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资料整理

合集下载

心理学知识汇总

心理学知识汇总

心理学知识汇总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和众多的知识要点。

以下是对一些重要的心理学知识的汇总。

一、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等方面。

感知是我们获取外界信息的第一步。

例如,视觉感知让我们看到周围的世界,包括颜色、形状和大小等。

但感知并非完全客观,会受到我们的期望、经验和情绪的影响。

注意则决定了我们将精力集中在哪些信息上。

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无意注意是不由自主地被某些刺激吸引,比如突然响起的警报声;有意注意则是我们有意识地将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任务或对象上。

记忆是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短期记忆的容量有限,而长期记忆可以储存大量的信息。

遗忘是记忆的常见现象,其原因包括干扰、衰退等。

思维是对信息的加工和处理,包括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等。

语言是思维的表达工具,也是我们交流思想的重要方式。

二、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关注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的心理发展。

在儿童时期,身体和认知发展迅速。

例如,儿童在语言习得方面经历了从简单的单词到复杂句子的过程。

他们的道德观念也逐渐形成,从最初的以自我为中心到能够理解他人的观点。

青少年时期面临着身份认同的挑战,开始思考自己是谁、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个阶段的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

成年后,个体在职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继续发展和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可能会在认知能力上有所下降,但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

三、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在社会情境中的行为和心理。

从众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即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改变自己的行为或想法。

比如在街头看到一群人抬头看天,其他人可能也会跟着抬头。

社会认知涉及我们对他人的看法和判断。

刻板印象就是一种常见的社会认知偏差,例如认为某个地区的人都具有某种特定的性格特点。

人际关系在我们的生活中至关重要。

人际吸引的因素包括相似性、互补性、外貌等。

心理学知识整理(详细版)

心理学知识整理(详细版)

心理学第一章心理学概述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

(二)心理现象及其结构:人和动物心里现象的本质区别是人有意识,有自觉能动性。

心理现象从形式上可以归纳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1、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

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感知和思维相互联系、互相制约,是认知过程不同水平的发展阶段。

(2)情绪情感过程,包括人的喜、怒、哀、乐等等(3)意志过程,与改造现实相联系的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有计划地调节支配行动,克服困难,最终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差异主要表现在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1)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信念、世界观等(2)个性心理特征,个性的气质、性格、能力等统称为个性心理特征。

二、心理学的意义(一)理论意义1、心理学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了科学依据2、心理学的研究对邻近的社会科学如文学、艺术等,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二)实践意义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适工作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第二节心理的实质一、心理是脑的机能(1861年法国,布洛卡区与语言活动有关)(一)神经系统的结构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技能的单位。

一般分为细胞体、树突、轴突。

树突接受外来的刺激,经细胞体整合后再通过轴突将信息传出去。

神经元一般包括感觉神经元(传入)、运动神经元(传出)、联络神经元(神经中枢)。

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心理学知识点整理●心理学研究对象和方法●对象●个体心理●认知●人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

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包括感觉、直觉、记忆、思维、语言●动机与情绪●动机●推动人的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容动力●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即个体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某种不平衡状态。

●情绪●人在加工外界输入的信息时,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属性、特性及其关系,还会形成对事物的态度,产生主观体验。

满意不满意,喜欢,厌恶,憎恨●能力与人格●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行为●有机体的反应系统,由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刺激●引起行为的内外因素●个体意识与无意识●意识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觉察●觉察到外部事物的存在和自己的心理活动●注意●意识对事物和活动的指向和集中●无意识●人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关系●人的属性●生物属性●社会属性本质属性●任务●基本任务●心理过程●在时间上展开的,表现为一定的过程●分析心理现象的时间进程,对科学地揭示心理活动规律是十分重要的●心理结构●心理现象之间存在一定联系,成为一个有结构的整体揭示各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心理的脑机制●心理是神经系统的机能,特别是脑机能●揭示脑与心理现象的关系●心理现象的发展与发生●物种进化(种系发展)●个体发展●心理与环境●心理现象和人的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规律性的联系(揭示)自然和社会环境●意义●理论意义●正确描述和解释人的心理现象的实质和起源,对破除迷信、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重要意义●实践意义●科学的重要作用在于预测和控制。

人们掌握了心理现象的规律,就能根据社会实践的需要去预测和控制心理现象●研究领域●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发展心理学●种系发展比较心理学●人的心理毕生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心身医学●身心医学●健康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劳动过程中的人(生产力)●管理●工程●消费●人事●劳动●军事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学科性质●处于中间位置,中间学科或边缘学科●科学:可证伪,可重复●方法●方法的客观性●基本方法●观测法●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

(完整版)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心理学知识点总结一、心理学概述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它主要探究个体的认知、情感、行为以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心理学分支1.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研究个体的认知过程,包括记忆、思维、研究和问题解决等方面。

2.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出生到老年的发展过程,包括生理、认知、情感和社交等方面。

3.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了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互动方式,包括观念、态度、信念和群体行为等方面。

4.人格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研究个体的个性特征、态度和行为模式等方面,关注个体差异和特质的形成。

5.临床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和解决心理问题,主要用于治疗和咨询等领域。

三、心理学研究方法1.观察法观察法是通过观察个体的行为、语言和动作等得出结论的方法,包括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两种形式。

2.实验法实验法是通过控制变量和操纵因果关系,从而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

具有高度控制性和可重复性的特点。

3.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通过编制问卷,并由被试者填写回答的方法,用于收集大量的主观信息和量化数据。

4.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是对个体或群体的深入观察和分析,通过详细记录和访谈等方式了解其特点和问题。

四、经典实验1.斯坦福监狱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旨在研究人们在特定环境下的行为变化,揭示了权威和社会角色对行为的影响。

2.小阿尔伯特实验小阿尔伯特实验通过条件反射,研究孩子们对于特定刺激的恐惧和冲动反应。

3.皮格马利翁实验皮格马利翁实验揭示了人们在团体情境中的从众行为,解释了为什么人们会相互模仿和追随他人。

五、心理疾病1.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情绪障碍,造成情绪低落、兴趣丧失和自我价值感下降等症状。

2.焦虑症焦虑症是一种强烈的焦虑和恐惧感,会导致人体出现心悸、出汗和呼吸困难等身体症状。

3.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思维紊乱、幻觉和妄想等症状。

六、应用领域1.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过程和教育环境对研究和发展的影响。

心理学资料汇总

心理学资料汇总

心理学资料汇总一、名词解释题✧认知:指在获取知识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心理活动主要包括知觉,记忆,语言,思维等✧✧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的模式包括一个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群体极化: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通过群体作用而得以加强,是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具体支配性水平地现象✧记忆:是在头脑中的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挫折:是指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目标不能达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不愉快情绪反应✧✧人格特质:✧智商:心理年龄与十足年龄的比例✧✧能力: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关键期:✧✧社会惰化:指当群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它一般发生在多个个体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合作,自己的工作成绩又不能单独计算的情况下。

✧✧心理定势:✧✧焦虑障碍:是指受不合乎现实或不合乎理性的害怕所困扰的状态,它所变现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有一个共同特点—极度焦虑的体验✧✧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知觉:人们通过感官得到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整合和解释)产生了对事物整体认识✧概念:在心理学是指反应客观事物共同特点与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高级认知活动的基本单元,每个概念都包含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是概念的范围✧✧催眠:是一种类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首因效应:是指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印象更大的现象✧✧匮乏动机:指个体试图恢复自己生理和心理平衡状态的动机,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便趋于消失✧✧生物节律:有机体生理功能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心理学整理资料

心理学整理资料

心理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心理学的产生:(一)心理学的孕育:心理学源于希腊文,意即“灵魂之学”;中世纪欧洲的心理学即心灵哲学的研究陷入困境;文艺复兴时期心理学脱离哲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科学;(二)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德国冯特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二、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一)心理学的三大主要理论学派:1、行为主义学派:20C初美国华生提倡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20C中美国斯金纳(提倡条件反射),存在机械唯物主义缺陷;2、格式塔学派:初创于1912年,德国韦特海默(K·特夫卡,W·柯勒)等三人把知觉经验组织作用归因于脑的本能作用,带有严重的唯心主义倾向和先验论色彩;3、精神分析学派,也称心理分析,是1900年奥地利弗洛伊德创立的,过分夸大潜意识,是形而上学。

我国现代心理学始于晚清时期(蔡元培),陈大齐在北京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我国心理学进入崭新时期(二)心理学的主要分支:1、普通心理学: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和心理现象一般规律的主干学科;2、发展心理学:研究人从出生到老年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3、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和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活动及其产生、变化的规律;4、社会心理学:研究个性和群体在社会相互作用中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和变化规律;5、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的认识过程,即人接受、编码、操作、提取和利用知识的过程第二节中学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一、中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一门科学心理活动:(一)心理过程(共性):1、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2、情绪与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二)个性心理(个性):1、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2、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一)中学心理学定义:是研究中学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研究对象:中学教师和学生的心理);(二)中学心理学的基本内容:1、研究中学心理学的内容,必须以普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为基础:A、必须了解人的心理过程B、必须了解人的个性心理C、必须了解中学生的心理发展;2、研究中学心理学的内容,必须以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为重点:A、必须了解与中学教学有关的学习心理B、必须了解与中学教学有关的教师心理C、必须了解与中学教师有关的教学心理D、必须了解与中学生有关的群体心理;(二)中学心理学的基本任务: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了解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并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基础知识于中学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初步能力。

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心理学知识点汇总一、心理学概述- 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 分支:包括生物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

二、主要心理学理论1. 结构主义- 代表人物:威廉·冯特- 主要观点:通过内省法研究意识的结构。

2. 功能主义- 代表人物:威廉·詹姆斯- 主要观点:意识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强调心理过程的功能和适应性。

3. 行为主义- 代表人物:约翰·华生、B.F. 斯金纳- 主要观点:通过可观察的行为来研究心理,强调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4. 认知心理学- 代表人物:乔治·米勒、艾伦·纽厄尔- 主要观点:研究人类的思维过程,包括知觉、记忆、语言和解决问题。

5. 精神分析学- 代表人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主要观点:强调无意识过程和早期童年经历对人格的影响。

三、发展心理学- 发展阶段:从婴儿期到老年期的心理和行为变化。

-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四、社会心理学- 社会认知:个体如何理解社会世界。

- 社会影响:群体如何影响个体行为。

- 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和社会网络的研究。

五、生物心理学- 神经心理学:研究大脑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 遗传心理学:研究遗传对心理特征和行为的影响。

六、认知心理学- 知觉:外界信息的处理和解释。

- 记忆: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检索。

- 语言:语言的习得、理解和产生。

七、临床心理学- 心理评估:评估个体的心理状况和行为。

- 心理治疗:治疗心理障碍和促进心理健康。

八、应用心理学- 工业/组织心理学:工作场所的心理学应用。

- 教育心理学:学习过程和教育实践的心理学研究。

九、研究方法- 实验设计- 相关研究- 定性研究十、当前心理学趋势- 正念和冥想- 跨文化心理学- 技术与心理学的结合以上是心理学知识点的简要汇总,每个部分都可以进一步扩展和深入探讨。

这个汇总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框架,帮助读者理解心理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心理学知识点汇总一、心理学概述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通过观察、实验和认知分析等方法,探索人类的思维、情感、行为和人际关系等方面。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包括个体的心理过程、个体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以及群体心理等。

二、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关注人类思维的过程,研究人类是如何获取、加工和应用信息的。

主要内容包括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语言和问题解决等。

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对教育、学习和智力评估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三、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不同年龄阶段发展变化的心理过程。

研究对象包括婴儿、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等。

主要内容包括生理发展、认知发展、情绪发展、社会发展和心理健康等。

四、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类在群体和社会环境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

主要内容包括社会认知、态度与行为、人际关系、群体行为和社会影响等。

社会心理学对于了解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群体决策以及社会认知有重要意义。

五、人格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研究人类个体的不同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

主要内容包括人格理论、人格结构、人格评估和人格发展等。

人格心理学对于了解人的个性特征、行为模式以及人际交往方面有重要意义。

六、临床心理学临床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旨在研究和应用心理学知识帮助解决个体的心理问题和改善心理健康。

主要内容包括心理评估和诊断、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等。

临床心理学对于调节心理状态、处理心理疾病和促进个人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七、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旨在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主要内容包括学习理论、教学设计、评估和咨询等。

教育心理学对于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有效教学和改进教育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八、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是研究工作环境和组织中的个体心理问题,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个体满意度为目标。

主要内容包括职业选择、人员招聘和选拔、组织行为、领导与决策等。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对于企业管理和员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九、健康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研究心理因素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探索促进身心健康的策略和方法。

心理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心理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心理学复习资料完整版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学科,为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心理学知识,本文将提供一份完整版的心理学复习资料。

通过对各个知识点的梳理和归纳,希望能够帮助读者系统地复习和理解心理学的内容。

一、心理学概述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神经系统与生理心理学大脑结构和功能:大脑结构、大脑功能、左右脑半球功能差异。

神经传递与神经化学: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递质的种类和作用。

感觉与知觉:感觉器官、感觉传递和感觉整合。

三、学习与记忆经典条件作用:强调条件作用的基本概念、条件作用的类型和过程。

操作条件反应:操作条件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学习过程。

记忆过程:记忆的类型、记忆的过程和遗忘曲线。

四、认知与智力思维与问题解决:概念形成和概念层次、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语言与思维:语言的认知功能、语言习得和语言发展。

智力与智力测试:智力的定义和分类、智力测试的方法和应用。

五、情绪与动机情绪与情绪表达:情绪的基本概念与特征、情绪的表达方式和与情绪相关的面部表情。

动机与需求:动机的类型、动机与行为的关系、需求层次理论。

六、发展心理学儿童认知发展: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儿童思维的特征和发展规律。

青少年身心发展:青少年身体发展、认知发展和社会发展。

成人发展:成人的身心变化和发展任务、老年期的身心发展。

七、人格心理学人格理论:经典人格理论(如弗洛伊德的精神结构理论)、人格特质理论(如五大人格特质理论)。

人格发展:人格形成的因素和过程、人格变化和发展。

八、心理异常与心理治疗精神疾病:精神疾病的分类和诊断标准、常见的精神疾病。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的理论基础、主要的治疗方法和技术。

九、社会心理学人际关系与群体行为:人际关系的特征和因素、群体行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社会认知与社会行为:社会认知的过程和影响、社会行为的类型和解释。

社会影响:社会规范对行为的影响、权威和从众行为。

以上是心理学复习资料的完整版,涵盖了心理学的各个主要领域和内容。

心理学知识点汇总整理

心理学知识点汇总整理

心理学知识点汇总整理一、心理学概述。

1. 心理学的定义。

-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2.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心理过程。

- 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如通过眼睛看到红色(视觉),通过耳朵听到声音(听觉)等。

知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认识,例如把苹果的红色、圆形、甜味等个别属性综合起来认识到这是一个苹果。

- 情绪情感过程: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例如,当我们取得好成绩时会感到高兴(积极情绪),当失去重要东西时会感到悲伤(消极情绪)。

- 意志过程: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学生为了考上理想大学,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坚持每天学习。

- 个性心理。

- 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价值观等。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反映某种客观的要求和必要性。

例如,人有对食物的需要(生理需要),也有对尊重的需要(社会需要)。

动机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由需要转化而来。

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

-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

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如绘画能力、音乐能力等。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如胆汁质的人热情直率、精力旺盛;多血质的人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等。

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如诚实、勇敢等。

3.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

例如,在幼儿园观察儿童的游戏行为来研究儿童的社交发展。

- 实验法。

- 实验室实验法:在实验室内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以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

心理学整理资料

心理学整理资料

心理学整理资料心理学整理资料(一)心理学的概念心理学—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分析人的行为,揭示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的科学性质(1879 冯特,心理实验室,独立学科,兼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二)心理学的发展与流派1.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纳)研究意识的结构,强调内省方法—了解直接经验靠被试者对经验的观察和描述2.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斯《心理学原理》意识流杜威)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3.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斯金纳)华生:《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的心理学》标志着行为主义诞生,“刺激—反应”(S—R)强化理论,源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

古典行为主义斯金纳:新行为主义,有机体倾向于积极后果行为,不去重复指向消极后果的行为。

他不否认内部心理活动,但坚信人的行为由外部环境决定。

4.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魏太默、考夫卡、苛勒)研究内容是意识体验,论点“整体大于部分之和”5.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无意识、下意识等,强调人的性本能在下意识中的作用,认为人在性方面的压抑是多种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6.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7.认知心理学(皮亚杰奈瑟《认知心理学》认知:在获取知识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心理活动,包括知觉、记忆、言语思维等,即所谓的认识过程。

口语报告法:(大声法)经过一定训练,让被试在解决某个问题的同时,大声说出头脑进行的活动,事后由心理学家对之分析。

与内省法不同。

(三)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心理学的理论领域:实验与认知心理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生理心理学心理学的应用领域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教育与学校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广告与消费、法律与犯罪(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定义: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

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分析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方法适用条件:1.多种原因无法控制的情况2.对象在控制条件下会发生质变3.道德伦理等因素不应该对之进行控制的那些行为评价:第一手资料客观性和真实性;观察者的被动地位,消极等待..预期和偏见测验法研究方面:个体与团体的心理特征,心理特征与外界的关系,比较心理差异心理量表,内容必须具备实用性和科学性实验法(分自然实验和实验室实验)自变量:即实验者控制的刺激条件或实验条件因变量:反应变量,是研究的真正对象控制变量: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

心理学的资料整理

心理学的资料整理

第一章:绪论1.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里现象揭示人类心理规律的科学。

2.普通心理学学科学科框架——人的基本心里现象(1心理动力系统:需要,动机2心理操作系统:感知觉,记忆,思维,3心理体验系统:情感,情绪。

4心理调控系统:意志)。

3.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879年德国的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的第一个实验室,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来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使心理学从哲学母体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4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是华生。

5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是弗洛依德,他的冰山理论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

6实验法是研究者有预定目的,控制创设一定的条件,引起某种心理现象,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

基本要素包括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

7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主要包括: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人道主义原则。

第二章:心理的实质1、心理的实质: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人的心理的物质基础是人脑,人的心理的源泉是客观现实,人的心理与动物的心理的本质区别在于人的心理的主观能动性。

2、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是神经元。

神经元内部神经冲动的传导属于生物电传导,神经元之间神经冲动的传导属于化学传导。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小的结构和机能单位。

3、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

反射弧包括以下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4、举例说明: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无条件反射是与身俱来的反射。

如果你用手电照宝宝的眼睛,她就会眨眼;如果你抚摸她的面颊,她就会转向你的手指。

分为3种(食物反射,防御反射,朝向反射)。

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后天训练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

巴甫洛夫用狗做实验,当狗吃食物时会引起唾液分泌,这是非条件反射。

如果给狗以铃声,则不会引起唾液分泌,但如果每次给狗吃食物以前就出现铃声,这样结合多次之后,铃声一响,狗就会出现唾液分泌。

心理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心理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心理学知识点归纳整理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和众多的知识点。

接下来,让我们对一些重要的心理学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

一、感知觉感知觉是我们认识世界的起点。

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比如我们通过眼睛看到颜色、通过耳朵听到声音。

而知觉则是对事物整体属性的综合反映,能让我们理解一个完整的对象。

在感觉方面,有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指的是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而差别感觉阈限则是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

知觉具有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和恒常性等特性。

整体性让我们能将事物的各个部分整合为一个整体来认识;选择性使我们在众多刺激中选择出关注的对象;理解性则是基于我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知觉对象;恒常性让我们在一定条件变化时,仍能保持对事物的知觉不变,比如不论距离远近,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身高是相对固定的。

二、记忆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

根据记忆的时间长短,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瞬时记忆的保持时间极短,但容量较大;短时记忆一般能保持 5 秒到 1 分钟,容量有限;长时记忆的保持时间长久,容量几乎无限。

遗忘是记忆中的常见现象。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的规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

影响遗忘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学习的程度、识记材料的位置等。

为了提高记忆效果,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合理组织复习、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记忆、运用记忆术等。

三、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的反映。

它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的特点。

思维的种类繁多,根据思维的凭借物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可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问题解决是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包括问题的类型、问题的呈现方式、知识经验、思维定势、功能固着、动机和情绪等。

心理学知识整理

心理学知识整理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现象一般分为心理过程、个性心理、意识与无意识三大类。

心理过程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不同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反应过程。

它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知过程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为你弄清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而产生的心理现象,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同属于人的认知过程。

情感过程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引起的对客观事物的某种态度体验或感受。

意志过程是指由认知的支持与情感的推动,人有意识的克服内心障碍与外部困难而坚持实现目标的过程。

个性心理是每个个体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现象。

包括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三方面。

个性倾向性是决定个体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内部动力系统,是具有一定的动力性和稳定性的心理成分。

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它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自我即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己的自觉因素。

自我意识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

意识和无意识(相互的区别)意识就是现时正被人觉知到的心理现象。

是我们保持生活正常的心理部分,还包括我们从睡眠中醒来时对梦境内容的意识。

无意识活动是人反映外部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

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确定心理事实、揭示心理规律、揭示心理的机制、揭示心里的本性。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发展兴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教育性原则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调查法及个案研究法五种研究方法。

由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被试的行为活动,从而探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的方法称为观察法。

实验法是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操作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这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

实验法可分为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

测量法是指以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作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心理学资料整理

心理学资料整理

心理学资料整理心理学整理第一章心理学概述第一节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过程:1.认识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2. 最简单的认识过程——感觉。

3.认识过程是情感、意志过程的基础。

(知之深,爱之切)4. 反之,情感、意志过程又能巩固和深化人的认识过程。

个性心理:1.包括三个方面: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自我意识。

2.以个性倾向性为方向,以个性心理特征为表现,以自我意识为调控的有机的个性心理的整体。

3.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

(最活跃因素/需要是基础/信念世界观居最高层次)4.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5.自我意识是个性心理的调控结构。

6.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知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调控、自我教育、自尊心等。

7.有一种心理现象叫做注意,它不属于某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

(它属于心理现象)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心理过程:情感过程注意意志过程心理现象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自我意识心理学的任务:(简答)1.研究心理和脑的关系(心理是脑的机能)2.研究心理现象和客观现实的关系3.揭示心理过程的基本规律4.揭示个性心理的特点和形成规律5.探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关系心理学的理论意义:(简答)1.心理学的研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科学依据。

2.心理学理论有助于克服和批判各种唯心主义思想。

3.心理学研究有助于邻近学科的发展。

心理学的实践意义:(简答)1.心理学对指导人的实践活动,提高生产劳动效率有重要意义。

2.心理学有助于做好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3.心理学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提高医疗效果。

(医疗)4.心理学对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学校)第二节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1.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经说过,“心理学有一个悠久的历史,但只有一个短暂的现在”。

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心理学知识点归纳1. 心理学是研究人性的科学、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研究物性。

2. 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特点。

(学科性质)3. 科学心理学的产生:冯特(心理学之父)。

4. 心理学诞生标志:莱比锡心理实验室。

5. 心理学研究中的七大流派: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观点:研究对象是意识的结构和代表人物:詹姆斯。

观点: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

(传统 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

观点:主张研究行为和用实验代表人物:魏特墨、考夫卡。

观点: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观点:人的行为源于欲望与动机;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的行为。

⑥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观点:人性本善。

⑦ .认知心理学派重点:对信息加工历程的研究。

6. 心理学是通过研究行为,揭示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7. 从人的心理的动态——稳态的维度看,心理现象可分为:心理过程(动态的)、心理特征(稳态的)、心理状态(暂时性的)。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言语),情绪情感过程(喜怒哀惧),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兴趣,信念,动机,世界观,需要),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心理状态包括:注意,激情,灵感。

8. 认知,情感,意志,简称知、情、意,三者紧密联系,相互作用。

①认知是情绪、情感和意志的基础;②.情绪、情感和意志影响认知活动;③.情绪、情感和意志相互作用。

9. 心理过程,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密切联系。

首先,心理过程是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的基础;其次,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影响制约心理过程;最后,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密切联系。

如果某类心理状态经常反复出现并且持续时间愈来愈长,就转化为心理特征。

10. 意识即心理,意识是人类独有的。

意识是我们现实觉知到的心理现象。

无意识是人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我调节和控制的现象。

前意识、潜意识。

11. 对人影响较大的四种生物节律:①.年节律:②.月节律28天(月亮的圆缺);③日节律(24小时节律);④90分钟节律。

心理学总资料

心理学总资料

心理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心理学:“心理学”一词最早出现在16世纪。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认知发展:认知发展是指个体认知的功能系统不断完善的变化过程。

主要表现为构成认知功能系统的各种不同心理成分不断发展及其关系逐渐趋于相互协调。

3.注意:注意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开端。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是人在清醒状态下才会出现的心理状态。

分为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4.感觉:感觉是个体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的觉察。

感觉现象主要有感觉后像、感觉适应、感觉对比,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等。

5.知觉:知觉是个体将感觉信息组织成有意义的整体的过程。

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

其特征包括知觉的意义性、完整性、选择性和恒常性。

6.记忆:记忆就是人脑对有关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认知加工过程。

记忆活动是由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三个相互联系的记忆系统组成的。

7.想象:想象是个体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其常用的认知加工方式有四种:粘合、夸张、人格化和典型化。

8.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它反映的是客观现实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联系。

其具有概括性、间接性和问题性三个基本特征。

9.需要:需要是由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失或不足引起一种内部的紧张状态,是个人活动积极性的源泉。

10.动机: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的动力。

诱因是动机形成的外部条件。

11.情绪:情绪包括三个方面:内部的主观感受或体验、外在的行为表现形式和独特的神经生理基础。

12.意志:意志是指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13.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

它表现为学习的意向、愿望或兴趣等形式,对学习起着推动作用。

14.人格: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整理第一章心理学概述第一节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过程:1.认识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2. 最简单的认识过程——感觉。

3.认识过程是情感、意志过程的基础。

(知之深,爱之切)4. 反之,情感、意志过程又能巩固和深化人的认识过程。

个性心理:1.包括三个方面: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自我意识。

2.以个性倾向性为方向,以个性心理特征为表现,以自我意识为调控的有机的个性心理的整体。

3.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

(最活跃因素/需要是基础/信念世界观居最高层次)4.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5.自我意识是个性心理的调控结构。

6.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知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调控、自我教育、自尊心等。

7.有一种心理现象叫做注意,它不属于某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

(它属于心理现象)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心理过程:情感过程注意意志过程心理现象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自我意识心理学的任务:(简答)1.研究心理和脑的关系(心理是脑的机能)2.研究心理现象和客观现实的关系3.揭示心理过程的基本规律4.揭示个性心理的特点和形成规律5.探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关系心理学的理论意义:(简答)1.心理学的研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科学依据。

2.心理学理论有助于克服和批判各种唯心主义思想。

3.心理学研究有助于邻近学科的发展。

心理学的实践意义:(简答)1.心理学对指导人的实践活动,提高生产劳动效率有重要意义。

2.心理学有助于做好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3.心理学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提高医疗效果。

(医疗)4.心理学对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学校)第二节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1.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经说过,“心理学有一个悠久的历史,但只有一个短暂的现在”。

2.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

3.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二元论/心身交感论/情绪论。

4.休谟的人性论5.德国哲学心理学家赫尔巴特第一次庄严宣布心理学是科学(别人没有认同,不是独立标志),《作为科学的心理学》问世,主张将心理学与哲学,生理学区别开来。

6.1876年,英国心理学家A▪培因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份心理学杂志《心理》。

7.心理学从哲学中真正分离出来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主要由德国生理心理学家冯特完成。

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用实验的手段来研究心理现象。

这被公认为是心理科学独立的标志。

(外界认可)8.冯特著作《生理心理学原理》是心理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体系的心理学专著。

也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位专业心理学家。

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1.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提出“脑为元神之府”的论断。

2.清代著名医生王清任于1830年完成《医林改错》。

他的“脑髓说”比俄国谢切诺夫的“反射说”还要早30多年。

3.1917年陈大齐在北京大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心理学的体系和结构:1.构成现代科学体系有三块基石,这就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

2.凯达洛夫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科学的三角形”理论。

3.现代心理学处于一系列科学的结合点上,它既属于自然科学,又属于社会科学,是一门涉及多种学科内容的边缘学科。

4.普通心理学研究正常人心理活动(判断)心理学的结构体系:(简答)1.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分支2.研究不同主体心理活动规律的分支3.研究不同社会实践领域中人的心理规律的分支4.研究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的分支第三节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简答)1.客观性原则(实事求是的态度)2.系统性原则(考虑各种内外部因素)3.发展性原则(坚持发展的观点)4.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观察法:是在日常生活条件下,通过对被试的外部表现及发生条件有目的地观察来了解其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的方法。

(按时间划分,长期观察法/定期观察法。

按内容划分,全面观察法/单项观察法。

)实验法:实验法是有目的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现象,从而研究其规律的方法。

(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

)心理学研究的其他方法:问卷法/测验法/个案法/活动产品分析法/教育经验总结法第二章科学的心理观第一节唯心主义的心理观:1.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灵魂是可以离开肉体而不灭的无形实体,是世界的本源。

)2.英国的大教主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3.我国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天下无心外之物)4.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人的思维和理性认识都是宇宙精神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表现。

)唯物主义的心理观:1.我国古代哲学家荀况,范缜等都持这种看法,他们的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在当时具有进步作用。

2.机械唯物主义拉美特利3.德国的毕希纳、福格特:把心里比作机器的功能,这些观点是错误的。

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应(简答)1.即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应。

3.心里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发展的。

第二节1.我国清代医生王兴仁清任早在1830年就指出脑与心理的关系。

2.俄国生理学家谢切洛夫在其著作《脑的反射》一书中,把脑的全部活动解释为对事物的“反射”。

人的神经系统及其功能:1.神经系统的最高部位是大脑皮层2.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3.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构成。

胞体发出的突起有树突和轴突两种。

4.每个神经元在结构上是独立的,接触的部位叫突触。

5.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

传导冲动功能依靠突触传递完成。

6.由神经元构成的神经系统可分为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

7.周围神经系统由12对脑神经31对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组成。

8.脑神经由脑发出,主要分布于头、面部,与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有关。

9.植物性神经又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10.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的最高“司令部”,有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之分。

11.低级中枢包括骨髓,脑干,间脑和小脑四部分。

12.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低部位。

13.脑干由延脑,桥脑和中脑组成。

(你不要延着桥中间走,fuck!{干})14.脑干有“活命中枢”之称15.间脑由丘脑和下丘脑组成,被大脑所覆盖。

间脑又是情绪反应的较高级协调单位。

16.小脑主要功能是:协调随意动作、调节肌肉活动、保持躯体平衡。

17.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是大脑,其中最高级的部位是大脑皮层。

18.大脑皮层是人类心理最直接、最高级的物质基础。

19.大脑皮层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四个机能。

20.额叶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最晚的部分,然而却是最发达的部分。

21.枕叶主管视觉。

颞叶主管听觉和嗅觉。

22.大脑皮层相应的出现了语言运动中枢、语言听觉中枢和语言视觉中枢。

23.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并不是绝对的,只是相对而言的。

脑的机能:1.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全部反射活动都是兴奋和抑制两种神经过程规律性活动的结果。

2.大脑皮层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规律:①扩散和集中②相互诱导3.(M)反射与反射弧:反射是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刺激所作的规律性反应。

4.(T)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叫反射弧。

5.(T)反射弧有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

6.反射分做两种: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反射弧的模式图)7.(M)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通过遗传而来的本能反射。

8.(M)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在后天活动中,经过学习获得的反射。

9.条件反射的形成以无条件反射为基础。

10.最早对条件反射进行研究的是巴甫洛夫。

11.巴普洛夫认为,条件反射形成的关键在于“强化”。

12.(T)巴普洛夫提出的条件反射被称为“经典性条件反射”。

13.(T)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通过对白鼠的研究,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概念。

14.经典性条件反射是刺激到反应的过程,操作性条件反射则是反应到刺激的过程。

15.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

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

16.第一信号系统以无条件刺激物为基础。

第二信号系统则以条件刺激物为基础。

17.第一信号系统是动物行为的最高调节系统。

第二号系统是人类行为的最高调节系统。

(望梅止渴属于第一信号,谈梅生津属于第二信号)第三节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简答)1.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源泉。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人的心象。

3.人的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和发展的。

第三章注意与组织教学第一节注意的功能:1.选择功能2.保持功能3.调节和监督功能注意的外部表现:(T)1.适应性运动出现2.无关动作停止3.呼吸变的轻微而缓慢第二节1. 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2.(M)注意: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3.(M)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做出任何意志努力自然发生的注意。

4.(M)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是自觉而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需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5.(M)有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做更大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简答)1.客观刺激物的特点2.人的主观状态:①人的需要、兴趣和态度②人的已有知识经验③人对事物的期待④人的精神状态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简答)1.明确的活动目的和任务2.合理的组织活动3.稳定的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要原因。

间接兴趣是保持有意注意的重要支柱。

)4.坚强的意志力第三节1.(M/T)注意的范围(指向性):注意的范围也称注意的广度。

是指在同一有限时间内所能注意到对象的数量。

(数量+时间)2.(M)注意的稳定性(集中性):注意的稳定性又叫注意的持久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持久的保持在一定事物或活动上的特性。

(双关图:注意的起伏)3.(M)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和活动上的特性。

(一手画圆,一手画方)4.(M)注意的转移: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需要及时主动的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的特性。

无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简答)1.教学内容新颖丰富2.教学方法与形式多样,富于变化。

3.善于组织学生注意,妥善处理偶发事件4.形成优良的教学环境,防止学生分心有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简答)1.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2.对学生学习的要求要严格而适当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4.组织学生实际操作5.利用间接兴趣第四章感觉,知觉与教学第一节1.(M)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M)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3.(T)产生感觉和知觉听着的神经机构叫分析器,分析器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三部分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