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区采煤塌陷地治理现状与分区治理措施探讨[J]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顶山市区采煤塌陷地治理现状与分区
治理措施探讨
姬婧12 刘富齐3张登明2
(1.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河南焦作454159;
2.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资源开发系河南平顶山467001;
3.平顶山市湛河区煤炭工业管理局河南平顶山467000)
摘要:根据平顶山市区采煤塌陷地的实际情况,介绍了采煤塌陷地的状况及治理现状,依据区位原理对塌陷区的土地进行了区域划分,并对各区域塌陷地的土地复垦提出了进一步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采煤塌陷地;区域划分;复垦;综合治理
中图分类号:TD8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671-0959(2006)07-0069-03
0引言
随着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煤矿开采造成的地表塌陷面积也日益扩大,不仅给当地的地面建筑及耕地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而且原有的生态系统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严重的制约了当地经济与建设的发展。作为以整治被破坏土地为目的的土地复垦,其主要内容就是建立合理的治理措施,确定各类生产用地,维护生态资源的平衡。由于塌陷区内土地破坏类型多种多样,复垦方法也各不相同,要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条件下,充分发挥复垦区内各种资源优势,达到理想的复垦效果,就必须统筹规划,合理安排,采用合理的复垦方法,以实现塌陷区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本文介绍了平顶山市卫东区、新华区采煤塌陷地的实际状况及治理现状,并对塌陷地的复垦治理措施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以期望对当地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1 平顶山市区采煤概况及采煤塌陷地现状
1.1 采煤概况
平顶山市是依托煤炭而兴起的一座综合性工业城市,平顶山煤田具有煤层多,煤层厚、煤质好、煤种齐全、分布稳定的特点。平顶山市区位于平顶山煤田腹部,辖区内分布着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矿井12座,年生产原煤3000万t,地方小煤矿72座,年生产原煤1000万t。从1955年建矿,到2004年已累计生产原煤近6亿t,本区的煤炭工业为国家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1.2 采煤塌陷地现状
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建矿50多年来,本区在为国家提供了大量优质能源和原材料的同时,也形成了大面积的采煤塌陷地,导致了土地生态系统的恶化。椐调查,平顶山市区因煤炭的开采造成的塌陷区东西绵延约30km,南北宽约8km,采煤塌陷土地的地貌多呈碟形洼地或槽形洼地,塌陷深度从边缘向中心部逐渐加深,最深处一般为采出煤层厚度的60%~70%。目前,采煤塌陷土地总面积约67.877km2,其中稳定塌陷土地12km2,平均塌陷深度2~4m,积水面积约4.28km2,其中积水深度1~3m占积水面积的80%。共涉及平顶山市卫东区、新华区的3个乡镇41个行政村近万户农户,塌陷破坏耕地36.667km2,50%的耕地都会大幅度减产或绝产。塌陷还造成农村居民住房变形或倒塌,需搬迁21个村组近2000户村民。塌陷地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平顶山市卫东区、新华区采煤
塌陷地分布状况表单位:km2
2 平顶山市区采煤塌陷地治理现状
1990年以来,在平顶山市市政府及平煤集团的大力支持下,每年投入500万以上的资金用于采煤塌陷地的治理整治工作。对塌陷区的复垦治理主要实施“一疏、二平、三改造”的治理措施。“一疏”即挖沟开渠,建设主、支渠配套工程,旱能浇、涝能排的水利系统,疏排塌陷区内积水;“二平”即对已排除积水的塌陷地,采用平整和梯田平整的办法,复垦还耕,“三改造”即对疏排无法排除积水的塌陷坑,采取“就地取土建鱼塘、垫高土地造菜田”的方法进行改造,规划出常年积水区开挖鱼塘,将弃土垫低洼地进行造菜田,拉矸石围塘铺路和修垫简易公路,建成旱能浇,涝能排的养殖、种植的生态工程系统。同时,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鱼则鱼、宜建则建”的原则,建立了水域养殖型、林果种植型、基地建筑型、疏排水复耕型、景点娱乐型、三产用地型等六种土地利用名称合计
稳定塌陷地不稳定
塌陷地
小计常年积水无积水
东高皇乡29.324 5.334 3.032 2.302 23.990
焦店镇32.065 6.301 1.249 5.051 25.765
滍阳镇 6.487 0.155 0 0.155 6.332
总计67.876 11.790 4.281 7.508 56.087
类型,共开挖、疏排主干渠11条,长18km,支渠长19 km,开挖鱼塘63个,建桥与涵洞112座,解放土地约3.2km2。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3 平顶山市区采煤塌陷地分区域治理措施探讨
3.1 平顶山市区采煤塌陷地区域划分
为了对塌陷区土地进行科学的复垦管理,在治理时应根据塌陷地地理位置、自然条属性、平顶山市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及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等方面综合分析,统筹兼顾,采取合理的措施。平顶山市区的采煤塌陷地根据以上原则可划分为以下四个区域(见图1)。
图1 平顶山市区的采煤塌陷地区域划分示意图
A区是平顶山煤田北部山前丘陵地带,位于平顶山市区的北部,面积约占沉陷总面积的60%,该区包括焦赞寨、马棚山、平顶山、落凫山、龙山等,该地面标高+22m~+110m,平均坡度降3%~8%,塌陷地面积达22.90km2。该区多为坡耕地/未利用地等。开采后地表普遍下沉4~10m,但地形、地貌未发生明显变化,覆盖层为泥质砾石黄色砾质土,土层薄、土壤贫瘠、抗旱能力差,大部分为草坡与林地,部分耕地也多为坡耕地或梯田。
B区属于山前地带,面积达15.27km2,地势低缓,位于塌陷地的边缘部分,多数已稳定或一定程度的稳定。该区域有北环路和平煤铁路中心站与市区相连接,交通条件好。
C区是平顶山煤田东南部开采沉陷区,位于平顶山市区东部郊区,面积达12.00km2,此区域地势低平,平均坡度降1‰左右,土质为黄土状亚沙土和灰黑色亚粘土,一般厚3~15米,最厚达20m以上,塌陷前为灌溉良田,主要作物为小麦和蔬菜。塌陷后地表出现常年或季节性积水,积水最大深度约 2.1m。紧临平顶山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孟宝铁路平东站及许南高速公路,交通运输条件良好。
D区是平顶山煤田西南部沉陷区,位于平顶山市新老城区的过渡地带,地势低平,平均坡降5‰,塌陷严重,面积达17.80 km2,采煤塌陷后地面大部分形成了常年积水和季节性积水,积水深度多在2m左右。
3.2 采煤塌陷地分区域治理措施
复垦土地的利用方向包括粮、果、林、菜、花卉等经济作物种植、水产与畜禽综合养殖,建筑利用(工业广场和村庄搬迁),休闲娱乐所建设等,应尽可能多地复垦为耕地,复垦中充分考虑改善矿区居民生产和生活环境,体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
根据A区的地域特征和土壤地质条件,符合圈层说与级差地租理论,本区应作为林牧业用地,主要用于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平顶山市的植被覆盖率,降低低山和丘陵区水土流失,为平顶山市创建园林城市及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提供有利的条件,同时也为B区域的有效利用创造有力的条件。
本区应以“林牧结合、以林牧促农”为利用方向,大力营造侧柏、刺槐、油松等用材林、水源涵养林,种植杏、枣、柿、核桃等果木林;栽种牧草,采取封山育林和植树造林相结合,提高森林覆盖率,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同时,充分利用荒山草坡资源,大力发展畜牧业,建立牛、羊等生产基地,将塌陷地的改造利用纳入山区小流域治理。
到2005年本区已改造利用塌陷荒山坡地21.30km2,其中,用材林 6.44 km2,经济果园林 3.20 km2,牧草地11.32km2,其他用地0.34km2。
B区位于A区南侧,靠近城市,根据其位置特点,可作长远投资规划,可将其作为建筑用地和企业生产用地,以缓解城市居民住房及市区中心区的用地紧张问题。在此建立地表移动观测站,定期对地表移动变形进行观测,确系稳定的塌陷地可视情况作为房地产开发用地,不稳定的区域可铺设临时性的路基,种植蔬菜,供市民的生活需求,稳定后供土地开发。
1996年底,平顶山煤业集团房地产开发公司已用集团公司二矿重复采煤塌陷地0.153km2,建造家属楼64栋,家属楼总投资 1.1亿元人民币,此工程节约可耕地0.20 km2,解决近1万人住房问题。
C区由于地势平坦低洼,塌陷后出现常年积水和季节性积水,损失较大,大面积积水不能耕种,灌溉设施遭到破坏,无积水的耕地大幅度减产,本区域作为城乡结合处,接近于城市市场,生产经营蔬菜较生产林产品或谷物更有利,因此,本区域治理应以丰富城市居民的菜篮子为核心,复垦主要采取“一疏、二平、三改造”的塌陷治理措施,建成旱能浇,涝能排的养鱼、种菜的综合副食品供应基地。
为了改善矿区的环境质量,提高矿工的生活质量,给东工人镇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去处,在本区东工人镇的腹地,自1984年以来,连续投入了120多万元,将0.15km2常年积水的塌陷地改造成绿树成荫、碧波涟漪的东湖公园,成为职工、居民娱乐、健身的良好去处,填补了市区东部无游乐场所的空白。
在紧邻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塌陷地边缘地带,稳定的塌陷地可以利用未燃烧过的煤矸石作为充填材料,垫高洼地,经过分层镇压和自然沉实,作为小型工业企业用地,这样由于用地价格低廉,可以降低成本,如平顶山胶管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