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定义

合集下载

溶液基本知识与浓度计算

溶液基本知识与浓度计算

不可用鼻子对准试剂瓶口猛吸气,如果必须嗅试剂的气味, 可将瓶口远离鼻子,用手在试剂瓶上方扇动,使空气流吹 向自己而闻出其味。绝不可用舌头品尝试剂。
引起化学试剂变质的原因
1.氧气和吸收二氧化碳
空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对试剂的影响:易被氧化的还原剂, 如硫酸亚铁、碘化钾,由于被氧化而变质。碱及碱性氧化 物易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如NaOH、KOH、MgO、ZnO 等也易吸收CO2变成碳酸盐。酚类易氧化变质。
对分析结果准确度的要求高的工作,如仲裁分析、进出口 商品检验、试剂检验等,可选用优级纯、分析纯试剂。车 间控制分析可选用分析纯、化学纯试剂。制备实验、冷却 浴或加热浴用的药品可选用工业品。
化学试剂的使用方法
应熟知最常用的试剂的性质,如市售酸碱的浓度,试剂在 水中的溶解性,有机溶剂的沸点试剂的毒性及其化学性质 等。
2.湿度的影响
有些试剂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发生潮解,如CaCl2、MgCl2、 KOH、NaOH 等。
含结晶水的试剂置于干燥的空气中时,失去结晶水变为白 色不透明晶体或粉末,这种现象叫风化。如NaSO4·10H2O、 CuSO2·5H2O等
3.挥发和升华
浓氨水若盖子密封不严,久存后由于NH3的逸出,其浓度 会降低。挥发性有机溶剂,如石油醚等,由于挥发会使其 体积减少。因其蒸气易燃,有引起火灾的危险。碘、萘等 也会因密封不严造成量的损失及污染空气。
物质在溶解过程中,有的会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有的 则吸热,使溶液温度降低,这叫做溶解过程的热效应,物 质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个变化:
:一个是溶质分子(或离子)克服它们相互间的吸引力向 水分子之间扩散,这是物理变化,这个过程要吸热。
;另一个是溶质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相互吸引,结合 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叫做溶剂化过程,是化学 变化,这个过程要放热。

溶液的配置及分析

溶液的配置及分析
详细描述
为了提高配位滴定法的准确度,需要保证标准溶液的浓度 准确可靠,同时要选择合适的配位剂和经过严格培训的操 作人员。此外,还要注意消除实验操作中的误差,如避免 干扰离子的影响等。
04
溶液的物理分析
比重法
比重法是通过测量溶液的比重来分析 溶液中物质含量的方法。比重是指单 位体积溶液的质量,可以通过比重计 或比重瓶进行测量。
溶解度与溶质分离
总结词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最大溶解量,当超过溶解度时,溶质 会发生分离。
详细描述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最大溶解量。溶解度的大小受到溶质 和溶剂的性质、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当溶质的溶解量超过溶解度时,溶质会从溶 液中分离出来,形成沉淀或结晶。了解溶解度对于化学实验、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
大气污染监测
通过对空气中的气体和颗粒物进行分析,了解大 气污染状况和来源。
土壤污染评估
通过土壤溶液的分析,了解土壤污染状况和污染 物迁移情况。
THANKS
感谢观看
缺点
需要使用标准溶液,对于一些不与标 准溶液反应的离子,滴定法可能不适 用。
03
溶液的化学分析
酸碱滴定法
总结词
通过酸或碱的滴定来测定待测溶液的酸碱度。
详细描述
酸碱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通过滴加酸或碱 标准溶液,利用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 从而计算待测溶液的pH值。
总结词
根据滴定过程中化学反应的种类,可以分为强酸滴定强碱 、强酸滴定弱碱、强碱滴定弱酸等类型。
氧化还原滴定法
01
总结词
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来测定待测溶液中的氧化还原物质。
02 03

无机化学水溶液

无机化学水溶液

亨利定律——气体的溶解度与气体的分压呈正比。
表示为:p = K x (K 为亨利系数 )
只有当气体遵循理想气体行为时,亨利定律才有效。
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的稀溶液的依数性
(Colligative properties of dilute noneletrolyte solutions)
物质的溶解是一个物理化学过程,溶解的结果,溶质和溶剂的 某些性质发生了变化。这些性质变化分为两类:
结论: 溶液的蒸气压比纯溶剂低,溶液浓 度越大,蒸气压下降越多。
拉乌尔定律: (1887年,法国物理学家)
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等于纯溶剂 的蒸气压乘以溶剂的摩尔分数
p p XA
* A
P:溶液的蒸气压;纯溶剂的蒸气压PA*;溶剂的摩尔分数XA ; 设溶质的摩尔分数为XB X A XB 1
溶液的凝固点是指溶液中的溶剂和它的固态共存温度
溶液蒸气压总是低于纯溶剂的蒸气压,溶液凝固点会 下降。 ΔTf = Kf · m 浓度。
Kf:溶剂凝固点降低系数; m:溶质的质量摩尔
§ 溶液的沸点上升 沸点: 液体的沸点是指其蒸气压等于外界大气 压力时的温度。溶液的蒸气压总是低于纯溶剂 的蒸气压;溶液的沸点升高
p p* 1 X B ) A(
* p* p p A A XB
p p * A XB
Δp: 纯溶剂蒸气压与稀溶液蒸气压之差
对于稀溶液,溶剂物质的量nA 远远大于溶质物质的量nB ,即 nA nB X n ( / n n ) n /n
B B B A B A源自设溶液的浓度以 1000g 溶剂 ( 水 ) 中含的溶质物质的量 nB 为单位 , 则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m为:

第九单元溶液复习

第九单元溶液复习

响 不大 ,如氯化钠;
c. 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 而 减小 ,如氢氧化钙。
2. 气体的溶解度
(1)定义:气体的压强为 101 kPa 和一 定 温度 时,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 气体体积。 (2)影响因素
①内因:气体本身的性质和溶剂种类
②外因:温度和压强 a. 温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 压强: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考点二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 概念 在一定 温度 下,向一定量 溶剂 里加入某 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
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液;当溶质还能继续溶
解时 ,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 溶液。
பைடு நூலகம்
2. 判断依据
【特别提醒】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不能继续 溶解该物质,但可以溶解其他物质。 3. 相互转化 (1)对于大多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 而增大的物质):
B.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C.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D. 稀溶液也可能是饱和溶液 【解析】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一定是 A × 无色透明的,比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
B √
溶液由两部分组成,被溶解的物质是溶
质,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是溶剂
溶质可以是固体,如氯化钠;可以是液
C √
体,如酒精;也可以是气体,如氯化氢
一定温度 、_________ 饱和状态 溶解溶质的质量。四要素(_________
溶质的质量 、______ 、___________ 100 g溶剂)。
(2)影响因素 ①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②外因:温度 a.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 而 增大 ,如硝酸钾、氯化铵等; b.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

溶液的浓度和颗粒数浓度的计算步骤

溶液的浓度和颗粒数浓度的计算步骤

溶液的浓度和颗粒数浓度的计算步骤1.溶液的定义:溶液是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均匀透明的混合物。

其中,溶剂是溶解度较大的物质,溶质是溶解度较小的物质。

2.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表示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的溶液中溶质的含量。

常用的浓度表示方法有质量分数、摩尔浓度等。

3.质量分数的计算:质量分数是指单位质量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

计算公式为: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 / 溶液的总质量)× 100%4.摩尔浓度的计算:摩尔浓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摩尔数)。

计算公式为:摩尔浓度(mol/L)= 溶质的物质的量(mol)/ 溶液的体积(L)5.颗粒数浓度的计算:颗粒数浓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溶质颗粒的数目。

计算公式为:颗粒数浓度(个/L)= 溶质颗粒的数目 / 溶液的体积(L)6.溶液的配制:配制溶液时,首先称量一定质量的溶剂,然后将溶质加入溶剂中,搅拌均匀,直至溶质完全溶解。

7.溶液的稀释:稀释溶液时,可以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溶剂,使溶液的体积增加,从而降低溶液的浓度。

8.溶液的浓度换算:在不同浓度单位之间进行换算时,可以根据相应的换算公式进行计算。

例如,从质量分数换算到摩尔浓度,需要先将质量分数转换为物质的量浓度,再进行换算。

9.溶液的浓度测量: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测量溶液的浓度,如滴定法、光谱法、质谱法等。

10.溶液的浓度应用:溶液的浓度在化学实验、医药、食品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配制药物、检测物质含量等。

以上是关于溶液的浓度和颗粒数浓度的计算步骤的知识点介绍。

习题及方法:1.习题:某溶液的质量为100g,其中溶质的质量为5g,求该溶液的质量分数。

解题方法:根据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代入数据进行计算。

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 / 溶液的总质量)× 100%=(5g / 100g)× 100%答案:该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

2.习题:某溶液的体积为500mL,其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0.2mol,求该溶液的摩尔浓度。

第九单元溶液知识讲解

第九单元溶液知识讲解

第九单元溶液教材重点1.溶液判断:⑪感受溶液定义可知:可溶性物质放入水中形成的混合物是溶液,某些不溶于水的物质却能溶于汽油、酒精形成的混合物也是溶液。

如碘酒、碘的汽油溶液,食盐水、稀盐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等均是溶液。

⑫常见的液态纯净物有水、酒精、硫酸、汽油等,它们不是混合物,不是溶液。

⑬泥浆、石灰浆、面粉等难溶性固体放入水中形成的浑浊液体叫悬浊液,不是溶液。

⑭各种油、奶制品等难溶性液体放入水中形成的浑浊液体叫乳浊液,不是溶液。

2.溶液特征和溶液组成:⑪感受一下溶液定义:一是:溶质可以是几种,故,溶液都是混合物;二是:有些溶液是无色的,而有些溶液有特殊颜色,但都均一、稳定、透明。

⑫常见的有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红色,氯化铜、硫酸铜溶液和硝酸铜溶液:蓝色,石蕊试液:紫色,氯化亚铁、硫酸亚铁溶液和硝酸亚铁溶液:浅绿色,氯化铁、硫酸铁溶液和硝酸铁溶液:黄色。

⑬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它们都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最常用的溶剂是水,常用的溶剂还有酒精、汽油。

水可以溶解很多物质,如糖、食盐、硫酸铜、硝酸银;水不能溶解碘,而酒精和汽油可将碘溶解形成溶液;油垢可用汽油溶解形成溶液而除去。

⑭溶质是气体的溶液有:盐酸(溶质是氯化氢气体),氨水(溶质是氨气)。

溶质是液体的溶液有:稀硫酸(溶质是硫酸),白酒(溶质是酒精)。

溶质是固体的溶液有:生理盐水(溶质是固体氯化钠),氢氧化钠溶液(溶质是固体氢氧化钠)。

⑮溶液的特征: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如:①一杯糖水各部分都一样甜是因为溶液有均一性,即溶液各部分的性质都一样。

②密封放置在恒温箱中的生理盐水时间长了也不会析出氯化钠固体是因为溶液有稳定性,当温度和溶剂的量不变时,溶质不会析出来。

⑯溶液的命名原则是“质+剂”(溶质名在前,溶剂名在后),如:把硝酸铵溶于水后所得的溶液,全称应叫“硝酸铵的水溶液”,碘溶于酒精和汽油所得溶液的全称叫“碘的酒精溶液”、“碘的汽油溶液”,即“非水溶剂”在名称中都是点明的,不是隐含的;但溶剂是水的时候一般不指出来,所以“硝酸铵的水溶液”简称“硝酸铵溶液”,“硫酸铜的水溶液”简称“硫酸铜溶液”。

2020年中考化学溶液知识点之溶液的定义

2020年中考化学溶液知识点之溶液的定义

2020年中考化学溶液知识点之溶液的定义
溶液、溶质、溶剂:
(1)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

(2)对溶液的认识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溶质在被分散前的状态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②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其颜色由溶质、溶剂的性质而决定。

③水是最常用的溶剂,酒精(乙醇)、汽油等物质也可以作溶剂。

多种液体形成溶液时,量最多的一种为溶剂,其余为溶质;但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习惯上把水看作溶剂;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是水溶液。

常见的溶液知识点归纳有哪些

常见的溶液知识点归纳有哪些

常见的溶液知识点归纳有哪些史上最全的溶液学问点已经总结出来,那么具体有哪些呢?想要看的请戳下文,下面是学习啦我共享给大家的常见的溶液学问点归纳,希望大家宠爱!常见的溶液学问点归纳一溶液的形成(一)溶液1. 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 基本特征① 均一性:指溶液中各部分的浓度和性质都相同。

② 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温度、压强不转变,溶剂不蒸发)时,溶质、溶剂不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

3. 组成溶液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①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常见的溶剂有水、酒精、汽油。

水能溶解很多物质,汽油能溶解油脂,酒精能溶解碘等;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是水溶液。

②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③ 区分溶剂和溶质:固体(或气体)与液体混合时,固体(或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液体和液体混合时,质量小的为溶质,质量大的为溶剂,假如其中一种液体是水,那么水是溶剂。

④ 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是不同的,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也是不同的。

例如:碘几乎不溶于水,却可以溶解在汽油中;高锰酸钾几乎不溶于汽油,却可以溶解在水中。

⑤ 溶液中溶质可以有一种或多种,但溶剂只能有一种。

⑥ 水和酒精能以任意体积互溶。

4. 关系① 溶液、溶质、溶剂的质量关系: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② 溶液、溶质、溶剂的体积关系: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缘由:分子之间存在间隔)(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1. 物质在溶解时,通常伴随着热量的转变,会使溶液的温度相应发生转变。

2. 有的物质溶解放热: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氧化钙等。

3. 有的物质溶解吸热:硝酸钾等。

4. 有的物质溶解没有明显的热现象:氯化钠等。

(三)悬浊液和乳浊液1. 悬浊液: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例如钡餐(硫酸钡的悬浊液)、粉刷墙壁用的涂料、黄河水等。

(完整版)初三化学溶液知识点

(完整版)初三化学溶液知识点

《溶液》知识点一、溶液的形成1、溶液(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FeSO4为浅绿色Fe2(SO4)3为黄色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c、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 溶剂的体积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有水,水为溶剂液体溶于液体,一般把量多的叫溶剂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概念:饱和溶液,指的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剂量的溶剂里面,不能继续溶解溶质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再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2)判断方法: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注: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5)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二、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1)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单位:克(2)溶解度的含义: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或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②温度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溶液的定义

溶液的定义

溶液的定义溶液: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分散质的粒子直径<1nm(10-9m)的分散系。

分散质是分子或离子,具有透明、均匀、稳定的宏观特征。

按聚集态不同分类:气态溶液:气体混合物,简称气体(如空气)。

液态溶液:气体或固体在液态中的溶解或液液相溶,简称溶液(如盐水)。

固态溶液:彼此呈分子分散的固体混合物,简称固溶体(如合金)。

读法:一般读作“某某(溶质)的某(溶剂)溶液”,如酒精可读作“乙醇的水溶液”说明:如果溶剂是水,可以简称为某溶液如“乙醇的水溶液”可以叫做乙醇溶液如果两种液体互溶,有水则以水为溶剂,否则以质量大的为溶剂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编辑本段溶液的组成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2.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3.两种溶液互溶时,一般把量多的一种叫溶剂,量少的一种叫溶质[1]。

4.两种溶液互溶时,若其中一种是水,一般将水称为溶剂。

5.固体或气体溶于液体,通常把液体叫溶剂。

其中,水(H2O)是最常用溶液配制的溶剂,能溶解很多种物质。

汽油、酒精、氯仿、香蕉水也是常用的溶剂,如汽油能溶解油脂,酒精能溶解碘等等。

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如果两种液体互相溶解,一般把量多的一种叫做溶剂,量少的一种叫做溶质。

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溶液,物质的溶解度变化的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时的溶解度。

气体的溶解度是指这种气体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固体溶解度表示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是所溶解的质量。

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也有少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编辑本段溶液的性质1.均一性:溶液各处的密度、组成和性质完全一样;2.稳定性:温度不变,溶剂量不变时,溶质和溶剂长期不会分离(透明);3混合物: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初四第一单元溶液

初四第一单元溶液

7、已知30℃时,氯酸钾的溶解度是10克/100克水。现
把30℃时配成的44克氯酸钾饱和溶液蒸干后,可得氯
酸钾多少克?
实验:
在40ml沸水中不断加入硝酸钾至不 再溶解为止,将上层热的饱和溶液倒入另 一个烧杯里,把盛有热饱和溶液的烧杯放 在冷水中降温,观察。
放置一段时间后,烧杯中出现部分晶体
定义:
10%
10
90
285
15
60
300 500
82.4
5%
440
12% 15%
12.4
70
练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加以改正。 ⑴在100克水中溶解30克食盐,溶液的百分比浓 度是30%。(×) ⑵在90克水里溶解10克食盐,溶液的百分比浓 (√) 度是10%。 ⑶从100克10%的食盐溶液里取出10克,其浓度 是10%。 ( √ ) ⑷将100克10%的食盐溶液和100克10%的食盐溶 液混合,混合溶液的浓度是20% (×) ⑸20℃时,100克水中最多溶解36克食盐,它的 溶解度是36克/100克水,浓度是36%。 (×)
例2、20℃时,从一瓶食盐饱和溶液中取出34克溶液,蒸干得到食盐9克。
求(1)这瓶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
(2) 20℃时食盐的溶解度
练习 1、已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克/100克 水,计算2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浓度为多少? 解:因溶液为饱和状态,所以 31.6 C%= ×100%= 100+31.6 100+S 答:略。 S ×100%=24%
练习:请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1. 计算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 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氯化钠 5g, 水45g,合45mL。 2. 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倒入 烧杯中;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 3. 把水倒入盛氯化钠的烧杯中,充分搅 拌,使氯化钠溶解。 4. 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 塞并贴上标签。

溶液与溶解度概念与应用

溶液与溶解度概念与应用

课题1溶液的形成【溶液基本概念和应用】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溶液概念的关键词是:均一、稳定、混合物。

①“均一”是指溶液的各部分的性质、组成都完全相同,外观看起来均匀、透明、澄清;②“稳定”是指只要外界条件不改变(如温度、压强等),若为水溶液不蒸发水分,溶液长期放置也不发生下沉、上浮等变化;③“混合物”是指溶液由不同种物质组成。

2.溶液的组成: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注意:(1)溶液是澄清、透明的,但不一定是无色的;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2)固体溶于液体的部分才是溶液中的溶质,未溶解的固体则不属于溶液中的溶质(3)溶质可以是一种物质,也可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但一种溶液中溶剂只有一种3.如何判断溶质和溶剂:(1)一般水溶液中不指明溶剂(即未指明溶剂的一般是以水为溶剂)(2)根据名称:①水溶液中溶液的名称一般为溶质的名称+溶液(例如:硫酸铜溶液)②溶质的名称+溶剂的名称+溶液(例如:碘酒)(3)物质溶解时发生了化学变化,形成溶液时,溶质是反应后分散在溶液中的生成物4.乳化现象。

乳浊液:油与水等形成的混合物不均一、不稳定,静置要分层,这种由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水、植物油、洗涤剂混合振荡后形成均一的泡沫,静置后泡沫仍均匀,不分层,这种现象叫乳化现象)知识点二:溶解过程中的热现象┏扩散吸热>水合放热——溶液温度降低溶解热现象┫扩散吸热=水合放热——溶液温度不变┗扩散吸热<水合放热——溶液温度升高课题2溶解度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改变温度或改变溶质的质量或溶剂的质量,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溶液及分类

溶液及分类

溶液及分类一、基本考点1.溶液、溶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1)溶液:①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②特征:溶液的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

③⎩⎨⎧。

:。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溶剂被溶解的物质溶质溶液组成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2)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或水合离子的水合分子在水中形成能自由移动放热水合溶液分散成更小的微粒进入吸热扩散溶解过程⎩⎨⎧溶液温度升高则溶解过程放热合放出的热量扩散吸收的热量小于水溶液温度降低则溶解过程吸热合放出的热量扩散吸收的热量大于水溶解能量变化,,b ,,a ..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其转化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判断方法有两种:①若溶液中有溶质,观察溶质是否减少,如不减少则为此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②若溶液中无溶质,可试着加少量同种溶质观察是否溶解。

如溶质不溶解,则为此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

3.溶解性、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中的能力叫溶解性,溶解性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用易溶、微溶、难溶描述。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内因:溶质、溶剂本身性质;外因:温度,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如NaCl;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

)溶解度曲线:用纵坐标表示物质的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把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标在图上,画出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①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进的溶解度数值;②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③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④比较某一温度下各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4.气体的溶解度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内因:气体和溶剂的性质;外因:温度和压强。

溶液知识复习课件

溶液知识复习课件
影响因素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包括温度、压力、溶剂的性质以及溶质 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
实际应用
了解溶解度变化对于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非常重要,例如 在制备化学试剂、分离提纯、结晶等过程中需要控制溶解 度。
密度变化
01
密度变化
当溶质加入到溶剂中时,溶液的密度可能会发生变化。一般来说,如果
溶质的密度大于溶剂的密度,溶液的密度会增大;反之则会减小。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失去 电子的过程称为氧化,物质得 到电子的过程称为还原。
氧化还原反应可以通过电极电 势来预测和比较反应的可能性 ,电极电势越高,物质越容易 得到电子。
沉淀反应
沉淀反应是指溶液中的离子由于某种原因而转化为不溶于水的固体沉淀。
沉淀反应的原理是溶度积原理,即当溶液中的离子浓度超过一定值时,就会形成沉 淀。
溶液知识复习ppt课件
• 溶液基础知识 • 溶液的制备与分离 • 溶液的化学反应 • 溶液在生活中的应用 • 溶液的物理性质变化 • 溶液的化学性质变化
01 溶液基础知识
溶液的定义与性质
定义
溶液是由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 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 的混合物。
性质
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混合 物性质等。
• 光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光的作用下发生的化学反应,通常 涉及到能量吸收和电子转移的过程。
THANKS 感谢观看
03 溶液的化学反应
酸碱反应
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之间发生的 中和反应,通过交换离子或共价
结合的方式,生成盐和水。
酸碱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 根离子的结合,形成水分子。
酸碱反应的速率取决于反应物的 浓度和温度等因素,可以通过化 学平衡常数来描述反应进行的程

化学知识点-溶液

化学知识点-溶液

第10章溶液一、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要点1]溶液1.溶液的概念: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基本特征:(1)均一性: 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

(2)稳定性: 若外界条件不变, 溶液可以永久存在。

(3)透明:由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为单个分子、离子, 肉眼不可见, 也不阻碍光线透过, 所以溶液透明。

★注:①溶液不一定无色, 溶液可以有不同的颜色。

溶液中有Fe2+呈浅绿色, 有Cu2+呈蓝色, 有Fe3+呈黄色, 有MnO4-呈紫红色。

②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例如水。

3.溶液的组成:溶液=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1) 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 溶剂的体积溶质: 被分散的物质。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如食盐水中的NaCl;氨水中的NH3;碘酒中的I2(2) 溶剂:溶质分散其中的物质。

溶剂通常为液体, 常见的有水、油等。

如食盐水、氨水中的水;碘酒中的酒精固体、气体溶于液体, 液体为溶剂(3)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有水, 水为溶剂, 液体溶于液体无水, 量多的为溶剂例题1.有关溶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无色的B.溶剂一定是水C.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溶液一定是混合物解析: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溶剂可以是水、酒精、汽油等多种物质;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判断溶液是否饱和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否能继续溶解该物质。

答案: D4.溶解过程:概念:溶质分散到溶剂里形成溶液的过程叫溶解。

物质溶解时, 同时发生两个过程:溶解是一个物理、化学过程, 并伴随着能量变化, 溶解时溶液的温度是升高还是降低, 取决于上述两个过程中放出和吸收热量的相对大小。

如: 浓硫酸稀释溶液温度升高, NH4NO3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

[要点2]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 一定量的溶剂里, 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溶液、乳浊液、悬浊液

溶液、乳浊液、悬浊液
分上、下两层(不稳定)
应用
固体药品配成溶液进行反应
可湿性粉剂、农药
医疗,农业生产,农药
举例
蔗糖溶液,食盐溶液、硫酸铜溶液
泥土与水的混合物(泥水)、钡餐、面粉和水的混合物
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
乳胶漆、
相同点
都是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混合物
悬浊液Biblioteka 乳浊液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小液滴分散在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
溶解性

不溶
不溶
溶质状态
固、液、气


分散在水里的粒子
分子或离子
许多分子的集合体
许多分子的集合体
现象
透明且均一
浑浊、不均一
浑浊、不均一
久置现象
不变(稳定)
沉淀(不稳定)
定义: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说明:固体小颗粒是由许多分子集合而成的,小液滴也是由许多分子集合而成的,故悬浊液和乳浊液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比较:
项目
溶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液的定义
溶液: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分散质的粒子直径<1nm(10-9m)的分散系。

分散质是分子或离子,具有透明、均匀、稳定的宏观特征。

按聚集态不同分类:
气态溶液:气体混合物,简称气体(如空气)。

液态溶液:气体或固体在液态中的溶解或液液相溶,简称溶液(如盐水)。

固态溶液:彼此呈分子分散的固体混合物,简称固溶体(如合金)。

读法:一般读作“某某(溶质)的某(溶剂)溶液”,如酒精可读作“乙醇的水溶液”
说明:如果溶剂是水,可以简称为某溶液
如“乙醇的水溶液”可以叫做乙醇溶液
如果两种液体互溶,有水则以水为溶剂,否则以质量大的为溶剂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编辑本段溶液的组成
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2.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3.两种溶液互溶时,一般把量多的一种叫溶剂,量少的一种叫溶质[1]。

4.两种溶液互溶时,若其中一种是水,一般将水称为溶剂。

5.固体或气体溶于液体,通常把液体叫溶剂。

其中,水(H2O)是最常用
溶液配制
的溶剂,能溶解很多种物质。

汽油、酒精、氯仿、香蕉水也是常用的溶剂,如汽油能溶解油脂,酒精能溶解碘等等。

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如果两种液体互相溶解,一般把量多的一种叫做溶剂,量少的一种叫做溶质。

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溶液,物质的溶解度变化的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时的溶解度。

气体的溶解度是指这种气体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固体溶解度表示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是所溶解的质量。

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也有少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编辑本段溶液的性质
1.均一性:溶液各处的密度、组成和性质完全一样;
2.稳定性:温度不变,溶剂量不变时,溶质和溶剂长期不会分离(透明);
3混合物: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编辑本段溶液的分类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不能继续被溶解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可以继续被溶解的溶液。

饱和与不饱和溶液的互相转化:
不饱和溶液通过增加溶质(对一切溶液适用)或降低温度(对于大多数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溶质适用,反之则须升高温度,如石灰水)、蒸发溶剂(溶剂是液体时)能转化为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通过增加溶剂(对一切溶液适用)或升高温度(对于大多数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溶质适用,反之则降低温度,如石灰水)能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规则溶液:1929年J.H.Hildebrand提出了规则溶液(Regular Solution)模型,并对规则溶液定义为:形成(混合)热不为零,而混合熵为理想溶液的混合熵,即△H^M≠0
△S^M=△S理想混合=-R∑xi lnxi
规则溶液是更接近实际溶液的一种溶液。

它的形成除混合熵不等于零外,其他特性和理想溶液一致。

由规则溶液推导出的热力学规律,广泛应用于非电解质溶液,尤其对许多合金溶液的应用,更为合适。

因此,对于冶金和金属材料科学来说,规则溶液理论是十分重要的。

编辑本段关于溶液的相关概念、计算及配制
相关概念
溶解度: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如果不指明溶剂,一般说的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气体溶解度是指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体积。

计算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 溶剂质量
但是溶液体积≠溶质体积 + 溶剂体积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100%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质量=反应物质量总和-生成气体的质量-生成沉淀的质量或者溶质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
配制
实验室里,溶液的一般配制步骤:
1.按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签。

2.按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

编辑本段溶液的浓度
定义
一种可溶物质溶于一种溶剂后,在该溶剂的分布密度以百分比的方式表示,称为
溶液百分比浓度(溶液质量分数)
常用C%来表示(也可表示为w)
意义
是溶液浓稀程度的标准公式
溶液百分比浓度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
编辑本段溶液的用途
溶液的用途
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是比较快的。

所以,在实验室里或化工生产中,要使两种能起反应的固体起反应,常常先把它们溶解,然后把两种溶液混合,并加以振荡或搅动,以加快反应的进行。

溶液对动植物的生理活动也有很大意义。

动物摄取食物里的养分,必须经过消化,变成溶液,才能吸收。

在动物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也是溶解在血液中进行循环的。

在医疗上用的葡萄糖溶液和生理盐水、医治细菌感染引起的各种炎症的注射液(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各种眼药水等,都是按一定的要求配成溶液使用的。

植物从土壤里获得各种养料,也要成为溶液,才能由根部吸收。

土壤里含有水分,里面溶解了多种物质,形成土壤溶液,土壤溶液里就含有植物需要的养料。

许多肥料,像人粪尿、牛马粪、农作物秸秆、野草等等,在施用以前都要经过腐熟的过程,目的之一是使复杂的难溶的有机物变成简单的易溶的物质,这些物质能溶解在土壤溶液里,供农作物吸收。

编辑本段溶液的形成
溶液形成的过程伴随着能量、体积变化,有时还有颜色变化。

溶解是一个特殊的物理化学变化,分为两个过程。

一是溶质分子或离子的离散,这个过程需要吸热以克服分子间的吸引力,同时增大体积;二是溶剂分子和溶质分子的结合,这是一个放热过程同时体积缩小。

整个过程的综合情况是两方面的共同作用。

编辑本段溶液的配制
1.理论
c=n/v (mol/L)2.专用仪器:
(1).台秤(或天平)、烧杯、玻璃棒、量筒(或量杯)、容量瓶、移液管、胶头滴管、表面皿。

2.固体药品:
(2).NaCl, NaOH .
液体药品
(3).95%(ml/ml) 医用酒精、浓HCl、蒸馏水。

操作步骤
1.计算:n=m/M , c=n/v , p=m/v
例:实验室用密度为1.18g/mL,质量分数为36.5%,浓盐酸配制250ml,0.3mol/L 的盐酸溶液。

v=m/p=(0.25*0.3*36.5)/(36.5%*1.18)
2.称量或量取:固体试剂用托盘天平或电子天平称量,液体试剂用量筒。

3.溶解:应在烧杯中溶解,待冷却后转入容量瓶中。

4.转移:由于容量瓶的颈较细,为了避免液体洒在外面,用玻璃棒引流。

5.洗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2到3次,洗涤液全部转入到容量瓶中。

6.定容: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在距离刻度2到3cm时,改用胶头滴管加之刻度线。

影响配制溶液
1.称量时引起误差。

2.未将烧杯洗涤,使溶液的物质量减少,导致溶液浓度偏低。

3.转移时不小心溅出溶液,导致浓度偏低。

安全注意
1.氢氧化钠为碱性化学物质,浓盐酸为酸性化学物质,注意不要溅到手上、身上、以免腐蚀!
2.要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3.注意移液管的使用
编辑本段溶液的计算
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总量不变进行运算,无论是用水,或是用稀溶液来稀释浓溶液,都可计算。

(1)用水稀释浓溶液
设稀释前的浓溶液的质量为m,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稀释时加入水的质量为n,稀释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

则可得m×a%=(m+n)×b%
(2)用稀溶液稀释浓溶液
设浓溶液的质量为A,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稀溶液的质量为B,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两液混合后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c%。

则可得A×a%+B×b%=(A+B)×c% (1)
或 A/B=(c%-b%)/(a%-c%) (2)
使溶液变浓(增大一倍)
1.增加溶质
令溶液质量为m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
若使其质量分数增大一倍
则要加am/100+2a g 的溶质
2.蒸发溶剂
令溶液质量为m g,则蒸发m/2 g溶剂
3.用浓溶液混合
令稀释前溶液质量为m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稀释后溶液质量为n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
则有m g*a%+n g*b%/m g+n g*100%=b%
使溶液变稀
1.增加溶剂
令溶液质量为m g
若使其质量分数减小一倍
则要加m g溶剂
编辑本段溶液的温度变化
物质溶解,一方面是溶质的微粒——分子或离子要克服它们本身的相互之间的吸引力离开溶质,另一方面是溶解了的溶质要扩散到整个溶剂中去,这些过程都需要消耗能量,所以物质溶解时,要吸收热量。

溶解过程中,温度下降原因就在于此。

如果溶解过程只是单纯的扩散,就应该全是吸热的,为什么还有的放热呢?原来,在溶解过程中,溶质的微粒——分子或离子不仅要互相分离而分散到溶剂中去,同时,溶解于溶剂中的溶质微粒也可以和溶剂分子生成溶剂化物(如果溶剂是水,就生成水合物)。

在这一过程里要放出热量。

如NaOH,CaO溶于水Q放>Q吸,故升温
如NH4NO3溶于水Q放<Q吸,故降温(这是初中化学中为数不多的溶于水降温的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