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9年最新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2019-2020年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019-2020年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2能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形成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景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教具准备:天平教学过程:课题:等式性质一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和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2能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形成应用意识.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和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教具准备:天平教学过程:课题:等式性质二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和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2引入对ax=b和ax+b=c这类方程方法的学习。
3能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形成应用意识.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和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教具准备:天平教学过程:课题:解较复杂方程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2引入对ax+bx=c这类较复杂方程的学习。
3能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形成应用意识.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景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教学过程:水产养殖场第二单元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相应图形的;了解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概括能力,渗透转化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能用有关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知识点:1、平行四边形的特点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3、应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4、三角形的面积公式5、应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决问题6、梯形的特征7、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8、简单的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教材特点:1、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解决问题的需要出发,优化单元知识结构。
最新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最新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最新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最新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最新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例1)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揭示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的过程,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位值的概念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教学难点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教具准备图片和计数器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我们以前都认识过哪些数?2、数数:1)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712。
2)从420一十一十的数到540 3)从91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4)从20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3、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比较大的数?4、出示图片: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
北京市人口:13819000人请学生试着读一读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更大的数,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二、探究新知1、请学生拿出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当数到10个一千时问: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多少?强调: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2、请学生10个10个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时问:是多少利用计数器问:怎么表示10个一万?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多少10个一千万是多少学生在计数器上数数。
最新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备课计划教材分析:教材分两段编排:第一段教学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四则计算和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第二段教学使用计算器进行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和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的新要求。
教材为了突出使用计算器在学生数学学习方面的价值,在“万以上数的认识”单元后专门安排了“使用计算器”这一单元。
这样安排,(1)可以集中进行一些大数目的计算以及探索数学规律,(2)便于学生感受在什么样的问题情境下使用计算器,体会计算器的作用。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生动、活泼,富有好胜的心理,并且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课堂上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生活中,较多的学生对计算器已有所认识,因此这节课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的学到了知识。
教学目的要求:1、通过学习,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2、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并通过计算探索与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点,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类生活和工作中的使用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知道计算器键盘上各种常用键的功能。
难点:掌握计算器正确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小组合作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计算器(1)教材分析:本课时教学容:教学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四则计算和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学情分析:在生活中,较多的学生对计算器已有所认识,因此这节课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的学到了知识。
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能够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新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全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新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也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在教学中要处理好。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新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1一、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四年级个别学生思维活跃,聪明好学,学习兴趣较浓,但个别学生由于基础知识的问题,接受能力较差,理解新知识和计算较慢,还有一小部分同学比较懒散,对待学习热情不高。
从纪律及其它方面看,学生都不错,但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浮躁,自信心不足,不敢表现自己,对知识的掌握只求表面知识,不求理解等等。
教师必须加以正确、有力的指导,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因材施教,把每堂课都上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教材情况分析:教材总共分为七单元。
一是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二是认识图形。
三是小数乘法。
四是观察物体。
五是小数除法。
六是游戏公平。
七是认识方程。
其中第一单元,第三单元,第五单元属于数与代数;第二单元和第四单元属于空间与图形。
第六单元属于统计与概率。
(一)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本单元是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学习"元、角、分与小数"的基础上,扩展对小数的认识,把小数和分数初步联系起来,进一步了解小数的意义。
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小数乘法"。
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经历探索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运用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第五单元"小数除法"。
本单元包括小数除法、积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小数四则运算等内容。
结合具体情境,学生将经历探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了解在生活中有时只需要求积商的近似值,掌握求近似值的方法,培养估算意识;初步了解循环小数;会运用小数四则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教案标题: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数的读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排序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掌握数的读写方法。
2. 学会比较数的大小。
3. 掌握数的排序方法。
教学难点:1. 数的排序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2. 数的大小比较的灵活运用。
教具准备:1.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2. 黑板、粉笔或白板、马克笔。
3. 数字卡片或数字图示。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数字卡片或数字图示,向学生展示一组数字,要求学生快速读出这些数字。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读写数字,并与学生一起总结数的读写规则。
二、讲解(15分钟)1. 通过课本中的相关例题,向学生讲解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2. 通过课本中的相关例题,向学生讲解数的排序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三、练习(20分钟)1. 分发练习册,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中与数的读写、大小比较、排序相关的练习题。
2.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解答学生的疑惑。
四、归纳总结(10分钟)1. 让学生展示他们的答案,并与全班共同讨论、比较不同答案的优缺点。
2. 引导学生总结数的读写、大小比较、排序的方法和技巧。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设计一些拓展性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解决思路,并与全班分享。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2. 强调作业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按时完成并及时复习。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和排序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
在教学中,我注重了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通过练习和讨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会用字母表示他们,会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以及自学的能力,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自主学习的方式探索、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以及自学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课前复习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数量关系,请同学们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以下题目:(用字母表示课件出示)二、新授1.情境导入师:同学们,这个寒假我们学校的图书馆又运来了一些新书,现在这些新书已经上架了并被老师们贴上了精美的标签想不想一起去看看?生:想。
2.自主探索师出示情境图提问:从图上你发现了哪些和咱们数学有关系的信息?生1:科技书有475本。
生2:故事书有282。
生3:文艺书有225本。
师:同学们的眼睛真亮,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那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问题1:科技书和故事书一共有多少本?问题2:故事书和文艺书一共有多少本?问题3:科技术和文艺书一共有多少本?问题4:科技书比故事书多几本?方法一:(475+225)+282方法二:475+(282+225)师生共同分析两种方法在计算方法、结果、解题思路上的相同点不同点。
指生回答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生:我发现在加法算式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计算出来的结果是一样的。
师:这个规律在其他算式里是不是也适用呢?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试着写几个这样的例子验证一下。
师:刚才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叫做加法结合律。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字母把它表示出来吗?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2024年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大全
2024年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大全一、教案一:《认识三角形》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基本概念,能够识别三角形的各种类型。
2.培养学生运用三角形特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三角形的定义及分类。
2.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难点:1.三角形的稳定性。
2.三角形的分类。
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图形,让学生找出其中的三角形。
2.新课导入讲解三角形的定义、分类及特性。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3.实践操作让学生用小棒拼出三角形,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
4.课堂练习让学生识别各种三角形,并说出其特点。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三角形的基本概念。
二、教案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2.培养学生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2.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应用。
教学难点:1.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推导。
2.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应用。
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三角形,让学生观察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2.新课导入讲解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让学生理解三角形三边关系的重要性。
3.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规律。
4.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解决问题。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应用。
三、教案三:《角的度量》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角度解决问题和进行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1.角的度量方法。
2.角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角的度量方法的推导。
2.角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角度,让学生感受角度的魅力。
2.新课导入讲解角的度量方法,让学生理解角度的概念。
3.实践操作让学生用角度量具测量各种角度。
4.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角度解决问题。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角的度量方法。
四、教案四:《平面图形的面积》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平面图形面积解决问题的能力。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全集)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黄河掠影——————用字母表示数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以及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几何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它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的基础。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1、用字母表示数2、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3、用字母表示加法运算律以及减法的运算性质4、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5、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减法的运算性质,并能用字母表示。
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3、通过算式的变换,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4、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代数思想。
5、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语言表达的简洁性,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教学重点: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四、教学难点: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五、课时安排:8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信息窗1: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教学目标: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情景图)师:观察情景图,你看到了什么?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生:我知道了黄河三角洲目前的面积已达5450平方千米。
我知道了黄河三角洲形成的原因。
我知道了黄河三角洲平均每年向渤海推进2——3千米。
我看到了一望无际的黄河三角洲。
二、新授:师: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2年造地约多少平方千米?3年造地多少平方千米?4年呢?5年呢?师:怎样计算2年造地约多少平方千米?板书:3年?四年呢?造地年数造地面积2 25×2=503 25×3=754 25×4=100。
师:观察上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造地面积和造地时间有关系我发现求几年的造地面积,就用25乘几。
【4下】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一、全册教学分析(一)名称、版本:数学四年级下册青岛出版社(二)全册教材简析: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实践与综合应用”这四个方面。
“数与代数”领域的教学内容包括:用字母表示数乘法运算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四个单元;“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内容又包括:角与三角形的认识、观察物体这两个单元;“统计与概率”领域包括统计这一个单元;“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教学内容包括:消费知多少、饮食与健康二部分。
(三)教材目的要求:数与代数:1.结合具体情境,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通过观察、类比等活动理解小数的意义。
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学会小数加、减法及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加法、乘法运算律以及减法的运算性质,并能用字母表示。
学会比较小数的大小;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通过算式的变换,理解和掌握加减法、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结合具体事例探索小数的性质,并利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借助计算器探索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经历小数加、减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了解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通过解决问题,学会十进制复名数与小数的改写。
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会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3.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代数思想。
体验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
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语言表达的简洁性,体会数学的价值。
在学习小数意义和性质的过程中,培养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合作探索知识的能力。
4.感受数学与科技知识的联系,培养爱科学的情感。
空间与图形:1.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角和三角形的过程,认识角和三角形,知道角的大小关系。
2019年最新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2019年最新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分析一、全册教学分析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实践与综合应用”这四个方面。
“数与代数”领域的教学内容包括:计算器、用字母表示数运算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五个单元;“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内容又包括:认识多边形、观察物体这两个单元;“统计与概率”领域包括统计这一个单元;“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教学内容包括:图形的密铺、消费知多少两部分。
二、学生情况分析:学生数学课上能积极思考;能积极搜集有关的数学信息;具有一定的信息辨析、加工能力。
约有80%的学生能及时完成作业;90%的学生具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但是部分不能完成作业的学生影响了他们的数学上的发展。
掌握基础知识较好;能通过自主练习掌握基本技巧;能用数学的眼光发现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将所学的知识用于数学实践。
学生具有良好的学生的空间思维、想象能力。
学生对学习数学兴趣较高;约有30%的学生在数学上有较好的发展。
大部分学生能通过各种学习方式自己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问题。
这学期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特别是不愿写作业的学生及不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应适当降低对他们的要求;使他们乐于学数学。
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目的要求:数与代数:1.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并通过计算探索与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结合具体情境;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通过观察、类比等活动理解小数的意义。
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学会小数加、减法及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加法、乘法运算律以及减法的运算性质;并能用字母表示。
最新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备课计划教材分析:教材分两段编排:第一段教学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四则计算和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第二段教学使用计算器进行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和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的新要求。
教材为了突出使用计算器在学生数学学习方面的价值,在“万以上数的认识”单元后专门安排了“使用计算器”这一单元。
这样安排,(1)可以集中进行一些大数目的计算以及探索数学规律,(2)便于学生感受在什么样的问题情境下使用计算器,体会计算器的作用。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生动、活泼,富有好胜的心理,并且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课堂上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生活中,较多的学生对计算器已有所认识,因此这节课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的学到了知识。
教学目的要求:1、通过学习,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2、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并通过计算探索与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点,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类生活和工作中的使用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知道计算器键盘上各种常用键的功能。
难点:掌握计算器正确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小组合作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计算器(1)教材分析:本课时教学内容:教学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四则计算和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学情分析:在生活中,较多的学生对计算器已有所认识,因此这节课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的学到了知识。
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能够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1、探索乘法的结合律要以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为依托。
下面请老师们见教材19页探索部分,教材是通过比较2个学生的不同解题方法,发现规律的。
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们所说的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指群体策略的多样化,通过比较不同学生的不同策略,来发现其中的规律,而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会用不同的策略解决同一个问题。
2、猜测、举例、验证必不可少。
与学习加法的结合律和交换律一样,乘法的结合律和交换律也要经过猜测、举例、验证的过程。
这一点,前面已经说过,在教材的呈现形式上已有所渗透。
3、运算律的字母描述形式,可以尝试放手。
在教学第一单元时,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用字母表示加法运算律,教师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但是本学习本单元时,由于学生已经有了用字母表式规律的经验,所以教师可尝试着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去表达。
4、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基础,找准迁移点。
学生有了第一单元学习加法结合律和加法交换律的经验,再来学习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应该说难度不大。
因此,教师要尽量放手,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
在组织教学方面,由于本单元教材的呈现形式及教法渗透方面,与上单元很相似,因此,可参照第一单元的教学流程去组织学习活动(比如说,猜想——举例——验证)5、运算律的探索、理解、运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规律的记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
数学课程标准对运算律的教学提出的目标是“探索和理解运算律,能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从字面意义上看,标准对我们的要求,是学会探索方法,理解定律的意义。
当然作为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要求,也即规律的记忆,这是必要的,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
6、重视简便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教学目标:1、鼓励学生运用猜测、举例、验证等数学方法学习乘法分配律。
2、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用规律简算,增强用规律验算得意识。
最新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备课计划教材分析:教材分两段编排:第一段教学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四则计算和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第二段教学使用计算器进行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和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的新要求。
教材为了突出使用计算器在学生数学学习方面的价值.在“万以上数的认识”单元后专门安排了“使用计算器”这一单元。
这样安排.(1)可以集中进行一些大数目的计算以及探索数学规律.(2)便于学生感受在什么样的问题情境下使用计算器.体会计算器的作用。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生动、活泼.富有好胜的心理.并且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课堂上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生活中.较多的学生对计算器已有所认识.因此这节课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的学到了知识。
教学目的要求:1、通过学习.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2、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并通过计算探索与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点.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类生活和工作中的使用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知道计算器键盘上各种常用键的功能。
难点:掌握计算器正确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小组合作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计算器(1)教材分析:本课时教学内容:教学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四则计算和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学情分析:在生活中.较多的学生对计算器已有所认识.因此这节课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的学到了知识。
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能够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第一单元《黄河掠影——用字母表示数》单元备课:用字母表示数教材简析1.本单元,以“黄河掠影”为教学素材,带领学生走进黄河,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黄河,在学习数学的同时,领略黄河的风采,感受祖国的美丽。
2.整合教学内容,合理编排知识结构。
3.教材编排力求帮助学生学会自主获取知识的方法。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加法运算律以及减法的运算性质;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习了整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以及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几何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它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简易方程、乘法运算律、面积、体积等字母公式、小数、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得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减法的运算性质,并能用字母表示。
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3.通过算式的变换,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4.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代数思想。
5.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语言表达的简洁性,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教学建议1.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情境串”,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2.引导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
3.注重探究问题方法的培养与训练。
4.注重评价的导向性。
课时安排8课时信息窗一——黄河三角洲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学会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的简写、略写方法。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8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1、鼓励学生运用猜测、举例、验证等数学方法学习乘法分配律。
2、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用规律简算,增强用规律验算得意识。
设计理念:1、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课堂上灵活处理教材,选择适当的教法。
3、提高了小组的合作学习有效性。
4、促进了学生的主动性、个性化的学习。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出示数学挂图:通过看图,把图意说一说。
二、提出问题,解答质疑。
弄清题以后,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小组讨论)生答师板书:济青高速公路全长约多少千米?怎样解答呢?(1)要求全长多少千米,可以先求每辆车分别行驶的路程,再求全长的路程。
110 × 2 + 90 × 2 = 220 + 180 = 400 (千米)还可以先求两辆车1小时行驶的路程,再求全长的路程。
(110+90)× 2 = 200 × 2 = 400(千米)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小组合作探讨)生交流:发现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
110×2 + 90×2 =(110+90)× 2这是个什么规律呢?让我们来验证一下吧。
(小组合作学习)生自己举例来验证生答师小结: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可以把它们分别乘这个数,再把乘得的积相加,这个规律就叫做乘法分配律。
你能用字母表示出这个规律吗?生板书:(a + b).c = a .c + b .c通过学习,让学生思考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①可以进行验算。
②可以使计算简便。
运用乘法分配律能使计算简便吗? (生小组举例探讨)三、巩固练习自主练习:第一题:让学生在小组中快速连接,并说一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2019年最新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分析一、全册教学分析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实践与综合应用”这四个方面.“数与代数”领域的教学内容包括:计算器、用字母表示数运算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五个单元;“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内容又包括:认识多边形、观察物体这两个单元;“统计与概率”领域包括统计这一个单元;“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教学内容包括:图形的密铺、消费知多少两部分.二、学生情况分析:学生数学课上能积极思考,能积极搜集有关的数学信息,具有一定的信息辨析、加工能力.约有80%的学生能及时完成作业,90%的学生具有良好的书写习惯.但是部分不能完成作业的学生影响了他们的数学上的发展.掌握基础知识较好,能通过自主练习掌握基本技巧;能用数学的眼光发现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将所学的知识用于数学实践.学生具有良好的学生的空间思维、想象能力.学生对学习数学兴趣较高,约有30%的学生在数学上有较好的发展.大部分学生能通过各种学习方式自己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问题.这学期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特别是不愿写作业的学生及不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应适当降低对他们的要求,使他们乐于学数学.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材目的要求:数与代数:1.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并通过计算探索与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具体情境,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通过观察、类比等活动理解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学会小数加、减法及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加法、乘法运算律以及减法的运算性质,并能用字母表示.学会比较小数的大小;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通过算式的变换,理解和掌握加减法、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结合具体事例探索小数的性质,并利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借助计算器探索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经历小数加、减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了解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通过解决问题,学会十进制复名数与小数的改写.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会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3.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代数思想.体验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语言表达的简洁性,体会数学的价值. 在学习小数意义和性质的过程中,培养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合作探索知识的能力.4.感受数学与科技知识的联系,培养爱科学的情感.空间与图形:1.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感知这些图形的特征.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了解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组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2.能运用三角形是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分类思想.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一组长方体、正方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3.在观察、操作、验证等学习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初步的推理能力.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统计与概率:结合生活实例,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能运用平均数分析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具体统计活动中,学会同时对两种数量进行数据统计,认识一般复式统计表和复式分段统计表,能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情境中,通过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体会学习统计知识的价值.实践活动:巩固收集数据的一般方法,并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运用统计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用字母表示数运算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认识多边形教学难点:用字母表示数运算律、五、教学方法:启发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教学改革设想:概念教学要联系实际,加强探索性,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加强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使学生形成初步的代数意识.把握好动手实践的“度”,开展有效的操作活动.用好教材,做教材“再开发”的智者.重视小数口算、估算的平日练习.全面合理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六、各单元课时安排:课时安排建议本册教科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学期大约有25%的教学时间留作机动,便于教师创造性地安排教学.教科书中各部分内容的教学课时数建议如下,供参考.一泰山古树—计算器 2课时二节能减排--用字母表示 5课时三快乐农场—运算律 9课时四巧手小工匠—认识多边形 9课时图形的密铺 1课时五动物世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2课时六趣味拼搭--观察物体 2课时七奇异的克隆牛--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6课时智慧广场 1课时八我锻炼我健康—平均数 6课时消费知多少 1课时九回顾整理--总复习 6课时第一单元泰山古树——计算器教材分析:教材分两段编排:第一段教学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四则计算和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第二段教学使用计算器进行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和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的新要求.教材为了突出使用计算器在学生数学学习方面的价值,在“万以上数的认识”单元后专门安排了“使用计算器”这一单元.这样安排,(1)可以集中进行一些大数目的计算以及探索数学规律,(2)便于学生感受在什么样的问题情境下使用计算器,体会计算器的作用.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生动、活泼,富有好胜的心理,并且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课堂上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生活中,较多的学生对计算器已有所认识,因此这节课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的学到了知识.教学目的要求:1.通过学习,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2.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并通过计算探索与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点,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类生活和工作中的使用价值.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知道计算器键盘上各种常用键的功能.难点:掌握计算器正确的使用方法.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小组合作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计算器(1)教材分析:本课时教学内容:教学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四则计算和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学情分析:在生活中,较多的学生对计算器已有所认识,因此这节课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的学到了知识.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能够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2.借助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体验学有价值的数学.3.在师生互助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器的使用方法.难点:会利用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教学准备:1.师、生自备计算器.2.教师准备一些有关计算器知识的资料.教学过程:一、自学质疑课前小研究“十一”黄金周期间,泰山门票总收入约12530000元.各景点售票情况如下表.景点名称桃花峪天外村红门天烛峰票价(元/人)80 80 60 60人数20840 71030 72860 13480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能自己解答吗?试一试.我的问题是:我是这样解答的:二、小组互助: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的课前预习进行交流,相互完善,对于疑难问题进行讨论,不能达成共识的,组长要做好记录,留待课堂交流.三、交流提升1.展示交流:预设:(1)桃花峪一共收入多少元?××××20840×80=(2)平均每天的门票收入多少元?12530000÷7= (元)(3)“十一黄金周期间泰山工共接待游客多少人?”20840+71030+72860+13480= (人)(4)……2.师:计算太难了!能不能用计算器来帮助我们计算呢?3.关于计算器的知识你了解多少?(请同桌学生互相说一说)4.集体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根据符号说出常用键的名称以及它的功能,也可能有学生会说如何使用计算器等.)5.我们已经了解了计算器的有关知识,那我们能不能用计算器尝试着计算一下呢?(1)挑选几道题:12530000÷7=进行计算.(2)重点讲评,指名学生在实物台上边演示边说操作过程,其他学生补充、评议.6.想一想:在使用计算器的过程中,你还有哪些疑问?(以小组学习的方式把问题记录下来.)四、达标测试1.(1)计算P5的第1题.(2)师生第二次竞赛:第一组:左边的五个题第二组:右边的5个题2.简单应用据统计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小时大约滴0.66千克的水.(1)照这样计算,一年(按365天计算)要浪费多少千克的水?(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并汇报结果)(2)把这些水分别装在饮水桶中(约重19千克),算算大约能装多少桶?(3)对于计算出来的数据,你有什么想法?(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4)如果这些水用来大家喝,你知道能解决学校几个班多少时间的饮水量吗?(课后可向学校事务室了解情况,并计算出结果.)3.用计算器探索规律(1)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41×6=246441×6=26464441×6=2664644441×6=266646(2)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同桌交流)(3)运用自己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444441×6=26666464444441×6=2666664644444441×6=266666646(4)上面写出的答案正确吗?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呢?(5)运用你认为合适的方法验证结果的正确性.(6)请你运用发现的规律,自己写出几个算式.(小组交流)4.用计算器算出泰山门票的总收入是否是12530000元.五、总结拓展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想法?课后反思:第二课时——计算器(2)教材分析:本课时教学内容:教学使用计算器进行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学情分析:在生活中,较多的学生对计算器已有所认识,因此这节课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的学到了知识.教学目标:1.借助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体验学有价值的数学.2.在师生互助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器的使用方法.难点:会利用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教学准备:1.师、生自备计算器.2.教师准备一些有关计算器知识的资料.教学过程:一、自学质疑学习目标:1、会利用计算机进行较大数的计算2、借助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二、小组互助: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的课前预习进行交流,相互完善,对于疑难问题进行讨论,不能达成共识的,组长要做好记录,留待课堂交流.三、交流提升活动一:师:我们已经学会使用计算器了,用计算器计算有什么优越性?(生答)师:我能比计算器算得还快你信吗?活动二:出示:99998×15,9999×19,9999×12、、、、、、你们用计算器,老师口算,咱们比比看.你想知道其中的诀窍吗?如果学会了你也会算得比计算机还快.请你用计算器完成42页的算式,学生汇报计算结果,老师板书.9999×11=1099899999×12=1199889999×13=1299879999×14=139986师:观察计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师:根据规律,你能不用计算器计算出9999×15的得数吗?你还能计算9999×19吗?你是根据什么算得?师:现在谁知道刚才我们比赛的时候老师为什么总是赢吗?师:是呀,有很多的题目计算结果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我们注意寻找规律,就能比计算器算得还快.下面我们亲自来试试好吗?四、达标测试自主练习第4题,用计算器计算,独立完成,班级交流.你发现了什么?独立完成第5题,拓展练习:第6题,通过练习,让学生知道什么叫回文数.自主练习第8题,通过练习你发现了什么?并用下面的数按照你发现的规律试一试,验证你的发现29、85、68、1643、69、758.五、总结拓展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想法?课后反思:第三课时我学会了吗?教材分析:本单元设计了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和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的新要求.本节课是对第一单元教学知识的总结和概括,检测学生是否已掌握本单元知识.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能在课堂上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生活中,较多的学生对计算器已有所认识,因此这节课我设计了多种练习,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的巩固本单元的知识.教学目标:1、能够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进一步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2、借助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体验学有价值的数学.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较熟练地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难点:能较熟练地利用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五、课前准备:(前置性学习)六、教学过程:一、自学质疑:出示课本第7页,说说看到了什么?说说与所学本单元有什么联系?体会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体验学有价值的数学.二、小组互助1、完成第7页的1题2、完成第2题,从图中你得到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三、交流提升:第一题通过算一算、填一填,你发现什么规律?让学生分析第二题的解题方法四、达标测试:配套练习册第二页的1、2、3、5题五、总结拓宽: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课后反思:第二单元节能减排——用字母表示数一、教材分析:1.将用字母表示数和方程分开编排.以往教材大都是将用字母表示数和方程放在一起进行教学,这样虽然比较系统,但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代数,学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把用字母表示数和方程分开编排,有利于分散难点.2.将用字母表示数和运算律整合在一起学习.以往人教教材是将用字母表示数和运算律分开在两个单元学习的.先学运算律、再学用字母表示数,这样编排,既不利于学生用字母表示规律,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学生理解代数的意义.本教材将运算律与用字母表示数整合在同一单元,且先学用字母表示数,再学运算律,有利于学生建立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同时为用字母表示定律奠定基础.二、学情分析:本课内容比较抽象、枯燥,教师要更根据学生的情况,提供创造良好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感兴趣,富有思考性的内容入手,让学生自己在特定的环境下不知不觉中建立字母存在的作用,渗透,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是一种需要.再通过一系列活动,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进一步了解了字母可以表示数和计算公式.在课堂中要发掘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交流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2.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建立用各种符号来表示数的意识,发展数感和抽象、概括能力,促进由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的过渡.3.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用代数符号表示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概括性和简洁性,从而进一步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4.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培养数学意识,渗透归纳、猜想、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难点: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五、教学时间安排:5课时第一课时用字母表示数教材分析:教材设计了多个情境,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数,使学生充分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和作用.本节重点是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索构建用字母可以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数量关系这一数学知识模型.学情分析:本课内容比较抽象、枯燥,教师要更根据学生的情况,提供创造良好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感兴趣,富有思考性的内容入手,让学生自己在特定的环境下不知不觉中建立字母存在的作用,渗透,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是一种需要.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情境,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知道字母t表示时间.2、在含有字母的算式里,当字母表示具体的数时,能够准确的计算.3、通过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用含有字母的算式表示题意.教学难点:学会用含有字母的算式表示题意.教学过程:一、自学质疑课前小研究学习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知道字母t表示时间.2、在含有字母的算式里,当字母表示具体的数时,能够准确的计算.课前探究:1、观察情景图,你看到了什么?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2、自学第1和第2个红点问题,解决问题3、阅读第3页知识点,了解字母算式表示方法.二、小组互助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的课前预习进行交流,互相完善,把你的发现的疑惑分享给小组里的同学,对于疑难问题进行讨论,不能达成共识的,组长要做好记录,留待课堂交流.教师巡视指导.三、交流提升1、交流展示:【添加为:小组展示,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及时进行点评、补充完善、修改错误并说明理由.教师随机点拨)(1)观察情景图,你看到了什么?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2)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节水水龙头2分钟节水多少毫升?【添加为:3分钟节水多少毫升?4分钟呢?5分钟呢?修改理由:是所学知识掌握更加牢固.】(3)怎样计算2分钟节水多少毫升?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时间节水量2 10×2=203 10×3=304 10×4=40......点拨提升:观察上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能用一个式子简明表示任何时间的节水量吗?2、师小结:为了简洁、准确,在数学中我们经常用字母来表示数.通常用字母T表示时间,那么,T分钟的节水量怎么表示?生回答但是有件事情要说明:在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中,×可以记做•或省略不写省略乘号时,通常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如:25T四、达标测评1、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课件展示)①α×χ②χ×χ③5×α④χ×3⑤α×b ⑥α×8 ⑦b×b ⑧α×12、书第9页 1.2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填写理由.3、书第10页第4题.这是结合实物图巩固用字母表示数的练习.第二组题关系比较复杂,练习时,要引导学生说清图中的意思,再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红绳的长度.4、书第10页第8题.这是一道联系实际巩固用字母表示数的练习.练习时,要让学生明白,大坝的高度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水面到坝顶的高度,另一部分是水面以下大坝的高度.5、书第5页第8题.五、总结拓展: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课后反思:第二课时用字母表示数教材分析:本节课设计了多个练习,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用字母表示数,使学生充分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和作用.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是理解各数量之间的关系.学情分析:本课内容教师要更根据学生的情况,提供针对性的练习,引导学生从感兴趣,富有思考性的内容入手,让学生自己在特定的环境下不知不觉中建立字母存在的作用,渗透,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是一种需要.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求简单的含有字母式子的值.2、使学生经历把实际问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表达的抽象过程,初步学习用符号语言进行表述、交流.3、能体会数学与实际问题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求简单的含有字母式子的值.教学难点:经历把实际问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表达的抽象过程;学会求简单的含有字母式子的值.教学过程:一、明确目标: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并初步掌握了由字母代替数字,这节课我们将通过不同的练习,进一步掌握用字母代替数字的算式,来解决问题.二、进行巩固练习.1.同学们,利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的问题.生活中还有很多应用字母来表示数的例子.咱们一起来看一下出示自主练习5买3本《黄河掠影》需要()元,买18元需要()元,买x本需要()元师小结:几本就是几个x自主练习6自主练习82.参观果园:谈话:刚才我们轻轻松松的过了河,继续往前走吧.(课件出示一个果园)看,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出示第11题:一篮香蕉:m千克一篮苹果:n千克你能说出每个式子表示的意思吗?①m-n ② m+n ③ 4m ④m+2n小组交流,集体订正3.走进学校:(1)学校操场上正在进行一场篮球赛,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第10题:每投中一个得2分.小云投中了a个,小华投中了b个.①小云得了()分.②小华得了()分.③小云比小华多得()分.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2)我们再到教室去看看吧,就参观4年级吧,看,黑板上的题你会做吗?出示第13题:磁悬浮列车的速度可达到432千米/时,进站前,平均每分钟减速a千米.6分钟后,速度减少了()千米;9分钟后,速度为()千米.第二问可以先小组内讨论,然后再让学生做.4.穿过树林:师:学校前面出现了一片树林(课件出示第7题)速生杨的树径每年大约增长3厘米.①如果栽种时的树径魏5厘米,x年后这棵树的树径是多少厘米?②当x=6时,这棵树的树径是多少厘米?第二步求式子的值.由于题目的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对题中所说的事情比较陌生.练习时,可先给学生讲清题目说的是什么事情,待学生弄明白题意后,再进行练习.课件继续显示:速生杨的面积是100公顷,松树的面积比速生杨多了x公顷.当x=80时,松树有多少公顷?让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三、评价鼓励,全课总结谈话:这节课,我们参观了黄河边的村庄,解决了有关的问题.每一个同学都开动了脑筋,通过与周围同学的密切合作和自己的主动探索获得了许多知识.谁想说一说在这节课上我们练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四、布置作业第6-7页12——14题.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