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学基础电子教案-第12章

合集下载

机械基础教案-滑动轴承

机械基础教案-滑动轴承
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都有哪些类型?代号的含义?
12、2滑动轴承
滑动轴承一般由轴承座、轴瓦(或轴套)、润滑装置和密封装置等部分组成。
一、向心滑动轴承
向心滑动轴承只能承受径向载荷,它有整体式和剖分式两种。
1、整体式滑动轴承
无轴承座的整体式滑动轴承,在机架式箱体上直接镗出轴承孔,孔中可安装套筒形的轴瓦。
有轴承座的整体式滑动轴承,使用时把它用螺栓装到机架上。这种轴承已标准化,其结构和尺寸可查JB2560—79。
二、的结构、类型,通过代号识别轴承类型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讲授、指导(主导)内容
学生学习、
操作(主体)活动
时间
分配
组织教学
复习
新授
起立、问好、报告出勤
从自行车到打印机,从普通车床到数控车床及各种制造设备,之所以运动的没有声音,是因为轴承在其中起了关键的作用。轴承是干什么用的?有哪些种?如何安装?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第21、22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具、资料
教材、教案、教具、习题册
课题
12、2 滑动轴承
教学
目标
要求
知识
目标
掌握轴承应用的场合
技能
目标
了解轴承的结构、类型通过代号识别轴承类型
情感
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材
分析
重点
轴承的应用
难点
牢记代号
关键
轴承的受力情况




12、2 滑动轴承
一、向心滑动轴承
二 判断
1 × 2 ∨ 3∨ 4 ×
5 × 6 ∨ 7 × 8 ∨

《机械基础》第十二章轴承教案

《机械基础》第十二章轴承教案

《机械基础》教案课题第十二章轴承课型理论课课时2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授课教师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关于《机械基础》中的第十二章。

要求学生理解机械基础的功用、结构,课标要求是掌握机械基础的作用。

选用的教材是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机械基础》(第七版),学习内容是机械基础的内容和各项方法。

学情分析知识储备:对机械有着初步的了解。

能力水平:熟悉机械基础的发展史。

学习特点:学习、接受新知识能力较弱,尤其是理论性强的知识,不能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学习。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理解滚动轴承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能够掌握滑动轴承的基本内容。

素质目标:1.认识到机械的重要性。

2.积极参与课堂,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1. 滚动轴承的基本知识。

2.滑动轴承的基本内容。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实物教学法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活动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情境导入让学生阅读教材导入情景,引导学生思考:轴承基本知识。

2.展示学习目标认识到轴承的重要性。

掌握轴承基本知识的具体内容。

1.阅读导入情景,思考教师提问,结合生活中的实际,认真回答。

2.查看并记住本节任务的学习目标。

1.通过情景问话,引出本课主题。

同时激发学习兴趣。

2.通过课件展示本节任务,让学生明确课堂任务。

活动二:调动思维探究新知一.导入新课:组织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进入上课状态。

二.1.新课讲解:借助PPT讲授机械基础基本知识内容,利用课件进行讲授,对比课件中的构造简图,对轴承基本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轴承支承转动的轴及轴上零件,以保证轴的旋转精度,减少轴与轴座之间的摩擦和磨损滚动轴承滑动轴承12—1 滚动轴承一、滚动轴承的结构和类型1.滚动轴承的结构学习机械基础基本知识的总体认知(1)听课、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认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机械基础》(教程全集)11、12章

《机械基础》(教程全集)11、12章

2.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 轴上零件的轴向位置必须固定,以承受轴向力或不产生轴向移动。 轴向定位和固定主要有两类方法:一是利用轴本身部分结构,如轴
肩、轴环、锥面、过盈配合等;二是采用附件,如套筒、圆螺母、 弹性挡圈、轴端挡圈、紧定螺钉、楔键和销等,详见表11-2。
3.轴上零件的定位 图11-9定位轴肩的结构尺寸 轴上零件利用轴肩或轴环来定位是最方便而有效的办法,如图11-8
11.3轴的结构设计 轴的结构设计主要是确定轴的结构形状和尺寸。由于影响轴结构的 因素很多,故其结构设计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但一般来说 需满足如下要求: 1)为节省材料、减轻质量,应尽量采用等强度外形和高刚度的剖面 形状; 2)要便于轴上零件的定位、固定、装配、拆卸和位置调整; 3)轴上安装有标准零件(如轴承、联轴器、密封圈等)时,轴的直径 要符合相应的标准或规范; 4)轴上结构要有利于减小应力集中以提高疲劳强度; 5)应具有良好的加工工艺性。多数情况采用阶梯轴,因为它既接近 于等强度,加工也不复杂,且有利于轴上零件的装拆、定位和固定。
图11-4 曲轴
图11-5 挠性轴
a)结构图b)实物图
直轴按形状又可分为光轴、阶梯轴和空心轴三类。 (1)光轴光轴的各截面直径相同。它加工方便,但零件不易定位(图1 1-6a)。
(2)阶梯轴轴上零件容易定位,便于装拆,一般机械中常用(图11-6 b)。 (3)空心轴图11-7所示为空心轴。它可以减轻质量、增加刚度,还可
图11-2传动轴
图11-3转轴
11.1.2按轴线的几何形状分类 按轴线的几何形状不同,轴可分为直轴、曲轴和挠性轴三类。 曲轴(图11-4)常用于往复式机械(如曲柄压力机、内燃机)中,以 实现运动的转换和动力的传递。挠性轴是由几层紧贴在一起的钢 丝层构成的(图11-5),它能把旋转运动和转矩灵活地传到任何位 置,但它不能承受弯矩,多用于转矩不大、以传递运动为主的简 单传动装置中。机械中最常用的是直轴,它是本章研究的对象。

中职学校《机械基础》第一学期全套电子教案(含教学进度计划)(配套教材:高教版中职统编)云天课件

中职学校《机械基础》第一学期全套电子教案(含教学进度计划)(配套教材:高教版中职统编)云天课件

中等职业学校备课教案《机械基础》(2学期共160学时)第一学期教案(80学时)科目机械基础教师专业机械加工、数控加工班级二O 年期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计划(80学时)(配套课件已上传百度文库)章节緒论第一节机械的组成第二节机械零件的材料、结构和承载能力备注教学目的知识目标1、了解机器的定义及机器的组成2、了解常用工程材料的用途及对零件对材料的一般要求。

课型新授课技能目标能判别常见机器的类型,对工程材料有简单认识。

学时 3日期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培养对机械基础学科的学习兴趣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模型机零实物重点机器的定义及组成难点材料类别、零件的强度问题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教学过程教学引导教师自我介绍:导入新课:你能说出你见过什么样的机器吗?机器是人们根据使用要求而设计的一种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

绪论第一节机械的组成一、机器的组成机器:是人们根据使用要求而设计的一种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

机器用来传递能量、物料与信息,以代替或减轻人的劳动。

机械:是机器与机构的总称。

机器用来传递能量、物料与信息,以代替或减轻人的劳动。

机器的定义:(1)是人工的实物组合;(2)各部分之间有确定的运动关系;(3)能实现功能转换。

组织教学:清点人数,整顿秩序想一想下列产品那些可称为机器?机器的组成:动力部分、传动部份、执行部份及控制部分。

二、机器的结构机器由若干机构组成;机构由若干构件组成,能实现功能转换;构件由若干零件组成;是机器中最小的运动单元。

零件是机器中最小的制造单元。

三、机械的类型机器的类型:种类繁多,应用广泛。

主要分类有:教材分类:动力机械、加工机械、运输机械、信息机械等。

按行业分还有工程、矿山、建筑、化工、食品、农业、医疗机械等等。

第二节机械零件的材料、结构和承载能力一、零件的常用材料及选用1.常用材料主要分类有:钢、铸铁、有色金属、非金属材料。

2.材料的选用原则 使用要求、工艺要求和经济性。

1) 使用要求 零件有工作要求和受载的要求,有零件尺寸、质量的限制,还有重要程度不同。

河南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基础第12章 滑动轴承

河南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基础第12章 滑动轴承
38
第7节 其他形式滑动轴承简介
39
休 息 一 会 儿
2011年6月
……
40
[v]—材料的许用滑动速度 4.选择配合 一般可选H9/d9或H8/f7、H7/f6
31
第6节 液体动压润滑径向滑动轴承的设计计算
液体动力润滑径向滑动轴承的设计计算1
一、流体动力润滑基本方程的建立 对流体平衡方程(Navier-Stokes方程)作如下假设,以便得到简 化形式的流体动力平衡方程。这些假设条件是 :
2
第1节 概述
工作时轴承和轴颈的支撑面间形成直接或间接活动摩擦的 轴承,称为滑动轴承。
滚动轴承绝大多数都已标准化,故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在 以下场合,则主要使用滑动轴承:
1.工作转速很高,如汽轮发电机。
2.要求对轴的支承位置特别精确,如精密磨床。
3.承受巨大的冲击与振动载荷,如轧钢机。 4.特重型的载荷,如水轮发电机。 5.根据装配要求必须制成剖分式的轴承,如曲轴轴承。 6.在特殊条件下工作的轴承,如军舰推进器的轴承。
◆ ◆
◆ ◆
流体为牛顿流体,即 (
u ) y

流体的流动是层流,即层与层之间没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忽略压力对流体粘度的影响,实际上粘度随压力的增高而增加;
略去惯性力及重力的影响,故所研究的单元体为静平衡状态或匀速直 线 运动,且只有表面力作用于单元体上;
◆ ◆
流体不可压缩,故流体中没有“洞”可以“吸收”流质;
四.润滑装置及润滑方法 常用的润滑方法有:
油润滑
1)间歇式供油
旋套式注油油杯
压配式压注油杯
26
第4节 滑动轴承的润滑剂和润滑方法
2)连续式供油
3)飞溅润滑

《机械基础》电子教案(72个)

《机械基础》电子教案(72个)

_ 机械基础 _学科单元教学计划电子教案1
_ 机械基础__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2
_ 机械基础__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4
_ 机械基础__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6
_ 机械基础__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8
_ 机械基础__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10
_ 机械基础__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12
_ 机械基础__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14
_ 机械基础__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16
机械基础 _学科单元教学计划电子教案3
_ 机械基础__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18
_ 机械基础__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20
机械基础 _学科单元教学计划电子教案4
_ 机械基础__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22
_ 机械基础__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24
_ 机械基础__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26
_ 机械基础__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28
_ 机械基础__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30
_ 机械基础__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32
机械基础 _学科单元教学计划电子教案5
_ 机械基础__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34。

机械原理教案

机械原理教案

《机械原理》教案课程名称:机械原理课程性质:技术基础课程授课班级:农机、机制授课教师:林金龙学时54(周4学时)教材:《机械原理》东南七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机械原理是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程。

它在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机构学和机器动力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常用机构的分析和综合方法,并具有进行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的初步能力。

在培养高级机械工程技术人才的全局中,本课程为学生今后从事机械设计、研究和开发创新奠定必要的基础,并且有增强学生对机械技术工作适应能力的作用。

总学时54(周4学时):其中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6学时,实验课内容:1、机构认识实验(课外)2、机构简图测绘;3、齿轮范成实验;4、转子动平衡。

学习《机械原理》课程的要求及有关事项一.本课程为考试课。

?二、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80%。

?三、按时交作业,每周一上课前交作业,晚交扣分,欠作业1/3者不得参加考试。

?本课程有3个选作的大作业,需编程上机完成后,可在100分的基础上加分,但不得抄袭。

?四、严格考勤制度,病假事先托同学交上假条,否则按旷课处理。

五、各班选一名课代表(责任心强的同学),负责收发作业,及时反映同学意见与建议。

《机械原理》教案1《机械原理》教案2《机械原理》教案3《机械原理》教案4《机械原理》教案5《机械原理》教案6注:本章平面连杆机构运动分析的解析法及平面连杆机构的解析设计,在理论教学中只介绍方法,具体应用在课程设计中。

《机械原理》教案7《机械原理》教案8注:本章中凸轮廓线的解析设计,在理论教学中只介绍方法,具体应用在课程设计中。

《机械原理》教案9《机械原理》教案10《机械原理》教案11《机械原理》教案12《机械原理》教案13《机械原理》教案14《机械原理》教案15《机械原理》教案16《机械原理》教案17《机械原理》教案18《机械原理》教案19。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12.2滑轮第2课时轮轴和斜面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12.2滑轮第2课时轮轴和斜面教案

12.2。

2 轮轴和斜面【学习目标】1.轮轴的实质。

2.斜面的特点。

重点难点:斜面和轮轴的实质分析。

学习内容:轮轴和斜面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83科学世界内容,注意观察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做上记号.【自学检测】轮轴是由共同转轴的大轮和和小轮组成的,通常把大轮叫轮,小轮叫轴,常见的轮轴有门把手、方向盘、扳手拧螺丝。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一、轮轴的几种情况。

1.(观察右图)轮轴的实质:轮轴相当于一根可连续转动的杠杆。

轮轴的中心相当于杠杆的支点,轮半径R和轴半径r相当于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分析:轮轴静止或匀速转动时,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结论:轮半径R是轴半径r的几倍,作用在轮上的动力就是作用在轴上阻力的几分之一。

轮轴平衡时,有F1×R=F2×r。

2。

如图所示是自行车上两个典型的轮轴装置,从图中可知脚踏板与齿轮盘组成了一个省力的轮轴,飞轮与后车轮组成了一个费(选填“省”或“费")力的轮轴。

3.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常会用到轮轴,轮轴由具有公共转轴的轮和轴构成。

分析:辘轳截面图如图所示,它就是轮轴的一种.辘轳也可以看成是变形的杠杆,辘轳绕着转动的轴心就是支点,辘轳的把手转动一圈就是如图所示的轮,作用在把手上的力为动力F1,水桶对轴向下的拉力是阻力F2,请在辘轳的截面图上画出辘轳的杠杆示意图。

通过示意图可以发现辘轳是省力(填“省力”或“费力")杠杆.二、提问:为什么上山的公路修成盘山路,而不是从山下直通山顶?模拟实验:将三角形的纸片绕在铅笔上,如图所示。

讨论:汽车爬山相当于沿三角形的哪一边爬到山顶的?走的路程是多了还是少了?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还有哪些场合利用了斜面?【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精讲点拨】使用任何机械,能省力就必然费距离,而省距离就必然费力,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

【即时练习】1.斜面是省力(填“省力”或“费力")的简单机械,但要费距离。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第12章轮系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第12章轮系

第 12 章轮系(一)教学要求1、掌握定轴轮系,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2、了解其他新型齿轮传动装置(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1、定轴轮系转向判别2、转化机构法求解周转轮系传动比2、复合轮系的分析(三)教学内容12.1轮系的分类轮系:用一系列互相啮合的齿轮将主动轴和从动轴连接起来,这种多齿轮的传动装置称为轮系。

定轴轮系(普通轮系)周转轮系复合轮系定 +周(复杂轮系)周 +周12.2定轴轮系及其传动比计算一、传动比A ——输入轴B ——输出轴i AB W A n A W B n B二、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i 15W1W2W3 W4Z 2 Z3 Z 4 Z5i12i23i3 4i4 5Z1Z 2 Z3 Z 4W2W3W4W5所有从动轮齿数的乘积∴ i15所有主动轮齿数的乘积三、输出轴转向的表示1、首末两轴平行,用“+”、“ -”表示。

Z——惰轮:不改变传动比的大小,但改变轮系的转向2、首末两轴不平行(将轮 5 擦掉)用箭头表示3、所有轴线都平行i W1( 1)m所有从动轮齿数的乘积W5所有主动轮齿数的乘积m——外啮合的次数12.3周转轮系的传动比计算一、周转轮系F 3 4 2 4 22差动轮系: F=2行星轮系: F=1(轮 3 固定)(F 3 3 2 3 2 1)二、周转轮系的构件行星轮行星架(系杆)、中心轮基本构件(轴线与主轴线重合而又承受外力矩的构件称基本构件)行星架绕之转动的轴线称为主轴线。

ZK-H ( K —中心轮; H —行量架; V —输出构件)还有其他: 3K , K-H-V三、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以差动轮系为例(反转法)-W H(绕 O H—主轴线)转化机构(定轴轮系)i13H W1H W1W H( 1)Z 3W H W3W H Z13举例:图示为一大传动比的减速器, Z 1=100, Z 2=101, Z 2'=100, Z 3=99 求:输入件 H 对输出件 1 的传动比 i H1解: 1, 3 中心轮2, 2'行星轮H行星架给整个机构( -W H)绕 OO 轴转动i13H W1WH( 1)2Z2Z3 W3W H Z1 Z2周转轮系传动比是计算出来的,而不是判断出来的。

机械基础电子教案

机械基础电子教案

机械基础电子教案第一章:机械概述1.1 机械的定义与分类1.2 机械的基本参数1.3 机械的标准化与系列化1.4 机械的维修与保养第二章:机械传动2.1 传动系统的类型与特点2.2 齿轮传动2.3 皮带与链条传动2.4 液压与气压传动第三章:机械零件3.1 轴与轴承3.2 联轴器与离合器3.3 齿轮与齿轮箱3.4 弹簧与弹性元件第四章:机械结构设计4.1 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4.2 机械结构设计的方法与步骤4.3 机械强度计算4.4 机械的稳定性与刚度第五章:机械制造工艺5.1 机械加工方法与工艺过程5.2 铸造与锻造5.3 焊接与粘接5.4 机械加工质量与控制第六章:机械动力学6.1 牛顿运动定律6.2 动能与势能6.3 动力与阻力6.4 机械振动与冲击第七章:机械控制7.1 机械控制系统的类型与特点7.2 机械控制原理7.3 常用控制元件7.4 机械控制系统的应用与实例第八章:机械自动化8.1 机械自动化的概念与发展8.2 自动化装置与系统8.3 技术与应用8.4 自动化生产线与装配第九章:机械设备维护与维修9.1 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9.2 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与分析9.3 机械设备的维修方法与技术9.4 机械设备的可靠性工程第十章:机械设备的安全与环境10.1 机械设备的安全技术10.2 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监督10.3 机械设备的环境保护10.4 机械设备的职业健康安全第十一章:金属材料与热处理11.1 金属材料的分类与性能11.2 钢铁材料的热处理11.3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11.4 材料的选用与失效分析第十二章:非金属材料及应用12.1 塑料及其应用12.2 橡胶及其应用12.3 陶瓷与玻璃材料12.4 复合材料及其特点第十三章:机械测量与检验13.1 测量的基础知识13.2 长度、角度、形状的测量13.3 机械零件的检验与测量13.4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第十四章:机械设计方法与工具14.1 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14.2 设计方法与流程14.3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14.4 有限元分析(FEA)与计算流体力学(CFD)第十五章:现代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15.1 模块化设计与标准化元件15.2 并行工程与集成设计15.3 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15.4 精密工程与微机械技术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为您提供了一份全面的“机械基础电子教案”,涵盖了机械概述、机械传动、机械零件、机械结构设计、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动力学、机械控制、机械自动化、机械设备维护与维修以及机械设备的安全与环境等多个方面。

机械基础教案

机械基础教案

第1讲授课章节及主要内容:第1章静力学1.1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公理教学目的:1、了解《机械基础》的主要任务、内容、学习方法。

2、正确理解力的概念及静力学基本公理。

3、正确理解约束、物体受力分析。

教学重点与难点:1、《机械基础》的知识体系和学习方法。

2、力的概念及静力学基本公理。

3、约束、物体受力分析。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一、《机械基础》的知识体系《机械基础》是一门应用范围极其广泛的综合性技术基础课程,它包含了传统学科中的工程力学、机械零件、传动与金属切削加工等内容。

工程力学主要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

理论力学包括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

二、《机械基础》的学习方法1、联系实际。

2、善于总结。

注意各章节的联系、学习、复习、巩固、应用、总结。

3、勤于交流。

要理解、要提问题、不能累计问题。

要学会利用参考资料,勤于观察,培养和提高动手能力。

第1章静力学一、静力学的研究对象: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力系作用下的平衡规律的科学。

二、静力学主要研究的问题:(1)力系的简化;(2)建立物体在各种力系下的平衡条件。

1.1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公理1.1.1静力学的基本概念1、刚体的概念刚体是指在力的作用下,其内部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的物体。

刚体是理想化的力学模型。

静力学的研究对象仅限于刚体。

又称为刚体静力学。

2、力的概念1)力的定义:力是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力的外效应)或形状发生改变(力的内效应)。

3)力的三要素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取决于三个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力的单位牛(N)或千牛(KN)。

力是矢量。

力用黑体字或普通字母上加箭头或用有向线段来表示。

1.1.2静力学公理公理1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作用在物体上某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一个合力。

合力作用在该点,起大小和方向由这两个力为邻边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

反之,一个力也可以分解成两个分力,分解也按平行四边形法则来进行。

苏科版九年级12章第一节动能、势能和机械能教案

苏科版九年级12章第一节动能、势能和机械能教案

教案:苏科版九年级12章第一节动能、势能和机械能一、教学内容1. 动能的定义和影响因素:质量、速度。

2. 势能的定义和分类: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3. 机械能的定义: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4.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不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影响因素。

2. 能够运用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概念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难点: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投影片、模型。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课件或投影片,展示一个滑翔机在空中滑翔的画面,引导学生思考滑翔机在空中滑翔时具有哪些能量。

2. 概念讲解:讲解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概念,并通过模型或动画形象地展示它们的变化。

3. 例题讲解:举例说明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变化情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2章第一节动能、势能和机械能一、动能1. 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2. 影响因素:质量、速度。

二、势能1. 定义: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2. 分类: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三、机械能1. 定义: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2.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不变。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2. 举例说明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掌握较好,但在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本章概述一、杠杆1.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杠杆.2.五要素:一点、二力、两力臂.(1)“一点”即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O”表示.(2)“二力”即动力和阻力,它们的作用点都在杠杆上.动力是使杠杆转动的力,一般用“F1”表示,阻力是阻碍杠杆转动的力,一般用“F2”表示.(3)“两力臂”即动力臂和阻力臂,动力臂即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一般用“l1”表示,阻力臂即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一般用“l2”表示.3.杠杆的平衡(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不动或匀速转动叫杠杆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公式:F1l1=F2l2.(1)省力杠杆:l1>l2,F1<F2(省力费距离,如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2)费力杠杆:l1<l2,F1>F2(费力省距离,如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竿).(3)等臂杠杆:l1=l2,F1=F2(不省力、不省距离,能改变力的方向.等臂杠杆的具体应用:天平.许多称质量的秤,如杆秤、案秤,都是根据杠杆原理制成的).二、滑轮1.滑轮是变形的杠杆.(1)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2)实质:等臂杠杆.(3)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4)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物.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或速度v F)=重物移动的距离s G(或速度v G)(1)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2)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3)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4)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G物.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或v 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 G(或v G).(1)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2)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3)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G物.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G物+G 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或v F)=n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 G(或v G).(4)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n=“奇动偶定”的原则.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三、机械效率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公式:W有=Gh(提升重物)=W总-W额=ηW总.斜面:W有=Gh.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公式:W额=W总-W有=G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斜面:W额=fL.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公式:W总=W有+W额=Fs=.斜面:W总=fL+Gh=FL.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公式:η=斜面:η=定滑轮:η===动滑轮:η===滑轮组:η===5.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某滑轮组机械效率为60%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60%.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1)原理:η==.(2)应测物理量:钩码重力G、钩码提升的高度h、拉力F、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3)器材:除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外还需刻度尺、弹簧测力计.(4)步骤:必须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保证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5)结论: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①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②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③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8.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第1节杠杆1.认识杠杆,知道杠杆的几个概念,会确认并画出力臂.2.知道杠杆平衡条件.3.了解杠杆的一些应用.【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得出杠杆平衡条件.【教学难点】(1)通过实验,理解力臂概念.(2)杠杆平衡条件的运用.一、情境导入拔图钉:让班内力气最大的一名男生和班内力气最小的一名女生上台分别拔图钉. 男生:空手拔图钉,结果没拔出.女生:使用羊角锤拔图钉,结果图钉很容易拔出.二、新课教学讨论:下列工具工作时有什么共同特征?共同特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绕着固定点转动、硬棒.硬棒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曲的,即硬棒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形状.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O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提问:在现实生活中,你还能举出哪些杠杆的实例呢?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动力(F1):促使杠杆转动的力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提问:什么是力臂?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1)力臂是一定在杠杆上吗?答:不是.(2)杠杆是否都是直的?答: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3)若一力作用在杠杆上,作用点不变,但作用方向改变,力臂是否改变? 答:要改变.画力臂的方法是:(1)辨认杠杆,找出支点、动力和阻力;(2)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出力的作用线;(3)从支点作出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线;(4)用大括号将力臂括上,并标上符号.画出图中杠杆各力的力臂讨论:体重不同的两人能不能让跷跷板稳定下来?杠杆平衡: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或匀速转动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 问题:杠杆在满足什么条件时才会平衡呢?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提出问题: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2)猜想与假设:假设一:=.假设二:F1l1=F2l2.(3)测量的物理量:力、力臂.(4)实验器材:杠杆、钩码、铁架台、弹簧测力计.(5)实验操作①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保证力臂沿杠杆,便于测量;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结果的影响).②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记录在表格中.③改变阻力和阻力臂的大小,相应调节动力和动力臂的大小,再做几次实验.④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记录在表格中.(1)省力杠杆:由F1l1=F2l2,因为l1>l2,所以F1<F2这是省力杠杆,省力杠杆的特点:省力、费距离.生活中的省力杠杆(2)费力杠杆:由F1l1=F2l2,l1<l2,得F1>F2,这是费力杠杆.费力杠杆的特点:费力、省距离.生活中的费力杠杆(3)等臂杠杆的特点:不省力、也不省距离.由F1l1=F2l2,l1=l2,得F1=F2,这是等臂杠杆.(4)三类杠杆的对比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概念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特点省了力,但费了距离费了力,但省了距离不省力也不费力实例撬棒、铡刀、瓶起子、镊子、理发剪刀天平【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在实验探究中又存在哪些问题?还有什么想探究的问题?学生可以个别回答,或相互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结.第1节杠杆一、杠杆及杠杆的五要素二、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三、生活中的杠杆四、杠杆的分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1.下列测量工具没有利用杠杆原理的是( A )2.下列杠杆平衡的是(杆重和摩擦均不计)( C )3.如图所示,在杠杆的a处悬挂两个相同的钩码,若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D )4.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在这个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 C )5.某同学分别用如图所示的a,b两种方法挑着同一个物体行走,a图中肩受到的压力小于b图中肩受到的压力;a图中手施加的动力小于b图中手施加的动力.(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筷子,被外国人誉为“东方的文明”,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的使用,标志着中华民族文明的进步.美国哈佛大学一位人类学家认为,中国最古老的筷子的出现,大约是在公元前1 200多年以前,比西方人使用刀叉要早几百年.2.我国古代的简单机械(杠杆)我国古代的农业、手工业、建筑业和运输业是比较发达的,因此简单机械的成就也是辉煌的,杠杆的应用非常广泛.对于杠杆,在《墨经》中科学地叙述了其平衡原理,“相衡,则本短标长”.这里的“本”是指靠近支点一边的杆,“标”是指靠近重锤一边的杆.如果两边平衡,杠杆一定是水平的,被测重物一边杆短,重锤一边杆长.又说:“两加焉,重相若,则标必下,标得权也”,这就是说杠杆平衡后,两边加相等的重物,平衡会破坏,标这一边必然下降,这叫做“标得权”.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墨家用确切的语言阐述了不等臂杠杆的科学原理.第2节滑轮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3.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4.了解其他简单机械(轮轴、斜面等)的一些应用.【教学重点】探究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及实质,滑轮组省力情况的判断.【教学难点】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是变形的杠杆.一、新课导入这个故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哪个部件?你见到过吗?我们用力向下拉绳子,国旗上升,你知道旗杆的顶部有什么装置吗?以此引入新课.二、新课教学滑轮:主要部分是能绕轴转动的轮子.滑轮结构,如图所示.想想议议:(1)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2)下面两个滑轮在使用上有什么不同呢?国旗上升时,旗杆顶端的滑轮不随物体一起移动. 货物上升时,电动机下面的滑轮随物体一起移动. 滑轮的分类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播放多媒体视频定滑轮特点:(1)可以改变用力方向.(2)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也不省距离.(3)本质上,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动滑轮特点:(1)可以省一半的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2)力的关系:F=.(3)距离关系:s=2h.(4)实质上是一个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思考1:动滑轮中,若拉力F沿斜上方拉,F=G吗?因为动力臂l1减小,所以动力F增大要使动滑轮省一半的力(省力最多),必须使绳子沿竖直方向拉.思考2:使用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那我们能不能把两者结合起来,组成滑轮组,使其既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用以下的动滑轮和定滑轮,可以组成怎样的滑轮组呢?播放滑轮组实验视频展示滑轮组动画(1)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起物体.将物体提升的力等于物重的几分之一,即F=.(2)手拉绳子通过的距离等于物体上升的距离的n倍,即s=nh.(忽略绳重与摩擦)滑轮组小结:①有几段绳子与动滑轮相连,n就为几;②重物上升h高度,绳子自由端要移动nh距离s=nh;③力的关系:F=G物(不计摩擦、绳重和动滑轮重).F=(G物+G动)(不计摩擦、绳重).(3)轮轴与斜面几种轮轴①井上的辘轳从右边看过去,可画成下图: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杠杆.②汽车方向盘③水龙头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杠杆.(4)其他轮轴轮轴:省力、费距离.(5)斜面也是一种省力机械斜面:省力、费距离.【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在实验探究中又存在哪些问题?还有什么想探究的问题? 学生可以个别回答,或相互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结.第2节滑轮1.定滑轮:转轴固定不动的滑轮.特点: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实质:等臂杠杆.2.动滑轮:转动轴与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特点:能省力一半,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特点:使用滑轮组时,动滑轮被几股绳子吊起,所用力就是物重和动滑轮的几分之一.1.如图所示的是利用定滑轮匀速提升物体的三种方法,所用拉力分别是F1,F2和F3,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C )1>F2>F31<F2<F31=F2=F32>F1>F32.如图所示,不考虑滑轮与轻绳之间的摩擦,米袋总重为800 N,而绳上吊着的静止的“绅士”重500 N,则米袋对地面的压力为( C )A.500 NB.250 NC.300 ND.800 N3.工人们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入厂房,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形钢管的横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C )4.小汉同学在“研究动滑轮特点”的实验时,进行了正确操作,并记录数据如下表,分析数据后发现,实验结果与课本中“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的结论不符.面对这一事实,下列做法中最不可取的是( B ) 实验次数物重G/N 拉力F/N123B.实验失败,停止实验C.改进实验条件,重新实验D.查阅资料,了解结论的适用条件1.我国古代的简单机械——辘轳辘轳的制造和应用,在古代是和农业的发展紧密结合的,它广泛地应用在农业灌溉上.我国在公元前1100年以前就发明了辘轳,根据《物原》记载:“史佚始作辘轳”(史佚是周代初期的史官).辘轳的应用在我国时间较长,虽经改进,但大体保持了原形,说明在3 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设计了结构很合理的辘轳.解放前在我国的北方缺水地区,仍在使用辘轳提水灌溉小片土地.汽车起重机是装在普通汽车底盘或特制汽车底盘上的一种起重机,其行驶驾驶室与起重操纵室分开设置.这种起重机的优点是机动性好,转移迅速.缺点是工作时须支腿,不能负荷行驶,也不适合在松软或泥泞的场地上工作.汽车起重机的底盘性能等同于同样整车总重的载重汽车,符合公路车辆的技术要求,因而可在各类公路上通行无阻.此种起重机一般备有上、下车两个操纵室,作业时必需伸出支腿保持稳定.起重量的X围很大,可从8吨~1 000吨,底盘的车轴数,可从2~10根.是产量最大,使用最广泛的起重机类型.在起重臂里面的下面有一个转动卷筒,上面绕钢丝绳,钢丝绳通过在下一节臂顶端上的滑轮,将上一节起重臂拉出去,依此类推.缩回时,卷筒倒转回收钢丝绳,起重臂在自重作用下回缩.这个转动卷筒采用液压马达驱动,因此能看到两根油管,但不是油缸.第3节机械效率1.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2.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教学重点】知道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理解机械效率.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教学难点】测量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一、新课导入直接提升物体做功,与使用机械提升物体做功相同吗?二、新课教学实验演示:使用动滑轮是否省功?(1)如图(甲),用弹簧测力计将钩码缓慢地提升一定的高度,计算拉力所做的功.(2)如图(乙),用弹簧测力计并借助一个动滑轮将同样的钩码缓慢地提升相同的高度,再次计算拉力所做的功.这两次拉力所做的功一样吗?为什么?(甲)图中拉力所做的功:W甲=F甲s甲=2 N×h(乙)图中拉力所做的功:W乙=F乙s乙=1.2 N×2h所以W甲<W乙实验结果表明,虽然在两次实验中钩码被提升了相同的高度,但第二次拉力做功反而多一些.这说明,使用动滑轮省力,但由于滑轮本身所受的重力以及摩擦等因素的影响,我们要多做功.有用功:对人们有用的功.额外功:人们不需要而又不得不做的功.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W总=W有+W额.思考一: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所做的功哪部分是有用功,哪部分是额外功?提水所做的功是有用功;提水桶所做的功是额外功.思考二:如果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捞桶的时候,捞上的桶里带了一些水,这种情况下哪部分是有用功,哪部分是额外功?捞桶做的功是有用功,提水做的功是额外功.(1)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2)公式:η==.讨论:W额>0,W总>W有,所以η<1.W额=0,W总=W有所以η=1(理想状态).注:机械效率常用百分数来表示.×104 J,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多少?g取10 N/kg.解析:重物的重力×103 kg×10 N/kg=5×103 N起重机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W有=Gh=5×103 N××104J起重机的机械效率η===44%.答案:44%【巩固练习】一台起重机将重3 600 N的货物提高4 m.如果额外功是9 600 J,起重机做的有用功是多少?总功是多少?机械效率是多少?解析:起重机做的有用功、总功为W有=Gh=3 600 N××104JW总=W有+W额×104×104 J机械效率η===60%.×104×104 J 60%小资料起重机的机械效率一般为40%~50%;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一般为50%~70%.抽水机的机械效率为60%~80%.【实验目的】(1)学习安装滑轮组.(2)学习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分析得出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实验原理】η==.讨论:为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需要求出有用功和总功,为此需要测出哪些物理量?钩码重G,拉力F,钩码上升的高度h,拉力通过的距离s.【实验器材】刻度尺、钩码、弹簧测力计、滑轮组两个、铁架台、长约2 m的细绳.播放测量滑轮组实验视频,播放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视频.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1)减小机械间的摩擦力.例如加强机械运动部位的润滑.(2)改进机械的结构,减小机械自重,例如动滑轮太重,使滑轮组机械效率很低,换用较轻滑轮就可提高其机械效率.(3)增加物重.【知识拓展】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提出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和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实验器材】长木板、小车、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实验装置】【实验过程】(1)测量小车的重量,记录数据.(2)把小车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分别记录拉力F、小车沿斜面移动的距离s、小车上升的高度h.(3)改变斜面的倾斜程度,重复步骤(2).注意事项要匀速拉动物体;拉力要与斜面平行;及时记录数据.记录表格斜面倾斜程度小车质量G/N斜面高度h/m拉力F/N斜面长s/m有用功W有/J总功W总/J机械效率η%较缓较陡很陡结论:光滑程度相同的斜面,斜面越倾斜,越费力,机械效率越高.分析:当斜面长度、高度、物重都相同时,斜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拉力越大,总功越大,有用功不变,机械效率越低.结论:斜面越粗糙,机械效率越低.【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在实验探究中又存在哪些问题?还有什么想探究的问题?学生可以个别回答,或相互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结.第3节机械效率一、有用功:对人们有用的功额外功:人们不需要而又不得不做的功.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二、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公式:η==三、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四、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1.某同学不小心把水桶掉进井里,当他把桶从井里捞上来时,桶里带了一些水,下列有关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2.小文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两种不同的方式将同一货物搬运到同一辆汽车上,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C )C.两种情况下,小文做的有用功一样多3.如图所示,用拉力F使物体竖直匀速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word4.如图所示,X伟同学通过斜面用平行于斜面F=200 N的推力,将质量为30 kg的物体在5 s时间内匀速推到1 m高的平台上,斜面长s=2 m.则(g取10 N/kg)( B )A.推力的功率为40 WB.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5%C.推力做的总功300 JD.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100 N5.一斜面长4.8 m、高1.2 m,把重为1 200 N的物体沿斜面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沿斜面的拉力为400 N,则总功为 1 920 J,有用功为 1 440 J,额外功为480 J.力(填“力”“功”或“距离”).用重为2 N的动滑轮匀速提升一个重物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75%;若改用重为1.5 N的动滑轮匀速提升同一重物,此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0% .(不计绳重和摩擦)机械效率与机械效益的联系和区别机械效率与机械效益是两个比较类同的概念,使用时稍不留心就要混淆.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点:(1)机械效率是描写机械做功本领程度的一个物理量,它研究机械做功情况时引出;机械效益是描述机械省力程度的一个物理量,它研究机械省力情况时引出.(2)机械效率与机械效益都是一个无单位的纯数,机械效率η总是小于1,而机械效益A可以小于1,也可以等于1或大于1.21 / 21。

机械基础电子教案

机械基础电子教案

机械基础电子教案第一章:机械基础概述1.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机械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使学生掌握机械基础的主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对机械基础的兴趣和认识1.2 教学内容机械基础的定义和分类机械基础的主要组成部分:传动系统、控制系统、执行系统机械基础的应用领域和作用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机械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使学生掌握机械基础的主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思考机械基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1.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机械基础的主要组成部分的掌握情况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机械基础的应用领域的认识第二章:传动系统2.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传动系统的功能和分类使学生掌握常见的传动方式:齿轮传动、皮带传动、链条传动培养学生对传动系统的兴趣和认识2.2 教学内容传动系统的功能和分类:机械传动、液压传动、气压传动常见的传动方式:齿轮传动、皮带传动、链条传动传动系统的设计和计算方法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传动系统的功能和分类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使学生掌握常见的传动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传动系统在实际机械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2.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传动系统的功能的了解程度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常见传动方式的掌握情况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传动系统的设计和计算方法的认识第三章:控制系统3.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控制系统的功能和分类使学生掌握常见的控制方式:手动控制、自动控制培养学生对控制系统的兴趣和认识3.2 教学内容控制系统的功能和分类:机械控制、电子控制、计算机控制常见的控制方式:手动控制、自动控制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控制系统的功能和分类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使学生掌握常见的控制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控制系统在实际机械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3.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控制系统的功能的了解程度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常见控制方式的掌握情况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的认识第四章:执行系统4.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执行系统的功能和分类使学生掌握常见的执行元件:电机、气缸、传感器培养学生对执行系统的兴趣和认识4.2 教学内容执行系统的功能和分类:驱动系统、控制系统、检测系统常见的执行元件:电机、气缸、传感器执行系统的设计和应用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执行系统的功能和分类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使学生掌握常见的执行元件引导学生思考执行系统在实际机械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4.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执行系统的功能的了解程度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常见执行元件的掌握情况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执行系统的设计和应用的认识第五章:机械基础的应用实例5.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机械基础在实际中的应用实例使学生掌握机械基础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机械基础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兴趣和认识5.2 教学内容机械基础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机床、机械基础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汽车、飞机机械基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家电、玩具5.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机械基础在实际中的应用实例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使学生掌握机械基础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机械基础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5.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基础在实际中的应用实例的了解程度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机械基础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的掌握情况通过课后作业,了解第六章:机械零件设计基础6.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使学生掌握机械零件的主要设计参数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对机械零件设计的兴趣和认识6.2 教学内容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原则:强度、刚度、可靠性、经济性机械零件的主要设计参数:载荷、材料、尺寸、形状机械零件的计算方法:应力分析、变形分析、寿命计算6.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使学生掌握机械零件的主要设计参数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机械零件设计在实际机械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6.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原则的理解程度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机械零件的主要设计参数和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机械零件设计计算的实际应用能力第七章:机械制造工艺基础7.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和流程使学生掌握常见的机械制造工艺:铸造、焊接、切削、装配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的兴趣和认识7.2 教学内容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和流程:设计、加工、检验、装配常见的机械制造工艺:铸造、焊接、切削、装配机械制造工艺的优缺点和选择原则7.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和流程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使学生掌握常见的机械制造工艺引导学生思考机械制造工艺在实际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7.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常见的机械制造工艺的掌握情况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的选择和应用的认识第八章:机械设备的维护与管理8.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使学生掌握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的流程和要点培养学生对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的兴趣和认识8.2 教学内容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的基本原则:预防性维护、计划性维护、完整性维护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的流程和要点:日常检查、定期维护、故障排除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的技术手段:润滑、紧固、调整、清洁8.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使学生掌握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的流程和要点引导学生思考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在实际机械运行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8.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的基本原则的理解程度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的流程和要点的掌握情况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的技术手段的应用能力第九章:机械自动化技术9.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使学生掌握常见的机械自动化装置: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培养学生对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兴趣和认识9.2 教学内容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常见的机械自动化装置: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实际机械中的应用9.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使学生掌握常见的机械自动化装置引导学生思考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实际机械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9.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常见的机械自动化装置的掌握情况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实际机械中的应用能力第十章:机械创新设计10.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机械创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使学生掌握机械创新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对机械创新设计的兴趣和认识10.2 教学内容机械创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新颖性、实用性、可靠性机械创新设计的方法和步骤: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结构设计重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围绕“机械基础电子教案”这一主题展开,共包含十个章节。

机械基础电子教案(周良平)

机械基础电子教案(周良平)

珙县职业高级中学教案学科机械基础授课班级教师姓名周良平Ⅰ教学过程Ⅱ教学辅件——任务书完成下列任务Ⅲ另附多媒体课件:Ⅳ任务完成评价方法说明:对于实施了企业化管理的课堂教学,可以将下表定成册,即“学生综合业绩考核表”,人手一册,记录每一次活动任务的综合表现情况。

对于对于某些科目课堂教学,可以将完成当次任务所组成的临时小组作为考核单元,由指定的任务组长组织组员进行每人当次任务综合表现的评价。

任务完成评价表任务序号:珙县职业高级中学教案学科机械基础授课班级教师姓名周良平Ⅰ教学过程Ⅱ教学辅件——任务书完成下列任务Ⅲ另附多媒体课件:Ⅳ任务完成评价方法说明:对于实施了企业化管理的课堂教学,可以将下表定成册,即“学生综合业绩考核表”,人手一册,记录每一次活动任务的综合表现情况。

对于对于某些科目课堂教学,可以将完成当次任务所组成的临时小组作为考核单元,由指定的任务组长组织组员进行每人当次任务综合表现的评价。

任务完成评价表任务序号:珙县职业高级中学教案学科机械基础授课班级教师姓名周良平Ⅰ教学过程Ⅱ教学辅件——任务书完成下列任务Ⅲ另附多媒体课件:Ⅳ任务完成评价方法说明:对于实施了企业化管理的课堂教学,可以将下表定成册,即“学生综合业绩考核表”,人手一册,记录每一次活动任务的综合表现情况。

对于对于某些科目课堂教学,可以将完成当次任务所组成的临时小组作为考核单元,由指定的任务组长组织组员进行每人当次任务综合表现的评价。

任务完成评价表任务序号:珙县职业高级中学教案学科机械基础授课班级教师姓名周良平Ⅰ教学过程Ⅱ教学辅件——任务书完成下列任务Ⅲ另附多媒体课件:Ⅳ任务完成评价方法说明:对于实施了企业化管理的课堂教学,可以将下表定成册,即“学生综合业绩考核表”,人手一册,记录每一次活动任务的综合表现情况。

对于对于某些科目课堂教学,可以将完成当次任务所组成的临时小组作为考核单元,由指定的任务组长组织组员进行每人当次任务综合表现的评价。

电子教案-机械基础(第4版_刘跃南)电子教案-12.金属切削加工概述

电子教案-机械基础(第4版_刘跃南)电子教案-12.金属切削加工概述
Kr+K'r +εr=180°
图12-7 车刀的主要几何角度
12-2 金属切削刀具
(3)在主切削平面内测量的角度主要是刃倾角: 刃倾角λs——在主切削平面内主切削刃与基面之间的夹角。它影响刀尖强度并控制切屑流出的方向 (图12-8)。
图12-8 刃倾角及其对排屑方向的影响
12-2 金属切削刀具
三、刀具的种类和用途
楔角β0 ——前面与后面之间的夹角。它的大小直接反映刀 刃的强度。
前角、后角和楔角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γ0+α0 +β0=90°
图12-7 车刀的主要几何角度
12-2 金属切削刀具
(2)在基面内测量的角度有主偏角、副偏角和刀尖角: 主偏角Kr——主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方向之间的 夹角。主偏角能影响主切削刃和刀头受力情况及散热情况。在 加工强度、硬度较高的材料时,应选较小的主偏角,以提高刀 具的耐用度。加工细长工件时,应选较大的主偏角,以减少径 向切削力引起工件的变形和振动。 副偏角K'r——副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反方向之间 的夹角。副偏角的作用是减少副切削刃与工件已加工表面之间 的摩擦,它影响已加工表面的粗糙度。 刀尖角εr——主、副切削刃在基面上投影之间的夹角。它影 响刀尖强度和散热条件。它的大小决定于主偏角和副偏角的大 小。 主偏角、副偏角和刀尖角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图12-5 车刀的组成
12-2 金属切削刀具
(二)刀具切削部分的几何角度 1.辅助平面 为了确定各刀面与刀刃在空间的位置和测量角度,需选择一些
辅助平面作为定义和规定刀具角度的基准,如图12-6所示。目前常 用的辅助平面有:
基面———切削刃上任意一点的基面是通过该点并垂直于该点 切削速度方向的平面。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机械能》同步教案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机械能》同步教案

12.1机械能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动能、重力势能的初步概念,知道什么是弹性势能。

2.知道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知道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性形变有关。

3.知道机械能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结合定义,寻找日常生活中各种形式能量的例子,初步具备从能量角度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树立起科学的能量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从功的角度认识动能和势能,并能用实例说明什么是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教学难点】从功的角度认识动能和势能,并能用实例说明什么是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课前准备课件、多媒体设备等。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能,诸如热能、电能、能源开发等等。

“能”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能的概念跟功的概念有密切联系。

我们说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

电流能做功,具有电能;燃料燃烧放热可以做功,有热能。

自然界中,能的形式很多,今天我们学习最常见的能的形式——机械能。

教学活动一、动能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具有动能的物体。

见教材P98图12-1-2。

有条件的可以幻灯片演示:失控的汽车常常容易撞倒路旁的柱子、广告牌;呼啸的海浪有时会冲坏海堤,推倒房子;弹出去的玻璃球能把静止的球弹得远远的,跑动的人能撞倒别人……这些现象说明了失控的汽车、呼啸的海浪、弹出去的玻璃球、跑动的人能够对其他的物体做功,可见它们都有能量。

提问: 是什么原因使它们都能够做功的?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的能量是因为它们运动才具有的。

我们把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作动能。

教师引导学生举例生活中具有动能的物体。

提问: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具有的能量越大。

那么物体的动能的大小决定于哪些因素呢?汽车速度越快出事故就越严重,对别的物体做的功越多,这说明物体动能的大小和它的速度有关。

相同质量的物体,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一辆汽车以同一速度运动,重载时比空载时出事故会更严重,这说明物体的动能还和质量有关。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教案
与概括的能力。2、把滑轮看作是变形的杠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尤其是确定动滑轮的支点,学生不容易想象;根据滑轮组的组装情况,判断绳子的股数,学生容易把握不准。所以滑轮的实质(尤其是「动滑轮)和判定滑轮组的省力情况是本节的难点。动滑轮的支点在分析时学生易出错,可设法化解,如:推圆轮(圆柱)上台阶,找出圆轮绕着转动的点不在圆心而在轮边缘。3、学生常将功率和效率混为一谈,应在习题教学时让学生加以辨析,使之明白两者为完全不冋的物理量,功率大的机械效率不一定咼,两者无因果关系。
本章第一节杠杆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好这部分知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杠杆是一种重要的简单机械,也是学习滑轮、轮轴等其他一些简单机械的基础。第二节滑轮的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滑轮是继上一节“杠杆”之后学生学习的又一种重要的简单机械,滑轮实质上是杠杆的变形,可以通过杠杆平衡条件来分析,同时滑轮也是后面学习机械效率的基础。第三节机械效率是对前面滑轮知识的综合、扩展和运用。这一部分的内容体现了物理知识最终要服务于生产和生活的理念。所以本节课无论从课标要求,还是学生自身发展要求上看都处在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
6、通过对做功的分析,知道功的原理,理解有用功和额外功,认识机械效率的物理意义,能计算简单的机械效率。
7、通过经历测定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过程,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理解机械效率不可能是100%,找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实际意义和方法,有合理改进机械、提咼效率的意识,增加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责任感。

滑轮:(1)定滑轮和动滑轮,(2)滑轮组
六、知

机械效率:(1)、有用功和额外功,(2)、机械效率
识结

七、其它补充
说明:因临近期末考试,单元检测由期末考试复习时的练习代替。

机械设计基础电子教案9-12章

机械设计基础电子教案9-12章

② 静应力下,脆性材料以强度极限为极限 应力,这时应取较大的安全系数。例如, 对于高强度钢或铸铁件,可取S=3~4。
③ 变应力下,以疲劳极限作为极限应力, 可取S=1.3~1.7;若材料不够均匀、计算 不够精确时,可取S=1.7~2.5。
9.3 机械零件的接触强度
通常,零件受载时是在较大的体积内 产生应力,这种应力状态下的零件强度称 整体强度。
螺纹拧入深度H为 钢或青铜:H ≈d 铸铁:H=(1.25~1.5)d 铝合金:H=(1.5~2.5)d 螺纹孔深度H1=H +(2~2.5)p 钻孔深度H2=H1+(0.5~1)d l1、a、e值同普通螺栓联接情 况
不用螺母,它适用于被联 接件之一太厚且不经常拆 装的场合
d=(0.2~0.3)db,当力和转矩 大时取较大值
③产品质量标准化——产品质量是一切企 业的“生命线”,要保证产品质量合格和 稳定,就必须做好设计、加工工艺、装配 检验,甚至包装储运等环节的标准化。这 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 地。
对产品实行标准化具有重大的意义:
在制造上可以实行专业化大量生产,既可 提高产品质量,又能降低成本;在设计方 面可减少设计工作量;在管理维修方面, 可减少库存量和便于更换损坏的零件。
螺钉头部形状有圆头、六角头、圆柱 头和沉头等。头部起子槽有一字槽、 十字槽等型式。末端形状有锥端和平 端等,多用于联接金属薄板、轻合金 或塑料零件。在被联接件上可不预先 制出螺纹,在联接时利用螺钉直接攻 出螺纹
根据螺母厚度不同,分为标准的和薄 的两种。薄螺母常用于受剪力的螺栓 上或空间尺寸受限制的场合。螺母的 制造精度和螺栓相同,分为A、B、C三 级,分别与相同级别的螺栓配用
10.1.1 螺纹的主要参数 10.1.2 螺纹的类型、特点和应用

机械学基础电子教案-第12章

机械学基础电子教案-第12章
圆筒状。
(4) 采用方案II时要考虑调整杆的防转结构。
光源
1
2
3
25
(习题12-2):螺旋千分尺如图所示。圆锥标尺刻有100条刻线,如 果每条刻线对应的螺杆轴向位移为0.005mm。螺杆采用单头 螺纹,试求其螺距p。
测量、调整及光学仪器上用的螺旋传 动采用三角形螺纹
26
(习题12-3):要求设计一微动装置中的差动螺杆。可动螺母的行 程为2mm,手柄转动为8周,螺杆的公称直径d=14mm。现从 GB 193-81中查出公称直径d=14mm时,螺杆的可选螺距为: 粗牙p=2; 细牙p=1.5, p=1.25, p=1。其单位都为mm 。试选 择所需螺距p1和p2。
27
(习题12-4):如图所示,滑板由差动螺旋带动在导轨上移动,螺纹1 为M12×1.25,螺纹2为M10×0.75。
(1)1和2螺纹均为右旋,手柄按所示方向回转一周时,滑板移 动距离多少?方向如何?
(2)1为左旋,2为右旋,滑板移动距离多少?方向如何?
28
(附加习题1):如图所示螺旋机构中,已知螺旋副A为右旋,螺 距PA=2.8mm,螺旋副B为左旋,螺距PB=3mm,C为移动副。 试问:螺杆1转多少转时,才能使螺母2相对构件3移动 10.6mm。
23
(大作业3):见指导书P4页“探照灯结构设计”; 要求:3号图纸1张,画探照灯装配图
3 直径165
光源
1
2
24
方案II:调整杆只移动不转动 结构设计要求:
(1) 光学零件2、3同时固定在调整杆上,调整杆相对于光源实现调焦要求。 (2) 确定调整杆结构形状及各部分尺寸,调焦距离5mm。 (3) 调焦部分与壳体间的联接要便于装配,且调焦后要求锁紧,壳体为冲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漫漫其悠远
(附加习题2):如图所示的差动螺旋机构中,A部位为左螺旋副,螺 距PA=5mm, B部位为右螺旋副,螺距PB=6mm,当螺杆沿箭 头方向转10时,试求螺母C的移动量SC及移动方向。
路漫漫其悠远
特点:消除了轴向跳动,刚性差,占用轴向空间大,适于较短行程; 应用:口红
路漫漫其悠远
举例设计:
路漫漫其悠远
锯齿形螺纹
2. 螺杆转动,螺母移动 特点:结构紧凑,刚性较大,适于行程较长场合;固体胶
防转机构
路漫漫其悠远
2. 螺杆转动,螺母移动 举例设计:
路漫漫其悠远
导向杆
路漫漫其悠远
3. 差动螺旋
路漫漫其悠远
3. 差动螺旋 举例设计:
路漫漫其悠远
3. 差动螺旋(P60)
路漫漫其悠远
3. 差动螺旋
路漫漫其悠远
3. 差动螺旋
路漫漫其悠远
三. 设计计算 1.表) (2)螺距P (3)螺杆长度L (4)结构设计
滑动螺旋传动多采用梯形或锯齿形螺纹,且常用右旋螺纹。 传力和调整螺纹要求自锁时,应采用单线螺纹。 传导螺旋可采用多线螺纹。 路漫测漫其悠量远 、调整及光学仪器上用的螺旋传动采用三角形螺纹
圆筒状。
(4) 采用方案II时要考虑调整杆的防转结构。
光源
1
路漫漫其悠远
2 3
(习题12-2):螺旋千分尺如图所示。圆锥标尺刻有100条刻线,如 果每条刻线对应的螺杆轴向位移为0.005mm。螺杆采用单头 螺纹,试求其螺距p。
路漫漫其悠远
测量、调整及光学仪器上用的螺旋传 动采用三角形螺纹
(习题12-3):要求设计一微动装置中的差动螺杆。可动螺母的行 程为2mm,手柄转动为8周,螺杆的公称直径d=14mm。现从 GB 193-81中查出公称直径d=14mm时,螺杆的可选螺距为: 粗牙p=2; 细牙p=1.5, p=1.25, p=1。其单位都为mm 。试选 择所需螺距p1和p2。
主螺母
副螺母
锁紧螺母
路漫漫其悠远
3. 单面接触法
路漫漫其悠远
(大作业3):见指导书P4页“探照灯结构设计”; 要求:3号图纸1张,画探照灯装配图
3 直径165
光源
1
2
路漫漫其悠远
方案II:调整杆只移动不转动 结构设计要求:
(1) 光学零件2、3同时固定在调整杆上,调整杆相对于光源实现调焦要求。 (2) 确定调整杆结构形状及各部分尺寸,调焦距离5mm。 (3) 调焦部分与壳体间的联接要便于装配,且调焦后要求锁紧,壳体为冲压
路漫漫其悠远
(习题12-4):如图所示,滑板由差动螺旋带动在导轨上移动,螺纹1 为M12×1.25,螺纹2为M10×0.75。
(1)1和2螺纹均为右旋,手柄按所示方向回转一周时,滑板移 动距离多少?方向如何?
(2)1为左旋,2为右旋,滑板移动距离多少?方向如何?
路漫漫其悠远
(附加习题1):如图所示螺旋机构中,已知螺旋副A为右旋,螺 距PA=2.8mm,螺旋副B为左旋,螺距PB=3mm,C为移动副 。试问:螺杆1转多少转时,才能使螺母2相对构件3移动 10.6mm。
(1) 耐磨性条件:
(2) 螺母螺纹强度:
弯曲应力:
剪应力: 路漫漫其悠远
(3) 螺杆的强度计算:
(4) 螺杆稳定性的计算(受压): (5) 自锁条件的计算: 升角λ (摩擦角)
路漫漫其悠远
四. 消除螺旋传动回差的措施 1. 径向调节法
开槽螺母
主螺母
副螺母
路漫漫其悠远
卡簧式螺母
对开螺母
2. 轴向调节法
2. 机械设备常用的滑动螺旋传动设计计算 (1)耐磨性计算 强度计算公式:
整体式螺母:1.2-2.5 剖分式螺母:2.5-3.5
中径d2公式为:
路漫漫其悠远
螺距
(2)螺纹的强度计算--螺母
弯曲应力: 剪应力:
路漫漫其悠远
(3)螺杆的强度计算
(4)自锁条件的计算: 升角λ (摩擦角) (5) 螺杆稳定性的计算(受压)
机械学基础电子教案-第 12章
路漫漫其悠远
2020/7/17
一. 概述
第12章 螺旋传动
12.1 滑动螺旋传动及设计方法
l
1.作用: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 2.组成:螺杆、螺母、机架; 3.功能:可实现测量、调整、传递运动和动力
路漫漫其悠远
4.特点: 可实现很高的精度; 降速比大(适于微调、精读);
临界载荷:
简化:
不失稳的条件:
长度系数:一般支承=1 一端固定,一段自由=2
路漫漫其悠远
(例题12-1):图示为螺旋千斤顶,其 螺杆材料为Q275,螺母材料为 ZQSn10-1(锡青铜),采用锯齿形螺 纹B508整体螺母,螺母高度H=80mm ,千斤顶总起高度L1=200mm,螺杆头 部高度B=75mm。试求此千斤顶允许 举起的最大重量。
传动平稳,能自锁;效率低;
5.类型: (1) 示数螺旋传动-三角形螺纹
(2) 传力螺旋:以传递动力为主;如千斤
顶、起重器、压力机(梯形或矩齿形螺纹)
路漫漫其悠远
(3)一般螺旋传动:以传递运动为主,要求有较高的运动精度 -三角形螺纹
卡盘
路漫漫其悠远
丝杠
二. 基本形式: 1. 螺母不动,螺杆边转边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