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常用规范大全

合集下载

(完整版)园林景观常用规范汇总

(完整版)园林景观常用规范汇总

园林景观常用规范汇总《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 50180—93 (2002 年版)《公园设计规范》 CJJ 48-92《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GB50298-1999《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CJJ 75-97《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 GJJ 83-99《城市绿地设计规范》 GB50420-2022《无障碍设计规范》 GB 50763—2022《城市道路和建造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 50-2001《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CJJT85-2002《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JTG B04-2022《石油化工厂区绿化设计规范》 SH3008-2000《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 LY/T5132—95《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 (2022 正式版)《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屋顶绿化规范》 DB11/T 281—2005 北京市地方标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建城〔2002〕240 号文)《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 2002.11.01 实施)《民用建造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住宅建造规范》 GB 50368-2005《园林园建工程规范》《园林古建工程技术操作规程》三、消防类:《小区消防车道设计规范》《建造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22《高层民用建造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45-95 (2005 年版)《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A3 82-2022《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 1992.08.01 实施)《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标准》(建城[1995]383 号)《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2000]192 号) 《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地用植物材料》 CJ/T 24—1999《景观施工图绘图规范》 (施工图分册)《风景园林图例图示标准》 CJJ-67-95《园林绿化工程竣工图编制规范》 DB11/T 989-2022《园林绿化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 GB 50858-2022《建造场地园林景观设计深度及图样》 06SJ805《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02 J217-2002)《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国家建设部 2005.3)《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国家建设部 2004.6)《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分级考核标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园林景观工程设计(行业)取费标准》 2022园林景观设计常用规范摘抄第 4.3.2 条硬底人工水体的近岸 2.0m 范围内的水深,不得大于 0.7m ,达不到此要求的应设护栏。

景观设计规范有哪些

景观设计规范有哪些

景观设计规范有哪些景观设计规范是指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对公共空间、建筑外部空间和道路景观进行规范和指导的文件和标准。

它旨在保护和提升城市景观质量,创造美丽和宜居的城市环境。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景观设计规范:1. 绿化标准:规定了公共绿地、建筑外部空间和道路两侧应达到的绿化要求,包括绿化率、绿地比例和绿化布局等。

2. 树种选择:规定了适合某地气候条件和土壤要求的树种,以提供合适的阴凉和美化效果。

3. 花卉和植物选择:规定了公共空间和建筑外部空间中适合种植的花卉和植物种类,以创造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4. 景观照明:规定了景观照明的标准和要求,包括照明强度、灯具选择和照明布局等,以提供夜间视觉效果和安全保障。

5. 座椅和休息区:规定了公共空间中设置座椅和休息区的要求,包括座椅类型、布局和数量等,以提供市民休息和娱乐的场所。

6. 防护设施:规定了公共空间和建筑外部空间中设置防护设施的要求,包括栏杆、护栏和隔离带等,以确保市民的人身安全。

7. 道路设计:规定了道路的标准和要求,包括道路形状、交通标识和交通设施等,以提供安全和流畅的交通环境。

8. 水体景观:规定了水体景观的设计和建设要求,包括喷泉、水池和溪流等,以增加城市的视觉效果和生态价值。

9. 环境保护:规定了公共空间和建筑外部空间中保护环境的要求,包括节水、节能和垃圾分类等,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10. 可持续发展:规定了公共空间和建筑外部空间中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包括设施的可维护性和景观的持久性等,以保护和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价值。

这只是一些常见的景观设计规范,具体的规范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有所不同。

景观设计规范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提供市民一个美丽、宜居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

景观设计规范大全

景观设计规范大全

景观设计规范大全现代城市设计注重美学和功能性,景观设计的规范化也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从景观设计规范的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阶段,需要考虑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因素。

景观设计师需要考虑城市的文化背景、建筑风格和周边的自然景观等各种因素。

在这个阶段,景观设计师需要遵循当地的城市规划和法规,注重社会公共利益。

二、设计理念景观设计的理念包括美学、功能性和生态环保。

景观设计师需要将这些因素融合在一起,并考虑到不同地点和社会群体的特殊需求。

例如在高密度区域,可以采用垂直绿化;在公共场所,则需要考虑轮椅通行、易于维护和安全性等因素。

三、植物类别景观设计师需要选择适当的植物类型来装饰场所。

不同类型的植物对环境有不同的影响,例如,一些植物能够吸收有害气体和降低噪音。

设计师应了解这些因素,并参考当地的气候,土壤和水资源等因素。

四、植物布局和种植在植物的布局上,设计师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布局和场所的目的。

例如,可以布置各种不同高度和颜色的植物来营造生动感和视觉效果。

设计师还需要控制植物的生长和形态以保持整体美感和安全性。

在种植植物时,设计师要注意植物根系的生长,以免破坏建筑物的基础结构。

五、水和照明设计在景观设计中,水和照明元素也是很重要的。

水景可以使环境更加宜人,例如,在知名的拉斯维加斯就有很多名流度假村拥有美丽的人造瀑布和天然水池。

照明设计则可以创造不同的情境和氛围,比如,在夜晚通过合适的照明可以创造浪漫的氛围或者增加安全性。

总之,景观设计规范大全包括许多因素,从城市规划,设计理念到水和照明设计等各个方面。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遵循当地规划和法规,并以美学、功能性和生态环保为理念来创作和实现作品。

景观设计常见尺度规范整理

景观设计常见尺度规范整理

景观设计常见尺度规范整理景观设计中常见的尺度规范可分为三个层次:宏观尺度、中观尺度和微观尺度。

以下是对各个尺度的规范整理。

一、宏观尺度规范:1.城市景观规划尺度要求:根据城市的整体规划,设计师需要遵循城市层面的用地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等相关规范。

2.场地选址尺度要求:设计师应根据项目需求,在城市规划中选择合适的场地。

需要考虑交通便利性、地理位置、土地利用等因素。

3.城市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尺度要求:景观设计需要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设计师需要根据生态保护的原则进行设计,并符合相关环保规范。

4.地形地貌尺度要求:设计师需根据场地的地形地貌特点,合理进行场地平整、填土、挖掘等处理,以适应设计需求。

二、中观尺度规范:1.建筑物与景观之间的尺度要求:景观设计应与周围建筑物相协调,建筑物的高度、形态、布局应与景观设计相适应,形成整体的景观效果。

2.道路参数设计尺度要求:设计师需要根据道路的功能、交通流量等因素,合理确定道路宽度、速度限制、道路标志和交通信号等参数。

3.绿地系统设计尺度要求:设计师需要根据城市的绿地规划,合理设计公共绿地、街头绿地、社区绿地等绿地系统,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

4.水体设计尺度要求:设计师应根据场地的特点,合理设计水体,包括湖泊、河流、水塘等。

需考虑水源、水质、水循环等因素。

三、微观尺度规范:1.植物配置尺度要求:设计师应根据景观设计的需求,合理选择植物的品种、数量和布局,以达到美观和生态效益的目标。

2.道路与人行道设计尺度要求:设计师需考虑道路与人行道的宽度、坡度、材料选择等因素,以保证道路的功能性和安全性。

3.车辆停车区域尺度要求:设计师需合理规划车辆停车区域的尺度,包括停车位的数量和布局,以满足停车需求和交通流畅。

4.障碍物设计尺度要求:设计师应考虑到行人的通行安全性,合理设计障碍物的高度、坡度等参数。

5.照明设计尺度要求:设计师需考虑到景观的夜间效果,合理配置照明设施,以增加景观的美观和安全性。

园林景观设计常用规范

园林景观设计常用规范

园林景观设计常用规范
1.环境保护规范:园林景观设计应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包括保护自
然资源和采用环境友好型材料等。

2.土壤与水环境规范:园林景观设计应考虑土壤结构、物性及水的渗
透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选择适宜的植被、土壤改良、排水系统等。

3.生态景观规范:园林景观应具有生态功能,包括保护生态系统、增
加生物多样性、提供生态服务等。

4.建筑技术规范: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建筑物,如凉亭、桥梁、观景台等,需要符合相关的建筑规范,包括结构力学、耐久性等。

5.植物配置规范:园林景观中的植物配置需根据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等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包括适应性、风景效果等要求。

6.照明设计规范:园林景观中的照明设计需要考虑光照强度、光源功率、照明布局等,以实现夜间景观效果,同时要满足人的视觉需求和安全
要求。

7.交通规范:园林景观设计需要考虑人流和车流的导向和分配,包括
步行道、停车场、道路标志等,确保交通的安全和便捷。

8.水电气供应规范:园林景观设计需要考虑供水、排水、电力、燃气
等基础设施的配套规划和设施布局,以确保供应和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9.安全规范:园林景观设计需要考虑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在设计中加
入防护措施,防止事故和意外发生。

10.管理规范:园林景观设计需要考虑未来的园林维护和管理,如植
物养护、设施维护等,设计中需要有相应的管理措施和计划。

总之,园林景观设计的规范是为了保障设计质量和施工安全,同时也
是为了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设计师需要熟悉和遵守这些规范,以确保设计的成功实施和有效运行。

园林景观常用规范汇总

园林景观常用规范汇总

园林景观常用规范汇总园林景观常用规范是指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些常规规范,包括了建筑材料的选用、植物选择、空间规划、园林设施配置、绿化养护等方面。

这些规范非常重要,不仅能够保证园林景观的美观和实用性,还能够确保景观的长久维护。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园林景观规范汇总。

1. 空间规划园林景观空间规划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任务,需要考虑到不同的元素,包括水、石、木材等等。

在规划过程中,需要考虑不同元素的位置和大小,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空间规划应当符合以下技术要求:(1)布局合理,流畅自然。

(2)具有一定的主题及主题延伸线。

(3)根据使用需求分区设置,分清主、次、辅等空间。

(4)格局对称、对比、相得益彰。

2. 材料选用建筑材料的选用对于园林景观设计是非常重要的,需要考虑到建筑的美观性、耐久性、抗风化性以及环保性等。

在选择建筑材料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建筑材料的色彩应当与空间设计的主题相符合。

(2)应当选择环保且容易维护的材料。

(3)根据不同的部位的需要选用不同材料。

(4)建筑材料应当能够与周围环境相互融合。

3. 绿化植物绿化植物的选择、培植与养护是园林景观建设的重要环节,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具有良好形态和生态特点的植物,能够适应当地气候,保证其良好生长状况。

(2)选择适合空间规划的植物,能在更小的空间内创造更多的景观效果。

(3)植物的生长形态与景观空间的设计相契合,让绿植更加美观。

(4)根据不同的地区、环境等因素,选择不同类型的植物。

(5)对于植物的养护,需要保持水分、养分、通风等等良好状态。

4. 设施设置园林景观的设施设置是非常重要的,需要考虑到游客的需求、场所的安全性、美观性等等因素。

在设施设置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设施的布局和种类要适合公园的主题。

(2)设施应当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方便观众使用。

(3)应当考虑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为他们设置不同类型的设施。

(4)设施应当与景观相协调,不影响景观整体的美观度。

景观设计常用规范大全

景观设计常用规范大全

景观设计常用规范大全1.《城市绿化标准》:此规范主要针对城市绿地的规划和建设,包括公园、广场、绿化带等场所的设计要求、植物配置、景观特色等方面的规范。

2.《居住小区绿地设计规范》:此规范侧重于居住区绿地的设计规范,包括小区绿化、休闲设施、运动场地等方面的要求,旨在创造一个宜人的居住环境。

3.《道路绿化设计规范》:此规范主要针对道路绿化的设计要求,包括路树、中央分隔带、景观岛等方面的规范,以实现城市道路绿化的美观和功能性。

4.《广场绿化设计规范》:此规范主要针对广场绿化的设计要求,包括广场植物配置、景观元素选择、游憩设施布局等方面的规范,以打造宜人的广场环境。

5.《水体景观设计规范》:此规范主要针对水体景观的设计要求,包括湖泊、河流、喷泉等水体的安全要求、水质要求、周边景观等方面的规范,以确保水体景观的美观和安全性。

6.《生态园林设计规范》:此规范侧重于生态园林的设计要求,包括生态保护、景观恢复、植物选择等方面的规范,旨在创造一个生态平衡的园林环境。

7.《残疾人设施设计规范》:此规范主要针对残疾人的需求,包括无障碍通道、坡道、残疾人设施等方面的规范,以提供便利和安全的环境。

8.《照明设计规范》:此规范主要针对景观照明的设计要求,包括光线分布、灯具选择、能源利用等方面的规范,以创造良好的夜间景观效果。

9.《建筑景观设计规范》:此规范主要针对建筑景观的设计要求,包括建筑外立面绿化、屋顶花园、室外露台等方面的规范,以融合自然和人造景观。

10.《景观施工规范》:此规范主要针对景观工程的施工要求,包括土方工程、绿化工程、灌溉工程等方面的规范,以确保景观设计的顺利施工和质量保证。

这些规范大多由国家或地方相关部门发布,旨在对景观设计进行统一规范和指导。

景观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这些规范,以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同时,这些规范也为业主、施工方和监理方提供了评估和监督的依据,以确保设计和施工的质量。

景观设计常用规范摘要

景观设计常用规范摘要
(2) 其他绿地内各类建筑占用地面积之和不得大于陆地总面积的2%。
绿化竖向设计
1.在改造地形填挖土方时,应避让基地内的古树名木,并留足保护范围(树冠投影外3~8m),应有良好的 排水条件,且不得随意更改树木根茎处的地形标高。
2.绿地内山坡、谷地等地形必须保持稳定。当土坡超过土壤自然安息角呈不稳定时,必须采用挡土墙、护 坡等技术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或滑坡。
梯道设计
1.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2级。 2. 纵坡大于50%的梯道应作防滑处理,并设置护栏设施; 3. 梯道的净宽不宜小于1.5m。 4. 梯道每升高1.2m~1.5m,宜设置休息平台,平台进深应大于1.2m,条件为特陡山地 时,宜根据具体情况增加台阶数,但不宜超过18级。 5 .梯道连续升高超过5.0m时,宜设置转折平台,且转折平台的进深不宜小于梯道宽度。
垃圾箱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公园陆地面积小于100hm2时,垃圾箱设置间隔距离宜在50m~100m之间;公园陆地面积大于100hm2时,垃
圾箱设置间隔距离宜在100m~200m之间。 游人使用的厕所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面积大于或等于10hm2的公园,应按游人容量的2%设置厕所厕位(包括小便斗位数),小于10hm2者按游人容 量的1.5%设置;男女厕位比例宜为1:1.5;
3.水体深度应随不同要求而定,栽植水生植物及营造人工湿地时,水深宜为0.1m~1.2m。 4.城市开放绿地内,水体岸边2m范围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7m;当达不到此要求时,必须设置安全防护 设施。
绿地道路设计规范
1.依山或傍水且对游人存在安全隐患的道路,应设置安全防护栏杆,栏杆高度必须大于 1.05m。
(2) 服务半径不宜超过250m,即间距500m;
公园设施设置

景观设计常见尺度规范大全!(回顾篇)

景观设计常见尺度规范大全!(回顾篇)

景观设计常见尺度规范大全!(回顾篇)一、消防1.消防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m。

转弯半径不应小于9~10m,重型消防车不应小于12m,穿过建筑物门洞时其净高不应小于4m,供消防车操作的场地坡度不宜大于3%。

2.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有环形消防车道。

当设环形消防车道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俩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3.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m,消防车道上空4m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

4.小区内尽端式道路不宜大于120m,应设置不小于12m*12m 消防回车场。

(考虑到车行方便,及景观效果一般尽端路超过35m,设回车场)。

回车场模式见下图(m)。

5.尽端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或回车场。

多层建筑群回车场面积不应小于12m*12m,高层建筑回车场面积不宜小于15m*15m,供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18m*18m。

“L”形“T”形“O”形注:图中下限值适用于小汽车(车长5m,最小转弯半径6m);上限值适用于大汽车(车长8~9m,最小转弯半径10m)二、车道1.道路纵坡1.1居住区道路纵坡控制坡度(%)道路类型最小纵坡最大纵坡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坡机动车道≥0.2≤8.0L≤200m ≤5.0 L≤600m非机动车道≥0.2≤3.0L≤50m ≤2.0 L≤100m步行道≥0.2≤8.0≤4.0注:1.摘自《城市居住区规范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年版)2.L为坡长。

1.2在地形坡度较大的个别困难地段,道路纵坡极限值不宜大于11%,其坡长不大于80m,路面应由防滑措施。

2.道路纵坡机动车、非机动车道路横向坡为1.5%~2.5%。

人行道横坡为1.0%~2.0%3.道路宽度3.1居住区级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

3.2 小区级道路:路面宽6.0~9.0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3.3 组团路:路面宽3m-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3.4 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3.5 双车道:W=6.0~9.0m(场地主干道双车道宽度,小型车双车道最小宽6米,大型车双车道最小宽7米)单车道:W=3.5~4m;(车道兼具回车通道作用,应按照停车场标准设计车道宽度)4.转弯半径机动车最小转弯半径:(道路内路牙最小半径)6.0m :车长不超过5米的三轮车、小型车。

常用景观设计规范

常用景观设计规范

景观设计常用规范
一、消防规范
1、消防规范
1.1高层民用建筑消防车道的设计要求
1.2消防登高面
8、消防登高面距离建筑物距离为5-11米
2、楼梯、台阶、坡道、栏杆
2.1楼梯
2.2台阶
一、室内外台阶宽度不宜小于0.30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2级。

二、人流密集的场所台阶高度超过1米时,宜有栏杆设施。

2.3、坡道
一、室内坡道不宜大于1:8,室外坡道不宜大于1:10,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不应大于1:12
二、室内坡道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m时,宜设休息平台,平台宽度应根据轮椅或病床等尺寸及所需缓冲空间而定。

三、坡道应用防滑地面。

四、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两侧应设高度为0.65m的扶手。

2.4栏杆
3、1无障碍设施
3.1.1缘石坡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3.1.2单面缘石坡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5、单面坡缘石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20。

三面坡缘石坡道的正面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20m.
3.12盲道
3.22扶手
5、停车场
6、公园设计相关规范
9、围墙伸缩缝距离是50米,做法如下图:
10、水池伸缩缝每20-30米设置一道,做法如下图:
11、游泳池设计相关知识。

园林景观安全设计中的常用规范

园林景观安全设计中的常用规范

园林景观安全设计中的常用规范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创造一个美丽、舒适和安全的环境,提供人们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采用符合安全规范的设计和实践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园林景观安全设计中的常用规范。

一、地形和水体设计规范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形和水体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合理的地形设计可以提供安全的行走和活动空间,而水体设计则可以增加景观的美感。

在进行地形设计时,需要遵守以下规范:1.地势平缓:景观设计中应优先选择平坦的地势,以避免用户在行走时受伤。

2.防滑措施:在地面铺设防滑的材料,如石材、塑胶地板等,以确保用户在潮湿或雨天时不易滑倒。

3.水体设计:水体设计应遵循相应的安全要求,例如为水池设置护栏或围栏以防止人员意外落水。

二、植物选择与布置规范植物是园林景观中的重要元素,但不同的植物对于安全性存在差异。

在进行植物选择与布置时应注意以下规范:1.毒性植物的避免:避免种植具有毒性的植物,以防止人们接触到可能引起过敏或中毒的植物。

2.触刺植物的合理布置:对于具有尖刺或针刺的植物,如仙人掌等,应合理布置,远离人们经常经过的区域,以免发生刺伤。

3.防止过高植物阻挡视线:高大的树木或灌木可能阻挡人们的视线,增加安全隐患。

因此,在视线必须保持清晰的区域,应选择较低的植物品种。

三、设施设备的配置规范为了提供舒适和便利的使用体验,园林景观中的设施设备也必须按照规范进行配置:1.坐椅的设置:合理设置坐椅,以提供休息的场所,同时要保证坐椅的坚固性和稳定性,以免发生意外。

2.遮阳设施:在炎热的夏季,提供足够的遮阳设施,如阳伞、棚等,以防止人们晒伤。

3.照明设备:在夜间或昏暗的地方,应设置照明设备以确保用户的安全。

四、路径和通道的规范路径和通道是园林景观中人们行走的主要区域,因此,它们的设计和规范必须得到重视:1.路径的宽度和坡度:路径的宽度应能容纳行人和可能的交通流量,坡度应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以确保用户的稳定和安全。

园林景观常用规范汇总(202102月整理)

园林景观常用规范汇总(202102月整理)

园林景观常用规范汇总(202102月整理)园林景观常用规范汇总最新版(2021.02月整理)一、规划设计类:《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2018《公园设计规范》GB -2016《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标准》GB/T -2018《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 75-97(20.01已出意见稿,即将更新)《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GJJ 83-2016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2007(2016版)《无障碍设计规范》GB —2012《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 B04-2010《石油化工厂区绿化设计规范》SH/T 3008-2017《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LY/T5132—95《国家森林公园设计规范》GB/T -2014《居住区情况景观设想导则》(2006正式版)《城市湿地公园设想导则》(2017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建城〔2002〕240号文)《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2002.11.01实施)《城市绿地规划标准》GB/T -2019二、建筑类:《民用建筑统一设想标准》GB -2019《住宅建筑规范》GB -2005《园林园建工程规范》《园林古建工程技术操作规程》三、消防类:《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2014(2018版)(新版即将发布)三、绿化类:《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 82-2012《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1992.08.01实施)(2017.01增刊)《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2000]192号)《园林绿化草本苗》CJ/T 24—2018 《园林绿化球根花卉种球》CJ/T 135—2018四、其他类:《景观施工图绘图规范》(施工图分册)《风景园林制图标准》CJJ-67-2015《园林绿化工程竣工图编制规范》DB11/T 989-2013《园林绿化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 -2013《建筑场地园林景观设想深度及图样》06SJ805《风景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17)《国家园林城市标准》(XXX2005.3)《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XXX2004.6)《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园林景观工程设计(行业)取费标准》2013园林景观设计常用规范摘抄一、《公园设想规范》GB-20163.5.6公园配建地面停车位指标可符合表3.5.6的规定。

园林景观常用规范

园林景观常用规范

园林景观常用规范一、植物配置规范:1.植物数量:应在保证景观效果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植物数量。

2.植物种类:应根据地域和环境条件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进行配置。

3.植物高度:应遵循“低前高后、疏密有致”的原则进行植物高度配置。

4.植物距离:应根据植物的生长速度和体型大小,合理设置植物之间的距离。

二、园路与广场规范:1.建设标准:应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建设,确保园路和广场的质量和安全。

2.道路设计:应考虑交通流量、行车速度和人流密度等因素,进行道路宽度、长度和弯曲程度的设计。

3.广场规划:应根据功能需求和空间大小,合理规划广场布局和配套设施。

三、雕塑和水景规范:1.雕塑设计:应尊重自然、与环境协调,采用不同的材料和形式进行创作。

2.水景布局:应根据地形和植物配置的要求,合理设置水池、喷泉等水景设施。

3.水质要求:应保证水质清洁、无毒害、透明度高,不影响生态环境。

四、照明设备规范:1.设计要求:应考虑光源的类型、亮度和色彩,进行灯光设计。

2.灯光分布:应根据景观特征和安全要求,合理设置灯具的分布位置和数量。

3.能源节约:应采用低能耗、高效率的LED灯光设备,实现能源节约的目的。

五、安全防护规范:1.设施保障:应保障设施设备、消防安全和防盗设施等装置的完好性。

2.安全标识: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和防护措施,确保游客和员工的安全。

3.应急预案:应制定园区安全预防和应急处理方案,加强安全管理和应急救援能力。

以上是园林景观常用规范的主要内容。

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园区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不同因素,合理规划和配置园林景观,确保环境的美观和安全。

景观规划设计常用尺寸规范

景观规划设计常用尺寸规范

景观规划设计常用尺寸规范景观规划设计的常用尺寸规范是指在进行景观设计时所使用的常见尺寸规定,包括地块尺寸、绿地尺寸、道路尺寸等。

这些尺寸规范的设定对于保证景观设计的合理性和实施的可行性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景观规划设计常用的尺寸规范。

1.地块尺寸规范:地块尺寸是指用于进行景观规划和设计的土地面积,其大小直接决定了设计的空间范围和功能设置。

地块尺寸规范的制定通常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功能需求而定。

例如,住宅小区地块尺寸通常在几千平方米到几万平方米之间,商业区地块尺寸通常较大,一般在几万平方米以上。

2.绿地尺寸规范:绿地尺寸规范是用于确定公园、花园、广场等绿化景观的面积。

绿地尺寸规范的设定应考虑到绿地的功能需求、使用人数、周边环境等因素。

例如,城市公园的绿地尺寸应该足够容纳游客休闲活动和举办各类活动的需求,同时还要保留足够的绿化空间。

3.道路尺寸规范:道路尺寸规范是用于确定各类道路和路径的宽度和长度。

道路尺寸规范的设定应考虑到交通需求、行人通行需求、周边建筑物和规划要求等多个因素。

例如,主干道的尺寸通常要比辅道或小巷要宽,以适应车辆的通行需要;步行街或人行道的尺寸应考虑到行人通行的安全和舒适。

4.植物配置尺寸规范:植物配置尺寸规范是用于确定植物配置的密度和间距。

植物配置的密度和间距应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疏密程度和设计效果来确定。

例如,草坪的种植密度应该合理,不宜过密;树木的种植间距应留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5.设备安装尺寸规范:设备安装尺寸规范是用于确定各类设施设备的尺寸和布局。

设备安装尺寸规范的设定应考虑到设备的功能需求、使用人数、周边环境等因素。

例如,公园的游乐设施和健身器材的布局和尺寸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则和使用需求。

总之,景观规划设计常用的尺寸规范是为了保证景观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和舒适性。

在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时,应根据具体的项目需求和规划要求,合理地制定尺寸规范,以便实现设计的目标和效果。

常用景观设计规范

常用景观设计规范

常用景观设计规范景观设计规范是指在景观设计过程中遵守的一系列规定和标准,旨在确保设计方案具有良好的功能性、美观性和可持续性。

以下是常用的景观设计规范:1.布局规范:根据场地的大小、形状和功能要求,合理规划景点、路径和绿化带的位置。

布局规范还要考虑交通、人流和自然环境等因素,以确保景观设计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2.绿化规范:绿化是景观设计的重要部分,需要注重植物的选择、种植密度、植物栽培和保养等方面。

常用的规范包括树木的间距、种植面积比例、植物的高度和宽度限制,以及植物的抗风、抗旱和抗病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3.道路和路径规范:景观设计中的道路和路径需要考虑交通流量、人流量、通行安全和可访问性等因素。

规范要求路径的宽度、高度和坡度等要符合人们的步行和轮椅通行需求,同时要确保道路的通畅和交通安全。

4.水体设计规范:水体是景观设计中常用的元素,需要考虑水体的形状、尺寸、水质和水量等方面。

规范要求水体设计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注重水的循环和净化,以及保护水生物和水资源。

5.灯光设计规范:景观设计中的灯光可以提供安全、美观和夜间活动的需求。

规范要求灯光的类型、亮度、颜色和布置符合场地的功能和氛围,同时要避免光污染和浪费。

6.设备和家具规范:景观设计中常用的设备和家具包括长凳、桌子、垃圾箱和儿童游乐设施等。

规范要求设备和家具的材料、结构和安装符合安全、耐用和易维护的标准,同时要考虑人们的舒适和便利需求。

7.可持续设计规范: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景观设计也要注重可持续性。

规范要求采用环保材料、节能设备和雨水收集系统等,同时注重生态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和垃圾处理等方面。

8.管理和维护规范:景观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定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以保持良好的状况和功能。

规范要求制定管理计划、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维护、定期检查设施和植物的状况,以及保持景观设计的整体美观。

以上是常用的景观设计规范,每个规范都有其具体的要求和标准,设计师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合理的应用,以确保设计方案具有良好的功能性、美观性和可持续性。

常用景观设计规范

常用景观设计规范

常用景观设计规范景观设计规范是指在进行景观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守的一系列规定和要求,以确保设计结果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以下是常用的景观设计规范:1.城市规划要求:景观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保持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一致,与城市的总体风格和氛围相匹配。

2.生态环境保护:景观设计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尽量保留原有的植被和生态系统,并合理配置植物种类,以促进生物多样性。

3.空间布局:景观设计应合理布局空间,考虑景观元素之间和整体的相互关系,平衡开放空间和私密空间的需求,确保人们可以自由流动和使用。

4.功能需求:景观设计应满足特定的功能需求,如交通流线、停车需求、户外聚会、娱乐设施等。

设计师应充分理解和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提供适合的设计解决方案。

5.车辆和行人安全:景观设计应注意提供安全的行车和行人通道,确保道路和人行道的宽度、坡度和斜率符合相应标准,避免尖锐物和障碍物的存在。

6.植物选择和配置:景观设计应根据气候条件、土壤状况和其他环境因素,选择适合生长的植物种类,并合理配置植物,营造美观的景观效果。

7.水资源管理:景观设计应考虑合理利用和管理水资源,包括收集和利用雨水、使用低水耗植物、设置灌溉系统等。

8.废弃物和污水处理:景观设计应考虑合理处理废弃物和污水,设置垃圾箱和污水处理设施,并确保它们不会对环境和用户造成危害。

9.可持续性设计:景观设计应考虑可持续性,包括使用环保材料、节约能源的设施和系统、减少碳排放等,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10.可访问性:景观设计应提供适应残障人士和老年人的无障碍设施和路径,确保他们可以自由进出和使用场所。

11.安全规范:景观设计应符合相关安全规范,包括防止滑倒和摔倒的措施、减少安全隐患的设施和材料等。

12.维护需求:景观设计应考虑日常维护的需求,包括植物养护、绿地管理、设施保养等,以保持景观的整洁和美观。

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设计师应充分了解并遵守这些规范,以确保设计结果的质量、安全和可持续性。

景观设计常用规范大全

景观设计常用规范大全

景观设计常用规范大全景观设计强制性条文《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1、建筑用地红线4.2.1建筑物及附属设施不得突出道路红线和用地红线建造,不得突出的建筑突出物为:——地下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包括结构挡土桩、挡土墙、地下室、地下室底板及其基础、化粪池等;——地上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包括门廊、连廊、阳台、室外楼梯、台阶、坡道、花池、围墙、平台、散水明沟、地下室进排风口、地下室出入口、集水井、采光井等;——除基地内连接城市的管线、隧道、天桥等市政公共设施外的其他设施。

——高压线与建筑之间的安全距离(见下图)2、道路5.2.2建筑基地道路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车道路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路不应小于7m;2人行道路宽度不应小于1.50m;3利用道路边设停车位时,不应影响有效通行宽度;4车行道路改变方向时,应满足车辆最小转弯半径要求;(微型车4.5m/小型车6m)消防车道路应按消防车最小转弯半径要求设置。

(普通车9m/登高车12m/特种车16-20m),具体需按当地消防验收标准来定。

5居住区道路红线转弯半径不得小于6m,工业区不小于9m,有消防功能的道路,最小转弯半径为12m。

6.道路边缘到建筑物的最小距离:建筑物正前道路,无出入口,居住区道路高层5m,多层3m;小区道路都3m,组团路及宅前小路都2m.有出入口,小区路5m,组团路及宅前小路2.5m.建筑物侧面道路,居住区道路高层4m,多层2m,小区路都2m,组团路及宅前小路1.5m.围墙距道路最小1.5m.居住小区采用沿围墙的外围停车时,外环停车带与道路总宽度宜为12m(垂直停车).备注:一层至三层为低层住宅,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层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

100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居住区小区组团户数10000-160003000-5000300-1000人口30000-5000010000-150001000-30003、消防车道另详消防车道设计要求4、竖向5.3.1建筑基地地面和道路坡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基地地面坡度不应小于0.2%,地面坡度大于8%时宜分成台地,台地连接处应设挡墙或护坡;2基地机动车道的纵坡不应小于0.2%,亦不应大于8%,其坡长不应大于200m,在个别路段可不大于11%,其坡长不应大于80m;在多雪严寒地区不应大于5%,其坡长不应大于600m;横坡应为1%~2%;3基地非机动车道的纵坡不应小于0.2%,亦不应大于3%,其坡长不应大于50m;在多雪严寒地区不应大于2%,其坡长不应大于1OOm;横坡应为1%~2%;4基地步行道的纵坡不应小于0.2%,亦不应大于8%,多雪严寒地区不应大于4%,横坡应为1%~2%;5基地内人流活动的主要地段,应设置无障碍人行道。

园林景观设计常用规范汇总

园林景观设计常用规范汇总

园林景观设计常用规范汇总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园林景观设计常用规范摘抄一、《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第4.3.2条硬底人工水体的近岸2.0m范围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7m,达不到此要求的应设护栏。

无护栏的园桥、汀步附近2.0m范围以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5m。

第4.3.3条溢水口的口径应考虑常年降水资料中的一次性最高降水量。

第4.3.4条护岸顶与常水位的高差,应兼顾景观、安全、游人近水心理和防止岸体冲刷。

第5.1.2园路宽度(m)表5.1.2第5.1.3条园路线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与地形、水体、植物、建筑物、铺装场地及其它设施结合,形成完整的风景构图;二、创造连续展示园林景观的空间或欣赏前方景物的透视线;三、路的转折、衔接通顺,符合游人的行为规律。

第5.1.4条主路纵坡宜小于8%,横坡宜小于3%,粒料路面横坡宜小于4%,纵、横坡不得同时无坡度。

山地公园的园路纵坡应小于12%,超过12%应作防滑处理。

主园路不宜设梯道,必须设梯道时,纵坡宜小于36%。

第5.1.5条支路和小路,纵坡宜小于18%。

纵坡超过15%路段,路面应作防滑处理;纵坡超过18%,宜按台阶、梯道设计,台阶踏步数不得少于2级,坡度大于58%的梯道应作防滑处理,宜设置护栏设施。

第5.1.6条经常通行机动车的园路宽度应大于4m,转弯半径不得小于12m。

第5.1.7条园路在地形险要的地段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第5.1.8条通往孤岛、山顶等卡口的路段,宜设通行复线;必须沿原路返回的,宜适当放宽路面。

应根据路段行程及通行难易程度,适当设置供游人短暂休憩的场所及护栏设施。

第5.3.3条通行车辆的园桥在正常情况下,汽车荷载等级可按汽车-10级计算。

第5.3.4条非通行车辆的园桥应有阻止车辆通过的措施,桥面人群荷载按3.5kN/m2计算。

第5.3.5条作用在园桥栏杆扶手上的竖向力和栏杆顶部水平荷载均按1.0 kN/m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