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婉语
汉语委婉语
一、汉语委婉语产生的原因 二、汉语委婉语的分类 三、汉语委婉语的构成方法 四、汉语委婉语的内容
一、汉语委婉语产生的原因
(一)语言禁忌
因恐惧、敬畏、礼貌等原因而忌讳一些事 物或现象
(二)儒家文化的影响
儒家的“中庸”思想主张为人处世要采取 不偏不倚、公正和谐的态度,认为凡事“过 犹不及”。
二、汉语委婉语的分类
2.省略
死——离开了(人世) 怀孕——有了(身孕)
(三)修辞手段
1.暗喻法 贿金——油水 堕落——走入歧途
2.借代法 爱喝酒——贪杯 老色鬼——老手 坟墓——三尺土 地痞流氓——哨子
3.谐音 吸毒成瘾者——隐(瘾)君子 丈夫在家受妻子的气—气(妻)管炎(严)
四、汉语委婉语的内容
(一)关于死亡的委婉语
(五)其他方面的委婉语
钱——金、银、钞票、现金 没钱或缺钱——拮据、手头紧、囊中羞涩
汉语委婉语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文 化特征、文化意识和中国人的思维方法 和行为方式。
恰当地使用委婉语不但可以避免刺 激,给人以安慰;而且可以消除粗俗, 给人以文雅。善于使用委语,可以帮助 我们有效地进行交际活动,与人交流。
汉语委婉语可以分为传统委婉语、文 体委婉语和反委婉语三类:
(一)传统委婉语 传统委婉语与禁忌语密切相关,它 主要是对死、病、葬、等禁忌事物以典 雅、含蓄、中听、礼貌的表达。
(二)文体委婉语
文体委婉语实际是指恭维话、溢美之 词。
(三)反委婉语
反委婉语又叫自谦委婉语,是指说话 者故意降低自己的身份来抬高对方,以表 示尊敬、谦虚。
三、汉语委婉语的构成方法
(一)词汇手段
1.同义词替代法
残废——残疾或残障 耳聋——耳背
2.借词法
委婉语的翻译
2. 套译法(application of existing euphemism)
例1:少刻,宝玉出席解手。(《红楼梦》) Presently, Baoyu left the room to relieve himself. (Yang Xianyi) 例2:史太君寿终归地府。(《红楼梦》) The lady dowager passes away peacefully. (Yang Xianyi)
1. 委婉语就是用一种不明说的,能使人感到愉快的 含糊说法,代替具有令人不悦的含义或不够尊重 的表达方法。 ——《语言与语言学词典》 2. 委婉语是用一种无害的或悦耳的词语替代一种直 接的、唐突的言词,用善意的话语把事实掩盖起 来的修辞手段。 ——《英语委婉语详解词典》
委婉语指用文雅的、悦耳的或委婉的说法来代替 粗野的、刺耳的或直露的说法。
语言现象 (一定场合、交际) 委婉语 社会文化现象 (反映社会现象、人类心理)
二、委婉语的特征
间接性 (驾鹤西去,香消玉殒,捐躯) 模糊性 (有了,有喜,没了) 悦耳性 second-hand furniture(旧家具)
antiques (古董)
三、委婉语的使用动机及其功能
动机 ------ 避讳 ------ 尊重、礼貌、拘谨、顾及受话人心理
例1: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红楼梦》) No wonder they compare you to Lady Yang, you're both ''plump and sensitive to the heat''. (Notes: Lady Yang, favorite of Emperor Minghuang of the Tang Dynasty, was supposed to be rather plump.) (Yang Xianyi) 例2:Harry used an Anglo-Saxon word. 哈里用了一个脏词。(注:Anglo-Saxon在这里是委婉语。一般说来 英语中最脏的粗话,如“字母词”,都是源自古英语,故名。)
英语委婉语浅析
汉语中关于厕所的委婉语有茅房、茅厕、洗手间、一 号、方便的地方、便所等。在这些委婉语中,“洗手 间”相当于英语中的toilet,可能是从英语中引进的。 而“便所”或“方便的地方”正好和英语中的 convenience相对应,真是不谋而合。“一号”也可 能是从英语中引入的,因为英语number one俗称小便。 其余的便地地道的“中国货”。汉语关于去厕所大小 便的委婉说法也为数不少。有的和英语委婉语相对应。 比如,汉语中的“去净手”便和英语中的to wash one’s hand、“去一号”和to go to number one等 相近似。
对生理缺陷及某些行为的掩饰 ,汉、英语言中常用委婉语说明人体的某些 特征和生理缺陷,以避免引起不快或冒犯。如在汉语中人们用“腿脚不方便” 或“行动不便”指代“瘸子”或“双目失明的人”;用“说话有点慢”指代 “口吃”、“大舌头”。英语中用“imperfect hearing”代替 “the deaf”( 聋子),用 “visually retarded”指“the blind”(瞎子),用 “queer” 表示“homosexual”(同性恋)。
委婉即“说话时不直白本意,只用婉曲含蓄的话来烘托暗 示。”
英语中的euphemism(委婉语)一词源于希腊语的前缀 eu(好)和词根pheme(说话),意为good speak(说好听的 或友善辞令)。
汉、英委婉语共同的适用范围及心理基础
在汉英文化中,委婉语主要适用范围大致为:生、老、病、死;性;排泄; 穷困;犯罪;职业;政治。就老年人之“死”而言,英语有与汉语意思相似 的婉称,常见的有:to close/end one’s days(终其天年);shut one’s light off(逝世);to cross the bar(去了);
委婉语1
便直说出来的词语。
(二)、借代 借代是指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
的名称,借和它密切相关的事务 去代替,借代具有相关性,可以 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 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应 用借代的手法还可以将不愿启齿 的词儿隐去,以达到避讳婉转的 目的。 例如: 贪杯=爱喝酒 老手=老色鬼 三尺土=坟墓 哨子=地痞流氓
(三)、暗喻 “暗喻”也就是
1.耳背=耳聋 2.油水=贿金 3.贪杯=爱喝酒 4.条子=警察 5.手头紧=穷 6.三尺土=坟墓 7.离开了=去世 8.走入歧途=堕落 9.气色不好=有病 10.衣服瘦了=胖 11.生理上有缺陷=残废 12.经济调整时期=经济萧条时期
委婉语实质上是禁忌语的变体, 担负着润滑交际的任务。 与人交流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 围是必要的,有些敏感性、刺激 性的字眼不得不提时,为了对方 更易接受,需说得文雅含蓄一点, 这是委婉语产生的原因。
汉语委婉语不仅作为一种语言现象而存在,实际上也给我们 提供了汉文化中有关价值观的许多信息,为数不少的委婉语 也应运而生。 例如,中国人在与价值观念有关的“钱”的问题上,态度表 面看是矛盾的:一方面“君子言仁不言利”;另一方面“钱” 毕竟是财富的象征,人们又离不开它。这种“矛盾”心理在 言语实践中的调和就是正面谈论“钱”时,毫无顾忌,但在 涉及个人的金钱观念时,往往避“俗”就“雅”,如用“金、 银、钞票、现金、款项、收银处”等代替。这使得中国人既 可以从容地谈“钱”,又能保全体面。 此外,不直言“钱”有时是缘于宗教原因或迷信心理。例如 “佛龛”,有的人就不说买,而是说“请”,因为“佛龛” 作为供奉佛像的小阁子,是佛界净地,佛界是视金钱为世间 浊物的,说“买”就显得俗气,有玷污佛祖之嫌。
委婉语的概念
1.2 委婉语的概念委婉语是指用一种不明说、能使人感到愉快或含糊的说法,代替具有令人不悦的含义或不够尊敬的表达方法,以达到交际的功能。
委婉语(Euphemism)一词最早出自希腊语,意为“good speech”。
宗教与委婉语产生于古人对大自然的迷惑不解和敬畏崇拜。
人们认为用委婉语称呼传说中的神灵,可以起到安抚和尊敬他们的作用。
现代委婉语范畴较广,不仅包括鬼神、裸体、排泄、新盖、生育、疾病和死亡等传统禁区,而且涉及到年龄、婚姻、职业、金钱、政治和战争等当代生活中最敏感的领域。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交往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又莫过于年龄、婚姻、职业、金钱、生老病死和排泄等几个方面。
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无论在英语还是在汉语中,委婉语的运用均十分广泛,历史悠久。
从它的广泛运用,可以体现出中英方文化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中国人在语言交往中喜欢试探,言辞婉转含蓄,为的就是要避免过于直接而给对方造成难堪、尴尬的场面,从而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
英美人在交往中注意显示自我,他们把人际交往看成是一种思想交流、信息传递的方式,对于对方的脸面和人际关系的和谐的考虑是次要的,因此他们谈话的话题十分自由广泛,并且强调直截了当的回答。
中英方这种交际观念和模式的差异常会给跨文化交际带来很大的影响。
因此,本文就中英两种语言中有关死亡的委婉语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其中的文化差异,寻求中英文化融入的切入口,加强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文化因素的融入,以提高英语学习者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以便更加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进一步促进文化交流。
英语/ Euphem ism0一词源于希腊语euphemos, 其中前缀eu- 的意思是/ good0或/ w ell0, / phem e0即speech的意思。
整个字面意思为ausp icious, good 或fortunate speech, 即/ 好听的话0或/ 中听的话0。
委婉语的产生与语言禁忌或塔布( taboo) 有关。
交际中委婉语的语境解析——具体委婉语
委婉语(euphemism)一词源自希腊语。
“eu”是前缀,意思是“好的”,词根“pheme”的意思是“话语”,因此字面上的意思是说好听的话或用礼貌的方式说话。
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在语言当中的一种体现。
在语言交际中,人们对某些概念或事物总想避免直接提到,尽管在他们所用的语言里有这些词语。
要提到某种概念或事物时,就用另一个听起来比较委婉的词语来替代。
委婉语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共存于人类社会各语种之中,无论在书面或口头表达中,人们都有意或无意地在使用委婉语,使交际顺利、愉快地进行。
在当今社会中,委婉语的使用更是有增无减,而且不断推陈出新,令人目不暇接。
对委婉语的研究在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可谓如火如荼.什么是委婉语?不同的书有着不同的定义。
但归纳起来,其大意不外乎是:委婉语往往是用一种令人愉快的、委婉有礼的、听起来不刺耳的词语来代替令人不快的、粗鲁无礼的、听起来刺耳的词语。
根据不同的标准,委婉语有不同的分类。
根据所表达事物禁忌与否,把委婉语分为积极委婉语和消极委婉语。
根据委婉语的本义是否被遗忘可分为无意识委婉语和有意识委婉语。
语境是研究语言使用和功能的一个重要的语言学范畴。
语境的定义很广,而且不同学派、不同学科中人们对其认识也不一样。
但就一般而言,语境就是言语交际所依赖的环境。
语境直接影响委婉语的选择和理解,而委婉语的运用也依赖于语境。
如果对语境有足够的了解,并能恰当地加以利用,就能获得较好的语境效果,取得交际成功。
中文摘要委婉语在社会和文化交际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是一种重要的交际策略,它是用一种间接而礼貌的方式来表达使人感到不快、尴尬的事情。
迄今为止,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来研究委婉语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与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相比,其他研究方法都或多或少地缺乏普适性。
鉴于委婉语是交际过程中语言使用者顺应交际语境做出的具体的语言选择,是为实现某些交际目的而采取的一种语言策略,故运用顺应理论对委婉语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委婉语语用功能解读
委婉语语用功能解读一、本文概述委婉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和文化之中。
它以其独特的语用功能,使人们在交流过程中能够更为细腻、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从而避免直接、生硬的冲突和误解。
本文旨在对委婉语的语用功能进行深入解读,以期提升读者对委婉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本文将对委婉语的定义和特性进行简要概述,明确其在语言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随后,我们将从多个角度对委婉语的语用功能进行细致分析,包括其在保护个人隐私、维护社会和谐、表达礼貌和尊重等方面的具体作用。
我们还将探讨委婉语在不同语境、文化背景下的运用及其效果差异。
通过本文的解读,我们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委婉语的语用功能,从而在日常交流中更加得体、有效地运用委婉语,提升沟通效果,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二、委婉语的基本概念委婉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广泛存在于各种语言和文化中。
它是指通过使用柔和、含蓄或模糊的表达方式,来替代直接、生硬或可能引起不适的词语或表达。
委婉语的出现,既体现了人们对语言艺术的追求,也反映了社会交往中的礼貌原则和文化习俗。
委婉语的基本特点在于其间接性和含蓄性。
通过委婉语,人们可以更加柔和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避免直接冲突和尴尬。
同时,委婉语也可以用来掩饰某些不愉快的真相或敏感的话题,使交流更加顺畅和愉快。
委婉语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的历史、文化、心理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委婉语的使用和接受程度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一些文化中,直接谈论死亡或疾病等话题可能被视为不吉利或不尊重,因此需要使用委婉语来替代。
而在一些现代社会中,随着人们对平等、尊重和隐私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委婉语的使用也变得更加普遍和多样化。
委婉语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它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也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交往。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委婉语的语用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与社会、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关系,为语言交际和跨文化交流提供更加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委婉语的社会语用功能
委婉语
事实上,委婉语是在语境的制约和作用下、体现交际主体心 理需要而产生的,表达者不直说本意,而选用具有与直接语所指或 含义相同的说法来替换表达的一种语言现象。
1、随着禁忌语的产生而产生 2、创造与人交流宽松和谐的氛围的需要 3、礼仪之邦对“雅”的追求心理
委婉语的作用
避讳功能、礼貌功能、掩饰功能、幽默功能。
委婉语的使用
避凶求吉:摔破碗碟说落地开花、棺材说寿木、病 了说不舒服。 含蓄谦逊:形容人胖或瘦可说发福、富态、丰满或 苗条。 和谐友善:草地上的标语:小草在生长,请不要打 扰 禁烟标语:吸烟危害健康
简述一些社交语言
初次见面说“久仰” 对方来信叫“惠书” 托人办事用“拜托” 等候客人用“恭候” 请人帮忙说“劳驾” 请人指点用“赐教”
赞人见解用“高见”
老人年龄问“高寿” 与人分别用“告辞”
求人原谅说“包涵”
客人来到用“光临” 看望别人用“拜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请人勿送用“留步”
求给方便说“借光” 欢迎购买叫“光顾”
麻烦别人说“打扰”
请人指教说“请教” 好久不见说“久违”
中途先走用“失赔”
赠送作品用“斧正”
在交际中,如果我们能学会准确的 称呼、注意避讳,能娴熟地运用委婉语 说话就变得更得体,世间必多一分理解 多一分友情,人事交往中自然也就多了 一分和谐,多了一分文明!!!
第八讲 委婉语、禁忌语和隐语、黑话
第八讲禁忌语、委婉语和隐语、黑话一.禁忌语和委婉语的界定什么是禁忌语?学界的不同意见简直就是南辕北辙。
一种意见认为禁忌语是“由禁忌或避讳民俗所产生的不能直言而用其他语言作为替代的语言现象”,“被禁言和用以代言者,均属禁忌语”。
1另一种意见则认为禁忌语指的是“在言语中通常避免使用的词语”,“在多数语言中,涉及死亡、性和生殖、排泄等内容的词语往往在禁忌语之列”,这时候就要“用相应的委婉语来代替禁忌语”。
2而所谓的“委婉语”指的是“为避免引起不愉快或失礼,对某些事物或现象采取的委婉说法”。
3以表“怀孕”的“有喜”为例,按照前一种意见,不论“怀孕”、“有喜”均属禁忌语;而按照后一种意见,只有“怀孕”是禁忌语,“有喜”应属委婉语。
我们赞成后一种意见。
禁忌语和委婉语是一对孪生兄弟,有禁忌语必有委婉语。
如“死”、“怀孕”、“拉屎”等就是禁忌语,而代替它们的“老了”、“有喜”、“方便”等便是委婉语。
可见,禁忌语是委婉语的原形、替代对象,而委婉语则是禁忌语的变形、替代物,禁忌语同委婉语意义上可以有所不同,但所指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所谓的原形和变形之间的关系,并不同于缩略词同其原形之间的关系。
前一些年,有一首歌很流行,其中有一句歌词是“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于是有些大学生就用“长得很温柔”来指称“长的很丑”。
学界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缩略词,是一种“截取式缩略”,是对歌词使用了藏头用法——只截用后半句,而意指前半句的结果。
4你以为这种意见对吗?为什么?二.禁忌语(委婉语)的类别禁忌语(委婉语)从内容上来看,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有关人类的一些隐秘器官或部位的词语,如“阳具、女阴、乳房、屁股”等。
(2)有关人类的性、生殖、疾病、死亡等行为以及与这些行为相关的词语,如“月经、性交、怀孕、死”等。
(3)有关人类身体状态、品行的评价的词语,如“貌丑、老、肥胖”等。
(4)各行各业在生产活动中所忌讳的一些词语,如养蚕业将“(蚕)爬、喂(蚕)、(蚕)长了”等都列为禁忌语,而要婉称“(蚕)行、撒叶子、(蚕)高了”;同时也忌说“伸”字,因为蚕只有死了才是伸直的,连与“伸”谐音的“笋”也列为禁忌语,而要改称“萝卜”;而且与蚕病有关的字词也列为禁忌语,如“亮蚕”是蚕病的一种,所以忌说“亮”字,“天亮了”要说成“天开眼了”,“僵蚕”也是一种蚕病,所以也忌言“僵”及其谐音字,“姜”要说成“辣烘”,“酱油”要说成“颜色”或“罐头”;“跑、没、冲”等词也因为其不吉利而被列为禁忌语,连与“冲”谐音的“葱”也得说成“香火”,怕有所冲犯。
英语委婉语的文化诠释
英语委婉语的文化诠释英语作为世界上最普及的语言之一,其语言体系也相较于其他语言体系来说,更加注重于语言的委婉和客气。
委婉语是英语中常用的语言表达形式之一,其内涵深厚,涉及到了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礼仪习惯。
本文将通过对英语委婉语的文化诠释,从文化角度深入探讨委婉语在英语沟通中的重要性。
委婉语的定义委婉语(Euphemism)是指用温和、虚弱或含糊的表现方式来表达不愉快或敏感的话题或概念,从而避免直接冒犯或引起不必要的争议。
英语委婉用语概括了所有的表达意愿,又不涉及较严重的或敏感的问题的用语。
委婉语的分类英语委婉语形式有很多,比较常见的可以归类为以下几类:死亡类委婉语英语中人们会加以委婉语的事件,比如说出生和死亡。
在谈及死亡时,常用的委婉语有gone to a better place(去了更好的地方)、passed away(离世)、no longer with us(不再与我们同在)等等。
肉体类委婉语英语中的肉体类表达也有一定的委婉语。
比如在谈到体重时,人们会用诸如big-boned(骨架大)等委婉语,表示她体型较大,同时也给出了一个委婉的评价。
其次,女性的月经会称为period(周期)或special time(特别的时候),男性的性器官也用诸如private part(隐私部位)之类的。
婚姻类委婉语英语中的婚姻类表达也有很多委婉语。
当谈到婚姻时,往往会用marriage(婚姻)与divorce(离婚)这些相对严肃的词汇。
在谈及婚姻问题时,还可以用letting someone go(放人走)、taking a break (休息一下)等委婉的用语来表达。
健康和残疾类委婉语健康和残疾等往往是人们不愿直接谈论的话题,因此,英语中也有不少委婉表达。
当我们谈起身体状况时,我们可以用feeling under the weather(身体不适)、infirm(虚弱)、handicapped(残疾)等词汇来代替原始的表达。
汉语中的委婉语
54
愿直说,所以以“寡人不以先王之臣为臣。”为借口来委婉
(2)杜月笙疾病缠身,身体极度虚弱,最后油枯灯尽,
表达其意。
魂断香江。
3、中国是礼仪之邦,说话办事都要求个“雅”字,这种
除此之外,与“死”有关的字眼也用相应的婉词来替
求“雅”心理是委婉语产生的第三个原因。
代,如:临死时叫“大限、弥留”;坟墓叫“阴宅”等。
汉
种表达方式。但词和句子本身并不是委婉语,只是在语言 可 用 委 婉 语 表 示 , 如 “ 停 尸
的运用中才使它们成为委婉语。委婉语从它诞生的那一 天就背上了鲜明的社会文化心理的标记,表现出强大的
房—— — 太平 间 ”、“身 体 有 病—— — 不舒服”、“没钱—— —囊中羞涩”、
语
交际功能。
“傻—— —弱智”。这些委婉语表达
一 、委 婉 语 的 产 生 和 发 展
的意思与原词一样,但它们力图
1、最早的委婉语是随禁忌语的出现而产生的,如果 掩饰、衰减、代替婉指汉语的直
● 不需要禁忌,许多委婉语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正是禁 接和粗鄙,听起来更舒服一些,
忌语的存在,刺激委婉语的产生,促进其数量的扩大。
龙 这与人的心理作用有关,显示了
自古以来我们最忌讳的就是一个“死”字,一般会借 社会文明的程度。
洁
用其它的词语委婉含蓄地来表达。据调查,汉语中关于
二 、委 婉 语 的 运 用 范 围
虹
中 的
“死”的委婉语有上百种之多。中国古代封建等级制度森 严,对不同人的死有不同的称法:“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
委婉语的运用表现在社会 生活的方方面面,用那些美好悦
渐弱号比喻成宝剑,右边小来左边大等等。通过上述方 物容易产生好奇心。音乐课应努力创设与其它学科不同
浅析汉语委婉语
浅析汉语委婉语摘要:汉语委婉语是因社会需要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它是以婉转、温和的语言来表达难听的或不便直接听到的对象。
本文主要从语用的角度分析了汉语的内容以及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汉语;委婉语;语用分析一、委婉语的定义内涵委婉语在英文中叫做Euphemism,它源于希腊语euphemisms。
前缀eu-意为well,pleasant,good;词干pheme意为speech。
因此euphemism 就是说“好听的话”或“讨人喜欢的话”。
委婉语是人们在交际中用来表达不宜直言的人或事物的言语,是人们谈论那些令人不快或尴尬的事情时,所使用的较为礼貌的说法。
语言是客观社会现象的主观反应。
在现代社会,随着与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语言作为一种交流手段,其在学术交流、政治军事活动以及旅游服务等领域中的重要性也日益显著。
二、汉语委婉语的主要内容人类交流永远离不开使用语言,而温和婉转的语言是交际中的一种润滑剂,它不仅可以克服人的心理障碍,而且可以减缓或消除人际交往中因直截了当而引起的种种不快,其主要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避讳死亡、疾病。
“死”自古代以来就是中国人最忌讳的字眼之一。
人的生老病死本是一种自然现象,中国人对“死”各种说法都予以回避,在很多场合都采用比较委婉的说法。
汉语中关于“死亡”的委婉语非常之多,形式也非常丰富。
根据不完全统计,大概有一百多种,如“逝去”、“去世”、“谢世”、“牺牲”、“长眠”、“作古”、“老了”、“安息”、“作古”、“长眠”等等,多不胜数。
疾病也是人们不愿提及的事情,从古到今都有所避忌。
如:“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早朝”。
(《孟子•公孙丑下》)其中的“采薪之忧”就是“疾病”的委婉语。
在现代社会,人们已经不用“采薪之忧”,而说“身体迁安”、“不舒服”等等。
2.避讳粗俗不雅的事物。
语言是思想交流的工具。
人们在交际时,会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婉转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比如性行为、大小便、生育等等,如果直言不讳的表达,往往会让人感觉尴尬,受话者也会觉得对方非常粗俗,缺乏涵养。
英汉委婉语比较
一、委婉语概述委婉语(Euphemism)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人们谈论那些令人不快或尴尬的事情时所使用的较为礼貌的说法。
它是一种修辞格,更是一种文化现象。
总的来讲,英汉语言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共同的禁忌,如死亡、生理行为、生理缺陷、职业、疾病、外交辞令等,但由于文化传统的差异,相同的领域可能又存在着不同的表达或程度的深浅。
而且中西方在文化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就导致了委婉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有所不同。
本文将从英汉委婉语表现方法及构造手段的对比入手,进而探讨委婉语互译的技巧与方法。
二、英汉委婉语的一般表现方法委婉语作为一种修辞格,既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目的。
大量的英汉委婉语运用了各种各样的表现手段来达到“委婉”这个目的。
(一)借助隐喻法英文中人们常借助生动而又通俗的隐喻来婉转、幽默地表达自己的说话艺术。
如After three days in Japan, the spinal column becomes extraordinarily flexible. 作者把日本人习惯于鞠躬说成“the spinal column becomes extraordinarily flexib le”,十分幽默有趣。
在汉语中,“墓地”被比作“人生后花园”。
除了把“死亡”比作长眠安息外,汉语中还把“死”比作像神仙一样“仙逝”、“仙游”;或用“星陨”、“花落”来比喻伟大人物的逝世,以表达无限惋惜和崇敬之情。
“墓地”被比作“人生后花园”。
(二)迂回陈述法对于有伤大雅、令人不快的话,人们常借用迂回陈述法拐弯抹角地来表达,旨在文雅,如:We have three main difficulties with regard to those terms. “Three main difficulties”,实际上是拐弯抹角地说我们“有三点反对意见”。
汉语有时为增强语意、文饰辞面或者为了达到讽刺或戏谑的目的,会运用折绕、兜圈子的方式来代替直截了当的表达方式。
委婉语
• 委婉语具有很强的时代烙印
• 伴随着社会价值的急速变化,新的委婉语层出不穷, 下面抄录的一位美国贫苦青年妇女所说的话,很典型 地说明了这种现象。
• I used to think I was poor, then they told me I wasn’t poor; I was needy. Then they said it was self-defeating to think of myself as needy, that I was culturally deprived. Then they told me deprived was a bad image, that I was underprivileged. Then they told me that underprivileged was overused, that I was disadvantaged. I still don’t have a dime ——but I have a great vocabulary!
(Frederick Engels: Speech at the Graveside of Karl Marx)
• 这是恩格斯对马克思逝世的描述,分别用ceased to think 和peacefully gone to sleep婉转地代替die,这里的委婉语 运用得庄重、典雅、得体,抒发了对失去战友的悲痛、哀 悼之情。
(The Sino-U. S. Joint Communiqué)
• 中国与美国打开外交坚冰,进行会谈中台湾问题是最敏感的问 题,此问题写进“联合公报”如何措词,也曾使两国谈判代表 和公报的起草者绞尽脑汁。据说最后美国的国务卿基辛格博士 想出“台湾海峡两岸的所有中国人”这一委婉语,使联合公报 能被双方所接受。可谓小小委婉语,解决外交大问题。
中文委婉语举例
中文委婉语举例
1. 很抱歉,这个方案并不是我们最理想的选择。
2. 我们需要更进一步地思考这个问题,谢谢。
3. 对不起,我并不认为这个方案最适合我们的需求。
4. 我们需要重新考虑这个决定,以确保我们的目标能够得到充分的实现。
5. 不好意思,我们需要再做一些调整才能够满足您的要求。
6. 您提出的想法非常好,但是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7. 我们将会在未来与您联系,以讨论更多的细节问题。
8. 很高兴能够听到您的看法,我们需要考虑这个方案是否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
委婉语的概念
1.2 委婉语的概念委婉语是指用一种不明说、能使人感到愉快或含糊的说法,代替具有令人不悦的含义或不够尊敬的表达方法,以达到交际的功能。
委婉语(Euphemism)一词最早出自希腊语,意为“good speech”。
宗教与委婉语产生于古人对大自然的迷惑不解和敬畏崇拜。
人们认为用委婉语称呼传说中的神灵,可以起到安抚和尊敬他们的作用。
现代委婉语范畴较广,不仅包括鬼神、裸体、排泄、新盖、生育、疾病和死亡等传统禁区,而且涉及到年龄、婚姻、职业、金钱、政治和战争等当代生活中最敏感的领域。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交往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又莫过于年龄、婚姻、职业、金钱、生老病死和排泄等几个方面。
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无论在英语还是在汉语中,委婉语的运用均十分广泛,历史悠久。
从它的广泛运用,可以体现出中英方文化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中国人在语言交往中喜欢试探,言辞婉转含蓄,为的就是要避免过于直接而给对方造成难堪、尴尬的场面,从而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
英美人在交往中注意显示自我,他们把人际交往看成是一种思想交流、信息传递的方式,对于对方的脸面和人际关系的和谐的考虑是次要的,因此他们谈话的话题十分自由广泛,并且强调直截了当的回答。
中英方这种交际观念和模式的差异常会给跨文化交际带来很大的影响。
因此,本文就中英两种语言中有关死亡的委婉语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其中的文化差异,寻求中英文化融入的切入口,加强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文化因素的融入,以提高英语学习者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以便更加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进一步促进文化交流。
英语/ Euphem ism0一词源于希腊语euphemos, 其中前缀eu- 的意思是/ good0或/ w ell0, / phem e0即speech的意思。
整个字面意思为ausp icious, good 或fortunate speech, 即/ 好听的话0或/ 中听的话0。
委婉语的产生与语言禁忌或塔布( taboo) 有关。
称谓语、禁忌语、委婉语
欢迎阅读称谓语、禁忌语、委婉语称谓语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称谓”是指“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
称谓语既是语言现象,也是社会、文化现象。
在任何语言中,称谓语都担当着重要的社交礼仪作用。
古代称谓语2.下,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4.称地望杜少陵(杜甫)韩昌黎(韩愈)现代称谓语1.亲属称谓辈份(父辈:伯、舅;同辈:哥、妹),父系或母系(姑、姨),直系或旁系(孙、侄孙),年龄的大小(伯、叔、哥、弟)及血亲或姻亲(哥、姐、嫂子)。
2.社交称谓职务:部长、省长、司长、厅长、校长、院长、厂长、经理等军衔:上将、中将、中校、少尉等职称:工程师、教授、讲师等职业:医生、护士、老师、会计、律师、教练等都可以加上姓称呼别人A等;“小”“老”“薄”“贱”“敝”“鄙”“愚”“寒”(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小女、小可;老夫、老朽;薄技、薄酒、薄面;贱姓、贱内;敝人、敝处;鄙人、鄙见;愚兄、愚见;寒舍、寒门。
“敢”(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敢问、敢烦。
??“劳”(烦劳,请别人做事所说的客气话):劳驾、劳步。
常用敬词“拜”拜读:指阅读对方的文章拜贺:指祝贺对方拜托:指托对方办事情拜望:指探望对方“叨tāo”叨光:(受到好处,表示感谢)沾光“奉惠玉(如玉成、玉体)垂(如垂询、垂爱)雅(如雅正,雅意)斗胆:形容大胆(多用作谦词)。
驾临:敬辞,称对方到来。
光顾:敬辞,商家多用以欢迎顾客。
光临:敬辞,称宾客来到。
后学:后进的学者或读书人,多用作谦辞。
鼎力:敬辞,大力(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海涵:敬辞,大度包容(多用于请人特别原谅时)。
斧正:敬辞,请人改文章。
指正:(用于请人批评自己的作品或意见)指出错误,使之改正。
2~310岁以下——黄口;13~15岁——舞勺之年;??????15~20岁——舞象之年;???????12岁(女)——金钗之年;13岁(女)——豆蔻年华,????15岁(女)——及笄之年;???16岁(女)——碧玉年华;20岁(女)——桃李年华;?24岁(女)——花信年华;????????至出嫁——?梅之年;至30岁(女)——半老徐娘;20岁(男)——弱冠;???30岁(男)——而立之年;405060708090100这就是12(1(2(3(4)特定的风俗习惯,个人隐私。
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委婉语
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委婉语
委婉语是指当人们要谈论生活中那些惹人不快、让人尴尬、招人厌恶和令人恐惧的事物时所用的词和短语。
英汉两种语言有的委婉语是相同的,比如“死亡”,汉语用“过世了”,英语说“pass away”;“上厕所”,汉语用“去洗手间”,英语说“go to the washroom”。
但是,不同的用法也很多,不能硬译。
比如,“他有经济问题”,意为“He is corrupted.”或“He has accepted the bribery.”不能硬译为“He has the problem of economy.”。
对于“老”,中国人尊老,对年纪大的人尊称“老人家”,而西方人对“老”总有一种恐惧,于是避免说“老”也成了委婉语。
比如,“老人家,麻烦你让一下!”如果译成“Trouble you, old man! Let me pass!”就是典型的中式英语了。
这种情况在英语中一般就表达为“Excuse me, sir!”所以,我们应该多了解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委婉语,才能更好地准确表达意思。
委婉语的定义,语言词典
委婉语的定义,语言词典
委婉语是一种用温和、委婉的语气来表达某种意思的表达方式,通常用于避免直接、冒犯或伤害他人。
委婉语包括使用委婉词、委婉语气、委婉措辞、委婉态度等。
例如,当人们在争吵时,他们可能会使用“我可以理解”来表达他们的立场,而不是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
在语言词典中,委婉语通常被定义为一种带有温和语气的表达方式,旨在避免直接、冒犯或伤害他人。
例如,委婉语可能包括使用委婉词、委婉语气、委婉措辞、委婉态度等。
委婉语在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中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规则,因此它的定义也会因地域、文化和语言而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英语委婉语的特点及应用来源:考试吧()2008-5-23 8:43:00【考试吧:中国教育培训第一门户】论文大全中文摘要在任何一个社会中,总有些不能直截了当说出来的话。
在人们交际的过程中,有些词语使人尴尬,惹人不快,招人讨厌或令人害怕,如果直接表达出来会给人一种粗俗、轻浮、无礼的印象。
因此在一些场合为了避免难堪,或减轻对人的感情伤害,人们创造了委婉语。
在西方社会文化生活中,在很多领域,人们广泛地使用着委婉语,这和世界上多数地区是一样的。
本文介绍了委婉语同禁忌语的关系,委婉语对语境的依赖性,着重介绍了英语委婉语的特点及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并探讨了人们使用这些委婉语的原因。
关键词:英语委婉语;禁忌语;语境;特点;应用AbstractIn every society there are certain things that are supposed to be unspeakable. A fair number of words make someone embarrassed、unhappy、dislike or fear when used in communication. If we express the meaning in the direct way, we will make such impression which is vulgar, frivolous, and impolite. In order to avoid the emb arrassment or ease the sting of harsh words, man has created euphemisms. In we stern cultures, many of the fields that people tend to euphemize widely are not diff erent from anywhere in the world.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 uphemism and taboo and the dependence on the context. It mainly focuse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English euphemism, and the causes of using euphemism.Key words: English euphemism; taboo; context; characteristics; applicationI一.引言委婉语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是用语言来调剂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
它是一种修辞格,更是一种文化现象。
由于委婉语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拥有很好的修饰效果,所以遍及生活中的各个层次,各个角落,倍受人们喜爱。
英语委婉语也已成为英语文化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是英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跨文化交际里一个重要的课题。
《新编英语教程》第四册Unit 2 Text IB 有这样一幅漫画,描述了这样一则幽默:一位来自法国巴黎的客人旅居英国伦敦,女房东介绍到: “Here’s grandma.”那位老奶奶说到: “ My hus band has just passed to the other side.”客人往花园栅栏的另一边望去,并没有看见人影,感到很奇怪.女房东又解释了一遍: “I mean granddad’s kicked the bucket.”客人就安慰老奶奶: “I hope his foot will be better soon.”老奶奶莫名其妙.女房东进一步解释到:“ No, he’s not here. He’s snuffed it …you know!”客人更是摸不到头脑,脱口而出:“But you’ve got electricity here.”那位巴黎的客人之所以做出这种风马牛不相及的回答,是因为他没有意识到女房东使用了委婉语,没有理解到委婉语的“会话含义”,而房东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是“爷爷去世了。
”二.英语委婉语的产生(一).英语委婉语的定义Euphemism 一词源于希腊语的前缀eu(=good,sounding well,好的,好听的)和词根pheme (=speech or saying,话语或好话)。
Euphemism 字面上的意思就是“use of pleasant,mild or indirect words or phrases in place of more accurate or direct ones(用好听的话或令人愉快的方式表达)”[1]p491。
The Random House College Dictionary (1979)把euphemism定义为:the substitution o f a mild, indirect, or vague expression for one thought to be offensive, harsh or blu nt,其意就是“用一种令人愉快的,委婉有礼的,听起来顺耳的词语来取代令人不快的、粗鲁无礼的、听起来刺耳的词语”。
美国学者Hugh Rawson 曾说:委婉语如此深深潜入我们语言,以至我们中间没有谁——即使那些自诩为直截了当的人——能够在不使用委婉语的情况下过完一天p36。
不言而喻,委婉语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一方面,它可以维持语言的禁忌的施使和效能;另一方面,它可以用来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言语交际的正常进行。
同时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一种文化、一个社会的价值观或崇尚心理p45。
(二) .英语委婉语同禁忌语的关系禁忌语(taboo)是人们多数情况下不能说或不想说的话。
禁忌语多是与身体某些器官及功能或与宗教,崇拜有关,包括脏话(obscene)、粗俗语(vulgar)、和仵犯神灵的话(pr ofane)。
禁忌语可以不用,可话不能不说,意思不可不表达,因而出现了大量的委婉语来代替禁忌语p28。
正如Fromkin 所说的:“The existence of taboo words or taboo idea s stimulates the creation of euphemism. A euphemism is a word or phrase that re places a taboo word, or that is used in the attempt to avoid either fearful or unple asant subjects.”因此,委婉语取代了禁忌语,而现有的禁忌语又刺激新的委婉语的产生。
也可以这么说,委婉语本身从产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向禁忌语转化,绝大部分委婉语都将经历一个这样的转化过程,委婉语注定是要被不断替代下去的,这是由委婉语的本质所决定的p19-20。
如英语世界中的人不敢擅自使用上帝的名义,怕大祸临头,因此为避凶求吉,同时达到交际的目的,于是使用jeepers 和gosh darn 代替Jesus 和God damn.又如在西方,人们很少谈论年龄,尤其是女性。
主要原因就是忌讳年老,因为年老意味着青春不在,意味着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的下降,所以old(老)一词一般是令人难以接受的,于是便有了老年委婉语的产生。
这些词语表达了老年人的某种愿望,抑或希望自己生命永恒,抑或希望自己容颜不衰,体形不改,因此就有了下列的词来代替:distinguished gentleman(尊贵的先生,婉指老人);grande dame(贵妇人,婉指老年妇女,老妇); seasoned man(经验丰富的人,历经沧桑的人,婉指老人); senior citizen(高龄公民,资深公民,婉指老人)p29。
(三).委婉语信息解读对语境的依赖性巴赫金的对话理论认为,交际者具备必需的统觉背景知识(即语境知识)是言语交际的基础,同时强调说话者对受话者统觉背景的掌握与预测。
受到文化传统、道德以及礼貌等因素的制约,委婉语表达内容一般是人们在言语交际的事物、现象或者是敏感的话题,它具有明显的志向性。
发话人在对受话人统觉背景基础预测的基础上,利用距离原则和动听原则扩大能指与所制的距离,避免直接指称婉指事物。
受话人如果仅从言语形式本身入手,则往往不能推测出信息的实质内容。
因此,受话人在言语及个人统觉背景知识及其它语境知识学关联点进行解读p42。
如:有一则笑话:一位外宾想上厕所,于是对翻译说:“I wonder if I can go somewhere。
”翻译随口答道:“Yes, you can go anywhere in China.” 结果弄出笑话。
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外宾说话委婉,翻译只从字面翻译这句话,没从语境及文化背景进行理解,从而闹出笑话。
三.英汉委婉语的差异汉语和英语是两种各自独立存在的语言系统,因此两者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由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不同,所以各种语言又有各自的特点,中国与西方不同的社会文化必然也会在委婉语中有所反映p50。
例如汉文化比较注重等级观念,这从汉文化中的避讳艺术可见一斑。
在封建社会中有国讳,所谓国讳,主要是避开皇帝本人的名姓及服饰。
比如与皇帝名姓相同的字音要回避。
除此以外,还有家讳、圣讳、官讳种种。
而且汉文化中的等级观念至今还在延续。
对于上级、领导,人们谨言慎行,惟恐不敬,大多不敢直呼其名, 而冠以职位,某某处长,某某经理。
而西方人则喜欢与人平等相处,所以下级可以直呼经理名字,儿子可以直呼父亲名字。
又如众所周知,中国人情感细腻,语言表达方式比较含蓄。
即使受到称赞表扬,内心很得意时,嘴里也会说:“哪里,哪里,不敢当,您过奖”之类自谦之言。
这就是避讳中的轻言艺术。
反过来,西方人性格率直,喜欢受到赞扬、鼓励,他们会欣然接受溢美之辞,并真心表示谢意。
与中国人事事时时轻言自己以示谦恭相反,西方人更看中个性的张扬。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汉语和英语中使用委婉语的意图大致是相同的,即使语言变得更加文雅礼貌,易被接受。
但在进一步的观察中,我们发现这两种语言使用委婉语的情景并不完全相同,有时甚至是截然相反的。
正是汉英两种语言所归属的文化特性、伦理观念、价值取向决定了语言的相异性。
四.英语委婉语的特点(一).民族性委婉语是世界文化中普遍的语言现象。
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不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沉淀各异,因而不同语言中的委婉语必然也存在相当的差异,这种差异的体现,正是委婉语民族特点的体现p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