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立教,以身示教
教师要以德施教 以德立身 践行立德树人

教师要以德施教以德立身践行立德树人作为教师,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育人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品德和行为会深刻地影响学生,因此教师要以德施教,以德立身,践行立德树人的理念。
教师以德施教,首先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
只有自己具备了良好的品德,才能够影响学生,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品德观念。
教师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
只有品德高尚、行为端正的教师,才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与此教师还要注重师德修养。
师德是教师的基本要求,是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要职责。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到言传身教,言行一致。
在教学活动中,要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维护教育的公平公正,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严守教书育人的红线。
只有如此,才能够以德施教,传递正确的道德价值观给学生,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楷模。
教师要以德立身,不仅仅是要自身具备良好的品德和师德修养,更重要的是要将这种精神融入到日常教学和生活中。
作为育人者,教师要将道德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责任感,引导学生明辨善恶、分辨美丑,教会学生做人处世的道理。
教师要以德立身,还需要在生活中践行诚信。
诚信是一种道德品质,教师应该在生活中注重诚信的实践,对学生展现出诚实守信的品质。
在与学生交往中要言行一致,不做虚伪的承诺,不欺骗学生。
只有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教师,才能够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才能够在学生中传播正能量、正价值观。
教师要践行立德树人的理念。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目标,也是教师的使命。
教师要注重在实际教学中贯彻立德树人的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品德素养和人格养成。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社会责任感和自律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
身正为范,以德执教 -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十篇】为您呈上

身正为范,以德执教 |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十篇】为您呈上【范例一】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个信息化时代,各行各业一日千里、日新月异,教师行业也不例外,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让学生学得轻松,教者教得愉快,确实是件不容的事。
教师每天担负着繁重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就更应加强师风师德建设。
近段时间来,通过学习《中小学教师师德行为规范》,心中不由得产生一种对教育事业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应集中精力、集中力量承担起培养下一代人的责任,塑造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
一、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教师要做到爱岗敬业,首先就应该热爱教育、热爱学校,树立坚定的教育事业心。
只有我们真正做到甘愿为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而自觉投身这种平凡工作,对教育事业心存敬重,甚至可以以苦为乐,以苦为趣,才能产生巨大的拼搏奋斗的动力。
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教师的生活是清苦、清贫的。
但教师在知识结构的近善方面有自求自得的充实感,在精神寄托方面有育天下英才的自豪感。
在思想、信息、交流方面有“究天下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独立感,在人际沟通方面有师生相处融洽谐和的亲切感。
我们的工作,使无知的玩童变成了优秀学生,使迷惘的青少年成为祖国的栋梁,我感到欣慰。
人的一生是应该有个明确的目的,为理想而奋斗,虽苦但乐在其中。
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校关注事业的发展,这是每个教师都应具备的。
在实际工作中,珍视为人师表这份荣耀,严格要求自己,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赖和领导的认可。
二、善待学生,安于教学教育学生,最重要的是要倾注爱心。
教师没有深切的爱就难以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用爱心架起师生心灵的桥梁,注意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生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排解学生的思想困惑,公平地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
理解“差生”,从不冷嘲热讽,而是耐心地帮助他们找差距,给他们安排适当的角色,让他们找到自己的位置,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新时代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新时代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新思想、新目标、新征程的理念。
作为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更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在十九大正确思想的引领下不忘师心、牢记师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积极适应新时代、新课改的要求,把教育改革推向新的高潮。
作为新时代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呢?一、崇高的师德新时代的教师应把师德放在首位。
正所谓“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无德无以为师”,教师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只有这样才能值得学生尊敬和热爱;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真正做到热爱学生,爱护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是提高教师各项素质的动力,是教师形象的突出体现,也是办好一所学校、取得社会良好评价的重要因素。
如果一个教师把自己从事的工作仅仅当作一种职业,而不能倾注全部情感和心智,那么这样的教师只能是一个“教书匠”,绝对成不了教育专家。
教师必须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教书育人。
只有具有崇高责任感、事业心,具有高尚人格魅力,把教书育人当作毕生事业的教师,才能使自己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二、广博的学识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学科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教师的知识素养包括:良好的政治理论修养、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其中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是“本体性知识”和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是“条件性知识”。
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具有丰富的知识素养,用知识武装头脑,才能做到德才兼备。
因为教师“一方面要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
三、扎实的基本功教师的基本功是每位教师应必备的素质,通常包括专业基础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教学手段应用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
其中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而表现出来的设计能力、组织能力、控制能力的总和,这些能力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学观念、心理素质、创新精神和教学基本功的集中体现,它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核心作用。
立德树人 以身立教

立德树人以身立教立德树人需要教师本人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师应该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行为和品行来影响学生。
如果一个教师本身品行不端正,言行不一,那么即使再优秀的教学技巧和知识水平也难以获得学生的尊重和认可。
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做到真诚、守信、正直、公正,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榜样。
立德树人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品德修养。
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日常行为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让他们懂得什么是美、善、真、正,如何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
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在日后的成长过程中遵循正确的道德准则,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
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
首先是通过言传。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融入一些道德伦理的教育内容,通过讲故事、列举案例、引用经典作品等方式,让学生感受道德的力量,明白什么是美德和善行。
其次是通过身教。
教师在日常行为中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言传身教,做到言教相符,树立起良好的榜样,引领学生向道德发展。
还可以通过实践教育,让学生参与到一些社会实践、志愿活动中,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做好事、做善事的快乐和意义,从而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仅仅依靠教师的教育和引导是不够的,家庭和社会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家庭是孩子品德养成的第一课堂,父母和家属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
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教育他们懂得尊重他人、关爱别人、讲诚信、做善事。
社会也是孩子道德养成的重要环境,学校、社会团体、媒体等都应该共同努力,为孩子提供正面的道德引导和榜样示范。
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也要自身不断提升道德修养,做到真善美统一,以身作则。
只有教师本人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才能更好地影响学生,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德之路。
家庭和社会也需要共同努力,共同肩负起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责任。
师德学习心得体会(精选5篇)

师德学习心得体会(精选5篇)【第1篇】师德学习心得体会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
换而言之,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
因此,我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
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洁心灵的塑造而竭尽全力。
一、树立事业心,增强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
因此,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
尊师爱生,是一种理性化的高尚情感,对待学生,管而不死,严而不厉,爱在其中。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
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
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
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
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
常言道:“严师出高徒。
”又说:“严是爱,宽是害”。
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
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
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
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爱,即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表现。
二、用无限的师爱,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
”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
无限的师爱,可以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
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一切学生的心灵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
师德师风一人一档内容

师德师风一人一档内容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
换而言之,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
因此,真的做了教师的我,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
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洁心灵的塑造而竭尽全力。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提高教师师德水平,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教师师德档案资料包括:(1)教师每学年度师德总结。
(2)教师师德承诺书。
(3)教师职业道德考核登记表。
(4)重大师德失范行为事项及获奖情况。
(5)有关师德情况的其他材料。
第三条师德考核依据《射洪县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从“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六方面考核。
第四条师德考核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每年度末在学校年度考核前进行。
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
师德考核结果定为不合格等次的,年度考核应定为不合格等次。
师德考核发现教师违反师德规范的,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五条教师有以下行为之一的,师德考核应当定为不合格等次:(1)在教学过程中,宣讲消极颓废思想,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2)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遇突发事件时,不履行保护学生人身安全职责的;(3)在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管理、评价中不公平公正对待学生,产生明显负面影响的;(4)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订购教学辅导材料或其他商品,造成不良影响的;(5)利用职权,索取、收受学生与家长财物的;(6)违反规定有偿家教,或组织动员学生参加各类文化课补习班并从中获利的;(7)讽刺、挖苦、歧视、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或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造成后果的;(8)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者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的;(9)在招生、考试、考核评价、职务评审、教研科研中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的;(10)其他违反社会公德、严重影响教师形象的。
师德表现鉴定【六篇】

师德表现鉴定【六篇】师德表现鉴定1师德是教育教学的核心。
作为教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下面就这一年中的师德自我评价如下:一、依法执教。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
二、热爱教育事业,对工作尽职尽责,能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
三、热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要求严格,耐心教导,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尤其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更使我深刻地意识到作为教师师德师风的重要性,因此,我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不断学习优秀教师的优秀经验,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的视野,为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教师而努力。
四、严谨治学,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我能刻苦钻研新教材,上网查阅资料,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五、团结协作,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六、尊重家长。
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
七、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存在的问题:师德还不够扎实,遇到困难不能知难而进,有时有任其自然、松懈的思想。
在教学实践中,缺乏科研探索,往往满足于现状。
班主任工作中,对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的还不够,因此解决思想上的问题常常不能得心应手。
今后的改进方向:从思想上到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不要遇难而退,要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作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师德业务两过硬。
师德表现鉴定2作为一名教师,本人能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进取响应党的号召,坚决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模范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关心团体,乐于助人。
师德演讲稿(15篇)

师德演讲稿(15篇)师德演讲稿1尊敬的领导:大家好!作为一名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修养是师德。
一说起教师,人们往往把教师看做道德的典范,人格的楷模,是学生人生可靠的引路人。
换而言之,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
因此,许多教师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激励自己。
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洁心灵的塑造而竭尽全力。
教师师德的体现是在与学生相处时播撒师爱时体验出来的,师德萌发了师爱,师爱滋润了师德、提升了师德。
由于教师的劳动面对的是特殊的对象,是心灵天真,可塑性强的儿童和少年,他们的心灵和思想如同一张白纸,无论怎样描摹都会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记。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其中主要的关系。
师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然而,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让学生理解教师对他的爱,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尤其是在现在的教育教学中,我们面对的是独生子女、留守儿童。
有的是在父母的溺爱中长大的,有的是在爷爷奶奶的溺爱中长大的,他们所接受的爱大都是畸形的爱,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自己博大无私的师爱对待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在健康的爱的阳光下成长,教学中我经历这样一个事例:我班有许多学生父母在外打工,每到星期天这些学生就在几亲戚家之间流浪,我知道后,多次陪他们过星期天,每周尽量让他们通过电话或者网络与父母沟通一两次。
让他们体验温暖,那年我被评为“爱生师德模范标兵”。
教师师德的体现是在与学生相处时播撒师爱时体验出来的,师德萌发了师爱,师爱滋润了师德、提升了师德。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职责,也是人格。
有人曾经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应改为: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在学生的心目当中,就会有亲近感。
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是父母的替身。
他们把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看成他们学习的榜样,模仿的对象。
教师的人格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种有形的表现,高尚而富有魅力的教师人格能够产生身教重于言教的良好效果。
师德师风心得体会12篇

师德师风心得体会12篇师德师风心得体会篇1经过学校的师德师风培训,本人对师德有了理深的认识。
下面谈出自己的体会:爱岗敬业、献身教育。
我们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
作为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
虽然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
工作中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
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自己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热爱学生、教书育人。
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
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
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
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爱学生,尽量不批评、训斥、否定学生,多鼓励、表扬、肯定学生。
其实,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对学生一视同仁,不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
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更新观念、努力创新。
让学生从分数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
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学、代替学生学,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
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
让学生去学习、去实践。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学生怎样做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
做好典范,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终身学习、不断进取。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
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通用6篇)

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通用6篇)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1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
换而言之,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
因此,我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
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洁心灵的塑造而竭尽全力。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
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特别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对于师德师风问题,不少教育家及国家领导人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孔子提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综上所述,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正确认识自身的职业价值,倡导爱岗敬业,强化责任意识,是社会对教育职业道德的必然要求。
由此可知,作为教师,你要把学生培养成大家都愿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而你要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就要让学生愿意和你接近,以便对学生施加大的影响。
因此,你自己就首先要成为有道德的人。
良好的师德师风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在制度约束的基础上,也需要广大教师提高自律意识,自觉改正自己生活、工作中的不良习惯,在学生中树立起良好的师德师风。
我认为要提高自身的师德师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1、爱岗敬业。
良好的师德师风,得从爱岗敬业开始。
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
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2、尊重学生。
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
我们要与学生平等相待,不能把学生当下级随便呵斥。
只有我们把学生看重了,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了,他们才会尊重老师,愿意学习这个老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
3、努力进取。
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
师德师风学习笔记摘抄内容

师德师风学习笔记摘抄内容7篇师德师风学习笔记摘抄内容(篇1)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
换而言之,教师是学生完美心灵的塑造者。
因此,我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
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洁心灵的塑造而竭尽全力。
一、树立事业心,增强职责感热爱教育事业。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
因此,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
尊师爱生,是一种理性化的高尚情感,对待学生,管而不死,严而不厉,爱在其中。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
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
能够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
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
教师爱学生体此刻“严”和“慈”上。
常言道:“严师出高徒。
”又说:“严是爱,宽是害”。
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
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
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
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爱,即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表现。
二、用无限的师爱,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
”师爱是教师务必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
无限的师爱,能够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
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把信任和期盼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一切学生的心灵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
教师的“四要”

教师的“四要”我认为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
所以,教师应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来提醒自己,以德立教,以身示教,做到“四要”。
一、要树立事业心,增强职业责任感。
教师的职业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教师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为家庭培养有素质的成员。
教师所担当的角色,需要有强烈的责任心,要把教书当成自己最钟爱的事业,怀着对得起学生的心态来对待工作,要把传授知识和育人作为自己的追求,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实、做真、做细。
教育教学工作决不能得过且过,不能马虎应付,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应该有高度的责任感,静下心来,好好工作,不要心存杂念,时时刻刻都要想到学生,想到自己做的任何一件事都可能关乎孩子的一生。
选择当教师就要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
教师要拥有一颗平常心,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需要我们静下心来,不去追求过多的我们根本得不到的东西,也不要攀比或自轻自贱,瞧不起自己的职业。
要把教育教学工作当成一生追求的事业,要把育人作为自己的责任,要把学生放在重要的地位。
对育人怀着一颗敬畏之心,从教师这份职业慢慢体会献身教育事业的无比快乐和自豪。
二、要把爱献给每一个学生。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
”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
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的作用,能够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无限的师爱,能够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
所以,在教育工作中,我们教师要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
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对学生有度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而不厉,爱在其中这是对学生的负责。
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
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信任、爱护、保护学生,把爱献给每一个学生,让一切学生的心灵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让每个学生都健康成长。
2022关于以德立身以德执教心得体会精选5篇

2022关于以德立身以德执教心得体会精选5篇以德立身以德执教要求老师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以“优秀老师群体”为典范,时时处处为之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工作,积极进取。
下面给家分享一些关于以德立身以德执教心得体会,方便大家学习。
以德立身以德执教心得体会1老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
换而言之,老师是学生完美心灵的塑造者。
因此,我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
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洁心灵的塑造而竭尽全力。
一、树立事业心,增强职责感热爱教育事业。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
因此,我们老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
尊师爱生,是一种理性化的高尚情感,对待学生,管而不死,严而不厉,爱在其中。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照应。
老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限度的作用。
可以说,热爱学生是老师职业道德的根本。
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老师。
老师爱学生体此刻“严”和“慈”上。
常言道:“严师出高徒。
”又说:“严是爱,宽是害”。
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建立者。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
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
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保护、宽容、尊重。
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开展。
老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保护学生、保护学生。
老师对学生的爱,即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老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老师教书这个职业的详细表现。
二、用无限的师爱,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
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

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
换而言之,教师是学生完美心灵的塑造者。
因此,我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我。
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洁心灵的塑造而竭尽全力。
热爱教育事业。
要把教育与国家的兴亡、民族的振兴,现代化建设的成败联系起来,才能对教育事业有深刻的认识,并将这认识落实到日常的行动中,才能产生对教育事业的真爱,树立“服务学生奉献社会”的精神。
热爱学生。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只有把学生教育培养好,振兴中华才有期望。
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不侮辱、谩骂、歧视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热爱学生,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树立远大目标,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新人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科研水平。
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关键要有较高的素质。
务必具备扎实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品德素质、心理素质、创新精神和潜力素质。
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用心参与教育改革,认真总结经验,努力探索教育规律,改善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我的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实事求是,坚持真理。
教师要做到尊重事实,注重调查研究,要公道正派,富有进取精神。
坚持真理、捍卫真理,对一切文化进行严格的审查和鉴别,批判性继承,使学生学到真知实学。
还应随时修正自我的错误,不强词夺理,不文过饰非,不误人子弟,做到知错即改,还真理的本来面目。
工作用心、认真负责。
工作用心,就是要勇挑重提,埋头苦干,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吃苦耐劳,为教育事业多做贡献。
认真负责,根本的一条是对学生成长与成才负责,因此务必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团结互助、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团结互助,一方面教师与教师之间要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忙;另方面教师与学生之间也要团结互助。
师德演讲稿—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尊敬的各位领导和全体教师: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
换而言之,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
因此,我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
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洁心灵的塑造而竭尽全力。
一、树立事业心,增强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
因此,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
尊师爱生,是一种理性化的高尚情感,对待学生,管而不死,严而不厉,爱在其中。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
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
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
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
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
常言道:“严师出高徒。
”又说:“严是爱,宽是害”。
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
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
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
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爱,即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表现。
二、用无限的师爱,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
”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
无限的师爱,可以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
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一切学生的心灵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
师德是教师素养的核心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师德修养,立德为本。
在当前的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要实施创新教育,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素质,而师德又是教师素质的核心。
因此,教师应以德立教、以身示教、与时代同步、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大力弘扬良好师德是教育永恒的主题。
一、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师德并不是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本身,而是把规范、准则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在我们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体现出来,教育和感化每一名学生。
因此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教师的文化素质更为重要。
二、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知识的化身、道德的典范、人格的楷模、父母的替身、是莘莘学子人生可靠的引路人。
他们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记等。
三、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是教师的天职,能够得到教师关爱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每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
只有热爱我们的学生我们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成为孩子真正的教育者,就要把爱心奉献给他们。
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最崇高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爱。
"这是教师最基础的美德,这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情感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情感,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作为教师,爱的形式与内容,就是教师品德、学识和情感的结晶。
以德立教以身示教

以德立教,以身示教陈英俊(贵溪市塘湾镇高坂小学江西·鹰潭335400)摘要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教育从最根本上说,就是要解决造就什么样人的问题,就是要解决为国家民族的未来培养什么样的接班人的问题。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教书,更主要的是育人。
教书只是一种手段,只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教育方式,老师只是通过教书这种载体,这种途径来建立跟学生的良好关系,来树立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来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在此前提下,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传道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记得我二十岁刚走上讲台的那时,心中充满无限的幸福。
因为都是小学教师,从小我就敬佩他们,总觉得他们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于是,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就播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一颗对老师期望的种子。
如今,我的梦想实现了,我成为一名光荣的教师。
从教以后,我才发现,当老师不易,特别是要当好老师那就更难。
每当人民给予你“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诸多的赞誉时,我知道,这不仅仅是耀眼的光环,更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和挑战。
家长把孩子交给你,就等于把他们的希望交给了我们,国家把孩子交给了你,就等于国家的未来交给了我们。
因此,我深感肩上的担子太重了。
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源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更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
因此,作为教师应时刻要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无私奉献,用高尚的人格去塑造纯洁的心灵。
1用无限的师爱,开启学生的心灵一个好老师,如果在具备爱心和知识的同时,对学生来说,他们更喜欢前者,青少年学生特别渴求和珍惜教师的关爱,高尔基曾经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
师爱是教师必备的美德,教师多把信任的目光洒向学生,多把关爱倾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从传统的应试教育中摆脱出来,转向素质教育;从过去威严的家长制中解放出来,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多引导,多鼓励,人学生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尊重,学会赞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德立教,以身示教
记得我二十岁刚走上讲台的那时,心中充满无限的幸福。
因为都是小学教师,从小我就敬佩他们,总觉得他们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于是,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就播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一颗对老师期望的种子。
如今,我的梦想实现了,我成为一名光荣的教师。
从教以后,我才发现,当老师不易,特别是要当好老师那就更难。
每当人民给予你“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诸多的赞誉时,我知道,这不仅仅是耀眼的光环,更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和挑战。
家长把孩子交给你,就等于把他们的希望交给了我们,国家把孩子交给了你,就等于国家的未来交给了我们。
因此,我深感肩上的担子太重了。
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源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更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
因此,作为教师应时刻要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无私奉献,用高尚的人格去塑造纯洁的心灵。
1用无限的师爱,开启学生的心灵一个好老师,如果在具备爱心和知识的同时,对学生来说,他们更喜欢前者,青少年学生特别渴求和珍惜教师的关爱,高尔基曾经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
师爱是教师必备的美德,教师多把信任的目光洒向学生,多把关爱倾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从传统的应试教育中摆脱出来,转向素质教育;从过去威严的家长制中解放出
来,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多引导,多鼓励,人学生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尊重,学会赞美。
我班就有这样一位学生,由于家庭有过特殊的变故,父母双亡,生活状况极糟,导致他失去家庭的温暖,感到愧不如人,常常和老师产生抵触的情绪,破罐子破摔。
面对这种情况,我多次找他谈心,在他的学习生活上给予关心照顾,用师爱的温暖去融化他“心中的坚冰”,正如高尔基所说:“爱孩子是母鸡都会做的事,如何教育孩子才是件大事”。
所以,情感教学往往会产生神奇的效果。
通过这件事,我深深体会到,再懒再难管的学生,都不应成为老师轻视和嘲讽的对象,作为一名老师,如果在被认为难管的学生面前就束手无策,只能用难听的话去打击,本身就是不称职。
2规范言行,净化学生心灵好的老师,一定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学生在日常生中接触最多的除了父母等家庭成员外,就是老师,因此,教师必须时时处处,事事言行上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因为小学生模仿能力极强,老师言行上稍不严谨,就会不知不觉地对学生人格健康发展造成影响,他们认为老师所说所做的都是正确的,教师言行的好坏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并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记得有一次上班会课,我看见教室地上有好多纸屑,于是,我弯下身子将纸屑一片片捡起来,学生看见了,也加入我的行列,教室很快变得干净了,自那以后,就很少有乱扔的现象。
简单的一个动作,却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我想这就是率先垂范的教育力量。
行动远胜于说教,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深厚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教师都在用行动诠
释师德师风真正的内涵。
师德师风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我们每位教师的自身修养。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就是最好的对照。
3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如今,在这三尺讲台走过了三十余个春秋,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使我深深认识到蜡烛,春蚕事业的甘与苦,也深深感受的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严格执行师德规范,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重视对每个学生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发现和开发每个学生的优秀品质,不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来衡量学生的标准。
加强师德修养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不断提高的道德的认识,规范自己的行为,真正做到:“以德立教,以身示教,廉洁从教”。
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教育从最根本上说,就是要解?Q造就什么样人的问题,就是要解决为国家民族的未来培养什么样的接班人的问题。
也就是说,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教书,更主要的是育人。
教书只是一种手段,只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教育方式,老师只是通过教书这种载体,这种途径来建立跟学生的良好关系,来树立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来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在此前提下,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
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学做真人,就是要学会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
我们要教育学生做一个有爱心、敢担当、能付出的人;做一个有包容心、有宽容心、能够换位思考的人;做一个有同情心、有责任心、有进取心的人;做一个宽以待人,严于律己,重信守
诺的人;做一个有自尊心,有羞耻心,有集体意识的人;做一个会思考,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社会,认识自然万物的人;做一个懂规矩,会做事,会与人共处,知道尊重师长,谦卑待人的人;做一个胸怀大志,放眼世界,积极进取的人;做一个顺境中不骄不躁,谦卑待人,不卑不亢的人。
老师的职业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但绝不仅仅是文化知识方面的道理,更要有生活、处世、做人方面的道理。
要学生学会做人,老师首先就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就要做到。
老师就是学生的榜样,老师就是学生的旗帜,老师就是学生的方向,老师在学生面前就是标杆。
只有你自己首先做到了,学生才会信服你,才会按照你的要求去做,也才会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