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部病证的古代针灸治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外,头部膀胱经穴也被用来治疗本证, 如《针灸内篇》载:五处主“脊强,癫疾”。
本证有时与腹部相关,对此古 人取腹部穴治疗,如《甲乙经》载: 水分主“脊强里急,腹中拘痛,水 分主之”;石关主“脊强,口不开, 多唾,大便难”;中极主“小腹与 脊相控暴痛”。
现代临床也取背部、下肢阳面、头部穴以 及合谷、中渚等治疗本证,如:
周燕媛氏[5]•以针刺治疗强直 性脊柱炎,取相应夹脊穴、背腧穴 等,根据辨证施予补泻手法;
王伟氏[6]治疗强直性脊椎炎, 取夹脊穴与督脉穴,用深刺泻法, 可见运用针刺治疗本证,是古今一 致的。
2、艾灸温通补虚:艾灸有温经通脉,散 寒除湿,强壮保健的作用,因此对于本病之瘀 证、寒证、湿证、虚证等,古人常用灸法治疗, 如上述虚证中《千金要方》言“灸脾募百壮”, 即为一例。
热证,可加取末部穴和大关节 部穴(如涌泉、人中、委中等);
风证,可加取祛风穴(如风府、 风门、风池、肝俞等);
气证,可加取与腹相关的穴位 (如脾俞、季胁、气穴、中注等);
虚证,可加取补虚之穴(如膏 肓俞、脾募、然谷等)。
临床多用针刺法,且多施泻 法;
对于瘀证、寒证、湿证、 虚证,则可用艾灸法;
对于瘀证,也可循经取末 端穴或关节部穴,施予刺血疗 法,其中委中穴最为常用。
综上所述,古人治疗本证多取:
背部督脉穴(如筋缩、腰俞、长强 等);膀胱经背俞穴(如肾俞、大肠俞、 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等);
头面部督脉穴(如水沟、百会等);
下肢膀胱经穴(如委中、昆仑、申 脉、京骨等);肾经穴(如涌泉、太溪、 大钟、复溜等);
四关穴(合谷、太冲)以及中渚等 三焦经穴。
对于寒证,可加取下部穴(如 次[寥]、大钟、长强、腰俞等);
在上肢诸穴中,中渚穴的次数较高, 共7穴次,令人瞩目,如《流注指要赋》 云:“脊间心后者,针中渚而立痊”。 而三焦经的液门、阳池、支沟等也被用 来治疗本证,中渚等三焦经穴治疗本证 的机制尚待研究。
另外,后溪通督脉,似应是治疗本 证的要穴,可是在古代文献中却没有此 类记载,其原因也需探讨。
【分部取穴特点】
2、多取督脉穴:《难经·二十八 难》曰:“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 于脊里,上至风府”;《难经·二十九难》 曰:“督之为病,脊强而厥”,故治疗 本证亦多取督脉穴。统计结果显示,督 脉为66穴次,占各经穴次的第二位。
如《灵枢·经脉》载:长强主“实则 脊强”;《济生拔粹》云:“治脊强反 折,刺督脉哑门一穴,应时立愈”。常 用穴还有水沟、腰俞、筋缩、百会等。
风府、风门、风池均在人体的上部 和阳面,有祛风作用,肝俞则能平息肝 风。
4、气证:因为本证常与腹中气逆 相关,故又选用与腹相关的穴位,如 《甲乙经》载:“腹中气胀,引脊 痛……先取脾俞,后取季胁”,“奔豚 泄气,上下引腰脊痛,气穴主之”; 《针灸聚英》载:中注主“泄气,上下 引腰脊痛”。
古人还根据气证的部位,循经取远 道相应穴,如《玉龙经·磐石金》云: “气攻腰背脊疼:肩井、委中”;《医 宗金鉴》道:“肾经原络应刺病……脐 下气逆脊背痛”。
如《甲乙经》载:“腰脊强,不得 俯仰,刺脊中”;《医学入门·杂病穴法》 曰:“脊膂痛者,针人中尤妙”;《天 元太乙歌》道:“背脊俱疼针肩井,不 泻三里令人闷”。
古人还根据病情的虚实采用补泻手法,统 计显示泻法8穴次,补法3穴次、兼施补泻者 1穴次,可见治疗本证以泻法为多,也就是说 在本证中以实证为多见。如《玉龙歌》道: “强痛脊背泻人中”;《医学纲目》云:“脾 脊后心疼痛:中渚(泻之忌补)”。
2、多取下肢阳面穴:足太阳经行 经背部,故也取该经在下肢部的穴位, 通过经气的传输治疗本证,因此下肢阳 面穴的次数较高。统计结果显示,腿阳 面为50穴次,足阳面为28穴次,分 占各部穴次的第三、五位,整个下肢阳 面共计78穴次,其中多数属膀胱经穴。
如《马丹阳歌》道:委中主“腰重 不能举,沉沉挟脊梁”,昆仑主“头疼
对于虚寒证,古人则采用补虚散寒的方 法,如《千金要方》言:“男子腰脊冷疼,溺 多白浊,灸脾募百壮”。章门为脾之募穴,在 八会穴中属脏会,有健脾强体的作用,故可补 虚散寒。
2、热证:因为大关节部穴和末部穴阳 气旺盛,故清热考虑选用该两部穴。
如《甲乙经》载:委中主“热病侠脊痛”, 涌泉主“身热,脊胁相引”;《循经考穴编》 载:“刺要穴人中”,可治“人病脊膂强 痛……背心热”。其中委中位于膝关节部,涌 泉位于下肢末部,而人中则近督脉之末部。
5、虚证:古人考虑选用有补 虚功能的穴位,如《类经图翼》载: 膏肓俞主“治背脊痛风劳”;上述 寒证中《千金要方》治疗虚寒证, “灸脾募百壮”;上述热证中, 《医学纲目》治疗虚热证,“补其 荣然谷”。
【针法灸法特点】
1、针刺多施泻法:因为针刺可 激活体内吗啡样物质,产生止痛等效应, 故多被用来治疗本证,统计显示共19 穴次。
脊背急” 。
3、选取头面部穴:督脉行经头面部,故 头面部穴次也较高,统计结果显示,头面部为 37穴次,占各部穴次的第四位。如《流注指 要赋》道:“人中除脊膂之强痛”;《儒门事 亲》曰:神庭、上星、囟会、前顶、百会五穴 可治“腰脊强”。
在督脉诸穴中,水沟穴次最高,达13穴 次,十分突出,这是其近督脉之末端,经气旺 盛的缘故。
对于虚热证,古人则取补虚清热之穴,如 《医学纲目》曰:“肾热生骨痿,足不任身, 腰脊不举,骨枯髓减,色黑而齿槁者,补其荣 然谷,通其俞太溪,至冬病已”,其中然谷可 补虚,太溪可清热。
3、风证:古人考虑选用有祛风作 用的穴位,如
《杨敬斋针灸全书》曰:“风痉证, 腰脊强:风府、风门、肝俞”;
《循经考穴编》载:风池主“中风偏 枯,脊膂强痛”。
【循经取穴特点】
1、多取膀胱经穴:《灵枢·经脉》曰: 膀胱经循行“挟脊抵腰中”,“挟脊贯臀”; 该篇“是动病”有“脊痛腰似折”一症,因此 古人多取膀胱经穴治疗本证。统计结果显示, 膀胱经为156穴次,占各经穴次之首。
如《千金要方》言:“次[寥]、胞肓、 承筋,主腰脊痛,恶寒”;《针灸大成》云: “足太阳井:腰目疼,脊痛……不已,刺金门 五分,灸三壮,不已,刺申脉三分”。常用穴 还有委中、昆仑、白环俞、肾俞、膀胱俞、大 肠俞、小肠俞、京骨等。
1、多取背部穴:因为脊在背部,故本证 的背部穴次最高,下背部为74穴次,上背部 为51穴次,分占各部穴次的第一、二位,整 个背部共计125穴次,占全身总穴次的34. 9%。所取穴位即督脉与膀胱经在背部的穴位。
取督脉穴者, 如《百证赋》道:“脊强兮, 水道筋缩” 。取膀胱经背俞穴者,如《千金要 方》言:“小肠俞、中膂俞、白环俞,主腰脊 疝痛”;《神应经》语:“胁与脊引:肝俞”。
艾灸时古人较多地选用膀胱经穴,如《资 生经》曰:“腰脊伤,持重得病而入肾,灸肾 俞可也” 。
古人也灸督脉穴,如《太乙神针》取身柱 穴治“脊膂强痛”,取腰俞穴治“腰胯脊痛, 不能俯仰”。“太乙神针”是在穴位上铺七层
布,将艾条点燃后按其上,属艾条灸法之一。
现代也用灸法治疗脊部病证:
如陈邦国氏[7]治疗增生性脊椎炎, 取大椎 等督脉穴,以及肾俞、阳陵泉、足三里等穴, 用隔姜灸法;
就穴位所处部位而言,上述委 中在大关节部,长强、神庭、上星、 囟会、前顶、百会、涌泉则Leabharlann Baidu末端 部,因为关节与末端部往往是瘀血 邪气壅滞之处,故多于此部放血逐 邪。
其中委中穴次最高,共计8穴 次。
现代也有用刺血治疗本病的报 道,如王云琳氏[4]治疗脊柱病变, 梅花针叩刺病变椎体节段督脉穴, 以皮肤见血为度,可见古代的刺血 疗法在当代仍有临床意义。
的讨论范围内。
运用计算机对93种古医籍中用针 灸治疗脊部病证的内容进行统计,结果 显示,治疗本证共涉及文献219条, 穴位135个,总计358穴次。
常用穴位及其次数为:委中27、 水沟13、昆仑10、长强10、白环 俞8、肾俞7、膀胱俞7、复溜7、中 渚7、章门7、腰俞7、大肠俞6、小 肠俞6、合谷5、申脉5、京骨5、涌 泉5、大钟5、肝俞4、次[寥]4、 志室4、胞肓4、至阴4、太溪4、太 冲4、筋缩4、百会4。
脊部病证的古代针灸治疗 特点分析
刘立公 顾 杰 杨韵华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中心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
脊部病证在针灸临床上时可见到, 其常表现出脊部的疼痛、拘急、强硬、 活动困难等症状。
现代医学认为,本证多由脊部骨骼 (脊椎)和软组织(肌肉、肌腱、韧带 等)的病变所致,常见的有脊部组织的 外伤、劳损、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 以及强直性脊柱炎等,还包括“脊反 张”,即由大脑皮层功能紊乱所引起的 背脊部肌肉痉挛。但脊髓病变不在本文
而现代临床常用电针、火针、 芒针、温针、热针、水针、敷贴等 方法治疗本证,这些在古代是没有 的;
现代临床还选用上下肢阳明经 穴和下肢少阳经穴,这在古代也用 得较少。
此外,大肠经“上出于柱骨之会 上”,肝经“与督脉会于巅”,均与督 脉相交会,而合谷、太冲分别是该两经 的原穴,原气充沛,因此古人也取该两 穴治疗本证。
如《席弘赋》道:“手连肩脊痛难 忍,合谷针时要太冲”;《针灸集成》 载:太冲可治“挟脊痛”;《济生拔粹》 曰:“治腰脊内引痛不得屈伸,近上痛
者,刺手阳明经合谷二穴”。
常用经络及其穴次为:膀胱1 56、督66、肾36、胆14、 肝14、胃13、三焦13。
常用部位及其穴次为:下背7 4、上背51、腿阳50、头面3 7、足阳28、足阴24。
各种针灸方法的穴次为:灸3 7、刺血脓水20、针19(包括 泻8、补3、补泻结合1)。
对文献及其统计结果进行分 析,可知古代针灸治疗本证有以下 特点:
严君白氏[8]•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取督脉穴 用辅灸法;
梁桢氏[9]治疗脊柱结核,取至阳穴,作化 脓灸, 取脊部凸部,作隔蒜灸。
他们均取得良好疗效,可见古代的艾灸疗 法是值得推广的。
3、刺血多取委中:对于本病与瘀血相关 者,古人常施用刺血疗法,以逐瘀外出,其选 穴则以经络辨证为据。例如:
对于膀胱经瘀阻者,《针灸集书》载:委 中主“脊膂痛肿,于此穴中出血,甚妙”;
【辨证取穴特点】
对于脊病之寒、热、风、气、 虚各证,古人均取背脊局部穴治之, 同时还根据各证的不同,选用不同 的穴位和方法。
1、寒证:因为人体的下半身藏有肝、脾、 肾三脏,是制造与贮存人体所需能量的部位, 因此古人注意选用下部穴以祛寒。
如《甲乙经》载:“入脊,腰背寒,次 [寥]主之,先取缺盆,后取尾骶与八 [寥]”,大钟主“凄凄(然)腰脊痛”; 《西方子》云:长强主“脊痛寒”;《医宗金 鉴》曰:“腰俞主治腰脊痛,冷痹强急动作 难”。
对于虚实夹杂者则兼用补法和泻法,如《医 宗金鉴》道:“大肠俞治腰脊疼……先补后泻 要分明”;《琼瑶神书》语:“脊膂强痛要升 阳,闪搓腰痛气下忙,委中升阳即使下,复使 加弹即便康”,这是在委中同一穴位上兼施 “升阳”与“下气”法,并且还加用了弹针的 方法。
在当代临床上,人们也用针刺 及其补泻手法治疗本证,如
罗健氏[1]以针挑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取华 陀夹脊、膀胱经背腧穴、督脉、骶部阿是穴等;
管遵惠氏等[2]用热针治疗增生性脊椎炎, 取脊椎压痛点及其四周穴(称为“九宫穴”);
侯冬芬氏[3]用针刺治疗增生性脊柱炎,取 夹脊穴以及合谷、委中、昆仑、风池等;
王云琳氏[4]以针刺治疗脊柱病变,取中渚、 昆仑等穴, 可见古人的取穴经验在当代本证临 床上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对于督脉瘀阻者,《针灸内篇》载:长强 一穴治“脊强……泻血俱效”;
对于肾经等瘀阻者,《灵枢·热病》曰: “男子如蛊,女子如阻,身体腰脊如解,不欲 饮食,先取涌泉见血,视跗上盛者,尽见血 也”;
对于膀胱、胃、脾与小肠四经瘀阻者, 《灵枢·癫狂》云:“癫疾始作而反僵,因而脊 痛,候之足太阳、阳明、太阴、手太阳,血变 而止”。
3、选取肾经穴:《灵枢·经脉》曰: 肾经循行“贯脊属肾络膀胱”;该篇 “所生病”亦有“脊股内后廉痛”一症, 因此古人也取肾经穴治疗本证。统计结 果显示,肾经为36穴次,占各经穴次 的第三位。
如《千金要方》载:涌泉、阴谷主 “身体腰脊如解”;《针方六集》言: 然谷主“脊臀股内后廉痛” 。其他常用 穴还有复溜、大钟、太溪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