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似浅浅却并非浅浅——肖培东课堂教学艺术初探(以《美丽的颜色》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貌似浅浅却并非浅浅——肖培东课堂教学艺术初探(以《美丽的颜色》为例)
曹雪芹
2017年11月26日在青岛市城阳区实验中学听了肖培东老师两节课,第一节是艾芙·居里的《美丽的颜色》,第二节是让·乔诺的《植树的牧羊人》。

两篇文章都是部编新教材增加的新篇目,均是外国翻译作品。

两篇文章不同之处比较显著,比如体裁的不同,前者是传记,后者是小说;再如地位不同,前者是自读篇目,后者是教读篇目;还有位置不同,前者放在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后者放在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将具有如此特征的两篇文章连堂来上,很富有挑战性。

肖培东老师满足了听课老师高涨的期待,从“浅”中读出了“深”意,让听课老师再一次领略了“碧波深处有珍奇”的魅力。

一、“浅”在何处?
1.教具使用简单。

多媒体是一种教具,仅是教学的辅助形式。

这一点在肖老师的课堂上体现得再明显不过了。

两节课,肖老师都是上课前选用承办单位电脑桌面上任一PPT修改制作的课件。

《美丽的颜色》仅有一张幻灯片,上有课题《美丽的颜色》、作者艾芙·居里、执教者肖培东。

《植树的牧羊人》多了两张幻灯片,一张上面加了八个字“默读课文圈点勾画”,一张上面打了原文中的三句话。

肖老师的课件制作向来简单,最多不过三张。

偶有将几句课文的关键句课前敲在课件上,目的也是为了照顾部分对课文不熟悉的听课老师。

更多的时候,就一张幻灯片——课题、作者、执教者——而已。

听肖老师的课,你会想到“语文,是没有用语言文字表达不清楚的!”肖老师的课堂上没有繁多的PPT、没有背景配乐、没有图片点缀,没有与语文无关的其它形式,只是简简单单地带领孩子们游走在文本中,用语文的方式领着孩子们学着语文,却给人赏心悦目的舒适感。

2.文本切入简单。

上《美丽的颜色》时,肖老师是这样切入文本的——
师:请同学们齐读文章的第一段。

生齐读。

师:读下去。

生继续齐读。

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艾芙·居里的《美丽的颜色》。

就这样,读着读着,简单地点明了课题,开始了文本的学习。

上《植树的牧羊人》时,肖老师是这样切入文本的——
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植树的牧羊人》,它是一篇外国作品。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这节课的文本切入更直接,开门见山点课题,自由读课文进入文本的学习。

不绕圈子,不玩花样,是肖老师课堂导入一贯的风格。

开门见山点课题的居多,朗读课文的也居多,带领孩子们自然爽利地进入文本。

3.学法运用简单。

肖老师的课堂上必用的学法就是“朗读”。

上《美丽的颜色》时,肖老师多次引领学生朗读,有齐读,有悟读,有男女分读,有教师参与的分角色朗读。

真是课堂上时时有读书声,处处有读书声。

上《植树的牧羊人》时,朗读声也洋溢在课堂上。

特别是对关键语句的朗读,肖老师处理的可谓精致而细腻。

课堂上有这样一个环节——
师:这样我们就圈出了三个句子……现在哪个同学愿意把这三个句子连起来读一遍?你不举手你来读,你把这三句话连起来读一遍。

生读:1.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的,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2.路过山
下村子的时候,我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 3.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男生读得不太好)
师:你重新把这三句话,认真地读一遍(生再读)
师:还有谁再来读一下。

(指生读,提示学生可以看着ppt读。

)现在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你想对第一个同学的朗读提什么建议?
生:可以再认真地读。

他绊绊磕磕,读得不流利。

师:这位女生你想对他的朗读提什么建议?
生:可以读得顺一点。

师:你们只求读得顺一点?这两个同学的朗读都有一个很
大的问题,你来说。

生:他们俩都没有感情。

师:或者说他们俩的感情都是单一的。

有没有读出三次高原的变化。

(生齐答:没有)同学们高原在变化,朗读的语调
要不要在变化?(要的),好,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第一次读的时候读快还是读慢?
生:读慢。

师:因为非常荒凉,非常失望,是不是?好,第二次我在
这个曾经无比干旱的地方,看到了……(生齐答:溪水)要读出什么来?(生齐答:吃惊)哎,吃惊,惊讶,惊喜,是不是?第三次一切都变了,那是读出什么味道来?(生答不出)激动,震撼,所以高原在变化,朗读的语调肯定在变化,来同学们,所以这篇文章是用对比的手法写出来,我们在读的过程中要体现出对比的样子。

来,你再读第一次。

生: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

师:确实不错,你来读第二次。

生读:我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溪水有点重读)。

师:看到了溪水(给学生范读),你来读第三次。

生读: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

师:这个“都”字读好,“连什么什么不一样”,也要读好,同学们一起来。

生齐读: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

师:我们一起来把这三句话读好,第一次缓慢荒凉,第二次惊喜,第三次震撼,一起看ppt。

生齐读:1.一眼望去,到处都是荒地。

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的,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

2.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

3.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

在这一简短的环节中,肖老师围绕写高原变化的语句一共组织了七次朗读,其中一次是齐读。

“朗读”是所有语文老师课堂上都会运用的方法。

在关键语句的朗读上精心设置,是诸多语文老师备课、甚至上课都会刻意为之的事情。

肖老师也在运用这样的学法。

观肖老师的课堂就会发现,他的课简单极了,就是领着孩子们徜徉在语言文字中,读读、品品、悟悟、说说,他一直在用简单的形式教语文,这也正是他“浅浅地教语文”的理念所在吧。

二、“非浅”的体现
1.品的细致。

肖培东老师说过:“阅读,也就是一种发现,而发现,一定是基于文字语言的品味。

”观肖老师的课,我们会发现,他总会驻足在文本中那些原本我们会忽视的文字上,引导孩子们咀嚼出动人心弦的味道。

肖老师上《美丽的颜色》时,围绕第23段居里夫人的语言,展开了这样的品析——
师:“镭不只有‘美丽的颜色’,它还自动发光!……它们那些略带蓝色荧光的轮廓闪耀着,悬在夜的黑暗中。

”那位夫人又说话了——
生读第23段。

(“看哪……看哪!”)
师指多名学生读。

师:一个同学比一个同学喊得响。

考虑一下,这句话特别有意思,你们为什么想把这句话喊得那么响?
生:因为激动。

师:因为这时候很激动,特别激动。

你恨不得来看哪!最好是感叹号!再来一个看哪!双感叹号!但是我们要注意,文章里面是怎样的标点?
生:省略号。

师:对了,省略后,后一个是感叹号。

考虑一下,为什么居里夫人说的话,和你不一样。

生思考。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读一读全是感叹号。

最好把后一个读成双感叹号。

生齐读——“看哪!看哪!!”。

师:接下来读课文当中“看哪……看哪!”
生声音变轻,语速快。

师:省略号也要读出来。

这段喜悦漫长的时光,你要读出一点停顿感来。

再来一次,这位年轻的妇人低声说道:看哪……看哪!
生朗读。

师:考虑一下,这里居里夫人说话,为什么不全用感叹号?
生:因为一直用感叹号就没有办法体现科学家的严谨。

师:这里不仅仅严谨,喜悦中应该有沉稳、宁静等等。

同学们,如果今天晚上,是你发现了镭,你让大家来,你会怎么选择?(学生笑)你会大声的喊,恨不得青岛市市长,城阳区区长来(大家都来看),媒体记者都来看,烟花礼炮都准备好。

但是这个人类科学史上如此伟大的夜晚,他们两个却过得平静,简单,甚至孤独,朴素。

所以,这个“看哪”,把握不准,你就走不进科学家的内心。

一起来读“看哪……看哪!”
生齐读。

师:这样我们就知道这是怎样的科学家了。

生:这是沉稳,严谨,一丝不苟的科学家。

师:不要老是沿用那这种词语。

我宁可你简单说热爱科学,热爱镭。

再看看,他们享受着自己的孤独,享受这个夜晚的平静与普通。

说明这个科学家怎样?
生:低调。

生:他们内心是恬淡的。

师:恬淡,说得真好。

他们不考虑名利。

宁静、温和、低调、淡泊名利。

这很可能就是,我们读这篇课文我们读不出来的东西。

我们读到了许许多多高大上的词,但是我们能不能从人物对话当中,从居里夫人内心的恬淡中,感受到那种幸福,那份快乐,那种对镭的热爱,对科学的执着,以及属于他们自己的那种宁静的生活。

同学们,描写,让我们更加栩栩如生地感受到他们的光辉形象。

这就是这篇文章写得生动的原因。

再最后读一次。

“有天赋的人可以射中别人无法射中的箭靶,而天才更可以射中一般人看不见的箭靶。

”用这句话形容肖培东老师对文本语言的品析,再恰切不过了。

一处毫不起眼的人物语言描写,肖老师却读得细腻、品得精致,他带领孩子们从语气把握、标点品析、心理揣摩等角度真正走入了居里夫人的内心世界,探究出了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可贵品质。

浮光掠影地在文本中行走,是我们品析文章时的恶习。

反观肖培东老师的课堂,我们应羞愧于自己的粗糙。

2.问的巧妙。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由惊奇和问题开始。

”肖培东老师在问题的设计上,往往于自然中显奇崛,善于针对文本的特质巧妙地发问,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盘活整个课堂。

肖老师上《美丽的颜色》时,抛出的第一个问题是——
读了这篇文章后,猜猜肖老师会问什么问题?
想想自读课文的特点,这一问是多么精妙。

这一问尊重了学生的阅读体验,从学生所能想到的问题入手。

一问抛出,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上《植树的牧羊人》时,肖老师抛出的第一个问题是——这篇文章的学法是什么?
学生齐读“预习提示二”后,肖老师明确:“我们这节课的学习方法是默读课文,注意做出圈点勾画。

”并投影出示【默读课文圈点勾画】。

讲读课文注重方法的传授,以便学生在自读时能举一反三。

肖老师就是从阅读方法入手,引导学生开始了《植树的牧羊人》的学习。

课堂推进的整个过程,肖老师也一直注重“默读课文圈点勾画”学法的指导。

这两节课,起始问题问法不一,缘于文章的性质有异。

一篇是自读课文,一篇是讲读课文;前者尊重学生个体的阅读感悟,后者注重阅读方法的点拨指导。

可是两个问题的抛出,却
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同样扼住了文本的要害,溅开了学生思维的浪花。

3.层次感强。

肖培东老师的课亦如他的人,洒脱自如。

听肖老师的课,总有闲庭信步登台阶的感觉。

上《美丽的颜色》时,肖老师是通过以下主问题推进文本解读的——
读了这篇文章后,猜猜肖老师会问什么问题?
(学生所提的两个很有价值的问题是:居里夫人是一个怎样的人?美丽的颜色指什么颜色?)
这是一篇什么文体的文章?
读传记要读出它的什么?
这篇文章一定有你读不出来的东西,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想想“美丽的颜色”是怎样把故事和思想联系到一起的。

同时请你划出带有“美丽的颜色”这五个字的的句子。

这篇文章除了描写写得非常细腻以外,还有没有在写法上很特别的地方?
读书要有好的品质,这节课你发现自己读文章有哪些不足?
这六个问题首尾照应,逐层递进,带领学生将居里夫人的品质品析到位了,将传记文学的特点梳理清晰了。

上《植树的牧羊人》时,肖老师提出了以下问题——
这篇文章的学法是什么?
文章写作者和牧羊人几次见面?
请同学们默读“我”与牧羊人最后一次见面的语段,做好圈点勾画。

请同学们跳读第一次、第二次与老人见面的语段,从这四个方面(行文思路、老人特征、荒原变化及评价老人)圈点勾画。

奇迹的背后应该归功于牧羊人哪种精神品质或性格特征?请你从文本中找到依据,这个依据最好不是结论性依据,而是描写性语句。

那你知不知道这篇文章本身也是一个奇迹?(师介绍背景)
虚构的这个故事为什么会如此真实?除了生动细腻的描写,除了老人的精神品质感动我们以外,你觉得还得归功于什么样的写法?
这七个问题中,有一个总领问,就是“这篇文章的学法是什么?”这一问题贯彻课堂始终,成为课堂有序推进的线索,无论解决之后的哪一个问题,学法的点拨始终伴随期间。

还有一个过渡问,就是“那你知不知道这篇文章本身也是一个奇
迹?”肖老师借这个问题介绍了文章是为杂志征稿而写的小说,目的是引出最后一问对文章写法的探究。

观肖老师的课堂提问,可谓排列缜密,设计精巧。

肖老师曾说:“主问题,主在何处,问于何时,题含何点,这些预设的时候要想个明白,想个周全,想到别人无法企及。

”观肖老师的课,真的体会到:他针对不同文本设计的有梯度的问题,是别人“无法企及”的。

三、启发
综观肖培东老师的课堂,最深的体会就是——不在形式上玩花样,只在文字上细推敲。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性质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
程。

”“语言文字”是语文课程的“关键要素”,肖老师总是驻足于语言这个关键要素,带领孩子们紧贴着文字进入文本。

肖老师有极强的教材解读功力。

他说:“经典的作品,每个字都是会说话的。

”每一篇文章,他都能读到我们所没有读到的,读出我们所没有读懂的,小到一个标点,大到一个语段。

我想,这种语言的天赋来源于日积月累的阅读与写作,来源于厚积薄发的体验与感悟,更来源于坚持不懈的实践与探索。

肖老师还有超强的文本处理功力。

他说:“浅浅地教语文,教字,教词,教句,教篇章,教我们能感受到的也应该要感受的思想。

”每一堂课,他都在领着孩子们朗读,引导孩子们品析,这些我们都在用的方法,却被他用得如春风化雨般,细腻而自然。

我想,这种独特的文本处理能力,得益于文本解读的多角度与深层次,得益于问题设计的精巧准与梯度感,得益于课堂气质的洒脱度与自信力。

肖老师的课貌似“浅浅”,其实“浅”的是技巧,“非浅”的是内涵啊!
教学案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