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输》教学设计
《公输》教学设计精选3篇

《公输》教学设计7【教学目标】1.在了解全文的基础上,积累文言文实词、虚词,把握疑问句、反问句等特殊文言句式的用法。
2.了解墨子及其非攻主张,认识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反对侵略,热爱和平,尽自己所能为和平作贡献。
3.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
4.感知人物形象,理解人物智勇兼备的性格特点,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5.品味赏析课文,培养学生阅读先秦诸子散文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文言句式用法,背诵积累文中精彩的句段。
2.把握文章思路:墨子劝阻楚攻宋的三个步骤。
3.了解墨子的“非攻”思想,理解人物性格特点,鉴赏并学习墨子在说理中运用排句式加强语势,增强说服力的劝说技巧。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战争的苦难磬竹难书,我们都呼唤着和平,其实呀,在两千年的先秦,哲学家墨子就已经提出“兼爱”“非攻”的主张,他曾经凭借智慧和胆识制止了一场不义之战。
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公输》,来领略一下他的风采。
1、《墨子》及墨子墨子,名翟,鲁人,一说宋人,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先秦堵子散文代表作家。
曾为宋国大夫。
早年接受儒家教育,后聚徒讲学,创立与儒家相对立的墨家学派。
主张“兼爱”“非攻”。
墨于的学说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为“显学”。
《墨子》是我国论辩性散文的源头,运用譬喻,类比、举例,推论的论辩方法进行论政,逻辑严密,说理清楚。
语言质朴无华,多用口语,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公输公输,名盘,也作“般”或“班”,又称鲁班,山东人,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能工巧匠。
现在,鲁班被人们尊称为建筑业的鼻祖,其实这远远不够.鲁班不光在建筑业,而且在其他领域也颇有建树。
他发明了飞鸢,是人类征服太空的第一人,他发明了云梯(重武器),钩钜(现在还用)以及其他攻城武器,是一位伟大的军事科学家,在机械方面,很早被人称为“机械圣人”,此外还有许多民用、工艺等方面的成就。
《公输》教案(优秀10篇)

《公输》教案(优秀10篇)《公输》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墨子非攻的思想主张,认识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反对侵略,热爱和平,尽自己所能为和平作贡献2、了解墨子;积累文言文常用词语;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论理多用类比的写法,《公输》教案设计7.3、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复述、翻译、朗读的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叙事说理的方法,理清文章思路,把握墨子劝阻楚攻宋的三个步骤;积累文言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方法:诵读法、质疑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知识,熟悉文意,理清行文思路。
一、导入新课1、导言: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下册中的第五单元的文言文,本单元所选课文是先秦诸子散文,它们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社会发生急剧变动,针对这种情况,代表社会各阶级、阶层利益的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提出了各自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公输》教案设计7》。
你能说出一些有代表性的流派吗(儒、道、墨、名、法、阴阳、纵横、农、杂、兵等)?由“墨家”导入课文。
墨家的创始人是谁,你知道吗?2、墨子和《墨子》介绍:(1)指导学生看课文注释①(2)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有关信息。
墨子(约前476~前390),名翟(dí),相传为战国时期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墨家的创始人。
《墨子》原有71篇,现存53篇。
是中国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著作总集。
一般认为是由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反映了墨家的思想。
墨子宣传“非攻”(反对掠夺性战争)“兼爱”(既爱自己和祖国,也爱别人和别国)等主张,反映小生产者的利益和愿望。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选自《墨子》的文章——《公输》。
(板书:《公输》)3、背景:墨子所处的时代,各诸侯国掠夺性的战争频繁不已,严重破坏了生产,甚至使下层人民被迫“折骨为炊,易子而食”。
《公输》 教案5篇

《公输》教案5篇《公输》教案1设计理念:本课的创意在于文言文的演读活动。
这是一篇以对话描写为主的散文,形象含于语言之中,人物的语气表情等值得揣摩联想。
因此,要求学生认真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变化,通过对话内容与对话环境体味人物形象,进行表演式阅读活动。
教学步骤:一、教学铺垫。
1.介绍《战国策》导入。
2.讲述春秋战国故事,了解时代背景。
二、读课文。
采用分层朗读方法。
(一)将课文读准。
注意以下读音:械牒荆国麋鹿公输盘鱼鳖鼋鼍雉兔鲋鱼敝舆守圉(二)将课文读顺畅,把握重音和语气停顿。
注意以下句子:①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②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③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④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三)将课文读懂。
1.教师范读。
学生听记。
2.学生试读。
教师辨正。
3.学生再读课文与注释。
4.学生、教师对译、互译课文。
注意以下内容:①掌握词语意思子墨子九距之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吾义固不杀人然,胡不已乎吾知所以距子矣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②重点翻译下列句子夫子何命焉为?宋何罪之有?胡不已乎?胡不见我于王?此为何若人?必为有窃疾矣。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虽杀臣,不能绝也。
三、演读课文。
1.概括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的三个步骤。
2.学生讲述课文故事。
要求不遗漏课文内容。
3.重点把握下面句子的语气:①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②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③王曰:“善哉。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④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4.读好下面的疑问句。
①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②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③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5.读出下面排比句子的特点。
①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教学设计9篇

《公输》教学设计《公输》教学设计9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公输》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输》教学设计1下面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公输》教学设计,本篇是墨子表达“非攻”主张的代表篇目。
要让学生在充分阅读文章的基础上,体会人物心理,把握人物性格,同时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和审美体验,并结合当今社会实际,把握能为当今社会所用的文化质素。
感悟内容1.思考:文中写了哪几个人,写了一件什么事?(明确:写了墨子、公输般、楚王三个人,记叙了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的故事)2.师:文中第一段交代了故事的起因,因为公输盘替楚国制造了攻城的先进武器(云梯之械),使宋国形势危急,墨子不辞劳苦,行十日十夜至于郢,目的是制止战争,推行“非攻”主张,那么楚王、公输盘会听从墨子的吗?快速默读全文,墨子是怎样制止公输盘,楚王攻宋的?(生读文回答后,明确,墨子阻楚攻宋分为三个步骤)品味人物师:墨子要达到阻楚攻宋的目的,他要先见楚王,还是先见公输盘更好呢?生讨论后明确:还是先见公输盘为好。
因为楚王赖以攻宋的基础是公输盘为他制造了“云梯”,如果公输盘放弃制造云梯,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公输盘会听墨子的吗?1.分角色读1~12段(一生读公输盘,一生读墨子,一生读旁白),品味人物内心。
要求揣摩心理,读准语气,出示多媒体读文的提示。
师:墨子第一个回合使公输盘理屈词穷,于是只好答应引墨子见楚王,结果又会怎样呢?2.齐读:13~16段回答:墨子是用什么办法劝阻楚王的?他达到目的了吗?(明确:墨子先用一个假设,诱使楚王说出“必为有窃疾矣”,然后用楚宋两国物产比较,得出楚攻宋是“与此同类”的结论。
)3.师:楚王尽管无话可说,口说“善哉”,其实他内心未必肯放弃攻宋的打算。
品读“王曰‘善哉。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公输》教学设计罗志群

《公输》教学设计罗志群《公输》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以墨子劝阻楚攻宋的三个步骤进一步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2、揣摩人物语言,感知人物形象。
3、认识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反对侵略,热爱和平,尽自己所能为和平作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教法学法:以读促思、合作研讨、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战争是残酷的,战争给人们带来无尽的灾难,那么,大家又是否相信在中国古代,有一个人能单凭自己雄辩的口才,巧妙的词锋以及勇敢和机智就可以阻止一场不义战争的发生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近这位“诺贝尔和平奖”的古人,看看他的非凡表现。
二、自主读文,温习旧知。
用一句话概括*的故事情节。
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的三个步骤。
三、精读课文,合作研讨1、学生分角色朗读2~12段分析第一回合:墨子战胜公输盘的策略问题①当墨子请公输杀人时,公输作何表示? (“不说”)问题②墨子进一步说可以“献金”,采用激将法,其真正的意图是什么?问题③墨子怎样给予公输盘致命一击的?(学生讨论)墨子是如何劝说公输盘的呢?(师生归纳明确)明确:墨子见公输盘,并没有直接劝阻,而是先设下圈套,请求公输盘替他杀人,借此激怒公输盘,引出公输盘冠冕堂皇的理由“吾义固不杀人”。
接着,墨子就抓住公输盘这句话大做*。
“宋何罪之有”一句,轻描淡写而又咄咄逼人,立刻将帮助楚国攻打宋国的公输盘置于理亏的境地。
然后,墨子用“不可谓智”“不可谓仁”“不可谓忠”“不可谓强”“不可谓知类”,从各个方面批判了公输盘的行为,让公输盘有口难辩。
“义不杀少而杀众”一句,揭示出公输盘所标榜的“义”的欺骗性。
2、分角色朗读13~16段。
分析第二回合:墨子怎样劝说楚王放弃攻打宋国的打算的问题①:墨子见到楚王,先举了一个什么例子?目的是什么?问题②:墨子是怎样借楚王的推断说服楚王的?(小组讨论完成)问题③:楚王是否承认墨子的道理?是否因之取消了攻来的计划?(设计以上3个问题,意在启发学生理解墨子说服楚王的过程。
《公输》教学设计

《公输》教学设计篇一:九年级语文下册《公输》教学设计17、公输[教材分析]:《公输》选自《墨子〃非攻》,是《墨子》中最有文采和文学趣味的一篇。
课文记述了墨子制止楚国攻宋的故事,详细叙述了墨子同公输盘、楚王作斗争的经过。
墨子不仅以“非攻”的主张说服了对方,而且以实际的守御力量制服了对方,终于迫使楚王取消了这次侵略行动。
文章情节生动,一波三折,悬念迭生;人物形象鲜明;言辞巧妙、锋利。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教学本文,应以诵读法为主,辅之以讨论点拨法、品读法。
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先整体把握课文,然后启发学生研习课文。
先设疑,再让学生从内容、人物、写作特点等方面鉴赏文章,然后点拨总结、拓展延伸。
教学本文,重在引导学生品味墨子的劝说技巧,理解墨子的反侵略主张,认识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尽自己所能为和平作贡献。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把握疑问句、反问句的句式特征。
2.了解墨子及其非攻主张。
能力目标1.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
2.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品味赏析课文的美,培养学生阅读先秦诸子散文的兴趣。
德育目标认识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反对侵略,热爱和平,尽自己所能为和平作贡献。
[教学重点]:1.积累文育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理清行文思路,把握墨子劝阻楚攻宋的三个步骤。
3,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增加语言积淀。
[教学难点]:鉴赏墨子的劝说技巧。
[教学方法]:1.诵读法2.讨论点拨法3.品读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资料助读: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知识,热悉文意,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意。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罄竹难书.今天我们走近一位热爱和平的人,他凭借自己雄辩的口才,巧妙的词锋以及果敢勇毅阻止了一场不义的战争,请看他非凡的表现。
二、资料助读:1.关于先秦诸子散文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主要的著作有《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春秋战国之交为第一个发展阶段,以《论语》和《墨子》为代表。
《公输》 教案设计

《公输》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公输》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能够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色。
(3)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学会借助工具书和课外资料,对文章进行深入解读。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墨子精神的赞扬,理解墨子舍身为公、勇敢机智的品质。
(2)学会在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勇于为自己的信念而努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公输》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色。
(3)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2. 教学难点:(1)文章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和翻译。
(2)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色。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简要介绍《公输》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作者。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鼓励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外资料,对文章进行深入解读。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 讲解与分析:(1)讲解文章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
(2)分析文章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色。
5. 实践训练:(1)翻译文章中的重点句子。
(2)模仿文章的写作风格,进行练笔。
6.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学习范围。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考试成绩:通过考试或测验,检验学生对《公输》这篇文章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公输》文本。
《公输》教案教学设计

《公输》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公输》的主要内容。
(2)能够分析并解读《公输》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能够理解《公输》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价值观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公输》的内容和意义。
(2)通过对比分析,掌握《公输》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通过实践练习,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兴趣和尊重。
(2)培养对道德伦理和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3)培养对文学艺术的欣赏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1)全班齐读《公输》全文,感受课文的语言和节奏。
(2)个人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2. 课文理解:(1)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情节。
(2)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全班交流,总结课文的主题和思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公输》的内容和意义。
(2)掌握《公输》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提高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1)解读《公输》中的古代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
(2)分析《公输》中的道德伦理和人生价值观念。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运用对比分析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3)运用实践练习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教学手段:(1)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课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2)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在线学习和交流,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课文理解:通过提问和练习,评估学生对《公输》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写作能力:通过写作练习和作业,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公输》教案设计优秀8篇

《公输》教案设计优秀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公输》教案设计优秀8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公输》 教案设计

《公输》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2 过程与方法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2.2 教学难点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自主学习法3.2 合作学习法3.3 探究学习法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4.2 自主学习4.3 课堂讲解4.4 小组讨论4.5 总结提升第五章:作业布置与批改5.1 作业布置5.2 作业批改第六章:教学内容6.1 文本解读6.2 知识点梳理6.3 拓展阅读第七章:教学资源7.1 教材7.2 网络资源7.3 视频资料7.4 参考书籍第八章:教学评价8.1 课堂问答评价8.2 作业评价8.3 学生互评8.4 教师评价第九章:教学反思9.1 教学效果分析9.2 教学方法调整9.3 学生反馈意见9.4 改进措施第十章:课后服务10.1 解答学生疑问10.2 辅导作业10.3 与家长沟通10.4 跟踪学生学习进度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掌握《公输》的基本内容和知识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理解《公输》的文言文内容,掌握相关知识点。
2.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公输》的思想内涵,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3.1 自主学习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3.2 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探究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引发思考。
4.2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4.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知识点,解答学生疑问。
4.4 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5 总结提升:梳理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五、作业布置与批改5.1 作业布置:布置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公输》 教案设计

《公输》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公输》的内容;(2)能够分析并阐述《公输》的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3)能够运用《公输》中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公输》的主题思想;(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3)学会分析文章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公正无私的品质;(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理解《公输》的内容;(2)分析《公输》的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3)运用《公输》中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公输》中一些生僻词语的解释;(2)分析《公输》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3)如何将《公输》中的道理运用到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公输》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公输》,理解大意;(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互相讨论,解决问题。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公输》的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2)每组选取代表进行汇报,总结讨论成果。
4. 讲解与分析:(1)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讨论成果,进行讲解和分析;(2)重点讲解《公输》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5. 实践与应用:(1)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如何运用《公输》中的道理;(2)选取典型发言进行点评,总结收获。
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公输》;2. 写一篇关于《公输》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的短文;3. 运用《公输》中的道理,解决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深入探究《公输》的欲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公输》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公输》教学设计10一、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古代出色的论说文。
墨子以其大智大谋大勇抑制住了楚宋之战,暂时避免了一场生灵荼炭。
墨子的“智”在于,当楚国即将大举进攻宋国之际,采用巧妙、锋利的言辞使战争的发动者理屈词穷;其“谋”在于,他单枪匹马,胸有成竹,临危不惧,视死如归,令楚王等人不敢轻举妄动,最终阻止了战争的发生,表现了墨子的智谋勇三全和反对不义攻伐的精神。
《墨子》一般人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述墨子言行的辑录。
墨子(约前476—前390),名翟,相传为战国时期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是墨家的创始人。
他的主张大致可分为“兼爱、节用、非攻、非乐、非命”等十项,反映了小生产者反对兼并战争、要求改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愿望。
本文先写墨子以理服人,说服公输盘;再写墨子指责楚王攻宋之不智,楚王虽辞穷,但攻宋之心仍不死;后写墨子挫败公输盘的进攻,并揭穿其阴谋,告以宋国早有准备,最终迫使楚王放弃用兵。
本文以墨子据实据理使楚王放弃“攻宋”为线索,层次分明,结构紧密完整。
墨子采用迂回术,以类推的说理方法,加之排比、比喻、对比等手法的运用,使文章生动活泼,逻辑性强,论辩力强,极具说服力。
文中墨子的三次论辩艺术性极强,特别是第三次写墨子与公输盘的较量,朴实无华,却极有力量。
通过墨子的言行来刻划人物,形象鲜明而突出。
二、设计理念本着新课程提倡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我们应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参与知识与能力获得的过程。
三、学生分析作为九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有两年半的文言文学习经历,有一定的文言文的积淀,有一定的文言语感。
所以本节课将努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激情,努力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体验,自主探索,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角色,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学习伙伴;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中,对话探究,共享成果;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课文涉及的相关历史知识;积累文言词语;2、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3、对人物形象能联系课文的描写进行分析和鉴赏,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和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
《公输》教案设计5篇

《公输》教案设计5篇《公输》教案设计5篇《公输》教案设计1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公输》教学设计2。
其中有影响的是墨、儒、道、法四大家。
他们纷纷著书立说,发表自己的见解。
其中有一个人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不义战争,他就是墨子。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选自《墨子》的文章——《公输》。
二、背景简介。
指导学生看课文注释①墨子〔约前476-一前390〕,姓墨名翟〔di〕,战国初期鲁国人。
他是一位出身于小消费者阶层的思想家,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主张“非攻”〔反对掠夺性战争〕、“兼爱”〔既爱自己和祖国,也爱别人和别国〕。
《墨子》一书如今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述墨子言行的辑录。
墨子所处的时代,各诸侯国掠夺性的战争频繁不已,严重破坏消费,甚至使下层人民被迫“折骨为炊,易子而食”。
墨子希望解除劳苦群众的苦难,这是他提出“非攻”、“兼爱”等政治主张的思想根底。
当时楚国是大国,占有两湖一带广阔地区。
宋国小,在今河南商丘一带,但处于战略要地。
楚用公输造器械,接连打败了周围几个国家,于是准备攻宋,墨子听到消息,便从鲁国赶到楚国去止楚攻宋。
《公输》写的就是这件事,详细地表现了墨子的“非攻”思想。
三、阅读课文老师范读。
〔或放录音〕然后检查预习。
正音正字。
〔可事先做成幻灯片,把字写好,上课放映〕。
可以把学生分成假设干组,指导其自主学习,变“一言堂”为“群策堂”,利用一些工具书及参考资料,疏通文意。
然后每组各派代表复述课文内容梗概。
老师作进一步引导,划分文章构造如下:全文可分为三局部:自“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到“公输盘服”是第一局部,墨子用“义不杀众”说服公输盘;自“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到“……必取宋”是第二局部,墨子连用三个比喻,指出楚王攻宋之不智;自“于是见公输盘”到“吾请无攻宋矣”是第三局部,墨子以实际行动迫使楚王停顿攻宋。
四、学习第一局部学生默读第一局部,老师指点难词、难句。
《公输》教学设计

公输》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本单元的选文范围是先秦诸子散文。
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百家争鸣时期,其中的代表性着作阐述的观点和思想系统,完备,深刻,兼具哲学和文学双重魅力。
《公输》是《墨子》中最有文采和文学趣味的一篇。
从墨子劝说公输盘和楚王所采取的策略,以及文章善于用排比和夸张来看,这篇文章<和孟子》的有些文章颇为相似,从表达的思想来看,孟子虽然也反对军旅征伐之事,但他不回奔走于两个国家之间,直接阻止即将爆发的战争,另外,课文结尾部分写墨子及其弟子誓死保卫宋国,这更是在《孟子》乃至整个儒家学派里看不到的。
教学时为了使学生对墨子的思想产生鲜明的印象,不妨对这一点加以强调。
二、学生分析由于时空的差距,再加之诸子散文所阐述的思想主张带有哲学的意味,学生在这方面的阅读积累也较为欠缺,教学时在解释和阐发课文内涵时要注意点到为止,不必系统的介绍有关派别的思想。
另外,本文在文字,句式上有很多类似,要多启发学生触类旁通,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而且,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要注意朗读练习,在朗读时把握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性格,感受人物对话是的语气和心理。
三、整和思路本课使用多媒体系统辅助教学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让学生穿越时空与诸子名家相约,显示墨子头像,生平简介及思想主张,拉近学生和文本,作者之间的距离,给学生一个思维转换的平台。
二内容分析这是本课的学习重点,通过对内容的分析了解墨子的形象特点,把握文章中心。
三古今相连联系当今世界的时局,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并学会理性的分析一些重大事件。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墨子及《墨子》文学常识。
积累一定量的实词,虚词。
过程与方法运用设问概括提要的方式理清行文思路,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和语言语言表达能力。
揣摩语言,体会课文语言的真实性,形象性,培养文言文语感,丰富语言积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把握文章感情,理解墨子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济世情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输【教材分析】:《公输》选自《墨子•非攻》,是《墨子》中最有文采和文学趣味的一篇。
课文记述了墨子制止楚国攻宋的故事,详细叙述了墨子同公输盘、楚王作斗争的经过。
墨子不仅以“非攻”的主张说服了对方,而且以实际的守御力量制服了对方,终于迫使楚王取消了这次侵略行动。
文章情节生动,一波三折,悬念迭生;人物形象鲜明;言辞巧妙锋利。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教学本文,应以诵读法为主,辅之以讨论点拨法、品读法。
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先整体把握课文,然后启发学生研习课文。
先设疑,再让学生从内容、人物、写作特点等方面鉴赏文章,然后点拨总结、拓展延伸。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墨子及其非攻主张。
2.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把握疑问句、反问句的句式特征。
3.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4.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
过程与方法:1、多种形式的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墨子劝阻楚攻宋的三个步骤。
2、品味赏析课文的美,培养学生阅读先秦诸子散文的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反对侵略,热爱和平,尽自己所能为和平作贡献。
【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理清行文思路,把握墨子劝阻楚攻宋的三个步骤。
3.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增加语言积淀。
【教学难点】鉴赏墨子的劝说技巧。
【教学方法】1.诵读法2.讨论点拨法3.品读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资料助读,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罄竹难书.今天我们走近一位热爱和平的人,他凭借自己雄辩的口才,巧妙的词锋以及果敢勇毅阻止了一场不义的战争,请看他非凡的表现。
二、资料助读(师生互动:生先说,教师最后补充。
白板展示)1.关于先秦诸子散文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主要的著作有《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春秋战国之交为第一个发展阶段,以《论语》和《墨子》为代表。
《论语》是较短的语录体散文。
《墨子》在对话中有议论,初具议论文的规模。
战国中叶为第二个发展阶段,以《孟子》和《庄子》为代表。
《孟子》是对话体论辩文,《庄子》接近专题论文.战国后期为第三个发展阶段以《荀子》和《韩非子》为代表。
先秦诸子散文大多文情并茂,极具文采,善用譬喻陈说事理,论辩是非,增强了说服力,而排比、夸张等修辞的大量运用更使文章辞采缤纷。
总之,先秦诸子散文无论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2.《墨子》及墨子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鲁人,一说宋人,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先秦堵子散文代表作家。
曾为宋国大夫。
早年接受儒家教育,后聚徒讲学,创立与儒家相对立的墨家学派。
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反映了小生产者反对兼并战争,要求改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愿望,他的认识观点是唯物的。
但他一方面批判唯心的宿命论,一方面又提出同样是唯心的“天志”说,认为天有意志,并且相信鬼神。
墨子的学说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为“显学”。
《墨子》是先秦墨家著作,现存五十三篇,其中有墨子自作的,有弟子所记的墨子讲学辞和语录,其中也有后期墨家的作品。
《墨子》是我国论辩性散文的源头,运用譬喻,类比、举例,推论的论辩方法进行论政,逻辑严密,说理清楚。
语言质朴无华,多用口语,在先秦堵子散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3.公输公输,名盘,也作“般”或“班”又称鲁班,山东人,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能工巧匠。
现在,鲁班被人们尊称为建筑业的鼻祖,其实这远远不够.鲁班不光在建筑业,而且在其他领域也颇有建树。
他发明了飞鸢,是人类征服太空的第一人,他发明了云梯(重武器),钩钜(现在还用)以及其他攻城武器,是一位伟大的军事科学家,在机械方面,很早被人称为“机械圣人”,此外还有许多民用、工艺等方面的成就。
鲁班对人类的贡献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我国当之无愧的科技发明之父。
三、朗读课文,感知内容:1.教师播放朗读带,学生听读课文。
(培养学生的语感)2.学生读写重点字词。
课件显示。
(学生个别读,学生自主纠正后,齐读,并自主读读写写)公输盘 bān 械 xiè郢 yǐng 文轩 xuān敝舆 bì yú锦绣jǐn xiù短褐hè粱肉liáng 糠糟 kāng zāo 犀兕xī sì麋鹿mí鳖鼋鼍 biē yuán tuó雉兔鲋鱼 zhì fù楩楠豫章 pián nán yù守圉 yù诎qū禽滑厘gǔ楚寇 kòu长木zhàng 不说yuè胡不见我于王xiàn公输盘诎(通“屈”,理屈)。
3.教师范读并适当指导朗读。
示例:(1)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加点词须重读,显示墨子焦急的心态,他为了阻止楚宋之战而不辞劳苦。
)(2)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读出疑问语气,显示公输盘恭敬请教之意)(3)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读出祈使语气,显示蓄意提出无理要求之意。
)(4)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义”字须重读,显示公输盘以“义”装点自己的味道,要读出他一本正经而又流露出掩饰不住的傲慢的语气。
)(5)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读出疑问语气,显示质问、责备,催促之意。
)(6)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公输盘在无言以对的情况下,只好虚晃一枪,把矛盾的焦点转移到楚王身上。
要读出他狡猾推脱而又仗势欺人的语气。
)(7)王曰:“善哉。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 注意“善哉”的虚伪。
“虽然……”则体现了一个霸气十足的诸侯的强硬与蛮横。
)(8)公输盘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公输盘在心里做着阴暗的盘算,要读出阴险并带有威胁意味的语气。
子墨子敏锐地揭穿这一阴谋,显示出胸有成竹、镇定沉着之意。
)4.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把握语气,体会人物的心理,感受激烈、紧张的气氛。
5.选两位学生分角色朗读,其余同学点评。
教师点评。
四、译读课文,疏通文意: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用工具书,翻译课文。
2.以小组为单位,针对翻译中的疑难问题讨论研究,共同解决。
教师巡视各组,答疑解惑。
(本文在文字和句式上相类似的地方较多,因此不必逐句讲解,要多启发学生触类旁通,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3.教师检查学习成果,引导学生积累文言词句。
(课件显示)(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请.献十金(请允许我,表敬词)荆之地方..五千里(土地方圆,与现代汉语表意不同)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巧妙的方式。
现代汉语中“机变”为“随机应变”之意) (2)一词多义公输盘不说(高兴) 见公输盘(拜见)请说之(解释) 胡不见我于王(引见)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这样)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但是)不可谓知类(事理) 为楚造云梯之械(这样)为与此同类(类别) 子墨子闻之(代词,指代造云梯攻宋这件事)宋何罪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结构助词)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吾知子之所以距我(“的”,结构助词)(3)通假字:距子矣、守圉、诎、公输盘不说距:通“拒”,抵御。
圉通“御”,抵挡。
诎:通“屈”,理屈。
说同“悦”,高兴(4)翻译下列句子(本题的目的是让学生注意疑问句、反问句式)夫子何命焉为? 译:先生(有)什么见教呢?宋何罪之有? 译:宋国有什么罪过呢?胡不已乎? 译:为什么不停止(攻宋)呢?胡不见我于王? 译:何不向楚王引见我呢?此为何若人? 译:这是什么样的人呢?五、细读课文,理清思路:本文故事对应的双方是谁?主要人物是哪一位?墨子前往楚国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本文故事对应的双方是墨子和楚国的公输盘、楚王。
主要人物是墨子。
他前楚国的目的是劝阻楚国攻打宋国。
六、课堂小结:同学们,现在我们对文章的大概内容有所理解,那么墨子止楚攻宋成功的奥秘是什么?墨子的劝说艺术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这些问题留给同学们课后思考。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这篇课文。
七、布置作业:1、必做题:做《伴你学》自主学习部分。
2、选做题:熟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探究墨子止楚攻宋成功的奥秘,体味墨子的劝说艺术,品读课文,理解感悟;延伸拓展,联系实际谈体会。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大体了解了课文所讲述的故事。
下面我们接着来研读这篇课文。
哪位同学能谈一谈本文的写作线索(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
)以“见”字一线穿珠。
墨子见公输盘→墨子见楚王→墨子见公输盘(1~12) (13~16) (17~22)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可分为三个步骤:使公输盘理屈词穷;使楚王理屈词穷;模拟攻守,击败公输盘,说明楚国攻打宋国不会有好结果,促使楚王放弃攻宋。
二、精读课文,探究墨子止楚攻宋成功的奥秘,体味墨子的劝说艺术:1、墨子止楚攻宋战略三步走。
(1)学生分角色朗读2~12段。
提问:墨于是如何劝说公输盘的呢?明确:墨子见公输盘,并没有直接劝阻,而是先设下圈套,请求公输盘替他杀人,借此激怒公输盘,引出公输盘冠冕堂皇的理由“吾义固不杀人”。
接着,墨子就抓住公输盘这句话大做文章。
“宋何罪之有”一句,轻描淡写而又咄咄逼人,立刻将帮助楚国攻打宋国的公输盘置于理亏的境地。
然后,墨子用“不可谓智’”不可谓仁”不可谓忠”不可谓强”不可谓知类”,从各个方面批判了公输盘的行为.让公输盘有口难辩。
“义不杀少而杀众”一句,揭示出公输盘所标榜的“义”的欺骗性。
(2)分角色朗读13~16段。
提问:公输盘面对墨子的逼问,无话可说,把责任推到楚王身上,那么墨子又是如何劝阻楚王的呢?明确:墨子采取了和对付公输盘相同的策略,先引他入瓮,然后让他陷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困境。
他先用一个假设,以富人盗窃穷人为喻,问楚王“此为伺若人”,使楚王承认并说出此人“必为有窃疾矣”。
既然承认这种人“有窃疾”,那么楚以富有之国而攻伐贫穷之宋,正“与此同类”。
在墨子强有力的论据面前,楚王理屈词穷,不得不诺诺称是。
(3)学生齐读17~22段。
提问:墨于是如何对待公输盘与楚王相互推诿、敷衍塞责的呢?明确:墨子明白仅靠道义是无法真正战胜强大而顽固的敌人的。
墨子与公输盘演练攻守战术,公输盘九攻,墨子九距,公输盘攻械尽,子墨子守有余,公输盘起杀心,子墨子预守备。
“虽杀臣,不能绝也”,镇定沉着的子墨子扑灭了楚王与公输盘的嚣张气焰,迫使他们放弃攻打宋国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