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智力的特点
老年人智力特点
![老年人智力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575370a32cc58bd63186bda4.png)
老年人智力特点老年智力的特点人老了,随着生理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智力也随之变化,但绝不是人们过去所说的人老了,脑子糊涂,老而无用了。
智力正常的老化是很自然的,不必为此紧张,焦虑和烦恼,这是一种生理现象,不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
它有下面三个特点:1、智力的不同方面变化是不同步的,有的减退早些,有的晚些,有的减退快些,有的慢些,不能笼统的说老年人的智力都减退了,那是不对的。
应该具体分析老年生理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这样老年人就能掌握这些规律。
我们在八十年代做过一项研究,比较了20-89岁不同年龄成年人的智力变化。
凡是与知识经验的积累有关的智力方面,随年龄增长,减退较晚,直到七、八十岁才有所减退,而且减退缓慢,有的甚至还有所提高,比如,常识、词汇等。
这是智力称之为晶态智力,形容它像晶体固体一样,比较稳定,不太变化,它们都是后天获得的。
另外,有一些与神经系统和感觉、运动器官的生理结构和功能有关的智力方面,成年后随年龄增长减退较早,40岁就开始减退,而且减退较快,60岁减退明显。
比如近事记忆,思维的快慢,以及和注意力和反应速度有关的能力。
这类智力称之为液态智力,形容它流动的、不稳定,容易变化。
这结果说明了智力老化中的规律,当液态智力减退时,晶态智力仍保持较好,可以作为补偿。
因此老年人可以用丰富的知识经验弥补自己的弱点,扬长避短,使老年人的智力基本保持正常,保证了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2、老年智力的个体差异很大,因为智力受很多因素影响,生理上的老化与心理老化不同步,因此,人与人的智力老化不一样,有的老年人头脑清晰,思维敏捷,智力不减当年,到晚年仍能做出成就。
3、老年智力有可塑性和潜能,国内外研究已证实这一点,如果采取适当措施,可延缓老年智力减退,甚至还可以得到改善,因为其中有潜能可挖掘。
老年人智力开发的方法稳定情绪要豁达开朗,改变生活的单一模式,摆脱偏颇俗见的束缚和心目中的烦恼。
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益的焦虑上,要使大脑腾出一些空间来容纳值得贮存的东西。
老年人的心理几大特点
![老年人的心理几大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3e5fac2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e.png)
老年人的心理几大特点
一、情绪改变
有些老人变得多疑善感,容易激动,动不动留泪,因为小事而大发脾气,对周围事物总感到看不惯,不称心;固执己见,自以为是;有的变得郁郁寡欢,苦闷压抑,情绪低落。
二、智力改变
记忆力常有减退,以近时记忆较明显,对新近发生的事件记不起来,并感精力和脑力不足,对空间概念和抽象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都减退,计算能力也会缓慢迟钝。
三、性格改变
有的老人显得啰嗦,说话多重复,过于小心谨慎,唯恐出错;有些变得不修边幅,生活懒散,不注意个人卫生;或变得自私,好占小便宜。
四、过分的关心自身的健康水平
老年人往往有许多的疾病,担心会突然故去,对身体的不适症状十分敏感,动不动就要去医院反复检查治疗。
五、孤独感
现在的年轻人工作都比较的忙,回家探望父母的时间较少。
使得许多老人有孤独无助感,情感脆弱。
老年人的7个心理特点
![老年人的7个心理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f69410da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20.png)
老年人的7个心理特点(1)感知方面:最常见的是视力和听力的老化。
视觉分辨精细物体的能力在45岁之前有一个和缓的下降过程,45岁以后下降速度加快。
老年人的言语知觉障碍,不仅由于听觉系统对不同频率声音感受性降低,听懂言语的能力也在下降;嗅觉减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嗅神经的神经纤维数随年龄增加而减少;同样味觉也下降。
(2)注意方面:老年人视觉注意更容易受到无关刺激的干扰,而注意转移的灵活性也变差。
(3)记忆方面:一般来说,记忆力从50岁开始就有所减退,70岁以后更明显。
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近记忆”衰退,对新近接触的事物或学习的知识都忘得快。
意义识记减退较少,机械记忆减退较多。
总体上说,老年人的记忆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退的,并受教育程度的影响。
(4)思维方面:总的来说,老年人思维随年龄增长而下降,但衰退的速度和程度存在个体差异。
表现为思维局限、固化,推理能力下降等。
(5)智力方面:成人智力分为液态、晶态智力。
液态智力指与知觉整合、近事记忆、思维敏捷度、注意力、反应速度等有关的能力,随年龄增长而减退较早,老年期下降更明显;晶态智力指与后天的知识、文化、经验积累有关的能力,如词汇、理解力、常识等,一般不随年龄增长而减退,有的甚至还有所提高,直到70岁后才出现减退,且减退速度缓慢。
(6)情绪方面:由于生理老化、社会角色改变、社会交往减少以及心理机能变化等主客观原因,老年人经常会产生消极情绪体验和反应,如紧张害怕、孤独寂寞、无用失落以及抑郁焦虑等。
①失落感:由于社会角色、家庭角色的改变,经济负担加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疾病困扰等因素,都会使老年人因心理不适应而产生失落感。
因而可能出现两种情绪:一是沉默寡言,表情淡漠;二是急躁易怒,发脾气。
②孤独感:家庭是老年人生活的基本单元。
家庭的小型化、儿女与老人分居、丧偶、因疾病不能进行户外交往活动等都会使老年人产生孤独感。
③抑郁感:老年人离退休之后,接触社会的机会减少,与人交流的时间减少,信息的来源减少,加之衰老造成的沟通障碍,会使老年人产生抑郁感,表现为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对人冷漠,不爱讲话,等等。
中老年智力测试等级划分标准
![中老年智力测试等级划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774b72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33.png)
中老年智力测试等级划分标准
以下是中老年智力测试等级的划分标准:
中老年智力测试等级标准按照智力障碍的程度可以分为四个级别: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
1、轻度:智商在
2、01~3个标准差之间。
2、中度:智商在
3、01~4个标准差之间。
3、重度:智商在
4、01~5个标准差之间。
4、极重度:智商在
5、01个标准差以上。
智力障碍按照不同病因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由于在智力发育期间导致的智力低下;二是在智力发育成熟以后,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智力损伤;三是老年期的智力明显衰退导致的痴呆。
扩展资料:
对智能的发展与衰退的过程进行纵向研究,结果显示,人的智能一般在20岁左右时达到最高峰,以后逐渐开始下降。
50岁时下降10%,约相当于16岁时左右的智力,60岁时下降20%,约相当于12岁时的智力,70岁时下降30%,约相当于10岁时的智力。
但智能本身存在着个别差异,功能差异和质量差异。
对老人采用WAIS成人智力量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老人的动作性(或称非言语性)智力成绩下降较为显著,若以60-64岁为基准的衰退率,那么,到70-74岁时下降25、6%,到80-84岁时下降40、7%,因此老年人的智力与中年人与青年人差距很大;而相对而言,语言性智力在60岁以后
还保持较好,直至80-84岁时才下降较为明显。
2021年全科医学单选题与答案解析186
![2021年全科医学单选题与答案解析186](https://img.taocdn.com/s3/m/99af142626fff705cd170a81.png)
A:HCV感染早期即可出现抗HCV-IgM阳性
B:抗HCV是保护性抗体
C:少数患者可出现抗HCV持续阴性
D:抗HCV和HCV-RNA同时阳性提示活动性HCV感染
E:抗HCV阳性而HCV-RNA阴性提示既往感染
【答案】:B
【解析】:抗HCV不是保护性抗体。
40.以下哪一项不是导致急性肺源性呼吸困难中的吸气性呼吸困难的常见原因
A:肾小球肾炎
B:肾病综合征
C:肾细胞癌
D:肾盂癌
E:原发性高血压
【答案】:C
【解析】:老年男性,无痛性肉眼血尿首先考虑为泌尿系肿瘤,结合患者同时伴有发热、高血压和贫血,这些都是肾癌的"肾外临床表现"。故选择答案C。
23.关于活疫苗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容易保存
B:需多次注射
C:局部和全身反应比较明显
D:可以长时间保存
【解析】:抽样调查是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估计总体人群的情况,所以要保证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个体间变异程度大的材料抽样比较困难,不能保证有较好的代表性,不适用于抽样调查。
12.对于银屑病治疗的注意事项,不恰当的是
A:对于进行期皮损,禁用刺激性强的药物
B:追求彻底治愈,可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
C:避免诱发因素
2021年全科医学单选题与答案解析186
一、单选题(共50题)
1.鼻咽癌治疗的主要手段首选是
A:手术
B:化疗
C:放疗
D:生物治疗
E:中药治疗
【答案】:C
【解析】:鼻咽癌病变位于头颅中央,常侵犯至临近的咽旁间隙、颅底骨质及脑神经等,外科手术困难。鼻咽癌对放射线较敏感,故放疗成为其首选及主要的治疗方法,目前常用放化疗联合方案提高疗效。
老年人的思维特点是什么有哪些特征
![老年人的思维特点是什么有哪些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a7dfd9da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a7.png)
老年人的思维特点是什么有哪些特征老年人的思维方法固然同中年人没有什么不同,可是老年人思维反映相对迟钝一些,所以我想专门就老年人的思维方法谈谈个人的观点。
下面店铺为大家介绍的老年人的思维特点是什么,希望对您有帮助哦。
老年人的思维特点思维是人的一种最复杂的心理活动,是人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中介,对客观现实概括和反映。
人类通过思维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这是一种高级、理性的认识过程,主要包括概括、类比、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老年人思维变化的表现思维出现衰退较晚,特别是与自己熟悉的专业有关的思维能力在年老时仍能保持。
但是,老年人由于在感知和记忆方面的衰退,在概念、逻辑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减退,尤其是思维的敏捷度、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以及创造性比中青年时期要差。
老年人思维弱化及障碍的表现形式如下:1) 思维迟钝、贫乏对有些事情联想困难,反应迟钝,语言缓慢;有些老年人不愿学习,不想思考问题,导致词汇短缺,联想易间断,说话常突然中止。
2) 思维奔逸如对青壮年时期的事情联想迅速,说话漫无边际,滔滔不绝。
3) 强制性思维不自主的偶发毫无意义的联想,或者反复出现而又难以排除的思维联想。
4) 逻辑障碍主要表现为对推理及概念的紊乱,思维过程繁杂曲折,内容缺乏逻辑联系。
2. 老年人思维变化的应对策略人在老年期思维能力的弱化在各个老年人的身上表现程度不同,有些人思维仍很清晰,甚至仍有创造思维,而有些人却有严重的思维障碍。
因此,要重视对老年人的全面身心保健,鼓励老年人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培养其思维品质,以恢复和保持其良好的思维能力。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大量研究表明,老年期的心理变化伴随生理功能的减退而出现老化,使某些心理功能或心理功能的某些方面出现下降、衰退,而另一些心理功能或心理功能的某些方面仍趋于稳定,甚至产生新的适应代偿功能。
老年人的心理变化是指心理能力和心理特征的改变,包括感知觉、智力和人格特征等。
老年人的心理变化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老年人智力特点
![老年人智力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8381a2cd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fd.png)
老年人智力特点老年人的智力有什么特点呢?是不是会下降?该如何对他们的智力进行开发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老年人智力特点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老年智力的特点人老了,随着生理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智力也随之变化,但绝不是人们过去所说的"人老了,脑子糊涂,老而无用了"。
智力正常的老化是很自然的,不必为此紧张,焦虑和烦恼,这是一种生理现象,不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
它有下面三个特点:1、智力的不同方面变化是不同步的,有的减退早些,有的晚些,有的减退快些,有的慢些,不能笼统的说老年人的智力都减退了,那是不对的。
应该具体分析老年生理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这样老年人就能掌握这些规律。
我们在八十年代做过一项研究,比较了20-89岁不同年龄成年人的智力变化。
凡是与知识经验的积累有关的智力方面,随年龄增长,减退较晚,直到七、八十岁才有所减退,而且减退缓慢,有的甚至还有所提高,比如,常识、词汇等。
这是智力称之为"晶态智力",形容它像晶体固体一样,比较稳定,不太变化,它们都是后天获得的。
另外,有一些与神经系统和感觉、运动器官的生理结构和功能有关的智力方面,成年后随年龄增长减退较早,40岁就开始减退,而且减退较快,60岁减退明显。
比如近事记忆,思维的快慢,以及和注意力和反应速度有关的能力。
这类智力称之为"液态智力",形容它流动的、不稳定,容易变化。
这结果说明了智力老化中的规律,当液态智力减退时,晶态智力仍保持较好,可以作为补偿。
因此老年人可以用丰富的知识经验弥补自己的弱点,扬长避短,使老年人的智力基本保持正常,保证了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2、老年智力的个体差异很大,因为智力受很多因素影响,生理上的老化与心理老化不同步,因此,人与人的智力老化不一样,有的老年人头脑清晰,思维敏捷,智力不减当年,到晚年仍能做出成就。
3、老年智力有可塑性和潜能,国内外研究已证实这一点,如果采取适当措施,可延缓老年智力减退,甚至还可以得到改善,因为其中有潜能可挖掘。
老年痴呆意识描述
![老年痴呆意识描述](https://img.taocdn.com/s3/m/53ee2d06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06.png)
老年痴呆意识描述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老年痴呆,或称老年失智症,是一种影响老年人认知功能的疾病,其特征包括记忆力衰退、思维能力下降、判断力减弱、情绪不稳定等症状。
这种疾病会逐渐使患者丧失自理能力,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老年痴呆的意识描述方面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老年痴呆患者的意识状态通常呈现出一些特征。
他们常常表现出迷茫、困惑、无助等情绪,对周围环境和人事缺乏认知,可能会出现走失、忘记家人姓名等情况。
他们的记忆力明显受损,无法保持短期记忆,有时甚至无法识别自己的家人或朋友。
思维能力下降,逻辑性减弱,可能会产生荒谬的想法或行为。
判断力不足,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做出错误的决定。
情绪波动明显,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暴躁等情绪问题。
老年痴呆患者的意识描述还包括其对周围环境的混乱感知。
他们可能会产生错觉、幻觉,无法分辨现实和虚幻,对身边事物产生误解或恐惧。
他们的时间感和空间感也受损,可能无法正确估计时间和距离,或者迷失在熟悉的环境中。
由于大脑功能受损,老年痴呆患者的感知能力也会受到影响,可能无法正确识别颜色、声音、图像等外部刺激。
老年痴呆患者的意识描述还涉及其人际关系和社会互动能力的减弱。
他们可能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与他人沟通困难,可能会出现语言混乱、词不达意等问题。
由于记忆力受损,他们可能无法记住他人的名字和面孔,也可能无法正确理解他人的言行。
老年痴呆患者常常感到孤独、无助,与他人的交流变得更加困难,导致他们逐渐与社会脱节。
对于老年痴呆患者的意识描述,我们应该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
保持患者的安全是最重要的。
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监护,避免他们走失或发生意外。
提供合适的医疗和康复服务,包括药物治疗、认知训练、心理辅导等,帮助他们减轻症状,延缓病情发展。
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体系,让老年痴呆患者感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关怀,促进他们尽可能地融入社会生活。
老年痴呆患者的意识描述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认知、情感、感知及社交等多方面的功能。
《老年社会工作》考试重要知识点
![《老年社会工作》考试重要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2d2fe0c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b9.png)
《老年社会工作》复习要求一、老年人的美好生活需要——社会工作的视角(一)、人口老龄化现状1、人口老龄化——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
2、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3、从全世界来看老年人口规模不断增大(绝对数);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相对数);老年型国家数量不断增多;老龄化社会将成为所有国家的归宿4、为什么会出现人口老龄化?λ生育水平下降λ人口寿命的延长λ社会经济发展(根本原因)5、人口老龄化现状人口老龄化的影响(1)对社会的影响:养老保障需求、老年医疗和护理需求、老年精神文化需求日益迫切。
(2)对经济的影响:财政负担加重、劳动力结构性短缺、老龄产业需求、经济低迷。
(3)对政治的影响:老龄化现状老年贫困问题影响社会公正、代际关系问题、老年群体将成为政治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力量(二)、老年人美好生活需要的基本方面1、身的无痛λ心的舒畅λ灵的安宁(三)、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不平衡”“不充分”的表现四个不平衡:λ养老资源区域分布不平衡λ养老资源的供需发展不平衡λ居家与机构养老资源分配不平衡λ养老专业人才供需不平衡五个不充分:λ养老服务供给主体不充分λ养老服务产品供给不充分λ养老服务有效需求不充分λ养老服务设施及养老服务使用不充分λ养老服务体系的体制机制建设不充分(四)、老年社会工作基础知识1、老年社会工作:指受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者在专业价值理念的指导下,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生活在遭受各种困难而暂时丧失社会功能的老年人解决问题、摆脱困境、改善功能并同时推动老年人晚年获得进一步发展的专业服务活动。
理解: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支配;理论指导;专业方法;最终目标是挖掘老人潜能,提高老人能力和促进老人发展2、老年社会工作服务对象:λ以被服务的对象来划分:遭遇各种困难的老年人;老年人的家人或亲友;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其他人员λ以老年人问题的种类来划分:长期患病、生理机能严重衰退或残疾的老年人;经济困难的老年人;退休后生活无法调适的老年人;人际关系不良的老年人;受虐老年人;丧亲老年人3、老年社会工作目标调适老年人生活环境,协助其适应不良社会环境,如经济、疾病、家庭关系、孤独等问题,使老年人能安度晚年促进老年人人际关系,鼓励其参与社会生活,以使其与他人互动,满足其精神生活需要协助老年人增强个人能力,预防生理或心理功能迅速退化,以促进其身心健康帮助老年人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从各个方面促进其有一个健康和愉快的晚年提供老年人福利、老年人保障、老年人服务等各方面实际经验和理论总结,作为有关部门制订、修正老年人政策和措施的参考4、老年社会工作伦理困境双重关系、自决原则和利益保障原则、保密原则与知情权、老年人虐待问题与保密原则5、老年社会工作核心理论:λ认知行为理论λ生态系统理论λ增权理论λ社会支持理论λ优势视角理论二、科学认识老年人一、老年人的生理特征1.老年人外形:(1)头发:逐渐变白,60岁以后大部分都变白。
老年人智力发展的特点
![老年人智力发展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1652475d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f3.png)
老年人智力发展的特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们的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口也逐渐增多。
老年人智力发展的特点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老年人智力发展的特点包括认知功能的变化、学习能力的退化、思维方式的变化以及智力保持的策略等。
首先,老年人智力发展的特点之一是认知功能的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认知功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
注意力会变得更加容易分散,记忆力会有所下降,思维速度也会变慢。
这是由于老年人大脑结构的变化所导致的。
然而,老年人的经验丰富,他们在某些领域可能表现出更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他们具有更好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并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的问题。
其次,老年人智力发展的特点还表现在学习能力的退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学习能力会逐渐退化。
他们的学习速度变慢,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难度相对较大。
这是由于老年人的大脑神经元数量和连接强度的减少所致。
然而,老年人仍然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并且通过不断学习和锻炼大脑,可以保持智力水平的稳定。
此外,老年人智力发展的特点还包括思维方式的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思维方式会发生变化。
他们更加注重综合分析,善于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他们的思维更加深思熟虑,更加稳定和理性。
老年人在处理情感问题和解决复杂问题方面表现出更好的能力。
然而,老年人可能在处理速度较快的任务和应对突发情况时表现出相对较差的能力。
最后,老年人智力发展的特点还涉及到智力保持的策略。
老年人可以通过一些策略来保持智力水平。
他们可以进行大脑训练,例如解谜游戏、数学题、字谜等,以保持大脑的活跃。
同时,老年人还可以通过保持社交活动、参加兴趣班、锻炼身体等方式来维持身心健康,从而提高智力水平。
此外,老年人的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也对智力保持起到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老年人智力发展的特点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过程。
虽然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和学习能力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退化,但他们仍然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并且在某些领域表现出相对较好的能力。
老年人心理活动特征
![老年人心理活动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4db69535c1c708a1294a44b6.png)
一、老年人心理活动特征(一)老年人的记忆特征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应。
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记忆与人的生理因素、健康因素、健康状态、精神状况,记忆训练和社会环境都有关系。
1.影响老年人记忆的因素(1).生理、病理因素随着增龄,老年人感觉器官接收信息的能力下降,记忆细胞的萎缩影响各种记忆信息的存储。
进入中老年期,机体常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血管腔变窄的现象。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液中的脂质含量逐渐增加,血液粘稠度增大,使得血液速度减缓,血液流量相应减少,造成与记忆有关的大脑颞叶、边缘系统和乳头体等部位血液和氧气供应不足,从而使神经细胞皱缩、变性,导致记忆力减退。
(2).心理性因素老年人一方面因感觉不灵活、注意力下降,是刺激记忆的内容减少。
另一方面由于社会角色的改变如离退休,免除了承担的社会工作,接触面缩小,易产生空虚感,进而影响记忆力。
2.老年人记忆力变化的表现老年人记忆减退主要变现在长时记忆能力减退、再认和回忆能力的减退方面。
(1).老年人长时记忆能力的减退长时记忆是指所记内容在头脑中保持超过1min直至终生的记忆。
研究发现。
老年人对年轻时发生的事往往记忆犹新,对中年之事的回忆能力也较好,而对进入老年后发生的事遗忘较快,主要以近事遗忘为主,即对刚听过、看过或做过的事记不起来。
(2).老年期再认能力减退再认是指当人们看过、听过或学过的事物再次出现在眼前时能辨认出曾经感知过的心理过程。
中国研究者研究了从幼儿园到老年不同年龄阶段人们对抽象程度不同的材料进行在人的能力。
研究结果说明,再认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是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在小学末期或初中阶段达到高峰,进入成年以后开始减退,到老年期再认能力明显下降。
(3).老年期回忆能力明显下降回忆则是刺激物不在眼前,而要求将此再现出来。
其难度比再认大,与再认相比较,老年人回忆能力下降显著。
从记忆内容来看,老年人的意义识记保持较好,而机械识记减退较快,如老人对电话号码等数字属于机械识记,其效果不佳。
老年人心理健康--
![老年人心理健康--](https://img.taocdn.com/s3/m/c2334eca50e2524de5187e3b.png)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
智力正常 情绪愉快而稳定 人际关系和谐 适应环境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和角色特征 人格完整
维护与增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则
保持人与环境和谐一致的原则 适应与改造相结合的原则 身心统一的原则 自知与自爱相结合的原则 个体与群体相结合的原则
完蛋了!我一个都想不起 来了……
爷爷因为想不起来要买什么东西,只好垂头丧 气的回家了……
妈妈~~我对不起你!到了超市以后 ,想不起来要买什么东西~~我很努 力想,但就是想不起来。
爸爸~您别激动!没有关系, 等等叫姊姊帮忙买就好了。
老年人的记忆特点
1、老年人随年龄的增大而记忆力减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记忆发展变化趋势是:
维护与增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
实现医学模式的转变
推动医疗部门观念与职能的转变,实现全方位的医疗保健。
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深入开展心理卫生的健康教育,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
维护与增进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方法
帮助老年人迅速适应离退休后的生活
明确生活意义,树立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新观念 丰富生活
老年人心理健康
概念
老年人,按照国际规定,65周岁以上的人确定为老年;在中国,60 周岁以上的公民为老年人。
老年人的年龄划分: 65-74为年青老年人; 75-89岁为中年老年人; 90岁以上为长寿老年人。
概念
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
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认知
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为老年人提供
八十岁的人的智力水平一般如何?
![八十岁的人的智力水平一般如何?](https://img.taocdn.com/s3/m/c34eda8d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dd.png)
八十岁的人的智力水平一般如何?一、智力水平的变化趋势随着年龄的增长,八十岁的人的智力水平一般会有所下降。
这主要表现在记忆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上。
记忆力方面,老年人常常出现遗忘和记忆困难的情况,尤其是对新事物的记忆能力明显减退。
注意力方面,老年人往往容易分心和注意力不集中,稍有干扰就会导致思维跳跃或者遗忘重要信息。
思维能力方面,老年人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相对较弱,处理复杂信息的效率明显降低。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八十岁老年人智力水平都会下降,个体差异较大,一些人仍然保持着相对较好的智力水平。
二、影响智力水平的因素1. 生理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大脑结构和功能都会发生一些变化。
脑细胞的数量和连接数量都会减少,脑血流量和神经递质的释放也会有所下降。
这些变化都可能影响到老年人的智力表现,使其智力水平相对下降。
此外,一些老年人常常伴随有一些疾病,如老年痴呆症等,也会对智力产生负面影响。
2. 心理因素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智力水平有着重要影响。
心理压力、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都可能导致认知功能下降。
因此,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八十岁的人来说尤为重要。
三、保持智力水平的方法1. 注重锻炼大脑老年人可以通过进行一些脑力活动来提升智力水平。
比如阅读、写作、解谜、学习新知识等,都能够刺激大脑,保持思维的活跃度。
此外,老年人还可以尝试一些有益于大脑的游戏,如象棋、围棋、交叉字谜等,可以锻炼思维能力和记忆力。
2. 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智力水平的提升也起到重要作用。
老年人应该坚持科学膳食,注意补充各种营养物质,不偏食。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休息。
适量参与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促进身心健康。
戒烟限酒,减少不良的生活习惯对智力保持也十分重要。
3. 社交与情感关系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也对保持智力水平有益。
参加一些社区活动、社交聚会、旅行等都可以增加老年人的社交圈子,减少孤独感,有助于保持心理健康和促进思维活跃。
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性格特征
![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性格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66a9be3d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99.png)
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性格特征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性格特征一.老年期生理特点衰老过程是人们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它给老年人带来许多不适、烦恼和困境1.形态的老化衰老引起形态的变化必然导致老人不满意自己的形象,挫伤老年人自尊心,并由此提示老年人已是来日无多。
离休或退休,必然带来社会角色的改变。
进入老年后,人的各种生理机能都进入衰退阶段,这必将引起心身一系列变化。
2.感觉器官功能下降老眼昏花、听力下降、味觉迟钝,这些都会给老年人的生活和社交活动带来诸多不便。
例如,由于听力下降,容易误听,误解他人谈话的意义,出现敏感、猜疑、甚或有心因性偏执观念。
3.神经运动机能缓慢老年人的行动以及各项操作技能变得缓慢、准确、不协调,甚至笨拙,操作性动作缓慢、迟钝。
这些都会减少老年人外出参加一些社会活动的积极性。
4.记忆减退老年人的记忆特点是:近事容易遗忘,而远事记忆尚好。
速记、强记虽然困难,但理解性记忆、逻辑性记忆常不逊色。
二.老年期心理特点:1、感知衰退:随着年龄增长,感知觉的适应性变化最明显。
表现为视力明显减退,出现所谓的“老花眼”;听力下降,尤以70岁以后明显;味觉、嗅觉、皮肤觉在60岁以后都有明显下降;2.记忆衰退:记忆力下降表现为记忆广度、机械识记,再认和回忆等均减退。
3.思维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组织质量和脑细胞数减少,萎缩,思维迟缓迟钝。
4.智力变化:受许多因素如教育水平、某些生活经历、生活环境等影响,智力也不同程度下降。
5、情绪情感变化:老年人由社会人变成自由人,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短期内可能不适应,情绪易变而不一定外露,随之而带来情绪上的变化,表现为消沉、郁闷、烦躁等。
6、人格行为变化:不安全感主要表现在身体健康,经济保障两方面。
由于权势的失落而诱发的孤独感;由于子女关心照顾的较少,或失去配偶等因素而导致的孤独和苦楚。
适应性差对周围环境的态度和方式趋于被动,依恋已有的惯对新环境很难适应,拘泥刻板,速度减退,趋于保守,会产生多疑、依赖、易激动的情况。
老年液态智力名词解释
![老年液态智力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8c4f83a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19.png)
老年液态智力名词解释
老年液态智力是指老年人在认知能力方面的变化和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智力可能会出现一定的下降,包括记忆力减退、思维速度变慢、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这些变化导致老年人在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上可能会感到困难。
液态智力这一概念来自于心理学家雷蒙德·卡特尔(Raymond Cattell),他提出了“流体智力”和“结晶智力”的概念。
流体智力是指处理新的信息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而结晶智力则是指从过去的经验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老年液态智力的出现主要指的是老年人流体智力的下降,而结晶智力相对较为稳定。
老年液态智力的下降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脑部结构的变化、神经元的死亡和突触的损失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脑部灰质和白质的损失会导致老年人的神经传导速度变慢,从而影响到他们的思维和记忆能力。
此外,老年人还可能面临慢性疾病、药物副作用和心理压力等问题,这些因素也会对他们的智力产生负面影响。
尽管老年液态智力存在一定的下降,但老年人仍然可以通过保持积极的生活方式和进行脑力锻炼来改善智力水平。
例如,保持社交活动、参与体育运动、进行记忆训练和解决问题的游戏等,都有助于促进脑部功能的发展和保持。
总的来说,老年液态智力是老年人认知能力下降的一种表现,主要指的是流体智力的退化。
了解老年液态智力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关注和照顾老年人的认知健康。
从三个方面了解老年人的心理变化
![从三个方面了解老年人的心理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061528afa26925c52dc5bf78.png)
从三个方面了解老年人的心理变化1.老年人感知觉的变化感知觉的过程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接受外界信息和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是进行正常心理活动的基础,也是人们相互交往并与外界沟通的重要环节。
随着年龄的增长,感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也发生了衰退性的变化,心理活动相应受到影响,给老年人带来很多不便。
(1)视觉视觉器官发生的衰退性变化,主要表现为睫状肌功能减退和晶状体的调节能力下降,造成老视,需戴老花镜加以矫正;光的感受性降低,外界光线达到视网膜的亮度减弱,视力受到影响;暗适应的能力下降;深度视觉减退,判断物体远近和深浅的能力下降;辨色能力减退。
(2)听觉老年人听觉缺陷更为明显。
据调查,约有半数以上的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听觉障碍,一般对高频听力丧失较多。
由于视听觉的减退,可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活动范围,使之逐渐局限于家庭的小天地中,与外界交往减少,容易产生孤独、抑郁、焦虑和多疑等不良的心理反应,从而影响心理健康。
当视听功能严重降低时,还容易产生否认心理,从而出现猜忌、怀疑,甚至人格的偏执现象。
故应主动与老年人多沟通、多交往,并要耐心,说话要大声,体谅老人。
(3)味觉与嗅觉味觉感受器的数量随增龄而减少,75岁的老年人比30岁青年人约少1/3,故老年人味觉迟钝,感到食之无味,饭菜容易偏咸。
老年人的嗅觉也会减退,对香甜可口的食品不能感觉其香,做饭时有糊味也不能闻到。
味觉和嗅觉功能的减退,会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食欲和食物的消化吸收。
故老年人食品应色香味俱全,调配适当。
(4)皮肤觉皮肤觉包括触觉和温度觉。
老年人的触觉和温度觉有所减退,常易碰伤或烫伤。
痛觉是否减退,尚有争议,多数学者认为老年人痛阈增高,痛觉迟钝,易造成外伤。
(5)平衡觉由于前庭器官功能下降,老年人的平衡觉降低,故易摔倒而发生意外。
老年人的活动场所应加防护措施,确保安全。
2. 心理运动反应能力心理运动反应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反应,其时间的长短,反映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智力的特点
老年智力的特点人老了,随着生理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智力也随之变化,但绝不是人们过去所说的"人老了,脑子糊涂,老而无用了"。
智力正常的老化是很自然的,不必为此紧张,焦虑和烦恼,这是一种生理现象,不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
它有下面三个特点:
1、智力的不同方面变化是不同步的,有的减退早些,有的晚些,有的减退快些,有的慢些,不能笼统的说老年人的智力都减退了,那是不对的。
应该具体分析老年生理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这样老年人就能掌握这些规律。
我们在八十年代做过一项研究,比较了20-89岁不同年龄成年人的智力变化。
凡是与知识经验的积累有关的智力方面,随年龄增长,减退较晚,直到七、八十岁才有所减退,而且减退缓慢,有的甚至还有所提高,比如,常识、词汇等。
这是智力称之为"晶态智力",形容它像晶体固体一样,比较稳定,不太变化,它们都是后天获得的。
另外,有一些与神经系统和感觉、运动器官的生理结构和功能有关的智力方面,成年后随年龄增长减退较早,40岁就开始减退,而且减退较快,60岁减退明显。
比如近事记忆,思维的快慢,以及和注意力和反应速度有关的能力。
这类智力称之为"液态智力",形容它流动的、不稳定,容易变化。
这结果说明了智力老化中的规律,当液态智力减退时,晶态
智力仍保持较好,可以作为补偿。
因此老年人可以用丰富的知识经验弥补自己的弱点,扬长避短,使老年人的智力基本保持正常,保证了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2、老年智力的个体差异很大,因为智力受很多因素影响,生理上的老化与心理老化不同步,因此,人与人的智力老化不一样,有的老年人头脑清晰,思维敏捷,智力不减当年,到晚年仍能做出成就。
3、老年智力有可塑性和潜能,国内外研究已证实这一点,如果采取适当措施,可延缓老年智力减退,甚至还可以得到改善,因为其中有潜能可挖掘。
老年人智力开发的方法稳定情绪
要豁达开朗,改变生活的单一模式,摆脱偏颇俗见的束缚和心目中的烦恼。
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益的焦虑上,要使大脑腾出一些空间来容纳值得贮存的东西。
修养性格
要爽直谦和,保持宽厚随和的大度胸襟,破除墨守陈规的陋习。
适应新潮流和新方式,保持性格爽朗、智力灵活和反应敏捷。
参与社交
要善于交际,广交朋友。
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拓展个人生活的天地,从社交活动中寻找乐趣。
乐享晚年
要心情舒畅,注重在夫妻生活中得到满足,夫妻间要相互关心、温情、体贴、爱抚。
要乐于接受社会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和后辈的敬意。
怎样来衡量智力的高低平时人们谈到某某某聪明,虽说不出具体一、二、三,但评论结果还是比较一致的,似乎已形成约定俗成的看法。
这是因为智力不是抽象的,而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点,并且在行为活动中表现出来,所以通过人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可以进行客观评定。
比如解决工作中一个难点,能想出最有效办法的人,智力水平就高。
现在常用"智力测验"来评定智力,它是一种心理测量方法,种类很多,一般包含注意、观察、记忆、思维、言语和实际操作等方面,根据测验成绩评定,求得智商可以客观评定智力水平,智商高就是聪明。
但这种测量方法有局限性,因为它不可能包括智力的所有方面,尤其对老年人,有些测验不合适。
比如搭积木,拼图等,就会影响成绩,而且不是真的智力减退了。
所以智力测验不是唯一的,更重要的还要观察一个人的实际活动,人际交往和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