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的认识及加减法练习课》教学设计
10的认识及10的加减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10的认识及10的加减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6f76cda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3b.png)
教案标题:10的认识及10的加减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10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数,准确地读写数字10。
2. 培养学生对10的加减法的认识,能够正确地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1. 10的认识:10的意义、数数、读写数字10。
2. 10的加减法:10以内的加法、10以内的减法。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0-10的数字卡片。
2. 教学用具:计数器、计算器、加减法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复习0-9的数字。
2. 教师提问:“我们已经学过了0-9的数字,那么10是什么意思呢?”二、10的认识(15分钟)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0”,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数字10的意义。
2.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数数练习,从1数到10,再从10数回1。
3.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地读写数字10,并强调“十”字的写法。
三、10的加减法(20分钟)1. 教师出示加减法练习题,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2. 教师示范计算10以内的加法,如:2 3=5,并解释计算过程。
3. 教师示范计算10以内的减法,如:5-2=3,并解释计算过程。
4.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练习,并鼓励学生互相交流。
四、动手操作(10分钟)1. 教师出示计数器和计算器,引导学生学习使用这些工具进行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互相配合使用计数器和计算器进行加减法计算。
五、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10的意义和10以内加减法的重要性。
2. 教师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册上的10以内加减法题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数字卡片、计数器和计算器等多种教学用具,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10的意义及10的加减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辅导和鼓励,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熟练地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练习教案
![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练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fb9afc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40.png)
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练习教案一、教材分析1. 教材的性质本教案的教材是针对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加减法练习材料,主要用于让学生掌握数字0-10的认识。
2. 教材的目标1)能够熟练识记数字0-10;2)能够熟练掌握数字0-10的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熟识掌握数字0-10;(2)熟练掌握数字0-10之间的加减法运算;2. 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和解决相应的加减法问题。
三、教学内容1.熟识掌握数字0-102.熟练掌握数字0-10的加减法运算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教学所需的材料有教师准备的幻灯、录像、钢笔或粉笔、白板和白板笔等教具。
2. 教学环境准备教室的教学环境应确保教室空气良好,安静,明亮,温暖,应具有积极向上的气氛和和谐稳定的体验。
五、教学方法1. 设想法让学生通过想象小猴子爬树上的树干来“摸数字”,将0-10的数字以熟悉的形象进行概念认知,按照一定的顺序对数字进行认识,锻炼学生把握数字感知的能力。
2. 情景法通过情景活动,让学生把重点放在概念时内容上,将数字的概念建构在情景之中,使其更容易被认知,让学生在老师、同学等把它复习和讲解的基础上,自己建立概念有感觉,使学生认识数字更有趣,举一反三。
3. 讨论法让学生结对、成小组,进行数字0-10之间加减法运算的练习,进行讨论交流,学生可以在交流中分享自己的经验,让大家掌握概念的知识。
4. 游戏法安排一些有趣的小游戏,让学生在合作游戏中运用数字0-10的加减法,让学生游戏和练习运算可以达到同时进行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快数字认识的过程。
北京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2024)《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
![北京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2024)《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ef241aa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a3.png)
北京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2024)《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北京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0的认识和加、减法》是在学生认识了0-9这些数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10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字,它是计数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后续学习更大数的基础。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10的认识、10的组成以及10的加减法。
通过学习,学生将进一步理解数的概念,掌握数的组成和加减法运算,为后续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材通过生动的情境图和直观的实物图,引导学生认识10,理解10的组成和加减法的意义。
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让学生摆一摆、分一分等活动,加深对10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数字10,会读、会写10。
(2)掌握10的组成,能正确地说出10的组成。
(3)学会计算10的加减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认识数字10,掌握10的组成。
(2)学会计算10的加减法。
2.教学难点(1)理解10的组成和加减法的意义。
(2)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计数器、小棒、数字卡片等。
2.学生准备:小棒、计数器。
五、教学策略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直观教学,加深理解。
利用直观的实物图、计数器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
3.小组合作,共同探究。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5f4253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cc.png)
《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10的认识和加减法知识,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
2.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算式,加深理解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3.通过解决问题,巩固加减法含义。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梳理单元知识,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熟练计算10的加减法算式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一、谈话导入。
师:关于10,你都知道了什么?能用你喜欢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你认识的10吗?二、回顾梳理知识。
(一)10的认识。
1.写数。
生1:我给大家写了一个10,10这个数是由两个数字写成的,左边写1个1,右边写1个0,这个数就读作“十”。
2.数数、基数含义。
生2:我画了10个苹果,苹果的数量是10个,就可以用10这个数来表示。
生3:我们的身上还藏着10呢,你们来看两只小手,一共有10根手指,我就想到了10这个数。
生4:我是用摆小棒的方式来表示的。
生5:我摆了10个小圆片,你们看我摆的对吗?生6:我也摆了10个小圆片,你们看我摆的对吗?师:我听到了有的同学说他摆对了,那你是怎么知道的?有同学说:我是2个2个数的,2、4、6、8、10,一共有10个圆片。
生7:还可以横着观察,一行有5个小圆片,两行就是10个。
生8:我也摆了一些小圆片,你们看这是多少个?能帮我数数吗?生9:小林这样摆,可以先3个3个数,3、6、9,9个添上1个就是10个了。
师:在数小圆片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生:它们的数量都是10个,数的时候,我们可以1个1个的数,2个2个的数,5个5个的数,还可以3个3个的数。
师:同学总结的多好啊,看来在计数物体数量的时候,不仅可以1个1个的数,还可以几个几个的数。
生:我还发现,每次数的个数少,数的次数就多,每次数的个数越多,数的次数就越少。
3.大小比较。
师:老师也摆了一些小圆片,你能看出有几个吗?8个。
你怎么这么快知道了?师:看来,借助和10个点子的关系,也能很快地知道这些点子的数量。
人教版《10的认识及10的加减法》教案
![人教版《10的认识及10的加减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44eb31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b8.png)
人教版《10的认识及10的加减法》教案人教版《10的认识及10的加减法》教案人教版《10的认识及10的加减法》教案教学分析:(一)分析性智力1、知道10以内数的顺序,知道如何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2、写10的方法,掌握10的组成3、知道如何用符号正确描述10以内数的大小4、明确有关10的加减法的算理(二)创造性智力能按照一定顺序和从不同方向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三)实践性智力1、能利用有关10的加减法,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2、能数出数量是10的物体的`个数,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3、会读写104、能用符号正确描述10以内数的大小5、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有关10的加减法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组成,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的认识和掌握。
3、结合数的概念的学习,感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和爱科学的教育。
4、引导学生感受数10 与显示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食物投影、10 的卡片、点子图、小棒;学生准备学具盒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复习已学过的数,比9大一的数是10。
1、谈话引入;师:我们已经学习了0~9的数,我们不仅能够正确的数这些数,还能读写,知道他们的大小和组成。
那么比9大的数大家认识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10”2、板书课题:10的认识。
二、认识10(1)出示主题图,指导学生看图数一数,抽象出数字10。
师:图书同学们在干什么?大家数一数一共去了几个同学?老师呢?一共去了多少人?(10人)是吗?大家一起来数一数。
介绍你数的方法。
(可以一个一个数,也可以几个几个数,发现只要有次序,不遗漏重复数的结果都是10)(2)数一数从学具盒中数出数量是10的任意一种学具。
教师示范数出10根小棒,并用皮筋捆好,问:这一捆里有几个1根?也就是几根?使学生明确10个一是1个十。
找找自己身上哪一部分的个数可以用10 来表示。
(3)10以内数的顺序教师出示点子图。
《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72767b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65.png)
《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熟练地数出10个数,会读、写数字10,并会用10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进一步认识“>”、“<”和“=”的含义,会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能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和实践活动,逐步建立数的概念,用数表示物体的数量或事物的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
在解决生活情境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形成初步的运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数字10,会读、写数字10,并会用10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掌握10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能根据具体情境正确选择加法或减法进行计算。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探索多种计算方法。
三、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计数器、数字卡片、小棒、点子图等。
学具:计数器、小棒、数字卡片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旧知:通过提问的方式复习0-9的认识和加减法。
提问:9的下一个数是多少?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小动物们在森林里玩耍的动画视频,引出今天的课题——10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前面学过的知识。
现在,我们来看一段动画视频。
视频里的小动物们在森林里玩得可开心了,它们遇到了一些数学问题,我们一起来帮它们解决吧。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的认识和加减法。
二、新课讲授认识数字10:出示数字卡片10,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读一读。
引导学生数一数、圈一圈,用各种方式表示10,如:10根小棒、10个圆点等。
提问:生活中有哪些东西可以用10来表示?10的组成:利用计数器演示10的组成,如:9添上1是10,8添上2是10等。
10的认识及10的加减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10的认识及10的加减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46d2186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87.png)
10的认识及10的加减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在教学10的认识及10的加减法这一课时,我选择了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教材中的第6~8页,主要介绍了10的认识以及10的加减法运算。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10的认识,能够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难点与重点方面,我注意到学生需要理解10的概念,能够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教具和学具,包括挂图、卡片、小动物模型等。
我通过引入实践情景,让学生观察和描述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如动物园里的小动物,来帮助他们理解10的概念。
然后,我通过展示挂图和卡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10,并让他们尝试数一数小动物的数量,从而加深他们对10的理解。
接着,我通过讲解和示范,教授10的加减法运算。
我使用具体的例子,如小动物模型的拼组和拆分,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在讲解完后,我组织学生进行随堂练习,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对10的认识和10的加减法运算。
在板书设计方面,我设计了简洁明了的板书,将10的认识和10的加减法运算的关键点展示出来,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1. 数一数,写一写:请学生在纸上数一数,然后写下来。
答案:如5, 8, 12等。
2. 拼一拼,拆一拆:请学生用小动物模型拼出数字10,然后拆分成两个数字。
答案:如10=5+5,10=6+4等。
我将进行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
我会思考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他们对10的认识和10的加减法运算的掌握程度。
如果有需要,我会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我也会寻找更多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解决,以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教学中,我认为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有三个:一是学生对10的概念的理解,二是10的加减法运算的讲解,三是作业题目的设计。
对于学生对10的概念的理解,这是一个非常基础但至关重要的环节。
10的认识及10的加减法(教案)
![10的认识及10的加减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f2665e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ad.png)
10的认识及10的加减法(教案)小学数学,10的认识及10的加减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并记忆数码10及数码10的大小。
2、能够通过数码10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培养其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1、认识数码10(1) 通过数学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认识数码10。
(2) 给学生出示10个球,让其数数,并向学生介绍数码10。
(3) 让学生在黑板上练习写数字10,并在口头上讲解10的大小及其在数字系统中所代表的重要位置。
2、认识10的加法(1) 教学材料准备:以两个10以内的数为例0-10,手写纸、计算卡片、加号卡片、等于号卡片、卡片夹等。
(2) 通过小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感受数字10的加法。
(3) 让学生使用计算卡片、加号卡片、等于号卡片等工具,进行简单加法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感受10的大小及其加法规则。
3、认识10的减法(1) 教学材料准备:以两个10以内的数为例0-10,手写纸、计算卡片、减号卡片、等于号卡片、卡片夹等。
(2) 通过小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感受数字10的减法。
(3) 让学生使用计算卡片、减号卡片、等于号卡片等工具,进行简单减法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感受10的大小及其减法规则。
三、教学方法1、小游戏法在学习认识数码10及10的加减法时,可通过设计有趣的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数学的快乐,并从中提高对数学的热爱。
2、实际操作法学习10的加减法最好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进行,如使用计算卡片、减加号卡片等实际工具进行操作,帮助学生对10的大小及其加减法规则有更深刻的体验与理解。
四、教学评价针对学生掌握10的认识及10的加减法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学生提高的程度、表现的积极性与在课堂中所表现出来的运算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五、教学活动设计1、数学游戏:数码10找朋友活动目标:通过找到和自己相加等于10的数字,从而培养学生的对数字10的理解。
具体步骤:(1) 教师告诉学生,先取得两个不相同的数字,写在手写纸上。
2024-2025学年北京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北京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7368a43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e4.png)
(1) 针对加减法互逆关系,增加更多互动和实例,如让学生自己编写算式并互相交换检查。
(2)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对于计算练习可分层设计,确保不同层次学生都能有效练习并保证课堂总结的完整性。
(3) 在 10 的组成和分解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制作一个 10 的组成和分解表格,通过填写表格的方式,让学生更系统地理解和记忆 10 的组成规律。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 10 的物体个数,会读、写 10。
(2) 理解 10 的组成和分解,掌握 10 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 10 与其他数的大小。
(3) 熟练掌握 10 的加减法运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 在教学加减法的互逆关系时,部分学生理解困难,在练习中出错较多,可能是讲解时实例不够丰富。
(2) 在课堂时间分配上不够合理,计算练习环节部分学生完成较慢,导致课堂总结时间紧张。
(3) 在 10 的组成和分解教学中,虽然学生通过操作小棒理解了一些组合方式,但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还缺乏系统性的理解,没有完全掌握所有的组合规律。
(b) 解释加减法的互逆关系:加法中的和在减法中是被减数,加法中的加数是减法中的减数和差。
(c) 多举几个例子让学生练习,如 3 + 7 = 10,让学生写出 10 - 3 = 7,10 - 7 = 3。
(设计意图:理解互逆关系,加深对加减法运算的理解。)
(4) 10 加减法的计算练习
(a)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如 10 - 2、3 + 7 等,让学生快速口算。
(c)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10 的组成规律,如按顺序从 1 开始分,每次一个数增加,另一个数减少。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练习-1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练习-1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dbad52d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44.png)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练习1人教版教案: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练习我作为一名教师,今天要分享的教学内容是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关于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练习。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五章第二节,主要内容是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练习。
我们将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灵活运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数数,从1数到10,并理解10的意义。
2. 培养学生能够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灵活运用。
难点:理解10的意义,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学具:练习本、铅笔、小棒、圆片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比如桌子、椅子、书本等,然后问学生,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示这些物品的数量呢?2. 例题讲解:拿起10根小棒,问学生,这10根小棒可以怎么分呢?引导学生进行分拆,比如分成5根和5根,或者3根和7根。
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加法运算,比如5根加上5根等于多少?3根加上7根等于多少?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有一堆小棒,每组需要解决一些加减法问题。
比如,给出一个加法问题:4根加上6根等于多少?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小棒来解决这个问题。
4. 讲解答案:让学生汇报他们的答案,并解释他们的解题过程。
然后,我会给出正确的答案,并解释解题的思路。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练习5 + 5 = 103 + 7 = 104 + 6 = 10七、作业设计:2 + 8 =4 + 6 =7 + 3 =10 4 =10 6 =10 7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引入新课时,我通过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如桌子、椅子、书本等,目的是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及反思
![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d64e141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4b.png)
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10的认识和加减法》是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
旨在帮助学生认识数字10,并掌握10的加减法。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 0-9 这些数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10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字,它不仅是计数的基础,也是后续学习加减法、乘法等知识的关键。
通过丰富的情境和活动,引导学生认识 10 的组成、读写以及进行10 的加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运算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数字 10,会正确读写 10。
2.让掌握 10 的组成,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正确地进行 10 的加减法计算。
3.掌握 10 的组成,能熟练地进行 10 的加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经历 10 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学习过程。
3.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感受数学的魅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数字10,掌握10 的组成和加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运算能力。
2.10的认识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难点】:1.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正确计算10 的加减法。
2.理解10的组成,以及加减法运算中数的进位和退位。
四、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小学阶段,对数学充满了好奇和兴趣。
但对10的认识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和练习来加深理解。
他们在幼儿园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数字和加减法运算,但是对于 10 这个数字的认识还比较有限。
《10 的认识和加减》 学历案
![《10 的认识和加减》 学历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f75d8d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1f.png)
《10 的认识和加减》学历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数出数量是10 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10。
2、学生能够理解 10 的组成,掌握 10 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3、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10 的加减法,能够运用 10 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认识数字 10,理解 10 的含义。
(2)掌握 10 的组成和加减法。
2、教学难点(1)理解 10 的组成中各部分的关系。
(2)能根据情境正确列式并计算 10 的加减法。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 9 个苹果的图片,提问学生:“这里有几个苹果?”然后再增加 1 个苹果,引出 10 个苹果,从而导入新课“10 的认识”。
2、认识 10(1)让学生观察主题图,数一数图中哪些物体的数量是 10。
(2)通过计数器,从 0 数到 9,再拨 1 颗珠子,就是 10,让学生直观感受 9 再添 1 是 10。
(3)教学数字 10 的写法,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学生在练习本上模仿。
3、 10 的顺序(1)出示尺子图,让学生观察 0-10 的顺序。
(2)通过提问,如“9 的后面是几?”“6 和 8 中间的数是几?”等,加深学生对 10 以内数顺序的理解。
4、比较 9 和 10 的大小(1)让学生数一数 9 根小棒和 10 根小棒,直观感受 10 比 9 多。
(2)通过分一分、比一比的方法,让学生理解 9 小于 10,10 大于9,并用符号“<”“>”表示。
5、 10 的组成(1)让学生用 10 根小棒分一分,看看有几种分法。
(2)引导学生总结 10 的组成,如 10 可以分成 1 和 9、2 和 8、3 和 7、4 和 6、5 和 5。
(3)通过对口令的游戏,如教师说“1 和 9 组成10”,学生说“9 和 1 组成10”,巩固 10 的组成。
6、 10 的加减法(1)结合 10 的组成,教学 10 的加法。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2课时《10的认识及加减法练习课》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2课时《10的认识及加减法练习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a13499af45b307e9719784.png)
一年级上册教案10的认识及加减法练习课标题:10的加减法练习课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第P62~P63页练习十八的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愿望。
2.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3.逐步培养学生数学思考的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往能力等。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熟练计算1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结合图意讲讲四个算式的具体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图片、数字卡片、小红花、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谈话: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的教室里来了好多的客人,我们给客人表演一个凑10的拍手游戏,好吗?你拍1,我拍9,我们都是好朋友,你拍4,我拍6,说话老实不吹牛,你拍5,我拍5,5 5凑成一双手。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1.教师谈话:客人夸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送给大家一份礼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多媒体演示:草地上有一群可爱的小鸭在找吃的。
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是多少?生:我看到有10只鸭子。
问:你们知道鸭子最喜欢吃什么?多媒体演示:10只小鸭的画面上出现两盘鱼。
小鸭很饿,我们给它们送去两盘鱼,请小朋友们想一想,会发生什么情况?生:它们会抢着吃。
生:一盘鱼5只小鸭吃,另一盘也5只小鸭吃。
生:3只小鸭吃左边的一盘鱼,7只小鸭吃右边的一盘鱼。
生:10只小鸭都吃一盘鱼,另一盘鱼没有小鸭吃。
生:(略)2.学生尝试操作:小朋友们想象力很丰富,小鸭到底会怎样去吃鱼呢?请你用圆片代替小鸭分一分,并根据自己分的说出算式。
3.两人小组交流:请同桌两人相互说你是怎样分的,怎样列式的?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算式。
教师:谁能说说你是怎样分的,怎样列式的?多媒体演示:6只小鸭吃左边的一盘鱼,4只鸭吃右边的一盘鱼。
谁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列出这几个算式的?生:左边的6只小鸭和右边的4只小鸭合起来是10只小鸭;右边的4只小鸭和左边的6只小鸭合在一起是10只小鸭;一共有10只小鸭,左边6只小鸭吃鱼,还剩4只小鸭吃右边的鱼;一共有10只小鸭,右边4只小鸭在吃鱼,还剩6只小鸭吃左边的鱼。
2024年小学数学《10的加减法练习课》教案通用
![2024年小学数学《10的加减法练习课》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49c4d88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70.png)
2024年小学数学《10的加减法练习课》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十章“10的加减法”。
详细内容包括:1. 10的加减法算式的认识与理解;2. 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3. 10的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能正确计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2. 培养学生运用10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10的加减法运算规律,能熟练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重点:掌握10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挂图、计算器;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挂图展示生活中的实际场景,引导学生发现其中存在的10的加减法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10的加减法运算方法,结合具体例题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运算规律。
例题1:8+2=?例题2:93=?3.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自主完成练习本上的10的加减法题目,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10的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各自的发现和心得。
六、板书设计1. 10的加减法2. 内容:1)10的加减法运算方法2)1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3)10的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完成练习本上的10的加减法题目;2)应用题:运用10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 答案:1)略;2)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10的加减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做好铺垫。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安排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第五单元5.15《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练习课(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五单元5.15《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练习课(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cdb4d63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6d.png)
第五单元5.15《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练习课(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10的意义,能够正确读写数字10。
2. 培养学生运用1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数字10的认识2. 10以内数的加减法3. 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字10的认识,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2. 教学难点:理解10的意义,熟练运用1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数字卡片,引导学生复习0-9的认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认识数字10(1)出示数字卡片10,引导学生观察,说出数字10的形状。
(2)教师讲解数字10的意义,让学生理解10表示一个数量。
(3)学生练习读写数字10。
3. 10以内数的加减法(1)教师出示加减法算式,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运算规律。
(2)学生尝试计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
(3)师生共同总结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律。
4. 解决实际问题(1)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1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2)学生分组讨论,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3)师生共同评价、总结解题过程。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数字10的认识和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6. 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册上关于数字10和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练习题。
(2)观察生活中的数字10,与家长分享你的发现。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数字卡片、实际问题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数字10的认识和10以内数的加减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探究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在以上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解决实际问题”这一部分。
这是因为在数学教学中,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对数字10的认识和加减法的理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冀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0的认识和加减》教案及反思
![冀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0的认识和加减》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ad85371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65.png)
冀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0的认识和加减》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10 的认识和加减》是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
旨在帮助学生认识数字10,并掌握10的加减法。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 0-9 这些数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10 的认识包括 10 的数、读、写、数序、组成以及 10 的加减法等内容。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为学生进一步学习20 以内的加减法以及数的认识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数字 10,会正确地数、读、写 10。
2.学生能够准确识别数字10,并理解其在数序中的位置。
3.掌握 10 的组成,能熟练地进行 10 的加减法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之情。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数字 10,掌握 10 的组成和加减法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理解 10 的组成和加减法的算理。
2.能正确地进行 10 的加减法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四、学情评估: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小学学习,他们对数学充满了好奇和兴趣。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 0-9 这些数字,掌握了数的顺序、大小比较以及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但是,他们的思维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游戏等活动中学习数学。
小学数学《10的加减法练习课》教案(通用6篇)
![小学数学《10的加减法练习课》教案(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33707844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d8.png)
小学数学《10的加减法练习课》教案(通用6篇)小学数学《10的加减法练习课》篇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法的意义;2.学生能够正确熟练的口算和是2~6的加法;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能够从信息窗中准确的找出数学信息,并能够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一.课前作业反馈矫正1、课前作业:从信息窗中找出数学信息,并试着提出数学问题。
2、(出示信息窗)请同桌来那个人为一组说一说:你们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指导:先座位左边的的同学说,再座位右边的同学说,说完后马上做好。
)3、集体交流、订正,师根据同学的发言板书数学信息。
预设:(1)前面有5只小鸟,后面有1只小鸟。
(2)前面有1朵白云,后面有2朵白云。
(3)树上有3只猴子,岩石上有2只猴子。
(4)上面有1个小朋友,下面有4个小朋友。
(5)红花有2朵,黄花有2朵。
4、小结:观察信息窗时,我们就应该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仔细观察,认真数数,并且要将数学信息说完整了。
二.点拨,知识建构1.体会加法的意义。
师:求“一共有多少?”是什么意思呢?“一共”就是要“合在一起”。
“合在一起”用什么方法呢?生:合在一起就要用加法。
师:双手做合起来的动作,就爱神学生的理解。
2.认识加号“+”,强调加号的写法——用直尺写。
3.列式解决问题(1)一共有几只猴子?2+3=5(只)强调:得数后面要写“只”(2)一共有几只小鸟?5+1=6(只)(3)一共有几多白云?1+2=3(朵)(4)一共有几个小朋友?1+5=6(个)(5)一共有几朵花?2+2=4(朵)4、练习1+1= 1+2= 2+1= 3+1= 2+2= 1+3= 4+1=3+2= 2+3= 1+4= 5+1= 2+4= 3+3= 4+2=小学数学《10的加减法练习课》教案篇2教学目标:1,学生能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相应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2,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的乐趣,激发他们积极探索新知识,学好数学的愿望.3,逐步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会10的加减法.教学难点:理解相应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教具准备:,口算卡片,数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对口令1—92—83—74—65—5二,新授1,教学例题1(1)谈话:小朋友们对得真好,星期天老师去看了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拍了张照片,请你看看这张照片上拍到了几个运动员这些运动员可以分成几部分(2)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在足球比赛中,一般是按服装颜色的不同分成两队.根据图意,你能列出哪些算式板书:6+4=4+6=10-4=10-6=(3)你能自己算出得数吗把书上59页算式的结果填完整.(4)交流汇报:任选一题,把自己的算法告诉大家.(5)小结:小朋友的方法真多!可以用10的分成来算,也可以用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来算.10的加减法还有很多题目,你们想学吗2,教学例题2(1)谈话:小红在玩抛花片的游戏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2)播放动画.(3)交流小红抛花片的结果.(4)在书上写填一填把这个结果用四道算式记下来.(5)请你想一想,小红再抛一次结果会怎样呢(6)小组交流.(7)全班交流,按照你的想法可以列哪些算式呢三,巩固练习1,找朋友:和同桌一起找找哪两张卡片上的数字相加等于10,交流后全班交流.2,课堂练习第1题出示图.同桌活动后全班交流.3,开火车口算卡片.4,课堂练习第2题比一比,谁说得多.同桌相互说以后全班交流.5,课堂练习第3题独立完成.交流订正.四,全课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五,作业设计:练习四第1题小学数学《10的加减法练习课》教案篇3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小朋友们,今天动物王国的小猴子邀请我们大家去家里做客,我们不能空着手去呀,看,老师带了什么礼物?(课件出示:苹果图)。
“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b8fa961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b6.png)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5.培养学生对数学美的认识和欣赏,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数字1到9的认识,以及1到9的加减法运算。他们能够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如“加”和“减”,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此外,学生对数学游戏和活动有一定的兴趣,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参与数学竞赛:学生可以尝试参加数学竞赛,如数学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等,提高学生的数有10个苹果,吃掉了3个,还剩下几个?
答案:还剩下7个苹果。
例题2:
题目:小华有10个玩具,他给了小明3个,还剩下几个?
答案:还剩下7个玩具。
例题3:
题目:妈妈买了10个香蕉,吃掉了4个,还剩下几个?
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和挑战,教师需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通过实际操作、数学游戏和小组合作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字10的认识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数字10的认识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理解运算规则。
(2)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际操作,如计数、加减法计算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数字10的认识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探索数学规律:学生可以尝试探索数字10的加减法规律,如10的加法(10+1=11,10+2=12,以此类推)和10的减法(10-1=9,10-2=8,以此类推)的规律,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制作数学手工作品:学生可以尝试制作数学手工作品,如数字10的模型、数学计算器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的认识及加减法练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P63—64《10的认识及加减法练习课》及第7—13题。
一、设计意图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
有意义的
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复习,是在已有基础上对原
有学习过的内容进行更高层次的再学习,应采用切实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
动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采用边讨论边分类,边交流边探索,在活动中找规律,通过探
索、创新,在情景中进一步发展数学能力,感受数学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内容是10的认识及加减法的练习课,这一单元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
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三、教学准备:课件、儿歌
四、教学过程
1.课前热身。
让学生练习凑十歌。
以儿歌的形式,让学生复习10的构成及分合。
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
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
五五凑成一双手。
朗朗上口的儿歌,学生十分喜欢。
在快乐中巩固复习旧知识。
为后面的计算练习打
好基础。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为此课前安排了一个儿歌,既复习巩固了新知识,也锻炼了孩子们的手口协调能力,放松情绪。
通过儿歌练习活动调动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活跃学习气氛。
】】
2.情境引入。
创设羊村大门的主题图。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探索羊村大门
的数字密码10.引入本堂课的主题。
【设计意图:在这一教学环节中,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融入到课堂中,感受到数学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