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配线工艺

合集下载

二次配线通用工艺规范

二次配线通用工艺规范
5.9电力仪表的接线:
5.10一排按钮、信号灯接线:
5.11转换开关接线:
6.电器安装原则;
6.1验收检查:
6.1.1包装和密封应良好。
6.1.2技术文件应齐全,并有装箱清单。
6.1.3按装箱清单清点,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附件、备件应齐全。
6.1.4按要求做外观检查;外壳、漆层、手柄,应无损伤或变形;内部仪表、瓷件、胶木电器,应无裂纹或伤痕;螺丝应拧紧。
表1
管形电阻发热功率为额定不同百分比时
7.5~15W
25~200W
≤30%
≤50%
≤30%
≤50%
选用BV、BVR导线剥去的绝缘长度(mm)
10
20
20
40
4.26长期带电发热元件安装位置应靠上方,按其功率大小与周围元件及导线束距离应不小于20mm。
4.27二次接线与高低压导体之间的电气绝缘距离见表2
4.3导线线束转弯处应有圆弧过度,其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线束外径的
两倍,以免应力集中。线束应有线夹或固定夹固定,以免受振动和冲击造成破坏.硬导线接线端应弯成U形缓冲环。
4.4所选导线截面必须满足长期允许负荷的额定电流值。
4.5导线在通过柜体板件的孔、边等断面处,需用护线套保护,以免破坏导线绝缘。
4.6每批工程二次走线的接线形式必须一致;同批量产品材料色泽应力求相同。
4.12柜内电流回路配线应采用截面不小于2.5mm2、标称电压不低于450/750V的铜芯绝缘导线,接地回路采用截面不小于2.5mm2黄绿双色导线,其他回路导线截面不应小于1.5mm2.。
4.13导线用于连接门上的电器、控制台板等可动部位时,应采用多股软导线,敷设长度应有适当裕度;线束应有外套塑料缠绕管保护;在可动部分两端应固定牢固。

电缆二次配线施工工艺

电缆二次配线施工工艺

电缆二次配线施工工艺一、施工准备1、劳动组织电缆二次配线工作每个变电所设一名施工技术负责人,配电装置和配电盘、柜按每处或每面设一名技术工人考虑,校线工作由配线人员互相配合完成。

2、工机具3、材料二、操作程序1、工序流程图图1电缆二次配线工序流程图2、操作要领(1)施工准备:①以端子排接线图为标准,检查核对配电装置或盘、柜的端子排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将与设计要求不符的部分进行更换。

②以原理接线图和端子排接线图为依据,以制造厂提供的背面接线图或原理图作参照,分回路对配电装置或盘、柜的内部配线进行一次全面校对,并对校线中发现的问题按设计要求改正过来,同时在背面接线图中把改正的部分标注清楚。

③检查配线对象引入的电缆规格、型号、走向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各电缆开剥的长度能否满足接线要求。

④在采用线槽布线的配电装置或盘、柜内按技术要求安装塑料线槽。

(2)电缆校线套标号牌:①确定校对电缆的操作顺序,准备好相应的芯线标号牌。

②用剥线钳剥除待校电缆两端电缆芯线端头的绝缘层,设定校线电话或电子校线器的通话回路。

③用查号线或校对端子在电缆两端查找出同一根芯线,确定该芯线的编号,并套上标号牌。

④每根电缆所用芯线都确定之后,再将所有芯线重新校对一遍,防止发生混淆。

(3)固定电缆头:①按配线顺序把所有电缆头排列整齐,在电缆头以下100mm处用细绑线把所有电缆绑扎成一束。

②测出电缆束的尺寸,制作电缆固定卡子。

③用电缆固定卡子把电缆束固定在盘、柜的支架上。

④对于铠装或芯线有接地要求的电缆,把所有接地线编成一束,按技术要求焊接或压接接线端子,连接在设定的接地点上。

(4)芯线排把:①为便于排把,先用一根硬芯塑料线把同一束电缆的电缆头绑扎在一起,如图2所示,使其相互密贴。

图2电缆头临时绑扎示意图1-电缆头套;2-电缆固定卡子;3-硬芯塑料线②计算电缆束芯线的总数,确定线把排列的形式。

如:总数为72根,可按9(根)×8(层)或12(根)×6(层)排列。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

特殊情况按相应工程的技术要求选择导线颜色和截面
积。
5.3 剥线
绝缘导线应用剥线钳剥去绝缘层;剥线时导线规格和
钳子应适配,线芯不应有伤痕。 剥线钳在剥绝缘层时必须注意钳口的方向。 剥线长度应与接线端头颈部长度相等。 弯圈接线时剥线长度按螺钉直径确定。
5.4弯圈接线 凡在接线端上用螺钉直 接紧固导线时,其连接 导线(BV)必须先弯圆圈 (瓦形压板,圆形接线 器件除外)。 弯圆圈的导线必须先套 上线号管,然后用圆嘴 钳子按顺时针方向弯圆 圈,圆圈内径比接线螺 钉直径大0.5—1mm。 圆圈距线号管应有2mm 左右的空隙。
5.10端子排的安装及接线
端子排的首尾两端必须装有固定器固定。 端子排只能竖放或横放,为了接线方便,放置时可单排、

多排装设。多排装设时,每排应呈阶梯状安装,以利于操 作。 电流试验端子、熔断器端子、空气开关的进出线方向应遵 循上进下出、左进右出、里进外出的原则。 每个端子的接线端最多只允许接两根导线。 导线接至端子排弯曲接线时,尽量保证导线弯曲弧度一致, 确保导线外观整齐,美观; 端子板不得有损坏、污垢,其固定应牢靠。每组端子板前 端应有标识端子并标明其顺序编号或功能内容; 每节端子上均有与图一致的端子顺序号,便于检查和维护。 接线端子应与导线截面匹配,不应使用小端子配大截面导 线。
5.5 接线端头的压接处理

接线端头采用普通 型和预绝缘型以及 管状预绝缘型。
接线端头采用压钳 压接。


接线端头的压接处 理注意事项:
1.靠近压接端头颈部接缝 处压接;压接工具凸起 部位对准压接端头接缝 处。 2.压痕应在颈部接缝的正 中央。 3.确保线芯全部套入接线 端头颈部内。

配电柜二次配线工艺

配电柜二次配线工艺

二次配线工艺1总则本文件规定了二次配线的原则、工艺要求、操作程序。

适用于电气成套产品中二次配线的加工和质量控制。

注:当本文件相关条款与质量计划和制造规范的规定以及按照用户协议(或地方标准)编制的规范的规定相冲突时,按照这些规定要求实施。

2配线原则2.1布线应平直、整齐、统一,走线合理,接点不得松动,便于检查和检修。

2.2走线通道应尽可能少,且横平竖直。

同一通道中的导线要分类集中,单层平行密排或成束时应紧贴敷设面。

2.3同一层次的导线应高低或前后一致,不能交叉。

当必须交叉时,可水平架空跨越,但必须走线合理,不得多层次跨越。

2.4不线应横平竖直,变换走向应垂直90°(拐角弯曲半径约为线经两倍)。

2.5上下或左右接点若不在同一垂直或水平线时,不应采用斜线连接。

2.6导线与端子连接时,应不在绝缘层、不反圈、露铜不大于1mm。

2.7同一元件、统一回路(或功能相同元件与回路)的不同接点的导线间距及弯曲弧度应保持一致。

2.8每个接线端子只允许接一根导线,每个电器元件端子接线不得超过两根。

2.9布线时严禁损伤绝缘层和线芯。

2.10二次配线应远离飞弧元件,并不得防碍电器的操作。

2.11电流表与分流器的连线不得经过端子。

电流表与电流互感器的连线必须经过试验端子。

2.12二次配线不得从母线相间穿过。

2.13成套电气产品绝缘导线最小截面积为1.0mm2,对于低坪(≤100V)线路允许采用截面积小于1.0 mm2的导线。

2.14接线不得使端子受到额外应力。

2.15导线接入端子应采用铜接头,许可不采用铜接头时,软导线绞紧搪锡接入,独股线作成羊眼圈接入。

2.16线槽布线时,包括绝缘层在内的导线总截面积不大于线槽截面积的60%;线束布线时,应根据缠绕管规格,但最多不得超过30根。

2.17布线应垂直或水平有规律的布置,不得出现歪斜交叉布置。

2.18柜内的弱电布线与强电应分开敷设。

2.19集中布置的端子的短接线,不进入线槽。

二次配线[整理]

二次配线[整理]

二次回路的配线方式和工艺要求:1)平行排列配线(扁线)①平行排列配线是把相同走向的导线排列在一起,用线夹固定成形,断面成矩形;为使线排整齐,还常常放入实际并不接线的假线。

②分支线弯曲后与主线成直角,弯曲时,将配线弯成小圆角,弯曲半径一般为导线直径的三倍;③导线数量较多时,可变成多层走线;④“线把”要保持横平竖直,每间隔用线卡均匀固定;⑤上线卡时,先在两层导线之间垫一层弹性纸片,导线外包缠黄蜡带或聚氯乙烯带加强绝缘;⑥屏上常焊有走线支架,在一定距离上加以强度较大的线夹,将“线把”统一固定。

2)成束布线(圆线)①将相同走向的导线用蜡棉纱线、尼龙线或专用塑料扎带,把线捆扎在一起,断面成圆形;②扎线间距约为60mm——120mm,扎带结置于背面;③分支线与主线成直角,并且要从线束背面或侧面引出;④屏内适当位置也应设置线夹,将线束固定,并与屏面有不大的距离;⑤线夹与线束之间应衬垫黄蜡带或聚氯乙烯带;3.技术标准:二次线装配原则和要求①电压回路、控制回路用1.5mm2铜芯绝缘线,电流回路用2.5 mm2铜芯绝缘线,不得用铝芯线;②配电屏内配线应整齐,接线正确、牢固,与安装图一致;③配线在两个端子之间不容许有接头及分支线,配线端部需套上绝缘软管,并写明编号,编号正确,字迹清楚;④配线应成排或成束、垂直或水平、有规律地布置,布线合理、省材料,其长度超过时,应加线卡,线卡与导线之间应衬垫绝缘;⑤导线穿过金属板时,应装在绝缘衬管内;⑥配线与端子连接,线耳应顺时针绕接,接点必须加垫圈或花圈;⑦所有与配电屏相连接的电缆,在与端子排相连接前,都应用电缆卡子固定在支架上,使端子不受任何机械应力;⑧活动屏用多股软线布线;⑨同一屏用同一颜色线布线;⑩当端子已接有二根导线时,不得加装第三根,应设法加装端子。

总之,进行二次配线要记住:“导线选择有要求;布线布局要合理;接点线耳有方向;横平竖直要对齐;绑扎牢固又美观;正确经济又实用。

二次配线工艺作业指导书

二次配线工艺作业指导书

二次配线工艺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守则适用于本企业电装车间成套开关设备的二次线路的配制。

2材料2.1各色单股塑料绝缘铜芯线,型号BV、标准号JB1598-75,截面积为:0.5mm2 、0.75mm2、1.5mm2等。

2.2各色多股塑料绝缘铜芯线,型号BVR,标准号JB1598-75,截面积为:0.5mm2、1.0mm2等。

2.3 OT1.5型、VT1.5型铜制裸压接端头。

2.4塑料行线槽和塑料缠绕管。

2.51010型尼龙丝(截面积0.5mm2),2218型黄蜡绸带和1#-5#钢筋轧头,1mm 厚绝缘底板。

2.6酒精、松香、焊锡、锡块。

3设备及工具剪丝钳、斜口钳、尖嘴钳、压接钳、电工刀、4寸、6寸、8寸活动板手,全套套筒板手和梅花板手,4寸、6寸、8寸螺丝刀,万用表或自制“通断器”,300毫米钢直尺,2米卷尺,手电钻,工作梯凳。

4准备工作4.1熟悉产品图纸,领齐配制二次线路的导线,紧固件、钢筋轧头等,并摆放在适合安装的位置或车架上。

4.2检查塑料绝缘铜芯线是否为许可证的产品,并要求附有生产厂的合格证,且经过进厂验收认可。

4.3二次回路的导线绝缘一般按工作电压不低于500V来选择,弱电回路的导线的绝缘一般按不低于250V来选择。

4.4检查已安装的元件是否齐全、完好,是否检验检查认可。

4.5清点号码筒,并摆放整齐,以防混乱、弄脏。

5工艺过程5.1按照图纸线路,参照元件安装位置量线下导线材料,下料的余量不应大于200毫米,下料后用于净软布揩净。

5.2二次配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 1.5平方毫米单股铜芯绝缘线或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平方毫米多股铜芯绝缘线,弱电回路导线截面积不小于0.75平方毫米单股铜芯绝缘线或截面积不小于0.5平方毫米多股铜芯绝缘线,插件内部的导线允许采用截面积为0.5平方毫米单铜芯绝缘线。

6制作线束6.1线束断面制成矩形时,每层不得多于10根,并要求在层与层之间衬垫与导线层两样宽的绝缘纸板,在线束的分支处和线束每隔100-200毫米处须用黄蜡铜带包扎3-5层,再用钢筋轧头锁紧。

电气公司标准之二次配线工艺

电气公司标准之二次配线工艺

洛阳***电气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 J3.1.2--2003二次配线工艺2003-03-30发布2003-04-01实施洛阳***电气有限公司发布Q/*** J3.1.2-20031范围本规程使用于低压开关柜、控制箱、仪表盘等产品的二次配线。

2准备2. 1工具a:剥线钳b:尖嘴钳 c:斜口钳 d:剪刀 e:各种螺丝刀 f:电烙铁 g:冷压钳2.2材料a:BV、BVR各类规格导线 b:中性焊液 c:55#松香焊锡丝 d:常用线号和各种规格内齿套管(线号机)e:铜制冷压线鼻 f:塑料线夹、塑料行线槽 g:吸盘、扎带和标签2.3施工前必须看清图纸要求和图纸上设备符号是否与实物相符。

2.4根据过门线、接地线和固定安装位置确定导线的总方向。

2.5元件标签一般贴在元件接线面的左上角,由于地方所限也可贴在其它地方,但应照顾到整齐美观和不致引起混淆。

2.6标准柜中电压回路的导线截面选用1.5mm2,非标柜中电压回路的导线截面选用1.0mm2;电流回路选用Q/*** J3.1.2-20032.5mm2。

特殊情况按图纸要求选用。

3 二次配线的要求3.1放线时必须根据实际需要长短来下线,一般应留有100—150mm的余量,活动线束应考虑最大极限位置需用长度。

3.2 二次导线采用行线槽布线时,内部走线应梳理整顺,不能扭绞,不允许中间有接头。

3.3 安全接地线应在全长范围内使用带有黄、绿相间的双色导线。

3.4 绝缘导线及其线束禁止敷设在电阻器等发热元件上,两者必须保持适当的距离。

3.5 绝缘导线在穿过钢板或其它金属件时,应在穿过部位套上橡胶圈或塑料保护带。

3.6 导线束在过门时用扎带绕扎,扎带间距为100—250mm,间距应均匀,带结方向一致,线束应整齐、美观。

3.7 二次线束水平固定时,固定点的间距不应大于300mm,垂直固定时不应大于400mm。

3.8 导线排列应尽量减少弯曲与交叉。

弯曲时其弯曲半径不小于3倍的导线束外径,并弯成弧形;导线交叉时,应遵循少数导线跨越多数导线、细线跨越粗线的原则。

开关柜二次配线工艺

开关柜二次配线工艺

1.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我厂生产的各种高压开关柜、低压配电屏、动力配电箱、起动箱及控制保护屏的二次配线。

2.材料:2.1导线:一般采用单股或多股绝缘塑料铜芯线。

其截面和颜色要符JB/DQ6141/2/3-86和GB2681-81的要求。

辅助回路采用最小截面积BV导线不小于1.5mm2的铜芯黑色绝缘导线;连接低电压小电流(交流或直流电流小于1A,电压小于50V)的电子电路,允许选用更小截面的绝缘导线。

专用计量柜应分色,电流回路4mm2、电压回路2.5mm2,其他回路1.5mm22.2BVR导线,适用于柜体、箱架至门及其活动部位。

2.3辅助材料为:白色塑料3.5mm E型套管、各种规格橡皮圈、夹线板、行线夹、塑料捆扎带、塑料螺旋管、胶带纸、铜制裸压接头、紧固件等。

3.工具:尖嘴钳、斜嘴钳、剥皮钳、扁嘴钳、剪刀、电烙铁、螺丝刀、冷压接钳、套筒扳手、活扳手、电工刀及万用表等。

4.配线的原则:装臵、单元配线基本上有方线束、矩形线束、圆线束,横平竖直走线,另一种走线槽行线。

装臵配线所用的交流电源线,直流主回路及高电平(110V及以上)控制回路线应与低电平(110V以下)控制回路线分开走线,并以不同颜色加以区分,同一工程中各台装臵内所选用的导线颜色应一致。

易受干扰的导线(如:检测元件的信号回路线,放大器的输入导线,可控硅控制极引线等),应采取有效的防干扰措施(如采用绝缘的屏蔽电缆、屏蔽线、双绞线),这些要求在接线图上予以具体说明。

5.配线工艺过程与要求:工艺过程:备图→备料→按图样要求核对电器元件位臵和型号规格→填写粘贴不干胶元件位臵符号牌→白色塑料3.5mm E型套管标号(线号)→下线→接线→捆轧整理→自检→交检。

5.1准备工作5.1.1看清图样及材料明细表和技术要求。

5.1.2按图样要求,领取各种规格导线及辅助材料。

5.1.3根据导线规格,选择异形套管,并按图样要求及配线先后次序套标号。

5.1.4按图样要求,对元件安装位臵和型号规格。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46620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46620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1、适用围本工艺适用于本厂生产的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等辅助回路的配线。

2、辅助回路的配线工艺要求2.1用于连接辅助回路的导线,一律采用BV、BVR型铜芯塑料绝缘线(下文简称导线)2.2选用辅助回路的导线时,其最小截面为1.5平方毫米,连接电子器件的小电流,低电平电路时,允许采用小于1.5平方毫米的导线。

但不论采用那种导线,都不得采用虎钳、钢丝钳等强行拉直,以免改变导线截面、强度等指标。

2.4辅助回路行线时,其色法的规定应参照GB2681国家标准,设备部敷设用黑色,安全用接地线用黄绿双色线。

2.3所选用的导线绝缘层不得有褪色老化等现象,导线在弯曲敷设后,绝缘层不允许开裂及操作。

2.5辅助回路导线的配置应做到牢固可靠,横平竖直,层次分明,整齐美观,便于维修,除必要的弯曲敷设处,不准歪斜、扭曲。

2.6辅助回路的导线上端裸露部分之间及导线上端裸露部分与金属骨架的电器间隙不小于6~10毫米,爬电距离不小于8-12.5㎜(GB7251 6.1.2.1 表2)2.7辅助回路的导线及线束,不准在导电部件上敷设,也不准直接敷设在金属铁板上,导线及线束穿插越金属孔时应在金属孔上装绝缘套或在导线及线束上缠绕塑料带或套塑料管,但不允许从母线相间或安装孔中穿越,导线及线束在敷设途中如遇金属障碍应加以弯曲越过,中间保持4毫米以上距离。

2.8门与柜体之间的连接线俗称过门线,过门线必须采用BVR型铜芯塑料软线,过门线要留有足够的长度,一般能使门顺利打开关大于90°,过时装店线在开门过程中不擦门框、过门线线束要用塑料带或缠线管紧密包扎,以防松散,连接线束的两端要有固定点。

2.9辅助回路的线束或单线的固定,可采用两种方法:2.9.1在线束上包塑料带后用铝皮夹(钢精扎头)固定(或用BV型1.5平方毫米塑料绝缘线固定)要求包扎紧密,固定牢固,固定间距、横间距离不得大于120毫米,纵向距离不得大于150毫米。

2.9.2用聚丙稀缠绕管包扎经上述两种方法扎好的线束均应用绝缘胶木线夹固定,固定间距横向不得大于300毫米,纵向不得大于400毫米,固定点均应分布均匀。

二次回路的配线方式和工艺要求

二次回路的配线方式和工艺要求

引言概述:在电气工程中,二次回路的配线方式和工艺要求对于有效保护和稳定的电流传输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探讨五种常见的二次回路配线方式以及在实际操作中的工艺要求,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二次回路的配线方式。

正文内容:一、串联式配线方式1.串联配线方式的原理及特点2.串联配线方式的应用场景3.串联配线方式的具体步骤4.串联配线方式的优缺点分析5.串联配线方式的工艺要求二、并联式配线方式1.并联配线方式的原理及特点2.并联配线方式的应用场景3.并联配线方式的具体步骤4.并联配线方式的优缺点分析5.并联配线方式的工艺要求三、星形接线方式1.星形接线方式的原理及特点2.星形接线方式的应用场景3.星形接线方式的具体步骤4.星形接线方式的优缺点分析5.星形接线方式的工艺要求四、三角形接线方式1.三角形接线方式的原理及特点2.三角形接线方式的应用场景3.三角形接线方式的具体步骤4.三角形接线方式的优缺点分析5.三角形接线方式的工艺要求五、混合配线方式1.混合配线方式的原理及特点2.混合配线方式的应用场景3.混合配线方式的具体步骤4.混合配线方式的优缺点分析5.混合配线方式的工艺要求总结:本文详细介绍了五种常见的二次回路配线方式,包括串联式配线方式、并联式配线方式、星形接线方式、三角形接线方式和混合配线方式。

每种方式都阐述了其原理、特点、应用场景、具体步骤、优缺点分析以及工艺要求。

通过了解和应用这些配线方式,并严格遵守相应的工艺要求,能够确保二次回路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电气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二次配线加工操作工艺(图)

二次配线加工操作工艺(图)

二次配线加工操作工艺一.二次配线原则1.线束整体横平竖直,线束内无导线无交叉、扭曲等现象,绑扎固定牢固。

2.扎带和螺旋管间距均匀一致。

3.线束在经过安装安装板、梁尖角需有一定的距离和防护。

4.接线弯曲弧度一致5.线束不防碍元件拆卸和操作。

6.线束距发热器件及裸露母线留有一定距离。

7.接线点紧固、可靠。

二.二次配线加工操作1.查看电装技术说明:详细阅读电装技术说明并确定二次控制回路导线颜色、截面选用,屏蔽线选用;接线端头和扎带及螺旋管等辅助材料材质的选用等。

对于不理解和有疑惑内容同技术人员和工艺人员沟通确认,以免由于理解错误造成返工。

2.审图:在阅读完电装说明后进行审图,将一次系统图和二次原理图纸和板面布置图结合相互对照理解,看图纸有无问题,比如指示灯颜色和安装位置是否一致,线号有无重复;控制回路电源取样同一次图是否一致等等。

根据自己经验判断如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技术人员进行更改,尽量避免按图施工后出现更改。

另外根据柜体安装方式和元件安装位置确定导线敷设路径。

3.配线前准备工作:在完成上述两项工作后,做配线前准备工作。

例如:满足颜色、截面和材质要求的导线,灯钮标牌,线号打印,接线片,压线钳,自制蜂鸣器等工具,绑扎敷设使用扎带螺旋管等辅助材料。

减少在配线过程中来回寻找工具和辅助材料等影响工作效率。

4.下线:根据图纸和元件布置位置确定导线敷设路径,进行下线。

方法:尽量采用“点对点”进行剪切过门线(屏蔽线、电源相线、零线),为方便技术更改的需要,每10根线可留1根富余线。

下线方式为沿线束实际敷设路径进行测量并加上预留长度为实际下线长度,下线预留富余量:下线长度在2米内预留150mm的富余量,下线长度在2米以上时预留200mm的富余量。

5.配线原则:箱门;箱柜内横线束以安装板、安装梁为参考,竖线束以垂直竖梁或箱体折弯角的边为参考确定线束敷设位置,做到横平竖直,整齐美观。

线束从横线束向竖线束弯曲直角弯敷设时,采用先里向外的方式单根依次握线弯曲,弯曲弧度到位象,并整体绑扎缠绕螺旋管。

二次线配制通用工艺守则

二次线配制通用工艺守则

二次线配制通用工艺守则二次线配制通用工艺守则1.适用范围本守则适用于各种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中的二次线配制。

2.材料2.1 一律采用多股铜芯聚氯乙稀BV、BVR软线,颜色为黑色,接地线采用黄绿双色线。

2.2 二次回路中,电流回路要求采用2.5mm2的软线,电压回路采用1.5mm2的软线。

2.3辅助材料:塑料线夹、塑料缠绕管、定位片、号码管(规格与导线相结合)塑料捆线带、走线槽、冷轧端头OT、UT、锡、松香等。

3.工具:斜口钳、剥线钳、尖嘴钳、剪刀、一字螺丝刀、十字螺丝刀、活动板手、冷压钳、电烙铁(500W)、小件存放盒、对线灯。

4.低压成套开关设备配线工艺要求4.1 配线要求排列整齐地放在走线槽中,要求接线正确,两个接点连线之间不得有接点。

4.2 跨门线一律采用多股软铜线,线长以门开启、关闭时,导线不应受其拉力影响而损伤。

(注:门开启要大于90°)4.3 同一接点和端子最多允许接两根导线接头。

4.4 导线穿过金属板时,金属板上装橡胶垫圈。

4.5 二次线所有紧固螺钉要拧紧,螺纹露出3 ̄5牙,不得有滑牙现象。

4.6 定型的批量产品,二次布线应一致。

4.7 采用塑料缠绕导线,不得扭曲,缠绕管节距均匀,不小于6mm。

4.8设备中指示灯和按追赶的颜色应根据用途按GB/T2682的规定选用,指示灯及按钮的颜色如无特殊要求,按下表安装。

4.9 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功率因素表等仪表,及电流互感器的接线端头采用OT,具体规格要与固定螺钉和导线相符。

4.10 接线端子及其它一些电器元件上的接线端头采用UT、具体规格要与固定螺钉和导线相符。

4.11 冷轧端头UT、OT压接要牢固,不得松动。

4.12 锡焊点应牢固,均匀发亮,不得有残留焊剂,不得有虚焊或烧坏绝缘层。

4.13 连接到接线端子上的导线要求弯曲弧一致,导线端头要可靠连接在端子。

5.高压成套开关设备配线工艺要求:5.1 应符合4.1 ̄4.13的工艺要求。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综述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综述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编号QC/HH-02-2009版本B/0 1 适用范围本守则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二次线配制。

2 使用材料2.1 绝缘铜芯导线 1.0mm2、多股为1.0mm2、1.5mm2或2.5 mm2图纸和技术要求选择。

2.2 白色异形塑料导管、塑料线号管。

2.3 塑料线扎带。

2.4 行线槽、走线槽。

2.5 各型铜质接线头2.6 塑料走线卡子、自粘连接片。

2.7 紧固件2.8 焊丝2.9 黄腊管、塑料套管、自粘胶带。

2.10 其它材料按二次接线图准备。

3 使用工具及设备3.1 斜口钳、断线钳、尖嘴钳、圆嘴钳3.2 剥线钳。

3.3 压线钳3.4 多种规格螺丝刀。

3.6 扳手。

3.7 35W左右电烙铁。

3.8 万用表、通灯。

3.9 剪刀。

3.10 卷尺、直尺。

4 工艺准备4.1 看清图样上的各种要求、说明、备注等注意事项接线操作等有无特殊要求。

4.2 按图样要求备齐全部电气元件3C标志4.3 根据图纸及二次线走线方案在线号管上打字。

5 工艺过程5.1 下线5.1.1 根据二次接线图及拟定好的走线方式下线留有一定余量。

5.1.2 凡是在可转动的门或面板上的线束固定的面板的线束则可以采用多股软线或单股硬线5.1.3 二次线的颜色应符合GB7947-1997《绝缘导体和裸导体的颜色标志》的规定路一律采用黑色绝缘铜芯线5.1.4 导线不能用虎钳5.2 剥线5.2.1 截面在1.0 2.5 mm2 的绝缘导线应用剥线钳剥去绝缘层伤痕5.2.2 剥线长度按螺钉直径、压线鼻子、接线端子深度确定好线后铜裸露部分不得超过1mm。

5.3 接线端头必须留有余量。

5.4 多股软线必须拧紧已剥皮的线头多股软线接到M3、M4螺钉上时5.5 单股导线可以不用冷压端头进行压接顺时针方向弯圆圈比接线螺钉直径大1mm左右。

5.6 每个电器部件的接线端子。

5.7 在一次母线上接二次线时Φ6孔M5螺钉压接。

5.8 二次线接到电阻丝或其它发热元件上时,必须在导线上套上相应直径的瓷管。

二次配线加工操作工艺

二次配线加工操作工艺

次配线加工操作工艺一.二次配线原则1.线束整体横平竖直,线束内无导线无交叉、扭曲等现象,绑扎固定牢固。

2.扎带和螺旋管间距均匀一致。

3.线束在经过安装安装板、梁尖角需有一定的距离和防护。

4.接线弯曲弧度一致5.线束不防碍元件拆卸和操作。

6.线束距发热器件及裸露母线留有一定距离。

7.接线点紧固、可靠。

二.二次配线加工操作1.查看电装技术说明:详细阅读电装技术说明并确定二次控制回路导线颜色、截面选用,屏蔽线选用;接线端头和扎带及螺旋管等辅助材料材质的选用等。

对于不理解和有疑惑内容同技术人员和工艺人员沟通确认,以免由于理解错误造成返工。

2.审图:在阅读完电装说明后进行审图,将一次系统图和二次原理图纸和板面布置图结合相互对照理解,看图纸有无问题,比如指示灯颜色和安装位置是否一致,线号有无重复;控制回路电源取样同一次图是否一致等等。

根据自己经验判断如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技术人员进行更改,尽量避免按图施工后出现更改。

另外根据柜体安装方式和元件安装位置确定导线敷设路径。

3.配线前准备工作:在完成上述两项工作后,做配线前准备工作。

例如:满足颜色、截面和材质要求的导线,灯钮标牌,线号打印,接线片,压线钳,自制蜂鸣器等工具,绑扎敷设使用扎带螺旋管等辅助材料。

减少在配线过程中来回寻找工具和辅助材料等影响工作效率。

4.下线:根据图纸和元件布置位置确定导线敷设路径,进行下线。

方法:尽量采用“点对点”进行剪切过门线(屏蔽线、电源相线、零线)每10 根线,为方便技术更改的需要,可留1 根富余线。

下线方式为沿线束实际敷设路径进行测量并加上预留长度为实际下线长度,下线预留富余量:下线长度在2 米内预留150mm 的富余量,下线长度在2 米以上时预留200mm 的富余量。

5.配线原则:箱门;箱柜内横线束以安装板、安装梁为参考,竖线束以垂直竖梁或箱体折弯角的边为参考确定线束敷设位置,做到横平竖直,整齐美观。

线束从横线束向竖线束弯曲直角弯敷设时,采用先里向外的方式单根依次握线弯曲,弯曲弧度到位象,并整体绑扎缠绕螺旋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次配线工艺规程适用范围:适用于高低压开关柜、动力箱和三箱(配电箱、计量箱、端子箱)的二次配线。

2二次回路绝缘导线和电缆的一般要求:2.1二次回路绝缘导线和控制电缆的工作电压不应低于500V。

2.2测量、控制、保护回路除断路器电磁合闸线圈外,应采用铜芯控制电缆和绝缘导线,在其它情况下,当所有室内设备、仪表和端子上装有专用于连接铝芯的电缆和绝缘导线。

2.3按机械强度要求,采用的电缆芯或绝缘导线最小截面为:连接强电端子的铜线不小于1.5mm2;铝线不应小于2.5mm2;连接于弱电端子的、运动装置使用的铜芯电缆直径不应小于0.5 mm2。

2.4绝缘导线和电缆芯截面的选择还应符合下列要求:a) 电流回路:电流测量回路应保证表计工作在规定的准确度范围内,保护回路应保证电流互感器工作在10%误差范围内。

b) 电压回路:由电压互感器到计费用电表的电压损失不应超过0.5%额定电压,在正常负荷下,电压互感器到测量仪表的电压损失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1~3%,当全部保护装置和仪表工作(即电压互感器负荷最大)时,电压互感器到保护和自动屏的电压损失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3%。

c) 控制回路:在正常最大负荷时,控制母线至各设备的电压损失,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10%。

d) 绝缘导线和电缆可能受到油浸的地方,应采用耐油绝缘导线和电缆。

3屏内的接线要求:3.1屏的内部连接导线,一般采用塑料绝缘铜芯导线。

3.2安装在干燥房间里的屏,其内部接线可采用无防护层的绝缘导线,该导线能在表面经防腐处理的金属屏上直接敷设。

3.3屏内同一安装单位各设备之间的连线,一般不经过端子排。

3.4接到端子和设备上的绝缘导线和电缆应有标记。

4工艺准备4.1看懂图纸、标准、仔细考虑布线方案。

4.2根据任务性质和产品技术要求,领用与图纸要求相符合的导线品种。

4.3领取按需要数量的安装零件,如接线板夹、压板、紧固件等。

4.4核对二次回路的电器元件是否备齐,型号规格是否相符。

电器表面发现碎裂生锈发霉等质量问题,应同仓库联系退货调换。

5工艺过程5.1电器元件必须有合格证明方可进行安装。

5.1.1仪表:按图将仪表安装在仪表板上。

5.1.2继电器:板后接线的继电器,在接线端上先拧上接线螺杆,用螺帽压紧。

板前接线的继电器,在接线端上装上导线导片,需用弹簧垫圈拧紧。

注意不可滑牙,如有滑牙必须调换嵌件或整个继电器,如发现继电器的接线端嵌件螺孔有胶木堵塞可用丝锥攻好再用。

5.2信号灯、按钮等其它二次回路的组件,按图装入开关柜内,一律要求垂直、整齐、牢固。

5.3接线端子和线夹5.3.1按图选用接线端子和接线端子基座。

5.3.2将基座紧固在开关柜的适当位置,依次将接线端子插入基座内。

5.3.3线夹按实际需要档数装在线脚上,超过六档以上则必须作二路布置,在受到地位限制时允许用圆形线夹,使线束成圆形。

5.4试行线路根据需要的长短然后落料,并将落好的料勒紧拉直。

5.5自上而下将总路线束整好,放入行线槽内,或用外排法排线。

总路线束要求排成方形或长方形然后分路。

以上下笔直的线束放在外档,有上下曲折(弯头)的线束顺序入内档。

线束不能紧帖金属表面,必须悬空3~5mm,用钢纸板、玻璃丝板或彩色胶布(或绑扎带)将线束间隔固定,不得晃动。

5.6分路部分,可先将可联接的一端接好,弯头处用手弯成园角,直横行走,力求作到横平竖直。

5.7分路部分到继电器的线束,一律按水平居中向两侧分开的方向行走,到继电器接线端的每根导线应略带圆势裕度连接,同一台屏内接的各种继电器,接线圆势应力求一致。

见图一5.8分路部分到双排仪表的线束,可用中间分线的布置方工式。

5.9分路部分到单排仪表的线束布置形式见5.10分路部分到按钮、信号灯、熔断器、控制开关等组件的线束布置,原则上按横向对称行走。

但如受到位置上的限制,允许直向对称行走的方式。

5.11摇门部分的线束,在两端线脚固定以后,线束本身必须留有适当的长度余量,以摇门打开大于100度时线束不致过份拉紧为限。

6接线6.1根据需要长度和线径用剥线钳剥头,不能损伤铜丝表面。

6.2按接线图纸选取相应的线号套,线号套不准反套。

6.3套上线号套,(或冷压接线鼻)末端与线号套之间距离达2mm。

羊角圈要弯成全圈,方向要顺施紧方向,其内径应比紧固螺钉直径大1~2mm。

6.4两根以上的线头,在两根线之间垫上一只平垫圈;多股线接到接线端上时,如遇到导线螺杆长够,可允许用碗形垫圈加弹簧垫圈,省去平垫圈。

7包扎7.1线束每隔100~200mm须扎一点,用扎紧带扎紧。

7.2可动部份的线束,为了防止与金属磨擦,原则上一律要加绑扎线缠绕,8检查8.1接线头螺钉是否有松动现象。

8.2所有线路是否平、直、牢。

8.3所有元件不接线的端子都需配齐螺钉或螺母垫圈等。

9其它9.1导线穿过铁板的孔时,要套一个大小适当的保护物,如橡皮圈、绝缘管等,装套的必须牢固。

9.2凡要求用锡焊的线头一定要焊牢,不得有虚焊假焊现象。

成套开关设备二次线布线工艺1 、主题内容与适应范围本工艺引用GB4720-84 标准即电气传动和低压配电成套设备标准汇编。

对公司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及高压配电装置的二次布线、布线方法、接线方法规定简明扼要,并附有简图,以示说明贯彻于今后产品装配之中。

2 、需要的材料2.1 聚氯乙稀绝缘铜芯线BV-1.5 ~6mm 2 ;16 ~35 mm 22.2 聚氯乙稀绝缘铜芯软线BVR-0.75 ~6 mm 22.3 聚氯乙稀黄绿双色绝缘铜芯软线BVR-1.5 ~2.5 mm 22.4 异型聚氯乙稀套管( 标号字母管头)2.5 工型尼龙捆扎带:3 × 65 ;3 × 100 ;4 × 150 ;4 × 200 ;6 × 150 ;6 × 200 ;8 × 145 ;8 × 175 ;8 × 240 ;8 × 350 ;2.6 螺旋带: ¢5; ¢10; ¢15; ¢22; ¢252.7OT 型UT 型铜制裸压接头2.8 压线卡2.9 接线端子( 各类型号)2.10 符号牌3 、设备与工具3.1 液压压接钳TQ 型(16 ~35 mm 2 )3.2 英文打字机( 打标号字母头)3.3 搪锡干锅2000W3.4 工具3.4.1 压接接线钳( 各类型号)( 压钳型号) ( 压接范围) ( 压接名称)202L 1 ~10mm 2 接线片普通端子202C 0.5 ~2.5mm 2 片型插座头202T 0.75 ~12mm 2 筒式端子3.4.2 扁嘴钳130 mm3.4.3 剥线钳1165 型(1.5 ~2.5 ~6mm 2 )3.4.4 尖嘴钳130 mm3.4.5 圆嘴钳130 mm3.4.6 钢丝钳200 mm3.4.7 斜嘴钳130 mm3.4.8 一字螺丝刀100 、135 、150 mm3.4.9 十字螺丝刀100 、135 、160 mm3.4.10 呆扳手8 × 10 ;12 × 14 ;17 × 19 ;22 × 24 ;3.4.11 套筒扳手(28 件)3.4.12 电烙铁25 ~75W3.4.13 钢卷尺2000mm3.4.14 干电池试灯一套3.4.15 401 胶水3.4.16 圆挫300mm ×¢63.4.17 齐头扁挫3.4.18 铁锤1.5N3.4.19 橡皮榔头1.0N3.4.20 手电钻50W3.4.21 扎带钳( 拉紧切断)4 、工艺准备4.1 准备图纸( 含施工通知及二次接线图或电原理图)4.2 准备工艺文件4.3 准备所需的铜芯塑料线( 牌号、线径、数量达图)4.4 准备领取尼龙捆扎带、压线卡、螺线管4.5 看懂产品施工图、施工要求、工艺规定4.6 准备凳子、配线工具、4.7 准备接线端子、槽板、标准件4.8 实测元器件距离, 便于下线时计算合理、准确4.9 对施工图纸的疑难问题向上级请示、反映、提出解决指令5 、二次布线原则5.1 根据装置中电器元件二次绝缘导线不允许在具有不同电位的金属部件敷设, 应使用螺旋管、线夹固定在骨架式支架上的要求5.2 装置二次配线一般沿背袒的右边行线, 只有在装置二次端子太多, 一边装不下的情况下, 才允许两边走线5.3 布线方法: 从分支回路到主线的回路确定基本尺寸后, 就计算总回路长度, 然后捆成整束。

按照走线形式再打弯处扎结, 10 ~20cm 线段打结一次,然后压入走线槽。

5.4 二次线的计算公式: 总长度=∑支路数长度(mm) +各接点长度(mm)L 总=(L1 +L2 +L3 ┈+Ln) +k1 +k2 ┈+Kn注:K1 、K2 为各仪表与仪表之间或按钮之间的接点距离,Kn 为第n 个接点距离。

6 、二次布线的要求6.1 仪表门上的布线是根据各类表的情况而定, 表多的情况下, 主干线成形线束一般分一路至二路6.2 一路至二路的线应由表中心, 通首抽头分别向两边接线。

三路就应沿主干支从右边起头端在仪表上面走线,分别接于各仪表。

6.3 仪表门的表有: 电压表、电流表、无功表、功率表、功率因数表,它们的接线柱有2 个、4 个、 5 个、7 个等各不相同,接线的方式应该从外向里折90 °弯度曲弯。

不能直接不拐弯接线,防止无弹性,震动脱落,也不美观。

6.4 导线曲弯时必须顺时针方向, 上螺钉时也是针方向, 不得反方向压羊眼圈 .6.5 导线标号头必须套在导线端头上之后才能接线, 接在接线柱上6.6 同一螺柱上套两种不同线径的羊眼圈时, 必须直径粗的在下面, 细的直径在上边, 用瓦形垫或平垫套上压平上紧。

7 、螺旋塑料带在二次线上的套装使用要求:7.1 螺旋塑料带是在二次线束上的一种外形屏蔽层, 主要使线束整齐美观, 改变线束零乱的一种外层包扎装饰品 . 力求理直、旋紧、保持整齐。

7.2 螺旋塑料带的套装方法:首先把主线束扎成一条整体的线把, 然后根据总长度来确定螺旋塑料带的长度, 在线束端头引出单根接线时, 从螺旋带的空隙中抽出导线, 再分别去接仪表或端子 .7.3 螺旋塑料带的固定:螺旋塑料带的固定在过桥时, 有门板、仪表板几种形式,仍然采用直筒式螺旋管的旋紧过度方式,在线卡子压紧时仍然适用。

可以在中间不拐弯的直线段上不重复使用,一般约500 ~600 mm 为一段不再设螺旋管。

7.4 二次导线一般能反复折弯, 但不能超过三次, 以免折断产生导电回路的断路故障, 7.5 二次导线在长度方向因剪尺太短时, 不允许有弥补双头接线, 要重新下开关114一根整线插入线束, 以防通电运行产生误动作, 难以查找原因之故障。

7.6 标号头必须套在导线的内侧再接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