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仁学_礼学及人生哲学所隐含的类意识

合集下载

孔子的仁学思想

孔子的仁学思想

孔子的仁学思想孔子的哲学思想内容摘要: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爱人”与“知天”为思想主旨,孔子开创性地建立了一个包括世界观,天命观,认识论,方法论在内的哲学思想体系。

关键词:仁学,仁与礼,天人观,中庸,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孔子,字仲尼。

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据记载,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爱人与知天为其思想主旨,孔子开创性地建立了一个包括世界观,天命观,认识论,方法论在内的哲学思想体系。

其哲学思想范畴的逻辑架构为道,仁,礼,知,中庸,而其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则正沿着相反递进的时序展开;就历史过程看,始于远古,讫于殷周之际的原始人本主义哲学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源头。

春秋末年,孔子经历艰苦求学思索和坎坷的人生磨难,基本上沿着传统的道路,将哲学思想爬梳推演到新的高度。

孔子经历了“礼学-仁学-易学”三个阶段。

(一)孔子的世界观孔子晚年作自我思想总结时说:“吾十而有五而志于学,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他一生以弘道为自觉的己任,把闻到视为超越一己之生死的大事,指出:“朝闻道,夕死可以,孔子晚年整理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被后世称为《六经》,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

在先秦哲学中,“道”是一个重要的范畴。

其含义,一是指事物之间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类指规律;二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形而上者谓之道;三是运动变化的过程。

在孔子晚年的时候,将“道”提升到世界观的境界。

孔子的形而上学经历了一个由性与天道的一般探讨到易理研究的过程,其转折点是孔子晚年学《易》,孔子以《易》之道为统领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成熟的,精致的形而上学体系。

儒家哲学核心概念

儒家哲学核心概念

儒家哲学核心概念儒家哲学,那可是咱中华文化里的一颗璀璨明珠啊!要说这儒家哲学的核心概念,就像是一个丰富的宝藏,得细细挖掘。

啥是“仁”呢?这“仁”就好比是春天里温暖的阳光,普照大地,让万物都能感受到温暖和生机。

“仁”是对他人的关爱、同情和尊重,是发自内心的善良。

你想想,在生活中,当你看到有人遇到困难,你心生怜悯,主动去帮忙,这就是“仁”的体现呀!难道不是吗?要是这世界上人人都有“仁”心,那该是多么美好的景象!再说说“礼”,“礼”就像一把尺子,规范着我们的言行举止。

它可不是什么死板的教条,而是让社会和谐有序的准则。

就像一场精彩的舞会,每个人都按照既定的舞步和节奏行动,才能跳出优美的舞蹈。

要是大家都不遵守“礼”,那岂不是乱了套?“礼”让我们知道在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做什么事,让人觉得舒服和得体。

还有“义”,这“义”就像是黑夜中的明灯,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当面对正义和私利的抉择时,坚守“义”就是选择了光明。

比如看到不公平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维护正义,这就是“义”的力量。

要是大家都为了私利而抛弃“义”,这世界不就黑暗了吗?“智”也是儒家哲学的重要一环,“智”不是耍小聪明,而是真正的智慧和洞察力。

就像一位高明的棋手,能看清局势,做出明智的决策。

拥有“智”,我们才能在复杂的世界中不迷失方向,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难道你不希望自己拥有这样的智慧吗?最后说说“信”,“信”就如同坚固的桥梁,连接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答应别人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言出必行,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要是一个人总是言而无信,谁还愿意跟他打交道呢?总之,儒家哲学的这些核心概念,就像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

它们让我们成为有道德、有修养、有担当的人。

咱们可不能把这些宝贵的财富丢在一边,而是要把它们融入到生活中,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和有意义!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儒家思想精华——仁义礼智信

儒家思想精华——仁义礼智信

儒家思想精华——仁义礼智信孟子提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

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仁,不仅是最基本的、最高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

以仁为核心形成的古代人文情怀,经过现代改造,可以转化为现代人文精神。

义,与仁并用为道德的代表:“仁至义尽”。

义成为一种人生观、人生价值观,义是人生的责任和奉献,至今仍是中国人崇高道德的表现。

礼,与仁互为表里,仁是礼的内在精神,重礼是“礼仪之邦”的重要传统美德。

“明礼”从广义说,就是讲文明;从狭义说,作为待人接物的表现,谓“礼节”、“礼仪”;作为个体修养涵养,谓“礼貌”;用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谓“礼让”。

这些已经成为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一种表征和直观展现。

北京为迎奥运曾经大力开展礼仪教育。

“礼之用,和为贵”,其价值取向为“和谐”。

智,从道德智慧可延伸到科学智慧,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和统一起来。

信,是做人的根本,是兴业之道、治世之道。

守信用、讲信义是中华民族公认的价值标准和基本美德。

仁、义、礼、智、信被称五常,是封建社会中人们的行为规范,它是指导人们举止行为的常理。

“仁”,是指同情、关心和爱护的心态,即“仁爱之心”。

关于“仁”,最早出自《尚书》。

《尚书》中说:“克宽克仁,彰信兆民”,意思是说当年商汤用宽恕仁爱之德,明信于天下的百姓。

“仁”最早的涵义是“亲人”的意思,《说文解字》中说:“亲,仁也”,又说:“仁,亲也”。

这主要是指家庭成员之间、氏族亲人之间要“亲爱”,这种“仁爱”之情,仅仅局限于家族亲属之间。

随着历史演变,“仁”的涵义得到了进一步扩展,由“亲人”发展到了“爱人”。

老子说:“与,善仁”。

其意思是与人交往要友爱、真诚、无私。

孔子说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这里“仁”已成为人生道德的最高境界,为了维护“仁”,可以“杀身”,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来维护这一道德理念。

儒学里的“礼”和“仁”到底是什么

儒学里的“礼”和“仁”到底是什么

儒学里的“礼”和“仁”到底是什么李零先生是北大研究孔子的著名教授,他曾经说过,儒家学说是在“周礼”的基础上形成的孔子一生都主张恢复周礼,他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矣。

”“周礼”就是周公所制定的礼乐制度,儒学的核心是礼和仁的思想。

那到底什么是“礼”,什么又是“仁”呢?所谓礼,就是“君君、臣臣、父子、子子”的等级。

《礼记·坊记》曰:“子云:夫礼者,所以章疑别微,以为民坊者也。

故贵贱有等,衣服有别,朝廷有位,则民有所让。

子云:天无二日,士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示民有君臣之别也。

”儒家所说的礼,与周礼中的宗法制度一样,也是一种标志尊卑贵贱身份等级的制度。

随着时代的发展,礼的外在表现如礼节、礼仪等在不断发生变化,那礼的核心意义究竟是什么呢?一般说来,礼的核心意义并不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过时,永远是我们现代人所应当继承的传统价值观念。

如果说“礼”是行动的准则的话,那么“仁”的概念就是人的德行标准。

“仁”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

本意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

“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孔子一直以来都是如此认为,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孔子提出的仁学思想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他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儒学里,儒学是德性之学,仁就是其核心。

仁是人类最真实的情感,又有理性的普遍形式,我们称之为情感理性。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仁的体现是“爱物”“万物一体”,这是中国古代的深层生态学。

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一切取决于人类的活动,提高人的德性,转变人类的生存方式,培养仁德,提高心灵境界,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根据和根本保证。

在社会政治层面,仁主要体现在对人的尊重和关怀,形成以“仁民”为核心的社会政治伦理,其深层意蕴是以人为目的,而不是将人视为实现其他目的的工具。

儒家哲学思想总结

儒家哲学思想总结

儒家哲学思想总结儒家哲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思想体系,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源自于孔子及其弟子的思考和实践,经过多代儒家学者的不断补充和修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

儒家思想主要关注人的道德修养、人伦关系、政治治理等方面,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和社会秩序的维护,对中国历史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是仁、义、礼、智、信。

其中,仁是儒家的核心价值观,意味着人的真善美的发展和充实,强调对他人的关爱与帮助;义是一种道德准则,要求人们在行为上做到公正、正直、无私;礼则是一种行为规范,主要体现在人们的仪表、言谈举止、礼仪活动上,用来维系社会秩序和人伦关系的和谐;智是指人们的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追求,强调在实践中的智慧积累和运用;信则是儒家强调的人际关系中的重要品德,代表着人们之间的真诚和信任。

儒家哲学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和社会秩序的维护。

根据儒家思想,一个完善的人际关系是一个和谐的社会的基础。

这一观点体现在儒家思想对人伦关系的强调上。

儒家提出了“五伦”之说,即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间的关系。

在儒家看来,这些关系是人类社会中最重要的关系,要通过在伦理关系中实践仁爱、尊重、谦虚等品德,使这些关系更加和谐。

儒家思想还强调了人的道德修养和自我完善。

儒家认为,一个人应该在实践中修养自己的道德品质,追求仁义道德的完善。

为此,儒家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强调个体在家庭、社会和国家层面的责任和作用。

儒家认为,通过自我的修养和道德实践,个体才能实现自己的真善美,也才能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儒家思想对政治治理也有一定的启示。

儒家认为,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应该以仁义为核心,通过明君、贤臣的治理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儒家主张以德治国,通过以身作则、倡导道德行为来影响他人,促进社会的和谐和进步。

此外,儒家还重视民主与民生,主张君主与民众之间的和谐关系,强调尊重人民的权利和福祉。

儒家伦理哲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儒家伦理哲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儒家伦理哲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儒家伦理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伦理思想体系,它的理论主要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等。

儒家伦理哲学思想的核心观念是“仁”,即仁慈、厚待他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以及崇尚“礼”,即尊重社会伦理准则、遵守社会规矩,以及崇尚“义”,即维护正义、行使正义、追求正义。

儒家伦理哲学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现代意义,它提倡以礼以义,坚持正义,弘扬仁爱,倡导尊重他人,反对自私自利,推动社会和谐稳定,激励人们勇于奉献,追求真正的幸福。

它还提倡社会公平正义,提倡资源公平分配,反对社会不公,反对贫富差距扩大,反对贫困人口被排挤,反对社会不公正的现象,以及提倡社会进步,推动社会发展。

总之,儒家伦理哲学思想对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提倡仁爱、公正、尊重他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社会发展,激励人们奉献、追求真正的幸福,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孔子仁学思想及意义总结

孔子仁学思想及意义总结

孔子仁学思想及意义总结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体系被称为“儒家思想”或“仁学思想”。

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将详细总结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意义。

孔子的仁学思想可以说是整个儒家思想的核心。

仁学思想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主张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和谐社会。

仁者爱人,孔子认为人心中本具有良善之性,只要通过修身养性和教化引导,人即可发展出仁爱之心。

孔子认为,只有通过实践仁爱,亲近人民,关心他人的需求,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

孔子的仁学思想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

他认为,道德是维系社会稳定的根本原则,人应该具备道德操守和良好的品德。

他提出“君子六艺”,即礼仪、音乐、射、御、书、数,通过这些方法来培养人们的道德感和修养。

孔子认为,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言行合一,做到以德治国、以仁化人。

孔子的仁学思想注重教育的重要性。

他提出了“教育三纲五常”的理念,即三纲指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道德规范,五常指仁、义、礼、智、信,这些都是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孔子认为,教育是培养人才和造就君子的重要途径,通过正确的教育可以发展人的智慧和品德,实现社会的进步。

孔子的仁学思想强调了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社会秩序的建立和政治的稳定需要依靠仁爱之心和正确的道德观念。

他强调君主应以身作则,实行仁政,为人民树立榜样。

他认为,只有通过依法治国和尊重人民的权益,才能实现社会的安定和进步。

孔子的仁学思想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孔子强调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提出了“仁者爱人”的观点,这在社会中推动了互助合作和和谐发展。

其次,孔子注重道德的培养,强调个人修身养性和社会道德规范,这对于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孔子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培养人才和造就君子,这对于提高社会整体素质和培养优秀的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儒家的道德意识与人本意识

儒家的道德意识与人本意识

儒家的道德意识与人本意识儒家的传统是崇尚道德。

儒家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

首先,有无德行构成人们人格评价的直接依据。

一个人如若没有崇高的道德,即使贵为王侯,也得不到万民敬重;反之,有了崇高道德,即使穷困潦倒,也能得到万民称颂而名垂千古。

其次,道德还是人们设身处地的行为准则。

儒家认为仁义之心是人之生命的根本,失去仁义之心也就等于丧失生命之根本。

所以,他们强调做事要从仁义出发,不仁之事不做,不义之财不取,哪怕与人相处也要有所选择,要与有仁义之心即有道德的人相处。

再次,道德构成文化教育的中心内容。

儒家重视教育,但他们所论教育主要不是知识教育,而是伦理教育,如何做人的教育,儒家的愿望是通过道德教化以造就志士仁人的理想人格。

最后,道德也是国家兴衰存亡的重要标志。

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与这个国家上至国君、下至百姓的道德状况、道德水准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仁义存则存,仁义亡则亡。

儒家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崇尚道德的传统,而严格说来,道德意识与法治意识并不矛盾。

一个具有高度道德修养和道德自觉的人,也就是一个奉公守法的人,他在从事经济活动中自然能做到诚实守信。

所以,我们认为,即使儒家所论道德,它的那一套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不一定都切合现代社会和现代经济,但中国作为文明之邦,在发展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却万万不能舍弃。

在儒家看来,和谐境界的实现,人本精神的高扬,忧患境域的摆脱,道德素养的提升,无一能够离开人们投身现实、奋发进取的努力和作为。

所以,儒家经典大多强调力行,儒家人物大多是力行主义者。

孔子云:“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也”。

意思是说,作为有理想有抱负的知识分子,当有无穷责任、无穷事业,当走向社会、服务于社会,否则,贪图安逸,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就是“士”的耻辱,就不配当一个知识分子。

道德修养或道德实践即通过修身或自我改造以达其“内圣”目标;社会政治实践即通过事功或社会改造以达其“外王”目标。

儒家人生哲学的几个基本精神

儒家人生哲学的几个基本精神

儒家⼈⽣哲学的⼏个基本精神儒家的⼈⽣哲学是儒家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和主体部分。

儒家学派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汉唐儒学、宋明新儒学以及现代新儒学等⼏个发展阶段,许多理论见解和阐释⼏经嬗变,但其基本精神却贯穿始终,其中包含着儒家关于⼈⽣问题的基本观点、基本态度和基本看法。

可以说,儒家学说的主体就是关于⼈的学说,是关于⼈⽣及其相关问题的哲学。

1,⾼尚的道德觉悟和远⼤的志向儒家⼈⽣哲学的确包含着⾮常丰富、深刻、睿智的⼈⽣哲理。

例如,关于⼈⽣理想和⼈⽣志向的问题。

孔⼦认为,⼀个⼈应该有远⼤的⽬标和理想。

他⾃称“吾⼗有五⽽志于学”,⼜说“博学⽽笃志”,“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等等。

如何确⽴⼈⽣理想以及树⽴什么样的⼈⽣志向,是孔⼦和他的弟⼦们经常讨论的问题之⼀。

在孔⼦所说的“志于学”“志于道”“依于仁”中,“仁”“道”“学”等既是⼀种理想,⼜是⼀种志向,孔⼦的弟⼦曾参说:“⼠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道远。

仁以为⼰任,不亦重乎?死⽽后已,不亦远乎?”在孔⼦与儒家的思想中,“仁”不但是⼀种美好的社会理想和⼈⽣志向,⽽且是⼀种⾼尚的道德觉悟和⼈格境界。

梁启超说:“⼈之⼤患,莫甚⽆恒。

⼀念之明,浩然与圣贤同位,不移时⽽堕于俗流、堕于禽兽。

惟恃志以帅之,然后能贞之以常。

”⼈如果没有理想和志向,也就失去了⼈⽣⽬标,⼈⽣道路上就会缺少克服困难、正视挫折和磨难的信⼼和勇⽓。

所以,王守仁指出:“志不⽴,天下⽆可成之事。

虽百⼯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

今学者旷废隳惰,玩岁愒时⽽百⽆所成,皆由于志之未⽴⽿……志不⽴,如⽆舵之⾈、⽆衔之马,飘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如果没有⼀定的理想和志向,就如同⽆舵之⾈、⽆缰之马,只能随波逐流,没有⽬标、没有⽅向,最终将⼀事⽆成。

现在想想,⾦钱所造就得的时代不知道摧毁和埋没了多少青年⼈的梦想,在现实和利益⾯前,多少曾经有梦之⼈、怀揣抱负之⼈都倒下了,这也算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代悲哀了吧。

2,⾃强不息的奋⽃精神在孔⼦及儒家的⼈⽣哲学中,所倡导和表现出的是⼀种⾃强不息、积极进取、坚持不懈的奋⽃精神。

儒家哲学智慧

儒家哲学智慧

儒家哲学智慧儒家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仁爱、礼义、诚信、孝道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和谐与人际关系。

儒家智慧贯穿于中国人的生活中,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

本文将从儒家哲学智慧的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这一传统智慧。

一、仁爱之道儒家哲学强调仁爱之道,即以仁爱为核心,推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仁者爱人,尊重他人的需求和感受,关心社会公益,追求共同利益。

他们懂得换位思考,体察他人之心,积极与他人交流沟通,以实现彼此的共同发展。

仁爱之道使人们更加关注他人的幸福与成长,促进了社会和谐与共同进步。

二、礼义之道儒家哲学强调礼义之道,即以礼教和道德准则为基础,倡导人们遵守社会规范与道德准则,注重个人修养和社会秩序。

儒家认为礼仪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通过遵守礼仪规范,人们能够互相尊重、和谐相处。

而道德准则则是社会行为的基本准则,人们应该遵循道德规范,以诚信、正直的态度对待他人,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三、孝道之道儒家哲学强调孝道之道,即尊敬和孝顺父母,以及对长辈、师长的尊重与关爱。

儒家认为,孝道是家庭伦理的核心,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孝道教导人们要关心家庭,关爱父母,传承家族的美德和传统。

孝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家庭伦理的根本,也是儒家哲学智慧的重要体现。

四、诚信之道儒家哲学强调诚信之道,即以诚实守信为基本品德,注重言行一致,讲求诚实守信。

诚信是人际关系中的重要因素,它能够建立起信任,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和共赢。

儒家认为,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诚信之道要求人们言行一致,言出必行,做到说到做到,以树立良好的个人信誉和社会形象。

儒家哲学智慧贯穿于中国人的生活中,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和价值观念。

儒家智慧教导人们要以仁爱之道为核心,推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要以礼义之道为基础,遵守社会规范与道德准则;要以孝道之道为根本,尊敬和孝顺父母,关爱家庭;要以诚信之道为基本品德,讲求诚实守信。

谈先秦儒家的主体人格思想及其现实意蕴

谈先秦儒家的主体人格思想及其现实意蕴

谈先秦儒家的主体人格思想及其现实意蕴/h1 ----本站首页免费课件免费试题整册教案教育资讯计划总结英语角幼儿教育文书写作海量教案免费论文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语文科数学科英语科政治科物理科化学科地理科历史科生物科中考备战高考备战高考试题中考试题教学论文作文园地教学论文经济论文理工论文管理论文法律论文行政论文艺术论文医学论文文史论文农科论文英语论文课程改革教育法规教育管理家长频道您现在的位置:3edu教育网免费论文行政论文哲学理论论文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谈先秦儒家的主体人格思想及其现实意蕴先秦儒家的主体人格思想及其现实意蕴,今天研究先秦儒学中的主体人格思想,弘扬主体性伦理精神,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孔子提出了基于仁道的主体人格即君子人格思想,他认为这是我们常人通过主观努力可以达到的理想境界和人格标准。

孔子还提出了高于君子人格的圣人思想,他认为这要受到一定客观条件的限制,是常人难以达到的,所以对其论述不多。

他的弟子曾参继承并发挥了孔子的主体人格思想,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的圣德人格思想,把先秦儒家的主体人格标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孟子则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并以人性本善理论为支点,进一步提出“人皆可以为尧舜”,使圣人成为人人可以企及的主体人格追求。

先秦儒家提出的主体人格思想,其现实意蕴就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理想人格的塑造,有利于人们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以真正的道德自觉去实现自我的同时也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孔子以仁学为基础的主体人格思想孔子生活在“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的春秋末年,作为先秦儒学的创始人,他一生游学列国,致力于“行仁义复周礼”,把实现“仁”德、恢复周礼作为他一生所追求的理想目标。

他说:“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颜渊》)孔子超乎前代最主要的贡献,是把作为“礼”的内核“仁”确立为人生修养的理想境界和标准,并实践“仁”道而用之于他人、用之于社会,救世救人,以此建立道德挺立的主体人格。

儒学的基本概念

儒学的基本概念

儒学的基本概念
儒学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以儒家经典为基础
的哲学体系。

儒学的基本概念包括仁、礼、义、智、信等。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

仁即为人之本性,是指对人类共同利益和幸福的关注和关爱。

在儒家
看来,只有通过追求仁德,才能达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礼是儒家思想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包含了道德、行为准则、社
会规范等多种意义。

儒家认为,通过遵守礼仪规范可以促进社会秩序
和个人修养。

义在儒家思想中代表了道德准则与责任感。

义即为对他人负责任并且
尽力维护公正与正义。

在传统中国社会中,义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并且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智可以理解为知识与智慧。

在儒家看来,智不仅包括了学问知识,还
包括了道德智慧、人际关系智慧等方面。

儒家强调通过智慧的追求来
提高个人素质,并且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信是指言行一致、诚实守信、信守承诺等。

在儒家看来,信是一种非
常重要的品德,只有通过诚实与守信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且维护社会秩序。

除了以上几个基本概念外,儒学还包括了德治、天命、中庸等重要思想。

德治是指通过道德与仁爱来治理国家和社会。

天命是指上天所赋予的使命和责任,而中庸则是指保持平衡和稳定的状态。

总之,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概念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内涵,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儒家仁的三大内涵理解

儒家仁的三大内涵理解

儒家仁的三大内涵理解引言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

仁既是一种德性,也是一种道德准则。

在儒家的价值体系中,“仁”既是人与人之间互相敬重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通过全面详细、完整深入的方式,探讨儒家仁的三大内涵。

仁的个体内涵在儒家思想中,仁首先是一种个体的德性。

它强调人的内心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具体而言,仁可以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涵。

1. 仁的内在感知和自觉仁的内在感知和自觉,是指个体能够深刻体悟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且主动承担起维护和改善这种关系的责任。

个体应该通过自身的修行和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以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2. 仁的情感体验和共情能力仁的情感体验和共情能力,是指个体能够理解他人的感受、需要和愿望,并且产生对他人的关爱和同情之情。

个体应该通过培养自己的感受能力和关怀他人的意识,以便更好地与他人相互沟通和交流。

3. 仁的实践行动和道德实践仁的实践行动和道德实践,是指个体能够将仁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行为和实践。

个体应该通过实际行动,践行仁的道德准则,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并改善他人的生活状况。

仁的社会内涵儒家思想中的仁不仅仅是一种个体内涵,也具有明显的社会内涵。

仁的社会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仁与亲情、友情和爱情的关系仁与亲情、友情和爱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在儒家的价值体系中,个体应该将仁的理念应用于与家人、朋友和伴侣的关系中,以建立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

个体应该对家人表达亲情、对朋友表达友情、对伴侣表达爱情,并在生活和工作中体现关怀和支持。

2. 仁与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关系仁与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在儒家的价值观中,个体应该以仁为指导,遵守社会的秩序与规范,同时主动关心社会大众的利益。

个体应该成为一个道德榜样,在社会中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3. 仁与政治领导与治理的关系仁与政治领导与治理的关系也是密不可分的。

儒家伦理思想总结

儒家伦理思想总结

儒家伦理思想总结儒家伦理思想强调的是人际关系的和谐与道德的实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孔子开始,儒家思想通过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成为了中国社会的主导伦理观念。

1. 仁爱守礼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观念就是“仁”。

仁爱是儒家伦理观念中最重要的一环,指的是对他人的关爱和关怀。

在儒家看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和谐、充满爱和尊重的。

仁爱的实践需要通过守礼来体现。

礼指的是一种规范行为的方式,以及一个人应该怎样对待他人的准则。

守礼可以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同时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2. 五常儒家伦理思想中的五常包括仁、义、礼、智和信。

这称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一切道德行为的指导原则。

•仁:指的是对他人的善意和关爱,体现了人们应该具备一颗宽厚的心。

•义:指的是正直、公正和公平的原则,要求人们按照正义去行动。

•礼:指的是规范行为的方式和对他人的尊重,通过守礼来维护社会秩序。

•智:指的是明智和理智的行为,要求人们用智慧去认识和处理问题。

•信:指的是言行一致、诚实守信的品质,人们应该对自己的承诺负责。

五常的实践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使人们能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关注其他人的需求和利益。

3. 君子和小人儒家伦理思想强调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将人分为君子和小人。

君子是儒家伦理思想中的理想人物,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表现。

君子注重仁爱、守礼,追求道德和人格的完美。

他们具有高尚的道德观念,对他人充满尊重和关爱。

君子力求有道德的修养,以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并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与君子相对应的是小人。

小人是指没有良好道德行为的人,缺乏仁爱、守礼和道德的修养。

儒家思想强调通过道德修养和实践来提高自己,以努力成为君子而不是小人。

4. 家庭伦理在儒家伦理思想中,家庭被认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道德修养的重要场所。

儒家鼓励人们关注家庭关系,注重家庭的和谐和稳定。

儒家强调孝道,即对父母的孝敬和尊重。

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论语》一书作为儒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编写而成,主要反映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

论及儒家思想,最核心的当属“仁”。

从某个特定的角度来说儒学即是仁学。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仁学的内涵也不断丰富。

无论是对自身修养的提升,还是对社会秩序的构建,仁学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仁的理论基础出发,浅析仁的基本内涵,探寻其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古往今来,各种思想层出不穷,各家学说不断交替。

虽然孔子离我们已经相隔千百年的历史,可是其思想仍在我们身边,仍被世人探讨遵循。

这也说明其思想在现代社会仍然有着实际意义和现实价值。

而其思想中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则是“仁”。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所在,其蕴含的精神内涵更为丰富,小到一个人的人格修养,处事原则,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政治智慧和安邦准则,指引着我们前进和发展。

一、仁的基本内涵《论语》一书中还有很多章节提到了仁德问题。

仁德是一个仁人所该拥有的德行,是一个人所要追求的品德。

它不必特别高深,不是晦涩难懂,更不是难以实现,他应该是生活中最真实,最有激励和促进作用的一种品德。

有仁德的人必定安于仁,而聪明的人可以利用仁。

仁还是一种品行,一种内在道德,能爱己爱人,能始终践行。

唯仁者能爱人,能恶人孔子强调的爱人当从两个方面来阐述:孝悌之爱和“泛爱众”。

仁的基础在于孝悌,而孝悌本身就是一种爱人的体现。

古往今来我们都强调孝敬父母,因为这是为人之根本所在。

作为子女我们理当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从嗷嗷待哺到长大成人,父母所付出的是最艰辛的,但从没有一句怨言。

而一个人懂得孝悌之爱也是能够清晰地认识到了人,一直践行则是向着仁靠近了。

孔子十分看重孝悌,在《论语·阳货》中记载到,宰我问孔子守孝三年太长可否改为一年,而孔子则说宰我不仁。

儿女生下来三年以后才能脱离父母怀抱,给父母守孝三年则是为了报答养育之恩。

可以看出仁的内涵中必然有孝悌之爱。

儒学知识点总结

儒学知识点总结

儒学知识点总结儒学的核心思想包括仁、义、礼、智、信、孝、悌、忠、节等。

这些思想贯穿于儒家经典中,成为了中国古代社会伦理道德的基石。

下面就儒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1. 仁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也是儒学的基本原则之一。

仁在儒家经典中被解释为人之本性,是人类内在的人性善良的本质。

仁是一种身心修养的境界,是一种具有人道精神的充分发挥,是一种温良恭谦,宽厚有情,乐善好施,以人为本的道德情怀。

2. 礼在儒家思想中,礼是指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基本规范。

儒家将礼视为文明习俗和行为规范,强调以礼相待、以礼行事,从而维护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礼是一种对他人的尊重和敬重,是一种体现仁的具体表现。

3. 孝悌孝悌是儒家思想中的两大伦理基石。

孝指子女对父母的敬重和孝顺,悌指兄弟姐妹之间的尊敬和关爱。

孝悌被视为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基础,也是儒家所强调的亲情、友情和社会关系的重要价值取向。

4. 忠儒家强调忠字。

忠是一种对君主或领导者的忠诚和尽职尽责的品质。

忠与孝、悌一样,是儒家所强调的个人品格和社会伦理的重要价值。

5. 知在儒家思想中,知是指博学多才,明智谦逊的品质。

儒家提倡人们要有知识修养,追求道德真理,注重精神文化的提升。

6. 信信是儒家所强调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中的重要品质。

儒家要求人们要诚实守信,言行一致,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7. 义义是指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价值取向,在儒家思想中具有重要地位。

儒家提倡人们要有道德情怀,要追求良知良能,注重道德修养和品德提升。

总之,儒家思想强调个人品格修养和社会伦理道德的重要性,提倡人们要以仁、义、礼、智、信、孝、悌、忠等为道德准则,追求精神文化的提升,维护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儒学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也是中国人道德品质和精神追求的重要源泉。

浅谈儒家思想的仁与礼

浅谈儒家思想的仁与礼

浅谈儒家思想的仁与礼第一篇:浅谈儒家思想的仁与礼浅谈孔子与儒家思想中的仁与礼众所周知,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其中儒家思想应该说是最为深入人心的思想之一,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以其仁义、中庸之道,对后世思想文化产生很大影响。

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春秋末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

他创立的儒家学说是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其核心主要包括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其中孔子提出的“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而他主张的“礼”,则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

1.礼的思想:礼属于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礼又是制度规范,其背后隐含的精神是做事要恰当,也是用以识别身份高低以及为了维持社会秩序,界定谁应服从于谁,应当如何做,而制定的各种标准规则,或者也可以说是一种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原则。

孔子十分重视礼,认为对一般人来说,“不学礼,无以立”(《季氏》);对统治者来说,“上好礼,则民易使”(《宪问》),“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子路》)。

因此,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要求人们“非礼勿视,非礼无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而他又主张回复到周礼社会,以达到拯救春秋乱世、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政治理想。

企求建立一个互敬互爱、人人各得其志的和谐的“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

这种对“大同社会”的向往,可以说是一种原始朴素的“和谐社会”的理想,这种想象的理想社会曾令中国文人崇尚近千年。

对于礼,虽然孔子所倡导的礼与周礼是一脉相承的,是一种贵族化的礼,但是孔子又在一定程度上把它“平民化”了,力求使他成为每个人内心的规范,他所希望的是礼不是贵族的专用品,而是成为每个人的内心道德法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9-01-22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委托课题“湖湘古代文人儒道合一的精神情怀研究”(05JD09)作者简介:李生龙(1954-),男,湖南祁东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对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不同学者有不同理解,例如当代新儒家就对儒学的基本精神就有过很多精当的阐释。

陈炎先生写过一本书,叫《多维视野中的儒家文化》(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试图从文化人类学、谱牒学、生态学、两性文化、符号学、比较文化、系统论、文化冲突、结构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角度来反观儒家文化。

我认为不论从哪个角度看,孔子所创之仁学、礼学及人生哲学都是贯穿整个中国儒学史之经脉。

而仁学、礼学及人生哲学之所起,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则与当时类意识之觉醒关系密切。

因而本文主要从类意识的角度谈一点理解。

一、先秦类意识之演进类意识是一个社会心理学概念。

最早比较系统地谈类意识的是美国社会学家弗兰克林·亨利·吉丁斯①。

我的理解是:所谓类意识,是指把人类当作一个与自然相对待的总类、整体来看待,关注这一总类、这一整体的本质特性、生存现状、利益需求、未来命运,并提出相应原则、理念与对策的社会思想意识。

从思想史的角度说,类意识是有高低层次,有演进过程的。

先秦类意识之演进可以粗分为如下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人类对自身同自然关系之认识含混不清,对自然、对神灵具有极大之依赖性。

这样的时代,即原始蒙昧时代。

第二个阶段,先民的智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便逐渐把自身同自然界、同神灵区分开来。

揆之我国古史,《国语·楚语下》载颛顼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天与人、神与人各有所属,大概就是将人同自然界、同神灵区分开来的例证。

此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仍非常迷信神灵,漠视人的整体价值。

夏商时代,统治者认为自己乃天命所归,注定要成为统治者,而对被统治者任意宰杀。

从殷商大量杀人以殉、杀人以祀的事实看,那时的统治者根本不把人当人看。

总之这时先民尚未从野蛮中完全摆脱出来。

第三个阶段,比较关注人本身的价值,但仍然非常关注此族群与彼族群、此阶层与彼阶层之区分。

西周初年,周族中的哲人从夏商两代覆亡的惨痛教训中发现了“民”的重要,从而注意统治原则的改变和统治方式的改善,提出了“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敬天保民”等观念,形成了初具系统的民本思想,为人本理念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但一直到春秋时代,人们仍非常关注族群与族群之间的区分。

《左传》僖公十年载狐突云“臣闻之: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僖公三十一年载宁武子云“鬼神非其族类,不歆其祀”,都可证明到春秋中叶人们尚非常看重族群之间的界域,把他族群归为“非类”。

第四个阶段是有人认识到所谓“人”作为一个整体存在,同动物是有区别的,它有着自身的本质特征与生存法则。

于是有人主张打破族群与族群、阶层与阶层、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此疆彼界,要求关注“人类”这一总族群的整体生儒家仁学、礼学及人生哲学所隐含的类意识李生龙(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1)摘要:所谓类意识,是指把人类当作一个与自然相对待的总类、整体来看待,关注这一总类、这一整体的本质特性、生存现状、利益需求、未来命运,并提出相应原则、理念与对策的社会思想意识。

儒家仁学强调人相对于动物具有超越性,人性人人相同,人与人应该互相关爱、相互体谅、相互同情、相互援助、共同提升,人与自然也应当和谐共处,最终达到天下为公、天人合一的境界;其礼学强调通过制度来限制不同层次统治者的欲求,把下层百姓的社会负担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实现不公平之下的公平,不合理之下的合理;其人生哲学强调个体应为类群担当,积极入世,在类群中出类拔萃。

这些都是类意识的体现。

关键词:类意识;仁学;礼学;人生哲学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529(2009)03-0136-06136存状况、利益需求、未来命运,并提出相应的原则、理念与对策。

由此而进一步认识到自然作为人的生存环境,同人有着血缘关系,应加以善待;个体作为群体的一分子,应对群体负起责任,承担道义,通过为群体服务来实现、提升自我价值。

春秋时代虽然仍有统治者大量杀人以殉、杀人以祀的野蛮行径存在,然而随着诸侯间竞争的加剧,民的重要性更加凸现出来,争夺民心日益成为竞争各方着力的重点。

这时便有哲人出来谴责人殉,反对用人祭祀,提出“民者,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左传》桓公六年),“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

神,聪明正直而一者也,依人而行”(《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春秋中叶出现了“人道”这一概念。

《国语·鲁语上》载鲁文公时展禽有“犯人道二”之语,但含义尚比较模糊。

《左传》昭公十八年子产有“天道远,人道迩”之语,把天道与人道相对待,可以看作类意识觉醒的显证。

《老子》中有明确的天道、地道、人道之分,《老子》二十七章说“是以圣人常善救人,而无弃人;常善救物,而无弃物”,说明到春秋末年不仅人道观念已非常清晰,而且已表现出一种悲悯众生的人道主义情怀,其类意识已达到很高的层次。

孔子的类意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形成的。

到战国时代的思想大解放,类意识便发展到很高的水平了。

这几个阶段的类意识虽有逻辑演进,却绝非直线向前。

思想史的发展本身常常呈现着这样的状貌:新的进步的思想虽已产生,却通常停留在少数哲人讨论的阶段,而落后的观念、野蛮的行径却依然在现实生活中盛行不衰。

当然,落后观念最终会被进步思想所改造,野蛮行径最终会被文明行为所取代,这才是历史辩证法的严肃性之所在。

到今天,随着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类意识必然会有更丰富更深邃的内容。

二、儒家仁学所隐含的类意识儒家仁学始于孔子。

孔子认为,人与动物有着不同的价值,人的价值高于动物。

《论语·乡党》载厩焚,孔子问伤人乎不问马,就隐含着这样的意思。

用今天生态伦理的眼光来审察,孔子的看法也许并不完全合适。

但孔子强调人的特殊价值,却隐含着人作为高等动物应该具有超越自身生物属性的理念。

由此引申开去,人与人之间更不能同类相残。

《孟子·梁惠王上》载孔子痛斥以象征性的人俑为殉,诅咒这样做的人将断子绝孙,即隐含着孔子最基本的人本主义和人道主义理念。

孔子还认为,人与人之间虽然存在着道德品性、政治地位和财富占有诸方面的不平等,然而彼此之间存在共性,差别是由后天制度、环境、习染等造成的。

这就是所谓“性相近,习相远”(《论语·阳货》)。

这样就自然而然推导出一个理念:既然大家都是同类,就有着相近的心理情感基础,在人性面前是难分彼此的。

孔子虽然还只讲人性相近,承认有生而知之者,却并不认为自己是生而知之者,而是靠好学才达到较高境界。

人性的相近为人类相互沟通提供了前提。

孔子对此加以引申,认为人与人之间应当互相关爱,相互体谅,相互同情,相互援助,共同提升。

他的“仁”以“爱人”(《论语·颜渊》)为基本含义,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雍也》、《卫灵公》)为为仁之方,就是如此。

后来人们用通俗方式来表达这一理念,叫做“将心比心”。

“将心比心”以个体自我的情感体验、心理感受、阅历经验和理性考量为前提来决定对人对事的方式甚至从政的原则,是非常富于人情味的,所以被当作一种普适理念加以接受。

这种建立在类意识之上的仁学延伸到政治,就是要“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即打破人与人之间的此疆彼界,让全社会各个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才能层次、不同婚姻健康状况的人都能得到安顿与关照,实现“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大同”是孔子类意识的最高境界之一,也是儒家的最高社会理想。

孟子在孔子类意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是因为人有道德教育,而动物没有。

所谓“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就是把有无道德教育作为人与动物的区别标志。

人的道德是从哪里来的呢?孟子的回答是:“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於心。

”(《孟子·尽心上》)“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告子上》)所谓“仁义礼智根于心”,是说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分别源于四种先天固有、不学而能的情感和能力———孟子称之为“四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

恻隐之心是对同类遭逢不幸时所产生的同情怜悯心理;羞恶之心的“羞”是对自我之恶(丑恶)的抱愧,“恶”(厌恶)则是对他人之恶(丑恶)的反感。

辞让之心是对自我的谦抑和对他人的礼让,是非之心是对孰是孰非的本能判断。

孟子认为一个人如果缺失了这四种情感与能力,就不能称之为人,所以他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孟子·公孙丑上》)在孟子看来,“四端”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底线,谁越过了这一底线,谁就是禽兽。

同孔子相比,孟子的人性论有很大进步:孔子尚只说人性相近,他则认为人性人人相同,善性人人都有,不存在凡圣愚智之别,“圣人与我同类者”(《孟子·告子上》),只要肯自我修养,“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

孟子把“四端”设为人与非人的底线,显然提升了人的优越感、尊严感、正义感、责任感和义务感。

他也承认人的先天之善可以因后天习染而丢失,但他却坚持说只要人们肯把丢失的善性找回来,就仍旧可以返回人的族类。

一个人如果真的完全丢失了自己的善性,那就只能称他为禽兽了。

李生龙:儒家仁学、礼学及人生哲学所隐含的类意识1372009年第3期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在孟子的“四端”当中,同情心居于首位。

孟子认为,一个人同情心的产生是无条件的。

孩子落井,人们去救援,既不是为了结交孩子的父母,不是为了邀名图报,也不是因为孩子的呼救声令人生厌,而是因为在同情心驱使之下,任何人都会把孩子救上来。

英国哲学家亚当·斯密曾有过一个“同感”的说法,认为人类的同情心源于人类具有为他人设身处地着想的能力:“由于我们对别人的感受没有直接经验,所以除了设身处地的想象外,我们无法知道别人的感受。

当我们的兄弟在受拷问时,只要我们自己自由自在,我们的感觉就不会告诉我们他所受到的痛苦。

它们决不、也决不可能超越我们自身所能感受的范围,只有借助想象,我们才能形成有关我们兄弟感觉的概念。

这种想象力也不能以另外的方式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它只能告诉我们,如果身临其境的话,我们将会有什么感觉。

通过想象,我们设身处地地想到自己忍受着所有同样的痛苦,我们似乎进入了他的躯体,在一定程度上同他像是一个人,因而形成关于他的感觉的某些想法,甚至体会到一些虽然程度较轻,但完全不同的感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