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实验室检查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实验室检查(健康评估课件)

实验室检查(健康评估课件)

<3.5 mmol/L
其他:细胞外钾内移:胰岛素注射过量、代谢性
碱中毒、心功能不全或肾性水肿等
五、生化检查
(三)血电解质 2.血清钙、磷测定
–1)参考值 血清钙:2.25~2.75 mmol/L

血清磷:0.97~1.61 mmol/L
2)临床意义
–♣ 血清钙增高 血清钙>2.75 mmol/L
– 骨钙破坏及肾小管对钙重吸收增加: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髓瘤等 – 肠道吸收及转运钙增加:大量服用维生素D
♣ 肝功能损害时,TP和(或)清蛋白可下降,球蛋白增高,甚至
白、球蛋白(A/G)比倒置
六、肝功能检查
(二)胆红素代谢功能检测
(三)血清酶检查
–1.血清转氨酶测定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
★ 肝细胞损伤、心肌损伤时转氨酶可升高
2.血清碱性磷酸酶测定(ALP) ♣ 肝胆系统疾病、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骨骼疾病时ALP可增高
七、肾功能检查

肾脏的基本功能是生成尿液排泄废物,调节水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此外还制造一些具有重要生理活 性的物质,如肾素和红细胞生成素等。

肾功能受损时,代谢产物不能有效地排出导致
在血中的浓度升高,故可通过检测尿素氮肌酐在血中的
浓度来判断肾脏功能。但肾功能的储备强,如果血中的
尿素氮、肌酐升高,往往提示肾实质细胞损害已超过
h,见于剧烈活动、发热、受寒、精神紧张,泌尿系统无器质性病变
♦肾小球性蛋白尿:常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原发性肾小球损害
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系统性红斑狼疮、妊娠高血压疾病等继发 性肾小球损害性疾病。
三、尿液检查

实验室安全检查 ppt课件

实验室安全检查 ppt课件

4.化学品储存
按照危害类型分开存放化学品
✓ 易燃物 ✓酸 ✓碱 ✓ 氧化剂 ✓ 有毒物 ✓ 过氧化物
存放的化学品不要超过水平视线高度。 管控的物质必须上锁存放,并永久记录使用情况。
实验室安全检查
电气安全隔板 自动关闭门 灭火器 气瓶的存放
✓ 用铁链固定存放 ✓ 不用时盖上瓶帽 ✓ 不要将不相容的气体存放在一起 ✓ 搬运气瓶应使用手推车 ✓ 用完后标记“空瓶”,并盖上瓶帽 ✓ 使用正确的压力表 ✓ 装载的气体名称应清晰
实验室安全检查
2.工程控制
通风柜里的东西尽量少,不要阻挡气流通道 ✓ 在14英寸(35.6cm)窗格高度时使用通风柜 ✓ 通风柜中不要存放化学品 ✓ 不要将设备或多余的材料放在通风柜里 ✓ 不要阻塞通风管 ✓ 所有工作应该在窗格后至少6英寸(15.2cm)的区域进行 ✓ 工作时,不要将物品放在通风柜边缘上,或通风柜前面 ✓ 通风柜不用时请将窗格关闭。
实验室安全检查
3.PPE
手的保护
✓ 通过渗透的指引选择合适的手套材料 ✓ 化学品相关工作推荐使用丁腈或氯丁橡胶手套 ✓ 经常更换手套,破损的手套应立即更换 ✓ 脱下手套后应洗手
脚的保护
✓ 需要穿包脚趾的鞋子,凉鞋和拖鞋是不允许的 Nhomakorabea 眼睛的保护
✓ 安全眼镜(有侧边遮挡) ✓ 护目镜 ✓ 面罩
呼吸的保护 实验室安全检查
实验室安全检查
实验室安全检查
实验室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主要内容
1 标识&标签 2 工程控制 3 PPE 4 化学品储存 5 准备/预防
实验室安全检查
1.标识&标签
出入口标识 设备标识 电气伤害标识 化学品存放区标识 未存放在原始容器中的化学品标识

临床实验室检查课件

临床实验室检查课件

3.药物的影响
临床实验室检查
18
第一节 血液一般检查
• 红细胞检查
• 白细胞检查
• 血小板计数
• 血细胞分析仪检查
临床实验室检查
19
一、红细胞检查
• RBC+Hb
• Hct
• RET
• ESR
临床实验室检查
20
一、RBC+Hb
• 【目的】 测定单位容积血液内红细胞数和 血 红蛋白的量。
• 【采集法】 毛细血管采血、静脉采血 • 【参考值】
【参考值】正常人<10个出血点(阴性) >10个出血点(阳性)
【临床意义】 1.血小板减少; 2.血小板功能异常; 3.血管病变; 4.其他:如血友病、抗血小板药物等。
临床实验室检查
43
二、出血时间测定(BT)
【参考值】 Duke法:1~3min,>4min为异常。 【临床意义】 出血时间延长见于:
②组织损伤及坏死:心肌梗塞、肺梗塞
③恶性肿瘤
④高球蛋白血症
⑤贫血
⑥高胆固醇血症
临床实验室检查
27
(四)ESR
【参考价值】: 1.动态观察病情 2.良、恶性肿瘤鉴别 3.高球蛋白血症疾病
临床实验室检查
28
二、白细胞检查
(一)WBC+DC (二)形态
临床实验室检查
29
(一)WBC+DC
【参考值】
成人(4~10)×109/L(4000~10000/mm3) 新生儿(15~20)×109/L(15000~20000/mm3) 6个月~2岁(11~12)×109/L(11000~12000/mm3)
• 禁止在输液部位的近心端采血。 • 动脉采血作血气分析时应防止空气进入,

实验室检查(全套课件113P)

实验室检查(全套课件113P)
11
●病理性增多
①急性感染:最常见的原因
②严重的组织损伤或坏死:外伤、烧伤、手术、 心梗、急性溶血
③急性大出血: ④急性中毒: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安眠 药中毒、铅、汞中毒等 ⑤粒细胞白血病、恶性肿瘤、骨髓增殖性疾病
12
2.中性粒细胞减少
①感染性疾病(病毒、某些 G- 杆菌如结核伤寒、 某些原虫如疟疾) ②血液系统疾病(再障、粒缺、恶组)
38
血十八项自动分析仪
项目 结果 参考值
LY% 淋巴细胞比例 MO% 单核细胞比例 GR% 中性细胞比例 LY MO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40.7 5.9 53.4 2.4 0.3
% % % 109/L 109/L
20.0---40.0 3.0—9.0 50.0----75.0
GR
EO
中性细胞
嗜酸细胞
22
3、 红细胞的其他检验
(1)网织红细胞计数
(2)红细胞比容测定(Hct) (3)红细胞平均值的计算 (4)红细胞沉降率(ESR)
23
(1)网织红细胞计数
【参考值】
百分数 绝对值 成人0.5%~1.5%,平均1% (24~84)×109/L
【临床意义】 ●反映骨髓的造血功能 ●疗效判断和治疗性试验的观察指标 ●作为病情观察的指标
3.1
0.7
109/L
109/L
39
第二节
内容: 一、尿液一般检查
尿液检查
1、标本采集
2、一般性状检查
3、化学检查
4、尿沉渣检查
二、尿液其他检查(自学)
40
一、尿液一般检查
1、标本采集
①晨尿(15ml以上)
②细菌培养时需外阴消毒,取中段尿

《实验室检查》课件

《实验室检查》课件
在检查过程中保持冷静和放松,避免 因紧张或情绪波动影响检查结果。
检查后的处理
及时取报告
根据实验室规定,及时取回检查结果报告, 如有疑问可向医生咨询。
保存医疗记录
妥善保存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其他医疗记录, 以便日后参考和复查。
关注异常指标
如检查结果出现异常指标,需及时就医并遵 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04
实验室检查结果解读
解读原则
01
02
03
综合分析
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信息, 进行综合分析,以准确解 读检查结果。
动态观察
关注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动 态变化,以了解病情进展 和治疗效果。
参考值判断
根据实验室提供的参考值 范围,判断检查结果是否 正常或异常。
结果异常的判断与处理
详细描述
血常规检查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 及分类、血小板计数等指标,可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贫血 、感染、炎症、凝血等方面的状况。
详细描述
通过血常规检查,医生可以发现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减 少症等疾病,并指导进一步的治疗和监测。
生化检查
总结词
生化检查涉及多个指标和检测项目,用于评估患 者的肝、肾、心肌等器官功能以及电解质、血糖 、血脂等代谢状况。
异常判断
病因分析
根据参考值范围和临床经验,判断检查结 果是否异常。
针对异常结果,结合患者病史和临床表现 ,分析可能的原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及时处理
跟踪监测
对于异常结果,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 施或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和治疗。
对于异常结果,应持续跟踪监测,观察病 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结果解读的注意事项

《实验室检查》课件

《实验室检查》课件
2 停药
某些药物可能影响检查结果,需在检查前咨询医生停药。
3 特殊要求
有些检查可能需要特殊准备,如排尿前不喝水、避免剧烈运动等。
标本采集的方法
1 血液采集
通过针头抽取静脉血,常 用的方法是在皮肤上找到 合适的静脉,并用一根针 穿刺将血液抽出。
2 尿液采集
3 组织标本采集
将尿液收集到无菌容器中, 严格按照医生或实验室的 要求进行操作。
常见检查项目的解读
1
尿常规检查
2
分析尿液中的PH值、比重、蛋白质、糖
等指标,检测泌尿系统疾病。
3
血常规检查
分析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等指标,评估贫血、感染等情况。
生化检查
通过检测血清中的电解质、肝功能、肾 功能等指标,评估身体内部的代谢情况。
实验室检查与疾病诊断的关系
实验室检查可以为疾病诊断提供重要支持,通过检测生物标志物、病原体、 抗体等,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案。
实验室检查的临床应用
疾病筛查
通过检查特定的生物标志物,提前发现潜在疾病,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
病情监测
通过定期的实验室检查,评估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管理
定期的实验室检查可以帮助了解身体状况,预防疾病,并制定合理的健康管理计划。
实验室检查的局限性和误差
实验室检查结果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外界干扰、样本处理技术、设备精度等,需要在结果解读时综 合考虑。
实验室检查的分类
生化检查
通过分析血液、尿液等样本, 了解体内代谢、激素水平、 电解质平衡等信息。
血常规检查
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 数、血红蛋白等指标,用于 评估血液状况和检测疾病。

第七章--控制实验PPT课件

第七章--控制实验PPT课件

.
6
第二节 控制实验的程序与技术
一、控制实验有以下程序: 1、选择课题,确立研究假设 首先要有明确的研究目的, 其次是简化众多的影响因素,选择具有重要重 要影响的因素,最后确立自变量和应变量,并在假 设的描述中详细地说明所要探测的变量之间的关系。
.
7
在有关大众传播诸多因素中依实验目的并参照 有关理论或定论,选择一对与研究目的相符的因果 关系因素来作为实验变量。
二、撰写研究报告
.
23
思考题: 1、控制实验法的特点有哪些? 2、掌握控制实验法的步骤和程序。
.
24
.
20
三、控制实验主要关注的条件 传播学中的控制实验主要关注以下条件: 1、信源的条件——测试信源可信性与传播效果 之间的关系; 2、信息内容的条件——测试不同的信息内容是 否会导致不同的认知和行为反应。 3、传播方法和技巧的条件——测试不同的内容 提示法、说理法和诉求法各自具有什么样的说服效果;
卢因
.
3
这一方法需要在经过特殊设计的专门的实验室 中进行。实验室内应配有阅读机、录音机、放映机 以及各种记录、测量反应的仪器,对实验室的形状、 灯光、色彩等也会有特殊的要求。试验进行时必须 人为地控制某些变量以观察特殊变量与传播效果之 间的因果关系。
.
4
二、控制实验的特点
1、研究对象较少;
2、 研究环境是在实验室人为的环境中。
第七章 控制实验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控制实验的操作方法 第三节 研究报告
.
1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 控制实验:在传播学中,控 制实验主要是用于测试特定的信 息刺激或环境条件与人的特定心 理或行为反应类型之间的因果关 系。
.

临床医学实验室管理之检验中的质量控制

临床医学实验室管理之检验中的质量控制

(一)质控品
宜选择商品化质控品,尽量覆盖临床报告涉及的基础检测项目。 至少选择2个不同浓度水平,一般为正常和病理水平的质控血清。购买 的冻干质控血清到科室后必须有1年至1年半以上的有效期,按质控血清 的要求储存,使用时按要求加入稀释液或蒸馏水复溶,复溶后的质控血
清用1mlEp管分装保存,每天取出12支进行测定。的具体情况规定每个分析日的最少质控频率。
质控图
• 质控图是以质控品的检测结果作为Y轴,时间作
为X轴绘制的统计图表。


目前运用最广的质控图为Levey-Jennings图
关键在于质控界限 的确认以及质控规则的使用
质控界限
• 中心线—质控品靶值的累积

上、下控制界限 —预期的质控变异系数
质控规则
分装后的质控血清稳定时间在2-8℃时不少于24小时,-20℃时不少于30 天,不稳定成分(如胆红素、碱性磷酸酶) 在复溶后前4h的变异应小于2%。
复溶后的质控品的瓶间变异应不变,但对一些不稳定的成分(如胆红素、
血糖和酶类等),瓶间变异的CV值不能超过未复溶质控品CV值的1.5倍。
1. 靶值和质控限的确定
(6)红白细胞区分计数 (7)人工镜检标本的制备:使用离心制片法对体液标本进行制
备、染色能够保证最佳的细胞收集率以及形态学完整性。
(8)恶性肿瘤细胞的确认:当怀疑细胞学标本中存在肿瘤细胞, 应该在报告发放前由实验室有资质的人员(最好是由检验医师 或病理医师)进行确认。 (9)形态学人员的定期考核和评价 2.仪器法检测 室内质控:每检测日至少2个不同的配套质控物的检测
新批号质控品平行测定三天,每次测定至少间隔
2 小 时 , 共 测 定 10 次 , 得 到 10 次 RBC 计 数 结 果 ( 6.32 , 6.29,6.38 等),计算平均数为 6.31 , 作为 RBC 计数质控图中心线。 CV 采用 3 至 6 月的质 控累计变异系数3%,乘以质控均值,得到SD值, 即为质控图上下界限值。

实验室检查 ppt课件

实验室检查  ppt课件

ppt课件
18
中性粒细胞增多
• 生 理 性 增 多: 饱 餐、 情 绪 激 动、 剧 烈 运 动、 高 温、 严 寒、 月 经 期、 妊 娠
• 病 理 性 增 多: 反 应 性 增 多 异常增生性
ppt课件
19
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
WBC(x109/L) NC(%) NC 左 移 机体反应
急性感染
13
血 液 一 般 检 查---
RBC 大 小 异 常
• 小红细胞 (microcyte)
• 大红细胞 (macrocyte)
• 巨红细胞 (megalocyte)
• 红细胞大小不等 (anisocytosis)
ppt课件
14
血 液 一 般 检 查---
RBC 染 色 反 应 异 常
• 低色素性 (hypochromic)
• 慢 性 理 化 损 伤: 电 离 辐 射、 化 学 药 品 • 自 身 免 疫 性 疾 病:SLE • 脾功能亢进
ppt课件
23
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
核 左 移-- 杆 状 核 或 之 前 细 胞
(%)
伴随细胞
轻度 >6
少量晚 幼粒
中度 10~25
中幼粒
重度 >25
少量早幼粒 原粒
意 义: 急 性 化 脓 性 感 染, 急 性 中 毒,
轻度 中度
N 10-20


(-) 轻 度
良好 良好
重度
>20 ↑
明显 良好
极重度
N 或↓ ↑
极明显 感染性 中毒性休克
ppt课件
20
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
• 广泛组织损伤或坏死 • 急性溶血 • 急性失血 • 急性中毒 • 恶 性 肿 瘤( 非 造 血 系 统 恶 性 肿 瘤)

实验室检查-优选ppt资料

实验室检查-优选ppt资料
•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 ①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
疹、食物过敏等。 • ②寄生虫病:如肺吸虫、蛔虫、钩虫
病等。 • ③血液病、恶性肿瘤:如慢性粒细胞
性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 肺癌等。 • ④皮肤病:如湿疹(shī zhěn)、银屑病 等。 •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第十五页,共65页。
2)绝对性增多: ①生理性:多见于(jiànyú)新生儿、高原居民、剧烈运动
等。 ②病理性:多见于(jiànyú)慢性心肺疾病,如阻塞性肺气
肿、肺源性心脏病,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及真性红 细胞增多症等。
第七页,共65页。
红细胞比容测定(cèdìng)
• 参考值:温氏法:男0.40~0.50L/L; 女0.37~0.48L/L。 • 临床意义:
一)红细胞计数(RBC)及血红蛋白(xuèhóng dànbái)测定(Hb)
二)白细胞计数(WBC)及白细胞分类计数(DC)
第三页,共65页。
1、标本 (biāoběn)采集
真空(zhēnkōng)采血针 和采血管
静脉采血
(>0.5ml )
毛细血管
(máo xì xuè ɡuǎn)
采血
第四页,共65页。
3个月以上、月经期、60岁以上老人等。 • ②病理性增快:各种炎症性疾病(jíbìng)、组
织损伤及坏死、恶性肿瘤、各种高球蛋白血 症、其他如高胆固醇血症、贫血等。
第十页,共65页。
白细胞计数(jìshù)及白细胞分类计数(jì
1.正常值
shù)
成人白细胞计数(jìshù):4~10×109/L
白细胞分类计数(jìshù)正常值见表
性大失血、急性感染、溶血性贫血。 • ②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生成障碍如急性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检查小结:
三、你知道什么是核左移?什么是核右移 吗?临床上有什么意义?
在教材P233上去找答案吧,哪位来举个例 帮助我们记住它。
血液检查小结:
四、血液检查中我们还学了哪些检查项目?
血液其他 检查
• Hct
• PLT
• MCV
• BT
• MCH
止血、凝血 的一般检验
• CT
• MCHC
• PT
• 退行性变:常见者有胞体肿大、结构模糊、边缘不清晰、 核固缩、核肿胀和核溶解(染色质模糊、疏松)等等。如 胞质破裂后消失,只剩胞膜,则成裸核或蓝状细胞,见于 严重感染、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也可见于衰老细胞
• Auer小体:白细胞胞质内红色细杆状物,急性粒细胞性白 血病最多见。
三、血液的其他检查
血细胞比容测定(HCT或PCV) 红细胞平均指数 网织红细胞计数(RET毛细血管采血) 红细胞沉降率(ESR)
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
• 中毒颗粒: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染色较深,呈黑色或 紫黑色,见于化脓菌引起的感染
• 空泡:可为单个,但常为多个。大小不等,亦可在核中出 现。被认为是细胞脂肪变性的结果。
• Dohle体:呈圆形、梨形或云雾状。界限不清,染成灰蓝色, 直径为1-2μm,即核与胞质发育不平衡的表现。见于严重 感染
增多:见于脱水等血液浓缩
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用于临床 决定是否补液及计算补液量。
减少:见于各种原因所致贫
血。改变程度与红细胞计数不 一定平行。
(二)红细胞平均指数
根据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和血细 胞比容测定结果,可以算出红细胞的三种 平均指数: 红细胞平均容积(MCV)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一)血细胞比容测定(HCT)
血细胞比容,以往称红细胞压积:指 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
主要用于贫血的诊断、分类。同时也 有助于了解体液平衡的情况。
(抽抗凝血2ml,注意避免细胞破坏)
血细胞比容及临床意义
参考值
临床意义
男性:0.40~0.50 (40%~50%) 女性0.37~0.48 (37%~48%)
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
核左移临床意义
核左移伴有白细胞总数增高者称再生性左移,表示 机体的反应性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 • 轻度左移>6% :表示感染程度较轻,机体抵抗力较 强。 • 中度左移:杆状核粒细胞>10%并伴有少数晚幼粒 细胞者为中度核左移毒性改变,表示有严重感染 • 重度左移:杆状核粒细胞>25%,并出现幼稚的粒 细胞。常见于粒细胞性白血病或中性粒细胞型白血 病样反应。 退行性左移:指核左移而白细胞总数不增高、甚至 减低者。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低症、严 重感染(如伤寒、败血症等)。提示病情严重,机 体反应性低下
2.随机尿:指随时留取的尿液标本。特点:留取 方便,但易受多种因素影响。
3.计时尿: 按特定时间留取的尿标本,如3小时 尿、12小时或24小时尿。用于蛋白、激素等定量测 定
4.清洁中段尿:清洗外阴、消毒尿道口后以
无菌容器接留的中段尿。用于尿菌培养+药敏
试验。
尿液送检:及时送检,一般不超过半小 时,最长夏季不超过1小时,冬季不超过2 小时,必要时冰箱保存。
男性:4.0-5.5×1012/L 女性:3.5-5.0×1012/L 新生儿:6.0-7.0×1012/L
增多与减少的意义同Hb
成人:4-10×109/L, 新生儿:15-20×109/L 6月至2岁婴儿: 11-12×109/L
增多:常见于炎性感染、出血、中毒、 白血病等。
减少:常见于流感、麻疹等病毒性传 染病及严重败血症、药物或放射线所致 及某些血液病等。
第四节 尿液检查
尿标本的采集与保存 尿液的物理学检查 尿液的化学检查 显微镜检查
一、尿标本的采集与保存
尿标本采 集与保存
患者准备 尿液标本的主要种类 尿液标本的保存
选用适当容器,避免污染。
1.晨尿:即清晨起床后第一次排尿时收集的尿液 标本。特点:标本较浓缩,有形成分结构完整,在 膀胱存留时间长(6~8h),激素浓度相对高。
项目 N E
DC B L M
血常规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参考值
正常为0.50-0.70 (50%~70%)
正常为0.005-0.05 (0.5%~5%)
0-0.0075 (0~1%)
0.2-0.4 (20%~40%)
0.03-0.08 (3%~8%)
临床意义
增高或减少的原因与白细胞计数相同
增多:见于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及某 些皮肤病 减少:见于伤寒
第七章实验室检查
二、血液的一般检查 (血常规检查)
红细胞计数(RBC) 血红蛋白测定(Hb) 白细胞计数(WBC) 白细胞分类计数(DC)
血常规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项目 Hb RBC
WBC
参考值
临床意义
男性:120-160g/L 女性:110-150g/L 新生儿:170-200g/L
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脱水所致血 液浓缩或慢性组织缺氧等;其减少则 常见于各种贫血
临床意义不大
增多: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减少、结核、 百日咳等; 减少: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增多
增多:见于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中性粒细胞
• 增多: 急性感染:最常见的原因,尤其是化脓菌 引起的感染 严重组织损伤、坏死:如心肌梗死 急性出血:1~2h即升高 急性溶血: 急性中毒: 恶性肿瘤
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
• 核左移:指外周血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5%, 或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
• Ret
• APPT
• EsR
作业:
一、名词解释: 血细胞比容 出血时间 二、简述血液一般检查的项目、参考值及 临床意义。
尿液是泌尿系统排泄的废物。尿液的组 成成分及含量的变化,可反映身体的血液循 环、内分泌、肝胆功能及代谢情况,尤其能 反映泌尿系统本身的病变。因此,尿液检查 不仅是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检测方法,也是 其他系统疾病常用的检查方法。
• 核右移:中性粒细胞的分叶过多,若5 叶者超过 3%时,称为中性粒细胞的核右移。 核右移是由于造血物质缺乏,使脱氧核糖核酸合 成障碍,或造血功能减退所致。主要见于巨幼细胞 性贫血、恶性贫血和应用抗代谢药物治疗后,感 染的恢复期,也可出现一过性核右移现象。若疾 病进展过程中突然出现核右移,提示预后不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