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历史观与方法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史:历史观与方法论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经济史学史,介绍西方的历史哲学,比较中西方的历史观,探究理性发展的道路,对理性主义作了反思。
第二部分着重探讨经济史方法论问题其中包括实证主义与相关问题、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史研究、结构主义和整体史观、经济计量学方法、新制度学派经济史理论,并阐发了经济发展、制度变迁和社会与文化思想变迁的关系。
关键词:经济史历史观方法论
一、历史观
(一)引子:经济史学小史
在西方,经济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19世纪后期从历史学中分立出来的。
其分立,是因为经济学已发展成为系统的理论,原来历史学中的经济内容,可以用经济学的理论来分析和解说了。
19世纪,西方历史学界占主导地位的是以兰克(LeopoldvonRanke)为首的史学,被称为历史主义学派(historismus)。
他们强调历史世界与自然世界不同自然世界是普遍一致的,历史则有个性,一国的意识形态、制度、价值观完全受自己的历史发展所决定。
他们认
为历史学就是要真实地再现和理解过去,所以十分重视历史文献的考证,因而是实证主义的史学。
他们十分重视历史事件,详述事件经过,用因果关系联系起来,成为叙述式的史学。
在19世纪后期,经济史从历史学中分立出来以后,虽然是用经济学理论解释历史,但仍保持着历史主义的特点。
如英国的阿什莱()认为经济学原理不能普遍有效,应用于本国社会需作修正,并需作出历史评价。
坎宁翰(WilliamCuningham)强调经济变动中的政治、心理因素,不能废除传统的史学方法口以施穆勒(GustavvonSchmoller)为首的德国历史学派,是当时经济史学中一个重要学派,提出经济发展阶段论,并强调作历史评价。
总之,在19世纪,经济史虽已成为独立学科,但仍主要属于历史学领域。
1880年代牛津、剑桥大学开设经济史课程,都在历史系,属人文科学,相沿至今。
法国、德国大学一般不专设经济史学科,也是在人文学院讲授。
惟美国,经济史课程多设在经济系,亦有设在历史系者。
到20世纪初,已有专用经济学理论研究经济史者,如瑞典的赫克舍尔(),并认为历代经济史的研究都应从供给与需求入手。
但多数经济史学者仍坚守实证主义原则,惟因边际主义和新古典经济学兴起,研究范围扩大,并更多注重要素分析和数据资料。
如克
拉潘()的英国经济史即以考证严密、数据精确著称;托尼()的英国经济史以人口、土地、价格的深入考察闻世。
美国的米切尔()、厄什()善于将经济理论与统计资料结合,对经济发展的研究作出贡献。
荷兰的丁伯根(JanTinbergen)创行计量经济史和经济周期论。
同时,个性的国别史之外,也向通史发展。
汤普逊()的《中世纪经济社会史》,各创理论特色的桑巴特(WernerSombart)的《现代资本主义》、《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和熊彼特()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都名盛一时。
二次大战后,西方发生史学革命,实证主义受到怀疑,历史主义几乎被推翻,社会科学方法进入史学,叙述的历史变成分析的历史。
同时,经济学也发生革命,凯恩斯主义盛行,宏观经济学兴起,增长理论成为研究重点,结构主义和制度学派代兴。
在两面冲击下,经济史学也发生革命性变化。
政治因素外,社会学、人类学、社会心理学进入经济史研究,技术因素外,地理资源、气候环境以及文化、民俗等受到更多注意口传统的因果论受到批判,线性发展被结构分析所代替。
经济史面目一新,20世纪70年代奇波拉()主编的《方坦纳欧洲经济史》可资代表。
二次大战后西方的经济史学可说有三大学派。
一
是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法国年鉴学派进入第二代,形成以布罗代尔(FernandBraudel)为首的整体观史学。
二是以福格尔()为首的计量史学。
三是以诺斯()为首的新制度学派经济史学。
这三个学派在下篇方法论中再为详述。
此外,希克斯()于1969年出版《经济史理论》,认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由习俗经济、命令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各国先后悬殊,并有反复。
转换中有四个方面的“市场渗透”,即新的法律、货币、信用制度的确立;财政、税制和行政管理的改造;货币地租和农产品的商品化;自由劳动市场的建立。
这个理论颇受中国学者重视(《经济史理论》有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以上是说西方。
在中国,其实很早就有经济史,《史记·货殖列传》中就应用了“善因论”的自然主义的经济理论。
不过,历代的《食货志》之类都偏重于典章制度,未能成系统的经济史。
系统的经济史是20世纪早期学习西方建立起来的。
(二)西方的历史哲学
18世纪,西方理性主义盛行,许多学者都对历史的演变提出理性的系统观念,即历史哲学。
它是研究历史发展中一般性、规律性的问题,故又称元历史(meta-history)。
最早的历史哲学著作是意大利维科
()1725年发表的《关于民族共同性的新科学原理》。
此后重要的有康德、黑格尔、马克思、汤因比()的历史哲学。
马克思的历史哲学,主要是他的历史唯物主义,大家都已熟悉,我不再谈。
仅将其他几种略作介绍。
维科首先提出“人类自己创造历史”的命题;由于是自己创造的,人们能认识它。
这就破除了中世纪上帝创造历史的神学历史观,也批判了17世纪以笛卡尔(ReneDescartes)为首的怀疑论,这种理论认为历史无普遍意义,不能作科学研究。
维科认为各民族历史的发展都经历了三个时代:1.神祗时代:特征是家长制、农耕,尚无国家。
2.英雄时代:特征是贵族政府,诗歌文学,以勇武和忠心为基础的道德。
3.古典时代:2.特征是民主共和或代议君主制,有了科学和工业,诗让位给哲学,理性道德代替了英雄主义。
但古典主义繁荣之后,人们奢侈成风,嗜杀成性,战争不息,人类又回到野蛮主义。
这将导致三个时代的再次重演,但思想已占支配地位,重演不是重复,而是在更高起点上的新过程。
维科认为,造成这种规律性运动的是天意(Providence),而直接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是人性的恶,即自私自利和自爱的暴力。
惟人性的恶受天意制
约,天意使人在有了家庭之后也希求家庭的福利,在城邦国家时代也希求本城邦的福利,在进入公民社会后希求自己的和民国家的福利。
如果各民族国家经过战争、和约、通商而联合起来,也会希求自己的和全人类的福利。
总之,人的本性是随着文化和物质相争相胜而演变的,这构成历史。
但历史不能预示未来,和柏拉图不同,史学家不要作预言。
维科还提出了一系列研究历史的方法,以及史学家常犯的错误。
他的书简称《新科学》(ScienzaNuova);有中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版),思想丰富,读一下很有好处。
康德是二元论者。
他认为,人类的活动就其本体说是精神的,和自然界的本体(物自体)一样,是不可知的。
历史研究,即史学家所看到的,是这种精神活动的现象。
一切现象都属于自然,因此,人类历史可以看作是大自然的一项隐蔽的计划,它按照自然规律演进,目的在实现一个理性的“世界公民”的社会口这种规律,按照康德的认识论,是人们根据先验的理性原则,对于历史现象(以及自然现象)的认识,也可以说,是人的理智赋予客观的。
康德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人有天赋的善良意志,按照善良意志展开自由,就是历史的使命。
但人
又是自然的生物,自然赋予他自求生存和享乐的本能。
这就形成了道德与幸福的矛盾,这种矛盾又表现为人的社会性与非社会性的矛盾。
人的自私自利,即人性的恶,推动人勤奋努力,克服自然障碍,享受幸福。
人的非12345678910下一页欢迎浏览更多论文联盟首页→ 经济论文→ 经济学→ 经济学理论文章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