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崧舟《枫桥夜泊》观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年钟声,千年文化

“这就是经典的魅力,这就是文化的力量!”这是王崧舟老师在课堂最后说的一句话。我不禁感叹:一节小学语文课,上得时而大气磅礴,时而忧柔婉转,不愧是大师啊!

王老师这节课,敏锐地把握住“愁眠”这一诗眼,处处显精细。课开始,王老师依次精心拓展了一组与钟声有关的诗句。当代陈小奇《涛声依旧》中的“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着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清)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的“十年旧钓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明)高启《泊枫桥》的“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元)顾瑛的《泊阎门》“西风只在寒山寺,长风钟声搅客眠。”和(宋)陆游《宿枫桥》的“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课尾在教师的引读下,学生再次回读这些诗句,使这寒山寺的钟声穿越时间的回廊,久久回荡在学生的心头。这种独特的文化内涵一开始就感染学生,将愁眠穿越上下五千年: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以及现代诗人陈小奇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这就是经典的文化,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和力量。在整个教学过程,就寒山寺、钟声涉及了当代流行歌曲陈小奇的《涛声依旧》、清朝王世祯的《雨夜题寒山寺》、明朝高启的《泊枫桥》、宋朝陆游的《宿枫桥》历经1200多年的历程,如果教师没有丰厚的文学内涵,怎么能因一首诗而贯穿起1200多年的诗文呢?恭谦的举止,显名师之范。

在理解古诗内容,体会古诗情感环节,王老师以问题:“那个晚上,张继睡着了吗?你怎么知道?”直接引导学生圈出诗眼“愁眠”。接着让学生静思默读,到诗句中寻觅,“这个愁眠的晚上,他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王老师将学生的回答一一板书,竟形成了一首诗,一首独缺“对”字的诗。接着,教师问:“这些景物,诗人用了一个什么字写了之间的关系?”然后,是“对”与“伴”的比较辨析,感受诗人无人可陪无人可伴的孤寂忧愁,体会诗人炼字的精准。在老师指导学生身心入境地朗读走进人物的内心后,教师深情地说,“月亮已经落下去了,诗人还看得见吗?”(擦去“月落”)“天地之间一片幽暗,乌鸦凄厉的叫声也已经消失了。”(擦去“乌啼”)“那满天的霜气看得见吗?”(擦去“霜满

天”)“在一片幽暗和朦胧之中,那瑟瑟的江枫看得清吗?”(擦去“江枫”)“点点渔火忽明忽暗,若有如无。”(擦去“渔火”)“还有那姑苏城外的寒山寺,看得见吗?”(擦去“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到客船”)“天地之间,一片幽暗,一片朦胧,似乎已经没有什么景物可以相对了。”(擦去“对”)至此,黑板上就只剩下一个触目惊心的“愁眠”,这点点愁绪渐渐侵入学生的心灵,钻入学生的骨髓。“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古诗的朗读。学生一开始朗读的时候语速较快,这首诗用轻快的语调怎么能读好呢。我在想王老师一定会范读,可是,他却只是和学生合作,用他那低沉的、极富感染力的嗓音,在无形中给孩子们做了示范。一先一后,合作多次之后,学生很自然的就读好了,读好了,才能谈感觉。王老师在整个课堂中,就感觉是在和孩子们聊天、谈心,在无形中一步步引导着学生,整个课堂似乎是完成了一段古筝演奏。

王老师认为: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着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佳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佳境;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佳境。我想王老师也是把这种“人即是课,课即是人”的境界作为一种追求吧。当然,第三种佳课的境界有没有人能达到,我们尚不得知。但这节课上,王老师的每一句话似乎都是信手拈来,但又恰到好处。在他的课上,我们分明感受到了那种人、文、课浑然一体的感觉。文本的每一个文字,诗人的微妙情感都化为了缕缕清香,沁入学生的每一个精神细胞。导入的方式引人注目,如悠悠展开的一副画卷,我们似乎在与古人对话,感受张继的忧愁,揣度诗人心思。环节的设计,评价语的使用,让台下的老师如沐春风,这背后定然是对教学不懈的追求。

这堂课,学生感受到了“经典的魅力,文化的力量。”听课的我也感受到了“大师的魅力,语文的力量!”果不其然,感受名师的魅力,让人受益匪浅。

10021314 卢晓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