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巢并购案例

合集下载

全球化并购案例分析:合并后市场垄断

全球化并购案例分析:合并后市场垄断

全球化并购案例分析:合并后市场垄断标题:联合利华与雀巢全球化并购案例分析:市场垄断的成立与法律观点引言:全球化并购在当今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一些并购交易可能产生市场垄断问题。

本文以2010年之前的时间为背景,以联合利华与雀巢全球化并购案例为例,具体分析合并后市场垄断形成的原因与机制,并结合律师的观点进行点评。

一、案件背景时间:2000年至2001年细节:联合利华是一家跨国消费品巨头,业务涉及食品、饮料、护肤品等多个领域;而雀巢是全球最大的食品和饮料生产商,拥有广泛的产品线。

在2000年至2001年期间,联合利华与雀巢进行全球范围内的并购交易,意图在食品和饮料领域建立市场垄断地位。

二、市场垄断形成原因与机制1.并购交易:联合利华与雀巢的全球化并购交易为市场垄断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两家公司在食品和饮料领域存在较大的市场份额,并购后将两个市场份额相加,实现了在该领域的高度整合,形成了巨大的市场上的话语权。

2.市场壁垒的形成:并购交易后,联合利华与雀巢通过整合产业链,形成了一系列市场壁垒。

他们可以通过强大的供应链网络和庞大的市场份额来控制市场的定价、市场准入以及销售渠道等关键环节。

这些市场壁垒限制了其他竞争对手的进入与发展,从而垄断了整个市场。

三、对市场影响1.价格上涨:联合利华与雀巢市场垄断后,可以通过控制定价权利来实现价格上涨,对消费者利益产生负面影响。

由于市场中缺乏竞争对手,消费者将不再有选择的机会,导致产品价格的不合理上升。

2.创新能力受限:市场垄断将削弱其他竞争企业的市场地位,限制了创新的动力和自由度。

缺乏有效的竞争压力可能导致联合利华与雀巢降低产品的研发和创新投入,进而影响市场的整体创新能力。

四、律师的观点与点评律师观点:尽管市场垄断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导致消费者利益受损,但也需充分考虑到并购交易对企业和市场发展的积极作用。

政府和法律监管机构应该将市场垄断作为重点关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来保护市场的竞争性。

雀巢和徐福记并购案例

雀巢和徐福记并购案例

一、并购概述2011年‎7月11日‎,雀巢和徐福‎记同时宣布‎,雀巢和徐福‎记的创始家‎族签署了合‎作协议,17亿美元‎收购徐福记‎60%的股份,但该交易仍‎有待我国监‎管部门批准‎。

雀巢溢价2‎4.7%收购——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雀巢将收购‎徐福记60‎%的股份,徐氏家族持‎有剩余的4‎0%。

目前,这一收购计‎划尚未得到‎中国监管部‎门的批准。

徐福记现任‎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徐‎承将继续负‎责合资公司‎的运营。

雀巢当天表‎示,通过计划安‎排方案收购‎徐福记独立‎股东所持有‎的该公司43.5%的股权,收购价为每‎股4.35新元,相当于过去‎180天按‎成交量加权‎平均股价溢‎价24.7%。

如果这一方‎案被独立股‎东批准,雀巢公司随‎后将再从徐‎氏家族目前‎持有的56‎.5%的股权中购‎得16.5%的股份。

目前,雀巢已获得‎两个最大的‎独立股东——Arisa‎i g Partn‎e rs Holdi‎n gs(持股9.0%)和The Barin‎g Asia Priva‎t e Equit‎y Fund IV,L.P. 的下属机构‎(持股16.5%)-不可撤销的‎投票赞成此‎协议方案的‎保证。

雀巢获得徐‎福记60%股份的总价‎格约为21‎亿新元(约合17亿‎美元)。

7月4日,徐福记宣布‎在新加坡交‎易所的股票‎暂停交易,原因是雀巢‎与徐福记正‎在洽谈收购‎事宜。

此次收购之‎前,雀巢已先后‎收购了云南‎山泉和银鹭‎食品60%的股权。

二、案例综述1、交易双方(1)雀巢公司。

由亨利·内斯特莱(Henri‎Nestl‎e)于1867‎年创建,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湖‎畔的沃韦(Vevey‎),是世界最大‎的食品制造‎商。

拥有138‎年历史的雀‎巢公司起源‎于瑞士,最初是以生‎产婴儿食品‎起家。

2005年‎,雀巢公司在‎全球拥有5‎00多家工‎厂,25万名员‎工,年销售额高‎达910亿‎瑞士法郎。

雀巢收购辉瑞惠氏奶粉案例分析

雀巢收购辉瑞惠氏奶粉案例分析

20
谢谢各位
21
6
三.国际环境背景
2008年后,欧美经济日渐颓 势,而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 经济却保持快速增长。其中, 中国内地婴幼儿食品市场更是 “钱景”光明,婴幼儿奶粉的 年消费平均增速高达20%左 右。 2008年我国毒奶粉事件
7
四.并购动因
获取战略机会
获得规模效益
发挥协同效应
提高管理效率 减少投资和经营风险 降低交易费用
13
并购后的整合-经营战略
婴儿营养业务的战略补充。 对雀巢婴儿营养业务的战略补充:辉瑞公司营养品业 务对雀巢是“一个出色的战略补充”。其强劲的品牌 和产品线,保障业务成功的优秀团队,以及市场覆盖 对雀巢现有的婴儿营养业务是一个极好的补充。雀巢 方面预计,此次所收购的惠氏业务2012年的销售额将 达到24亿美元
18
并购整体评价
辉瑞营在一些主要领域和 市场所具有的强大品牌, 补充了雀巢现有的产品 线,它将提升雀巢的婴儿 营养业务,强化雀巢以增 长为核心的战略和全球规 模,以及雀巢领先的产品 研发。
19
并购整体评价
该收购对雀巢模式,无论是增长,还是利润率,以及 集团第一年全年的每股收益都具有增值作用。雀巢预 计,所收购业务2012年的销售额为24亿美元。 辉瑞、惠氏这段彼此契合看上去很美的联姻能否达到 预期效果,还难下定论,未来充满变数,还要看双方 在人力资源等众多方面的磨合程度。
取得上市资格 8
并购动因-战略机会
站在企业战略发展角度,雀巢整合了惠氏后的奶粉市 场将使其在中国市场上甩开美赞臣、雅培两大对手, 并在婴幼儿奶粉市场所占份额上直逼目前的多美滋 “领头羊”地位。 在奶粉行业,雀巢主要做的是成人奶粉,而惠氏主攻 婴幼儿奶粉。在收购惠氏后,雀巢将直接控制惠氏在 亚太的高端婴幼儿食品市场份额,将极大提高雀巢对 方简介

跨国并购案例雀巢收购惠氏奶粉

跨国并购案例雀巢收购惠氏奶粉

并购后现状
• 婴儿营养是一个高价值、以科学为主导的品类。辉瑞营养品是一项充 满活力、高品质的婴儿营养业务,其在一些主要领域和市场所具有的 强大品牌,补充了雀巢现有的产品线,它将提升雀巢的婴儿营养业务, 强化雀巢以增长为核心的战略和全球规模,以及雀巢领先的产品研发。 双方的联合可以使雀巢进一步加强与消费者的联系纽带,为消费者提 供更广泛的营养食品选择,从而确保他们的宝宝的健康一生有一个健 康的开始。
• 3、资产整合:在并购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资产整效 率。
• 4、 企业文化整合:企业文化整合就是指有意识地对企业内不同文化 倾向或文化因素通过有效地整理整顿,并将其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的 过程,是文化主张、文化意识和文化实践一体化的过程。企业文化要 实现从无序到有序,必须经过有意识地整合。
• 企业选择并购形式主要取决于并购动因;同时,应结合本企业的实际 财务状况、未来发展方向及目标企业的特点等因素加以综合考虑。就 雀巢并购惠氏而言,从行业隶属关系看,双方同属于乳制品行业,所 以属于横向并购;同时,双方系经过谈判协商最终达成一致意愿,故 属于善意收购。实质上,是雀巢以118.5亿美元的形式收购了惠氏, 那么这个案例又属于现金收购。
雀巢收购惠氏奶粉瑞典食品巨头雀巢公司2012年4月23日宣布公司将斥资1185亿美元以现金形式收购美国知名制药商辉瑞公司旗下的辉瑞营养品公司并购背景及其劢因瑞典食品巨头雀巢公司2012年4月23日宣布公司将斥资1185亿美元以现金形式收购美国知名制药商辉瑞公司旗下的辉瑞营养品公司扩大公司在全球婴幼儿食品市场特别是新兴市场的份额
• 雀巢并购惠氏属于互补兼容模式。雀巢成人奶粉市场已经成熟,并无 更大发展空间。而惠氏精于婴儿一段配方奶粉的。单纯通过并购惠氏, 可以实现对雀巢婴儿营养业务的战略补充,有利于完善产品线以及在 高增长市场的强劲表现。取彼此之长,共同发展。

雀巢并购案例分析

雀巢并购案例分析

雀巢并购案例分析——通过分析雀巢的几个并购案例来看他的战略发展摘要:近来雀巢开始接连收购中国食品企业,布局中国,谋划自己的食品帝国。

本文将以他的几个并购案例和简单的数据来试图解析其布局的方针和对未来市场的影响,以期能对其他企业战略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我的主要观点是:雀巢在我国产业结构面临调整之际,通过细分市场,布局龙头企业,,抢占先机,挤压对手空间,更利于以后整合食品行业。

通过“联姻”也同时填补自己在中国的部分生产技术的不足和传统食品的短板,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市场份额。

关键词:并购细分市场布局论文正文雀巢是全球最大的食品制造商,在我国开展业务已有20多年,如今运营着23家工厂、两个研发中心,拥有14000名员工。

产品覆盖婴儿食品、饮用水、巧克力和糖果、咖啡、奶制品、饮料等多个领域,其中98%以上在中国销售的产品是在中国境内生产制造。

雀巢的主营业务非常确定——食品行业。

他除了曾经入主爱尔康涉及眼科领域,且只占全部业务的4%之外,始终坚持自己的主营业务,宁可开发宠物食品也不愿发展自己陌生的领域。

相比于国内房产暴火搞房产,煤矿有利转煤矿的企业,他太值得尊敬了。

对于雀巢的战略可以概括为坚持老本行的前提下,发展多元化经济。

从1998年8月开始,雀巢收购了上海太太乐、广州冰淇淋品牌五羊、四川豪吉、云南山泉及之后的银鹭与徐福记共6个企业。

他能如此顺利的收购,尤其是在收购两家鸡精公司后形成一家独大局面,首先得归功于其对政府的公关能力,其次,中投是他的最大股东,所以这也是政府心里的一颗定心丸。

另外一点,雀巢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外商之一,对中国有着坚定的承诺。

早在上世纪的1908年,雀巢公司就在上海开设了它在中国的第一家销售办事处。

八十年代初,雀巢就开始与中国政府商谈在中国投资建厂,并将其在营养品和食品加工方面的世界上顶尖的专有技术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转让给中国。

所以我在看待雀巢接连收购国内最大的两家鸡精公司——太太乐和豪吉时,也是把它们放在重要地位上考虑的。

陈金鑫-2010311179-雀巢银鹭并购案

陈金鑫-2010311179-雀巢银鹭并购案

雀巢银鹭并购案1.并购双方简介银鹭食品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罐头、饮料生产基地之一,银鹭集团旗下现今拥有银鹭八宝粥与花生牛奶等产品。

2010年,银鹭食品集团实现销售收入53.53亿元,在大陆饮料业位居前五,罐头行业跻身三甲。

雀巢公司2010年销售额达到1097亿瑞士法郎,纯利润达到342亿瑞士法郎。

其中的大约95%来自食品的销售,因此雀巢可谓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制造商,也是最早进入中国的跨国企业。

2.并购动机雀巢早已不是单纯的咖啡生产厂家,覆盖了多个系列产品,包括速溶咖啡、奶粉、液体奶、早餐谷物、冰淇淋、瓶装水、饮品、鸡精和调味品等多个领域,谓之“雀巢帝国”毫不夸张。

但由于缺乏对中国市场的了解,特别是对中国的流通体系,市场结构以及中小城市的分销渠道与方式,地域结构、消费心理、风俗习惯和口味了解的不真实不具体,需要得到中国本土企业的支持。

此外,雀巢公司的产品是以咖啡为主,但中国整个咖啡市场处于初级阶段,市场以形成一定的饱和,需要更多的去寻找其他利润增长点。

并购银鹭对雀巢在中国的现有产品系列是一个很好的补充,有助于雀巢公司扩大对中国速食食品市场的供应服务。

在中国国内乳饮料市场频频出现质量问题的背景下,银鹭却从未上过‘黑榜’,几乎没有负面新闻,品牌声誉极佳,商品品质也获得了消费者认可,这些与雀巢的公司文化很契合。

银鹭与雀巢的合作已长达六年。

收购前,银鹭一直在为雀巢公司中国市场代加工即溶咖啡。

雀巢自己没有PET无菌冷灌装生产线,银鹭在这一块无论是技术、设备甚至是成本管控方面都做得比雀巢好。

银鹭集团为了实现“十二五”期间突破250亿的发展目标。

银鹭计划在近5年内新建5个生产基地,新增年产能360万吨,其中包括:总投资10亿元的厦门年产60万吨食品饮料新厂;投资15亿元在安徽建设年产120万吨食品饮料生产项目;投资12亿元在西南地区建设年产70万吨食品饮料生产项目。

根据计划,未来5年,银鹭的总投资达50亿元以上。

雀巢公司并购案例

雀巢公司并购案例

一、基本案情:1、基本简介:从总体看,似乎“雀巢”品牌唾手而来,并没有费多大力气。

内斯特尔(Nestle)用自雀巢标志己的名字为品牌命名,但其名字在英文中却有“舒适安顿下来”和“依偎”的含义。

由于其名字的特定含义,自然要与英文同一词的“Nest”(雀巢)相联系,以雀巢图案作品牌图形,而这又会使人联系起待哺的婴儿、慈爱的母亲和健康营养的雀巢产品。

可见,轻而易举而来的“雀巢”品牌不但具有其丰富的内涵,而且完全符合商标定位的基本要求。

首先,“雀巢”作为品牌名称显著性就很强。

虽然这一名词很一般,但往往人们所熟悉的事物才能加深人们的印象,才能产生很多联想,从而才贴近生活、贴近消费者。

其次,一般中才体现出与众不同。

人人都知道的“雀巢”,却只有内斯特尔使用在商标上,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公司代名词,树立和壮大了公司形象,从而就变成不一般了。

再次,“雀巢”名称与“雀巢”图形的紧密结合,这在西方商标史上也是少见的。

两者的紧密结合,可以使人们见图形而知名称,见名称而知其图形,是名副其实的组合品牌。

最后,“雀巢”品牌定位充分体现了具体的功能定位和情感定位。

2、发展历史:1874年:雀巢鹰唛炼奶是香港第一个注册商标;1980年:雀巢在上海开设贸易办事处;1920年:雀巢产品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1982年:台湾雀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1984年:雀巢第一家办事处在广州成立;1987年:雀巢第一家合资公司——双城雀巢有限公司成立(黑龙江省);1990年:双城雀巢有限公司投产;1992年:雀巢牛奶香港有限公司成立;东莞雀巢有限公司投产;1996年:雀巢中国总部在北京成立;1999年:在上海与太太乐集团合资(雀巢占80%的股份);2000年:建立雀巢大中华区业务架构(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2001年:在四川省与豪吉集团签定合资协议(雀巢占60%的股份);在上海成立雀巢研发中心;2002年:豪吉合资企业开始运作;2004年:并购梅鹿在额尔古纳的牛奶工厂(内蒙古自治区);2007年:雀巢额尔古纳工厂投产(内蒙古自治区);2008年:雀巢北京研发中心开业。

国并购案例分析——雀巢并购徐福记

国并购案例分析——雀巢并购徐福记
➢ 雀巢在国内糖果市场位列第五,市场份额1.8%,业务拓
展相对滞后
目标方:徐福记
➢ 徐福记由徐氏兄弟创始于1978年,是中国最大的糖果品牌和
糕点企业之一,主要生产糖果、糕点、沙琪玛、巧克力、果 冻等休闲糖点
➢ 于1992年在中国广东省东莞市注册创立东莞徐福记食品有限
公司,凭借16年的市场销售经验,开拓新局,快速获得成长 扩展。
➢ 雀巢由亨利·内斯特莱(Henri Nestle)于1867年创建,总部
设在瑞士日内瓦湖畔的沃韦,以生产巧克力棒和速溶咖啡闻 名遐迩,是世界最大的食品制造商,也是最大的跨国公司之 一,市值近1900亿美元
➢ 2010年销售额达到1097亿瑞士法郎,纯利润达到342亿瑞士
法郎,其中大约95%来自食品的销售
估值分析
➢ 股东持仓成本
徐福记公众股东平均持仓成本分布(2006年上市至交易公告前)
平均持仓成本
成交量
价格区间(新币) (百万股)
占期间 成交量比
累计占比
0.4-1.0
91
8.2%
8.2%
1.0-2.0
955
86.7%
95.0%
2.0-3.0
20
1.9%
96.8%
3.0-4.0
35
3.2%
100.0%
跨国并购案例分析
——雀巢并购徐福记
2011年12月6日,雀巢以1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徐福记60% 股份的申报获得商务部批准。雀巢在11月份刚刚完成对国 内蛋白饮料和八宝粥市场份额最大的厦门银鹭食品集团有 限公司60%的股份收购。在雀巢中国区版图中,咖啡、乳 制品、威化和糖果,以及液体饮料和调味品,将会成为雀 巢未来业务发展的五大重点领域。此次雀巢收购徐福记之 举,奠定了雀巢在糖果市场的霸主地位,未来的糖果市场 将会因为雀巢公司的渗透而大幅洗牌。

雀巢并购案例

雀巢并购案例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雀巢并购案例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雀巢并购银鹭案例分析一、并购双方简介及过程1、收购方——雀巢公司1867年由亨利·内斯特莱创建,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湖畔的沃韦,在全球拥有500多家工厂。

雀巢公司2010年销售额达到1097亿瑞士法郎,纯利润达到342亿瑞士法郎。

其中的大约95%来自食品的销售,因此雀巢可谓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制造商,也是最大的跨国公司之一。

公司以生产巧克力棒和速溶咖啡闻名遐迩,目前拥有适合当地市场与文化的丰富的产品系列。

雀巢在五大洲的81个国家中共建有443多家工厂,所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由总部领导下的约200多个部门完成。

雀巢销售额的98%来自国外,因此被称为“最国际化的跨国集团”。

2、被购方——银鹭食品有限公司银鹭事业始创于1985年,而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6月,位于海滨开放城市——中国厦门,是福建省乃至全国最大的罐头、饮料生产基地之一、福建省重点扶持成长型企业、中国罐头工业十强、中国食品工业突出贡献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公司以“人才、科技、名牌”的发展战略为基石,以绿色科技、人文关怀为努力方向,内强管理,外拓市场,实现银鹭处处相伴、关爱时时相随的“银鹭所在,关怀至爱”的愿景。

集团以食品饮料生产为支柱,涉及果蔬保鲜、进出口贸易、包装材料制造、农产品深加工科研开发、电子科技、房地产开发、实业投资等多种产业领域。

银鹭集团目前的的业务横跨农产品、食品、锅炉、电子、酒店、房产等众多领域。

3、并购过程2011年4月18日,雀巢与银鹭签署了战略合作意向协议。

5月24日,商务部对此并购交易正式立案。

国并购案例分析雀巢并购徐福记

国并购案例分析雀巢并购徐福记
推动行业技术创新
雀巢和徐福记的结合可能会推动糖果行业的科技创新和产品升级, 提高行业的整体水平。
促进国际合作
并购可以促进中国糖果企业与国际企业的合作,推动中国糖果企业 走向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
04
并购后的整合
品牌整合
品牌定位
雀巢在并购徐福记后,对其品牌进行了重新定位 ,以更好地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
品牌传播
雀巢通过整合徐福记的品牌传播渠道,统一了品 牌形象,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品牌价值提升
通过并购和整合,徐福记的品牌价值得到了提升 ,成为雀巢旗下重要的糖果品牌之一。
业务整合
供应链整合
01
雀巢对徐福记的供应链进行了优化和整合,提高了采购、生产
和物流效率。
产品线整合
02
通过并购,徐福记的产品线得到了扩展,与雀巢的其他产品形
成了互补,提高了整体竞争力。
市场渠道整合
03
雀巢将徐福记的市场渠道与自己的渠道进行了整合,扩大了销
售网络,提高了市场份额。
文化整合
1 2 3
价值观融合
雀巢和徐福记虽然有着不同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 ,但在并购后,双方都努力实现价值观的融合, 形成共同的企业文化。
员工文化融合
雀巢尊重和保留了徐福记原有的员工文化,同时 将自己的管理经验和职业发展理念引入徐福记, 促进员工的发展和融合。
技术与管理提升
雀巢在食品加工和企业管理方面具 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徐福记 可以通过并购学习借鉴,提升自身 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降低成本
并购后,徐福记可以借助雀巢的规 模效应和采购能力,降低生产成本 和采购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对雀巢的影响
扩大市场份额

跨国公司财务分析——以雀巢并购为例

跨国公司财务分析——以雀巢并购为例

雀巢并购之路(一)雀巢公司简介1、公司背景雀巢公司,由亨利·内斯特莱( Henri Nestle) 于1867 年创建,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湖畔的沃韦(Vevey) ,在全球拥有500 多家工厂,为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制造商。

公司起源于瑞士,最初是以生产婴儿食品起家,以生产巧克力棒和速溶咖啡闻名遐迩。

雀巢公司2010年销售额达到1097亿瑞士法郎,纯利润达到342 亿瑞士法郎。

其中的大约95%来自食品的销售,因此雀巢可谓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制造商,也是最大的跨国公司之一。

公司以生产巧克力棒和速溶咖啡闻名遐迩,拥有适合当地市场与文化的丰富的产品系列。

雀巢在五大洲的81 个国家中共建有443 多家工厂,所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由总部领导下的约200多个部门完成。

雀巢销售额的98%来自国外,因此被称为“最国际化的跨国集团”。

另外,雀巢是个收购狂人“对于收购, 雀巢不仅深谙此道, 更被称为收购狂人”,雀巢的发展历程, 就是一部收购史。

如今,他们正在中国复制这一模式。

2、雀巢海外并购之路1988 年并购了英国的Rowntree,后者为雀巢带来了最为著名的产品之一:奇巧巧克力( Kitkat )。

1992 年,雀巢拿下了法国的矿泉水制造商毕雷( Perrier )。

1997 年,收购了圣培露( San Pellegrino )矿泉水公司。

此外,从1999 年到2003年,雀巢收购了至少32 家水务公司。

2005年12月,雀巢以2.4 亿欧元收购了希腊冰淇淋生产商Delta Ice Cream。

2006年6月,雀巢出资约6亿美元收购减肥公司Jenny CraigInc.(JCG.XX) 雀巢将借此拓展高利润的保健营养品业务。

就在这笔收购之前,雀巢还收购了澳大利亚营养快餐公司Uncle Tobys snacks。

2007 年,雀巢动用将近70 亿瑞郎资金从诺华制药公司手中收购其美国子公司- 格伯(Gerber) 婴儿食品公司,经过这一收购,雀巢公司成为世界最大婴儿食品出品商。

并购案例:雀巢赢得徐福记

并购案例:雀巢赢得徐福记

一、并购概述2011年7月11日,雀巢和X福记同时宣布,雀巢和X福记的创始家族签署了合作协议,以17亿美元收购X福记60%的股份,但该交易仍有待我国监管部门批准。

12月7日,X福记国际集团在新加坡交易所发布公告宣布,商务部昨天已经批准了雀巢公司以17亿美元收购X福记60%股权的交易。

雀巢方案把X福记从新加坡交易所摘牌。

摘牌时间将另外公布。

二、案例综述1、交易双方〔1〕雀巢公司。

由亨利·内斯特莱〔Henri Nestle)于1867年创立,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湖畔的沃韦(Vevey),是世界最大的食品制造商。

拥有138年历史的雀巢公司起源于瑞士,最初是以生产婴儿食品起家。

2005年,雀巢公司在全球拥有500多家工厂,25万名员工,年销售额高达910亿瑞士法郎。

2010年销售额到达1097亿瑞士法郎,纯利润到达342亿瑞士法郎。

其中的大约95%来自食品的销售,因此雀巢可谓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制造商,也是最大的跨国公司之一。

公司以生产巧克力棒和速溶咖啡闻名遐迩,目前拥有适合当地市场与文化的丰富的产品系列。

雀巢在五大洲的60多个国家中共建有400多家工厂,所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由总部领导下的约200多个部门完成。

雀巢销售额的98%来自国外,因此被称为“最国际化的跨国集团〞。

1990年,雀巢在中国大陆的第一家合资厂开场运营,随后又建了多家工厂。

雀巢通过利用本地原材料在本地制造同等高品质的食品,替代进口产品,帮助中国在这方面节约了大量外汇。

现在雀巢在中国大陆销售的产品中99%是在本地制造的。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雀巢从瑞士对大中华区的直接投资已累计达七十亿元人民币。

雀巢大中华区的总部设在,经营二十一家工厂,其中四家在XX地区、三家在XX省、四家在XX地区、三家在XX省、两家在XX省、一家在XX省、一家在XX省、一家在XX自治区、一家在地区,还有一家在XX特别行政区。

2001年,雀巢在XX成立了XX雀巢研发中心,致力于应用科技和营养研究,并开发中国消费者喜爱的、适合中国人口味和消费能力的营养食品。

马克龙 雀巢并购案

马克龙 雀巢并购案

马克龙雀巢并购案2012年,马克龙主导雀巢收购辉瑞婴儿食品部门的著名收购案,赚得百万佣金,震动了整个法国经济界。

罗斯柴尔德和席埃银行总经理亨罗特甚至宣称:“如果马克龙坚持在金融界发展,必将成为欧洲最优秀的银行家之一”。

虽然金融工作让马克龙跻身百万富翁之列,但他却始终志不在此。

马克龙曾比喻自己在银行的工作好似“性工作者一样让人厌恶”。

他进入私营部门的初衷,是为了学习更多专业技能。

这些工作的最终目标,均是为了他能更顺利地投入到公共服务事业中。

早在2001年,马克龙就加入法国左翼政党社会党,但在左翼阵营中,马克龙又表现出突出的右翼倾向。

他曾自嘲自己是“左翼政党中的右倾分子”。

2012年5月,应时任法国总统奥朗德的邀请,马克龙出任总统府副秘书长和财政事务总监,负责辅助总统调控宏观经济。

2014年,马克龙走到前台,出任法国经济部长。

走马上任之后,他很快推出了《促进增长与经济活动法案》(即《马克龙法案》),这项法案集中体现了他的经济学素养和宏观经济政策。

该法案鼓励国家开放管制行业,鼓励自由创新和投资。

这项激进的经济自由主义法案遭到了许多既得利益团体的反对,议会为此吵得不可开交。

这也让初入政治战场的马克龙认识到法国经济改革所面临的困境。

好在,该法案最终借用宪法条例,得以绕过议会成功在全国推行。

2016年,法国政府的官方调查报告显示,《马克龙法案》为国家新增国际旅游区21个,直接增加超过1500个就业岗位。

经济与合作组织更是预计,该法案的推行将在五年内为法国经济增长贡献至少0.3个百分点。

这项法案证明了马克龙的能力,也让他的曝光率大增。

民调显示,就任经济部长仅四个月,马克龙的知名度就从53%升至82%,这也为他未来的政治道路铺下了坚定的基石。

获得初步成功的马克龙兴致冲冲地推出他的第二项关于劳动力市场改革的《新经济机会法案》(即《马克龙二号法案》)。

可惜,2015年,法国因为跟随美国袭击伊斯兰国组织,遭到了严重的恐怖袭击报复。

企业并购案例分析--雀巢收购惠氏奶粉

企业并购案例分析--雀巢收购惠氏奶粉

企业并购案列分析-----雀巢收购辉瑞惠氏奶粉一、引言2012年4月23日,在经历了多次报价、竞购之后,“并购狂人”雀巢(Nestlé)上演绎生命中最辉煌的一刻:118.5亿美元收购辉瑞(Pfizer Inc.)营养品业务(主要是婴幼儿奶粉品牌惠氏,Wyeth)!国际食品巨头雀巢集团宣布,作为提升公司在全球婴儿营养业务领域的一项战略举措,该公司同意以118.5亿美元收购辉瑞营养品业务,即包括惠氏奶粉在内的营养品板块。

这是至今为止,在与达能、卡夫、亨氏等国际食品巨头竞购中,为出价最高者,而市场对辉瑞营养品业务估值约100亿美元。

业界评价称,若此宗收购案谈成,将成为今年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交易之一。

雀巢和惠氏若成一家,将改写中国奶粉行业格局,雀巢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奶粉企业。

二、并购双方简介(一)雀巢简介雀巢公司,由亨利·内斯特莱(Henri Nestle)于1867年创建,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湖畔的沃韦 (Vevey),是世界最大的食品制造商。

拥有138年历史的雀巢公司起源于瑞士,最初是以生产婴儿食品起家。

2005年,雀巢公司在全球拥有500多家工厂。

2011年7月11日,雀巢公司宣布,计划出资21亿新加坡元(约17亿美元)收购糖果制造商徐福记的60%股权。

目前雀巢在中国市场销售的十大婴幼儿奶粉品牌中排名最末,占比3.8%,惠氏占比8.0%,排名第五位,两家合并后,将达到11.8%,在我国外资乳企中的地位已经上升至第二位,比排名第一的美赞臣占比13.6%略有差距(二)惠氏简介惠氏隶属全球制药公司巨头辉瑞,百年著名品牌,品质安全有保障。

辉瑞营养品业务:一项高品质、高增长的婴儿营养业务,拥有强大的品牌和创造价值,对雀巢模式具有增值作用。

惠氏奶粉均采用爱尔兰和新西兰进口奶源,制药行业GMP 标准制造。

主要产品有金装系列1-4阶段(爱儿乐、健儿乐、幼儿乐、学儿乐);爱儿乐妈妈孕产妇奶粉;膳儿加偏食宝宝奶粉、爱儿加早产儿奶粉和超高端启赋奶粉。

并购案例分析(雀巢收购徐福记)

并购案例分析(雀巢收购徐福记)


徐福记
创始于1978年,创办者徐氏兄弟, 徐福记是由来台湾的 徐氏兄弟——曾分别在台湾经营徐记食品,徐福记食品、 安可食品、巧比食品等知名品牌,被誉为”二十年金字招 牌。是中国最大的糖果品牌和糖果企业之一。它于1992年 在中国广东省东莞市注册创立东莞徐福记食品有限公司”。 凭借33年(1976-2009)成功的市场销售经验,开拓新局, 快速获得成长扩展。 1997年徐福记与新加坡汇亚集团(TRANSPAC)及仲 华海外投资基金共同合资,为集团带来崭新思维及理念, 共同成立BVI徐福记国际集团,并注册成立东莞徐记食品 有限公司,专事经营徐福记品牌在中国糖点领域的永续发 展。2000年,徐福记正式涉足现代渠道的经营管理。 为集团在中国零售市场的大步拓展,扎下厚实的根基。 2008年徐福记在中国拥有100家销售分公司,超过33000 个直接管控的终端零售点,成为中国最大的糖果品牌和糖 点企业之一。
(五)收购后的协同效益
徐福记最大的优势在于散装营 销,被雀巢收购前已经对散装糖 果商构成威胁;而雀巢擅长定量 包产品,徐福记被收购后应该会 向定量包产品发展。他认为,徐 福记和雀巢两者结合将颠覆定量 包糖果类企业格局 。 雀巢收购 徐福记后,强强联合优势互补, 未来两三年,在销售额上雀巢将 能坐二望一,其利润将会有一个 质的飞跃。
7月7日,雀巢三月内两起并购,分析称对民族品牌 威胁大; 7月8日,雀巢收购徐福记,垄断动机明显前景不被 看好;
7月9日,徐福记承认雀巢洽购
7月11日,雀巢已和徐福记签协议,拟17亿美元购60% 股份;
7月12日,雀巢中国公司称111亿控股徐福记获批有望。
12月7日,徐福记国际集团在新加坡交易所发布公告宣 布,商务部昨天已经批准了雀巢公司以17亿美元收购徐 福记60%股权的交易。雀巢计划把徐福记从新加坡交易 所摘牌。摘牌时间将另外公布。

雀巢并购徐福记PPT课件

雀巢并购徐福记PPT课件
第2页/共14页
并购双方情况简介
(一)徐福记
• 1978年由台湾徐氏兄弟创办;从事糖果行业,生产糖果、糕点等 • 1992在广东东莞设立厂房 • 2006年在新加坡上市 • 2009年市值达26亿美元 • 2006年徐福记在中国拥有56家销售分公司,超过13000个直接管控的
终端零售点。目前为中国最大的糖果品牌和糖点企业之一,在东莞、 成都、湖州、河南拥有4个生产基地 •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徐福记已经连续13年(1998-2010)蝉联 中国同品类产品销售收入第一名
目录
➢案例背景 ➢并购双方情况简介 ➢并购过程 ➢并购原因分析 ➢并购的影响 ➢案例启示
第1页/共14页
案例背景
• 2011年12月7日,雀巢以1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徐福记60%股份的 申报终于获得商务部批准。这是雀巢大中华区总裁狄可为2011年3 月履新后主持完成的第二桩收购案。雀巢在11月份刚刚完成对国 内蛋白饮料和八宝粥市场份额最大的厦门银鹭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60%的股份收购。在雀巢中国区版图中,咖啡、乳制品、威化和 糖果,以及液体饮料和调味品,将会成为雀巢未来业务发展的五 大重点领域。此次雀巢收购徐福记之举,奠定了雀巢在糖果市场 的霸主地位。不难预见,未来的糖果市场将会因为雀巢公司的渗 透而大幅洗牌。
仍处于上升阶段的国内糖果巨头徐福记,是物超所值的。
对于徐福记公司而言,60%的股权的收购,是风险和机遇并存的。
第8页/共14页
并购的影响
2. 对国内糖果业的影响
一方面 糖果行业将面临“重新洗牌”。雀巢+徐福记”将使雀巢 通过徐福记全国性渠道网络深入至增长最快的二、三线市场腹地, 颠覆目前糖果行业的市场格局,抑制其他国内糖果品牌的发展。
值能够大大弥128个销售机构,覆盖20,118个直接零售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雀巢并购银鹭案例分析
一、并购双方简介及过程
1、收购方——雀巢公司
1867年由亨利·内斯特莱创建,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湖畔的沃韦,在全球拥有500多家工厂。

雀巢公司2010年销售额达到1097亿瑞士法郎,纯利润达到342亿瑞士法郎。

其中的大约95%来自食品的销售,因此雀巢可谓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制造商,也是最大的跨国公司之一。

公司以生产巧克力棒和速溶咖啡闻名遐迩,目前拥有适合当地市场与文化的丰富的产品系列。

雀巢在五大洲的81个国家中共建有443多家工厂,所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由总部领导下的约200多个部门完成。

雀巢销售额的98%来自国外,因此被称为“最国际化的跨国集团”。

2、被购方——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银鹭事业始创于1985年,而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6月,位于海滨开放城市——中国厦门,是福建省乃至全国最大的罐头、饮料生产基地之一、福建省重点扶持成长型企业、中国罐头工业十强、中国食品工业突出贡献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公司以“人才、科技、名牌”的发展战略为基石,以绿色科技、人文关怀为努力方向,内强管理,外拓市场,实现银鹭处处相伴、关爱时时相随的“银鹭所在,关怀至爱”的愿景。

集团以食品饮料生产为支柱,涉及果蔬保鲜、进出口贸易、包装材料制造、农产品深加工科研开发、电子科技、房地产开发、实业投资等多种产业领域。

银鹭集团目前的的业务横跨农产品、食品、锅炉、电子、酒店、房产等众多领域。

3、并购过程
2011年4月18日,雀巢与银鹭签署了战略合作意向协议。

5月24日,商务部对此并购交易正式立案。

8月26日,雀巢收购银鹭通过了商务部反垄断审查,正式获批。

9月8日,雀巢公司与银鹭食品集团在第15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正式签署股权转让合资协议。

11月17日,银鹭厦门总部“年产60万吨食品饮料新厂”正式开工,同时银鹭还将总部迁至厦门市湖里区五缘湾。

4、并购结果
2011年11月17日,经过近两年的洽谈和沟通,银鹭正式“嫁给”了雀巢——雀巢收购60%股权并获得监管部门审批通过。

根据协议,银鹭、雀巢将通过合资改组原银鹭食品集团公司,改组后拥有新股东成分的银鹭食品集团公司,雀巢方持股60%、银鹭方持股40%,但继续由银
鹭原经营团队管理,并沿用
“银鹭”品牌。

按照协议,银鹭公司总裁陈清渊将继续管理位于厦门的合资公司。

雀巢公司与厦门银鹭集团共同为银鹭集团下属的银鹭食品公司增资25亿元人民币,其中雀巢公司出资15万,引入集团出资10亿元。

二、并购动因
1、雀巢并购银鹭的内部动因
目前,雀巢在五大洲的60多个国家中共建有400多家工厂,主打产品包括雀巢咖啡、奶制品、瓶装水、烹饪食品等。

由于缺乏对中国市场的了解,特别是对中国的流通体系、市场结构以及中小城市的分校渠道与方式、地域结构、消费心理、风俗习惯和口味了解的不真实不具体,需要得到中国本土企业的支持。

雀巢公司的产品是以咖啡为主,但现在中国整个咖啡市场处于初期阶段,市场已形成一定的饱和,需要更多的去寻找其他利润增长点。

银鹭食品是国内八宝粥和蛋白饮料市场的领头羊,而雀巢在咖啡、奶粉、瓶装水等市场保持领先。

一旦雀巢完成对银鹭的收购,将极大地丰富其产品线有助于雀巢公司扩大对中国速食食品市场的供应服务。

在雀巢并购银鹭之前,雀巢和银鹭就已经建立了成功的合作伙伴关系。

银鹭是雀巢Nescafe咖啡的合作生产商,代工生产“雀巢咖啡”即饮咖啡。

雀巢公司表示:银鹭产品更适合中国消费者的口味。

“雀巢咖啡”即饮咖啡的市场反应很好,说明了银鹭的品质和管理能力。

在中国国内乳饮料市场频频出现质量问题的背景下,银鹭几乎没出现过负面新闻,品牌声誉极佳,商品的品质也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这些都与雀巢的公司文化十分契合。

2、雀巢并购银鹭的外部动因
(1)、市场推广提升战略
雀巢作为世界最大的食品企业之一,知名度高,在国际市场食品行业中占一定份额,但目标人群主要针对城市白领。

银鹭以“中餐式饮料”为主,其市场深入中国二三线城市,并且银鹭在中国的广大农村地区有很广泛的分销体系。

“雀鹭联姻”,雀巢从中得到了进军细分市场和中国二、三线城市的机会,而银鹭有望通过携手雀巢品牌,增加银鹭产品在中国一线城市的曝光度,进一步由此打通国际市场。

(2)、增强市场势力
市场势力指的是企业对市场的一种控制力,市场势力理论最为核心的观点是并购活动是可以起到减少竞争对手,提高对其经营环境的把控,提升其市场的占有率,并提高长期获利的机会。

雀巢尽管进入中国市场历史悠久,在国内罐头和蛋白质饮料市场还是一片空白,由于其在新兴市场的份额落后于对手,新兴市场对于该公司总体营业收入的贡献率计划在2020年之前要达到45%,当前约为33%。

面对玛氏、卡夫等竞争对手,收购新兴市场优秀品牌对其来说无疑是一条捷径。

对于银鹭,娃哈哈、达利园、亲亲等本土八宝粥品牌竞争不相上下,差距并不明显,银鹭要借助雀巢这个外资突围。

三、并购启示
我认为雀巢为进入中国的蛋白饮料市场,直接并购一个文化认同、管理规范的企业是最简单的方式。

如果雀巢自己在中国建立产品线,从审批到开工再到建立渠道,成本太大。

此次并购将会实现双赢。

雀巢一直和银鹭有合作,并购前银鹭即是雀巢部分咖啡产品的委托加工方,选择银鹭,主要从对产品补充,丰富市场角度考虑,雀巢先进的技术经验和完善的管理模式,与银鹭的独特理念和对消费者充分的了解相结合,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

银鹭产品线比较单一,在往多元化和其他品类上拓展的过程中能力有限。

银鹭被雀巢收购也可以获得更长足的发展,雀巢是一个老品牌的食品厂家,对于银鹭往其他方面的拓展应该会带来更大的生产力。

雀巢之所以收购银鹭,主要是看中了银鹭在八宝粥、蛋白饮料市场上的优势,而这一业务并非雀巢所擅长的,而短期来看,雀巢仍将实行双品牌策略,一方面,银鹭将借助雀巢庞大的销售渠道布局全国,扩大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雀巢渠道也将下沉到二三线城市,并借助银鹭在细分领域的优势发展自身业务。

民族品牌被并购有利有弊,在外资推动下,国内品牌能获得更大的发展,也有可能国内品牌被雪藏,逐渐淡出消费市场。

所以说,外资并购是一把双刃剑,既给民族品牌带来发展机遇,也带来了巨大挑战。

(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