生长的最适温度是一定的B.微生物对高温环境不适应C.高温破坏了细胞内蛋白质、核酸的结构,使其丧失活性D.高温降低了环境中氧的浓度解析:相对于动植物来说,微生物的耐高温能力是很强的。
灭菌即杀死各种微生物及其他生命形态(如芽孢),所以要采用更高温度以破坏微生物体内蛋白质、核酸的结构,使其丧失活性。
答案:C4.下列属于菌落特征的是()①菌落的形状②菌落的大小③菌落的多少④菌落的隆起程度⑤菌落的颜色⑥有无荚膜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⑥D.①②③④⑤⑥解析:菌落的特征包括菌落的形状、大小、隆起程度和颜色等方面。
答案:B5.秸秆处理是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关键措施,以下做法没有直接涉及微生物作用的是()A.秸秆还田B.加工为青饲料饲喂牛羊,被其消化利用C.投入沼气池生产沼气D.粉碎后与纤维素酶混合加工作为生产生物能源的原料解析:秸秆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其还田的过程是纤维素分解菌等各种异养微生物将其分解为无机物的过程;牛羊的肠胃中生活着与牛羊共生的微生物,其中某些种类的微生物能将青饲料中的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供牛羊吸收利用;沼气池生产沼气的过程是一些异养厌氧微生物发酵的过程;纤维素酶的合成与分泌是纤维素分解菌的作用,但纤维素酶处理秸秆的过程没有直接涉及纤维素分解菌等微生物的作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一复习试题(主要针对专题一二)
选修一复习试题(一)一、银川一中2011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38.【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每天喝一点,健康多一点”,这是“宁夏红”率先提出的消费理念,将积淀了千百年的枸杞药食文化和中国红文化完美结合起来,更增添了品牌的文化魅力和优势。
下图为“宁夏红”枸杞果酒生产工艺流程简图,据图回答:选料→?→粉碎→灭菌→接种→发酵→?→果酒(1)流程中?处的内容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作果酒时,温度应该控制在________________,果酒酿造过程中如果果汁灭菌不合格,含有醋酸杆菌,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杆菌能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说明理由。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果酒制作离不开酵母菌,与醋酸杆菌相比,酵母菌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枸杞果酒制作过程中,接种完成后要先向发酵罐中通入一段时间的无菌空气,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要提高果酒的产量,发酵过程中关键要控制好哪些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果酒制作是否成功,需发酵后用__________________来鉴定,在________ 条件下,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现_____________色。
二、黑龙江哈六中2011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39.(15分)[生物——选修1 现代生物技术实践]有些微生物能合成纤维素酶,通过对这些微生物的研究和应用,使人们能够利用秸秆等废弃物生产酒精,用纤维素酶处理服装面料等。
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硝酸盐、磷酸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到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
2018-2019学年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全册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全册练习含解析目录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练习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2腐乳的制作练习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练习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知识整合练习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练习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练习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练习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知识整合练习专题3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课题1菊花的组织培养练习专题3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课题2月季的花药培养练习专题3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知识整合练习专题4酶的研究与应用课题1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练习专题4酶的研究与应用课题2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练习专题4酶的研究与应用课题3酵母细胞的固定化练习专题4酶的研究与应用专题知识整合练习专题5DNA和蛋白质技术课题1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练习专题5DNA和蛋白质技术课题2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练习专题5DNA和蛋白质技术课题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练习专题5DNA和蛋白质技术知识整合练习专题6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课题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练习专题6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课题2胡萝卜素的提取练习专题6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知识整合练习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1.严格控制发酵条件是保证发酵正常进行的关键,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得到质量高、产量多的理想产物,通常所指的发酵条件不包括( )A.温度控制B.溶氧控制C.pH控制D.酶的控制解析:通常所指的发酵条件包括温度、pH、溶氧、通气与转速等。
酶是自身调节物质,不属于发酵条件。
答案:D2.下列有关果酒自然发酵流程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A.应将选择好的葡萄进行反复冲洗,防止杂菌污染B.应将选择好的葡萄只冲洗1~2次,防止菌种流失C.应去梗再冲洗,防止冲洗时梗刺破葡萄皮造成污染D.应对榨取的葡萄汁进行灭菌处理,防止杂菌污染解析:在果酒自然发酵中,冲洗这一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除去浮尘,不能冲洗得过于干净,也不能去皮,因为自然发酵的菌种来自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高中生物 专题5 课题1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二选修1生物试题
课题1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题型一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原理1.在混合物中提取DNA分子的基本思路是( )A.根据各种大分子的理化性质的差异B.根据各种大分子的理化性质的共性C.根据各种大分子在细胞内的功能D.根据各种大分子的结构和在细胞内的位置答案 A解析提取生物大分子的基本思路是选用一定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分离具有不同物理或化学性质的生物大分子。
就DNA分子的粗提取而言,就是利用了DNA与RNA、蛋白质和脂质等在物理和化学性质方面的差异进行分离的。
2.下列图示中能正确反映DNA溶解度与NaCl溶液浓度之间关系的是( )答案 C解析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
当NaCl溶液浓度为0.14 mol/L时,DNA的溶解度最低,而高于或低于0.14 mol/L时,随NaCl溶液浓度的增加或降低,DNA的溶解度都逐渐升高。
3.下列有关DNA的特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A.蛋白酶不能水解DNA,这体现了酶的专一性B.大多数DNA不能忍受60~80 ℃的高温C.洗涤剂能够瓦解细胞膜,但对DNA没有影响D.DNA不溶于酒精溶液答案 B解析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但对DNA没有影响,这体现了酶的专一性,A正确;大多数蛋白质不能忍受60~80 ℃的高温,而DNA在80 ℃以上才会变性,B错误;洗涤剂不会影响DNA,但能够瓦解细胞膜,C正确;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则溶于酒精溶液,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将DNA与蛋白质进一步分离,D正确。
4.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呈现( )A.砖红色B.橘黄色C.紫色D.蓝色答案 D解析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呈现蓝色,D正确。
题型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设计5.下列不适宜作为DNA提取的实验材料的是( )A.鸡血细胞B.蛙的红细胞C.人的成熟红细胞D.菜花答案 C解析鸡血细胞、蛙的红细胞、菜花细胞均含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即均含有较多的DNA,因此适宜作为DNA提取的实验材料,A、B、D不符合题意;人的成熟红细胞不含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即不含DNA,因此不适宜作为DNA提取的实验材料,C符合题意。
高中生物选修一 练习汇总
高中生物选修一练习汇总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1.(2009浙江自选,17, 中)下面是有关食醋和泡菜制作的实验。
请回答:(1)食醋可用大米为原料经三步发酵来制作:第一步: 大米经蒸熟、冷却后加入淀粉酶, 将原料中的淀粉分解成①(填中间产物), 然后进一步分解成葡萄糖, 这一过程可用②(填淀粉指示剂)来检测, 因为该试剂遇淀粉呈蓝色, 遇上述中间产物呈红色。
第二步: 用③菌将葡萄糖转化成乙醇, 这一发酵过程中, 玻璃发酵瓶不应完全密闭的主要原因是④。
第三步: 用⑤菌将乙醇转化成乙酸, 这一过程⑥氧气。
(2)泡菜发酵过程中, 会产生多种酸, 其中主要是⑦, 还有少量的亚硝酸。
对亚硝酸盐的定量测定可以用⑧法, 因为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反应产物能与N-1-萘基乙二胺偶联成⑨色化合物。
进行样品测定时, 还要取等量水进行同样的测定, 目的是⑩。
答案:(1) ①糊精②碘液(KI-I2溶液)③酵母④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CO2,使瓶内压力升高而可能引起爆裂⑤醋化醋杆(醋杆)⑥需要消耗(2)⑦乳酸(或有机酸)⑧(光电)比色⑨紫红⑩作为对照解析:(1)大米经蒸熟、冷却后加入淀粉酶(淀粉酶必须冷却后加入, 因为酶在高温时会变性失活), 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 在淀粉酶催化作用下, 分解成糊精(主要含麦芽糖等), 这一过程可用碘液(或KI-I2溶液)来检测。
酵母菌将葡萄糖转化成乙醇的过程中产生CO2, 随反应的进行, 发酵瓶中CO2逐渐增多,瓶内压力升高, 可能引起破裂, 所以不要完全密闭。
醋杆菌是好氧型细菌, 在将乙醇转化成乙酸的过程中消耗氧气。
(2)泡菜发酵过程中离不开乳酸菌, 其产生的酸主要是乳酸, 还有少量的亚硝酸。
亚硝酸盐总量达到0. 3~0. 5 g 时就会引起人中毒, 必须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进行测定, 其测定可用比色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PCR仪实质上是一台自动调控温度的仪器,下列关于它调控不同温度的目的叙述错误的是( )A.95 ℃,使DNA分子变性,解开螺旋B.55 ℃,使DNA分子两条单链与两种引物结合C.72 ℃,使DNA分子开始复制,延伸D.72 ℃,使DNA分子恢复双螺旋结构,恢复活性解析:选D。
PCR利用DNA热变性的原理,当温度上升到90 ℃以上时,双链DNA 解旋为单链,A项正确;当温度下降到50 ℃左右时,两种引物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两条单链DNA结合,恢复活性,B项正确;当温度上升到72 ℃左右时,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新的DNA链,从而实现DNA 延伸,故C正确,D错误。
2.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多选)( )A.DNA聚合酶不能从头开始合成DNA,只能从5′端延伸DNA链B.DNA复制不需要引物C.引物与DNA母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进行结合D.DNA的合成方向总是从子链的3′端向5′端延伸解析:选ABD。
只认为B错误的原因是没有理解DNA复制过程以及DNA聚合酶的作用特点。
DNA聚合酶不能从头开始合成DNA,只能从引物的3′端延伸DNA链。
由于模板链首先复制的是3′端,即复制方向3′→5′,而DNA分子是反向平行的,子链是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DNA聚合酶作用下合成的,其合成方向从子链的5′→3′。
3.PCR过程与细胞内的DNA复制过程相比,主要有两点不同,它们是( )①PCR过程需要的引物是人工合成的单链DNA或RNA②PCR过程不需要DNA聚合酶③PCR过程中DNA的解旋不依靠解旋酶,而是通过对反应温度的控制来实现的④PCR过程中,DNA不需要解旋,直接以双链DNA为模板进行复制A.③④B.①②C.①③D.②④解析:选C。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PCR过程与细胞内的DNA复制过程相比较,主要有两点不同:(1)PCR过程需要的引物是人工合成的单链DNA或RNA,长度通常为20~30个核苷酸。
(2)PCR过程中,DNA解旋不依赖解旋酶,而是通过对反应温度的控制来实现的。
4.DNA的复制需要引物,其主要原因是( )A.可加快DNA的复制速度B.引物可与DNA母链碱基互补配对结合C.引物的5′端有助于DNA聚合酶延伸DNA链D.DNA聚合酶只能从3′端延伸DNA链解析:选D。
引物的作用是结合在模板DNA上提供DNA延伸的起始位点,而DNA 聚合酶的作用是从引物的3′端开始催化DNA链的延伸。
5.PCR利用了DNA的热变性原理,PCR仪实际上也是一种能自动调控温度的仪器。
下列对PCR过程中“温度的控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A.PCR反应需要高温,是为了确保模板是单链B.延伸的温度必须大于复性温度,而小于变性温度C.要用耐高温的DNA聚合酶D.需要耐高温的解旋酶解析:选D。
PCR是体外DNA扩增技术,DNA双链的解开不需要解旋酶,而是靠高温使其变性解体。
复性前,在耐高温的Taq 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新的DNA,因此延伸的温度要大于复性温度但小于变性温度。
6.从第二次循环开始,复制的DNA片段呈__________扩增( )A.直线 B.指数C.对数 D.不变答案:B7.在PCR扩增DNA的实验中,预计一个DNA分子经过30次循环后,应该得到230个DNA分子,但是结果只有约210个DNA分子,那么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多选)( )A.Taq DNA聚合酶的活力不够,或活性受到抑制B.系统设计欠妥C.循环次数不够D.引物不能与亲链结合解析:选ABC。
如果Taq DNA聚合酶活力不够,或活性受到抑制,则导致催化效率降低,得到的产物比预期的少,A项正确。
如果PCR系统设置不妥,达不到预期的结果,则B项正确。
如果循环次数过少,产物的量比预期的少,则C项正确。
如果引物设计不合理,也许不能与模板DNA结合,造成无法进行扩增,而结果得到了210个DNA分子,则D项错误。
8.PCR利用了DNA的哪种特性原理,来控制DNA的解聚与结合( )A.特异性B.稳定性C.热变性 D.多样性答案:C9.(2011年聊城高二检测)在实验室内模拟生物体内的DNA复制,需要哪些条件( )①酶②游离的脱氧核苷酸③ATP ④DNA分子⑤引物⑥tRNA ⑦适宜的温度⑧适宜的酸碱度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⑦C.②③④⑤⑦⑧ D.①②④⑤⑦⑧解析:选D。
在实验室内模拟DNA复制时,需要DNA聚合酶催化合成DNA子链;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合成子链的原料;DNA母链为DNA复制的模板;还需要引物、较高的温度、适宜的酸碱度等。
10.(2011年宿州高二检测)下列操作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PCR反应中使用的微量离心管、枪头、缓冲液以及蒸馏水等在使用前必须进行高压灭菌B.PCR所用的缓冲液和酶应分装成小份,并在-20 ℃储存C.PCR所用的缓冲液和酶从冰箱拿出之后,迅速融化D.在微量离心管中添加反应成分时,每吸取一种试剂后,移液器上的吸液枪头都必须更换解析:选C。
为了防止外源DNA等因素的污染,PCR反应中所用的微量离心管、枪头、缓冲液及蒸馏水等,在使用前要进行高压灭菌;还要将所用的缓冲液和酶分装成小份;并且使用一次性吸液枪头,则A、B、D项都正确。
在使用前,将PCR所需试剂从冰箱内拿出来,放在冰块上缓慢融化,则C项错误。
11.标准的PCR过程一般分为变性、复性、延伸三大步,这三大步需要的温度依次是( )A.92 ℃、50 ℃、72 ℃ B.72 ℃、50 ℃、92 ℃C.50 ℃、92 ℃、72 ℃ D.80 ℃、50 ℃、72 ℃解析:选A。
当温度上升到90 ℃(90~96 ℃)以上时,双链DNA解聚为单链,称之为变性;当温度下降到50 ℃(40~60 ℃)左右时,两种引物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两条单链DNA结合;当温度上升到72 ℃(70~75 ℃)时,溶液中的四种脱氧核苷酸(A、T、C、G)在Taq 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新的DNA链,称为延伸。
12.当引物与DNA母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结合后,DNA聚合酶就能开始延伸DNA 子链,则延伸的方向是( )A.从5′端延伸DNA子链B.DNA的合成方向总是从5′端向3′端延伸C.子链延伸的方向是5′→3′或3′→5′D.DNA的合成方向总是从3′端向5′端延伸解析:选B。
本题考查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的有关知识,同时考查学生对PCR原理的理解。
PCR扩增的过程中子链延伸的方向是由DNA聚合酶决定的,由于DNA聚合酶只能从3′端延伸DNA链,而不能从头开始,因此DNA的合成方向总是从5′端向3′端延伸。
13.如图为DNA变性和复性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向右的过程为加热(80~100 ℃)变性的过程B.向左的过程是DNA双链迅速致冷复性C.变性与在生物体内解旋过程的条件、实质都相同D.图中DNA片段共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4个3′端答案:A14.在PCR的实验操作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微量离心管中添加各种试剂时,只需要一个枪头②离心管的盖子一定要盖严③用手指轻弹离心管壁④离心的目的是使反应液集中在离心管的底部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选C。
在微量离心管中添加反应成分时,每吸取一种试剂后,移液器上的枪头都必须更换,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盖严离心管口的盖子,防止实验中外源DNA污染;用手指轻轻弹击管的侧壁,使反应液混合均匀;离心目的是使反应液集中在离心管的底部,提高反应效果。
15.复性温度是影响PCR特异性的较重要因素。
变性后温度快速冷却至40~60 ℃,可使引物和模板发生结合。
PCR的结果可不考虑原来解旋开的两个DNA 模板链的重新结合,原因不包括( )A.由于模板DNA比引物复杂得多B.引物和模板之间的碰撞结合机会远远高于模板互补链之间的碰撞C.加入引物的量足够多而模板链数量少D.模板链加热解旋已经变性不可能再次结合答案:D16.PCR实验中用到微量离心管、缓冲液和蒸馏水,使用前必须进行的关键步骤是( )A.反复洗涤 B.用酒精擦洗C.高压灭菌 D.在-20 ℃保存解析:选C。
在PCR实验中,为了避免外源DNA等因素的污染,微量离心管、枪头、缓冲液和蒸馏水等在使用前必须进行高压灭菌。
同时也不能忽视其他操作步骤,如缓冲液和酶应该分装成小份,并且在-20 ℃保存。
17.(2011年高考江苏卷节选)请回答基因工程方面的有关问题:(1)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其原理与细胞内DNA复制类似(如下图所示)。
图中引物为单链DNA片段,它是子链合成延伸的基础。
①从理论上推测。
第四轮循环产物中含有引物A的DNA片段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②在第________轮循环产物中开始出现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等长的DNA片段。
(2)设计引物是PCR技术关键步骤之一。
某同学设计的两组引物(只标注了部分碱基序列)都不合理(如下图),请分别说明理由。
①第1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第2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PCR反应体系中含有热稳定DNA聚合酶,下面的表达式不能正确反映DNA聚合酶的功能,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①根据PCR过程特点绘制PCR过程示意图如下,由图可知,以原来的每条母链为模板合成的两个新DNA分子中,只含有引物A或引物B,而以新合成的子链为模板合成新DNA分子时,两种引物都含有,故第四轮循环共产生16个DNA分子,其中含有引物A的分子是15个,占15/16。
②由图示知,第一、二轮循环合成的子链长度均不同,根据半保留复制特点,前两轮循环产生的4个DNA 分子的两条链均不等长,第三轮循环产生的DNA分子存在等长的两条核苷酸链,如下图所示。
(2)引物是单链DNA时才能与DNA结合,而单链DNA的碱基互补配对部分容易形成双链结构而失去其功能。
从图示可以看出,①组引物Ⅰ和引物Ⅱ局部碱基互补配对,易形成双链结构而失效。
②组引物相互间不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但Ⅰ′自身折叠后会出现局部碱基互补配对而失效。
(3)DNA聚合酶的作用是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续结合到双链DNA片段的引物链上,而不能直接将两个脱氧核苷酸连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