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不良反应的识别标准及处理

合集下载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及情况上报制度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及情况上报制度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及情况上报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规范医院输血工作,保障患者用血安全,及时处理输血不良反应,及时上报相关情况,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进行输血操作的医务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

第三条定义

1.输血不良反应:指患者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显现不良症

状、体征或试验室指标异常的情况。

2.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指对输血不良反应的及时识别、处理

和记录工作。

3.输血不良反应情况上报:指将输血不良反应的相关情况及

时上报给医院相关部门的工作。

第二章输血不良反应处理

第四条识别与处理

1.输血过程中显现异常症状、体征或试验室指标异常时,医

务人员应立刻停止输血,评估患者病情,并做好记录。

2.依据患者症状、体征以及试验室指标,医务人员应进行输

血不良反应的识别和推断。

3.对于轻度不良反应,可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做好记

录,并报告给直接负责的主治医生。

4.对于重度不良反应,应立刻停止输血,采取紧急抢救措施,

同时做好记录,并及时报告给直接负责的主治医生和相关科室。

第五条进一步处理

1.医务人员应依据患者具体情况,进一步评估并订立相应的

处理方案,包含症状缓解及防备措施等。

2.对于疑似输血不良反应,但未实现确诊标准的情况,应及

时察看患者,做好相关记录,并报告给直接负责的主治医生和相关科室。

第六条记录和反馈

1.医务人员应对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理过程进行认真记录,包

含患者基本信息、输血情况、不良反应的症状、体征、试验室指标变动以及治疗效果等。

2.直接负责的主治医生应对记录进行审核,并及时反馈给医

输血不良反应的识别标准

输血不良反应的识别标准

输血不良反应的识别标准

输血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然而,有时候接受输血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这需要及时识别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下面将介绍输血不良反应的识别标准,以便医护人员能够及时应对。

1. 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是输血不良反应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患者可能出现皮肤潮红、瘙痒、荨麻疹等症状,甚至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严重情况。医护人员应立即停止输血,给予抗过敏药物治疗,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2. 发热反应。

输血后患者出现发热反应的情况也比较常见。这种情况下,患者体温升高超过1摄氏度,伴有寒战、头痛、恶心等症状。医护人员需要及时采集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培养,以排除输血相关的细菌感染。同时,给予患者退热药物治疗,保持体温稳定。

3. 血液透析反应。

在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中,可能会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胸闷等症状,这可能是由于输血过快或输血液温度过低所致。医护人员需要及时调整输血速度和温度,以减轻患者的不适症状。

4. 微量溶血反应。

微量溶血反应是一种较为隐匿的输血不良反应,患者可能出现贫血、黄疸、尿液颜色变化等症状。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尿液颜色变化,及时进行尿常规检查和血红蛋白测定,以确诊微量溶血反应的发生。

5. 肺水肿。

在接受输血的患者中,可能会出现肺水肿的情况。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咳嗽、

胸痛等症状,甚至咯血。医护人员应立即停止输血,给予氧疗和利尿药物治疗,必要时进行胸部X线检查,以明确诊断。

综上所述,输血不良反应的识别标准包括过敏反应、发热反应、血液透析反应、微量溶血反应和肺水肿。医护人员在进行输血治疗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患者的安全。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提高医护人员对输血不良反应的识别能力,为患者的治疗保驾护航。

输血不良反应识别标准及处理预案

输血不良反应识别标准及处理预案

输血不良反应识别标准及处理预案

一、输血不良反应识别标准:

常见的输血反应和并发症包括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细菌污染、循环超负荷、出血倾向、酸碱平衡失调、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和传播感染性疾病等.

(一)、常见输血不良反应

1、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发热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1—2 小时内,往往先有发冷或寒战,继以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伴有皮肤潮红、头痛,多数血压无变化.症状持续少则十几分钟,多则1-2 小时后缓解。

2、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

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荨麻疹和瘙痒。过敏反应并不常见,其特点是输入几毫升全血或血液制品后立刻发生,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喘鸣、面色潮红、神志不清、休克等症状。

3、溶血反应

绝大多数是输入异型血所致。典型症状是输入几十毫升血后,出现休克、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腰背酸痛、心前区压迫感、头痛、血红蛋白尿、异常出血等,可致死亡。麻醉中的手术患者唯一的早期征象是伤口渗血和低血压。

4、细菌污染反应

如果污染血液的是非致病菌,可能只引起一些类似发热反应的症状。但因多数是毒性大的致病菌,即使输入10—20ml,也可立刻发生休克。库存低温条件下生长的革兰染色阴性杆菌,其内毒素所致的休克,可出现血红蛋白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5、循环超负荷

心脏代偿功能减退的患者,输血过量或速度太快,可因循环超负荷而造成心力衰竭和急性肺水肿。表现为剧烈头部胀痛、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大量血性泡沫痰以及颈静脉怒张、肺部湿罗音、静脉压升高,胸部拍片显示肺水肿征象,严重者可致死。

识别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

识别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

识别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

常见的输血反应和并发症包括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细菌污染、循环超负荷、出血倾向、酸碱平衡失调、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和传播感染性疾病等。

一、常见输血不良反应

1、非溶血性发热反

常见的输血反应和并发症包括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细菌污染、循环超负荷、出血倾向、酸碱平衡失调、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和传播感染性疾病等。

一、常见输血不良反应

1、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发热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 1-2 小时内,往往先有发冷或寒战,继以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伴有皮肤潮红、头痛,多数血压无变化。症状持续少则十几分钟,多则1-2 小时后缓解。

2、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

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荨麻疹和瘙痒。过敏反应并不常见,其特点是输入几毫升全血或血液制品后立刻发生,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喘鸣、面色潮红、神志不清、休克等症状。

3、溶血反应

绝大多数是输入异型血所致。典型症状是输入几十毫升血后,出现休克、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腰背酸痛、心前区压迫感、头痛、血红蛋白尿、异常出血等,可致死亡。麻醉中的手术患者唯一的早期征象是伤口渗血和低血压。

4、细菌污染反应

如果污染血液的是非致病菌,可能只引起一些类似发热反应的症状。但因多数是毒性大的致病菌,即使输入10~20ml,也可立刻发生休克。库存低温条件下生长的革兰染色阴性杆菌,其内毒素所致的休克,可出现血红蛋白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5、循环超负荷

心脏代偿功能减退的患者,输血过量或速度太快,可因循环超负荷而造成心力衰竭和急性肺水肿。表现为剧烈头部胀痛、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大量血性泡沫痰以及颈静脉怒张、肺部湿罗音、静脉压升高,胸部拍片显示肺水肿征象,严重者可致死。

新卫生行业标准输血不良反应识别与处理规范

新卫生行业标准输血不良反应识别与处理规范

输血反应处理规范
五、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一)症状 • 一般发生在输血后2~30天(平均21天),多数在输血后1~2周发病, 临床表现较为复杂,症状极不典型,缺乏特异性。主要受损的靶器官 是皮肤、骨髓、肠和肝。其主要临床表现是上述靶器官受损引起的一 系列症候群。临床症状以发热和皮疹最为多见。 (二)处理 • 该病治疗效果极差,应重视预防。采用γ射线辐照血液是预防TAGVHD的唯一可靠方法。 • 全血中所含免疫活性淋巴细胞数量最多。
输血反应处理规范
• 二 溶血性输血反应
(一)症状 • 1、一般的溶血反应:寒战、发热、心悸、头胀、面部潮红,胸闷、 腰背痛、肢体痛、恶心、呕吐、腹痛、烦躁、呼吸困难等。血浆游离 Hb增高,出现Hb尿(酱油色或茶色),进一步会出现少尿、无尿可发 展成尿毒症,肾功能衰竭。 • 2、严重者:可突然发生休克,表现为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大汗、 脉细弱、皮肤湿冷、血压↓;广泛渗血(皮肤、伤口出血)及凝血障碍 (DIC)。 • 3、迟发性溶血反应:一般在输血后3-10天或更长时间发生溶血反应, 症状较轻,表现为黄疸,不明原因发热、贫血、网织RBC↑,一般无 Hb尿。
输血不良反应识别与处理规范
概 念
• 输血反应/输血并发症
• 与输血具有时序相关性的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的原因可能是不良事件, 也可能是患者与所输注血液 相互作 用。

识别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和应急措施

识别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和应急措施

识别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和应急措施输血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治疗方法,可用于补充失血、改善贫血等病情。然而,有时候输血也可能引发不良反应,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因此,识别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及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针对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和应急措施,旨在提高医务人员

的应对能力,保障患者的安全。

一、输血不良反应的分类

输血不良反应按照发生时间可分为即刻反应和迟发反应。即刻反应

通常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的几分钟内发生,症状明显,易于观察和

判断。迟发反应则在输血后的数小时到数天内发生,症状较为隐匿,

容易被忽视。根据病理机制的不同,输血不良反应可分为溶血反应、

过敏反应、细菌感染和其他非特异性反应。

二、溶血反应的标准和应急措施

溶血反应是指输血后,受体体内出现溶血现象,患者一般会出现寒战、高热、黄疸、血红蛋白尿等症状。针对溶血反应,应急措施如下:

1. 停止输血:一旦发现患者出现溶血反应症状,应立即停止输血,

避免溶血的进一步发展。

2. 维持循环稳定:通过输注血浆、血红蛋白等进行替代治疗,维持

患者的循环稳定。

3. 监测尿液:密切观察患者尿液的颜色,如果发现有血红蛋白尿的

情况,应及时予以处理。

4. 寻找并处理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明确引起溶血反应的原因,并

针对性进行处理。

三、过敏反应的标准和应急措施

过敏反应是指输血后,受体对输血成分中的某些物质出现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症状各异,可能包括皮肤发红、荨麻疹、呼吸急促、恶心

呕吐等。应急措施如下:

1. 停止输血:一旦发现过敏反应症状,应立即停止输血,避免过敏

反应的进一步加剧。

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和应急措施再学习

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和应急措施再学习
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和应急 措施再学习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输血不良反应概述 • 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 • 输血不良反应的应急措施 • 再学习输血不良反应的必要性
与方法 • 总结与展望
01
输血不良反应概述
定义与分类
输血反应
输血并发症
指在输血过程中或之后,因输入血液 或其制品而产生的任何有害反应。
技能水平。
02
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
指在输血过程中或之后,因输入血液 或其制品而产生的任何不良事件。
输血相关反应
指在输血过程中或之后,因输入血液 或其制品而产生的任何不良反应。
发生率与危害
输血反应的发生率相对较低, 但一旦发生,可能对患者的生 命安全造成威胁。
输血相关反应的发生率较高, 但大多数反应是轻微和暂时的 ,并且很少出现严重后遗症。
输血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但 一旦发生,可能对患者的生命 安全造成威胁。
预防与控制的重要性
输血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也可能带来一些不良反应。
预防和控制输血不良反应对于保 障患者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具有
重要Hale Waihona Puke Baidu义。
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输血不良 反应监测和报告制度,加强培训 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意识和

识别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

识别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

识别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

常见的输血反应和并发症包括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细菌污染、循环超负荷、出血倾向、酸碱平衡失调、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和传播感染性疾病等。

1、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发热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1-2 小时内,往往先有发冷或寒战,继以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伴有皮肤潮红、头痛,多数血压无变化。症状持续少则十几分钟,多则1—2 小时后缓解。

2、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

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荨麻疹和瘙痒.过敏反应并不常见,其特点是输入几毫升全血或血液制品后立刻发生,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喘鸣、面色潮红、神志不清、休克等症状。

3、溶血反应

绝大多数是输入异型血所致。典型症状是输入几十毫升血后,出现休克、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腰背酸痛、心前区压迫感、头痛、血红蛋白尿、异常出血等,可致死亡.麻醉中的手术患者唯一的早期征象是伤口渗血和低血压。

4、细菌污染反应

如果污染血液的是非致病菌,可能只引起一些类似发热反应的症状。但因多数是毒性大的致病菌,即使输入10~20ml,也可立刻发生休克.库存低温条件下生长的革兰染色阴性杆菌,其内毒素所致的休克,可出现血红蛋白尿和急

性肾功能衰竭。

5、循环超负荷

心脏代偿功能减退的患者,输血过量或速度太快,可因循环超负荷而造成心力衰竭和急性肺水肿.表现为剧烈头部胀痛、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大量血性泡沫痰以及颈静脉怒张、肺部湿罗音、静脉压升高,胸部拍片显示肺水肿征象,严重者可致死.

6、出血倾向

大量快速输血可因凝血因子过度稀释或缺乏,导致创面渗血不止或术后持续出血等凝血异常。

输血反应应急预案

输血反应应急预案

输血反应应急预案

输血反应应急预案

1. 引言

输血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在医疗领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尽管输血过程

受到严格的护理和控制,仍有可能发生输血反应。输血反应是指接受输血后候补者出

现的意料之外的不良反应。为了能够及时、准确地处理输血反应,制定一份完善的输

血反应应急预案非常重要。

本文档旨在为医疗机构提供一份简洁但全面的输血反应应急预案。通过对各类输血反

应的分类和识别、紧急处理措施、应急设备的准备等方面的介绍,帮助医护人员能够

更好地处理输血反应,确保患者的安全。

2. 输血反应分类与识别

输血反应可以根据其发生的时间、临床表现和生理机制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

2.1 早期输血反应

早期输血反应是指输血后发生的立即或数小时内出现的反应。常见的早期输血反应包括:

- 过敏反应:包括皮肤瘙痒、荨麻疹、呼吸急促等症状。

- 原输血物质相关反应:与输血的血浆成分或细胞成分具体成分有关。

- 呼吸系统反应:出现喉头水肿、气道阻塞等症状。

- 心血管系统反应:心悸、低血压等症状。

2.2 迟发性输血反应

迟发性输血反应是指输血后数小时到数天内才出现的反应。常见的迟发性输血反应包括:

- 温暖抗体型输血反应:患者自身产生的抗体与输血的血液成分发生反应,引起体温升高等症状。

- 血液传染病相关反应:输血患者在输血后出现的传染病相关反应,如感染病毒或细菌。

3. 输血反应应急处理措施

针对不同类型的输血反应,需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以下为常见输血反应的处理方法:

3.1 过敏反应

- 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畅。

- 给予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反馈制度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反馈制度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反馈制度

当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时要及时准确处理,以确保输血安全。

一、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二、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

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三、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

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

极治疗抢救的同时,要立即做以下核对检查: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入;

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ABO 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包括盐水相和非盐水相试验);

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

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5.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

6.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7.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输血不良反应的识别标准

输血不良反应的识别标准

输血不良反应的识别标准

输血是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手段,但在接受输血治疗的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

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及时准确地识别输血不良反应对于保障受血者的安全至关重要。下面将介绍输血不良反应的识别标准,以便临床医护人员能够及时做出正确的处理和护理。

1. 体温升高,输血后患者体温升高是输血不良反应的常见表现之一。一般来说,体温升高超过1℃,或者达到38℃以上,应该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警惕。此时需要及时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并根据情况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

2. 皮肤变化,输血后出现的皮肤瘙痒、皮疹、红斑、水肿等症状也是输血不良

反应的表现之一。这些皮肤变化可能是由于输血过程中出现的过敏反应引起的,需要医护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皮肤状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 呼吸困难,输血后出现呼吸急促、气促、咳嗽、胸闷等症状,可能是由于输

血不良反应引起的呼吸系统问题。医护人员需要及时检查患者的呼吸情况,必要时给予氧气辅助呼吸,并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

4. 心血管系统反应,输血不良反应还可能表现为心悸、心慌、血压升高或者下

降等心血管系统的异常反应。这些症状可能是由于输血过程中出现的输血反应引起的,需要医护人员密切监测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功能,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5. 意识改变,输血不良反应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头晕、昏厥、意识模糊等意识

改变的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是由于输血过程中出现的血压波动或者缺氧等问题引起的,需要医护人员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保障患者的安全。

总之,输血不良反应的识别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及时准确地识别输血不良

输血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输血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输血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输血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严重疾病治疗的方法,然而,由于输血

涉及到抗原抗体反应和血液成分的变化,不良反应是难以避免的。下面将

介绍一些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方法。

1.向抗原抗体复合物及过敏原反应:

①过敏反应:输血过程中患者可能遭受过敏原(如其中一种抗体)的

刺激,导致出现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症状包括发热、发痒、皮疹、荨麻

疹等。严重的过敏反应可导致呼吸困难或休克。

处理方法:如果患者出现过敏反应,立即停止输血,注意保持患者呼

吸道通畅,保持静脉通路通畅,及时给予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类药物)。在输血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过敏史,避免输注可能引起过敏的血液成分。

②发热反应:输血后患者可能发生体温升高,多见于输血结束后1-6

小时内,一般不超过38℃。发生发热反应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输血液体悬

浮物引起的白介素或肥大细胞释放的热原,或由于输血液存储不当导致的

菌血症。

处理方法:如果患者出现发热反应,首先要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发热,如感染、药物反应等。如果确认与输血相关,则停止输血,及时评估患者

的体征及病情,给予必要的抗感染治疗。同时,对于输血侧标本应尽快进

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确定有无菌血症。

2.凝血异常及血型不合反应:

①凝血异常:输血后患者可能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如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等。这些凝血异常可能是由于输血时抗凝药物过量、血液成分存储不当所导致。

处理方法:根据患者的凝血功能检查结果进行调整,必要时给予凝血

因子替代治疗。

②血型不合反应:输血时,如果输入的血型与受血者的血型不匹配,

2024版输血不良反应标准和应急处理措施

2024版输血不良反应标准和应急处理措施

输血不良反应标准和应急处理

措施

目录CONTENCT •输血不良反应概述

•输血不良反应诊断标准

•应急处理措施总述

•常见输血不良反应应急处理方案•预防措施与质量控制体系建设•总结与展望

01

输血不良反应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了与输血相

关的新的异常表现或疾病。

分类

根据发生时间和临床表现,输血不良反应可分为急性输血反应和慢

性输血反应两大类。急性输血反应包括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

反应等;慢性输血反应包括铁过载、输血相关性疾病等。

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发生率

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受血者群体、输血指征、血液制品种类和质量、输血操作等多个因素而异。一般

来说,随着输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血液制品质量的不断提高,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呈下降趋势。

影响因素

影响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包括受血者的个体差异(如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血液制品的种类和

质量(如红细胞、血小板、血浆等制品的储存时间和温度等)、输血操作(如输血速度、输血器具的清洁

度等)以及环境因素(如季节、气候等)。

临床表现与危害程度

临床表现

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轻者可能出现发热、皮疹、瘙痒等症状,重者可能

出现呼吸困难、休克、溶血等严重症状。不同类型的输血不良反应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特点。

危害程度

输血不良反应的危害程度因反应类型和严重程度而异。轻度不良反应一般对受血者影响

不大,经过及时处理后多可迅速恢复;而重度不良反应则可能导致受血者出现严重并发

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于输血不良反应应给予足够重视,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

输血不良反应的识别标准

输血不良反应的识别标准

输血不良反应的识别标准

XXX医院输血质量管理体系管理性文件文件编号版本/修改状态 A/0 共4页编制者审核者批准者发布日期 XXX年XX月XX日实施日期 XXX年XX月XX日输血不良反应的识别标准

1.输血是临床治疗和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是救死扶伤的重要措施,但输血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不适当的输血可能会给患者造成不良后果,轻者导致各种输血不良反应,重者可危及生命。为规范输血不良反应的识别,避免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输血安全,提高输血治疗的水平,特制定本标准。

制品所导致的任何输血前不能预期的2.输血不良反应指患者因输注血液或血液意外的反应。

3.输血不良反应的分类及常见原因如下表:

即发型输血反应迟发型输血反应免?溶血反应(有明显症状):红细胞血型不多RBC抗原的回忆性抗体(IgG类) ?溶血:

疫合(主要为ABO血型) ?移植物抗宿主病:植入有功能的淋巴性?发热性非溶血反应:白细胞抗体细胞

输?过敏性休克反应:IgA抗体 ?输血后紫癜:产生血小板抗体血?荨麻疹:血浆蛋白抗体 ?对RBC、WBC、PIT或血浆蛋白质反?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白细胞抗体或血小的同种(异体)免疫:Ag-Ab反应(对应板抗体异体血型抗原的识别应答) 非?高热(有休克):细菌污染

免?充血性心衰:循环超负荷多次输血(100?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疫?溶血反应(有症状):血液物理破坏(过冷次以上)

性过热);非等渗溶液与红细胞混合 ?AIDS、肝炎、梅毒、CMV感染、输?空气栓塞:加压输血、输血操作不当疟疾等:相应微生物传播血?枸橼酸纳(钾)中毒、血液酸化、

输血不良反应的识别标准和处理流程

输血不良反应的识别标准和处理流程

输血不良反应的识别标准和处理流程

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

输血不良反应识别标准及处理预案(修订版)

输血不良反应识别标准及处理预案(修订版)

输血不良反应识别标准及处理预案

一、输血不良反应识别标准:

常见的输血反应和并发症包括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细菌污染、循环超负荷、出血倾向、酸碱平衡失调、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和传播感染性疾病等。

(一)、常见输血不良反应

1、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发热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1-2 小时内,往往先有发冷或寒战,继以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伴有皮肤潮红、头痛,多数血压无变化。症状持续少则十几分钟,多则1-2 小时后缓解。

2、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

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荨麻疹和瘙痒。过敏反应并不常见,其特点是输入几毫升全血或血液制品后立刻发生,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喘鸣、面色潮红、神志不清、休克等症状。

3、溶血反应

绝大多数是输入异型血所致。典型症状是输入几十毫升血后,出现休克、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腰背酸痛、心前区压迫感、头痛、血红蛋白尿、异常出血等,可致死亡。麻醉中的手术患者唯一的早期征象是伤口渗血和低血压。

4、细菌污染反应

如果污染血液的是非致病菌,可能只引起一些类似发热反应的症状。但因多数是毒性大的致病菌,即使输入10-20ml,也可立刻发生

休克。库存低温条件下生长的革兰染色阴性杆菌,其内毒素所致的休克,可出现血红蛋白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5、循环超负荷

心脏代偿功能减退的患者,输血过量或速度太快,可因循环超负荷而造成心力衰竭和急性肺水肿。表现为剧烈头部胀痛、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大量血性泡沫痰以及颈静脉怒张、肺部湿罗音、静脉压升高,胸部拍片显示肺水肿征象,严重者可致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乎不发生 几乎不产生
浓缩红细胞
洗涤红细胞 去白红细胞
过滤红细胞源自文库
治疗
1、停止输血 2、保暖、解热、镇静 3、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 4、密切注意病情变化 :脉搏、血压

预防
– –


采、输血器及制备试剂无热源 严格无菌操作 减少输血次数 输注少白细胞红细胞或洗涤红细 胞
三、过敏性输血反应

占输血反应的45%,主要原因
原因
1、Rh血型不合 Rh血型不合 IgG 抗体 血管外 溶血 2、其他稀有血型不合:Kell、Kidd 3、某些ABO血型不合
临床表现
输血后3-7天,发热 、Hb 、黄疸、 血浆胆红素 治疗 轻者 : 对症处理 重者 : 按急性溶血反应处理
预防
– – – –
详细询问妊娠史及输血史 采用聚凝胺交叉配血 重复抗体筛选实验 自身输血
输血不良反应
鄂州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李晓明
输血不良反应
概念
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发生的不 良反应,发生率约为10%。
分类
1、按发生时间: 即发反应:输血当时或输血后24 小时内发生的反应 迟发反应:输血24h后、几天,甚 至十几天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 2、按免疫学分类: 免疫反应 非免疫反应
输血不良反应的分类

五、循环负荷过重
短时间输入大量血液或输血速度过快,超过病人
心脏的负荷能力,导致心力衰竭或急性肺水肿。 常见原有心肺疾患、年迈体弱或儿童。
六、大量快速输血并发症
大量输血:24小时内输入血量等
于或超过患者的血容量,或3h输 血超过病人血容量50%。 并发症:
– 枸橼酸中毒 – 体温过低 – 高钾血症 – 大量输血造成凝血功能障碍 – 空气栓塞

九、输血后紫癜
概念
由于输入不相容的血小板或多 次妊娠,产生抗原抗体反应,破坏同 种或自身血小板,引起急性、免疫性、 暂时性血小板减少综合症。

原因
抗HPA-1a抗体 多发生于人类血小板抗 原(HPA)即HPA-1a阴性的病人

诊断: 1 检测出患者HPA-1a阴性,
血清中存在抗- HPA-1a抗体
(一) IgA抗体和IgA 同种异型抗体: 1、 IgA缺乏者: 再次输血 多次输血 → 类特异性抗IgA ———→ 过敏性休克。 2、IgA正常者: 多次输血 → IgA同种异型抗体 → 严重过敏反应。 (二) 过敏体质: 患者平时对某些物质过敏(如花粉、牛奶、鸡蛋等),输 血浆时也会引起过敏反应。 (三) 被动获得性抗体: 如青霉素抗体(受者对青霉素过敏,而接受用过青霉素 的供者血液)。
1、立即停止输血,同时观察剩余血外观;
2、采病人血及血袋中剩余血(最好和血袋一起) 送血库检测分析; 3、留取反应后第一次尿送检(急性溶血性输血 反应由血管内溶血引起,尿中含血红蛋白);
4、抢救;
5、科主任指导血库技术人员设计检测分析程序。
(二)血库收到输血反应的样本后,应当立即分析:
1、复核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记录
二、临床表现
(一)轻度:皮肤痕痒、红斑、荨麻疹、血管神经 性水肿(面部居多); (二)重度:支气管痉挛、喉头水肿、甚至过敏性
休克。
三、输血: 要输洗涤红细胞
轻度:(洗3次)
重度:(洗5-6次)
四、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

概念 输血后30-60分钟出现肺水肿, 表现为类似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发热、干咳、哮喘、呼吸困 难、紫绀,可伴有血压下降、休克、 肾衰、肝衰甚至死亡。 原因 主要由供者血浆中的HLA抗体、 中性粒细胞特异性抗体引起。
七、免疫抵制作用
多数研究表明:
反复多次输血 →免疫调节作用(免疫抑制) 提高移植器官存活率 促使肿瘤复发 术后感染
八、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TA-GVHD)
一种致命性输血并发症 1965 年 首 例 , 发 病 率 低 ( 0.01%-0.1% ) , 死 亡 率 高 (90%)
发生机理
免 疫 性 反 应 非 免 疫 性 反 应 即 发 反 应 发热反应 过敏反应 溶血反应 输血相关的 急性肺损伤 细菌污染反应 循环超负荷 空气栓塞 出血倾向 枸橼酸中毒 非免疫性溶血反应 电解质紊乱 肺微血管栓塞 迟 发 反 应 溶血反应 移植物抗宿主病 输血后紫癜 血细胞或血浆蛋白 同种异体免疫 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血栓性静脉炎 输血相关性疾病
二、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概念 接受输血的患者在输血期间或输血 后1-2小时内体温升高1℃或以上, 并排除可导致体温升高的的其它原 因。
产生原因
– –
非免疫性反应:热原反应 免疫性原因:白细胞抗体

白细胞数量和发热反应明显相关
白细胞数 不良反应 产生白细胞抗体 106 107 108 有时发生 有可能产生 109 1010 容易发生 容易产生
各种血液成分的输血反应率 成分 白细胞 悬浮红细胞 洗涤/冰冻红细 胞 血小板 血浆 反应率 (%) 6.49 1.06 0.47 0.40 0.44
输血反应分析 反应类型 发热反应 反应率 (%) 52.1
过敏反应
溶血反应 循环负荷过 重
42.6
4.5 0.7
输血反应的临床表现
1 发热,伴或不伴有行寒战 2 寒战,伴或不伴发热 3 输血部位疼痛,或胸、腹、腰部疼痛 4 血压变化 5 呼吸窘迫 6 皮肤改变 7 恶心,伴或不伴有呕吐 8 尿色加深,尿色改变可能是全麻患者急 性溶血时最早的临床表现 9 出血或消耗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其它表现
2、A、B、AB型患者输注O型血 3、输注不相容性血浆 4、献血者之间血型不合 5、A2亚型不合 6、其它稀有血型不合:Lewis、MNs

机制
休克 Ag-Ab复合物
血液凝固系统
Ag + Ab
DIC 急性肾衰
ABO血型不合 IgM 抗体 血管内溶血
最危险

临床表现 发生迅速 :10-50ml 发冷、寒战、呼吸困难、血红蛋 白尿 休克、DIC、肾衰
检测输血反应的技术、设备并无特殊要求,但
试剂要齐全并符合质量标准,包括ABO,Rh(特 别是抗-D,-E)定型血清,试剂A、B、O红细胞, 抗球蛋白(或凝聚胺、酶),抗体筛选细胞,抗 体鉴定谱细胞(panel cells)。 * ABO定型要采用抗-AB血清,要同时作反定型。
血液选择
2、复核患者ABO血型(输血前留臵样本,反
应后采集的样本)
3、复核输血前留臵的供者血样本及血袋中剩
余血的ABO血型
4、患者输血前、后样本与血袋中剩余血交叉配 血试验;
5、患者输血前样本Rh血型(尤其D、E)检定;
6、抗体筛选,抗体鉴定; 7、患者输血后血标本和剩余血涂片检查和细菌培养(分别 在4℃、22℃、37℃作需氧菌和厌氧菌培养)。
临床特征 ①输血1-2周后出现发热、斑丘疹样皮疹、恶 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紊乱以及肝炎 ②约有66%的患者出现由骨髓增生不良引起的 全血细胞减少 ③整个病程患者常常逐渐耗竭直至死亡,死 亡的原因90%为感染。


诊断 1、临床表现 2、主要为皮肤粘膜活检 3、在受血者体内测出供体淋巴细胞 4、皮肤和血液样本中DNA多态性分析可 检出供者细胞群,是诊断TA-GVHD的敏感 方法
嗜冷菌和非嗜冷菌在室温条件下能快速增殖。
一、病因
㈠保存液、采血和输血器具消毒不严,血袋有破
损;
㈡采血或成分制备中无菌操作不严格;
㈢献血者有菌血症(有局部感染灶);
㈣血液贮存温度过高(要求4±2℃);
㈤血液在贮存前或输血前在室温中放臵太久。
二、临床表现
轻者以发热为主。
重者于输入少量血后发生畏寒、寒战、高热、
血压下降,甚至发生休克和肾衰。全麻时只有血压 下降和手术野渗血不止。 三、诊断 ㈠取血袋剩余血直接涂片和找细菌(阴性不能排除) ㈡取血袋剩余血和病人血液作需氧菌和厌氧菌培养; (4℃、22℃ 和37℃ ),二者细菌一致可确诊。
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时的处理程序
发生输血反应后(特别是怀疑溶血反应或细菌污染血反应)

治疗 效果极差 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尽管采取积极治疗,并不能降低 死亡率
预防 – 目前认为输血前对血制品进行γ射线辐 照,是预防的唯一可靠的方法。 – 近年来在国外已经正式使用,尤其是针 对亲属之间的输血及所谓高危患者输血 时已常规应用。 – 在我国首例TA-GVHD于1991年由沈柏均报 道,但临床上尚未引起重视。
2 PLT ,PLT≦1.0×109/L

治疗:
– –


血浆臵换 大剂量短疗程肾上腺皮质激素 大量免疫球蛋白 HPA-1a阴性血小板
十、铁沉着 十一、同种免疫抗体形成
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
污染的细菌多为革兰阴性杆菌,少数为革兰阳 性杆菌和球菌。多数细菌在2-6℃生长受到抑制,
少数嗜冷菌可在2-6℃生长,特别危险。
输血前免疫缺损或免疫抑制,不能清除 输入体内血液中的具有免疫活性的淋巴 细胞(免疫活性细胞),其在体内植活、 增殖。 将受血者的组织器官识别为非己物质, 作为靶标进行免疫攻击、破坏。
发生TA-GVHD有三个条件
①供者血中必须含有免疫活性细胞 ②供受者HLA不相容 ③受者免疫能力低下 但在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也有发生TAGVHD的报道。

常见输血不良反应
一、溶血反应
由于免疫的或非免疫的原 因,使输入的红细胞在受血者的体内 发生异常破坏而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 称为溶血性输血反应。分为急性溶血 性输血反应和迟发性溶血反应
概念
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原因
1、ABO血型不合 – 标准血清质量差 – 被检红细胞发生变化 – 受血者血浆异常而出现假凝集 – 抗原抗体比例不合适

治疗 – 关键:早期诊断,积极治疗
– – –
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输液通畅 抗休克,防治DIC,防止肾衰 必要时血浆臵换

预防
– – –
选择相适合的血液
输血前交叉配血
对于一次大量输血者,献血者之间 的血液做交叉配血实验 对多次反复输血或多次妊娠患者, 输血前做不规则抗体筛选

迟发性溶血反应
是对先前存在致敏的抗原产生回忆应答 反应的结果。 多发生于输血后2-21天,最常见于输血 后3~7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