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教师资格证水肿教学设计
中医水肿教案讲稿

水肿(3课时)【目的要求】1、掌握水肿病的概念。
2、熟悉水肿病的发病因素及肺、脾、肾在水肿病机中的作用。
3、掌握水肿病的辨证论治。
4、明确水肿病以阴阳为辨证纲领,以及治疗以发汗、利水、攻逐、健脾、温肾等为大法,但对攻逐法应慎用、少用。
5、了解水肿病出现水毒潴留危重证候的预后险恶。
【教学难点与重点】1、水肿的概念。
2、水肿的病因病机及肺、脾、肾三脏在水肿病中的作用。
3、阴水阳水的鉴别及其相互转化的机理。
4、临床分型论治。
5、不同治法在水肿病中的应用。
【教学互动】1、正常水液代谢的途径。
2、如何理解“去竟陈至”。
3、如何理解“血不利则为水”。
4、病案提问:诊断、辨证、治则、方药(详见后篇).一、【概述】1、定义水肿是外感、内伤等因素,使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合、膀胱气化不利,津液输布失常,导致水液潴留,泛溢于肌肤,引起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的一类病证,严重者,甚则可伴胸水、腹水等症状。
重点讲述定义,包括三层含义。
提示:水不自行,赖气以动。
水肿发生的本质是气化功能失调,其中肾的气化是关键。
2、沿革1、《内经》称“水”或“水胀”,奠定了理论基础。
水肿病名出自《素问・水热穴论》等篇。
《灵枢・水胀》篇简称“水二《素问・评热病论》则称“水病”。
《灵枢・五嘘津液别》篇谓“水溢则为水胀”。
2.《金匮要略》设有“水气”专篇,为分型论治树立了规范。
水肿在《金匮要略》中则称为“水气”,这是根据《内经》的病证名沿革而来。
《金匮》以表里上下为纲,分为“风水”、“皮水”(属表)、“正水”、“石水”、“黄汗”(属里)等五种类型。
3.元代以后,分为阴水、阳水,对水肿的认识趋于完善。
元代朱丹溪在《丹溪心法.7K肿》篇,将水肿分为阴水和阳水两大类。
指出“若遍身肿,烦渴,小便赤涩,大便闭,此属阳水”;“若遍身肿,不烦渴,大便清,小便少,不赤涩,此属阴水”。
这一分类方法至今对指导临床辨证仍有重要意义。
3、范围本篇论及的水肿主要以肾性水肿为主及部分心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
水肿教案模板范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了解水肿的定义、病因和分类。
2. 掌握水肿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鉴别诊断。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水肿的临床表现。
2. 水肿的诊断要点。
教学难点:1. 水肿的鉴别诊断。
2. 水肿的治疗原则。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案例分析材料3. 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图片展示水肿的临床表现,引发学生思考。
2. 提问:什么是水肿?水肿有哪些分类?3. 导入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水肿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二、讲授1. 水肿的定义、病因和分类- 定义:水肿是指组织间隙液体积聚过多,导致局部或全身肿胀。
- 病因:分为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营养不良性、淋巴性、内分泌性等。
- 分类: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可分为全身性水肿和局部性水肿。
2. 水肿的临床表现- 皮肤肿胀、弹性降低。
- 按压后凹陷,即凹陷性水肿。
- 体重增加。
- 腹部、胸部、下肢等部位出现明显肿胀。
3. 水肿的诊断要点- 病史采集:了解患者的病因、病程、症状等。
- 体检:观察患者的皮肤、体重、腹围、下肢等部位的变化。
-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肝功能、血脂等。
- 影像学检查:B超、CT、MRI等。
4. 水肿的鉴别诊断- 淋巴水肿:表现为局部肿胀,皮肤硬结,有疼痛感。
- 肿瘤性水肿:表现为局部肿胀,伴有疼痛、肿块等。
- 脂肪性水肿:表现为局部肿胀,皮肤柔软,有弹性。
三、巩固1. 选择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 水肿是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等疾病引起的。
B. 水肿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体检。
C. 水肿的鉴别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
2. 主题升华:水肿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了解其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有助于我们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四、小结1. 教师总结:水肿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掌握其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对于临床医生具有重要意义。
2. 师生共同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水肿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鉴别诊断。
水肿鉴别诊断PPT学习教案

肿痛等,尿常规检查可呈现一过性蛋白尿 。
第21页/共39页
10、蛋白丢失性胃肠病
常见病因:胃肠肿瘤、巨大皱襞肥厚性胃炎、 肠道淋巴瘤、慢性肠炎、吸收不 良综合征、胃肠道淋巴系统异常等 。 水肿特点:虽予高蛋白质饮食,仍不能纠正 其低蛋白血症。
常见病因:胸腔肿瘤、纵隔炎症、上腔静 脉血栓形成或栓塞、心包压塞。
水肿特点: (1)头、颈、上肢水肿; (2)上肢静脉压升高; (3)胸壁静脉怒张; (4)颅内压增高; (5)呼吸、吞咽困难。
第31页/共39页
5、慢性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常见病因:原因有血栓形成、恶性肿瘤压迫或肿瘤组织侵入静脉 内引起阻塞 ;
特点: (1)突然的、硬而富有弹性的局部性水肿; (2)水肿部位的皮肤呈苍白或蜡样光泽,其
中央微凹,边缘无明显界限 。 (3)类型:普通型、神经精神型 。
第35页/共39页
9、神经营养障碍所致的 局限性水肿
常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瘫痪或麻木 的患肢;
机制: (1)神经营养障碍,肢体活动受限,影响静
期以后无高血压及蛋白尿,分娩后自行恢复 。
第16页/共39页
7、结缔组织病所致水肿
常见病因: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系统性 硬化病 ;皮肌炎 。 水肿特点及伴随症状: (1)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 水肿特点:颜面与双下肢水肿 伴随症状:蝶形红色皮疹,盘状红斑 ;多系 统损害及自身抗体阳性
第15页/共39页
6、妊娠性水肿
常见病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围生期心肌 病 、子宫压迫盆腔静脉所致水肿 。
水肿特点:水肿多从踝部开始 ; 伴随症状: 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血压升高、眼底改变及
“水肿”的说课设计初探

“水肿”的说课设计初探摘要“水肿”是《病理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探讨提高其教学水平,从教学内容、授课对象、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程序设计和教学反思等6个方面阐述了“水肿”说课设计,并应用到具体教学中,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关键词水肿说课设计说课是有效的教学研究活动,是重点考察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和课程开发、设计与实施能力,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说课是新兴的教研形式,是指执教者在特定的场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人员进述对某节课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议,说者答辨,相互切磋,从而使教学设计趋于完善的教研活动。
近日,参加甘肃省卫生职业教育年会中举办的基础课说课比赛,收获颇多,现将执教的《病理学》中“水肿”一节的说课设计与同仁探讨。
说教学内容说教材:主要反映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程度。
本课程选用“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由杨红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病理学》教材。
经部分章节内容的筛选与调整很适合于3年制护理大专学生使用。
说内容:“水肿”属于教材中病理生理学中的内容,与前节课的“脱水”同属于第七章第二节的内容。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理解疾病中的共同规律,掌握水肿的本质,为日后在临床针对水肿患者所采取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教学目标:通过教材分析,依据教学大纲,结合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三年制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态度等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够掌握水肿的概念、机制及常见水肿的特点;熟悉原因和分类;了解特点、对机体的影响和防治、护理措施。
②能力目标: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能解释针对水肿患者所采取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的机制。
③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患者的病痛所在,从而引导学生关爱生命、关注健康。
说重、难点:根据护理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通过对学生学情的分析,确立了重点为概念、机制;难点是机制。
处理重点和难点的关键是:强化重点、转化难点。
水肿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人体生理与健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肿的概念、成因和分类。
2. 使学生掌握水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1. 水肿的概念、成因和分类。
2. 水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教学难点:1. 水肿的成因和分类。
2. 水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水肿的相关图片、视频资料3. 水肿的模型或实物4. 实验器材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水肿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出课题。
二、新课讲授1. 水肿的概念- 水肿是指组织间隙液体积聚过多,导致局部或全身肿胀的现象。
- 水肿可分为全身性水肿和局部性水肿。
2. 水肿的成因- 心源性水肿:由于心脏疾病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引起水肿。
- 肾源性水肿:由于肾脏疾病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失衡,引起水肿。
- 肝源性水肿:由于肝脏疾病导致门静脉高压,引起水肿。
- 营养不良性水肿:由于营养不良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引起水肿。
3. 水肿的分类- 根据水肿的程度,可分为轻度水肿、中度水肿和重度水肿。
- 根据水肿的范围,可分为全身性水肿和局部性水肿。
4. 水肿的诊断- 观察患者是否有明显的肿胀现象。
- 检查患者的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
- 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等。
5. 水肿的治疗- 对因治疗:针对水肿的病因进行治疗,如治疗心脏病、肾脏病等。
- 对症治疗:减轻水肿症状,如利尿、消肿等。
三、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总结水肿的成因、分类、诊断和治疗方法。
2.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四、实验演示1. 教师展示水肿的模型或实物,让学生观察。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水肿现象。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提出疑问。
六、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查阅资料,了解水肿的最新研究成果。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演示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了解了水肿的相关知识。
《中医内科学·水肿病篇》教学方案初探

《中医内科学·水肿病篇》教学方案初探通过分层阐述中医类别高校五年制《中医内科学·水肿病篇》的教学内容、方法与注意事项。
根据教学大纲,分析目前水肿病教学过程中教学准备、概念、病因病机、诊断要点与类证鉴别、辨证论治的教学现状;丰富教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提出教學思路与创新方法;补充中医水液代谢的生理机制,扩展当代名医的临证经验,形成实用性强、中医特色突出、层次分明的教学方案;使教学活动更加紧密结合经典理论,并与临床实践相呼应,可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有助于培养实用型临床人才,实现中医内科学教学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This paper hierarchically describes the teaching content,train of method and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in the five-year system of “ Chinese medicine internal medicine - edema disease”,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eaching preparation,conception,etiology,pathogenesis,diagnosis and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based on differentiation of symptoms and signs. According to the syllabus,the teaching contents,emphasizing the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and putting forward the teaching ideas and methods were expanded,to complement the physiological mechanism of Chinese medicine water metabolism,expand contemporary medical clinical experience,form a strong practical,prominent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aching activities can closely combine with classical theory and echo with clinical practice,which can effectively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contribute to the training of clinical practical talents,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activit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 internal medicine;Edema disease;Teaching plan近年來,随着首都医科大学中医内科学教研室(以下简称“我教研室”)对五年制《中医内科学·肾系病证》教学大纲的教学探索与改革,教学内容虽然突破了以往西化、模糊、晦涩的瓶颈,力求回归中医特色,层次分明,实用性强;但是目前教学方案的弊端是理论与临床无法契合,使学生们难以形成中医辨证思维,从经典学习顺利过渡到临床实践;“水肿病篇”为肾系病证重点章节,学时最长,现就本篇的教学方案、思路、尝试、体会,报道如下。
2016年教师资格证水肿教学设计

附件:中医药大学教学设计(2),通过将水肿的病因病机与中医传统养生进行联系,体现中医天人合一的临床特点,使学生认识到规律生活,正确调护重要性,进而对中医科学产生兴趣,并引发学生深入探索的欲望和热情。
(3)、分析肺、脾、肾在水肿中的不同作用,培养学生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来看待问题,强化学生中医的整体观思想。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1)、水肿之阴水、阳水的辨证。
(2)、水肿临床各证型主症、治法及方药。
难点:(1)、水肿的病因病机。
⑵、水肿的辨证要点。
(3)、水肿的治疗原则。
(4)、水肿的变证。
三、学情分析与教学预测1、课程授课对象为中医专业本科学生,思维较活跃,课堂气氛较好,大多数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学生已具备中医基础和中医诊断学的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中医医学基础,对与本章相关的水肿相关常识有所了解,但对水肿缺乏系统性的认识,需要在本章学习中予以细化。
3、该专业的学生上学期已开始学习了中医科学,对中医科学有一定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结合现代医疗技术,可望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索热情。
4、学生已初步建立了中医的思维模式,因此在本课程教学中应结合实例,并与中医药相联系,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中医药理论。
四、教学方法:1、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1)、本章主要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强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利用多媒体、书面板书、图表的教学手段,通过引导、分析、讨论、讲解和归纳总结等过程实施课堂教学。
课下则还有思考题、临床带教交流等教学策略。
(2)、为了达到课堂的最佳效果,在策略实施过程过PPT方式,按照水肿的发病过程,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能主动整合联系原有的知识,结合新知识,分析问题。
将课程容随时进行归纳总结,使其转化为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的知识点,便于学生掌握。
注意采用“对比”的教学策略,例如水肿阴水、阳水的区别;水湿浸渍证与脾阳虚衰证的区别。
(完整word版)水肿教案

教学
方法
1.大课讲授为主,介绍各种概念和定义;
2.启发式教学,水肿是临床常见的症状,日常生活中少见,先以图片等多媒体的形式初步了解水肿的概念,回顾水平衡的生理病理机制。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各种水肿的形成机制及临床特点。
3.对比教学法,通过比较各种类型水肿的临床特点,了解其机制及临床表现要点。
理论课教案(范例)
授课章节
常见症状-水肿(edema)
授课对象
临床本科
授课时数
2时
授课时间
2016-03-02
授课地点
第三阶梯教室1教室
教学
目的
与要
求
掌握水肿的病因、发生机理、分类、临床特点。
熟悉分析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营养不良性水肿的特点。
了解水肿的伴随症状。
教学
Hale Waihona Puke 重点与难点(重点)水肿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教具
多媒体幻灯为主要的授课工具;对本课堂中较为抽象内容,结合板书及绘画便于学生能理解。
授课
提纲
1.水肿的发病机制;(30m)
2.水肿的病因及临床表现(40m);
3.水肿的伴随症状;(10m)
4.水肿的问诊要点。(10m)
5.提问、反馈
选用教材
《诊断学》(第8版万学红、卢雪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
思考题
1.水肿的分类及常见水肿的鉴别?
2.患者,男性,65岁,双下肢水肿3月,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史10年,查体:双下肢可凹性水肿,考虑患者为那一类水肿?
思考题
1.水肿的分类?
2.老年男性患者,发现双下肢水肿3月,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史10年,查体:双下肢可凹性水肿,考虑患者为那一类水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诊断
(一)诊断要点: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包括轻重)等要点进行诊断。
(二)相关检查
尿、血、B超、胸片、肾穿刺活检、心功能、补体、免疫 球蛋白等。
4对水肿的主症、治法及方药进行重点详细讲述,根据临床变化,增减用药,注意用药剂量。
5结合临床经验,讲解水肿的生活调护及注意事项。
6最后利用PPT将本章的重点进行总结、强化,并留下课后自测题目。
~~3、教学互动环节设计
课上互动;
1、结合图片,让学生直观的看到本章容,引课。
2、给出文献容,指导学生复习《黄帝经》、《金匮要略》等经典中医书籍中关于水肿的相关理 论知识。
3、该专业的学生上学期已开始学习了中医科学,对中医科学有一定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 结合现代医疗技术,可望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索热情。
4、学生已初步建立了中医的思维模式,因此在本课程教学中应结合实例,并与中医药相联系, 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中医药理论。
四、
1、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
解决办法:临床带教时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通过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
能力。
时间
分配
教学重点、容和步骤
板书提要、课堂提问、举例要点
教学方法
与手段
主要容:概述病因病机诊查要点
辫证论治预防与调护结语
复习思考题
8分钟
一、概述
(一)定义:1.讲述水肿的定义。
2.介绍水肿轻症与重症的临床表现。
3.介绍别名。
2、辨证论治60分钟(辩证要点、治疗原则15分钟,分证论治45分钟)。
3、预后转归、护理调摄、研究进展、结语等共17分钟。
二、教学容分析(依据教学大纲)
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能力)、学习态度与价值观(情感)
知识目标:
(1)、掌握水肿的概念、病因、病机及各证候的主症、治法及方药。
(2)、熟悉水肿的诊断、辨证要点、治疗原则。
(3)、了解水肿的西医学畴、相关检查、鉴别诊断、转归预后和临证备要。
技能目标:
(1)、通过学习水肿的概念、病因、病机,使学生能利用中医知识来分析解释临床疾病。
(2)、通过水肿的治疗原则的讲述,复习相关文献,从整体的角度联系肺、脾、肾等多个脏 器分析对体液体代的影响,使学生获得从点、线到面的分析思维能力。
附件:
中医药大学教学设计
所授课程:中医科学
授课题目:第六章第一节水肿p234'241
授课学时:3
所属院、部:临床一系中教研室
教具:多媒体、黑板板书、图片展示、提
基本教材:伯礼薛博瑜.人民卫生,2012年9
一、教学安排:3个学时:
任教教师:薇薇
供临床病例
月第二版
1、概说、病因病机、诊查要点共43分钟。
(1)、本章主要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强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利用多媒体、书 面板书、图表的教学手段,通过引导、分析、讨论、讲解和归纳总结等过程实施课堂教学。课下则 还有思考題、临床带教交流等教学策略。
(2)、为了达到课堂的最佳效果,在策略实施过程过PPT方式,按照水肿的发病过程,采用启 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能主动整合联系原有的知识,结合新知识,分析问题。 将课程容随时进行归纳总结,使其转化为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的知识点,便于学生掌握。 注 意采用“对比"的教学策略,例如水肿阴水、阳水的区别;水湿浸渍证与脾阳虚衰证的区别。
2、板书设计:
黑板(白板)设计:
教学时间较紧凑,暂时不板书。
現代信息媒体设计:
1借助多媒体图片,通过PPT配合讲解水肿的概念。
2通过多媒体展示,将水肿的病因病机逐步展现和说明,对于中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更便于理解。
3通过图表的方式对阴水与阳水,水肿、支饮、溢饮的鉴别诊断进行讲解与说明,启迪学生理解、 加深学生记忆。
(3)、通过课上引导、启发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发现问 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利用课下各种形式的互动,培养学生利用多种信息资源的能力和自主学习 的能力。
学习态度与价值观(情感):
(1)、通过对图片的直观感,提高学生对水肿病的学习兴趣,能够理解中医科学的理论知识, 加深对祖国传统医学的热爱。
(二)源流:简介有代表性的医籍、医家对水肿的论述:重点介绍
1•指出发病原因:其本在肾,其末在肺一《素问.水热穴》;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一《素问•至真要大论》
2.水肿分型的认识:《丹溪心法》把水肿分为:阳水和阴 水两大类。……
(三)围:介绍与水肿相关的西医疾病。
二、病因病机
20分钟
(一)病因:风邪袭表、疮毒侵淫、外感水湿、饮食不节、先天不 足,久病劳倦、房劳过度。
(二)病机:肺失宣降、脾失健运、三焦壅滞、肾气伐不能化气行 水。
重点讲解肺,脾,肾三脏的功能,讲明当三脏功能失调时对水肿 的重要影响。
提问:1.肾在水肿发病中的作用是什么?
2.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怎样互相影响?
时间
分配
教学重点、容和步骤
板书提要、课堂提问、举例要点
教学方法
与手段
10分钟
5分钟
60分钟
(2),通过将水肿的病因病机与中医传统养生进行联系,体现中医天人合一的临床特点,使 学生认识到规律生活,正确调护重要性,进而对中医科学产生兴趣,并引发学生深入探索的欲望 和热情。
(3)、分析肺、脾、肾在水肿中的不同作用,培养学生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来看待问題,强 化学生中医的整体观思想。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3、提供临床病例,分析病情,确定治疗方案及用药。
课下互动:
1、课下自测:水肿的定义、病因病机、病位是什么?
水肿的辨的辨证论治方药是什么?
2.查阅相关参考文献,提高临床技能。
五、教学反思与改进(课后补充):
包含尚未包含在的设计容,授课过程中的不足与改进方法。
由于上课时间限制,缺乏课上讨论交流环节,可能影响了学习效果。
重点:
(1)、水肿之阴水、阳水的辨证。
(2)、水肿临床各证型主症、治法及方药。
难点:
(1)、水肿的病因病机。
(2)、水肿的辨证要点。
(3)、水肿的治疗原则。
(4)、水肿的变证。
三、
1、课程授课对象为中医专业本科学生,思维较活跃,课堂气氛较好,大多数学生在教师引导 下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学生已具备中医基础和中医诊断学的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中医医学基础,对与本章相关 的水肿相关常识有所了解,但对水肿缺乏系统性的认识,需要在本章学习中予以细化。