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第五讲

合集下载

弟子规第五课

弟子规第五课

《弟子规》第五课教学设计上饶县黄沙岭乡中心小学林燕凤一、教材分析《弟子规》第五课是围绕如何“尽孝”这一美德而展开的,分了韵文、译解、拓展、故事四个板块。

韵文以“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要求作子女的应尽最大的努力做父母高兴地事的道德准则,又以“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来告诉我们自己身体健康,品行端正,就是尽孝了。

译文表意清楚,通俗易懂,为学生读懂韵文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帮助。

拓展结合一些俗语和《孝经》的话延续拓展“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的内涵,同时也给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

故事《潘岳辞官》更是以生动的事例诠释着如何尽孝,使父母亲幸福快乐。

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感兴趣诵读韵文并能做到背诵。

2、通过诵读韵文以及对拓展和故事的了解对“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有界定,感悟和培养孩子的孝心。

3、学会思考,反馈以韵文的准则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知道如何做。

三、设计理念1 根据国学课的要求,结合四化:生活化、故事化、情景化、诵读化。

将整节课设计成三大板块:迁移导入,围绕“孝”这一主题,进行导入教学。

2 抓住诵读要求,梯步指导朗读,使学生有兴趣读。

3、在新授中将四化并用,读中思,思中悟,悟中行。

实现学生在读出韵文的韵味时也在设计的故事和情境中思考,同时结合生活事例分析道理,为自身的行为树立标杆,从而能够导行。

四、教学过程(一)调查访问,迁移导入。

1、教师随机在班上问一些问题,让生思考,在思考中反思行为从而引出新课。

(1)平时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关心你的?(激发起学生对于父母给的爱的重视,教师也可在特定中反问学生父母有时的某些做法是否接受,是不是爱?)(2)你平时有没有关心过你的父母?(让学生经过和上面的对比,引起反思。

)(3)我们学过哪几句韵文是教育我们关心父母的?(让学生复习旧知,巩固前文,从而有一个国学课的热身,加上老师的表扬,激发兴趣。

)这样的韵文有: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二)新授1、分阶段读文(1)、通读韵文,读熟韵文,读出韵文。

精讲《弟子规》第五讲

精讲《弟子规》第五讲

精讲《弟子规》第五讲(2012-08-14 12:41:09)转载▼分类:东魁著作标签:杂谈今天我们讲“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当父母非常喜爱我们的时候,我们要去孝顺父母,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当父母不喜欢我们的时候,或者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我们要是能做到一样孝顺,是非常困难的。

我们家孩子现在才两岁多,你要说他两句,他都会跟父母犯急,甚至会拿个小棍棍把你打两下,这还是我们喜欢他的前提下。

所以从小孩子的行为中就可以看到,要是父母管得严厉的时候,我们也能够反省、体会父母的心意,努力改过,并且做得更好,这样的孝顺才最难能可贵。

现在有很多兄弟姐妹埋怨父母偏心的事情。

我这次去长沙,就碰到了这样一个例子。

这个人是家中的老大,今年64岁,他的母亲84岁,他跟母亲生气,结果一生气气了十年,十年内都不去尽孝,如果去了母亲那,每次也是跟老人生一肚子气。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觉得自己是家里的老大,为家庭付出的最多。

可是他觉得母亲对他妹妹非常好,比对他好,他觉得心里不平衡。

就因为这一点怨恨,导致他憎恨母亲十年之久。

所以说“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因为父母对自己有一点不周到的地方,就不去孝敬父母的人实在太多了。

我们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让父母操碎了心,即使长大成人以后,工作顺不顺利、和领导、同事的关系和不和谐,父母还是会为我们操心这些事情。

养父母心,就是要让父母能够真正放心,能非常安稳地生活。

现在很多人在该孝敬父母的时候都找种种借口,这样的例子我碰到的太多太多了。

很多父母想星期六、星期天见一下自己的孩子,比见主席都难。

我最近还碰到一个80多岁的老人,自己退休工资一个月也有三、四千块,老人生病了,怕儿女因为不舍得花钱给他看病,就对儿女说你们不用担心,爸爸自己有8万块钱,你们给我花的钱我都会还上的。

老人很有智慧,他知道他的孩子们爱钱,就拿钱来拴住子女的心,让子女给他看病,能多来看看他。

可我听到这话以后觉得很心酸,我猛然想到一个80多岁老人的无助和无奈,用钱来换取子女的关注,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

弟子规第五讲

弟子规第五讲
弟子规
第五讲 谨之一 之二
主讲人:郭德忠 岳阳慧腾青少年成长学校
朝起早 晨必盥 冠必正 置冠服 衣贵洁
对饮食 年方少
谨之一
夜眠迟 老易至 兼漱口 便溺回 纽必结 袜与履 有定位 勿乱顿 不贵华 上循分
谨之二
勿拣择 食适可 勿饮酒 饮酒醉
பைடு நூலகம்
惜此时 辄净手 俱紧切 致污秽 下称家
勿过则 最为丑
注释:
履(lǚ):鞋。 顿:安置。 循:遵循,符合。 分(fèn):身份,等级。 称(chèn):相称,合适。
对于饮食,不要挑三拣四,食够量就可以, 不要过分。年纪还小的时候,不能饮酒,一旦喝 酒醉了,姿态最为丑陋。
故事征引:
(1)“惜此时”故 事——“朽木不可雕也” 宰予是孔子的学 生,大白天读书时睡 觉,孔子知道了很生 气,就说了这么一句 话:“朽木不可雕也, 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于予与何诛?”
(2)“衣贵洁,不贵华。” 的故事
讨论思考题:
《弟子规》为什么要求弟子们“朝起早, 夜眠迟”?对此你是怎样做的?
作业:
谈谈你对“年方少,勿饮酒”的看法。
译文:
早晨要早起,晚上要适当的晚睡,年老是非常 快的事情,要珍惜现在。
早晨起来,要洗脸,还要漱口,上卫生间后, 要把手洗干净。帽子要戴正,纽扣要扣好,袜 子与鞋子都要穿整齐,带子都要系紧。放帽子 和服装,应该有一个固定的地方,不要到处乱 丢,以免把衣帽弄脏。
穿的衣服贵在整洁大方,而不在于华丽, 要与自己的身份相符,还要与自己的家庭情况 相称。
明崇祯皇帝 (朱由检)吊死在 煤山,身上的袍子 还打有补丁,很节 俭。
从对饮食的态度,看出一个人的品德修养。 (1)唐玄宗(李隆基)和太子(肃宗李亨) 吃羊腿的故事。

《弟子规》之《谨》教案

《弟子规》之《谨》教案

初一国学选修第五讲《弟子规》之《谨》序:一、导入合:同学们好!蒲:我是蒲老师杨:我是杨老师蒲:今天的国学课就由我们和下面四个方正的老师与大家一起学习。

蒲:经典的文学作品,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之本;杨:经典的人文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之源。

蒲:学习经典,我们的品格更加高雅;杨:运用经典,我们的生活更加卓越。

蒲:亲爱的同学们,新的一年里,我们又踏上了《弟子规》这部经典作品的探索之路。

杨:在去年的国学选修课上,经过一学期的鉴赏与学习,我们渐渐的了解《弟子规》这部本国学经典。

合:首先,让我们以最激情的声音和最动感的节拍,一起来朗诵《弟子规》的总序:弟子规,圣人训,……蒲:在前两节中,她用简单而朴素的语言,告诉我们:孝敬父母是一个人必备的责任;尊敬长辈是一个人应有的品格。

今天,让我们进入《弟子规》第五讲《谨》。

二、“谨”的内涵杨:谨是修身的根本,它告诫我们,在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

《谨》与前两章不同,前两章的是孝顺,而《谨》却写的是让我们行为不可以放逸。

孔子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对待自己一定要严格,只有严谨才能少犯错,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才能正己身,立己志。

将谨的内涵扩大,还有“慎独”之意,在任何时候做任何事,都应该做到问心无愧。

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德行高尚,通过礼仪文明,懂得与他人相处之道,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促进作用,才是“谨”的根本。

三、所学内容蒲:首先,让我们齐读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1、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2、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3、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4、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然后,让我们再次分方来正来朗读这个的部分。

第一部分珍惜时间篇合:首先让我们走进今天学习的第一部分“珍惜时间篇。

”杨:在开始本部分的讲解之前,首先让我们来欣赏一则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故事(《晚睡与课堂一瞥》)。

亲爱的同学们,刚才两位同学,用幽默的方式演绎了来自你们生活当中的点滴片段。

幼儿国学启蒙之弟子规第五讲《尊敬长者》教案

幼儿国学启蒙之弟子规第五讲《尊敬长者》教案

幼儿国学启蒙之弟子规第五讲《尊敬长者》教案一、引言《弟子规》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启蒙读物之一,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珍贵遗产。

通过学习弟子规,可以培养幼儿的品德修养和道德素养,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

本文将以《弟子规》中的第五讲“尊敬长者”为教学内容,设计一份针对幼儿的教案,旨在帮助幼儿了解尊敬长者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教学目标1.了解尊敬长者的含义。

2.培养孩子尊敬长者的习惯和良好行为。

3.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尊重长辈、尊敬师长。

三、教学内容1.什么是尊敬长者?•尊敬长者是指对长辈和师长保持礼貌、尊重和敬畏之心。

•尊敬长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体现了尊敬长辈的重要性。

2.尊敬长者的好处•尊敬长者可以增进家庭和谐,加强亲子关系。

•尊敬长者可以培养孩子的礼貌和谦卑之心,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

3.如何尊敬长者?•听从长辈的教导和指挥。

•尊称长辈的称谓,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尊敬老师,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尊重老师的教导。

四、教学方法1.通过故事、画画、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幼儿深入理解尊敬长者的重要性。

2.利用情景模拟,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尊敬长者的行为。

3.让幼儿互相表扬、鼓励尊敬长者,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五、教学步骤1.采用故事引入,让幼儿了解尊敬长者的故事背景。

2.辅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尊敬长者的场景。

3.进行讨论和互动,引导幼儿分享尊敬长者的心得体会。

4.结合手工制作或绘画,让幼儿通过实践表达尊敬长者的态度。

六、教学评估1.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中是否能正确展现尊敬长者的行为。

2.综合考核幼儿参与讨论和互动的积极程度。

3.指导幼儿完成手工或绘画作品,评价是否能体现尊敬长者的主题。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尊敬长者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

在后续教学中,应该继续巩固和强化尊敬长者的教育内容,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修养。

八、参考资料1.《弟子规》第五讲2.习近平谈尊敬长者的重要性以上是本文所设计的幼儿国学启蒙之弟子规第五讲《尊敬长者》教案,希望能够对幼儿道德教育有所帮助。

弟子规》第五节

弟子规》第五节

9999+998+97+9 68+78+88+98 82+92+102+94
865-489 379-299+3999-399
好书推荐
《最励志校园小说》,能带领你走向独立。
《山羊不吃天堂草》《青铜葵花》《野风车》 《根鸟》四部小说均为曹文轩杰作,教你做 个有尊严的人。 《小狗钱钱》,学会理财。 数学:《从课本到奥数》四年级——数字谜。
《弟子规》第五节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如执盈。 入虚室,如有人。 事勿忙,忙多错。 勿畏难,勿轻略。 斗闹场,绝勿近。 邪僻事,绝勿问。
将入门,问孰存。 将上堂,声必扬。 人问谁,对以名。 吾与我,不分明。 用人物,须明求。 倘不问,即为偷。 借人、背会今天学习的内容。
二、把今天学习的内容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本上。 三、准备演讲的内容,争取积分。 四、讲课要认真,家长写好评价条,为孩子争 取分值。 五、自学数学课本,准备测试过关。
我能想出好办法,你呢?
• 275+156+225+44 • 68+192+40 • 529+395
• 653-498 • 876-395-399
今日得分
陈柯宇:60+100+115+10+60 郭沅庆:60+60+95+100+95+10 顾紫馨:60+100+125+100+ 付颖达:98+130+98+10+10 齐申:60+100+145+99+10 马行健:130+60+98+105+50 樊宇健:98+105+95+10 何洋:60+95+100 徐艳楠:60+100+110+100+10+10 赵宏宇100+110+10+10 刘珂廷:50+100+115+10+20 陈一玮+135+98+60+20 刘子章:+100+99+10 李思洋:130+100+115+180+10+ 额日和:98+110+100+10+10 杨敏:50+100+105+96 刘祎丹130+100+105+100+10+10 赵欣宇:100+135+10

弟子规讲解(第五集)

弟子规讲解(第五集)

弟子规讲解(第五集)大家好!我们继续再看《弟子规》第十七条。

上一次我们讲到「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今天接着我们看下面:【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我们先看『事勿忙,忙多错』。

我想每一个人,他都能亲身体会到,当自己很忙的时候,就会愈来愈紧张,紧张得到最后可以说是没有头绪,所以就会错误百出。

所以这一段话「事勿忙,忙多错」,就是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我们心里都要先有一个计划。

什么是优先次序?我们都要明了,哪一个应该先做,哪些比较重要我们应该要先做。

千万不可以等到时间非常紧迫的时候,才匆匆忙忙非常的紧张来把它完成。

结果事与愿违,往往会做得不好,也很容易出差错,而且也会影响整个团体。

如果是团体行动的话,你的紧张、你的忙乱都会让人家情绪整个受到影响。

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内心一定要清清楚楚,不要事情很多就忙乱得没有头绪。

为人父母的在家里头,教导自己的子女,我们平常也要有让他学习的机会,也就是说要机会教育,要让他做家事,或者做家里的一些事情,请小孩也一起来参与,让他有历事炼心的这种磨炼机会。

什么叫历事炼心?在做事情的当中,教导他如何来观看你的心。

过去末学经常举办家族性的夏令营。

每当暑假的时候,所有的家亲眷属,这些小朋友就会聚集在这个家里头,就会教他们。

从哪里开始教起?从擦桌子,教他们怎么擦,摆碗筷怎么摆。

吃饱之后,教他们怎么收拾;收拾完以后,要教导他们如何洗碗。

像这一套,做父母的千万不要把孩子学习的机会全部把他剥夺了;也不要因为孩子的功课很多,这些学习的机会,都让他没有机会来做。

你没有机会让他做事情,他就没有做事的这种经验;没有经验,一旦碰到事情很多,他就很难料理,往往都会忙成一团。

别的不说,我们就光看孩子的功课。

如果他没有养成「今日事,今日毕」。

功课累积了很多,一旦要考试,匆匆忙忙的在那里临时抱佛脚,像这些都是平常做父母的疏于对孩子的观察。

所以「事勿忙,忙多错」,事情我们不要与人感觉就是匆匆忙忙的,因为忙乱当中很容易出差错。

弟子规 第五课 尊敬长者

弟子规 第五课 尊敬长者
欢迎回到 经典国学课堂
骑下马 过犹待
长者立 长者坐
尊长前 低不闻
进必趋 问起对
事诸父 事诸兄
乘下车 百步余
幼勿坐 命乃坐
声要低 却非宜
退必迟 视勿移
如事父 如事兄
快乐导读:
我们不但应该孝敬自己的 父母长辈,也应该孝敬别人的 父母长辈,不但应该爱护自己 的弟弟妹妹,也应该爱护别人 的弟弟妹妹。这才是真正的好 孩子。
第五讲
尊敬长者
原文讲解
骑下马
(一)
乘下车 过犹待

yóu
百步余
注释:过:走过。犹:还。
要义简析:如果自己骑马赶路,遇到长辈就应该 下马,如果自己乘车行路,遇到长辈就应该下车, 让长辈先过去,等长辈离我们大约百步的距离以 后,再上马或上车离开。
(二)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nǎi
命:命令。乃:才。
2、奶奶很疼小明,每天放学、上学都要去接送小 明,小明一看见奶奶,就把书包、水壶、帽子、 零食等东西一股脑扔给奶奶,自己什么也不拿, 还大声责怪奶奶走路慢。你觉得小明做得对吗? 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做呢?
读一读,想一想:
放假了,爸爸妈妈不在 家,小明写完作业,就开始 玩电脑游戏。突然有人敲门, 小明开门一看,原来是隔壁 的王大爷,他走到电脑前坐 下来继续玩游戏,王大爷站 在门口问:“小明,你爸爸 在家吗?”小明头也不抬说: “不在。”王大爷说:“等 你爸爸回来了,你就告诉他, 我来找过他,那我先回去 了。”王大爷刚走出门,小 明就“砰”的一声把门关上 了。
你觉得小明做得对吗? 你能帮小明找出几处错误?
家 庭 作 业
(五)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zhū

《弟子规》第五讲

《弟子规》第五讲

《弟子规》第五讲【原文】有余力则学文【注解】学会做人,再学知识。

【讲解】有余力,指的是我们已经做到了:孝、悌、谨、信、爱众、亲仁这六条,我们才算是有了做人的基础,这时候才可以去学习文化知识,准备做事。

“先学做人,后学做事”,这就是古圣先贤的教育。

做人是根本,做事是枝叶;如果连根本都没有,枝叶长在哪里?做人讲的是德行,做事讲的是才干。

有德行又有才干叫做“正品”,有德行却无才干叫做“次品”,无德行而有才干那是“毒**”,无德行也无才干叫做“废品”。

对社会危害最大的是“毒**”,现在那些造假的、高科技犯罪的哪个不是有才干的人呢?古时候选拔人才是“举孝廉”,把人品放在第一位,才干只是第二位的东西。

中华民族的祖先很慈悲也很智慧,担心后代子孙迷失了教育的方向和内容,就把它写成了汉字“教”。

“教”字:左边是“孝”、右边是“文”。

“孝”是孝道、“文”是文化、文明教化。

所以,从字形上就能够看出“教”字的内涵就是:孝道文明的教化。

“首孝悌”就是告诉我们:教育从孝道文明的教化开始;“有余力,则学文”就是告诉我们:教育到学习知识结束。

“教”如果没有了“首孝悌”的“孝”,结果就只剩下“则学文”的“文”了。

看一看现在的教育体制,孝、悌、谨、信、爱众、亲仁这些统统不学;直接学文,结果呢?培养出来的多是一些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无礼的人。

近百年来中国推行的“西化”教育存在着巨大的隐患,跟“列强”们学到了做事的知识,却丢掉了祖宗做人的学问。

量的积累到80、90后的大部分人身上,就能看到质的变化:有文凭没有人品,有学历没有能力,有知识没有学问,有观念没有信念,有梦想没有理想,有享受没有忍受,有外貌没有礼貌,有恩宠没有感恩。

如果现在还不亡羊补牢施以教化,当国家和企业的重任交接到这代人手上的时候,他们极有可能会成为国家、企业乃至人类的“终结者”!《弟子规》里八句精髓一、不会与别人积极互动,何谈职场生涯的幸福与成功《弟子规· 入则孝》第一句话就是:“父母呼,应勿缓。

《弟子规》图文全解课件(

《弟子规》图文全解课件(

《弟子规》图文全解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弟子规》的第五章“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本章主要讲述了做人的基本道德规范,包括孝顺、尊敬长辈、言行谨慎、诚信、广泛爱众人、亲近有德之人以及在完成日常生活中的职责后,还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熟练背诵《弟子规》第五章内容,理解其中的含义。

2. 培养学生尊敬长辈、言行谨慎、诚信待人的良好品德。

3. 引导学生将《弟子规》中的道德规范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熟练背诵《弟子规》第五章内容,理解其中的含义。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弟子规》中的道德规范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笔记本、课本《弟子规》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讲述一个学生如何在面对困难时,凭借《弟子规》中的道德规范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最终解决问题。

2. 讲解课文:讲解《弟子规》第五章的内容,解释其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让学生理解做人的基本道德规范。

3. 例题讲解:选取几个与本章内容相关的例题,让学生通过分析、讨论,理解如何将《弟子规》中的道德规范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回答一些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弟子规》中的道德规范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7. 布置作业:让学生根据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写一篇关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弟子规》的作文。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弟子规第五章: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写一篇关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弟子规》的作文。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弟子规》第五章的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弟子规第五讲观后感

弟子规第五讲观后感

弟子规第五讲观后感看了弟子规的第五讲呀,我心里有好多好多想法呢。

在这一讲里,有好多故事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一样。

比如说里面讲到要尊敬长辈,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奶奶。

奶奶年纪大了,走路都有点慢腾腾的。

每次我看到奶奶要拿东西,或者要做什么事的时候,我就会赶紧跑过去帮忙。

就像弟子规里说的那样,对待长辈要有恭敬的心。

我要是给奶奶拿个小板凳,让她坐下休息,奶奶就会笑得特别开心,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还一个劲儿地夸我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呢。

这时候呀,我就感觉心里暖烘烘的,比吃了糖还甜。

还有里面提到要诚实守信。

我就想到了我的小伙伴小明。

有一次我们约好了一起去操场玩球,可是那天突然有点阴天,我就想,要不不去了吧。

但是我又想到弟子规里说的要守信呀。

我就还是去了操场。

结果到了操场,发现小明早就到了。

他看到我来,特别高兴。

我们就痛痛快快地玩了起来。

要是我当时没去,那小明得多失望呀。

从那以后,我就更知道守信是多么重要了。

这一讲里也说要对人友善,不能随便发脾气。

我班上有个同学,以前他脾气可不好了。

有一次另一个同学不小心碰掉了他的铅笔盒,他就特别生气,脸涨得通红,差点就动手打人了。

后来老师给他讲了弟子规里的道理,说要宽容,要友善。

慢慢地,他的脾气就变好了。

现在呀,要是有同学不小心碰到他或者做错事了,他都会笑着说没关系呢。

看了弟子规第五讲,我觉得就像有个小老师在我耳边,时刻提醒我要做个好孩子。

我知道了在生活里该怎么对待长辈、朋友,也知道了自己要做个诚实、友善的人。

我以后呀,要把弟子规里的这些道理一直记在心里,每天都按照这些道理去做事。

我想,要是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能这样的话,那我们的班级、我们的学校就会充满更多的欢声笑语,我们大家也都会变得更加快乐呢。

细讲弟子规第5讲 家庭教育中的夫妇之道 讲稿

细讲弟子规第5讲  家庭教育中的夫妇之道 讲稿

讲稿使用说明:1、讲稿中的浅色文字部分,多系老师自己的经历,不适宜直接复讲或授课使用。

可以跳过不讲,也可以转换一下人称去讲,比如把老师提到的“我”换成“有一位老师”。

如能将老师的故事换成我们自己的故事,将老师的体悟换成自己的力行实践心得,才能将老师的智慧转化为自己的收获,把习讲变为授课。

2、老师在演讲过程中有不少地域性或者个人习惯性语言,我们在习讲时,可以灵活转换成更易于为大众接受的语言表述方式:如把“诸位朋友”或者“诸位家长”换成“各位朋友”或“各位家长”;把“比较不好”换成“不太好”;把“长者”换成“老人”;把“长官”换成“领导”;把“刚好”换成“正好”;把“澳洲”换成“澳大利亚”;把“中国大陆”换成“国内”,把“欢喜”换成“高兴”;把“透过”换成“通过”……如此等等,均可在习讲中灵活转换表述。

3、老师在演讲过程中大量采用了向听众提问或自问自答方式,对初学者来说,不宜过多运用,在听众对演讲人认同度不高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听众无反应、冷场的尴尬场面。

可以转换为直接表述方式,如:“很多人说等我学好了再来教孩子,等我学好了再来帮助别人,等我们学好了,来不来得及?来不及。

”可只问不答或改为反问句:“来不来得及!”再如:“这本书有看过的朋友举手?”可表述为:“可能有不少朋友看过这本书。

”4、在熟悉每讲内容的基础上,习讲时,可依据PPT提示内容,自行组织语言,避免一字不改的背诵或读稿。

5、此讲稿仅供参考或学习时使用,习讲时尽量使用隐藏在PPT备注栏内、听众看不到的精讲讲义(比另附讲稿语言更简练些)。

具体操作方式见每一讲PPT最后一张幻灯片:“本PPT电脑后台演示效果图”。

细讲弟子规第五集PPT4大家好!上一节课我们提到家庭有两个很重要的主轴,一个是经济,就是物质生活;另外一个是精神生活,孩子的教育这方面。

刚刚也提到现在的家庭情况都是夫妻一起赚钱,孩子大部分是留给托管班,或者留给佣人,留给爷爷奶奶来带。

人生的智慧在哪里看到?在取舍当中看到,有舍才有得。

弟子规第五课教案

弟子规第五课教案

弟子规第五课教案第一篇:弟子规第五课教案教学过程:课前谈话:老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大家猜猜是什么?对拜我们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被称为礼仪之邦,在课前,我们先来学学古人的作揖礼仪。

遵循男左女右男孩子左手在上,女孩子右手在上,上课师生问好一、激趣导课1、演示课件《爱心传递孝敬父母》2、提问:你看懂了什么?3、这学期我们学习弟子规,我们的爸爸妈妈都说,孩子们长大了,懂事了,瞧,这些就是孩子们在为爸爸妈妈服务的镜头呢,我们一起来喊喊他们的名字吧二、朗读入情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弟子规第5课,它也是讲我们在家要孝顺父母.课件出示课文(《渔舟唱晚》配乐)2、初读A请你们自由轻声朗读3遍 B跟老师读C师生合作读 D男女生合作读 E 4人小组读F 指名读表扬G齐读三、品读感悟(一)学习“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1、有谁知道,这4句话的意思呢?同桌讨论下(借助译解)(出示课件)“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2、解释意思,讲解A 好,喜欢恶,厌恶。

(板书好喜欢恶厌恶)B提问:亲所好的意思就是?亲所恶的意思就是?C力:是尽我们的力量;谨:小心,谨慎D 指名说,连起来的意思就是:父母亲喜欢你做的事情,你要尽力去做。

父母亲厌恶你做的事情,你要小心谨慎地去除,包括你的一切坏习惯。

生读注释。

3、提问:1在平时生活中,我们怎么做才能让父母亲开心?在学习中,我们怎么做才能让父母亲开心?那么,相反,平时生活中,学习中,我们怎么做父母亲最不喜欢呢?指名说师总结:这就是(引领学生读)“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孔夫子曾说:“人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这让我们细心体验,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父母亲就为我们付出无微不至的关怀。

更提醒我们,心中要常常惦记着父母亲,所以对于父母亲,学习孝养之道,要尽力侍奉、照顾我们的双亲。

我们要“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孩子们,我们再来看看古时候一个叫郯子的孝子,他是怎么做到“亲所好,力为具”的。

弟子规第五讲观后感

弟子规第五讲观后感

弟子规第五讲观后感
这一讲里有好多做人的道理,就像一个个小宝藏。

其中让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关于“谨”这部分的内容。

比如说在生活细节上要注意,什么“冠必正,纽必结”之类的。

以前我可没太在意这些,觉得穿衣服嘛,舒服就行,哪管什么帽子正不正、纽扣系没系好。

看了这一讲之后,我就想象自己要是顶着个歪歪扭扭的帽子,衣服纽扣七零八落的,那画面简直就像个滑稽的小丑。

这才明白,原来这些小细节体现的是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呢。

整齐干净的穿着,不仅是尊重自己,也是尊重别人。

还有讲吃饭的时候要有规矩,“对饮食,勿拣择”。

我就想到自己平时吃饭挑三拣四的,这个不吃那个不吃,跟个小皇帝似的。

现在想想,这多不好啊。

食物都是来之不易的,这么挑来拣去的简直就是在暴殄天物。

而且这也是一种贪心的表现,只想着吃自己喜欢的,不懂得珍惜所有的食物。

就像我小时候去朋友家吃饭,人家妈妈辛辛苦苦做了一桌子菜,我却皱着眉头说这个不好吃那个不想吃,现在想起来都觉得特别不好意思。

在这一讲里还讲到要珍惜光阴,“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我感觉这就像在我耳边敲了一记大钟。

我平时就特别爱睡懒觉,早上总是拖拖拉拉不想起来。

看了这之后,就觉得时间就这么被我浪费在被窝里了。

人生其实很短暂的,就像小沈阳说的“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眼睛一闭,不睁,这辈子就过去了”。

要是一直这么懒懒散散的,啥事儿都干不成。

我可得好好改改这个坏毛病,像那些成功的人学习,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

弟子规完整版

弟子规完整版

弟子规完整版——蔡礼旭一、《弟子规》全文第一章:入则孝第二章:出则悌第三章:谨第四章:信第五章:泛爱众第六章:亲仁第七章:余力学文dìzǐguī弟子规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

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

zǒng xù【总叙】dìzǐguīshèng rén xùn shǒu xiào tìcìjǐn xìn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解读: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

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fàn ài zhòng ér qīn rén yǒu yúlìzéxuéwén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解读: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rù zé xiào【入则孝】在日常生活中要孝顺父母fùmǔhūyìng wùhuǎn fùmǔmìng xíng wùlǎn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解读: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fùmǔjiào xūjìng tīng fùmǔzéxūshùn chéng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解读: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

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讲【故事】四川凉山小姑娘照顾精神病妈妈【提问】1 现场的孩子,你如何发现父母是爱你的?2 现场的孩子可以为父母做哪些事情?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出必告,反必面这个“告”字,古音读“故”,告就是报告的意思,事先要跟父母打好招呼,征得父母的同意,父母批准了我们才出去,这些都是必要的礼貌。

“反必面”,就是回到家里必定先跟父母报告我回来了,让父母看得到我,他的心也就安了。

这些行为都是体现出一个孝子心里常常存着父母,因为心里存着父母,所以他必然就“出必告,反必面”。

如果心里面把父母忘了,很可能这些细节他也就忽略了,出门他就会忘记跟父母打招呼。

只有需要父母帮助的时候,才想起父母来。

我讲这个小事儿,是想说:这个世界上,谁最关心孩子?当然是父母,对孩子的安危,父母时刻都是惦记在心的,所以,这句话“出必告,反必面”的一个核心点是“安危”。

孩子出门的时候,告诉一下父母去哪里,与哪位朋友出去,父母心里不但知晓了你的行踪,还会考量安全程度,比如小孩子去河边玩,按照他自己的意愿,那是最快乐的地方了,没有问题的,可是,恰恰那里是最容易出危险的地方,所以家长就会阻止,或者提出陪着一起去,这是“出必告”的好处,对孩子来说,这是家长对孩子的一种保护程序。

因此,对于年龄不大的孩子来说,“出必告”里面意味着“保护”,孩子与父母对事情的评判标准不一样,往往在出门的动机、目标、要见的人、出去的地点、同行的人等等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把关。

网友会面出事的,肯定没有与家里人说。

孩子“出必告”是让父母知“安危”;大人“出必告”是让父母知“安慰”。

父母对我们的关心是一生的,无论我们多大了,取得多大成就,有多高的社会地位,在他们的眼中都是孩子,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惦记我们的平安。

【母亲牵挂儿子的故事】记得有一次,母亲一大早突然给我打电话,反反复复告诉我,要注意安全,要注意不要吃不好的东西等等,讲了太多,我很不耐烦,就问干嘛讲这些啊?后来母亲吞吞吐吐说了缘由,说是昨天晚上做梦,梦到我,就像小时候一样还是个孩子,她带着我去山里玩,结果我丢了,母亲哭着喊着到处找,漫山遍野地找,无论如何怎么都找不到,结果哭醒了。

于是开始担心我,马上拿起电话问我是否一切都好,甚至开始想这是不是什么预兆。

我于是立刻明白了,赶快开解母亲,我一切都好,那只是一个梦,不要担心。

大家看看,这就是母亲的心。

她随时在担心孩子的安危,连做个不好的梦都会担忧。

虽然你长大了,但是你自己在外面工作,社会如此复杂,其实父母的担心,可能比小的时候并没有减少。

【两个规律】:1 遇到事情,不往好的方向考虑,这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

2 年龄越大,心越小,这是身体成长的规律。

随着父母年龄的增长,身体逐渐衰弱,肾气减少,胆气不足,所以就胆小、怕事。

所以,这种时候,如果我们与父母住在一起的话,我们出门,确实要告诉一下父母我去了哪里,与什么朋友见面,大约什么时间回来,如果没有回来,也要电话告诉父母一下,否则父母会担心,你告诉他们你一切平安,这是一种安慰。

如果你没有与父母住在一起,甚至不在一个城市,那么,我们更需要经常打打电话,告诉父母我们一切平安,免得父母担心。

反正我现在是必须保证一两天就一个电话,有的时候是每天一个,聊几句,可是别小瞧这几句话,它可以令父母心安。

为了保持家人的联系方便,1特意办了缩位拨号的集团号码,以不让父母担心浪费电话费。

2 特意约了电话铃声响的次数3 约了打电话的时间我们为什么要不断地把自己的行踪位置告诉亲近的人呢?答案是:我们在建立一个“关爱的网络”。

我们人类,是社会型的动物,有着自己的社会关系,或者说,在最基本的情况下,我们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在这些圈子的最核心层,我们有一个最紧密的圈子,它的成员包括:父母、配偶、亲密的朋友。

在这个圈子里有我们生活中最亲密的成员,我们随时与他们关爱互动,关爱的内容包括:“方位”(“出必告,反必面”就属于方位的关爱)、“情绪”、“健康”、“饮食”等等,对于这些方面,我们平时随时问候一下,有了问题,立刻会有人来支援。

比如生病走不动了,是否有亲人朋友愿意半夜开车拉你去医院;突然情感有了问题,是否有人愿意陪伴你听你倾诉。

这些,都是“关爱的网络”的好处。

这种互相关爱的圈子,不但可以在生活中互相照顾,在疾病康复中,也有极大的作用。

国外的医学研究发现,心脏病发作后6个月内获得情感支持的人,活下来的概率比其他人大3倍。

这个圈子最小的结构是父母与配偶,研究表明,单身者要比在婚姻状态的人,寿命明显要缩短,患病比率也会增加。

不仅如此,在职场中,这种扩大版的互相关爱的圈子,也令人更容易走向成功,美国的著名管理研究者科林斯写了本书叫《从优秀到卓越》,他在1000多位成功的专业人士退休时,研究者对他们进行了采访,询问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什么最能激励他们,大部分的回答是:友谊。

“他们爱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热爱跟他们一起工作的人”。

学生因为爱自己的父母和老师,而更爱学习。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爱的网络”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平时良好的沟通,我们会互相询问对方如何了,最近你都在哪里啊?感受如何?都在做什么?需要帮助吗?这种互动,令我们与亲人或者投缘的朋友结成“关爱的网络”,在这样的圈子里,我们感觉温暖,而这恰恰是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需要的。

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却也见到有两种人,一种是平时乐于沟通,所以人缘非常好,朋友多多,生活得比较滋润;另外还有一种人,平时独来独往,不善于与其他人沟通,很少有朋友,常常难免孤单寂寞。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善于沟通的人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缺乏与人进行良性互动的能力。

从小没有这样的意识和训练。

甚至可以说,这个“关爱的网络”的大小与紧密程度,很大程度上可以看出这个人的沟通互动的能力。

而这种沟通能力,很大程度上与儿童时期的培养有关,并非完全是天生的性格使然。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整体,我们在这个整体之间,是紧密联系的,你发出什么,对方就回馈什么,无论人与世界,还是人与人,都是在这样的原则下运行的。

所以,一个重要的原则是:我们想别人怎样对待我们,我们就该怎样对待别人。

我们想让自己在别人的心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让别人在我们的心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比如,当我们做孩子的,在出门时告诉父母我们去哪里了,同样,您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实每次父母出门,也都会告诉我们,他们去哪里了:“我出去买菜,一会儿就回来!”这是父母对孩子经常说的话,是这样吧?其实,这就是相互的沟通,我们在最亲密的“关爱的网络”里,成员之间互相确认方位,互相告知情况,通过这样的沟通,我们形成了一个非常紧密的联系。

在这个亲密的“关爱的网络”里,畅通的沟通是必须的,在畅通的沟通里我们会拥有安全感,我们会觉得舒适。

如果沟通不畅,那么我们会感到无助,比如,您的父母突然离家,三天没有一个电话,估计您会恐慌的,就是这样。

科技发展最迅猛的就是通讯技术。

如果您经常看关于大自然中动物的纪录片的话,您可能会想到,这种“关爱的网络”甚至在野生动物世界中也是存在的,尤其是各种哺乳动物的群落中。

很多时候动物发出的声音,都是在确定彼此的方位,在确认彼此安全。

那么,为什么说这种沟通能力在我们日后的生活中也很重要呢?我们一再提出,家庭是未来社会的一个缩影,它甚至是一个模拟演练场,您在家庭中与人互动的模式,很可能是未来走向社会的演练,您儿童时的演练如何,很可能影响到未来的成人社会。

在家庭里,如果能够做到与父母随时互动,出入随时与父母通告,随时拉近与父母的沟通网络,则这种沟通的能力就会增强,在未来的社会里,我们编织自己的“关爱的网络”的能力也就同样是强的。

很多人认为国外人的生活就是这样,其实,欧美人也有自己的“关爱的网络”,比如他们的经济生活比较稳定,他们的理发师、医生,周围餐馆的店员等等,很多人都会变成自己的朋友,有的甚至会是一生的朋友,这也是一个温暖的圈子。

在儿时,人们见面打招呼时常问“吃了吗?”,其实这是一种关爱,互助。

甚至从厕所里见面也问“吃了吗?”要打很多个温暖的招呼,随着不断的问候,心中逐渐温暖,觉得自己活得真开心。

这,就是扩大了的“关爱的网络”,我的人生,实在是无法离开它,它令我们感到温暖与安全,我们可能平时没有意识到这个网络的存在,但是,它对您的幸福来讲,确实是不可或缺的,它需要我们一生的精心维护。

而对它的了解,却很可能开始与您与父母、与家人的互动、与朋友的互动。

构建自己的亲情圈【老人被骗的例子】“出必告,反必面”不仅用在父母,在工作里面也用在领导。

像在单位里面工作,对领导我们应该常常做汇报,因为领导他可能因为很忙,不一定样样事情都了解,我们如果了解情况,有这个机会要多向领导报告,请示工作,这也是对领导的忠诚。

这个忠心也是从孝心里面发展起来的,我们跟领导请示、报告,忠诚于领导,这个并不是为了讨好领导,不是光为了自己升官、涨工资,不是,这是一个本分,应该这么做的,做人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向领导负责、向单位团体负责、向国家人民负责。

能够这样做,我们可以想到在单位里面一定是上下和睦,所谓君仁臣忠,领导一定是非常喜欢这样的下属,自然对下属很仁慈,下属也对领导很忠诚,彼此之间互相都以道义相交,真正单位如果出现了什么问题,像公司如果是面临有危机的话,员工也不会舍弃领导,这都是一种忠义。

不仅是君臣关系用这个“出必告,反必面”可以能够做得好,即使是跟朋友之间、跟同事、跟一切人之间,这种多交流、多沟通都是帮助处理好关系的。

人如果常常能够跟别人沟通、交流,别人对我的这种猜忌、怀疑也就少了。

人如此,团体也如此,宗教之间也如此,党派之间也如此,国家之间也如此,所以这条是通的。

比如说宗教与宗教之间很多的矛盾冲突都是因为互相不了解,我这个教说你那个教是魔教,你信的那个神是假的,我这个教又诋毁你这个教,互相都不了解,互相都在诋毁,其实如果一沟通,宗教讲的都是劝人为善,都是讲伦理道德,何必互相诋毁?党派之间、国家之间、种族之间也是这样,只要多沟通、多交流、多互相访问,很多的误会、很多的猜忌就能够化解。

只要能够互相建立信任,合作起来就很容易,彼此信任的基础上互助合作、共存共荣,这是和谐社会。

所以你看看,《弟子规》每一条里面的学问只要能够融会贯通,真的你处理当今社会任何的事情都能够处理得好。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游”是出门游学、交游朋友的意思。

有句流行语: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总想知道山的那边是什么,总想知道我没有去过的远方还有什么,所以总是远行。

父母的身体状况是否允许自己出远门?所以,“父母在,不远游”,不管现代派的人怎么说,我是始终认为是对的。

可是,这个“游必有方”又是什么意思呢?很多人在讨论这个“有方”的意思,有的说是“有方法”的意思,要把父母安置好的意思;有的说是“有方向”的意思,说是要让父母知道去哪里了;还有的说是“有固定的地方”的意思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