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解剖与功能
人体解剖学课件:脊髓
脊髓
1
第一节 脊髓
知识目标 1.掌握:脊髓的位置、外形。 2.熟悉:脊髓的功能。 3.了解:内部结构。
能力目标
1.能正确描述脊髓的位置、外形和功能。
2
第一节 脊髓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分别位于颅腔和椎骨内。 一、 脊髓的位置及形态
脊髓位于椎管内,上端平枕骨大孔处续于延髓, 下端至L1椎体下缘(小儿L3),全长约40-45cm。
D.第1~2腰椎棘突之间
E.第4~5腰椎棘突之间
5.脊髓灰质的前角是( B ) A.感觉神经中枢 B.运动神经中枢 C.内脏感觉中枢 D.交感神经中枢 E.副交感神经中枢
24
25
蛛网膜下隙
脊髓的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一)脊髓节段: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共有31对,脊髓节段共有31个。 1.颈段:8节(C1~8); 2.胸段:12节(T1~12); 3.腰段:5节(L1~5;) 4.骶段:5节(S1~5); 5.尾段:1节(Co1)。
(二)脊髓与椎骨关系: 脊髓与脊柱不等长,脊髓节段的位置大多高于同序数椎骨。
5
马尾临床意义与腰椎穿刺
马尾临床意义:马尾位于终池的脑脊液中,临床上在此穿刺比较安全。
腰椎穿刺部位:L3-4或L4-5。
脊髓圆锥 终丝
马尾 蛛网膜下隙
蛛网膜下隙:
①麻醉(腰麻) ②取脑脊液。
蛛网膜下隙
硬膜外麻醉
马尾
6
二、脊髓内部结构
组成:主要由灰质和白质组成,各节段内部结构相似。灰质在中央,白质在周围,在横切面上可见中央管。
例1:脊髓T10节半横断损伤了哪些传导束?会有何表现? 1.薄束:同侧 T10 以下躯干、下肢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消失。 2.脊髓丘脑束: 对侧 T11-12 以下躯干和下肢的痛、温觉消失。 3.皮质脊髓侧束:T10 以下同侧下肢肌瘫痪。
脊髓解剖
薄束和楔束
位于后索,薄束居内侧,楔束居外侧,薄束在后正中沟两旁,纵贯脊髓全长, 楔束在薄束的外侧,仅见于第4胸节以上。 薄束和楔束传导同侧躯干、四肢的本体觉和精细触觉。 以T4为界,薄束传导下半身来的冲动,楔束传导上半身来的冲动。 本体觉又称深感觉:位置觉、运动觉、震动觉 精细感觉:两点辨别觉和实体觉
脊髓节段与脊柱的关系
位于椎管内的脊髓
脊髓横切面上可见由白质和灰质 两种组织组成。 灰质在内部,白质在周围。
脊髓的内部结构
1、灰质
灰质主要由神经细胞 核团和一部分胶质细 胞组成,呈蝴蝶形或 H形排列在脊髓中央, 中心有中央管,纵贯 脊髓全长;
H形灰质中间的横杆称为灰质 连合
两旁的灰质分为前角和后角 1 2 3 C8-L2及S2-4尚有侧角 前角含有前角细胞,属下运动 神经元,它发出的神经纤维组 成前根,支配各有关肌肉;
3、脊髓呈前后稍扁的圆柱形,全长粗细不等,有 两个膨大部,上方的称为颈膨大,自颈髓第4节段 到胸髓第1节段的部分;下方称腰骶膨大,自腰髓 第2节段到骶髓第3节段。
4、自上而下发出31对脊神经,分布在四肢和躯干。
8个颈段(C),12个胸段(T),5个腰段 (L),5个骶段(S)和1个尾段(Co)。
5、临床上作腰椎穿刺或腰椎麻醉时,多在第3-4 或第4-5腰椎之间进行,因为在此处穿刺不会损伤 脊髓。
2、反射功能 脊髓可执行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包括躯体反射和内 脏反射。脊髓各种反射都是通过脊髓节内和节间的反 射弧完成的。(完成反射的结构为脊髓灰质、固有束 和前后根) (1)躯体反射:浅反射、深反射 (如牵张反射、屈曲 反射、浅反射等) (2)内脏反射;(膀胱排尿反射、直肠排便反射等)
浅反射 浅反射是刺激皮肤、粘膜引起的肌肉快速收缩反应。 包括角膜反射、咽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跖反射、肛门反射等.
脊柱及脊髓解剖说明
脊柱及脊髓解剖说明(E-mail:chenjianghua@)脊髓(spinal cord)起源于胚胎时期神经管的末端,原始神经管的管腔形成脊髓中央管。
脊髓是中枢神经的低级部分,在构造上保留着节段性,与分布于躯干和四肢的31对脊神经相连。
脊髓与脑的各部之间有着广泛的纤维联系,正常状态下,脊髓的活动是在脑的控制下进行的。
一、位置和外形脊髓位于椎管内,呈前、后稍扁的圆柱形,外包3层被膜,与脊柱的弯曲一致。
脊髓上端在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下端变细呈圆锥状,称脊髓圆锥(conus medullaris),约平对第1腰椎下缘(新生儿可达第3腰椎下缘),全长约42~45cm,最宽处横径为1~1.2cm,重约20~25g。
脊髓圆锥向下续为一条结缔组织细丝,即终丝(filum terminale),止于尾骨的背面,起固定脊髓的作用。
脊髓全长粗细不等,有两个梭形膨大,上方的称颈膨大(cervical enlargement),从第4颈髓节段至第1胸髓节段。
下方的称腰骶膨大(lumbosacral enlargement),从第1腰髓节段至第3骶髓节段。
两个膨大的形成是由于此处神经细胞和纤维数目增多所致,与四肢的出现有关。
脊髓表面有6条平行的纵沟,前面正中较明显的沟,称前正中裂(anterior median fissure),后面正中较浅的沟为后正中沟(posterior median sulcus)。
这两条纵沟将脊髓分为左右对称的两半。
脊髓的前外侧面有1对前外侧沟(anterolateral sulcus),有脊神经前根的根丝附着;后外侧面有1对后外侧沟(posterolateral sulcus),有脊神经后根的根丝附着。
此外,在颈髓和胸髓上部,后正中沟和后外侧沟之间,还有一条较浅的后中间沟(posterior intermediate sulcus),是薄束和楔束在脊髓表面的分界标志。
脊髓上端在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下端变细呈圆锥状,称脊髓圆锥(conus medullaris),约平对第1腰椎下缘(新生儿可达第3腰椎下缘),全长约42~45cm,最宽处横径为1~1.2cm,重约20~25g。
人体脊髓解剖学知识点
人体脊髓解剖学知识点人体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神经信号传导的关键结构。
了解人体脊髓的解剖学知识点,对于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疾病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脊髓的位置、形态、结构和功能等多个方面介绍人体脊髓的解剖学知识点。
1. 位置:人体脊髓位于脊柱管内,从颅脑延伸至腰骶段,平均长度约为42-45厘米。
脊髓的上端称为延髓锥,下延至腰骶段的末梢称为马尾。
2. 形态:脊髓呈长圆柱形,由白质和灰质组成。
白质主要分布在脊髓内侧,呈马鞍形,其中的神经纤维负责传递上行和下行的神经信号。
灰质则分布在脊髓的外侧,并呈蝴蝶状,其中的神经元负责接收和处理神经信号。
3. 结构:脊髓由31对脊髓神经根和脊髓节段组成。
脊髓上有8对颈神经、12对胸神经、5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和1对尾神经。
每对脊髓神经根由感觉根和运动根组成,感觉根负责传递身体各部位的感觉信息,运动根负责传递运动指令。
4. 功能:脊髓是多种神经信号传导的关键结构,负责感觉信息的传入和运动指令的传出。
感觉信息通过神经纤维传入脊髓,再通过上行传导通路传递至大脑皮层,形成感觉知觉。
运动指令则通过神经纤维从大脑下达到脊髓,再通过下行传导通路传递至身体各部位的肌肉和腺体,实现运动和生理功能。
5. 补充:脊髓还有一项重要功能是参与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
自主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分别控制机体的应激反应和恢复平衡。
脊髓中的脊髓交感节和脊髓副交感节是这两个系统的关键部分。
以上是人体脊髓解剖学的主要知识点。
通过对人体脊髓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神经系统的构造和功能,并为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对于医学专业人士和对神经科学感兴趣的人来说,深入学习人体脊髓解剖学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脊髓解剖讲解
脊髓解剖讲解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位于椎管内,上接延髓,下至尾骨,是神经元集中的地方。
脊髓的主要功能是传递大脑和身体之间的信息,以及控制身体的运动。
脊髓由灰质和白质组成。
灰质主要由神经元胞体和核团组成,而白质主要由神经纤维束组成。
脊髓的白质中包含许多上行和下行的纤维束,这些纤维束将脊髓各节段相互连接,同时还连接了脊髓与脑。
脊髓的内部结构还包括脊髓的被膜和脊神经根。
软脊膜紧贴脊髓的表面,蛛网膜覆盖着脊髓的外部并贴着硬脊膜,它们共同构成了脊髓的被膜。
脊神经根是连接脊髓和神经末梢的通道,它们向外延伸到神经根,其中齿状韧带为纤维状结构,有助于脊髓的固定。
脊髓在发育过程中会经历一系列的生长和变化。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脊柱的生长快于脊髓,导致成人的脊髓终止位置高于婴儿。
此外,在腰骶膨大处,神经根聚集形成马尾,此处可对脑脊液进行重吸收。
总的来说,脊髓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它通过神经元和神经纤维束的相互作用,实现了大脑和身体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控制功能。
神经系统解剖学脑脊髓和神经的结构与功能
神经系统解剖学脑脊髓和神经的结构与功能神经系统是人体最为复杂的系统之一,它由大脑、脊髓和神经组成。
这些结构与功能紧密相连,协同工作,以确保身体各部分的正常运行和信息传递。
本文将介绍神经系统的解剖学知识,包括脑脊髓和神经的结构与功能。
一. 脑脊髓的解剖学结构1. 大脑:大脑位于颅骨内,是人体最大的脑部。
它分为左右两个半球,通过脑桥和中脑以及脊髓相连。
大脑由灰质和白质组成,灰质主要负责信息处理和意识产生,而白质则负责传递信号。
2. 小脑:小脑位于颅后窝,紧邻脑干。
它对身体的协调运动和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小脑的脑叶通过躯干小脑齿状核与脑干相连,从而将信息传递到不同的身体部分。
3. 脑干:脑干连接大脑和脊髓,是身体许多重要功能的中枢。
它分为中脑、脑桥和延髓三部分。
脑干控制着呼吸、心跳和消化等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
4. 脊髓:脊髓位于脊柱内,是神经系统的主要信息传递通道之一。
脊髓内有许多神经元,负责传递来自大脑和周围神经的信息。
它还负责调控一些反射活动,如膝反射等。
二. 神经的结构与功能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单位,它由许多神经元组成。
神经元分为三部分:树突、细胞体和轴突。
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连接,以进行信息传递。
1. 传感神经:传感神经负责从身体各个部分向神经系统传递感觉信息。
它们通过感觉神经末梢感受身体各处的刺激,然后将这些信息传递到脊髓和大脑。
2. 运动神经:运动神经负责从神经系统向身体各部分传递运动指令。
当我们意识到某种动作时,大脑发送指令到脊髓,然后通过运动神经传递到肌肉,从而实现运动。
3. 联络神经:联络神经负责在神经系统内部传递信息。
它们连接起来形成神经回路,以协调不同的神经元活动。
联络神经在大脑皮质和脊髓中起着重要作用。
三. 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的功能非常广泛,涵盖了认知、感觉、运动等方面。
1. 感知与感觉:神经系统负责对外界的刺激进行感知和感觉。
感知是通过感觉器官,如眼睛、耳朵等,获取外界刺激的能力。
脊髓解剖与功能
一、位置和外形
脊髓圆锥:腰骶膨大 向下急剧缩小的一个 圆锥形末端。
终丝:脊髓圆锥向下 延为一根细长的无神 经组织的丝,止于尾 骨背面的骨膜。
一、位置和外形
前正中裂 后正中沟、位置和外形
脊神经节:后根上 的膨大,内含感觉 神经元胞体。
二、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脊髓解剖与功能
二炮总医院神经外科 廖毓芝
一、位置和外形
位置:椎管内。上 端在枕骨大孔处与 延脑相连,成人脊 髓下端平对第1腰椎 体下缘,全长45cm; 新生儿下端平对第3 腰椎体。
一、位置和外形
外形:前后略扁的 圆柱形。 两个膨大 六条纵沟 脊髓圆锥 终丝
一、位置和外形
颈 膨 大:C4-T1
腰骶膨大:T12-S3
S CT L
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纤维排列:内→外:骶、腰、胸、颈
三、内部结构 ㈡白质
2.上行纤维束 ⑵.脊髓小脑后束 脊髓小脑前束
位置:外侧索的边缘。
功能:传导来自躯干下部和下肢的肌、腱及关节的 反射性本体感觉。
三、内部结构 ㈡白质
2.上行纤维束 ⑶脊髓丘脑侧束:
位置:外侧索的前部、脊 髓小脑前束的内侧。 对侧后角固有核→白质前 连合交叉→脊髓丘脑侧束 →丘脑。
1.固有束:
紧贴灰质表面,分 别位于三个索内。主要 由后角细胞轴突构成, 行程不超越脊髓。 功能:联系脊髓不同 节段,完成节段或节段 间的反射。
三、内部结构 ㈡白质
2.上行纤维束
⑴薄束和楔束 位置:位于后索
T5节段以下→薄束 T4节段以上→楔束
三、内部结构 ㈡白质
2.上行纤维束
⑴薄束和楔束 功能:传导躯干、四肢的
功能:控制躯干、四肢骨骼肌随意运动。(支配上下肢的前角运动神经元只接受对侧半球 的纤维,躯干肌运动神经元接受双侧皮质脊髓束的支配)
人体解剖学课件——脊髓
⑤顶盖脊髓束:兴奋对侧颈肌,抑制同侧颈肌
⑥内侧纵束:调节眼球运动与头部姿势
(4)脊髓灰质板层——Rexed 板层
如何理解不同颈、胸、腰、骶部脊髓板层?
板层 Ⅰ ——边缘层(海绵带) 板层 Ⅱ ——胶状质
板层 Ⅲ 板层 Ⅳ
内有后角固有核
板层 Ⅴ 接受本体感觉传入纤维 板层 Ⅵ 调节运动
板层 Ⅶ
中间内侧核——与内脏感觉有关 中间外侧核——与内脏运动有关 胸核(背核clarke柱)—非意识性本体感觉 骶副交感核—在S2-4节段相当于板层Ⅶ,内脏运动
侧角只存在于T1-L3,为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 骶髓无侧角,S2-4脊髓节段其为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
侧角细胞多为 多极神经元
内脏运动神经元
轴突
前根-白交通支
交感干
(3)后角
上行纤维束
大脑中枢
后根感觉纤维 后角细胞轴突
联络上下脊髓节段
后端窄细的部分,内含多极中间神经元。主要接受后 根的躯体和内脏感觉纤维传入的冲动。
脊髓反射可分为躯体反射和内脏反射。 躯体反射是指骨骼肌的反射活动,如牵张反射、屈曲反射、
浅反射等。 内脏反射是指一些躯体内脏反射、内脏内脏反射和内脏躯
体反射,如瞳孔对光反射、竖毛反射、膀胱排尿反射、 直肠排便反射等。
躯体反射
浅反射 深反射
皮肤、黏膜感受器
腹壁、提睾反射
肌、腱感受器 肱二、三头肌和膝跳反射
止于颈髓至骶髓各节段前角N运动元
b)皮质脊髓前束
躯干肌和上肢近端 躯干肌(不交叉)
脊髓的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了解脊髓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及其在神经传导中的作用,掌握脊髓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解剖实验室实验器材:1. 新鲜尸体的脊髓标本2. 显微镜3. 解剖刀4. 解剖镊5. 解剖针6. 解剖盘7. 水平仪8. 生理盐水9. 实验记录本实验步骤:一、观察脊髓外观1. 将脊髓标本放置在解剖盘上,观察其整体形态、长度和直径。
2. 注意脊髓的横断面,观察脊髓的灰质和白质分布情况。
二、脊髓的解剖结构1. 使用解剖刀沿脊髓纵轴切开,观察脊髓的灰质和白质分布。
2. 用解剖镊轻轻分离灰质和白质,观察灰质的内部结构。
3. 注意脊髓前、后角的位置和形状。
三、脊髓的传导通路1. 使用解剖针在脊髓的横断面中央位置插入,观察脊髓的传导通路。
2. 观察脊髓的中央管,了解其与脑脊液循环的关系。
四、脊髓的生理功能1. 观察脊髓对刺激的反应,如触觉、痛觉等。
2. 使用生理盐水刺激脊髓,观察其反射反应。
实验结果:1. 脊髓呈圆柱形,长度约45-50厘米,直径约1.2厘米。
2. 脊髓的灰质位于中央,呈蝴蝶状,分为前角、后角和中间带。
3. 脊髓的白质位于灰质周围,由神经纤维组成,分为前索、侧索和后索。
4. 脊髓的传导通路包括上行传导通路和下行传导通路。
5. 脊髓对触觉、痛觉等刺激有明显的反射反应。
实验讨论:1.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导神经冲动、调节反射活动等生理功能。
2. 脊髓的灰质和白质在结构和功能上相互联系,共同完成神经传导任务。
3. 脊髓的传导通路是神经冲动传递的重要途径,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观察了脊髓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和传导通路,掌握了脊髓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结果表明,脊髓在神经传导和反射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保持标本的清洁和干燥。
2. 操作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脊髓标本。
脊髓解剖及损伤定位
每个关键点要检查2种感 觉:轻触觉和针刺觉 (锐/钝区分)。 每个关键点的轻触 觉和针刺觉分别以面颊 部的正常感觉作为参照, 按3个等级评分。 0 = 感觉缺失 1 = 感觉改变(受损 或部分感知,包括感觉 过敏) 2 = 正常或完整(与 面颊部感觉类似) NT = 无法检查
身体两侧轻触 觉和针刺觉(锐 /钝区分)总分 各为56分,身体 一侧感觉总分 为112分。
(2)下行纤维束:又称运动传导束,将大 脑皮质运动区、红核、前庭核、脑干网状 结构及上丘的冲动传至脊髓前角或侧角, 进而支配躯干肌和四肢肌,参与椎体束和 锥体外系的形成,与肌肉的随意运动、姿 势和平衡有关。主要有: 1 皮质脊髓束:支配躯干和肢体的运动; 2 红核脊髓束:支配屈肌的运动神经元, 协调肢体运动; 3 前庭脊髓束:主要兴奋躯干和四肢的伸 肌,以调节身体平衡;
脊髓损伤ASIA评分表
脊髓损伤的神经系统查体
1、感觉检查:浅感觉、深感觉 2、运动检查:主动运动(肌力)、被动运动 (肌张力) 3、神经反射检查:浅反射、深反射、病理反射 4、肛门指诊:以区分全瘫和不全查28对皮节的轻触觉和针刺觉以确定感觉平面 C2 枕骨粗隆 C3 锁骨上窝 C4 肩锁关节的顶部 C5 肘前窝外侧 C6 拇指近节背侧皮肤 C7 中指近节背侧皮肤 C8 小指近节背侧皮肤 T1 肘前窝内侧 T2 腋窝顶部 T3 第 3 肋间3 T4 第 4 肋间(乳线) T5 第 5 肋间(在 T4 - T6 的中点) T6 第 6 肋间(剑突水平) T7 第 7 肋间(在 T6 - T8 的中点) T8 第 8 肋间(在 T6 - T10的中点) T9 第 9 肋间(在 T8 - T10的中点) T10 第 10 肋间(脐) T11 第 11 肋间(在 T10 - T12的中点) T12 腹股沟韧带中点 L11 T12与L2 之间的 1/ 2 处 L2 大腿前中部 L3 股骨内髁 L4 内踝 L5 第 3 跖趾关节足背侧 S1 足跟外侧 S2 腘窝中点 S3 坐骨结节 S4 - 5肛门周围(作为 1 个平面)
医学脊髓解剖和功能图
与同序数椎骨同高 比同序数椎骨高1个椎骨 比同序数椎骨高2个椎骨 比同序数椎骨高3个椎骨 平对第10~12胸椎体 平对第1腰椎体
Up Down Back
一、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脊髓呈前后稍扁的圆柱状,粗细不均,有 两个膨大部。颈膨大:C5-T2,发出支配上 肢的神经根;腰膨大:L1-S2,发出支配下 肢的神经根。往下逐渐变细,形成脊髓圆 椎,尖端发出终丝,终止于第一尾椎的骨 膜。
Ⅹ层 中央管周围
Up Down Back
灰质:有神经细胞核团和部分胶质细胞 白质: 中央管:
Up Down Back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 一、灰质:前角、后角及C8-L2、S2-4的侧 角,还包括中央管前后的灰质前联合和后 联合,合称中央灰质。前角:主要与躯干 及四肢的运动有关。后角:参与感觉信息 的中转。侧角: C8-L2是交感神经中枢,支 配血管、内脏急腺体的活动(C8-T1支配同 侧的瞳孔扩大肌、睑板肌、眼眶肌、面部 的血管和汗腺;S2-4副交感神经,支配直肠、 膀胱和性腺。)
Up Down Back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二、白质:分为前索、侧索和后索。此外灰质 前联合的前方有白质前联合,后角的基底部灰 白质相间的部分为网状结构。白质有上行(感 觉)、下行(运动)传导束及大量胶质细胞组 成。
Up Down Back
Up Down Back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灰质
灰质前连合 灰质后连合
Up Down Back
一、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脊髓的外形
脊髓表面的沟裂: 前正中裂 后正中沟 前外侧沟 后外侧沟
Up Down Back
一、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 前正中裂:脊髓腹侧正中线陷入脊髓实质, 深大前后径的1/3,深约3mm
脊髓解剖及脊髓损伤
1.感觉功能评定
28个关键点,针刺觉和轻触觉;肛门周围感觉检查
2.运动功能评定
10个关键肌;肛门括约肌检查
3.神经平面的确定
当感觉与运动平面不一致时,一般以运动平面为主 做记录。若非关键肌部位,以感觉平面为准。
肌张力评定(改良Ashworth量表)
关节活动度评定(ROM)
平衡能力评定 肢体围度测量 步行能力评定 病理反射检查 心理过程:
1.脊髓震荡
2.脊髓休克
3.脊髓半横断 4. 脊髓不完全损伤 5.完全性脊髓损伤 6.特殊类型:中央索综合征、半切综合征、前束综合
征、圆锥综合征、马尾综合征
1.脊髓震荡
功能性损害,脊髓实质无明显改变或少量渗出甚至 出血。伤后为不完全性截瘫,24小时内开始恢复,3-6 周完全恢复。
当成年人由于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在过度劳损、体位 聚变、猛力动作或暴力撞击下,使纤维环破裂,髓核多 向后外侧脱出,常压迫脊神经根,形成椎间盘脱出。
脊柱的功能
支持体重 运动功能 保护脊髓、脊神经和内脏
脊髓位于椎管内,外包被摸,成人约延髓相连,
下端在成人一般平第1腰椎体下缘水平, 新生儿平第3腰椎体
从胚胎第4个月起,脊髓的生长速度比
脊髓缓慢,脊髓长度短于椎管,因此形 成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成人):
C1~4与同序椎骨相对应;
C5~8、T1~4与同序椎骨上一节椎体相
对应;
T5~8与同序椎骨上两节相对应;
T9~12与同序椎骨上三节相对应;
L1~5平对10~12椎体; S1~5、Co平12胸椎和第1腰椎椎体相对
C7-C8 肱三头肌、桡侧屈腕肌、指屈深肌、手内部肌。
脊髓解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脊髓的解剖结构和形态;2. 掌握脊髓的内部结构,包括灰质和白质;3. 了解脊髓的血管分布和功能;4. 观察脊髓的反射和损伤表现。
二、实验原理脊髓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脊柱内,负责传递神经信息、协调运动和支持生命活动。
脊髓由灰质和白质组成,灰质主要由神经元的细胞体组成,白质主要由神经纤维组成。
脊髓具有反射中枢的功能,对于维持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脊髓标本、解剖刀、解剖剪、解剖镊、显微镜、染色液等。
2. 实验步骤:(1)观察脊髓的外形和位置:将脊髓标本放置于解剖板上,观察脊髓的形态、大小、位置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2)观察脊髓的横断面:使用解剖刀沿脊髓的纵向切开,观察脊髓的横断面,包括灰质和白质的结构。
(3)观察脊髓的内部结构:将脊髓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观察脊髓的灰质和白质结构,包括神经元的形态、神经纤维的排列等。
(4)观察脊髓的血管分布:观察脊髓的血管分布情况,了解脊髓的血液供应。
(5)观察脊髓的反射和损伤表现:观察脊髓的反射功能,了解脊髓损伤后的表现。
四、实验结果1. 脊髓的外形和位置:脊髓呈圆柱状,位于脊柱内,上端与延髓相连,下端平第一腰椎椎体下缘。
脊髓的前面较平坦,后面有脊膜沟,两侧有脊神经根。
2. 脊髓的横断面:脊髓的横断面呈不规则的H形,包括灰质和白质。
灰质位于脊髓的中心部分,主要由神经元的细胞体组成;白质位于脊髓的外围,主要由神经纤维组成。
3. 脊髓的内部结构: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脊髓的灰质主要由神经元的细胞体组成,白质主要由神经纤维组成。
脊髓的灰质分为前角、后角和侧角,白质分为前索、后索和侧索。
4. 脊髓的血管分布:脊髓的血管主要来自脊髓前动脉和脊髓后动脉,脊髓前动脉和脊髓后动脉分别与脊髓前静脉和脊髓后静脉相连。
5. 脊髓的反射和损伤表现:脊髓具有反射中枢的功能,如屈肌反射、伸肌反射等。
脊髓损伤后,可出现截瘫、感觉障碍、反射消失等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p Down Back
• 颈膨大、腰膨大:脊髓全长粗细不等,有 两个膨大处,分别称为颈膨大和腰膨大。 颈膨大自颈髓第四节到胸髓第一节。颈膨 大的出现是由于该节段脊髓内的神经细胞 和纤维较多所致,膨大的成因则与肢体的 发达有关。由于人类的上肢动作灵巧,解 剖结构精细,所以支配上肢的臂丛神经就 比较发达,颈膨大正相当于臂丛神经发出 的节段。腰膨大L2-S3。
Up Down Back
一、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脊髓的外形
脊髓表面的沟裂: 脊髓表面的沟裂: 前正中裂 后正中沟 前外侧沟 后外侧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Up
Down
Back
一、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 前正中裂:脊髓腹侧正中线陷入脊髓实质, 深约3mm • 后正中沟:脊髓背侧正中线的线沟,深达 灰质,约5mm • 前外侧沟:左右各一,相当于前根丝传出 处 • 后外侧沟:左右各一,相当于后根丝传出 处
Up
Down
Back
三、脊髓反射和损伤表现
• 脊髓半切综合征:脊髓病损导致病损平面以下同侧肢体上运动神经元 瘫,运动功能丧失,深感觉、精细触觉障碍,对侧肢体痛温觉消失, 双侧触觉保留。主要发生于颈椎。脊髓内分布有支配下肢和躯干感觉 的上行传导束,及支配运动功能的下行传导束。分布于颈椎的下行传 导束包括薄束楔束,位于后索,传导来自同侧躯体的本体觉和精细触 觉。脊髓丘脑侧束位于外侧索,因在脊髓内交叉,故上行传导对侧躯 体的痛觉、温度觉;脊髓丘脑前束位于前索,部分交叉上行至对侧, 传导双侧躯干 四肢的粗触觉。上行传导束主要包括皮质脊髓束,在同 侧下行并支配同侧躯体的运动功能。故在脊髓半切损伤时,主要表现 为同侧的运动、深感觉、精细触觉障碍,对侧的痛温觉障碍,而由于 脊髓丘脑前束的部分交叉,故粗触觉保留。另外,由于后角细胞发出 的纤维先在同侧上升2-3个节段后再经白质前连合交叉至对侧组成脊 髓丘脑侧束,故对侧痛温觉感觉障碍平面较脊髓损害节段水平低。
Down Back
三、脊髓反射和损伤表现
脊髓的功能: 脊髓的功能:(2)反射 躯体反射:牵张反射、 躯体反射:牵张反射、屈曲反射
内脏反射:排尿反射、 内脏反射:排尿反射、竖毛反射 病理反射
Up Down Back
三、脊髓反射和损伤表现
脊髓的功能: 脊髓的功能:(2)反射 牵张反射
感受器: 感受器:肌梭 腱反射 牵张反射有两种类型 肌张力反射 肌张力反射指受牵拉的肌肉发生 肌张力反射指受牵拉的肌肉发生 轻度、持续、 轻度、持续、交替和不易疲劳的 紧张性收缩,使肌有一定张力。 紧张性收缩,使肌有一定张力。 是保持身体平衡和维持姿势最基 本的反射活动, 本的反射活动,也是进行各种复 杂运动的基础。 杂运动的基础。 Up Down
皮质脊髓束
皮质脊髓侧束:
止于同侧脊髓灰质 前角外侧核 支配四肢肌
皮质脊髓前束:
止于双侧脊髓灰质 前角内侧核 支配躯干肌 四 肢 肌 Up 躯 干 肌
● ● ● ● ● ● ● ●
● ● ●
● ● ● ● ●
躯 干 肌 Down Back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白质(下行传导束) 白质(下行传导束) 皮质脊髓束
Up
Down
Back
三、脊髓反射和损伤表现
• 不完全脊髓损伤类型:
• • • • 前脊髓综合症( 前脊髓综合症(anterior cord syndrome) 后脊髓综合症( 后脊髓综合症(posterior cord syndrome) 中央脊髓综合症( 中央脊髓综合症(central cord syndrome) 脊髓半切综合症( syndrome) 脊髓半切综合症(Brown-Sequared syndrome)
Up
Down
Back
三、脊髓反射和损伤表现
• 脊髓震荡:与脑震荡相似,是脊髓暂时性 功能丧失,无器质性损伤,脊髓功能可在 短时间内恢复。
Up
Down
Back
三、脊髓反射和损伤表现
• 脊髓休克:脊髓受到创伤或病理损害时出现的表 现。在休克器内表现在运动、感觉、反射和自主 神经系统的一系列变化。其障碍范围与脊髓损伤 的部位和严重程度有关。高位和中位颈髓损伤有 四肢瘫,低位损伤可表现为双下肢瘫。瘫痪以下 肌张力低下或消失,损伤阶段以下深、浅感觉丧 失,腱反射消失。休克期过后反射可恢复,恢复 顺序一般由低位到高位,由远端向近端。提睾丸 反射最早出现。脊髓休克后如反射已恢复,而感 觉运动仍处于完全丧失状态,预示完全性脊髓损 伤。 Up Down Back
传递同侧 本体感觉 精细触觉 颈部由内向外: 颈部由内向外: S LT C
T3
T4
T5
损伤表现: 损伤表现:感觉丧 失在同侧(患侧) 失在同侧(患侧)
Up Down
脊神经节
T6 Back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白质(上行传导束) 白质(上行传导束)
脊髓丘脑侧束 外侧索前部 痛温觉 脊髓丘脑前束 前索 粗触觉、 粗触觉、压觉 浅感觉 为脊髓灰质Ⅰ 为脊髓灰质Ⅰ和Ⅳ~Ⅶ神经元的中枢突 Ⅶ 白质前连合越边后的上行纤维 经白质前连合越边后的上行纤维
脊髓解剖及功能
Up
Down
Back
脊 髓
一、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三、脊髓反射和损伤表现
Up
Down
Back
一、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脊髓的位置 位于椎管内
下端的位置: 下端的位置: 成人平第一腰椎椎体下缘 新生儿第3 新生儿第3腰椎下缘平面
Up
Down
Back
一、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脊髓的外形
Up Down Back
灰质( 灰质(H形) 中央管(终室) 中央管(终室) 白质
Up
Down
Back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 灰质:位于脊髓中央,由神经细胞体及树 突及神经末梢构成 • 白质:经纤维构成
Up
Down
Back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灰质
灰质前连合 灰质后连合 C5 后角 中间带 前角 L3 侧角 (T1(T1-L3)
Up
Down
Back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 白质(下行传导束-椎体束):锥体束 白质(下行传导束-椎体束): ):锥体束 是下行传导束, 是下行传导束,包括皮质脊髓束和皮 质脑干束两种。 质脑干束两种。因其神经纤维主要起 源于大脑皮质的锥体细胞, 源于大脑皮质的锥体细胞,故称为锥 体束。锥体束在离开大脑皮质后, 体束。锥体束在离开大脑皮质后,经 内囊和大脑脚至延髓( 内囊和大脑脚至延髓(大部分神经纤维 在延髓下段交叉到对侧, 在延髓下段交叉到对侧,而进入脊髓 侧柱) 终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 侧柱),终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病损 时常出现上运动神经元麻痹及椎体束 征等。 征等。
Up
Down
Back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白质(上行传导束) 白质(上行传导束)
传递T5以下 薄束 传递 以下 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楔束 传递T4以上 传递 以上 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深感觉) 深感觉) 占据后索, 占据后索,为脊神经节神经元的中枢突
Up Down Back
楔 薄 束 束
薄束 楔束
Up Down Back
脊髓丘脑侧束
传递对侧肢体1~2个 个 传递对侧肢体 节段以下的痛温觉 损伤表现: 损伤表现:感觉丧 失在对侧(健侧) 失在对侧(健侧) 1~2个节段以下 个节段以下 脊神经节
Up
Down
Back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白质(上行传导束) 白质(上行传导束)
脊髓小脑后束
脊髓小脑前束 传递下肢和躯干 下部的本体感觉 至小脑, 至小脑,主要与 肢体姿势协调有 关
Up Down Back
一、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脊髓的节段
脊髓节段 与同序数椎骨对应关系 C1C1-C4 C5C5-T4 T5T5-T8 T9T9-T12 L1L1-5 S1S1-Co 与同序数椎骨同高 比同序数椎骨高 比同序数椎骨高1个椎骨 比同序数椎骨高 比同序数椎骨高2个椎骨 比同序数椎骨高 比同序数椎骨高3个椎骨 平对第10 12胸椎体 10~ 平对第10~12胸椎体 平对第1 平对第1腰椎体
三、脊髓反射和损伤表现
• 圆锥综合征:大小便及性功能障碍
Up
Down
Back
三、脊髓反射和损伤表现
• 马尾综合征:除圆锥综合征的表现外还有 下肢感觉、运动障碍
Up
Down
Back
三、脊髓反射和损伤表现
• 前脊髓损伤综合征:损伤平面以下出现四 肢瘫,浅感觉如痛温觉丧失,而位置觉等 深感觉存在。括约肌功能也有障碍。
3 7 4
9 5
13
2
14
11 6
1.薄束 1 2.楔束 3.脊髓小脑后束 4.脊髓小脑前束 5.脊髓丘脑后束 6.脊髓丘脑前束 7.皮质脊髓侧束 8.皮质脊髓前束 8
12
10
三、脊髓反射和损伤表现
脊髓的功能: 脊髓的功能:(1)传导 上行: 上行: 感受器 下行: 下行: 脑 脊髓
Up
脊髓
脑
躯干四肢肌运动 大部分内脏运动
Up
Down
Back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白质
后索 外侧索 前索 C5 白质前联合 L3
T8
Up Down Back
S3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白质 主要由长的上行纤维束和下行纤维束
以及短的固有束组成
Up
Down
Back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 薄束和楔束:位于后索,薄束居内侧,楔 薄束和楔束:
束居外侧。薄束和楔束传导躯干、四肢的 本体觉和精细触觉。以T4为界,薄束传导 下半身,楔束传导上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