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巢收购徐福记案例分析
徐福记被收购案
![徐福记被收购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a2b1fd770bf78a65295488.png)
雀巢并购徐福记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2011年7月11日,雀巢和徐福记同时宣布,雀巢和徐福记的创始家族签署了合作协议,以17亿美元收购徐福记60%的股份。
2011年12月7日,获得商务部批准。
按照方案安排,雀巢将首先收购徐福记独立股东所持有的43.5%的股权,收购价为每股4.35新元,相当于过去180天按成交量加权平均股价溢价24.7%。
雀巢公司随后再从徐氏家族目前持有的56.5%的股权中购得16.5%的股份。
雀巢将为此支付约17亿美元。
这是雀巢大中华区总裁狄可为2011年3月履新后主持完成的第二桩收购案。
雀巢在11月份刚刚完成对国内蛋白饮料和八宝粥市场份额最大的厦门银鹭食品集团有限公司60%的股份收购。
在狄可为治下的雀巢中国区版图中,咖啡、乳制品、威化和糖果,以及液体饮料和调味品,将会成为雀巢未来业务发展的五大重点领域。
此次雀巢收购徐福记之举,奠定了雀巢在糖果市场的霸主地位。
不难预见,未来的糖果市场将会因为雀巢公司的渗透而大幅洗牌。
二.洽购进展(1)2011年7月5日,雀巢被指洽购徐福记,徐福记新加坡停牌;徐福记证实与雀巢洽谈收购事宜;(2)7月6日,雀巢证实正在洽购徐福记。
不过并购需要跨越很多障碍;徐福记称不会将公司全部卖给雀巢,更侧重合作;(3)7月7日,雀巢三月内两起并购,很多专家分析称对民族品牌威胁大;(4)7月8日,雀巢收购徐福记,但是垄断动机明显,前景不被看好;(5)7月9日,徐福记承认雀巢洽购的甜与苦;(6)7月11日,雀巢已和徐福记签协议,拟17亿美元购60%股份;(7)7月12日,雀巢中国公司称111亿控股徐福记获批有望。
(8)12月7日,徐福记国际集团在新加坡交易所发布公告宣布,商务部昨天已经批准了雀巢公司以17亿美元收购徐福记60%股权的交易。
雀巢计划把徐福记从新加坡交易所摘牌。
摘牌时间将另外公布。
目前徐福记集团暂时没有因为审批通过而有所变动,公司人事及各部门都维持不变。
合资之后,徐福记的业务、营运初步也不会改变,徐福记现任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徐承将继续留任CEO(首席执行官)。
雀巢并购史-收购银鹭,并购徐福记,惠氏奶粉-
![雀巢并购史-收购银鹭,并购徐福记,惠氏奶粉-](https://img.taocdn.com/s3/m/766ed39251e79b8968022626.png)
五.并购的结果、影响及启示
• (一)并购结果: • 2011年12月7日雀巢公司以17亿美元收购徐福记60%股权获 商务部通过。
3.并购惠氏
• 并购方式---•
从行业隶属关系看,双方同属于乳制品行业,所以属于横 向并购
双方系经过谈判协商最终达成一致意愿,故属于善意收购 支付方式上,雀巢以118.5亿美元的形式收购了惠氏,所以 又属于购买示兼并
2
雀巢并购史雀巢公司源自数据来源:雀巢中国/Pages/nestle.aspx
一、概况
• 雀巢公司(Nestle)创建于1867年,总部在瑞士沃韦 (Vevey),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制造商。基本位于《财富 》500强位居五十多位,08年营业收入就已经达到896.3亿美 元,利润88.74亿美元,在全球拥有500多家工厂,近28万名 员工。 雀巢公司最初以生产婴儿食品起家,现在的经营项目已 扩展到饮料、调味品、宠物食品、乳制品、巧克力、冰淇淋、 药品等。 雀巢于1987年在双城市开设在华第一家工厂,并于1990 年投产。1990年至2006年,雀巢在中国大陆建立了16家工厂。 截至2012年,雀巢与银鹭、徐福记、太太乐、惠氏营养品、 豪吉及大山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在大中华区共运营33家工 厂,拥有50,000名员工。
2、并购原则 • 雀巢公司的收购行动通常运用于进军新的行业,或提高现有 市场的占有率。其目标锁定为长期盈利,绝不会为短期内追 求最大化的利润而影响集团的发展。 雀巢公司在收购方面有自己独特的原则: 双方自愿原则。成功收购必须在双方都有意愿从对方获 得利益的前提下才能做到。其中,被收购公司的高级主管对 收购的接受程度,也是影响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所以,雀 巢很少勉强进行对方不太愿意甚至含有敌意的收购案。 竞争优势原则。雀巢公司把自己的优势带进每一个新收 购的公司里,也挖掘并保留收购企业的优势,以进一步增强 并购后的企业竞争优势。 产品同构原则。雀巢把收购案限制在特定的范围之内, 以市场或生产过程作为考虑——只有和现有产品或刚完成收 购公司的产品及生产、销售经验有关的领域才是进行收购的 对象。
雀巢收购徐福记案例分析
![雀巢收购徐福记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ac4e2b70242a8956aece43d.png)
雀巢收购徐福记案例分析一、背景信息分析政治环境:我国在针对企业收购方面,国内的反垄断审查很严,气氛不好。
民族情绪和政府有一定的阻碍。
例如(2010年,自主品牌吉利完成了对国际大鳄沃尔沃的收购。
虽然最终完成收购,但过程却颇为曲折。
)经济环境:虽然金融风暴对我国经济有一定的影响,但风暴没有伤到我国经济勒骨,只是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我国经济快速增长。
目前国内食品、餐饮、饮料、糖果行业发展迅速,确实需要大量资金和先进经验的支持,但通过收购来满足这一需要也存有相当大的风险。
一是要警惕外资通过恶意收购来进行竞争,使民族品牌流失;二是要警惕实力强大的外资企业通过收购掌握了国内的销售网络,形成新的垄断。
法律环境:针对我国名族企业发展,国内法律环境一直保持支持,但是,恶意并购的出现,国内也在防范垄断市场。
虽然我国在反垄断方面有规章制度,在司法方面也取得一定成效,但我过的“软环境”还不尽规范,在操作层面上出现问题。
表现为一下四点:第一、立法分散,尚未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
第二、立法效力介位底下,缺乏应有的权威性。
第三、法律法规政出多门,缺乏法规之间的协调性。
第四、立法过于简单,缺乏可操作性。
二、并购双方(一)雀巢公司雀巢公司,由亨利·雀巢(Henri Nestle)于1867年创办,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湖畔的韦威 (Vevey),在全球拥有500多家工厂,为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制造商。
公司起源于瑞士,最初是以生产婴儿食品起家,以生产巧克力棒和速溶咖啡闻名遐迩。
“Nestle”的意思是“小小鸟巢”,这个温馨的鸟巢作为雀巢公司的标志,深受消费者熟悉和喜爱,它代表着雀巢公司的理念:关爱、安全、自然、营养。
雀巢秉承一贯的理念和原则,以人为本,以质量为重,为世界各国的消费者提供优质食品,带来美好生活。
20世纪初,公司开始实行多样化生产,并在世界各地收购并建立企业,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食品制造商,其分支机构开设在美国、日本、德国等20多个国家。
国并购案例分析——雀巢并购徐福记
![国并购案例分析——雀巢并购徐福记](https://img.taocdn.com/s3/m/127a2c76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30.png)
➢ 看好新兴市场业务增长,符合公司发展战略
根据雀巢首席执行官保罗·巴尔克的计划,雀巢的目标是 在2020年实现新兴市场对该公司总体营业收入的贡献率达 45%,而当前这一指标为31%左右。目前雀巢销售额最高 的十大市场(合占总销售额的2/3)中,只有三个是新兴市 场,仅为雀巢提供1/10的营业收入
➢ 人口数量的庞大和人均消费指数的偏低,再加上中国经
济的不断发展,会给未来市场带来巨大的机遇和发展潜 力
市场环境
➢ 但是近期来频繁爆发的食品安全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导致消费
者预期指数和消费信心有所下滑,进而致使消费 者的热情下降。
背景分析 交易双方概况 交易动因分析 洽购进展 交易分析与评估
交易的影响及启示
收购方:雀巢
18.3x 20.0x
23.9x 27.8x 22.0x 18.6x 16.3x 24.4x 24.7x 22.5x 23.9x
本次雀巢收购,每股作价4.35新币,较公告前180个交易日按成交 量加权平均股价溢价24.7%
雀巢报价对应2012财年预测P/E 的24.9倍,低于大多数中国龙头消 费类可比公司水平
发出要约时,雀巢已经获得了前两大独立股东(Baring Asia Private Equity Fund和Arisaig Partners Holdings)不可撤销承诺函,接受要约
根据协议,徐氏家族在雀巢成功收购43.5%独立股东股份后向雀巢转让所持有的 16.5%徐福记股份
交易完成后,徐氏家族将继续持有徐福记40%股份,雀巢将持有60%;徐福记将 在新加坡交易所退市;徐福记现任主席和CEO徐乘将继续管理公司
跨国并购案例分析
——雀巢并购徐福记
2011年12月6日,雀巢以1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徐福记60% 股份的申报获得商务部批准。雀巢在11月份刚刚完成对国 内蛋白饮料和八宝粥市场份额最大的厦门银鹭食品集团有 限公司60%的股份收购。在雀巢中国区版图中,咖啡、乳 制品、威化和糖果,以及液体饮料和调味品,将会成为雀 巢未来业务发展的五大重点领域。此次雀巢收购徐福记之 举,奠定了雀巢在糖果市场的霸主地位,未来的糖果市场 将会因为雀巢公司的渗透而大幅洗牌。
并购案例分析—雀巢“联姻”徐福记-----最终完成版 (2)
![并购案例分析—雀巢“联姻”徐福记-----最终完成版 (2)](https://img.taocdn.com/s3/m/a1c4ae9c83d049649b6658eb.png)
此次收购应该 放在雀巢在新 兴市场策略下 看,徐福记绝 不是雀巢最后 一个目标 , 要提高警惕
糖果行业: 2011徐福记
食品 行业
蛋白饮 品: 2011银 鹭 鸡精:2001收 购国内第二大 鸡精企业四川 豪吉,60%
并购评价
并购后雀巢对徐福记管理技术, 生产技术方面的提高是徐福记 靠自身力量难以达到的
•
并购流程
2011.7.6 雀巢证实正洽购徐福记,徐称不会将公司全部卖给雀巢,更侧重合作
雀巢被指洽购徐福记,徐福记 新加坡停牌
2011.7.5
2011.7.7
2011.7.8
雀巢三月内两起并购,分析称对民族品牌威胁大 雀巢收购徐福记,垄断动机明显前景不被看好
(最终结果)
并购影响
一、对并 购双方企 业
二 、 对 国内其他 糖果企业
一 对并购双方 雀 巢
•
•
•
徐 福 记
• • •
耗资17亿美金收购目前发展事态良好的仍处于上升阶段的国内糖果巨头, 物超所值。 雀巢给自己设定了年均百分之8到百分之10的增长目标,此次并购雀巢实 现了已定的销售增长目标,其中亚洲及太平洋地区销售额达152.91亿瑞 郎,增长11.9%,新兴市场贡献巨大。 雀巢利用其分销网络和物流配送系统,增强了其销售能力,市场占有率, 综合竞争力显著提高,提升了与玛氏,卡夫,联合利华等抗衡的实力,打 压了其他国内企业。 正如收购协议所承诺的,雀巢没有改变徐福记的生产运作方式以及高层管 理人员,而是继续追加投资,帮助徐福记增加产能,扩大销售。 雀巢还在东莞设立研发中心,徐福记得到了雀巢的研发支持,扩充了产品 线。 徐福记正逐步实现其跨国发展的目标,产品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
国企作业.
![国企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be6d4de7aef8941ea76e058c.png)
国际企业管理——文化,战略与行为课程论文题目雀巢收购徐福记案例分析姓名赵统基学号20112347044院系滨江学院经贸系专业物流管理2012年12 月21 日雀巢简介1867年,雀巢公司创始人,一位居住在瑞士的化学家享利·内斯特尔(Henri Nestle先生, 用他研制的一种将牛奶与麦粉科学地混制而成的婴儿奶麦粉,成功地挽救了一位因母乳不足而营养不良的婴儿的生命.从此,开创了雀巢公司的百年历程。
“Nestle”的意思是“小小鸟巢”,这个温馨的鸟巢作为雀巢公司的标志,深受消费者熟悉和喜爱,它代表着雀巢公司的理念:关爱、安全、自然、营养。
作为全球最大的食品公司,雀巢秉承一贯的理念和原则,以人为本,以质量为重,为世界各国的消费者提供优质食品,带来美好生活。
1905年,雀巢育儿奶粉公司与美国人办的另一食品公司合并,取名雀巢英瑞炼乳公司;1949年为另一家瑞士公司购进,改为现名雀巢食品公司。
20世纪初,公司开始实行多样化生产,并在世界各地收购并建立企业,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食品制造商,其分支机构开设在美国、日本、德国等20多个国家已有1200多家工厂、商号,总部设在瑞士的韦维。
公司1990年销售额达333亿美元,主要产品为速溶咖啡、炼乳、奶粉、婴儿食品、奶酪、巧克力制品、糖果、速饮茶等数10种。
1991年,根据美国兰通公司的调查结果,雀巢咖啡这一品牌被列为世界十大注明品牌之一,品牌价值1994年被确定为115.49亿美元。
近几年,雀巢公司已采取了大量的措施在尽力使新产品达到更大的一致性外,同时也接受品牌呈现在各地的细微差异。
计划的目标有:为雀巢公司最重要的战略品牌,如雀巢咖啡制定基本的传播战略;为这些战略品牌制定关于包装和标志符号的方针,以产生更大的一致性;通过减少为每个品牌效劳的广告代理商的数目,以提高同消费者沟通的效率和效力。
值得一提的是,雀巢技术有限公司是雀巢的一个独特的机构,负责为各运营部门提供有关食品和营养品方面的最新技术。
雀巢收购徐福记60%股权
![雀巢收购徐福记60%股权](https://img.taocdn.com/s3/m/057afbf8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01.png)
雀巢收购徐福记60%股权意在扩⼤在华糖果市场份额 瑞⼠⾷品巨头雀巢和中国糖果⼤佬徐福记昨天双双发布合作声明,证实了坊间盛传的收购传闻。
雀巢与徐福记表⽰,双⽅已经签署了合作协议,雀巢取得徐福记60%的股份,⽽徐福记的创办者徐⽒家族将持有40%的股份。
徐福记现任⾸席执⾏官兼董事长徐乘将继续带领新的合资公司。
7⽉11⽇ 雀巢公司宣布,已和徐福记创始家族签署合作合议,以17亿美元收购徐福记60%股份 ■已取得两⼤独⽴股东的赞成 根据双⽅协议,徐⽒家族同意将⽬前持有56.5%的徐福记股权转让16.5%给雀巢,⽽此转让有⼀个条件,即在雀巢成功地完成对徐福记独⽴股东的协议⽅案,并获批准同意取得其持有徐福记43.5%的股权后实施。
雀巢的提议价格为每徐福记股4.35新元,相当于过去180个交易⽇按成交量加权平均股价溢价24.7%。
双⽅透露,雀巢⽬前已获得徐福记两个最⼤的独⽴股东,分别是持股9%的ArisaigPartnersHoldings和持股16.5%的TheBaringAsiaPrivateEquityFundIV,L.P.的下属机构,其“不可撤销的投票赞成此协议⽅案的保证”。
此外,雀巢取得徐福记60%股权的总价格为21亿新元。
■意在扩⼤在华糖果市场份额 ⼀向⾏事沉稳的雀巢今年在中国动作频频。
2011年2⽉,雀巢完成对云南⼭泉的收购,4⽉⼜拿下银鹭60%的股份。
⽽此次将徐福记60%的股份收⼊囊中,业内⼈⼠分析,雀巢意在提⾼在中国糖果市场上的竞争⼒。
⽬前,雀巢虽是全球销售额最⼤的⾷品公司,去年全球总销售额为8407亿元,但其巧克⼒和糖果业务只占总销售额的11%,在与玛⽒、卡夫等对⼿的竞争中⼀直居于下风。
⽽徐福记品牌在中国则家喻户晓,旗下产品包括糖果、新年巧克⼒、糕饼点⼼、萨其玛及果冻布丁等,与雀巢⾃⾝的烹饪产品、速溶咖啡、瓶装⽔、奶粉和餐饮服务等现有产品线,形成充分的互补。
据透露,从1998年⾄今,徐福记糖果的销售额已经连续13年居于市场⾸位,⽬前在中国市场占有率为6.6%。
雀巢收购徐福记案例分析资料重点
![雀巢收购徐福记案例分析资料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6a7220db1eb91a37f1115ce2.png)
目录
Ⅰ
谈判双方
Ⅱ
收购原因
Ⅲ
洽谈进展
Ⅵ
影响
Ⅴ
建议
雀巢
雀巢公司,由亨利·内 斯特莱(Henri Nestle) 于1867年创建,总部设 在瑞士日内瓦湖畔的 沃韦 (Vevey),是世界 最大的食品制造商。拥 有138年历史的雀巢公 司起源于瑞士,最初是 以生产婴儿食品起家。 以生产巧克力棒和速溶 咖啡闻名遐迩。
雀巢有何实力?
雀巢SWOT分析
徐福记集团
徐福记1992年在中国创立,1994年“徐福 记”品牌注册诞生,全面开展中国糖点领域的 持续发展。公司主要的生产基地坐落于广东东 莞,总占地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拥有47个大 型现代化车间,220条一流自动化生产线,736 台尖端的高速包装设备。主要生产:糖果、糕 点、沙琪玛、巧克力及果冻等糖点休闲食品, 散、包装类超过1000多个款式,每日产能超过1 500吨,拥有超过2900个40呎货柜的自动化仓储 物流调拨能力,以强大的效率充分供应市场。 自1998年以来,在糖果市场上的销售额与占有 率都稳居国内第一名。
徐福记有哪些优势?
徐福记SWOT分析
雀巢在中国
时间
1998年8月 1999年 2001年
2010年2月 2011年4月 2011年12月
收购企业 太太乐
五羊冰淇淋 四川豪吉 云南山泉 银鹭食品
徐福记
收购内容
2011年7月11日,雀巢公司宣布,计划 出资21亿新加坡元(约17亿美元)收 购糖果制造商徐福记的60%股权。该项 收购将改变我国的糖果业市场格局, 势必将面临严格的反垄断审查。 雀巢将通过计划安排方案收购徐福记 独立股东所持有的该公司43.5%的股权, 收 购 价 为 每 股 4.35 新 加 坡 元 , 相 当 于 过去180天按成交量加权平均股价溢价 24.7%。如果这一方案被独立股东批准, 雀巢随后将再从徐氏家族目前持有的5 6.5%的股权中购得16.5%的股份。雀巢 将为此合计支付21亿新元。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分析——以雀巢并购徐福记为例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分析——以雀巢并购徐福记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43ae4a87f5335a8103d22067.png)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分析以雀巢并购徐福记为例饶㊀姣摘㊀要:在当今社会中ꎬ企业进行并购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ꎬ是许多企业扩大公司规模的ꎬ获取更多盈利一种重要手段ꎮ但并购的效果如何呢?其中有多少是成功的?影响并购成功与否的因素有很多ꎬ但财务风险是尤为重要的一个因素ꎮ关键词:并购ꎻ财务风险ꎻ分析一㊁企业并购的意义并购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吸收一家或几家公司ꎬ通过控制该公司的部分或全部的所有权ꎬ使并购双方公司合并为一个企业ꎬ共同利用双方资源ꎬ进行企业发展ꎮ作为当今社会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主要手段ꎬ它可以为企业带来许多好处ꎬ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ꎮ(一)企业并购有利于企业扩大经营规模企业想要占领更大的市场㊁获取更多的利润ꎬ扩大企业规模是一个必然的选择ꎮ企业规模扩大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ꎬ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ꎬ并购可以加快企业规模扩大的速度㊁加快企业资源的整合ꎮ扩大企业经营规模ꎬ可以扩大企业的影响力ꎬ带动企业销售量以此促进企业发展ꎮ(二)企业并购有利于企业降低财务风险企业并购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ꎬ扩大企业规模以及市场占有率ꎬ从而使企业的控制力得到提高ꎬ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ꎬ若想使企业在某一行业不景气时不会遭受太大的损失ꎬ可以采取多元化经营的混合并购ꎬ使企业有抵抗突发风险的能力ꎮ(三)企业并购有利于企业节税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如果采取需求和供应相向的纵向并购ꎬ这种并购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ꎬ因为在这种并购下ꎬ企业的生产经营不必经历多处流转ꎬ可以使企业产品生产在公司内部完成ꎬ这样可以达到降低企业税额的需要ꎮ对于企业并购ꎬ国家税务局为促进企业重组ꎬ做出企业所得税特殊性税务处理的通知ꎬ只要满足此通知要求即可暂时不缴纳税款ꎮ二㊁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并购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并购时运用资金时ꎬ由于资金运用不当而产生的风险ꎮ具体包括企业在准备进行并购时对并购公司定价的风险ꎬ还有在并购完成之后企业在支付时要考虑是否要进行融资的风险以及应该采用哪种方式去支付并购资金的支付风险和企业并购之后企业各个部分应该如何融合在一起的整合风险ꎮ三㊁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案例 以雀巢收购徐福记为例(一)并购双方简介雀巢公司成立于1867年ꎬ是一家拥有几百家工厂的食品公司ꎬ最初婴儿食品是该公司的主要产品ꎬ然后连续推出多种食品成为世界最大食品制造商ꎮ在20世纪60年代ꎬ雀巢开始进入新领域ꎬ例如ꎬ冰淇淋㊁冰冻食品等行业ꎬ并继续扩大自己传统业务ꎬ在这个时期雀巢公司的版图得到巨大的提升ꎮ在2017年ꎬ雀巢的收入就已经达到了6201亿元人民币ꎬ成了一家强大的食品公司ꎬ他们所生产的产品已进入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ꎬ对我们生活影响巨大ꎮ徐福记公司创立于1992年ꎬ作为主要糖果糕点生产商之一ꎬ该公司在东莞和河南一共有4个生产基地ꎮ1994年ꎬ该公司正式创建了徐福记这个品牌ꎬ以糖果为主要产品正式进入市场ꎮ2006年ꎬ该公司在新加坡成功上市ꎬ走向了世界ꎮ2012年ꎬ在徐福记进入中国15年以来ꎬ该公司销售量一直保持首居第一的地位ꎬ在该行业该公司拥有巨大影响力ꎮ(二)并购的动因在目前新兴市场发展起来ꎬ雀巢公司计划在2020年提高在新兴市场的收入ꎬ这是公司计划发展的一大战略ꎬ而雀巢在新兴市场所占份额过少ꎬ所以如果想要在新兴市场上站稳脚跟ꎬ完成公司计划ꎬ收购新兴市场中的徐福记是一条捷径ꎮ徐福记公司是该市场最大的糕点供应商ꎬ数据显示ꎬ在2010年中国糖果市场的收入竟达600亿美元ꎬ而雀巢公司只占份额的1.8%ꎬ但徐福记公司的份额却为3.9%ꎬ由此可见ꎬ徐福记在中国糖果市场所占份额之大ꎬ雀巢公司可以借助并购徐福记来弥补该公司在糖果行业的不足ꎮ徐福记拥有的128个销售机构以及那201118个零售机构更是对雀巢公司其他产品的销售大大的有利ꎮ徐福记的主要经营业务就是糖果行业ꎬ而该公司在国内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瓶颈ꎬ接受雀巢并购ꎬ可以借用雀巢公司的实力ꎬ解决公司遇到的资金㊁技术以及市场发展的问题ꎬ可以帮助该公司快速进入新的行业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ꎮ接受了雀巢公司并购后ꎬ徐福记还可以借助雀巢在海外的名气ꎬ帮助该公司在海外寻找新的销售渠道ꎬ树立该品牌在国际的影响力ꎮ该公司愿意接受雀巢公司主要还是因为该公司创始人年纪太大ꎬ没有继承人且雀巢公司收购该公司之后仍然会保留原创始人(徐氏兄弟)40%的股权ꎬ原重要人员仍然担任原职ꎮ(三)并购中财务风险分析1.并购定价风险分析在2009年时ꎬ徐福记公司就想要找公司进行合作ꎬ在那时徐福记就有考虑过雀巢公司ꎮ从雀巢公司连续收购了太太乐㊁银鹭等公司ꎬ不难看出雀巢公司对亚洲新兴市场的兴趣ꎬ而那时在糖果行业占据领头地位的徐福记公司无疑是雀巢公司考虑的重点企业ꎬ通过不断接触ꎬ在2011年以111(约17亿美元)亿人民币成功收购徐福记公司60%股权ꎮ根据表1可知ꎬ徐福记公司2010年和2011年的资产总额为41.47亿元和48.91亿元ꎬ净资产为28.58亿元和29.38亿元ꎬ所以徐福记公司的预估溢价为277.8%ꎬ说明雀巢公司并购存在着很大的溢价进行并购ꎬ从徐福记公司增长的净资产金额ꎬ也可以表现出雀巢并购徐福记存在着很大程度的溢价购买ꎮ所以雀巢并购徐福记定价过高ꎬ存在定价风险ꎮ在这次并购徐福记公司时ꎬ正处于徐福记公司的鼎盛时机ꎬ因此ꎬ需要提高并购价格ꎬ但提高并购价格就会增加企业的定46财经论坛Һ㊀价风险ꎮ表1 徐福记财务数据百万人民币200920102011收入378543065158净利润460602676总资产364441474891净资产248628582938净利润率12.2%14%13.1%ROE18.5%21.1%23.1%ROA12.6%14.5%13.8%资产负债率31.8%31.1%39.9%资产周转率1.01.01.1㊀㊀2.企业并购融资风险分析这次并购最终以现金支付17亿美元的方式完美结束ꎬ企业并没有涉及融资ꎬ所以并没有融资风险ꎬ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企业这次利用现金直接支付ꎬ可能会导致企业资金流紧张影响企业经营ꎬ这是需要重点注意的ꎮ如果企业在这次支付中进行了融资ꎬ企业一定会产生大量的利息费用ꎬ是一笔很大的费用ꎬ这会存在一定的风险ꎬ企业进行融资后ꎬ还会增加企业的还款压力ꎬ所以如果进行融资就会存在一定的风险ꎮ3.企业并购支付风险分析雀巢并购徐福记在2011年以17亿美元成功收购该公司60%股权ꎬ在支付时以现金支付ꎬ之所以选择这种支付方式是因为该支付方式速度较快㊁比较便捷ꎬ并且可以防止收购方的资本结构不会受到影响ꎬ保证收购后公司的股价和发展的稳定ꎮ但是这种支付方式也存在一定的缺点ꎬ如需要的资金量会很大ꎬ会占用公司大量的现金流ꎬ可能会使公司正常运转受到一定的影响ꎬ严重的话还有可能会导致公司资金链断裂ꎬ因此ꎬ支付风险也是雀巢并购徐福记中的一个问题ꎮ4.企业并购整合风险分析企业并购之后需要面临的公司整合问题又成了一大难点ꎬ并购成功并不意味着真正的成功ꎬ并购之后如果企业能够整合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ꎬ企业整合会面临许多风险因素ꎮ首先ꎬ雀巢和徐福记分别属于不同地区ꎬ所以公司整合的首要就是财务报表的整合ꎮ雀巢公司总部在瑞士ꎬ财务报表的计量单位是美元ꎬ而徐福记地处中国ꎬ因此ꎬ它的计量单位是人民币ꎬ所以两家公司在进行整合时会一定的难度ꎻ其次ꎬ雀巢和徐福记两个企业由于属于不同地域ꎬ所以在企业文化ꎬ经营理念以及管理文化都可能会存在着很大的区别ꎬ如果不能很好地进行整合可能会使员工以及消费者产生抵触心理ꎬ造成消费者和职工的流失ꎬ综上所述ꎬ这次并购中存在着整合风险ꎮ(四)并购中财务风险控制1.定价风险控制对于公司定价方面存在的诸多风险问题ꎬ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ꎮ(1)在选择并购徐福记时ꎬ我们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和调查ꎮ不管是对其财务报表的调查ꎬ还是对其无形资产或者是根据其他公司对比调查ꎬ都应该进行全面的分析ꎮ(2)在进行并购时可以利用其他中介机构ꎬ对所要并购的企业进行审核ꎬ保证我们所获得的资料是真实可靠ꎮ(3)我们还可以参考类似案例ꎬ来对我们的定价是否恰当进行分析ꎮ2.融资风险控制在该案例中企业并购并没有进行融资ꎬ而是直接采取现金支付ꎬ这会大大增加企业现金流的压力ꎬ所以这种方式不是非常合适的ꎮ企业在进行并购支付方式时ꎬ应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第三方意见决定是否进行融资以及如何融资ꎮ我认为最好的融资方式就是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相结合ꎮ运用内部融资没有还贷压力ꎬ也不需要支付利息ꎻ运用外部融资可以运用增资扩股的方式引入新股东或者通过举债的方式借入资金ꎬ利用增资扩股方式可以筹集到大量资金ꎬ且没有还款日期ꎬ但是会使股东控制权被稀释且成本较大ꎻ利用举债方式筹集资金成本较低ꎬ而且由此产生的利息可以在税前扣除ꎬ但是举债融资的范围比较窄ꎬ而且如果举债过多会造成企业经营风险ꎬ所以我们在进行外部融资时要仔细考虑这两种方式ꎬ选择最合理的搭配ꎮ3.支付风险控制该案例采用的支付方式以我国主要的支付方式现金支付方式ꎮ大多数被收购方都会要求以现金方式进行支付ꎬ因为这种支付方式可以保证企业被收购后能够正常经营ꎬ而且这种方式也不会使并购方股权被稀释ꎬ但是运用现金支付方式必须要确保并购公司现金流较好ꎬ在进行现金支付之后ꎬ对并购企业经营不会产生影响ꎬ但是现金支付过多会使企业经营产生较大的资金压力ꎮ并购支付方式还包括股权支付方式和杠杆支付方式ꎬ如果使用股权支付方式过多会减少股东控制权ꎬ造成公司股价波动ꎬ而如果使用杠杆收购则对回报率要求很高ꎬ若回报率过低会导致资本恶化ꎬ使企业负债比例增加ꎮ因此ꎬ每一项支付方式打都有一定的风险ꎬ需要并购方仔细分析ꎮ在选择支付方式我们还需要与被并购方协商确定适合双方的支付方式ꎮ并购支付时间对企业的影响也是非常重大的ꎬ如果可以分期付款ꎬ就可以减轻企业压力ꎬ不会造成较大的负担ꎮ4.整合风险控制在雀巢并购徐福记当中ꎬ雀巢对与徐福记原高层人员的职位进行保留ꎬ这样可以极大的促进企业后续整合ꎮ并购之后能否顺利整合是企业并购成功的一大重要要素ꎮ就如该案例中ꎬ原高层人员的留任ꎬ对企业整合具有很大的帮助ꎬ因为原有人员留在企业所以在进行这些整合时ꎬ原有人员会比较了解ꎬ进行起来就会比较方便ꎬ对于并购公司的核心人才的留任才更有把握ꎮ并购之后的整合是多元化的ꎬ适当保留该公司原有的文化和人员更有助于促进企业整合ꎮ四㊁结语并购在作为企业扩大市场的主要手段ꎬ它的过程是十分复杂的ꎮ本文通过对企业并购意义的说明ꎬ阐述了并购在如今社会的普遍性以及并购带来的好处ꎬ并对企业并购中的存在财务风险进行解释ꎮ本文以雀巢并购徐福记对并购财务风险进行了分析ꎬ同时ꎬ以该案例为主对针对如何控制相应的财务风险进行了分析ꎮ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受许多因素影响ꎬ所以为避免风险ꎬ企业应结合自身因素的影响以及外界其他参与并购的人员ꎬ谨慎对待并购前㊁并购中㊁并购后的各项活动ꎮ参考文献:[1]张丽.对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学术版)ꎬ2008.作者简介:饶姣ꎬ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ꎮ56。
国并购案例分析雀巢并购徐福记
![国并购案例分析雀巢并购徐福记](https://img.taocdn.com/s3/m/bd0c7ec8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07.png)
雀巢和徐福记的结合可能会推动糖果行业的科技创新和产品升级, 提高行业的整体水平。
促进国际合作
并购可以促进中国糖果企业与国际企业的合作,推动中国糖果企业 走向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
04
并购后的整合
品牌整合
品牌定位
雀巢在并购徐福记后,对其品牌进行了重新定位 ,以更好地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
品牌传播
雀巢通过整合徐福记的品牌传播渠道,统一了品 牌形象,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品牌价值提升
通过并购和整合,徐福记的品牌价值得到了提升 ,成为雀巢旗下重要的糖果品牌之一。
业务整合
供应链整合
01
雀巢对徐福记的供应链进行了优化和整合,提高了采购、生产
和物流效率。
产品线整合
02
通过并购,徐福记的产品线得到了扩展,与雀巢的其他产品形
成了互补,提高了整体竞争力。
市场渠道整合
03
雀巢将徐福记的市场渠道与自己的渠道进行了整合,扩大了销
售网络,提高了市场份额。
文化整合
1 2 3
价值观融合
雀巢和徐福记虽然有着不同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 ,但在并购后,双方都努力实现价值观的融合, 形成共同的企业文化。
员工文化融合
雀巢尊重和保留了徐福记原有的员工文化,同时 将自己的管理经验和职业发展理念引入徐福记, 促进员工的发展和融合。
技术与管理提升
雀巢在食品加工和企业管理方面具 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徐福记 可以通过并购学习借鉴,提升自身 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降低成本
并购后,徐福记可以借助雀巢的规 模效应和采购能力,降低生产成本 和采购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对雀巢的影响
扩大市场份额
徐福记VS雀巢-商务谈判
![徐福记VS雀巢-商务谈判](https://img.taocdn.com/s3/m/195160a8fab069dc50220194.png)
商务谈判策划书——雀巢收购徐福记商务谈判案例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号一、谈判主题雀巢公司对徐福记国际集团公司的收购案谈判,希望与对方公司取得合作,取得双赢,以合理的价格收购其部分股权。
二、谈判团队人员组成主谈:***,公司谈判全权代表;决策人:***,负责重大问题的决策;技术顾问:***,负责技术问题;法律顾问:***,负责法律问题;三、双方利益及优劣势分析我方核心利益:1、以最低的价格收购糖果制造商徐福记高于50%的股权,旨在实现控股;2、要求参与徐福记的重大生产管理决策;3、透过徐福记全国性渠道网络深入至糖果增长率最快的二、三线市场腹地,直接管控的零售终端。
对方利益:1、获得巨大的资金注入,提升其品牌影响力,有利于提高其股价;2、获得产品研发技术、管理经验、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帮助,提升综合竞争力;3、有利于进入高端市场,同时拓展海外市场;4、可以保留“徐福记”品牌,并实现其永续发展。
我方优势:1、资金雄厚:2010年底我方公司拥有160多亿瑞士法郎(约合188亿美元)的现金,为全球并购提供非常充足的资金保障,并购资金不足我方总资产的1%;2010年,我方公司中国区的销售额为28亿瑞士法郎(约合204亿元人民币),大中华区的营收增长近15%;2、雀巢作为世界最大的巧克力和糖果生产商之一,品牌影响力大;百年知名食品品牌,值得信赖;3、我方公司在产品研发上具有很强的研发实力,并且历来注重产品研发的本土化,符合当地消费者口味,产品深受消费者喜欢;4、我方具有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先进的生产技术,在销售渠道,产品营销上具有强大优势,且在高端市场及海外市场上占有较大市场份额。
我方劣势:1、我方糖果产品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仅为1.6%,名列第五,远落后于排名首位的美国玛氏12.9%,业务拓展相对滞后;且糖果类产品较单一;2、我方在中国的二、三线城市销售网络空白;3、我方作为跨国公司收购徐福记,受民族情结和中国政府的反垄断阻碍。
雀巢收购徐福记浅析
![雀巢收购徐福记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79201d074a7302768e9939e4.png)
目录
1 2
3 4 5
雀巢、徐福记公司简介
并购进程
并购原因分析
并购产生的影响
总结
雀巢公司简介
雀巢公司,由亨利·内斯 特莱(Henri Nestle)于 1867年创建,总部设在瑞 士日内瓦湖畔的 沃韦 (Vevey),是世界最大的食 品制造商。拥有138年历史 的雀巢公司起源于瑞士, 最初是以生产婴儿食品起 家。以生产巧克力棒和速 溶咖啡闻名遐迩。
徐福记 原产地:台湾 经营时间:1878年至今 产品: 糖果:包括新年糖系列、酥心糖系列 、休闲糖果系列和儿童糖果系列 巧克力:包括新年巧克力系列、休闲 巧克力系列和儿童巧克力系列。 糕点:包括蛋糕系列、煎饼系列、馅 饼系列、烤饼系列、薄烧酥系列、 米果系列和饼干系列。 沙琪玛:包括蛋黄沙琪玛系列、鸡蛋 沙琪玛系列、芝麻沙琪玛系列、奶 油沙琪玛系列和牛奶沙琪玛系列 果冻:包括特级系列和高级系列
“Nestle”的意思是“小 小鸟巢”,这个温馨的鸟 巢作为雀巢公司的标志, 深受消费者熟悉和喜爱, 它代表着雀巢公司的理念 :关爱、安全、自然、营 养。作为全球最大的食品 公司,雀巢秉承一贯的理 念和原则,以人为本,以 质量为重,为世界各国的 消费者提供优质食品,带 来美好生活。
由于两者市场份额均位于行业前五 ,收购成功后雀巢对糖果市场的控制力
将明显增强,综合竞争力得以提高,不
仅提升了与玛氏、卡夫、联合利华等相 抗衡的实力,而且也进一步压缩了雅客 、大白兔等国内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 竞争激烈程度加剧中国一些中小的糖果 企业来讲生存空间确实会有一些挤压, 甚至有一些品牌二三线的品牌可能被淘 汰出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雀巢 原产地:瑞士 经营时间:1867年至今 产品:
并购案例分析(雀巢收购徐福记)
![并购案例分析(雀巢收购徐福记)](https://img.taocdn.com/s3/m/d1905172168884868762d690.png)
徐福记
创始于1978年,创办者徐氏兄弟, 徐福记是由来台湾的 徐氏兄弟——曾分别在台湾经营徐记食品,徐福记食品、 安可食品、巧比食品等知名品牌,被誉为”二十年金字招 牌。是中国最大的糖果品牌和糖果企业之一。它于1992年 在中国广东省东莞市注册创立东莞徐福记食品有限公司”。 凭借33年(1976-2009)成功的市场销售经验,开拓新局, 快速获得成长扩展。 1997年徐福记与新加坡汇亚集团(TRANSPAC)及仲 华海外投资基金共同合资,为集团带来崭新思维及理念, 共同成立BVI徐福记国际集团,并注册成立东莞徐记食品 有限公司,专事经营徐福记品牌在中国糖点领域的永续发 展。2000年,徐福记正式涉足现代渠道的经营管理。 为集团在中国零售市场的大步拓展,扎下厚实的根基。 2008年徐福记在中国拥有100家销售分公司,超过33000 个直接管控的终端零售点,成为中国最大的糖果品牌和糖 点企业之一。
(五)收购后的协同效益
徐福记最大的优势在于散装营 销,被雀巢收购前已经对散装糖 果商构成威胁;而雀巢擅长定量 包产品,徐福记被收购后应该会 向定量包产品发展。他认为,徐 福记和雀巢两者结合将颠覆定量 包糖果类企业格局 。 雀巢收购 徐福记后,强强联合优势互补, 未来两三年,在销售额上雀巢将 能坐二望一,其利润将会有一个 质的飞跃。
7月7日,雀巢三月内两起并购,分析称对民族品牌 威胁大; 7月8日,雀巢收购徐福记,垄断动机明显前景不被 看好;
7月9日,徐福记承认雀巢洽购
7月11日,雀巢已和徐福记签协议,拟17亿美元购60% 股份;
7月12日,雀巢中国公司称111亿控股徐福记获批有望。
12月7日,徐福记国际集团在新加坡交易所发布公告宣 布,商务部昨天已经批准了雀巢公司以17亿美元收购徐 福记60%股权的交易。雀巢计划把徐福记从新加坡交易 所摘牌。摘牌时间将另外公布。
2012管理咨询师案例分析:雀巢洽购徐福记
![2012管理咨询师案例分析:雀巢洽购徐福记](https://img.taocdn.com/s3/m/ad6a293f647d27284b7351f3.png)
尽管在华多年均以低调形象示人,但全球最大食品公司雀巢娴熟的资本运作手法数月来正接连发威。
在今年4月刚刚拿下银鹭集团60%股份之后,有外媒称,雀巢已与国内糖果老大徐福记国际集团暗自联络了两年之久,洽购所涉金额高达26亿美元。
昨日雀巢方面坚持其一贯的不予置评态度,徐福记则对南都记者称,“尊重该报道”,但“不予回应”,并表示由于该报道可能引起的波动,已在新加坡交易所停牌。
而徐福记内部人士曾力(化名)向南都记者透露称,26亿美元是以上周的新币均价乘以股数所估算,事实上应不会是雀巢发起全面收购的形式,而是双方进行合作和联盟。
不妨想象一下,若是在华营收高达213亿的雀巢能成功联手营收达43亿的徐福记,二者的联盟势必将对玛氏-箭牌和卡夫-吉百利组合造成一定冲击,并将在国内糖果及糕点等休闲食品领域掀起相当大的波澜。
雀巢“狄可为时代”投资增速“徐福记长期以来在糖点领域寻求适合的战略伙伴进行合作结盟,多年陆续与日本、欧美等潜在对象互动交流,此方向政策仍在持续进行中。
”昨日徐福记方面如此向南都记者回应,蕴有深意的说法为这桩联姻传闻增添了几分真切性。
曾力也向南都记者证实,双方确在洽谈合作与联盟,但26亿美元的收购仅是市值估算的结果。
而据外媒消息,双方的谈判眼下正处于一个微妙阶段,确切信息要数周后才会达成并宣布。
虽然雀巢方面一如既往地不对传闻作出评价,但其短短一年半以来的频繁动作已使得业界对这位食品界全球大佬刮目相看。
在去年2月以传闻的7000万拿下云南大山70%股权之后,雀巢在今年5月对去年销售达54亿的银鹭实现了控股,其自身的增资扩产也时刻未歇先是今年2月增资5亿在东莞增设一条咖啡线,又于5月投资3.2亿扩建美极鲜味汁生产线。
事实上,正式拿下银鹭和两次在东莞的增资扩产都是今年始任雀巢大中华区总裁的狄可为的任上业绩,似乎有理由相信,这位新的领头人正以比前任鲍尔快得多的速度率领雀巢。
而其本轮目光所及的徐福记,恰恰总部也在与雀巢渊源最深的东莞。
(参考PPT)雀巢收购徐福记可行性分析报告
![(参考PPT)雀巢收购徐福记可行性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13e2ea7852458fb760b56d6.png)
时间将另外公布。根据此前发出的收购协议, 雀巢将以17亿美元收购徐福记60%股权。雀巢
提出通过计划安排方案收购徐福记独立股东所 持有该公司43.5%的股权,此外,将再从徐氏 家族目前持有的56.5%的股权中购得16.5%的股 份,剩余40%股份,仍将由徐氏家族持有。
• (1)国民经济评价:国民经济评价是项目 经济评价的核心部分,是决策部门考虑 项目取舍的重要依据。可计算产品出口 创汇或替代进口节汇的项目,要计算经 济外汇净现值,经济换汇成本或经济节 汇成本等。
• (2)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分析:对项目的 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进行分析,如对所 在国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安全等 方面的影响。
假设你是雀巢集团内部员工试对该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并提交可行性分析报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要部分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且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项目可行性研究
2021/4/26
1
案例
• 糖果大亨徐福记国际集团7日在新交所发布公 告称,商务部已于12月6日批准瑞士食品巨头 雀巢集团以17亿美元收购其60%股权的交易。
•2021/4/26
6
• (1)项目提出的背景:行业发展规划,项目发起 人以及发起的缘由。
• 介绍该并购案的基本情况。
• (2)项目发展概况:项目的发展概况指项目在可 行性研究前所进行的工作情况。
• 介绍雀巢集团的基本情况,从行业角度介绍雀巢集团 的发展战略及所面临的有利形势与制约条件等。
• (3)投资的必要性。
• (1)参考公司股票市值。 • 在并购消息公布前,徐福记公司于新交
所的股价为每股4美元。共有670,000, 000股。 • (2)参考公司未来收益。 • 净现值分析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2012学年第2学期《资本运营理论与实务》课程大作业报告任课教师:周林小组成员信息:目录雀巢简介 (3)雀巢在中国的发展 (4)徐福记企业状况 (5)公司状况 (5)公司规模 (5)销售状况 (5)雀巢和徐福记关联情况分析启示 (6)徐福记SWOT分析 (6)徐福记优势(strengths) (6)徐福记劣势(Weakness) (7)徐福记机会(opportunity) (8)徐福记威胁(opportunity) (8)雀巢SWOT分析 (9)雀巢优势(Strengths) (9)雀巢劣势(Weakness) (11)雀巢机会(opportunity) (11)雀巢威胁(threaten) (11)双方洽谈过程 (12)收购后的雀巢和徐福记 (13)收购后雀巢的发展状况 (13)收购后徐福记的发展状况 (14)消费者影响 (14)市场影响 (14)参考文献 (15)雀巢简介1867年,雀巢公司创始人,一位居住在瑞士的化学家享利·内斯特尔(Henri Nestle)先生, 用他研制的一种将牛奶与麦粉科学地混制而成的婴儿奶麦粉,成功地挽救了一位因母乳不足而营养不良的婴儿的生命.从此,开创了雀巢公司的百年历程。
“Nestle”的意思是“小小鸟巢”,这个温馨的鸟巢作为雀巢公司的标志,深受消费者熟悉和喜爱,它代表着雀巢公司的理念:关爱、安全、自然、营养。
作为全球最大的食品公司,雀巢秉承一贯的理念和原则,以人为本,以质量为重,为世界各国的消费者提供优质食品,带来美好生活。
1905年,雀巢育儿奶粉公司与美国人办的另一食品公司合并,取名雀巢英瑞炼乳公司;1949年为另一家瑞士公司购进,改为现名雀巢食品公司。
20世纪初,公司开始实行多样化生产,并在世界各地收购并建立企业,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食品制造商,其分支机构开设在美国、日本、德国等20多个国家已有1200多家工厂、商号,总部设在瑞士的韦维。
公司1990年销售额达333亿美元,主要产品为速溶咖啡、炼乳、奶粉、婴儿食品、奶酪、巧克力制品、糖果、速饮茶等数10种。
1991年,根据美国兰通公司的调查结果,雀巢咖啡这一品牌被列为世界十大注明品牌之一,品牌价值1994年被确定为115.49亿美元。
近几年,雀巢公司已采取了大量的措施在尽力使新产品达到更大的一致性外,同时也接受品牌呈现在各地的细微差异。
计划的目标有:为雀巢公司最重要的战略品牌,如雀巢咖啡制定基本的传播战略;为这些战略品牌制定关于包装和标志符号的方针,以产生更大的一致性;通过减少为每个品牌效劳的广告代理商的数目,以提高同消费者沟通的效率和效力。
值得一提的是,雀巢技术有限公司是雀巢的一个独特的机构,负责为各运营部门提供有关食品和营养品方面的最新技术。
机构中有研究员3000人次,他们在各个研究领域开展研究工作,研究内容包括原材料,影响刺激器官的特性诸如产品的形状、颜色、气味和质地以及消费者习惯。
该机构旨在提供新产品,改进现有产品,再就是进行饮食方面的基础研究以了解复合食物的机理。
该机构十分注意自身的发展,1987年在洛桑开设的研究和营养中心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食物研究实验室之一。
该机构在十个国家共设有19个技术开发分部。
1990年公司的研究开发经费为5.6亿瑞士法郎,占年销售额的比重达12%以上。
2010年在全球五百强企业中排名第44位,营业收入991.145亿美元。
目前,雀巢在五大洲的80多个国家中共建有500多家工厂,所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由总部领导下的约200多个部门完成。
雀巢销售额的98%来自国外,因此被称为“最国际化的跨国集团”。
雀巢在中国的发展雀巢中国历程发展表徐福记企业状况公司状况徐福记创始于1978年,创办者徐氏兄弟,曾分别在台湾经营徐记食品、徐福记食品、安可食品、巧比食品及蜜饯等知名品牌,被誉为“二十年金字招牌”,是中国最大的糖果品牌和糖果企业之一。
该集团主要生产糖果、糕点、沙琪玛、巧克力、果冻等糖点。
公司规模公司目前拥有各类固定资产达21.93亿元(人民币),工厂占地总面积50万平方米,共有30多个大规模的生产车间,120条现代化流水生产线,300多套包装设备,拥有各类生产、技术、管理、营销人员共18000余名,70多家分公司。
销售状况公司在全国拥有26家销售分公司,下辖120个业务片区。
产品销售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
终端销售网点每年以30%的速率成长,包括:跨国连锁销售系统(如沃尔玛等);大中型连锁超市;内、外资零售卖场;量贩店;传统商场;百货公司等,达到8000余家。
另外更渗透进入便利店、士多店、批发市场。
其中,主要的大卖场达到1500家以上,一、二级城市的二卖场约6500余家。
徐福记在畅销中国的同时也在大力拓展国外市场,先后与世界著名糖果商签约达成策略连盟,如美国Sunkist公司、英国EBL公司等,产品销往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等欧洲、北美洲、南美洲、亚洲、中东地区各国。
2002年初公司取得了沃尔玛公司全球采购系统合格供应商的资格,于2003年全面供应。
徐福记糖果糕点透过沃尔玛在全球3000多个超级市场大力拓展国外市场,这大大提高了徐福记食品的品牌效应,扩大了产品的出口量,提高了产品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
公司具有完善的服务体系,利润2006 2007 2008 2009营业利润205,631.8 271,247.0 339,162.1 378,487.4毛利润78,301.6 106,310.4 140,053.7 171,648.4净利润21,136.1 25,532.9 34,479.5 46,042.4净利润率10.3% 9.4% 10.2% 12.2%徐福记财务分析(货币单位:万元人民币)雀巢和徐福记关联情况分析启示徐福记SWOT分析徐福记SWOT分析徐福记优势(strengths)1.健全分销网络和物流配送系统我方在中国目前拥有129家销售分公司,超过16000个直接管控的终端零售点,且其终端销售网络还在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
销售分公司很多都已深入三线城市,每个分公司负责周边数个城市的销售工作。
对于家乐福、沃尔玛这样的KA卖场(大型零售终端),徐福记由分公司直接合作,公司已建成自己的物流配送系统。
除此之外,徐福记还有大量的代理商,以低于零售的价格向代理商供货,再由代理商向大卖场之外的标准超市、便利店等渠道铺货。
可以说除了菜市场,徐福记什么渠道几乎都铺到了。
在兵家必争的大卖场,徐福记的产品占到散货的40%以上,袋装产品的比例也相当大。
市场占有率高Euromonitor数据显示,在国内市场上,2009年,徐福记糖果所占份额为6.6%,排名第一,紧随其后为外资Perfetti Van Melle Group,所占份额5.5%;糖果巧克力综合份额为4.2%,与外资Perfetti Van Melle Group并列第二,排第一为外资玛氏公司,所占份额为15.5%。
成长速度快当前我方经营状况正常,近十年盈利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
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处于上升通道。
据徐福记最新财报,2010年全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43.1亿元和6.0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和31%。
强大品牌力量中国民族企业家是机会型创业型企业家,他们在抓机会、谋创业、快发展上颇具特长,他们更懂得本土市场。
徐福记就是成功抓住了糖果由过年过节的特殊消费,到日常消费升级的机遇,糖果糕点市场快速放量,徐福记快速崛起,徐福记的产品非常适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和习惯,深受广大中国人的喜爱,很多人中国人都对这个品牌有特殊的情愫。
丰富且物美价廉产品徐福记的产品非常适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和习惯,且产品非常多样化与生活化,同时具备营养价值,是个专业的糖果制造商,品类之多让人眼花缭乱。
徐福记劣势(Weakness)缺乏资金目前因为糖点行业处在一个高速发展时期,仅靠自有资金发展,市场机会就很有可能失去,毕竟市场推广乃至建设加工厂之类都需要大量资金,而我方目前正面临这样的困境。
产品研发乏力,创新度不够身处食品行业,受上游原材料的影响较大,例如,白糖的价格一直处在高位,这就对中低端食品产生很大的影响。
如果想要获得较高的利润,就必须涉足高端产品,而这就需要很强的研发能力。
中国食品企业低门槛、低技术含量现状,致使徐福记的人才结构低,高端人才从外界引不进来,很多中高层都是徐福记十多年前自己培养出来的,甚至一些经营管理人员是通过人际关系进入的,公司整体管理能力和研发能力落后。
另一方面,资金的短缺也是研发不能顺利进行的原因之一。
人才缺失,内部管理混乱专家指出一方面,中国食品企业低门槛、低技术含量现状,致使徐福记的人才结构低,高端人才从外界引不进来,很多中高层都是徐福记十多年前自己培养出来的,甚至一些经营管理人员是通过人际关系进入的,公司整体管理能力和研发能力落后。
另一方面,高速发展的徐福记已经形成了非常庞大的公司规模,与滞后经营管理能力形成强大的落差。
徐福记坦承,“公司发展得太快了,盘子大到管理已经跟不上了”。
徐福记几乎在每个省都有省级分公司,省内又设立了很多子公司,总共数量超过120家。
一个孱弱的心脏实在难以支持迅速肥硕的身躯。
据媒体报道,徐福记内部人士称,近年来,由于公司发展速度太快,导致管理方面难以为继。
而在徐福记的贴吧中,也可以看到不少自称是徐福记员工的人投诉公司内部管理混乱。
徐福记机会(opportunity)海外市场的拓展,走向世界,实现从“国内品牌”向“世界品牌”的飞跃可以大胆尝试介入巧克力等高端食品领域顺利进军中国糖点行业,分享糖点行业的高利润徐福记威胁(opportunity)面临市场业绩下滑的威胁宏观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环境继续趋好,给食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我国整体消费稳定增长的局面正在形成。
经济环境的好转推动消费者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消费者在消费注视的同时加大对糖果类等休闲食品的消费;同时,糖果企业在国内外经济环境总量继续趋好的前提下,产品品种不断增加,质量逐步提高,对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良好推动作用;但是,各项成本提升,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KA等大型零售商收费高昂,增加厂商压力,以至于产品提价,制造商、渠道商、消费者博弈,也面临着业绩下滑的危险。
飞涨的糖价,面对来自原材料方面的挑战糖类行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要面对国内外知名品牌的的竞争,可替代产品纷纷出现根据《中国食品行业品牌生存发展情况报告》中关于中国休闲食品品牌生存发展情况分析,综合企业历史、市场占有率、消费者口碑、产品组合、行业归属、传播活性等综合因素,得出中国休闲食品行业的知名品牌有旺旺、卡夫、上好佳、达能、箭牌、喜之郎、德芙、好丽友、徐福记、嘉士利等,可见中国休闲食品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