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的判断基准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单项选择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4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单项选择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4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甲、乙、丙设立一有限合伙企业,丙为有限合伙人。
该合伙企业委托丙与丁公司签订一货物买卖合同。
签约时,丙表明自己是该企业合伙人,并出示了单位印章。
后合伙企业未清偿到期货款。
对该合伙企业所欠丁公司的债务( )(2014年法学基础课单选第12题)A.丙不承担责任B.丙承担有限责任C.丙承担按份责任D.丙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正确答案:D解析: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有限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
有限合伙人不执行合伙事务,不得对外代表有限合伙企业。
但第三人有理由相信有限合伙人为普通合伙人并与其交易的,该有限合伙人对该笔交易承担与普通合伙人同样的责任。
本题中丙表明自己是该企业合伙人,并出示了单位印章,丁公司有理由相信其为普通合伙人,因此丙应当同其他普通合伙人一样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D项正确。
知识模块:民法学2.《民法通则》所称的重大误解不包括( )(2008年基础课单选第35题) A.对民事行为性质的误解B.对民事行为相对人的误解C.对民事行为内容的误解D.对民事行为动机的误解正确答案:D解析: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指行为人对于民事行为产生错误的理解,并基于这种错误理解而为的民事行为。
具体包括:1.对行为性质的误解,如把买卖误解为赠与行为;2.对标的物的误解,如把复制品当做原件;3.对价金的误解,如将10000元误认为1000元;4.对当事人的误解,如把某甲当做某乙。
重大误解并不包括动机错误。
本题应选D。
知识模块:民法学3.甲、乙双方同意协议离婚。
甲因出差,故委托丙去婚姻登记机关代为办理离婚登记手续。
根据我国法律,丙( )(2012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25题) A.不得代理B.可以代理C.在取得甲书面授权后可以代理D.在取得乙同意后可以代理正确答案:A解析:具有人身性质的行为不能代理。
本题中办理离婚具有人身性质,不能代理,A项正确。
撤销权--注册会计师辅导《经济法》第四章讲义5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中华会计网校 会计人的网上家园
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经济法》第四章讲义5
撤销权
四、撤销权(掌握)
(一)定义
撤销权,是指债务人实施了减少财产行为,危及债权人债权实现时,债权人为保障自己的债权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处分行为的权利。
【示例】甲公司向乙银行借款10万元,到期未能归还,并且甲公司还将企业唯一值钱的设备赠送给丙公司,乙银行因此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撤销甲公司和丙公司之间的赠与,追回设备。
(二)可撤销的行为
1.期限: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5年为除斥期间)
【合同保全的撤销权VS 可撤销合同的撤销权】
2.当事人:债权人为原告,债务人为被告,受益人或者受让人为诉讼上的第三人。
3.管辖:撤销权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4.效力:
(1)费用: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承担;第三人有过错,应当适当分担。
(2)上限: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
(3)债权人不能优先受偿。
【总结】代位权VS 撤销权。
-价格明显偏低-的参考依据总算出现在了税收政策中

“价格明显偏低”的参考依据总算出现在了税收政策中在2017年9月14日国家税务总局稽查局发布的《国家税务总局稽查局关于2017年股权转让检查工作的指导意见》(税总稽便函[2017]165号)第二条提到:“不合理的低价的判定及调整标准可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法释〔2009〕]5号)第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转让价格达不到交易时交易地的指导价或者市场交易价70%的,一般可以视为明显不合理的低价””法释〔2009〕5号第十九条原文如下:“第十九条对于合同法第七十四条规定的“明显不合理的低价”,人民法院应当以交易当地一般经营者的判断,并参考交易当时交易地的物价部门指导价或者市场交易价,结合其他相关因素综合考虑予以确认。
转让价格达不到交易时交易地的指导价或者市场交易价百分之七十的,一般可以视为明显不合理的低价;对转让价格高于当地指导价或者市场交易价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视为明显不合理的高价。
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高价收购他人财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债权人的申请,参照合同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予以撤销。
”在税收政策中,“价格明显偏低”一直没有相关规定,最高法的司法解释权威性高,此次出现在了“股权转让检查工作的指导意见”中,但也盼望这个“价格明显偏低”的司法解释运用到其他税务实务中去,作为争议协调的依据。
附:国家税务总局稽查局关于2017年股权转让检查工作的指导意见税总稽便函[2017]16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稽查局、地方税务局稽查局:针对2017年股权转让检查工作中各地反映的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我局与税务总局相关司进行了研究,现将具体指导意见下发,请你局参照执行:一、关于限售股解禁转让征收营业税的滞纳金加收问题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改增试点若干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2016年第53号)第十条规定:“本公告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2016年5月1日前,纳税人发生本公告第二、五、六条规定的应税行为,此前未处理的,比照本公告规定缴纳营业税”。
债权人撤销权的成立要件和法律依据是什么

遇到债权债务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债权人撤销权的成立要件和法律依据是什么债权人撤销权是债权人为保全债权得请求法院予以撤销该行为的权利,这是一种对自我债权的保护,但是原有的法律关系被破坏,很多问题也不清楚,债权人撤销权的成立要件是什么?法律依据是什么?小编将为大家做出解释,请仔细阅读。
一、债权人撤销权的成立要件是什么?(一)客观要件1.须有债务人的行为《合同法》第七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债权人可以撤销的债务人的行为,一是放弃到期债权的行为,二是无偿转让财产的行为,三是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的行为。
按债权人的撤销权制度的立法目的衡量,这过于狭窄。
因该制度的立法目的在于,使债务人的责任财产维持在适当状态,以保障债权人的债权得以实现。
据此应得出结论:只要债务人的行为减少了责任财产,并害及到债权人的债权,均应成为撤销权行使的对象。
为此应通过目的性扩张的方法,补充进催告、诉讼上的和解、抵销等减少财产或增加财产负担的适法行为。
一种意见认为,债务人以其财产设定抵押、质押,交付定金,充任保证人,亦可能减少其责任财产,害及债权人的债权,故应作为可撤销的标的。
2.债务人的行为必须以财产为标的债务人的行为,非以财产为标的者不得予以撤销。
所谓以财产为标的的行为,是指财产上受直接影响的行为。
例如结婚、收养或终止收养、继承的抛弃或承认等,不得撤销。
以不作为债务的发生为目的的法律行为,以提供劳务为目的的法律行为,财产上利益的拒绝行为,以不得扣押的财产权为标的的行为,均不得作为债权人的撤销权的标的。
拒绝赠与要约、拒绝第三人承担债务、抛弃继承权或遗赠等行为虽然以财产为标的,但它们均属未增加债务人财产的行为,并未减少债务人的责任财产,依债权人的撤销权制度的立法目的衡量,它们不宜属于债权人的撤销权制度的势力范围。
于此场合,债务人行为的自由更应受到尊重,换言之,这些财产上的拒绝行为不得被债权人撤销。
3.债务人的行为有害债权所谓有害债权,是指债务人减少其清偿资力,不能使债权人依债权本旨得到满足。
撤销债权人会议决议被驳回裁定案例

撤销债权人会议决议被驳回裁定案例【案例】债务人转让财产的价格是否为明显不合理的低价的认定标准案例索引:最高人民法院民四终字第1号。
裁判要旨:债务人转让财产时,转让价格是否为明显不合理的低价,应当视具体情形综合分析认定,转让价格达不到交易时交易地的指导价或者市场交易价70%的,并不是明显不合理低价的唯一判断基准,债务人、受让人可以提出相反事实和证据予以推翻。
案例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对于合同法第七十四条规定的‘明显不合理的低价’,人民法院应当以交易当地一般经营者的判断,并参考交易当时交易地的物价部门指导价或者市场交易价,结合其他相关因素综合考虑予以确认。
”第二款规定:“转让价格达不到交易时交易地的指导价或者市场交易价百分之七十的,一般可以视为明显不合理的低价;对转让价格高于当地指导价或者市场交易价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视为明显不合理的高价。
”上述规定转让价格达不到交易时交易地的指导价或者市场交易价70%的,“一般可以视为明显不合理的低价”,“一般”意味着排除特殊情形,如季节性产品和易腐烂变质的时令果蔬在临近换季或者保质期前回笼资金的甩卖;“可以”意味着应视具体情形而定,不作刚性约束;“视为”是立法和解释上使用的法律拟制用语,债务人、受让人可以提出相反事实和证据予以推翻。
审判实务中,对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原则上应当按照上述司法解释第十九条规定的判断基准和基本方法综合进行分析,并予以个案确认。
根据上述,债务人转让财产时,转让价格是否为明显不合理的低价,应当视具体情形综合分析认定,转让价格达不到交易时交易地的指导价或者市场交易价70%的,并不是明显不合理低价的唯一判断基准,债务人、受让人可以提出相反事实和证据予以推翻。
2023年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题库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

2023年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题库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30题)1、证券发行管理制度不包括()。
A.核准制B.审批制C.审核制D.注册制【答案】 C2、在一般性政策工具中,能够对货币供给量及经济产生巨大震动性,且被西方经济学家喻为“更像巨斧而不像小刀”是( )。
A.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B.公开市场操作C.再贴现政策D.再借款政策【答案】 A3、没有实物形态的票券,利用账户通过电脑系统完成国债发行、交易及兑付的债券是( )。
A.凭证式国债B.记账式国债C.储蓄国债D.实物国债【答案】 B4、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募集方式设立的,注册资本为( )。
A.全体发起人认购的资本总额B.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总额C.股东认购总额D.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发起人的货币出资额【答案】 B5、下列关于利率的表述,错误的是()。
A.名义利率没有考虑通货膨胀对利息的影响B.在通胀条件下,实际利率是不易被观察到的C.反映借款成本和贷款收益的是名义利率D.实际利率是名义利率扣除通货膨胀影响以后的利率【答案】 C6、()是商业银行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参与的,通过制定和实施系统化的制度、流程和方法,实现控制目标的动态过程和机制。
A.公司治理B.风险控制C.合规管理D.内部控制【答案】 D7、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是按照( )区分的。
A.账户种类不同B.存款期限不同C.存款币种不同D.客户类型不同【答案】 B8、由于最后贷款人所提供的贷款不是财政性资金,因而要求金融机构提供足够的合格抵押品和担保,并且为了防止道德风险,一般都采取()利率。
A.较高的B.惩罚性C.激励性D.市场【答案】 B9、国家开发银行与()批准设立。
A.1994年3月B.1994年7月1日C.1993年7月D.2008年2月【答案】 A10、下列各组宏观经济发展目标所对应的衡量指标中,错误的是()。
民事案例分析:债务人以不合理低价转让财产 债权人行使撤销权

[案情介绍]被告王某向原告张某借款200万元,并出具借条称自2005年7月1日起还款,至2006年12月30日还清。
之后王某一直未还款,张某将王某诉至朝阳法院,法院判决王某偿还200万元欠款,判决生效后王某一直未予偿还。
2006年11月22日,王某与第三人王某某签订二手房买卖合同,约定王某某购买王某所有的位于朝阳区小关北里45号世纪嘉园建筑面积为179.83平米的房产,房产总价120万元。
王某某当庭陈述其实际支付了购房款152万余元,但没有充分的证据加以证明,其提交的房屋契税完税证显示房屋的计税金额为120万元。
案件审理过程中,法院向朝阳房管部门调取了涉案房屋的相关资料,显示王某购买该房屋时的售价为8500元/平米,房屋总价为152万余元。
[案情分析]庭审中,王某表示其无力偿还张某的债务。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王某在2000年购买涉案房屋时的价格为每平方米8500元,而在2006年11月22日将涉案房屋卖给第三人王某某的价格为每平方米约6600元,该价格明显低于涉案房屋现在应有的价值,王某的行为属于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的行为。
王某非法转让财产的行为,致使张某的债权无法得到实现。
王某某作为第三人,其在购买房屋时应当知道王某所卖房屋的价格,其亦对涉案房屋现在应有的价值有所了解,王某某在明知王某以明显不合理低价出售房屋的情形下仍然购买,可以推定王某某与王某在签订二手房买卖合同时具有恶意,故张某有权行使撤销权。
张某的诉讼请求,符合法律规定撤销权的成立要件及行使要件,予以支持。
[判决结果]一审宣判后,被告王某对判决不服提出上诉,二审维持了原判。
[相关法规]暂无数据。
撤销权案件的法律依据(3篇)

第1篇一、引言撤销权案件,是指债权人因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行为的案件。
我国《民法典》对撤销权案件的法律依据进行了明确规定,以下将从相关法律条文入手,对撤销权案件的法律依据进行详细阐述。
二、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是我国民事领域的基本法律,其中涉及撤销权案件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第五百三十八条: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2)第五百三十九条: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3)第五百四十条:债务人无偿或者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或者放弃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债权人请求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合同法》是我国规范合同关系的法律,其中对撤销权案件的法律依据也有所规定:(1)第一百零三条: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2)第一百零四条: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公司法》是我国规范公司行为的法律,其中对撤销权案件的法律依据也有所规定:(1)第一百四十一条: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职权收受贿赂、侵占公司财产,不得挪用公司资金,不得将公司资金以其个人名义或者以其他个人名义开立账户存储,不得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同意,将公司资金借贷给他人或者以公司财产为他人提供担保。
(2)第一百四十二条: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本法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债权人撤销权--不合理价格

债权⼈撤销权--不合理价格【条⽂】 第五百三⼗九条【不合理价格交易时的债权⼈撤销权⾏使】债务⼈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价受让他⼈财产或者为他⼈的债务提供担保,影响债权⼈的债权实现,债务⼈的相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情形的,债权⼈可以请求⼈民法院撤销债务⼈的⾏为。
【条⽂主旨】 本条是关于债务⼈以不合理价格交易时债权⼈撤销权⾏使的规定。
【条⽂理解】 本条规定列举了债务⼈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价受让他⼈财产或者为他⼈的债务提供担保三种可被债权⼈撤销的⾏为。
虽然前条与本条规定的两类不同诈害⾏为的构成要件有所区别,但在债权⼈撤销权的性质,对债权⼈债权的要求,诈害⾏为与债权⼈债权实现的关系,撤销权⾏使中当事⼈、管辖、抗辩、⾏使效⼒以及撤销权的⾏使范围、⾏使期限、⾏使效果等⽅⾯均是⼀致的,前述问题在相关条款中已有述及,本条条⽂理解中不再赘述。
本条规定的三种诈害⾏为与⽆偿处分财产诈害⾏为的不同之处在于,诈害⾏为的客观恶性程度不同,故⽽在债权⼈⾏使撤销权时对债务⼈、相对⼈主观恶意的考察⽅式不同:债务⼈⽆偿处分财产权益⾏为影响债权⼈的债权实现的,其⾏为本⾝具有客观恶性,主观恶意原则上⽆需证明即可推定,同时,相对⼈属于纯获益的⾏为,撤销债务⼈⽆偿处分⾏为亦不损害相对⼈的合法利益,故可不问相对⼈的主观动机均可撤销;⽽在有偿⾏为场合,债务⼈以明显不合理低价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价受让财产或者为他⼈提供担保,交易对价的合理性判断⽐较复杂,原则上不能直接推定债务⼈具有恶意,故债权⼈的撤销权需以债务⼈有恶意为成⽴要件,以受让⼈有恶意为⾏使要件,如此,才能在债务⼈财产管理⾃由与相对⼈交易安全保护之间适度平衡。
债务⼈主观恶意的判断标准在于交易对价明显不合理,⽽判断相对⼈主观恶意的落脚点在其对影响债权⼈债权实现的事实是知道或应当知道。
针对三种具体情形的诈害性判断,在理解和适⽤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债务⼈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情形 (⼀)判断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的时空基准 按照《合同法司法解释(⼆)》第19条的规定,对“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进⾏判断的时间基准为“交易当时”,即实施交易⾏为时。
价格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税收风险梳理

“价格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税收风险梳理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在判别交易价格是否公允,是否存在税法规定的“价格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的情况中,现行的法律并未对此进行详细的判别,依旧需要专业办税人员的经验进行判断。
一、价格明显偏低合规界限“价格明显偏低”是以上主题的要素或事实之一。
市场交易价格是由非关联第三方之间协商确定的,市场交易价格同时也被认为是公允价格。
在市场环境中非关联第三方间交易被认为是公允的,因为市场环境中企业都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其不会将自身利益无条件让渡他人。
价格明显偏低出现在以下法律法规中:《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五条第六款规定: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
增值税:《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2011年修订)》第十六条纳税人有条例第七条所称价格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或者有本细则第四条所列视同销售货物行为而无销售额者,按下列顺序确定销售额……消费税: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2008年修订)第十条纳税人应税消费品的计税价格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计税价格。
土地增值税:《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九条转让房地产的成交价格低于房地产评估价格,又无正当理由的,税务机关可以按照房地产评估价格计算征收。
契税:《契税暂行条例》第四条前款成交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并且无正当理由的,或者所交换土地使用权、房屋的价格的差额明显不合理并且无正当理由的,由征收机关参照市场价格核定。
但是,在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两个所得税法的层面,我们是没有看到直接对价格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的明确规定(当然,大家可以认为,仍然可以用征管法第三十五条去对价格明显偏低进行调整):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第十条个人取得的应纳税所得,包括现金、实物和有价证券。
所得为实物的,应当按照取得的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无凭证的实物或者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明显偏低的,由主管税务机关参照当地的市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得额。
债务人恶意转移财产的法律救济途径

债务人恶意转移财产的法律救济途径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侯二朋律师当前有些经济纠纷案件中,虽然法院判决债务人向债权人支付款项或赔偿违约金,但是债权人在执行程序中无法获得相应钱款。
法院的判决书成了债权人手中的司法白条。
在众多无法执行到位案件中,部分案件无法执行到位其原因并不是债权人没有经济能力,而是债务人虽有经济能力却在债务形成后恶意转移财产导致的。
面对这样的情况可以通过法律途径采取积极的措施协助法院执行。
一、调查债务人的财产线索具有执行价值的财产主要包括房产、机动车、股票等。
房产属于房屋管理部门登记,现在一般提供两种查询方式,即按照房屋具体的房间号查询或者产权证号查询。
司法部门可以凭当事人身份证号查询。
对于债权人个人而言,房管部门提供的两种查询方式申请人必须知悉房间号或者产权证号才能查询。
在申请强制性执行后,可以要求法院查询债务人有无房产。
房管部门可以提供房产原始登记、变更登记信息。
机动车在公安局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登记,一般知道车牌号即可查询。
律师凭授权委托书、律所介绍信即可查询,获得变更登记信息后即可知悉车辆有没有被转让,及转让的方式。
股票的登记信息一般由证券登记结算机构保存,需要司法部门才能查询。
债权人申请执行后,要通过各种途径获悉债务人的财产线索,协助法院执行。
如果发现事故发生后债务人转移财产的,可以通过诉讼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债务人恶意转移财产的民事法律救济方法债务人转移财产的方式一般有四种,即(1)与他人恶意串通以降低债务人赔偿能力为目的转移财产;(2)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3)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4)以明显不合理的高价收购他人财产。
主观上看,债务人的目的是以表面合法的交易行为掩盖其故意转移财产心理状态。
客观上看,债务人的行为造成了其赔偿能力的减弱。
对这几种恶意转移财产的方式,民法通则、合同法及最高院合同法司法解释二加以规制。
1、对第一种方式债权人可以向法院提起确认债务人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之诉,如果造成损失的,债务人和第三人还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无讼阅读|从最高法院5个案例解读认定恶意串通要素的裁判规则

无讼阅读|从最高法院5个案例解读认定恶意串通要素的裁判规则展开全文本文由作者向无讼阅读供稿【阅读提示】1、实践中常见的是债务人与他人恶意串通以不合理低价转让财产从而损害债权人利益的情形,但除此之外,恶意串通的情形纷繁复杂,不一而足。
关键是,对恶意串通如何把握,实属难点,法官对证据的采信多持审慎态度。
只有在“恶意串通”这种主观状态具有外在的表现形式且能够被证据证明时,才可能做出认定。
本文择取几个最高法院典型案例,从不同视觉查看最高法院对恶意串通的认定要素。
2、从主观的角度寻找证据极为困难,想找到当事人之间事先恶意串通的证据,通常是不可能的。
因此,认定恶意串通,应当根据签订合同前后的事实来认定交易双方当时是否存在恶意串通。
3、恶意串通可从主观目的、合同签订与履行过程、买卖各方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是否存在“不合理的低价”、买方是否明知卖方存在巨额债务等方面判断,但需注意根据具体案情搜集相应证据。
【最高法院指导案例评析】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33号《瑞士嘉吉国际公司诉福建金石制油有限公司等确认合同无效纠纷案》法院审理查明:嘉吉公司与金石集团存在商业合作关系,因发生争议,双方《和解协议》中约定嘉吉公司因金石集团将旗下福建金石公司的全部资产,包括土地使用权、建筑物和固着物、所有的设备及其他财产抵押给嘉吉公司,作为偿还债务的担保。
后因福建金石公司未配合进行资产抵押,嘉吉公司申请执行。
福建金石公司、田源公司、大连金石制油有限公司的直接或间接控制人均为王政良、王晓莉、王晓琪、柳锋。
王政良与王晓琪、王晓莉是父女关系,柳锋与王晓琪是夫妻关系。
2006年5月8日,福建金石公司将其国有土地使用权、厂房、办公楼和生产设备等全部固定资产以2569万元转让给田源公司,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464万元、房屋及设备作价2105万元。
王晓琪和柳锋(系夫妻关系)分别作为福建金石公司与田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在合同上签名。
福建金石公司不仅未能积极配合嘉吉公司到相关部门办理资产抵押登记,反而置双方的《和解协议》于不顾,与田源公司签订买卖合同,将本应抵押给嘉吉公司的土地、厂房、设备等资产转让给田源公司。
2022-2023年成考(专升本)《民法(专升本)》预测试题15(答案解析)

2022-2023年成考(专升本)《民法(专升本)》预测试题(答案解析)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1.下列方式中属于私力救济方式的是()A.正当防卫B.报复C.提起诉讼D.申请仲裁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民事权利的保护的知识点。
【应试指导】民事权利保护包括公力救济和私力救济,其中私力救济包括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和自助行为。
2.下列选项中,属于姻亲关系的是()A.婆媳关系B.养兄妹关系C.堂兄弟关系D.同父异母的姐妹关系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姻亲关系的知识点。
【应试指导】男女双方结婚的法律行为是姻亲关系发生的基础。
以婚姻为中介,配偶一方与对方的亲属以及双方的亲属之间互为姻亲关系。
3.有限合伙企业中的普通合伙人至少应当有()A.1人B.2人C.3人D.5人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有限合伙设立主体要件的知识点。
【应试指导】我国《合伙企业法》第61条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有限合伙企业由2个以上50个以下合伙人设立。
有限合伙企业至少应当有1个普通合伙人。
4.甲在自家院子里挖出一盒金条,经查金条为甲的祖母所藏。
该金条属于()A.无主物B.遗失物C.隐藏物D.埋藏物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埋藏物的知识点。
埋藏物是指埋藏于土地之中的所有权人不明的物,而隐藏物是指隐藏于土地之外的其他物中的所有人不明的物。
5.王某外出旅游,后下落不明。
王某父母可以申请宣告王某死亡的期限,是王某下落不明之日起满()A.6个月B.1年C.2年D.4年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在通常情况下,自然人下落不明满4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死亡。
6.当事人约定,一方向另一方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另一方为此支付报酬。
该合同是()A.承揽合同B.中介合同C.技术咨询合同D.技术服务合同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中介合同是中介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
第四章 合同法律制度-撤销权

2015年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内部资料经济法(注会)第四章 合同法律制度知识点:撤销权● 详细描述:撤销权,是指债务人实施了减少财产行为,危及债权人债权实现时,债权人为保障自己的债权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处分行为的权利。
(一)可撤销的行为1.放弃到期、未到期债权2.放弃债权担保3.恶意延长到期债权的履行期4.无偿转让财产5.低值高买、高值低卖:(1)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价格达不到交易地指导价或者市场交易价70%)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2)以明显不合理的高价(转让价格高于交易地指导价或者市场交易价30%)收购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
【注意】无偿行为(放弃债权、无偿转让财产),无论第三人善意还是恶意,均可撤销;有偿行为(低值高买、高值低卖),第三人恶意时才可以撤销。
【示例1】乙欠甲债10万元,到期未还。
乙的财产仅有一辆汽车,在15万左右,乙赠与给丙,丙不知甲乙之债,问甲可否行使撤销权?可以【示例2】乙欠甲债10万元,到期未还。
乙的财产仅有一辆汽车,在15万左右,乙以3万卖与丙,丙不知甲乙之债,问甲可否行使撤销权?不可以【示例3】乙欠甲债10万元,到期未还。
乙尚有活期存款10余万,乙赠与汽车给丙,丙不知甲乙之债,问甲可否行使撤销权?不可以(二)行使【合同保全的撤销权VS可撤销合同的撤销权】【口诀】弃债权、无偿转,明显知道仍要转,三十高、七十低,一年知道五年管。
【代位权VS撤销权】例题:1.无权代理人甲以乙公司的名义与不知情的丙公司签订食用油买卖合同,以次充好,将劣质食用油卖给丙公闻。
合同中没有约定仲裁条款。
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如果乙公司追认,则丙公司有权通知乙公司撤销该合同B.如果乙公司追认,则丙公司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合同C.无论乙公司是否追认,丙公司均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合同D.无论乙公司是否追认,丙公司均有权要求乙公司履行该合同正确答案:B解析:(1)对于甲的无权代理行为,如果乙公司不追认的话,甲以乙公司的名义和丙公司签订的合同归于无效,该合同在乙公司和丙公司之间不发生效力,丙公司自然无权要求乙公司履行,选项D错误;(2)甲以次充好,将劣质食用油卖给丙公司的行为构成欺诈,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属于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但受损害方(丙公司)只能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变更或者撤销,在本题中,由于合同中没有约定仲裁条款,丙公司只能请求人民法院撒销该合同,而不能“直接通知乙公司”撤销该合同,选项A错误;(3)如果乙公司不追认的话,甲以乙公司的名义和丙公司签订的合同归于无效,对于无效合同,谈不上撤销的问题,因此,选项C错误。
合同法解释一第19条

Luck is an accessory to hard work.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合同法解释一第19条合同法解释一第19条【1】第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不得撤销:(一)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二)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
【释义】本条是对要约不得撤销的规定。
本条规定了不可撤销的两个例外,一是要约中有不可撤销的表示,二是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不可撤销并依其信赖行事。
本条的规定与《国际商事通则》第2.4条第2款的规定是一致的,该款中规定:“在下列情况下,要约不得撤销:(a)要约写明承诺的期限,或以其他方式表明要约是不可撤销的;或(b)受要约人有理由信赖该项要约是不可撤销的,而且受要约人已依赖该要约行事。
”通则对此款作了解释,说明如下,可作为参考:1,要约中不可撤销的表示不可撤销的意思表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作出,最直接和最清楚的方式是由要约人在要约中作一个有效的声明,如“这是一个确定的要约”、“我们坚持我们的要约直到收到贵方的回复”等。
另外,还可以从要约人的其他表示或者行为推断出来。
对于要约中规定的承诺期限,通则认为,如果当事人所在的法系确定,规定了承诺期限的要约为不可撤销的要约,则可以推断该要约为不可撤销。
如果当事人所在的法系确定,规定承诺期限不足以显示要约的不可撤销性,则可以推断该要约并不是不可撤销的。
通则并举了两个例子说明这个问题。
第一个例子是,一家旅行社在其发送的小册子中通知游客将组织新年度假旅游,并敦促游客在通知后3天内预订,否则过期将可能没有多少剩余名额。
这个声明本身不表示在这3天内该要约不可撤销。
第二个例子是,乙准备建楼,向甲发出要约,其中声明:“9月1日后价格和其他条件将失效”。
如果甲与乙属于同一法系,如果该法系认为其声明表明了要约的不可撤销,则要约不可撤销;如果该法系认为其声明并不能表明要约不可撤销,则要约并不是不可以撤销。
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的判断基准

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的判断基准债务⼈因转让财产与其对价明显不具有相当性,导致债务⼈积极财产明显减少,陷于⽆资⼒即⽆⽀付能⼒,且对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及其导致⽀付不能的事实债务⼈及受益⼈在主观上均认知,该转让⾏为就构成诈害⾏为,债权⼈可以⾏使撤销权。
法官对明显不合理的低价的判断,是以时空基准和主体基准为标准:⼀、时空基准时空基准包括时间基准和空间标准。
根据《合同法解释(⼆)》的规定对“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进⾏判断的时间基准为“交易当时”即交易⾏为时。
对有偿⾏为⾏使撤销权债务⼈与受让⼈须具有主观恶意,⽽恶意来源于⾏为⼈知道有害于债权⽽进⾏转让,因此只有以实施交易⾏为时作为判断基准才能准则反映其主观恶意。
依据《合同法解释(⼆)》“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进⾏判断的空间标准是交易当地即交易⾏为地。
交易⾏为地应为哪⼀级⾏政区域所在地,司法解释没有明确,实务中应根据转让财产的性质、种类,结合市场流通、交易惯例、关税区域等因素确定。
⼆、主体基准《合同法解释(⼆)》对是否“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规定采取“交易当地⼀般经营者的判断”为基准。
《合同法解释(⼆)》第19条第2款规定的“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的参考⽰范标准为:“转让价格达不到交易时交易地的指导价或者市场价百分之七⼗的,⼀般可以视为明显不合理的低价”。
这⾥的“⼀般”意味着排除特殊情形,如换季或保质期前回笼资⾦的甩卖;“可以”意味着应视具体情形⽽定,不作刚性约束;“视为”是⽴法使⽤的法律拟制⽤语,债务⼈、受让⼈可以提出相反事实和证据予以推翻。
在律师实务中,对“以明显不合理的转让财产”,原则上应按照司法解释规定的判断基准和基本⽅法进⾏综合分析,并以个案确定,即“⼈民法院应当以交易当地⼀般经营者的判断,并参考交易时交易地的物价部门指导价或者市场交易价,结合其他相关因素综合考虑予以确认”。
“对转让价格⾼于当地指导价或者市场交易价30%的,⼀般可以视为明显不合理的⾼价”,就是认定其构成不合理⾼价的类推规定。
合同法律风险管理:合同风险管理的理念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意向协议、会议纪要”的法律属性?()A.可能是合同B.不可能是合同C.只能合同的辅助文件D.只能合同的预备文件正确答案:A解析:根据《民法典》第464条的规定,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所以合同本质上是一种协议。
一份法律文件只要在内容上体现“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那它就是合同。
所以意向协议、会议纪要只要内容体现了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就是合同;反之则不是合同2、你与合同的关系?()A.偶尔与合同打交道B.每天与合同打交道C.还没有与合同打过交道D.几乎不与合同打交道正确答案:B解析:人们处于社会生活之中,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密,必须不断与他人进行交易才能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生活资料。
很多人认为合同只包括书面合同,所以觉得合同距离自己很遥远。
实际上,合同不仅包括书面合同,也包括口头合同和其他形式的合同。
所以我们每天都在与合同打交道,衣食住行均离不开买卖合同、供用水电气合同等。
3、重庆某家餐厅被食客戏称“受气鸡肉馆”,因为,老板要求每位食客每次用餐时必须在店内消费三瓶饮料,理由是其鸡牛肉主菜很便宜。
你怎么看?()A.特殊经营模式,合法B.强制消费,不合法C.促进经济发展,合法D.视情况而定正确答案:B解析:合同主体应当可以自由地签订合同,任何人不能将个人意愿未经对方同意强加于合同之中;“受气鸡肉馆”的老板在定价的时候要求消费者必须要消费三瓶饮料,这是不符合契约自由的精神的。
根据《民法典》第497条的规定,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的,格式条款无效。
所以“受气鸡肉馆”的老板写的格式条款属于强制消费,该条款无效。
4、合同有哪些形式?()A.书面形式B.口头形式C.其他D.以上所有正确答案:D解析:《民法典》第469条: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如何认定股权虚假转让逃避债务

如何认定股权虚假转让逃避债务法⼈企业以其财产承担有限的民事责任,⽽公司是由股东出资设⽴的,公司的股东要履⾏出资的责任,公司的股东通过⽆偿或者远低于股权价值的价格转让股权,造成到期债务⽆法清偿的,可以认定为恶意逃避债务。
下⾯由店铺⼩编为读者进⾏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如何认定股权虚假转让逃避债务1、公司的股东通过⽆偿或者远低于股权价值的价格转让股权,造成到期债务⽆法清偿的,可以认定为恶意逃避债务。
2、法律规定:《中华⼈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三⼗⼋条【⽆偿处分时的债权⼈撤销权⾏使】债务⼈以放弃其债权、放弃债权担保、⽆偿转让财产等⽅式⽆偿处分财产权益,或者恶意延长其到期债权的履⾏期限,影响债权⼈的债权实现的,债权⼈可以请求⼈民法院撤销债务⼈的⾏为。
第五百三⼗九条【不合理价格交易时的债权⼈撤销权⾏使】债务⼈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价受让他⼈财产或者为他⼈的债务提供担保,影响债权⼈的债权实现,债务⼈的相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情形的,债权⼈可以请求⼈民法院撤销债务⼈的⾏为。
⼆、常见的债务⼈逃债⽅法有哪些1、虚假登记。
将公司所有或个⼈所有的房产、需要登记的动产如机动车等登记在关联⼈名下。
2、虚假抵押。
借⽤不动产抵押权⼈的优先受偿权,将其所有不动产虚假抵押在他⼈名下。
3、虚假债务。
签订虚假合同,建⽴虚假债务,然后虚假偿还,转移财产。
4、破产逃债。
利⽤公司的有限责任之法定条件,在债务累积到⼀定程度时利⽤破产进⾏彻底逃债,然后再以财产以隐名股东⾝份⽅法重新成⽴公司。
5、利⽤企业改制进⾏逃债。
6、利⽤公司分⽴合并进⾏逃债。
7:利⽤公司收购进⾏逃债。
8、利⽤合同转让进⾏逃债。
9、吊销企业营业执照⽅法。
按照我国⼯商管理规定,企业公司不进⾏年检将被吊销企业营业执照,这成为最常⽤的逃债⽅法。
10、质量抗辩⽅法。
这是拖⽋货款的最常⽤⽅法。
11、恶意转让⾃⾝财产⽅法。
或赠于、或低价转让。
12、虚假放弃⾃⼰债权⽅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的判断基准
债务人因转让财产与其对价明显不具有相当性,导致债务人积极财产明显减少,陷于无资力即无支付能力,且对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及其导致支付不能的事实债务人及受益人在主观上均认知,该转让行为就构成诈害行为,债权人可以行使撤销权。
法官对明显不合理的低价的判断,是以时空基准和主体基准为标准:一、时空基准
时空基准包括时间基准和空间标准。
根据《合同法解释(二)》的规定对“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进行判断的时间基准为“交易当时”即交易行为时。
对有偿行为行使撤销权债务人与受让人须具有主观恶意,而恶意来源于行为人知道有害于债权而进行转让,因此只有以实施交易行为时作为判断基准才能准则反映其主观恶意。
依据《合同法解释(二)》“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进行判断的空间标准是交易当地即交易行为地。
交易行为地应为哪一级行政区域所在地,司法解释没有明确,实务中应根据转让财产的性质、种类,结合市场流通、交易惯例、关税区域等因素确定。
二、主体基准
《合同法解释(二)》对是否“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规定采取“交易当地一般经营者的判断”为基准。
《合同法解释(二)》第19条第2款规定的“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的参考示范标准为:“转让价格达不到交易时交易地的指
导价或者市场价百分之七十的,一般可以视为明显不合理的低价”。
这里的“一般”意味着排除特殊情形,如换季或保质期前回笼资金的甩卖;“可以”意味着应视具体情形而定,不作刚性约束;“视为”是立法使用的法律拟制用语,债务人、受让人可以提出相反事实和证据予以推翻。
在律师实务中,对“以明显不合理的转让财产”,原则上应按照司法解释规定的判断基准和基本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并以个案确定,即“人民法院应当以交易当地一般经营者的判断,并参考交易时交易地的物价部门指导价或者市场交易价,结合其他相关因素综合考虑予以确认”。
“对转让价格高于当地指导价或者市场交易价30%的,一般可以视为明显不合理的高价”,就是认定其构成不合理高价的类推规定。
北京清算律师网有更多法律知识点。
作者北京市律师协会并购重组与不良资产处置委员会张学增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