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氧化性与还原性
高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分子_离子)的氧化性_还原性强弱排列

氧化性:F2>Cl2>Br2>Fe3+>I2>SO2>S高锰酸钾溶液的酸性越强,氧化性越强。
还原性:S2->SO3(2-)>I->Fe2+>Br->Cl->F-推荐:常见的氧化剂有:1活泼的金属单质,如X2(卤素)、O2、O3、S等2高价金属阳离子,如Cu²+,Fe3+等或H+3高价过较高价含氧化合物,如MnO2、KMnO4、K2Cr2O7、HNO3、H2SO4(浓)、KClO3、HClO等4过氧化物,如Na2O2、H2O2等常见的还原剂有1活泼或较活泼的的金属,如K,Na,Mg,Al,Zn,Fe等2低价金属阳离子,如Fe3+,Sn2+等3非金属阳离子,如Cl-,B-,I-,S2-等4某些非金属单质,如H2,C,Si在含可变化合价的化合物中,具有中间价态元素的物质(单质或化合物)即可作氧化剂,又可做还原剂,例如Cl2,H2O2,Fe2+,H2SO3等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1)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2)根据物质活动顺序判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1金属活动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原子还原性逐渐减弱,对应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
(金属还原性与溶液有关,如在稀盐酸,稀硫酸中Al比Cu活泼,但在浓硝酸中Cu比Al 活泼2非金属活动顺序F Cl Br I S原子(或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阳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3)根据反应条件判断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当不同的氧化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时,若氧化剂价态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的高、低来进行判断,例如:16HCl+2KMnO4=2KCl+2MnCl2+8H2O+5Cl2(1)4HCl+MnO2=(加热)MnCl2+2H2O+Cl2(2)4HCl+O2=(CuCl2,500摄氏度)2H2O+2Cl2(3)上述三个反应中,还原剂都是浓盐酸,氧化产物都是Cl2,而氧化剂分别是KMnO4,MnO2,O2,(1)式中KMnO4常温下就可以把浓盐酸中的氯离子氧化成氯原子,(2)式中MnO2需要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完成,(3)式中O2不仅需要加热,而且还需要CuCl2做催化剂才能完成,由此可以得出氧化性KMnO4>MnO2>O2(4)根据氧化产物的价态高低判断当变价的还原剂在相似的条件下作用于不同的氧化剂时,可根据氧化产物价态的高低来判断氧化剂氧化性的强弱,如:2Fe+3Cl=(加热)2FeCl3Fe+S=(加热)FS可以判断氧化性:Cl2>S.(5)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1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F Cl Br I非金属原子(或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高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分子,离子)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排列

氧化性: F2>Cl2>Br2>Fe3+>I2>SO2>S高锰酸钾溶液的酸性越强,氧化性越强。
还原性 :S2->SO3(2-)>I->Fe2+>Br->Cl->F-推荐:常见的氧化剂有: 1 活泼的金属单质,如X2 (卤素)、 O2 、 O3 、 S 等2 高价金属阳离子,如 Cu2+,Fe3+ 等或 H+3 高价过较高价含氧化合物,如 MnO2 、KMnO4 、K2Cr2O7 、HNO3 、H2SO4( 浓)、KClO3 、HClO 等4 过氧化物,如Na2O2 、H2O2 等常见的还原剂有1 活泼或较活泼的的金属,如K,Na,Mg,Al,Zn,Fe 等2 低价金属阳离子,如Fe3+,Sn2+ 等3 非金属阳离子,如Cl- , B- , I-, S2- 等4 某些非金属单质,如H2,C,Si在含可变化合价的化合物中,具有中间价态元素的物质(单质或化合物)即可作氧化剂,又可做还原剂,例如 Cl2,H2O2,Fe2+,H2SO3 等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1 )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2 )根据物质活动顺序判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1 金属活动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原子还原性逐渐减弱,对应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
(金属还原性与溶液有关,如在稀盐酸,稀硫酸中Al 比Cu 活泼,但在浓硝酸中Cu 比 Al 活泼2 非金属活动顺序F Cl Br I S原子(或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阳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3 )根据反应条件判断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当不同的氧化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时,若氧化剂价态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的高、低来进行判断,例如:16HCl+2KMnO4=2KCl+2MnCl2+8H2O+5Cl2(1 )4HCl+MnO2=(加热)MnCl2+2H2O+Cl2(2)4HCl+O2= ( CuCl2 ,500 摄氏度) 2H2O+2Cl2 ( 3 )上述三个反应中,还原剂都是浓盐酸,氧化产物都是Cl2 ,而氧化剂分别是O2 ,( 1)式中 KMnO4 常温下就可以把浓盐酸中的氯离子氧化成氯原子,需要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完成,( 3 )式中 O2 不仅需要加热,而且还需要KMnO4 ,MnO2 ,( 2 )式中 MnO2 CuCl2 做催化剂才能完成,由此可以得出氧化性KMnO4>MnO2>O2(4 )根据氧化产物的价态高低判断当变价的还原剂在相似的条件下作用于不同的氧化剂时,可根据氧化产物价态的高低来判断氧化剂氧化性的强弱,如:2Fe+3Cl= (加热) 2FeCl3Fe+S=( 加热) FS可以判断氧化性:Cl2>S.(5 )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1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F Cl Br I非金属原子(或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化学物质的氧化性与还原性

化学物质的氧化性与还原性在化学领域中,氧化性和还原性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它们描述了化学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失去或获得电子的能力,是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核心概念。
本文将会介绍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相关实例。
一、氧化性的定义和表现氧化性指的是一种物质生成氧化物或能够使其他物质失去电子的能力。
在氧化反应中,氧化剂能够从另一种物质中获得电子,自身则被还原。
氧化性的强弱可以通过其标准电位来衡量,标准电位愈高,氧化性愈强。
不同物质的氧化性差异很大。
例如,氧(O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它能够促使其他物质燃烧;而金属铁(Fe)在氧气中容易生锈,表现出较强的氧化性。
二、还原性的定义和表现还原性指的是一种物质失去氧化剂的电子或自身获得电子的能力。
在还原反应中,还原剂能够向另一种物质提供电子,自身则被氧化。
与氧化性相似,还原性的强弱可以通过其标准电位来衡量,标准电位愈低,还原性愈强。
还原性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例如,氢气(H2)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可以在许多还原反应中起到关键作用。
而金属铜(Cu)也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以将银离子(Ag+)还原成银(Ag)。
三、影响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因素1. 电负性:在一些共价化合物中,原子的电负性差异决定了氧化性和还原性。
电负性较低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更容易失去电子,表现出较强的氧化性;相反,电负性较高的原子更倾向于获得电子,表现出较强的还原性。
2. 溶液中的氧化性:溶液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也会影响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例如,溶液中的酸性条件常常增强氧化剂的氧化性,碱性条件则常常增强还原剂的还原性。
3. 反应条件:温度、压力和光照等反应条件也会影响氧化性和还原性。
一些反应需要高温或光照才能发生,而在低温或黑暗环境下可能完全没有反应。
四、实例分析1. 锌与硫酸反应:Zn + H2SO4 -> ZnSO4 + H2在这个反应中,锌(Zn)失去了两个电子,被硫酸(H2SO4)氧化成锌离子(Zn2+),硫酸则被还原成硫酸氢根离子(HSO4-)。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方法小结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方法小结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是描述物质在化学反应中与氧化剂和还原剂相互作用的能力。
氧化性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与氧化剂反应,失去电子或增加氧原子数的能力;还原性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与还原剂反应,获得电子或减少氧原子数的能力。
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进行比较。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比较方法。
1.标准电极电位法标准电极电位是指在标准状态下,相对于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
物质的标准电极电位越高,其氧化性越强;标准电极电位越低,其还原性越强。
通过比较物质的标准电极电位可以推测其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
2.氧化还原电位法氧化还原电位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氧化和还原反应的电极电势。
物质的氧化还原电位越高,其氧化性越强;氧化还原电位越低,其还原性越强。
通过测量物质的氧化还原电位可以比较其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
3.实验方法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比较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例如,可以将物质与确定氧化剂和还原剂反应,观察反应程度来比较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如果物质能够与氧化剂反应而发生明显的化学变化,说明其氧化性较强;如果物质能够与还原剂反应而发生明显的化学变化,说明其还原性较强。
4.结构和成分分析法通过分析物质的结构和成分可以推测其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
例如,含有含氧官能团的化合物通常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而含有活泼金属或含有较多还原性官能团的化合物通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需要注意的是,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通常是与其他物质相比较的。
同一个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可能具有不同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此外,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也受到其他因素,如温度、浓度、催化剂等的影响。
总之,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可以通过标准电极电位法、氧化还原电位法、实验方法和结构和成分分析法进行比较。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方法来研究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
化学新高考 专题21 氧化还原反应之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

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性、还原性强弱规律1.氧化性、还原性的判断(1)氧化性是指得电子的性质(或能力);还原性是指失电子的性质(或能力)。
(2)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
如:Na -e -===Na +,Al -3e -===Al 3+,但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Na 比Al 活泼,更易失去电子,所以Na 比Al 的还原性强。
从元素的价态考虑: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如:Fe 3+、浓H 2SO 4、KMnO 4等;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如:金属单质、Cl -、S 2-等;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 2+、S 、Cl 2等。
2.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方法(1)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氧化剂(氧化性)+还原剂(还原性)===还原产物+氧化产物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技巧点拨:从规律看都是剂大于产物,所以平时具体做题比较强弱的时候,记住一点就行,在同个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左边的大于右边(2)根据反应条件和产物价态高低进行判断①与同一物质反应,一般越易进行,则其氧化性或还原性就越强。
如Na 与冷水剧烈反应,Mg 与热水反应,Al 与水加热反应也不明显,所以还原性:Na>Mg>Al ;非金属单质F 2、Cl 2、Br 2、I 2与H 2反应,F 2与H 2暗处剧烈反应并爆炸,Cl 2与H 2光照剧烈反应并爆炸,Br 2与H 2加热到500 ℃才能发生反应,I 2与H 2在不断加热的条件下才缓慢发生反应,且为可逆反应,故氧化性:F 2>Cl 2>Br 2>I 2。
②当不同的氧化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时,如果氧化产物价态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的高低进行判断:一般条件越低,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如: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2KMnO 4+16HCl(浓)===2KCl +2MnCl 2+5Cl 2↑+8H 2O ,由上述反应条件的不同,可判断氧化性:KMnO 4>MnO 2。
化学氧化性物质与还原性物质

还原性物质的应用:在工业上,还原性物质可用于金属冶炼、有机合成等领域。
还原性物质的安全性:某些还原性物质具有毒性,使用时需要注意安全防护。
化学实验:用于实验试剂、实验分析
环境治理:用于废水处理、废气净化
医药工业:用于药物合成、药物分析
食品工业:用于食品抗氧化、防腐保鲜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氢氧化钠(NaOH):强碱,具有强氧化性
过氧化氢(H2O2):强氧化性液体,可以氧化许多物质
氯气(Cl2):强氧化性气体,可以氧化许多物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电子转移:氧化性物质夺取还原性物质的电子,使自己变成还原性物质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物质与还原性物质反应,生成新的物质
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性物质在反应中作为氧化剂,还原性物质作为还原剂
氧化还原反应的催化剂: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和方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相互转化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浓度达到平衡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化学工业、环境保护等领域
化学工业:氧化还原反应在化学工业中广泛应用,如制取氯气、硫酸、硝酸等。
生物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在生物化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如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等。
汇报人:XX
化学氧化性物质:能够夺取电子的物质
氧化性物质的性质: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其他物质
常见的氧化性物质:氧气、氯气、硝酸等
氧化性物质的应用:用于消毒、漂白、金属表面处理等
氧气(O2):最常见的氧化性物质,可以氧化许多物质
硫酸(H2SO4):强酸,具有强氧化性
硝酸(HNO3):强酸,具有强氧化性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方法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方法(一)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1)氧化剂(氧化性)+还原剂(还原性)===还原产物+氧化产物氧化剂----还原产物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还原剂---氧化产物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2)可根据同一个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判断氧化性:氧化剂>还原剂还原性:还原剂>氧化剂(二)根据物质活动性顺序比较(1)对于金属还原剂来说,金属单质的还原性强弱一般与金属活动性顺序相一致,即越位于后面的金属,越不容易失电子,还原性越弱。
还原性:K>Ca>Na>Mg>Al>Mn>Zn>Cr>Fe>Ni>Sn>Pb>(H)>Cu>Ag>Pt>Au(2)金属阳离子氧化性的顺序K+<Ca2+<Na+<Mg2+<Al3+<Mn2+<Zn2+<Cr3+<Fe2+<Ni2+<Sn2+<Pb2+<(H+)<Cu2+<Ag+<Pt2+<Au2+注意Fe2+、Sn2+、Pb2+,不是Fe3+、Sn4+、Pb4+(3)非金属活动性顺序(常见元素)F---Cl---Br---I---S原子(或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阴离子还原性增强(三)根据反应条件判断,当不同氧化剂分别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如果氧化产物价态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的难易来判断。
反应越容易,该氧化剂氧化性就强。
如:16HCl(浓)+2KMnO4==2KCl+2MnCl2+8H2O+5Cl2(气)4HCl(浓)+MnO2===(加热)MnCl2+2H2O+Cl2(气)4HCl(浓)+O2==(加热,CuCl2催化剂)2H2O+2Cl2(气)氧化性:KMnO4>MnO2>O2(四)根据氧化产物的价态高低来判断当含有变价元素的还原剂在相似的条件下作用于不同的氧化剂时,可根据氧化产物价态的高低来判断氧化剂氧化性强弱。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高中化学总结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1)根据元素的化合价物质中元素具有最高价,该元素只有氧化性;物质中元素具有最低价,该元素只有还原性;物质中元素具有中间价,该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对于同一种元素,价态越高,其氧化性就越强;价态越低,其还原性就越强。
(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则其对应的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就越弱;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则其对应的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就越弱。
(3)根据反应的难易程度注意:①氧化还原性的强弱只与该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而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
得电子能力越强,其氧化性就越强;失电子能力越强,其还原性就越强。
②同一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常见氧化剂:①、活泼的非金属,如Cl2、Br2、O2 等;②、元素(如Mn等)处于高化合价的氧化物,如MnO2、KMnO4等③、元素(如S、N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含氧酸,如浓H2SO4、HNO3 等④、元素(如Mn、Cl、Fe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盐,如KMnO4、KClO3、FeCl3、K2Cr2O7⑤、过氧化物,如Na2O2、H2O2等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典型问题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很多,应用比较广泛的主要有电子得失守恒规律、化合价升降规律、“归中”规律和“强制弱”规律等。
这里给出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应用问题例题解析。
例1.在一定条件下,PbO2与Cr3+反应,产物是Cr2O72-和Pb2+,则与1molCr3+反应所需PbO2的物质的量为A.3.0molB.1.5molC.1.0molD.0.75mol解析:利用得失电子守恒原理解决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比的问题一直是高考的热点问题。
此题为高考理综新课程卷上的一道选择题,尽管在试题设问上与以往有所不同,但本质上仍然是利用得失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原理来考查还原剂Cr3+与氧化剂PbO2的物质的量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氧化性与还原性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第2课时氧化剂和还原剂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中伴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试分析下述各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情况如何
(1)Fe+2HCl===FeCl2+H2↑
(2)Fe2O3+3CO2Fe+3CO2
答案(1)
(2)
[归纳总结]
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表示的是反应前后同一元素由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电子转移的结果。
双线桥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步骤:
①标出反应前后有化合价变化的元素的化合价;
②在反应物到生成物之间画一个线桥,箭头出发和指向的是有化合价变化的同一种元素;
③分析化合价的变化,找出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总数(有价态变化的元素的一个原子转移的电子数×发生价态变化的原子个数);
④将转移的电子数标在线桥上,并注明得失。
如:
(2)单线桥法:表示的是反应前后不同元素原子的电子转移情况。
单线桥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步骤:
①标出反应前后有化合价变化的元素的化合价;
②用线桥将反应物中失电子的元素和得电子的元素连接起来,箭尾指向失电子的元素,箭头指向得电子的元素。
注意:线桥只在反应物中,不跨越“===”与生成物相连。
③在线桥上注明电子转移的数目。
注意:只写数目,不标得失。
如:
二氧化剂和还原剂
1.有关概念
(1)氧化剂是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还原剂是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
(2)氧化反应是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还原反应是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3)氧化性是氧化剂得到电子的能力或性质;还原性是还原剂失去电子的能力或性质。
(4)氧化产物是还原剂被氧化后所对应的产物;还原产物是氧化剂被还原后所对应的产物。
(5)氧化剂++氧化产物
对应生成物
氧化性:氧化剂大于氧化产物氧化剂大于还原剂
还原性:还原剂大于还原产物还原剂大于氧化剂
例: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氧化性;KMnO4大于Cl2
还原性;HCl大于MnCl2
2.概念之间的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对应产物为还原产物;还原剂失去电子,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对应产物为氧化产物。
3.中学阶段常用作氧化剂的物质有O2、Cl2、浓硫酸、硝酸、高锰酸钾、H2O2、FeCl3等。
常用作还原剂的物质有活泼的金属单质如Al、Fe、Zn、Na等,以及C、H2、CO等。
15.已知R x O+MnO+H+―→RO2+Mn2++H2O变化过程中,参加反应,共转移电子。
(1)反应的氧化产物为________。
(2)x=________。
(3)参加反应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答案(1)RO2(2)2(3)
解析(1)反应时转移了电子,即1molR x O反应时转移了2mol电子。
因为Mn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R化合价升高。
(2)R x O~x O2~2e-
设R x O42-中R的化合价为a
ax-8=-2x(4-a)=2联立解得:x=2所以只有x=2时成立。
(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n(R x O)×2=n(MnO)×5
n(R x O)∶n(MnO)=5∶2,
又根据元素守恒(或电荷守恒)推出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从而配平方程式:
5R2O+2MnO+16H+===10RO2+2Mn2++8H2O,
n(H+)=n(R2O)=×=。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还原性减弱
KCaNaMgAlZnFe(H)CuFe2+Ag
还原性逐渐减弱
K+Ca2+Na+Mg2+Al3+Zn2+Fe2+Sn2+Pb2+(H+)Cu2+Fe3+Ag+
氧化性逐渐增强(Cu2+Hg2+Ag+)
元素周期表里金属性越是左下方越强,越是右上方越弱。
惰性气体(惰性气体为旧称,现称为稀有气体)不算。
各种金属的金属性从左到右递减,对应金属的简单的,一般正价的离子氧化性从左到右递增(特殊:Hg2+<Fe3+<Ag+).还有Cu(+1);Mn有+2;+4;+7价
金属大概是这样:由强到弱铯最强然后是稀土、钡、铷、再然后是钾〉钙〉钠〉镁〉铝〉铍〉锰〉锌〉铁〉钴〉镍〉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我不太清楚过渡金属的活动性,实在太专业了。
)符号式为(从钾至金):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非金属活动顺序
非金属是这样:因为非金属一般都是若干原子构成的分子,而分子是非金属常见形态,所以我这里排的是分子顺序表,比较实用:
氟〉氯〉氧〉溴〉氮、硫〉氢〉红磷〉碘〉碳〉砷〉硒〉硼〉硅稀有气体:Xe>Kr>Ar>Ne>He
总之元素周期表里非金属性越是左下方,越是右上方越强。
惰性气体不算。
F2Cl2Br2Fe3+I2S
氧化性逐渐减弱
FˉClBrˉFe2+IˉS2ˉ
还原性逐渐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