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
【摘要】语文新课程改革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即要实施语文开放式教学。
本文从三方面论述了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的主要内涵。
从而,明确了语文教学观,一种深入社会、渗透生活、跨越学科的语文教学观,一种鼓舞激励、培养能力、关注发展的语文教学观。
【关键词】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
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具有操作性,绝不是夸夸其谈的虚无理论。
本文认为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要理解接受、贯彻实施好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就要掌握原则、端正观念、明晰角色、提高素质,达到领悟内化才能知行合一。
开放式教学不是一种新兴的学校教学模式,而是一种面向学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态度。
传统的学校概念,是将学校当作一种在封闭状态下为学生授业解惑,而新的教学理念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共同走出一条自我发展的道路。
纵观时下风行的教学方法,无论是研究性学习,还是合作学习,都积极倡导教师的教要融会、整合相关学科内容,关注、利用社会生活资源,拓展学生的学列时间与空间,使学生的学习的方式多样化。
由此可见,开放式教学既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也不是对各种教学方法的简单的综合运用,而是博采众长以优化教学结构,达到内外和谐发展,实现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智能型人才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态度。
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就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全面整合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广泛吸收已有各种教学法的长处,创造性地应用于现代课堂教学过程中,并通过运用先进教学手段,改革评价体系,达到使学生适应现代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指导思想。
它本着“教为学服务”的观点,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立体的目标体系,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从而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健全个性、创新精神和勇于实践的品质。
一、突破课堂教学时间的局限
不拘泥于课堂40分钟之内传统教学,不要让一切知识点的掌握和一切问题的解答全在狭小的教室和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完成,更不能让学生带着疑问及大量的书面作业走出教室,致使语文教学高耗低效。
因而开放式教学要走课内外相结合的道路,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向两头延伸。
首先做好课前铺垫,传统教学是上课了才向学生公布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教学起点从零开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
开放式教学则在课前公布目标要求,学生可通过预习新课、查找资料、搜集信息等途径,对新课的教学内容有充分的感知与准备。
其次引导好课中调节,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阵地,是联系师生的纽带,它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是任何课前、课后形式都替代不了的。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时间要向学生开放,要改变师生授与受的时间,而时间比例不能够一成不变。
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教师讲课的时间可以稍稍多些,并且具有发散性思维练习内容上,可以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还有尽可能为其提供充足的时间让
全体学生参与。
此外,课堂教学的时间也可以进行开放设计,根据学生的活动情况灵活安排课表等。
最后注重课后拓展,语文学科有着广阔的想象空间,学生在学习课内知识后激发出来的疑点和兴奋点往往会延伸至课外。
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不要让语文学习在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之后嘎然而止,而应拓展延伸。
要引导学生到广阔的语言空间去汲取,以丰富自己的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
二、融入社会、感受自然
社会是个大课堂,生活像个万花筒,社会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教学要与现实生活建立起更为紧密的联系。
语文教育是思想和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它在塑造人的灵魂同时也在培养学生的人格魅力,所以,语文教学除了课堂、学校以外,还需要一个更广阔的天地。
传统教育的一大弊端是把学生限制在教室里,不让学生接触丰富多彩的世界,而开放式教学打破这种时空阻碍,有计划地把学生引向课外、引向生活、引向自然。
语文是生活的工具,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及时关注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从日新月异的时代生活中汲取新鲜活泼的语文学习内容,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与生活需要结合起来,与社会发展同步。
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将课堂教学引向开放,要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扩展学习语文的范围,提高语文素养。
因此要满足学生精神世界的需要,就要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挖掘教材中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因素,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使其或独立思考,或大胆想象,或勇敢质疑,或互相争议。
尤其要鼓励学生不顾生疑,大胆发问,敢于挑战权威,
对新问题、新知识始终怀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对问题主动思考的质疑态度和批判精神。
三、注重教学目标的调整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发展水平,灵活调整教学目标。
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同班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发展水平也表现出高低之别。
所以,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因材施教,相应地提高或降低教学要求。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大众目标的基础上,可以给他增加额外要求或提高目标难度,以满足他的需要,促进他的发展;对学习吃力的学生,教师提出的要求应低于大众目标,以避免学生因总是达不到目标而丧失学习兴趣和信心,从而阻止了他的前进。
从中我们也看出语文教学是个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多重目标和功能的复杂化系统。
因此,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既要体现语文教学系统的整体目标,又要体现各子系统的分目标。
开放式语文教学的目标不仅要达到以上要求,还要充分体现新时代的特征,充分体现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倾向。
开放性目标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基础目标,即课程标准中要求达到的知识能力目标;二是发展目标,当今社会是学习化社会,教育要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为了培养现代公民应具有的重要素质,语文教学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素质,设立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
总之,开放式教学是教师在教学中为达到和谐教育、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而遵循的一种以教学最优化为原则的教学思想和
教学态度,我们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无论是教学硬件还是教学软件都应是开放的。
因而开放式教学要走课内外相结合的道路,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从教学时间上向课外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