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小学科学 我们身边的动物
小学道德与法治_身边的动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道德与法治_身边的动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身边的动物》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认识身边的动物,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喜欢和他们交朋友。
2、了解动物给人们生活带来的重要性,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探讨动物作为人类朋友的作用。
3、学会与动物和谐相处,懂得爱护动物,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等多种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师生共同探讨动物与人的亲密关系,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喜欢和动物交朋友;能够善待动物,知道戏虐动物的行为是错误的,知道要保护身边动物。
难点:让学生体会每个生命都是美丽的、平等的。
他们都有生存的权利,值得我们尊重。
课前准备:(一)教师准备:1、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收集一些小动物的图片、故事、谜语及学生和小动物的合影等资料。
2、多媒体课件(动物图片、人与动物的合照等)。
3、卡通动物头饰。
(二)学生准备:完成课前关于动物调查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游戏区:听声音,猜小动物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3个好朋友,你们快来听听他们是谁?(播放布谷鸟、青蛙、大象的音频)大家可真棒!一下子就听出了他们的声音。
那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身边的动物》,来学习一下可爱的动物吧!2、师:说起动物,你一定很喜欢吧?那你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说说你喜欢的原因吧!听了你们的介绍,让我们知道了动物不仅可爱,而且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无限的欢乐!【设计意图】在教学中,教师以“动物声音”导入,贴近学生的生活;引入主题,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照片体现学生认识动物的不同途径:家中、动物园、媒体(电视、网络、纸媒、书籍等。
小动物的选择可分为害虫和益虫)(二)交流区:1.第一项任务要求:你见过那些动物?2、师:现在大家桌子上都有一张任务单,完成上面的任务,就能成为小二班“爱护动物小卫士”!请大家拿出任务单,看到第一项任务:你见过哪些动物?现在以小组为单位,拿出任务单,看小组内谁说的动物种类最多,评选出“认识动物小专家”!(讨论阶段配乐)师:同学们都很厉害,见过这么多动物并能准确的记住他们的样子,你们真棒!3、师:同学们,你们都从哪些地方认识的这么多动物?(认识动物的途径)师:不错,同学们,正像你们说的,我们可以从电视、网络、手机、书籍、动物园、水族馆,甚至是自己家里喂养的途径,来认识不同的动物。
身边的动植物资源-青岛2017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身边的动植物资源-青岛2017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本篇教案主要针对青岛2017版二年级科学上册中的“身边的动植物资源”一课进行教学设计与讲解。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身边的各种动植物资源,认识它们的特征和用途,培养观察、分析、思考和实践的综合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身边常见的动植物资源,认识它们的特征和用途;2.培养学生对动植物的观察、分析、思考、实践的能力;3.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4.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爱护环境的理念。
教学内容1.鱼类、虫类、昆虫类等常见动物资源的认识和用途;2.红枣、苹果、葡萄等常见植物资源的认识和用途;3.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进行观察、摸索和实验,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动植物资源,认识它们的特征和用途;2.培养学生对动植物的观察、分析、思考、实践的能力。
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动植物资源的用途,并如何珍惜它们;2.培养学生对动植物资源的维护与保护的意识。
教学方法1.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让学生学习动植物资源的特征和用途;2.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加深对动植物资源的理解;3.课堂讲解法:通过讲解提高学生对动植物资源的认知和理解。
教学过程导入1.利用幻灯片或图表的方式展示常见的水果、蔬菜、鱼类等,通过简单的讲解,让学生知道它们的用途和特点。
2.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身边还有哪些动植物资源?有什么用途?正文1.让学生先了解鱼类、虫类、昆虫类等常见动物资源的认识和用途。
通过图表的形式展示,让学生知道这些动物资源的生长环境、特点和用途。
例如,鱼类可以用来做鱼丸、鱼肉丝等食品,虫类可以用来制作药物、补品等。
2.接下来,引导学生认识红枣、苹果、葡萄等常见植物资源的认识和用途。
同样,通过图表的形式展示这些植物资源的生长环境、特点和用途。
例如,红枣可以用来制作膳食、药酒等,苹果和葡萄则可以直接食用或加工制作果汁、蜜饯等。
小学二年级观察动物作文5篇
小学二年级观察动物作文5篇在观察动物中要注意发现动物的习性. 还可以选择实验观察动物的内部组织、结构. 各种动物走动和奔跑时的姿势和四肢的动作是不一样的。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观察动物作文,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小学二年级观察动物作文篇1我透过透明的容器观察两只蚂蚁:它们或许是刚来到这个地方,不熟悉周围的环境,在容器里不停的乱窜,还在瓶壁上爬来爬去,好像想离开这个地方。
瞧!多有趣呀,两只蚂蚁因为走得太急,把头都撞在一起了。
过了一会儿,它们好像渐渐习惯了环境,不再乱动了,而是静静地趴在一个角落里休息,但还是好奇地摆动着触角,像一个顽皮的小孩。
这些蚂蚁还会在营养胶里挖出漂亮的3D隧道呢。
我天天盼着蚂蚁能快点挖出漂亮的隧道,每天放学就直奔房间里看两只蚂蚁的“挖掘进展”,可每次都失望而归——营养胶没有一点变化,还是老样子,蚂蚁们也照样趴在那个地方,懒洋洋地不动弹。
两天过去了,还是毫无动静,我气得火冒三丈,差点把蚂蚁扔了。
妈妈告诉我:“你没听说过吗?‘欲速则不达’,你再观察一段时间,它总会挖的。
”于是我又等了两天,可还是老样子。
我有点急了,到处寻找能让蚂蚁们快速挖隧道的“灵丹妙药”。
有的同学说在营养胶的两侧戳两个约2。
5米深的小洞,让蚂蚁顺着小洞爬进去,也有的同学说在小洞里滴一些蜂蜜,让蚂蚁闻到香味爬进去,可是都没有什么显著的效果,我还是决定顺其自然,让蚂蚁自己挖隧道。
终于,我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在第四天早晨,蚂蚁终于挖隧道了,那时我高兴的心情是用什么话语也无法形容的。
两只蚂蚁都在隧道里钻来钻去,在努力地工作着,那只大个子的蚂蚁在隧道里咬了一块营养胶后爬出隧道,把营养胶放在一个角落里就有继续工作了,可真是有趣。
一个星期过去了,隧道已经挖了不少,纵横交错,充满了艺术感,真漂亮!蚂蚁,是一种多么神奇的小动物。
仔细想来,我们人类不正缺少蚂蚁的这些精神吗?勤劳、团结、忠诚,是蚂蚁的天性,也是我们人类要像它们学习的呀。
14《身边的动植物资源》(教学设计)-青岛版科学二年级上册
课堂
课堂评价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在本节课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课堂评价:
1.提问评价: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提出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回答,从而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的回答来判断学生是否能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身边的动植物资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身边的动植物资源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身边的动植物资源知识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身边的动植物资源学习状态。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身边的动植物资源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身边的动植物资源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身边的动植物资源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4.实施可持续利用策略,合理开发和利用动植物资源,减少对资源的破坏。
5.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保护全球范围内的动植物资源。
(2)教学软件:教师运用教学软件,如互动白板、在线教学平台等,进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3)实物展示:教师准备动植物的实物,如植物标本、动物模型等,让学生进行观察和触摸,更加直观地了解动植物资源。
二年级科学上册 第四单元 生活中的动植物资源 第14课 身边的动植物资源课件 青岛版六三制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初步理解人与植物、动物、大自然的关系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培养热爱 大自然,珍惜动植物资源的意识。 (2)培养探索身边动植物奥秘的兴趣。
探究新知
观察分析 探求来源
木头/竹子……
羊毛、兔毛……
毛笔的毛起初兔毛用 得多,后来也开始用 羊和鼬等动物的毛。
小组交流:拿出你们带来 的物品,在小组里分析交 流,看看它们的各个部分 分别是用什么制作的,用 到了哪些动物和植物资源。
探究新知
交流思考 升华情感
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 我们使用的很多物品都用到了动物和植物。 △ 动物和植物与我们关系密切。 ……
课题引入 回顾旧知: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了解到了关于动植物的哪些 知识?
△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和水分。 △动植物为我们提供了食物。 △我们做衣服的天然材料,有的来自植物,有的来自动物。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动植物。
除了衣服和食物,动植物 还为我们提供了什么?
探究新知
桑树为我们提供了什么?
衣服
丝绸
珍惜资源 合理使用 和谐共生
基础达标
Hale Waihona Puke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牛可以用来耕地。 ( √ )
(2)马可以用来帮助人类拉货物。
(√)
(3)番茄只能够食用。 ( × )
(4)能结果的植物对人类有用,不能结果的植物对人类没有用处。 ( × )
2.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动物和植物资源是如此重要,它们 的数量却是有限的。我们应该怎样 对待它们?在生活中具体要怎样做?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14 身边的动植物资源 青岛版(六年制)
身边的动植物资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观察并记录身边的物品来源。
(2)初步认识动植物与人类生活的紧密关系。
2.过程与方法:利用感官等工具,观察记录生活中的动植物,并做简单分析,记录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什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观察生活中的身边动植物资源时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到合作交流的乐趣。
(2)树立珍惜动植物资源,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动植物与人类生活的紧密关系。
【教学难点】利用感官等工具,观察记录生活中的动植物,并做简单分析,记录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什么。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准备图片素材/视频,教学道具:毛笔、铅笔、本子、书包、布笔袋。
2.学生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结合前两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动物和植物可以为我们提供什么吗?学生:动物可以提供鸡蛋,肉等,植物可以提供衣服,果实等。
二、动植物资源用处广1.谈话:你知道桑树有哪些用途吗?我们比一比,看谁想到的多?(以桑树为例让学生知道植物为我们的生活提供资源。
)学生:桑树的叶子可以饲养蚕宝宝,而蚕可以为我们提供丝绸,间接为我们在提供物品。
而桑葚、木浆纸、家具是桑树直接在为我们提供物品。
2.谈话:你知道山羊有能为我们人类提供什么吗?我们像刚才对桑树一样尽可能多的找一找吧。
(以羊为例让学生知道动物为我们的生活提供资源。
)学生:山羊可以生产奶和奶制品。
羊毛可以制作棉鞋,还可以纺成毛线。
羊角可以制作梳子。
引导学生寻找动植物还为我们提供了什么?帮助学生建立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动植物的概念。
激发学生珍惜动植物资源,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小结:像桑树和山羊这样能为我们提供物品的,我们可以把他们称作资源。
3.说一说他们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什么?展示一些动物和植物的图片。
谈话:和同学们讨论一下他们为我们提供了什么吧?试着完成下面的记录表格。
小结:像粮食、树木、蔬菜、水果等都是植物资源;像马、羊、鸭、鱼等都是动物资源。
科学小学二年级动物知识
科学小学二年级动物知识动物是地球上最丰富多样的生物群体之一。
它们以各种形态和特征存在,生活在陆地、水中和空中。
了解动物的知识不仅可以增加我们对自然世界的认识,还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和好奇心。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有关二年级学生应该了解的基本动物知识。
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是动物界的两个主要分支。
脊椎动物具有脊骨,包括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
而无脊椎动物则没有脊骨,包括昆虫、蜗牛、贝壳类、扁形动物和水螅等。
哺乳动物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类动物。
它们是一种能够哺乳喂养幼崽的动物。
哺乳动物还具有毛发,它们的身体结构各不相同。
例如,猫科动物有爪子和锋利的牙齿,它们通常是灵活和狡猾的捕食者。
而大象则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动物,它们有长长的象鼻和强壮的象牙。
鸟类是另一类令人着迷的动物。
它们有羽毛,可以飞翔。
鸟类的嘴形状各异,适应了各种不同的食物来源。
例如,鹦鹉有强大的嘴巴,可以咬开坚果,而蜂鸟则用细长的嘴吸食花蜜。
爬行动物包括蛇、鳄鱼和龟等。
它们的身体覆盖着鳞片,肌肉发达,适应了不同的生活环境。
例如,蛇通过爬行和蜿蜒前进,用舌头来嗅探周围的气味。
两栖动物是同时在水中和陆地上生活的动物。
蛙类是最常见的两栖动物之一。
它们的前后脚适合跳跃和游泳。
蛙类的幼崽在水中生活,而成年蛙则在陆地上寻找食物。
在无脊椎动物中,昆虫是最多样化的一类。
蝴蝶、蚂蚁、蚯蚓等都是常见的昆虫。
它们具有六条腿和翅膀,可以飞行或跳跃移动。
昆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几乎存在于全球各地。
除了昆虫,贝壳类也是无脊椎动物中的一类重要物种。
贝壳类动物通常生活在水中,它们的身体都有一个坚硬的外壳,可以保护它们免受捕食者的伤害。
蜗牛和蛤蜊是常见的贝壳类动物。
扁形动物是一类扁平且柔软的无脊椎动物。
它们的身体通常都扁平,并且可以生活在淡水或海洋中。
例如,平板虫和海葵就是扁形动物的典型代表。
水螅是一类生活在水中的无脊椎动物,它们生活在淡水环境中的河流和湖泊中。
小学科学教案《我们身边的动物》
小学科学教案《我们身边的动物》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识别和了解常见的动物特征和分类。
(2)学会用观察、调查等方法收集动物的信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了解动物的特征。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动物的特征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动物,引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
2. 教学内容:介绍动物的基本特征,如:生命活动、运动方式、感官等。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观察动物,记录动物的特征。
第二课时:动物的分类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动物的分类方法。
2. 教学内容:介绍动物的分类方法,如: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动物分类,制作动物分类卡片。
第三课时:我们身边的动物(一)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动物。
2. 教学内容:介绍常见的动物,如:狗、猫、鸟、鱼等。
3. 实践活动:学生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第四课时:我们身边的动物(二)1. 导入:引导学生继续关注身边的动物。
2. 教学内容:介绍常见的动物,如:蚂蚁、蜜蜂、蝴蝶等。
3. 实践活动:学生观察身边的昆虫,了解它们的特点。
第五课时:保护我们身边的动物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介绍保护动物的方法和意义。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讨论保护动物的方法,制作保护动物的标语。
三、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动物的图片、视频等。
2. 实验材料:观察动物的实验用品。
3. 参考书籍:关于动物的科普读物。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3. 学生对动物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观察身边的动物。
二年级科学下册身边的动物单元教案
二年级科学下册身边的动物单元教案教学内容:菜叶上的蜗牛教学目标:1.认识蜗牛及其外形特征。
2.了解蜗牛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及其运动的特点。
3.体验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过程,学会交流和记录。
4.培养学生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树立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学会爱护身边的小动物。
教学过程:1.任务驱动出示本课的任务驱动场景图,引导学生通过问题思考蜗牛的身体特征。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简单交流蜗牛长什么样子。
2.活动探究活动1:观察蜗牛的身体出示蜗牛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蜗牛的壳、触角、眼、腹足等部分。
指导学生先进行整体观察,从头部到尾部有序地开展,再借助放大镜进行更细致的局部观察,并提醒学生关注蜗牛的触角和眼睛。
总结:蜗牛一般由壳、腹足、触角、眼、口等几部分组成。
蜗牛的头部有两对触角,前一对触角较短,后一对触角较长且顶端有眼。
活动2:蜗牛是怎样运动的引导学生观察蜗牛的运动,加深学生对蜗牛运动特点的认识。
在活动结束后,教师要提醒学生洗手。
总结:蜗牛腹足的强健肌体似波浪般移动着,这使蜗牛缓慢地向前运动。
蜗牛在爬行过程中会分泌一种黏性液体,这种液体有助于减小摩擦力,使得蜗牛比较容易地向前爬行。
教学准备:PPT重点难点:了解蜗牛的外形、反应、运动等特征。
小结:今天我们对蜗牛进行了一次全面细致的观察,同学们也认识了蜗牛的外形、反应、运动等特征。
通过本课的研究,希望同学们能够培养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树立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学会爱护身边的小动物。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认识鲤鱼,初步了解鲤鱼的外形特征。
通过观察和记录,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兴趣和爱护之心。
介绍鲤鱼的外形特征。
鲤鱼是一种淡水鱼类,体形较大,通常有银色或金色的鳞片,身体呈椭圆形,有两个背鳍和一条尾鳍。
鲤鱼的嘴巴较小,能够吃小型水生生物和植物。
了解动物的一些共同特征。
鲤鱼是一种动物,和其他动物一样,它们都需要食物、水和空气来生存。
动物们都有自己的特征和性,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研究来了解它们。
小学科学教案《我们身边的动物》
小学科学教案《我们身边的动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们身边的动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 让学生掌握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身边的动物种类2. 动物的基本特征3. 动物的分类方法4. 关爱动物,保护环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们身边的动物,掌握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
2. 教学难点:动物分类方法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收集各种动物的图片。
2. 实物道具:动物模型、标本等。
3. 教学PPT。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动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动物的基本特征,如:动物是生物的一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动物需要摄取食物、呼吸、排泄、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等。
3. 动物分类:讲解动物的分类方法,如:按照动物的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生长发育特点等进行分类。
4. 实例讲解:展示不同种类的动物,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分类方法进行辨别。
5.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运用所学知识对身边的动物进行分类,并总结分类结果。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
7.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保护,提倡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理念。
8. 课后作业: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动物,记录它们的特点,下一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实践环节:评价学生在实践环节中对动物分类的应用能力,以及合作意识。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动物观察活动,如参观动物园、鸟类观测等,增加学生对动物的了解。
2. 开展校园环保活动,如垃圾分类、绿化校园等,引导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
八、教学反思:1. 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如教学方法、课堂组织等。
中班科学领域教案我身边的小动物
中班科学领域教案我身边的小动物教案标题:中班科学领域教案-我身边的小动物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身边常见的小动物,并了解它们的特征和习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3. 通过亲身接触小动物,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兴趣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小狗、小猫、小鸟、小鱼等常见小动物的图片或实物。
2. 教具:幻灯片或投影仪,黑板或白板,绘画纸和彩色笔。
3. 课件或教材:适合中班学生的科学教材或课件。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幻灯片或实物向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小动物,如小狗、小猫、小鸟等,并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外貌特征。
探究:2. 让学生围坐在一起,展示一张小狗的图片,并向学生提问:“这是什么动物?”“你们见过这个动物吗?”鼓励学生积极回答。
3. 引导学生描述小狗的外貌特征,如毛色、眼睛、鼻子等,并记录在黑板或白板上。
4. 继续展示其他小动物的图片,重复上述步骤,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小猫、小鸟等动物的特征。
5.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小动物的习性,如小狗喜欢玩耍、小猫喜欢捉迷藏等。
实践:6. 安排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小动物进行深入观察。
可以是学校宠物或学生家中的宠物(如果有)。
7.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观察和记录所选小动物的外貌特征和习性。
可以用绘画纸和彩色笔进行绘画和描述。
8. 学生可以轮流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内容,并互相提问和交流。
总结:9. 回顾学生观察和描述小动物的经验,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10. 引导学生总结小动物的共同特征和习性,并提醒他们要爱护和保护动物。
拓展活动:11. 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或宠物店,让他们亲身接触更多的小动物。
12. 鼓励学生制作小动物手工或绘画作品,展示在班级或学校的展览中。
评估:13. 观察学生在观察和描述小动物时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14. 收集学生绘画和描述的作品,评估他们对小动物外貌特征和习性的理解程度。
教学延伸:15. 在家长会或班级展示中,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小动物的观察和了解,增强家校合作和交流。
小学科学《我们身边的动物》教案
小学科学《我们身边的动物》教案_小学科学教案教学理念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的修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为学校美术教育拓展了博大的空间,为中小学美术教育指明白方向, 美术课堂教学正朝着多元化的趋势进展。
我的教学设计理念是以大纲精神为指导,以学科理论为依据,在教学实践中突出对孩子的兴趣培育引导孩子从生活中去发觉美、感受美,重视创新意识与实践力量的培育,把审美教育贯穿于课堂中,发挥美育辅德益智的成效。
教师想要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就要对课堂教学的构造予以合理的组织与细心设计,使其充分发挥各教学环节的作用,把握住每一个教学环节,充分地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创作的热忱,激发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
以下是我的整个教学设计理念:1、丰富视觉和触觉阅历帮忙孩子了解美术根本语言和学问,在设计本课过程中,利用工艺品、绘画作品、多媒体课件使孩子们通过多种感官接触物质和形象世界,从中体验、感受线的美感及表现力,提高他们的审美力量。
(1)通过折折手中的电线,找找身边的线、摸摸工艺品上的线,观看课件中的自然物水波浪、山石线、动物身上的斑纹……,体验人文环境中的线:建筑、服装,使孩子在嬉戏中熟悉各种各样的线,并初步感受线的美感,培育他们的观看习惯。
(2)创设情境。
全体师生共同舞动彩带,使孩子们充分体验曲线给人的自由活泼的美感,再次利用易弯曲变形的电线使每人分别体验、折线的坚硬、直线的挺立严厉等不同感受。
(3)通过四幅典型的艺术作品,引导孩子进一步感受艺术作品中线的美感及表现力,初步了解线的表现方法,提高他们的审美力量。
2、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欢乐,培育美术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美术的根本动力。
课堂中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学习多样的表现形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长期的情感态度。
教师采纳多种形式引导孩子们感受美术学习的轻松与情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通过折一折(电线)、找一找(身边的线)、摸一摸(工艺品)、玩玩(彩带)、看看(艺术作品)、听听(故事)说说、画画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孩子们初步感受,熟悉线的美感及表现力——迫切尝试用线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兴趣勃勃地向同伴们介绍自己线画的作品。
青岛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第十四课《身边的动植物资源》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第十四课《身边的动植物资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常见的动植物。
2.能提出有关动植物的问题,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的名称和特点,初步学习用不同的标准对动植物进行分类。
二、教学准备:
毛笔、铅笔、本子、书包、布笔袋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各种动植物,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动植物。
一、教学设计
(一)提出问题
1.师:同学们,你们认识身边的哪些动物和植物?动物和植物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一说日常生活中认识的动物和植物,引导孩子们说完整,训练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说出动物和植物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吃、穿、用等多方面的用途(引导学生珍惜动植物资源。
)
2.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用,
(二)动手探究
1.师:把你准备的学习用品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讨论一下制作这些物品用到了哪些动物资源、哪些植物资源?
2.引导学生具体说说每一个学习用品的制作材料(重点说出是来自植
物还是来自动物)。
(三)合作交流
1.我们可以用手摸出软、硬、光滑、粗糙,根据物品的特征找出制作的材料(引导学生说出毛笔的笔杆、铅笔、本子、书包和布笔袋的制作材料来自于哪里)
2.再摸摸教室里其他物品说说它的特征,如桌子、凳子、打扫卫生的工具等,引导学生通过用手摸一摸物品,说一说事物的特征,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了解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动物和植物。
(四)拓展延伸
回家找一找家中用到的物品,吃到的食物等,说出这些物品来自动物资源还是植物资源,在家可以和爸爸妈妈举行比赛,比一比谁找到的多,说的正确。
小学科学教案《我们身边的动物》
《我们身边的动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常见的动物,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习性。
2.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观察和探究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认识常见的动物及其特点。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对动物特点的理解和掌握。
2.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或视频。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3. 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动物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这些动物叫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探究:学生分组讨论,组长组织成员观察和分析动物的特点,记录下来。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展示:每组选一个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他们的观察结果,其他组的同学可以进行补充和评价。
4. 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总结动物的特点,强调重点。
5.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关爱身边的动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6. 作业:让学生课后观察家里或周围的动物,记录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下节课分享。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2. 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思考,评价他们关爱动物的情感态度。
七、教学内容:1. 第七课时:鸟类a.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常见的鸟类,如鸡、鸭、鹅、鸟等。
b. 探讨鸟类的主要特征,如羽毛、翅膀、喙等。
2. 第八课时:哺乳动物a.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常见的哺乳动物,如猫、狗、猪、牛、羊等。
b. 探讨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如哺乳、毛发、温血等。
八、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寻找答案。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具体的动物案例,掌握动物的特点。
小学综合实践身边的动物课件ppt
回顾观察过程,总结经验教训,以便在以后的观察活动中不断改进 和提高。
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激发好奇心
鼓励学生对动物行为产生浓厚的兴趣 ,积极提问并寻求答案。
培养耐心和毅力
观察动物行为需要长时间投入和耐心 等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 。
倡导实事求是
要求学生真实记录观察结果,不捏造 、不抄袭,树立科学探究的诚信意识 。
护行动。
人为因素对动物影响
01
人类活动对动物栖息地的破坏
分析人类活动如城市化、工业化等对动物栖息地造成的破坏和影响。
02
捕猎与非法贸易对动物种群的影响
探究捕猎和非法贸易对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和生存状况的影响。
03
气候变化对动物生存的影响
分析气候变化对动物生存环境、食物来源等方面的影响,预测未来动物
生存面临的挑战。
实践记录过程
在观察过程中及时填写记录表格,确保信息准确 、完整。
分析记录数据
对记录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比较,以便发现动 物行为规律和特点。
分享观察成果和心得
整理观察成果
将观察记录、照片、视频等资料进行整理,形成完整的观察报告 。
分享交流心得
与同学、老师或家长分享观察过程和发现,探讨动物行为背后的原 因和机制。
小学综合实践身边的动物
目录
• 动物种类与特点 • 动物生存环境探究 • 观察和记录动物行为 • 动物保护意识及行动倡议 • 跨学科综合应用案例分析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01
动物种类与特点
常见家养动物
01
0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3
宠物
如猫、狗、鸟类等,与人 类建立亲密关系的动物伴 侣。
二年级上册科学课件-1.1我们身边的动物3 人教版
小资料
1、蟋蟀的叫声:雄虫通过前翅上的音锉与另一前翅上的一列齿(约50~250个) 互相摩擦而发声。雌虫不会叫。身体越小的叫声越尖锐,壳色越深的叫声越 尖锐。
2、小鸡不会游泳是因为鸭子的脚掌有璞利于在水里游动,鸡没有。
3、壁虎怎样捉蚊子?它的指、趾端扩展,其下方形成皮肤褶襞,密布腺毛, 有粘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可以飞檐走壁,蚊子可以待的地方它都可以去。 它的皮肤具有保护色,可以不被轻易察觉,由于肌肉的特殊分布它的舌头 可以迅速出击,黏住蚊子后再收回。壁虎,变色龙这类的蜥蜴捕昆虫是很强 势的。
Hale Waihona Puke 2、小狗狗排泄次数很多很多,所有大部分人都喜欢让他们先在纸尿垫或报纸 上上厕所。有些狗狗会用纸尿垫,但有些就非常讨厌这个东东。
开始时,狗狗不知道报纸是让他排泄用的,所以就用报纸吸上他的便便,然 后把吸了便便的这张放在很多张报纸(大约7,8张)的最上边,先不要丢掉, 等下次看到狗狗在到处闻时,及时抱起他,把他放在报纸上,他会闻已经干 了的那张报纸,你要在旁边守着,如果他跑出去,就再把他抓回来放在报纸 上。 (开始可以把报纸铺的面积大一些,然后在慢慢缩小报纸的大小)。之后 你要做的就是,凡但看到狗狗要上厕所(到处闻)或正在上厕所(在不正确的 地方),你都要马上一把抱起他,把他放在报纸上。
A、我认识( )种动物。 B、我们小组认识( )种动物。 C、我最感兴趣的问题是:( ) D:我们全班最感兴趣的问题是: ( )
实践我能行
• 1、一般小狗狗吃饭后30分钟,或喝水后15分钟左右就会排泄。大家可以在 这时候特别注意点。如果发现狗狗在地上到处闻,就请高度警惕,他在找地 盘上厕所了。 此外,狗狗早上睡醒后,一般都会排泄一次(包括PEE和便便)。 所有大家可以见狗狗醒后,就把他抱到你希望他上厕所的地方,让他在那里 先待一会儿,而且同时还要用特别语调对狗狗说“快点”等等的口令 (一定 要坚持做,甚至到他张大了都要常常用这个口令,狗狗真的是会听懂的。他 们慢慢就会知道,你的这个口令是在催他上厕所)
二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认识身边常见的动物 全国通用
二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认识身边常见的动物全国通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身边常见的动物,培养他们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2. 通过观察、调查、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掌握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合作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身边常见的动物,如猫、狗、鸡、鸭、鱼、鸟等。
2. 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如外形、生活习性、繁殖方式等。
3. 学习动物分类方法,如按照生活环境、食性等进行分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身边常见的动物,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调查、讨论,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动物图片、视频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调查问卷、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身边常见的动物,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观察:让学生分组观察动物,记录它们的外形、生活习性等特点。
3. 调查:发放调查问卷,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生活环境、食性等。
4.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观察和调查结果,总结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
5. 总结: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成果,讲解动物的基本知识和分类方法。
6. 实践:让学生动手制作动物卡片,加深对动物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身边常见的动物2. 板书内容:(1)动物的基本特征:外形、生活习性、繁殖方式等(2)动物分类方法:生活环境、食性等(3)身边常见的动物:猫、狗、鸡、鸭、鱼、鸟等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动物,记录它们的特点,并尝试进行分类。
2. 让学生制作一份关于动物的保护手册,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观察、调查、讨论等活动。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充分的关爱和支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