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仁学_礼学及人生哲学所隐含的类意识

儒家仁学_礼学及人生哲学所隐含的类意识
儒家仁学_礼学及人生哲学所隐含的类意识

收稿日期:2009-01-22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委托课题“湖湘古代文人儒道合一的精神情怀研究”(05JD09)作者简介:李生龙(1954-),男,湖南祁东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对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不同学者有不同理解,例如当代新儒家就对儒学的基本精神就有过很多精当的阐释。陈炎先生写过一本书,叫《多维视野中的儒家文化》(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试图从文化人类学、谱牒学、生态学、两性文化、

符号学、比较文化、系统论、文化冲突、结构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角度来反观儒家文化。我认为不论从哪个角度看,孔子所创之仁学、礼学及人生哲学都是贯穿整个中国儒学史之经脉。而仁学、礼学及人生哲学之所起,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则与当时类意识之觉醒关系密切。因而本文主要从类意识的角度谈一点理解。

一、先秦类意识之演进

类意识是一个社会心理学概念。最早比较系统地谈类意识的是美国社会学家弗兰克林·亨利·吉丁斯①。我的理

解是:所谓类意识,是指把人类当作一个与自然相对待的总类、整体来看待,关注这一总类、这一整体的本质特性、生存现状、利益需求、未来命运,并提出相应原则、理念与对策的社会思想意识。从思想史的角度说,类意识是有高低层次,有演进过程的。先秦类意识之演进可以粗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人类对自身同自然关系之认识含混不清,对自然、对神灵具有极大之依赖性。这样的时代,即原始蒙昧时代。

第二个阶段,先民的智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便逐渐把

自身同自然界、同神灵区分开来。揆之我国古史,《国语·楚语下》载颛顼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

使天与人、

神与人各有所属,大概就是将人同自然界、同神灵区分开来的例证。此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仍非常迷信神灵,漠视人的整体价值。夏商时代,统治者认为自己乃天命所归,注定要成为统治者,而对被统治者任意宰杀。从殷商大量杀人以殉、杀人以祀的事实看,那时的统治者根本不把人当人看。总之这时先民尚未从野蛮中完全摆脱出来。

第三个阶段,比较关注人本身的价值,但仍然非常关注此族群与彼族群、此阶层与彼阶层之区分。西周初年,周族中的哲人从夏商两代覆亡的惨痛教训中发现了“民”的重要,从而注意统治原则的改变和统治方式的改善,提出了“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敬天保民”等观念,形成了初具系统的民本思想,为人本理念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但一直到春秋时代,人们仍非常关注族群与族群之间的区分。《左传》僖公十年载狐突云“臣闻之: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僖公三十一年载宁武子云“鬼神非其族类,不歆其祀”,都可证明到春秋中叶人们尚非常看重族群之间的界域,把他族群归为“非类”。

第四个阶段是有人认识到所谓“人”作为一个整体存在,同动物是有区别的,它有着自身的本质特征与生存法

则。于是有人主张打破族群与族群、

阶层与阶层、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此疆彼界,要求关注“人类”这一总族群的整体生

儒家仁学、礼学及人生哲学所隐含的类意识

李生龙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要:所谓类意识,是指把人类当作一个与自然相对待的总类、整体来看待,关注这一总类、这一整体的本质特性、生

存现状、利益需求、未来命运,并提出相应原则、理念与对策的社会思想意识。儒家仁学强调人相对于动物具有超越性,人性人人相同,人与人应该互相关爱、相互体谅、相互同情、相互援助、共同提升,人与自然也应当和谐共处,最终达到天下为公、天人合一的境界;其礼学强调通过制度来限制不同层次统治者的欲求,把下层百姓的社会负担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实现不公平之下的公平,不合理之下的合理;其人生哲学强调个体应为类群担当,积极入世,在类群中出类拔萃。这些都是类意识的体现。

关键词:类意识;仁学;礼学;人生哲学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29(2009)03-0136-06

136

存状况、利益需求、未来命运,并提出相应的原则、理念与对策。由此而进一步认识到自然作为人的生存环境,同人有着血缘关系,应加以善待;个体作为群体的一分子,应对群体负起责任,承担道义,通过为群体服务来实现、提升自我价值。

春秋时代虽然仍有统治者大量杀人以殉、杀人以祀的野蛮行径存在,然而随着诸侯间竞争的加剧,民的重要性更加凸现出来,争夺民心日益成为竞争各方着力的重点。这时便有哲人出来谴责人殉,反对用人祭祀,提出“民者,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左传》桓公六年),“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神,聪明正直而一者也,依人而行”(《左传》庄公三十二年)。春秋中叶出现了“人道”这一概念。《国语·鲁语上》载鲁文公时展禽有“犯人道二”之语,但含义尚比较模糊。《左传》昭公十八年子产有“天道远,人道迩”之语,把天道与人道相对待,可以看作类意识觉醒的显证。《老子》中有明确的天道、地道、人道之分,《老子》二十七章说“是以圣人常善救人,而无弃人;常善救物,而无弃物”,说明到春秋末年不仅人道观念已非常清晰,而且已表现出一种悲悯众生的人道主义情怀,其类意识已达到很高的层次。孔子的类意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形成的。到战国时代的思想大解放,类意识便发展到很高的水平了。

这几个阶段的类意识虽有逻辑演进,却绝非直线向前。思想史的发展本身常常呈现着这样的状貌:新的进步的思想虽已产生,却通常停留在少数哲人讨论的阶段,而落后的观念、野蛮的行径却依然在现实生活中盛行不衰。当然,落后观念最终会被进步思想所改造,野蛮行径最终会被文明行为所取代,这才是历史辩证法的严肃性之所在。到今天,随着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类意识必然会有更丰富更深邃的内容。

二、儒家仁学所隐含的类意识

儒家仁学始于孔子。孔子认为,人与动物有着不同的价值,人的价值高于动物。《论语·乡党》载厩焚,孔子问伤人乎不问马,就隐含着这样的意思。用今天生态伦理的眼光来审察,孔子的看法也许并不完全合适。但孔子强调人的特殊价值,却隐含着人作为高等动物应该具有超越自身生物属性的理念。由此引申开去,人与人之间更不能同类相残。《孟子·梁惠王上》载孔子痛斥以象征性的人俑为殉,诅咒这样做的人将断子绝孙,即隐含着孔子最基本的人本主义和人道主义理念。

孔子还认为,人与人之间虽然存在着道德品性、政治地位和财富占有诸方面的不平等,然而彼此之间存在共性,差别是由后天制度、环境、习染等造成的。这就是所谓“性相近,习相远”(《论语·阳货》)。这样就自然而然推导出一个理念:既然大家都是同类,就有着相近的心理情感基础,在人性面前是难分彼此的。孔子虽然还只讲人性相近,承认有生而知之者,却并不认为自己是生而知之者,而是靠好学才达到较高境界。人性的相近为人类相互沟通提供了前提。孔子对此加以引申,认为人与人之间应当互相关爱,相互体谅,相互同情,相互援助,共同提升。他的“仁”以“爱人”(《论语·颜渊》)为基本含义,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雍也》、《卫灵公》)为为仁之方,就是如此。后来人们用通俗方式来表达这一理念,叫做“将心比心”。“将心比心”以个体自我的情感体验、心理感受、阅历经验和理性考量为前提来决定对人对事的方式甚至从政的原则,是非常富于人情味的,所以被当作一种普适理念加以接受。

这种建立在类意识之上的仁学延伸到政治,就是要“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即打破人与人之间的此疆彼界,让全社会各个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才能层次、不同婚姻健康状况的人都能得到安顿与关照,实现“天下为公”(《礼记·礼运》)。“大同”是孔子类意识的最高境界之一,也是儒家的最高社会理想。

孟子在孔子类意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是因为人有道德教育,而动物没有。所谓“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就是把有无道德教育作为人与动物的区别标志。

人的道德是从哪里来的呢?孟子的回答是:“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於心。”(《孟子·尽心上》)“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所谓“仁义礼智根于心”,是说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分别源于四种先天固有、不学而能的情感和能力——

—孟子称之为“四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恻隐之心是对同类遭逢不幸时所产生的同情怜悯心理;羞恶之心的“羞”是对自我之恶(丑恶)的抱愧,“恶”(厌恶)则是对他人之恶(丑恶)的反感。辞让之心是对自我的谦抑和对他人的礼让,是非之心是对孰是孰非的本能判断。孟子认为一个人如果缺失了这四种情感与能力,就不能称之为人,所以他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在孟子看来,“四端”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底线,谁越过了这一底线,谁就是禽兽。同孔子相比,孟子的人性论有很大进步:孔子尚只说人性相近,他则认为人性人人相同,善性人人都有,不存在凡圣愚智之别,“圣人与我同类者”(《孟子·告子上》),只要肯自我修养,“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孟子把“四端”设为人与非人的底线,显然提升了人的优越感、尊严感、正义感、责任感和义务感。他也承认人的先天之善可以因后天习染而丢失,但他却坚持说只要人们肯把丢失的善性找回来,就仍旧可以返回人的族类。一个人如果真的完全丢失了自己的善性,那就只能称他为禽兽了。

李生龙:儒家仁学、礼学及人生哲学所隐含的类意识

137

2009年第3期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在孟子的“四端”当中,同情心居于首位。孟子认为,一个人同情心的产生是无条件的。孩子落井,人们去救援,既不是为了结交孩子的父母,不是为了邀名图报,也不是因为孩子的呼救声令人生厌,而是因为在同情心驱使之下,任何人都会把孩子救上来。

英国哲学家亚当·斯密曾有过一个“同感”的说法,认为人类的同情心源于人类具有为他人设身处地着想的能力:“由于我们对别人的感受没有直接经验,所以除了设身处地的想象外,我们无法知道别人的感受。当我们的兄弟在受拷问时,只要我们自己自由自在,我们的感觉就不会告诉我们他所受到的痛苦。它们决不、也决不可能超越我们自身所能感受的范围,只有借助想象,我们才能形成有关我们兄弟感觉的概念。这种想象力也不能以另外的方式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它只能告诉我们,如果身临其境的话,我们将会有什么感觉。通过想象,我们设身处地地想到自己忍受着所有同样的痛苦,我们似乎进入了他的躯体,在一定程度上同他像是一个人,因而形成关于他的感觉的某些想法,甚至体会到一些虽然程度较轻,但完全不同的感受。”[1](P5-6)亚当·斯密的这种说法有助于我们理解儒家仁学的心理基础和心理动因。孟子说:“禹思天下有溺者,由(犹)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犹)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孟子·离娄下》)也是说禹、稷能设身处地为人民着想。

不过,孟子并非一般地论同情,而是把同情心引入政治,希望强者同情弱者,富者同情贫者,有权势者同情无权势者,要求统治者同情人民,与民同忧乐、同好恶,对民行政施仁,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他还认为只要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能做到“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下》)。孟子把类意识作为为政之本,把同情心当作改善民生的心理基础,在当时兼并激烈的背景下被看成“迂远而阔于事情”的幻想,但后世儒家却真诚地信奉它,把它作为本学派的基本政治理想加以宣扬、践履。在汉以后封建专制愈演愈烈的时代,仁政对专制的酷毒有缓解、抵消作用,是人民的希望之所在,也符合统治者自身长治久安的要求,所以儒家能受到从下层到上层的普遍欢迎。但其幻想性确实是存在的。后世儒者大多对政治体制、法治等方面的思考、探讨不足,导致其思想体系中民本主义有余而民主主义不足,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孔子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是很不充分的。他认为人的价值高于禽兽,似乎意味着人类独尊而禽兽不重要。但是到了战国时代,随着人们类意识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禽兽的看法似乎有了变化。例如深受老子影响的庄子就主张人与禽兽同居共处。庄子说:“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庄子·马蹄》)显而易见,庄子并不认为人优于禽兽。他看重的是人与禽兽和睦相处。相传为孔子所作之《易传》与子思所作之《中庸》也提出人应当

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等主张,把天地万物视为一个生命体系,要求人类重视自己的生存环境,只能参天地之化育而不能破坏同自己有着血肉联系的自然。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孟子从仁心出发,也提出要“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即由爱人而及于禽兽。这些思想汇聚起来,使中国古代的类意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宋明理学家大大地拓展了孔孟“仁”的内涵,主张“仁者浑然与物同体”[2](P16-17)、“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2](P15),宣扬“民吾同胞,物吾与也”[3](P62),熔庄子、《易传》、《大学》、《中庸》和孟子等于一炉,既包含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理解,也包含着通过人与自然的合一来重塑、提升个体人格的意图。这一点,王阳明说得尤其清楚:

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

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

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岂惟大人,虽小人之

心亦莫不然,彼顾自小之耳。是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

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孺

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

焉,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者也,

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

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意者也,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

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是其一体

之仁也,虽小人之心亦必有之。是乃根于天命之性,而

自然灵昭不昧者也,是故谓之“明德”。[4](P967-973)

从人与自然分离、与草木禽兽划界到人与自然合一、与草木禽兽亲密无间、与万物和谐共处,这是类意识的否定之否定过程,也是儒家类意识的最高境界之一。

二、儒家礼学中所隐含的类意识

孔子把“大同”作为人类社会的终极理想,但他所处的时代却是家天下时代。这一时代的特征是权力世袭,分配不均,等级森严,诸侯林立。对这些,孔子不仅不主张加以铲除,反而主张高度集权,维护等级制度。这同孔子的类意识是不是互相矛盾呢?我认为是不矛盾的。从类意识角度说,人类发生了分化既然已成事实,难以改变,那就只能顺着这一事实来采取对策,防止因分争而导致整个类群生存状态的进一步恶化。这就是孔子理性主义的意义之所在。

在类群关系的处理方面,孔子主张采用礼治的方式。礼制起源于上古,本来就隐含着亲睦宗族、凝聚类群的作用,经过夏商周三代的长期积淀和不断体制化,到西周便形成为比较完备的礼乐制度。细细考察起来,孔子的礼学包括三个层次的内涵:其一是礼制。礼制的本质是一种君主集权制度和社会等级制度,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者即是。其二是

138

李生龙:儒家仁学、礼学及人生哲学所隐含的类意识

礼仪。吉、凶、军、宾、嘉等是其基本内容。它们与礼制是配套的,体现的是礼制的基本精神,但也有其相对独立性。其三是心理行为。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包括人们对礼的精神的理解与认同,也包括人们对礼之规范的服从与践履。这一层次的礼往往表现为一种道德行为规范。前两个层次是客观的,后一个层次则包含较大的主观性。

就礼制而言,君主掌握着绝对的权力对天下发号施令,其他社会成员的权力、财产、待遇等则严格按等级、名分来决定,不容僭越。平心而论,这样的分配模式虽然不合理,却因其具有强制性,能把大大小小的统治者定位在等级名分的大大小小的网格之中,从而有效地限制他们的欲求、争夺和扩张,并可以把下层百姓的社会负担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给他们留下一线生机。这叫作不公平之下的公平,不合理之下的合理。孔子希望恢复礼乐制度,是对类群现实生存状况进行理性思考后所作出的权宜之策。《礼记·礼运》载孔子见大同无望,便转而寄希望于通过强化礼制来实现小康,是符合孔子本心的。

礼仪是可以根据经济条件来决定丰约繁简的,孔子主张礼仪从俭从简,算是一种改良。他探讨最多、最深入的是心理行为方面。在他看来,礼与仁不仅不矛盾,仁还是礼的心理动因。只要有仁心,礼就是符合人性的。相反,“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依此类推,孝养父母是礼制的规定,但如果只是物质生活方面的奉养,而不是出于心灵深处对父母的敬爱,就同狗马一类动物没有什么区别(《论语·为政》)。为父母守三年之丧,也是为了报答父母对自己多年的哺育之恩。总之,改良礼制的最佳方案就是提倡道德,一切以人情为标准。为此他认为,只要为政以德,就可以博得百姓的拥护;只要克己复礼,就可以使天下归仁。作为等级制度,礼制本身是冷酷无情的,但由类意识而引申出来的种种道德,却不乏温情善举。孔子不去触及礼制的核心部分和敏感部分,而是力图把他所宣扬的人本主义、人道主义、民本主义和集体主义输入礼制当中,尽量把礼制人性化、道德化、人情化。礼制的不平等还可以通过道德义务来调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固然意味着上下等级的绝对性,但君臣父子之间各有各的义务,各有各的行为规范,各有各的道德诉求,彼此间德性水平的高下是相对的、道德义务是对等的。人们应当追求德性之成而不应坐享礼制之福。这样自然冲淡了礼制的冷酷与森严,而使礼制蒙上一层道德人性的色彩,从而能起到调谐族群的作用。所谓“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就是这个意思。

对孔子的理性,荀子有非常深刻的理解。他从类意识出发,认为人类力不若牛,跑不如马,却能使牛马为我所用,就是因为人类能结成群体,而牛马不能。那么人类又为何能结成群体呢?就是因为人类能采取合宜的方式来分配社会财富,使这个群体始终团结如一而不会发生争夺。“故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所以“君者,善群也。群道当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荀子·王制》)。像孔子一样,荀子也认为礼制是最合理的群治形式。因为礼制的实质就是限制欲望:“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於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礼论》)在物质生产有限而欲望无限的背景下,等级制度就是最好的使欲望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财富分配制度。荀子称这样的制度为“维齐非齐”(《荀子·王制》),也就是不平等条件下的平等,不公平条件下的公平。由于这样的社会富于层次性、秩序性,因而也可以实现稳定与和谐。

在赞成礼治的同时,荀子还主张法治。但他又认为法治并不是终极意义上的致治之术。因为“有治人,无治法”(《荀子·君道》)。他相信要治理好社会,最终还有赖于人的道德素质的提升。礼治也好,法治也好,其本质都是等级制度、集权制度。赤裸裸的法治必然会流于专制,流于刻薄寡恩,还不如讲道德的礼治来得理性与温和,这可能是儒家寄希望于道德、人性的根本原因。

孔子、荀子强调礼制的必要,从他们本身来说,可能是纯粹出于对现实的理性思考。但这样却无形之中把他们自己同封建专制制度捆绑到一起。因为他们的理论客观上起着使封建专制制度合理化的作用。事实上,后世儒者总是一边宣扬仁义,一边努力融入封建体制。他们特别注重礼仪的细化和心灵的软化,力求使它们具有可操作性、可接受性。在漫长的积淀过程中,礼制简直就成了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的代名词。尽管儒家一直在致力于礼的道德化、人性化、人情化,但随着封建专制制度本身越来越非道德、越来越反人性,越来越悖人情,批判礼制也就成了批判封建专制制度的同义语。尽管如此,礼制中的礼仪部分还是不乏合理因素,需要我们认真地披沙拣金,不能将洗脚水连同婴儿一起倒掉。一句话,中华民族之所以能成为礼义之邦,与儒家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三、儒家人生哲学中所隐含的类意识

孔子的类意识表现在人生方面,是认为人的个体素质相对于动物具有超越性。这种超越性不是体现在人的生物性方面,而是体现在德性方面,德性的厚薄是衡量个体价值高下的唯一标准。政治、经济上的不平等是客观条件造成的,不以个体的意志为转移,但修为的深浅却是自主的,不是外在条件所能限制的。孔子非常重视个体独立意志与自由意志的张扬,但这种张扬不是表现为个体的“随心所欲”,而是表现为“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学而》),即个体对德性自控权的牢牢执掌。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

139

2009年第3期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也”(《论语·子罕》),就是这个意思。在这种理念支配下,孔子总是贬低物质价值、权利价值而高扬个体的精神价值、社会价值。他称赞颜回式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始终“不改其乐”(《(《论语·雍也》)》),自己宁愿“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也不愿获取那不义的富贵。孔子不断把个体人格同“仁”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仁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重视个体精神价值、社会价值的取向必然导致追求个体的精英化,要求个体出乎其类拔乎其萃,成为君子、仁者、圣人。具体地说,君子、仁者、圣人所看重的是个体意志的坚韧,德性的健全,智性的圆满,境界的超拔,人格的完善,他们不仅能牺牲小我来为群体担当,而且能通过造就大我来影响他人,改变他人,成就他人,改造群体。孔子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又“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论语·微子》),就包含着强烈的类群归属情感,包含着以参与类群、奉献类群为个体价值实现的生存原则。孔子本人也因此被弟子、后学称为出类拔萃的精英。但孔子似乎并不只限于个人充当精英,他主张颇具平等色彩的“有教无类”,显然是想通过教育来提升大众的素质,至少希望造就众多精英来促进社会向文明转化。孟子则把个体的心性同天道联系起来,提出了一条“尽心,知性,知天”(《孟子·尽心上》)的修养路径,为个体人格的精英化提供了思路。

儒家的类意识在《大学》中表现得特别突出。它明确指出,精英的人生道路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者当中,修身是基础,是全社会道德水准提高的起点,所以“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怎样修身?《大学》的意见是正心、诚意、格物、致知。宋明理学家对《大学》特别看重,把它放到四书之首。他们对格物、致知解释颇多分歧,但对正心、诚意却没有什么争论。他们认为只要依着这条道路发展,家庭就不难和睦,国家就不难安定,天下就不难太平,个体的价值也就不难实现了。

宋明理学最重视的是心性修养。牟宗三、徐复观、张君劢、唐君毅四先生合撰的《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特别强调心性之学的重要,认为:“西方一般之形上学,乃先以求了解此客观宇宙之究极的实在与一般的构造组织为目标的。而中国由孔孟至宋明儒之心性之学,则是人之道德实践的基础,同时是随人之道德实践生活之深度,而加深此学之深度的。”“所以宋明儒由此而有性理即天理,人之本心即宇宙心,人之良知之灵明,即天地万物之灵明,人之良知良能,即乾知坤能等思想,亦即所谓天人合一思想……然由先秦之孔孟以至宋明儒,明有一贯之共同认识。共认此道德实践之行,与觉悟之知,二者系相依互进,共认一切对外在世界之道德实践行为,唯依于吾人之欲自尽此内在之心性,即出于吾人心性自身之所不容自已的要求;共认人能尽此内

在心性,即所以达天德、天理、天心而与天地合德,或与天地参。此即中国心性之学之传统。今人如能了解此心性之学,乃中国文化之神髓所在,则决不容任认何人视中国文化为只重外在的现实的人与人之关系之调整,而无内在之精神生活,及宗教性形上性的超越感情之说。而当知在此心性学下,人之外在的行为实无不为依据亦兼成就人内在的精神生活,亦无不兼为上达天德,而赞天地之化育者。此心性之学乃通于人之生活之内与外及人与天之枢纽所在,亦即通贯社会之伦理礼法,内心修养,宗教精神,及形上学等而一之者。”②事实确是如此,宋明理学家强调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强调民胞物与,不仅包含着个体由小我向大我的超迈,而且包含着人对自然的精神皈依和情感体认,包含着深刻的生态伦理意识,这也是类意识的最高境界之一。

道德践履并非简单易行之事。因为道德本身具有强制性。这种强制性既有外来的施加,也需要内心的反省与自律。在历史上,理学家的那一套“省察克治”实行起来是非常难的。全身心践履道德的儒者给人的印象是庄矜、严肃、端直甚至木讷、拘谨、保守,缺少潇洒,缺少生活情趣,因而很容易遭他人挑剔指瑕。《三言》中有篇小说叫《张道陵七试赵升》,其中说:“那三教当中,儒教忒平常,佛教忒清苦,只有道教,学成长生,变化无端,最为洒落。”儒家之难行,就难在“忒平常”三字。

历史上儒家常同道教、佛教发生争端,原因极多,但最主要的是儒家强调入世,而佛、道二教都讲出世。出世,就是要摆脱世俗责任,上不臣于天子,下不友于诸侯,中不恋于父母妻子,离群弃众,遁入宫观寺庙,为的是个人身心的自由与清静。宗教界虽有清规戒律令人难耐,但是在封建专制时代,同世俗的纷攘黑暗相比,宫观寺庙又堪称净土乐国,所以上自帝王、下至庶民,都乐于皈依宗教。入世,就是要为类群担当,约束自我,恪守伦常,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勇于牺牲个体自由、个人乐趣来换取群体的幸福康宁。到佛道二教大盛的时候,要求为类群担当的儒家就主动跳出来予以干预。他们抨击佛道的虚无主义世界观,旗帜鲜明地以入世相号召,并摹仿佛道二教的修行方法,把自己的信徒打造成道德表率,伦常楷模,中流砥柱,社会中坚。他们明使命,负责任,担道义,扬正气,有操守,讲气节,保廉贞,甘贫贱;洁身自好,以树清望;勇于自任,以求尽心。尽管儒家也讲出处二途兼用,强调穷则独善其身,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但多数儒士即使退隐山林,也仍然不忘天下,真是“进亦忧,退亦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儒家队伍还可能时常出现伪君子、假道学,甚至有不少死守封建纲常、愚忠愚孝的人,但谁都不能否认,儒家当中也确有不少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杀身成仁的人,舍生取义的人。到了国家板荡,民族危亡,政纲紊乱,民生无聊的关头,儒家的类意识和抗争精神就上凸现出来了。文天祥临难前所作诗云:

140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读圣贤书,所学何事。”(《宋史·文天祥传》)在他看来,圣贤书的核心内容就是成仁取义。后来儒者临难之际,都往往以此砥砺。

注释:

①类意识(the consciousness of kind),是美国社会学家

弗兰克林·亨利·吉丁斯(1855-1931)提出的一个概

念,吉丁斯认为,“类意识”实质是就是集体意识,一切

社会舆论、文化传统、社会价值和社会制度都是以类意

识为基础而确立的。人类具有极大的集群特性,在物种

进化的一定阶段上,它的聚合程度和空间位置的拓展

首先是由外部环境的作用决定。在人类与外部环境的

相互作用中形成的群居生活,使社会具备了最初的轮

廓。“聚合”是社会人口形成的物理机制,“交往”是社会

人口的心理机制,这两种机制的形成导致社会内部相

互作用的发生。当个体处于一个群体之中时,会逐渐丧

失自己的情感,而受集体情感的支配和控制。社会精神

是个人精神的总和,它直接体现着个人精神;但社会意

识却在本质上不同于个人精神,它作为凌驾于个人精

神之上的独立力量出现。社会意识是类意识的最高表

现。参考陈建远、施志伟编著之《现代西方社会学》第二

编第五章,江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本人认为

“类意识”确实是存在的,其发生机制值得进一步探究,

故借用这一概念来讨论儒家仁学、礼学之社会心理机

制。

②此文初发表于香港《民族评论》、《再生》1958元旦号,

后收入唐君毅所著《中华人文与当今世界》,改题为《中

国文化与世界》台湾学生书局1975年出版,第

888-889页。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蒋自强,钦北愚等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程颢,程颐.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张载.正蒙[M].北京:中华书局,1985.

[4]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The Implied Category Consciousness in the Benevolence,Propriety and Life

Philosophy Doctrines of Confucianism

LI Sheng-long

(College of Liberal Arts,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410081,China)Abstract:The so-called category consciousness is a sort of social thought and consciousness which takes mankind as a general category and integer compared to the nature,and pays close attention to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sur-vival conditions,interest requirements andfuture fortune of this general category and integer,and it has also brough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principles,concepts and countermeasures.The benevolence doctrine of Confucianism emphasized that mankind had transcendentality compared to animal,each person had an equal humanity,people should love,be considerate of,sympathy,give assistance to each other and promote together,human and nature should also coexist in harmony,to reach the realm of public-oriented and nature-human integration finally.The propriety doctrine of Confucian-ism emphasized that in order to realize fairness under unfairness,rationality under irrationality,it should restrict the de-sires of the governors among different levels through institutions,and confine the social burden of lower level people to a certain compass.The life philosophy of Confucianism emphasized that individuals should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cat-egory,entry into the society actively,and make oneself outstandingly in the category.These are the manifestations of category consciousness.

Key Words:category consciousness;benevolence doctrine;propriety doctrine;life philosophy

(责任编校:谭容培)

李生龙:儒家仁学、礼学及人生哲学所隐含的类意识

141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卷答案#(精选.)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卷(开卷)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20分) 1、本质与现象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同一个事物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现象)。 3、(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4、事物的现象有(真相)、(假象)、(错觉)的区别。 5、(科学思维方法)与(辩证思维方法)构成当代思维方法的主要框架。 6、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联动思维)、(原点思维)。 7、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8、(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9、个人理想是(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人对自己未来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向往和设想。 10、社会理想是(人们对社会未来制度和政治结构的性质和特征以及社会面貌等的)要求和设想。 11、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对某种(思想理论、学说和理想)深信不疑,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言行准则),(愿以坚强的意志和决心去执著追求、坚决执行)的精神状态。 12、一个意志活动的完成大致要经过(下定决心)、(坚定信心)、(持之以恒)。 13、社会责任感的形成离不开(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实践)。 14、人存在双重进化:(自然进化)和(社会进化)。 15、在讨论人的本质时,既要看到(社会关系的总和),又要注意其中的(经济关系的决定作用)。 16、个人价值是指(个人需要的满足);社会价值是指(个人的活动对于社会需要的满足)。 17、对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个人对他人、社会的贡献)。 18、(劳动)是一切价值的源泉。

心理学与哲学的关系

心理学与哲学的关系 我们把文化中借助国正论的语文学反映,定义为哲学。 人类在文化进程中,像信徒走进教堂,像管理者走进办公室,像运动员走进赛场,都是进入了一个文化世界,使精神在进程中不朽地演化,一切文化要素在这里给相对性的国正大小进行区分,用自己认为宝贵的东西来创造激情,再进行有价值地混合。所有的灵魂都没有自律的文化价值,人们就是在这个文化的哲学中相互混淆,然后再不同的分裂,不同的对立,所有的人类在文化进程探索中都变成了文化人,在内在的张力中用文化哲学进行着创作。我们把文化中借助国正论的语文学反映,定义为哲学。人们用哲学认识未来。 在文化进程的路上,一个人一生都在寻找精神中的那一半,不如说是寻找精神期盼中的机会,每时每刻都被困扰着,一会儿反复、徘徊,一会儿迷茫、诱惑。我把识别万物实体与性质的是与不是,定义为知识。知识在思想内部接受各种因素的抽象惩罚之后,才会变动一步。每一次变动都是一次博弈(相当于人与赌场的一次博弈),都会得出一个结果。 生物亲序的本性在彻头彻尾的矛盾中认识到国正论相对性是基本常理,当站在实体背景与人形成对立时,实体一方便以博弈世界固有的法则作为战略,包括国家战略、军事战略、经济战略、企业战略等。只有首先洞察战略的定义和战略里的文化结构,才能真正站在大自然的文明实体一边,才能精准地掌握战术者的行为,战略和战术的博弈结构影响着人类的文化、文明和科学,对立的文化属性使人走向单一轨道,实现自我肯定。但在正常的人群当中,绝对有一半或一大半的人属于精神病患者,听起来是骇人听闻,其实这是大自然的博弈实体结构。以往的战略家只知道站在文明实体这一边会占优,但并不知道为什么。其实,战略是赌场,战术是赌客;单位是赌场,员工是赌客;自然是赌场,人类就是赌客。任何利用文明实体威力狂妄地表现出权力、金钱优势的人,一旦离开文明实体独立存在成为赌客时,立刻会表现出渺小而不堪一击。那些不可抗拒的灾难也都是人与自然对抗的失利案例。 相对性的国正论是连着两个世界的桥梁,它中间的第三空地象征着一个可创新的美丽世界,是深刻现实的艺术中心,那里表现出最深刻的精神现实,就是创造博弈结构的无限可能。一切创新突破都介入了人与世界的相际关系,一切创造都是博弈的结果。人与自然、人与背景、人与社会相当于人与赌场的二特性实体结构。不要幻想将已发生过的事件进行回放,特别是公安、侦查、侦探,一直想把不可逆的事件变成可逆,将历史过程再次重现。目前,人们只是在文化进程中用简单的推理来寻找证据,或在从文明再返回到文化进程中的简单逻辑里反反复复,并没有准确给侦察定义。

哲学与人生第七课分析

第七课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授课课程:哲学与人生 授课教师:李美丽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创境激趣〉 教师播放歌曲:《从头再来》 “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勤勤苦苦已度过半生,今日重又走进风雨”。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这首歌曲告诉我们面对人生道路上的成败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就如同歌词中说的那样:“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从头再来”。 问题: 为什么人生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失败和挫折呢? 我们应该怎样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实现人生成功呢? 以歌曲为切入点,设置感人情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引导学生在欣赏之余思考歌曲的内涵并讨论问题,归纳出:人生发展不可能时时处处都顺心如意,当遭遇失败挫折或陷入低谷时,我们应该像歌曲中表达的那样,客观看待成败,认真总结得失,在此基础上知行统一、勇于实践,就一定会取得人生道路上的成功。以此导入新课的学习。 学生在歌曲中回味、思考,回答问题。 授课班级 14中16-19、14中37-38 授课类型:理论课 授课日期 第7周 2016年4月 日 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理解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必须做到知行统一。 2.情感态度观念:增强学生对知行统一哲学原理的认同,使得中职学生注重实践,善于总结,努力学习,崇尚在知行统一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3.运用: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及时总结人生发展过程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学会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为指导,不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辩证唯物主义知行统一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2. 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 【教学难点】 1. 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 2. 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 教学方法 事例教学法、设疑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等。

《哲学与人生》职高期末试卷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政治期末试卷 班级姓名得分 单项选择题(25×2,共50分) 1、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体现了() A 人无法真正认识事物 B 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的 C 人的主观认识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D 人的主观认识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 2、下列成语中可以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是() A 量力而行 B 自知之明 C 不自量力 D 妄自菲薄 3、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害交织的局面。这一事例说明() A 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限制某些规律 发生作用,直到变害为利。 B 人们能够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指导自己的行动。 C 人们可以把成功经验作为行动的向导。 D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4、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生产实践为基础来考察人区别与物的特点是 () A 人具有价值,而物不具有价值。 B 人具有使用价值,而物不具有使用价值。 C 人具有自觉能动性,而物不具有自觉能动性。 D 人具有阶级性,而物不具有阶级性。 5、“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 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 B 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地联系着。 C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 意识反作用与物质。 6、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种说法说明了() A 人际和谐的重要性 B 物质决定意识 C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 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 7、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一首诗中写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说出了这样一条哲理() A 新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 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C 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旧事物阻挡不住新事物的产生和成长 D 事物内部的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原因 8、有一则寓言:刺猬曾经上过多次当,于是不再相信任何一个表示友好者,长了一身刺来保护自己。刺的效果当然明显,只是从此刺猬失去了很多朋友。这则寓言说明的哲学道理有()。 A 事物具有两面性 B 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C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 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互相转化 9、要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B 以吾心之是非定是非 C 以是否在实践中得到证明定是非 D 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 10、人们常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这里的“门道”和“热闹”从哲学上讲分别是()。 A “现象”和“本质” B “本质”和“现象” C “客观”和“主观” D “主观”和“客观” 11、“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这句谚语的哲学寓意是() A 学习知识比实践更重要 B 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认识能够更好的指导实践 C 有时实践比认识重要,有时知识比实践重要 D 知识既源于书本,又源于实践 12、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说:“大自然一有机会就要说谎的。”例如一根直的木棍,半截插入水中,看上去就像是弯曲的。这说明() A 本质离不开现象 B 现象离不开本质 C 假象否定了事物的本质 D 假象也是事物本质的表现 13、一只蝴蝶在茧子中苦苦挣扎,想要冲破茧子,出来飞翔,可是它努力了一次又一次还是没有成功。这时,有人找来了一把剪刀,轻轻剪开了茧子,蝴蝶轻而易举地就出来了。可是它的翅膀却可怜地耷拉在肥胖的身体两侧,怎么也飞不起来。很快,那只蝴蝶就失去了生命。这告诉我们的哲理是()。 A 蝴蝶很容易死 B 人能够消灭规律 C 人能够创造规律 D 要尊重事物的规律性 14、毛泽东说:“鸡蛋因适当的温度而变化为小鸡,但温度不能使石头变为鸡子,因为二者的根据是不同的。”这说明的哲理是()。 A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B 小鸡和石头能够相互转化 C 温度能和小鸡相互转化 D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哲学与心理学

怎样理解心理学与哲学的关系,在整个世界心理学界一直存在不同看法。正确认识和处理心理学与哲学的关系,有利于促进心理学的健康发展。 有人认为,心理学之所以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就是由于摆脱了哲学的羁绊,崇尚自然科学的实验验证。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由于人的心理、意识与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心理学家从事研究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哲学的一定影响。心理学之所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就实质而言,是源于辩证唯物主义与心理学研究的融合。 从研究对象看,心理学研究的客体是人。人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体。心理学是研究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识、感情、意志和个性特征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性的科学。 究竟应当怎样正确地理解心理学与哲学的关系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观点的争鸣。有学者指出,由于人的心理、意识不可分地与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联系,因而心理学者从事研究就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一定哲学的影响。心理学研究的成果之所以是科学的,具有真理性,乃是因为它在客观上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实验也是一种实践,但仅是一种有局限性的实践,还有更广泛性的实践特别是社会实践对于各种研究实验类的和思辨类的进行检验。只有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的心理学研究,才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才能保证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性、真理性。可以这样认为,心理学之所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就实质而言,是始自辩证唯物主义与心理学研究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有意识、能思维的存在物。从人与自然界的联系讲,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自然存在物。从人与社会的联系讲,人是社会关系总和的体现者,是社会存在物。人的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是辩证统一的,所以,"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规定着其心理、意识的本质。 人的心理、意识就其生理基础来讲,是人脑的产物;就其社会根源来讲,是在人类社会活动首先是劳动和社会交往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概括而言,人的心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自然界、社会、人)的反映,既依赖于人的自然存在,又依赖于人的社会存在。在人的心理、意识的活动过程中,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是以辩证统一的形式存在、运动和发展着的,但社会因素是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 有学者从考察早期西方心理学传入我国的历史入手,指出我国现代心理学不是在自己的土壤上产生的,而是由西方传入的。千百年来,心理学一直包含在哲学的母体之中,心理学思想和哲学思想混杂在一起,相互交织,并受到宗教的渗透。虽然一百多年前心理学已经宣告脱离哲学的母体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它还是受着各种形式的二元论或唯心论哲学的缠绕和束缚。这是早期西方心理学的理论思想体系的实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西方心理学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重大进展。我们应当引进和学习西方的心理学,但是应注意在引进和学习的同时,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和研究心理学在中国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探其源以知其流,鉴其古而知其今。 有学者引用恩格斯关于反映论的一段论述来说明心理学的性质及其与哲学的关系问题。恩格斯指出:“事实上,世界体系的每一个思想映象,总是在客观上受到历史状况的限制,在主观上受到得出该思想映象的人的肉体状况和精神状况的限制。”学者认为,这一论述深刻地揭示了心理反映过程中的主客观矛盾规律,概括了制约心理活动及其内容的主客观因

哲学与人生 教案 中专 中职 第七课 第八课

第七课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理解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必须做到知行统一。 2.情感态度观念:增强学生对知行统一哲学原理的认同,使得中职学生注重实践,善于总结,努力学习,崇尚在知行统一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3.运用: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及时总结人生发展过程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学会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为指导,不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辩证唯物主义知行统一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2. 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 【教学难点】 1. 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 2. 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 【教学方法】 事例教学法、设疑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学时。 【教学过程】 〈创境激趣〉 教师播放歌曲:《从头再来》 “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勤勤苦苦已度过半生,今日重又走进风雨”。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这首歌曲告诉我们面对人生道路上的成败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就如同歌词中说的那样:“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从头再来”。 问题: 为什么人生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失败和挫折呢? 我们应该怎样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实现人生成功呢? 以歌曲为切入点,设置感人情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引导学生在欣赏之余思考歌曲的内涵并讨论问题,归纳出:人生发展不可能时时处处都顺心如意,当遭遇失败挫折或陷入低谷时,我们应该像歌曲中表达的那样,客观看待成败,认真总结得失,在此基础上知行统一、勇于实践,就一定会取得人生道路上的成功。以此导入新课的学习。 学生在歌曲中回味、思考,回答问题。 〈引思明理〉 一、坚持实践和认识的统一(板书)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出真知(板书) 由于该问题理论性较强,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该部分内容可以教师讲解为主,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容易对实践内涵产生疑惑,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形象图片和生动漫画“白卷”加以讲解。 材料1:一组各种类型实践的图片 问题:结合上述图片反映的内容,谈谈你对“实践出真知”的看法。 材料2:漫画“白卷” 问题:没有做饭的实践,能写好做饭的文章吗? 通过师生共同解读各类型实践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班级: 姓名:分数: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1.客观实际是一个人做出正确选择的前提,那么人生的客观实际包括哪些方面?(10分) 2.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体现在两个方面,请简单阐述。(10分) 3.成功的人生行动包括哪些因素?(10分) 4.简单阐述客观规律与自觉能动性的辩证关系。(10分) 5.和谐人际关系具有哪些特征?(10分) 6.运动、变化和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10分)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的打×,每小题4分,共40分) 7.规律即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8.人生选择具有多样性和可能性() 9.有的物质是不运动的() 10.物质运动是没有规律的() 11.发展是自身性质的突破和飞跃,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上升的运动() 1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一切科学的来源() 13.成功和失败是相互依存相互对应而存在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4.理想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 15.事物的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 16.新事物就是后来出现的事物() 答案: 1. 1)具体的客观历史条件 2)个人主客观条件 3)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情况和问题 2. 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 3. 1)成功的行动目的 2)恰当的行动方法 3)行动的条件 4. 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 另一方面,发挥自觉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5.平等相处;宽松的人际环境;相互真诚信任;友善和关爱 6.不能把任何变化都看成是发展,变化可以是上升的、前进的运动,也可以是下降的,后退的运动;而在这些变化当中,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进步的运动才是发展。并且变化还可

哲学和心理学的联系和区别

哲学和心理学的联系和区别 哲学是以世界整体作为研究对象,以发现世界的一般规定和规律、确立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基本任务的一般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 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活动和行为表现的一门科学。哲学与心理学是二门不同的学科,但也有许多共通之处。 心理学是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的,所以要想学好心理学也还要有点哲学思维。哲学是寻求信念的,所用方法不是科学方法,心理学有部分是科学方法。 哲学与心理学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转载点击数:更新时间:2011-10-24 怎样理解心理学与哲学的关系,在整个世界心理学界一直存在不同看法。正确认识和处理心理学与哲学的关系,有利于促进心理学的健康发展。 有人认为,心理学之所以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就是由于摆脱了哲学的羁绊,崇尚自然科学的实验验证。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由于人的心理、意识与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心理学家从事研究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哲学的一定影响。心理学之所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就实质而言,是源于辩证唯物主义与心理学研究的融合。 从研究对象看,心理学研究的客体是人。人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体。心理学是研究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识、感情、意志和个性特征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性的科学。 究竟应当怎样正确地理解心理学与哲学的关系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观点的争鸣。有学者指出,由于人的心理、意识不可分地与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联系,因而心理学者从事研究就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一定哲学的影响。心理学研究的成果之所以是科学的,具有真理性,乃是因为它在客观上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实验也是一种实践,但仅是一种有局限性的实践,还有更广泛性的实践特别是社会实践对于各种研究实验类的和思辨类的进行检验。只有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的心理学研究,才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才能保证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性、真理性。可以这样认为,心理学之所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就实质而言,是始自辩证唯物主义与心理学研究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有意识、能思维的存在物。从人与自然界的联系讲,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自然存在物。从人与社会的联系讲,人是社会关系总和的体现者,是社会存在物。人的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是辩证统一的,所以,"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规定着其心理、意识的本质。 人的心理、意识就其生理基础来讲,是人脑的产物;就其社会根源来讲,是在人类社会活动首先是劳动和社会交往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概括而言,人的心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自然界、社会、人)的反映,既依赖于人的自然存在,又依赖于人的社会存在。在人的心理、意识的活动过程中,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是以辩证统一的形式存在、运动和发展着的,但社会因素是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 有学者从考察早期西方心理学传入我国的历史入手,指出我国现代心理学不是在自己的土壤上产生的,而是由西方传入的。千百年来,心理学一直包含在哲学的母体之中,心理学思想和哲学思想混杂在一起,相互交织,并受到宗教的渗透。虽然一百多年前心理学已经宣告脱离哲学的母体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它还是受着各种形式的二元论或唯心论哲学的缠绕和束缚。这是早期西方心理学的理论思想体系的实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西方心理学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重大进展。我们应当引进和学习西方的心理学,但是应注意在引进和学习的同时,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和研究心理学在中国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探其源以知其流,鉴其古而知其今。 有学者引用恩格斯关于反映论的一段论述来说明心理学的性质及其与哲学的关系问题。恩格斯指出:“事实上,世界体系的每一个思想映象,总是在客观上受到历史状况的限制,在主观上受到得出该思想映象的人的肉体状况和精神状况的限制。”学者认为,这一论述深刻地揭示了心理反映过程中的主客观矛盾规律,概括了制约心理活动及其内容的主客观因素,应当成为心理学研究方法论基础的核心。根据恩格斯

哲学与人生 教案 中专 中职 第十一课 第十二课

第十一课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 【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理想与现实、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辩证关系,理解有关人生理想的人生问题。 2.情感态度观念:顺应潮流,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3.运用:自觉地把个人发展融入到社会发展之中,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 1.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2.积极创造实现人生理想所必需的条件。【教学难点】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以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事例导入。提问: 1. 你现在有什么理想吗? 2. 你觉得青年人是否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学生:讨论,回答。 青年学生应该从小树立远大理想,正确处理好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新课讲授〉 一、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1.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和追求大家说的理想涉及了各个方面,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和追求。理想不是幻想和空想,具有实现的必要的现实条件,经过奋斗最终是可以实现

的。而空想缺乏现实客观条件根本无法实现,幻想有一定客观基础但是达不到现实的条件。 请同学分析一下,刚才同学们阐述的理想是否具有以上特征。(学生分析) 展示孙中山的理想与袁世凯的理想相比较。 (学生比较) 教师分析归纳:理想按性质来划分——有科学与非科学,崇高与庸俗之分。判断标准: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 理想按内容来划分——生活理想:攒钱买房;职业理想:成名成家;道德理想:见贤思齐;社会理想:改天换地。社会理想是一个人所有理想的出发点和归宿。 2.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理想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 社会经济的产物,另一方面,理想是比现实更高远、更美好的目标。 3.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一方面,理想和现实是对立的。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另一方面,理想和现实又是统一的。现实中孕育着理想,理想来源于现实,又会成为新的现实。 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要克服两种错误倾向:理想脱离现实、用现实否认理想。 投影有关理想方面的名人名言,请学生分析它们的含义: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十二课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十二课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第十二课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 第一课时实现理想离不开坚强的意志 教学内容分析 内容地位:本课时是十二课的第一课时,阐述了意志的涵义、意志的作用、理想信念和意志的关系;教育学生要坚定理想信念,磨炼坚强的意志。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意志教育极为重要。 教学重点:理解理想信念对人生成长所起的重要作用,理想信念和意志的关系;培养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磨炼坚强的意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磨炼坚强的意志。 教学目标: 认知方面:了解实现理想离不开坚强的意志,理解理想信念与意志之间的辩证关系。 情感态度观念方面:认识坚强意志和坚定信念对实现理想的重要作用,增强坚定理想信念和坚强意志的自觉性。 运用方面:坚定理想信念,磨炼坚强意志。 学情简要分析 授课对象是中职二年级的学生,在知识方面对理想信念和意志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缺少系统的学习。有些学生有自己的理想,但是大部分学生缺乏目标,把理想信念看做是高不可攀的东西。在生活方面,因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受到家长溺爱等原因,做事缺乏坚持和意志力。需要培养和锻炼坚强的意志。 课堂教学过程

创境激趣 配乐故事《独臂英雄的故事》。根据故事,讨论说明理想的实现离不开坚强的意志。 引思明理 1.活动体验,体悟意志 具体做法:教师播放2首曲子,学生平举胳膊,保持不动,坚持下来的为胜利者。活动后,学生谈感悟,师生总结什么是意志。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状态和自觉能力,即人的思维过程见之于行动的心理状态和自觉能力。意志和行动紧密相连,称为意志行动。 2.案例分析,明晰意志作用 播放视频《感动中国----钱伟长》片段,让学生根据视频讨论意志的作用。 师生总结:意志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坚强的意志是行动的强大动力,是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意志是人生发展的精神支柱。实现理想离不开坚强的意志。 3.讲述故事,感悟理想信念与意志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1)说一说:体育名将等名人成长成功的故事。故事带给自己的启示。启示从两个方面引导:一是有理想信念,二是有坚强意志。 (2)分享自己的理想。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理想。

哲学与人生期末试卷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试卷及答案 年段:班级:姓名:号数: 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一、填空题(30分,每格2分) 1、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2、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部联系,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只能靠抽象思维才能把握。 3、21世纪的竞争,实质上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竞争。 4、个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其中身体素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条件。 5、发展是事物自身性质的突破和飞跃,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前进、上升的运动。 6、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7、人生的行动不只受到自身体力、智力的制约,而且还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8、自觉能动性又称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根本特点。 9、在对待人际关系上,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就会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10、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必须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选择题(30分,每题2分) 1、“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的做法( ) ①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②否认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③否认了矛盾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特殊性之中④肯定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①②④B、③④C、①②D、①②③ 2、社会发展最根本的规律是( )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C、个人动机与物质手段的矛盾运动 D、个人活动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 3、下列选项中属于个人的主观条件的是() A、个人的体质 B、个人的学业基础 C、个人的家庭情况 D、人个的性格 4、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蒋敏等517名同志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雷勇等5名同志被追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这表明() A、个体为社会创造的物质财富越多,人生价值就越大 B、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是统一的 C、实现人生价值,意味着获得更多的社会荣誉 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5、下列体现了矛盾观点的有()。 ①金无足赤,人无完人②刻舟求剑

基于哲学和心理学的梦的解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f7145542.html, 基于哲学和心理学的梦的解析 作者:闫明放 来源:《首都教育学报》2013年第10期 摘要:梦既是一种生理现象同时又是一种心理现象。梦的基本素材来源于人的生活经 历,是人的意识处于半觉醒条件下对自身身心状态的一种反映。梦具有十分明显的个人色彩,不同的人对梦的敏感程度不同。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对梦这种特殊的心理现象作出比较科学的解释。 关键词:梦;哲学;心理学;解析 梦对不少动物来说只是种生理现象,对人而言就不仅是生理现象,同时还是种心理现象,更是种非常独特和奇妙的个人体验。那么到底什么是梦?对此却很少有人能真正回答得了。你做过梦吗?大多数人回答是“做过”,没有几个人说他未做过梦。做过什么梦?不同的人回答则是千差万别各具特色。但人在谈到梦时无不感到有种说不清的神秘色彩。所以,梦理所当然的就成为人们日常所谈论较多的话题,梦自然就成为文学、哲学和心理学特别关注并研究的一个重要焦点。其所以如此,就在于我们对它知之不多,其所以如此,就在于它自身给人所带来的神秘色彩。 一、梦的现象和本质 虽然对梦进行科学研究只能说是刚刚开始,但不能因此就说古人对梦是一无所知,古人对梦的关注并不亚于现代人。自从人有了自觉自主的意识,梦就作为种非常神秘的心理现象,引起人的关注,并开始试图探究自身的这个内心世界中的迷团。从现在流行的古代解梦的书仍不少,就能说明这点。传统的对梦的解释散见于《黄帝内经》、《周礼》以及佛教经典及诸子百家的各种著作中,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古代有关解梦的专著也为数不少。《敦煌遗书》中就有不少的解梦专著,如《解梦书》、《梦书》、《周公解梦书》等。 古人对梦的解释的观点,大体有以下几种点:第一、梦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是日常接触和思考的结果。孔子说“精之熟之,鬼将告知,非鬼告知矣,乃精之熟之也。”我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就是沿袭了古人的观点。第二、梦是神的启示,可断祸福,知生死。《周公解梦》可以是这种观点的代表。第三、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淫邪发梦说”认为,“正邪从外袭内,而未有定舍,反淫于藏;不得定处,与营卫俱行,而与魂魄飞扬,使人不得安而喜梦。” 西方人对梦也有着同样的关注,有各种梦的理论。但值得我们一提的还是当代西方著名的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的名著《梦的分析》,此书在国内出版且有几个版本,一度 成为畅销书,影响十分广泛。弗氏作为心理医生,他所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患身心疾病的人,所使用的手法主要是催眠疗法和精神分析。他对梦有着不同前人的独到的见解。弗氏认为人的心

中职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中职《哲学与人生》期末 考试试卷答案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中职《哲学与人生》考试试卷A卷 一单项选择题(15×2,共30分) 1、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体现了() A 人无法真正认识事物 B 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的 C 人的主观认识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D 人的主观认识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 2、下列成语中可以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是() A 量力而行 B 自知之明 C 不自量力 D 妄自菲薄 3、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害交织的局面。这一事例说明() A 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限制某些规律发生作用,直到变害为利。 B 人们能够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指导自己的行动。 C 人们可以把成功经验作为行动的向导。 D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4、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生产实践为基础来考察人区别与物的特点是() A 人具有价值,而物不具有价值。 B 人具有使用价值,而物不具有使用价值。 C 人具有自觉能动性,而物不具有自觉能动性。 D 人具有阶级性,而物不具有阶级性。 5、“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 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 B 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地联系着。 C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 意识反作用与物质。 6、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种说法说明了() A 人际和谐的重要性 B 物质决定意识 C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 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 7、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一首诗中写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说出了这样一条哲理() A 新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 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C 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旧事物阻挡不住新事物的产生和成长 D 事物内部的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原因 8、有一则寓言:刺猬曾经上过多次当,于是不再相信任何一个表示友好者,长了一身刺来保护自己。刺的效果当然明显,只是从此刺猬失去了很多朋友。这则寓言说明的哲学道理有()。 A 事物具有两面性 B 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C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 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互相转化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B卷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 试B卷 https://www.360docs.net/doc/1f7145542.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卷(开卷) B卷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毎空1分,共18分) 1、本质与现象是既,又的关系。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 3、社会责任感的形成离不开、、。 4、与构成当代思维方法的主要框架。 5、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必须符合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6、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1); (2)。 7、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部联系,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只能靠抽象思维才能把握。 8、对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 9、的矛盾、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10、人存在双重进化:和。 二、单选题(毎题1分,共20分) 1、“窥一斑而知全豹是()的例子。 A、发散思维 B、联动思维 C、原点思维 D、逆向思维 2、关于个人理想错误的是()。 A、有主观性 B、有个体差异性 C、有实现可能性 D、有超越性 3、事物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是()。 A、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B、相辅相成的关系 2

C、相互排斥的关系 D、两都不可分割。 4、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虑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交织起来的画面。这句话说明哲学道理是()。 A、联系是普遍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体。 B、世界是物质世界 C、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D、矛盾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5、人区别于物的根本特点是() A、主观能动性 B、人具有思维能力 C、人能够认识世界 D、人能够改造世界 6、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B、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C、不同的运动形式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7、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是() A、个人的主观条件 B、人生的客观实际 C、个人的主观愿望 D、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 8、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观点是() A、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 B、C、形而上学 D、客观唯心主义 9、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一首诗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说出了这样一条哲理() A、新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新事物是强大的 C、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旧事物阻挡不住新事物的产生和成长 D、事物内部的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原因 10、下列体现了矛盾观点的有()。 3

心理学和哲学学习总结-学习总结

心理学和哲学学习总结-学习总结 今天我把从前的学习笔记统翻了一下,觉得该写写总结。本博学习心理学和哲学,无非为了增加思考的广度深度。学习哲学的兴趣点落在了中国没有的以人为本体意识上,而心理学是研究情感和性格的,离不开特定情境的设定就是了。本师太没有哲学的学术能力来创造一套哲学,最多是有我特色的思维,对心理学我也是这样。我的兴趣还是在文学。 科学的尴尬就是不能证明神不存在,也不能证明神存在。这尴尬在心理学上更严重了,严谨心理学很难证明,这个人是疯了,还是没疯。因为你总需要一个心理上的正常不正常的标准范围才能确定超出其外就是心理病了。可是标准在哪里?有上帝的话,应该在他那里。 中国的心理学简直就很疯狂,我觉得叫做生物心理学或者心理学生物派比较对。通俗的说,它就是要落在生物质上,并没有人的主体性和自主性的确立。除了大把大把吃药,电击异/见上/访分子,没见明显的文化作用。关于学术的生物化倾向,比如名词神经症或者神经症性格比较准确,而病就是个性的应激反应。其实也反映着人性的基本特征。现在国内的心理学把这一词去掉了,改用神经质一词,我感觉这种描述不如不改。 就我的浅薄认识里,心理学对医疗的贡献还远不如对影视小说。 人真的天生有一个灵魂化的真我吗?如同哲学先验论里完备的理

性?只需要把它从幻象迷雾中辨认出来,即可一得永得?《神经症与人的成长》作者霍妮大量引用了存在主义基督徒比如基尔克果的观点,从感性的,非理性的角度去体验,自我存在最大的证据就是虚无,假如真的感觉不到自我,那就不是虚无了,而是动物般的无感,可是人能感觉到身体以外的虚无,它是一种恐惧,一种生存与死亡式的焦虑。 神经症成因如上述所言,人除了面对基本的生存恐惧和焦虑,还有文化对人的心理产生的巨大压力和刺激,人使人产生自我防御,进而失衡,失去基本安全感和对人际关系的信任,无法真诚面对任何人,在心理上产生一个理想化自我,为了维护这个理想化的安全城堡,符合生存期望,反而压制、压缩了真我的成长。甚至最终磨灭了真我,用哲学语言来说就是精神死亡。成长中形成的人格结构就是霍妮心理学的核心,她认为人际关系是形成人格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最终可以达到的,将人本身能力能量从病态人格(神经症性格)中释放出来,得到正常的成长的契机。这也是进化的道德。

哲学与人生期末复习卷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复习卷 答案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哲学与人生》2014-2015第二学期期末复习卷 答案 适用班级:信息商贸系1351113512 1352 1353 一、单项选择(请将正确答案填在题前括号内) ( A )1. 从远古开始,人们就把“天”作为人类智慧追索的对象,诗人屈原提出了172个“天问”。下列关于“天问”的回答中,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是: A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C 万物都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D “天为阳,地为阴” ( C )2. 下列说法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A“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 B行百里者半九十 C 庄稼施肥有技巧,看天看地又看苗 D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B )3. 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的 A主观条件 B客观基础 C 发展道路 D 现实依据 ( A )4. 下列可以正确体现从客观世界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成语是 A 量力而行 B 好高骛远 C 不自量力 D 妄自菲薄 ( B )5. 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至今,法无不改,事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 A 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 B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固有属性 C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 D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 D )6. 对个性自由理解准确的是 A 个性自由就是绝对自由 B个性自由就是书本上的,现实中不存在

C 个性自由就是没有自由 D 个性自由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 A )7. 青年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A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 B 对自身而言,只有付出,没有收获 D 对社会有益,对己无利 D 给别人带来幸福,给自己带来不便 ( D )8.拔苗助长的故事是在批评 A没有实际行动者 B 不善于和敢于行动者 C 没有发挥自觉能动性者 D不按规律办事者 ( C )9. 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拔苗助长,苗枯田荒。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 现象是规律的表现形式 B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尊重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 D解放思想是取得成功的条件 ( D )10.自觉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下列不属于自觉能动性的是 A 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 B 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C 以创造性的活动改造世界 D蜜蜂建造的蜂巢巧夺天工 ( D )11. 理想的实现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在主观条件中,把理想转化为现实的重要条件是 A 社会制度 B 经济条件 C 自身优势 D 艰苦奋斗 ( C )12.荀子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句话告诉我们 A 遇事要有主见 B 有了坚强意志就一定能成功 C 成功需要坚强意志 D 善于约束自己 ( B )13.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种说法强调了 A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B 人际和谐的重要性 C 物质世界的多样性 D 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

心理学和哲学学习总结

心理学和哲学学习总结 相关推荐:||||| 今天我把从前的学习笔记统翻了一下,觉得该写写总结。本博学 习心理学和哲学,无非为了增加思考的广度深度。学习哲学的兴趣点 落在了中国没有的“以人为本体”意识上,而心理学是研究情感和性 格的,离不开特定情境的设定就是了。本师太没有哲学的学术水平来 创造一套哲学,最多是有我特色的思维,对心理学我也是这样。我的 兴趣还是在文学。 科学的尴尬就是不能证明神不存有,也不能证明神存有。这尴尬 在心理学上更严重了,严谨心理学很难证明,这个人是疯了,还是没疯。因为你总需要一个心理上的正常不正常的标准范围才能确定超出 其外就是心理病了。不过标准在哪里?有上帝的话,应该在他那里。 中国的心理学简直就很疯狂,我觉得叫做生物心理学或者心理学 生物派比较对。通俗的说,它就是要落在生物质上,并没有人的主体 性和自主性的确立。除了大把大把吃药,电击异/见上/访分子,没见 明显的文化作用。关于学术的生物化倾向,比如名词“神经症”或者“神经症性格”比较准确,而病就是个性的应激反应。其实也反映着 人性的基本特征。现在国内的心理学把这个词去掉了,改用“神经质”一词,我感觉这种描述不如不改。 就我的浅薄理解里,心理学对医疗的贡献还远不如对影视小说。 人真的天生有一个灵魂化的真我吗?如同哲学先验论里完备的理性?只需要把它从幻象迷雾中辨认出来,即可一得永得?《神经症与人的成长》作者霍妮大量引用了存有主义基督徒比如基尔克果的观点,从感 性的,非理性的角度去体验,自我存有的证据就是虚无,假如真的感 觉不到自我,那就不是虚无了,而是动物般的无感,不过人能感觉到 身体以外的虚无,它是一种恐惧,一种生存与死亡式的焦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