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增长模式》教案
人口增长模式教案设计
人口增长模式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定义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原因。
3. 让学生能够分析不同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影响。
4.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口增长模式的定义、特点及转变原因。
2. 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原因分析。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人口增长模式的相关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不同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影响。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人口增长模式资料,包括图表、案例等。
2. 准备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图表和案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世界人口增长图表,引导学生思考人口增长的模式和特点。
2. 新课导入:介绍人口增长模式的定义和特点,解释不同阶段的人口增长模式。
3. 案例分析:分析不同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如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影响,分享讨论成果。
5. 知识拓展:介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原因,如经济发展、教育水平提高、生育政策等。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思考题和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原因。
通过分析经济发展、教育水平提高、生育政策等因素,让学生了解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人口增长模式。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讲的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2. 提问: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原因是什么?3. 分析经济发展对人口增长模式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会导致生育率下降,死亡率降低,从而使人口增长模式转变。
4. 分析教育水平提高对人口增长模式的影响:教育水平的提高,会使人们更加重视生育问题,晚婚晚育观念普及,生育率下降。
5. 分析生育政策对人口增长模式的影响:政府通过制定生育政策,引导或限制人口增长,从而影响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增长模式(教案)
人口增长模式第一章:人口增长模式概述1.1 人口增长模式的定义1.2 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演变1.3 人口增长模式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1.4 人口增长模式对资源环境的影响第二章: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2.1 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2.2 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的原因2.3 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的案例分析2.4 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现状与转变第三章: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3.1 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3.2 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的原因3.3 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的案例分析3.4 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现状与转变第四章:过渡型人口增长模式4.1 过渡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4.2 过渡型人口增长模式的原因4.3 过渡型人口增长模式的案例分析4.4 过渡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现状与转变第五章: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5.1 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5.2 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的原因5.3 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的案例分析5.4 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现状与展望第六章: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社会经济影响6.1 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6.2 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6.3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对城乡发展的影响6.4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与社会保障体系的适应第七章: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政策调控7.1 人口政策的历史与现状7.2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下的政策挑战7.3 人口政策调整的国际经验7.4 我国人口政策的发展方向与建议第八章:人口增长模式转变与资源环境的关系8.1 人口增长与粮食安全的关联8.2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对水资源的影响8.3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与能源消耗的关系8.4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与生态环境保护第九章: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教育适应9.1 教育发展与人口增长模式的关系9.2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对教育结构的影响9.3 教育改革与人口素质提升9.4 教育政策在人口增长模式转变中的作用第十章:展望未来的人口增长模式10.1 新技术革命对人口增长模式的影响10.2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全球趋势10.3 人口增长模式与可持续发展10.4 面向未来:适应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策略与行动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和原因:重点关注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如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以及导致这种模式的原因,如生产力水平低、医疗卫生条件差等。
人口增长模式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题名称:人口增长模式教案设计2. 课题归属:地理学科3. 课时安排:5课时4. 教学目标:a. 让学生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概念及类型b. 让学生掌握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原因c. 让学生能够分析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影响5.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 导入新课a. 利用多媒体展示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引导学生关注人口增长现象b. 提问:什么是人口增长模式?它有哪些类型?2. 讲解人口增长模式的概念及类型a. 讲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定义b. 介绍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原始型、传统型、过渡型、现代型3. 分析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原因a. 讲解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内部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率b. 讲解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外部因素: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政策调控4. 案例分析: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影响a. 分析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演变c. 讨论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影响5. 课堂小结a.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梳理知识点b. 强调人口增长模式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三、课堂练习与拓展1. 练习题a. 判断题: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下降和死亡率下降。
A. 原始型B. 传统型C. 过渡型D. 现代型2. 拓展活动a. 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b.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师生共同探讨最佳解决方案四、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掌握情况如何?2. 反思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的运用是否得当?3. 反思学生反馈:学生参与度如何?是否有疑问或困惑?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2. 完成练习题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人口政策与人口管理六、教学内容与步骤1. 引入人口政策的概念和目的a. 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及演变b. 提问:什么是人口政策?它的目的是什么?2. 讲解不同国家的人口政策a. 对比分析不同国家的人口政策及其效果b. 提问:这些政策有什么异同?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3. 分析我国人口政策对人口增长的影响a. 讲解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情况b. 分析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影响4. 讨论人口管理的重要性a. 讲解人口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手段b. 讨论人口管理在调控人口增长、优化人口结构中的作用5. 课堂小结a.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梳理知识点b. 强调人口政策和管理在国家和地方发展中的重要性七、课堂练习与拓展1. 练习题a. 判断题: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增长模式教案
人口增长模式教案教案标题:人口增长模式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及其特点。
2. 分析人口增长模式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3. 探讨人口增长模式对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和机遇。
教学重点:1. 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及其特点。
2. 人口增长模式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3. 人口增长模式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教学难点:1. 分析人口增长模式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2. 探讨人口增长模式对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和机遇。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计算器和白板。
3. 学生练习册。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情况,引发学生对人口增长的思考。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人口增长的理解和观点。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包括指数增长、线性增长和阶段性增长。
2. 解释每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原因。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进行分析。
2. 学生利用计算器和白板计算该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率,并讨论其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四、讨论与总结(15分钟)1. 学生小组展示他们的案例分析结果,并讨论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2. 引导学生思考人口增长模式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并讨论人口增长模式对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和机遇。
五、拓展活动(10分钟)1. 学生完成练习册中的练习题,巩固对人口增长模式的理解。
2. 鼓励学生自主搜索和阅读相关的研究报告或文章,进一步了解人口增长模式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六、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撰写一篇关于人口增长模式对可持续发展的论文,并在下节课上进行展示和讨论。
教学延伸:1. 邀请专家或相关领域的人士来学校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经验。
2. 组织学生参观人口增长模式变化明显的地区,让他们亲身感受人口增长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和小组展示的质量和深度。
人口增长教案
人口增长教案教案标题:人口增长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影响。
2. 探讨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3. 分析人口增长对教育和就业的挑战。
4. 提供解决人口增长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教学时长:2个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 引入人口增长的概念,让学生思考人口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 引发学生对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的思考。
2. 知识讲解(15分钟):- 讲解人口增长的原因,如生育率、死亡率、迁移等因素。
- 解释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就业压力等。
3. 小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人口增长对教育和就业的挑战。
-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并提供相关案例进行讨论。
4. 案例分析(15分钟):- 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人口增长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和就业带来的挑战。
- 引导学生思考解决这些挑战的方法和策略。
5. 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重要性。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人口增长带来的挑战。
第二课时:1. 复习(5分钟):-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回顾人口增长对教育和就业的挑战。
2. 策略讨论(20分钟):- 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解决人口增长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 鼓励学生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并进行讨论和分享。
3. 方案展示(15分钟):- 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解决方案,展示给全班。
- 全班进行讨论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4. 总结(10分钟):- 强调解决人口增长问题的重要性。
- 总结学生提出的解决方案,并鼓励他们思考如何将这些方案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用于知识讲解和案例分析。
2. 实际案例,用于小组讨论和分析。
3. 小组讨论指导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讨论人口增长对教育和就业的挑战。
4. 小组展示评价表,用于评价学生的解决方案。
2024年高中地理人口增长教案
2024年高中地理人口增长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了解人口增长的基本过程和特点,理解人口增长与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关系。
2. 使学生能够根据出生率和死亡率推断人口增长与自然增长率,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中的一些人口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有关数据和图表,分析人口增长的过程和特点。
2. 通过讨论、分析、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树立正确的人口观,理解控制人口增长的意义。
2.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人口增长的过程和特点;理解人口增长与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关系。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中的一些人口问题。
三、教学工具PPT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教师:我们每天都在和数字打交道,那么大家知道我们的人口数字是多少吗?我们的出生率、死亡率又是多少呢?通过学习本节课的知识,我们就能回答这些问题。
(二)新课讲解1. 人口增长的概念及过程。
教师:首先,请大家阅读课本中有关人口增长的内容,思考两个问题:(1)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口总数×自然增长率。
通过阅读课本,我们发现人口的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出生率高的国家不一定人口就增长快,因为死亡率高的人口也可能使总人口减少。
另外,人口的迁移也会影响人口的总量。
通过阅读课本中有关人口迁移的内容,我们知道人口的迁移属于大范围的人口移动,而不是长期定居人口的增加或减少。
通过这些变化,我们发现人口增长具有惯性,即从出生开始计算所经过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人口数量变动特征。
教师总结:人口增长是指人口在短时期内持续增加的现象。
它受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因素的影响。
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人口净增加或净减少。
同时,迁入和迁出也会对总人口数量产生影响。
1.1《人口增长模式》教案五篇范文
1.1《人口增长模式》教案五篇范文第一篇:1.1《人口增长模式》教案《人口增长模式》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教材分析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较大,形成了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
在工业革命之前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高-高-低”模式,工业革命后又演变成了“高-低-高”模式和“低-低-低”模式。
本节课的理论性较强,在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对这几种人口增长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明确它们的特点、影响因素和地区分布。
注意培养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前,已经对人口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关于人口模式的划分和总结,学生并未深入了解过。
本节课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和探究,引导学生总结出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成因和分布地区。
在此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对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进行探究和解答。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直观图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口增长的趋势及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2、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掌握各个时期人口的增长模式。
3、分析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问题以及对策。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表来引导学生分析人口增长的趋势、特点等。
2、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关于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科学的人口观和环境观。
2、使学生树立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难点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成因。
2、掌握我国的人口增长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展示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来说明世界人口的现状。
一、人口增长1、人口增长趋势[自主]通过课本P2图1-1,引导学生总结世界人口的趋势变化。
[点拨]世界人口的增长呈“J”型曲线,不同时段的增速不同,但总体为波动型增长。
[自主]人口增长的快慢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有关,学生通过预习明确自然增长率的含义和计算方式。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教学案
【课题】课前预习——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了解新知,有备而战一、人口增长(一)时间变化阅读教材P2内容,结合右图完成:1999年10月12日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亿人口日。
2005年1月6日为中国第亿人口日。
右图为地球历史上人口数量变化坐标图,该曲线呈形,体现:古代人口增长,近现代人口增长的特点。
衡量人口增长快慢的重要指标是,即一定时期内与相减的得数。
你能给出其数学表达式吗?(二)地区差异下面是2000年埃及和日本两国的人口统计资料,请根据上述数学表达式计算填写下表:国家总人口(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新增人口(万)埃及6398 2.50 0.65日本12687 0.94 0.82表中国家按经济发展水平埃及属于国家,日本属于国家。
由上表比较可看出自然增长率高低与人口数量变化有何关系?(三)影响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因素一定区域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快慢,受到的制约,也受到从到领域的多种因素的影响。
(1)经济基础:、、、等(2)上层建筑: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人口政策等(3)其他:战争,自然灾害由于发展引起、和变化,决定了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所以人口自然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
二、人口增长模式阅读教材完成下表:我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处于阶段。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出生数死亡数=———-———总人数总人数出生数-死亡数=———————总人数新增人数=——————总人数思考:人口数量变化是否只于增长率有关?提示:三种模式四种类型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导入新课——回归生活,联系实际,创设意境,启动思维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告:(1)总人口: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年平均增长0.57%。
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2)家庭户规模: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
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案背景此教学设计为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模块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中的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的内容,本节内容的学习建立在高一学生有了必修一自然地理知识和初步掌握了地理技能的基础上。
本节内容的教学分2课时,第1课时学习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第2课时学习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二、教材分析人口发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口结构的改变。
其中人口增长是人口发展的基本内容,而出生率、死亡率及由二者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人口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影响出生率、死亡率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生产力,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口增长模式也在发生着转变。
本节包括“世界人口增长”、“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三部分内容。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特点(2)了解了解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转变规律及地区分布2、过程与方法(1)学会阅读人口增长模式的相关图表,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并探究原因。
(2)懂得利用互联网搜索获取有用知识和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国情、国策,逐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四、教学重点人口增长模式及其特点五、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六、课型新授课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八、教学方法读图析图法、总结归纳法九、教学过程九、课后反思优点:充分利用了互联网搜索技术获取有用信息,让学生感受到互联网的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及总结归纳能力,并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参与度比较高。
缺点: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较差,归纳总结能力不够强及表达能力欠缺,在今后的课堂上要加强这几方面的培养。
人口增长模式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通过分析不同阶段的人口增长特点,使学生理解人口增长模式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关系,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定义及特点;(2)掌握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原因;(3)能够分析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及其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运用图表和数据,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人口问题的关注;(2)引导学生认识到人口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转变原因;(2)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及其影响。
2. 教学难点:(1)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原因分析;(2)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人口增长的数据和图表,引导学生思考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其影响。
2. 讲授新课:(1)介绍人口增长模式的定义及特点;(2)分析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原因;(3)讲解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及其影响。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原因。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知识点,整理笔记;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其他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及转变原因;3.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未来人口增长模式的可能变化及其影响。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人口增长模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包括分析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人口增长模式》教案设计
《人口增长模式》教案设计《人口增长模式》教案设计人口增长模式一、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口数量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转变。
理解二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3、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特征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2、讲解人口增长模式含义,借助图表案例等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二、教学重点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通过世界60亿人口日和中国13亿人口日图片导入第一个标题——人口的自然增长。
板书:一、人口的自然增长(教师展示材料一,让学生明确自然增长数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材料一:人口出生率=出生人口/总人口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教师讲解:当人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人口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
因此,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过渡:下面我们从时间角度分析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会这样呢?板书:1、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引导学生读课本图1.2和图1.3,让学生分析)教师首先让学生说出阅读地理曲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然后总结归纳:1、读图名。
2、读各个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变量(两图横坐标均表示时间,纵坐标均为相应时期人口数)。
《人口增长模式》上课学习上课学习教案设计
《人口增长模式》教案设计1.1人口增长模式一、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人口数量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转变。
理解二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3、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特征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2、讲解人口增长模式含义,借助图表案例等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二、教学重点、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通过世界60亿人口日和中国13亿人口日图片导入第一个标题——人口的自然增长。
板书:一、人口的自然增长(教师展示材料一,让学生明确自然增长数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材料一:人口出生率=出生人口/总人口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教师讲解:当人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人口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
因此,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过渡:下面我们从时间角度分析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会这样呢?板书:1、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引导学生读课本图1.2和图1.3,让学生分析)教师首先让学生说出阅读地理曲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然后总结归纳:、读图名。
2、读各个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变量(两图横坐标均表示时间,纵坐标均为相应时期人口数)。
3、判读图形变化特征(两图中曲线曲率的变化反映对应时段内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
人口增长模式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人口增长模式教案设计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概念。
2. 让学生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原因。
3. 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的差异。
教学重点:1. 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概念。
2.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原因。
3. 不同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的差异。
教学难点:1.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原因。
2. 不同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的差异。
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教学资源。
2. 投影仪或白板。
3. 教学卡片或挂图。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1.1 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认为人口增长是什么?”引发学生对人口增长的思考。
1.2 教师简要介绍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概念,并板书人口增长模式的定义。
2. 基本概念(10分钟)2.1 教师通过讲解或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类型(原始型、传统型、过渡型、现代型)。
2.2 教师举例说明每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并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模式之间的差异。
3. 转变原因(10分钟)3.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人口增长模式会发生变化?”3.2 教师讲解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原因,包括生产力发展、医疗水平提高、社会福利改善等。
3.3 教师可通过案例分析或让学生小组讨论,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转变原因。
4. 练习与讨论(10分钟)4.1 教师给出一些关于不同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的问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4.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各自的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并分析其原因。
第二课时:5. 案例分析(10分钟)5.1 教师选择一个或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分析其人口增长模式及转变原因。
5.2 学生通过观察案例,了解不同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的差异。
6. 拓展与思考(10分钟)6.1 教师提出一些关于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对经济社会影响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
6.2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应对人口增长带来的挑战,如人口老龄化、资源紧张等。
人口增长模式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题名称:人口增长模式教案设计2. 学科领域:地理学科3. 课时安排:5课时4. 教学目标:(1)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定义及分类;(2)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特征;(3)能够运用人口增长模式分析我国人口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人口增长模式的分类、基本特征及应用;2. 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原因及对我国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定义、分类及基本特征;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实例;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人口增长模式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四、教学准备1. 教材:高中地理教科书;2. 参考资料:人口增长模式相关论文、案例及数据;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人口增长模式的定义及分类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人口增长的历史数据,引导学生思考人口增长的模式;2. 讲解:介绍人口增长模式的定义、分类及基本特征;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转变原因;4.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人口增长模式分析我国人口问题。
第二课时: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特征1. 复习导入:回顾上一课时的人口增长模式分类;2. 讲解:详细阐述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特征;3. 课堂讨论:讨论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特征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4.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特征。
第三课时: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原因1. 复习导入:回顾前两课时的人口增长模式及基本特征;2. 讲解:讲解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原因;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实例;4. 课堂讨论:让学生探讨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对我国的影响。
第四课时:人口增长模式对我国的影响1. 复习导入:回顾前三课时的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原因;2. 讲解:讲解人口增长模式对我国的影响;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对经济社会的影响;4. 课堂讨论:让学生探讨应对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策略。
《人口增长模式》教案
《人口增长模式》教案人口增长模式是指人口的数量和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发展变化的模式。
它是人口学和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对于了解人口发展规律、实现人口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概念和含义;2.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分类和特点;3.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人口增长模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4.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人口增长模式的分类和特点;2.人口增长模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相关案例资料。
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与激发兴趣(10分钟)1.教师用图表展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趋势,并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2.鼓励学生提出对人口增长模式的疑问和问题。
Step 2 人口增长模式的概念与分类(20分钟)1.教师介绍人口增长模式的概念和意义;2.教师讲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分类,如自然增长、人口流动等;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各个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Step 3 人口增长模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30分钟)1.教师提供典型案例,如中国的人口红利、日本的人口老龄化等;2.学生分小组讨论,探讨人口增长模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和消极影响;3.小组进行展示和交流,学生通过互动讨论,形成综合的思考和认识。
Step 4 案例分析与解决问题(30分钟)1.教师提供更多的案例资料,要求学生分析人口增长模式对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和解决问题;3.小组进行展示和交流,学生共同总结人口增长模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启示和经验。
Step 5 归纳概括与课堂小结(10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和概括;2.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回答教师的提问;3.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五、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进一步了解和研究人口增长模式的相关内容;2.学生可以参与相关的讨论和社会实践活动,深入理解和应用人口增长模式的知识;3.学生可以撰写相关的研究报告和论文,提高自己的研究和写作能力。
人口增长模式(教案)
人口增长模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原因及其影响。
3. 培养学生运用人口增长模式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概念、特点及转变原因。
2. 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原因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概念、特点及转变原因。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运用人口增长模式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PPT课件,展示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概念、特点及转变原因。
2. 搜集现实生活中的案例,用于分析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2. 讲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概念、特点:介绍人口增长模式的四个阶段,讲解各阶段的特点。
3. 分析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原因:讲解人口增长模式从原始型向现代型转变的原因,包括生产力发展、科技进步、社会制度等因素。
4. 案例分析:选取现实生活中的人口增长模式转变案例,如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分析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5.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运用人口增长模式进行分析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6. 总结与评价: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关注人口问题,为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出建议。
六、教学延伸与拓展1. 探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差异及其原因。
2. 分析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3. 引导学生思考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对人口政策制定的启示。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 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总结收获,找出不足,制定改进计划。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相应评价。
人口增长模式 教案
人口增长模式教案抚宁一中张建新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口增长的概念及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理解生产力水平是人口增长快慢的决定性因素;2.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掌握各个时期人口增长的模式;3.理解不同国家对应的人口问题及对策;4.激发学生探究关于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和资源观。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课型:新授课。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及特点。
2. 教学难点:不同国家对应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五、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归纳法六、教学过程:1.导入:漫画导入——观看漫画,请你为漫画起一个名字。
“苦难的母亲”,母亲指的是地球,为什么苦难?图片显示人口太多,从而引出人口增长。
2.读图1-1 历史上人口的增长(复习读图的方法,读图名、图例、横纵坐标),请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图中的信息。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不断增长,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大致呈现出“J”形。
人口增长的快慢通常怎么衡量呢?——人口自然增长率(指标)计算公式推导: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增加数/人口基数=(人口出生数-死亡数)/人口基数=出生数/人口基数-死亡数/人口基数=出生率-死亡率当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人口正增长;当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人口零增长,当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人口负增长。
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很多,根本因素是生产力水平,由于不同时期生产力水平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
用下面这幅图直观地呈现给大家。
高高低模式: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主要存在于工业革命以前;高低高模式: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主要出现于18世纪中期以后;低低低模式: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主要出现于后工业化阶段的发达国家。
(低低低模式也称为现代型,通常用自然增长率达到1%作为衡量标准,小于1%的我们可以将其称为人口增长现代型国家,发展中国家中国、古巴都是现代型,需要特殊掌握)3.人口金字塔扩张型,下宽上窄,呈真正的金字塔形。
人口增长模式(教案)
人口增长模式教学章节:第一章人口增长模式的定义与历史演变教学时长: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演变过程。
3. 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差异。
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教学资源。
2. 投影仪或白板。
3. 教学图表和数据。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人口增长相关的图片或数据,引发学生对人口增长问题的关注,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人口增长模式。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人口增长模式的定义:教师介绍人口增长模式的定义,即在一定时期内,人口数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2. 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演变:教师讲解人口增长模式从原始型、传统型、过渡型到现代型的演变过程,并简要介绍各个阶段的特点。
三、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让学生分析其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其成因。
四、课堂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探讨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第二课时:五、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演变及其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作业可以是:1. 请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及其演变过程。
2. 请学生分析一下自己所在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人口增长模式的理解程度及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其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人口增长模式教学章节:第六章人口增长模式的影响因素教学时长: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影响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因素。
2. 让学生掌握各因素对人口增长模式的相互作用。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教学资源。
2. 投影仪或白板。
3. 教学图表和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 1.1 《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增长(第2课时)教案
教学重点
1.世界人口增长快慢的原因及有关自然增长率的计算。
2.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征、影响因素及代表国家。
教学难点
1.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2.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征及地区分布。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地理图表。
课时安排2课时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
2.学会分析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原因。
3.理解“高—高—低”模式、“高—低—高”模式、“低—低—低”模式的特征及地区分布差异。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法。
2.通过探究与活动,学会判断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方法。
3.运用本地区人口统计资料绘制图表,学会说明人口增长特征、分析其成因、预测其发展趋势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看待人口增长模式。
2.认识我国的国情、国策,逐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3.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调查研究,充分利用相关资料分析、判断
教学过程情第2课时
导入新课
师(复习提问)1.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是什么?
2.为什么目前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3.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公式是什么?人口增长快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生 1.“J”形曲线。
2.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参加劳动的人口年龄较轻,劳动力培训费用低廉,对家庭造成的经济压力较小,所以出生率较高。
“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女性人口受教育程度低等也是影响因素。
3.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承转)回顾人口增长的历史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形成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
推进新课
师人口增长模式,又称为人口转变模式,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通过对近代世界人口问题的研究,人口学家总结出三种人口增长模式:“高—高—低”模式、“高—低—高”模式、“低—低—低”模式。
(讨论)将全班同学分成三组,分别讨论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征、社会发展阶段、原因及地区分布等。
第一组:“高—高—低”模式
第二组:“高—低—高”模式
第三组:“低—低—低”模式
学生讨论后,教师对各组代表进行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回答,若有答错的地方,可再进行讨论或及时给予纠正,最后教师作总结概括。
师展示“人口增长模式对比表”
生阅读教材,对照表格各栏目要求讨论填表。
课件展示:
表格(表格内容按教学次序,逐个显示)
特点
课件展示:
“人口增长模式图”
师图中人口增长的四个阶段,各属于哪种模式?
生第一阶段属于“高—高—低”模式,第二阶段属于“高—低—高”模式,第三阶段属于由“高—低—高”模式向“低—低—低”模式转变的过渡模式,第四阶段属于“低—低—低”模式。
师第一阶段和第四阶段都是低速增长阶段。
那么“高—高—低”模式和“低—低—低”模式又有何不同?
生“高—高—低”模式的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是与生产力的低水平相适应的;而“低—低—低”模式则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此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较高。
课件展示:
教材P7图1-3“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地区差异图”
[问题探究]
1.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属于哪种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增长表现出哪两大特点?
2.多数非洲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主要特点是什么?
生 1.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属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低—低—低”模式。
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表现出两大特点:一是“三低”特征,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二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仍然保持下降的趋势,不少国家甚至出现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
2.多数非洲国家处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高—低—高”模式。
师从世界各地区的情况来看,目前发达国家或地区已基本步入现代化的人口增长模式。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死亡率虽然已降至与发达国家持平,但是出生率仍然较高,尚处于下降过程中,人口增长模式属于“高—低—高”模式。
由于发展中国家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 0%,因此总的来说,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也属于“高—低—高”模式,处在向“低—低—低”模式转变的阶段。
师阅读P8“我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这段文字,思考:
(1)促使我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因素有哪些?
(2)我国是哪种人口增长模式?
生(1)促使我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一是社会经济因素。
生活富裕有利于减少生育。
二是制度因素。
国家的人口制度、社会主义教育促进了出生率下降。
三是计划生育因素。
少生、优生、优育政策逐渐深入人心。
(2)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正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过渡。
(承转)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模式所处的阶段和类型,会影响这一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
师人口年龄结构是指不同年龄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分布状况和比例关系。
可分为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可以用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直观显示。
课件展示: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问题:说出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所对应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学生回答。
师(总结)“高—低—高”人口增长模式,平均预期寿命较短,出生率高,总人口中少年儿童比重高,老年人口比重低,为年轻型人口结构;“低—低—低”人口增长模式,由于出生率进一步下降,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少年儿童比重继续下降,而老年人口比重上升,成为老年型人口结构;由“高—低—高”模式向“低—低—低”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则会出现成年型人口结构,由于出生率下降,人口中少年儿童比重略有下降,成年人口比重上升,成为成年型人口结构。
(承转)在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下,形成了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
反过来,人口增长模式也会对社会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
师(提出问题)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对社会经济产生哪些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
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不同,导致人口增长的速度快慢不同,对人口发展进程的影响不同。
这种影响有利有弊。
“高—高—低”人口增长模式能够满足农业社会时期对劳动力增长的需求,但也容易出现劳动力不足或过剩,从而影响经济发展。
“高—低—高”人口增长模式的“利”是人口增长快,劳动力充足,利于经济发展;弊在于人口增长过多、过快,会加大对经济、就业等方面的压力。
人口持续增长,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费也会随之增长,最终会超出环境的供应和自净能力,进而引发各种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低—低—低”人口增长模式克服了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的问题,有利于经济积累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但往往伴随着人口的负增长和人口老龄化问题。
人口老龄化会造成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员不足,社会上用于老年人的退休、养老等费用增加,老年人生活困难和生活孤单等问题。
课堂小结
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是按照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来划分的,它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不同历史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是形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