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复习精品课件8:3.2微专题——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小专题大智慧人口统计图的判读课件湘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小专题大智慧人口统计图的判读课件湘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40e56b883186bceb19e8bb7a.png)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人口统计图。读图回答 1~2 题。
1.人口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最可能是
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
C.甲、丙、乙、丁
D.丁、乙、丙、甲
2.甲地可能存在的社会问题主要是
A.上学难
B.老龄化
C.民工荒
D第 1 题,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越高, 0~14 岁的人口比重越大。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人口呈金字塔型, 年龄越小比重越大,说明人口自然增长率高,10 岁以下的可达 30% 以上;乙地出生率小于 40‰(38‰左右),死亡率也小于 40‰(38‰ 左右),自然增长率 0‰左右;丙地 0~14 岁人口为 20%,比甲地 小;丁地为负增长。第 2 题,人口增长过快会形成上学、就业压 力大,人均资源少,医疗卫生事业与社会养老等压力大等,A 对; 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会造成人口老龄化,人口增长过慢会造成劳动 力不足,B、C 错;由甲地可以看出男女比例基本平衡,D 错。 答案:1.C 2.A
4.进入 2000 年,我国面对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劳动力严重短缺 B.人口自然增长率偏高,每年新增人口多 C.青壮年人口数量庞大,就业压力大 D.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数量日趋减少
() ()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常见的人口统计图按照表述形式不同,大体可分为坐标 图、结构图两大类,由于各统计图的形式不同,其特点也不尽 相同。判读时一般采用以下步骤去判读:①读图名→②读坐标 或图例→③读数据大小及变化趋势→④分析数据→⑤用文 字概括联系或规律—⑥进行图表转换或图图转换。下面对坐 标图和结构图做具体分析:
二、结构图类
类 型
特点
反映某些地理事 扇 物局部与全部的 形 比例关系,适用 图 于表示某地理事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课件.ppt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81387cf2d1f34693dbef3e2a.png)
(3)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内容
①读构成: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人 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②定类型:年轻型和成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 应传统的人口增长模式,其中年轻型人口处 于加速增长阶段,成年型人口处于增长减缓 阶段;老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现代型的人 口增长模式。 ③析变化 从年轻型到老年型的正常转变。其变化主要 是随生产力的发展,受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 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 传统型 现代型 的转变。
第二步:析图例,看点线
明确图例是观察、区别点线统计状态、变化趋势的前提和 可能挖掘有隐含的信息。
本题没有单设图例,但从两图中的四个要素已很明确判断。 分别判读出每一个柱子的数值及对应的要素,并对两图所代表 的时间对比分析,比较其差异,分析其变化。作为统计坐标图, 坐标的含义隐含着较多的信息。总人口增长与自然增长和迁移 增长有关,总人口增长率大于零,人口总数增加,明确图中各 要素的含义及其变化是分析该城市人口变化的前提和关键。
(2)特点:图中的数据表示比重,不是绝对 值,图中任意一点在三轴上的比重和为100%, 三轴上的数据由小到大的方向是一致的。
(3)读数值:平行法——①把任意一轴看作横 坐标; ②找纵坐标:把与该轴0数值相交的的轴 看作纵坐标; ③从某点作纵坐标的平行线,该
线与横坐标相交的点的数值就为该点某要素的比 重;④验证:三个 要素的比重相加等 于100%,如果是 约数可适当调整数 值使三个数值相加 等于100%。 例如:
一、柱状图(如图1)判读时要注意对应坐标轴分别判 读每一个柱子的数值,然后进行不同柱子之间的数值对 比,分析其存在的差异。
二、曲线图(如图2)判读时,主要根据线状统计符号 的大体走向来分析统计对象的数值随时间或空间的连续 变化的规律,要特别注意曲线统计图中的高峰或低谷以 及折线图中的明显的转折点。
优化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配套课件章专题人口统计图表的判读
![优化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配套课件章专题人口统计图表的判读](https://img.taocdn.com/s3/m/5fd9b5d02af90242a995e5d0.png)
纵坐标所表示的内容。如上图反映的是2004年某国不同年龄段人口的比重分布状况。1.下列人口统计 图最明显的反映出局部与整体的比例关系的
Image
第二十九页,共29页。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2.图中显示何种信息,使一些人口研究者认为“计划生育调整
(tiáozhěng)的时候已经到了D”( )
A.人口数量持续减少
B.0~14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C.15~64岁人口比重有所下降
D.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3.图2中,能够反映我国2010年人口年龄构成的是(
A.①点
B.②点
第十五页,共29页。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⑤看异常:某年龄段男、女比重异常变小,其原因可能是以下 (yǐxià)几种情况导致的:一是可能由于计划生育等原因导致出 生率异常降低,二是可能由于重大灾害等原因导致死亡率上升, 三是可能出现了该年龄段人口的大量外迁。某年龄段男、女比 重异常增加,其变化可能是由于就业、升学等原因导致的人口 大量迁入。男女性别比例的明显失调,可能是战争导致的大量 男性死亡,也可能是纺织业等轻工业产业布局变化对职工性别 有一定要求导致的。
第二十二页,共29页。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省人口变动的部分情况图”。据此回答 (huídá)4~5题。
4.图中曲线能正确反映该省家庭规模的是( )
A.①
B.②
B
C.③
D.④
第二十三页,共29页。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5.1990年以来,图中④曲线迅速(xùn sù)上升,主要原因是( C )
第十三页,共29页。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课件:人口统计图的判读(共24张)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课件:人口统计图的判读(共24张)](https://img.taocdn.com/s3/m/38317304dd36a32d737581b1.png)
0
四、平面方形坐标图 题组二
(2013· 浙江文综)右图为1950~2010年 世界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人 口变化过程。根据相关知识和右图, 完成3~4题。
5、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正确 的是( D ) A.1950 ~ 2010 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 生率 B.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 C.199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 D.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呈负增长,人口 缩减
政治独立,经济发 医疗技术发达,社 医疗技术发达,社 主要原因 展,医疗卫生事业 会福利制度完善 会福利制度完善 进步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 西欧、北欧的许多 代表性国 发展中国家、如肯 国家的发达地区, 发达国家,如德国、 家或地区 尼亚、尼日利亚 如美国、日本、中 芬兰 国的上海
3.析变化
(1)正常变化
从年轻型到老年型的正常转变。其变化主要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受人 口自然增长的影响,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转变。 (2)特殊变化 ①处(某年龄 段男女比例 突然变小)
12%
78%
10%
对点练习
(2011· 江苏地理)下表为据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统计的江苏省总人口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图为 “ 江苏省
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据此回答3~4题。
年份 项目 2000年 2010年
全省总人口(人) 74 382 809 78 659 903
(2013· 浙江文综)右图为1950~2010 年世界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 洲人口变化过程。根据相关知识和 右图,完成3~4题。 6、图中代表北美洲的是(
C
)
A.①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微专题四-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微专题四-人口统计图的判读](https://img.taocdn.com/s3/m/ce6fde99a1c7aa00b52acb62.png)
构图两大类。由于各统计图的形式不同,其特点也不尽相同,总结如
下。
类型
特点
说明地理事物的绝对
坐
数量,适用于表示相
标 类
柱状图
互独立的地理事物的 静态对比,用柱的长
图
短或高低表示不同地
理事物的差异
例图
判读方法 通用方法 ①读图名
↓ ②读坐标(或
图例) ↓
具体判读方法
对应坐标轴分别Biblioteka 读每 一柱高对应的数值,然 后进行不同短柱之间的 数值对比,分析其存在
3.析变化 (1)从年轻型到老年型的正常转变(如上图)。其变化主要是受人口 自然增长率的影响,随着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向现代型的转变而转 变。 (2)异常变化: ①某年龄段人口比例突然变小(如下图①处)。其原因主要有以下 几种情况:一是计划生育等导致出生率突然降低;二是重大灾害等导 致死亡率上升;三是人口的大量外迁。 ②某年龄段人口比例突然增加(如下图②处)。其原因可能是就 业、升学等导致的人口大量迁入。
③男女比例的明显失调(如下图③处)。可能是战争导致大量男性 死亡,也可能是钢铁、纺织等对职工性别有一定要求的工厂建设导致 的。
感悟经典 下图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回答1~2 题。
1.图中信息反映出( ) 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 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 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 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
的差异
坐 标 类 图
曲线图 (或折 线图)
表示地理事物在时间 上或空间上的分配规 律,能直观反映同一 种地理事物的变化趋
势
高中地理课件-人口统计图专题
![高中地理课件-人口统计图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58c533b827d3240c8547ef8b.png)
还适用于表示某一地理事物在 不同时间或空间的动态变化。
下图是环渤海经济圈四城市不同年份人口比重变化图。
下列说法与图不相符的是
A.唐山人口比重逐渐减小 B.北京人口吸引力增大
D ( )
C.北京和天津人口比重差距扩大
D.天津和廊坊两市的人口比重持续下降
三.柱状图
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
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的
这是一幅坐标统计图,坐标 轴的横轴、纵轴分别表示人 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差 额率。
第二步:析图例、看点线
明确图例是观察、区别点线统计状态、变化趋势的前提和可能挖掘有隐含的
信息。
[典例] (2012·湖北八市联考)下图示意1978~2008年我国四城市人口变动统计情况(注:
人口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占总人口的比重)
五.曲(折)线图
假设只考虑人口
自然增长率,则:
⑥
图中 ③ 人口总量最大;
图中 ① 人口总量最小; 图中 ② 人口总量增加最快; 图中 ④ 人口总量减少最快; 图中 ③⑤ 人口总量基本不变;
来自中国统计年鉴(1998年)中的“中国人口转变模式图”
五.三维统计图
判读时,主要根据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 死亡率的关系。
丁城市曲线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人 口迁移差额率上升。浙江经济发达能吸引 外来人口迁入,而四川、贵州和安徽由于 经济较差是人口迁出地,故最符合丁城市 的可能是浙江。
在是组“织万答人”案还时是,“要百注第万意五人两”个步,方:是面在组“容本答%易题案”出的、还现解是防的题“失过失‰误程误”:中;一,二是一是在定在图要描中述的结数论据时或语单言位,
1、图为我国前四次人口普查(1953、1964、1982、1990)全国人 口年龄结构图(纵坐标表示年龄,由下至上递增),按时间顺序排列 正确的是 ( ) A.②①④③ B.①④②③ C.④③②① D.①②③④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人口统计图的判读](https://img.taocdn.com/s3/m/c20fd245a1c7aa00b52acbfe.png)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人口统计图的判读一、知识讲解人口统计图是根据人口的相关地理数据绘制成的直观图形。
在高考中,对于人口内容的考查,绝大部分以人口资料统计图为载体呈现。
常见的人口统计图按照表述形式不同,大体可分为曲线图、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四边形人口统计图、人口金字塔图等类型。
典型图示如下:图1曲线图图2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图3四边形人口统计图图4人口金字塔图判读技巧1.曲线图的判读三角形统计图是一个三轴坐标图,给出一个正三角形,在内部作若干条三条边平行线,并标注出三个坐标所代表的变量,通常用来表示三个变量的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的百分比结构。
读三角形统计图时必须注意,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重”或“比例”,不表示绝对量;图中每个点都能够读取三个变量的坐标数值,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然是100%。
如上图中“*”表示各年龄段的人口比重,如何准确读取其数据呢?可以采用平行线法,该法分三步:(1)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图中的箭头①②③。
(2)过图中标出的点“*”,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斜线。
注意:在图中平行斜线应取a,而不是取b(因为斜线b的延伸方向与箭头②不一致)。
(3)读出上述斜线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
在图中待求点“*”的三个坐标是0~14岁为23%,15~64岁为73%,65岁及以上为4%。
3.四边形人口统计图的判读四边形人口统计图中有两边分别表示两个变量(一般是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另外两边表示一个变量(通常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如下图:对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根据一般的直角坐标图的判断即可得出数据,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读取,我们一般以第三个变量作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读数时沿对角线方向读取即可。
如:图1中底边(横轴)表示的是人口死亡率,左边纵轴表示的是人口出生率,另外两边表示的是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章人口的变化第3讲微专题人口统计图的判读课件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章人口的变化第3讲微专题人口统计图的判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d73bb165ef7ba0d4b733bdc.png)
第十八页,共27页。
主题三
四边形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核心突破 1.四边形人口统计图的特点 四边形统计图中,有一组相互垂直的两边分别表示 两个变量,在人口统计图中一般是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 亡率,另外两边表示同一个变量,在人口统计图中通常 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如下图所示:
第十九页,共27页。
第二十二页,共27页。
对点演练 (2016·长沙模拟)下图为我国 1950~2000 年人口增 长动态统计图。读图完成 1~2 题。
第二十三页,共27页。
1.1960 年,我国人口增长出现明显的变化,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 B.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但高于 2000 年 C.人口已出现负增长,为现代型增长模式 D.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死亡率明显上升,并出 现负增长
常见的人口统计图有柱状图、曲线图、扇形图和 饼状图等。
1.柱状图
图 1 某市部分年份人口数
第二页,共27页。
柱状图以横轴表示时间、地点或事物类别,以纵轴 表示数量,根据柱的高度可以比较事物的数量变化。将 两个或两个以上指标所表示的柱状图合并,可构成复合 柱状图。分析柱状图的一般思路:
第三页,共27页。
第二十页,共27页。
2.四边形人口统计图的判读方法 对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根据一般的直角坐 标图判断即可得出数据,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读取,我 们一般把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作为第三个变量,读数时 沿对角线方向读取即可。
第二十一页,共27页。
如:上左图中底边(横轴)表示的是人口死亡率,左边 (纵轴)表示的是人口出生率,另外两边表示的是年平均人 口自然增长率。对于图中Ⅰ、Ⅱ、Ⅲ、Ⅳ四点年平均人口 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判断,是先做出一条对角线(上右图), 沿对角线箭头方向读取(箭尾到箭头表示的数据越来越 大),由此得出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低到高依次是:Ⅱ、 Ⅰ、Ⅳ、Ⅲ。判断某点具体的数据时,可过此点作对角线 的垂线,交于两边即可,如上右图Ⅰ点处的虚线。(各自的 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依次大约为 0、8‰、16‰、28‰)。
常见人口统计图的判读-PPT
![常见人口统计图的判读-PPT](https://img.taocdn.com/s3/m/acac9236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54.png)
第4步:结合题目,运用原理,进行图表与知识的转 换,解决问题
本题涉及到人口增长的两种 形式: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 结合上述分析,对题目选项 进行逐一判断,得出正确答 案为A。
(1)关于四个城市人口变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A A.甲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乙城市一直是人口净迁出区 C.丙城市由净迁出区转为净迁入区 D.丁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减慢
18
4.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判读
人口年龄组划分 0-14岁少年儿童 15-64岁为青年 65岁以上为老年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直观地表示了人口的年龄、性别结
构。人口金字塔的每一层代表一个年龄组的人口,上部代表老
年人,下部代表少年儿童;左半部分代表男性,右半部分代表
女性;水平方向的长度表示男性和女性人口的数量各在总人口
(1)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
正确的是( D )
A.1950~2010年人口死亡率大于 人口出生率 B.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 幅度最小 C.199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 基本不变 D.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 上升
(2)图中代表北美洲的是( C )
A.① B.② C.③ D.④
3
1.曲线图的判读
例题6.下图示意1978~2008年我国四城市人口变动统计情况(注:人口 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图回答下题
1.关于四个城市人口变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甲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乙城市一直是人口净迁出区 C.丙城市由净迁出区转为净迁入区 D.丁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减慢
40%
30% 80
30%
100 0
0 100
20 40
80 60
高中地理统计图的判读人口统计图
![高中地理统计图的判读人口统计图](https://img.taocdn.com/s3/m/02844619f01dc281e53af0a3.png)
统计图判读的一般步骤(1)读图名:如各大洲人口比较柱状图、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图、人口年龄金字塔图等,通过读图名明确统计图反映的内容和统计图的类型,回忆不同类型统计图的特征和相关地理事物的基础知识。
(2)读坐标(或图例):坐标或者图例反映出统计数据的性质、种类和数值的大小(单位)。
通常横坐标表示时间序列或空间地域,纵坐标表示地理事物的量。
读图名与坐标(或图例)是判读统计图的基础。
(3)读数据(大小及变化趋势):如调研题中的户籍人口迁出率与迁入率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4)分析数据:读数据一要读全(数值和单位),二要注意数据的变化趋势,这样才能够准确地从数据中把握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变化的特征。
(5)用文字概括联系或规律。
人口金字塔图(1)含义人口金字塔图是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年龄、性别构成的统计图,因图形似金字塔而得名。
一般表示方法是将总人口按性别分成两栏,再按一定的年龄段分组,以纵轴表示各年龄组,横轴分别表示各年龄组中男、女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人口金字塔图反映了过去人口的情况、目前人口的结构以及今后人口可能出现的趋势。
(2)人口金字塔图常见的三种类型①年轻型——年轻人比重大,塔形下宽上尖,呈真正的金字塔形。
这种类型表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而老年人口比重小,是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长期都高的结果。
如果不降低生育水平,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就是迅速增长,不断扩张。
因此从人口发展趋势来看,该类型又叫增长型,如上面左图所示。
②成年型——除极老的年龄组外,各年龄组人数差别不大,塔形较直,只在高龄部分急剧收缩。
这种类型的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差不多,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是自然增长率在零左右。
因而从人口发展趋势来看,该类型又叫稳定型,如上面中图所示。
如果出生率进一步下降,就会过渡到老年型。
③老年型——底部收缩,上部变宽,金字塔已经变形。
这种类型表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缩小,老年人口比重增大,是出生率长期下降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二 平面正三角形坐标统计图的判读 [核心突破]
1.人口正三角形坐标统计图的特点 人口正三角形坐标统计图主要体现某地三个不同年龄阶 段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一般分为0~14岁、15~64岁 和65岁及以上三个阶段,可分别用来表示少年儿童、青壮 年和老年人的比重,如图所示: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影响生育意愿的因素和二孩 政策的影响。第1题,造成北京、河南居民二孩生育意愿 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北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工作压力 大,A项正确。两地政治、法律制度没有差异,B项错误。 北京的福利、社会保障措施比较完善,人们不依靠子女
养老,C项错误。女性人口比例高于男性与生育观念有 关,与生育意愿无关,D项错误。第2题,全面放开二孩政 策的可能影响主要有人口数量增加,A项错误。与环境人 口容量提高无关,B项错误。出生率提高,劳动力供给增 加,C项正确。放开二孩政策实施后,人口自然增长率会 上升,人口老龄化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D项错 误。
第3讲 微专题——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人口统计图是表示人口数值特征或时空变化的图像,能 很好地考查考生对数据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地理数据 读取和分析能力等。近几年的高考题,对人口变化的考查 较为频繁,而人口统计图是最常用的载体。试题多以选择 题形式进行考查。
主题一 常见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核心突破]
[对点演练] (2017·长沙模拟)下图为我国1950~2000年人口增长动态 统计图。读图完成1~2题。
[对点演练] 图甲示意某国人口数量和每十年人口增长率状况。读图 完成1~2题。
1.该国( )
A.环境人口容量小,人口问题突出
B.人口迁入率高,人口数量增加快
C.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增速趋缓
D.经济发达,人口老龄化十分严重
2.图乙中反映该国2011年的人口年龄结构的序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第1题,图甲显示该国2011年人口达到13亿左 右,则判断为中国。中国国土辽阔,资源丰富,环境容量 大;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迁入率低,人口以自然增长 为主,但增速趋于减缓。第2题,由于计划生育,我国“ 未富先老”提前进入老龄化,但也是刚刚进入老龄化,即 65岁及其以上老人比重略大于7%。
3.扇形图(饼状图)
扇形图通常把圆面划分为若干个扇形面,每个扇形承载 一项数值,其大小用来表示相应数据项,可以用来反映某 些地理事物局部与全部的比例关系。
扇形图和饼状图的判读步骤:①审清题意,阅读图名; ②阅读图例和文字说明,明确图上反映了哪些地理事物; ③分析这些地理事物的共同点和差异,在脑海中呈现相关 的知识点;④了解图中反映地理事物的数值特征,对数值 进行排序。
(4)验证一下三个数值的总和是否为100%。 3.判读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时需要注意 (1)正三角形坐标图反映的是一种现象或事物的构成, 因而图中的数据只表示一种相对量(%),不表示绝对量。 所以,从图中读出的数据只是一种比例关系,而不是某种 要素的具体数量。 (2)这种图的构成要素只能是三项,不能随意增减。各 构成要素所占比例的总和为 100%,而不能小于或大于 100%,若是需要估计值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答案】 1.C 2.B
主题三 四边形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核心突破]
1.四边形人口统计图的特点 四边形统计图中,有一组相互垂直的两边分别表示两个 变量,在人口统计图中一般是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 另外两边表示同一个变量,在人口统计图中通常是人口自 然增长率。如下图所示:
2.四边形人口统计图的判读方法 对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根据一般的直角坐标图 判断即可得出数据,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读取,我们一般 把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作为第三个变量,读数时沿对角线 方向读取即可。
如:上左图中底边(横轴)表示的是人口死亡率,左边(纵 轴)表示的是人口出生率,另外两边表示的是年平均人口 自然增长率。对于图中Ⅰ、Ⅱ、Ⅲ、Ⅳ四点年平均人口自 然增长率的高低判断,是先做出一条对角线(上右图),沿 对角线箭头方向读取(箭尾到箭头表示的数据越来越大), 由此得出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低到高依次是:Ⅱ、Ⅰ 、Ⅳ、Ⅲ。判断某点具体的数据时,可过此点作对角线的 垂线,交于两边即可,如上右图Ⅰ点处的虚线。(各自的 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依次大约为0、8‰、16‰、28‰)。
[对点演练] (2016·江苏连云港上学期期末调研)为了解目前我国居民 的二孩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某机构对已婚无子女或有 一个子女的居民进行抽样调查。下图为该机构调查结果。 读图回答1~2题。
1.造成北京、河南居民二孩生育意愿差异的主要原因 是北京( )
A.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工作压力大 B.政治、法律制度比较完备 C.福利、社会保障措施不够完善 D.女性人口比例高于男性 2.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可能影响主要有( ) A.人口数量减小 B.环境人口容量提高 C.劳动力供给增加 D.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
2.人口正三角形坐标统计图的判读方法 (1)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 上图的①②③。 (2)过图中标出的点,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 延伸方向一致的三个箭头,如上图的④⑤⑥。 (3)读出箭头④⑤⑥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 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图中待求点的三个坐标: 0~14岁约为27%、15~64岁约为57%、65岁及以上约为 16%。
常见的人口统计图有柱状图、曲线图、扇形图和饼状 图等。
1.柱状图
柱状图以横轴表示时间、地点或事物类别,以纵轴表示 数量,根据柱的高度可以比较事物的数量变化。将两个或 两个以上指标所表示的柱状图合并,可构成复合柱状图。 分析柱状图的一般思路:
2.曲线图(折线图)
曲线图(或折线图)表示地理事物在时间上或空间上的变 化规律,能直观反映同一种地理事物的变化趋势。判读时 ,主要根据线状统计符号的大体走向来分析统计对象的数 值随时间或空间的连续变化的规律,要特别注意曲线图中 的高峰或低谷以及折线图中明显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