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荒原_艺术特色探论

合集下载

外国文学史 下编 论述题

外国文学史 下编 论述题

外国文学史下编论述题第一章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1、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有哪些新的特点?答:1、现实主义文学不再停留于真实地再现客观生活的外在方面,而是深入再现生活深层的内在方面,表现人的深层意识和微观心理世界;2、现实主义虽然仍在塑典型形象,但典型往往不再高尚或卑劣,或歌颂或批判的两极化现象,而是着重刻画日常生活中真实的、具有复杂个性的普通人;3、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适应当代的发展与人们欣赏要求,吸收了一些新颖的艺术表现手法,扩大了艺术表现手段,提高了艺术表现能力。

2、论萧伯纳剧本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答:思想内容:1、批判讽刺了英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各种社会现实问题,包括中产阶级的文明习俗和伦理道德;2、描写了中产阶级一代人的软弱;3、思考了更有普遍意义的人生态度与个性问题。

艺术特色:1、以”机智“为中心特色的幽默风格;2、有意识地扩大语言技巧在现代戏剧舞台上的作用,相对压缩或简化动作与情节;3、对固定的喜剧程式进行了谐谑摹仿;4、在写实手法的基础上引入,结合了梦幻、象征、神话等非写实手法。

3、《美国的悲剧》的主要艺术成就是什么?答:1、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2、鲜明强烈的对比描写;3、独特的心理分析。

4、劳伦斯的创作内容与风格。

答:10部长篇小说,40余篇中短篇小说、近千首诗和4部剧本。

小说从对两性关系的考察出发,提示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与人的对立和冲突,深刻展现了现代人悲剧性的生存状况,表现了对充满自然精神的理想社会的追求。

创作分4个时期:1906年-1908年为早期《白孔雀》《逾矩的罪人》《儿子与情人》第二时期《虹》《恋爱中的女人》《迷失少女》第三时期《亚伦的藜杖》《袋鼠》《羽蛇》《查泰莱夫人的情人》5、论《儿子与情人》的母与子的伦理冲突与伦理困境。

答:常被认为是一部描写”恋母情结“的典型小说,主人公保罗与母亲的感情超出了一般母子之情,彰显了世俗母子伦理的冲突和困境。

6、联系小说的主旨,试分析罗曼.罗兰塑造的约翰.克里斯朵夫这个艺术形象。

论苏童《黄雀记》多重主题与“荒原”意识

论苏童《黄雀记》多重主题与“荒原”意识

论苏童《黄雀记》多重主题与“荒原”意识【摘要】苏童的小说《黄雀记》深刻探讨了荒原意识与多重主题的关系。

荒原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不仅反映人性的贪婪与残忍,也体现了生存的极限考验。

在荒原中,人与自然的力量相互交织,让人感受到命运的无常和挑战。

荒原也让人产生自我意识的觉醒,思考自身的存在和意义。

通过对荒原与人性、生存、自然、命运、自我意识的关系描写,苏童在《黄雀记》中呈现出多重主题的复合体。

这些主题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小说的深刻内涵,展现了荒原意识在作品中的重要影响。

通过对这些主题的探讨和分析,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苏童的作品,以及对当代人类生存状态的思考和启示。

【关键词】苏童,《黄雀记》,荒原,人性,生存,自然,命运,自我意识,多重主题,意识影响。

1. 引言1.1 苏童作品简介苏童,原名苏湘。

生于1963年,江苏省宿迁市人。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作品多次获得各类文学奖项。

苏童的创作风格独特,常以荒诞幽默的笔调描绘人物内心世界。

他的作品涵盖小说、散文、戏剧等多个领域,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成就。

苏童的作品常常探讨人性、命运、自我等深刻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黄雀记》是苏童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荒原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生存的困境。

苏童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法,刻画出了一个个丰满的形象和引人深思的故事情节,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独特而生动的文学世界。

1.2 《黄雀记》概述《黄雀记》是苏童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以“荒原”为背景的小说。

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初的中国西北边陲,主要讲述了一位年轻女性王静在丈夫去世后,独自带着年幼的儿子在荒凉的草原上生存的艰难经历。

小说以其写实的手法,描绘了荒原上的人与自然的较量,展现了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挣扎与蜕变。

在《黄雀记》中,荒原被描绘得既美丽又残酷,是一种精神上的荒凉和孤独。

作者通过对荒原的描写,勾勒出了人与自然的对抗关系,表现了荒原对人性的影响。

荒原既是一种具体的自然景观,又是一种抽象的象征,将人们置身于命运的挑战之中。

《荒原》中的“非个人化”艺术特色

《荒原》中的“非个人化”艺术特色

《荒原》中的“非个人化”艺术特色作者:杨敏马云燕来源:《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24期摘要:艾略特是英美新批评派奠基人之一,被称为“现代文学批评大师”。

他提出的“非个人化”诗歌理论对现代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其长诗《荒原》被誉为西方象征主义诗歌的扛鼎之作,也是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里程碑。

《荒原》以其杰出的“非个人化”艺术特色,为象征主义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关键词:艾略特《荒原》“非个人化”艾略特是20世紀著名诗人,西方现代派文学大师。

他提出了“非个人化”诗歌理论,也称“非人格化”或“非个性化”诗歌理论。

艾略特认为诗与诗人是两码事,主张诗人不应在自己的作品中出现主体人格和个人情感,诗人的个人感情必须经过“非个人化”过程,将个人的情绪转变为宇宙性、艺术性情绪才能进入文学作品,从而在更加普遍的意义上反映时代的共鸣状态和整个社会的心理情绪。

长诗《荒原》是艾略特“非个人化”诗歌创作理论的具体实践,它不仅为“非个人化”理论作了丰富的注脚,也为理论提供了不朽的范本。

为达到“非个人化”艺术效果,诗人躲在作品背后,使用大量的戏剧独白与对白,借助典故、整体意象、个体意象等大量的客观对应事物,传达着自己的情感与思想,使抽象的思想与感情具体化、视觉化,赋予作品浓厚的象征气氛。

戏剧化的对白与独白:多声部复调艺术苏联著名文艺学家、文艺理论家巴赫金首先提出了文学作品的复调性,即作品中的人物能够更多地摆脱作者,具有更强的独立性。

在作品《荒原》中,诗人为了冲淡作者的影子,大量地使用了戏剧独白与对白的写作手法,既表达了作者的意志,又有作品人物的意志,从而使作品呈现出多声部的复调性。

《荒原》中的戏剧化独白与对白,如女相士的、贵妇人的、丽儿的,俯拾皆是。

以第二章《对弈》为例,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艾略特以女性及其情欲作为主体,展示了堕落的西方文化景象。

诗人在本章中描写了两个场景:第一个场景展示的是一位上流社会贵妇人在自己房间里空虚地自言自语,她仿佛在追忆过去曾经情欲焦灼的浪漫时光。

00540(全国本科)《外国文学史》精讲版

00540(全国本科)《外国文学史》精讲版

外国文学史1.《荷马史诗》的艺术特点:(1)结构紧凑、安排巧妙。

(2)史诗塑造了众多英雄形象。

(3)史诗的诗句流畅、自然优美、比喻生动形象,借动植物来喻人。

后人赞誉“荷马式的比喻”。

(4)被誉为“希腊人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

”2.《神曲》的艺术成就:(1)构思严谨,结构完整。

(2)象征手法。

(3)虚构与写实结合。

(4)人物形象丰富多彩。

(5)俗语写作。

3.《堂吉诃德》:(1)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代表作;(2)是一部讽刺灭亡了的骑士制度的长篇小说;(3)主人公堂吉诃德是患“游侠狂想症”的人文主义者形象,身上具有悲剧和喜剧双重因素;4.哈姆莱特: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末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

(1)对人类报有美化的看法,充分肯定人的价值。

(2)主张人与人之间平等互爱,反动封建等级制度。

(3)强调智慧和理性。

(4)性格特征犹豫、延宕。

5.《哈姆莱特》的艺术成就:(1)结构方面,戏剧情节生动性和丰富性的特点。

(2)人物塑造方面,着重通过内心矛盾冲突的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在性格。

(3)把对比手法用于人物塑造。

(4)语言上展现出大师的风范。

将无韵诗体与散文、有韵的诗句、抒情歌谣等融为一体,丰富多样,生动传神。

6.《伪君子》中答尔丢夫的形象:伪善的没落贵族,职业宗教骗子。

(1)表里不一:表面上虔诚教士“把世界看成粪土一般”,实际上是贪图享乐的酒肉之徒。

(2)进一步揭露答尔丢夫伪装虔诚的罪恶用心在于贪财好色。

(3)再进一步揭露了答尔丢夫伪善的危害使人家破人亡。

(4)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民主倾向。

7.浮士德的形象:浮士德是上升时期资产阶级先进分子的象征形象。

(1)浮士德是一种积极进取精神的代表,是一个自强不息、执著探索者的形象。

(2)具有人身上鲜明的两重性:一方面受生命本能情欲的驱使,常常沉迷于名利、地位、权势等现实欲望中;另一方面,他又未被这些所迷惑,不断的超越自我,走向新生活。

8.简析奥涅金的形象:俄国贵族革命时期开始觉醒又找不到出路的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论苏童《黄雀记》多重主题与“荒原”意识

论苏童《黄雀记》多重主题与“荒原”意识

论苏童《黄雀记》多重主题与“荒原”意识苏童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涉及小说、散文、杂文等多个领域,被誉为“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以苏童创作的长篇小说《黄雀记》尤为著名,该小说以20世纪初的中国为背景,描绘了一个边陲小镇上发生的一系列悲欢离合。

这部小说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还因其丰富的主题与“荒原”意识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苏童《黄雀记》中的多重主题以及“荒原”意识进行分析和探讨。

论苏童《黄雀记》的多重主题。

在这部小说中,苏童通过对不同人物的描绘和情节的安排,展现了丰富的主题内容。

最为突出的主题就是爱与人性的悲剧。

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周麟在爱情和人性的博弈中死去,他与两个女性角色的爱情纠葛和人际关系麻烦成为小说的核心。

通过周麟即将离婚的故事,苏童揭示了爱情关系中的无奈和悲哀,以及人性的扭曲和自私。

小说中也揭示了人性的善良和真挚,比如周麟的邻居唐英以及其他一些形象。

这些形象在小说中起到了缓和环境气氛,展示了生活中的一丝温暖。

《黄雀记》涉及了爱情、人性和人生的多方面内容,使得小说的主题更加丰富和立体。

论苏童《黄雀记》的“荒原”意识。

在这部小说中,“荒原”成为一个重要的象征和意象。

荒原在文学作品中往往代表着一种蛮荒、贫瘠和孤寂的状态,而在《黄雀记》中,苏童大量描绘了边陲小镇的荒凉和贫瘠,暗示了主人公周麟内心的孤寂和无奈。

小说中经常出现的黄沙飞扬、风吹草动等描写,使得整个故事背景都笼罩在一种荒凉的气息之中。

这种“荒原”意识不仅是对周麟内心痛苦的一种客观化表达,也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一种隐喻和暗示。

在20世纪初的中国,边陲小镇的贫瘠和荒凉正是当时中国社会的真实写照,而小说中的荒原意识也反映了社会底层人群的孤独与无助。

在小说的结尾处,苏童以一场大风和沙暴作为结尾,这种自然的灾难也使得整个故事的气氛更加压抑和混沌。

而这样的大自然灾难又似乎是在暗示着社会底层人群的悲惨命运。

“荒原”意识在苏童《黄雀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加深了小说的氛围和格调,也对当时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探讨。

艾略特的批评理论及作品《荒原》的艺术特色

艾略特的批评理论及作品《荒原》的艺术特色

艾略特的批评理论及作品《荒原》的艺术特色1.批评理论(1)他强调作为个体的作家必然从属于某一个文学传统,一个人的作品只有置于传统中才能显示出完整的意义;作家的个人才能在于以自己的创作去影响、丰富和改变传统。

(2)艾略特主张诗人在创作中应使思想感性化,要求诗人去寻找“客观对应物”,即通过诗歌中的各种意象、情景、事件、典故的有机组合构成一幅图景,以造成特定的感性*经验,达到情与理的统一,并引发读者的同样情绪。

此观点后来成为英美“新批评派”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

(3)艾略特认为文学作品具有双重标准,一部作品是否具有诗意取决于文学标准,而它是否伟大则取决于高于文学标准的宗J和哲学标准。

2.《荒原》(1)作品评价《荒原》是艾略特的成名作,在20世纪西方诗坛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它不仅是象征主义诗歌的高峰,而且为欧美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诗中涉及6种语言,引用了大量的神话故事、历史典故和多部文学作品中的名句,通过严谨的结构,借助象征、暗示和联想,构成一部完整、博大、文情和谐的诗篇。

(2)所受影响艾略特在诗的注解中说,《荒原》的创作曾受到英国文化人类学家弗雷泽的《金枝》和韦斯顿小姐的《从仪式到传奇》两书的启发。

从诗的内容看,诗人主要是从它们中汲取了“死而再生”和“寻找圣杯”两个神话原型,这二者是构成诗歌各章意象群的象征意义和作品主题的基础。

(3)“荒原”意象“荒原”的意象既是西方文明没落的象征,也是现代西方人精神衰败的象征。

诗中那座“缥缈的城市”伦敦,正是西方现代社会的缩影。

诗人在此触及20世纪西方世界的一个根本问题:在一个丧失了价值标准的社会里,人的生存意义必然受到怀疑,人的出路也必然成为一个难以索解的困惑谜题。

(4)内容简介《荒原》是表现现代西方人精神崩溃的史诗,它高度概括了一战之后的西方社会生活,浸透了诗人的忧虑和绝望,蕴涵着深刻的悲剧性。

全诗由5章构成。

第1章《死者葬仪》、第2章《对弈》、第3章《火戒》、第4章《水淹之死》、第5章《雷霆的话》。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艾略特:《荒原》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艾略特:《荒原》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艾略特:《荒原》内容梗概全诗由5章构成。

第1章《死者葬仪》,标题出自英国教会出葬仪式。

死亡是这一章的主题。

诗歌在含混的意识中开场。

四月是残酷的季节,以记忆和欲望折磨着人们。

在玛丽的回忆中浮现出往昔的静好岁月,而如今面目全非:树已枯死,偶像已破碎,焦石间没有流水的声音,大地一片荒凉。

女相士也为此感到困惑,她用纸牌给人算命,得到了死亡的预言,因为她找不到那被绞死的人耶稣,于是人注定无法获得救赎。

在冬日破晓的黄雾下,人群涌过伦敦桥,死亡已经毁坏了他们。

我想知道,复活是否为时不远?第2章《对弈》,标题出自英国剧作家托马斯密德尔顿的同名剧作,本是一个淫乱故事,诗人取其意喻指现代人的道德堕落。

此章分两个场景。

在富丽堂皇的卧室里,一位上流社会的无聊贵妇正在胡思乱想,她渴望所谓的传奇爱情,以为传说中的翡绿眉拉就是一个典型,而这却是一个因淫乱而复仇的悲剧。

下一场景,在低等酒馆里,丽儿和女伴谈着私情、堕胎,如何对付退伍归来的丈夫。

两个地位不同的女性代表了社会普遍的堕落风气。

第3章《火戒》,标题出自佛教教义。

火有双重含义:是情欲之火,也是使人再生的净化之火。

这章以神话中具有穿透人内心力量的双性人帖瑞西士的视角来观察,发现可爱的泰晤士河畔已经不见了仙女的踪影,只看见公寓里一个女打字员和一个长疙瘩的青年有欲无爱的交合。

不可救药的精神颓败。

再生似乎已无希望。

第4章《水里的死亡》,水亦指泛滥的情欲。

女相士预言的腓尼基人之死在此章获得应验。

他是在欲望和金钱的漩涡中丧生的现代人的象征。

第5章《雷霆的话》充分展开了探索的主题。

诗人再次描绘了一幅荒原的景象:大地荒废,布满岩石,找不到一滴水。

水在这里被赋予再生的含义。

荒原通过三个意象展现:耶稣复活后去埃摩司的途中,而门徒看不见他的身影;寻找圣杯的武士走向空无一人的教堂;鱼王坐在岸上垂钓,背后是那干旱的荒原。

荒原是否能恢复生机?人能否获得拯救?一切都未知。

在雷霆同情,克制,平安的告诫中,诗歌结束。

《荒原》中的“非个人化”艺术特色

《荒原》中的“非个人化”艺术特色

《荒原》中的“非个人化”艺术特色【摘要】《荒原》是一部具有“非个人化”艺术特色的作品,其重要性在于揭示作者的意图、展示普遍性的主题、表现自然环境、强调社会问题,同时不强调个人情感。

通过这种艺术手法,作品更加客观地反映了现实,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在当代文学和艺术中,这种“非个人化”的特色为创作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灵感,也为作品赋予更深刻的内涵。

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索这种特色在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中的应用,以丰富文学和艺术的表达方式,让作品更具有广泛的触动力和吸引力。

《荒原》的“非个人化”艺术特色在当代文学和艺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关键词】《荒原》、非个人化艺术特色、意图、普遍性主题、自然环境、社会问题、个人情感、作用、当代文学和艺术、启示、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定义《荒原》《荒原》是20世纪美国诗人T·S·艾略特的一首诗,被誉为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

这首诗探讨了文明与野蛮,精神与物质的冲突,以及人类在面对现代社会荒凉与混乱时的困惑和迷茫。

通过对《荒原》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看到作者试图通过一种“非个人化”的艺术手法,来呈现出一种普遍性的主题,使其超越个人情感的表达,达到对整个社会和人类命运的反思和探讨。

在这首诗中,艾略特以一种冷静客观的视角揭示了人类所面临的困境和荒谬,而不是强调个人情感和情绪,从而展现出一种深邃的哲学思考和理性的呈现方式。

通过这种“非个人化”的艺术特色,《荒原》成为了一部具有时代意义和深刻思考的文学杰作,引发了人们对现代社会、文明和人类存在的深刻思考和反思。

1.2 探讨“非个人化”艺术特色的重要性在文学与艺术创作中,个人化体验和情感往往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因为作者或艺术家往往会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情感来表达作品中的主题和意义。

在《荒原》这部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非个人化”。

这种风格在文学史上并不常见,但却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意义。

现代主义诗歌与《荒原》的创作背景

现代主义诗歌与《荒原》的创作背景

现代主义诗歌与《荒原》的创作背景1. 背景介绍现代主义诗歌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它反对传统形式和内容的束缚,强调个体经验、意象化表达和语言运用的创新。

而《荒原》则是美国现代主义诗人T·S·艾略特(T.S. Eliot)于1922年发表的一首重要诗作。

本文将围绕着现代主义诗歌和《荒原》来探讨其创作背景。

2. 现代主义诗歌特点现代主义诗歌追求形式上的创新和内在象征意义的表达,具有以下几个核心特点: - 语言运用:采用非传统语言形式、自由联想、断裂句法和碎片化结构等技巧。

- 内容聚焦:关注个体经验、人类孤独感、疏离感和社会不安等主题。

- 叙事方式:通过意象化、隐喻和暧昧性描写来反映复杂而模糊的内心世界。

3. 艾略特及其影响T·S·艾略特是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现代主义诗人之一。

他的作品对现代主义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荒原》堪称经典。

我们将探讨以下几个方面: - 艾略特的文化背景和教育经历对其创作产生的影响。

- 《荒原》中所体现的现代主义诗歌风格特点以及对其他诗人的启发。

4. 《荒原》的创作背景接下来,我们将重点聚焦于《荒原》这首诗作进行分析,并讨论其创作背景:- 这首诗与一战后社会动荡、精神压抑和文化破碎等时代背景有何关联。

- 艾略特如何运用意象和象征手法来揭示当时社会的冷漠与虚无感。

- 对于现代主义诗歌而言,《荒原》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带来哪些突破和革新。

5. 其他相关议题最后,我们将进一步思考以下话题: - 现代主义诗歌如何塑造了摩登都市生活的表达方式? - 艾略特的《荒原》在当代文化中仍具有影响力吗?通过对现代主义诗歌和《荒原》创作背景的详细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文学流派的发展和艺术作品的意义。

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多有关现代主义诗歌与《荒原》的知识和见解。

探析《荒原》及艾略特诗歌的异化主题

探析《荒原》及艾略特诗歌的异化主题

探析《荒原》及艾略特诗歌的异化主题摘要:艾略特一直强调诗歌“非个性化”,艾略特说:“诗歌不是感情的宣泄,而是对感情的摆脱,诗歌不是个性的表现,而是对个性的摆脱。

”但他“自己的个性和经历却以火一样的文字烙印在他的作品中”。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诗人才华横溢的伟大时代,也是现实生活令人心碎的时代。

资本主义的恶性膨胀使其价值观蒙上了一层物欲主义的阴霾,伴随着剧烈的社会动荡建立起来的新秩序至少在艺术家眼里毫无诗意,象征主义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了对现实的反叛和抗议。

关键字:艾略特;异化;象征主义;荒原一荒原《荒原》(the waste land)产生于创作中期,是20世界西方文学的划时代的作品,现代主义诗歌的里程碑。

《荒原》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旧的文明和传统价值的衰落表达出西方世界整整一代人的幻灭和绝望。

诗的组织类似纪录电影,一个个意象场面对话叠加起,形成了整体,全诗采用了交响曲式结构,运用多声部的手法来表现复杂的意象.《荒原》既可以看作艾略特的代表作,又可以称为是现代诗歌的里程碑。

在诗里,他运用寻找圣杯的传说,广征博引,描写西方现代社会人们的极度精神虚脱。

诗一开头就点明现代人活着等于死去而又不愿死去的主题。

他用上流社会生活和伦敦小市民在酒吧间的谈论对比,证明两者都没有丝毫的意义,人们只是在欲火中煎熬而已。

接着艾略特用“淹死水中而后复生”的传说号召人民皈依天生,以求死而复活。

作为象征主义的代表作品,《荒原》在象征手法上的使用是极为丰富和出色的。

诗人不是简单零碎地使用一些象征,而是有组织的使用一系列的象征意象,使其成为表情达意的主要工具。

例如《荒原》第三章火诫中的一段:在那暮色苍茫的时刻,眼与背脊从桌边向上抬时,这血肉制成的引擎在等候像一辆出租汽车那样颤动而等候时……一个长疙瘩的青年到了,她“厌倦又疲乏”,冷漠的听任他发泄。

在那之后:她回头在镜子里照了一下,没大意识到她那已经走了的情人;她的头脑容许一个半成形的思想经过:……这里作者对现代让人有欲无情的厌恶并不是通过声色俱厉地抨击直接表现出来,而是思想寓于形象之中,情感寓于场景之中。

必背-外文史主观题-简答论述(下)思维导图

必背-外文史主观题-简答论述(下)思维导图

简答论述35个知识点(62题)1.《高老头》1.论述“人生三课”对拉斯蒂涅形象的意义。

(1)拉斯蒂涅是复辟时期青年野心家的典型。

他是外省小贵族的子弟,不愿埋头读书,更不愿顺着社会阶梯一步步攀登,而是羡慕挥金如土的生活。

他所尊奉的原则就是鲍赛昂子爵夫人,特别是伏脱冷给他指点的极端利己主义。

他的"人生三课"对他的思想起了决定性作用。

(2)第一课:鲍赛昂夫人的隐退,证明了"高贵的门第""真挚的爱情”斗不过金钱,使他目睹了即便在情人之间也在奉行冷酷现实的利己拜金原则,否则就会大难临头。

(3)第二课:伏脱冷被捕,证明了超群的“胆略与智谋"斗不过金钱,再次让他验证了普通人之间奉行的利己拜金原则。

(4)第三课:高老头的惨死,证明了“崇高的父爱”斗不过金钱,使他深深地知道利己拜金原则不仅流行于整个社会,而且渗透到了家庭的至亲骨肉之间。

(5)拉斯蒂涅的行为更多地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他的思想是变化发展的。

他是一个演变中的人物,是贵族子弟资产阶级化的典型。

2.分析拉斯蒂涅蜕变的主要过程。

(1)拉斯蒂涅是巴尔扎克小说《高老头》中复辟时期青年野心家的典型。

不愿埋头读书,更不愿顺着社会阶梯一步步攀登,羡慕挥金如土的生活。

(2)上大学阶段:想通过勤奋努力,刻苦攻读争取一番功名,但是经不起上流社会的诱惑。

更不愿顺着社会阶梯一步步攀登。

(3)蜕变阶段:在两次教育中,鲍赛昂夫人培养他自私自利的人生观,传授他以牙还牙的伎俩;伏脱冷让拉斯蒂涅进—步相信利己主义本质。

(4)最后的社会教育:高老头的苦难和死亡。

他看到两对女儿女婿的无情无义和这个社会寡廉鲜耻的真实面貌。

埋掉了最后一点人性,投入社会的深渊。

3.分析拉斯蒂涅形象。

4.分析巴尔扎克笔下高老头的父爱。

1.高老头是在饥荒年代牟取暴利的商人,把全部感情都放在女儿们身上2.随着钱财日益减少,被女儿抛弃3.他的遭遇表现了世态炎凉,社会教育和社会风气对人心的败坏4.其悲剧是对赤裸裸金钱关系的愤怒谴责5.论述巴尔扎克小说《高老头》的艺术成就。

北京师范大学2024年文学类考研真题和答案解析

北京师范大学2024年文学类考研真题和答案解析

北师大2024年文学类考研真题精解(答案仅供参考)北京师范高校202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探讨生入学考试真题部(院、系、所):文学院科目代码:723科目名称:中国文学史(全部答案必需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纸或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第一部分:中国古代文学史(75分)一、填空(每题1分,共15分)1、中国古代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公触山、后裔射日、嫦娥奔月都保存在《__》中。

2、《诗经》除了305篇,另有6篇有目无辞的__。

3、《庄子》作为创作方法的“三言”是指卮言、重言、__。

4、东汉抒情赋主要有__和述志赋两类。

5、东汉最早的完整五言诗是班固的《__》。

6、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皆长于骈文,一时齐名,号称“__”。

7、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对__等人的“雄文博采,笔力有余”表示赞许。

8、__的17首词自注有工尺谱,是今存唯一的宋代词乐文献。

9、范成大的《__》是描写出蜀见闻的闻名笔记散文。

10、“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出自__的五古《颖亭留别》。

11、白朴的《墙头立刻》故事源自白居易诗《__》。

12、揭露阉党论政的《__》是明代一部以反面人物为主角的时事小说。

13、冯梦龙所编辑的两部明代民歌专集是《__》和《山歌》。

14、汪中的《__》是清代骈文的代表作。

15、“春夜难过坐画屏,不如放眼入青冥”出自近代闻名诗人__的《夜坐》。

二、材料分析(每题15分,共30分)1、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子建既擅凌厉之才,兼饶藻组之学,故风雅独绝,不甚法孟德之健笔,而穷态尽变,魄力厚于子桓。

要之三曹固各成绝技,使后人攀仰莫及。

”如何理解陈对三曹的评价?结合作品加以简析。

2、朱权《太和正音谱》:“关汉卿之词如琼筵醉客。

观其词语乃可上可下之才。

盖所以取者初为杂剧之始,故卓以前列。

”“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

简述朱的主要观点,你是否认同?结合作品加以赏析。

荒原的象征手法及表现形式探析

荒原的象征手法及表现形式探析

荒原的象征手法及表现形式探析究竟什么是象征呢?“象征”一词,在希腊文中的原意是指“一块木板(或一件陶器)分成两半,主客双方各执其一,再次见面时拼成一快,以示友爱”的信物。

几经演变,其义变成了“用一种形式作为一种概念的习惯代表”,“即引申为任何观念或事物的代表,凡能表达某种观念及事物的符号或物品就叫做‘象征’。

”也就是说作家通过对各种客观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观念或情感。

这种艺术方法把作家的思想观念、情感立场等掩藏起来,让读者通过阅读去思考、猜测、寻找,从而延伸审美愉悦。

思想观念有时藏的太深,甚至连作者自己也不知道写的是什么。

艾略特说:“写《荒原》时,我甚至不在乎懂不懂自己在讲什么。

”(P128)“当代着名作家兼评论家阿伦?塔特说,他第一次读《荒原》时,一个字也看不懂,不过他已意识到这是一首伟大的诗篇。

”(P128)《荒原》的晦涩难懂,首先就在于作者采用了象征手法,把自己的思想情感、立场观念等深深的藏在其中,使读者琢磨不透。

例如,《荒原》的题目本身就是一个象征。

在作者笔下,“荒原”是一个寸草不生,破败荒凉的地方,它象征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人的精神状态。

战前的西方是什么模样呢?是世界的楷模和榜样,是理性主宰的地方,是自由平等博爱的天堂。

而现在,却是充满灾难、人欲横流、毫无生机的荒原!在这里,诗人通过荒原的象征意蕴,把西方人对社会现实的厌恶,普遍的失望情绪和幻灭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

诸如这样的象征在《荒原》中还有很多,例如“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荒地上/长着丁香,把回忆和欲望/掺和在一起,又让春雨/催促那些迟钝的根芽。

/冬天使我们温暖,大地/给助人遗忘的雪覆盖着,又叫/枯干的球根提供少许生命。

(P51)四月本是春暖花开,生机盎然的季节,但是诗人却说是最残忍的一个月。

这的确令人费解。

为什么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的四月在诗人笔下是“最残忍的一个月”?为什么诗人对四月横加蹂躏?就是因为作家用自己的情感、或者说用战后西方人的精神危机,把四月浸泡过了,用它象征“残忍”和“死亡”,表现的是荒原人的孤独和绝望。

《荒原》艺术特色探论

《荒原》艺术特色探论

《荒原》艺术特色探论《荒原》是 20 世纪象征主义作家艾略特创作的诗歌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和哲学内涵,同时也是一部充满艺术特色的作品。

以下是关于《荒原》艺术特色的几点探论:1. 内心独白的运用:艾略特在《荒原》中广泛地运用内心独白手法,通过直接叙述诗人的内心感受和思维来表现社会的荒凉和精神的疲惫。

这种内心独白式的诗歌语言,使作品具有强烈的具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和深度。

2. 自由联想的运用:艾略特在《荒原》中运用了自由联想手法,使得诗歌中的情绪和思想得以自由流淌,从而达到了情感和思想的深度。

这种自由联想的手法,使得作品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3. 戏剧化的场景中:艾略特在《荒原》中将诗中的人物放在戏剧化的场景中,通过场景的切换和对比来表现人物的内心和社会的荒凉。

这种戏剧化的手法,使作品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让读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社会的阴暗和人性的扭曲。

4. 形象暗示:艾略特在《荒原》中通过形象暗示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他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和比喻,以此来暗示人物的内心和社会的荒凉。

这种形象暗示的手法,使作品更具有诗意和哲理性,让读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诗人的思考和感悟。

5. 大量运用文学和历史的典故:艾略特在《荒原》中运用了大量文学和历史的典故,以此来丰富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力。

这种典故的运用,使作品更具有历史感和文化底蕴,让读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诗人对文化的思考和社会的反思。

综上所述,《荒原》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戏剧化场景、形象暗示和典故运用等方面。

这些艺术特色使得作品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和哲学内涵,同时也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成为了一部充满艺术魅力的经典诗歌作品。

游离与超越:探《荒原》的现代性

游离与超越:探《荒原》的现代性

游离与超越:探《荒原》的现代性作者:唐煜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27期项目课题:本论文为2014年宁夏教育厅高等教育科学技术项目“艾略特诗歌隐喻性及其认知诗学研究”部分成果。

摘要:文章通过对《荒原》的隐喻性分析指出:艾略特的诗歌《荒原》摒弃了现实主义叙事模式,以跳跃、间歇式的自由联想反映了战后现代人人格神经症的普遍状态,在模糊生死界限的同时绘制出一幅游离现实、困囿于战争、工业社会压迫的浮世绘,以现代性的笔触再现战后欧洲世界。

它是指向非理性心理、个体无意识心理的无精神维度的多重认知。

关键词:艾略特;诗歌隐喻;认知意义;现代性;《荒原》作者简介:唐煜(1981-),硕士研究生,宁夏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7--02西方现代主义经典长诗《荒原》(The Waste Land, 1922)是新批评派理论奠基人、现代主义诗人托马斯·斯特尔纳斯·艾略特(T. S. Eliot,1888-1965)的代表作之一,它展现了西方人战后整体性的精神幻灭。

该作品被看作英美现代诗歌的里程碑,为作者赢得广泛的国际声誉。

作为现代主义运动的先驱,艾略特深刻揭示出了战后工业社会的精神困惑,理想衰亡、物欲横生,将整个西方社会浸染成全民即时享乐的大坟场,这与现代主义文学之传承,亚氏诗学、美学体系反差巨大。

它不再强调理性、英雄形象、理想生活;转而揭露战争的创伤、工业文明发展带来的人与社会的巨大的异化。

因此产生了西方传统文明的“非连续性”,以“断裂”实现了对传统文学的巨大改写。

一、机械性、瞬时性、片段性技术主义日益加剧的工业化,使生产分工越来越精细,现代人受制于具体专业领域的重复劳动,社会对人需要不再是完整、丰满的,而是人的具体功用。

因而,人必然沦为现代工业机器上的一个零件,全面发展、自由的人性受到严重挤压。

《荒原》的积极意象探析

《荒原》的积极意象探析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0 4 -0 5
托马斯 ・ 艾 略 特最 具 代 表 性 的诗 作 《 荒原》 创 作 完成 于他 精神 极度 痛苦 的 时期 。全 诗共 4 3 3 行, 分 为 5章 : 第一章《 死 者 葬 仪》 中, 诗 人 以荒原 象 征 战后 的 欧洲 , 它需要水的滋润 、 春 天 的 温 暖 和生 命 的朝 气 , 而 现实 社会 则 如 同荒 原 一般 死 寂 。在 第二 章 《 对弈 》
重 庆科 技 学 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2 0 1 4 年 第9 期
J o u r n a l o f C h o n g q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
荒原 , 诗人 宣 扬 宗教 的“ 给予 、 同情 、 克制 ” , 并 指 出这
才 是荒原 人 的 出路 。 《 荒原》 研 究 一 直是 一个 学 术 热 点 。 国内学 者 赵 萝蕤 、 裘小龙 、 蒋 洪 新 等人 在 《 荒原》 研究 之 外 , 对 艾 略 特 的文 学 理论 和 他 的文 学 、 哲学 、 神学 思 想 等方 面
方 面还 得 益 于人 类学 著 作 ,这 部 专 著深 深 影 响 了我
生活, 显 示 出现代 人道 德没 落 , 生活乏 味 。第 三 章《 火
诫》 写 情 欲之 火 毁灭 人 性 , 造成 伦 敦人 肮 脏 罪 恶 的生
们 这代 人 , 我 指 的是 《 金枝 》 。”
从 诗 的 内容上 看 ,
这些意象主要有腓尼基水手与商人的意象渔王的意象罗马神话中的狄安娜与阿格坦思意象寻找圣杯的意象基督教经典圣经中的荒原意象佛教经典佛经中的火诫涅盘意象古罗马诗人维吉尔伊尼德和奥维德变形记以及英国诗人弥尔顿失乐园中有关苦难与升华的意象中古基督教哲学家圣奥古斯丁的独语录中的迦太基人意象但丁神曲中的炼狱意象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和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以及波德莱尔的恶之花中有关享受与纵乐的意象等等

论苏童《黄雀记》多重主题与“荒原”意识

论苏童《黄雀记》多重主题与“荒原”意识

论苏童《黄雀记》多重主题与“荒原”意识1. 引言1.1 苏童《黄雀记》简介《黄雀记》是知名作家苏童的代表作品之一,是一部描写民国时期上海滩黑社会的小说。

小说以上海滩街头的条块为背景,描绘了一个荒诞、残酷、热烈、迷离的时代。

苏童以其独特的笔法和深刻的洞察力,刻画出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

小说中的情节扣人心弦,引人深思,被誉为中国当代“黑色系列”的代表作之一。

故事的主线围绕着一个叫黄雀的职业杀手展开,他冷酷、聪明、决绝,但同时也充满了内心的挣扎和矛盾。

他身边的人物各个性格鲜明,相互纠葛,构成了一幅错综复杂的人性画卷。

在这个残酷、荒诞的世界里,每个人物都在为自己的生存和利益而战斗,展现出人性的丑陋和复杂。

苏童通过《黄雀记》这部小说,不仅探讨了人性的普遍主题,还通过对当时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的描绘,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独特风貌和价值观念。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多种多样,既有英雄般的杀手,也有朝气勃发的年轻人,还有陷入绝望的悲剧人物,每一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命运和命题。

通过对人物的塑造和命运的安排,苏童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无常性,引发读者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

1.2 多重主题在小说中的体现苏童的小说《黄雀记》是一部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的现代文学作品,其中呈现了多重主题。

在这部小说中,苏童通过不同的情节和人物塑造,深刻地探讨了人性、历史和社会等多个主题。

人性主题是《黄雀记》中的重要主题之一。

通过各种人物形象的塑造,苏童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主人公周瑞男虽然表面上是一个坚强和勇敢的农民,但内心却隐藏着许多矛盾和痛苦。

这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揭示,使得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人性的复杂性,并思考人类存在的本质。

历史主题也是《黄雀记》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小说中,苏童通过对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描写,探讨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苦难和沧桑。

通过主人公周瑞男和其他人物的遭遇,小说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黑暗和残酷,同时也呈现了人们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和抗争。

关于艾略特《荒原》中象征艺术的探究

关于艾略特《荒原》中象征艺术的探究

关于艾略特《荒原》中象征艺术的探究象征主义表现手法的运用是《荒原》最显著的艺术特色。

艾略特主张以“客观对应物”来搭起诗人与读者之间相互交流的桥梁,反对直露地表达思想感情。

诗中征引和涉及古今大量的神话传说、民间歌谣、诗歌、戏剧、小说、经文、回忆录以及各种论著,共计6种语言、35个作家、56部作品之多,形成一整套复杂的象征语言,把所要表现的情绪和思想完全附丽于这套象征语言所提供的各种意象上。

“诗人所有的思想全部披上了形象的彩色外衣。

失去宗教信仰的欧洲成了‘荒原’;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的关系成了‘对弈’;无节制的情欲成了燃烧的‘火’;全知全能的上帝成了‘雷霆’;社会的丑恶和腐败成了‘尸首’;‘水’既象征活泼的生命,又象征着汹涌的情欲……”当然,对意象的理解并无定论,读者可以各抒己见,这也正体现了艾略特“非个人化”的诗歌理论。

除了象征主义,《荒原》还运用了其他艺术手法。

“从《荒原》的内容看,现实主义文学的主题占有相当的比重:工业化的城市及其所带来的后果,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及其对普通市民思想生活的影响,大都市的琐碎生活等等现代题材。

”但另一种观点认为,作品中大量生活细节的描写属于自然主义。

自然主义把人看作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即只有情欲、不知其他,艾略特也是如此,他在附注中说,《荒原》里“所有的女人,只是一个女人”,男人也一样,都是只有情欲本能的人。

自然主义主张对病态事物进行细致的描绘,而诗中许多细节是具有病态、畸形意味的。

艾略特《荒原》的艺术特色

艾略特《荒原》的艺术特色

艾略特《荒原》的艺术特色
20世纪象征主义作家艾略特创作的《荒原》作为现代派诗歌的登峰造极之作,其艺术形式与表现特征有其独到之处。

1、内心独白的运用。

2、广泛地运用自由联想。

3、把诗中的人物放到戏剧化的场景中。

4、诗人通过感人的形象去暗示那些无法或者无需表达的思想。

5、情感的场面化和具体化,这便是他那著名的“客观对应物”效果。

6、大量运用文学的与历史的典故。

《荒原》中的题辞和各章标题,或者取自古希腊神话和宗教仪式,或者指向文学作品的故事,抱涵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荒原》的艺术特征:
1、全诗采用神话结构:三则关于繁殖神的神话和关于圣杯的传奇故事构筑了全诗的总体框架。

2、与浪漫主义诗歌不同,此诗诗人不抒发主观情感,而是将内心情绪沉井在那些对应的客观意象和象征后面,它通过思维上大跨度的跳跃、多层次的象征、征引、典故、对话,形成一团复杂、朦胧的氛围,让读者去感受、去领悟。

3、结构庞杂,是一部多声部的交响诗。

形式十分自由、句子长短不齐,不用规律的韵,但却不乏韵律,是一种典型的自由体。

论艾略特《荒原》的艺术模式

论艾略特《荒原》的艺术模式

论艾略特《荒原》的艺术模式
夏红军
【期刊名称】《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3(016)001
【摘要】英国著名诗人艾略特的长诗<荒原>因其用典庞杂、意象繁复,被称为"有名的难懂的诗".本文从造成文本艰涩的多处典故入手,通过对其艺术模式的三个层面,即象征模式、整一观和堕落与拯救等的分析,以期较为深入地破译<荒原>的艺术密码.
【总页数】4页(P28-31)
【作者】夏红军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2
【相关文献】
1.艾略特《荒原》的宗教救赎观及艺术特色 [J], 田然
2.艾略特《荒原》的宗教救赎观及艺术特色 [J], 闫柯菲
3.艾略特《荒原》的宗教救赎观及艺术特色 [J], 田然
4.历史性的“荒原”意识及其艺术表现——从《荒原》看艾略特文学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J], 朱婷婷
5.关于艾略特《荒原》中象征艺术的探究 [J], 孙彩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