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学实录评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美散文:教学内容的择定与开发

——李镇西《荷塘月色》教学实录评析

一、导入:轻拢慢捻,启悟学法

1.启发学生语文学习要有单元意识

让学生合上课本,然后抛出两个问题:教材第一单元有哪几篇课文?第一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引导学生关注单元学习重点: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2.读法点睛:从无疑处发现问题

激疑: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那么,接下来就应该先解释什么叫“整体感知”,再解释“揣摩语言”,为什么书上却根本不讲什么叫“整体感知”,而直接就解释什么叫“揣摩语言”呢?

生答有三:一是“整体感知”谁都懂,无需解释;二是整体感知是目的,揣摩语言是手段;三是看起来没解释,实际上在解释“揣摩语言”时解释了,因为书上明确写到“联系中心意思”“联系上下文”。

3.总结:揣摩语言一定要联系语境。语境包括外部语境与内部语境。外部语境指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人际关系等,而内部语境,就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上下文的照应等等。所谓阅读,主要就是通过揣摩语言去整体感知文章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走进作者的心灵。

点评:教者的导入恰似慢火煲汤。从一个看似遥远的话题聊起,越聊越热,进而形成一个知识共同体、审美共同体,越来越浓地煲出语文的味道。

不过,信马由缰的闲聊中是有着严密的语文教育考量的:建构学生优质的阅读习惯,启悟学生灵动的阅读智慧,寻找、生成最佳的教学切入点……一切都在井然有序地进行着。

二、沁入:“把自己放进去”朗读

1.朗读指点:揣摩品味的第一步就是朗读,那种“把自己放进去”的朗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一遍课文。注意:朗读《荷塘月色》的时候,你就是朱自清!

2.朗读点评:抽一名男生朗读,师生评价:读得太快,不像散步,像跑步。

3.示范朗读。这篇文章的话语方式是自言自语,应该读出这种语气。教者边范读第一段边讲解: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像这一句,是朱自清的想像,就应该读得缓慢些,读出一种向往的味道。又如,妻在屋里拍着润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这是多么静谧的情景,“迷迷糊糊”一定要读得低沉、缓慢,读得“迷迷糊糊”。

4.学生自读。

5.抽读正音。“纤腰束素”中的“纤”不读qin,读xin。对查字典了解“煤屑”“峭楞楞”“敛裾”的同学予以肯定,并提醒学生以后读书要养成自己查字词典的习惯。

点评:通过朗读正音、渗透读法、学法,还不遗余力地引导学生读出语气,读出向往的味道,读出散步、迷迷糊糊的感觉,这是扎扎实实的“生命融合”,可以为后面的审美鉴赏与创造充分蓄势,发挥了朗读的最大效能。但,相较于读后的点睛、促悟,读前的读法告知,乃至范读说明,还是留下了先入为主的灌输痕迹。

三、引入:知人论世,多维分享

1.知人论世:问及朱自清其人,学生只知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的身份。于是,教者引经据典,介绍了朱自清的出生地、祖籍、名字由来、文学成就、学术声望以及语文教育经历。(下课铃响)

2.留下悬念:老师第一次听说朱自清这个名字并对他产生敬意时,显然不是因为他曾当过中学语文教师,也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而是另一个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请同学们下一节语文课再听李老师的答案。

3.破解悬念(第二节课):介绍从毛泽东作品《别了,司徒雷登》中了解到的“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的朱自清,特别点出:写《荷塘月色》时的朱自清还是一名清华园的教授,但如果我们了解了朱自清后来的命运,今天读《荷塘月色》时,也许会另有一番感受。

点评:走知人论世的传统路数,确可深化对文本情感意蕴的理解。但是,事无巨细地猛烈介绍,会剥夺学生搜集、消化文献的能力,甚至会对文本解读造成负面干扰。知人论世中固然也会传递语文知识,但绝不是主要的语文知识。从一篇课文所获得的语文知识应该是“作者通过课文所呈现的认知世界的方式和视角,表达思想情感的方法和手段,艺术构造的匠心和艺术”。因此,教者的超量、超时介绍,有了背离语文体性的倾向,而教学尾声处政治化取向的解读,更是造成了文本内在情感与外部文献的断裂。

四、深入:激发矛盾,延宕审美

此环节,教者建议学生分享这篇文章中最打动自己的文字。当学生提到《采莲赋》一段文字时,教者趁机以之为讨论的切入点,并引发了学生颇饶兴致的探讨。

1.师:《采莲赋》的那一段应不应该删除?为什么?这一段在过去的高中课本里是被删去了的。

学生思维陷入胶着状态:该删的理由是与全文表现的惆怅心情不合,不该删的理由是与全文表现的喜悦、祥和的情感一致。

教者趁机追问:朱自清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是不是有些矛盾或者说混乱呢?学生通过交流认为

不矛盾:与不静→求静→得静→出静这一情感变化线一致;用《采莲赋》描写采莲时热烈活泼的生活,本身就说明朱自清因内心的苦闷而产生的对自由快乐的向往,恰好反衬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失望。教者点睛:有人把这篇文章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概括为“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是很贴切的,作者的感情底色是“不宁静”。

2.生: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会“不宁静”呢?

教者接招,提供了学术研究中的几种解读成果:政治苦闷——对“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愤懑;思乡之情——这到底令我惦记着江南了;小资产阶级人生十字路口的苦闷、彷徨;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并认为《荷塘月色》将成为一首耐读的朦胧诗,过去、今天和未来的每一位读者会因年龄、阅历、所处时代等等因素,而从同一篇《荷塘月色》中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荷塘月色,这就是创造性阅读名作的乐趣!

3.生:“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是不是有点矛盾?

学生自己讨论悟到:这里作者实际上强调的是“冷静”和“独处”,用平时的热闹来反衬现在的冷静,用平时的群居来反衬现在的独处,因为接下来后面有一句“这是独处的妙处”。

教师肯定:“想通”了,因为联系了上下文。

4.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我不明白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

教者追问:作者究竟听到歌声没有?

生:没有。

师:为什么?找出依据。

生:这里是比喻,因为这里用得是“仿佛”一词……

师:对,是比喻。也就是说,作者是用歌声来比喻荷香。可是,荷香与歌声有什么可比的共同点吗?

生:荷香与歌声都是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朦朦胧胧的——在文中找到了“缕缕”“渺茫”作为例证。

师: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让学生看课后练习二,教者举例贯通:秦观“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梦与花互比,愁与雨互喻;艾青描写日本音乐指挥家小征泽尔的诗句——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某位同学的声音很粗,不是说他的声音是有直径的吗?同学们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决是在说你们的笑脸抹了糖。

5.生:“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的“这”是指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