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秸秆综合利用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xx县秸秆综合利用十一五发展情况及

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我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

(一)秸秆综合利用状况

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全县耕地面积73万亩,种植作物以小麦、玉米、花生、烟叶、辣椒、红薯为主,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全县正常年产农作物秸秆(含秧蔓)达70多万吨,其中小麦秸秆23万吨,玉米秸秆30万吨,其他秧秆17万吨。目前我县农作物秸秆利用主要以原始、传统的方法为主,资源利用效率极低。秸秆主要消耗途径有: 一是直接用作燃料,投入炉灶作燃料烧火做饭,这部分占农作物秸秆总量的25%左右,约17.5万吨;

二是用作猪、牛、羊等家畜饲料,这部分占秸秆总量的10%左右,约7万吨;

三是用作肥料,主要用于秸秆还田等,这部分约占秸秆总量的20%左右,约14万吨;

四是用作新能源,包括秸秆沼气、秸秆气化等,这部分用量占秸秆总量的1%左右,约0.7万吨;

五是用作造纸等工业化利用部分占秸秆总量的4%左右,约3万吨。

六是丢弃浪费、地头焚烧部分占秸秆总量的40%左右,约28万吨。除丢弃浪费、地头焚烧外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仅60%左右。其中为多

单一利用,多层次利用的较少。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秸秆综合利用率低。利用不合理和浪费现象严重,秸秆还存在田间直接焚烧的现象。据调查,我县有40%左右的秸秆被农民丢弃浪费或地头焚烧。秸秆被丢弃和浪费,对环境、水质等造成一定的污染。焚烧秸秆不仅严重污染了大气质量,影响交通,还破坏土壤结构,将土壤表层的有机质燃烧掉,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

2、秸秆综合利用附加值低。利用方式单一,综合循环利用比例较小。多层利用、多级转化、多次增值发展的还不够。从目前我县秸秆综合利用情况看,有30%左右直接用作燃料,有20%左右的秸秆直接还田用作肥料,这些秸秆利用的附加值明显低,而附加值高的综合利用如家畜饲料、秸秆沼气,食用菌栽培,秸秆气化等所占比例太小。

3、秸秆综合利用未形成规模优势。秸秆综合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规模小,较零散,不集中,利用较单一,未能形成规模化、产业化,许多适用技术还未能转化应用。沼气建设在我县虽已全面展开,全县已建成沼气池3万余户,但目前我县秸秆沼气发展较少,大型秸秆气化站和秸秆固化站在我县目前还处于空白状态。

4、市场化机制不完善,缺乏政策激励。还没有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市场机制和储运体系。秸秆商品化水平低,秸秆产业发展滞后。

5、缺乏经济实用的配套技术设备。秸秆便捷处理设施不配套,农民收集处理秸秆的难度大,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应用规模较小,尤其

是适宜农户分散经营的小型化、实用化技术设备缺乏,各项技术之间集成组合不够。

总之,目前我县秸秆综合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规模小,较零散,不集中,特别是大型秸秆气化站,秸秆固化站等还处于空白状态,利用较单一,未能形成规模化、产业化,许多适用技术还未能转化应用。

二、十二五期间我县秸秆综合利用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落实循环经济理念为目标,围绕科学循环综合利用秸秆资源的产业链,建立不同类型的循环经济模式,提高秸秆资源利用率,降低废物最终处置量。通过试点,探索在充分考虑资源条件、产业布局、市场需求以及经济和环境成本的前提下,提出按循环经济模式规划、建设和改造产业思路,优化资源流、能源流和信息流。把推进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与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相结合,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创新为保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拓展秸杆综合利用领域,提升秸杆综合利用水平,形成秸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促进我县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二)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根据我县秸秆资源丰富、利用率低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适宜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进行推广应用。逐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的效益。依靠科技,强化支撑。加强技术集成配套,建立不同类型地区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模式。

2、多级循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多层利用、多级转化、多次增值。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积极开展资源化综合利用秸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倡导社会循环式消费。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废物的产生。

3、最大收益、效益优先的原则。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秸秆资源,提高秸秆资源利用效率,提倡和推广优选秸秆利用模式,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示范引路、全面推广的原则。通过建立示范基地、示范户,典型引路,在全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示范性,鼓励企业进行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引导农民自行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总结完善现有技术的同时,开发引进国内外先进成熟的新技术和新机具,实现机械化工程技术配套和系统集成,形成适合当地普及应用的机械化高效生产实用技术体系,规范秸秆综合利用的标准化生产。

5、政府引导、市场导向的原则。尊重农民意愿,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作为市场主体参加与建设的积极性,探索高效、长效经营示范模式。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指导、资金投入和组织协调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积极鼓励社会各方面参与建设的积极性。秸秆的工厂化处理为秸秆的大量合理利用提供了新途径,实现秸秆产业化经营,达到秸秆产品化、工业化,最终走向市场化。形成以市场

为基础、政策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农民广泛参与的长效机制。

(三)发展目标

重点解决秸秆废弃和焚烧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同时改善农村生活用能结构,降低直接用作燃料比例,力争到2015年,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秸秆综合利用体系和产业化格局,初步实现秸秆由传统利用向高效利用转变,由单一利用向商品化、系列化、产业化综合利用转变,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秸秆浪费由40%降到5%以内,直接用作燃料由25%降到20%,秸秆还田由20%提升到35%,秸秆饲料由10%提升到20%,秸秆沼气、秸秆气化等能源化利用由1%提升到10%,造纸等秸秆工业化利用由5%提升到10%。

(四)建设任务及规划目标:

1、大力实施秸秆还田。把实行秸秆还田作为节本增效、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的重要方法,作为秸秆禁烧、消除火灾隐患、减少安全事故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主要手段。秸秆还田包括机械化还田、快速腐熟还田和堆沤还田。

规划目标:各乡镇在巩固现有秸秆还田面积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还田比例,鼓励、引导和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秸秆还田的专业化、市场化运作模式。力争到2015年,秸秆还田面积由20%提升到35%左右。

2、积极推广秸秆饲料。把积极发展规模养殖,推广秸秆养畜作为促进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举措。采取典型引路、政策引导、技术服务、行政推动等措施,鼓励牛羊养殖专业场(小区、户)推广秸秆青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