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静静的顿河》观后感_心得体会
《静静地顿河》观后感400字精选范文5篇
《静静地顿河》观后感400字精选范文5篇《静静的顿河》是苏联著名作家肖洛霍夫的一部力作。
广泛地反映了哥萨克独特的风土人情,哥萨克各个阶层的变化、广大哥萨克在复杂的历史转折关头所经历的曲折道路,以及卷入历史事件强大旋涡中的主人公葛利高里的悲剧命运。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静静地顿河》观后感400字,欢迎大家阅读!如果说《战争与和平》是以上层人士眼光来叙说的史诗,那么《静静的顿河》无疑是以下层参与者的感受来体验的史诗。
它残酷地剥开每一个英雄表面的粉饰,真实的告诉我们,在伟人们挥斥方遒时,将有多少悲剧发生,无论是历史前进的代价,还是无谓地牺牲。
大地上真正让人动容的是来此最底层的咆哮。
此书共分为四部,从1928年开始直至1940年,共用了12年的时间才创作完成。
肖洛霍夫这部处女作一经问世,立刻受到国内外的瞩目,被人称作“令人惊奇的佳作”,“苏联文学还没有遇到同它相比的小说”。
此书于1941年获斯大林奖金,1965年肖洛霍夫因此书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苏联作家。
顿河在静静地流淌,村子里升起了白色的炊烟,间或可以看到哥萨克的骏马,在村道上奔驰而过。
爱情是其中一条线,作品所描绘的是一幅广阔的画卷:战争、杀戮,红军、白军,是非、善恶,离合、悲欢,逃亡、追寻等等。
在纷乱的社会表象下面,作者探寻的是人类的生存精神,其中所包含的深刻意蕴,现在读来更加清晰。
人类生存的伟力,在历史发展的血与火中铸就,百折不挠,生生不息。
书中展现的哥萨克的野性与坚韧,那种不屈不挠的倔强,在我看来,正是人类生存精神的生动体现。
看看葛利高里和阿克西尼娅吧,这一对被村里人叫做野小子和母狗的家伙,他们置各自的婚姻而不顾,私奔到外村去生活。
当葛利高里从战场上回来时,发现阿克西尼娅跟东家的儿子有染,葛利高里就用马鞭子分别把他们狠狠地抽打一顿。
葛利高里和阿克西尼娅分分合合,始终难以割舍。
最后,战火纷飞中葛利高里出逃,他抛弃一切,就带着阿克西尼娅。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静静的顿河》读后感心得体会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静静的顿河》读后感心得体会相对于波澜壮阔的革命而言,个人不过是旋涡中的一滴水。
滚滚向前的时代车轮在行进的路上,不可避免地要碾碎许多个人的美梦。
下面,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的《静静的顿河》读后感心得体会五篇,欢迎大家借鉴参考!《静静的顿河》读后感【1】我不喜欢看小说,更不喜欢看略长些的,可能是性格的问题,那密密麻麻是一行行,一排排的字迹看着就眼花缭乱。
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对这本《静静的顿河》产生了顿悟,因为当时老师倡导我们看些文学性的小说。
渐渐地,我接触了这本我初读并且印象最深刻的文学作品。
这本书共四本,让我这个出入者不禁望而却步,但在读完第一本后,我就被文中一个个鲜活的形象牵动着,直到坚持看完最后一个字。
文中写着作者肖洛霍夫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国内战争结束这个动荡的历史年代中,描写了顿河两岸哥萨克人在战争时期的生活和命运,葛利高里是她们的代表。
在战争中,他在红军和白军中间摇摆不定,从一个单纯的孩子成长为暴躁偏激的军官。
在经历了红军白军的多次选择之后,在经历了几次抗争和逃避后,这位平民英雄变得凶残放荡,最终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
肖洛霍夫正是深知哥萨克人内心世界曾经有过怎样尖锐的矛盾和斗争,他受时代的感召,满怀对他们的热爱,塑造了许多体现历史进步方向的革命者布尔什维克红军战士形象,讴歌了他们为之斗争的苏维埃政权的彻底胜利。
肖洛霍夫用他那淡淡的笔触,为我们描绘着顿河两岸哥萨克人的生活画卷。
这本书以布尔什维克小组活动所触发的革命与反革命的较量以及社会各阶层的矛盾为轴心,层层展开,步步推进,将读者带进了风起云涌的哥萨克乡村生活。
与书中的人物一同感受生活的疾苦与悲欢,静静的。
我非常喜欢书中对顿河大自然风貌的描写,这些文字让人文静,让人暂时忘却了紧张的学习生活,使人徘徊于其间。
整篇文字是那样安静,平静,冷静;就像他笔下那条静静的顿河,但无渲染的文字具有最强的冲击力。
当一个作家从内心归属于一片土地时,他的血液里就流淌着那块土地的精神,风采和传奇,而那片土地所传达给他的某种特殊启示,将凝聚成这个作家平生抒发心灵和情感的语言。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5篇
【导语】咀嚼书中的宁静,体会其⼈⽣滋味。
读书,可以让读者在迷茫中找到出路;在书海中,找见⾃⾝的启迪。
下⾯是整理发布的“《静静的顿河》读后感5篇”,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相关讯息请关注!《静静的顿河》读后感篇⼀ 在妈妈的推荐下,我们选取阅读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长篇⼩说《静静的顿河》。
这本书很长,上下共四本,让我不禁望⽽却步,但在读完第⼀本时,我就被⽂中⼀个个鲜活的形象牵动着,直到看完最后⼀个字。
肖洛霍夫从第⼀次世界⼤战到国内战争结束这个动荡的历史年代中,描述了顿河两岸哥萨克⼈在战争时期的⽣活和命运,葛利⾼⾥是他们的代表。
在战争中,他在红军和⽩军中间摇摆不定,从⼀个单纯的孩⼦成长为暴躁偏激的军官。
在经历了红军⽩军的多次选取后,在经历了⼏次抗争和逃避后,这位平民英雄变得凶残放荡,最终消失在历史的洪流⾥。
肖洛霍夫正是深知哥萨克⼈内⼼世界以前有过怎样尖锐的⽭盾和⽃争,他受时代的感召,满怀对他们的热爱,塑造了许多体现历史前进⽅向的⾰命者。
布尔什维克。
红军战⼠形象,讴歌了他们为之⽃争的苏维埃政权的彻底胜利。
肖洛霍夫⽤他那淡淡的笔触,为描绘着顿河两岸哥萨克⼈的⽣活画卷。
这本书以布尔什维克⼩组活动所触发的⾰命与*的较量以及社会各阶层的政治⽃争为轴⼼,层层展开,步步推进,将读者带进了风起云涌的哥萨克乡村⽣活,与书中的⼈物⼀同感受⽣活的疾苦和悲欢。
我⼗分喜爱书中对顿河⼤⾃然风貌的描述,这些⽂字让⼈安静,让⼈暂时忘却了紧张的学习⽣活。
整篇⽂字是那样安静、平静、冷静;就像他笔下那条静静的顿河,但最⽆渲染的⽂字具有的冲击⼒。
当⼀个作家从内⼼归属于⼀⽚⼟地时,他的⾎液⾥就流淌着那⽚⼟地的精神、风采和传奇,⽽那⽚⼟地所传达给他的某种特殊启⽰,将凝聚成这个作家毕⽣抒发⼼灵和情感之美的语⾔。
肖洛霍夫说过:我愿我的作品有助于每个⼈变得完美,⼼灵变得更纯洁,也期望我的作品能唤起每个⼈对同伴的爱⼼。
期望更多⼈能够阅读这样⼀本宏⼤构思,磅礴⽓势,具有深厚的⽣活内涵,个性鲜明的⼈物,⽣动感⼈的描述的伟⼤巨作。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1:静静的顿河读后感】《静静的顿河》一部宏篇巨著。
这本书再现了俄国十月革命前后,俄国人沉痛的生活。
看完我在想,这部电影到底在向人们诠释什么呢?我想有以下几点。
一、感情。
感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葛利高里执着的爱着,已为人夫的婀克西妮亚。
为此他们两次私奔。
第二次时,他们乘着满天云霞上路了,还没走几步,婀克西妮亚就被子的弹击中了。
血从她的嘴里无情的流出来,葛利高利把自己的棉衣脱下来,枕在心爱的人头底下,赶忙查看她的伤口,然后把自己的内衣撕下一块,塞进还在沽沽流血的胸口,抱起她的头悲痛欲绝的喊:你倒是说句话啊!曾不顾一切和他私奔,虽不是妻子却爱他胜过妻子的心爱的人,没有再说一句话,就此撇下一生的挚爱撒手人寰。
葛利高利悲哀到了几点,他用双手沉痛的掩埋了自己的爱人。
虽是畸恋却如此感人至深,我想只有那种不顾一切的爱,才会如此的打动我们的心。
二、战争。
战争也好像是人类不变的主题。
只要有人存在,就不免要强取豪夺。
有些人为了自己一己私利,让许多无辜的人们卷入这场死亡游戏。
爱好和平的人们,是不需要战争的,战争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死亡、恐惧、饥饿、穷困,人民不能安居乐业,而是颠沛流离;夫妻不能长相厮守,而是聚少离多,或是从此阴阳两隔。
每次政权的更跌,都是血泪交流,横尸遍野。
人民只想过个安生日子,却是如此的难。
想想家人的团聚,温馨的饭桌,自由的来去,安逸的睡眠,该是多么的舒服满足。
珍惜和平和安宁,才不会轻易陷入战争的漩涡。
公会名称三、亲情。
丈夫去打仗,妻子的不舍;儿子战死沙场,母亲肝肠寸断;新婚妻子瞬间变成寡妇,不忍抛弃的公婆【篇2:静静的顿河读后感】《静静的顿河》一部宏篇巨著。
这本书再现了俄国十月革命前后,俄国人沉痛的生活。
看完我在想,这部电影到底在向人们诠释什么呢?我想有以下几点。
十五字一、感情。
感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葛利高里执着的爱着,已为人夫的婀克西妮亚。
为此他们两次私奔。
第二次时,他们乘着满天云霞上路了,还没走几步,婀克西妮亚就被子的弹击中了。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优秀7篇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优秀7篇《静静的顿河》的读后感篇一我成长在和平年代,没有经历过战争,战争对我来说,仅仅存在于小说中或环球新闻报道中,但静静的顿河看完,我觉得自己随主人公格里高利一起走过枪林弹雨,冒着炮火向着未来迈进,多么沉重的一段旅程!心灵和身体都疲惫不堪,再也没有什么比战争更能考验人性的了。
主人公第一次在战场上杀第一个敌人的场景让我永生难忘。
他本是个善良的小伙子,心里还怀着纯洁火热的爱情,可是他在自己也搞不清楚为什么而战的情况下,稀里糊涂的杀人了。
一旦战争的巨轮往前滚动,谁也不会有空或有胆去想为什么而战,只是本能地让自己避开死亡。
主人公没有文化,没有见识,一心只想打完仗回家跟心爱的女人厮守,为此他麻醉自己的心灵,尽量不去想那一张张死去的脸孔和他们身后的父母妻儿,他不得不这么做,求生的本能驱使着他前进,在战场上心软的人就是死神最爱光顾的人。
战争把他的心揉碎了,掰开,慢慢又长合,长合之后又撕开,扯坏,再长合的心就完全变形,很硬很空了,随便一敲就支离破碎,再也拾不起了。
他失去了两个最爱他的女人——妻子和情人,尤其是他深爱着的情人,勇敢无畏的跟着他逃难的阿克西妮亚,他亲眼看着她中枪死去,连最后的道别都没有机会说。
埋藏完情人,就像埋藏了他自己的一生。
他的父母,兄弟,妻子女儿相继死去,在这世界上的唯一牵持就是幼子,他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的抓住了这个信念,勇敢的面对了自己一直在逃避的现实。
战争中,个人的命运是如此的渺小,在历史的洪流中有很多像主人公这样被迫前进分不清该如何选择立场的人,他们只能依着本能随大流前进,而他们的本能往往和历史背道而驰,悲剧就此而生,对此我们毫无办法。
虽然我不能挽救格里高利的悲惨人生,却能深刻认识到战争的可怕,从而更珍惜现在拥有的安宁生活,我要竭力看清自己的命运,在需要抉择的时候做出正确的选择。
永别了,静静的顿河,我不忍看第二遍了。
谁也不想经历两次战争,看着美好的东西→←再次被毁灭,看着善良纯朴的人再次被战争摧残,看着不计其数的无辜生命再次消失,这真是最最残忍的事了。
《静静的顿河》读书心得体会5篇
《静静的顿河》读书心得体会5篇《静静的顿河》读书有感心得篇1一提到最伟大的俄语文学作品,很多人首先会想到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想到他们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和《卡拉马佐夫兄弟》。
英国作家毛姆把《战争与和平》列为他心目中的世界十大名作之首,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则宣称,《卡拉马佐夫兄弟》才是最伟大的小说。
毛姆主要是从文学创作角度来看的,而弗洛伊德之所以推崇《卡拉马佐夫兄弟》,是欣赏里面的弑父情结,认为揭示了普遍的、深度的人性。
这两本书我都读过,然而读了《静静的顿河》之后,我以为最卓越的俄语文学作品,应该是后者。
现在,我们把这三部作品比较一下,说明《静静的顿河》为什么胜出?从结构样式看,《战争与和平》与《静静的顿河》最为接近,都属于史诗巨著,都展示了宏大的历史场景,塑造了众多生动的艺术形象,那种对于历史横断面的全景式描绘,创造了不仅属于俄罗斯民族的巨幅生活画卷,也是关于人类生活场景的百科全书。
从结构处理和人物塑造上对比,肖洛霍夫和托尔斯泰各有胜负,托尔斯泰擅长处理复杂的人物关系,营造繁复而精密的艺术结构,从而使他的作品在结构上极其严整,这一点,肖洛霍夫似乎略有不及。
从已经写成的作品的看,(尤其是前两卷设计的线索)《静静的顿河》在早期的结构处理上,似乎是想写四条线索:一是以葛里高利为中心的麦列霍夫家族,代表自耕农、中农阶层,二是以科什沃依为中心的贫雇农革命分子,三是以李斯特尼斯基父子为中心的地主阶层、保皇派,四是莫霍夫家族为代表的商人阶层。
但是后来,后两条线索明显地中断了,李斯特尼斯基父子的结局只是在结尾部分,间接地有个交代,而莫霍夫逃走以后,就不知所踪了。
再从全书的结构看,《静静的顿河》在结构处理上,不够严整,尤其是第二、第三卷的内容,松散、拖沓,插入了很多和主体情节不相干的内容,比如革命者本丘克和安娜的故事,而主人公葛里高利几乎被淹没地看不见了,直到第四部,才渐渐显露出来,使得结构的主体清晰、明确,首位连贯。
个人静静的顿河读书心得范文大全
个人静静的顿河读书心得范文大全如果说《战争与和平》是以上层人士眼光来叙说的史诗,那么《静静的顿河》无疑是以下层参与者感受来体验的史诗。
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静静的顿河读书心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静静的顿河读书心得1我成长在和平年代,没有经历过战争,战争对我来说,仅仅存在于小说中或环球新闻报道中,但静静的顿河看完,我觉得自己随主人公格里高利一起走过枪林弹雨,冒着炮火向着未来迈进,多么沉重的一段旅程!心灵和身体都疲惫不堪,再也没有什么比战争更能考验人性的了。
主人公第一次在战场上杀第一个敌人的场景让我永生难忘。
他本是个善良的小伙子,心里还怀着纯洁火热的爱情,可是他在自己也搞不清楚为什么而战的情况下,稀里糊涂的杀人了。
一旦战争的巨轮往前滚动,谁也不会有空或有胆去想为什么而战,只是本能地让自己避开死亡。
主人公没有文化,没有见识,一心只想打完仗回家跟心爱的女人厮守,为此他麻醉自己的心灵,尽量不去想那一张张死去的脸孔和他们身后的父母妻儿,他不得不这么做,求生的本能驱使着他前进,在战场上心软的人就是死神最爱光顾的人。
战争把他的心揉碎了,掰开,慢慢又长合,长合之后又撕开,扯坏,再长合的心就完全变形,很硬很空了,随便一敲就支离破碎,再也拾不起了。
他失去了两个最爱他的女人——妻子和情人,尤其是他深爱着的情人,勇敢无畏的跟着他逃难的阿克西妮亚,他亲眼看着她中枪死去,连最后的道别都没有机会说。
埋藏完情人,就像埋藏了他自己的一生。
他的父母,兄弟,妻子女儿相继死去,在这世界上的唯一牵持就是幼子,他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的抓住了这个信念,勇敢的面对了自己一直在逃避的现实。
战争中,个人的命运是如此的渺小,在历史的洪流中有很多像主人公这样被迫前进分不清该如何选择立场的人,他们只能依着本能随大流前进,而他们的本能往往和历史背道而驰,悲剧就此而生,对此我们毫无办法。
虽然不能挽救格里高利的悲惨人生,却能深刻认识到战争的可怕,从而更珍惜现在拥有的安宁生活,我要竭力看清自己的命运,在需要抉择的时候做出正确的选择。
读《静静的顿河》心得体会
读《静静的顿河》心得体会肖洛霍夫用他那淡淡的笔触,为描绘着顿河两岸哥萨克人的生活画卷。
这本书以布尔什维克小组活动所触发的革命与反革命的较量以及社会各阶层的政治斗争为轴心,层层展开,步步推进,将读者带进了风起云涌的哥萨克乡村生活,与书中的人物一同感受生活的疾苦和悲欢。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静静的顿河读书心得,供大家参考。
关于读《静静的顿河》心得体会1《静静的顿河》是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作品。
全书共四部,长达一百五十万字。
比《战争与和平》还要长。
我个人觉得是最长的一部名著了。
而且这部小说以记叙为主,没有多少议论。
这一点很像中国的古典小说。
情节紧凑,人物众多。
这样复杂的小说,是特别难写的。
既耗费人的精力,又很难构思。
可以说,这部小说是以作者的生命来写的。
所以我特别喜欢这步小说,读得特别仔细。
小说的情节给我很深的印象与震撼。
小说描写的是哥萨克人在战争中的表现。
开始写顿河两岸的哥萨克的生活。
接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哥萨克在保卫祖国的战争中表现非常突出。
不久,苏联国内战争爆发。
红军与白军的战争中,哥萨克由于受旧势力的欺骗,而加入了白军。
哥萨克曾三、四次暴xx,小说很好的描写了苏联国内战争的情景。
小说人物众多,主要描写的是葛利高里一家人。
父亲、哥哥,都是哥萨克中的英雄。
小说以这三个人为主要线索,描写了鞑靼村的哥萨克,描写了地主阶级、无产阶级的一些人物。
小说还写了葛利高里与阿克西尼亚、娜塔莉亚的爱情。
下面我想写一写这部小说的几个优点。
第一个优点是小说描写顿河两岸的生活特别出色。
顿河两岸的农村,人们生活质朴,勤劳勇敢。
作者将农村的生活写的是淋漓尽致。
中国的善于写农村生活,但是与《静静的顿河》比都要稍逊一筹。
可以说这部小说将农村的生活写“尽”了。
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
农村的一草一木,农村的房屋、田地,农村的人们的一言一行,都被描写了出来。
小说开头二百页都是描写顿河两岸的农村的生活的。
可以说这二百页是全书最精彩的二百页。
【精编范文】静静的顿河读后感word版本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篇一:《静静的顿河》读后感读《静静的顿河》有感世界上真正让人动容的是来自最下层的咆哮,《静静的顿河》与《战争与和平》相比,无疑是以下层参与者的感受和体验为内容的史诗。
它直接地剥开每一个英雄表面的粉饰,真切的告诉我们,在那些伟人物指点江山时,会有多少悲剧发生,无论是以历史前进为代价,还是只是无谓地牺牲。
《静静的顿河》是苏联座机肖洛霍夫的一部力作,曾获斯大林奖、诺贝尔文学奖,此书与肖洛霍夫出身与生活密切相关。
出身于哥萨克的他,在俄国革命的暴风雨中诞生,体会过革命省里的快乐,也对俄国人民和整个人类所经受的苦难忧心不已。
他的一生与顿河分不开,从作者的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找到英雄主义的传奇色彩和异域风情,这部小说中描绘了一战到苏联国内战争期间顿河两岸哥萨克人的生活画卷,描绘了哥萨克在革命和战争中的激烈沸腾的生活,他们“脱胎换骨”的苦难,以及她们最后走向新道路、建设新生活的历史新进程。
哥萨克的那块天地里的世世代代人的生活组成了一幅史诗般的、充满泥土气息的、生动绮丽的画卷。
小说开头有一首歌唱哥萨克血泪历史古老的民族歌曲:“我们光荣的土地不是用犁耕耘·····我们的土地用马蹄来耕耘,光荣的土地上播种的是哥萨克的头颅,静静的顿河上装饰着守寡的青年妇人,到处是孤儿,静静的顿河,我们的富强,父母的眼泪随着你的波浪翻滚”通过描写顿河边几个哥萨克家庭的悲欢离合,再现出20世纪初俄国社会动荡变革的历程,描绘了这场历史进程中人民的思想、感情、意识和风俗等震荡冲突。
小说第一章中有这样一段语言描写“······本丘克斟酌着字眼,说道,‘面包奇缺,工人区里到处是饥饿、不满和无声的抗议。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精选16篇)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精选16篇)静静的顿河读后感篇1《静静的顿河》是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作品。
全书共四部,长达一百五十万字。
比《战争与和平》还要长。
我个人觉得是最长的一部名著了。
而且这部小说以记叙为主,没有多少议论。
这一点很像中国的古典小说。
情节紧凑,人物众多。
这样复杂的小说,是特别难写的。
既耗费人的精力,又很难构思。
可以说,这部小说是以作者的生命来写的。
所以我特别喜欢这步小说,读得特别仔细。
小说的情节给我很深的印象与震撼。
一、感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葛利高里执着的爱着,已为人夫的婀克西妮亚。
为此他们两次私奔。
第二次时,他们乘着满天云霞上路了,还没走几步,婀克西妮亚就被子的弹击中了。
血从她的嘴里无情的流出来,葛利高利把自己的棉衣脱下来,枕在心爱的人头底下,赶忙查看她的伤口,然后把自己的内衣撕下一块,塞进还在沽沽流血的胸口,抱起她的头悲痛欲绝的喊:“你倒是说句话啊!”曾不顾一切和他私奔,虽不是妻子却爱他胜过妻子的心爱的人,没有再说一句话,就此撇下一生的挚爱撒手人寰。
葛利高利悲哀到了几点,他用双手沉痛的掩埋了自己的爱人。
虽是畸恋却如此感人至深,我想只有那种不顾一切的爱,才会如此的打动我们的心。
二、描写战争。
全书除了开头二百页描写平和的农村生活,其余全部是描写战争的。
这在世界名著里是少见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苏联国内战争,哥萨克的三、四次暴动。
小说虽然长,而且都是描写单一的战争,但是小说不枯燥。
这与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是分不开的。
小说在描写战争的同时,还描写了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战士的形象。
小说有点像《红楼梦》,主要人物、次要人物都有表现的舞台。
这样每人人物都栩栩如生。
战争场面的描写也是我很佩服的。
像攻克碉堡、骑兵作战、小队人马相遇战、对待战俘等等,写的是栩栩如生,印象深刻。
三、描写顿河两岸的生活。
顿河两岸的农村,人们生活质朴,勤劳勇敢。
作者将农村的生活写的是淋漓尽致。
中国的善于写农村生活,但是与《静静的顿河》比都要稍逊一筹。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篇1:静静的顿河读后感】《静静的顿河》一部宏篇巨著。
这本书再现了俄国十月革命前后,俄国人沉痛的生活。
看完我在想,这部电影到底在向人们诠释什么呢?我想有以下几点。
一、感情。
感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葛利高里执着的爱着,已为人夫的婀克西妮亚。
为此他们两次私奔。
第二次时,他们乘着满天云霞上路了,还没走几步,婀克西妮亚就被子的弹击中了。
血从她的嘴里无情的流出来,葛利高利把自己的棉衣脱下来,枕在心爱的人头底下,赶忙查看她的伤口,然后把自己的内衣撕下一块,塞进还在沽沽流血的胸口,抱起她的头悲痛欲绝的喊:“你倒是说句话啊!”曾不顾一切和他私奔,虽不是妻子却爱他胜过妻子的心爱的人,没有再说一句话,就此撇下一生的挚爱撒手人寰。
葛利高利悲哀到了几点,他用双手沉痛的掩埋了自己的爱人。
虽是畸恋却如此感人至深,我想只有那种不顾一切的爱,才会如此的打动我们的心。
二、战争。
战争也好像是人类不变的主题。
只要有人存在,就不免要强取豪夺。
有些人为了自己一己私利,让许多无辜的人们卷入这场死亡游戏。
爱好和平的人们,是不需要战争的,战争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死亡、恐惧、饥饿、穷困,人民不能安居乐业,而是颠沛流离;夫妻不能长相厮守,而是聚少离多,或是从此阴阳两隔。
每次政权的更跌,都是血泪交流,横尸遍野。
人民只想过个安生日子,却是如此的难。
想想家人的团聚,温馨的饭桌,自由的来去,安逸的睡眠,该是多么的舒服满足。
珍惜和平和安宁,才不会轻易陷入战争的漩涡。
三、亲情。
丈夫去打仗,妻子的不舍;儿子战死沙场,母亲肝肠寸断;新婚妻子瞬间变成寡妇,不忍抛弃的公婆……静静的顿河,却是如此的不平静。
那里曾演绎了爱的欢歌,那里以前历了弥漫的硝烟,那里曾撒下了数不清的血泪,那里曾有一批人日落而息日出而做,那里曾有铁骑踏过的一条静静流淌的顿河。
【篇2:静静的顿河读后感】《静静的顿河》一部宏篇巨著。
《静静的顿河》精选读后感(5篇)
《静静的顿河》精选读后感(5篇)《静静的顿河》精选读后感(篇1)静静的顿河,整篇文字是那样安静、平静,甚至有点冷情,就像他笔下那条静静的顿河,带着无限的忧郁、惆怅,流露出一丝一缕的浅浅的哀愁。
饱含着对大自然的崇拜,对生命的敬畏,充满了“那种对人类的痛惜心情”!主人公葛利高里参军入伍,军队生活寂寞无聊,容易想家,他看不惯军队里的人的作风,军官对士兵残酷无情,还有那些士兵们妇女,这些都使他愤慨,身为读者的我也感受到当时水深火热的处境。
杀人的行为让葛利高里的脚步变得又乱又沉,内心感到痛苦。
“在离维奥申七俄里的地方,在一片荒凉的、起伏不平的沙地上,几个押送的哥萨克惨无人道地把他砍死了。
先是活活地挖掉了他的眼睛,砍掉胳膊,割下耳朵和鼻子,又在他的脸上来来回回地划了几刀。
他们解开裤子,一面叫骂,一面对着他那高大、英武、健美的身子撒起尿来。
他们对着血肉模糊的躯体骂够了,然后一个哥萨克踩住轻轻哆嗦的胸膛,踩住仰面倒在地上的身躯,斜砍一刀,把头割了下来。
”最没有渲染的文字却越是带来强大的冲击力。
我不知道为什么那些在战争中肆意杀害敌人,甚至是残暴剥夺别人生命的那些人为何能够如此坦然自若,心安理得!即使是敌人,信仰也罢,为何一定要如此残暴?这就让我联想到在南京大屠杀中,那些残忍的以杀害手无缚鸡之力的民众为乐的日本人,又是如何寝食得安?一个人,总是该有善恶、内疚之心吧,而丧失人之本性即良心,又凭什么称之为“人”?看在影片《一路有你》中,我被男主人公高尚的品行深深折服。
一次意外,男主人公撞死了女主人公的丈夫,其实本来除了赔偿金钱,他不没有义务再做其他的事了。
可是,因为心怀愧疚,因为责任感,他毅然承担起了照顾死者家属的责任,这就是人性的差别吧,我想。
不管何时,信仰也罢,我们都要保持着心中那抹高尚,不能丢失我们的本性!小说中有很多环境描写,篇幅也很宏大,人物众多,从中反映了生活的广度和深度。
人物上至将军,下至一般群众,个性都塑造得很鲜明,其中几个主要人物形象尤其生动。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范文(六篇)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范文毋庸置疑,《静静的顿河》是一部好作品,是经得起时代的验的文学经典。
然则值得注意的是,这部长篇小说是苏联主流文学中一个极为特殊的文学现象。
这部作品居然被苏联官方接受和认可,并且还竟然一度被官方视为主潮文学中的一部“红色经典”,显然是有一定的不为人知的历史背景。
关于这部作品问世过程中的蹊跷已有许多考证文章进行了论证。
让人惊讶的是,该小说无论从哪种角度去看,都是对斯大林时期苏联主流文学中的乌托邦情愫的颠覆,其反乌托邦情感是异常明显的。
将这部史诗性巨著当做“红色经典”去阅读着实是许多年来苏联和中国读者的“荒谬逻辑”,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倒是在“文革”期间,当肖洛霍夫在中国“反修防修”运动中“不幸”沦为“最反动的作家”,他的《静静的顿河》也随之成为最大的“毒草”时,中国人才阴差阳错、歪打正着地看出了这部作品对苏联30年代主潮思想的颠覆。
这部史诗般的巨著真实地表现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国内战争结束这个动荡的历史年代顿河哥萨克人的生活和斗争。
他们的心酸、苦楚、旺盛的原始生命力、对土地的眷恋、蛮性与善良相交织的质朴的本性,均在男主人公葛利高里和女主人公阿克西妮娅、娜达莉娅身上体现出来。
他们的痛苦与悲哀,欢乐与幸福均来自他们真实的人性。
而小说主人公葛利高里·麦列霍夫在红军与白军之间的犹豫选择和最后的迷茫,隐含着社会的悲剧和历史的荒诞性。
小说一方面出色地描绘了哥萨克人本真的生活。
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沃土上,劳动、恋爱、繁衍,纯朴而焕发着生命的激情。
葛利高里与他的情妇阿克西妮娅之间的情爱,正体现了他们生命力的旺盛与冲动。
另一方面,小说刻画了布尔什维克们的残酷与冷漠。
小说中对布尔什维克党员彭楚克和柯谢沃依的描写,突显了他们身上的残酷无情。
他们在作家笔下成了革命的机器,成了政治原则的化身,他们的自觉性与葛利高里的本真性成了鲜明的对照。
布尔什维克领导的红军将革命风暴带到了宁静的顿河草原上。
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哥萨克农民们被迫迎来了历史的变动。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模版(三篇)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模版小的时候姐姐特别愿意看书,她找到了那个年代所能找到的所有书籍。
包括诗歌、散文、人物传记以及五花八门各种版本的图书、小人书、画报,受姐姐的影响我也爱上了读书。
但都要等姐姐读完之后才能轮到我看,记得在十五岁那年,姐姐拿回了两本书。
虽然封面已有些残旧,但上面的几个字却清晰可见《静静的顿河》……现在每当我听到或看到《静静的顿河》这个名字都会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思绪仿佛又回到了过去的那个年代,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忘记了吃饭,忘记了睡觉,在昏暗的电灯下贪婪读书的那个孩子……《静静的顿河》这部影响了我整个少年和青年时代的宏篇巨著。
当我再次读完它的时候,仿佛已置身于俄罗斯大地,穿行于顿河两岸广袤的平原、河流、山丘,向那些正在劳作的农夫,正在边洗衣边哼歌的妇女,正在戏水欢笑的顽皮的孩童,抽着劣质卷烟的刁钻的老头,和正在策马扬刀高呼“呜啦”的年轻勇猛的哥萨克致敬!《静静的顿河》作者肖洛霍夫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愿我的作品有助于每个人变得美好,心灵变得更纯洁,也希望我的作品能唤起每个人对同伴的爱心”。
肖洛霍夫的作品粗犷豪放,同时又细腻流畅,充满柔情。
读《静静的顿河》仿佛能使你变身书中的一个人物,你也许叫布察金,也许叫肖霍夫。
你跟随着故事的主人公葛利高里乘着月色,骑着用布包裹在马蹄上的快马去偷袭敌营,你也许是一个叫不上名字的农夫,正懒洋洋地躺在刚刚收割完麦田的草垛上,和恰娃调情……至今为止没有哪一部作品能让我如此感动,惟有《静静的顿河》。
肖洛霍夫用一种超现实的写实手法为我们展开了一幅战乱中的世外桃源,他笔下的顿河两岸并没有因为战争而失去颜色,那片广袤博大的土地,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那静静流淌的顿河,那烟雾蒙胧的村庄,那泼辣风骚的村妇,还有春天里那野花淡淡的香气,都那么清晰自然真实地呈现在你的眼前。
虽然是一部描写战争的史诗巨著,肖洛霍夫把更多的篇幅和文字放在了描写自然景色,风土人情,和爱情人性上,力求表现和平,安宁和大自然的壮美。
《静静的顿河》经典影评多篇
《静静的顿河》经典影评多篇《静静的顿河》影评(一):坚毅、血性拍摄画面真实再现那个战乱年代的普通哥萨克人的生活状态,剧中主角格里高利是大时代的的小人物,他徘徊在妻子和情人之间。
每次的相爱与决绝都那么真实。
由衷佩服作者肖洛霍夫对人性的深刻解读和无限悲悯。
感谢导演,在1957年拍出这样大背景的电影,画风真实自然震撼人心,虽然没有看过原著,可以通过这部影片走近那个遥远的民族,走近那条静静的顿河。
《静静的顿河》影评(二):静静的顿河先看电影,1个上午看完,看书用了3个月。
经典之处在于通过一个哥萨克家庭的描述,让人细腻的体会整个哥萨克阶层历史,以及在社会变革中的无奈。
思及以往,这种战乱在我国也一样,那一次改朝换代不是如此,历史不仅仅是冷酷的车轮,碾压着人的血肉和思想前进。
又有谁替那些被碾压的而且无法呻吟的生命呐喊。
24部正史中记述的都是英雄人物,有几人是无辜的平民。
《静静的顿河》影评(三):无题格拉希莫夫擅长拍摄大制作的长片,这部《静静的顿河》将近6个小时,是格拉希莫夫拍摄过的影片中最长的一部。
花了好几天才断断续续的看完,若说是史诗,恐怕是谈不上,但依然有其波澜壮阔的一面。
大时代下各色人物的命运完全不能自主,所谓的墙头草更多的是一种无奈,不这样还能怎么办呢?最重要的是,电影跳出了非白即黑的脸谱化的模式,对于苏维埃和白军的描绘并无太多的偏倚,这在那个时代,是相当可贵的。
《静静的顿河》影评(四):波澜壮阔《静静的顿河》根据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同名代表作改编,长达5个半小时,没有比这更合适的片名了。
战争让一个普通家族家破人亡,原本朴素的人际关系因阶级立场而扭曲。
男主人公格里高利放在哪个年代都是有魅力的男人,他在妻子和情人之间的反复,就像他在红军和白军之间的犹疑,因为红、白都不是符合他标准和想象的阵营,又没有第三条道路可走,最终只能被裹挟在战争和时代的洪流里,既不能独善其身,又茫然无所适从。
《静静的顿河》影评(五):俄国往事一部关于民族、爱情、战争、革命的电影史诗改编自196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米哈伊尔·肖洛霍夫(1905-1984)的著名长篇小说影片共分三部第一部(1957),片长1小时43分56秒第二部(1957),片长1小时50分10秒第三部(1958),片长1小时56分27秒生动地描写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苏联国内战争结束这个动荡的历史年代中,顿河哥萨克人的爱情、生活和斗争每个人都向往追求更舒适一点的生活奈何时局却让人为生存而颠沛流离,甚至自相残杀电影音乐沉重而悲凉影片中的革命斗争显得真实可信《静静的顿河》影评(六):并不能反映原著对比新世纪新拍的一部,只能说西方人真的演不出俄国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静静的顿河》观后感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电影《静静的顿河》观后感,感谢您的阅读!
哥萨克人的独特风貌
——电影《静静的顿河》观后感
在中国现代与当代史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有前苏联对中国的影响那么大。
这个北方大国曾经从政治上,思想上,军事上,科学上,技术上,以至于文化艺术上都影响于中国的方方面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的很多模式都是从他们那里学习或是照搬而来的,就连当今最为名噪一时的一座监狱,也都是当年苏联人规划设计的,仅从此例,就足以说明前苏联的影响力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是无孔不入的。
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产生于德国,却被俄国人应用于实践,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非资产阶级,又是非封建阶级的政权,也就是前苏联。
后来就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东欧出现了一批仿照当时苏联格式的社会主义国家,从此国际政治舞台上有了一支力量,被称之为社会主义阵营。
小说《静静地顿河》,是前苏联时期的文学巨匠米哈伊尔·亚历山大·肖洛霍的旷世之作,讲述的故事就是十月革命前后,居住在顿河流域的哥萨克人的生活变迁与政治命运。
这部作品是一个时代的史诗性纪录,它的艺术魅力得到了东西方两大意识形态的一致认同,并给予重奖。
为此肖洛霍夫荣获1941年的斯大林文学奖和196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前苏联曾有多人荣获过诺贝尔文学奖,但是能够将东西方两个大奖集于一身的只有肖氏,肖洛霍夫是唯一一个有此殊荣的前苏联文学家。
1957年,莫斯科高尔基电影制片厂将这部鸿篇巨制搬上银幕,从此《静静的顿河》从文字走向画面,继续向人们述说那段动荡的历史,并将里面的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出来。
人们在视觉艺术的面前,直面感受了那个特定的时代,特定的人群里所发生的那段跌宕起伏的故事,并且能够感同身受到处于大变革中的哥萨克人的惶恐与挣扎。
影片中的主要人物,在战场上屡建功勋的硬汉葛里高利,最后因为走头无路,只能低头认命的镜头,令人无法不为之献上一声深深地叹息。
艺术的感染力是没有时间性的,它的有效期是长久的,甚至是永恒的。
影片
中对于哥萨克人在动荡中出自本能的反应的描写,翔实生动,忠实于原著。
表现在即不粉饰什么,也不拔高什么,只是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源于突厥语的哥萨克一词是自由人的意思,哥萨克人生性尚武,体内奔腾着英勇无畏的血液,具有很难被征服的个性,他们以史上做过俄国沙皇的御林军而自豪,能征善战便成为他们的光荣。
他们不打仗的时候,就回乡耕种,过着自食其力,丰衣足食的生活。
所以当革命来临之后,他们困惑了,不仅他们的平静生活被打破了,而且也成了革命的对象。
他们的牛马,他们的家业要被充公了,所以他们不得已奋起抗拒。
葛里高利就是一个这样的代表人物,其实从经济地位而言,他顶多算是一个中农。
这也是斯大林为什么能够力排众议,坚决要把刚颁布的斯大林文学奖授于肖洛霍夫的原因。
早期的错误政策与过激行为确实是伤害了许多不该被伤害的人,给革命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像葛里高利这样的人都能够与苏维埃政权为敌,就很说明问题。
小说中涉及到的这个事实,让当时的铁腕领导人斯大林耿耿于怀,很不是滋味。
这样普通的农民都要被殃及,显然不应该是他的本意,也不是革命的初衷。
虽然小说在这方面的揭露还是很有分寸的,基本上就是点到即止,可是还是让斯大林看到了问题的所在与要害。
因此斯大林对这部小说另眼相看,这也是《静静的顿河》在严峻的政治环境下,没有被打入另册的唯一解释。
在接见肖洛霍夫时,斯大林曾经特意地问到:我们的主人公什么时候可以入党啊?其实,这正是肖洛霍夫的过人之处,他的底线是说死都不会让他的笔下人物入党的。
显然在现实与艺术的钢丝上,肖洛霍夫是走得最成功的一个人。
后来,由于斯大林已成为过去时,电影的改编就比小说更直截了当。
根据电影中的故事情节,葛里高利最后是在万念俱灰的情况下回到家里的,当初他的出走就是要逃避审判。
他的妹夫是村苏维埃的主席,因为原则的不可动摇,这个已经亲手处决了格里高利哥哥的人,面对着葛里高利,依然是不依不饶地要大义灭亲。
即便如此,葛里高利还是要回到他曾经的家,虽然许多宝贵的东西都失去了,他的父母,哥嫂,妻子,情人等也都相继死去了,但是他还有一双儿女,那是他的全部所有了。
那么他的这次回去后,又会怎样的结局呢,相信审判之后,他的归宿就是被执行死刑了。
影片场面宏大,剧情磅礴,气势非凡。
哥萨克人在战争与和平状态下战斗与
生活的场景,被生动地呈现在观众的眼前。
那浓郁的异国情调,顿河草原上的壮丽景色,还有扑面而来的哥萨克人的独特风貌,都让人耳目一新,甚有冲击力。
虽然战争场景很多,暴力镜头充斥,但是在沉默无语的静静的顿河面前,这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了。
即便是不断地出征,不断的战斗,这些看似在不断重复的情节,也没有显出丝毫得沉长雷同、无趣乏味。
因为每一次的战马嘶鸣,每一次的殊死砍杀,都有它独特的意义与激情。
哥萨克人的简单明了,豪爽痛快的生活特性令人印象极为深刻。
当然,有生活就一定会有爱情,就是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下,爱情也是从不会没有的。
这部影片,表现哥萨克男人的镜头除了在马上疾驰拼杀,就是在马下推杯换盏,喝个不停。
酒是他们的消遣与乐趣,也是他们排解心头忧烦的良药。
可是同女人比起来,酒的法力就不足挂齿了。
主人公葛里高利有一个贤惠美丽的妻子,是当地首富人家的女儿,然而这么好的一个妻子,葛里高利偏偏就是看不上眼,硬是与有夫之妇的邻居阿克西娅难分难舍,以至于断送了妻子的性命。
影片的结尾,葛里高利为了躲避苏维埃的审判,逃命时还不忘带上阿克西娅,没想到,后者在途中被苏维埃的巡逻队射杀。
因此,这部影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又是一个男人与两个女人的故事。
是一部货真价实的爱情悲剧。
这里面有对爱的背叛与放荡,也有对爱的向往与坚持。
所以当人们面对葛里高利与阿克西娅的感情时,也真的是无法说三道四,指手划脚了。
也许他们是真爱,只是没有机会做成夫妻。
若如此,葛里高利的妻子就是真正的悲哀,她不被丈夫珍惜,最终又是因为丈夫而死去,这个美丽的女人真是可怜之极。
从中也不难看出,即使在崇尚自由的哥萨克人中,女人也是没有地位的,男尊女卑的现象还是相当得严重,这种状况在葛里高利的身上都无法幸免,就知道哥萨克女人的地位是多么得低下了。
哥萨克人的社会是准军事化的,他们的男人在和平时候也穿戴着类似于军人的衣裤和帽子,自家的骏马就是战马,一声令下,就能够招聚而来,挥之而战,成为一支锐不可挡的军队。
他们的房子,家居的装饰摆设,他们的饮食样式与方式,以及他们的社交礼仪,宗亲观念,还有他们在土地上劳作的景象等,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又是完全陌生,非常有新鲜感的。
影片开始时,阿克西娅在顿河边打水的细节就将哥萨克人的风土人情勾勒得一揽无余,十分好看。
宽阔的河面,水平如镜,波澜全无。
阿克西娅挑着一付白铁打制的小水桶走向河边。
这个小水桶只有中国北方农村老百姓用的水桶三分之一大,还是上粗下细形状。
扁担轻盈短小,两头没有钩链,小水桶的提梁直接放在扁担的两头,那里明显的有一个凹槽,可以保证水桶不会从扁担上滑落下来。
这样的设计看出哥萨克人的务实与聪明,因为担水这样的劳动肯定属于家务活的范畴,哥萨克男人是不会染指的,所以这样的工具就是专为哥萨克女人定制的,于是她们担水时就会方便自如了。
影片的情节主线就是从阿克西娅在河边打水与葛里高利恰巧相遇而引发开来的,一场发生在顿河边上的故事由此揭幕。
电影中的人物与剧情距今已有100年了,前苏联与前东欧的社会主义阵营也早已解体了,现在的哥萨克人又是怎样的呢?虽然不再有战争了,但是可以想象,他们的行为模式应该依然还在。
因为人们惊喜地发现,2005年,时任俄罗斯总统的普京,就曾经提出过一个《关于俄罗斯哥萨克人的国家义务》的议案,这个议案的目的就是要保护哥萨克人的传统。
由此可以断言,历经沧海桑田的巨变,哥萨克人依旧还是一个独立特行的群体。
由此可见,一种制度可以消失,但是静静的顿河不会消失,哥萨克人也不会消失。
一部《静静的顿河》,永远地留下了哥萨克人的独特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