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安的人参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安的人参文化
一、集安人参的栽培史
人参系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人参。

为我国东北特产名贵中药材,同时也是名贵的天然保健品。

本草书《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

我国人参栽培史可追朔至西晋末年《石勒别传》记载曰:初勒家园中生人参,葩茂甚。

据此记载,人参栽培距今已有1680余年。

我国人参栽培情况,在唐、宋、元、明、清各朝代均有明确记载。

特别在清代乾隆至道光年间,我国的人参栽培迅速发展,到了同治年间人参栽培达到繁盛时期。

出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栽参企业。

人参栽培经历了1680余年。

经考证,集安园参栽培历史,起源于清朝部落时期,至今最少有400余年,其依据有以下几点。

一是在集安新开河流域(也是满族的故乡。

“新开”满语字音“兴格别”,口语兴该,意译为多、丰富),有9条支流和河谷组成,域内山高坡陡,杂木林纵生,流域面积766.4平方公里,河长70公里通向浑江联结通化县,横长50余华里,方园内均系椴树、桦树、榆树等本木林。

林中多有开垦遗迹,建国初期,这些开垦遗迹经林业部门技术员鉴定确认480余年的历史,即公元1522年(明嘉靖年)。

二是地名的起源。

明末清初集安实际上已经脱离了中原明朝的统治,归属清朝部落通领,其地名是根据其历史、自
然形态、物种、人居等的衍生派生出来的,如境内诸多的八宝、山、沟,即为采到八两以上的山参,或换取八个元宝而得名;爬宝山、村、坡、沟,棒槌园子等则是种植人参而得名;挂牌岭、大路则是封禁之前,进入区域验明身份的关卡;腰营则是对挂牌营参的兵营统称。

这些名称的产生几乎多在清天命之前(161年),清朝部落通领,即明朝万历年间(1573年后),集安市这样的名称18个之多。

三是集安山参移植园田栽培,有史可考的是从顺治末康熙初开始。

到了道光20年(184年),新开河的下游(如霸王朝、财源子、花甸子、柞树村)、苇沙河流域(如头道崴子。

苇沙河、粒子沟和腰营一带)相继出现了新的参户,并拥有一批较大规模的参园,有东升村郭俊清、东明村姜三爷(绰号)、光明村杜永吉、兴安村曲武南等共有园参13,700帘。

十年之后,即道光30年(1850年),又出现了一批大参园,有东升村田少玉、荒崴村马绍明、李俊思、张白毛(绰号)、裕盛东(商号),兴安村蔡克绍、同仁堂(安东支号)等共有人参9,500帘。

到了光绪6年(1880年),新出现六家人参户,共有人参13,100帘。

四是《奉天通志》(卷一百十)载:“亦有下山移植参营者,名日移山参营。

俗呼棒槌营,乃种参区。

所产,名秧子参。

道、咸前,参营亦在禁例,往往官役带兵清沟,用火焚毁,自征税后无此患矣。

”道光年间,我通化属兴京厅,沿
富尔江、新开河和佟佳江(即头道江江南)一带和大小庙沟山谷里,已出现棒槌园子。

到了光绪3年设通化县时,参园日盛。

《辽海丛书》中的《沈故》卷三参园篇载:“通化县山内参园极多,连畦布子,灌溉如菜蔬,夏则张芦席,以障炎日,八九年后则撷而市,诸肄俗称秧参者是。

”《长白征存录》说:“参园甚多,名日秧参。

以十二年成参为上品,次者八年。

参芦之涡,俗呼灯碗,一年生一个,确有明证。


五是人参习性,喜深山背阴的林荫湿润处,依天然山林生存,与山林共命运,森林毁则人参绝。

长白山南坡森林,因清末与日本鸭绿江采木公司订立合同,掠夺式采伐结果,几乎将山林剃光。

金川、龙岗开禁之后,木商源源涌来,营参者日多,兼之山饥民云集,滥砍盗伐很严重,原始森林所存无几。

至此,山参如不参园化,将导致绝迹,于是山参园植已成为必然趋势。

六是山参幼苗移植,与作畦籽播,所产参曰海货。

蹲树、秧移、移参,虽质体与野生山参相差,但仍不失人参延续之真传。

通化境内(集安岭后区域)出产过大山参,《柳边记略》中说:“相传康熙二年得人形者一枝,重二十二两,献于朝,后绝不得。

’哪时是十六两为一斤(即500克),不要说二十二两,现在上两的山参也已少见了。

所以园参生产实在是山参的延续,也不失之为世间的稀珍!(境内曾有康熙碑:传清末民初,外岔沟老边墙附近曾立有康熙巡视碑一块,
亦有传是康熙巡视时所立,现已无存。


长白山区清乾隆中期(公元1785年前后),创夫(挖山参的人)在窝棚前后用原土培养山参,到同治年间,有参园出现。

从清康熙年间(公元1662年)到清同治末年(公元1874年)的200余年中,清政府把长白山区作为祖先发祥地加以保护,划为禁区。

但是山东、河北破产农民偷入长白山者不下万余人,加上道光25年(公元1845年)韩边外人侵,用武力控制现今的集安等大部地区,统管人参种植园,就汤河大房子每年收额为一万三仟两之多,其中的园参就能占六仟两,所占比例近50%,可见当时的园参生产,逐渐形成产业化。

民国二、三年价格上升,销路较广。

以上证明,集安栽培人参至少已有400余年的历史。

从以上史料不难看出,如果说上人参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集安人参的历史至少有1700年,集安新开河边条参栽培历史至少有400余年历史。

人参的应用与发展是集安继承中华民族伟业,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质量的一个重要贡献。

二、集安人参的应用史
集安,自古就以生产人参闻名于世,特别是新开河流域盛产的新开河人参更是举世闻名。

集安新开河人参的起源历史可以上溯到汉代。

它的应用历史可以追溯到晋朝已有1700
多年,集安新开河人参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明穆宗“隆庆年间”(1567—1572),距今440年。

它的加工历史可以追溯到宋徽宗宣和(1119—1125)年间。

距今890年。

它的文化历史可以追溯到南朝齐梁时期(456—536),距今1500余年。

集安历史悠久,6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是高句丽民族政权的发祥地。

公元前108,西汉在辽东地区建立地方政权玄菟郡,而集安当时即为玄菟郡属下始建丸都国内城,唐总章元年(公元668年)高句丽国为唐所灭。

国内城作为高句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400多年。

国内城即今之集安市城区。

历史上魏、晋、隋、唐、辽、金、元明各代,在集安均有地方民族政权的建置。

清光绪28(11902年)年建县,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集安市。

中国人参的产地主要有三处:即上当参、辽参、高句丽参。

高句丽参即产自西汉时玄菟郡属下的高句丽县。

我国古代医药典籍《名医别录》、地方志《柳边纪略》引注之《药市赋》、《宁古塔纪略》等对高句丽人参都有明确的记述。

杨升庵《药市赋》云:“人参三桠来自高句骊之国”。

汉书称之为高句骊。

汉武帝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灭卫氏朝鲜,于元封五年设玄菟郡,以高句丽国故地置高句骊县。

“人参三桠来自高句骊之国”即来自今日集安。

这是集安人参起源的重要历史依据。

由此开来,集安人参起源于汉代。

西汉史游撰《急就篇》是童蒙读本,书中有“人参”,足以说明人参在汉朝已为民众普遍接受了。

人参,多用于治病和进补,有的用来送礼,后来用来进贡。

公元三年,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高句丽,建都于集安长达425年。

据《资治通鉴》卷97载:公元342年,燕王慕容晃攻打高句丽,曾经“毁丸都城而还”丸都城为今集安市区,又据《太平御览》第99卷载:“今致人参十斤”记述的是慕容晃毁丸都城西归而把从高句丽国掠夺的10斤人参作为礼品献给了当时晋朝上书顾和。

梁代陶弘景编著的《名医别录》(456~563年)记载着“人参生上当及辽东”。

集安为当时辽东属地。

高句丽国都南迁后,集安仍不失当年人口稠密、经济繁盛之重要都会。

直至唐总章元年(公元668年)集安成为唐所收复辽东区域内所设置的安东都护府属下之国内州。

余部四散并融人东北各部族,他们除狩猎捕鱼耕作外,大部分人砍伐木材及采集草药人参与中原交易。

公元705年,不还都郡王在敖东城(今吉林敦化市)建都后,集安属鸭绿府桓州桓都县,与内地当时的唐朝交往十分密切,《渤海国》物产篇,将人参列为贡品的第十四位。

在“朝贡中国”篇中,记载哀王大经諲二十五年(即后唐庄宗同光三年)二月派遣(即后唐庄宗同光三年)二月派遣卿裴璆朝
于唐,贡人参、松子、昆布等,将人参列为贡品首位。

二十六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使大陈林等百一十六人,朝进儿女口各三人,人参、昆布、白附子、虎皮等。

人参仍列为物贡首位。

在唐中宗神龙六年(公元705年)至唐明宗天宗元年(公元926年)的220多年中,渤海国入唐朝朝贡94次,贡品当中主要是人参。

经集安与鸭绿江通道乘船往返,利用集安鸭绿江这条水上便捷的贡道,距今已有1290余年。

唐代人参应用情况,除了《新修本草》有关人参的论述外,就是唐代著名的医学家孙思邈(581—682),一生专攻医事。

在运用人参组方方面,创造了历史的新纪录,《备急千金要方》中有445个放含有人参;在《千金翼方》中,有310个方含有人参。

宋代是我国应用人参的持续期
宋代是历史上整理出版医药著作最多的朝代。

不仅政府重视医药典籍的搜集和刊印发行,个人独立编著本草书籍也很多,其中突出的代表是唐慎微编著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

《证类本草》载:“人参见多用高丽、百济者。

潞州太行山所出,谓之紫团参,亦用焉。

”唐氏收录的关于人参的知识还有掌禹锡等谨案药性论的内容:“人参恶卤咸。

生上党郡。

人形者上。

次出海东新罗国,又出渤海。

主五脏气不足,五劳七伤,虚损痰弱,吐逆不下食。

上霍乱烦闷呕吵,
补五脏六腑,保中守神。

又云马兰为之使,消胸中痰,主肺萎吐脓及痫痰,冷气逆上,伤寒不下食,患人虚而多梦纷坛,加而用之。

”据此论述,人参补虚和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肺、脾、胃、心经疾病的治疗作用,被突出出来,在人参应用上又向前跨了一大步。

《本草图经》成书于嘉祐六年(1061),是《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的蓝本之一,收载人参的内容可谓十分详尽。

在距今九百余年前,对人参原植物的描述及所记载的各个特征,均真实地说明,该书所收载的上党人参就是当代的五加科植物真人参。

特别值得珍视的是,《证类本草》中所绘的潞州人参(即上党人参)图谱,更无可辩驳地证明,我国自古以来使用的人参即为五加科人参的见解是极为正确的。

宋代是我国医药著述繁荣的时代,也是应用人参重要的发展时期。

特别是宋代的人参主产区明显向东扩展,增加了人参资源,而且在边境贸易中通过互市交易,可以获得相当多的进口人参,保证药用之需。

根据本草著作记载,这个时期应用人参的情况,基本上与唐代相当,因而宋代是继唐代应用人参达到高峰期之后的持续发展时期。

元朝是我国应用人参的停顿期
元代是我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朝代,元朝征服者虽然使疆域空前扩大,但对经济和医药文化却只能处于停顿状态。

以元朝较有影响的《世医得效方》为例,其中只有306个方
剂应用人参,较历史水平为低。

明代是我国应用人参的困难时期
到了明代,人参资源已受到严重破坏,供应远远不足。

因此,我国在明代,人参的供应和使用已经进入困难时期。

明代前期与人参关系最为密切的的医药著作是《人参传》,该书是《本草纲目》的编著者李时珍之父李言闻所著。

原书已佚,部分内容被收录在《本草纲目》中。

李时珍在《人参传》的基础上,对各家本草学的人参精华都做了细致收集和整理,就其内容精深和字数浩繁而言,在《本草纲目》中对人参叙述得最为详尽。

李时珍则总结式强调:人参“治男妇一切虚证,发热自汗,眩晕头痛,反胃吐食,疾疟,滑泻久痢,小便频数淋沥,劳倦内伤,中风中暑,萎痹,吐血嗽血下血,血淋血崩,治胎前产后诸病”。

其用途较之前的医药书可谓是十分广泛,显然,明代及其以前,在人参应用方面的认识,与现代相比,有着悬殊差异。

以李时珍整理总结为界,历史上一直把人参与多种药物配伍,将其作为具有多种医疗效能的“将士”使用;而今,则多把人参当作仅有滋补作用的“富翁”相待,希冀借助其药效,达到强身健体、青春常驻。

延年益寿之目的。

综合前述各代人参药用历史可知,到了明代,我国应用人参在临床理论和实践上已达到历史的顶峰。

清代是我国应用人参的衰退时期
前叙说:元代是应用人参的停滞阶段,明代我国人参资源已经遭到严重的破坏。

至清代,只能使用“辽参”;到乾隆末年,人参的生产与供应已经走向衰退。

清朝统治者及其官员们极其高度垄断,不求发展,摧残人参栽培业,在野生资源日渐枯竭的情况下,使人参的生产、供应、应用均步入难于挽回的境地。

到了嘉庆、道光年间,官办参业已日渐衰落。

清代有代表性的本草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赵学敏撰,刊于1765)中,关于人参应用进展情况毫无记载,而在“参叶”项下则指出“今因辽参日贵,医辄以之代参,凡症需参而无力用者,辄市叶以代。

故今大行为时,苏州参行参叶且价至三五换不等。

以色不黄瘁,绿翠如生,手持之有清香气者真”。

这期间,人参主要供统治者和富豪们享用,黎民百姓失去了运用“百草之王”防病治病的能力,于是“参叶”代替人参药用。

从人参的发现、使用,到研究,已有几千万年之久。

人参在白垩纪时期就已存在,但直到神农氏才将其发现并运用,我们才得以利用人参的药用价值。

直至今日人参依然存在,可见人参的生命力之顽强。

自然生长在原始森林里的野山参,根据人参的芦头和人参主根的皮纹,可知其生长年龄。

经人参专家医药专家证实,
野山参可生长上百年、数百年甚至千年也不死。

人参的再生能力特别强,尤其是野山参,不怕冻,-40℃以下在土中也冻不死;不怕旱,几个月不下雨也干不坏;不怕野兽的践踏,人参芦碗遭意外损伤甚至断掉,人参也不会死,休眠修复几年又会长出新芽苞,继续生长。

人参的主根烂掉,艼或剩余的须子仍可生长,几十年或上百年后,艼就变成主根,人参专家称之为“艼变”。

人参这种特殊的再生能力,能使人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也就可以理解了。

三、采参的规矩
1.采参的规矩
在漫长的时间堆垒之下,长白山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采参习俗。

相沿相袭,而成山规。

习俗必遵,山规必行。

入山采参,不得说“挖”,必要说“请参”说“抬宝”,以示对草仙的诚敬和爱重。

进山之前,需跪拜天地以求吉祥;入山后要搭建老爷府,跪拜山神求得护佑;发现人参,必跪拜老把头以示感谢;交易开秤亦要跪,移栽幼参到园圃,也要跪栽跪侍弄……
进山路上,要依次而行,老把头在先,二把头跟随,边棍第三……雏儿把式(少年)在后。

人数去时为单,三、五、七、九不等,以求归采时为双,因为请得的人参也是“人”呢!路上不得多言,看山花野果,不可随意说好,说即得采,
且不许卸载扔掉。

说话亦有规矩,碰到老虎,须称“山神爷”,遇见蛇,不可叫“长虫”,要恭称“钱串子”“金镏子”。

歇息称“拿堆儿”,吃饭、睡觉、取火分别叫“拿饭”“拿觉”“拿火”……寻参的索拨棍不能用来打一切生灵草木,不能扒皮;歇时立于身旁,睡时立于窝棚门口,放山归来,要留在山上。

忌讳的是“麻达山”(迷路),或者饭锅坏了,饭碗摔了,遇此都要下山。

尤其看重梦兆,梦老虎撵人、窝棚失火、吹吹打打出大殡…….皆属凶兆,要下山;梦见棺材、江河海水、姑娘媳妇……为吉兆,可继续上山。

而一旦发现人参,必须抬大留小,不可一窝儿采净。

有成熟的种子,要播于地下,留给后人。

填平埯坑,插上树枝,不可弄得一片狼藉,并在附近砍出“兆头”(标识),标记此处出土多少人参及放山人数,以为后人留下提示。

下山时,住过的窝棚不得拆,余剩的米盐火种不能带走,以留他人来用。

2.参帮遇见土匪
俗语说:“关东山,一大怪,山山都有土匪在。

”美丽富饶的大东北,自古以来就是一块神秘的土地。

这里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浓郁的边疆风情和神秘的民俗文化。

然而,这片黑土地上也有百年匪患的历史,以至被称为“土匪王国”。

据史料记载,自清代到解放前,通化浑江一带大大小小的匪帮就有两百多帮。

各山的土匪都有自己的名号,什么震三江、震九江、山上好、冰上飞、滚地雷等等。

因为自古以
来通化地区都是是一个交通便利(后来日本人修了铁路)、富绅商贾多、闯关东百姓的聚居地。

土匪帮当然要选在这样一个富饶的地方在周围‘占山为王’了。

所以那个时期放山人也就会常在大山里遇到土匪了。

土匪除了下山绑票、砸窑等一系列抢劫活动,大部分时间是在大山里活动,抢地盘、种大烟(罂粟)等。

每到放山人遇到土匪的大烟地,把头都会带领着参帮远远地、小心翼翼地绕开。

如果被种大烟的土匪发现,那是非常危险的,甚至丟了性命。

如果平日里放山遇到土匪,那还是很安全的,因为关东放山人和土匪之间有一层‘特俗的关系’。

作为参帮把头,要懂得与土匪交流和土匪的语言。

放山人遇到土匪,参把头要主动上前搭话的。

“干什么发财?”土匪大当家的问。

“跑山的”把头一施抱拳回答。

“什么帮?”跑山的多了,有木棒、围帮(打猎的)、金帮等,大当家的必然要问个仔细。

“放山的。

”把头明确回答。

“奥!都是钻草稞子的,把头快当。

”“大当家的快当”“有啥大货,让弟兄们亮亮眼(开开眼)。

”“老把头保佑,抬点儿小捻子(小人参)。

”这时放山把头从背筐里拿出棒槌包子,打开让大当家的过过目,拿出一半,剥块红松树皮,揭一张青苔,把棒槌打成参包子,送给大当家的。

这是放山人的规矩,见面分一半儿,遇到土匪也是如此。

大当家的接过棒槌包子,问把头“带点儿黑土还是片儿
(钱)?”把头说:“见面儿劈一半儿,哪能让大当家的拉露水(赏钱)呢!”“都是钻树稞子的,拿着!”大当家的说完,掏出一把钱或烟土,扔给放山把头,还留下放山的吃一顿饭。

3、采参的过程
人参是珍奇药材,在中国自古被当作精灵,因而入山采参自有一套带有神秘而特殊的山规、习俗。

例如挖野山参,俗称“放山”
在深山老林中挖参,有很多门道,这是千百年来形成的方法与传统。

挖人参的时节一到,山里人就三五结伴进山挖参。

手上每人一根索宝棍,干这行并不容易,要拜师学艺。

在进山之前都要集体由现任把头带头跪拜去世的老把头,这是规矩也是求保佑。

按山规,进山后不能乱说话,当发现人参时,立刻大声呼叫:“棒槌!”(据说一声“棒槌”,人参就会“定住”不再逃跑)
挖参人时相互都有暗号,有问有答,一呼百应,凡是听到的人都要一起唱和,这是叫喊山。

接着要用草帽覆盖,使人参“束手就擒”,并用红绳把人参绑在树枝上面,这样才算捉住了人参。

开挖之前要三跪九拜。

人参有灵性,挖之前跪拜它,已祈求赐一根上品的人参。

挖人参需要的工具
在距离人参40CM左右的外置的位置开挖。

以人参为中心挖了一个1米圆圈,把人参圈在里面。

慢慢地把它请出来。

整个挖参过程要小心翼翼,有时候一挖就是几个小时。

4、山神爷孙良的传说
祖籍山东莱阳的孙良,是数百年来我国东北人一直很敬重的人物。

人们对他顶礼膜拜,非常虔诚,把他视为长白山地区放山人的先祖,普遍尊称他为山神爷,据说由他所做的流传于民间的一首诗更是非常有名:
家住莱阳本姓孙,翻山过海来挖参。

路上丢了好兄弟,不见兄弟不甘心。

三天吃个蝲蝲蛄,你说伤心不伤心。

家中有人来找我,顺着古河往上寻。

再有入山迷路者,我当做为引路神。

传说,明末清初,国家动乱,民不聊生。

许多山东人为了生计冒险闯关东。

家住山东莱阳富山村的孙良,因母亲不幸得了重病,一位老中医说这种病只有关外的辽东人参能医治。

孙良听说关东长白山出人参,就和家人商量要去闯关东。

爹娘和媳妇听说关东山高林密、滴水成冰、虎豹成群,死活也不答应。

可是孙良是个孝子,又是个有志气的人,说干啥就一定要办成。

家人没有办法,给孙良凑了几个盘缠钱,便送他上路了。

孙良告别父母和妻子王氏,只身翻山过海,吃尽千辛万苦,来到了长白山。

看到深山老林里数不尽的獐狍野鹿,奇花异草,把个孙良乐得找根棍子一拄就放起山来。

他一个人“放山”,这叫“单搓”,一连找了几天也没“开眼”。

这天他正在林子里走,突然看见前边也有个放山的。

深山里人烟
稀少,人见了人格外亲。

一打听,这人也是山东莱阳人,叫张禄。

经过交谈两人还挺投缘,于是就搂土为炉插草为香,结拜为生死弟兄。

孙良比张禄大两岁,孙良为兄张禄为弟。

别看张禄年龄没孙良大,可他放山的年头多,很有经验。

他就教孙良认识什么是几品叶,什么是“刺官棒”(一种假人参),还给孙良讲人参精变大姑娘的故事,还有许许多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传说,在孙良的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这一天,孙良和张禄分头出去遛趟子,约好三天后回来见。

孙良出了戗子走了一头晌儿,在一个向阳坡上发现了一大片人参。

他乐坏了,一口气儿挖了好几棵,又在那儿的树上刻了“兆头”(记号),就捧着人参回到窝棚里去等兄弟张禄。

可是一连等了三天张禄也没回来,孙良担心兄弟出意外,就出了戗子去找人。

茫茫林海,孙良走啊走,找遍了大山各处;他找啊找,找遍了河沟坡岔;可是到处也不见兄弟的踪影。

就这样,孙良一直找了三天,连饿带累,昏倒在一块大卧牛石头旁。

一阵微风吹来,孙良苏醒了过来,看见河边有只蝲蝲蛄在爬,遂伸手捉住,放在嘴里“咔哧、咔哧”地生吃了。

他意识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咬破手指,站起身来,在河边这块大石头上,写下了“家住莱阳本姓孙”这首绝命诗,之后便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可是,孙良人虽死了,但尸首却直挺挺地靠着石头不倒。

为啥?他惦记着他的兄弟,死不瞑目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