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牛物理学盛会

合集下载

1905,一个奇迹年

1905,一个奇迹年

1905,一个奇迹年国际物理年纪念100年前,26岁的天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一口气完成了6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包括现代物理学中三项伟大的成就:分子运动论、狭义相对论和光量子假说,影响了百年来的物理发展。

这一年被称为“奇迹年”。

在这一“奇迹年”100周年来临之际,全球物理学界一致呼吁2005年为“世界物理年”。

该倡议由欧洲物理学会首先提出,得到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的一致通过。

2004年6月,联合国大会第58次会议通过决议,确立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

2005年全球物理学界将组织一系列活动,纪念相对论诞生100周年,纪念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

“奇迹”,似乎是指某种超自然力量的现象或事件,应该与立足于实证基础上的科学相互对立。

但是在科学史上,却有个年代因为集中出现了某个天才人物一系列的惊人智慧之果,而被称之为“奇迹年”。

这就是1905年。

在这一年,在伯尔尼瑞士专利局工作的26岁的天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一口气完成了6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物理学论文,其中5篇于当年、另一篇于次年发表在当时国际物理学界声望最高的《物理学杂志》上。

这6篇论文在现代物理学的3个不同领域作出了4项划时代的伟大贡献,创造了科学史也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影响了百年来的物理发展。

这一年被称之为“奇迹年”。

发表在1905年的5篇论文分别是:1、《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启发性观点》,讨论了光量子以及光电效应;2、《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推导出计算扩散速度的数学公式;3、《关于热的分子运动论所要求的静止液体中悬浮小粒子的运动》,提供了原子确实存在的证明;4、《论动体的电动力学》,提出时空关系新理论,被称为“狭义相对论”;5、《物体的惯性是否决定其内能》,建立在狭义相对论基础上,表明质量和能量可互换,后来推出最著名的科学方程:E=mc2。

过去的物理学都以牛顿的理论为基础,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两者没有任何直接联系。

似乎宇宙间存在着一个永远走动着的大钟,在任何情况下,它的速率永远都是相同的,世界上的一切运动在时间上都以它为度量标准。

第五次索尔维会

第五次索尔维会

第五次索尔维会议对这张照片的评价历来很多,有人说照片上所有人的思想加起来是20世纪人类总思想的三分之一,有人说世界上没有第二张照片能像这张一样,在一幅画面内集中了如此之多的、水平如此之高的人类精英,也有人说这是真正的物理全明星队。

但无论怎样,当你看到这张照片时,除了发自内心的震撼及由衷的崇敬之外,肯定想对这张有更多的了解。

这便是这篇文章的目的。

这张照片是在第5届索尔维会议中留下的。

这次会议从1927年10月24日到29日,为期6天。

主题是“电子和光子”,我们还记得“光子photon”是个新名词,它刚刚在1926年由美国人刘易斯所提出),会议议程如下:首先劳伦斯·布拉格作关于X射线的实验报告,然后康普顿报告康普顿实验以及其和经典电磁理论的不一致。

接下来,德布罗意作量子新力学的演讲,主要是关于粒子的德布罗意波。

随后波恩和海森堡介绍量子力学的矩阵理论,而薛定谔介绍波动力学。

最后,玻尔在科莫演讲的基础上再次做那个关于量子公设和原子新理论的报告,进一步总结互补原理,给量子论打下整个哲学基础。

这个议程本身简直就是量子论的一部微缩史,从中可以明显地分成三派:只关心实验结果的实验派:布拉格和康普顿;哥本哈根派:玻尔、波恩和海森堡;还有哥本哈根派的死敌:德布罗意,薛定谔,以及坐在台下的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这一仗输得狼狈,玻尔看上去沉默驽钝,可是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在他一生中几乎没有输过哪一场认真的辩论。

哥本哈根派和它对量子论的解释大获全胜,海森堡在写给家里的信中说:“我对结果感到非常满意,玻尔和我的观点被广泛接受了,至少没人提得出严格的反驳,即使爱因斯坦和薛定谔也不行。

”多年后他又总结道:“刚开始(持有这种观点的)主要是玻尔,泡利和我,大概也只有我们三个,不过它很快就扩散开去了。

”但是爱因斯坦不是那种容易被打败的人,他逆风而立,一头乱发掩不住眼中的坚决。

他身后还站着两位,一个是德布罗意,一个是薛定谔。

三人吴带凌风,衣袂飘飘,在量子时代到来的曙光中,大有长铗寒瑟,易水萧萧,誓与经典理论共存亡的悲壮气慨。

2005世界物理年简介

2005世界物理年简介

2005世界物理年简介作者:数理科学部白坤朝张守著倪培根汲培文发表时间:2005-6-8 摘自:情况交流1905年,爱因斯坦先后发表了4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为相对论、量子理论和布朗运动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对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00年后,为了纪念这一历史性的年份,全球物理学界一致呼吁将2005年定为“世界物理年”,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并唤起公众对物理学的关注。

2000年11月在柏林召开的世界物理大会上,4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提出将2005年定为“世界物理年”的倡议。

2001年3月,欧洲物理学会开展活动,旨在争取欧洲各国对该项倡议的支持。

在2002年10月召开的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第24次全体大会上,一致通过将2005年确立为“世界物理年”,此决定得到了许多国际组织的支持。

在2003年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全体会议第32次会议上,表决通过了支持将2005年定为世界物理年的决议。

2004年6月10日,联合国大会召开第58次会议,通过了将2005年定为“世界物理年”的决议。

“2005—世界物理年”的宗旨就是通过展示物理在社会、经济、技术、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全球范围内争取公众对物理学的理解与支持,坚定公众对物理学的信念,推动物理教育,培养物理人才,使物理学在21世纪得到全新的发展。

“2005—世界物理年”活动的主题是:爱因斯坦在21 世纪。

“2005—世界物理年”系列活动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提升公众对物理科学的认识;物理学教育;物理学作为其他学科领域基础性,为新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起到孵化器的作用;21世纪物理学面临的挑战;妇女在物理学的作用;从埃及、古希腊到现代,物理学的文化传承等。

活动开展的方式包括:在世界各地巡展物理学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每天发生的物理学与现存文化相融合实际事件;中学、大学、国立和私立实验室与物理学有关的活动;物理学与工业、技术领域交融的交叉学科会议、工作组会议或座谈会;在报纸和专业杂志发表与物理有关的文章,在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火车、公共汽车和飞机)上张贴海报,发行特别版的邮票等;在国家和地方的电视台和电台作专题节目;在国家物理学会公告栏发布有关“2005—世界物理年”的新闻;在“2005—世界物理年”网站上更新信息和论谈。

权威!史上最全高中物理学史

权威!史上最全高中物理学史

权威!史上最全高中物理学史物理学史在高考中是占有一席之地的,大伙儿不妨在假期的时候多看看这篇《物理学史汇总》,赶忙收藏吧!1.力学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那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缘故,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坚持物体运动的缘故。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假如没有其它缘故,运动物体将连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可不能停下来,也可不能偏离原先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奉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看-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那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假如没有其它缘故,运动物体将连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可不能停下来,也可不能偏离原先的方向。

7、人们依照日常的观看和体会,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对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运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运算方法发觉冥王星。

索尔维会议与科学知识的传播

索尔维会议与科学知识的传播

索尔维会议与科学知识的传播作者:朱玥王洪见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6年第25期摘要:本文主要介绍恩斯特·索尔维的生平和他对科学发展的贡献。

在科学事业上,索尔维慷慨地资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索尔维物理学会议”,后来又定期颁发索尔维科学奖,索尔维会议作为重要的国际学术研究活动延续至今,对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量子概念自诞生后,经历了5年的“沉闷”,直到1905年3月,爱因斯坦发表了他的《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启发性观点》这篇文章,才逐渐引起了物理学界对“量子”的关注,但这只限于德语国家和地区科学家的关注。

1911年10月,在布鲁塞尔举行的第一届索尔维物理学会议使量子理论突破了德语国家和地区的界限,开始走向世界物理学舞台。

一、索尔维物理学会议缘起恩斯特·索尔维是比利时著名的工业化学家、实业家和社会改革家。

1861年,索尔维获得了关于用氨制纯碱的专利。

索尔维制碱法的成功促使索尔维成为比利时乃至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

对索尔维的一生来说,财富的追求并不是他的最终目的,晚年的索尔维同瑞典的“炸药大王”诺贝尔一样,扮演了科学资助人的角色。

他一生淡薄名利,不奢侈也不看重荣誉。

而他的美德和工作态度给后人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尤其是在他资助下召开的索尔维会议,更是令后人永远铭记。

索尔维国际物理学会议的召开对促进世界科学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每次都邀请当时世界最著名的物理学家,讨论物理学发展重大的关键性问题,如当时著名的相对论和量子论与经典物理的严重不协调问题等。

1911年10月29日,索尔维邀请了洛伦兹、普朗克和居里夫人在内的当时世界上杰出的科学家们,在布鲁塞尔大都会饭店举行招待会,第二天举行了正式会议。

主持人是荷兰著名物理学家洛伦兹,主题是辐射与量子理论,探讨物理学发展中尚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主要的与会人员有能斯特、维恩、爱因斯坦、金斯、郎之万和德布罗意等人。

爱因斯坦应邀作闭幕讲话,他利用这个机会表达了他对电磁辐射的量子理论的看法,索尔维会议突破了过去量子力学只在德国得到关注的情形,打破了德语的界限,在法国和英国同样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关注和兴趣,这对量子力学的进步,乃至物理学的进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沃尔夫物理奖

沃尔夫物理奖

沃尔夫物理奖
沃尔夫物理奖是世界上最著名、最高规格的物理学奖之一,1969年首次授予。

该奖项由美国物理学会和附属基金会颁发,每年颁发一次,每次颁发50,000美元,同时还会颁发一封书面证书。

沃尔夫物理学奖以表彰在物理学领域作出重大贡献的个人或团体为主,这些贡献可以是创新性的理论,也可以是使理论发展到某一高度的实践。

该奖项注重创新性和前瞻思维,对于世界科学技术领域的不断前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沃尔夫物理学奖还设立了一项叫做“沃尔夫年度成就奖”的额外项目,旨在表彰年轻人成就卓越的物理学业绩,以及取得进步的科学家。

要获得沃尔夫物理奖,需要在物理学领域取得卓越的科研成果。

具体来说,获奖者通常需要具备创新性的理论或实践,推动物理学领域的发展,并产生深远的影响。

此外,获奖者还需要经过严格的评选过程,由国际知名的物理学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进行评估和筛选。

需要注意的是,沃尔夫物理奖的评选标准非常严格,每年只有少数杰出的物理学家能够获得该奖项。

因此,要想获得沃尔夫物理奖,需要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卓越的成就,并具备创新性和前瞻性思维。

物理碗奖项设置

物理碗奖项设置

物理碗奖项设置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界最基本的规律和现象的学科,其深刻的理论和广泛的应用对人类的发展和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鼓励和奖励在物理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各国都设立了不同类型的物理学奖项。

本文将介绍一些著名的物理学奖项及其设置,以及这些奖项的历史和影响。

1. 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物理学奖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物理学奖项之一,其设立是为了纪念瑞典发明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

这个奖项每年颁发一次,颁发给在物理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或研究团队。

自1901年设立以来,诺贝尔物理学奖已经颁发了207次,共计被授予了222位科学家。

其中,有47位科学家获得了该奖项的两次或以上的荣誉。

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们包括了许多世界级的物理学家,如爱因斯坦、居里夫人、费曼等。

2. 沃尔夫物理学奖沃尔夫物理学奖是由以色列总统沃尔夫于1978年设立的物理学奖项,旨在奖励在物理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沃尔夫物理学奖每两年颁发一次,颁发给在物理学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或研究团队。

自1978年设立以来,沃尔夫物理学奖已经颁发了33次,共计被授予了52位科学家。

沃尔夫物理学奖的获得者们包括了许多世界级的物理学家,如霍金、朗道、韦尔斯等。

3. 阿贝尔物理学奖阿贝尔物理学奖是由挪威政府于2003年设立的物理学奖项,旨在奖励在物理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阿贝尔物理学奖每年颁发一次,颁发给在物理学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或研究团队。

自2003年设立以来,阿贝尔物理学奖已经颁发了18次,共计被授予了21位科学家。

阿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们包括了许多世界级的物理学家,如霍尔、赫兹贝格等。

4. 欧洲物理学奖欧洲物理学奖是由欧洲物理学会于1995年设立的物理学奖项,旨在奖励在物理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欧洲物理学奖每年颁发一次,颁发给在物理学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或研究团队。

自1995年设立以来,欧洲物理学奖已经颁发了27次,共计被授予了56位科学家。

高质量高中生物理竞赛汇总

高质量高中生物理竞赛汇总

高质量高中生物理竞赛汇总大家好,今天习美君为大家整理了高质量高中生国际物理竞赛汇总另外文末还有比赛讲座福利,不要错过。

事不宜迟,我们直接进入干货板块。

物理杯 Physics Bowl竞赛简介:Physics Bowl竞赛是全美极具影响力的高中物理思维挑战活动,由权威的美国物理教师协会(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hysics Teachers ,简称AAPT)主办。

AAPT成立于1930年,该协会旗下有8000名注册物理老师,其中一半成员是美国各名牌大学物理教授,约三分之一成员是美国高中的有经验的物理老师。

协会每年都会通过会议、论坛、杂志、活动等方式为美国大学与高中物理教育提供新鲜的物理前沿思想与更丰富的物理教育资源。

考题由协会注册的大学物理教授和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高中物理教师组成的理事会进行呈现和评价。

这个项目是美国非常有影响力的高中物理思维挑战活动。

每年全球11个国家500多所名校参与其中,数万名选手全球排名。

在这个项目中获得高分的人受到美国名校的欢迎,获胜者将被邀请参加世界顶级的科学活动和研究项目。

九年来,只有一个高中生在这个项目上得了满分。

语言:英文报名截止时间:2022年3月16日比赛时间:2022年3月26日(周六)下午14:00—14:45(45分钟)比赛方式:个人比赛,试卷笔试,没有实验考试资格:任意年级高中生难度:题目分为两套,高一学生(IB10年级,A-level的G1年级部分优秀学生和G2年级)建议选择Division1考题,高二、高三学生(IB11-12年级,A-level年级)建议选择Division2考题。

Division2难度大于Division1地点:内容:40道单选题,持续45分钟奖项设置:(Division1和Division2分开排名)个人奖:•全球个人奖-全球排名前 100 名•全国获胜个人奖-全国前10名•区域获胜个人奖-区域前10名•全国金奖-全国排名前10%•全国银奖-全国排名前25%•全国铜奖-全国排名前35%•物理优秀奖-各区排名(除全国奖项外)前20%团队奖:(每个学校无论人数多少,取本校个人成绩前 5 名加总为团体总分;若不足 5 人,则所有选手得分加总为团体分)•全球获胜团队奖-全球排名前 50 位•全国获胜团队奖-全国前 10 名•区域获胜团队奖-区域前 10 名官网链接:中国区官网: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竞赛 Princeton University Physics Competition竞赛简介: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竞赛是一项面向国际高中生的物理竞赛,由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和天体物理系组织。

索尔维会议物理学家(第五届索尔维会议的人都是哪国人)

索尔维会议物理学家(第五届索尔维会议的人都是哪国人)

索尔维会议物理学家(第五届索尔维会议的人都是哪国人) 本文目录如何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来介绍量子物理为什么叫索尔维会议1927年出席什么的会议第五届索尔维会议的人都是哪国人1927年塔尔雅会议是几月几日进行的第五次索维尔会议为什么19世纪末世界诞生了如此多杰出的,其研究成果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物理学家如何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来介绍量子物理上帝的掷骰子游戏更新这本书,很有趣,很有趣,而且很好懂,我妈给我作为启蒙读本读的,量子物理有讲到,但是很浅,毕竟启蒙读本而且是以故事的形式,我就是因为这本书,迷上的微观物理为什么叫索尔维会议索尔维会议是20世纪初一位比利时的实业家欧内斯特·索尔维创立的物理、化学领域讨论的会议。

1911年,第一届索尔维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以后每3年举行一届。

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会议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了,因为发轫于这次会议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与尼尔斯·玻尔两人的大辩论,这次索尔维峰会被冠之以“最著名”的称号。

一张汇聚了物理学界智慧之脑的“明星照”则成了这次会议的见证,数十个涵盖了众多分支的物理学家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爱因斯坦、玻尔更是照片的灵魂人物1927年出席什么的会议1927出席了索尔维会议。

索尔维会议是20世纪初一位比利时的实业家欧内斯特·索尔维创立的物理、化学领域讨论的会议,在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会议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

第五届索尔维会议的人都是哪国人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会议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了,因为发轫于这次会议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与尼尔斯·玻尔两人的大辩论,这次索尔维峰会被冠之以"最著名"的称号。

一张汇聚了物理学界智慧之脑的"明星照"则成了这次会议的见证,数十个涵盖了众多分支的物理学家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爱因斯坦、玻尔更是照片的灵魂人物。

参加本次会议的都是物理界的大人物,所以他们分别是德裔美国人爱因斯坦,德国人马克斯·普朗克,法国人保罗朗之万,荷兰人亨德瑞克·安图恩·洛伦兹,荷兰人埃伦费斯特等数十位著名科学家。

索尔维会议——物理界的华山论剑

索尔维会议——物理界的华山论剑

索尔维会议——物理界的华山论剑索尔维会议——物理界的华山论剑2017-01-23 / 巴巴蛋 / 中科院物理所20世纪初是物理史上最伟大的年代之一,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创立彻底推翻并重建了整个物理学体系。

这是一个天才辈出的年代,这是一个充满困惑、激情、狂喜与奇迹的年代。

本文决定从一个很小的切入点带大家一起感受一下这个神奇的年代。

本期主题为——索尔维会议。

先从索尔维会议的创立说起——话说,有一位名叫欧内斯特-索尔维的比利时人。

他从小对物理和化学极感兴趣可惜因病错过了大学但后来发了财,成为一名实业家他决定赞助一个全球性的科学会议让最出色的物理学家汇聚一堂,讨论最前沿的科学问题。

这简直是物理界的华山论剑于是,1911年10月30日,第一届索尔维会议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24位科学家参加,主题为辐射与量子。

这次会议甚至被称为一次巫师盛会这是科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量子问题从此被推到历史最前沿第一届索尔维会议成功举办后,计划每三年办一届。

但因种种原因而无法如愿,索尔维会议至今只办了26届。

最近一次在2014年,主题为天体物理和宇宙学在这26届索尔维会议中,1927年的第五届无疑是最著名的一届:主题为电子和光子第五届索尔维会议聚集了物理界史上最豪华的全明星阵容。

参与本次会议的29人中,有17人获得或将获得诺贝尔奖 !这张合照更是被称为,聚集了地球三分之一的智慧,这是物理史上最精彩的一场华山论剑!与会者主要分为三个门派NO.1 哥本哈根派,代表人物如下:他们对量子论的解释,展现了世界的随机性NO.2 哥本哈根反对派,代表人物如下:他们反对哥本哈根解释,坚持经典理论中世界的确定性。

NO.3 实验派,代表人物如下:他们只关心实验结果。

本次会议中,哥本哈根派与哥本哈根反对派你来我往,针锋相对。

两大门派的掌门人玻尔和爱因斯坦,更是进行了精彩绝伦的对决。

爱因斯坦说:玻尔反驳道:这段对话成了经典中的经典最终,玻尔略胜一筹,在那次华山论剑中,哥本哈根派大获全胜!这就是传说中的索尔维会议然而,这只是那个神奇年代的一个小插曲【完】。

国际物理学奥林匹克简介

国际物理学奥林匹克简介

国际物理学奥林匹克简介国际物理学奥林匹克的英文全名是Intemational Physics Olympiad,缩写为IPh0.IPhO 的宗旨是通过组织国际性中学生物理竞赛来“促进学校物理教育方面国际交流的发展”,以强调“物理学在一切科学技术和青年的普通教育中日益增长的重要性”。

Ipho经过近30年的成功举办,其国际声望越来越高,它的作用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欧洲物理学会(EPS)所肯定.鉴于Ipho在促进物理教育进步和推动国际交流上所取得的成绩,国际物理教育委员会(1CPE)于1991年10月向IPhO颁发了永久性的铜质奖章,轮流由举办国保存.国际物理学奥林匹克机构IPhO的权威机构是赛期中由各国领队和教学领队(在我国也常译为副领队)组成的国际委员会,该委员会由主办国的一名代表任主席.在每届赛事开幕式后的第一次领队会上,主办国的这位代表(通常是该届组委会的执行主席)在其座位上对着话筒发言时刻,便是本届国际委员会的诞生时刻,讲台上的那个席位也就自然地成了主席专座.国际委员会有权对竞赛章程和考纲提出修改意见;有权对东道国准备的理论考题进行有限制的选择和对理论、实验考题及评分标准提出修改意见;有权确定竞赛结果的名次;有选定以后各届竞赛的主办国.委员会的决议按简单多数举手通过,各国领队和教学领队票权均等,不过至今尚未发现有哪一个代表队的这两票分别投在不同的“阵营”中.表决时赞成与反对票数相同时,主席票所在的一方获“胜”.这是主席仅有的一份权威,尽管其实施的概率微乎其微.通常情况下,闭幕式之前的最后一次领队会议结束时,在掌声中本届国际委员会自动解散.随着参赛国越来越多,两届赛事之间需要协调和处理的事务也越来越多.为了适应这种情况,1983年在罗马尼亚举行的第14届竞赛期间,原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GunlerIJnd博士提议建立常设性的“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秘书处”.此提议即被采纳,旋即推选波兰科学院的WaldemarGorzkowski(高日科夫斯基)博士为秘书,任期5年.高氏当选后,为Iph0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从第14届的16个参赛国扩大到第28届的55个参赛国,在一定程度上应归功于高氏的个人努力.为了分担秘书的一部分工作,后又增设副秘书一人.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正职还是副职,IPhO的秘书均有职无薪,而且在每届国际委员会中除非他们兼任本国领队或教学领队,否则甚至不能成为一名普通的委员.高氏为人谦逊,从不以国际竞赛的权威自居,虽然体质较弱却仍为IPhO事业默默地奉献着.他赢得的是人生最平凡而又最珍贵的东西——受人尊敬,也许这正是学科竞赛不具有商业性价值的可贵之处.国际物理学奥林匹克历史为组织国际性物理学科竞赛,波兰的Cz.Scistowski教授、前捷克斯洛伐克的R.Kostial教授和匈牙利的R.Kunfalvi教授作了艰苦的准备工作,使得首届IPHO于1967年在波兰的首都华沙举行。

诺贝尔物理学

诺贝尔物理学

诺贝尔物理学
诺贝尔物理学奖是被公认为最高物理学奖,每年在十月的最后一
个星期,由挪威的诺贝尔委员会举行颁奖典礼,由伯恩斯·诺贝尔登
台颁发,自1901年以来,已有98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诺贝尔物理学奖,表彰了那些在物理学和技术领域取得重大成就
的人,奖金高达2500万瑞典克朗。

2018年,美国科学家阿尔瓦·勒马尔、唐纳德·兰德以及加拿大科学家艾弗·温斯坦三人共同获得了诺
贝尔物理学奖,表彰他们在光电子学和复杂系统科学领域的创新工作。

除了这三位科学家,还有众多的物理学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包括比尔·卡森、马尔库斯·普朗克、泰坦·霍金以及爱因斯坦等等。

他们都在物理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为研究物理学提供了重要的参
考资料。

诺贝尔物理学奖是一个激励科学家不断研究,以赢得最高荣誉的
奖项。

收到这一荣誉的科学家将得到反映和赞赏,这不仅推动了物理
学的发展,而且激发了全世界科学家对科学的热情。

诺贝尔物理学奖
不但成为物理学界的最高荣誉,同时也使更多的人关注到物理学的本质,以及它所带来的好处。

诺贝尔物理学奖旨在表彰那些在该领域取得辉煌成就的科学家,
让他们受到众多国家和学者的尊重和赞誉,同时也对其他科学家提出
激励,进一步促进物理学的发展,进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3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14 实用类文本阅读 一 传记阅读 课案3 评价探究文本内

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3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14 实用类文本阅读 一 传记阅读 课案3 评价探究文本内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课案 3 评价探究文本内容
[考点分析] 传记的价值在于它为读者展示了传主丰富多彩 的人生姿态和价值选择,使读者从中受到人生启迪。所以, 对传主和文本的评价探究一向是传记考查的重头戏。此类题 目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综合性,答案具有拓展性、开放性和 灵活性,考生答题往往因答不出深度、丢失要点而失分较多。
希特勒上台后,玻尔以访问德国为名,暗地调查德国科 学家的安全情况,然后设法把可能受到迫害的犹太科学家转 移到安全地方。他还积极创立和参加丹麦救援组织,尽力帮 助逃到哥本哈根的科学家与其他难民。
德国纳粹控制丹麦后,玻尔起初留在国内,与抗敌组织 保持密切联系。他一贯的不合作态度,令纳粹非常恼火。1943 年玻尔受到纳粹分子的威胁,他冒险出逃,历尽艰险,辗转 到达美国。在美期间,为抗击法西斯,他曾参加原子弹的研 制工作。在研制过程中,他就考虑到这一研究成果对未来世 界的影响,并曾多次接触英美首脑,建议他们及早与苏联达 成控制原子武器的协议,但没有成功。
他还经常在此举办非公开的小型年会,邀请各国著名的 物理学家出席,相互学习,启发交流。这里没有论资排辈, 只有挑战与争鸣,形成了富有激情和活力、不断进取的学术 精神,人们誉之为“哥本哈根精神”,这种精神至今仍在科学 研究领域受到推崇。量子力学每前进一步,或多或少都与这 个学派科学家的合作研究有关。可以说,玻尔领导的哥本哈 根学派具备了一个科学学派应有的优秀特质。
与爱因斯坦更个性化的独自研究不同,玻尔周围聚集着 许多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不但有革新的勇气,更是一位 伟大的伯乐。他为量子物理学培养和组织了一支创新发展的 队伍,人们称之为“哥本哈根学派”。后来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获得者玻恩、海森伯、泡利以及狄拉克等都曾是其主要成员。
哥本哈根学派活动的大本营就是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 所。该所是玻尔在 1917 年申请,并于 1921 年正式成立的。 他以著名科学家的身份为研究所作担保,筹集了大量资金。 在任所长的 40 年间,他以特有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 的青年才俊,使研究所成为当时全世界最重要、最活跃的量 子力学研究中心。这里先后培养了 600 多名物理学家。玻尔 使这个科学家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力量发挥到极致,形成了 以集体讨论和自由探索为特征的研究风格。

国际物理学会和物理学奖的概念和历史

国际物理学会和物理学奖的概念和历史

国际物理学会和物理学奖的概念和历史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最古老、最基础、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它的研究对象是宇宙中的物质和能量,包括物质的组成结构、运动规律以及物质和能量之间的相互作用。

因此,物理学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无处不在。

时至今日,物理学被认为是一门伟大的学科,在人类相当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丰富的学术成果和无数的学者。

因此,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究国际物理学会和物理学奖的概念和历史。

国际物理学会国际物理学会,简称IUPAP,是一个由各个国家物理学会组成的组织。

该组织成立于1922年,并于1929年正式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IUPAP的宗旨是在国际范围内推动物理学的发展,促进全球物理学界的合作和沟通。

IUPAP在对与物理学相关的政策进行协调和制定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例如推进物理学家的交流和加强物理学在政策制定方面的影响力。

IUPAP下设各种委员会,如粒子与场论、高能物理、天体物理学、原子分子物理、物理学教育等委员会,以便于组织物理学家合作,推动物理学的发展。

物理学奖自20世纪初以来,因出色贡献而获得物理学奖的人越来越多。

物理学奖堪称国际物理学界最重要的奖项之一,每年由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以表彰对人类的知识金字塔做出了重大贡献的物理学家。

物理学奖与其他重要奖项获奖者的所获得的荣誉和奖金相较而言可能略低,但其得主的影响力和光荣则是其他奖项无法比拟。

物理学奖贴近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物理学问题,并由权威的科学家来评选获奖者。

因此,获得物理学奖是对获奖者所做出的贡献的充分认可,也是其所在领域无与伦比的荣誉。

物理学奖的历史物理学奖基于亚瑟·斯伯克·科姆普顿、爱德华·阿普尔顿这两位物理学家创立的设想。

1901年,诺贝尔奖成立,表彰各个领域对人类做出的贡献。

物理学奖是诺贝尔奖的五个奖项之一,设立于1901年。

诺贝尔奖对物理学的定义是:通过实验或理论,发现了“物质的基本性质”,并使新的应用领域得以开展的探索研究。

盛宴已经结束

盛宴已经结束

盛宴已经结束作者:黄庆桥来源:《科学文化评论》2022年第01期摘要杨振宁对高能物理有其独特的观点。

他认为,高能物理是物理学的尖端,其发展就像在沙堆顶上撒沙子,从基底到顶端都有所提高,对整个物理学的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

他同时对高能物理的未来发展持悲观态度,认为高能物理蓬勃发展的“盛宴”已经结束,他反对建造巨型高能加速器。

究其原因,杨振宁认为,高能物理进一步发展需要的是物理思想、物理观念的革命性突破,而不是寄希望于无法继续下去的能量越来越高的巨型加速器。

还原论理念遭遇严重挑战与质疑也是重要的时代背景之一。

杨振宁对高能物理的独特观点在中国广泛传播并对中国科技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杨振宁高能物理高能加速器中图分类号 N092文献标识码 A20世纪以来,伴随着人类对物质内部结构探索的突破性发展,特别是二战中原子弹技术的成功应用,让作为基础科学之基础的高能物理的发展受到了高度关注。

不过,从20世纪60年代起,昂贵的、属于纯基础研究的高能物理开始受到质疑,特别引人关注的是,不少本身就是从事高能物理研究的著名物理学家也对高能物理的发展表示忧虑。

比如,国际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就对高能物理的发展有着独特的观点;杨振宁热心祖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他关于高能物理的独特观点不可避免也在中国广泛传播并产生巨大深远影响。

对于这一重要主题,尚未见有系统研究,本文拟对此做初步探讨。

一在沙堆顶上撒沙子:高能物理的重要性20世纪后半叶以来,杨振宁发表了不少关于高能物理发展的悲观观点,令人印象深刻。

这也造成一种假象,似乎杨振宁无视整个物理学在20世纪的巨大成就与深远影响。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作为对20世纪物理学有着卓越贡献的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对包括高能物理在内的整个物理学的发展成就有自己深刻的洞见。

1961年4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百年校庆期间,举行了一场名为“物理学的未来”的学术座谈会。

杨振宁在这个座谈会上发表了演讲,从其演讲的整体内容来看,他对物理学的发展前景忧虑且悲观,但在其演讲的前半部分,他显然对20世纪前半叶物理学的发展不吝赞美之词。

高三物理学习中的物理学科领域学术奖项

高三物理学习中的物理学科领域学术奖项

高三物理学习中的物理学科领域学术奖项在高三物理学习中,学生们常常会通过努力学习和参加各种科研活动来提高自己的物理学科能力。

为了鼓励和奖励学生们在物理学习中的优异表现,许多物理学科领域的学术奖项应运而生。

这些奖项能够激励学生积极投入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为学生进一步的学术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本文将介绍几个在高三物理学习中的著名物理学科领域学术奖项,分析其评选条件和影响,并探讨学生们如何在高三物理学习中争取这些奖项。

一、国家物理学竞赛奖国家物理学竞赛奖是由中国教育部主办的全国性物理学科竞赛,每年举办一次。

该奖项设有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被认为是国内物理学科领域最高荣誉之一。

评选过程主要包括笔试和实验两部分,笔试考察学生的物理学科基础知识和解题能力,实验考察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获得国家物理学竞赛奖的学生,不仅能够得到国家级的认可和奖励,还可以在高考加分以及申请国内外名校时具备更大的竞争优势。

二、省市物理学竞赛奖除了国家物理学竞赛奖,各个省市也都举办自己的物理学科竞赛,并设立了相关的奖项。

这些奖项分别根据地区的教育水平和学生人数设有不同级别的奖项,如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

获得省市物理学竞赛奖可以增加学生在当地的影响力和声誉,并有可能获得一些地方性的奖金或奖励。

此外,省市物理学竞赛奖也是学生在申请本地高校时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

三、科技创新大赛奖科技创新大赛是高三物理学习中重要的活动之一,也是学生展示自己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舞台。

在物理学科领域,许多科技创新大赛特别设置了物理相关的奖项,如“最佳物理学项目奖”、“物理创新奖”等。

获得这些奖项,除了带来一定的荣誉,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在物理学科领域的影响力,并有可能获得一些资金支持和科研指导。

四、学术论文发表奖在高三物理学习中,学生们经常会参与一些科研项目并撰写学术论文。

获得学术论文发表奖是对学生们在科研实践中的杰出表现的认可和奖励。

学术论文发表奖不仅增加了学生们在物理学科领域的声望,还有助于学生们进一步深入科研领域并与专业人士进行交流和合作。

22届物理与24届物理

22届物理与24届物理

22届物理与24届物理
(原创版)
目录
1.22 届物理与 24 届物理的比较
2.22 届物理的重要发现和贡献
3.24 届物理的新发展和趋势
正文
在科学领域,每一届的物理学会议都具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将比较 22 届物理与 24 届物理,并介绍 22 届物理的重要发现和贡献,以及 24 届物理的新发展和趋势。

首先,让我们比较一下 22 届物理与 24 届物理。

22 届物理会议是在 2018 年举行的,而 24 届物理会议则是在 2022 年举行的。

这两届会议在时间上有较大的间隔,因此,我们可以预期在这期间,物理学领域会有许多新的发展和发现。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 22 届物理的重要发现和贡献。

22 届物理会议的一个重要主题是引力波。

在这次会议上,科学家们报告了他们在引力波探测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这些成果不仅进一步证实了引力波的存在,还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宇宙的新途径。

此外,22 届物理会议还涉及到了许多其他重要的物理学问题,如量子计算、高能物理学等。

然后,我们来看看 24 届物理的新发展和趋势。

24 届物理会议的一个重要主题是人工智能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科学家们展示了人工智能如何能够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复杂的物理学问题,并加速物理学的发展。

此外,24 届物理会议还涉及到了许多其他新兴的物理学问题,如量子信息、空间探索等。

总的来说,22 届物理和 24 届物理都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物理学领域的机会。

通过比较这两届会议,我们可以看到物理学领域在不断发展
和进步。

世界物理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举行

世界物理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举行

世界物理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举行
佚名
【期刊名称】《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5(11)2
【摘要】1905年,年仅26岁的爱因斯坦发表5篇重要物理学论文,提出狭义相对论、光量子学说等重要物理学概念和理论,对20世纪物理学革命产生了极大推动作用,当年因此被誉为“爱因斯坦奇迹年”,为纪念“爱因斯坦奇迹年”100
周年和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2004年6月,国际物理学界一致倡议并经联合国确定2005年为“世界物理年”。

【总页数】1页(P50-50)
【关键词】纪念;世界;2004年6月;爱因斯坦;北京;狭义相对论;物理学革命;2005年;推动作用;20世纪;光量子;联合国;极大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412.1;E195.2
【相关文献】
1.第三世界科学院第九届学术大会暨建院二十周年纪念大会、第十四届院士大会、第三世界科学院科学组织网络第八届大会10月中旬在北京举行 [J], 柯欣
2.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纪念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J],
3."世界物理年学术报告会"与"彭桓武先生从事物理工作七十周年学术思想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J],
4.2013年中国建筑学会年会暨学会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举行 [J], ;
5.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专业暨国际经济系50周年纪念大会及学术论坛隆重举行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上最牛物理学盛会(索尔维1927):真正的全明星梦之队20世纪初,比利时化学家、业余学者、企业家、政治家和慈善家欧内斯特·索尔维创立了索尔维会议。

索尔维是一个很像诺贝尔的人,本身既是科学家又是家底雄厚的实业家,万贯家财都捐给科学事业。

诺贝尔是设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科学奖金,索尔维则是提供了召开世界最高水平学术会议——“索尔维会议”的经费。

1865年,索尔维发明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制碱法:索尔维制碱法,产品由于质量纯净而被称为纯碱,并在世界上获得迅速发展,至今这个过程依然是制作苏打的最重要的化学工艺。

1911年10月,索尔维邀请包括居里夫人在内的当时世界上杰出的科学家们,在布鲁塞尔举行了国际性的索尔维会议,探讨物理学和化学发展中尚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后来虽然一度被第一次世界大战所打断,但从1921年开始又重新恢复,定期3年召开一次。

并分为索尔维物理学会议和索尔维化学会议。

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会议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

因为发轫于这次会议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与尼尔斯·玻尔两人的大辩论,这次索尔维峰会被冠以“最著名”的称号。

一张汇聚了物理学界智慧之脑的“明星照”则成了这次会议的见证,数十个涵盖了众多分支的物理学家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爱因斯坦、玻尔更是照片的灵魂人物。

这张照片被称为是物理学的“全明星”合影。

在本次物理界最豪华聚会上,29位与会者中有17人是诺贝尔奖得主,唯一的女性居里夫人得过两次诺贝尔奖。

中国武林小说史上著名的华山论剑,也没有如此阵容。

摄于国际索尔维物理研究所,图中文字标出的为17位诺奖得主。

第一排:欧文·朗缪尔、马克斯·普朗克、玛丽·居里、亨德里克·洛伦兹、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保罗·朗之万、Ch.E.Guye、C.T.R.威尔逊、O.W.里查森第二排:彼得·德拜、马丁·努森、威廉·劳伦斯·布拉格、Hendrik Anthony Kramers、保罗·狄拉克、亚瑟·康普顿、路易·德布罗意、马克斯·波恩、尼尔斯·玻尔第三排:奥古斯特·皮卡尔德、E.Henriot、保罗·埃伦费斯特、Ed.Herzen、Théophile de Donder、埃尔温·薛定谔、E.Verschaffelt、沃尔夫冈·泡利、沃纳·海森堡、R.H.福勒、里昂·布里渊现代物理学奠基人爱因斯坦爱因斯坦,美籍德国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相对论的创立者,现代物理学奠基人。

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99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爱因斯坦曾经是量子力学的催生者之一,但是他不满意量子力学的后续发展,爱因斯坦始终认为“量子力学(以波尔为首的哥本哈根诠释:“基本上,量子系统的描述是机率的。

一个事件的机率是波函数的绝对值平方。

”)不完备”,但苦于没有好的解说样板,也就有了著名的“上帝不掷骰子”的否定式呐喊!爱因斯坦到过世前都没有接受量子力学是一个完备的理论。

爱因斯坦还有另一个名言:“月亮是否只在你看着他的时候才存在?”1927年10月参加第五届布鲁塞尔索尔维物理讨论会,开始同哥本哈根学派就量子力学的解释问题进行激烈论战。

发表《牛顿力学及其对理论物理学发展的影响》。

量子力学前辈马克斯·普朗克第五届索尔维会议讨论的核心是有关量子力学的,而追溯量子力学就不得不提及一个人,那便是马克斯·普朗克(MaxPlanck1858~1947,前排左二),德国物理学家,“量子力学之父”。

参加这届索尔维会议时他已经69岁,德高望重,是当然的前辈。

19世纪末,扬弃古典物理学的观念已提上日程。

因而消除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电磁场这两大理论之间的不一致,就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发展的前提。

普朗克此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在科学界一鸣惊人。

这一假说认为辐射能(即光波能)不是一种连续的流,而是由小微粒组成的。

他把这种小微粒叫做量子。

普朗克的假说与经典的光学学说和电磁学说相对立,使物理学发生了一场革命,使人们对物质性和放射性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反叛的哥本哈根学派该届索尔维会议上有三大阵营。

以玻尔为中心的便是哥本哈根学派,年轻、激情是他们的标签,因而被称为反叛的一群。

其中有尼尔斯·玻尔、马克斯·玻恩、海森堡、沃尔夫冈·泡利等。

尼尔斯·玻尔(NielsBohr,1885-1962,中排右一),在量子力学的发展上提出了具有突破性的“对应理论”,成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哥本哈根学派的掌门人。

马克斯·玻恩(MaxBorn,1882-1970,中排右二)是德国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从1923年开始,他致力于发展量子理论。

由于他从具体的碰撞问题的分析出发,提出了波函数的统计诠释波函数的二次方代表粒子出现的概率,于1954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同为德国人的海森堡(WernerKarlHeisenberg,1907-1976,后排右三)是量子力学第一种有效形式(矩阵力学)的创建者,他更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个神秘诡谲的“海森堡之谜”。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召集众多科学家研制原子弹,海森堡是其中核心人物,但最后德国并没有造出原子弹,有一说法正是海森堡没有尽全力,但海森堡本人一直拒绝披露其中的真相。

美籍奥地利科学家沃尔夫冈·泡利(WolfgangPauli,1900-1958,后排右四)是迎着20世纪的曙光来到世界的,父亲、教父坚深的物理学背景使其从小在物理学的润“物”细无声中成长。

泡利是上世纪主要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

不相容原理、核子自旋的假设、中微子的假设,以及粒子自旋和统计之间关系的阐述,都是他对物理学的发展作出的卓越的贡献。

哥本哈根学派的质疑者尽管哥本哈根学派所提出的量子力学有无穷的魅力,但爱因斯坦、薛定谔、德布罗意等人还是对此提出了质疑,这些质疑同样促进了量子力学的发展。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前排正中)的名字与相对论是截然不可分的,不过这位20世纪最有智慧的头脑还提出过光量子,他和马克斯·普朗克、尼尔斯·玻尔一样为量子力学最初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这张照片中,他居于最突出的位置,可见他当时的地位。

埃尔温·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1887-1961,后排右六)是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

20世纪20年代,因为量子力学的发展,薛定谔的名字与爱因斯坦、玻尔、玻恩、海森堡等捆在了一起,而那只半死半活的“薛定谔的猫”更是科学史上著名的怪异形象之一。

1933年,薛定谔因建立描述电子和其他亚原子粒子的运动的波动方程,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在爱因斯坦和玻尔的论战中,他是支持爱因斯坦最有力的科学家。

路易·德布罗意(Louls-Victorde Broglie,1892-1987,中排右三)是法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物质波理论的创立者。

1924年11月,德布罗意在博士论文中阐述了著名的物质波理论,并指出电子的波动性。

这一理论为建立波动力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由于这一划时代的研究成果,使他获得192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同时也使他成为第一个以学位论文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学者。

实验派:我走我的独木桥照片中,除以爱因斯坦和玻尔为轴心人物的两大阵营外,还有另一派,那是只关心实验结果的实验派,包括布拉格和康普敦。

康普顿(pton,1892—1962,中排右四),他于1922—1923年间研究了X射线经金属或石墨等物质散射后的光谱。

在索尔维的峰会上,他倾心于他的实验成果,报告了康普顿实验以及其和经典电磁理论的不一致,而劳伦斯·布拉格则做了关于X射线的实验报告。

出现在照片中的威廉·亨利·布拉格(W.H.Bragg,1862-1942,中排左三)便是其父亲,现代固体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由于在使用X射线衍射研究晶体原子和分子结构方面所作出的开创性贡献,他与儿子分享了19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物理学界的明星主持人荷兰物理学家亨德里克·安东·洛伦兹(HendrikAntoonLorentz,1853—1928,前排左四),在莱顿大学任教期间创立了电子论,并与塞曼因研究磁场对辐射现象的影响,发现塞曼效应,分享了190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1904年他提出著名的洛仑兹变换公式,并指出光速是物体相对于以太运动速度的极限。

洛仑兹不仅是物理学界的明星人物,由于其通晓人文地理,且掌握多门外语,是国际物理学界的各种集会很受欢迎的主持人,此次物理学家的峰会便是由其主持。

中国物理学会的“催化剂”这些物理界的明星人物中,有一人还对中国物理学会的成立起过积极的作用,那便是保罗·朗之万(PaulLangevin,1872—1946,前排右四)。

朗之万生于巴黎,1905年他看到爱因斯坦的论文后,对相对论表示了浓烈的兴趣,并和爱因斯坦结下了深挚的友谊。

他形象地阐述相对论并作了大量宣传工作,因而有“朗之万炮弹”的美称。

1931年,正值“九一八事变”发生,朗之万受国际联盟委托来中国考察教育,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活动表示声援。

他甚至呼吁中国物理学界联系起来,催化了当时酝酿已久的中国物理学会成立。

朗之万本人也成为中国物理学会第一位名誉会员。

埃伦费斯特、狄拉克和德拜三人中埃伦费斯特对量子力学的发展也起过积极的作用。

埃伦费斯特(P.Ehrenfest,1880-1933,后排左三),荷兰物理学家。

如果说,玻尔的对应原理是在经典物理学和量子力学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那么,埃伦费斯特的浸渐原理则是两者之间的又一座桥梁。

1906年,埃伦费斯特开始研究普朗克辐射定律的统计力学基础。

爱因斯坦对他的思想评价颇高,1914年称埃伦费斯特的原理为“浸渐假说”。

玻尔也充分肯定埃伦费斯特的贡献,承认在自己后来的工作中浸渐原理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保罗·A·M·狄拉克(PaulAdrienMauriceDirac,1902-1984,中排左五)是一位英国物理学家。

他长期从事科学研究,创立量子电动力学;1928年建立“狄拉克方程”,即相对论形式的薛定谔方程;这个貌似简单的方程式从理论上预言了正电子的存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对原子结构及分子结构都给予了新的诠释。

1935年他曾来中国,在清华大学讲学,并曾被选为中国物理学会名誉会员。

彼得·德拜(PeterDebye,1884-1966,中排左一),是出生于荷兰的美国物理化学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