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格律诗的平仄押韵讲义
格律诗的平仄押韵
以是平,其他奇数句末字都必须是仄。
⑤ 类推……
15
作业
例如:平起仄收,画的步骤如下:
①—
丨,
② — — 丨丨— —丨,
③ — — 丨丨— —丨, 丨丨 — —丨丨—。注意第二句和第三句平仄不是完全相同。 丨丨 — — —丨丨,多观察变化的规律,死记也要记住。 — — 丨丨丨— —。 — — 丨丨— — 丨, 丨丨— —丨丨—。 丨丨— — —丨丨, — —丨丨丨— —。
14
作业
1,上面都是只有四句的绝句。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你把 后面四句的平仄补充出来,变成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2,学会自己画平仄表格。平用—,仄用丨表示。例如:
平平仄仄平平字和最后一个字的平仄。 ② 补齐第一句。 ③ 按照相反的规律画第二句,并且注意偶句的末字是平(韵
“平”——孤平。孤仄是可以的。 •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二四六字的平仄必须对,
一三五的平仄无所谓,但是要检查有没有犯“孤平”和 “三平”的错误。 • 出现错误可以补救,叫做“拗救”,由于比较复杂,所以 不讲了,因为尽力就可以不犯错误,所以不需要拗救。除 非有好字不想更改。(其实“平平仄仄平平仄”变成“仄 平平仄平平仄”就属于拗救了。)等你对诗熟悉了,想了 解拗救再了解吧。
16
把第五个字“仄”改为“平”就可以了。“仄仄仄平平仄平”就不是孤平了。第一句和第四
句是同样的句型,但是第一句是正确的例子,三和五同时改掉,还是两个平。
13
写诗要点
• 偶数句末字必须押韵,并且是平声韵。 • 首句可以押韵,可以不押,看你写的哪种格式。 • 句末不可以三个平收尾。句中可以。 • 除了最后一个字,其他位置不能出现孤零零的一个
古诗词韵律中的平仄知识归纳
古诗词韵律中的平仄知识归纳古诗词韵律中的平仄知识归纳古诗词韵律,是指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
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
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民歌也没有不押韵的。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词韵律中的平仄知识归纳,欢迎阅览。
古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
平,就是平声(普通话分为阴平、阳平),仄就是上去入三声(普通话归为上声、去声,入声分别归入各声)。
所谓“仄”,就是“侧”,也就是不平的意思。
如果让平仄这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使用,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
古人所说的“抑扬顿挫”、“声调铿锵”,虽然还有其他讲究,但是平仄和谐确实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平仄在诗词中究竟是怎样交错着的呢?概括为两句话就是:⑴在同一句中,平仄是交替的;⑵律诗的一、三、五、七句叫出句,二、四、六、八句叫对句。
在对句中,平仄是与上句相对的。
这种平仄规律在律诗中表现得特别明显。
例如温庭筠《七律.题李处士幽居》诗的第三、四两句:浓阴似帐红薇晚,细雨如烟碧草新。
这两句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就本句来说,每两个字一个节奏。
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仄仄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最后一个字又是仄。
这就是交替。
就对句来说,“细雨”对“浓阴”,是仄仄对平平;“如烟”对“似帐”,是平平对仄仄;“碧草”对“红薇”,又是仄仄对平平,“新”对“晚”是平对仄。
这就是相对。
本来只用普通话去辨别平仄是很方便的,可是古音里还有一种入声,它的发音独特,这就给现代人带来了一些麻烦。
如果你的方言里是有入声的(如江浙人或山西人、湖南人、华南人),那么这个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
如果你是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北部的人,那么入声字在这些方言里都归入了普通话的阳平。
那么,只要遇到阳平字就应该特别注意辨别,必要时只能或韵书了。
如果你是北方人,由入声变成去声和由入声变成上声的字都不妨碍我们辨别平仄(也都属于仄声),只有由入声变成了平声(阴平、阳平)的,才会造成辨别平仄的困难。
[VIP专享]诗词格律格律诗词格律格律诗词诗词格律检测诗词格律大全
诗词格律格律诗词格律格律诗词诗词格律检测诗词格律大全第一节:格律诗的类型格律诗是按一定的平仄,音韵,对仗句式等关系组成的古体诗。
它包括七律五律七绝五绝排律等。
1、七律——七言律诗的简称,每首八句,每句七字,中间四句必须两两对仗,在结构上要求具有起承非转合的的关系;例如毛主席的长征:毛主席 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五律——五言律诗的简称,每首八句,每句五字,其他与七律相同。
例如:俗夫 客居久客京城里,溟蒙雾里鸿。
一街花月貌,全是陌生容。
泪里沧江水,愁边碧岭风。
乡关三万里,尽在一杯中。
3、七绝——七言绝句的简称,每首四句,每句七字,必须符合律诗的平仄。
例如:易水寒送春柳絮参差十里坡,秋来春去又如何?但将飞马踏花去,一路香幽一路歌。
4、五绝——五言绝句的简称,每首五句,每句五个字,要求符合律诗的平仄,例如:李白《秋蒲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第二节:古体诗词的用韵及平仄用韵就是压韵,古体诗词对压韵有比较严格的规定。
在古代,没有韵的就不叫诗,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前人整理了很多韵谱,比较能够反映唐宋诗人用韵的是金人王文郁编的《平水韵》,以后的诗人用韵也大抵根据这部《平水韵》。
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语音有了新的发展变化,平水韵也不能很准确的反映出现代人的语言了,于是上海辞书出版社又编出了一本《诗韵新编》,现代不少古体诗人写诗是按照这本韵书用韵的规则的。
用韵应该掌握两个最基本的法则:第一:在不转韵的情况下,一般平仄韵不通压。
由于平声字读起来响亮悦耳所以压平声韵的最多,仄声韵也有压的,但是比较少。
第二:除第一句外,只在偶数句使用韵,奇数句不用韵,并且奇数句的末尾字要用和韵相反的平仄,比如用平声韵的,则奇数句的末尾字必须用仄声字。
例如:压平生韵的:李白《夜静思》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格律诗的三要素:平仄、押韵、对仗
格律诗的三要素:平仄、押韵、对仗要能使学生真正掌握诗词格律知识,作为教师要能教好这一部分内容,其实关键只有两个:首先要熟记平仄格式,其次要会辨别具体字的平仄。
(一)律诗的平仄格式可分三点来对学生进行讲授。
即1、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的四种平仄格式及其来历:五言律诗七言律诗①仄仄平平仄 a ①(平平)仄仄平平仄 a(实际上都等于是在五言句式前面加上②平平仄仄平 B ②(仄仄)平平仄仄平B 两个平仄相反的字,就构成七言格式。
)③平平平仄仄 b ③(仄仄)平平平仄仄 b④仄仄仄平平 A ④(平平)仄仄仄平平 A五言的四种句式又可以看作是先由四言构成:平平仄仄仄仄平平这两种四言式增加一字就构成了五言,构成的办法是“前加相同后相反”。
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前面加一个平仄相同的字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后面加一个平仄相反的字,不能出现三平调,所以加在后面的要相反。
2、必须符合“对”和“粘”的要求,以达到平仄有规律的交替变化。
“对”的要求体现了一句诗中平仄的交替变化,而“粘”的要求又使上下联之间有了一定的联系。
写出了第一联也就不难按照“粘”的规则写出第二联、第三联和尾联。
3、在不“犯孤平”和出现“三平调”前提下,可以按照所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在每句一、三或五字的位置上灵活变通,可平可仄。
但二、四、六字则不能通融,该平就必平,该仄就要仄。
因此,“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是不完全正确的。
它固然指出了格律诗的一三五字位置允许平仄灵活,但未强调不得出现三平调和不许犯孤平。
可从分析教材中的五言格律诗、七言律诗中的平仄格式以及一、三、五字上有的加圈有的不加圈,来进一步讲清这问题。
---------------------------------------------------------- 对具体字所属平仄的辨识,这是最重要也困难的地方。
也就是一个字在中古时期所属平仄的识别——一定要突破这个难点,否则诗词格律部分将永远无法掌握!有多种识别方法:1、利用方言识别中古平声字。
(完整版)律诗平仄押韵
(完整版)律诗平仄押韵古體詩與近體詩之間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第一,從詩的句數上看,古體詩沒有限制,可多可少,可奇可偶,少的可以只有二、三、四句,多的可達百句以上。
律詩一般是八句,少於八句的只能是四句,那叫“絕句”,又叫“律絕”;多於八句的叫“長律”,又叫“排律”,從理論上說可以無限長,但無論多長,都必須是偶數句。
第二,從每句詩的字數上看,古體詩每句的字數沒有嚴格限制,一般是五、七言,但也有一、二、三、四、六、八、九、十一等字數的情況;句與句之間的字數更沒有規定。
律詩一般只有五言或七言,而且同一首詩每句的字數必須相等。
第三,從詩的押韻情況看,雖然都是要押韻的,但是,古體詩的用韻比較靈活,沒有嚴格要求,可以句句押韻,也可以隔句押韻;可以隔一句,也可以隔幾句;可押平聲韻,也可押仄聲韻;可以整首詩一韻到底,也可以中間換韻;而且,古體詩所押的韻是依口語實際的語音,也正因為這樣,古體詩在音韻研究上具有較高價值。
律詩押韻要求比較嚴格,一般只押平聲韻;韻腳一般在偶數句末尾,首句可入韻,也可不入韻,其他奇數句都不得入韻;而且一韻到底,中間不得換韻;律詩的用韻嚴格按照韻書(《唐韻》、《廣韻》、《平水韻》等),否則科舉考試便不會被錄取。
因為律詩是按韻書規定來選韻腳字的,有時,實際語音已與前代韻書不同了,而寫律詩卻只能按韻書押韻,因此,律詩並不一定是實際語音的反映,所以對於研究當時的語音,價值就低些。
也正因為實際語音與前代韻書之間有差異,所以後代也在不斷對韻書進行修改,規定某兩個或幾個韻“同用”,這種“同用”反映的就是語音的演變。
第四,從平仄情況看,古體詩對字的平仄沒有要求,可平可仄。
律詩對字音的平仄有非常嚴格的要求,同一句內平仄要相間隔,尤其是在節奏點上的字,該平的一般不用仄,該仄的一般也不用平聲,如果不得已“拗”了(即違反了平仄規則),有時還要加以補救;律詩同一聯內出句和對句平仄要求相對,兩聯之間(即上一聯的對句跟下一聯的出句之間)平仄要相粘。
近体诗(格律诗)的押韵标准和技巧
近体诗(格律诗)的押韵标准和技巧⼩乌⽼师的诗词课程讲义尽⼼了便⽆悔2018年元⽉整理收藏近体诗的押韵押韵是诗歌的基本要素之⼀,我国的民歌、诗、词、曲⽆不押韵,所以诗歌⼜叫韵⽂。
押韵是把同韵母或韵母相近的字,放在诗篇某些句⼦的末尾,使诗歌读起来顺⼝,听起来悦⽿,容易记得住、传得开。
押韵的⽅式,古体诗⽐较⾃由,可以隔句押韵,也可以句句押韵;可以⽤平声押韵,也可以⽤仄声押韵;可以⼀韵到底,也可以换韵;换韵的形式⼜有多种。
近体诗即格律诗的押韵⽅式,则有定规。
⼀、⼀律以平声押韵(也有少数以仄声押韵的,其中五⾔诗居多,但格律诗以平声押韵为正格;因古体诗容许仄声押韵,所以仄声押韵的绝句和律诗也称“古绝”、“古律”);⼆、不论五绝、五律、五排,七绝、七律、七排,都必须⼀韵到底,不得半途换韵;三、不论五⾔、七⾔,都是双句⼊韵,单句不⼊韵。
但⾸句可以⼊韵,也可以不⼊韵。
七⾔诗⾸句⼊韵的较多,五⾔的较少;四、押韵句的尾字⽤平声,不押韵的必须⽤仄声(古绝、古律押韵句的尾字⽤仄声,不押韵的⽤平声)。
过去写诗,靠韵书来做统⼀的标准。
所谓韵书,就是把同韵的字放在⼀起,分成若⼲部,作为做诗押韵的依据。
我国最早的韵书是隋朝的《切韵》,唐朝的《唐韵》,现存完整的韵书是宋朝的《⼴韵》。
《⼴韵》的韵部分得很细,有206韵部。
到了⾦代,以《平⽔韵》为官⽅韵书,供科举考试之⽤。
平⽔是平阳府城(今⼭西临汾市)的别称,因为该书刊⾏于此城,故名《平⽔韵》(⼀说为南宋时代平⽔⼈刘渊根据前⼈韵书修编⽽成,故名《平⽔韵》)。
该韵书将宋代《礼部韵略》(官⽅颁布的科考标准韵书)注明同⽤之韵,悉数合并,共106韵,上平声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声17韵。
各声韵⽬第⼋章已经开列,不再重复。
元、明、清各代,都以《平⽔韵》为作近体诗押韵的依据,,⼀直沿⽤到现在。
前⼈做诗押韵有两种情形:⼀种是严格按韵书的规定做诗。
例如封建时代,奉皇帝命令所作、所和的“应制诗”;科举考⽣作的“试帖诗”,押韵的字必须属于同⼀韵部。
学习格律诗词之平仄ppt课件
五律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 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 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 阴晴众壑珠。 欲投人处宿, 隔水问樵夫。
七律仄起首句押韵
⊙仄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满目悲凉,纵有笙歌 亦断肠。 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 忍更思量? 绿树青苔半夕阳。
采桑子 李清照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凄清。 点滴凄清,愁损离人,不惯起来听。
作业:练习写一首诗,注意平仄
什么是粘?
要求在相邻两联之间,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必须和前一联对句第二字的平仄相 一致。
平平脚。这四种句式按照上面的顺序排列
组合就是七言绝句的第一种格式。如:
忆江南
白居易
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
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
五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杜甫 春望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五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山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 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秋晚, 山中黄叶飞。
格律诗词押韵规则、平仄格式、对仗要求
格律诗词押韵规则、平仄格式、对仗要求学格律诗三十八句口诀?格律诗中平仄明,声律关系要弄清。
佩文古韵为依据,平上去入在其中。
句内平仄相间错,联内平仄要对应。
两联之间粘相处,一韵到底应平声。
律诗起承接转合,中间两联对仗行。
一三五可约不论,二四六字声分明。
基本句式仅四种,举一反三功倍成。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格律虽严可拗救,孤平犯忌错不轻。
两仄一平夹中间,一定要救按律行。
孤平拗救共两种,本句对句两类型。
本句自救仄平脚,三拗五救很轻松。
上句如是平仄尾,对句必为仄平声。
小拗五字可不救,大拗六仄下五平。
仄平韵脚五字救,本上两句全救清。
特殊句式仄仄脚,五六互换三应平。
律诗基本四要素,韵声粘对必须明。
精通基本规则后,可学李杜进诗城!注:本口诀以七言为例,同样适合五言。
如"小拗五字可不救,大拗六仄下五平"就变成"小拗三字可不救,大拗四仄下三平"。
另;关于"一三五可约不论,二四六字声分明。
"虽不严谨,但对初学者还是应记住的。
前面讲过了写绝句与律诗共十六种句式,大家记起来及参照写诗很杂乱。
本人整理了如下句式就全部包括了。
A,B,C,D共四种基本句式。
例如;写仄起平收入韵式七绝,那么就参照如下B式句的"BDAB",(前四句)如写律诗就为"BDAB十CDAB"(全句)如写五绝及五律,就去掉每句前两字既可。
如A式句,就为"(仄)仄平平仄"(A式)A:(平)平(仄)仄平平仄B:(仄)仄平平仄仄平C:(仄)仄(平)平平仄仄D:(平)平(仄)仄仄平平A:(平)平(仄)仄平平仄B:(仄)仄平平仄仄平C:(仄)仄(平)平平仄仄D:(平)平(仄)仄仄平平(B式)B:(仄)仄平平仄仄平D:(平)平(仄)仄仄平平A:(平)平(仄)仄平平仄B:(仄)仄平平仄仄平C:(仄)仄(平)平平仄仄D:(平)平(仄)仄仄平A:(平)平(仄)仄平平仄B:(仄)仄平平仄仄平(C式)C:(仄)仄(平)平平仄仄D:(平)平(仄)仄仄平平A:(平)平(仄)仄平平仄B:(仄)仄平平仄仄平C:(仄)仄(平)平平仄仄D:(平)平(仄)仄仄平平A:(平)平(仄)仄平平仄B:(仄)仄平平仄仄平(D式)D:(平)平(仄)仄仄平平B:(仄)仄平平仄仄平C:(仄)仄(平)平平仄仄D:(平)平(仄)仄仄平平A:(平)平(仄)仄平平仄B:(仄)仄平平仄仄平C:(仄)仄(平)平平仄仄D:(平)平(仄)仄仄平平一:《韵》佩文古韵为依据,平上去入在其中。
律诗的韵和平仄
律诗的韵和平仄一、律诗的韵现在写律诗只要依照汉语拼音的韵母来就行了,通常一般只用平声韵。
古人写律诗,是严格地依照韵书来押韵的。
押韵八戒诗之有韵,犹屋之有柱;柱不稳,则屋必倾圮。
韵不稳,则诗必恶劣。
故押韵之所当戒者,初学亦不可不知,兹试分述于下:1、戒凑韵俗亦称挂韵脚。
谓所押之韵,与全句意义不相贯串,而勉强凑合也。
如唐诗“黄河入海流”句,若易“流”字为“浮”字,便为凑韵,初学最易犯此,所当切戒。
2、戒落韵落韵者,出韵之谓也。
如一首诗中通体全押一东韵,而一字忽押二冬韵,一东与二冬虽古韵可通,然用诸古体时则可,用诸今体诗,即为落韵,学者宜慎之。
3、戒重韵一字两义而并押之,谓之重韵。
如耳为五官之一,又为语助辞;干为干涉之义,又可作干戈解。
一诗中两义同押,前人间亦有之,但初学终以不犯为是。
4、戒倒韵倒韵者,将二字颠倒以就韵之谓也。
如古诗“新书置后前”句,易前后为“后前”,即所谓倒韵也。
然此二字于词义尚无碍,不妨倒用。
若强山林树木等不可倒用之字而倒用之,便觉不通矣。
5、戒用哑韵作诗当择声音响亮之韵押之,自然音调高超。
若用哑韵则非但词句不挺,即全诗亦因之萎弱矣。
6、戒用僻韵僻韵又名险韵,如一先韵之*字,训轻举。
二萧韵之钊字,训远;单字只义,用之易近凑合。
但有二字三字之古典,与题适相切合音,则亦不妨押之。
7、戒用同义之韵一韵中有数字同义者,如六麻之花葩,七阳之芳香,十一尤之忧愁,意义皆同,若一首诗中并押之,未免重复可厌。
8、戒用字同义异之韵字有实字虚用者,亦有虚字实用者。
如一东韵之风字,不当作讽刺之风字押;四支韵之思字,不当作意思之思字押。
若误用则便有出韵失黏等弊。
初学最宜审慎。
二、律诗的平仄平仄,这是律诗中最重要的因素。
律诗的平仄规则,一直应用到后代的词曲。
诗词的格律,主要就是讲平仄。
㈠五律的平仄五言的平仄只有四个类型,而这四个类型可以构成两联。
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由这两联的错综变化,可以构成五律的四种平仄格式。
格律诗的平仄与拗救
格律诗的平仄与拗救许久没有关于文学方面的内容了,来一个。
有诗友提出这个问题,想比较通俗地谈谈一、平仄平仄,是格律诗中最重要的因素。
格律诗的平仄规则,简单说来有以下几方面:(一)句的平仄规定——交错。
在一句当中,构成句子的字(词)的平仄音是交替出现的。
1、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仄2、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平3、平起仄收式:平平平仄仄4、仄起平收式:仄仄仄平平以上是五言诗的平仄规则。
如果是七言诗,只是在五言诗的句子前面加上两个平仄相反的字头。
请看下面的对照:1、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式:平平仄仄平平仄2、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式:仄仄平平仄仄平3、平起仄收式: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平仄仄4、仄起平收式: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从以上可以看出,句子的平仄规则一共有八种,其中五、七言各四种。
只要记住五言四种,七言加两字就可以记住这八种基本格式了。
(二)联的平仄规定——相对。
每两句诗叫做“一联”,每联的前一句叫“出句”,后一句叫“对句”。
出句与对句中相同位置的字、词平仄相反,也叫相对(对立)。
如:出句:仄仄平平仄对句:平平仄仄平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一首诗的第一句是平收的句式,那么这一联(首联)的对句就不是完全相对的了。
例如:出句:平平仄仄平对句:仄仄仄平平——对句第三字与出句第三字就不是相对的,两句的第五字因为用韵,所以也是相同的。
出句:平平仄仄仄平平对句:仄仄平平仄仄平——对句的第五字与出句第五字也不是相对的,两句的第七字因为用韵的关系,所以也是相同的。
这是由于诗的韵脚的要求造成的,只要记住这点细微的差别就可以了。
(三)联与联之间的平仄规定——相粘。
律诗由四联八句组成,从第一到第四联,分别叫做首、颔、颈、尾联。
绝句由两联四句组成,第一联和第二联分别叫做首联和尾联。
联与联之间的平仄规定是:后一联出句的前两个字的平仄,与前一联对句的前两个字的平仄是相同的。
(因为第一个字往往可平可仄,所以有的书中只说第二个字的平仄相同,其实意思是一样的)。
格律诗的平仄
到了南齐永明年间,由于统治阶级的重视,文士们经常受到统治集团高层人物的征召而集中到他们的门下,除担任一定工作之外,还集体进行文学创作,切磋技艺,共同探索文学内部的发展规律,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洞庭张乐地, 潇湘帝子游。
云去苍梧野, 水还江汉流。
停骖我怅望, 辍棹子夷犹。
广平听方藉, 茂陵将见求。
心事俱已矣, 江上徒离忧。
《临高台》:王融
游人欲骋望,积步上高台。
井莲当夏吐,窗桂逐秋开。
花飞低不入,鸟散远时来。
还看云栋影,含月共徘徊。
《慈姥矶》 何逊
如:闻鸡起舞、跃马争春、龙行虎步、鹤立鸡群、信口开河、回头是岸、闭月羞花、沉鱼落雁、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风光旖旎、稼穑艰难、朝乾夕惕、暮鼓晨钟,等等,俯拾皆是。
诗更是一种美的艺术。追求美是诗的天性。语言文字声调音韵的和谐美,更是诗的首要追求。诗人是语言的弄潮儿,是语言的驾驭者,是语言的主人,更是新语言、新语境的创造者。
这种叙述虽然还不够科学,但是它也让我们对古代四声有了一个比较模糊的了解。
四声和韵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在韵书中,不同声调的字不能算是同韵。在诗词中,不同声调的字一般不能押韵。如东、冬,江、阳,萧、肴、豪等韵部的许多字,大概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被划分为不同的韵部。
知道了什么是四声,平仄就好懂了。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仄,按字义解释,就是不平的意思。 凭什么来分平仄两大类呢?因为平声是没有升降的,较长的,而其他三声是有升降的(入声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较短的,这样,它们就形成了两大类型。
律诗的平仄(课堂PPT)
黏
⑤…●……… 对
⑥…●……韵 黏
⑦…●……… 对
⑧…●……韵
出句 对句 出句 对句 出句 对句 出句 对句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
16
四种标准的平仄句式按一定要求(押韵、对、 黏)轮番组合,于是形成了整首诗的标准的平仄 格式。
轮番组合的原理是:首句四选一,其他二定 一。轮番组合的过程如下:
.
3
二、什么是平仄
平指平声,仄指仄声。 平仄分为:古平仄、今平仄。 古平仄:古代汉语的平声单独为一类,仍 叫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合起来为一类,叫 仄声。 今平仄:普通话的阴平、阳平合为一类, 叫平声;上声、去声合为一类,叫仄声。
.
4
三、怎样识别字音古平仄
1、按今平仄识别 2、查《广韵》识别
.
5
的平仄句式中,同时符合这两个条
件的只有“仄仄仄平平”。
.
18
⊙
第三步,按一定要求接上第
三句。第三句的平仄句式也由两个 平平仄仄平 条件决定(二定一):A.黏,即第 仄仄仄平平
三句的第二个字必须与第二句的第
二个字平仄相同。B.不押韵,即第 仄仄平平仄
三句的第五个字必须为仄。在四种 标准的平仄句式中,同时符合这两 个条件的只有“仄仄平平仄”。
.
21
第二种,首句平起仄收式: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
.
22
第三种,首句仄起平收式: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
.
23
第四种,首句仄起仄收式: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4
第四讲 格律诗的音节和押韵 (1)
如,宋代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诗中“麻”、“家”、“瓜”三字韵母中都有“a”,读起来押韵。
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和谐,构成音韵回环美。随着语言的发展,语音的变化,有的诗古代读起来是押韵的,今天读起来并不那么押韵。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书愤》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二、格律诗音节的平仄要求:
1、本句内平仄相间。
本句内音节平仄相间。格律诗的平仄声律要求首先是句内的平仄搭配,也就是句内“平仄相间”,间就是间隔,相间就是相互间隔。然后才是句间搭配。几乎每句格律诗的单句中,仄音节和平音节都是相间的,即第一个音节是平音节的话,第二个音节就是仄音节,这个规律称之为“平仄相间”。
下联上句“几处早莺争暖树”的平仄组合为“仄仄平平平仄仄”(“早”字处可平可仄),“面”和“处”平仄相同,“莺”和“平”平仄相同,“暖”和“脚”平仄相同。
4、韵脚分明。下面详细讲一下这个问题。
二、押韵
1、什么是押韵
押韵就是把韵母相同或者相近的字放在诗句固定的位置上,一般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
诗歌押韵既便于吟诵和记忆,又使作品具有节奏、声调之美。(音节主要元音(韵腹)、韵尾和声调相同,就称为押韵。)
如,唐代杜牧《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格律诗的平仄押韵 15页PPT文档
以是平,其他奇数句末字都必须是仄。
⑤ 类推……
作业
例如:平起仄收,画的步骤如下:
①—
丨,
② — — 丨丨— —丨,
③ — — 丨丨— —丨, 丨丨 — —丨丨—。注意第二句和第三句平仄不是完全相同。 丨丨 — — —丨丨,多观察变化的规律,死记也要记住。 — — 丨丨丨— —。 — — 丨丨— — 丨, 丨丨— —丨丨—。 丨丨— — —丨丨, — —丨丨丨— —。
三平尾
孤平
第三句第四句示例,都是孤平的错误。第三句无法补救,所以不要出错,第四句为了挽救孤平, 把第五个字“仄”改为“平”就可以了。“仄仄仄平平仄平”就不是孤平了。第一句和第四 句是同样的句型,但是第一句是正确的例子,三和五同时改掉,还是两个平。
写诗要点
• 偶数句末字必须押韵,并且是平声韵。 • 首句可以押韵,可以不押,看你写的哪种格式。 • 句末不可以三个平收尾。句中可以。 • 除了最后一个字,其他位置不能出现孤零零的一个
这是每首诗的第一句,最后一个字押韵
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最后一个字不押韵
首句不入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
1,首句仄起仄收(仄收都不押韵,红字是需要 押韵的字)
出句对句平仄 完全相反。
但是下一联中 的出句和上一 联的对句前两 个字平仄要相 同。
这是五言,如果是七言,在每句前面加上两个字就可 以,平仄相反。“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自己类推。
“平”——孤平。孤仄是可以的。 •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二四六字的平仄必须对,
一三五的平仄无所谓,但是要检查有没有犯“孤平”和 “三平”的错误。 • 出现错误可以补救,叫做“拗救”,由于比较复杂,所以 不讲了,因为尽力就可以不犯错误,所以不需要拗救。除 非有好字不想更改。(其实“平平仄仄平平仄”变成“仄 平平仄平平仄”就属于拗救了。)等你对诗熟悉了,想了 解拗救再了解吧。
《格律诗的押韵》PPT课件.ppt
韵五十平下
? 下平,一先,先前千阡笺天坚肩贤弦烟燕莲 怜田填钿年颠巅牵妍研眠渊涓蠲编玄县泉 迁仙鲜钱煎然延筵禅蝉缠连联涟篇偏便全 宣镌穿川缘鸢铅捐旋娟船涎鞭专圆员乾虔 愆骞权拳椽传焉跹溅舷咽零骈阗鹃翩扁平 沿诠痊悛荃遄卷挛戋佃滇婵颛犍搴嫣癣澶 单竣鄢扇键蜷棉
格律诗的押韵
通过本节学习,要求掌 握格律诗押韵的基本要 求。
念概的 韵
? 刘勰﹒《文心雕龙》:同声相 应谓之韵。
? 王安石·泊船瓜洲
[
? 京口瓜洲一水间, jian阴平
]
? 钟山只隔数重山。shan阴平
? 春风又绿江南岸,an 去声
? 明月何时照我还?huan阳平
? 韵母:jian、an、uan ? 删、霰韵
用作的韵押
? 押韵的作用: 一:将许多涣散之音,联络贯 串,以成为完整之声调,使诗 歌之节奏更鲜明、更和谐。吟 诵 起来,令人觉得铿锵耳。
? 二:为便于成记忆,诗之有韵, 使人读之琅琅上口。即使篇幅 较长,亦易于完成背诵也。
求要的韵押
? 押韵的要求:
? 一、押平水韵中的平声韵
? 二、偶押奇不押(首句可押可 不押,)
韵五十平下
? 下平,四豪,豪毫操髦刀萄猱桃糟漕旄袍挠 蒿涛皋号陶翱敖遭篙羔高嘈搔毛艘滔骚韬 缫膏牢醪逃槽劳洮叨绸饕骜熬臊涝淘*挑 嚣捞嗥薅咎谣
? 下平,五歌,歌多罗河戈阿和波科柯陀娥蛾 鹅萝荷过磨螺禾哥娑驼佗沱峨那苛诃珂轲 莎蓑梭婆摩魔讹坡颇俄哦呵皤么涡窝茄迦 伽磋跎番蹉搓驮献蝌箩锅倭罗嵯锣
? 下平,六麻,麻花霞家茶华沙车牙蛇瓜斜邪 芽嘉瑕纱鸦遮*葩奢楂琶衙赊涯夸巴加耶 嗟遐笳差蟆蛙虾拿葭茄挝呀枷哑娲爬杷蜗 爷芭鲨珈骅娃哇洼畲丫夸裟瘕些桠杈痂哆 爹椰咤笆桦划迦揶吾佘
格律诗的平仄押韵讲义
格律诗的平仄押韵讲义盐井乡初级中学教师培训讲义培训⼈:时间:格律诗的平仄与对仗概念:格律诗:指形式有⼀定规格、⾳韵有⼀定规律的诗歌。
中国古典格律诗有五⾔、七⾔的绝句和律诗。
词、曲每调的字数、句式、押韵都有⼀定的规格,也可称为格律诗。
近体诗: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近体诗,和古体诗相对,句数、字数和平仄、⽤韵等都有⽐较严格的规定。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也被称今体诗,古⼈这么叫,我们现在也跟着这么叫,其实它是很古的,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就已发端,到唐初成熟。
唐以前的诗,除了所谓“齐梁体”,就被称为古体。
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也称为古体。
古体和近体在句法、⽤韵、平仄上都有区别:句法:古体每句字数不定,四⾔、五⾔、六⾔、七⾔乃⾄杂⾔(句⼦参差不齐)都有,每⾸的句数也不定,少则两句,多则⼏⼗、⼏百句。
近体只有五⾔、七⾔两种,律诗规定为⼋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
律诗:近体诗的⼀种。
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代初期。
⼋句,四韵或五韵。
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双句押韵,⾸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
五⾔、七⾔两体较常见,简称五律、七律。
偶有六⾔体,简称六律。
每⾸⼗句以上的,称为排律。
“同句相对,邻句相粘”。
《寓舍书怀》陆游借得茅斋近筰桥,羁怀病思两⽆聊。
春从⾖蔻梢头⽼,⽇向樗蒱齿上消。
丛⽵晓兼风⼒横,⾼梧夜挟⾬声骄。
书⽣莫倚⾝常健,未画凌烟鬓已凋。
“同句相对”这⾥的同句相对,指⼀个句号之内的两个分句的平仄是相对的。
先看⾸对:借[得]茅[斋]近[筰]桥,羁[怀]病[思]两[⽆]聊。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通]仄[平]平。
依照前次我所说“⼀三五不论,⼆四六分明”可见这句中的两个分句的平仄是相对的。
那么再看其它句⼦是不是也相对呢?“春[从]⾖[蔻]梢[头]⽼,⽇[向]樗[蒱]齿[上]消。
”“丛[⽵]晓[兼]风[⼒]横,⾼[梧]夜[挟]⾬[声]骄。
”观察⽅括号⾥⾯的字,都是合乎“对”的规则的。
“邻句相粘”邻句相粘,指不同句的相邻两分句,平仄相同。
诗歌的押韵与平仄
诗歌的押韵与平仄〖教学目标〗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诗歌的押韵与平仄;培养学生热爱诗歌,喜爱我国古老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平仄格律,唬倒了不少喜欢古诗词的人.它其实就像古典园林一进门就挡在眼前的那座假山,看着巍峨嶙峋的,其实没多高,抬脚走几步,一下就过去了.假山后面的景致,才是越看越觉得心生敬畏;细细欣赏开始略品个中滋味.只要翻过\'假山\',就能尝到\'美景\'滋味.二,格律诗的诗体:(一), 关于格律诗格律诗一般分五言,七言两大类,(六言诗非常少,故不列为主流.)每类又分绝句,律诗,排律等体裁.这里只简单介绍绝句和律诗.1,绝句:绝句的体裁:分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两种,简称五绝和七绝.五绝是五言四句,七绝是七言四句. 绝句的要求:偶句(第二句,第四句)押平声韵,第三句最后一个字用仄声,第一句可压韵,也可以不压韵.例: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律诗:律诗的体裁:也是分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两种,简称五律和七律.律诗的要求:五言七言都各为八句.偶句(第2,4,6,8句)押平声韵,奇句(第1,3,5,7句)的最后一个字用仄音.第一句也跟绝句一样押不韵都可以.还有一个重要的要求就是:第三句,第四句和第五句,第六句分别要对仗.例: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二) ,关于押韵1,诗歌有了韵脚会有什么特点写诗要押韵,跟麻婆豆腐要有辣椒花椒才好吃一样,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虽然追求自由的新诗越来越趋向于不押韵,但读着流畅的新诗,韵脚还是随处可见的.如果我说格律诗比自由诗容易让人记住,也许你不会反对吧要是我们在大街上随便拦个路人,让他/她马上背出一首完整的诗来,恐怕脱口背完\'白日依山尽\'的比\'小巷\'或者\'再别康桥\'的要多得多吧为什么道理很简单:格律诗严格押韵.有韵就顺口,顺口就容易记.2,什么是韵,\'韵\'究竟长啥样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同声相应谓之韵\'.大家都会说普通话,应该知道汉字是由声母和韵母两个音拼读出来的.一个韵母与不同声母结合可以拼出许多字音,如韵母\'i\'可以跟不同的声母组合成: xi(西),di(低),ni(泥),ti(蹄) ,di(堤)这些都是所谓的同韵字了.细心的朋友可能已经看出这是我们上一节中举例的那首七律《钱塘湖春行》(白居易)中的所有\'韵\'脚.对\'押韵\'这个概念还比较生疏的同学,如果你有时间,不妨给每句诗的最后一个字标上拼音,试试把剩下三首诗的韵脚找出来,一来熟悉一下\'声母\'和\'韵母\'的不同组合;二也复习一下格律诗所要求押韵的位置.3,这个韵要押什么怎么押格律诗逢偶句,也就是2,4,6,8句是要押韵的,而且要押平声韵.音韵学家把古韵分为三种,一个是上古韵,就是《诗经》《楚辞》里的韵脚.(上古韵是没有韵部的,是后人根据先秦,两汉的的古诗主要是先秦的古诗总结的.)上古韵我们先不说,因为暂时也用不到.另一个是中古韵.在西晋末年发生了五胡乱华的事,天下纷争,民族大融合,当时语音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个大概就是中古韵(或说语言)产生的原因.《平水韵》里把字分为平,上,去,入四声,106个韵部,其中平声韵30个,我们写诗一般是按这30个平声韵来压的,而平仄也是根据《平水韵》里的四声分类来区分的.还有一个是近古韵,也就是元曲的韵部,这里和格律诗没有太直接的关系,所以忽略.还有一种就是今天的普通话韵部,这个大家应该很熟悉的.就是网上常说的\'新韵\'了.对于初学者,可以自己考虑选择《新韵》还是《平水韵》读一读.(三) ,关于对仗在介绍\'格律诗\' (也叫\'近体诗\')的简单定义时我们说过,\'绝句\'(五绝和七绝)一共由四个句子组成;而\'律诗\'(五律和七律)需要八个句子.这多出来的四句还是有要求的,那就是得\'对仗\'. 如果你对\'对仗\'这个术语不太熟悉的话,\'对对子\'或者\'对联\'应该不太陌生.咱们中国早就有过年时在门上贴大红春联的习俗:爆竹一声除旧岁梅花数点接新春对联实际上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文字游戏,又叫\'楹联\',对仗则是中国楹联最基本的特征.1,何为对仗(1),什么对什么先看一下:天王/宝塔(名词);盖/镇(动词);地虎/河妖;爆竹/梅花(名词);一声/数点(量词);除/接(动词);旧岁/新春(时间名词).古人谓之\'实对实,虚对虚\'.这是抄自《基维百科》的定义:\'对仗\',是中国诗的术语,也就是中国诗的创作手法与修辞规则.\'对\'字在此做动词,意谓着将两两一对的东西放在一起.\'仗\'字则来自古代仪式往往由两人一组来举行,有\'仪仗\'的\'仗\'意.对仗有时也称为对偶.一共八句的律诗,要求中间的四句两两对仗.律诗的对仗和对联的对仗要求还是不一样的,总的来说要宽松一些.(2),怎样\'对\'才算\'仗\'\'对杖\'是指两个句子间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必须满足下述的要求:两个句子的字数,句读,相同位置上词语的词性,都要完全相同;而且两句的平仄规律是\'相对\'的.满足这种关系的两个句子就构成一个对仗结构.(3), 对仗的类型:①,工对严格的对仗不但要求词性相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等,而且在名词对名词时,所属的词类也要一样.由于名词的范围很广泛,过去还把名词再细分为很多类:天文,时令,地理,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器物,衣饰,饮食,文具,文学,形体,人事,人伦等等.比如\'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这一对仗结构中,\'月对云\'是名词对名词,而且是天文类对天文类,这一对就非常严格工整.象这种既满足词性相同又满足词类相同的严格的词对就叫做\'工对\';②,宽对比如\'饮马雨惊水,穿花露滴衣.\'(元稹:《早归》)这一对仗结构中的\'马对花\',是名词对名词,但马是动物,花是植物,不是名词分类中的同一类.这种只满足词性相同而不满足词类相同的词对就叫做\'宽对\'.要注意的是,对仗的工整程度可以用工对的数目来判断,但对仗的\'质量\'却没有度量性的标准来判断.换句话说,对仗工整的句子不一定就比不工整的句子更美更好.③,借对除了上述的\'工对\'和\'宽对\'以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对仗方法叫做\'借对\',其中又分为\'借义\'和\'借音\'两种方法.\'借义\',比如\'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这一对仗结构中的\'寻常\'意义为\'经常\',和对仗句中的\'几度\'构成\'寻常- 几度\'副词对,是宽对.但\'寻\'和\'常\'另有意义:古代八尺为一寻,两寻为一常.用这一层意义就构成了\'寻-几\'数目名词对,\'常-度\'度量名词对,都是工对.\'借音\'.比如\'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这一组对仗句中,\'沧- 蓝\'形容词对是宽对,因为\'沧\'表大小,\'蓝\'表颜色.但\'沧\'和\'苍\'同音,而\'苍-蓝\'形容词对就是工对了,因为它们都表示颜色.④,流水对在对仗结构中,也有一些对仗结构中,两句诗在内容上是互相依存的,要合起来才能表示一个完整的意义,或者在逻辑上有因果关系.比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这一结构中,两句诗对得很漂亮,但要合起来才能表明作者要讲的理或者现象.这种对仗结构有一个特殊的名称叫\'流水对\',好像流水一样无法分开,始终相依相随.流水对可以是工对,宽对或者借对中的任意一种.除了两句诗构成的对仗结构以外,在一句诗的内部也能产生对仗结构.比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这两句诗构成一个对仗结构,而每句诗内部又构成\'句中自对\'的对仗结构:\'风-天\'对,\'急-高\'对;\'渚-沙\'对,\'清-白\'对.练习:分析下面一首诗中的对仗结构.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第二课时一,回顾上一节课的知识二, 关于平仄一首\'基本\'符合要求的格律诗(近体诗),除了前面说过的\'五个或者七个字一句,四句或者八句组成\',最基本的要求是这28或56个字,大多数都还需要符合严格的\'平仄\'排列组合\'规律\'.那么到底什么是\'平仄\'呢什么是平仄还是从咱们最熟悉的普通话学起吧.原来所谓\'平\'声字就是普通话中的第一声和第二声;所谓\'仄\'就是第三声和第四声.具体到\'妈/麻/马/骂\',\'妈/麻\'是\'平\',\'马/骂\'为仄.你看,现在给你一个字,你能否马上就能根据普通话的声调说出它是\'平\'还是\'仄\' 比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二四一一四,二二四三二.咱们按照刚才说的把数字\'一二\'换成\'平\',\'三四\'换成\'仄\'再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当然这是最最简单的慨念了,实际上不那么简单的.比如第一个\'白\'字,《平水韵》里是划入\'仄\'声字的.为什么在诗词中非要讲究这个\'平仄\'呢(1),先请你大声地读读刚才那两句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多读几遍,看能不能体会出平仄变化带来的韵味.然后把这十个字重新组合,对比着再读一下,看看是什么感觉:白日入海尽,黄河依山流.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2),\'平仄\'声的语音特点普通话分四声,同一声调不同的字,仔细对比,其发音还是有共性的.一般来说:平声字---音尾平而长;仄声字---音尾钝而短.再试读:妈(第一声阴平)/麻(第二声阳平),是不是读完,嘴还可以一直张着\'a\'下去呀.马(第三声上声)/骂(第四声去声),读完了就得闭嘴对吧.(3),\'平仄\'音乐美的运用古人早就注意到汉语的这种特点,并且有意识地运用声调的更替(主要是平仄的交互)来创造音乐美.如成语:乘风破浪,守株待兔,积腋成裘,一帆风顺……它们大多数都是平仄交替的.其实平仄的音乐美也体现在生活中的.如果你注意一下中国人的名字,听着好听的一定是四声谐调,平仄交替的.比如说全国人民都知道的这个名字:毛泽东江泽民二二一一二二全是平声吧读着有点有气无力似的.再读这个:毛润芝二四一平仄平平仄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他们能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前面提过,平声轻快流畅,一句诗词里,平声多了感觉上轻松愉悦.仄声庄重凝涩,用多了感觉上忧伤凄惨.王力的书上有四句口诀,描述四声的不同感觉: 平声平道莫高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三, 格律诗(近体诗)的平仄组合及规律诗和词都是由句子组成的,所以我们先把单句的平仄弄清,再来学习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平仄组合关系.(1)单句的平仄规则我们只要记住:\'一句之内,平仄相间\'.所谓\'平仄相间\',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A,为什么都是俩字一换呢能不能单字或三字相间呢大家都知道,西洋拼音文字是以一个单词为停顿的,就是说语气的停顿发生在单词与单词之间.而咱汉语是单音节的字,停顿就不能一字一顿,那节奏上是怎么样的呢基本上两字一顿,特殊情况下有一字顿(术语称\'一字逗\')或三字顿.几乎所有的诗词句子,都是有一字或两字的词组组成的.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或——鸣——翠柳)无边——落木——萧萧——下(或——萧萧下)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或——向东流)抑扬顿挫,跌宕起伏就是在这种节奏里出来的.前面我们讲了,平仄的变化作用于我们的脑部神经,使我们\'感受\'到变化的美.那么是哪个字产生的作用是一个小节奏的最后一个字,因为那里有个停顿.一停顿,这最后一个字的平仄感觉就留在我们脑袋里了,所以整句诗我们并不感受每个字的平仄而只是那个小节奏的最后一个字.由于绝大多数的小节奏都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所以我们只感受这双数位的字(第2,4,6个字)的节奏.(2)格律诗中的平仄规则让我们把单句诗里的\'平/仄\'两两交错,就构成了格律诗(近体诗)的\'格\',也就是所谓的\'基本句型\'又称为律句.我们先来看字数少的五言,它的基本句型是:平平仄仄平或仄仄平平仄这两种句型,首尾的平仄相同.我们若要制造点变化,改成首尾平仄不同,可把最后一字移到前面去,变成: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这就是所谓的\'标准句式\'或者说\'标准律句\'了.为了后面举例示范的方便,我们先把这四个\'标准句式\'编上顺序:A) 平平仄仄平B) 仄仄平平仄C) 平平平仄仄D) 仄仄仄平平七言的根本就用记,在五言诗的前面再加一个平仄相反的节奏单位就是了:A) 仄仄平平仄仄平B) 平平仄仄平平仄C) 仄仄平平平仄仄D) 平平仄仄仄平平如果你看得仔细,会发现这些句型有一个规律:就是逢双必反.写格律诗如何变通呢那就牺牲掉不太重要的单数字的平仄规定,而守住比较重要的双数字.另外最重要的一个字,即每个句子的最后一个字,更是必须严格遵守规则(不但平仄要守,还有\'押韵\'的要求).古人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这么一句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四,结束语:小结需要记忆的东西我们来小结一下,看看掌握平仄,真正需要\'背诵\'的东西到底有多少:★★★★四个句式:A),仄仄平平仄仄平B),平平仄仄平平仄C),仄仄平平平仄仄D),平平仄仄仄平平★★★三条组合规则:1) ,单句之内,平仄相间.2) ,一联之中,平仄相对.3) ,两联之间,平仄相粘.只要记住这四个句子并弄懂这三条规则,不管你先吟成哪个句子,通过推演就可以得出律绝\'二十八式\'中的任何一式.先有平仄框架,再去寻找表达立意和情感的律句,比先凭感觉成句,再对照平仄修改使之合律要容易一些.如果说写诗是一个\'把米酿成酒\'的过程,那么理顺平仄格律,顶多是淘好了米,准备煮饭而已.饭煮好,酒做成,还不见得就是醉人的好酒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喜欢诗歌,热爱我们古老民族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朋友,让我们一起努力,把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贵财富,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教学实录师:当我们还是牙牙学语的幼童,我们的父母就开始在我们的耳边唱响那首古老而又悠久的《悯农》(学生齐背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井乡初级中学教师培训
讲义
培训人:
时间:
格律诗的平仄与对仗
概念:
格律诗:
指形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的诗歌。
中国古典格律诗有五言、七言的绝句和律诗。
词、曲每调的字数、句式、押韵都有一定的规格,也可称为格律诗。
近体诗:
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近体诗,和古体诗相对,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比较严格的规定。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也被称今体诗,古人这么叫,我们现在也跟着这么叫,其实它是很古的,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就已发端,到唐初成熟。
唐以前的诗,除了所谓“齐梁体”,就被称为古体。
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也称为古体。
古体和近体在句法、用韵、平仄上都有区别:
句法:古体每句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句子参差不齐)都有,每首的句数也不定,少则两句,多则几十、几百句。
近体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律诗规定为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
律诗:
近体诗的一种。
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代初期。
八句,四韵或五韵。
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双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
五言、七言两体较常见,简称五律、七律。
偶有六言体,简称
六律。
每首十句以上的,称为排律。
“同句相对,邻句相粘”。
《寓舍书怀》陆游
借得茅斋近筰桥,羁怀病思两无聊。
春从豆蔻梢头老,日向樗蒱齿上消。
丛竹晓兼风力横,高梧夜挟雨声骄。
书生莫倚身常健,未画凌烟鬓已凋。
“同句相对”
这里的同句相对,指一个句号之内的两个分句的平仄是相对的。
先看首对:
借[得]茅[斋]近[筰]桥,羁[怀]病[思]两[无]聊。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通]仄[平]平。
依照前次我所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可见这句中的两个分句的平仄是相对的。
那么再看其它句子是不是也相对呢?
“春[从]豆[蔻]梢[头]老,日[向]樗[蒱]齿[上]消。
”
“丛[竹]晓[兼]风[力]横,高[梧]夜[挟]雨[声]骄。
”
观察方括号里面的字,都是合乎“对”的规则的。
“邻句相粘”
邻句相粘,指不同句的相邻两分句,平仄相同。
借得茅斋近筰桥,羁怀病思两无聊。
春从豆蔻梢头老,[此两句
相粘]
日向樗蒱齿上消。
丛竹晓兼风力横,[此两句相粘]
高梧夜挟雨声骄。
书生莫倚身常健,[此两句相粘]
未画凌烟鬓已凋。
请各位试以“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规则分析一下这些句子,标明相粘的两句之间关键字的平仄关系。
如此标明,则不难发现规律。
我谨举一例。
羁[怀]病[思]两[无]聊。
春[从]豆[蔻]梢[头]老。
平[平]仄[通]仄[平]平。
平[通]仄[仄]平[平]仄。
请看:怀-从;思-蔻;无-头。
平仄相同。
这就是所谓“粘”。
粘对是律诗的基本特点。
仅如此,律诗的做法还不算完整,还有个重要问题是对仗。
这也是我在讲诗词写作前,先讲对联的原因。
《九成宫》李商隐
十二层城阆苑西,平时避暑拂虹霓。
云随夏后双龙尾,风逐周王八骏蹄。
*
吴岳晓光连翠巘,甘泉晚景上丹梯。
*
荔枝卢橘沾恩幸,鸾鹊天书湿紫泥。
《问江南物》白居易
归来未及问生涯,先问江南物在耶。
引手摩挲青石笋,回头点检白莲花。
*
苏州舫故龙头暗,王尹桥倾雁齿斜。
*
别有夜深惆怅事,月明双鹤在裴家。
观察标注了星号的句子,你会发现两个分句之间是工整的对仗。
这就是律诗的特点,颈联和颔联是对仗的句子。
换言之,是一副对联。
对以上规律,为方便朋友记忆,我尝试给出这样一句总结:“邻句对,同句粘,颈颔是对联。
”
律绝:
有人说,“绝句”就是截取律诗的四句,这话如果用来解释“绝句”
的名称的来源,那是不对的。
但是以平仄对仗而论,绝句确是截取律诗的四句:或截取前后
二联,不用对仗;或截取中二联,全用对仗;或截取前二联,首联
不用对仗;或截取后二联,尾联不用对仗。
《郿坞》(第二首)苏轼
衣中甲厚行何惧?坞里金多退足凭。
毕竟英雄谁得似?脐脂自照不须灯!
《塞下曲》李益
伏波唯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绝句四首》(第三首)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用韵上的注意:
近体诗押韵不同于词,不可以不加顾忌地邻韵通押,首句可以用相邻韵部的韵,其余必需严格使用一个韵部。
至此,近体诗写作规则就算讲完了。
需要补充的内容,会在以后慢慢添加提到。
关于写作:
首先明确一个态度,就是近体诗未必比古体诗更加难写,有的朋友写诗不注重格律,有的朋友则把自己不成熟的作品称作古风,这都是有违严谨治学的精神的。
古诗确实是近体诗的前身,但个中意为却并不容易把握,古风之长,个人以为应在“拙朴”,言语平易,却气象雄浑。
古风的格律全凭个人感觉去发挥,要求对节奏有一定的领悟力。
近体诗则是在古风的基础上,进行了格式化的修整,对一些好的东西,做了硬性的规定,要求必需同句相对,邻句相粘。
古体诗,近体诗和近体诗的差别:
用韵:
古体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近体每首只能用一个韵,即使是长达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
古体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
近体只在偶数句押韵,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平声收尾则
押韵,以仄声收尾则不押韵。
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余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古体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近体一般只用平
声韵。
平仄:
古、近体最大的区别,是古体不讲平仄,而近体讲究平仄。
唐
以后,古体也有讲究平仄,不过未成规律,可以不管。
古体诗基本上无格律,所以我们如今需要讨论的,都该是近体诗。
其它名词:
在平日阅读时,相信大家都有见到“步韵”,“依韵”等字眼。
这叫做“和韵”指与别人的诗相唱和时,依照其诗所押的韵作诗。
大致有三种方式:
1.依韵,即韵脚与原诗韵在同一韵部而不必用其原字;
2.次韵,或称步韵,即韵脚用其诗原韵原字,而且用字先后次
序也必须相同。
3.用韵,即韵脚用原诗的字而不必依照其先后次序。
步韵某某君某某作,并附某某君原玉(或原韵)。
戏墨:
汉字的精致是深有可究的,这里谨对一些游戏作品做一展示:花草芬芳蒸葳蕤,
潋滟清溪沁涧流。
墉垣培堆埵城堌,
梧桐杨柳杌桂楼。
循环诗:
赏花归去马如飞
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
醒时已暮赏花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