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教案
第三课时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公开课)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时间:2015年9月24日(星期四)★课标要求本课要求学生运用地图说出黄河的概况。
黄河的概况不仅指黄河的水文特征,更指黄河的治理。
通过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教学中能够运用地形、气候、河流等多种因素综合分析黄河的特征,提出有针对性的开发与整治黄河的措施。
★教学设计思想《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与湖泊》的第三课时的教学内容。
上承中国自然环境的位置、地形、气候,下启课本教学内容《自然灾害》。
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对已有知识的重组、应用,可自主推到、评估黄河的功与过,从而经一步探究出黄河的忧患及治理措施。
这一学习过程,本身就是和谐“人地观”的形成过程。
学习“黄河的治理”,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感,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很密切。
真正可以做到“从生活中学习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本课的教法主要是“创设情境,引导探究”,而学法主要让学生“亲身体验,在探究中学习”。
具体设计如下:创设生活情境。
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现实,不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还使学生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知识去解决具体问题,学以致用。
以教学重点为中心展开教学,采用观察探究的方法形成科学概念,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活动性,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突破了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读图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省区、注入的海洋、长度和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过程和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学会用地图等资料,说明黄河的基本概况;能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黄河作为我国的“母亲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唤起学生对治理黄河、保护黄河的责任感,并逐步树立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河流第3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学案
第 3 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找出黄河的起源地、注入的大海、流经的省区、地形区。
2、经过地图、图片及统计资料的剖析,可以解说黄河各河段产生灾祸的原由。
3、掌握黄河各河段的治理举措。
【学习重点】掌握黄河的基本状况,以及治理举措。
【学习难点】知道黄河各河段产生灾祸的原由。
【学习过程】黄河的治理【自学导航】仔细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以下问题!学法提示:读图剖析读课文内容和图 2.41 和图 2.42 达成:1、在图中找出黄河的起源地,注入的大海。
2、找出区分黄河上、中、下游的界限河口、孟津,看它们都位于哪个省区。
3、找出黄河流经的省区。
4、找出黄河流经的地形区。
5、黄河流经哪个地段后,产生的泥沙最多?6、地上河的散布河段、形成过程。
7、黄河不一样河段的问题与治理。
【沟通展现】同桌或小组进行学习结果的沟通【合作研究】师生共同商讨解决:1、剖析黄河的作用。
2、为何黄土高原地域水土流失严重?3、议论达成课本52 页活动“认识黄河的忧患”。
【我的收获】经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学后怀疑】你发现了哪些问题【同步操练】你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快来检测一下双基训练:一、选择题1、被誉为“塞上江南”的是()A. 长江中下游平原B. 华北平原C. 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D. 四川盆地2、黄河断流现象出现的河段是()A. 上游B. 中游C.下游D.中上游3、以下河流中有凌汛发生的是()A、珠江B 、黄河 C 、长江 D 、淮河4、治理黄河的重点是()A 、引黄淤灌B 、加固黄河大堤C 、全流域综合开发D 、中游水土保持5、被誉为“塞上江南”的是()A 、长江中下游平原B 、华北平原C、宁夏平原D、四川盆地二、综合题以下图是“黄河水系略图”,读后达成以下各题:(1)填出图中数码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黄河起源地:________山;②注入海疆:________海;黄河是我国第________长河;干流上、中游分界处③是________,中、下游分界处④是________;位于黄河沿岸的城市⑤是________,⑥是 ________;主要支流⑦是 ________,⑧是 ________;主要水电站⑨是________水电站。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案
第二章第三节河流3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目标:1.读图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省区、注入的海洋和大致形状。
2.,说明黄河的基本概况;能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法,3.通过分析黄河作为我国的“母亲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唤起学生对治理黄河、保护黄河的责任感,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有人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有人说,黄河是一条害河,它在历史上曾多次决口泛滥,给黄河流域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那么,我们应如何看待黄根深叶茂的功与过呢?二、讲授新课:(一)黄河的概况教师讲述并提问:引用李白的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里的“天上”指的是什么地方?“海”指的是什么海?学生活动1读“黄河水系图”回答问题,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东流注入渤海。
2:从地图上看黄河像什么?读“中国地形图”回答:几字形。
3.看图2.41说出黄河的主要支流,流经的省区和上中下三游的划分。
.4.教师提供资料:黄河与长江的景观图片,让学生比较,并总结出黄河水的特点。
①。
水量较小。
读图分析黄河水量比长江小的原因。
流经气候区(降水少,蒸发量大)②黄河含沙量大。
探究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后面讲)(二)黄河的贡献学生自读第49面3、4、5段,说一说黄河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塑造宁夏、河套、华北平原,提供灌溉,上中游发电和旅游。
(三)黄河忧患教师讲述:几千年来,黄河流域的人民正是在黄河的哺育下才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化文明。
那么黄河有没有过呢?学生回答:有。
教师让学生读第53面的图2.45分三组说一说黄河的上中下三游各有什么忧患。
1上游;气候趋于干旱,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
2中游;水土流失严重探究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52页1、段)3下游:形成地上河。
两岸河堤随时随处都有决口改道,造成洪灾的危险,原因,探究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河水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河床抬高。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案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案教案标题: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目标:1. 了解黄河的地理位置、流域面积和流经的省份;2. 了解黄河的自然特点、水文特征和水资源利用情况;3. 了解黄河的历史治理和开发情况;4. 掌握黄河治理的重要措施和成果;5.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对国家重大工程的认识。
教学重点:1. 黄河的地理位置、特点和历史治理;2. 黄河治理的重要措施和成果。
教学难点:1. 黄河治理的重要措施和成果的理解和分析;2. 学生对环保意识和国家重大工程的认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1. 电子教具:电脑、投影仪;2. 教学素材:图片、视频、PPT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引入黄河的地理位置和流经的省份,激发学生对黄河的兴趣。
Step 2:讲解黄河的特点和历史治理(15分钟)使用图片和视频等教学素材,向学生介绍黄河的自然特点、水文特征和历史治理情况,包括黄河的泥沙淤积、洪水灾害等问题,以及历史上的治理成果和失败经验。
Step 3:分组讨论黄河治理的重要措施(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黄河治理的重要措施,例如修建水利工程、生态恢复等,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汇报。
Step 4:小组汇报和讨论(15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进行提问和讨论,促进学生对黄河治理措施的理解和思考。
Step 5:总结黄河治理的成果和意义(10分钟)引导学生总结黄河治理的成果,讨论黄河治理对国家经济和环境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对国家重大工程的认识。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作业,例如写一篇关于黄河治理的小论文或制作一份关于黄河治理的海报。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黄河流域的水利工程,让他们亲身感受黄河的治理成果;2. 鼓励学生开展关于黄河治理的调研和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汇报环节的参与情况;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黄河治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和意见,以便教师进行教学改进。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第3课时教学设计课题第三节第3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单元第二章学科地理年级八年级上册核心素养1、能根据图文资料找出黄河的发源地、注入海口、流经省份及地形区、以及主要的支流和上中下游分界点。
2、通过阅读图文资料,了解黄河的概况,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区域地理特征的能力。
3、通过分析了解黄河的主要贡献;分析黄河的忧患及治理措施,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治理黄河所取得的成就,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重点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难点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及黄河水害的由来。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请同学们观看:保护黄河视频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黄河是一条害河,它在历史上曾多次决口泛滥,给黄河流域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进入新课学习。
视频引入,让学生对黄河有一个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一、黄河的概况黄河的治理与开发(1)黄河的发源地和注人地。
(2)黄河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
(3)黄河的主要支流及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4)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5)黄河流经的干湿地区。
思考:为什么说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而不是我国第二大河?读图,观察在黄河上、中游各有哪些水电站或水利枢纽工程?它们各位于哪个省?学生阅读地图,并根据图说明黄河的源地及去向;说出黄河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说出黄河主要支流及上、中、下游的分界点;说出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说出黄河流经的干湿地区。
加深学生对黄河概况的认识,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
二、黄河的贡献三、黄河的忧患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请同学们说说,黄河还有几大贡献?展示图片:三门峡水利枢纽,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壶口瀑布。
千百年来黄河就象慈样的母亲哺有着两岸的人民。
我们称它”母亲河”,可有人说它是害河,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来看一组资料:①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每立方米的河水含沙量约35千克。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案新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案新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黄河的基本概况,包括流域面积、全长、流经省份等;(2)掌握黄河的主要问题,如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断流等;(3)了解黄河治理与开发的主要措施,如水土保持、河道疏浚、水资源利用等;(4)学会查阅相关资料,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讨论等方法,分析黄河流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2)采用案例分析法,了解黄河治理与开发的成功案例;(3)运用比较法,探讨不同地区治理黄河的差异及原因。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增强学生对黄河的认识,提高保护母亲河的责任感;(2)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大事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3)树立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认识到治理黄河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黄河的基本概况;(2)黄河的主要问题及其治理措施;(3)黄河治理与开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 教学难点:(1)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泥沙淤积等问题的成因;(2)黄河治理与开发的技术方法和策略;(3)黄河治理与开发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黄河风光短片,引起学生兴趣;(2)简要介绍黄河的基本概况,引发学生思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黄河的基本概况;(2)讨论黄河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3. 课堂讲解:(1)讲解黄河的基本概况,如流域面积、全长、流经省份等;(2)分析黄河的主要问题,如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断流等;(3)介绍黄河治理与开发的主要措施,如水土保持、河道疏浚、水资源利用等。
4. 案例分析:(1)选取黄河治理与开发的成功案例,进行详细分析;(2)让学生比较不同地区治理黄河的差异及原因。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黄河治理与开发的重要性。
四、作业布置1. 调查家乡的水土流失情况,了解其对黄河治理的影响;2.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现状;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2.3.3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案
2.3.3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学习目标】1.结合图文资料,在指定类型地图上涂描黄河,说出黄河概况及主要的水文特征。
2.结合图文资料,说出黄河对流域内人们生产生活的主要贡献。
3.结合图文资料,说出黄河在不同河段产生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4.结合图文资料,归纳黄河不同河段的治理措施。
【教学重难点】1.重点:黄河在不同河段产生的主要问题、原因和治理措施。
2.难点:黄河在不同河段产生的主要问题、原因和治理措施。
【教学方法】读图指导法、活动探究法、讲授法、小组谈论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猜一猜:课件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他手中的工具是“耒”,作用相当于我们今天的铲子,他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他和他父亲生平都致力于做同一件事情,但是他父亲失败了,他成功了,他曾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是谁呢?对,他就是大禹,他采取“疏导”的方法成功治理了黄河水患,历史上,黄河对沿岸地区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我们的母亲河——黄河。
新课讲授:【东张西望“识”黄河】——读图思考,自学成才1.天涯海角。
提出问题:诗中的“天上”和“海”指的是什么呢?2.九曲黄河万里沙提出问题:“九曲黄河万里沙”反映了黄河突出的水文特征是什么?3.江河有别提出问题:读黄河与我国主要河流比较图,你发现了什么?【多姿多彩“赞”黄河】——读图思考,上台演示1.母亲河提出问题:说出黄河依次经过的省级行政单位。
2.秀丽山川提出问题:说出黄河依次经过的主要地形区。
3.水能开发提出问题:(1)如果你是一名水利工程师,准备在黄河上规划水电站,你认为哪些地方最适宜建设水电站,请在图中标记出位置,并说明理由。
(2)说出黄河流域内水电站的分布规律并解释其原因。
4.旅游观光提出问题:说出黄河被沿岸居民称为“母亲河”的原因。
【别开生面“诊”黄河】——读图思考,交流展示1.病症一:脱发提出问题:(1)黄河的“头发”和“皮肤”分别是什么?(2)这是什么“病”?出现在什么河段?(3)黄河出现以上“症状”的原因是?2.病症二:营养物质流失提出问题:(1)营养物质是什么?这是什么病?(2)这种现象常发生于哪个河段?(3)营养物质流失到哪里去了?(4)这种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3.病症三:主动脉破裂提出问题:(1)破裂是什么病?(2)这种病多发生于那个河段?(3)这种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4.病症四:血液循环受阻提出问题:(1)异物是什么?(2)这是什么病?(3)初春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妙手回春“治”黄河】——小组合作,专家会诊活动:出示课件图文资料、影视资料,分别对黄河出现的“病症”开具“处方”,提出解决措施。
黄河的治理和开发教学设计
“黄河的治理和开发”教学设计【内容课标】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黄河的治理和开发”是第三节《河流》的第三部分内容,该内容非常多,但只能在一节课的时间里讲完,对于教学者来说难度相当大。
整个河流部分强调人地关系,自始至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河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所以在本节课中,重点落在“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对于识记类,在书本上能直接找到的内容以问题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找出答案,一笔带过,缩短时间。
对于简单的要运用地图分析的问题,在课件中展示地图,让学生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对于难度较大的地理现象,提供资料,引领学生思考分析,得出结论。
黄河的水文特征是分析黄河的贡献和灾害的基础,是突破本节课难点的关键。
由于在本章第一节和第二节中已经教授学生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所以本节课对于黄河的总体水文特征只是简单带过,从黄河的忧患入手,通过一个个问题的提出和分析,渗透讲解黄河各河段的水文特征。
即通过对黄河上中下游问题及原因的总结,对黄河各河段的水文特征进行提炼,并通过原因的分析,让学生找到各河段治理的关键。
分析忧患之后,再着手黄河的另一面“黄河的贡献“,从而突出“人地关系”这条主线,使学生对黄河的认识能够较为客观,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价值观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运用地图说出黄河的概况,如发源地,干流长度,上中下游的划分,注入的海洋,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及主要的地形区。
2.能运用相关图表资料,说出黄河的水文特征,如说出主要的支流,各河段的水文特征。
3.能运用相关资料,分析黄河各河段灾害产生的原因及治理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我国黄河流域地区地形图、干湿区图、气候图、降水图等地图综合分析,归纳出黄河的水文特征。
2.能通过对黄河不同河段的水文特征的学习,得出产生的环境问题各是什么,能对产生原因进行分类(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并提出治理措施。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第3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第3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第3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主要介绍了黄河的基本概况、黄河的治理、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黄河的开发和利用等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掌握黄河的治理和开发措施,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主要河流的分布、特点及治理和开发。
但在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方面,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黄河的基本概况,掌握黄河的治理、开发和利用措施,学会分析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地图观察、案例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环境保护的观念,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黄河的基本概况、黄河的治理、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黄河的开发和利用。
2.难点: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方法。
五.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了解黄河的分布、流向及流域范围。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实例,使学生掌握黄河的治理和开发措施。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归纳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黄河治理和开发的要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黄河流域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黄河治理和开发的案例资料。
3.准备与本节课相关的习题和家庭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介绍黄河的概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黄河流域地图,让学生观察黄河的分布、流向及流域范围。
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分析黄河的特点。
3.操练(15分钟)分析黄河治理和开发的案例,让学生掌握治理措施。
《黄河的开发与治理》初中地理优秀教案.docx
《黄河的开发和治理》教学设计方案课程内容 《黄河的开发和治理》 教材、章节、学时人教版,初中地理第二章第三节,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黄河的概况,如:黄河形状特征、发源地、汇入的海洋、长度、经过的省区和地形区、 上中下游分界点、支流等。
2. 理解黄河各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3. 掌握黄河各河段开发利用价值。
4. 理解和掌握黄河各河段产生的灾害、原因及其治理方案。
1. 通过动手描出黄河干流,观察地形图,行政区划图,发现黄河形状特征,发源地,汇入的 海洋、流经的省区等,培养学生地图观念,提取提取信息能力。
2. 通过表格数据对比,分析黄河的长度及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过程与3.通过观察《黄河流量的年变化曲线》《黄河干流泥沙沿途的变化》《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 方法 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分布图》等相关材料和数据分析黄河的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提高地理综合分析能力。
4.利用声像资料,图片,数据等,分析黄河各河段产生的灾害,原因及其治理方案,培养信 息搜集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通过分析黄河作为我国的“母亲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 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唤起学生对治理黄河、保护黄河的责任感,贯彻学习“有用的地理”思 想,并培养和树立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学习内容 内容分析《黄河的开发和治理》是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第三课时,是自然环境中河流部分的一 个个案。
从人地关系看,本节自始至终贯穿一条主线一一黄河和人类的关系,探索黄河的水文特征和黄 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突出黄河的开发和治理,强调人地关系的和谐。
从内容选材上看,本节是在 了解我国河流的基础上按照“不求系统,突出个案”的设计思路,重点讲述了黄河,做到了点面结合。
所属学科初中地理教学对象 初二学生知识与 技能态价 感与观 情度值内容结构图: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利相关资料分析黄河的贡献。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
第三节《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读图找出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上中下游的分界点、主要支流,干流流经的省区、地形区及干湿地区。
2、通过图文资料了解黄河的开发利用状况。
3、通过图文资料分析出黄河上、中、下游的忧患及成因。
4、知道治理黄河的关键及措施。
(2)技能目标
1、通过读图了解黄河的概况,提高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
2、通过分析黄河的忧患,提高学生运用图文资料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黄河的忧患及成因的分析,加深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2、通过对黄河的治理的探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唤起学生对治理黄河、保护黄河的责任感。
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
(2)根治黄河的措施。
难点:黄河“凌汛”的成因。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读图导析法、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1课时
板书设计:黄河的治理
一、概况二、忧患三、治理四、开发。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第三课时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案与反思金品
第三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知识与技能】1.运用黄河流域水系图了解黄河的发源地,注入海洋,上、中、下游划分等概况。
2.依据图文资料了解黄河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3.结合相关资料理解黄河的“忧患”及其治理措施。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黄河的开发,知道河流的开发包括哪些方面。
2.通过学习黄河面临的问题和治理措施,初步了解分析河流治理措施的主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黄河的治理和开发,树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重点】黄河的发源地,注入海洋,上、中、下游划分等概况;黄河的水患及其治理措施。
【难点】黄河面临的问题及其治理措施。
【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一组关于黄河风景的图片,请同学们欣赏;教师再展示一组突出黄河危害的图片或录像,请同学们观看。
看完后,教师总结:刚才我们观看的是我国黄河的图片或录像,黄河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当然,她在历史上曾多次泛滥,也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成为我们的一大忧患。
今天,我们就围绕黄河的“奉献”和“忧患”来探讨黄河的治理与开发问题。
知识点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自主学习】(教师展示问题,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49~P52的内容,自主完成)1.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注入海洋,干流流经的省区,上中下游分界点和主要支流。
__答案: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曲折东流,最终经山东省,流入渤海,是我国第二长河。
主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有青海省、四川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陕西省、河南省、山东省(共9个)。
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为内蒙古的河口,中下游的分界点为河南的桃花峪。
其最大支流为位于陕西省的渭河。
__2.说出黄河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
__答案:流经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区,水量较小;含沙量大;部分河段初春或初冬时节往往形成凌汛。
__3.说出黄河的主要奉献,分析主要生态问题及其治理。
__答案:奉献——在宁夏、内蒙古境内塑造了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提供了灌溉之利;上中游水能资源丰富。
八年级地理教案、学案:第3课时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学案
第3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找出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流经的省区、地形区。
2、通过地图、图片及统计资料的分析,能够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
3、掌握黄河各河段的治理措施。
【学习重点】掌握黄河的基本情况,以及治理措施。
【学习难点】知道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
【学习过程】黄河的治理【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学法提示:读图分析读课文内容和图2.41和图2.42完成:1、在图中找出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
2、找出划分黄河上、中、下游的界线河口、孟津,看它们都位于哪个省区。
3、找出黄河流经的省区。
4、找出黄河流经的地形区。
5、黄河流经哪个地段后,产生的泥沙最多?6、地上河的分布河段、形成过程。
7、黄河不同河段的问题与治理。
【交流展示】同桌或小组进行学习结果的交流【合作探究】师生共同研讨解决:1、分析黄河的作用。
2、为什么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3、讨论完成课本52页活动“认识黄河的忧患”。
【我的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学后质疑】你发现了哪些问题【同步演练】你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快来检测一下双基训练:一、选择题1、被誉为“塞上江南”的是()A.长江中下游平原B.华北平原C.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D.四川盆地2、黄河断流现象出现的河段是()A.上游B.中游C.下游D.中上游3、下列河流中有凌汛发生的是()A、珠江B、黄河C、长江D、淮河4、治理黄河的关键是()A、引黄淤灌B、加固黄河大堤C、全流域综合开发D、中游水土保持5、被誉为“塞上江南”的是()A、长江中下游平原B、华北平原C、宁夏平原D、四川盆地二、综合题下图是“黄河水系略图”,读后完成下列各题:(1)填出图中数码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黄河发源地:________山;②注入海域:________海;黄河是我国第________长河;干流上、中游分界处③是________,中、下游分界处④是________;位于黄河沿岸的城市⑤是________,⑥是________;主要支流⑦是________,⑧是________;主要水电站⑨是________水电站。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第3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①黄河基本情况
-发源地:巴颜喀拉山
-流经地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全长:约5464千米
-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千米
②黄河治理历程与措施
-治理重要性:防洪、灌溉、供水
-新中国成立后治理成就:修建水库、堤坝、分洪蓄洪区
-治理措施:水土保持、退耕还林、加强污染防治
2.综合思维: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黄河治理与开发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运用地理数据、图表和实例来综合分析问题。
3.地理实践:引导学生关注黄河治理与开发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讨论如何在治理黄河的同时实现流域内的可持续发展。
4.人地关系:通过分析黄河治理与开发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黄河的基本情况、治理历程、开发利用等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黄河治理与开发的平衡、生态环境建设等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黄河大合唱》:让学生了解这首著名歌曲背后的历史背景和黄河治理的意义。
-《治理黄河的人》:介绍新中国成立后黄河治理的杰出人物,了解他们的贡献和治理成果。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分析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及治理措施,探讨可持续发展之路。
-《黄河文化》:让学生了解黄河流域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感受黄河文化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⑤黄河文化
-历史文化:黄河文明、古代诗词、民间故事
第3课时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教案
第3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和文字材料,学生能够了解黄河的源头、支流、干流途经的地形区和省级行政区域,找到上中下游河段划分的起始点。
2.通过自主学习,查阅地图、文字素材,完成学习任务,概括和理解黄河在不同河段的生态环境问题和防治措施以及如何合理地进行开发和利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黄河的开发利用和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
2.教学难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
三、教学策略根据课标要求,在充分调研和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河流知识已经进行了两节课的学习,所以,本课时主要以学生合作学习、互相交流为主,引导学生调用已有知识,运用资料和已经掌握的地理读图技能、地理分析方法,掌握黄河的水文状况和各河段的开发、利用与治理。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学生学习任务单。
2.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开门见山教师:关于黄河的诗词很多,最著名的莫过于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
(切换幻灯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学生:朗诵诗词。
教师:这句诗词描述的是黄河的哪个特征?学生回答预设:源头和入海口。
教师:回答得很贴切,我们首先来找一下诗句中的“天上”和“海”。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切入主题,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
】讲授新课──阅读黄河流域水系图和相关文字资料,了解黄河水文特征教师:(切换幻灯片)参阅黄河流域水系图和文字资料,在空白图上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阅读地图和文字资料,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回答预设:诗句中的“天上”指的是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海”指的是渤海。
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是内蒙古的河口镇,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是河南的桃花峪。
黄河干流主要流经的地形区依次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依次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域是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地理教学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的地理教学工作,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得也有失。
在教学工作中,我能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
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一)工作情况1、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
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
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学生兴趣、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2、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
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3、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特别是在复习阶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
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
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而是充满乐趣的。
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
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
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
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
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二)经验和体会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为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学期伊始,向学生提出地理教学三步走。
预习、学习、复习巩固。
效果不错,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提高。
2、改变授课风格,运用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
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解决学生课上出现的问题,营造活而不乱的地理课堂。
3、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在地理教学中要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只有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状态,经过认真的分析、思考,才能体会教材中蕴含的知识,产生探索地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地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教学时尽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
重视学生的心理特征研究,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
同时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给予了耐心帮助,鼓励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去发现结论,如地理名称、概念、事实、原理等,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采取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和探索能力。
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积极创设学生的求知情境,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参加学习过程,并且注意将知识内化为不同的层次,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取得成功。
同时,鼓励学生自由想象,提出各种假设和预见,充分尊重他们的思想观点,使学生敢想敢干,富有创新精神。
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实际进行分析,能够使学生对地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
通过一学期教学,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尤其是思考能力、识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提高迅速。
4、注重地理学习方法的传授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教学中注重方法的传授。
地理概念和规律是地理知识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关注地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中形成地理概念,学习地理规律。
既而对规律的发现过程产生兴趣,避免靠单纯机械记忆的方式学习地理,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对重点的概念和规律要使学生学的更好一些,并且充分发挥他们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方面的作用。
(三)问题和教训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中学的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课后反思不够及时,教的学生多,又时对个别学习主动性不够的学生督促不够,这些都有待改进。
(四)今后努力方向1、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基础知识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重视地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方法3、重视地理知识的应用4、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总之,我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更好的完成地理教学工作。
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争取在新的一学年,取得好成绩。
第3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和文字材料,学生能够了解黄河的源头、支流、干流途经的地形区和省级行政区域,找到上中下游河段划分的起始点。
2.通过自主学习,查阅地图、文字素材,完成学习任务,概括和理解黄河在不同河段的生态环境问题和防治措施以及如何合理地进行开发和利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黄河的开发利用和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
2.教学难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
三、教学策略根据课标要求,在充分调研和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河流知识已经进行了两节课的学习,所以,本课时主要以学生合作学习、互相交流为主,引导学生调用已有知识,运用资料和已经掌握的地理读图技能、地理分析方法,掌握黄河的水文状况和各河段的开发、利用与治理。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学生学习任务单。
2.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开门见山教师:关于黄河的诗词很多,最著名的莫过于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
(切换幻灯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学生:朗诵诗词。
教师:这句诗词描述的是黄河的哪个特征?学生回答预设:源头和入海口。
教师:回答得很贴切,我们首先来找一下诗句中的“天上”和“海”。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切入主题,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
】讲授新课──阅读黄河流域水系图和相关文字资料,了解黄河水文特征教师:(切换幻灯片)参阅黄河流域水系图和文字资料,在空白图上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阅读地图和文字资料,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回答预设:诗句中的“天上”指的是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海”指的是渤海。
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是内蒙古的河口镇,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是河南的桃花峪。
黄河干流主要流经的地形区依次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依次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域是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设计意图: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技能和方法,完成黄河水文状况的学习。
】教师:填图很认真,也很准确。
接下来,全班同学按照方位,分成三组,分别代表黄河的上、中、下游,了解每个河段的特点。
每个组要完成2个学习任务,在班上汇报并与其他小组交流。
为每个组分发学习任务。
学生:接受学习任务,小组内分成两组,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巡查学生,解决学生学习中碰到的疑惑。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小组合作的意识。
】教师:现在我们来展示各个小组的学习成果,与其他小组交流。
首先是上游地区的第一组。
切换幻灯片,展示上游第一组的学习任务。
学生回答预设:玛曲县面临的环境问题是草场退化、荒漠化正在加剧。
这些问题会导致黄河水量减少,泥沙含量增加。
为改变现状,玛曲县需要采取退耕还草、还林、合理放牧、植树种草等措施进行治理。
【设计意图:通过玛曲县的案例,反映上游地区的荒漠化问题。
】教师:切换幻灯片,展示黄河上游湿地、湿地放牧、土地沙化景观图片。
不合理的放牧,导致了玛曲县的草场退化,为黄河埋下了隐患。
请上游地区的第二组来汇报。
切换幻灯片,展示上游第二组的学习任务。
播放视频:凌汛─宁夏。
学生回答预设:黄河上游河段有一部分是由低纬向高纬流,在冬末春初、秋末冬初,低纬度已经解冻或未结冰,而高纬度未解冻或已结冰,低纬度河段挟冰块而下,水势汹涌,导致高纬度河道水位猛涨,形成凌汛。
一般采取的措施是疏通河床和爆破冰面。
【设计意图:学生了解凌汛常识,了解黄河给上游地区的人们带来的忧患。
】教师:切换幻灯片,在黄河流域水系图上指出发生凌汛的河段。
切换幻灯片,展示凌汛的治理措施。
上游地区第二组同学让我们掌握了一个新概念。
请上游地区的第三组来汇报。
切换幻灯片,展示上游第三组的学习任务。
学生回答预设:黄河给流经区域带来许多不便,但是在部分地区黄河却是生产和生活必需品。
该农民应该是在河套平原或者宁夏平原,该地地势平坦,水源充足。
河水灌溉是当地农业生产的重要方式,黄河解决了农业用水问题,因此,当地农业和畜牧业发达。
【设计意图:学生了解黄河上游的开发和利用。
】教师:切换幻灯片,展示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景观。
称之为“塞北江南”是名副其实。
通过上游地区同学的介绍,我们了解了黄河上游的忧患,也知道了黄河给上游地区百姓带来的福音。
接下来,我们走进中游地区,请中游地区的同学来汇报。
切换幻灯片,展示中游地区的学习任务。
学生回答预设:华县发生洪灾的是渭河。
华县遭受洪灾后,河南、山东有可能也会遭受洪灾。
发生洪灾的原因是夏季雨水集中,黄河部分河段河水泛滥,给两岸居民带来损失。
因此,在该河段需要加强河床疏通工作,保证河道通畅,同时加固堤坝。
【设计意图:学生能够认识黄河中游地区存在的隐患和成因。
】教师:现在,我们观察一组图片,看看中游地区在疏通河道时采取的措施。
切换幻灯片。
展示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水电站,以及小浪底水电站调水调沙的图片。
教师:接下来,我们走进下游地区,请下游地区第一组的同学来汇报。
切换幻灯片,展示下游地区第一组的学习任务。
展示图片:“地上河”示意。
学生回答预设:黄河在中游流经了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下游河段平稳,速度减慢,大量泥沙沉积,造就了“地上河”景观。
对此,除了在中游水利枢纽进行调水调沙以外,更重要的是减少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提倡植树造林,保持水土,采取淤地坝工程措施。
【设计意图:学生理解黄河中游流经的黄土高原是水土流失多发区,了解人们的应对措施。
】教师:切换幻灯片。
展示水土流失成因图片、黄河下游引黄淤灌图片、中游淤地坝等水土保持图片。
不能只在下游河段进行治理,要发现原因真正所在,从根本上解决地上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