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育人导师突破德育瓶颈——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玫瑰学校的实践与探索

合集下载

注重德育,让班级管理更具深度

注重德育,让班级管理更具深度

注重德育,让班级管理更具深度作者:曲日杰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1年第25期摘要: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是完善学校管理的“第一步”,没有一个具有凝聚力的班集体,一切关于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方法的落实也就无从谈起。

在“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背景下,如何将德育渗透于班级管理的每一处,让班级管理更具深度和广度,已然成为每个班主任面临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德育班级管理问题和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5.059一、德育与班级管理的关系德是育人之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解决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而德育要解决的恰恰是人“如何发展,怎样发展以及发展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在育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下,德育的优先性大于一切。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虽改变不了人生的结局,但可以寻求过程的改变,人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就是不断追寻意义的过程,至于追寻何种意义,恰恰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格和道德品质。

从这个角度来看,德育要回答的便是“你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而班级管理同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可以看作为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小型社会”,在这个“小型社会”中的人主要是教师和学生,作为平等的个体存在,处理好这对关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所在。

以小见大,德育作为一切教育活动的核心,“德”字便是处理关系之法。

因此,让德育渗透到班级管理中,德育在前,管理在后,对增强师生关系、实现育人目标具有深远意义。

二、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独以道德为友,故能延期不朽”,竹林名士嵇康之言,点醒现实中的“梦中人”。

这句诗的含义是让人把道德当成自己的朋友,方能使自身的精神永远不朽。

在后人看来,以平凡的君子之心处之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原则。

就目前班级管理的现状来看,平凡之心难有之,师生关系难处之。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管理理念的问题,“不敢开时代之先河,难起古今未有之气魄”,指的是部分班主任管理步子迈得太小,再加上自身思想道德境界和教学素养跟不上新的教学理念,在落实过程中不敢干,使班级管理难以呈现出新的面貌。

探索开展学生社团活动与开发校本课程的联系

探索开展学生社团活动与开发校本课程的联系

探索开展学生社团活动与开发校本课程的联系一、开展学生社团活动与开发校本课程的理论思考(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课程问题永远是学校的核心问题。

一所学校如果没有切合实际、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就缺少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开发校本课程,目标不是编写大量的校本教材,而是完善学校课程体系,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校本课程开发,简单地说,就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的课程的规划、编制、实施和评价的一整套活动。

它意味着对“课程”进行某种程度的系统安排和规划。

校本课程开发具有三个核心思想:(1)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即“课程是学习者的需要和个性特征发展而来的经验组成的”,“如果要使学生获得有意义的教育经验,课程的多样化是根本”;(2)要给教师和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这种自由是个性化教育的必要条件;(3)学校是由人构成的社会机构,必须与学校自身的环境相适应。

(二)学生社团活动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突破口学生社团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要求,以共同的理想、积极的兴趣为动机,为了实现自身的需要或目的而自由结合的青少年群众性团体。

社团活动课是在学校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下,由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内容发展而成的。

社团活动课与校本课程开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成立的学生社团,如果按“课程”来设计,系统地、规范地考虑其目标、内容、组织实施以及评价等要素,这样的“社团活动”的设计就是“校本课程开发”。

加强社团活动课的建设成为充分展示学校特色、打破课程发展瓶颈的重要手段。

众所周知,不同风格特色的学校,有其不同的校园文化,也有其不同的学生社团活动,这些社团活动源于校园、来源于学生。

它符合学生发展的差异要求,尊重学生的差异发展,能为每个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创造相对宽松而有效益的空间,它更重视学生发展的需要,不仅有效地弥补了中国传统课程无学校特色设置的不足,而且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构建学生社团活动课的校本课程模式,让每一位学生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内容、有评价地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组织社团、选择参加社团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

种花须知百花异 育人要解众人心——浅谈班主任班级工作管理中的德育教育

种花须知百花异 育人要解众人心——浅谈班主任班级工作管理中的德育教育

种花须知百花异育人要解众人心——浅谈班主任班级工作管理中的德育教育种花须知百花异育人要解众人心——浅谈班主任班级工作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安溪县蓬莱中心小学陈雅玲老师热爱学生是种子,学生尊敬老师是花朵,学生健康成长是果实。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寄予希望,学生在心理上就会得到满足,从而乐于接受班主任的教育。

班主任只有时时充满人情味,才能培育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有了“人情味”这张“通行证”,班主任就会走进学生的心灵且畅通无阻。

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以富有情感和感染性、鼓励性的语言、行动去激发、感化学生。

一、讲究语言,潜移默化语言表达的方式是十分重要的,同样一件事,是关心询问,还是训斥指责,其效果迥然不同。

班主任在指出学生缺点和不足时,要少做“裁判”,多当“参谋”;要鼓励学生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能够改正错误,获取成功。

一日大扫除,学生打扫完毕,我在检查卫生时,发现又有几块玻璃被擦成了大花脸。

我没有像往常那样沉下脸来“谆谆教导”,而是盯着那几块玻璃看了一会儿,说:“我发现我们班同学们的美术课程学得真好啊!不但学得好而且用得好。

大家看,这几幅画画得真漂亮啊!”此言一出,学生们都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叽叽喳喳,议论纷纷。

这时,晓光同学走到我的面前低声说:“对不起,老师,这是我擦的玻璃,我只带了一块布来,结果擦成了这样子……”看着他一脸的愧疚,我没有训斥,而是和声说:“这次忘记了不要紧,下次想着就行了。

忘记带两块布,可以向同学们借一借啊!”说完,我又大声面向全班同学问道:“我们班谁是爱帮助人的同学?谁愿意借一块干布给晓光同学用?”学生们纷纷举手,有几个学生还把干布送到了晓光同学的手中,更有几名学生擦起了玻璃。

自那次至今,我们班教室的玻璃上再没有出现过“漂亮的画”。

学生做了错事,多数情况下是忘记、疏忽或者无意造成的。

老师察觉时,学生尽管忐忑不安,却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等待老师的批评,教师越是声色俱厉,越是收效甚微。

三全育人积极德育故事

三全育人积极德育故事

三全育人积极德育故事作为三全育人的一部分,积极的德育故事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是一份关于三全育人积极德育故事的2000字的中文稿件:标题:成长的足迹——三全育人的积极德育故事第一部分:种下爱的种子在一个美丽的春天,小学校园里的花草悄悄悄的长高了。

学校里的每一个孩子也都慢慢长大了一些,他们的笑容变得更加灿烂,眼神变得更加清澈。

这些都离不开老师们用心的悉心呵护。

三全育人的理念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老师们不仅仅是教书育人,更是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在温暖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在这个故事里,有着一位特别的老师,她用爱心和耐心播撒着每一个孩子心中的爱的种子。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叫做张老师的女老师,她是这个学校的语文老师。

张老师特别喜欢和孩子们聊天,她不仅仅是教书育人,更是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孩子,她会和他们一起讨论生活中的琐事,也会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看到他们的优点和闪光点。

在张老师的课堂上,每一个孩子都会感到被尊重和被关爱,他们的心里都种下了爱的种子,也学会了用心去呵护这份爱。

第二部分:成长的路上爱的种子在这所学校里不断生长,孩子们在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他们也在学校里体验到了自己的成长过程。

在这个故事里,有一个叫小明的学生,他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孩子,在学校里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障碍。

但是在张老师的课堂里,小明总是感到温暖和舒适,他可以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张老师也总是耐心地倾听和引导他,让他慢慢地变得坚强和自信。

小明的成长离不开张老师的关爱和支持。

在学校里,不仅仅是张老师,每一个老师都会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在成长的路上感受到爱和温暖。

在三全育人的理念下,学校为每一个孩子提供了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他们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教育和呵护,也在这里度过了他们最美好的时光。

第三部分:展翅高飞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学毕业季渐渐临近。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学校为每一个毕业生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那就是一颗爱心的种子。

德育与班级管理王桂艳笔记

德育与班级管理王桂艳笔记

德育与班级管理王桂艳笔记摘要:一、德育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1.德育的定义和作用2.德育与班级管理的关系二、班级管理中德育的具体实践1.制定明确的班级规章制度2.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3.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4.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和文化三、提高班级德育效果的方法1.强化班主任的引领作用2.加强家校合作,共同推进德育工作3.创新德育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度4.注重德育评价,及时反馈学生表现四、德育与班级管理案例分析1.案例背景及问题概述2.针对问题采取的德育措施3.措施实施后的效果及反思正文:德育与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关乎学生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班级管理则涉及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交往等方面。

二者相辅相成,德育为班级管理提供了价值引导和精神动力,班级管理则为德育提供了实践平台和载体。

德育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首先,德育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才。

其次,德育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使学生在和谐、有序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

最后,德育有助于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班级整体的战斗力。

在班级管理中,德育的具体实践包括制定明确的班级规章制度,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以及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和文化。

这些实践既体现了德育的要求,也为实现班级管理目标提供了保障。

提高班级德育效果的方法包括强化班主任的引领作用,加强家校合作,共同推进德育工作,创新德育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度,以及注重德育评价,及时反馈学生表现。

这些方法旨在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优势,形成德育与班级管理的合力,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以德育与班级管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育实践,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德育与班级管理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针对具体问题采取有效的德育措施,可以切实改善班级管理状况,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素养。

品德学科教研中的难点及解决方案

品德学科教研中的难点及解决方案

品德学科教研中的难点及解决方案在2023年的今天,道德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校除了要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外,还要注重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塑造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面对未来的挑战。

然而,在品德学科教研中,仍存在一些难点,下面将分析这些难点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内容难点1.标准不一在品德教育中,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标准和价值观,“道德是人民群众对于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如何统一各个学校的标准,为学生提供一致的道德教育,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解决方案:国家对品德教育课程的标准进行统一规范,为各地教育局提供统一的标准,各个学校依照国家规范制定本地化的品德教育计划。

2.目标不清品德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目标不清会让教育失去方向。

解决方案:品德教育目标的设置应当具有特别的实际意义,通过培养健康的人格和优良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在未来的社会遇到问题时能够出现积极的行为结果和健全的道德规范。

3.教材不全面教材内容的不全面,是品德教育中常见问题之一。

解决方案:各学校应注重教材的审定工作,并与当地的品德教育资源紧密结合,培养品德化学严谨的教育者,以全面和有针对性的方法,达到最理想的品德教育效果。

二、方法难点1.讲道理的效果不佳讲道理在品德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但仅仅是讲道理,很难实现品德教育的目的。

解决方案:品德教育应该采取多种形式,中小学校要设置品德综合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人格,同时课外活动也可以成为品德教育的有效手段。

2.难以调动学生内在主动性品德教育需要调动学生内在主动性,但学生的心态和性格差异非常大,调动学生内在主动性成为一项技术难题。

解决方案:品德教育者需要了解掌握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差异化的品德教育方案,同时通过举办品德培训让学生掌握维护道德的正确方法。

三、实施难点1.教师素质不高品德教育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和付出,然而,许多学校的品德教育实施遇到了教师素质不高的困扰。

(完整)德育导师案例

(完整)德育导师案例

德育导师案例用爱去点燃学生的心灵导师韩高海一、个案基本情况张小龙,男,143班学生,学习接受能力慢,自我管理能力差。

经常“遗忘”作业,即使做,也是动作慢,效率低.成绩差,性格内向,不爱同学交往,二、原因分析1、家庭原因:父母在上海打工四五年,从没回家看望过他.他住在姑姑家,姑姑和姑爹都是农民,也没多少文化,能照顾他的生活起居,但没有时间和能力辅导他的学习。

情感上缺乏父母的关爱。

2.学校原因:因为性格比较内向,学习成绩差,上课常睡觉或走神,作业又不好好完成,常被老师批评,所以渐渐的,同学都看不起他。

使他对自己也失去了信心,产生了厌学的情绪。

三、指导对策1、用爱和真诚去唤醒。

接近他,主动找他说话,告诉他,在老师的心里,每一位学生都是自己的孩子,而他是老师最牵挂最担心的那个孩子,正在为他的学习着急和担心,期待他一点一滴的进步。

站在他的处境和角度,用爱去唤醒,用心灵的真诚去打动一颗孤独的心,刚开始那胆怯的眼神才慢慢少去了戒备,开始会与我交谈,并说出心中的苦恼。

2、走进孩子的家庭家庭是孩子另一个重要的生活环境。

虽然在这个家里,他是特殊的一员。

但是善良的姑妈还是向我说了许多他的事和在家里的表现。

并满口答应会更加关心他,督促他及时完成作业。

3、正面引导确定目标由于平时就养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不是说改就能改的,为了打消他的畏难情绪,我们共同商量,制定以一星期为周期的目标,降低学习的起点和要求,使制定的这个目标是他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完成的,使他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

并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经常性的给予指导和帮助。

4、激励评价,捕捉闪光点赏识和激励是一种最好的教育方式。

肯定他的努力和点滴的进步,使得他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被人赏识的自信,逐渐觉得自己也有自己的优点。

与他的接近和鼓励,也使得他开朗了许多,会和同学主动交谈,会为自己做对了一道题而欢呼雀跃.上课认真了,作业及时了,书写也端正了.四、教育效果张正龙,他开始融入班集体,和同学开心地交谈,快乐地学习。

浅谈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展开全文浅谈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安徽省阜阳市北城小学任玉翠内容摘要: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智育、体育、美育等一起担负着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使命,是“诸育”之首。

尽管国家、社会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广大教育工作者为此也倾注了大量心血,但反映在实践中却收效甚微。

德育实效性不强的症结何在?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应对这些问题的对策是什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作具体阐述。

总之,我们只有合理地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因素,才能充分发挥学校德育教育的作用。

关键词:德育;实效性;问题;对策道德具有唤醒人的良知,协调人际关系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功能。

大多数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形成社会风气。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智育、体育、美育等一起担负着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使命,是“诸育”之首。

曾记得台湾一位德高望众的教育家高震东说过:“智育没有德育为基础,是犯罪的帮凶;体育没有德育为基础,是暴力的前卫;美育没有德育为基础,是腐化的催化剂。

”说起德育,没有一个国家像我们这样发了那么多专门文件,也没有一个国家像我们这样三令五申强调德育的重要地位,可是德育的实效性却令人不敢乐观。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许多教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做了许多工作,学生对一些“守则”和“标准”也耳熟能详,但反映在实践中却收效甚微。

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困惑和思考:德育实效性不强的症结何在?一、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一)学校还没有形成教师全员参与的德育氛围很多教师认为学生德育工作是班主任和品德教师的事情,自己把任教的学科教好就行了。

殊不知只有全体教师拧成一股绳,团结协作,共同对孩子实施教育,才能产生教育效果。

(二)班主任对德育工作缺乏韧性很多班主任在对孩子教育的初期充满信心和耐心,可一段时间看不到明显效果后,变得没有耐心了,有的教育方法变得简单、粗暴,有的甚至于放弃。

这些教育方式终会使对孩子的教育效果为0,甚至产生负面影响。

科研课题实施方案(共7篇)

科研课题实施方案(共7篇)

篇一:科研课题实施方案《农村小学德育实效性的探索与实践研究》科研课题研究方案活龙坪乡中心小学课题组一、课题的界定1.德育教育,是一种价值观和基本素质的教育,同时也是一种行为习惯和社会生存技能。

3.校本课程开发不仅仅指开发出的具体的课程教材,更重要的是开发的整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得以发展,教师得以提高,学生的学习需求得以满足。

即使就课程开发的具体产品之一——校本课程教材而言,也与国家课程开发过程中编制的教材不同。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小学德育纲要》中指出:学校实施德育必须充分发挥校内、校外各个教育途径的作用,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共同完成德育任务。

社会文明的重要基础在于人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因此,我们必须继续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把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开拓进取,自强自立的精神,尊重别人,乐于奉献,善于合作的良好人格品质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内容。

随着独身子女的日益普遍和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学生普遍存在着娇气,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独立能力差,行为偏于情绪化,意志薄弱等等不良品质,长期以来,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对于一代少年儿童的成长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也存在着某些严重问题。

如:脱离实际、说教过多、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分离等。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生活教育的相关理论。

2、现代德育价值观。

3、主体教育思想。

道德是关注着人的主体精神的自由自觉活动。

道德作用的发挥及其存在无不以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和人的自由自觉为前提。

道德行为的本质是主体性的。

儿童从一开始就是道德生活的主体,而不是道德容器。

4、现代德育实践观。

道德的本质在于实践。

首先从德育目标看,既包括对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培养,也有对学生道德心理、道德行为的锻炼,而归根到底是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统一,所以德育目标本质上是实践的。

其次,学生的道德是在活动和在交往中形成的,活动和交往的本质是实践的,所以德育过程本身应该是一种实践活动。

让学生们都动起来

让学生们都动起来

图1学生制作的雕版 让学生们都“动”起来深圳市松泉中学 李莉教师职业是一项非常特殊的职业,选择这项职业,意味着教师的从多放弃和倾其精力的奉献。

而当中所收获的成就感也是其他任何职业无法达到的。

听了魏书生老师的课,我再一次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让学生在学科中渗透德育教学法。

我是一名历史教师,新的课程改革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改变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脚、动脑,勇于探索历史内涵,发展历史思维,是学习历史的一个好模式。

正如《历史课程标准》中所说:“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过程。

”只要让学生们都动起来,才能获得历史知识,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一、让学生的“嘴巴”动起来学完“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之后,为了加深对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争霸史实的了解,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我组织了一次活动课,让学生动手查找一些这一时期的成语故事有多少?然后让学生分组演绎一个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小故事。

现在我坚持所教班级让孩子自己讲故事。

通过身临其境演绎当时的故事,不仅让学生们的“嘴巴”动起来,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

让他们尽情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老师对他们观点加以肯定或补充,使学生增加自信心。

二、让学生的“双手”动起来学生“会说不会做”也不行,还得动手做。

新教材最大的特色在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活动。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印刷术的发展过程,我设计一节活动课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到网上、图书馆查找有关印刷术的资料和制作方法。

·组织学生看有关印刷术的录像。

通过查资料、观察,可以具体形象地感知历史,获得历史的真实感,让学生用最传统、最基本的眼看、耳听、手记的方法,去观察印刷术的发展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对祖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自豪感。

·让每组学生亲手做一个雕版和用自己组员的名字做一些活字来试试印刷。

探究“乐美5+n”德育课程 助力五育并举走深走实

探究“乐美5+n”德育课程 助力五育并举走深走实

探究“乐美5+n”德育课程助力五育并举走深走实作者:张晶来源:《山东青年报·教育周刊教师版》2024年第06期为了充分发挥国家教育为引领、家庭教育为基础、学校教育为核心、自我教育为主、社会教育为辅的育人合力,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作为提升学校德育水平的主要抓手,山东博兴乐安实验学校秉承“乐于行、安于心、成于德”的核心理念,全力推进“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积极营造良好的立德树人氛围,全力实践全环境立德树人新格局,努力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自2024年起,学校积极构建“乐美”德育课程体系,学校以养习教育为主线,以“班主任+辅导员”德育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实践活动为抓手,以校家社共育为重要途径,力求培养“仁孝质朴、阳光大气的乐安学子”。

“乐美德育”课程即“乐美5+n”,其中“5”指乐行课程(育德活动)、乐礼课程(红领巾德育常规)、乐心课程(心理健康)、乐群课程(班主任成长)、乐慧家长课程(家校共育),“n”指除德育五项常规课程外的传统文化教育、“三礼”教育、乐美美育教育等,通过德育一体化课程的开设和推进,确保把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落实到学校德育教育的角角落落。

一、乐行课程,育德育人乐行课程作为“乐美”课程的内容之一,其主旨在于“行”,即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对学生进行行动引导、团队开展行而有效的实践活动等,让学生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乐行活动,从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学校推行“班主任+辅导员”建设,班主任主抓乐行课程中的班级管理工作,中队辅导员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和分担一部分中队工作,双向奔赴,促进德育工作责任的落实。

乐行育德通过利用团队活动的形式开展红色教育,即党建带团建、队建,如开展“我在国旗下成长”主题升旗活动、“主题教育见行动”班级风采展等培养红领巾爱国初心。

主题活动即根据不同月份的特点确定主题月,并根据主题月的内容开展主题活动。

“玫瑰教育,芳香之旅”

“玫瑰教育,芳香之旅”

“玫瑰教育,芳香之旅”摘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把传道授业解惑当做玫瑰送给学生,那么教育过程就会充满芳香。

关键词:玫瑰教育芳香之旅情感交流生气艺术表扬策略感恩情结自从当了教师,就免不了与学生打交道。

教师的工作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所有成功的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与学生关系良好,相互信任。

一个不能处理好师生关系的教师,其工作必然是失败的。

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师生关系,的确是越来越难处理了。

其实师生交往是一门艺术,对于每位教师而言,掌握师生交际的准则和艺术,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对于实现教育目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都有重要的意义。

建立和不断完善新型的师生关系,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

那么,怎样才能处理好师生关系,进行正常的师生交往呢?我确信的一点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若各位教师把自己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当做送玫瑰花给学生一样,那送者与受者岂不是都可以沉浸在玫瑰的芳香之中了吗?在从教的二十多年中,我渐渐学会了如何把握火候,如何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推行“玫瑰教育”的交往原则。

我认为整个的教育管理过程就像一次美好的旅行,充满了温馨和芳香。

下面的几点体会与大家共享。

一、“玫瑰教育”的情感交流原则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与热爱,学生对教师的敬佩与爱戴,是产生师生情感的源泉,也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常听有个别教师抱怨道:现在的学生太难教育了,尤其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可以说是刀枪不入,油盐不进。

他们的责怨有时我也感同身受。

但是,教师应该有一颗热爱、理解学生的心。

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圣的爱,因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

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是自己的儿女,倾注全部的心血,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还要在合适的时间,在合理的场合下,及时给孩子们指点方向,教授做人的道理。

所以教师的爱是开导孩子们心智的爱,教师的爱就是用自己的汗水辛勤耕耘,不断浇开一朵朵美丽的心灵之花的崇高的爱。

因此教师的爱就是玫瑰。

认知性道德模式在学生德育中的实践

认知性道德模式在学生德育中的实践
的认知平衡 中不断提高道德判断水平 , 目的在于促进 J 的生理 冲动 , 萌发性意识 , 性 并 这时候他们渴望 了解 学 生道德判断力 的发展及其与行为的一致性 。 文基 l 本 有关性的知识 。但是受传统思想观念 的影响 , 教师 在
于我国学校德育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试图 运用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 的原理探 寻德育教育模式 的最佳路径 。 学生德育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当带有国家意识形态色彩的德育内容存在于学 校教育中时, 学校道德教育就不再只体现为学校德育
尬 l 师素质难 以适应教学改革要求 , 这对 于提高德育教师 据北大精神卫生研究所提供的数据 ,我 国 l 7岁 : 素质极为不利。
以下的未成年人大约有 3 4 亿 千万 , 中有各类学 J 其 习、 情绪、 行为障碍者 30 万人 , 00 未成年人行为有心 l
二、 认知性道德模式在 学生德育 中的实践 认知性道德模式假定人的道德判断力是按照一
3 . 效仿与 实践 : 成年人的示范和孩子 的无知
目标和课程体 系等法定知识的 内容 ,而是 与具体的
人、 时间和空间发生了关联, 并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l 书本、 、 影视 网络游戏里充斥着暴力, 弘扬暴力美 我国在道德教育中由于传统观念等方面的影响, 主要 I 学的场景比比皆是。把暴力变成形式, 变成获取成功
存在以下 问题 。 l 或者报仇雪恨的工具 , 成为许多人宣泄不满或解决问 1 颇与不足 : . 偏 传统德育模 式偏 重灌输观 念和方 l 的途径 。 题 而成 年人经常用这样的行为来影响未成年
法不足 1 , 人 让他们错误地认为这样做是对 的。 因此 , 成年人的 我 国学校传 统的德育模式更加 注重 系统地传授 l 无意行为可能就会影响孩子们的心理认知 。

论文。周富长

论文。周富长

深入灵魂抓教育,共享人生齐出彩——谈新时代政治教师的育人功能平阴一中政治组周富长一、学生思想道德状况令人忧(1)受社会多元文化影响,价值观趋于多元化。

一方面,他们求知欲强,有较强的集体观念。

为了本班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同学们绝大多数会提前到校训练。

另一方面,部分中学生受课业压力和社会上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也表现出社会责任感差、集体观念淡薄,注重追求个性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年级越高,这种思想倾向性越明显。

(2)道德伦理观念较稳定,能运用道德准则对事物进行正确的评价,但是行为具有不稳定性,自我控制能力差。

一方面,从调查中我们看到学校对学生的道德认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且在自己实际生活中奉行,其中学校领导、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影响最大。

现在的中学生攀比的心理很普遍,尤其在业余生活方面表现更为明显。

(3)注重人际交往并,希望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同学关系,但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首先两代人之间呈现出相互理解,有良好沟通的局面。

如当问到在与父母意见不一致时你一般怎样做时,学生选择父母意见正确就按父母意见去做;自己的意见正确就应向父母解释,取得父母理解。

但也可以看出子女对父母精神和心理上的依赖感较强。

其次同龄人间交往比较突出,对中学生道德品格的形成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最后在看待同学谈恋爱问题上,高中生相对理解和宽容,认为这是他们的自由,别人无权干涉的、认为不影响学习的话,可以谈的占多半。

(4)有正义感,有一定的法制观念。

但由于知识和年龄的限制,他们的法制观念往往停留在较浅的层次上,自控能力弱。

一方面在学生都认识到要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严格要求自己。

对一些中学生违法犯罪行为持明确的否定态度,表现出正确的是非观念。

另一方面,遵纪守法的自控能力弱,法制观念亟待加强。

学生经常有自习课说话、逗着玩、课间有吸烟、节假日有上网等违纪行为。

对老师的批评,一般是表面上能接受,但起不到实质性作用。

少数学生只有在学校和家长的共同紧密盯防之下反复违纪的行为才会得到遏制。

平阴一中在“创新我行”实践中实现新发展

平阴一中在“创新我行”实践中实现新发展

平阴一中在‚创新我行‛实践中实现新发展平阴县第一中学创办于1954年,地处济南市近郊的‚中国玫瑰之乡,圣药阿胶之乡‛,是山东省规范化学校、济南市重点中学。

现有东、西两个校区,128个教学班,在校生8000多人。

在编在岗教职工638人,专任教师477人。

平阴一中以‚决不放弃,创新我行‛精神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彰显魅力;‚惜时进取,自强不息,勇争第一,决不放弃,创新我行‛已铭刻在学生内心深处,内化为学习、生活的自觉行动,教职工内心充盈着工作的丰实与创新的快乐,全校上下形成了热爱学校、乐于奉献的团队作风,打拼出学校发展新天地。

一、健全的机制推动科技创新教育可持续发展平阴一中以质量立校,以发展为重,从2003年开始尝试科技教育,现在已成为全国创新教育实验基地、全国青少年创新教育实验学校、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科研单位、济南市科普示范学校、济南市青少年知识产权教育实践基地、济南市知识产权协会团体理事会员,连续三届参加全国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2008年12月取得第六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1金2银1铜的全省最好成绩。

2008年平阴一中投资24万建立了高档次、高品位、高标准、综合化、特色化的科教基地——双普教育实验室和小虎工作室,配备壁挂式科技馆、科学探究资源包、多媒体音像教学、实践操作台、成果展览区、专利展示区、特色教育展示区、发明书籍阅览区、网络学习探究区、休闲交流区。

全新的创新教育环境,学生科技教育的游乐园。

在刘小虎主任的带领下,平阴一中由点到面把发明创造教育大众化、趣味化、普及化,真正让学生受益。

平阴一中把发明创造与知识产权教育当成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并且力争打造1+1发明创新教育品牌,让其所有的学生都学会发明创造,2010年6月,投资80万元的科技活动中心已经投入使用。

2011年9月,学校为加大科普教育力度,专门成立了科技创新教育中心。

这在我国普通中小学教育教育史上实属一大创举,开全国中小学创新教育发展之先河,我校成为全国首个拥有科技创新教育独立机构的普通农村高级中学。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必看知识点最新版(二)_112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必看知识点最新版(二)_112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必看知识点最新版(二)1、简答题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参考答案:参考解析: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五个基本规律:(1) 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2) 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3) 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4) 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

(5) 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2、简答题六艺参考答案:【答案】六艺:中国古代的主要教育教学内容,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3、简答题联系实际,谈谈目前我国课程改革的特点。

参考答案:在课程结构方面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课程。

①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分科与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②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包括四个领域: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③农村中学课程强调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

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情况下,农村中学可根据农业发展的情况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

④在课程标准方面,也提出一些适应我国当前国情的新要求。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课程与评价课程的基础。

它要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

但由于我国当前发展还不均衡,各地区存在较大的文化、地域与发展差异,所以在课程标准方面还要考虑这种差异,允许开设地方课程。

普通高中课程还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程,以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与发展机会,为学生的发展创设更多的平台。

4、判断题新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区别主要在于二者的知识量不同。

_____参考答案: 错误本题解释: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主要区别不在于其知识量的多少,而在于知识表征方式的根本不同。

5、单选题家园联系中最快捷也最灵活的一种方式是_____。

五环一线育人无痕

五环一线育人无痕

五环一线育人无痕作者:赵辛辰来源:《江苏教育研究》2011年第14期“德心相融”模式中,“德”是内容,“心”是主体。

“相融”就是把内容和主体相融合,把德育做到人的心里,让德育走进人的精神,走进人的生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德心相融”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针对德育过程中内容单一、形式僵化、脱离实际、空洞说教、单向灌输、偏重认知的问题,针对学生对德育厌倦反感,、双重人格、知而不信、言而不行等现状提出的。

我们认为真正的德育应该是、也必须是德与心的相融,此教育模式重点解决的问题和研究的重点就是:如何让“德心相融”。

一、“德心相融”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1.工具性德育模式弊端明显。

文化德育倡导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

工具性德育模式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和认知理论。

行为主义把人的行为归因于环境、社会文化、榜样等外部条件,认为一个人只要养成良好的行为方式便可出现好的品德。

认知学派则认为“大部分的罪行和不道德的举动,都是由于愚昧无知,由于缺乏对各种事物的健全概念所形成的”,片面强调道德知识和道德观念的灌输。

我们提出的文化德育,关注了工具性德育模式的偏颇,在人的行为归因上已由注意外部因素转化为内部因素,并向综合因素发展。

德心相融课堂教学模式,使德育从空洞说教走向文化浸润,从转变式走向建构式,从受教育者外在改变走向内在精神缔造。

2.“德”字演变发展的历程,呼唤“心”的加入。

“德”的哲学意义的生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

“德”的本义为“目视于途”,甲骨文的德写作:左边ㄔ有行走的意思,右边是“直”;合起来,有循行、了解情况的意思,直视前方行走。

金文在甲骨文的形符上增加了一个表意的“心”符。

这样,“德”就不单单是一个外在的行为,更是行为所依据的内心准则。

3.品德心理结构呼唤道德自我。

我们现行的品德心理结构一般分作:知、情、意、行四要素。

但是若用现代心理学的眼光去看,应该是知、情、意、行、心五个要素。

更加强调第五要素对其他四个要素的调节和统摄作用。

育人案例

育人案例

浇花要浇根、育人要育心-----育人案例晋庙铺中学郑娜娜某同学,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非常好动;学习成绩不尽人意;还是一个麻烦的“惹人精” 。

我这个新班主任,只能马不停蹄的处理着他“源源不断”的问题。

通过梁天宇言谈举止,我发现他也很苦恼。

“老师,我实话告诉你,从上学到现在我的历史就没有考过60分,我也想学好,但现在我听不懂。

”“老师,我头疼”“老师,不用管他,他一不会做题,就头疼”“老师,让我出去打扫卫生吧,别让我学习了”好好想想他说的话,我很同情他,也理解他这样做的原因。

是呀,由于前面基础没打好,上课像听天书,课堂上谈何乐趣,他不说话、做小动作,又能干什么?但从小学就自暴自弃,以后怎么办?作为老师我有责任、义务教育他、帮助他,让他找回学习的乐趣。

通过与家长的交谈,发现家长教育不得法。

我的对策:1、帮助他制定短期目标,建立自信。

从他的言谈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已经对学习彻底失去信心,怎样让他逐渐找回自信是首要任务。

于是我采用谈话法,与其交流帮其分析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制定短期目标。

像上课不说话,每节课老师讲的新知识最基本的必须学会,若有不懂得可咨询老师同学,也就是说每天都有进步。

由于目标性强,好达到,所以课堂上无所事事的现象少了,苦苦思考的时间多了。

2、多关注、多引导、多帮助。

课下经常与他交流,了解他遇到的困难,帮他想办法解决;课堂上多提问,多指导,尽量让他每节课都有所收获,逐渐享受到课堂的乐趣;找一位学习优秀、热心助人的同学做他的同位,时时提醒他,帮助他改掉随便讲话的坏习惯。

我经常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活动,告诉他应该怎么注意文明礼仪。

凡是学校举行的活动,我都尽量鼓励他,让他主动参加。

渐渐得,我发现他变了,变得懂礼貌了,与学生的摩擦见少了,学习也在慢慢的进步。

3、密切家校联系家校的联系对一个学生的教育来说,是相当的重要的。

学校或者是家庭单方面的教育效果,远比不上两者的结合产生的效果来得好。

所以,一个出色的孩子,必定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朝着一个方向共同努力的结果。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方面面临的困境与突围方式探寻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方面面临的困境与突围方式探寻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方面面临的困境与突围方式探寻发布时间:2022-12-11T02:47:59.456Z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2年11月作者:于云[导读] 德育工作是小学教育领域非常重要且基础的工作内容,作为班主任,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做好德育工作,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素养,同时也需要特别塑造自身的品德。

将德育工作贯穿于整个教育领域是新时代教育领域的新要求,每位教师都需要按照新课改的要求,不断推动德育工作的快速发展。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德育的理解程度并不是很高,很多学生认为文化课成绩比较重要,对于其他方面的学习并不是很上心,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德育工作,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让学生意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并不断跟随教师的指导完成德育学习。

于云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董家口小学山东青岛 266409【摘要】德育工作是小学教育领域非常重要且基础的工作内容,作为班主任,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做好德育工作,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素养,同时也需要特别塑造自身的品德。

将德育工作贯穿于整个教育领域是新时代教育领域的新要求,每位教师都需要按照新课改的要求,不断推动德育工作的快速发展。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德育的理解程度并不是很高,很多学生认为文化课成绩比较重要,对于其他方面的学习并不是很上心,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德育工作,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让学生意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并不断跟随教师的指导完成德育学习。

【关键词】班主任;德育工作;问题及措施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2)11-059-01引言教师是全天下最神圣的职业,在社会中能够引起大家的关注和讨论,在教师的工作中,教师的这种光环使得他们每时每刻都在反省自身的错误。

作为一名合格的优秀教师,必须以德育人,以爱引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同时还要用心关爱和爱护学生,只有教师照亮学生,人生旅途中前行的动力,才能使学生找到本真的自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施育人导师突破德育瓶颈——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玫瑰学校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刘广生张婷婷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 2015年第15期
刘广生张婷婷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玫瑰学校是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由于经济等方面的限制,在学
生身上存在下列情况:家长忙于外出打工的多,同孩子相处以及教育孩子的时间少;学生家长
知识水平偏低的多(有的甚至是文盲),家庭教育条件好的少;学生父母急功近利的多,学生
有远大志向的少;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的多,关注孩子兴趣的培养及特长的少。

学生四多四
少的整体状况,既增加了对学生管理和教育工作的难度,也增加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难度。

传统的只靠班主任个人,而其他任课教师“只管教、不管导”的班级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
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在全新的教育时空下,育人的方式及内容、育人的管理及评价体
系等已捉襟见肘,难以为继。

同时也反映了德育工作,特别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瓶颈:德育工作
脱离社会实际、学生实际,德育方式落后,德育内容僵化教条,评价体系单一等。

如何创新育人模式,突破德育工作的瓶颈?为解决这一难题,近年来,我校将提高学生生
命质量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关注焦点,牢固树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为成功人生奠基”的办
学理念和“让更多的农村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让更多的农村学生成就更好的未来”的办学宗旨,突出“育人”主题,在教育管理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实施育人导师
制管理,把思想道德建设有机地贯穿于教育管理的各个环节,建立了学业帮扶、人格熏陶、生
活指导、心理疏导为一体的新的育人模式,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办学之路。

一、育人导师制的特点
育人导师制,就是每学期开始,由班主任根据班内学生的综合情况及有关信息分为优等生、中等生、问题生三类,任课教师担任学生的导师或由这些学生自主选择自己的导师。

导师依据“用心沟通,以德树德;竭诚交流,以情动情;刻意磨练,以志砺志;修身垂范,以行导行”
的育人原则,对责任学生进行学业辅导、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和生活指导。

这种育人模式呈现
出了三个特点。

1.贵在一个“全”字上
“人人是育人之人,处处是育人之地。

”如何让学生在各种育人合力的文化沐浴下,感受
成长的快乐,体验生命的丰富,享受教育的幸福,玫瑰学校的德育在“全”上做足了功夫。

一方面,组成以班主任为总导师,全体任课教师都参与的班级导师组,每一位导师都有分
包的若干学生组成的责任小组。

这样全体教师能共同参与学校的德育工作,且对象固定、责任
明晰。

另一方面,学校在努力创建浓厚的德育育人环境的同时,还加强与家庭、社会的联系,让
家长配合学校教育,让社会强化学校教育。

学校成立了班级、级部、学校三级家长委员会,开
展家长开放周、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家校联谊会等活动。

聘请公检法系统领导定期为全体师生
作法制报告,增强同学们的法制观念;聘请社会名人为校外辅导员,经常性地为同学们作报告,以洗涤心灵,激发斗志。

学校还通过减负减压,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各种社区活动,体验
社会、感受生活,让学生在社会的实践中成长。

2.落在一个“导”字上
全体导师在完成学科教学的同时,还要对责任小组内的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
活指导和学业辅导。

导师工作主要有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关
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时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

概括而言,导师在工作中自觉承担
起了三种角色——像父母,在生活上体贴关怀;做良师,在学习、品德、心理等方面鼓励指导;成益友,与学生进行民主平等的思想交流。

在该制度的具体实施中,学校要求每名导师两周至少与学生谈心一次,要做到“八谈”,
即谈人生、谈学习、谈安全健康、谈家庭、谈教学、谈心得、谈交往、谈文明,后来又在此基
础上,增加了“八必谈”的内容,也就是成绩进步必谈、学有疑问必谈、安全健康必谈、学习
退步必谈、活动参与必谈、精神不振必谈、同学交往必谈、违反纪律必谈。

3.新在一个“活”字上
导师根据白身特长及受导学生不同时期特点,或与之面对面谈心,或通过家访、家长会、
书信等各种载体与受导学生进行交流。

采用如激励法、故事法、行为契约法、表扬促进法、友
好交往法、自我教育内驱法等一些方法,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控,忍耐、坚毅等品格,帮
助学生解决学习、家庭、生活上的困难。

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每一学科的思想内容都是十分丰富的,不仅思想品德、语文的思想教
育内容充实,其它学科的潜在思想教育内容也不少。

如数学课必须适当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科学的思想方法;地理、生物课利用自然现象和实验引导学生爱护大自然,利用大自然为
人类服务,并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美术、音乐结合实际,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实施育人导师制的效果
育人导师制在形式上做到了教书与育人并重,在过程上做到了对学生全程管理,在内容上
做到了全方位服务。

有效地整合了教育资源,提高了德育实效,得到了广泛赞誉。

1.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师生认可
在育人导师制实施方案中,学校明确要求导师每周进行一次以上学生座谈或单独交流,根
据学生在校的思想、纪律、生活、行为等表现,提供有效地指导。

特别要对留守学生、单亲学生、问题学生、学困生、贫困生等特殊群体给予更多的帮助。

曾遭遇问题学生的张辉老师说:“有时,真的感觉导师就像是捏橡皮泥,捏得好就是一件绝妙的作品,捏得不好,就剩下一堆
烂泥。

可要捏出一件佳作,就要求导师用真情对待学生,用心灵和他们沟通交流,要学会用心
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学生陈媛媛说:“如果要用几个名词来形容我的导师,我想我会选择恩师、父母、朋友。

和导师在一起的感觉很自然,很平静,也很幸福,许多真心话可以向他倾诉,他总会耐心倾听。

感觉我们的关系已经超越了师生,变得像小说里的‘友师’了。


在导师们充满爱的帮扶下,孩子们一天天在进步,师生的融洽度空前提升,教育者与受教
育者平等友爱关系已经形成,导师们都享受到了育人的快乐,玫瑰学校师生们的幸福指数节节
攀升。

2.推动工作整体攀升,学校受益
通过育人导师制,玫瑰学校推动了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方式创新、教师队伍优化、学生潜
能发掘、教学质量提升等各项工作整体攀升,如果说育人导师制代表了学校文化并不为过。


问卷调查中,学生一致认为,在导师与导生组成的小组团队中,同学间可以相互交流学习心得,互帮互助,而心理有压力时,也可通过与老师交流,得到及时释放,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提高了学习效率。

学校不再是知识体的加工厂,而是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乐园。


校不再是师尊生卑的传统关系,而是和谐、平等充满亲情和友情的乐园。

几年来,学校依托育人导师制,在保优、转优和补差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科学的工作,使
优生不掉队,中等生大批转化,成绩薄弱者紧紧追赶。

特别是一些在平时教育教学中无法顾及
的中等生,由于得到导师的及时关怀和帮助,他们从成绩下降或提高困难的困境中摆脱出来,
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

一批优秀导师脱颖而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人数逐
年递增,教学质量稳中有升,这些无一不浸透着导师们的心血,无一不与育人导师制管理有着
密切联系。

3.回归“教书育人”本位,家长、社会赞誉
在玫瑰学校,学生都有一个“导生成长档案袋”,它是育人导师制覆盖学生成长各个方面
的一个缩影。

导师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导,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

从玫瑰学校的实践看,在育人导师制管理模式下,教师正从导“学”走向导“育”,从学生“学业导师”真正变为
“人生成长导师”,真正负担起教书育人的双重职责,导师们把对孩子们的关爱延伸到他们的
心灵深处,把受导学生看作自己的子女一样,特别让留守学生、单亲学生、特困生等特殊群体
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

导师对学生来说,既是任课者又是班主任,还是生活指导者、感情沟通者、人生规划者……也许,这才是教育真正的意义所在。

育人导师制是一项塑造心灵的工程,它在师生间架起了一座心灵沟通的彩虹。

随着育人导
师制全面、深入、持久地开展,每一个学生必将享受到成长的快乐,每一位教师必将享有教育
的幸福!
(责任编辑甘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