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监护与护理ppt【全套】
2024心电监护ppt课件完整版(2024)
![2024心电监护ppt课件完整版(2024)](https://img.taocdn.com/s3/m/89af8e91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29.png)
室性心律失常
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 等
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 等
2024/1/29
5
心电监护设备组成及工作原理
设备组成
电极、导联线、放大器、 显示器等
2024/1/29
工作原理
心电信号采集、放大、处 理与显示
抗干扰技术
减少环境干扰与提高信号 质量
6
临床应用价值与意义
实时监测
连续监测患者心电信号 ,及时发现异常
2024/1/29
21
报告编写规范及注意事项
报告结构
文字表达
遵循标题、摘要、引言、方法、结果、讨 论、结论等报告基本结构,确保报告的逻 辑性和完整性。
使用准确、简洁、清晰的语言表达研究结 果和结论,避免使用模糊和歧义的词汇。
图表辅助
引用规范
在报告中合理使用图表辅助文字说明,使 数据结果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同时注意 图表的标题、坐标轴标签等细节设置。
2024/1/29
18
数据筛选、分类和整理方法
数据筛选
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设定合理 的筛选标准,从原始数据中提取
出符合要求的数据。
2024/1/29
数据分类
按照不同的特征和属性,对数据进 行分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 据。
数据整理
对筛选和分类后的数据进行清洗、 转换和格式化等处理,以便于后续 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
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为行业变革做出贡献。
30
THANK YOU
2024/1/29
31
据中的信息。
2024/1/29
20
结果可视化呈现技巧探讨
心电监护知识护理部讲课PPT课件
![心电监护知识护理部讲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d1a2ea0e53a580216fcfe2c.png)
32
房性期前收缩
频发房性期前收缩部分形成三联律
33
心房扑动是激动在心房内环行运动的结果 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特发性心房扑动
心悸、胸闷、气短、心绞痛、头晕甚至心力
衰竭、晕厥
病因治疗,同步直流电复律,食管心房调搏,
窦性P波匀齐,与QRS波群无固定关系,房室分离
心室夺获或室性融合波
58
59
伴血流动力学障碍首选电复律,药物无效者也可 电复律,能量为100~200J 血流动力学较稳定的非持续性室速,静脉予利 多卡因、普罗帕酮、胺碘酮等 心导管右心室起搏,超速抑制终止室速。 β阻滞剂、胺碘酮、索他洛尔 射频消融术,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外科手术
42
43
房室间存在传导速度快的旁路,激动提前到达心 室,预先激动整个或部分心室,故名预激综合征
隐匿型旁路指房室旁路仅有心室向心房逆传的功 能,而无心房向心室的传导功能(单向阻滞)
常导致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 射频消融根治
44
WPW综合征解剖与心电图特征
45
典型的预激综合征(W-P-W综合征)
49
Lown室性心律失常分级标准:
0 Ⅰa Ⅰb Ⅱ Ⅲ Ⅳa Ⅳb Ⅴ 无室性早搏 室早<30次/h,<1次/min 室早<30次/h, 偶尔>1次/min 室早≥30次/h(频发室早) 多形性或多源性室早 成对室早 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早发室早(R on T)
50
51
52
53
54
心电监护--ppt课件精选全文
![心电监护--ppt课件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2b187786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53.png)
在有有创动脉压力监测的病人中,如果对数值有怀 疑,应该立即手测血压进行对比
2024/8/11
17
氧饱和度的监测
SaO2表示氧合血红蛋白占血红蛋白总数的百分比 在监护屏幕上还可以提供脉率信号 氧饱和度的波形:波形是连续自动调整的,代表了
构成SaO2测定信号的质量。如果波幅很小,说明读 数可信度很低 测量部位:最常用食指,选用甲床条件好的(根据 选用的探测接头不同,可以选择耳垂、鼻尖等部位) 指套松紧适宜,注意局部压疮
同侧肢体输液病人
测量的限制:在这些状况下,测量不可靠或测压时间延长
病人移动、发抖或者痉挛
心律失常 、血压迅速变化
严重休克或者体温过低
2024/8/11
极限的心率(低于40BPM或者高于300BPM) 10
肥胖和水肿病人
有创血压的测量
监护仪:模块、导线(根据换能器的不同, 物 有不同的配置),参数的调整
❖ PAP—肺动脉压 ❖ RAP—右房压
❖ LAP—左房压 ❖ ICP—颅内压
That all !! Thank you !!!
2024/8/11
25
❖ 2.从压力模块进入,双击“传感器校零”直到出 现“正在进行校零”.
❖ 3.直接从心电监护仪表面的“步骤”进入,按下 “全部压力校零”,再按“确认”键.
2024/8/11
14
换能器的位置
将水气交界处(通大气的三通)置于右心房 水平(腋中线第四肋间)
《心电监护与护理》课件
![《心电监护与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ca66d09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51.png)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监测与 诊断。
重症监护病房(ICU)中 对危重病人的实时监测。
手术和麻醉过程中的心电 监测。
运动员和特种部队等高强 度训练人群的心功能监测 。
02
心电监护设备
心电监护仪的组成
01
02
03
04
心电导联线
用于连接患者的心电信号到监 护仪,通常有多个导联线,以 便监测不同部位的心电信号。
心电监护过程中的护理要点
正确安放电极片
监测仪器设置
确保电极片放置在正确的位置,避免皮肤 过敏和干扰信号。
根据患者病情和监测需求,正确设置监测 仪器的参数,包括心率、心律、ST段等。
观察与记录
患者教育与心理护理
密切观察心电监护仪的显示数据,发现异 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记录工作,为后 续治疗提供依据。
05
心电监护与护理实践
心电监护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心电监护是临床护理中常用的监测手 段,用于实时监测患者的心电活动, 评估心脏功能和诊断心律失常等疾病 。
心电监护的应用提高了诊疗效率和患 者安全,降低了医疗事故的风险。
心电监护在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和 急诊科等场所广泛应用,为医护人员 提供及时、准确的患者信息,协助制 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处理后的心电信号在显示 屏上显示,同时监护仪根 据信号特征进行实时监测 和报警。
心电监护仪的种类
便携式心电监护仪
体积较小,便于携带,常 用于床边监测和移动监测 。
固定式心电监护仪
固定在床旁或墙壁上,通 常配备更多的监测功能和 报警系统。
多功能心电监护仪
除了心电监测外,还具备 其他生命体征监测功能, 如血压、血氧等。
调试参数
设置心电监护仪的各项参数, 如心率、心律等。
心电监护-(2)-PPT课件
![心电监护-(2)-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d999d72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f4.png)
监护仪工作原理
• 心电监护:心电监护本质上是动态阅读长 时间记录的常规体表心电图。为操作简便, 通常采用简化的心电图导联来代替体表心 电图导联系统。
• 例如,将四个肢体导联分别移动到胸前壁四个角 落,同时,采用粘贴式纽扣电极片代替标准的银 -氯化物电极夹,这样既可保证良好的监测质量, 又不影响病人床上活动和各种诊疗措施的实施。
2 舒张压 其重要性是维持冠状动脉灌注压,正常值在 60~89mmHg。
3脉压差:即收缩压-舒张压。正常值为30~40mmHg。 4 平均动脉压:是指心动周期的平均血压,约等于舒张
压+1/3脉压。
自动化间断测压法简称NIBP
NIBP的优点是: 1.无创伤性,重复性好 2.操作简便,容易掌握 3.适应范围广 4.自动化血压监测,按需要定时测压,省时、
省力 5. 与其它测压法相关良好
NIBP的缺点
1.不能连续测压 2.无动脉压波形显示 3.低温使外周血管强烈收缩,血容量不足,
以及低血压是均影响测量结果
中心静脉穿刺插管和测压
经皮穿刺中心静脉,主要经颈内静脉或锁 骨下静脉,将导管插入上腔静脉,也可经 股静脉用较长导管插入至下腔静脉,可以 测量中心静脉压(CVP)
• 心电监护只是为了监护心率、心律的变化。若需分 析ST段异常及更详细的观察心电图变化,应做常 规导联心电图。
动脉压监测
• 动脉压是临床麻醉、重病监测的基本 指标之一。
• 与心排血量、血容量、周围血管阻力、 血管壁弹性和血液粘度等因素有关。
血压可分为
1 收缩压 主要由心肌收缩性和心排血量决定,正常值 在90~139mmHg。
心电监护操作程序
• 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安置舒适体位 • 连接心电监护仪的电源,打开主机开关
2024版《心电监护》ppt课件
![2024版《心电监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c94c876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73.png)
《心电监护》ppt课件CONTENTS •心电监护基本概念与原理•心电监护设备与技术•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临床案例分析•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策略•总结与展望心电监护基本概念与原理01心电信号产生及传导机制心脏电生理基础心肌细胞的离子流动与膜电位变化心电信号产生心脏除极与复极过程中的电位变化传导系统心脏内特殊传导组织与心肌细胞间的电信号传递代表心房除极过程,反映心房肌的电活动代表心室复极过程,反映心室肌的复极状态可能与心室肌的“后除极”有关,临床意义尚不明确代表心室除极过程,反映心室肌的电活动P波QRS波群T波U波心电图波形特征及其意义常见心律失常类型及识别方法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等房性心律失常房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等室性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等房室传导阻滞一度、二度Ⅰ型、二度Ⅱ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心电监护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实时监测连续、实时地监测患者的心电信号,及时发现异常变化辅助诊断通过分析心电图波形特征,辅助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治疗评估根据心电监护结果,评估治疗效果及调整治疗方案预防风险通过长期心电监护,发现潜在的心脏疾病风险,及时进行干预心电监护设备与技术02传统心电图机操作相对复杂,需要专业人员操作;便携式设备操作简单,易于上手。
01020304传统心电图机体积较大,重量重,不便于携带;便携式设备体积小,重量轻,方便携带。
传统心电图机功能全面,适用于多种场景;便携式设备主要针对特定需求设计,功能相对简单。
传统心电图机价格较高,维护成本也相对较高;便携式设备价格和维护成本相对较低。
设备体积与重量功能与用途操作便捷性价格与维护成本传统心电图机与便携式设备比较实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技术通过长时间连续记录心电信号,捕捉异常心电事件。
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实时性强,能够捕捉偶发性异常心电事件;但长时间佩戴可能导致患者不适,且数据量大,分析难度高。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护理ppt课件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6d9a456a58da0116d174987.png)
(6)体温 (Temp)
及时发现术中、术后体温过高 或过低,分析原因采取措施, 制止严重后果,指导低温麻醉 和进行体外循环治疗,控制手 术过程中降温和升温过程。
注:最高值、瞬时值
三、多功能监护仪常见故障处理
(1)通常所见故障
❖(1)导线未连接好(防止导线中间断裂、 老化、打折)。
❖(2)电源不足(注意蓄电池充电)。 ❖(3)导电糊干涸,(24h更换电极)。 ❖(4)预置范围不恰当,应根据病情预置
❖ 间接了解病人PaO2高低,以便了解组织的氧供情况。 ❖ 正常值
SpO2 =HbO2 /(HbO2 -Hb)×100% 正常值:96--100% ❖ 当PaO2 >100mmHg时SpO2不再升高; ❖ PaO2 <90mmHg时, SpO2较敏感, PaO2特 别<60mmHg时 SpO2下降更为迅速。
(三)、告知
告知患者,取得合作 (1)操作的目的。 (2)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过敏 等。 (3)嘱患者及时反应自己的感觉及不适。
(四)、操作前的准备
❖1、护士:洗手、戴口罩 ❖2、用物:心电监护仪、导联线、电极片、
记录单,必要时备乙醇棉枝、剃 须刀。 3、环境:安静整洁,用屏风或帷幔遮挡病 员 ❖4、患者:取舒适平卧位或半卧位。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
一、操作步骤
❖一、核对 ❖二、评估 ❖三、告知 ❖四、操作前准备 ❖五、操作过程 ❖六、操作后处理
(一)、核对
❖双人核对患者的姓名、床号、年龄等。
(二)、评估
❖1、了解患者意识状态、是否有各类心律失 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水电解质及 酸碱平衡紊乱、起搏器植入。
❖2、操作部位:胸部皮肤情况 ❖3、心理状态:情绪反应、心理需求。 ❖4、机器的性能 ❖5、周围环境
2024版心电监护的使用ppt课件
![2024版心电监护的使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aaea16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97.png)
工作原理
通过电极片采集患者心电信号,经过 导联线传输到主机进行处理,最终在 显示器上呈现心电波形和参数。
1. 准备设备
2. 贴附电极片
在患者胸部正确位置贴附电极片,注 意清洁皮肤和选择合适的电极片。
检查设备是否完好,连接电源和导联 线。
工作原理及操作流程
3. 连接导联线
将导联线正确连接至主机和电极 片。
01
பைடு நூலகம்
02
03
病情需要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是否 需要进行心电监护,如心 律失常、心肌梗死等。
评估患者状况
评估患者的意识、呼吸、 循环等状况,确定是否适 合进行心电监护。
了解过敏史
询问患者是否有过敏史, 特别是对电极片、导电胶 等材料的过敏反应。
皮肤准备及电极安放位置
皮肤准备
清洁患者皮肤,去除油脂 和污垢,保持皮肤干燥。
智能心电监护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智能心电监护系统能够自动分析心电数据,识别异常波形,为医生提供更加准确和高效的辅 助诊断。
个性化心电监护方案的制定 针对不同患者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心电监护方案,包括电极贴附位置、监测时长、数据处理和分析方 法等,以提高心电监护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观察记录
密切观察心电波形变化,及时记录 异常波形和报警信息。
定期维护
定期对心电监护仪进行维护,如更 换电极片、清洁仪器表面等,确保 仪器处于良好状态。
04
波形识别与数据分析技巧
正常心电图波形特征
01
P波
代表心房除极的电位变化,形 态圆钝。
02
QRS波群
代表心室肌除极的电位变化, 正常人多为qR、qRs、Rs、R
心电监护的使用ppt课件
2024版心电监护ppt课件
![2024版心电监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78bd52f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18.png)
01心电监护基本概念与原理Chapter心电监护定义及作用定义作用心电图产生原理与波形识别产生原理波形识别常见心律失常类型及识别方法常见类型识别方法心电监护设备简介设备组成心电监护设备主要由心电信号采集装置、信号处理系统和显示记录装置等部分组成。
功能特点现代心电监护设备具有多导联同步显示、自动分析报警、数据存储和传输等功能,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心电活动,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自动报警,为临床抢救和治疗赢得宝贵时间。
02心电监护操作规范与流程Chapter01确保设备完好无损,检查电源线、导联线是否完好,电极片是否过期或损坏。
020304对患者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病情、皮肤状况及合作程度。
向患者解释心电监护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选择合适的监护导联,根据需要设置报警参数。
操作前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正确放置电极片并启动设备01020304观察并记录实时波形和数据异常情况处理及报警设置03临床应用场景与案例分析Chapter010204重症监护室中心电监护应用实时监测患者心电信号,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等异常情况评估患者病情及治疗效果,指导治疗方案调整预测患者病情变化趋势,提前做好抢救准备工作结合其他监测指标,全面评估患者生命体征03及时发现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律失常等异常情况01020304重症监护室中成功救治一名恶性心律失常患者案例一手术室中成功保障一名高风险手术患者的安全案例二急诊科中成功救治一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案例三强调心电监护在临床救治中的重要作用,分享成功救治经验和技巧经验总结案例分析:成功救治经验分享04心电监护设备维护与故障排除Chapter01020304清洁设备表面校准设备检查电缆和传感器保持设备通风设备日常保养方法介绍常见故障类型及排除方法无信号或信号质量差检查电缆和传感器是否连接良好,如有损坏需要更换;检查病人皮肤是否清洁干燥,必要时进行皮肤处理。
设备无法开机或死机检查电源是否接好,电源线是否有损坏;尝试重启设备或进行软件升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置电极时应清洁皮肤,有胸毛者要剃毛,再用酒 精涂抹脱脂后再粘贴电极片。尽可能降低皮肤阻抗 ,避免QRS波振幅过低或干扰变形,这样减少伪差 和假报警。电极放置的位置可以改变,但要尽量避 免因为肌肉活动引起的干扰,尽量避开骨骼突起的 地方,在术中监护病人,可将电极移到后肩和背部 ,这样不仅避开了手术区域,还能借助于病人的质 量将电极紧紧的压近皮肤。
▪重症外科的抢救;
▪器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植术后的特殊监护;
▪危重患者或衰竭患者急诊手术前的抢救;
▪心、肺、脑术后的常规监护;
心电监护应用范围
2、综合性ICU(二):下列情况须采用心电 监护: ▪休克; ▪不明原因的昏迷; ▪脑血管意外;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及哮喘持续状态; ▪气胸;
心电监护应用范围
▪2、综合性ICU(三):下列情况须采用心电 监护: ▪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大出血; ▪急性过敏反应及过敏性休克; ▪各种药物中毒及各器官急性危象的紧急救治; ▪不稳定心绞痛者; ▪急性心肌梗死及可能性心肌梗死的患者;
TEMP接口 SpO2接口
内置电池
▪基本功能结构
▪ (1)显示、记录和打印心电图(ECG)波形和心律 (HR)数字。
▪ (2)HR报警上下限。
▪ (3)图像冻结供仔细观察和分析。
▪ (4)数小时到24h以上的趋势显示和记录。较高级 的心电监护仪尚可提供心律失常分析功能,如室性 期前收缩次数报警和记录;S-T段分析,诊断心肌 缺血;ECG与除颤起搏器相结合。
➢手术监护。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
心电监护仪的结构 迈瑞PM9000监护仪外观
标准附件
监护仪的结构(正面)
信息区
波形区
参数区
电源开关
POWER
充电灯
CHARGE
操作菜单栏
心电监护仪监测项目
心电图(ECG) 波形
心率(HR)数字
血压
血氧饱和度 呼吸
体 温
监护仪的结构(左侧面)
ECG接口 NIBP接口
➢指导其他可能影响心电活动的治疗。当其他非抗 心律失常治疗措施有可能影响到患者的心电活动 时,可采用心电监护的方法加以指导。
➢监测和处理电解质紊乱。电解质紊乱可诱发各种 心律失常通过心电监护可及时发现并观察处理结 果。 ➢协助涉及临床心电活动的研究工作。包括评价各 种心血管疾病和治疗对患者心电活动的影响等。
▪ 2、呼吸:呼吸功能监测主要包括呼吸的频率、节律。如 有无潮式呼吸、、呼吸暂停、浅慢呼吸。以维持患者良 好呼吸状态。
▪ 3、血压:血压是手术后监护患者的主要项目之一。及时 准确地监测血压的动态变化。有助于判断患者体内血容 量、心肌收缩力以及外周血管压力等变化。
▪ 4、温度:患者的体温能够提供生理状态的重要信息。严 重感染、创伤和大手术后,体温多有上升;临终患者体 温常有下降。体温过高或过低均对疾病的防治不利,因 此,危重患者及外科大手术后,温度作为常规监测项目 之一,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有效措施。
▪ 为了不影响常规心电图复查,胸导联不宜放在V1~ V6位置,可取下一肋位置。为了不影响心脏检查及 应急抢救措施实施,如心脏听诊、电击复律等,对 需要采取这些措施者避开左胸导联,电击复律不会 对监护仪造成损害,故在复律时是不必仅断开监护 仪和电击之间的连线或切断监护仪电源。除颤后电 击后监护仪可由短暂波形显示紊乱,如果电极安放 放置正确。很快就可以恢复正常显示。
1、急诊ICU:
▪ 不少急诊危重患者由于病情重不宜转 送,或病因一时无法确定转送科室难以 决定;
▪ 另有少数患者为避免转送过程中失去 宝贵的抢救时机,而必须在急诊进行抢 救后才能安全送转。
心电监护应用范围
▪2、综合性ICU(一):下列情况须采用心电 监护:
▪外科手术后的监护,特别是全麻术后复苏期 的监护;
▪5、血氧饱和度: 血氧饱和度即氧合血红蛋白百分比, 能够有效反映血液中血红蛋白与氧合水平。正常值》 0.95.当血氧饱和度0.85~0.9时患者可能有轻度缺氧症 状。当血氧饱和度<0.85时患者可出现严重的缺氧症状, 应及时给予有效处理。
电极与导线的选择
1、电极选择与安置方法 电极的主要作用是及时准确 传递仪器对患者监护信息。为医护人员分析和诊断病情 提供可靠的保证。电极选择原则是便于固定、对皮肤刺 激性小。目前使用电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一次性粘附 电极该电极优点是对皮肤无污染、无刺激、对交流电阻 抗低传递信息准确、长时间置于空气中保湿性好,使用 时揭去后盖,直接粘贴于局部皮肤,接上导线后使用; 另一种是可重复使用电极呈椭圆形。
▪临床心电监护直接目的是及时发现、识别和确诊 各种心律失常,最终的目的是对各种致命性心律 失常进行及时有效处理。
1、及时发现和诊断致死性心律失常及其先兆。
2、指导临床心律失常治疗。确诊心律失常类型 和程度,有助于选择抗心律失常治疗的方法和时 机,同时还能有效评价这些治疗措施的疗效和不 良反应。
心电监护的意义
心电监护应用范围
▪2、综合性ICU(四):下列情况须采用心电 监护: ▪急性心功能不全及严重心律失常;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成功者; ▪起搏器置入术后的监测; ▪心脏介入术后的监护; ▪电复律术后的患者等。
心电监护应用范围
▪3、CCU 常规进行心电监护 ▪4、普通病房重危病人。
心电监护的意义
监测项目
▪ 1、心电监护
▪ (1)心电图;通过监测心电图,观察各波形,分析各段 有无可疑情况。以便及时进行12导联常规心电图检查。 进行完整的综合判断,协助疾病诊断,指导心脏相关治疗 的进行
▪ (2)心率:是监护患者的最基本指标之一。
▪ (3)心律:是监护患者另一个最基本指标。观察有无心律 失常。
心电监护与护理
心电监护概念
对被监护者进行持续和间断的心电监护,是监测危 重患者各种生命体征最重要、最必要设备之一
心电监护通过24h对患者心电等项目的监测与分 析,准确评估患者的生理状态。在参数超出某一范 围时发出警报,提醒医护人员寻找原因,及时抢救 患者。
为临床诊断及救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指标。
心电监护应用范围
心电监护仪的基本组成
▪(1)心电信号输入 ▪(2)显示器 ▪(3)记录器 ▪(4)报警装置 ▪(5)其它附属装置
心电监护仪种类根据监护仪的功能和监护目的不 同。心电监护仪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
(1)中心监护仪;包括系统控制器、中心显示器 、记录器三部分。 (2)床旁监护仪:直接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等项目 (3)动态心电监护仪:包括记录以和分析仪两部 分,能24小时记录心电波形。 (4)遥控心电监护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