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12.1 动能 势能 机械能 教案
苏教版生物九年级上册_《动能_势能_机械能》参考课件
第一节 动能 、势能、机械能
一、能量
【思考】 人为什么有能力对外做功呢? (能量)
【定义】一个物体如果能够对另一个物体做功,那 么称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E)。 (单位:J)
【思考】 1.“功”和“能”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 通常物体都能具有哪些形式的能量呢?
二、动能
【活动】 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物体质量与运动速度
( B) A、小球在c点的动能是200J B、小球在b点的重力势能是100J C、小球在d处将触地时,动能为300J D、小球在a、b、c三点机械能均是300J
人造地球卫星
例、人造地球卫星的运
行轨道是椭圆的,
在运行过程中发生
重力势能与动能的
相互转化。当卫星 在近地点时, 动 能 最大, 势 能最小; 在远地点时, 势 能 最大, 动 能最小。
(让高处物体下落撞击地面物体,比下陷深度)
C.如何选择器材使实验现象较为明显?
(采用底面积小的桌子)(质地较软的沙子)
1.当高度相同时,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2.当质量相同时,高度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重力势能大小的表达式:Ep=mgh
四、弹性势能
【活动】 探究弹性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形变程度与弹性强度
【讨论】 列举一些生活中机械能转化和转移的实例。 并思考这个过程中机械能总量如何变化?
【分析】轮滑特技中机械能转化和转移的规律。
【分析】拍皮球过程中机械能转化和转移的规律。
【总结】机械能转移和转化过程中,若外力对物体做 功,总量增加,若克服外力做功,总量减少。 若仅因为重力做功,则机械能守恒。
六、机械能的开发和应用
动能大小的表达式:Ek=mv2/2
三、重力势能
初中物理动能和势能教案
初中物理动能和势能教案篇一:初中物理教案:九年级《动能和势能》初中物理教案:九年级《动能和势能》教学目标1、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
2、知道什么是动能及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3、知道什么是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及影响势能大小的因素。
4、能举例说明物体的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5、能用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解释简单的现象。
6、通过演示实验、生活中的现象归纳和总结,提高学生观察、比较、想象、归纳的能力。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首先在学生学过的功的知识的基础上,直接从功和能的关系引入了能量的初步概念,不追求严密性。
这是因为初中只要求学生对能量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
教材列举了风、流水等能够做功,以便使学生对运动物体具有能量形成比较清楚的具体印象,同时也为讲水能和风能的利用埋下伏笔。
由此引出了动能的概念,用实验说明动能的大小跟速度、质量的关系,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势能的教学也是从做功的角度先引入势能概念,再由实验或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学习势能的大小的决定因素。
最后,教材给出了机械能的概念,并指出动能、势能、机械能的单位和功的单位相同,都是焦耳。
教法建议对于能量的引入,可以从一些涉及能量的词中,知道“能”是重要概念。
再联系做功的知识,列举实例如课本上的实例和演示小实验。
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列举运动物体能做功的现象,并分析这些不同事物的相同点,进而得出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是动能的结论。
进一步用实验或多媒体资料发现动能大小的决定因素,并进而用学到的知识,即动能定义、动能大小的决定因素来分析和解释生产和生活中的现象。
对于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学习,也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设计与动能相同的学习框架,让学生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习,同时学生可以加深体验学习物理的方法和感觉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对于机械能的学习,可以用学生阅读课本或提供给学生的阅读材料,教师进行总结,注意要用联系实际的事例使学生能够分析机械能的实际问题,并理解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中“统称”的含义。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12.1 动能 势能 机械能 课件 (共22张PPT)
2.探究重力势能与那些因素有关?
桩被打得越深,说明重锤 做的功越多,重锤具有 的重力势能就越多.
重力势能------物体被举起的高度
质量 一定时,物体 被举起的高度 越
高,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多。
重力势能------物体的质量
被举起的高度 相同时,物体 质量 越
大,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多。
知识回顾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
活进动动行1能猜:想的探:大究小动可能能大与_小速_与_度_哪_些__因和素_质_有量_关___有关
。设计实验:
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
A.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
① 控制小车的 质量不变,改变小车的速度 。
(怎么改) 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
始下滑。
A.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
转换法
②观察现象: 速度大的小车将木块推动的距离远。
③结论: 物体的质量不变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B.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②观察现象:
质量大的小车将木 块推动的距离远
③结论:
转换法
物体的速度不变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综合结论:
运动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 速度 和 质量 有关,速度 越大,质量越大, 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综合结论:
物体的_被_举_高_度_越高,_质_量_越大,
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多
机械能
动能
机械能
重力势能
势能
弹性势能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拓展反馈
1、水平飞行的飞机匀速飞行途中,不 断投掷粮食,在这一过程中,动能、势
能、机械能怎么变化?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 物理 教案 12.1动能 势能 机械能 (1)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功的知识基础上对能的概念的学习,也为后面内能电能等形式能的学习打下基础。
由于动能、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的概念在苏科版八年级的教材中已经出现,有关它们的一些现象学生并不是很陌生,本节课教学重点是通过探究使学生理解决定动能、弹性势能、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通过实例使学生了解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在课堂教学处理过程中以探究影响动能大小因素为重点,从而以此为载体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自主完成探究影响重力势能因素,至于影响弹性势能因素,可侧重让学生通过活动参与,亲身体会。
这样的设计思想旨在有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使初中物理教学步入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课堂教学设计过程1、设置问题情境,引入能量概念。
由游戏愤怒的小鸟启发改编来的学生能参与的活动引入新课,其实这个活动中包含了弹性势能、动能、重力势能,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到极致,其实本实验也有另一层意思:通过实验取代题海式训练。
在这个有趣的活动中,从初三刚刚学过的“功”的角度去分析,引出能量的概念。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能量概念,提出问题,如果运动的小球没有击中房屋,倒坍的房顶没有压扁纸箱,它们还是否有能量呢?通过先学生列举生活实例,再老师列举有明显特征的具有能量的物体,引导学生归纳、分类,从而把动能、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的概念引出。
2、以探究影响动能大小因素为重点,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1)通过在同学们中挑选出质量最小和最大的学生撞击中等质量的同学的活动引导学生提出猜想,这种引导活动不缺乏真实且富有趣味性的,学生喜爱参与。
(2)学生猜想后,老师要引导学生交流实验的设计思想,先通过小组讨论课件中的几个问题。
对于小车速度的获得方法,很多学生由于预习充分及在初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探究经历,很容易提出借助斜面获得速度。
那这时老师只要问一句还有其他获得速度的方法吗,学生就会上套说出用手推动的方法,老师追问,哪种方法更好?从而引出实验探究方法------控制变量。
苏科版九年级12章第一节动能、势能和机械能教案
教案:苏科版九年级12章第一节动能、势能和机械能一、教学内容1. 动能的定义和影响因素:质量、速度。
2. 势能的定义和分类: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3. 机械能的定义: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4.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不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影响因素。
2. 能够运用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概念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难点: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投影片、模型。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课件或投影片,展示一个滑翔机在空中滑翔的画面,引导学生思考滑翔机在空中滑翔时具有哪些能量。
2. 概念讲解:讲解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概念,并通过模型或动画形象地展示它们的变化。
3. 例题讲解:举例说明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变化情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2章第一节动能、势能和机械能一、动能1. 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2. 影响因素:质量、速度。
二、势能1. 定义: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2. 分类: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三、机械能1. 定义: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2.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不变。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2. 举例说明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掌握较好,但在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九年级物理上册 121 动能势能机械能教案 苏科版 教案
动能势能机械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2.进一步提出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根据学生的看法,删除不必要的因素,将其它因素进行优化组合,归结到速度与质量两个问题。
3.设计实验前的思考:(强调控制变量的思想)问题一:同一小车或小球从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到达水平面时速度大小相同吗?问题二:质量不同的小车或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到达水平面时速度大小相同吗?问题三:通过观察什么来判断物体动能的大小?(木块被撞后移动距离的远近)三、演示实验,得出结论。
1.安装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先用同一小车从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再在小车上放砝码,改变小车的质量,让小车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
2.总结实验结论:运动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请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猜想。
请学生先总结,再进行概括。
强调分析数据的题一定要注意观察数量关系。
四、典型例题:例1.关于“功和能”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的能量越大,它做的功一定越多B.一个物体没有做功,它就没有能量C.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它就具有能量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个例2.如图所示,让钢珠从斜面上自静止滚下,打到一个小木块上,能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相同木块,被撞得越远,表示钢球的动能越大.现用质量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看哪次木块被推得远,回答以下问题:(1)设计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2)让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是为________;(3)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4)下表中给出了一头牛慢步行走和一名中学生百米赛跑时的一些数据.物体质量m/kg速度v/m·s动能E/J让学生分析跳起来的原因请学生回答。
-1牛约600约0.5 约75 中学生约50 约6 约900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对物体动能大小影响较大的因素是______,你这样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五、课堂练习和作业:1.如图所示是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第十二章第一节 动能 势能 机械能导学案
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12.1 动能势能机械能一、能量:一个物体能对另一个物体,就表明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对能量的理解: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能量是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
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如: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
二、动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
1、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1)猜想: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和有关。
(2)实验采用研究方法。
(3)实验中通过来比较动能大小。
这是法。
(4)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应控制相同、不同。
应如何操作:。
如图,应选图。
结论:。
(5)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时,应控制相同、不同。
应如何操作:。
如图,应选图。
结论:。
2、题例:(1)一辆汽车加速运动,它的动能。
(2)火车进站时做减速运动,它的动能;停止后,它的动能为。
(3)一辆洒水车在马路上匀速前进并洒水时,它的动能。
(4)火箭发射升空时动能,安全返回着陆时动能。
二、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而具有的能。
1、探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1)通过来比较重力势能大小。
(2)图甲、乙是探究重力势能与的关系。
结论:。
(3)图乙、丙是探究重力势能与的关系。
结论:。
三、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而具有的能。
物体越大,物体的弹性势能越大。
2、题例:a、下列物体具有哪种能(1)在空中飞行的飞机,具有。
(2)被拉长的橡皮筋,具有__________。
(3)正在空中下落的伞兵,具有_________________。
(4)在水平地面滚动的铅球,具有。
b、判断下列几种情况下物体的动能、重力势能是否变化?是增大还是减小?(1)汽车沿着斜坡匀速上行动能,重力势能。
(2)电梯上升得越来越快动能,重力势能。
(3)皮球在空中下落动能,重力势能。
(4)洒水车洒水时在平直马路上匀速前进动能,重力势能。
四、机械能:。
五、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活动一:如图,将摆球从A点静止释放1、摆球从A点到B点过程中:速度,动能;高度,重力势能;把能转化为能。
苏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 学案
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学习目标】1、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能简单描述各种各样的能量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2、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
3、了解内能的概念,能描述温度与内能的关系,了解热量的概念,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4、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5、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
6、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知识梳理(一)机械能1.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则物体就具有能量。
一个物体越多,它具有的能量就越。
2.物体叫做动能。
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和有关,越大,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3.物体由于叫弹性势能。
弹性势能的大小与有关,在一定限度内,越大,形变物体弹性势能就越大。
4.物体由于叫做重力势能,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和有关,越大,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5.和统称为机械能,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如果在物体的动能和势能转化过程中,机械能没有与其他形式的能之间发生转化,则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二)内能1.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_ ___ 和_____ __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内能的单位是。
2.任何一个物体都___ _内能。
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_____。
3.当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______时,就会发生热传递。
热传递时,能量从_____处转移到_____处,直到温度,高温物体内能______,低温物体内能________。
4. 和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前者的实质是,后者的实质是。
它们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的。
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_____;物体对外做功,物体本身的内能会______。
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内能__ _,但温度升高;物体放出热量,内能__ _,但温度下降。
(三)热量1. 热量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的多少,它是个过程量,用来表示。
江苏省高邮市九年级物理上册 12.1 动能 势能 机械能(第1课时)教案 (新版)苏科版-(新版)苏
动能势能机械能(第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分析,认识能量的概念;2.通过探究,知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3.通过探究,知道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的概念和决定因素,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4.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设计,养成在实验中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认识能量的概念;知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知道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的概念和决定因素;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设计。
【教学方法】实验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学:个人复备二、目标定学:三、预习探学:1. 一个物体如果能够对另一个物体,那个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简称能。
2. 物体由于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3. 势能包括势能和势能。
其中物体由于而具有能称为弹性势能;物体由于而具有能称为重力势能。
四、合作互学和交流助学:(一)能量预习探学:能量小组合作:(1)如何判断一个物体具有的能量大小?简单举例说明生活中具有能量的物体。
(2)辨析: 关于能的概念,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A.一个物体具有能量,说明这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B.一个物体具有能量,说明这个物体正在对外做功()C.山坡上的石头,没有对其它物体做功,所以不具有能()D.物体已做的功越多,说明物体具有的能量越多()(二)动能活动一: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能些因素有关(1)再读课本P31,思考下列问题,并与同组同学交流。
①实验中是探究小车的动能还是木块的动能?如何比较动能的大小?这里采用的是什么研究方法?②如何研究动能的大小同时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这里采用的又是什么研究方法?③如何保持物体的质量不变,改变速度的大小?如何保持物体的速度不变,改变质量的大小?(2)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3)实验小结:本次实验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法和法,通过本次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
个人复备(4)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能些事例能说明上述结论?(三)势能1.活动二:回力小车运动起来预习先知:弹性势能(1)观察实验:运动起来的回力小车,想一想,回力小车能运动起来说明了什么?(2) 分析思考:怎么做才能让回力小车运动的距离更远些?(3) 举例说明生活中类似的例子。
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12动能势能机械能优秀教学案例
4.反思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反思自己在探究动能、势能、机械能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这种反思与评价的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提升能力。
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论,强化对动能、势能、机械能的理解。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反思自己在探究动能、势能、机械能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
4.鼓励学生提出改进措施,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12动能势能机械能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教学案例围绕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2章“动能势能机械能”展开,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化。本章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力的作用效果、速度与路程的关系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为后续学习能量守恒定律打下基础。
4.学生针对问题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讲解动能、势原理。
2.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如抛物线运动、弹性碰撞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动能、势能、机械能的变化。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影响动能、势能、机械能大小的因素。
动能和势能物理教案5篇
动能和势能物理教案5篇动能和势能物理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能举例说明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
2,理解动能和弹性势能的转化,能举例说明动能和弹性势能的转化。
3,分析和解释实例,说明过程,动能、势能、机械能的变化情况。
4,建立能量的概念,树立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念,为后面学习能的转化和守恒大小基础。
5、通过分析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养成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习惯和能力。
教材分析教材首先安排了麦克斯韦滚摆实验来说明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接着又安排了把用细线悬挂起来的金属小球拉到一定高度放开,以及木球与弹簧片碰撞两个实验,来说明动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
使学生一开始就注意到动能和这两种势能都可以相互转化。
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中,机械能减少转化为内能的问题安排在下一章讲,在这里没有涉及。
教材最后分析了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目的是加强物理知识与现代科技的联系,使学生了解他们所学的物理知识,也可以用来解释一些高科技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法建议注重实验教学,分析上抛小球的实验到观察麦克斯韦实验,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观察物理现象,清楚具体的过程,从速度变化、高度变化到能量变化,学生能从能量变化中知道能量的转化。
课本实验中动能和弹性势能的转化不用细致分析,但是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注意观察的分析木球碰撞弹簧片的过程,由于碰撞非常短,所以应当帮助学生想象弹簧片的形变,从而理解动能和弹性势能的转化。
教学中注意把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注重分析实例,例如分析射箭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分析卫星运行时。
在分析卫星运行时,应当利用板图标出远地点和近地点,使学生养成画图帮助分析的习惯。
教学设计示例第二节【课题】【重点难点解析】;分析转化过程。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过程。
【教学过程】1,实验引课观察滚摆实验,用板图帮助分析。
实验时要注意观察:滚摆在下降过程中速度如何变化;上升阶段速度如何变化。
动能势能机械能教学设计教案
动能势能机械能教学设计教案课题12.1 动能势能机械能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
2、知道什么是动能及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3、知道什么是势能及影响势能大小的因素。
4、知道机械能。
重点知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
难点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设计。
教具演示斜面、木块、小车、钩码、电池、会跳的卡片。
学生模拟打桩主要教学过程备课札记一引入新课1.复习功:怎样才算做了功?可举例分析:一木块,并将其置于水平桌面上。
重力对木块做功没有?用手推动木块,使木块运动一段距离。
在此过程中,重力做功没有?手的推力做功没有?。
2.引入能量:演示: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桌面上撞击木块,使木块移动了一段距离。
分析碰撞过程中,做没做功?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
简称能。
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具有的能量越大。
所以能量的单位与功的相同,都是焦耳。
二教学过程设计1.动能物体具有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以后我们将逐步认识各种形式的能量。
刚才的实验中电池撞击木块能够做功,但若将电池停靠在木块一侧(边讲边演示),这时的电池并不能推动木块做功。
只有运动的电池才能推动木块做功。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引导学生广泛地列举事例,说明运动的空气、水和各种物体都能够做功,而具有动能。
概括出"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我们发现:狂风能吹倒大树,而微风只能使树枝摇动。
提问:运动的物体具有的动能多少是否相同?猜想:决定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有哪些?你为什么这样猜?如何证实你的猜想?用到什么方法?如何改变相关的物理量?明确在质量相等时怎样改变速度,在改变质量时又如何控制速度相同.演示课本图12-5实验;演示课本图12-6实验;总结实验结果.2.势能物体由于运动的原因而具有动能,物体还可能由于其他的原因而具有能量。
比如在上学期我们已经知道了两种势能: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让学生举例说明,如,用橡皮筋弹射纸弹,拉长的橡皮筋能给纸弹一个力,并推动纸弹移一段距离,从而对纸弹做了功。
苏科九年级版第十二章第一节动能、势能、机械能教案
教案:苏科九年级版第十二章第一节动能、势能、机械能一、教学内容1. 动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2. 势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3. 机械能的概念及其守恒定律;4. 动能、势能、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概念,并掌握它们的影响因素;2. 能够分析实际情境中的动能、势能、机械能的转化问题;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动能、势能、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计算;2. 教学重点:掌握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抛掷物体,让学生感受动能和势能的变化,引发学生对动能、势能、机械能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通过示例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
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际情境中的动能、势能、机械能的转化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4.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教师及时批改并给予讲解。
六、板书设计1. 动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2. 势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3. 机械能的概念及其守恒定律;4. 动能、势能、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七、作业设计1. 请用一句话解释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概念;2. 列举一个实际情境,说明动能、势能、机械能的转化过程;3. 计算一个物体在不同高度和速度下的动能和势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2. 拓展延伸:让学生进一步研究机械能的守恒定律,探讨动能、势能、机械能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重点和难点解析: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在上述教案中,提到了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然而,这些概念和因素的理解和掌握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我们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江苏省仪征市月塘中学九年级物理《12.1 动能 势能 机械能》教案2 苏科版
江苏省仪征市月塘中学九年级物理《12.1 动能势能机械能》教案2 苏科版【教学目标】1、理解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2、能解释有关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物理现象.3、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教学重点】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教学难点】解释有关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物理现象.【教具】麦克斯韦滚摆(含支架)、单摆(自制)、皮球、人造地球卫星挂图.【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什么叫动能?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2、什么叫势能?它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它们分别与哪些因素有关?3、什么叫机械能?它的单位是什么?〖引入新课〗讨论:人在骑自行车下坡时,动能和势能各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新授〗1、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动能可以转化为重力势能,重力势能也可以转化为动能.〔实验演示:滚摆、单摆〕2、动能和弹性势能的转化:动能可以转化为弹性势能,弹性势能也可以转化为动能.3、分析讨论:皮球落地到弹起的过程中动能.势能的相互转化.〔实验演示〕4、人造地球卫星运行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挂图演示、讨论〕结论:①近地点:重力势能最小,动能最大.远地点:重力势能最大,动能最小(注意:不为零).②当卫星由近(远)地点向远(近)地点运行时,动能(重力势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动能).5、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几项数据:发射时间:1970年4月24日;名称:东方红1号;质量:173kg;近地点439km,远地点2384km,绕地球运转一周的周期:114min.〖小结〗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练习〗⒈分析下列过程中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⑴汽车上(下)坡.⑵用弓将箭射出去.⑶开关弹簧门.⑷杂技演员进行绷床表演.⒉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中有这样两名诗:“无边落箫木上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落箫木上下”的过程是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而“滚滚来”的长江水蕴含了非常丰富的________能.⒊“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弯弓射雕,说明拉弯的弓具有_____能,离弦的箭具有______能.⒋一辆汽车匀速驶上一斜坡,在此过程中,它具有的()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B、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C、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D、动能不变,机械能增大⒌从直线上升的飞机上吊下一物体,物体在刚从飞机上掉下的一瞬间,它的重力势能_______,动能________。
12.1动能 势能 机械能(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学案§12.1 动能 势能 机械能(第一课时)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
2.知道什么是动能及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3.知道什么是势能及影响势能大小的因素4.知道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5.掌握用控制变量法来设计实验的科学方法【教学重点】影响动能、势能的大小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教学难点】能量概念的建立,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活动器材】小车、斜面、木块、刻度尺、沙盘、小桌、卡片、橡皮筋【过程】【新闻聚焦】到2009年8月25日下午6时为止,“莫拉克”台风造成全台共461人死亡、192人失踪、46人受伤。
大家想一想:台风为什么具有如此大的破坏威力?【复习与巩固】物体做功必须满足哪些条件?【知识点】 ,表明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越多,物体具有的能量越大。
【观察课本P32图片】运动的锤子、子弹是否具有能量?为什么?【知识点】由于 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如图,为什么高速公路上要限制汽车的最大行驶速度?根据交通部门统计,载重汽车造成的车祸比小轿车造成的车祸要严重的多,想一想:为什么?活动12.1探究动能大小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猜想: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举例说明你的猜想的依据)【方案设计】若提供以下器材:斜面木板、小车、砝码、木块等器材,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测? 【信息快递】质量不同的小车从一个斜坡的同一高度释放,运动到水平面的速度的大小相等。
设计实验:选用那些实验器材? 通过观察什么现象而知道物体的动能大小?设计人陆越南 审核人刘 佳通过观察什么现象知道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大小木桩下陷的越深,说明重锤对木桩做功越多,重锤举高时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1.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条件:质量不同的重锤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现象:质量大的重锤下落后将桩打得越深结论: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在举高的高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
2.重力势能大小与被举高的高度的关系条件:同一重锤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现象:重锤举得越高,下落后将桩打得越深。
12.1动能势能机械能教案
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第一节动能势能机械能〖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认识能量,了解动能和弹性势能的形式特征;2、通过探究活动,初步感知、了解影响动能及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3、通过探究活动,初步感知、了解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4、经历探究过程,提升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探究影响动能、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教学用具】斜面、长木板、小车、木块、钢球、橡皮筋、压缩弹簧、装有沙子的水槽、小桌子、大小不同的木块等【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为什么在高速公路上要限制汽车行使的最大行驶速度?(2)小明脚踩滑板从高处滑下,为什么越来越快?二、讲授新课:(一)能量出示斜面,并演示钢球从斜槽上滚下,在水平桌面上撞击木块,使木块移动了一段距离。
让学生分析碰撞过程中,做没做功?利用学生分析的结果"钢球对木块做了功"引入能量的概念: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
可见物理学中,能量和功有着密切的联系,能量反映了物体做功的本领。
不同的物体做功的本领也不同。
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越大。
(二)动能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能够做功,它们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引导学生广泛地列举事例,说明运动的空气、运动的锤子、运动的子弹都能够做功,而具有动能。
概括出"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列举事例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的动能多少不尽相同。
如狂风能吹倒大树,而微风只能使树枝摇动。
根据生活经验,猜测动能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活动:动能大小与质量、速度的关系。
学生讨论实验方法。
注:质量不同的球从一个斜面的同一高度释放,运动到水平面时的速度的大小相同。
①将同一个钢球,从斜面不同高度滚下,让学生观察钢球将木块推动的距离。
②换用不同质量的钢球,从同一高度让其滚下,让学生观察钢球推动木块的距离。
结论:物体的质量相同,运动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
物体的运动速度相同,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九年级物理上册12.1《动能势能机械能》教案苏科版
课题: 12.1 动能势能机械能课型:新讲课讲课方案设计本节课从“公路限速”和“滑板下滑”两个实例提出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思路又揭示了本节要研究的内容——动能、势能及其互相转变。
知识1、经过实例剖析,认识到运动的物体能做功,拥有动能。
和2、知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技术3、知道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的看法和决定要素1、经过研究,知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并能解说简教单的现象。
过程2、经过研究,知道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的看法和决定要素,并能解说简单学与目的现象。
方法3、经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并理解动能和势能的转变过程,能解说一些有关标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之间互相转变的简单物理现象。
感情、1、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设计,逐渐养成在实验中仔细观察、态度与勤于思虑的习惯。
价值观要点要点决定动能、弹性势能、重力势能大小的要素难点难点解说一些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之间互相转变的简单物理现象。
表面较圆滑的斜面、小车、砝码、小木块、橡皮筋、质量不一样样的重锤若干、讲课准备水槽、细沙、“桩”(可用三根长铁钉钉入木板制成)铁架台、带细线的小球构成的单摆、滚摆讲课过程大纲教学环节个人复备一、复习1、为何在高速公路上要限制汽车的最大行驶速度?旧知2、人脚踩滑板从高处滑下,为何会愈来愈快?引入学生议论,引出课题新课二、解说新课(新知研究)一、能量:一个物体假如能够对另一个物体做功,这个物体就拥有能量。
运动的物体能对其余物体做功,它就有能量,这类因为运动而拥有的能叫动能。
动能越大,对其余物体做的功就越多。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被举高的物体也都能对其余物体做功,它们分别拥有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统称势能)。
学生举例说明:锤子敲击钉子。
二、实验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要素有关?学生依据提示猜想:公路上对车辆行驶的速度有限制,且对不一样样的车辆行驶速度的限制不一样样。
猜想: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设计实验:实验应采纳的方法?控制变量法采纳那些实验器械?经过观察什么现象而知道物体的动能大小?观察木块被推进距离的远近木块被推进得越远,说明小车对木块做功越多,即小车拥有的动能越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能势能机械能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一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2.知道影响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动能、重力势能的大小各与什么因素有关,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进一步体会控制变量法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认识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爱国精神;养成交流合作的团队意识及人相处\合作的习惯。
学习重点和难点:活动设计探究影响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因素的方案。
学习材料: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大小不同的钢球、小车、小木块、斜面、玩具枪、子弹、砝码、橡皮泥、装有沙子的盒子等。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教学流程:
情景引入——问题提出——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活动——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实际应用【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