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的制作技术

合集下载

半导体器件的制造工艺

半导体器件的制造工艺

半导体器件的制造工艺半导体器件是现代电子技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通信、医疗、军事等领域。

而半导体器件的核心是芯片,芯片上集成着数亿个晶体管等器件,通过这些器件控制电流,完成信息的处理和传输。

那么,半导体器件的制造工艺是怎样的呢?首先,要制造一颗芯片,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半导体材料,例如硅、镓、锗等。

目前,硅是最常用的半导体材料,因为它的物理性质稳定、易于加工,并且具有较好的电学特性。

在材料选择后,需要洁净化处理,为后续的工艺步骤做好准备。

接下来,是制造半导体芯片的关键工艺——沉积。

沉积是指将物质沉积在半导体表面上,用于制造各种器件。

主要有化学气相沉积(CVD)、分子束外延(MBE)等技术。

其中,CVD是最常用的沉积工艺,它通过在高温下将气体分子分解成原子,然后使其在半导体表面沉积,形成一层薄膜。

完成沉积后,需要进行光刻工艺,在芯片表面上覆盖一层光阻,然后利用光刻机将需要制造的器件图形映射到光阻层上,最后使用化学溶液将未被覆盖的部分刻蚀掉,形成器件的图形。

接下来,就是最难的工艺:离子注入。

这一步需要将芯片表面注入所需要的杂质元素,通过控制注入剂量和质量比等参数,改变半导体材料的电学性质。

这一步需要高度精确的控制,因为注入的元素数量一定要精确,否则器件无法正常工作。

完成离子注入后,需要进行电极制作。

这一步需要将金属电极制作在芯片表面,为芯片提供电流。

这个过程非常重要,因为涉及到电极材料与半导体的粘附力、金属材料与半导体的反应性等问题。

注入的杂质元素本身也可以用作电极材料。

最后,进行封装和测试。

封装是将芯片封装在保护性的外壳中,以防止对芯片器件的损伤。

测试是检查芯片工作的正常性和稳定性,通常包括温度测试、电性测量和反复使用测试等。

然而,在制造半导体器件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其他的技术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微影工艺、微细加工技术、超精密仪器和设备等。

这些都是保证半导体芯片能够得到完美制造的重要技术要素。

新型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的集成与封装技术研究

新型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的集成与封装技术研究

新型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的集成与封装技术研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半导体光电子器件在光通信、计算机、医疗、能源等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

为了提高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的性能和集成度,研究人员们不断探索新型的集成与封装技术。

本文将重点探讨这些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一、背景随着信息技术与光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电子器件已经无法满足市场对于高速传输和大容量存储的需求。

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由于其光电转换效率高、带宽大以及体积小的特点,成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然而,单独的半导体光电子器件无法充分发挥其潜力,因此研究人员们开始探索新型的集成与封装技术。

二、集成技术的研究进展1. 混合集成技术混合集成技术将不同材料的光电子器件集成在一起,以实现更高的性能。

常见的混合集成技术包括通过微纳加工将器件聚合到一块衬底上,或者使用分离的光电子器件通过光波导进行数据传输。

此外,研究人员还通过材料和工艺的优化,提高不同材料的互补性,进一步提高了集成技术的效果。

2. 基于硅光子技术的集成硅光子技术是近年来较为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

通过在硅基底上进行材料堆叠、控制光的传输和调控,研究人员成功实现了在硅上集成多个光电子器件的目标。

硅光子技术的发展为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的集成与封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三、封装技术的研究进展1. 波导封装技术波导封装技术是一种将光学器件与光纤连接的封装方法。

通过在器件上制作波导结构,将光信号从光学器件导出并与光纤连接。

在波导封装技术的研究中,研究人员不断优化波导的制作工艺、材料选择以及耦合效率的提高,以提高封装的稳定性和性能。

2. 端面封装技术端面封装技术是一种将光学器件与外界相连的封装方法。

通过将光学器件的端面与光纤进行直接连接,实现光信号的输入和输出。

在端面封装技术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致力于提高连接的精度和稳定性,降低插入损耗,从而提高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四、封装材料的研究进展1. 光学封装材料光学封装材料在集成与封装技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半导体器件制造

半导体器件制造

半导体器件制造半导体器件是现代电子技术的基础,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通讯、医疗、汽车等各个领域。

而半导体器件的制造过程则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工程,需要经过多个步骤才能得到高质量的产品。

本文将介绍半导体器件制造的一般过程,并深入讨论关键步骤和技术。

一、晶圆制备半导体器件的制造从准备晶圆开始,晶圆是一个平坦的硅片,通常直径为12英寸(300毫米)。

首先,选择高纯度的硅单晶材料作为晶圆的基材,然后通过石墨电弧炉等方法进行熔炼和拉晶,将硅材料拉制成使用尺寸。

二、晶圆清洗晶圆经过初步制备后,需要进行清洗以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污染物。

清洗流程一般包括多个步骤,如溶剂洗、酸洗、去膜等。

这些步骤可以确保晶圆表面的纯净度和光洁度达到制造要求。

三、光刻光刻是制造半导体器件中的关键步骤之一,通过光刻技术可以在晶圆表面形成所需的微细结构。

首先,在晶圆表面涂覆一层光刻胶,然后使用掩膜和紫外光刻机将光刻胶暴露于紫外光下,形成所需的图案。

随后,通过显影和清洗等工艺步骤,去除多余的光刻胶,形成希望得到的微细结构。

四、离子注入和扩散离子注入和扩散是控制半导体器件电性能的重要工艺步骤。

通过离子注入,将所需的杂质或离子注入晶圆表面,形成导电或绝缘区域。

而通过扩散,则是在高温下使杂质或离子在晶圆内部扩散,改变晶圆的导电性能。

这些步骤的精确控制和调整对于器件性能至关重要。

五、薄膜沉积薄膜沉积是形成半导体器件的关键步骤之一,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或物理气相沉积等方法,在晶圆表面沉积一层薄膜材料,用于形成电极、介电层或其他需要的结构。

沉积薄膜的材料种类繁多,如二氧化硅、聚酰亚胺、金属等,其选择和优化可以有效改善器件的性能。

六、金属线路的制作金属线路的制作是连接和布线半导体器件的重要步骤。

通过光刻和薄膜沉积等技术,在晶圆表面形成金属线路的图案,用于实现电子元器件之间的连接。

这些金属线路通常使用铝、铜或其他导电性能良好的材料制作,而且需要考虑线宽、线距、电阻率等因素。

芯片dbr工艺

芯片dbr工艺

芯片dbr工艺芯片DBR工艺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制造工艺,用于制作光电子器件中的分布式布拉格反射器(Distributed Bragg Reflector,简称DBR)。

本文将详细介绍芯片DBR工艺的原理、制备过程以及应用领域。

一、芯片DBR工艺的原理芯片DBR工艺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能带结构和折射率的变化来实现光的反射和传播控制。

在芯片DBR结构中,通过周期性改变折射率的方式,形成了一个光波的反射结构。

这种反射结构可以选择性地反射特定波长的光,从而实现光的波长选择性传输。

芯片DBR结构一般由多个不同折射率的材料层组成,其中一半层的折射率高,另一半层的折射率低。

二、芯片DBR工艺的制备过程1. 材料准备:芯片DBR工艺需要选择合适的半导体材料,一般常用的有GaAs、InP等。

这些材料需要经过精细的制备和表征,以保证制备出高质量的DBR结构。

2. 设计DBR结构:根据需要反射的光波长和反射系数的要求,设计合适的DBR结构。

这需要考虑到材料的折射率、厚度和周期等因素。

3. 生长DBR结构:利用分子束外延(MBE)或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等技术,在衬底上逐层生长DBR结构。

生长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各层的厚度和材料组分,以确保DBR结构的性能。

4. 制备器件结构:在DBR结构上继续生长其他器件结构,例如激光器、光调制器等,形成完整的光电子器件。

5. 制备光子芯片:将多个DBR结构和其他器件结构组合在一起,制备成光子芯片。

这需要进行精确的对准和封装工艺。

三、芯片DBR工艺的应用领域芯片DBR工艺在光通信和光电子器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光通信领域中的激光器和光调制器是最常见的应用。

芯片DBR结构可以用来实现激光器的波长选择性输出,提高光通信系统的传输效率和稳定性。

同时,芯片DBR结构还可以用于制作光调制器,实现光信号的调制和调制深度的控制。

芯片DBR工艺还可以应用于其他光电子器件的制备,如光检测器、光放大器等。

电子元器件的制造技术及其应用

电子元器件的制造技术及其应用

电子元器件的制造技术及其应用电子元器件是电子技术的基础。

无论是电视、电脑、手机还是汽车、医疗器械,都必须依赖电子元器件。

因此,电子元器件的制造技术和应用一直是电子行业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介绍电子元器件的制造技术及其应用,并探究电子元器件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电子元器件的制造技术1、半导体器件制造技术半导体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主要种类,其制造技术涉及晶体生长、晶片制造、器件加工等多个环节。

其中,晶体生长是制造半导体器件的首要步骤。

传统晶体生长技术主要包括Czochralski法和Bridgman法。

Czochralski法是将单晶硅熔体从炉中拉出,使其冷却凝固形成单晶硅。

Bridgman法则是在高温炉中,将熔融材料缓慢冷却而形成单晶。

在晶片制造方面,主要采用刻蚀和光刻技术。

刻蚀技术是利用化学反应将不需要的部分蚀去。

而光刻技术则是将芯片表面覆盖光刻胶,制作出芯片上的图案。

2、印制电路板制造技术印制电路板是将电子器件封装在基板上,是电子产品的关键部件之一。

印制电路板的制造技术包括布线、印制、钻眼以及表面处理等多个环节。

在布线方面,主要实现导线与器件之间的连通。

而印制则是在基板上涂覆有铜箔或其他物质,制成电路路径。

钻眼则是为了实现不同层之间的连通。

最后,表面处理则可以增强印制电路板的耐腐蚀性和可靠性。

3、封装技术封装技术是在电子元器件表面覆盖一层无机或有机材料,用以保护元件不受外部环境影响,并实现在电路板上的连接。

常用的封装方法有贴装封装和插装封装。

贴装封装是将芯片放置在印制电路板上,使用贴片机进行精确的贴装,然后进行焊接。

而插装封装则是通过将元件管脚直接插入印制电路板孔径,实现与印制电路板的连接。

二、电子元器件的应用1、医疗器械电子元器件在医疗器械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

医疗器械中的电子元器件不仅可以实现医学诊断、治疗和康复功能,还可以实现医疗器械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例如,近年来与毒品滥用有关的尿液检测器、心脏起搏器、可穿戴医疗设备等都离不开电子元器件。

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的制作方法

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的制作方法

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的制作方法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是一种能够发出高强度、高方向性、高单色性激光光束的光电子器件。

它的制造需要多个步骤和技术,下面将会详细介绍一下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的制造方法。

一、制造材料的准备1. 晶体生长:晶体是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中最关键的材料,因此要选用高纯度的物质来制备。

以GaAs为例,可以采用分子束外延法、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法(MOCVD)等方法来生长GaAs单晶。

2. 金属材料制备:制造半导体激光器需要使用到金属材料,需要选择纯度高、物理性质稳定的材料进行制备。

例如,我们通常用的电极是金属钨或铂金微线,需要通过热拔拉的方式来制备。

二、晶体制作1.切割晶片:将单晶加工成具有特定尺寸和形状的晶片,这些晶片将用来生长半导体激光管。

2.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技术可以帮助晶片提高表面粗糙度和清洁度,从而增加后续工艺的精度和效率,避免晶片表面存在物质导致其性能不良。

3.外延生长:通过晶体外延生长技术,可以在晶片表面生长一层与晶体结构相同、晶格常数相同的单晶膜。

外延膜由多个纳米级的层堆叠组成,每一层都有着精确的厚度和浓度,从而形成高质量的半导体晶膜。

三、半导体激光器管的制备1.清洗准备: 将晶片通过去除表面的杂质物质、氧化物和污染物质的清洗处理,保证晶片与基板之间的黏附质量,使其更加均匀和平整。

2. 蚀刻:通过蚀刻工艺将外延膜裁剪成具有特定形状、厚度和尺寸的样品。

3. 电极制作: 通过在样片上刻蚀出一定形状的电极,并利用金属电极连接器将电极与外部电路相连。

4.放电:将样片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进行放电,以激发半导体材料中的多种的电子激发态并将它们转移到激光介质,从而实现激光的产生。

五、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的封装将激光器管和光学部件封装在一个设备中,通过控制电流、温度以及运行状态,实现激光的稳定和高效发射。

封装过程不仅要保证激光器的工作性能稳定,还要提高封装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六、测试将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装入专门的测试系统中,对输出功率、波长、光束模式、谐振腔模式等进行测试。

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

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

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一、概述半导体分立器件是指由单个晶体管、二极管、三极管等组成的电子元件。

相比于集成电路,它们的结构更简单,功耗更低,可靠性更高,因此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的过程和技术。

二、晶体管制造1. 单晶硅生长首先要获得高质量的晶体管材料。

通常采用单晶硅生长技术。

这种方法是在高温下将硅熔融,并在恰当的条件下使其逐渐冷却结晶。

这样就可以得到具有均匀结构和良好电学特性的硅单晶。

2. 晶圆制备接下来需要将单晶硅切割成厚度约为1毫米的圆片,即晶圆。

为了保证质量和效率,通常使用钻石刀片进行切割。

3. 硅片清洗为了去除表面污染物和氧化层,在进行后续加工前需要对硅片进行清洗处理。

4. 晶圆蚀刻接下来需要对硅片进行蚀刻处理,以形成晶体管的结构。

通常使用光刻技术和化学蚀刻技术。

在光刻过程中,通过将光线投射到硅片上,形成图案。

然后通过化学蚀刻将不需要的部分去除。

5. 接触制作接下来需要在晶圆上形成金属接触点,以便连接电路。

这一步通常使用金属蒸镀技术和光刻技术。

三、二极管制造1. 晶圆制备与晶体管类似,二极管的制造也需要从单晶硅开始。

首先要将单晶硅生长为大块晶体,并将其切割成厚度约为1毫米的圆片。

2. 硅片清洗清洗处理同样是必要的。

3. 硅片掺杂在进行后续加工前需要对硅片进行掺杂处理。

这个过程是通过向硅片中注入少量的其他元素来实现的。

这些元素会改变硅片的电学特性。

4. 蚀刻和金属沉积接下来需要对硅片进行蚀刻处理和金属沉积,以形成二极管结构。

四、三极管制造1. 晶圆制备与晶体管和二极管一样,三极管的制造也需要从单晶硅开始。

首先要将单晶硅生长为大块晶体,并将其切割成厚度约为1毫米的圆片。

2. 硅片清洗清洗处理同样是必要的。

3. 硅片掺杂在进行后续加工前需要对硅片进行掺杂处理。

这个过程是通过向硅片中注入少量的其他元素来实现的。

这些元素会改变硅片的电学特性。

4. 蚀刻和金属沉积接下来需要对硅片进行蚀刻处理和金属沉积,以形成三极管结构。

第1讲 半导体器件(IC)制作工艺简介

第1讲 半导体器件(IC)制作工艺简介
Si
优点:掩模寿命长(可提高10 倍以上),图形缺陷少。 缺点:衍射效应使分辨率下降。 最小可分辨的线宽为:
Wmin 15 d 200 d

0.4m, d 5~ 25m 时,Wmin 1.4~ 3.2m
23
(3). 缩小投影曝光技术
光源
透镜
随着线宽的减小和晶片直径的 增大,分辨率与焦深的矛盾越来越 严重。为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开发 出了:
13
光源 wafer mask
14
正性光刻胶 硅片 掩膜 二氧化硅膜 光
1. 光刻 胶的涂 覆
2. 前烘
3. 曝光
显影液
4.显影
5. 后烘
6. 腐蚀
7. 光刻 胶的去 15 除
16
光刻 (Photolithography & Etching) 过程如下: 1.涂光刻胶 2. 前烘 3.掩膜对准 4.曝光 5.显影 6.刻蚀:采用干法刻蚀(Dry Etching) 7.去胶:化学方法及干法去胶 (1)丙酮中,然后用无水乙醇
2
Process Flow of Annealed Wafer
Crystal Growth
Si Crystal Wafering Slicing High Temp. Annealed Wafer Annealing (Surface Improvement)
Furnace
Polished Wafer
11
1. 图形转换(光刻与刻蚀工艺)
光刻是加工集成电路微图形结构的关键工艺技 术,通常,光刻次数越多,就意味着工艺越复杂。 另—方面,光刻所能加工的线条越细,意味着工艺 线水平越高。光刻工艺是完成在整个硅片上进行开 窗的工作。 光刻技术类似于照片的印相技术,所不同的是, 相纸上有感光材料,而硅片上的感光材料--光刻胶是 通过旋涂技术在工艺中后加工的。光刻掩模相当于 照相底片,一定的波长的光线通过这个“底片”, 在光刻胶上形成与掩模版(光罩)图形相反的感光 区,然后进行显影、定影、坚膜等步骤,在光刻胶 膜上有的区域被溶解掉,有的区域保留下来,形成 了版图图形。

八个基本半导体工艺

八个基本半导体工艺

八个基本半导体工艺半导体工艺是指将材料变成半导体器件的过程,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在现代电子技术中,半导体器件已经成为核心,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通讯、能源、医疗、交通等各个领域。

这里我们将介绍八个基本的半导体工艺。

1. 晶圆制备工艺晶圆是半导体器件制造的关键材料,其制备工艺又被称为晶圆制备工艺。

晶圆制备工艺包括:单晶生长、切片、去除表面缺陷等。

单晶生长是指将高纯度的半导体材料通过熔融法或气相沉积法制成单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控制晶体生长速度、温度、压力等因素,以保证晶体质量。

切片是指将单晶切成厚度为0.5 mm左右的晶片,这个过程中需要控制切割角度、切割速度等因素,以保证晶片质量。

去除表面缺陷是指通过化学机械抛光等方式去除晶片表面缺陷,以保证晶圆表面平整度。

2. 氧化工艺氧化工艺是指将半导体器件表面形成氧化物层的过程。

氧化工艺可以通过湿法氧化、干法氧化等方式实现。

湿法氧化是将半导体器件置于酸性或碱性液体中,通过化学反应形成氧化物层。

干法氧化是将半导体器件置于高温气氛中,通过氧化反应形成氧化物层。

氧化工艺可以提高半导体器件的绝缘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

3. 沉积工艺沉积工艺是指将材料沉积在半导体器件表面形成薄膜的过程。

沉积工艺包括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物理溅射沉积等。

物理气相沉积是将材料蒸发或溅射到半导体器件表面,形成薄膜。

化学气相沉积是将材料化学反应后生成气体,再将气体沉积到半导体器件表面,形成薄膜。

物理溅射沉积是将材料通过溅射的方式,将材料沉积在半导体器件表面,形成薄膜。

沉积工艺可以改善半导体器件的电学、光学、机械性能等。

4. 电子束光刻工艺电子束光刻工艺是指通过电子束照射对光刻胶进行曝光,制作出微米级别的图形的过程。

电子束光刻工艺具有高分辨率、高精度和高速度等优点,是制造微电子元器件的必要工艺。

5. 金属化工艺金属化工艺是指将金属材料沉积在半导体器件表面形成导电层的过程。

金属化工艺包括:电镀、化学镀、物理气相沉积等。

半导体器件工艺

半导体器件工艺

半导体器件工艺半导体器件工艺是半导体行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半导体器件的制造过程和技术。

本文将对半导体器件工艺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概述半导体器件工艺是指将半导体材料通过一系列工艺步骤加工成具有特定功能的器件的过程。

这些器件包括晶体管、二极管、集成电路等。

半导体器件工艺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器件的性能、可靠性和制造效率。

二、工艺流程半导体器件工艺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 芯片设计与掩膜制作:在芯片设计阶段,设计师根据需求绘制芯片的布局并生成相应的掩膜。

这些掩膜用于将设计好的电路图案传输到半导体材料上。

2. 半导体基片生长:通过将纯净的半导体材料暴露在特定条件下,使其逐渐结晶形成单晶片,从而得到半导体基片。

3. 掩膜光刻:将掩膜放置在半导体基片上,然后使用紫外光或激光照射,使掩膜上的图案转移到半导体基片上。

4. 蚀刻:使用化学液体将未被光刻覆盖的半导体材料腐蚀掉,仅保留下需要的电路结构。

5. 沉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在芯片上沉积一层薄膜,以增加电路的性能或保护芯片。

6. 导电膜和绝缘膜的制备:在芯片表面制备需要的导电膜和绝缘膜,以实现电路的连接和隔离。

7. 金属化:使用金属材料在芯片上制作接触,以连接不同的电路。

8. 封装和测试:将完成的芯片封装在塑料或陶瓷封装中,然后进行电气和机械性能的测试。

三、常见工艺技术在半导体器件工艺中,常见的技术包括:1. 等离子刻蚀:使用等离子体将材料表面的原子或分子腐蚀掉,以制造出微小的结构。

2. 离子注入:将离子注入到半导体材料中,以改变其导电性能或改变晶体的结构。

3. 热扩散:通过高温处理,将杂质引入到半导体材料中,从而改变其电学性能。

4. 薄膜沉积:使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在基片表面制备薄膜,以实现电路的功能。

5. 金属蒸镀:通过蒸镀技术,在芯片表面沉积一层金属,以实现电路的连接。

四、工艺挑战和未来发展半导体器件工艺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包括器件尺寸的不断缩小、工艺步骤的精确控制、材料的选择和净化等。

半导体器件的加工和制备技术

半导体器件的加工和制备技术

半导体器件的加工和制备技术半导体器件是现代电子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工业和信息化建设的基石之一。

人们熟悉的电脑、手机、平板等都离不开半导体器件的帮助。

本文将介绍半导体器件的加工和制备技术,以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领域。

一、半导体半导体是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一类物质,其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半导体的导电性是通过控制其材料内部的杂质浓度和形成PN结等方式实现的。

因此,半导体器件的性能和特点都与其材料本身和制造工艺密切相关。

二、半导体加工技术1. 半导体晶片的制作半导体晶片制作的第一步是在硅晶圆上进行掩膜光刻。

在掩膜中预设芯片的结构图案,然后使用掩膜光刻机将这些结构刻在硅晶圆上。

随后,使用化学腐蚀或等离子体刻蚀机将掩膜刻蚀掉,即可得到芯片的初始形态。

接下来是掺杂,即在硅晶圆表面和内部注入少量惰性原子或掺杂原子,来改变晶圆的电学性质。

个别掺杂的原子数可以达到一个亿分之一。

掺杂后的芯片要进行多次清洗和高温烘干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

2. 半导体器件的制作半导体晶片通过漏洞(Via)连接到导线,形成晶片内部电路。

漏洞的制作依靠与光刻机类似的掩膜光刻。

制作出的漏洞上覆盖有金属覆盖层,连接到先前预留的金属线上,形成电路。

金属导线的制作是通过先将金属层涂在整个晶圆表面上,然后利用光刻机进行掩膜光刻和腐蚀来制作的。

三、半导体制备技术1. 溅射沉积溅射沉积是一种化学气相沉积法,它将固体半导体材料置于靶面,利用高速惰性气体原子轰击靶面并溅射出材料,形成晶体沉积在衬底上。

该技术制备的薄膜薄、质量好、成本低。

2. 分子束外延分子束外延是一种常见的薄膜制备方法,在超高真空下通过半导体材料块分子束与衬底反应生成薄膜。

该技术制备出的薄膜有良好的结晶性和均匀性,晶粒大小也比较小。

3. 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是一种以金属有机气体为原料的化学气相沉积法。

它利用金属有机气体在高温下分解,并与衬底表面材料反应来制备薄膜。

半导体工艺制造技术的原理与

半导体工艺制造技术的原理与

半导体工艺制造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半导体工艺制造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半导体工艺制造技术是指将半导体材料加工成各种器件的技术过程。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半导体工艺制造技术在电子产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半导体工艺制造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一、半导体工艺制造技术的原理半导体工艺制造技术的原理主要涉及到半导体材料的特性和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

1. 半导体材料的特性半导体材料具有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电导率。

这是由于半导体材料的能带结构决定的。

在半导体材料中,价带是最高的完全占据能级,而导带是最低的未占据能级。

两者之间的能量间隙称为禁带宽度。

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取决于禁带宽度的大小。

2. 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半导体器件的制造过程主要包括沉积、光刻、蚀刻、扩散和离子注入等步骤。

(1)沉积:沉积是将材料沉积在基片上形成薄膜的过程。

常用的沉积方法有化学气相沉积(CVD)和物理气相沉积(PVD)等。

(2)光刻:光刻是通过光刻胶和光刻机将图案转移到基片上的过程。

光刻胶会在紫外线曝光后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图案。

(3)蚀刻:蚀刻是通过化学反应将不需要的材料从基片上去除的过程。

常用的蚀刻方法有湿蚀刻和干蚀刻等。

(4)扩散:扩散是将杂质掺入半导体材料中,改变材料的电性质的过程。

常用的扩散方法有固相扩散和液相扩散等。

(5)离子注入:离子注入是将离子注入到半导体材料中,形成特定的杂质区域的过程。

离子注入可以改变材料的电性能。

二、半导体工艺制造技术的应用半导体工艺制造技术在电子产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集成电路制造集成电路是半导体工艺制造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通过将不同的电子器件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实现了电子元件的微型化和高集成度。

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性能和功能不断提升。

2. 太阳能电池制造太阳能电池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光电转换效应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半导体工艺制造技术在太阳能电池的制造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半导体全面分析:制造三大工艺,晶圆四大工艺!

半导体全面分析:制造三大工艺,晶圆四大工艺!

半导体全⾯分析:制造三⼤⼯艺,晶圆四⼤⼯艺!技术:设计流程 100 亿个晶体管在指甲盖⼤⼩的地⽅组成电路,想想就头⽪发⿇!⼀个路⼝红绿灯设置不合理,就可能导致⼤⽚堵车,电⼦在芯⽚上跑来跑去,稍微有个 PN 结出问题,电⼦同样会堵车,所以芯⽚的设计异常重要 芯⽚制造的过程就如同⽤乐⾼盖房⼦⼀样,先有晶圆作为地基,再层层往上叠的芯⽚制造流程后,就可产出必要的芯⽚(后⾯会介绍),然⽽,没有设计图,拥有再强制造能⼒都没有⽤1. 规格制定在 IC 设计中,最重要的步骤就是规格制定,这个步骤就像是在设计建筑前,先决定要⼏间房间、浴室,有什么建筑法规需要遵守,在确定好所有的功能之后在进⾏设计,这样才不⽤再花额外的时间进⾏后续修改第⼀步:确定 IC 的⽬的、效能为何,对⼤⽅向做设定第⼆步:察看需要何种协议,否则芯⽚将⽆法和市⾯上的产品相容第三步:确⽴ IC 的实作⽅法,将不同功能分配成不同的单元,并确⽴不同单元间连结的⽅法,如此便完成规格的制定 2. 设计芯⽚细节这个步骤就像初步记下建筑的规画,将整体轮廓描绘出来,⽅便后续制图。

在 IC 芯⽚中,便是使⽤硬体描述语⾔(HDL)将电路描写出来。

常使⽤的 HDL 有Verilog、VHDL等,藉由程式码便可轻易地将⼀颗 IC 功能表达出来。

接着就是检查程式功能的正确性并持续修改,直到它满⾜期望的功能为⽌ 3. 设计蓝图在 IC 设计中,逻辑合成这个步骤便是将确定⽆误的 HDL code,放⼊电⼦设计⾃动化⼯具(EDA tool),让电脑将 HDL code 转换成逻辑电路,产⽣如下的电路图,之后,反复的确定此逻辑闸设计图是否符合规格并修改,直到功能正确为⽌ 4. 电路布局与绕线将合成完的程式码再放⼊另⼀套EDA tool,进⾏电路布局与绕线(Place And Route)。

在经过不断的检测后,便会形成如下的电路图。

图中可以看到蓝、红、绿、黄等不同颜⾊,每种不同的颜⾊就代表着⼀张光罩 ▲常⽤的演算芯⽚- FFT 芯⽚,完成电路布局与绕线的结果 5.光罩⼀颗IC 会产⽣多张的光罩,这些光罩有上下层的分别,每层有各⾃的任务。

半导体器件的加工工艺和工艺现状

半导体器件的加工工艺和工艺现状

半导体器件的加工工艺和工艺现状第一章:引言半导体器件是由半导体材料构成的微观电子元件,是现代电子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半导体器件已经成为了整个电子行业中最为重要和核心的产品之一,也是绝大多数电子产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半导体器件的加工工艺是半导体器件制造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它直接决定了半导体器件的质量、性能和使用寿命。

因此,半导体器件的加工工艺的优化和改进,对于提高半导体器件的质量和性能,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半导体器件的加工工艺及其现状进行详细介绍,并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第二章:半导体器件的加工工艺半导体器件的加工工艺是将半导体材料制成所需形状、大小和结构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半导体晶片生长:半导体材料通过各种方式制成小晶体(晶片),即所谓的单晶或多晶硅。

生长方式包括气相生长、液相生长和固相生长等。

2. 光刻:将芯片的精细图形用掩膜印刷在电路板上,包括使用光刻机生成图形、掩膜制作等。

3. 清洗、刻蚀:将芯片表面清洗干净,并根据刻蚀剂与芯片的特性,使用相应的刻蚀技术进行刻蚀,使芯片达到所需的形状和结构。

4. 电镀:在芯片的表面电镀一层金属,如铜、铝等,用于制作电极、连接线等。

5. 片上制造:芯片表面的材料上制造器件(如晶体管、二极管等)。

第三章:半导体器件的工艺现状目前,半导体器件的加工工艺已经进入了一个高度发展的阶段,具备了许多成熟、高效的工艺。

随着不断的技术创新和进步,新的半导体器件制造技术也在不断涌现出来。

1. 全息技术全息技术是一种基于光学原理的半导体加工工艺,它可以通过将近赤外激光投射上去,将所需图形印刷在芯片表面上,从而制造出比传统技术更精密的电路元件。

2. 多分子层技术多分子层技术是一种基于薄膜制备原理的半导体制造技术,它可以通过在芯片表面逐层涂上不同材质的分子膜,从而制造出更复杂、更多样化的电路元件。

3. 三维打印技术三维打印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半导体加工技术,它可以将芯片的图形逐层打印出来,从而制造出更加复杂的电路元件,并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

半导体制程及原理介绍

半导体制程及原理介绍

半导体制程及原理介绍半导体是一种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具有优良的电气特性。

在现代电子技术中,半导体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中。

半导体器件的制造过程被称为半导体制程,本文将介绍半导体制程的工艺流程,以及制作半导体器件时涉及到的原理和技术。

半导体工艺流程半导体制程包含多个工序,一般分为六个步骤:1.前工艺:前工艺包含晶圆清洗、分切、抛光和衬底烘烤。

在这一阶段,旨在确保晶圆表面光滑无瑕疵,为后续的工艺提供良好的基础。

2.沉积工艺:沉积工艺主要包括化学气相沉积和物理气相沉积。

这个步骤的主要目的是对晶圆表面进行原子层沉积,形成薄膜,如硅酸盐。

3.光刻工艺:光刻工艺是在晶圆上印刷图案的过程,主要利用紫外光照射。

这个步骤的目的是在晶圆表面添加一层遮光剂,以保护晶圆的某些区域,防止化学腐蚀。

4.蚀刻工艺:蚀刻工艺是“刻蚀”晶圆表面的化学过程,一般利用氢氟酸蚀刻掉不需要的部分。

这个步骤的目的是通过蚀刻去除遮光剂之外的区域,形成所需的结构。

5.离子注入:离子注入工艺是向晶圆表面注入离子,以改变其电学性质。

这个步骤的目的是在特定区域(如接线)注入特定的材料,从而改变半导体的导电性能。

6.后工艺:后工艺包括切割晶圆、清洗、烧结蓝宝石和金属连接。

这个步骤的目的是完成器件的制造过程,并确保器件能够正常工作。

半导体器件的制作原理半导体制程中的制作原理是在半导体材料内部控制杂质浓度,从而控制其导电性能,从而制造高性能的半导体器件。

半导体材料通常分为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

p型半导体中掺杂的杂质主要是硼、铝和镓,n型半导体中掺杂的杂质主要是砷、锑和磷。

在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中,杂质浓度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载流子浓度和导电性能。

当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结合时,形成了PN结构。

在PN结构中存在一个空间电荷区,该区域是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过渡区域,称为“耗尽层”。

PN结构中的电子可以从n型半导体流向p型半导体,形成电流。

半导体器件的物理学与制造工艺

半导体器件的物理学与制造工艺

半导体器件的物理学与制造工艺半导体器件是现代电子领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在电子计算、通讯、信息处理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半导体器件的核心是半导体材料,它们的物理学特性和制造工艺成为了半导体器件的研究重点。

一、半导体材料的物理学特性半导体材料是指电子结构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其电导率随离子掺杂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掺杂则是指在材料中加入掺杂元素以改变材料原子团簇的电性,从而达到调控其电导率的目的。

掺杂通常有两种类型:n型掺杂和p型掺杂。

在n型材料中,掺有少量五价元素(如磷、砷等)取代四价材料中的硅,它们多带一个电子。

这使得材料中带负电子的浓度增加,电子成为了主要载流子。

在p型材料中,掺有少量三价元素(如铝、硼等)取代硅,形成空穴。

空穴在材料中运动,从而形成了主要的载流子。

n型和p型半导体材料通过p-n结构组合在一起可以形成半导体器件,其中最著名的有二极管、场效应管、晶体管等。

二、半导体器件的制造工艺1、晶体生长: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是从晶体生长开始的。

晶体生长是用纯度极高的硅、石英等材料,通过熔融等方法在高温环境下获得的单晶硅。

其中最著名的方法是切割法,即将熔融的硅晶体通过脱掉晶体表层的复合材料切割成单晶硅。

2、晶圆制备:将单晶硅经过多重加工工序后制成直径300mm 左右的硅片,即晶圆。

晶圆的表面非常平整,可以进行后续工艺的加工处理,如可刻蚀、沉积、光刻等工序。

3、掺杂过程:将晶圆分成n型和p型两片,分别在两片材料上进行对应类型的掺杂工艺。

其中最常用的掺杂工艺有离子注入法和扩散法。

离子注入法是指在晶圆表面模拟出特定的电场,在场中加速离子流使其嵌入晶体表面,达到掺杂的目的。

扩散法是指将五价或三价元素溶液均匀地涂覆在晶圆表面,然后经过高温处理,使材料中的掺杂元素扩散到晶圆内部。

4、沉积过程:沉积是指将一种材料沉积在另一个载体上的技术,通常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和物理气相沉积(PVD)的方式进行。

半导体制作流程

半导体制作流程

半导体制作流程一、引言半导体是一种具有特殊导电性能的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中。

半导体制作流程是指将原始材料转化为成品半导体器件的一系列工艺步骤。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半导体制作流程,包括晶体生长、晶圆制备、掩膜光刻、腐蚀、沉积、刻蚀、清洗等环节。

二、晶体生长半导体器件的基础是晶体,晶体生长是半导体制作的第一步。

晶体生长主要有两种方法:Czochralski法和分子束外延法。

Czochralski法是通过将原料溶解在熔融的溶剂中,然后逐渐降温使晶体生长。

分子束外延法则是利用分子束沉积原理,将原子逐层沉积在衬底上,形成晶体。

三、晶圆制备晶圆是半导体制作过程中的基础材料,一般采用硅材料制成。

晶圆制备包括切割、抛光和清洗等步骤。

首先,将晶体锯成薄片,然后通过机械抛光和化学机械抛光等方法将薄片抛光成规定厚度的圆片。

最后,对晶圆进行清洗,去除表面污染物。

四、掩膜光刻掩膜光刻是半导体制作中的关键步骤之一,用于制作半导体器件的芯片图案。

掩膜光刻主要包括制作掩膜、涂覆光刻胶、曝光和显影等步骤。

首先,制作掩膜,即将芯片图案转移到光刻胶上。

然后,将光刻胶均匀涂覆在晶圆表面。

接着,通过光刻机对光刻胶进行曝光,使其固化形成芯片图案。

最后,通过显影将未固化的光刻胶去除,形成芯片的图案。

五、腐蚀腐蚀是半导体制作中的重要工艺,用于去除不需要的材料。

腐蚀分为湿腐蚀和干腐蚀两种。

湿腐蚀是利用酸性或碱性溶液对晶圆表面进行腐蚀,去除多余材料。

干腐蚀则是利用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在特定温度和气氛下,使晶圆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并去除不需要的材料。

六、沉积沉积是半导体制作中的重要工艺,用于在晶圆表面沉积新的材料。

常见的沉积方法有化学气相沉积和物理气相沉积。

化学气相沉积是通过将气体反应在晶圆表面,使新材料沉积。

物理气相沉积则是通过蒸发、溅射等物理方法将材料沉积在晶圆表面。

七、刻蚀刻蚀是半导体制作中的重要工艺,用于去除不需要的材料。

刻蚀分为湿刻蚀和干刻蚀两种。

半导体器件中的微纳加工技术

半导体器件中的微纳加工技术

半导体器件中的微纳加工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逐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中,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而半导体器件是电子产品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元器件,它的作用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在半导体器件的生产过程中,微纳加工技术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一、微纳加工技术概述微纳加工技术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加工技术,用于制作微小甚至纳米级别的电子元器件,其主要目的是在纳米级别的范围内定制的加工工艺,为生产高质量的半导体器件提供了先决条件。

目前,常用的微纳加工技术主要有光刻技术、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化学气相沉积技术、电子束光刻技术、离子注入技术等。

这些技术通过在微米甚至纳米级别范围内进行微妙加工,从而实现更好的制造效果。

二、微纳加工技术应用微纳加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多种半导体器件的制造,如存储器件、微处理器、显示器件、精密传感器等。

其中,存储芯片是微纳加工应用的典型代表,具有独特的加工工艺,制造过程中采用了多种微纳加工技术,完成对存储芯片内部纳米结构的实现。

同时,微纳加工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光学领域中的光学器件和光学元器件的制造。

例如,光子晶体加工技术按需设计制备有序的光子晶体,具有独特的光学性质和电磁学性质,成为了微纳加工技术在光学领域的代表。

三、微纳加工技术面临的挑战尽管微纳加工技术在半导体器件制造中的应用和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它依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微纳加工技术在操作过程中,默认有一定的代表性误差,这一误差作为技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需要通过完善的操作流程和技术手段来加以控制和修正,确保加工效果达到预期。

其次,由于微纳加工技术需要在微米甚至纳米级别下进行精细加工,这就需要具备非常好的设备和操作技术。

在现有的技术环境下,设备固然非常重要,但如果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有效调试和使用,很难得到更好的加工效果。

最后,微纳加工技术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应对设备复杂性、加工效率低下等问题,全面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半导体器件的制造与发展趋势

半导体器件的制造与发展趋势

半导体器件的制造与发展趋势在现代科技中,半导体器件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电子元器件,它在电子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最早的二极管、晶体管,到今天的集成电路、微处理器,半导体器件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本文将讨论半导体器件的制造和发展趋势。

一、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技术半导体器件的制造过程主要分为几个基本步骤:晶圆制备、晶圆清洗、氧化层生长、掩膜、光刻、蚀刻、沉积金属、退火、分离晶片等。

这些步骤的顺序和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它们都是制造半导体器件的基本过程。

晶圆制备是半导体器件制造过程中的第一步。

晶圆通常是用单晶硅制成的,它的质量、形状和尺寸等参数都对后续的工艺步骤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制造晶圆的方法主要有:Czochralski法和浮区法。

晶圆清洗是制造半导体器件的另一个重要步骤。

在这一步骤中,制造工艺人员必须将晶圆表面的杂质、尘埃、油脂和其他污染物清除掉,以确保晶圆表面是干净的、平整的和透明的。

接着是氧化层生长,它是半导体器件制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在这一过程中,制造工艺人员用特定的方法在晶圆表面上生长出一层氧化层。

这一层氧化层可以将晶圆表面反射率降至极低,并且还可以用来作为掩膜层。

掩膜是制造半导体器件中的另一个重要步骤。

在这一步骤中,制造工艺人员使用特定的材料制作出掩膜层,以在氧化层上形成图案。

掩膜的图案可以根据器件的需求进行设计,它可以用来阻挡或透过特定的化学品,以在晶圆表面上形成特定的图案。

光刻和蚀刻是制造半导体器件中最为重要的步骤之一。

这些步骤必须在一个高度洁净的环境下进行,以确保半导体器件的质量和性能。

在这些步骤中,制造工艺人员使用光刻机和蚀刻机来形成微小的图案,以将掩膜上的图案转移到晶圆表面上。

沉积金属是半导体制造过程的另一个重要步骤。

在这一步骤中,制造工艺人员使用化学气相沉积法或物理气相沉积法将金属沉积在晶圆表面上。

这一过程使得器件上的某些零部件电气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退火步骤是半导体器件制造过程中的最后一个步骤之一。

光电子器件的设计和制造

光电子器件的设计和制造

光电子器件的设计和制造一、简介光电子器件是指将光电转化作为其基本功能的器件,包括光电光学器件、光电转换器件、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等。

光电子器件的设计和制造涉及光学、电子、材料等多个学科,是现代信息技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光电子器件的设计1. 光学设计光学设计是光电子器件设计最为重要的一环,其大部分的性能指标都与光学设计相关。

在光学设计中,需要确定光学系统的焦距、孔径、波长等参数,并且要考虑光学组件的制造精度,以保证器件的性能指标。

2. 电路设计电路设计是光电子器件制造中关键的一步,它包括基本电路、传感器电路、信号放大电路等。

在电路设计中,需要考虑数据传输的速度、信噪比、功率消耗等指标,同时还要考虑器件的尺寸和材料选择等因素。

3. 材料选择光电子器件的制造材料种类繁多,包括有机材料、无机材料、半导体材料等。

在材料的选择中,需要考虑器件的性能、成本、制造工艺等因素。

例如,在选择半导体材料时,需要考虑半导体的禁带宽度、载流子迁移率、掺杂浓度等因素。

三、光电子器件的制造1. 制造工艺制造工艺是影响光电子器件质量的重要因素。

在制造光电子器件中,需要采用精密加工、单晶生长、沉积等工艺,以提高器件的质量和性能。

2. 制造设备制造设备是光电子器件生产的关键,具体包括晶圆工艺设备、半导体设备、紫外线光刻机等。

这些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对光电子器件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3. 检测与调试光电子器件的检测与调试是保证光电子器件产品质量的关键。

在光电子器件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器件进行严格的检测与调试,以确保器件的性能指标和物理性质符合设计要求。

四、光电子器件的应用光电子器件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其中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包括通讯、医疗、能源、环保等。

例如,在通信领域,光电子器件可以用于光纤通信、光导通信等;在医疗领域,光电子器件可以用于影像诊断、治疗等;在环保领域,光电子器件可以用于大气污染监测、废水处理等。

五、总结光电子器件的设计和制造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需要涉及光学、电子、材料等多个学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 446.9 nm
FWHM = 14.99 nm
EL@20mA
93 meV
0 = 445.9 nm
PL@10K
FWHM = 8.3 nm
LO = 460.5 nm
FWHMLO = 7.5 nm
0 = 450.6 nm
PL@300K
0 350 375 400 425 450
FWHM = 14.5 nm
制作蓝光LED管芯的技术路线(一)
材料退火
制作Ni/Au透明电极
光刻出划片槽和n电 极槽,腐蚀SiO2
PECVD沉积SiO2
ICP干法刻蚀
腐蚀SiO2
制作蓝光LED管芯的技术路线(二)
制作n电极
制作Ni/Au焊盘
划片
减薄蓝宝石衬底, 抛光
扩片
裂片
器件制备工艺方面遇到的问题
• 器件的工作电压偏高 • 干法刻蚀表面粗糙、刻蚀时间难以把握
• • • • • • • • 波长适中 波长稳定 半高全宽小 半高全宽稳定 欧姆接触层的载流子浓度高 载流子的注入效率高 注入到有源区的载流子辐射复合效率高 均匀性好,重复性好
一般LED的光谱特性
Δλ ~ 5nm @0~80mA
Peak Wavelength ( nm )
467 466
Peak Wavelength FWHM
FWHM = 19.2 nm
EL@20mA
0 = 471.5 nm
FWHM = 7.2 nm
40 meV
LO = 486.1 nm
FWHMLO = 12.2 nm
PL@10K
0 = 475.2 nm
FWHM = 18.3 nm
PL@300K
0 350 375 400 425 450 475 500 525 550 575 600 625
项目背景
• 1994年左右高亮度GaN基蓝光LED的研 发成功轰动了全世界 • 1998年前后的一段时间,中国大陆产业 界也非常看好GaN基LED,成为产业界 投资的热点 • 中国大陆有上千家的LED封装厂家,但 均没有技术 • 中国大陆迫切需要GaN基真正开始LED 方面的研发工作
GaN基高亮度蓝光LED的研发项目
实验室的辉煌业绩
• 1991年,国家科委、国家基金委的评估 中被评为A类 • 2002年,信息类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 小组初评和总体复评均名列前茅 • 2004年,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二十周年 总结大会上再次被获“国家重点实验室 计划先进集体奖(金牛奖)” • 2007年,在信息类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 估中获得优秀
Nakamura的传奇历史
• At that time, in 1989, there were two materials for making blue LEDs: zinc selenide and gallium nitride. • But everybody was working on zinc selenide because that was supposed to be much better. I thought about my past experience: if there are a lot of competition, I cannot win. Only a small number of people at a few universities were working with gallium nitride so I figured I'd better work with that. Even if I succeeded in a making a blue LED using zinc selenide, I would lose out to the competition when it came to selling it.
实验室取得的突出进展
• 氮化镓基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 • DFB-LD与电吸收调制器集成光源等单片 光子集成器件 • 基于集成光电子器件的光纤通信与光纤 网络的关键技术 • 新型光纤光栅器件等新型无源器件
行业背景
• • • • • 光电子行业 薄膜功能材料行业 照明行业 信息行业 光通讯
专业背景
• 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 二级学科:物理电子学 • 具有坚实的物理基础: 光学、半导体、固体物理 • 学科交叉日益明显 热能、微波、材料、微细加工、流体力 学
什么是发光二极管(LED)?
评价LED性能的参数
前提条件:一定的管芯尺寸和注入电流条件下 • 正向工作电压 • 发光通量 • 发光功率 • 发光效率 • 发光峰值波长 • 发光峰值的半高全宽 • 热阻 • 寿命
AIXTRON 2000 HT MOVPE
High-resolution XRD
PL measurement system
Dry etching system
PECVD
集成光电子实验室分布情况
一层实验室平面图
103
105

106
二层实验室平面图
Office
203 203
201 Office
36
34 465
FWHM ( nm )
FWHM=27 nm @20mA FWHM=35 nm @80mA
464
32
463
30
462 28 461 26 460 0 20 40 60 80
Forward Current ( mA )
材料外延问题的解决方法
• 材料外延涉及很多种参数,如何优化结 构? • 系统分析问题 • 抓住关键问题 • 先从已有经验出发 • 分析其个性之处
88 meV
575 600 625
475
500
525
பைடு நூலகம்
550
Wavelength (nm)
图1. 迄今为止 GaN 基 LED 材料最窄的室温 EL@20mA 和 PL@300K 光谱半高宽值( EL中心波长为447 nm)
Luminescence spectrum (a.u.)
0 = 467.3 nm
发光二极管的巨大产业链
原材料配套产业
高纯金属有机源的 合成 高纯气体制备 衬底制备等 特气的合成 高纯金属材料提纯 各种化学药品、光 刻胶、显影液 的生产等 环氧树脂、荧光 粉、金丝、铝丝 封装支架等制造 城市夜景照明、路 灯的规划、设计 特种照明灯具的设 计制造等
产业链
材料外延
管芯制作
器件封装
系统应用
EC
EV
窄谱宽、高波长稳定性蓝光LED
470
Peak Wavelength ( nm )
Δλ < 1nm @0~120mA
469 468 467 466 465 464 463 462 461 460 0 20 40 60 80 100 120
24
Peak Wavelength FWHM
22 20
• • • • • 立项:寻求投资 设备调研、谈判、实验室装修 实验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在材料外延和器件制备方面所做的努力 取得的成果
漫长、艰难的设备调研和谈判
• 设备的性能和技术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研究的 成败,选设备,就是选技术 • 必须货比三家,把每个厂家的技术优势、劣势、 售后服务水平以及在国际上的使用状况搞清楚 • 要为每一次与厂家及其代理谈判做好充分准备, 做到有备而来,互相尊重 • 抓住有利时机,以合作或培训等形式,争取更 好的性价比
FWHM ( nm )
FWHM~18 nm @20mA FWHM~21 nm @120mA
18 16 14 12 10
Forward Current ( mA )
此结果为目前国际报道的最好结果(Acta Physica Sinica,2004)
基于应变控制的发光光谱特性
Luminescence spectrum (a.u.)
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
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于1987筹 建,1991年1月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验收并正式对 外开放。实验室定位于应用基础研究,基本任务 是研究集成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及这些器件的应用 技术,为我国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至 今,本实验室已经成长为国内从事集成光电子材 料与器件及其在光纤通信与网络中的应用的主要 研究基地,以及光电子学领域科研、教学和产业 开发的高级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并且在一些重 要的研究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国际影响。
212 Office
204
研究目标
高亮度、窄线宽、高波长稳定性GaN基蓝绿光LED
主要研究内容
• 高质量外延材料的获得 • 低工作电压、高光提取效率LED管芯的 制作 • 功率型LED的封装和系统集成技术
外延片的结构形式
外 延 生 长 方 向
6 X 2 inch
外延生长过程
对外延片的指标要求
Nakamura的传奇历史
• So I went to went to my company’s chairman, Nobuo Ogawa, who was my professor’s friend, and the president Eji Ogawa, who was his son-in-law. I asked them if they would let me do research on blue LEDs and they said "Sure. No problem. Go ahead." I was very surprised. I asked them to give me a large budget so I could do it. "Please give me three million U.S. dollars," and they said "Sure. No problem." They had faith in me because, despite the dismal sales, I had developed three new products for this company and I was the only one at Nichia who had succeeded in making new product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