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案例研究
同仁堂——老字号的营销典范案例分析

昂首向前。
“中华老字号”现况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勉强维持现状 长期亏损、面临 倒闭 效益良好、形成 规模
没落原因
• 第一,文化上的保守性。
• 第二,技术上的局限性。
• 第三,经营上的狭隘性。
如何在现代经济中生存
社会
(人类福利)
社会营销观念
• 2.注重社会的长远利益,有来自于社会的发展。• 3.以客户为导向,从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出发, 在诚信方面也要做到顾客至上的要求; • 把“同修仁德,济世养生”作为只要行业 的职业道德。
• 4.注重创新,利用现代的手段,发行股票,经营 的产品变的多样化,涉及的领域变的越来越广, 实现集团化。
• 5.走向世界,与国外合资组建有限公司并注 册,冲破传统商业模式的桎梏。
不断倒下,同仁堂不断反思, 寻求自己的市场定位。
同仁堂明白,要成为一家
优秀的医药类上市公司。必须 要有核心的企业精神和文化的 支撑。同仁堂的企业文化可以 阐述为:讲求经营之道、塑造 企业形象、培育企业精神。更 有其独有的“六观”为其进行
全方面的指导。
以和“为家”?
企业文化的建设殊 为不易。同仁堂深知要 以人为本。而市场竞争 也让同仁堂的高层们知 道了高端人才的重要性 ,通过公开招聘广纳贤 才,引进现代管理理念 与老牌文化相结合,同 仁堂在市场经济的浪潮 中找到了自己“容身之 所”。
老字号的营销典范
同仁堂简介
北京同仁堂是中 药行业著名的老 字号,创建于清 康熙八年,自雍 正元年正式供奉 清皇宫御药房用 药,历经八代皇 帝,长达188年。
同仁堂成功发展的市场营销理念是什么?
• 它所体现的是现代市场营销的理念: 1.注重产品的质量,对于所取药材他们做到— “取其地,采其时”。从生产上看,他们做到了 “炮制其繁必不敢省人工”,从他们的营销业绩, 营业收入29.4亿元,而净利润仅占2.6亿元,仅占 了收入的8.8%
同仁堂——老字号经营的成功典范

同仁堂——老字号经营的成功典范一、案例综述本案例介绍的是北京同仁堂是中医药行业文明遐迩的老字号、中医药的第一品牌,他在经营中始终坚持传统制药特色,其产品以质量优良、疗效显著闻名海外,并在经营中大胆创新而有了长足的进步使他成为经典的老字号。
通过调查了解同仁堂的,探究它保持传统并致力于创新的方法。
一、同仁堂的传统经营与保持同仁堂历史久远,文化底蕴深厚,经济与文化交相辉映,积淀而成“同仁堂”文化。
重质量、刻意精研,依德、诚、信树企业形象,以人为本凝聚一方。
同仁堂人视产品质量如生命。
自创立之初,同仁堂人便谨遵“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一直至今。
他们完善严格的内控标准,用地道的药物,严守炮制之规。
在工艺方面精益求精,不断创新,日趋精湛。
90 年代以来,同仁堂在技术方面加大投入,更新设备,以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
“同修仁德,济世养生”是同仁堂企业精神的集中体现,反映了企业的价值取向,一直影响着同仁堂人。
他们把养生济世作为经营宗旨,几百年来,同仁堂人代代相传,赢得了世人的高度赞誉。
在市场经济中,利润是衡量企业经营效果的标准,但在同仁堂人眼中,它并不是唯一的标准,甚至不一定是首要标准。
同仁堂把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职工以诚为本、以信求利,企业才能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同仁堂注重用同仁堂文化理念凝聚全体员工,形成一种团队合力与向心力。
同仁堂的的经营保持了传统的优良的经营方式,摒弃了不合理的经营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企业的创新与改革。
三、同仁堂的创新同仁堂的经营创新包括:经营理念的创新和经营组织的创新,企业的经营机制的改革,产品创新,市场创新1、经营理念的创新同仁堂注重产品的质量,对于所用药材做到“取其地,采其时”。
他们以客户为导向,从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出发,在诚信方面也做到顾客至上的要求。
注重创新,利用现代手段,发行股票,经营的产品变得现代化,多样化,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实现集团化。
北京同仁堂案例分析

案例简述:北京同仁堂是我国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国内外。
通过上百年来产品的多样化和工艺的稳定性,打造出了同仁堂独具特色的品牌优势与技术优势,形成其内在的核心竞争力。
在跨国发展的道路上他坚持传统的制药特色,凭借其原材料良好的质量保证以及制药精益求精的精神,使得消费者对其产品产生牢固的信任。
SWOT分析:1同仁堂国际化三部曲分析同仁堂在发展过程中,发挥其优势,以循序渐进,具有自主技术和品牌的国际化经营战略发展模式向前发展着。
这一模式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以品牌与技术优势开拓国际市场。
2.海外投资控股。
3.抓住机遇,发展跨国经营。
第一步,以品牌与技术优势开拓国际市场。
同仁堂是中国中药的第一品牌,是业内的老字号,其300余年中时刻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以及“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使得同仁堂金字招牌的经久不衰具有强势的品牌优势,因此才能赢得消费者们的青睐。
在海外开拓市场的过程中,同仁堂注重品牌优势所带来的影响,加大自身宣传力度。
由于海外华人与中国同宗同源,文化理念接近,所以,先天的脐带效应也使得他们顺理成章的接受中药,然后以此为中心向外扩散,最终进入其他国家市场。
同仁堂的300年历史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技术,形成了独有的完整的中医药理论体系,技术资源。
同时,在市场经济的大趋势下,同仁堂明确自己的改进方向,创立了自己的医药创新团队和体系,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利用西药的科研技术,使得中药发生质的蜕变,从而与其他国家接轨。
1993年起,同仁堂相继在香港开办了母公司及四家子公司,同仁堂以其品牌与独到的技术作为无形资产的形势入股,在合资公司投资总额中占一定份额。
并凭借合资公司的开办,使同仁堂开拓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以“品牌,技术”投资为核心的海外拓展之路,为此后海外投资开办控股公司奠定了基础。
让合资同仁堂通过在海外与其他公司共同合资建立海外合资企业,第二步,海外投资控股。
同仁堂案例分析 PPT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经典药物
安宫牛黄丸
虎骨酒
狗皮膏药
乌鸡白凤丸
国公酒
谈谈安宫牛黄价叫卖“安宫牛黄丸”的 信息,多数1993年之前生产的安宫牛黄丸标价每 颗1万元,产于1982年的安宫牛黄丸甚至卖到了每 颗3.5万元的高价。
▪ 有资料显示,美国大约有62%的企 业寿命不超过5年,只有2%的企业 能存活50年以上;中小企业平均寿 命不到7年,一般跨国公司平均寿 命10到12 年,大企业平均寿命不 足40年;日本企业寿命略长,平均 为30年
微观介绍
▪ 同仁堂文化的信誉观:
➢同修仁德,济世 养生
➢修合无人见,存 心有天知。
主要原因是他们长期坚持品牌
资产的经营与管理,特别是对用 户的关注与变化,在品牌价值不 变的情况下,始终能与时俱进,
▪ 长期以来老字号企业法律意识淡薄,尤其 是商标意识淡薄,导致假货劣品横行市场, 挤兑市场份额,严重影响老字号企业品牌 的信任度、影响力和盈利水平,使企业赖 以生存的最大资产不断丧失。如从民国后 期开始汪麻子、旺麻子、老王麻子以及真 王麻子等假品牌就已经充斥市场,可以说 王麻子的死,它们难逃干系。另外,老字 号品牌商标被外国注册的状况也屡见不鲜, 如同仁堂就早已经被日本企业注册,王致 和商标在德国被一家名叫欧凯公司抢注, 这都会影响企业的国际市场开拓。
(1)目标价值观。 (2)共识价值观。 (3)卓越价值观。 (4)一体价值观。
(5)成效价值观。 (6)实证价值观。 (7)亲密价值观。 (8)正直价值观。
我国老字号品牌的价值观离此相距甚远
老字号发展
什么是老字号的核心问题? 难道就是老字号的品牌老化? 老字号就等于老化的品牌吗? 为什么可口可乐历经百年依然年轻? 为什么奔驰汽车历经百年依然是市场的领 导者? 为什以LV历经百年依然是时尚的宠儿?
同仁堂案例分析

指出同仁堂选择分拆上市战略的动因:分拆上市对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以及其子公司都有积极影响。
一方面,从同仁堂母公司的角度看,通过分拆出让股权可以以获得大量的IPO(equity carve-out)现金,改善母公司的资产流动性、提高公司资产的增值能力,拓展融资渠道,形成有效经营激励机制和资本优势,分散经营风险。
将子公司分拆上市还会显著地提升母公司短期业绩,使母公司更容易获得潜在的配股和增发机会。
另一方面,从分拆后的子公司角度看,同仁堂分拆上市为子公司打开了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渠道,从而更好地满足其项目投资需求。
分拆出去的子公司可以从外部筹集资本,资本来源将不再仅仅限于母公司一条渠道,即不再完全依赖母公司其他业务的收益所产生的现金流的唯一支持。
具体原因如下:第一,可以提高投资收益。
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会因为同仁堂科技的成功上市获得巨额的投资收益。
同仁堂科技将成为同仁堂股份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同仁堂科技公司有三大块业务:传统中药的现代化改造、高科技生物制品的开发、中药电子商务。
同仁堂二厂是公司上市募集资金的重点改造项目,分别投资2950万、2960万、2990万元对新剂型车间、提取生产线、颗粒车间进行改造,已在99年底完成,是股份公司里生产线自动化程度最高、剂型先进、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现代化企业,2000年将全面进入收获期。
若以市场价格计算同仁堂股份公司对同仁堂科技的投资,按照3.28港元的发行价格,同仁堂股份公司的投资市值将达到3.28亿港元,减去1亿元人民币的初始投资,投资收益达2.28亿元人民币以上同时,同仁堂科技的分拆上市能使同仁堂股份公司的盈利能力得以持续大幅地加强和提升。
在同仁堂科技利用上市募集资金投资的项目中,包括与李嘉诚的和记黄埔共同建立中药生产基地及新药研发中心建立全球医药电子商务系统进军生物制药等,每一个项目都经过长时间的筹备,具有成长性。
第二,分拆上市也有助于原上市公司母体经营业绩的改善。
同仁堂案例——精选推荐

案例分析•同仁堂是我国中药行业的金牌老店,迄今已有330 多年的悠久历史。
在长达3 个多世纪的岁月里,同仁堂历经无数的风风雨雨,逐渐发展壮大,并以1997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为标志,又开始了其崭新的发展历程。
•同仁堂的创始人是清代名医乐显扬,他尊崇“可以养生,可以济世者,惟医药为最”的信条,把行医卖药作为养生济世的事业,创办了同仁堂药室。
在随后的经营中,他一直遵循无论贫富贵贱,一视同仁的原则•商家逐利是无可争议的道理,但同仁堂却不是一个只言商逐利的商家,而更像一个救死扶伤、济世养生的医家。
实际上,商与医的结合正是同仁堂历经数百年磨难而不衰的秘密。
同仁堂利用了医家的优势,将“同修仁德”的中国儒家思想融入日常点滴之中,形成了济世养生的经营宗旨,并在此过程中创造了崇高的商业信誉,形成了同仁堂独树一帜的企业文化。
•1988年,我国上海等地突发甲肝疫情,特效药板蓝根冲剂的需求量猛增,致使市场上供不应求,有些企业趁机抬高药价。
当时,到同仁堂购买板蓝根冲剂的汽车也排起了长队。
为了尽早缓解疫情,同仁堂动员职工放弃春节休假,日夜加班赶制板蓝根冲剂。
这时,有人议论:这下同仁堂可¡°发¡±了。
其实他们哪里知道,同仁堂不但没有¡°发¡±,反而是在加班赔钱。
因为生产板蓝根冲剂所必需的白糖早已用完了,一时又难以购进大批量平价白糖,只好用高价糖作为原料,以致成本超出了售价。
同仁堂坚持将用高价白糖作原料生产的板蓝根按原价格批发出厂,甚至还派出了一个由8 辆大货车组成的车队,一直把药品送到上海以致造成企业亏损。
但同仁堂虽然赔了钱,却赢得了良好的商誉•现在,北京同仁堂药店内又开办了同仁堂医馆,聘请了20多位全国知名的老中医坐堂就诊,每天到这里看病购药的患者多达数百人,相当于一个中型医院的门诊量。
这又是同仁堂的一个高招:一方面弘扬了中华医术,实行了济世养生的古训,另一方面也获得经济效益。
同仁堂案例分析

1.3.3公司的管理信念……………………………………………………………………12
1.3.4公司的服务铭………………………………………………………………………12
1.3.5公司的广告语………………………………………………………………………12
七、特有产品的研发……………………………………………………………….70
三九集团 优势分析………………………………………………………………………….70
仁和药业 优势分析………………………………………………………………………….71
劣势分析…………………………………………………………………………………………71
胡庆余堂…………………………………………………………………………25
三九集团………………………………………………………………………27
(b)有哪些替代品?……………………………………………………………………28
(c)威胁怎样?(以六味产品及感冒类药品为例)……………………………………28
1六味产品…………………………………………………………28
同仁堂案例分析
1、公司介绍………………………………………………………………………………………7
公司背景简介……………………………………………………………………………7
公司主要目标……………………………………………………………………………7
1.2.1销售增长率………………………………………………………………71.2.2利润目标………………………………………………………………………………8
B:中成药…………………………………………………………………………………23
(完整word版)北京同仁堂案例分析

引言:同仁堂,是提起中药,许多人都会不约而同想到的名字。
他历经数代,发展成为国内最负盛名的老药铺。
然而在现如今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同仁堂又是如何与时俱进,成功实现跨国经营,带领中药走向世界的呢案例简述:北京同仁堂是我国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国内外。
通过上百年来产品的多样化和工艺的稳定性,打造出了同仁堂独具特色的品牌优势与技术优势,形成其内在的核心竞争力。
在跨国发展的道路上他坚持传统的制药特色,凭借其原材料良好的质量保证以及制药精益求精的精神,使得消费者对其产品产生牢固的信任。
SWOT分析:1同仁堂国际化三部曲分析同仁堂在发展过程中,发挥其优势,以循序渐进,具有自主技术和品牌的国际化经营战略发展模式向前发展着。
这一模式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以品牌与技术优势开拓国际市场。
2.海外投资控股。
3.抓住机遇,发展跨国经营。
第一步,以品牌与技术优势开拓国际市场。
同仁堂是中国中药的第一品牌,是业内的老字号,其300余年中时刻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以及“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使得同仁堂金字招牌的经久不衰具有强势的品牌优势,因此才能赢得消费者们的青睐。
在海外开拓市场的过程中,同仁堂注重品牌优势所带来的影响,加大自身宣传力度。
由于海外华人与中国同宗同源,文化理念接近,所以,先天的脐带效应也使得他们顺理成章的接受中药,然后以此为中心向外扩散,最终进入其他国家市场。
同仁堂的300年历史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技术,形成了独有的完整的中医药理论体系,技术资源。
同时,在市场经济的大趋势下,同仁堂明确自己的改进方向,创立了自己的医药创新团队和体系,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利用西药的科研技术,使得中药发生质的蜕变,从而与其他国家接轨。
1993年起,同仁堂相继在香港开办了母公司及四家子公司,同仁堂以其品牌与独到的技术作为无形资产的形势入股,在合资公司投资总额中占一定份额。
同仁堂案例分析

同仁堂案例分析姓名:孙雷班级:营销09-02学号:0918180219目录1中药市场分析 (1)2同仁堂的产品理念 (1)2.1生产理念 (1)2.2产品定位 (1)2.3产品细分 (1)2.4市场影响因素 (1)2.4.1外部因素 (1)2.4.2内部因素 (2)3同仁堂的产品现状及对策 (2)3.1传统剂型占主导,现代剂型正在发展 (2)3.2做好主导产品,创立同仁堂特色品牌 (2)4同仁堂的营销策略 (3)5同仁堂的营销危机 (4)5.1同仁堂外部营销缺陷 (4)5.2同仁堂内部营销缺陷 (4)6同仁堂的未来发展 (4)“同仁堂”的案例分析同仁堂,在几百年内经历了一场又一场战乱,成为了人们耳熟能详的老字号、金招牌,改革开放之后,同仁堂又是如何与时俱进,如何保持金字招牌在这个充斥着时尚潮流和年新科技的时代继续绽放光彩,引领时代潮流,带领中医药业在市场上继续前进。
1中药市场分析当前中药市场的变化趋势是中药的社会需求总量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药品价格渐趋合理,将会刺激需求;用药结构渐趋合理,新型中药市场将稳步增长;中药保健品发展趋势、开发范围向多领域发展;剂型中药朝着更方便更实用方向发展;研制生产向多元化发展;销售经营呈现多渠道的网络化。
中国中药市场产品结构、生产能力远远大于实际生产量,生产能力过剩。
企业对市场的预期较大,市场对企业有重组的要求;市场环境及产业政策推动中药产业的快速发展。
2同仁堂的产品理念2.1生产理念同仁堂产品的生产观念一直秉持着“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美德,因始终坚持民族特色,并始终以“传统药物的高疗效”赢得了消费者的厚爱。
同时,国内消费者普遍认为中药的毒副作用较西药小。
2.2产品定位同仁堂提出产品开发立足“三三定位”原则。
即,品种定位三原则、剂型定位三原则、市场定位三原则。
品种定位:一是筛选开发在海外具有发展潜力的中成药品种,培育国药公司支柱成药品种。
同仁堂案例分析

而今迈步从头越:同仁堂传奇在北京大栅栏林立的店铺中,有一座古朴庄重的楼阁,这便是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由祖籍浙江宁波、明代迁居北京的乐家第四代传人乐尊育创建的、享誉海内外的老字号“同仁堂”药店。
在坎坷的岁月中,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刷下,同仁堂非但没有消逝,反而日见辉煌——由解放前的三间小门脸发展到今天营业面积为4600平方米的大楼;从过去“供奉御药”的中药房发展为总资产18亿元、拥有6000多名员工的现代集团企业,并成为医药界为数不多的上市企业。
其店名更成为企业德、诚、信的化身。
同仁堂经营不少名贵药——上百上千元的人参鹿茸,同时廉价药品也十分丰富:一元一张的狗皮膏、几角钱一瓶的眼药水……他们做大生意,但也不放过小买卖,“只要能方便顾客就行”。
同仁堂以“养生济世”为己任,从不为不义之财所动。
前几年我国南方一些城市流行肝炎,特效药板兰根冲剂供不应求,到同仁堂拉板兰根的汽车排起了长队。
同仁堂的职工昼夜奋战,生产高质量的板兰根。
有人提出药品需求量这么大,况且配料之一白糖库存没有了,用的是高价糖,如果按原价出厂不合算,应提高价格。
但同仁堂将治病救人视作自己的天职,岂能乘人之危发难民财,药品一律按原价出厂。
同仁堂“德、诚、信”这一服务宗旨更是体现在药品质量上。
60年代曾发现过一批保存了几十年甚至百余年同仁堂制作的中成药,这些药香气浓郁,润而不干,就像是近期制作的一般,其过硬的质量是不言而喻的。
同仁堂的药质和药效让人备感神奇,殊不知它的采购和制作是何等的考究。
同仁堂一向不惜以高价购买上品参茸;对于不按时令采集的劣等药材,尽管市场价格便宜,也绝不购买。
对黄酒、蜂蜜等附加料的选择也是极为重视。
在制作成药过程中,同仁堂严格地按照祖训“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行事。
如今,“质量第一”的宗旨不变,店内所有药品都从主渠道进货,“产非其地,采非其时”的药材被拒之门外。
店内的中成药,从购进原料、炮制工到包装上柜,要经上百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严格的标准。
同仁堂传奇案例

同仁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中药品牌之一,创建于1669 年(清康熙八年),自创立以来,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历程,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
同仁堂的创始人乐显扬是一位医术高明的中医,他出生于一个中医世家,自幼受到中医文化的熏陶,立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医。
在他的努力下,同仁堂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中国中药行业的佼佼者。
同仁堂的传奇案例之一是“紫雪散”的研发。
“紫雪散”是一种治疗高热惊厥的中药方剂,在中国古代被广泛使用。
在乐显扬的带领下,同仁堂的研发团队经过数年的研究和试验,终于成功研制出了“紫雪散”的配方,并将其推向市场。
这一传奇案例不仅展示了同仁堂的研发实力,也为中药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同仁堂的传奇案例还包括“安宫牛黄丸”的研发。
“安宫牛黄丸”是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方剂,在中国古代被广泛使用。
在乐显扬的带领下,同仁堂的研发团队经过数年的研究和试验,终于成功研制出了“安宫牛黄丸”的配方,并将其推向市场。
这一传奇案例不仅展示了同仁堂的研发实力,也为中药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总之,同仁堂的传奇案例展示了同仁堂的研发实力和中药现代化的成果,为中药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行政法案例分析(同仁堂事件)

“同仁堂蜂蜜”事件案例分析案情简介去年12月,同仁堂蜂业瓶装蜂蜜的受托加工方盐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盐城金蜂),被媒体曝光存在“回收过期蜂蜜、涉嫌更改生产日期”问题。
经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市场监管局调查认定,同仁堂蜂业部分经营管理人员在盐城金蜂进行生产时,存在用回收蜂蜜作为原料生产蜂蜜、标注虚假生产日期的行为,违反了《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对此处以罚款人民币14,088,266.1元。
经北京市大兴区食药局调查认定,同仁堂蜂业2018年10月起生产的涉事蜂蜜中,有2284瓶流入市场。
按照《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没收违法所得人民币111,740.88元,没收蜂蜜3300瓶。
同时吊销同仁堂蜂业食品经营许可证,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五年内不得申请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有关涉事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五年内不得申请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或者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担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案例分析综观“蜂蜜事件”全程,不难发现,“同仁堂蜂蜜”问题的根源在于,同仁堂盲目扩大经营领域,品牌授权混乱不堪,加上企业尚未形成有效的监督体系,致使旗下体系内个别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放松了对质量的要求。
基于此,笔者将从诚实信用原则和食品安全及监管等角度,对于此次事件展开分析。
首先,“诚实守信”不仅是一个企业得以安身立命的基本要求,更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原则。
一旦失信于民,不仅仅涉事企业难逃惩处,整个行业也有可能被拖累,坠入“塔西佗陷阱”。
“同仁堂”作为一家百年老字号企业,其素来引以为戒并广加宣传的“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句古训,知者甚广。
然而,话虽如此却是知易行难。
如今,同仁堂旗下企业在公众面前如此堂而皇之地造假,实在是讽刺!据业内人士指出,我国蜂蜜造假正在向规模化、市场化发展,“稀薄蜜、劣质蜜、掺假蜜”泛滥,造假手段不断翻新。
据中国养蜂协会数据统计,我国每年蜂蜜产量约为46.8万吨,市场销量却超过64万吨,造假问题的严重性可见一斑。
作业-同仁堂案例

案例分析同仁堂的新生工商界人士听到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消息时,心情是极其矛盾和复杂的。
1953年,各家企业正是蒸蒸日上,大家想大干一场的时候,国家提出把私营企业改造为社会主义企业,具体来说就是要实行公私合营,这对大家的震动很大,思想上没有什么准备,心里真是“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有的说:“1949年为什么不讲总路线?那时讲,人就都跑了。
”还有的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1953年,北京市地方工业局选择了同仁堂首先行公私合营,这对于同仁堂的经营者震动很大。
同仁堂到这时已存在了几百年。
它始建于清朝康熙八年(1669年)。
北平解放前夕,北平同仁堂有职工190多人,奖金约80万元,年产值约16万元,年零售额约30万元,设备陈旧,管理落后。
1949年北平解放时,同仁堂由乐氏十三世乐松生经营,他同时是天津达仁堂管理处总负责人。
1950年抗美援朝开始,同仁堂向国家捐献99000元。
同仁堂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
公私合营的消息传来时,对乐氏家族的震动很大,他们对经营了几百年的老铺,将要失去所有权,经营统治权和企业利润分配,确实十分痛惜。
乐松生经过反复考虑,认识到: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历史潮流,不可违背,而且,合营后,自己仍任经理,生活待遇也不错,因此决定,同仁堂带头公私合营。
公私合营后,企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如同仁堂虽然是个大药店,但以往的经营管理方式陈旧,存在生产计划性不强,物资储存分散,领取手续不清,库存积压产品过多等漏洞。
公私合营后,改善了经营管理,建立起各种规章制度,增加设备,改进技术,自行设计了粉碎机、汽锅等,改进了生产包装。
销售额也不断上升。
门市部抓药从每天几十服,增加到每天200多服。
经理乐松生高兴地说:“别家的流水逐日下降,咱们的流水逐日上升,原来担心合营工作会影响生产,没想到合营后业务发展这么快,这下可放心了。
”1955年,毛泽东、周恩来在中南海接见了乐松生,询问了他生活、工作的情况,鼓励他为医药事业多做贡献。
同仁堂案例警示教育心得(3篇)

第1篇一、引言同仁堂,作为中国中药行业的领军企业,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然而,近年来,同仁堂因产品质量问题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成为了警示教育的典型案例。
通过学习同仁堂案例,我深刻认识到企业诚信的重要性,以及质量问题对企业和社会的深远影响。
以下是我对同仁堂案例的警示教育心得。
二、同仁堂案例概述同仁堂成立于1669年,距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
作为我国中药行业的代表,同仁堂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
然而,2018年,同仁堂被曝光存在质量问题,包括过期蜂蜜、非法添加西药成分等。
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同仁堂的品牌形象受到了严重损害。
三、同仁堂案例警示教育心得1. 企业诚信是企业的生命线同仁堂案例警示我们,企业诚信是企业的生命线。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诚信,就无法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最终将走向灭亡。
同仁堂作为中药行业的领军企业,本应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以诚信经营为本。
然而,在利益面前,同仁堂却放弃了诚信,导致了严重的质量问题。
这一事件提醒我们,企业必须始终把诚信放在首位,坚守职业道德,做到诚信经营。
2. 质量问题是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同仁堂案例中,质量问题直接导致了企业的声誉受损,市场占有率下降。
这充分说明,质量问题是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一个企业如果忽视产品质量,就会失去消费者的信任,最终导致企业的衰败。
同仁堂案例警示我们,企业要高度重视产品质量,从源头抓起,确保产品质量过硬。
3.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同仁堂案例中,企业文化的缺失是导致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
同仁堂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工艺,这一文化理念曾使同仁堂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
然而,在利益面前,同仁堂却放弃了这一文化传统,导致了质量问题的发生。
同仁堂案例警示我们,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企业要始终坚持和传承企业文化,以此引领企业走向长远。
4. 企业监管是保障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同仁堂案例中,企业监管的缺失也是导致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
同仁堂——老字号的营销典范案例分析

消费者 (需求满足)
社会营销观念
公司 (利润)
对社会、民族负有使命
• 一、“中华老字号”是我国极其重要 的文化遗产
• 二、老字号肩负传承儒商文明的历史 责任
对顾客负责
• 一、进行服务创新 • 二、保证货真价实
公司内部改革
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
1.摈弃“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落后的经营理念 2.要有创新和发展的理念,创新企业管理机制 3.引进先进的技术,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来改进
在市场经济的大趋 势下,同仁堂明确自己的改进 方向。创立了自己的医药创新 团队和体系。在自己的老品牌 中融入了更多的新科技,使得 产品更加具有市场竞争力。并 且迎合了网络文化的流行,开 展了网上买药,看病的网上药 店,为广大顾客提供方便。
何处“安家”?
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使得 竞争日益残酷,许多老字号企 业不断倒下,同仁堂不断反思 ,寻求自己的市场定位。
SUCCESS
THANK YOU
2020/1/24
“中华老字号”现况
70%
60%
50%
勉强维持现状
40%
长期亏损、面临
30%
倒闭
20%
效益良好、形成 规模
10%
0%
没落原因
• 第一,文化上的保守性。 • 第二,技术上的局限性。 • 第三,经营上的狭隘性。
如何在现代经济中生存
社会 (人类福利)
真诚服务
便民利民
“顾客就是上帝”在同 仁堂体现的淋漓尽致。多年来, 同仁堂坚持为顾客提供费时、费 工,不见经济效益的各种便民服 务。小到咨询熬药,大到送药上 门,代换货币。或许很多企业笑 同仁堂“傻”、“败家”“白费 钱”。可正是这种傻子般的行为 ,让同仁堂的品牌深入人心,享 誉海内外。这支撑着同仁堂能够 屹立百年而不倒,并且不断的腾飞 。
同仁堂案例分析

小组成员:李红、陈巧慧、刘萍萍、黄琪、谢玉萍、周萍
同仁堂 介绍 swot 分析 中国老字号 的困惑
老字号 发展
the last
同仁堂介绍
1、创始人 2、宏观介绍 3、微观介绍 4、长盛不衰的金 字招牌 5、经典药物
创始人
乐显扬,号尊育,祖 籍镇海(现浙江宁 波)。明永乐年间其 太公举家迁京,以行 医卖药为业。1669年 (清康熙八年),时 任清宫太医院高级医 官的他,在北京创建 了自己的药室“同仁 堂”,被后世誉为 “大清药王”。
我有343 我有343 的历史哦
有资料显示,美国大约有62%的企 业寿命不超过5年,只有2%的企业 能存活50年以上;中小企业平均 寿命不到7年,一般跨国公司平均 寿命10到12 年,大企业平均寿命 不足40年;日本企业寿命略长, 平均为30年
微观介绍
同仁堂文化的信誉观:
同修仁德,济世 养生 修合无人见,存 心有天知。
back
优势
1.品牌优势——老字号 1.品牌优势——老字号 品牌优势—— 2.核心技术优势 2.核心技术优势 3.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 3.企业文化、价值链
威胁
1、生产现代化和技 术标准化程度低, 术标准化程度低, 尚无法跨越中药国 际化的技术壁垒 2、人才短缺 3、名贵药材的禁用 和短缺 1、国内外中医药产业竞争日 益激烈 2、各国对中医中药的法律禁 令,是中医药企业国际化过程 中面临的另一威胁 3、文化背景差异也制约着中 医药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4、中药知识产权面临着威胁 5、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中医药 国际化过程中的一大挑战
长期以来老字号企业法律意识淡薄,尤其 是商标意识淡薄,导致假货劣品横行市场, 挤兑市场份额,严重影响老字号企业品牌 的信任度、影响力和盈利水平,使企业赖 以生存的最大资产不断丧失。如从民国后 期开始汪麻子、旺麻子、老王麻子以及真 王麻子等假品牌就已经充斥市场,可以说 王麻子的死,它们难逃干系。另外,老字 号品牌商标被外国注册的状况也屡见不鲜, 如同仁堂就早已经被日本企业注册,王致 和商标在德国被一家名叫欧凯公司抢注, 这都会影响企业的国际市场开拓。 。
《同仁堂案例分析》课件

公司管理问题
管理层在组织结构、监督机制、培训等方面存在 不足和问题。
管理流程问题
同仁堂的一些管理流程和制度存在漏洞,未能及 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五、事件影响
公司股价变化
由于该事件的影响,同仁堂的股价出现大幅波动,市值蒸发了数十亿。
行业形象的改变
同仁堂事件对整个医疗行业的形象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人们对中药的信任度下降。
检查发现的问题
药监局发现同仁堂存在一系列生产和销售环节的违规行为,涉及产品质量、合规性等多个方 面。
医疗行业的监管政策
药监局的检查行为是对医疗行业监管政策的执行和落实的一种具体体现。
四、案例分析
问题原因分析
同仁堂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管理层在内部管理方面 存在疏漏和不规范。
产品问题
同仁堂的一些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并未按照规定 的标准进行生产和销售。
公司声誉受到影响
同仁堂曾经是中国医药行业的知名品牌,但事件发生后,公司的声誉受到了严重损害。
六、解决方案
公司采取的措施
同仁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整改内部管理、提升产品质量、加强合规培训等。
公司合规管理调整
同仁堂对内部合规管理体系进行了全面调整和优化,确保公司的各项运营都符合相关法规和 政策。
公司品牌形象重塑
《同仁堂案例分析》PPT 课件
在本课件中,我们将对同仁堂进行案例分析。探讨该公司的发展历程、案例 背景、问题分析、影响及解决方案,并得出结论和启示。
一、公司简介
成立时间
同仁堂成立于1669年,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
公司规模
如今,同仁堂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中药企业之一,员工超过10,000人。
主营业务
同仁堂通过积极宣传和品牌形象重塑,争取恢复市场和消费者的信任。
同仁堂案例分析

同仁堂案例分析姓名:孙雷班级:营销09-02学号:0918180219目录1中药市场分析 (1)2同仁堂的产品理念 (1)2.1生产理念 (1)2.2产品定位 (1)2.3产品细分 (2)2.4市场影响因素 (2)2.4.1外部因素 (2)2.4.2内部因素 (3)3同仁堂的产品现状及对策 (4)3.1传统剂型占主导,现代剂型正在发展 (4)3.2做好主导产品,创立同仁堂特色品牌 (4)4同仁堂的营销策略 (4)5同仁堂的营销危机 (6)5.1同仁堂外部营销缺陷 (6)5.2同仁堂内部营销缺陷 (7)6同仁堂的未来发展 (8)“同仁堂”的案例分析同仁堂,在几百年内经历了一场又一场战乱,成为了人们耳熟能详的老字号、金招牌,改革开放之后,同仁堂又是如何与时俱进,如何保持金字招牌在这个充斥着时尚潮流和年新科技的时代继续绽放光彩,引领时代潮流,带领中医药业在市场上继续前进。
1中药市场分析当前中药市场的变化趋势是中药的社会需求总量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药品价格渐趋合理,将会刺激需求;用药结构渐趋合理,新型中药市场将稳步增长;中药保健品发展趋势、开发范围向多领域发展;剂型中药朝着更方便更实用方向发展;研制生产向多元化发展;销售经营呈现多渠道的网络化。
中国中药市场产品结构、生产能力远远大于实际生产量,生产能力过剩。
企业对市场的预期较大,市场对企业有重组的要求;市场环境及产业政策推动中药产业的快速发展。
2同仁堂的产品理念2.1生产理念同仁堂产品的生产观念一直秉持着“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美德,因始终坚持民族特色,并始终以“传统药物的高疗效”赢得了消费者的厚爱。
同时,国内消费者普遍认为中药的毒副作用较西药小。
2.2产品定位同仁堂提出产品开发立足“三三定位”原则。
即,品种定位三原则、剂型定位三原则、市场定位三原则。
品种定位:一是筛选开发在海外具有发展潜力的中成药品种,培育国药公司支柱成药品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化经营战略特点及发展阶段
LOGO
同仁堂集团的国际化经营战略是一条渐进发展、效益优良、最具有自主技术 和品牌的发展战略模式。大致经历了出口经营——渠道经营——直接投资— —品牌经营等战略发展四个阶段。
1993年 1995年 同仁堂公司获得自营出口权后,在香港开设了第一家分店。而后在 新加坡、泰国、菲律宾等东南亚各国设立分销店 同仁堂在伦敦开分店。
新
传统中药的现代化,民族医学的国际化
LOGO
以同仁堂这样一个个体作为分析视角,我们可以看到,中药药企业要 药要实现健康发展,必须做到: 1.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的中药生产、科研体系; 2.以政策为保障,充分利用中药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和人才优势; 3.以创新为核心,加速中药现代化进程; 4.以标准为重点,提高中药产品质量; 5.面向国际市场,弘扬中药的优秀文化,积极推进中药产业更快更好 地发展。
成立同仁堂科技公司,在香港创业扳上市,筹集国际资金。
与李嘉诚旗下的和黄中药投资有限公司及京泰实业集团合资建立同 仁堂和记药业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融合了同仁堂的品牌、技术优 势以及和黄熟悉国际中药市场的优势。 同仁堂通过特许经营、连锁经营。在全球创办了11家合资公司及 17家药店。加快走向国际市场的步伐。 2003年5月 2006年11 月
药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壁垒。
提高企业知识 产权保护意识
加速技术创 新和专利文 献信息的 研究和利用
完善中药保护 法律法规
适应中药现代 化发展的人才 培养
1.加强专利信息网络建设。
2.加速专利信息采集、分
析和检索软件的开发。
1.基础人才培养。 2.高级研究型人才培养。 3.继续教育与和岗位培训。
Page
11
Page
6
制药创新根本之路
LOGO
做好传统中药的 二次研究与开发
做好新病种和疑难 病用药的开发 研制新剂型,提高中药 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 值
Page
7
推进多元化建设
LOGO
多元化与 专业化并 存
核心多元 化
横向纵向 多元化共 进
Page
8
开发中药产业知识产权的SWOT分析
LOGO
1.中国医药学理论与文化优势 2.丰富的中药材资源
Page 12
2000年
同仁堂在香港成立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同仁堂国际有限公司。 创办北京同仁堂国药有限公司,负责目前同仁堂全部140个出口品 种生产的海外基地。
同仁堂进一步国际化发展的6剂“药方”
LOGO
要加强对中药的宣传 中药实现国际化,第一步是实现标准化 参考现代医药的国际规范,吸收各国传统医药应用 和管理经验 建立全球性的中医文化 改善国际化经验不足与国际化人才缺乏问题 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Page 2
同仁堂实现基业长青之战略介绍
LOGO
知识产权报护
国际化探索 质量控制之路 制药创新之路 同仁文化建设
相关多元化之路Page Nhomakorabea3
全面质量控制,提升中药品质
LOGO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
“振兴现代中药产业.就要致力于现代科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Page
4
加强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
LOGO
建立现代化生 产基地,严格 控制生产过程
建立规范化药材 种植基地,严把 原料药材关
制定多层次质控 标准,保证原料 药材的采购质量
Page
5
制药创新的成就及展望
LOGO
成就
展望
继承传统创新 以中药现代化为核心 发展生命健康产业
同仁堂科研院 科技经费超过1亿元 产品研发达5000万
创新能力强 日本、韩国的“洋 中药”、“洋汉方”
Page 13
1 2 3
4
5
6
弘扬中药文化,突出文化建设
企业使命:济世、养生 企业精神:同修仁德、亲 和敬业 堂训:炮制虽繁必不敢省 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 物力
LOGO
仁
才
动态的职工“金字塔”人 才工程,鼓励一线职工在 岗位上不断学业务、学技 术,在岗位上成才
科技开发一马当先 不守旧,敢为人先的精 神 创新更成为集团上下的 最强音
注册的商标共计约有61个 “南京同仁堂”、“天津同仁堂”
可能的对策
Page
10
相关的对策
1.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培训
LOGO
工作力度。 2. 建章立制,协助企业建 立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方 面的相关规章制度。 3.设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 部门。
1.国家修订完善知识产权法规。 2.研究与运用国际知识产权法规。 3.以符合保护为体系,形成中医
这样,实现“传统中药的现代化,民族医学的国际化” 的目标也因此不再遥远。 作为中国宝贵的物质和文化遗产,我们相信,中医药的明 天必将因此更加美好。
Page
15
2009.12.11
——北京同仁堂集团的案例分析报告 2008201179 王亚楠
同仁堂的简介
LOGO
全国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1669年(清康熙八 年),自1723年开始供奉御药,历经八代皇帝188年。同 仁堂在30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历代同仁堂人始终恪守“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 ,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造就了 制药过程中兢兢小心、精益求精的严细精神,其产品以“ 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 外,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最初的同仁堂药室、同仁堂药店到现在的北京同仁堂集 团,经历了清王朝由强盛到衰弱、几次外敌入侵、军阀混 战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沧桑,其所有制形式、企业性 质、管理方式也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同仁堂却经历 数代而不衰,在海内外信誉卓著,树起了一块金字招牌, 真可谓药业史上的一个奇迹。
西方社会难以理解、接受和广泛使 用中药
化学药品毒副作用不断出现 天然的中草药体现优势
世界植物药公司增多 国产中药不受国际认可 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 技术贸易堡垒限制严重等
Page
9
同仁堂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现状
LOGO
专利保护
商标
申请专利51项。其中,外观设计专利28项, 实用新型专利4项,发明专利19项。其中最为 关键的在于19项发明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