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歌曲音乐欣赏教案

合集下载

歌曲欣赏:《大中国》(优秀9篇)

歌曲欣赏:《大中国》(优秀9篇)

歌曲欣赏:《大中国》(优秀9篇)《大中国》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欣赏体验作品气势雄壮、音域宽广的特点,激发做个中国娃的自豪感。

2、能运用多种手段表达、表现作品所展示的内容。

3、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4、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组织形式:集体。

教学准备:1、事先听过歌曲。

2、自制道具。

教学过程:一、说说我们的大中国“你觉得我们中国是个怎样的国家?” (幼儿可以从多方面叙述)二、教师演唱歌曲,幼儿随意跟唱和表演。

提问: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三、感受、理解歌曲1、引导幼儿讲讲对歌曲旋律的感受和歌词内容的粗略理解。

2、感受歌曲性质。

3、欣赏歌曲一遍。

(1)从这首歌中,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感觉到了什么呢?(2)歌曲中用了一个比喻,把中国比做一个家,那兄弟姐妹指的是什么?(是指五十六个民族在中国大家庭里,就像兄弟姐妹一样相亲相爱)4、欣赏歌曲第二遍,帮助幼儿理解歌词:(1)你听到歌里唱了哪些美丽景色?幼儿观看PPT(2)家里盘着两条龙,是哪两条?(3)我们中国的什么山峰是世界最高山峰?(4)你见过长城吗,是什么样的?(5)歌曲中为什么说“看那青藏高原比那天空还辽阔”?5、播放MTV,欣赏歌曲第三遍(1)喜欢这首歌吗?这首歌的前后节奏有什么不同吗?(2)歌曲中哪一句听上去感觉很激动、很自豪?(3)让我们一起来大声唱起来吧!6、动作创编让我们跟着音乐唱起来,跳起来吧。

师丰富幼儿动作。

四、进一步激发情感:“歌曲唱完了,你们觉得做一个中国人光荣吗?为什么?请幼儿用一句话说说对祖国的祝福。

五、表达与表现。

1、幼儿自由结伴,协商确定表演的形式(唱歌、舞蹈等),选择道具。

2、幼儿分组展示。

活动反思《大中国》是一首节奏感很强的乐曲,给人的感觉是热烈、奔放的,与我们平时教孩子唱的儿歌不同,可能孩子们的在幼儿园里接触到像这样的乐曲比较少,所以在听到音乐时,很快的随着乐曲美妙的音乐不自觉的有节奏的拍起手来,嘴里还不停的唱着。

《中国通俗歌曲欣赏》教案设计

《中国通俗歌曲欣赏》教案设计

《中国通俗歌曲欣赏》教案设计设计意图爱因斯坦说过“爱好是最好的老师”,通俗歌曲因其大众化、全民化的特点,得到许多中学生的喜爱。

把流行歌曲引进课堂——这是课堂设置中的挑战,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本节课选择了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欣赏通俗歌曲。

通过介绍通俗歌曲的特点以及我国不同时期通俗歌曲的风格,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各抒己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师给学生提出问题、总结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表达见解,使学生多角度、客观地评价和欣赏不同类别的通俗歌曲。

教学内容一、音乐知识通俗歌曲的概念及特点二、作品欣赏1.《何日君再来》2.《外婆的澎湖湾》3.《小城故事》4.《黄土高坡》5.《天堂》三、探索与讨论教学目标1.了解通俗歌曲的特点,对“通俗歌曲”这种音乐形式有一定的认识和鉴别能力,并能主动参与讨论。

2.能够充分感受、体验通俗歌曲中所表现的音乐情绪 , 理解音乐内容及意境。

教学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多角度、客观地评价鉴赏不同时期、不同类别的通俗歌曲。

教学方法讲解、演示、列举、分析、讨论及学生相关的参与活动教具:CAI课件音乐设备电脑黑板等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老师分别用三种唱法(美声、民族、通俗)演唱三首歌曲。

①《你再不要去做情郎》(选自《费加罗的婚礼》,艺术歌曲,美声唱法)②《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民歌,民族唱法)③《弯弯的月亮》(通俗歌曲,通俗唱法)2.老师小结导入课题老师刚才分别用三种唱法演唱了一首艺术歌曲、一首民歌、一首通俗歌曲,不同演唱方式具有不同的表现效果,同一首歌曲也可能用不同的演唱方法来表现。

对同学们而言,最为熟悉和喜欢的是用通俗唱法演唱的通俗歌曲。

这节课我想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我国通俗歌曲的艺术殿堂,共同去感受它的魅力。

(揭示课题)二、通俗歌曲的概念及特点1.什么是通俗歌曲?展示:通俗歌曲亦称流行歌曲,主要是指十九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世纪初在欧美各国发展起来的适合一般市民群众爱好的,轻松活泼、易学易唱的、便于流传的歌曲。

流行音乐教案 (精选范文)

流行音乐教案 (精选范文)

流行音乐教案 (精选范文)教案:音乐欣赏——流行歌曲授课教师:XXX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乐于参与通俗歌曲的演唱和欣赏,并能够在谈论通俗歌曲喜欢原因的基础上认识其题材、体裁和音乐风格。

2.学生能够聆听、感受和比较不同类型的流行歌曲,并初步了解相互融合的几种手段和方法。

教学内容:1.聆听《tellmewhy》、《千里之外》、《山歌好比春江水》、《歌剧2》,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其题材、体裁和音乐风格。

2.在聆听的基础上,了解有些流行歌曲与古典音乐、民族歌曲、美声歌曲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流行歌曲与古典音乐、民族歌曲及美声歌曲的结合,提高对流行歌曲的鉴别能力,对古典及民族、美声歌曲的了解和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学生回答流行歌曲明星的作品。

2.展示幻灯片,让学生了解流行歌曲的定义和特点。

3.欣赏不同时代的流行歌曲,包括《夜上海》和《甜蜜蜜》等。

4.学生讨论流行歌曲的不同风格和元素,如古典、hip hop、摇滚、说唱等。

二、教学内容:1.学生聆听《XXX》、《千里之外》、《山歌好比春江水》、《歌剧2》,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并了解其题材、体裁和音乐风格。

2.学生了解有些流行歌曲与古典音乐、民族歌曲、美声歌曲有着密切的联系。

三、教学总结:教师强调,不仅大人能唱流行歌曲,小朋友也同样可以很完美地诠释它。

学生应该多欣赏不同类型的流行歌曲,并了解它们与其他类型音乐的融合方式。

在近几年中,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将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结合,创造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深受大众喜爱。

例如XXX的《红颜》、《诀别诗》、含笑的《飞天》和XXX的《女人花》等作品。

XXX是国内将中国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成功结合的最佳例子。

从《东风破》到《千里之外》,他的音乐游走于古典和流行之间,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除了与古典音乐结合,流行歌曲还与民族歌曲和美声歌曲相结合,分别称为“民通”和“美通”。

民通是指通俗民歌,用通俗唱法演唱民歌,而“新民歌”则相对于原生态民歌,唱法、编曲和配器都可能有所变化。

音乐欣赏教案4篇

音乐欣赏教案4篇

《G大调弦乐小夜曲》音乐欣赏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奥地利伟大音乐家莫扎特所作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也是他小夜曲体裁中最受欢迎的一部,在此安排的用意是让学生了解小夜曲体裁,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激发学生对室内乐作品的热爱。

教学重点是通过听、唱、伴奏等形式体验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教学难点是学生尝试用自制的弹拨乐器为乐曲伴奏。

本课的学习领域为感受与鉴赏。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能力,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对室内乐作品感兴趣,并能主动探索与室内乐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

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在聆听、演唱、比较等学习过程中,掌握小夜曲、室内乐等音乐知识。

3、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莫扎特;掌握曲式结构;知道室内乐、小夜曲。

技能目标:能够主动探索作品的节奏、旋律与情绪的关系;用欢快、活泼、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乐曲主题。

从教学目标不难看出,本课的重点是运用对音乐要素进行探究来感受《G 大调弦乐小夜曲》所塑造的音乐形象。

难点是作品主题的演唱、表现。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正处青春时期,其心理日趋成熟,表达情感的方式有明显的变化。

学生的认知能力由感性逐渐上升到理性,他们不再满足于音乐的好听与否,渴望更深一层的了解音乐的内涵,这时教师对音乐元素的讲解,音乐作品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教法指导本课教学我会通过“旅行”这种形式进行,围绕《G大调弦乐小夜曲》展开教学,在教学中,可借助男女生二声部的主题模唱、自制弹拨乐器的伴奏活动等让学生充分感受乐曲,并培养学生合唱及动手实践的能力。

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在学生学习方法上,我选择了对比欣赏法、模拟演唱法、视觉图像法、合作讨论法、参与体验法。

五、教学过程我将本节课分为四个部分:导入、新课讲授、音乐活动、课堂小结。

(一)导入导入是一堂课中提供给学生的第一感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就在于它能运用音乐、图片、动画、影视等手段强化感知,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湘版高一音乐鉴赏教案:动感地带通俗歌曲

湘版高一音乐鉴赏教案:动感地带通俗歌曲
4、教师范唱《东方之珠》
师:接下来,我将根据我自己的理解,通过自己弹奏来演唱这首由我国台湾地区作曲家罗大佑于20世纪90年代初谱写的歌曲《东方之珠》。(教师范唱一段)(中途学生一起唱)
师:请大家分析一下,它表现的是一个什么主题?
生:自由讨论。
师:这首歌曲是罗大佑在香港即将回归祖国怀抱前夕写的。(课件)曲调深沉、婉转,旋律激越、跌宕起伏,不仅表现了人们对东方之珠——香江港的爱恋与赞美之情,还描述历经近百年沧桑的香港仍然保持中国人的尊严,让人们永远记住:香港是中国领土,香港人民是炎黄的子孙——中国人。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高尚的音乐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格调高雅与低俗的音乐
教学课型:
欣赏课
教具准备:
投影仪、电脑、吉它
教学设想:
运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教师用生动、形象、富有表情的讲解、范唱,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讨论、归纳、欣赏、观看、演唱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感受、表现、体验音乐的情感,从而达到“学中乐,乐中学”的教学目的。
2、欣赏歌曲《我心永相依》:
师:上课前我们听了《泰坦尼克号》主题音乐《我心永相依》,它表现的是什么样的主题?
生:自由讨论。
师:(课件)《泰坦尼克号》是以历史上的一场著名海难为背景虚构的爱情故事。全剧描述了主人公杰克和罗斯这对年轻恋人在沉船过程中生死离别之情。这首主题曲《我心永相依》曾获第70届奥斯卡音乐奖,全曲旋律舒展激越、起伏跌宕、飘逸悠扬,充分表现了“永恒的爱”这一主题思想。音乐《猪之歌》赏析
师:接下来我们听一首现在的网络歌曲《猪之歌》。(课件)
师:请大家分析这首歌的意义是什么?(学生讨论)
师:(课件)这首歌通俗易唱属通俗歌曲,表达的内容低俗,无实际意义。纯属娱乐性歌曲,给人没有积极上进的感觉。

大学流行音乐作品赏析教案

大学流行音乐作品赏析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流行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

3. 提高学生音乐素养,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教学重点:1. 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 流行音乐作品的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1. 流行音乐作品的鉴赏方法。

2. 学生对流行音乐作品的个性化解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流行音乐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学生分享自己喜爱的流行音乐作品。

二、课堂讲解1. 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从摇滚、迪斯科到现代流行音乐。

2. 流行音乐的特点:节奏感强、旋律简单、易于传唱等。

三、案例分析1. 以《传奇》为例,分析流行音乐作品的创作手法、演唱技巧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其他流行音乐作品的特色。

四、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流行音乐作品,进行赏析。

2. 学生分组进行展示,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流行音乐作品的鉴赏心得。

二、课堂讲解1. 流行音乐作品的鉴赏方法:a. 从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分析作品;b. 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演唱者的特点;c. 结合自身情感体验,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

三、案例分析1. 以《平凡之路》为例,讲解流行音乐作品的鉴赏方法。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其他流行音乐作品的鉴赏方法。

四、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流行音乐作品,进行赏析。

2. 学生分组进行展示,教师点评。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流行音乐作品的鉴赏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流行音乐作品的鉴赏心得。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和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流行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和个性化解读能力。

3.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课堂氛围。

欣赏《弯弯的月亮》示范教案

欣赏《弯弯的月亮》示范教案

欣赏《弯弯的月亮》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了解流行歌曲,感受歌曲风格特点;2、能够演唱歌曲《弯弯的月亮》,了解歌曲结构,正确表达歌曲的情绪和意境。

教学重难点了解歌曲结构,体会音乐风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月亮图片。

师:同学们知道哪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吗?学生回答: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师:在古诗中,作者借助月亮,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学生:思乡之情。

师:同学们很棒,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与月亮有关的歌曲——弯弯的月亮。

【设计意图】通过积极互动,说一说与月亮有关的诗句,引出本节课主题——月亮。

二、新课1. 初听歌曲,说一说感受。

2. 歌曲介绍《弯弯的月亮》是李海鹰作词、作曲的一首歌曲,创作于1989年,由刘欢演唱,是音乐电视片《大地情语》的插曲。

作者将古典与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巧妙地融入到流行音乐中,是中国当代流行歌曲的代表作之一。

该曲创作的初衷就是描绘一个美丽的珠江三角洲。

李海鹰表示,是心中沉淀的情感记忆让他首先写出了旋律,想象着月光洒下来的朦胧画面,他填写了歌词。

在作词的同时,李海鹰还对已经做好的旋律做了不少修改。

从小在水边长大的李海鹰记得,儿时摆渡要坐上一条弯弯的小船,划船的是一位背着小孩的疍家妇女。

歌曲里的“阿娇”和船就是疍家人的形象。

3. 作者介绍李海鹰1954年生于广州。

他从小喜欢音乐,很早就显露出音乐才华。

1970年,他才16 岁就进入广州粤剧团,当上了小提琴手兼创作员。

5年以后,他成为中国海军南海舰队政治部文工团的小提琴手兼创作员。

1982 年底到1997年3月,他在广东音乐曲艺团当创作员。

从1997年4月起,他担任了广东电视台的音乐总监。

4. 再听歌曲思考:(1)歌曲可以分为几段?学生回答:三段。

师:该曲为ABA的三段式结构。

A段为陈述段,通过重复和变化重复加深印象,此段旋律由宫、商、角、徴、羽五个基本音组成,旋律朗朗上口、沁人心脾,颇具民族特色;B 段为歌曲的高潮段落,通过连接部将歌曲情绪推向高潮,歌词中出现“今天的村庄、过去的歌谣、忧伤、惆怅”等意象,与A段中幽静和谐的意境形成鲜明对比,这一段似乎是在呐喊,在反思。

音乐课欣赏流行音乐教案

音乐课欣赏流行音乐教案

音乐课欣赏流行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流行音乐的定义和特点;2. 能够欣赏流行音乐,并对其进行简单的分析;3. 培养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流行音乐的特点和发展历程;2. 如何欣赏流行音乐并进行简单分析。

三、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设备;2. 流行音乐的音乐作品;3. 流行音乐的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用流行音乐的音乐作品引入课题,让学生感受流行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兴趣。

2. 了解流行音乐(10分钟)。

通过多媒体设备,教师向学生介绍流行音乐的定义和特点,包括流行音乐的起源、发展历程、代表人物等内容。

3. 欣赏流行音乐(20分钟)。

教师播放一些经典的流行音乐作品,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流行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兴趣。

4. 分析流行音乐(20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如何分析流行音乐,包括歌词、旋律、编曲等方面的分析方法,并结合具体的音乐作品进行分析讨论。

5. 欣赏与评价(15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流行音乐作品的欣赏与评价,每组选择一首喜欢的流行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并结合课上所学知识进行评价。

6. 总结(10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下节课的内容。

五、课堂作业。

要求学生根据课上所学内容,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流行音乐作品,进行简单的分析,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评价。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流行音乐的特点和魅力,培养了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不同类型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通俗歌曲欣赏与演唱教案

通俗歌曲欣赏与演唱教案
重点
难点
索尔歌曲的音乐特点及表演风格
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
主要内容:索尔又译灵魂乐或灵歌。它与20世纪60年代盛行于美国,以黑人宗教音乐福音歌为基础,融入了节奏布鲁斯,摇滚乐等风格,是美国黑人音乐的重要代表。索尔音乐讲究自由、即兴。在音乐上激情与深情并重。在演唱方面,它是一种发自灵魂的演唱,感情色彩十分浓烈。作为美国黑人音乐的代表,它对摩城音乐、放克、当代R&B、Hip-Hop等音乐都产生过重要影响。
主要内容:爵士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于美国的新奥尔良,它是非洲文化和欧洲文化碰撞出的火花,是多元文化长期沉淀的结果。作为美国流行音乐文化的代表,爵士乐对世界流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其类型包括:新奥尔良爵士、摇摆乐、比波普、冷爵士、硬波普、自由爵士、融合爵士等。
作业布置
对比爵士乐与布鲁斯音乐,比较它们的不同。
摇滚音乐史摇滚乐队现场演唱会课后自我总结分析学生对于不同的摇滚类型有不同的感受对于重金属和朋克接受的较少绍兴文理学院公选课教案第6次课3学时课目课题索尔音乐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索尔音乐的起源发展及演变以及索尔音乐的音乐特征重点难点索尔歌曲的音乐特点及表演风格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主要内容
视频:台湾校园歌曲经典演唱会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台湾校园歌曲受到学生们的普遍喜爱
绍兴文理学院公选课教案
第9次课3学时
课目、课题
香港流行音乐的发展与演变
教学目的
和要求
了解香港流行音乐的特点及风格倾向,以及代表人物及作品。
重点
难点
香港流行音乐时期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

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通俗音乐教案

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通俗音乐教案

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通俗音乐教案摘要本文将介绍高中音乐鉴赏课程中的通俗音乐教学内容,以花城版为主要教材,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和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为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通俗音乐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高中音乐鉴赏课程中,通俗音乐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需要教师对其进行科学的教学安排和有效的教学方法。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高中音乐鉴赏课程中教授通俗音乐。

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课程中关于通俗音乐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通俗歌曲风格及其代表作品•流行音乐流派及其代表人物•通俗音乐创作要素与技巧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以让学生了解通俗音乐的发展历程、取得通俗音乐欣赏的基础知识、培养自己的审美意识和音乐素养。

针对通俗音乐的教学方法通俗音乐是以流行为标志的音乐形式,具有吸引年轻人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嘉宾讲座可以请来通俗音乐领域的著名人士或杂志编辑等嘉宾,通过讲座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当下的音乐流行趋势、通俗音乐的演变和创作技巧等方面的内容。

线上音乐鉴赏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引导学生通过在线音乐平台,搜索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歌曲进行欣赏,如QQ音乐、网易云音乐等。

听歌分析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用主题式的方法,选择一个通俗音乐的代表歌曲,进行歌曲分析,包括歌曲的创作者、歌曲风格、歌曲歌词以及音乐特点等方面,通过讨论、展示形式,增加他们对于通俗音乐的了解。

制作短视频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通过编写剧本、角色扮演、拍摄短视频等方式,体验通俗音乐的创作过程,同时通过制作短视频,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总结通俗音乐具有现代性、时代性和大众性的特点,是现代音乐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高中音乐鉴赏课程中,要通过教材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对通俗音乐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有利于他们发展自己的音乐兴趣和爱好,培养音乐素养与审美情趣。

《通俗歌曲欣赏》教学设计高中音乐创新教案

《通俗歌曲欣赏》教学设计高中音乐创新教案

《通俗歌曲欣赏》教学设计--高中音乐创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通俗歌曲的基本特点和分类,培养学生对通俗音乐的欣赏能力。

2. 通过欣赏不同风格的通俗歌曲,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情感共鸣,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二、教学内容1. 通俗歌曲的基本特点和分类2. 通俗歌曲的欣赏方法3. 不同风格的通俗歌曲欣赏4. 音乐创新意识的培养5. 音乐实践能力的提升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通俗歌曲的基本特点和分类,学会欣赏不同风格的通俗歌曲。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欣赏法:通过聆听和欣赏不同风格的通俗歌曲,使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2.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歌曲的感悟和理解。

3. 实践法: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音乐中的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播放一首热门通俗歌曲,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教学内容与欣赏:教师讲解通俗歌曲的基本特点和分类,引导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通俗歌曲。

3.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对歌曲的感悟和理解,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

4. 音乐创新实践:教师提出创新任务,学生分组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学生的创新作品进行评价,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收获,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讨论发言。

2. 音乐欣赏能力:评估学生在欣赏通俗歌曲时的感受、分析和理解能力。

3. 音乐创新实践:评价学生在音乐创作和表演中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 音乐知识掌握:检查学生对通俗歌曲基本特点和分类的掌握程度。

5. 学生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促进相互学习。

七、教学拓展1. 组织通俗歌曲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提高欣赏和分析音乐的能力。

通俗流行音乐欣赏教案中班

通俗流行音乐欣赏教案中班

通俗流行音乐欣赏教案中班一、教学目标。

1.了解通俗流行音乐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2.培养学生对通俗流行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通俗流行音乐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2.培养学生对通俗流行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通俗流行音乐的相关资料和音乐作品。

2.学生准备听音乐的设备,如音响等。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通俗流行音乐,或者介绍一些知名的通俗流行音乐作品,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学习。

教师向学生介绍通俗流行音乐的特点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通俗流行音乐的起源、发展和影响。

同时,教师还可以介绍一些知名的通俗流行音乐作品,让学生对通俗流行音乐有更深入的了解。

3.欣赏。

教师播放一些经典的通俗流行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音乐的同时,了解音乐的特点和魅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来欣赏音乐,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4.讨论。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通俗流行音乐的看法和感受。

学生可以就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进行分享,也可以就音乐的特点、魅力等方面展开讨论,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5.表演。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音乐表演,让他们通过表演来展示自己对通俗流行音乐的理解和感悟。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进行独唱、合唱、乐器演奏等形式的表演,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

6.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让学生对通俗流行音乐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认识。

同时,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鼓励他们继续深入学习音乐,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和表现能力。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通俗流行音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培养了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通过欣赏、讨论和表演等形式的学习,学生不仅增加了对音乐的欣赏,也提高了自己的表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教师也发现了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潜在的音乐才华,可以进一步引导他们深入学习音乐,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和才能。

音乐欣赏《迷路的小花鸭》_中班音乐教案

音乐欣赏《迷路的小花鸭》_中班音乐教案

音乐欣赏《迷路的小花鸭》_中班音乐教案设计意图:1、音乐欣赏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并能丰富音乐想象力,开阔幼儿音乐视野,提高音乐听觉能力和音乐素质;音乐欣赏也是向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

幼儿通过欣赏作品,能从中体会对生活的感受与理解,抒发情怀、愉悦身心。

2、《迷路的小花鸭》篇幅短小,结构单纯,形象鲜明,音乐旋律优美且两段在强度、速度上差别明显,歌词通俗易懂、美好、有趣、有意义,很适合年龄较小的幼儿听赏。

3、我的设计意图是在于通过《迷路的小花鸭》这一音乐欣赏活动,集艺术、语言、科学、健康等于一体,"在小朋友去郊游听说了"小花鸭迷路'这一件事"的主题的牵引下,成为一个主题性综合活动。

大胆地将心情与乐曲相联系,将心情与色调相搭配,让孩子们在宽松、和谐、新颖的过程中,身心愉悦的状态下提高综合素质,培养活动的兴趣;并希望通过这一活动体现出我们打破了以往分类式、听讲式的教学观念,逐渐适应了新《纲要》所提出的整和教育观的教学思想。

活动目标:1、通过欣赏歌曲《迷路的小花鸭》,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听懂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2、初步学会用表情(神态)、动作、色块来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

3、激发幼儿的同情心,培养他们助人为乐的好品德。

活动准备:场景布置;色调差别明显的背景图两幅;表情脸谱两个;小花、小鱼等小图片学具人手一个;木偶小鸭子、小朋友各一;小鸭子头饰;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一、听《进行曲》进入活动室。

二、跟做律动《身体恰恰恰》。

三、学习欣赏歌曲《迷路的小花鸭》。

(一)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设置悬念,引起兴趣:师:1、小朋友们看,我们郊游到了这里,这地方都有些什么呀?2、听,远处好象传来了一阵阵的哭声。

你们想不想知道是谁在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二)分段欣赏:1、欣赏歌曲第一段"池塘边,柳树下,有只迷路的小花鸭,嘎嘎嘎,嘎嘎嘎,哭着叫妈妈"。

高一音乐 中国通俗歌曲教案

高一音乐 中国通俗歌曲教案

中国通俗歌曲一、基本说明教学内容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音乐鉴赏)2)年级:高一年级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湖南文艺出版社4)所属的章节:第五单元第七节《中国通俗音乐》5)学时数:45 分钟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⑴、通过鉴赏,能在聆听中体验通俗歌曲特点与歌曲内涵。

⑵、在欣赏中积极参与讨论、交流、评价、等活动了解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简况,能对通俗音乐作品进行价值判断。

(3)、能够有表情、轻松自如地演唱歌曲,形成自信的表现能力。

2、设计思路:(包含教材结构、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思路及教学方法及手段)中学生喜欢流行音乐,但是他们的理解非常的狭隘,很多学生的喜欢只不过停留在歌者的长相服饰等方面,对于即使他们曾很喜欢的歌曲听过几遍后也会丢在一边,也会觉得厌烦。

针对诸多情况从《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出发,让学生在对音乐作品的审美体验中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世界里陶冶情操。

本课以通俗音乐的发展历程为线索,选择典型性、学生熟悉的歌曲为内容将新课标“过程与方法”中的“体验、比较、探究、合作”贯穿全课,注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强调探究,鼓励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在积极参与中了解知识,掌握知识,表现技能。

四、教学反思:1、本课以审美体验为主,将知识在体验过程中掌握。

2、能将新课标“过程与方法”中的“体验、比较、探究、合作”贯穿全课,注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强调探究,鼓励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在积极参与中了解知识,掌握知识,表现本课值得注意的方面在于:1、本课容量和信息量其实很大、很丰富,要在一节课讲完需浓缩并精心挑选作品,所以本人再三考虑并以通俗歌曲的发展为线条来讲解。

2、除了很好的引导学生学习外,教师要全方面了解通俗音乐并有一定的表演能力,才有更好的说服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这方面我得更加强一点。

还请各位专家和同行们多多指教!谢谢!附:课件。

高中音乐鉴赏——通俗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通俗音乐(教案)

Louis Armstrong 路易斯·阿姆斯特朗 拥有不可复制小号吹奏技巧的爵士乐奠基人
路易斯·阿姆斯特朗是爵士 乐史上最初的天才音乐家。 1925年,阿姆斯特朗在芝 加哥已被认为是世界上最 伟大的小号演奏家之一。 25岁时已经被认为是爵士 乐的标志。他最经典曲目 “What A Wonderful World”曾作为电影《早 安,越南》的插曲。
拉格泰姆
• 拉格泰姆是源于美国 黑人民间活动中的 “拉格”舞蹈,后来 成为一种带有复杂切 分节奏和即兴特点的 钢琴音乐。
“空虚”布鲁斯
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乐,回答下面的问题:
布鲁斯
• 布鲁斯(blues) ,又称蓝调,或“怨曲” ,旋 律表达了低调、忧伤、忧郁的情绪。它的另一个 特点是其特殊的和声。
爵士乐队的乐器
第三章:现代音乐
通俗音乐 爵士乐 摇滚乐 嘻哈乐
问题
• 你喜欢听哪种音乐?为什么? • 除了你喜欢的音乐,你还可以说出其
他种类的音乐吗? • 可以为大家唱一两句你喜欢的歌吗?
通俗音乐
• 所谓通俗音乐,准确的概念 应为商品音乐,即以赢利为 主要目的创作的音乐。它的 商品性是主要的,艺术性是 次要的。
《海阔天空》《明天会更好》《心雨》《吻别》《天路》 《同桌的你》《双节棍》等等
结合刚才所鉴赏的通俗歌曲,总 结一下通俗音乐的特点?

通俗易懂
俗 歌
易唱易记
流行音乐

篇幅短小


充满生活气息

具有时代性
轻音乐
爵士音乐
什么是爵士乐?
爵士乐
• 爵士乐是一种起源于非洲的 音乐形式, 由美国黑人创造、 与欧洲音乐传统相交融产生。 是美国南部种植园黑人奴隶 们表达自我生活和情感的重 要手段。

《通俗歌曲欣赏》教学设计高中音乐创新教案

《通俗歌曲欣赏》教学设计高中音乐创新教案

《通俗歌曲欣赏》教学设计--高中音乐创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通俗歌曲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培养学生对通俗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理解通俗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

二、教学内容:1. 通俗歌曲的定义与特点2. 通俗歌曲的分类3. 通俗歌曲的欣赏方法4. 通俗歌曲的文化内涵5. 通俗歌曲的社会价值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一首流行歌曲,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通俗歌曲?它有哪些特点?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通俗歌曲的定义与特点,让学生了解通俗歌曲的基本概念。

3. 案例分析:教师播放不同类型的通俗歌曲,如流行、摇滚、民谣等,引导学生分析各自的特点。

4. 欣赏方法讲解:教师介绍通俗歌曲的欣赏方法,如关注歌词、旋律、节奏、演唱技巧等。

5. 文化内涵探讨:教师引导学生从歌曲的歌词、旋律等方面,感受通俗歌曲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6. 社会价值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通俗歌曲在社会中的价值,如娱乐、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等。

7.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选择一首通俗歌曲进行欣赏,试着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分析。

8. 总结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情况进行总结,给予反馈,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通俗歌曲的定义与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通俗歌曲欣赏方法的运用能力。

3. 学生对通俗歌曲文化内涵的理解深度。

4. 学生对通俗歌曲社会价值的认识。

五、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搜索各类通俗歌曲,用于教学案例。

2. 音响设备:播放歌曲,提供音乐欣赏环境。

3. 教学PPT: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4. 参考书籍:提供相关理论知识,丰富教学内容。

六、教学策略:1. 案例教学:通过播放不同类型的通俗歌曲,让学生在实际案例中感受和理解通俗歌曲的特点和欣赏方法。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对通俗歌曲的见解和感受,增强课堂的互动性。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欣赏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初中歌曲赏析教案

初中歌曲赏析教案

初中歌曲赏析教案年级学科:初中音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歌唱祖国》这首歌曲的背景、作者及创作年代。

2. 通过聆听、学唱、分析等环节,使学生感受歌曲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1. 歌曲的旋律特点2. 歌曲的歌词内涵教学难点:1. 歌曲的高音部分2. 歌曲的节奏变化教学准备:1. 录音机、音响设备2. 乐谱3. 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歌唱祖国》这首歌曲的背景、作者及创作年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为什么会被誉为“祖国的歌”?二、学唱歌曲(15分钟)1. 教师播放歌曲,学生聆听。

2. 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分析歌曲(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讲解歌曲的旋律特点。

2. 学生讨论歌曲的歌词内涵,分享自己的感悟。

3. 教师总结,强调歌曲主题思想。

四、歌曲欣赏(15分钟)1. 教师播放不同版本的《歌唱祖国》,让学生对比欣赏。

2. 学生谈谈自己对歌曲的感受,以及不同版本之间的异同。

五、拓展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表达对祖国热爱的歌曲进行演唱。

2.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歌唱祖国》的主题思想和艺术价值。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歌唱祖国》这首歌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感受到歌曲的魅力,并在学唱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音乐素养。

同时,通过欣赏不同版本的歌曲,学生对祖国的歌颂有了更广泛的认知,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歌曲赏析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中国通俗的音乐教案

中国通俗的音乐教案

中国通俗的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通俗音乐中的“民族元素”,知道通俗音乐创作的根植于中国民族文化。

在探究通俗音乐之“中国元素”的过程中,能够大胆演唱自己喜爱的歌曲。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感受、交流、体验、探究,来深层次的感受中国通俗音乐与民族元素融合的艺术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身边的通俗音乐寻找民族的根,从而增强民族意识,培养民族主义精神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感受体验80年代以来中国民族元素在通俗音乐中的具体体现,更深层次的感受中国通俗音乐与民族元素融合的艺术美。

教学难点:了解通俗音乐与民族音乐的关系,正确选择欣赏高雅通俗音乐远离低俗音乐欣赏品味。

教具:多媒体教学内容:(创意:教学过程模拟一期电视栏目将音乐课堂变为电视栏目《音乐开心岛》,主持人是教师,学生为特邀嘉宾,教学内容在栏目中完成。

)一、导入(一)组织教学:教师以《音乐开心岛》栏目语开场,组织安排学生有序就座。

(二)创设情境:春天来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在这个生机盎然的世界里“音乐开心岛”又迎来了新朋友----(来自夷陵中学的莘莘学子们)让我们从繁重的文化课学习中暂时走出来活动筋骨,跳起来、唱起来吧!(播放视频:凤凰传奇《最炫民族风》师生互动,一起唱一起跳。

设计意图:解放学生天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音乐艺术氛围)提问:凤凰传奇的《最炫民族风》是通俗音乐还是民族音乐?学生说出自己观点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通俗音乐中的民族元素(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探究)展示课题:中国通俗音乐――“最炫”民族风二、新课教学(一)通俗音乐与地方民歌元素相融合1、教师范唱《黄土高坡》,并讲解其“西北风”的风格特点。

2、带着一下问题观看视频:这两首歌曲是歌唱爱情的吗?用什么方式演唱?2、观看视频:《我热恋的故乡》、《信天游》、集体探讨:(作品民族元素:以北方音调为主旋律,歌词不以爱情为主转向对祖国家乡的热爱和寻根的思潮,喊唱的表演方式。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中国通俗音乐欣赏》说课稿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中国通俗音乐欣赏》说课稿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中国通俗音乐欣赏》说课稿(2)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中国通俗音乐欣赏》说课稿一、说大纲高中音乐新课标中指出,高中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其目标之一便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俗歌曲因其大众化、全民化的特点,得到许多中学生的喜爱。

把流行歌曲引进课堂——这是课堂设置中的挑战,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本节课选择了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欣赏通俗歌曲。

二、说教材(一)本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湖南文艺出版社教学用书”中的“第五单元:欣赏现代流行——通俗音乐”中的“中国的通俗音乐”这一子课题。

教材从起源到发展的高潮期几个阶段来介绍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

(二)学情分析:我所面对的学生是高二的学生,他们相对已经有了一定的想象力和艺术修养,但是在选择音乐的判断方面还是有所欠缺。

(三)设计意图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俗歌曲因其大众化、全民化的特点,得到许多中学生的喜爱。

把流行歌曲引进课堂——这是课堂设置中的挑战,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本节课选择了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欣赏通俗歌曲。

(三)、教学目标1.了解通俗歌曲的特点,对“通俗歌曲”这种音乐形式有一定的认识和鉴别能力,并能主动参与讨论。

2.能够充分感受、体验通俗歌曲中所表现的音乐情绪,理解音乐内容及意境。

(四)、教学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多角度、客观地评价鉴赏不同时期、不同类别的通俗歌曲。

三、说教法1、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验作品的意境、领略音乐的无穷魅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热情,本课教学环节进行如下设计:播放不同风格的歌曲例如:美声、民族、最后通俗(导入课题)——介绍通俗音乐的概念和特点——中国通俗音乐的三个发展阶段——讨论中学生应该唱什么样的通俗音乐——师生激情演唱《真心英雄》——课堂总结,教师提希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欣赏教案《中国通俗歌曲欣赏》
发表时间:2012-11-7 21:57:57作者:周素梅来源:
教材版本:自组教材
教学对象:九年级
设计意图
爱因斯坦说过“爱好是最好的老师”,通俗歌曲因其大众化、全民化的特点,得到许多中学生的喜爱。

把流行歌曲引进课堂——这是课堂设置中的挑战,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本节课选择了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欣赏通俗歌曲。

通过介绍通俗歌曲的特点以及我国不同时期通俗歌曲的风格,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各抒己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师给学生提出问题、总结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表达见解,使学生多角度、客观地评价和欣赏不同类别的通俗歌曲。

教学内容
一、音乐知识通俗歌曲的概念及特点
二、作品欣赏
1.《何日君再来》
2.《外婆的澎湖湾》
3.《小城故事》
4.《黄土高坡》
5.《天堂》
三、探索与讨论
教学目标
1.了解通俗歌曲的特点,对“通俗歌曲”这种音乐形式有一定的认识和鉴别能力,并能主动参与讨论。

2.能够充分感受、体验通俗歌曲中所表现的音乐情绪 , 理解音乐内容及意境。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多角度、客观地评价鉴赏不同时期、不同类别的通俗歌曲。

教学方法
讲解、演示、列举、分析、讨论及学生相关的参与活动
教具:CAI课件音乐设备电脑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老师分别用三种唱法(美声、民族、通俗)演唱三首歌曲。

①《你再不要去做情郎》(选自《费加罗的婚礼》,艺术歌曲,美声唱法)
②《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民歌,民族唱法)
③《弯弯的月亮》(通俗歌曲,通俗唱法)
2.老师小结导入课题
老师刚才分别用三种唱法演唱了一首艺术歌曲、一首民歌、一首通俗歌曲,不同演唱方式具有不同的表现效果,同一首歌曲也可能用不同的演唱方法来表现。

对同学们而言,最为熟悉和喜欢的是用通俗唱法演唱的通俗歌曲。

这节课我想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我国通俗歌曲的艺术殿堂,共同去感受它的魅力。

(揭示课题)
二、通俗歌曲的概念及特点
1.什么是通俗歌曲?
展示:通俗歌曲亦称流行歌曲,主要是指十九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世纪初在欧美各国发展起来的适合一般市民群众爱好的,轻松活泼、易学易唱的、便于流传的歌曲。

它是与艺术歌曲、民歌相对而言的梦内容大多取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爱情主题居多;也有描写人生、伦理、叙说理想、生活、抒发思念之情等。

2.通俗歌曲的主要特点?
展示:通俗歌曲的主要特点是短小精练,旋律流畅、口语化较强、易学易唱,流传范围广泛,富于时代性。

各个时代的通俗歌曲具有各自的特点,歌曲常使用一个固定的节拍或固定的节奏型等,乐队一般用电声乐队演奏。

三、我国通俗歌曲的几个发展时期
我国通俗歌曲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起源):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港台歌曲和校园民谣);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九十年代初(“西北风”时期);九十年代中期至今(成熟期、形式多样化)。

四、感受与体验
导语:我国通俗歌曲从起源到今天的日趋成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那么究竟我国各个时期通俗歌曲有什么特点呢?是不是所有的通俗歌曲都适合中学生演唱呢?通俗歌曲到底可不可以进入我们的课堂呢?这些正是我想在这节课和同学们一起来探讨的问题,接下来请同学们欣赏几首我国各个时期的有代表性的通俗歌曲:
1.“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通俗歌曲代表作品欣赏
(1)欣赏《何日君再来》
(2)师总结并简介时代背景:当时的中国正处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一方面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革命者正在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另一方面反动统治者置国家民族利益不顾,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这首歌正是这部分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3)当时通俗歌曲的特点:格调低下,情绪消沉,低级庸俗,在唱法上卖弄风情。

2.“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通俗歌曲代表作品欣赏
导语: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通俗歌曲沉寂了三十年,直到七十年代末才开始复苏,而这时的歌曲主要是港台歌曲和校园民谣,如:《童年》、《三月里的小雨》、《龙的传人》、《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等,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个时期的两首歌曲。

(1)欣赏由邓丽君演唱的《小城故事》。

分析其特点:优美的旋律和甜美的噪音和极有感染力的演唱。

(2)欣赏台湾校园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分析其特点:不刻意追求声音的圆润和共鸣,强调吐字的清新和口语化。

(3)师生总结此阶段通俗歌曲风格特点。

(音域不宽,短小精炼,旋律流畅优美,口语化较强,适合大众演唱。


3.二十世纪八卡年代中期——九十年代初(“西北风”时期)代表作品欣赏
导语:随着通俗歌曲的不断发展。

我国内地的一些作曲家开始尝试创作自己的原创歌曲,他们采用西北地区的民间音调和地方风格创作通俗歌曲,于是就产生了我国第三个时期的通俗歌曲——“西北风”,如《一无所有》、《信天游》、《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等,接下来请同学们欣赏一首这个时期的代表作《黄土高坡》。

这是西北风时期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西北地区黄土高原的辽阔、苍凉和高原人民的豪爽、朴实。

(1)欣赏《黄土高坡》。

(设问:谈谈“西北风”通俗歌曲的特点?它适不适合我们中学生演唱?为什么?)
(2)师生共同分析“西北风”风格通俗歌曲的特点:高亢、粗矿、民间音乐与现代摇滚相结合,音域宽广,采用“喊唱”的唱法。

4.九十年代中期至今(成熟期、形式多样化)代表作品欣赏
导语:随着通俗歌曲被社会各界的广泛接受和各种传播媒介的宣传扶植,从九十年代中期至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进入一个繁荣的时期,通俗歌曲及其演唱风格走向国际化、个性化,如李玟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演唱的《月光爱人》,因具有国际化风格而成为广大歌手模仿的典范;韩红因她的词曲创作才能以及扎实的唱功而成为当今最受欢迎的女歌手,她创作并演唱的《天亮了》、《家乡》、《雪域光芒》等己成为当代最流行的通俗歌曲;同时各种风格、流派也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如通俗民歌、通俗
美声、校园民谣、乡士民谣、爵士风格、摇滚风格以及当今最流行的网络歌曲(《老鼠爱大米》、《你是我的玫瑰花》、《吉祥三宝》)。

那么接下来请同学们再欣赏一首这个时期的经典作品《天堂》。

(1)介绍歌曲《天堂》
这是腾格尔的代表作。

在清亮的童声和宽厚的管弦乐颂歌背景下,唱出了美丽的鄂尔多斯草原,那里有蓝蓝的天空、绿绿的草原、翱翔的雄鹰、古老的马头琴。

但是随着物欲的膨胀,美丽的草原如今安在?这就是腾格尔发自内心的呐喊。

(2)欣赏歌曲《天堂》
(3)分析其音乐特点:高亢、悠扬、宽广,唱腔极富激情与爆发力,粗犷而又细腻。

五、探索与讨论
1.导入“流行音乐进课堂”的讨论。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一起欣赏了我国各个不同时期的通俗歌曲,这其中有格调不高、低级庸俗的靡靡之音,有粗矿豪放的“西北风”,有清新自然的校园民谣,那么接下来我想请同学们一起来讨论以下问题:通俗歌曲进中学课堂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你们认为通俗歌曲能否进我们中学的课堂? 什么样的通俗歌曲适合我们中学生演唱?
2.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

3.教师总结。

同学们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谈了很多、很不错。

首先我认为中学生可以唱通俗歌曲,但是我们应该唱那些格调高雅、健康向上、适合我们嗓音条件的歌曲;对于那些低级庸俗、大喊大叫、宣泄通俗歌曲或摇滚,还有那些表现千奇百态所谓情爱的通俗歌曲我们应当坚决地摒弃它。

而对于通俗歌曲进入课堂,我认为作为音乐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必然的趋势,通俗歌曲它虽然缺乏高雅、雄浑、阳春白雪的气质,没有严肃歌曲那样崇高、秀美,那样高于生活,但是由于它贴近生活,贴近人们的心灵和现实心态,而更趋向于平民化、个性化、大众化,有不少好的通俗歌曲通过其优美的词曲、配器和演唱而显出真、善、美、新、异的良好势头,它们对鼓舞、引导、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调节心境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比如除了我们今天欣赏的《外婆的澎湖湾》、《天堂》等,还有一些众所周知的如《爱的奉献》《祝你平安》《一个真实的故事》《烛光里的妈妈》等,它们都以自身的艺术特色,时代感给人以慰藉、关怀、启迪、鼓舞和美的享受。

六、激情演唱《桅子花开》
教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在欣赏的时候,我发现很多歌曲同学们都会演唱,接下来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演唱一首歌曲,好吗?
七、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通俗歌曲的概念及特点,也欣赏了我国各个时期的通俗歌曲,在了解我国通俗歌曲的特点的同时,也充分的领略了其魅力,我相信以后会有更多更好的格调高雅的、健康向上的通俗歌曲走进我们的课堂。

谢谢大家,下课!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把现代教育技术与学习内容有机的结合,各个时期的通俗歌曲,用多媒体展现出来,尤其是用MTV这种直观的影像资料,让学生对比欣赏,让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本节课从导入开始,由于教师精彩的演唱,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完全投入到了课堂中来,然后在欣赏中由于选择的歌曲都是各个时期的经典作品,学生大都会演唱,随着大家在欣赏的同时轻声的哼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因此当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大家的积极性就很高。

整个课堂气氛比一般的欣赏课来说更加活跃,师生关系异常融洽。

尤其是第三个环节的探索与讨论,学生能够各抒己见,而整个课堂在大家激情演唱《桅子花开》的时候,达到高潮。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多重评价等新课程概念始终贯彻其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