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井——自贡井盐传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伟大的井——自贡井盐传奇
——自贡世界地质公园探秘(下)
文/李忠东,图/缪自平
大约在2亿年前三叠系,自贡地区正处于由海而陆的转换时期。

大量的盐卤、岩盐、天然气被理藏于此,是四川盆地三叠系岩盐和卤水矿床的典型代表地区。

2000年前,生活于此的先民偶然发现了2亿前“埋藏”于此的盐卤,然后便开始了对这种稀缺物质孜孜不倦的追求。

他们凿井取卤,从大口径盐井到卓筒井,最终穿越千米岩层,创造了世界钻井的最高成就。

不仅如此,采盐业的发展与繁荣,还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并最终孕育了自贡这座城市,以及这里根植于盐卤的独特文化。

[自贡第一口盐井——富世井]
位于自贡市富顺县的富世井,被认为是自贡历史上的第一口盐井,标志着自贡井盐业的开端。

这口井的发现者是一种叫梅泽的獠族人。

据宋代王象之在《舆地纪胜》中记载,梅泽“因猎,见石上有泉,饮之而咸,遂凿石三百尺,盐泉涌出,煎之成盐”。

东汉章帝年间(公元76-88年),人们在梅泽发盐泉地方,今富顺县城关镇开凿了这口盐井。

到了南北朝时期,富世井在蜀中已经闻名遐迩,以产量高、盐质好而富甲一方,并促使政府在武帝天和二年(公元567年)以“富世盐井”为中心设置了“富世县”,这是四川省内第一个因盐设置的县。

隋唐时期“富世盐井”曾创下日产6100多公斤的纪录,一口井的赋税居然占到蜀内盐井年税总额的两成有余。

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为避唐太宗李世民之“世”讳,改“富世县”为“富义县”,“富世盐井”亦再改为“富义盐井”。

到了宋代,改为“富顺县”。

明正德末至嘉靖初年,随着盐卤资源的枯竭,这口连续生产超过千年的古盐井最终废弃。

但因“富世盐井”而起的“富顺县(富世县)”却历经1446年而不变,成为自贡盐业史上及自贡置市史上的传奇。

[卓筒井——井盐开采的一次革命]
四川井盐开采历史已有2300多年了,但到了宋代,就算有着悠久开采历史和丰富采卤经验的盐工,也遇到麻烦。

当浅层盐卤资源业已枯竭,埋藏于更深的三叠系盐卤,当时广泛采用的大口径浅井便已无能为力了。

“人类的文明就是嗅着盐行进的历程”。

巨厚的岩层,并不能阻挡人们对盐的追求,一种新开采方式随之应运而生,就便是卓筒井。

“凿地植竹,为之卓筒井”。

这是一种利用当地特有的楠竹吸卤的盐井。

它的原理现在看来十分简单,即利用古人舂米时的杠杆原理,通过足踏带动一个钻头上下运动,从而达到打井的目的。

但这在当时,已经是十分先进的凿井方式,是具有革命性的一次创新。

同时代的苏轼曾经对这种新型采卤技术有一段精彩的描述,他在《蜀盐说》中写道“自庆历皇祐以来,蜀始创‘卓筒’。

用圜刃凿,如碗大,深者数十丈;以巨竹去节,牝牡相衔为井,以隔横入淡水,则咸泉自上;又以竹之差小者,出入井中为桶,无底而窍其上,悬熟皮数寸,出入水中,气自呼吸而启闭之。

一筒致水数斗。

凡筒井皆用机械,利之所在,人无不知。

”精于文字的苏东坡用白描的手法,向我们传递卓筒井诸多信息。

首先是肯定了“蜀始创”的四川专利权,其次是对卓筒井技术要点作为说明,圜刃凿井、大竹筒“套管护井”、小竹筒“单向阀门提捞法”;最后他还对这项“专利”实用效果进行了调查“利之所在,人无不知”。

这恐怕是我国最早的“专利证书”。

卓筒井的出现,克服了传统大口径浅井的诸多弊端,人类第一次把触角延伸到前所未有的深度,第一次在既不能眼见又不可预测的地壳深处获取我们所需。

这种被后来学者称为“冲击式(顿钻)”的凿井工艺,成为世界钻井技术的先驱,被认为是我国古代继造纸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火药之后的第五大发明,是对世界文明的又一重大贡献。

[伟大的井——燊海井]
中国的万里长城被国外人文学家称之为“伟大的墙”,而自贡的遍地盐井被国外学者称为“伟大的井”。

德国当代著名学者沃基尔教授曾经以“中国伟大的井”为题为著名的美国科学杂志——《科学与美国人》撰写过一篇关于自贡盐井的文章。

在这篇文章中他写道“一百五十年前在地球上的中国开凿成深达一千米的井来吸取卤水制盐……这口井是积八百年之久的凿井技术——‘冲击式顿钻凿
井法’所创造的顶峰,其成就堪称当时世界之冠,要领先欧洲技术四百年,这一凿井技术已成为中国人引以为豪的继造纸、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四大发明之外的又一大发明”。

文中所说的,便是座落在自贡大安寨的燊海井。

明清时期,盐井开凿技术已经又在宋代卓筒井的基础上取得重大突破,逐步形成相井地、开井口、下石圈、凿大口、下木竹、凿小口等较为慎密的技术规范。

尤其是石圈、硬质木材、油灰等新型固井材料使用以及大量凿井、打捞、治井工的发明使用,盐井开采中经常出现的“落难”(钻具、吸筒等落入井中)、井壁坍塌、井下出水等事故得以解决。

乾隆时期富荣盐场的老双盛井深度便达到了513米,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的桂咸井深达799米,第一次将盐井凿到三叠系雷口坡组黑卤和天然气层位。

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燊海井凿达1001.42米,“工巧匠智,令人莫测”的自贡人由此开凿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口千米深井。

10年之后的1845年,美国人在卡诺地区也创造了美国钻井的最高纪录,而井深仅仅为518米。

燊海井的开凿,不仅揭开了三叠纪嘉陵江石灰岩地层的秘密,而且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时自贡地区呈现出“天车”林立,锅灶密布,笕管纵横,云蒸霞蔚的繁华景象。

早在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博物馆》杂志便对燊海井进行专题报道,并认为19世纪初中国的钻井技术远远领先于西方国家。

1985年自贡市政府对燊海井进行了修复,按照“整旧复旧”的原则,保留了原来的格局和木质穿逗结构的建筑风貌,恢复了旧时大门、柜房和盐仓,对高18.3米的天车进行了重新捆扎,重修了碓房和灶房,碓房中陈列碓架、竹制吸汲卤筒以及治井工具。

加固了大车房以及16瓜大车等设施。

如今,这个保存着了百的年制盐古作坊,仍遵循古老的工艺流程,将千米之下的盐卤提汲出来,然后用低压火花圆锅制成食盐,流向千家万户。

这里也就成为自贡最真实的井盐生产地和盐业活化石,完整地再现了清末钻井、采气、制盐的生产场境。

[最后的十八座天车]
卓筒井的广泛应用给自贡带来了两大变化。

向下,我们穿越白垩纪、侏罗纪岩层,将盐井延伸到距今2亿多年前的三叠系雷口坡组和嘉陵江组地层,那里埋
藏的优质黑卤,成就了千年盐都。

与此同时,地面上用于提取卤水、淘井、洗井的支架也随着开采深度的加深越架越高,这种由成百上千根质轻,耐腐蚀的杉木捆扎起来的建筑,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天车。

这种特殊的建筑曾经如密如森林般群立于自贡的各大盐井,蔚为壮观,成为自贡的象征和标志。

据史书记载,自贡在近两千年的盐业生产过程中,遗存有一大批古井、天车。

1914年仅自流井就有“水火两井共960眼”,而废井则有11800多眼,所以流传有“自流井盐井(天车)多如麻筛”的说法。

1938年,抗战正酣之时,时任金陵大学教授,后来曾为张艺谋等老师的摄影师孙明经曾经携带一台16毫米特种柯达摄影机和一台120型蔡司依康照相机记录了自贡天车林立,盐井密布,笕管逶迤,灶房热气蒸腾的盛景,并最终以一部纪录片《自贡盐井》和一部以动画片为主的科考片《井盐工业》而轰动一时。

他的这次“自贡科考拍摄”被我国地理学泰斗黄国璋先生称为“一次让无数人永远都可以看到的工业地理科考”。

就算是见惯于上海滩繁华高楼的孙先生,也惊讶于自贡天车的高大,这些仅用细杉木、竹条和麻绳捆绑而成的井架天车有的竟比当时上海最高的国际饭店还高。

盐井与天车,一个地下,一个地上,自贡一次次打破凿井最深记录的同时也一次次打破我国木结构建筑的最高纪录。

然而,在岁月的荡涤中,数以万计的天车大多已坍塌、烧毁、拆除。

2009年5月20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将有自贡“迎客松”之称、位于内宜高速路旁的源通井天车烧毁。

自贡市境内仅存的19座天车,只剩下18座仍执拗地屹立在天地之间,无比孤独与凄凉。

[盛装历史的西秦会馆]
“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天下攘攘,皆为利来”。

盐商是当时自贡,甚至全国最赚钱的行业。

赚了钱的盐商为“炫耀郡邑,款叙乡情”,纷纷建立“同乡会馆”。

会馆文化将外乡文化与本地文化融合在一起,成为自贡文化中的一道靓色。

最著名的会馆有陕西商人修建的西秦会馆,湖北、湖南、江西的同乡会修建的禹王宫,贵州会馆霁云宫,福建会馆天后宫,广东会馆南华宫等。

位于自贡市城市中心的西秦会馆始建于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经道光七年至九年(公元1827-1829年)大规模扩建后,成为当时,也是迄今为止自贡保留的盐业会馆建筑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精品。

西秦会馆因殿中供奉关羽神
位,又称关帝庙。

又因系陕籍盐商“款叙乡情”的同乡会馆,俗称“陕西庙”。

西秦会馆居釜溪河畔,背依龙峰山,坐北朝南于闹市之中,整个建筑群在平面上呈矩形,布局方整,轴线分明。

主要建筑沿中轴线布置,依次为武圣宫大门、献技诸楼、大丈夫抱厅、参天阁、中殿、正殿。

两侧建阁楼和廨房,建筑之间以廊屋连结,组成多个既相通又独立的院落,四周以围墙环绕,形成封闭的空间。

若要说西秦会馆最与众不同之处,那便是奇特的复合大屋顶。

屋顶造型有歇山式、硬山式、重檐六角攒尖式和重檐庑殿式,而且这些不同的造型在同一个建筑上重叠、配合使用。

这种多檐的复合结构,在明清两代建筑中独树一帜,极为罕见。

西秦会馆的精彩还不仅仅在于它宏伟的形制,复合结构,密疏相宜的空间布局。

它的细微处同样令人称道。

木雕石刻藏在建筑的每一人角落,尤以木雕最为生动传神。

木雕主要集中于献技、金镛、贲鼓的木栏上,内容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社会场境、花鸟静物以及秦腔造型为主,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著名美术史学家陈少丰在所著的《中国雕塑史》中这样写道“自贡西秦会馆的木雕装饰,则是清代民间建筑木雕的杰出代表。

”足可见这里的木雕在中国雕塑史上的地位。

作为陕西盐商精神领地的西秦会馆,将关羽做为精神偶像,集忠勇仁义为一身的关老爷成为凝聚秦人,团结对外,共度时艰的精神象征。

而献技楼、天街、月台,又是陕商们的商务活动、娱乐活动空间。

至今我们仍不难想像彼时“会馆虽多数陕西,秦腔梆子响高低,观场人多坐板凳,炮响酬神散一齐。

”的热闹场境。

而据说,当时四川各地的川剧戏班也皆以能到陕西会馆演出为荣,大有今天维也纳“金色大厅”之意。

解放前,西秦会馆一度曾做为民国时期自贡市政府所在地。

1959年,由邓小平提议,将西秦会馆作为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收藏、研究、陈列以自贡地区为中心的四川井盐历史文物。

这里保存着井盐钻井、采卤、输卤、制盐大量生产工具和盐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契约、帐册、岩口簿等大量史料。

其中馆藏的盐井传统钻凿和修治井工具503件,是中国目前唯一保留的较为完整的古代顿钻工具群。

馆藏的岩口簿则真实记录了清代以来井盐凿井的钻前准备、凿井过程中每道工序使用的工具、每天凿井的进尺、岩层情况、井下发生事故的原因和处理事故采取的措施与办法等内容。

算得上是世界最早的钻探记录了。

[有盐有味的独特文化]
清朝中叶以来,自贡成为中国井盐生产的中心。

自贡有中国最厚重的井盐文化遗存,是世界最古老的井盐都市。

这里保存了精湛的井盐采制工艺、丰富的井盐经济史料、众多的井盐生产遗址和现场,因盐而兴的古镇老街,各式盐业同乡行帮会馆和近代盐业富商寨堡等。

不仅如此,因盐而兴的会馆文化、戏曲文化、诗词曲赋、饮食文化使这里成为巴蜀文化的高地。

自贡盐场之所以千年不衰,得益于大量外销。

而盐要外销,发达的交通网络便是关键。

所以,以自贡盐场为出发点,一条条充满艰辛与汗水的咸盐古道或穿山越岭,或逆江越滩,蜿蜒向远方,延伸到炊烟飘起的每一个角落。

沿着这些盐道,我们便可一路看到仙滩,黄泥滩,邓关,富顺县城,东街,李家湾,琵琶场,安溪,石灰溪,赵化,大城,怀德,长滩一连串的码头。

而在码头所在地,往往就会有一座古镇,或者会有一座经风雨而形象依稀傲然屹立的城堡。

如自贡到泸州不足200公里的水路两侧便有仙市、狮市、邓关、富世、琵琶、安溪、赵化、大城、怀德、长滩等10来座古镇。

两千年“盐卤”的浸染,这里的文化无不沾染盐的味道,是盐在这片土地上独特的结晶。

传说、故事、诗歌、习俗,节日和庆典充满了浓浓的盐味;古道、水道、桥梁、街道、商铺、一山、一石的名称无不与盐息息相关;川剧是四川一绝,而自贡的川剧时时折射出盐文化的光彩;盐帮菜不咸不淡,恰到好处地体现盐文化的韵味,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也成就了“吃在四川,味在自贡”的美名。

自贡彩灯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并在盐业开采最为繁盛的明清时期得以定型,最终饮誉古今,赢得了“天下第一灯”的美称。

自贡灯会以气势壮观、规模宏大著称;以构思巧妙、制作精巧取胜;以灯景交融、层次迷离称奇。

每年的春节前后,这里就成了灯的海洋,远在成都、重庆的游客也会驱车前来观灯。

自贡彩灯成为自贡继恐龙与井盐之后的又一张名片。

[结束语]
亿年恐龙,千年盐都,百年灯会。

这是自贡世界地质公园的三大主题。

自贡世界地质公园,就是这样将历史与现实,古老与现代融汇在一起,它的存在让我们有机会身临其境地领略到古人高超的凿井技术、无与伦比的制盐智慧,并且把
我们带回一亿多年前的侏罗纪恐龙世界。

如今,亿年恐龙繁盛梦依稀,千年盐都的烟云也归于沉寂。

不被磨灭的,还是埋藏在这片大地之下的坚硬骸骨和屹立在这片大地之上的千年盐井。

它们将亿万年的时光,化作最美丽的神话留存于此,无声讲述着地球的深邃和人类文明的神奇。

(作者单位:四川省地矿局物探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