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大师名作分析

合集下载

四位建筑大师的作品分析

四位建筑大师的作品分析

四位建筑大师的分析:
1、格罗皮乌斯:
主要思想:突破旧传统、创造新形式;表现现代技术和材料;建筑走工业化的道路;设计在发展中创新;井然有序的功能和良好的空间比例;提倡建筑净化;精确的形式、清新的对比、良好的秩序、形体与色彩的统一合谐;美学观念随思想和技术的进步而改变;鼓励和启发想像力。

主要作品:法古斯工厂鞋楦车间、德意志制造联盟展览会办公楼、包豪斯校舍、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

2、柯布西耶:
主要思想:新建筑的出路在于革命;提倡建筑工业化—“住房是居住的机器”;建筑本身存在着标准;建筑由内而外开始,外部是内部的结果;建筑的首要任务是降低造价。

主要作品:日内瓦国际联盟总部设计方案;萨伏依别墅、巴黎瑞士学生宿舍;圣玛丽亚修道院、马赛公寓;印度昌迪加尔法院、;朗香教堂、关于城市和居住的设想方。

3、密斯凡德罗:
主要思想:建筑要有时代特点;建筑必须满足现实与功能需要;重视结构和建造方法的革新;结构和构造是建筑的基础;用少数墙体和构件组成流动空间;提倡“少就是多”的装饰原则;“皮包骨”的建筑—玻璃为皮、钢结构为骨;建筑模数制、网格法。

代表作: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吐根哈特住宅、海滨大厦、伊利诺工学院校舍、范斯沃斯住宅、西格拉姆大厦。

4、弗兰克莱特:
主要思想:有机建筑论;内在的—局部属于整体、整体属于局部;特定的—整体和局部应与环境协调;草原式住宅;奇特新鲜的建筑空间;利用地形、地貌和当地建材;反对大城市和工业化建筑。

主要作品:罗伯茨、罗比、威立茨住宅;拉斯金公司办公楼、约翰逊公司总部;流水(考夫曼)别墅;东京帝国饭店;西塔里埃森;古根汉姆博物馆。

建筑大师经典作品解读

建筑大师经典作品解读

建筑大师经典作品解读
1. 高迪的圣家族教堂,那简直就是建筑界的魔法城堡啊!你看那奇特的造型,像不像从童话世界里搬出来的?就好像上帝亲自在巴塞罗那创造了一个奇幻世界。

2. 贝聿铭的卢浮宫金字塔,哇塞,那可是给古老卢浮宫注入的现代活力啊!难道不像在历史长河中突然闪耀的一颗明星吗?
3. 赖特的流水别墅,天哪,那就是与自然完美融合的杰作呀!简直就像是大自然特意为人类准备的一处梦幻居所。

4. 柯布西耶的萨伏伊别墅,那是多么具有开创性的作品啊!感觉就像是为建筑界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5. 密斯·凡·德·罗的巴塞罗那馆,哎呀,那简洁又优雅的风格,不就像是一位高贵的绅士吗?
6. 扎哈·哈迪德的广州大剧院,哇哦,那独特的造型,不正像是一艘来自未来的宇宙飞船降落在了广州吗?
7. 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那真的是神圣到让人窒息啊!就好像阳光是上帝洒下的慈爱。

8. 弗兰克·盖里的古根海姆博物馆,那可是建筑界的“怪才”作品呀!像极了一个被揉皱又展开的艺术奇迹。

9. 伦佐·皮亚诺的蓬皮杜艺术中心,哎呀呀,那大胆的设计,不就是在向传统建筑说“不”吗?
10. 诺曼·福斯特的香港汇丰总行大厦,哇,那高耸入云的气势,简直就是城市的骄傲啊!就如同一个巨人守护着香港的金融街。

我的观点结论:这些建筑大师的经典作品,每一个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它们不仅是建筑,更是艺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们好好欣赏和研究。

建筑大师路易斯巴拉甘大师作品分析

建筑大师路易斯巴拉甘大师作品分析

总结:
巴拉干有着不可思议的能力 , 对于材料的忠实呈现 , 因应当地的建筑特色 , 在建筑物内部所呈现的光影变化 , 活泼的色彩随着水景的倒影产生的律动 , 创造出一种贯穿 建筑与景观的寂静氛围 。 当然美化墨西哥的功绩 , 也为 他带来国际上的认同,1980年所获得国际普立兹克建筑奖 。
其实在我看了他这两个作品之后,我就想到他说 的: “混凝土墙看上去太可怕,应当涂色。 ”
第2页/共36页
设计风格:极少主义倾向
“我们发现如果我们想要减少对美好景观的破坏,并创造良好的建 筑形式与其相适应。因此我们不得不选择极简的形式,抽象的特征, 极端的直线,平坦的表面,常用的几何形体来设计建筑物。”
——路易斯·巴拉干
第3页/共36页
巴拉干的园林与建筑有着明显 的极少主义倾向,一堵白墙,一条巨 型溢水池,或是一处落水,一棵大树, 就能创造出极其宜人的环境。他所用 的都是最平常的几何形态,没有刻意 的雕饰,却宁静致远,另人心旷神怡。 同时这些极其简单的形体,使用的是 地方性的材料和丰富的色彩,使得他 们又没有现在很多极少主义作品中的 冰冷感,而是温暖而近人。他的这种 极简主义的倾向也和他童年时期成长 的那个小村庄的环境有关。他常常回 忆起那个街道崎岖不平的山地村庄, 有着红色陶瓦屋顶的白色的房子,在 水和阳光掩映下平静安详。这些小时 候的体验都让他感受到了简洁的极度 美丽。
第19页/共36页
第20页/共36页
功能
一层 家庭生活的公共区,有一个后花 园和小的庭院,厨房、餐厅、接 待室、书房、工作室、休息室、 秘书室、私室也都设在第一层, 所有的房间面向花园开巨窗,借 光借景。
第21页/共36页
第22页/共36页
夹层 二层 顺着门厅的楼梯间或书房 的悬挑楼梯都可以到楼上 的二楼,二楼主要是卧室, 主卧室是一个单独的两倍 高的空间。

知名建筑师的风格与作品解读

知名建筑师的风格与作品解读

知名建筑师的风格与作品解读近几十年来,建筑界涌现了许多知名的建筑师,他们以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创新的作品风格,给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解读几位知名建筑师的风格与作品,探索他们在建筑领域的贡献和影响。

一、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是美国建筑界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

他的建筑作品展现了有机的设计风格,强调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赖特的作品以独特的平面布局、流线型结构和大量使用自然材料而闻名,建筑形式极富创意。

其中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是坎宁安别墅(Fallingwater),被誉为现代住宅建筑的杰作。

坎宁安别墅建在瀑布上方,利用了周围大自然的元素进行设计,使得建筑与环境完美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景观效果。

赖特的作品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和追求和谐的理念,以及对功能性与美学的均衡追求。

二、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扎哈·哈迪德是一位享誉世界的女性建筑师,她以其独特的曲线和流线型设计风格而闻名。

哈迪德的作品充满动态感和未来感,让人联想到奇幻的科幻世界。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是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

这座体育场以其外部复杂的钢结构和独特的造型而闻名于世。

哈迪德通过创造性的设计和尖端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巨大空间内部的连续性和灵活性,并将功能性和美学完美结合。

哈迪德的作品不仅仅限于建筑领域,她还涉足室内设计、家具设计等多个领域,并以其独特的风格赢得了众多赞誉和奖项。

三、伊·米·佩伦(Im Pei)伊·米·佩伦是一位出生于中国的美籍建筑师,被誉为现代建筑的大师之一。

佩伦的设计风格以简洁、几何和纯粹为特点,他注重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并追求平衡和谐的空间感。

佩伦的最著名作品之一是巴黎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

这座玻璃金字塔在卢浮宫内院中独立耸立,成为了巴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世界上著名的八位建筑大师代表作品以及设计风格

世界上著名的八位建筑大师代表作品以及设计风格

世界上著名的八位建筑大师代表作品以及设计风格《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西班牙(1929年)展馆对20世纪建筑艺术风格产生了广泛影响。

建筑师(德国):密斯·凡·德·罗,(1886年3月27日-1969年8月17日)也是最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之一,《包豪斯校舍》,德国(1926年)建筑师(原籍德国):w.格罗皮乌斯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之一,包豪斯的创办人。

包豪斯的设计特点:重视空间设计,强调功能与结构效能,把建筑美学同建筑的目的性、材料性能、经济性与建造的精美直接联系起来。

这座校舍和包豪斯学校的教学方针与方法均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过极大的影响。

《赫尔辛基火车站》,芬兰(1906~1916年)建筑师美国(生于芬兰):E.沙里宁辛基火车站是他的浪漫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虽有古典之厚重格调,但又高低错落,方圆相映,因而生动活泼,有纪念性而不呆板,被视为20世纪建筑艺术精品之一。

《流水别墅》,美国(1935年)建筑师:F.L.赖特(美国建筑大师1867年6月8日生于威斯康星州里奇兰森特)流水别墅不但是F.L.赖特本人作品中特别卓越的一座,也是20世纪世界建筑园地中罕见的一朵奇葩。

《马赛公寓》,法国(1946~1952年)建筑师:勒·柯布西耶(国籍法国,出生地瑞士拉绍德封)由于现浇混凝土模板拆除后,表面不加任何处理,让粗糙地表现人工操作痕迹的混凝土暴露在外,表现出了一种粗扩、原始、朴实和敦厚的艺术效果,后来它被带上了“粗野主义”始祖的“桂冠”。

《米拉公寓》,西班牙巴塞罗那(1906~1910年)建筑师:A.高迪米拉公寓于1906~1910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建成。

西班牙著名建筑师A.高迪(Atonio Gaudi,1852—1926年)以浪漫主义的幻想极力使塑性艺术渗透到三度空间的建筑中去,把重点放在造型的艺术表现方面。

吸收了伊斯兰建筑的风格,与哥特式建筑的结构特点相结合,采取自然的形式,精心去探索他独创的塑性建筑楷模。

世界建筑大师作品赏析

世界建筑大师作品赏析




1988年 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教授、吉田五十八赏〈城 户崎邸〉 1989年 获法国建筑学院颁发的建筑金奖 1990年 任哈沸大学访问教授、大阪艺术赏 1991年 成为美国建筑家学会荣誉会员、美国科学院和文 学艺术研究所颁发 Arnold W. Brunner纪念奖,丹麦 Carlsberg建筑奖 1992年 获丹麦卡尔斯堡建筑奖 1993年 获日本艺术学院颁发的奖励,成为英国皇家建筑 学学会的荣誉会员


他成功地完成了强加给自己的使命,即恢复房屋与自然的 统一,通过最基本的几何形式,他用不断变幻的光图成功 地营造了个人的微观世界。除了获得一些抽象的设计概念, 他的建筑更多是充分反映一种“安逸之居”的意念。 安藤的建筑是空间和形式在艺术上的惊奇组合,透过他的 建筑没有人可预测这个时刻将会到来,他不愿意受传统的 来缚。创新是他的手段,个人世界观是他灵感的源泉。将 普雷兹克建筑奖授书安藤忠雄,不仅因为他完成了某项作 品,更是为了他将来的项目能够进一步丰富建筑艺术。安 藤所有的项目几乎都是用水泥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其实 他当过一段时间的木工学徒,掌握了日本传统木结构手艺。
3

庭 院
安藤忠雄的现代建筑有着独特的韵味,简洁抽象的几何 形体组合中竟蕴含了如此丰富的感官效果。这也许是由他 的世界观、哲学观决定的。安藤的建筑是被作为小宇宙设 计的,建筑中的庭院则是人工小宇宙的自然部分,也是城 市生活的自然部分,所以安藤建筑中的庭是一种复合空间。

安藤的建筑中庭院与传统的庭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建筑中 庭院的两种构成手法:天井式与自然式显然与日本传统的 枯山水和回游式庭院有着明显的传承关系。由于安藤有反 都市的建筑理念,因此他的建筑在城市中对外以一种自闭 的姿态出现,对内则另是一番天地:丰富开敞,庭( 或天 井、中庭)成了建筑的核心,不仅从功能上是整个建筑的 采光口,而且在空间组织上也是建筑精华所在。在庭院的 构成要素上,安藤继承了日本传统枯山水庭院构成要素的 纯粹性,只用灰色的混凝土墙面制造出均质的表面,在这 种表面所围合的空间中,光影成为组织空间的重要因素, 变幻莫测的光影从庭院投入室内、地下,产生出幽静的美。

建筑艺术家与名人作品解析

建筑艺术家与名人作品解析

建筑艺术家与名人作品解析在建筑艺术领域,一些杰出的建筑艺术家们凭借其独特的才华和创造力,创作出许多备受赞誉的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在设计上独树一帜,还融入了艺术家个人的风格和观点。

本文将会探讨几位建筑艺术家以及他们的名人作品,分析其设计理念和艺术风格。

1.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与“谷中屋”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被誉为现代建筑的先驱,他的作品深受自然和可持续性的影响。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谷中屋”(Fallingwater),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的卡尼福尔斯。

“谷中屋”是一座悬挑在瀑布上方的房屋,其设计理念是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赖特通过使用大量的玻璃墙和开放式布局,让室内外交相辉映,使居住者可以尽情享受自然美景。

此外,他精心挑选了与周围景色相协调的材料,如天然石材和木材,进一步融合了建筑与自然。

2. 伊·米·佩尼·豪斯与巴黎的蓬皮杜中心伊·米·佩尼·豪斯(Ieoh Ming Pei)是一位享誉世界的建筑师,以其现代风格和激进设计而闻名。

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巴黎的蓬皮杜中心(Louvre Pyramid)。

蓬皮杜中心是蓬皮杜艺术馆的入口,以其独特的玻璃金字塔造型而闻名。

豪斯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通过大胆的几何形状和材料选择,创造出一座引人注目的建筑。

这座金字塔代表了艺术与科技的结合,成为巴黎的一个标志性地标。

3. 托马斯·赫茨利与布尔乔亚公寓托马斯·赫茨利(Thomas Heatherwick)是一位英国建筑师和设计师,以其创新的设计和对细节的关注而受到赞誉。

他设计了许多引人注目的建筑作品,其中包括伦敦的布尔乔亚公寓(Boulevard Theatre)。

布尔乔亚公寓是一座翻新后的剧院,赫茨利通过将建筑物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为公寓营造了一种戏剧性的氛围。

外国著名建筑大师作品分析

外国著名建筑大师作品分析

勒·柯布西耶(1887-1965)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强调建筑要随时代而发展,现代建筑应同工业化社会相适应;他强调建筑师要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和经济问题;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在建筑设计中发挥新材料、新结构的特性;主张坚决摆脱过时的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的建筑风格;主张发展新的建筑美学,创造建筑新风格。

他研究了模数制、标准化、批量生产等问题,提倡由内到外的功能理性的设计方法,进而概括出了功能主义建筑的一致性特征:平屋顶、无装饰化墙面、抽象的几何造型组合、规范化、标准化的构建等等。

他提倡一种以机器美学为基础的造型艺术,并将其发展为现代建筑的基本原则。

勒·柯布西耶是现代主义建筑的先锋人物,他与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等都曾在柏林建筑师贝伦斯的设计事务所工作过。

勒·柯布西耶曾创办《新青年》,并根据杂志上的文章整理成《走向新建筑》一书,成为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理论支撑。

1928年,勒·柯布西耶设计的萨伏伊别墅,从实践上给予新建筑个更大的鼓舞,成为他早期探索新建筑的代表作品之一。

萨伏依别墅是勒·柯布西耶1929年《构图四则》中的最后一项。

大卫·勒克乐克曾为一幅题为《阿特拉斯的现代主义》的拼贴画谈到:“一个走在茫茫沙漠上的人,肩上扛着勒·柯布西耶的萨伏依别墅。

离开了大地,这座白色的别墅失去了它的物质特征,变成了一整套建筑原则的化身。

现代主义建筑提倡新的建筑美学原则。

其中包括表现手法和建造手段的统一;建筑形体和内部功能的配合;建筑形象的逻辑性;灵活均衡的非对称构图;简洁的处理手法和纯净的体型;在建筑艺术中吸取视觉艺术的新成果。

萨伏伊别墅是现代建筑运动中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它是勒·柯布西耶纯粹主义的杰作,位于巴黎郊区的普瓦西,由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于1928年设计,并于1930年建成。

它也可能是勒·柯布西耶的作品中最能体现其建筑观点的作品。

解读建筑——大师作品分析课件

解读建筑——大师作品分析课件

诺曼·福斯特
总结词
诺曼·福斯特是一位英国建筑大师,以其对可持续性和生态建筑的探索和实践而闻名。
详细描述
诺曼·福斯特出生于英国曼彻斯特,毕业于曼彻斯特大学建筑学院,他的作品涵盖了从生态住宅到商业建筑、从机 场到博物馆等广泛领域。他注重可持续性和生态设计,通过运用可再生能源和绿色建筑材料,创造出了许多具有 影响力的生态建筑作品。
节能与资源高效利用
采用节能技术和材料,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生态与环境友好
绿色建筑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保护自然生态。
高科技在建筑中的应用前景
01
02
03
智能化设计与管理
利用先进技术进行建筑设 计、施工和运营管理,提 高效率。
新型建筑材料
研发和利用新型、高性能 的建筑材料,提高建筑质 量和安全性。
解构主义建筑风格
代表人物
扎哈·哈迪德、雷姆·库哈斯等
代表作品
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 广州大剧院等
高科技建筑风格
总结词
以技术为核心,展现现代工业美学
详细描述
高科技建筑风格强调以最新技术为支撑,通过运用高科技材 料和现代工业设计理念,展现出一种未来感和科技感。这种 风格注重建筑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同时追求简洁明快的外观 和流畅的线条。
作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05
建筑与科技
建筑与新材料
总结词
新材料的运用为建筑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从强 度、耐久性到美观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总结词
新材料的运用有助于实现更为独特和创新的建筑 造型。
详细描述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建筑材料如碳纤维、玻璃 纤维、聚碳酸酯等不断涌现,这些材料具有轻质 、高强、耐腐蚀等特性,为建筑设计提供了更多 的选择和灵感。

建筑大师作品赏析

建筑大师作品赏析

室 内 布 置
螺 旋 坡 道
从他所宣扬的“居住机器 “概念出发,摆脱任何地方 特色的建筑,因而方便大规 模复制。 而后现代的建筑批评,只有 在建筑数量达到过奢以后才 有意义。
阿尔瓦·阿尔托
· 芬兰现代建筑师,人情化建筑 理论的倡导者,同时也是一位设 计大师及艺术家。 · 现代建筑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也是现代城市规划、工业产品设 计的代表人物。 · 他在国际上的声誉与四位大师 一样高,而他在建筑与环境的关 系、建筑形式与人的心理感受的 关系这些方面都取得了其他人所 没有的突破,是现代建筑史上举 足轻重的大师。
勒· 柯布西埃
• • • 被誉为开创现代主义建筑的鼻祖、 20世纪最富激情的建筑师。 一生致力于现代高层建筑的设计, 留下了众多的经典传世之作。 1946年~1957年相继建造的“马 赛公寓”体现了柯布西埃对单元 型住宅的理解,这是第一个真正 单元型的住宅建筑,包含了复式 住宅的概念,具有划时代的革命 性。 为纪念这位建筑大师,在柯布西 埃诞辰一百周年的时候,联合国 曾以他的名义将那一年定名为 “国际住房年”。
现 代 主 义 : 梅 丽 亚 别 墅
• 阿尔托设计的“萨沃伊花瓶”,此变形虫图案被美军用在军 车军服的伪装,也就是迷彩服。
把多层木板叠合起来,用蒸汽熏弯,做成曲木家具。

选择白色和红褐色的温暖色调,发 觉结构元素本身的美。 零散的本色柱子,在自然光和人造 光的交替照射下,就像是树干在室 内的影像。
• •

先 驱 原 型 : 萨 沃 伊 别 墅
带形长窗
架空底层
公然与古典范式彻底决裂,萨沃伊别墅就是 最能体现上述原则的一个样本。
带形窗保证活动的人在任何 一个位置上都能饱览四外的 田园风光。

贝聿铭建筑生涯介绍及其作品分析

贝聿铭建筑生涯介绍及其作品分析
由于玻璃自身的特性——透明、反射,并且玻璃透明不至于遮挡 减损原建筑物的立面,不仅符合贝氏对阳光的追求,更能够从视觉上以 及空间原理上使得原有的建筑群不会被削弱,并且能使设计者的建筑思 想得到充分表现,加上光线和人的运动,整个空间被赋予了活力。自然 光线穿过透明的玻璃材料倾泻到室内,给室内的一切带来温暖和灵动之 感,网状钢材不仅起到了支撑、承载的作用。
晚年经历
晚年的贝聿铭仍然接收了多个项目,例如卢浮宫玻璃金字塔、中银大 厦、苏州博物馆和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1980年,法国总统密特朗邀请贝聿铭翻修卢浮宫,贝聿铭认为设计的 东馆只跟其相差40年,但卢浮宫有着800年的历史,卢浮宫玻璃金字 塔的设计对于贝聿铭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1983年,卢浮宫有7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是独立的。因为相互竞争着 空间和资金,每个部门的馆长甚至不相往来。因此在重修时,贝聿铭 建筑团队努力让7个部分统一成一个建筑物。
2009年,贝聿铭还参与了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的设计。贝聿铭去了埃及 和中东的其他国家寻找的伊斯兰教文化的最佳表达,他发现无论是叙 利亚大马士革的伊斯兰建筑物,还是土耳其的建筑物,都有着其他宗 教的痕迹,不再是纯粹的伊斯兰表达方式。
在开罗贝聿铭在图伦清真寺得到了启示,图伦清真寺对我的作品的影 响最大:用于洗礼的喷泉外有三条双层的走廊;主体建筑的外延式几 何图形的演进,从八角形到四边形再到圆形。贝聿铭最终掌握了伊斯 兰文化的精华,从而完成了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的设计。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在美国空军服役三年。
1944年贝聿铭退役,进入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1945年,贝聿铭留校受聘为设计研究所助理教授。
1948年贝聿铭从纯学术的象牙之塔进入实际的建筑领域,纽约市极有眼光 和魄力的房地产开发富商威廉柴根道夫打破美国建筑界的惯例,首次聘用 中国人贝聿铭为建筑师,担任他创办的韦伯纳普建筑公司的建筑研究部主 任。他们合作达十二年之久。十二年中,贝聿铭为柴根道夫的房地产公司 完成了许多商业及住宅群的设计,也做不少社会改建计划。贝聿铭还为母 校麻省理工学院设计了科学大楼,为纽约大学设计了两栋教职员工住宅大 厦。这一切,使贝聿铭在美国建筑界初露头角,也奠定了他此后数十年的 事业基础。

大师名作分析

大师名作分析

风格,歌颂现代工业的成就,提出“我们的时代正在每天决 定自己的样式”,称颂工程师的工作方法,“工程师受经济 法则推动,受数学公式所指导,使我们与自然法则一致,达 到了和谐。”提出“住房是居住的机器”,鼓吹以工业的方 法大规模地建造房屋“建筑的首要任务是促进降低造价,减 少房屋的组成构件。”对建筑设计强调“原始的形体是美的 形体”,赞美简单的几何形体。勒· 柯布西耶的建筑设计充 分发挥了框架结构的特点,由于墙体不再承重,可以设计大 的横向长窗,他的有些设计当时不被人们接受,许多设计被 否决,但这些结构和设计形式在以後被其他建筑师推广应用, 如逐层退後的公寓,悬索结构的展览馆等,他在建筑设计的 许多方面都是一位先行者,对现代建筑设计产生了非常广泛 的影响。
大师名作分析
柯布西耶简1887年10月6 日-1965年8月27日), 原名Charles Edouard Jeannert-Gris,是20世 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 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 分子和主将。
柯布西耶的设计理念(1)
否定十九世纪以来的因循守旧的建筑观点、复古主义的建筑
郎香教堂
〖有关形象和观感〗
勒氏在朗香教堂的形象处理中最大限度地利用了“陌生化”
的效果。它同建筑史书上著名的宗教建筑都不一样,人们的 眼光不能对之漠然。同时,朗香的形象也还有熟悉的地方。 那屋顶仍在通常放屋顶的地方;门和窗尽管不一般,但仍然 叫人大体猜得出是门和窗。它们是陌生化的屋顶和门窗。正 在所谓的似与不似之间。最大限度然而又是适当的陌生化的 处理,是朗香教堂一下子把人吸引住的第一关键。 对于朗香教堂的形象,人们观感不一。概括起来,认为它优 美、秀雅、高贵、典雅、崇高的人很少,说它怪诞的最多。 晚近的美学家认为怪诞也是美学的范畴之一。朗香教堂可以 归入怪诞这一范畴。上面说了陌生感和复杂性,似乎就包含 了怪诞,不必再单说。可是三者既有联系,又互相区别。譬 如看人,陌生者和性格经历复杂之人并不一定怪诞,怪诞另 有一功。

大师作品分析

大师作品分析
大师作品分析
《世界建筑大师名作图析》
• 分析图解和基本构图极为扼要地说明了对 建筑的分析。基本构图可以看做是一个建 筑最其主导作用的构思,他概括了该建筑 的最显著的性格,保留着设计的最基本的、 简略到极限程度的概括。从它出发,建筑 才能产生。
• 选择分析的项目是:基本形体、结构、自 然采光、从平面到剖面的关系,从交通路 线到使用空间的关系,从单元到整体的关 系,从重复到独特的关系,还包括对称和 平衡、几何图形、加法和减法以及等级体 系。
基本构图
结 构
• 从基本上说,结构是支撑的同 义词,所以在任何建筑中都存 在。更具体地说,结构式柱体、 板体,或者两者的结合。设计 师可以有意识地用它们来突出 或实现各种构思。在此意义上 说,柱、墙、梁可以根据节奏、 模式、简洁性、规律性、随意 性和复杂性来设想。因此,结 构可以确定空间、形成单元, 连接交通路线、指示运动方向, 或进行组合和阿尔瓦· 阿尔托 安藤忠雄

著名大师建筑作品方案分析

著名大师建筑作品方案分析

著名大师建筑作品方案分析著名大师建筑作品方案分析写1000字在世界建筑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大师建筑作品,这些建筑作品以其出色的设计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在本文中,将对其中一些著名大师建筑作品的方案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的作品。

他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被誉为“现代住宅之父”。

他的设计理念强调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以及与人类居住需求的契合。

他的代表作之一是加内特住宅(Fallingwater),这是一座建在瀑布上方的住宅,使居住者能够与自然界保持紧密的联系。

赖特以其无柱结构和大面积的玻璃窗设计闻名,这不仅提供了室内与室外的无缝过渡,还充分利用了自然光线和景观视野。

加内特住宅以其独特而完美的融合了自然和建筑的设计而被世界公认为一部杰作。

另一个著名的大师是伊恩·马克斯韦尔(Ieoh Ming Pei),他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

他的作品追求现代主义的简约美学,注重空间布局和材料选择。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

这座金字塔作为卢浮宫的入口,不仅成为了巴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为博物馆提供了更好的游客流线和空间利用。

马克斯韦尔利用了玻璃和金属材料的透明性和轻盈感,使得金字塔在卢浮宫的古老建筑中显得现代而独特。

此外,还有一位备受瞩目的建筑师是托马斯·赖普·怀特(Thomas Jefferson)。

作为美国第三任总统,赖普·怀特倡导了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他的作品充满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元素。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美国国会大厦。

该建筑以其庄严而华丽的外观和精细的细节而闻名,体现了赖普·怀特对自由和民主的理念。

此外,他还设计了弗吉尼亚大学的景观和建筑,创造了一个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校园。

最后,我们来看包豪斯(Bauhaus)学派的建筑作品。

包豪斯学派成立于20世纪初,追求以功能性和简约性为重点的设计理念。

建筑大师名作解析

建筑大师名作解析

建筑大师名作解析在建筑的世界里,就像一个超级大的魔法王国,建筑大师们就像是最厉害的魔法师。

他们用各种材料,像积木一样,搭出了好多好多令人惊叹的建筑。

今天呀,咱们就来解析一下这些建筑大师的名作。

就拿悉尼歌剧院来说吧。

它就像大海上的白色帆船。

它的设计师是约恩·乌松。

他呀,就像一个有着奇思妙想的画家。

他看到悉尼那片美丽的港湾,就想在那里创造出一个独特的建筑。

那歌剧院的屋顶,一片一片的,就像贝壳一样。

从远处看,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真的美极了。

人们去悉尼旅游,看到它的第一眼,都会忍不住“哇”地叫出来。

想象一下,在歌剧院里面听着音乐,外面就是大海,那感觉就像自己在大海的怀抱里享受着最美好的艺术。

还有埃菲尔铁塔。

它的设计师古斯塔夫·埃菲尔可真厉害。

铁塔就像一个巨大的钢铁巨人,高高地站在巴黎。

它是用好多好多的钢铁搭成的。

在建造的时候,肯定像搭一个超级大的拼图一样不容易。

埃菲尔铁塔有三层,站在最上面一层,就可以看到整个巴黎的美景。

在夜晚,铁塔上的灯光亮起来,就像一颗巨大的星星落在了地上。

情侣们喜欢在铁塔下面漫步,因为那里充满了浪漫的气息。

有一个小女孩曾经在日记里写,她去巴黎看到埃菲尔铁塔的时候,觉得自己像走进了一个童话世界,铁塔那么高,那么壮观,她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幕。

咱们再来说说中国的故宫。

故宫可是无数能工巧匠的心血结晶。

它就像一个巨大的四合院,不过是超级豪华版的。

故宫的房子一座挨着一座,红色的墙,黄色的琉璃瓦,看起来特别庄严。

走在故宫的石板路上,仿佛能听到古代宫女和太监们走路的声音。

故宫里有好多的宫殿,每一座宫殿都有自己的故事。

比如说太和殿,皇帝就在那里上朝。

那里面的龙椅,金光闪闪的,让人感觉特别威严。

很多小朋友去故宫参观的时候,都会被故宫的宏伟所震撼,在他们心里,故宫就像一个神秘而又充满魅力的历史宝藏。

这些建筑大师的名作呀,不仅仅是房子,它们更像是一个个有生命的艺术品。

它们承载着人们的梦想、文化和历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大师名作分析
刘梦玲2010 (园林10 –3)
工业化开启了新的建筑时代,促使出现了新的建筑思潮。

钢筋、混凝土和玻璃等新材料的大胆应用,更低的造价、更高的效率,新奇简洁的造型都成为了现代建筑的核心特点。

这一时期,才华横溢的建筑大师云集,更促进了现代建筑的多元化发展。

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是我最喜欢的建筑师之一。

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

他以设计大规模建筑和建筑群著称,他认为应从整个城市的规划结构出发,不能孤立地对待个体建筑。

在建筑设计中,他善于运用抽象的几何形体,作品的雕塑感很强。

代表作品有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法国巴黎卢浮扩建、波士顿肯尼迪图书馆、香港中国银行大厦、波士顿汉考克大厦等,其中东馆他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

1、国会大厦——杰斐逊纪念堂的尊重导致梯形平面的切割
东厢基地呈梯形,遥望国会大厦,南临林荫广场,北面斜靠宾夕法尼亚大道,西隔 100余米正对西馆东翼。

附近多是古典风格的重要公共建筑。

这么特殊的基地实在伤人脑筋,但更令人担心的是象征意义:要在国会大厦和白宫之间,全美国最敏感、最庄严神圣、有诸多纪念性建筑的地带,插入一座具时代意义的现代化美术馆,这可是个大难题。

贝聿铭用一条对角线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

西北部面积较大,是等腰三角形,底边朝西馆,以这部分作展览馆。

三个角上突起断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体。

东南部是直角三角形,为研究中心和行政管理机构用房。

对角线上筑实墙,两部分只在第四层相通。

这种划分使两大部分在体形上有明显的区别,但整个建筑又不失为一个整体。

2、构造和材质的极端追求
展览馆和研究中心的入口都安排在西面一个长方形凹框中。

展览馆入口宽阔醒目,它的中轴线在西馆的东西轴线的延长线上,加强了两者的联系。

研究中心的入口偏处一隅,不引人注目。

划分这两个入口的是一个棱边朝外的三棱柱体,浅浅的棱线,清晰的阴影,使两个入口既分又合,整个立面既对称又不完全对称。

展览馆入口北侧有大型铜雕,无论就其位置、立意和形象来说,都与建筑紧密结合,相得益彰。

东西馆之间的小广场铺花岗石地面,与南北两边的交通干道区分开来。

广场中央布置喷泉、水幕,还有五个大小不一的三棱锥体,是建筑小品,也是广场地下餐厅借以采光的天窗。

广场上的水幕、喷泉跌落而下,形成瀑布景色,日光倾泻,水声汩汩。

观众沿地下通道自西馆来,可在此小憩,再乘自动步道到东馆大厅的底层。

展览馆美术馆馆长J.C.布朗认为欧美一些美术馆过于庄严,类若神殿,使人望而生畏;还有一些美术馆过于崇尚空间的灵活性,大而无当,往往使人疲乏、厌倦。

因此,他要求东馆应该有一种亲切宜人的气氛和宾至如归的感觉。

安放艺术品的应该是“房子”而不是“殿堂”,要使观众来此如同在家里安闲自在地观赏家藏珍品。

他还认为建筑应该有个中心,提供一种方向感。

为此,贝聿铭把三角形大厅作为中心,展览室围绕它布置。

观众通过楼梯、自动扶梯、平台和天桥出入各个展览室。

透过大厅开敞部分还可以看到周围建筑,从而辨别方向。

厅内布置树木、长椅,通道上也布置一些艺术品。

大厅高25米,顶上是25个三棱锥组成的钢网架天窗。

自然光经过天窗上一个个小遮阳镜折射、漫射之后,落在华丽的大理石墙面和天桥、平台上,非常柔和。

3、与西馆的糅合
东馆的设计在许多地方若明若暗地隐喻西馆,而手法风格各异,
旨趣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东馆内外所用的大理石的色彩、产地以至墙面分格和分缝宽度都与西馆相同。

但东馆的天桥、平台等钢筋混凝土水平构件用枞木作模板,表面精细,不贴大理石。

混凝土的颜色同墙面上贴的大理石颜色接近,而纹理质感不同。

等腰直角三角形产生的轴线与西馆轴线的呼应。

三角母体的使用及哥特式塔楼产生纪念性,对罗马式的西馆进行一种历史风格的延续
4、空间的丰富性和流动性
东馆的展览室可以根据展品和管理者的意图调整平面形状和尺寸,有些房间还可以调整天花高度,这样就避免了大而无当,而取得真正的灵活性,使观众觉得艺术品的安放各得其所。

按照布朗的要求,视觉艺术中心带有中世纪修道院和图书馆的色彩。

七层阅览室都面向较为封闭的、光线稍暗的大厅,力图创造一种使人陷入沉思的神秘、宁静的气氛。

在东馆的设计及建造过程中,贝聿铭巧妙地将局限性很大的基地条件转化为创意来源,以简单几何造型将建筑形体抽象化,这种几何形的造型取代规规矩矩的方盒子,蜕变出雕塑型的造型。

东馆的建筑设计不单考虑建筑物本身,更关切环境提升到都市设计的层面。

在贝聿铭众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作品中,巴黎卢浮宫扩建程是最受争议的一个,地上玻璃金字塔形的建筑一度被人们称为“既毁了卢浮宫又毁了金字塔”。

但工程完成后,颇有些惊世骇俗的金字塔令所有人眼前一亮,国际建筑界乃至整个艺术节认为这是20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建筑之一。

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是一座地面上露出玻璃金字塔形采光井的地下宫,扩建的部分放置在卢浮宫地下,避开了场地狭窄的困难和新旧建筑矛盾的冲突金字塔的一边是大门,其余三边是三个小金字塔,有三角形水池和喷泉连成整体。

璀璨晶莹的玻璃金字塔全部采用钢结构和玻璃。

小金字塔为提供地下光源的大金字塔做二级自然光源。

整个建筑极具现代感又不乏古老纯粹的神韵,作为地面入口,它完美结合了功能性与形式性的双重要素。

玻璃金字塔高71英尺,是苏利殿高度的三分之二,这是贝氏研究周围的建
筑物的心得,也再度证实了贝氏设计与环境的紧密关系,金字塔的底边长116英尺,底边与建筑物平行,亦即与方位平行,与埃及金字塔的布局相同,这又强化了与环境的关系,玻璃金字塔周围是另一方正的大水池,水池转了45度,在西侧的三角被取消,留出空地作为入口广场,以三个角对向建筑,构成三个三角形的小水池,这三个紧邻金字塔的三角形水池池面如明镜般,当云淡天晴的时节,玻璃金字塔映池中与环境相结合,又增加了建筑的中一向度而丰富了景观,在转向的方正水池的角隅,紧邻着另外四个大小不一的三角形水池,构成另一个正方形,与金字塔、建筑物平行,每个三角水池有巨柱喷泉,像是硕大的水晶柱烘托着晶莹的玻璃金字塔。

贝聿铭试图运用这种独特的“明亮的象征性构造”来避免抢尽卢浮宫的风头。

他认为,再也没有其他扩建实体能够优雅地跟这座被时光褪去光芒的宫殿融合在一起,可是一座透明的金字塔可以照映出卢浮宫蜜褐色的石块,如同向这座建筑崇高的地位致敬。

金字塔是在最小的面积里表现最大建筑面积的几何图形,所以不会太抢眼。

有意思的是,由高科技材料制成的古老形体,不仅比卢浮宫更古老,同时也比它更新颖。

玻璃金字塔的地下部分包括入口大厅、剧场、餐厅、仓库、商场和停车场等。

人们可藉电扶梯从广场到达拿破仑厅,拿破仑厅可视为一个“迷你美术馆”,因为其设计暨管理方式完全与美术馆的展览空间分离,是一个可以独立营运的空
间,人们不必购票就可以享受这阳光饱满的大空间,拿破仑厅有两层,人们通常都是先抵达大厅,其中不锈钢的螺旋形楼梯,令人不禁想到贝氏所有美术馆中具雕塑性格的楼梯,不过这次他没有再用混凝土,而是选用更“科技性”的建材。

看似十分单纯的不锈钢楼梯,其实大不简单,没有支柱,全以楼梯本身的螺旋形特性来支撑,而且楼梯高度达29英尺,高度的考验相当惊人。

同时为了美观,不锈钢板的厚度即不能过厚,不过虽然有这些困难限制,贝氏依然很成功地创造了一座优雅的楼梯,达到贝氏一贯的空间焦点效果,在螺旋梯的中央有一个圆座,许多人不明究里,甚至误认为是一个没有人的询问服务台,事实上那是服务残障人士的动力电梯,当使用时,电梯厢才会浮现,上下变动的电梯厢就像一件“现代化的雕塑”,时隐时现,上上下下,更增添了大厅的空间的趣味。

拿破仑厅的四个直角正对着各方位的通道口,地面上的三个小金字塔为通往三个不同美术馆的“光明的指引”。

在大厅的周边,有一个可容百人的餐厅,二个简易自助餐厅,宽敞的书店与商店是另外一个特色,从国家艺廊东厢所获得的
经验,使得贝氏格外地注重“粮食空间”——肉体的与心灵的,总是以较大的面积来容纳此机能需求,波士顿美术馆西厢扩建是另一明证,而罗浮宫美术馆是第三次的同样构想展现,有420席次的多功能礼堂,加上为孩童暨团体所设计的简介室,会议室等,使拿破仑厅成为一个真正服务大众的场所,由大厅向西的通道可到达地下停车场,二层地下停车场可容一百辆大巴士与六百辆汽车,因为来罗浮宫美术馆的人有25%是乘巴士的外国观光客,所以大巴士停车空间占了很大比例。

停车场的地下化,也解决了罗浮宫西侧与杜勒丽花园之间的交通结点问题,让都市空间减少了汽车的威协,更加强了由拿破仑广场向西的空间连续性,由停车场到拿破仑厅,虽说然是没有自然光的地下,但贝氏在途中安排了一个倒置的玻璃金字塔,让进入美术馆的行进过程又创造了一次高潮空间,同时又有了自然光,在空间与造型方面更呼应了广场处的金字塔大门意象,这正是贝氏设计高招之处,所有地下的商店,由EGPC与商家签约,获得70年的经营权,商家则提供兴建地下停车场的经费作为权利金,这种联合开发的情形在法国是颇新的尝试,而这种建筑模式,使得公私两皆蒙利,可为公共建筑拓展更宽宏的美景,十分值得推广。

总的来说,贝聿铭的作品始终注重也最注重三个方面:
1、建筑与其环境的结合
2、空间与形式的处理
3、为使用者着想,解决好功能问题
除此之外,他注意纯化建筑物的体型,尽可能去掉那些中间的、过渡的、几何特性不确定的组成部分,使他的设计的空间形象具有鲜明的属性。

他的设计还具有强烈生动的雕塑性和明快活跃的时代感,以及被绘画、雕塑作品加强的艺术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